CN105662647B - 血栓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血栓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62647B
CN105662647B CN201610093259.4A CN201610093259A CN105662647B CN 105662647 B CN105662647 B CN 105662647B CN 201610093259 A CN201610093259 A CN 201610093259A CN 105662647 B CN105662647 B CN 105662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conduit
filtering
take
ope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32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62647A (zh
Inventor
张庭超
王永胜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932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62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62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2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62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2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1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1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 A61F2002/016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made from wire-like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20/00Fixations or connections for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栓过滤器,包括手柄、用于捕捉血栓的过滤伞、推送导管、用于对过滤伞收缩合拢的合拢装置;所述过滤伞为网状的可弹性复原的漏斗形结构,过滤伞的颈部与推送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推送导管沿轴向设有内腔,所述过滤伞围蔽的空腔与推送导管的内腔联通;所述合拢装置包括收线、用于牵引收线动作的牵引机构;所述收线与过滤伞的开口部连接并牵拉该开口部合拢使得过滤伞成为封闭空间;所述牵引机构穿装在所述推送导管的内腔中并向过滤伞开口部延伸与所述收线连接;所述推送导管、牵引机构分别与手柄连接,通过手柄控制推送导管和牵引机构的动作。本发明能有效拦截脱落的斑块或者栓子、结构简单、推送阻力小、操作顺畅。

Description

血栓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术中脱落的斑块或者血栓过滤的血栓过滤器。
背景技术
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日益显现。如在球囊扩张术、动脉内膜剥离术、血管旋切术或支架植入手术过程中,血凝块或者钙化的斑块破碎和脱落,并产生血栓,随着血流的方向进入远端血管,阻塞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例如脑、心脏或者其他重要器官。这种栓塞可能导致脑梗塞、心肌梗塞、肺栓塞等,严重可导致死亡。以介入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为例,由于主动脉瓣严重狭窄钙化,一般采用球囊预先对原钙化狭窄瓣膜进行扩张,在此过程中,会有部分钙化的斑块在扩张过程中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可能进入冠脉、脑部及下肢等血管,导致血管栓塞,最终导致病人死亡或者瘫痪。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远端保护器来过滤并收集手术过程中脱落的斑块、血栓等栓子。在手术前,先将远端保护器械送至距离操作者的的远端,工作器械在距离操作者的近端进行操作,当手术中有斑块脱落或者血栓形成时,远端保护器过滤并收集血栓,避免其阻塞血管。远端保护器均由普通导引导丝改进而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球囊封堵器械,在手术过程中,张开球囊,能有效的阻止固体颗粒流走,但是在阻止固体颗粒流走的同时,也阻断了血流,影响的远端组织的血供,若手术时间较长,会造成远端细胞缺血坏死,另一类是伞状过滤器,在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手术中分别在头臂干和左颈总动脉下植入一个远端保护器,用于保护脑部,但是这种方案仅能部分的保护下游分支血管。其结构为在一根导丝或者导管连接一个伞状过滤器,比如在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手术过程中,这种器械仅保护颈动脉,或者头臂干动脉,固体颗粒仍然可能顺着主动脉至下肢细小的分支血管,仍然存在风险,为避免该问题,则需要在其下游各个分支血管预置一个远端保护器,这样增加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的负担。