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8958A -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38958A CN105638958A CN201610007711.0A CN201610007711A CN105638958A CN 105638958 A CN105638958 A CN 105638958A CN 201610007711 A CN201610007711 A CN 201610007711A CN 105638958 A CN105638958 A CN 1056389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leaf
- osmanthi fragrantis
- summer
- flos osmanth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 A23F3/405—Flavouring with flavours other than natural tea flavour or tea 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是在现有红茶制作的萎凋、揉捻、发酵、初干、复干等工艺基础上,以夏季或秋季适制红茶的茶鲜叶为原料,通过添加桂花香气与滋味提取物的工艺技术,即包括茶鲜叶萎凋、桂花水提浓缩液添加、揉捻、发酵、初干、复干、天然桂花精油添加、固香等工艺方法而制得桂花香味红茶。本方法针对夏季与秋季茶鲜叶利用率低、品质较差以及滋味与香气无特色等不足,对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所制红茶具有条索紧秀、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橙红明亮、滋味爽滑、桂花香高长等品质优点。使用本加工方法,不仅使红茶内在品质优良,香气独特,而且极大地缓减了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和我国红茶出口受阻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桂花香味红茶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通过增加桂花水提浓缩液添加、天然桂花精油添加及固香等工序来改变传统红茶加工工艺,使传统红茶呈现天然桂花香气与滋味的优良品质,同时促进夏秋茶鲜叶资源高效利用和提高我国红茶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红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茶树生育特性和茶鲜叶采制季节,可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产量比例约为4:3:3。由于春季茶树氮代谢旺盛,不但芽毫显露、芽叶嫩度好、叶质柔软,而且茶叶品质成分,如氨基酸、茶氨酸、维生素以及二甲硫、戊烯、青叶醇等较为丰富,而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花青素等含量较低,是一年中生产茶叶的最佳季节。而夏秋茶因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茶树碳代谢旺盛,芽叶中带苦涩味的儿茶素、花青素、咖啡碱含量较高,氨基酸、戊烯醇及乙烯醇等含量较低,利用其加工茶叶时,茶香较低、滋味苦涩,加之我国山地茶园居多、基础设施薄弱、人工成本飞速增长以及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差等原因,许多茶叶企业和茶农只采春茶而不采夏秋茶,导致我国每年40%-50%夏秋茶资源未能加工利用而被浪费,严重阻碍了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
为了充分利用夏秋茶原料、提高夏秋茶品质,茶叶生产企业及科研工作者对夏秋茶开发利用中的品质改良做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选择持嫩性好、酚/氨比低的鲜叶原料;二是通过遮阴、施肥等栽培手段改善茶叶品质成分;三是通过加工工艺的改进来改善茶产品品质,其中加工技术直接决定着成品茶的品质,成为当前夏秋茶开发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红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销茶类,约占茶类总贸易量的80%。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国红茶以资源丰富、产量大、加工技术先进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并占居整个国际红茶市场60%-70%的份额。随着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产茶国在加工技术上的进步以及在气候、茶树品种、土壤等方面的优越条件,使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将近20年由于我国红茶普遍香气淡薄、滋味苦涩,茶叶香气以及滋味浓强度、鲜爽度与收敛性低于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的CTC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产量与出口量也逐渐下降,市场占有率下降至仅有5%左右。近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红茶产品健康功能的认知,我国红茶在“金骏眉”红茶的带动下,国际国内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因茶树品种资源、环境条件、加工技术及设备、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红茶发展相对较慢而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针对红茶品质低、苦涩味重、香气无特色等问题,改善红茶品质的主要措施有:
1.创新传统红茶加工工艺。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创新主要集中于萎凋方式创新、萎凋与发酵工序中温度、湿度、时间工艺参数的调控。王登良等研究认为,适当日光萎凋(晒青)可降低茶叶酚/氨比,使茶叶苦涩味降低。叶飞等以夏秋茶鲜叶为原料,通过添加砂梨多酚氧化酶促进红茶发酵而减少茶叶的苦涩味。孙西杰等以祁门槠叶种夏秋茶鲜叶为原料,采用轻萎凋、轻发酵处理,加工的红茶具有清香或甜香、滋味浓醇、汤色红亮、无明显涩味的品质。Owuor等研究认为萎凋温度在10℃-25℃之间,香气指数较高,萎凋温度再升高,则香气指数下降,香气总量在萎凋3h-4h内最高。王复等将广谱电磁波运用到红茶萎凋,发现茶叶内含成分增加,明显提高了红茶的香气和鲜爽度。顾谦等研究表明萎凋叶经过特殊加压处理后制成的红碎茶,其香气、汤色和滋味品质均有提高。发酵是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是以多酚类化合物为主体发生酶促或非酶促氧化反应的化学变化过程。温度、湿度、pH值及时间是影响发酵质量的主要因素。朱兴华给发酵设备安装自动恒温装置实现发酵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使红茶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夏涛等通过对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优化模型的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采取先高温后逐步降低温度、降低pH值和早期充分供氧,有利于茶黄素的积累和红茶品质的提高。
2.新型红茶产品开发。研究人员通过拼配技术,在红茶中直接加入干果类(如苹果、黑莓)或者干花类(如茉莉花、白兰花等)原料,获得不同于传统红茶而带苹果、黑莓、茉莉花、白兰花等果味、花味系列红茶。除此研究者们还通过添加外源物来改善红茶品质,如日本人以中低档茶鲜叶为原料,经自然萎凋后,揉捻时按每100kg揉捻叶加入1.0g-2.0g微生物多酚氧化酶然后再发酵,结果发现发酵时间缩短,品质明显提高,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提高10%以上。黄建琴等在红茶加工中适量添加糖氨化合物或者外源多糖水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可明显提高红茶中对香气、滋味产生重大影响的茶黄素、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因而红茶的香气滋味均有较大提高。
虽然,上述措施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红茶的内在品质,但尚未根本解决红茶所面临的内在品质低、滋味苦涩、香气不足、消费市场不广以及夏秋茶鲜叶资源被大量浪费的问题,同时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制作成本较高,而且大多消费者在品饮红茶时,不愿意看到花、果等杂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夏秋茶资源被浪费所面临的压力和我国红茶产品品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本方法在揉捻前增加桂花水提浓缩液添加工序,在干燥后增加天然桂花精油添加和固香工序,使得红茶在一定的加工工艺条件下,桂花滋味物质、香气物质充分融合到红茶之中,使红茶形成独特的桂花香味品质,从而达到改善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红茶的香气与滋味品质,并解决夏秋茶资源大多被浪费和我国红茶出口受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1)萎凋:取夏季或秋季茶鲜叶萎凋,至嫩茎折而不断、叶片含水量为58%~62%;
(2)添加桂花水提浓缩液:将固形物质量浓度为20%~30%的桂花水提浓缩液按1g萎凋叶加0.2-0.4g桂花水提取浓缩液的比例均匀地喷于萎凋叶上,混匀;
(3)揉捻:将混匀后的萎凋叶揉捻至成条率85%~95%,且细胞破损率70%~90%,然后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并将筛面叶再复揉1~2次,且筛面叶每次揉捻后用三目抖筛机解块;
(4)发酵:将复揉后的筛面叶与筛底叶混匀后发酵至叶色黄红、青草气消失、有清香或花果香;
(5)干燥:采用二次干燥法,第一次干燥为初干,第二次干燥为复干;初干是在110℃~130℃条件下将发酵叶干燥至含水量为25%~35%,手捏成团,松手即散,并摊凉至室温;复干是在85℃~95℃条件下将初干叶干燥至手捏成粉、含水量为5%以下,并摊凉至室温;
(6)天然桂花精油添加及固香:将天然桂花精油按1900~2100g干燥叶加1g天然桂花精油的比例均匀地喷于干燥叶上,混匀,立即密封固香12~16小时,即可;
上述提及的天然桂花精油是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将干桂花于萃取温度30℃~40℃、萃取压力30Mpa~40Mpa、分离温度40℃~50℃、分离时间45min~55min的条件下萃取制得;所述干桂花为市购产品;
上述提及的桂花水提浓缩液是以前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得天然桂花精油后的桂花残渣为原料,以纯净水作为提取溶剂,按1g桂花残渣加14~16ml纯净水的比例,于桂花残渣中加入纯净水于75℃~