由于这种伞状过滤器的放置位置均处于操作者的远端,工作器械处于操作者的近端,当在正式对病变位置进行手术干预时,相同路径的血管内需要并存多个导管,相互之间可能产生干涉,从而影响手术和远端保护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还研发了一种带保护器的经皮主动脉支架或主动脉瓣膜支架系统,将滤网型的保护器从支架输送鞘管输送到指定位置,展开保护器,滤网型保护器开口朝向鞘管,然后再进行支架植入的操作步骤,并通过拉线拉动将滤网回收保护器,该保护器的是将滤网放置在主动脉弓部的三根血管的开口处,阻止血栓进入颈动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血栓进入脑部的血管,保护脑部血管不被栓塞,但该保护器开口朝向鞘管,不能捕获栓子,并将其带出体外,同时也不能保护下肢血管。
还有一种是采用防溢伞和血栓拦截网配合的方式,防溢伞和血栓拦截网相互套装在一起,防溢伞被血栓拦截网撑开后可以过滤血管中血栓,血栓拦截网退回防溢伞内后,防溢伞的伞口将向中心合拢,关闭拦截口形成口袋,以防止斑块或栓子的溢出,向前推鞘管回收血栓。该方案中,血栓拦截网在主动脉内展开,可以拦截脱落的斑块或者栓子,保护下游分支血管,同时采用防溢伞防止斑块或栓子在回收过程中外泄,但是该装置也存在以下缺点:第一,该方案中,防溢伞自然状态处于收口状态,需要血栓拦截网的弹力将其在血管内展开,在捕获斑块或者栓子后,防溢伞依靠自身的回复力来合拢伞面开口,此合拢力太小,在回收血栓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斑块或者栓子外泄的风险,若外泄的血栓堵塞病人的重要器官,将带来严重的后果;第二,在狭窄的血管管腔内,由于防溢伞是金属网状结构,在轴向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血栓拦截网在防溢伞内伸出和回撤的过程中,存在造成防溢伞非预期变形而造成两者卡住,致使防溢伞难以回撤,将不得不转移至外科解决;第三,该器械采用多层的设计,外径较太大,头端较硬,在弯曲的血管内展开贴壁性不好,同时防溢伞和血栓拦截网分别需要一个推送杆,这样整个器械的刚性较大,使用过程中两者相对运动,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拦截血管脱落的斑块或者栓子、结构简单、推送阻力小、操作顺畅的血栓过滤器,该过滤器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病人负担和手术并发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栓过滤器,包括手柄、用于捕捉血栓的过滤伞、推送导管、用于对过滤伞收缩合拢的合拢装置;
所述过滤伞为网状的可弹性复原的漏斗形结构,过滤伞的颈部与推送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推送导管沿轴向设有内腔,所述过滤伞围蔽的空腔与推送导管的内腔联通;
所述合拢装置包括收线、用于牵引收线动作的牵引机构;所述收线与过滤伞的开口部连接并牵拉该开口部合拢使得过滤伞成为封闭空间;所述牵引机构穿装在所述推送导管的内腔中并向过滤伞开口部延伸与所述收线连接;
所述推送导管、牵引机构分别与手柄连接,通过手柄操作推送导管和牵引机构的动作。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自由状态下,所述过滤伞的开口部向外扩展以贴合血管内壁。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自由状态下,所述过滤伞的开口部为与血管内
壁贴合筒状结构。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所述过滤伞为形状记忆材料或高弹性材料通过编织或切割制成的网状结构。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所述收线分散设置至少两根,至少两根的收线的一端各自分散固定在过滤伞的开口部,另一端汇集与牵引机构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收线设置一根,所述收线顺次穿装在过滤伞的开口部至少一周,与牵引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所述推送导管沿轴向设置一个贯通推送导管两端的内腔,所述牵引机构的外径小于推送导管内腔直径,使得牵引机构与推送导管内腔之间留有容置介入器械的空间;
或者所述推送导管沿轴向至少设置两个贯通推送导管两端的内腔,所述内腔包括隔开的主腔和侧腔,且所有主腔和侧腔中分别各自穿装的容置物互不干扰。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所述牵引机构穿装所述侧腔中,并从过滤伞颈部的空腔向过滤伞的开口部延伸与收线固定连接。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与收线端部固定连接的牵引件、用于穿装牵引件的支撑导管,所述支撑导管穿装在所述推送导管的内腔中,所述牵引件和支撑导管分别连接手柄。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所述收线与牵引件为连续的一体结构,所述收线的一端与过滤伞的开口部固定连接,牵引件与手柄固定连接。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穿装在推送导管内腔中的杆状或管状的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一端与收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手柄。
本发明的血栓过滤器采用过滤伞、推送导管、合拢装置等结构,在过滤伞张开并拦截栓子的同时,推送导管的内腔可作为其他介入器械的输送通道,其他器械可以通过该通道输送至距离操作者的更远的位置进行工作;选择直径略大于血管直径的过滤伞,过滤伞为漏斗形,在血管内展开后,过滤伞的开口部抵住血管内壁,就可以保持良好的贴壁性,防止与血管管壁形成夹角或空隙,过滤伞的网状结构既能允许血流通过,保证血供,又能完全的捕获来自于病变位置的脱落的斑块或者栓子,对下游血管或者远端分支血管进行充分的保护;同时在回收过滤器和血栓之前,先使用合拢装置将过滤伞开口合拢并收紧,这样脱落的斑块或者栓子牢固地包裹在过滤伞内,避免由于回收过程中输送鞘管对过滤伞的挤压将栓子挤出过滤器。过滤伞由最小直径的颈部先进入输送鞘管,其余部分顺应进入输送鞘管,不易出现过滤伞被卡住,造成回收不畅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既可以提供脱落的斑块或者栓子捕获的效率,又能有效地防止脱落的斑块或者栓子在回收过程中外泄,过滤器更加可靠,稳定。
本发明的血栓过滤器仅采用了单层网状的过滤伞和单根推送导管,相比现有技术方案,本方案防可以有效地降低器械卡死的风险,同时结构简单,降低了整个过滤器的刚性,提高过滤器系统的柔顺性,这样推送阻力小,操作顺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病人负担和手术并发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推送导管、支撑导管、牵引件装配后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主动脉预置血栓过滤器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并捕获栓子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血栓过滤器合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血栓过滤器回撤至输送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2血栓过滤器展开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2血栓过滤器展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血栓过滤器合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方位定义:按照过滤器的结构进行定义,推送导管所在的方位为后,过滤伞所在的方位为前。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一种基础的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血栓过滤器,包括手柄(图中未示出)、用于捕捉血栓的过滤伞1100、推送导管1200、用于对过滤伞1100收缩合拢的合拢装置;所述过滤伞1100为网状的可弹性复原的漏斗形结构,过滤伞1100的颈部1110与推送导管1200固定连接,所述推送导管1200沿轴向设有内腔,过滤伞1100围蔽的空腔与推送导管1200的内腔联通;所述合拢装置包括牵拉过滤伞1100合拢成封闭空间的收线2100、用于牵引收线2100动作的牵引机构;所述收线2100与过滤伞1100的开口部1120连接并牵拉该开口部1120合拢使得过滤伞1100成为封闭空间;所述牵引机构穿装在所述推送导管1200的内腔中并向过滤伞1100开口部1120延伸与所述收线2100连接,所述推送导管1200、牵引机构分别与手柄连接,通过手柄操作推送导管1200和牵引机构的动作。
过滤伞1100为血栓过滤器中用于捕捉血栓的部件,其主体形状为漏斗形,过滤伞1100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轴对称形状的漏斗形,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非轴对称的漏斗形,优选自由状态下,过滤伞1100的横截面为圆形,也可以为椭圆形,需与血管内壁完全贴合,在过滤伞1100和血管内壁之间没有间隙。如图1所示,过滤伞1100依次包括三部分:与推送导管1200固定连接的过滤伞1100的颈部1110、锥形部1130、过滤伞的开口部1120,开口部1120位于前部用于捕捉血栓或斑块,过滤伞颈部1110位于后部用于与推送导管1200联通并固定连接在一起,过滤伞1100开口部1120有较大开口,且开口部1120具有一定长度,便于贴附血管内壁。
为了更好贴附血管内壁,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自由状态下,所述过滤伞1100的开口部1120向外扩展并在血管的约束下贴合血管内壁,开口部1120向外扩展的结构是指从后向前,开口部1120的直径逐步增大,开口部1120的结构有多种,例如:开口部1120为后小前大的锥台状、弧面体结构等,开口部1120的前端抵住血管内壁,防止与血管管壁之间存在间隙或形成夹角,能完全地捕获来自于病变位置脱落的斑块或者栓子。另一种更优选的方案是:在自由状态下,所述过滤伞1100的开口部1120为与血管内壁贴合圆筒状结构,圆筒结构与血管内壁配合,且具有一定长度,则过滤伞1100就可以保持良好的贴壁性,并且一段长度的过滤伞1100与血管内壁贴合,可以更好保护血管,防止过滤伞1100开口部1120的前端面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小,对血管壁面造成损伤,并且圆筒状结构能更好顺应血管,保证顺畅推送到预定位置。同时为了能使得过滤伞1100有更好的贴壁性,可以选择开口部1120的端面开口直径稍大于该处血管内径的过滤伞,过滤伞1100受到血管约束变形贴附在内壁上。
过滤伞1100开口部1120的前端面优选为闭合的环状结构,过滤伞1100推送中抵压血管内壁,如果过滤伞1100开口部1120前端面为尖锐结构,就很容易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因此选用闭合环状结构,闭合环状结构圆滑过渡,无尖锐,减少对血管内壁损伤。并且过滤伞1100开口部1120的前端面可以选择如图1所示的在同一平面内且与推送导管1200的轴向垂直,使得在推进过程中减少阻力、减少血管损伤。过滤伞1100开口部1120的前端面还可以选择如图6b所示的斜面结构。
所述过滤伞1100为形状记忆材料或高弹性材料通过编织或切割制成的网状结构,在形状记忆材料或高弹性材料编织后,或者采用记忆合金管切割成网状漏斗形后,再通过模具热定型而成,制成的过滤伞1100可弹性复原。本实施例中过滤伞1100采用镍钛记忆合金丝闭环编织,采用0.10-0.80mm镍钛合金丝经闭环编织后,模具400~600℃热定型而成。网状的过滤伞1100的网孔大小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患者血管中血栓尺寸决定,选择时网孔最大不超过预期捕获栓子的尺寸,同时过滤伞1100直径的选择原则为:开口最大外径应略大于靶向血管的内径。过滤伞1100的可弹性复原是指:自由状态下,过滤伞1100为漏斗状,合拢后过滤伞1100为橄榄形,且过滤伞1100开口合拢并收紧汇集至一点;放松收线,过滤伞1100可弹性恢复成自由状态下的漏斗状。
为了能观察血栓过滤器在血管内的位置,过滤伞1100上设置有荧光显影点(图中未示出),使过滤伞1100在荧光透视设备下具有可识别性。荧光显影点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收线2100是用于将过滤伞1100开口合拢,形成一个封闭血栓的空间,所述收线2100沿过滤伞1100开口部1120分散设置至少两根,优选所述收线2100均匀设置至少两根,在这多根收线2100中,每根收线2100的一端固定在过滤伞1100开口部1120,多根收线2100各自分散固定在过滤伞的开口部1120的端面上,另一端汇集与牵引机构固定连接。当拉动牵引机构时,收线2100向牵引机构收缩,带动过滤伞1100的开口同时向牵引机构合拢。均匀设置收线2100,可以均匀合拢,避免产生间隙,防止血栓外泄。
所述收线2100一端穿过过滤伞1100的开口部1120的网状网孔,并固定在开口部1120靠近开口的网孔中,收线2100采用柔顺的高分子纤维制成的线材,如聚丙烯纤维线材、或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线材,也可以采用高弹性金属丝线。优先的,本实施例中收线2100采用光滑的单股聚丙烯纤维线材,间隔地穿过过滤伞的开口部1120端面的网孔。
如图1、1a所示,推送导管1200在作用有两个,一个是用于推送过滤伞1100到达预定血管中的位置,另一个是建立通道,其他器械可以通过该通道输送至距离操作者的更远的位置进行工作。建立的通道就是推送导管1200的内腔,本实施例中,所述推送导管1200沿轴向至少设置两个贯通推送导管1200两端的内腔,所述内腔包括隔开的主腔1210和侧腔1220,且所有主腔1210和侧腔1220中分别各自穿装的容置物互不干扰。主腔1210和侧腔1220的隔开是指在空间上分成了两部分,主腔1210和侧腔1220可以是联通的,也可以不联通,只是穿装在主腔1210和侧腔1220的容置物不能相互干扰各自顺各自所在的内腔运动。优选所述牵引机构穿装所述侧腔1220中,并从过滤伞1100颈部1110的空腔向开口部1120延伸与收线2100固定连接。主腔1210作为导丝、球囊和其他介入器械等的输送通道,当需要向同路径输送器械,无需在血管上再次建立输送通道,推送导管1200主腔1210可作为其他介入器械的输送通道,其他器械可以通过该通道输送至距离操作者的更远的位置进行工作,降低器械见的干涉,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主腔1210和侧腔1220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并且主腔1210和侧腔1220的直径或空间大小也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般情况下,侧腔1220用于牵引机构,牵引机构体积小,横截面面积小,则侧腔1220设定直径相对主腔1210要小。主腔1210用于其它介入器械,通道相对较大,因此主腔1210直径大。侧腔1220的位置一般位于主腔1210的一侧,偏离主腔1210的中心。
推送导管1200的内腔形状根据需要设定,可以是所需要的任何形状,一般推送导管1200每个内腔横截面都为圆形或椭圆形,方便器械在内腔中顺畅运动。
推送导管1200多个内腔的形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种是所述推送导管1200本身就是多腔管,优先的,如图1、1a所示,本实施例中推送导管1200采用双腔管,包含一个主腔1210和一个侧腔1220。推送导管1200可以是采用塑胶材料直接挤出的双腔管或多腔管,另外一种方式,为了提高推送导管1200的抗折性或者推送性,也可以采用两个或多个管体套装形成套管,套管之间通过粘接、热熔或者热缩而成的多腔管。
过滤伞颈部1110固定在推送导管头端1230的侧壁内,并须保持推送导管1200的主腔1210与过滤伞颈部1110的空腔通畅,过滤伞颈部1110可以通过焊接、熔接、粘接或其他机械连接等方式与推送导管头端1230固定连接在一起。
如图1、1a、6a、6b、8所示,牵引件2200的结构可以有两种,一种是软性的线材,一种是硬质的杆状或管状结构。对应牵引的方向有两种,一种是牵引收线2100向后运动,一种是牵引收线2100向前运动。向后运动可以采用软性的牵引件2200,也可以采用硬质的牵引件2200,向前运动采用硬质的牵引件2200。则对应牵引机构也包括两种结构:
一种是如图1、1a所示是本实施例牵引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的血栓过滤器中,优选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与收线2100端部固定连接的牵引件2200、用于穿装牵引件2200的支撑导管2300,所述支撑导管2300穿装在所述推送导管1200的内腔中,所述牵引件2200和支撑导管2300分别连接手柄。这种结构中,可以采用软性的牵引件2200,也可采用硬质的牵引件2200,该结构中牵引件2200向后运动拉动收线2100向后运动合拢过滤伞1100。
软性的牵引件2200采用柔顺的高分子纤维,如聚丙烯缝线、尼龙线、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也可以采用高弹性金属丝线。优先的,本实施例中牵引件2200优选采用多股聚丙烯纤维,牵引件2200与收线2100固定连接并穿过支撑导管2300内腔中。
硬质的牵引件2200可以采用杆状和管状结构,例如:金属管、金属杆、高分子材料杆或高分子材料管。
所述支撑导管2300可以是高分子管材,也可以是金属管,支撑导管2300的轴向支撑力应至少大于过滤伞1100合拢所需要的拉力;优先的,本实施例中支撑导管2300采用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穿过推送导管1200侧腔1220。
另一种牵引机构的结构如图6a、6b所示,具体结构的描述见实施例2。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经右股动脉穿刺,通过输送鞘管4000建立右股动脉经降主动脉至升主动脉的通道,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栓过滤器6000处于压缩的状态导入输送鞘管4000内,并推送至输送鞘管4000的远端,在荧光透视设备的引导下,调整输送鞘管4000的远端至升主动脉适宜的位置。逐步后撤输送鞘管4000,直至如图2所示,血栓过滤器6000的过滤伞1100完成伸出输送鞘管4000头端,并自膨胀完全张开成漏斗状,贴附于血管壁5100,在荧光透视设备下,通过荧光显影点检查血管过滤器6000的过滤伞1100是否完全张开,必要时,可以使用适宜的球囊进行扩张,使其具有更好的贴附性。如图3所示,利用血栓过滤器6000的推送导管主腔1210所形成的通道,进行主动脉球囊瓣7000扩张或者其他的手术操作。钙化的斑块等栓子5200在扩张过程中可能脱落,伴随着血流流向血栓过滤器6000,并被过滤伞1100捕获,扩张完成之后,撤出球囊导管7000。向前推送处于推送导管侧腔1220的支撑导管2300,直至推送导管1200与过滤伞1100约平齐的位置,并保持其位置;向后拉动支撑导管2300内的牵引件2200,此时,过滤伞1100的开口在收线2100的作用下逐步向牵引件2200一侧合拢,如图4所示,将脱落的斑块等栓子5200完全收纳于过滤伞1100内,在荧光透视设备下,检查血管过滤器6000的过滤伞1100是否完全合拢,此时血栓过滤器6000的过滤伞1100为椭圆形,并固定牵引件2200与支撑导管2300的相对位置;缓慢后撤血栓过滤器6000的推送导管1200,使其与支撑导管2300略微相对运动,如图5所示,将血栓过滤器6000的过滤伞1100变为橄榄形;整体后撤血栓过滤器6000,在推送导管1200的引导下,血栓过滤器6000很容易收纳于输送鞘管4000内,并将其整体撤出血管5000。
实施例2,如图6a、6b所示,该实施例是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牵引机构是直接穿装在推送导管1200内腔中的牵引件2200,由于取消了实施例1中的支撑导管,则牵引件2200为管状或杆状的硬质材料,所述牵引件2200的端部2210与收线2100固定连接、牵引件22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手柄。即血栓过滤器6000由过滤伞1100、推送导管1200、收线2100、牵引件2200和手柄(未画出)组成,通过牵引件2200完成推动动作,减少手术操作。同实施例1,牵引件2200位于推送导管1200的侧腔1220中,侧腔1220位于推送导管1200管壁处。
除了如图6a所示的过滤伞1100的形状和结构,如图6b所示,该实施例中,还公开了过滤伞11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的过滤伞的轴对称不同,本实施例中过滤伞1100为非轴对称结构,牵引件2200位于过滤伞1100内靠近过滤伞1100的侧壁,该处侧壁从过滤伞1100的颈部1110至过滤伞的开口部1120,基本为顺直结构,可同时贴附在血管内壁上,过滤伞1100的其余部分侧壁拱起形成漏斗状,过滤伞的开口部1120的端面如图6b所示,相对于推送导管1200倾斜设置,也可以如图6a所示,垂直于推送导管1200设置。
如图6a、6b所示,本实施例中收线2100设置一根,该收线2100一端固定在过滤伞1100的开口部1120处的网孔中,收线2100顺次穿装在过滤伞1100的开口部1120,另一端与牵引机构固定连接。由于2100为一根收线,要想将过滤伞1100的开口部1120完整合拢,则需要牵引件2200选用硬质的杆状或管状结构,并且牵引件2200要靠近过滤伞开口部1120内壁设置,过滤伞1100可以采用非对称结构,一侧为顺直状态,如图6b所示。本实施例中,收线2100一端固定在过滤伞1100的开口部1120端面上,然后顺次穿过开口部1120的开口端面的网孔中,最后收线2100另一端与牵引件2200的端部2210固定连接。
如图6a、7所示,参照实施例1的实施过程,将血栓过滤器在病变位置展开,待手术操作完成之后,其他介入器械撤出推送导管1200的主腔1210,此时,如图7所示,沿着推送导管1200的侧腔1220向前缓慢推送牵引件2200,牵引件2200的端部2210带动过滤伞的开口部1120开口端面的收线2100,使收线2100将过滤伞1100的开口部1120开口逐步向牵引件2200一侧合拢,将脱落的斑块或栓子5200完全收纳于过滤伞1100内,然后过滤器6000整体地回撤至输送导管4000内,并撤出体外。
实施例3,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术中血栓过滤器由过滤伞1100、收线2100、牵引件2200、支撑导管2300和手柄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为本实施例中的推送导管1200为单腔管,具体讲,优选所述推送导管1200沿轴向设置一个贯通推送导管1200两端的内腔,所述牵引机构的外径小于内腔直径,使得牵引机构与内腔之间留有容置介入器械的空间;牵引机构包括牵引件2200和支撑导管2300。推送导管1200内腔既作为介入器械的输送通道,同时也作为支撑导管2300的输送通道,这样有利于减小了推送导管1200的壁厚,使其更加柔顺,同时也间接地减小了推送导管1200的外径或者增大了推送导管1200的内径,扩大器械的适用范围。
实施过程按照实施例1,将过滤器在病变位置展开,待手术完成之后,其他介入器械撤出推送导管1200的内腔,此时,沿着推送导管1200内腔的支撑导管2300,直至支撑导管2300与过滤伞1100大约平齐的位置,并保持其位置,向后拉动支撑导管2300内的牵引件2200,带动收线2100将过滤伞1100的开口逐步向推送导管1200中央合拢,将脱落的斑块或者血栓5200完全收纳于过滤伞1100内,然后过滤器6000整体地回撤至输送导管4000内,并撤出体外。
实施例4,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血栓过滤器由过滤伞1100、推送导管1200、收线2100、牵引件2200、支撑导管2300和手柄组成,可以与实施例1或3结构相同,血栓过滤器的操作方式也同实施例1或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不同的是,所述收线2100与牵引件2200为连续的一体结构,收线2100一端与过滤伞的开口部1120固定连接,牵引件2200与手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优选牵引件2200和收线2100都为线材,即收线2100和牵引件2200为同一根的连续线材,这种方式减少了合拢装置上的连接点数量,提高产品整体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简化生产工艺。如图9所示,为了避免收放连续线材时,支撑导管2300的端面与连续线材的收线2100部分摩擦,在支撑导管2300前端设有聚线器2140,用于收拢多根的连续线材。聚线器2140为筒状结构,前端边缘为光滑弧面。聚线器2140的设置,不但适用于连续线材,也适用实施例1、3中的收线2100和牵引件2200。

Claims (8)

1.一种血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用于捕捉血栓的过滤伞、推送导管、用于对过滤伞收缩合拢的合拢装置;
所述过滤伞为网状的可弹性复原的漏斗形结构,过滤伞的颈部与推送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推送导管沿轴向设有内腔,所述过滤伞围蔽的空腔与推送导管的内腔联通;
所述合拢装置包括收线、用于牵引收线动作的牵引机构;所述收线与过滤伞的开口部连接并牵拉该开口部合拢使得过滤伞成为封闭空间;所述牵引机构穿装在所述推送导管的内腔中并向过滤伞开口部延伸与所述收线连接;
所述推送导管、牵引机构分别与手柄连接,通过手柄控制推送导管和牵引机构的动作;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与收线端部固定连接的牵引件、用于穿装牵引件的支撑导管,所述支撑导管穿装在所述推送导管的内腔中,所述牵引件和支撑导管分别连接手柄;或者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穿装在推送导管内腔中的杆状或管状的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一端与收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自由状态下,所述过滤伞的开口部向外扩展以贴合血管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自由状态下,所述过滤伞的开口部为与血管内壁贴合筒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伞为形状记忆材料或高弹性材料通过编织或切割制成的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分散设置至少两根,至少两根的收线的一端各自分散固定在过滤伞的开口部,另一端汇集与牵引机构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收线设置一根,所述收线顺次穿装在过滤伞的开口部至少一周,与牵引机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导管沿轴向设置一个贯通推送导管两端的内腔,所述牵引机构的外径小于推送导管的内腔直径,使得牵引机构与推送导管的内腔之间留有容置介入器械的空间;
或者所述推送导管沿轴向至少设置两个贯通推送导管两端的内腔,所述内腔包括隔开的主腔和侧腔,且所有主腔和侧腔中分别各自穿装的容置物互不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穿装所述侧腔中,并从过滤伞颈部的空腔向过滤伞的开口部延伸与收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与牵引件为连续的一体结构,所述收线的一端与过滤伞的开口部固定连接,牵引件与手柄固定连接。
CN201610093259.4A 2016-02-19 2016-02-19 血栓过滤器 Active CN105662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3259.4A CN105662647B (zh) 2016-02-19 2016-02-19 血栓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3259.4A CN105662647B (zh) 2016-02-19 2016-02-19 血栓过滤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2647A CN105662647A (zh) 2016-06-15
CN105662647B true CN105662647B (zh) 2017-11-17

Family

ID=5630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3259.4A Active CN105662647B (zh) 2016-02-19 2016-02-19 血栓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626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8854A (zh) * 2017-01-24 2018-07-31 何奔 一种升主动脉血栓拦截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725636A (zh) * 2017-03-17 2017-05-31 李响 一种可置入上腔静脉中的血液内细胞样本捕集器
CN107126245A (zh) * 2017-04-30 2017-09-05 沈阳新智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802320B (zh) * 2017-11-20 2022-11-15 辽宁垠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状囊体系统
CN108210113B (zh) * 2018-03-23 2024-04-30 上海纽脉太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栓过滤器
CN110960279B (zh) * 2018-09-29 2023-06-16 上海佐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左心耳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系统
CN109717985A (zh) * 2018-12-29 2019-05-07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一种血栓过滤器械
CN112137755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滤器回收保护装置、滤器回收系统及方法、过滤系统
CN112022425A (zh) * 2020-09-11 2020-12-0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血栓过滤装置
CN113951982B (zh) * 2021-11-25 2023-07-1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便于血栓消融的下腔静脉血栓过滤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5089B1 (en) * 1997-03-06 2001-06-12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331956A (zh) * 2001-07-06 2002-01-23 周星 新型可回收血栓临时滤器
CN2640421Y (zh) * 2003-09-23 2004-09-15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支架式可回收下腔静脉过滤器
CN102573701A (zh) * 2004-05-25 2012-07-11 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动脉瘤的脉管支架
CN102973332A (zh) * 2012-11-23 2013-03-20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栓过滤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3385770A (zh) * 2012-05-07 2013-11-13 王涛 具有血栓收集器的临时滤器
CN205459211U (zh) * 2016-02-19 2016-08-17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栓过滤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1695A1 (de) * 2009-08-27 2011-02-28 Straub Medical Ag Katheter mit Protektionssystem zum Ansaugen, Fragmentieren und Hinausfördern von entfernbarem Material aus Hohlkörpern bzw. Gefässen, insbesondere des menschlichen oder tierischen Körpers.
US9539081B2 (en) * 2009-12-02 2017-01-10 Surefire Medical,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 microvalve protection device
US9492264B2 (en) * 2010-12-30 2016-11-15 Claret Medical, Inc.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 for protecting the cerebral vasculatur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5089B1 (en) * 1997-03-06 2001-06-12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331956A (zh) * 2001-07-06 2002-01-23 周星 新型可回收血栓临时滤器
CN2640421Y (zh) * 2003-09-23 2004-09-15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支架式可回收下腔静脉过滤器
CN102573701A (zh) * 2004-05-25 2012-07-11 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动脉瘤的脉管支架
CN103385770A (zh) * 2012-05-07 2013-11-13 王涛 具有血栓收集器的临时滤器
CN102973332A (zh) * 2012-11-23 2013-03-20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栓过滤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5459211U (zh) * 2016-02-19 2016-08-17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栓过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2647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2647B (zh) 血栓过滤器
US111792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blood flow through an occluded vessel
JP6854821B2 (ja) マルチアクセス手技中塞栓保護デバイス
CN101234046B (zh) 用于修补血管畸形的可血管内递送的支架
CN104042376B (zh) 具有膨胀环的编织支架和递送方法
CN105228688B (zh) 脉管治疗装置和方法
CN102256566B (zh) 临时的防栓塞保护装置及提供该装置的医学方法
CN103385770B (zh) 具有血栓收集器的临时滤器
US9622846B2 (en) Apparatus and procedure for trapping embolic debris
CN102764165B (zh) 经皮主动脉或主动脉瓣膜支架输送系统
CN101234034A (zh) 用于有控制地递送支架和移植物的系统
CN205459211U (zh) 血栓过滤器
CN105228686A (zh) 具有球囊操作过滤器鞘套和流体流动保持的导管系统
CN106061434A (zh) 具有栓塞保护的插管器鞘
CN109846577A (zh) 腔内锚定导管
CN109952075A (zh) 包括多个过滤器主体的栓塞保护系统
CN108135619A (zh) 医疗装置递送系统
WO2019126271A1 (en) Systems for protecting the cerebral vasculature
CN204814292U (zh) 用于脑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顶端覆膜支架
CN208573859U (zh) 腔内锚定导管
CN105030392A (zh) 用于脑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顶端覆膜支架及其应用
JP2021535778A (ja) 脳血管系を保護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US2023034653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lacing embolic filters in an aortic arch
CN105055047A (zh) 用于脑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血管支架及其应用
CN206548655U (zh) 带侧孔的球囊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1 311, 3 building, 2 building, 88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Room 201, East Building, Tax Youyou Building, 3738 Nanhu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Qiming Medical Devic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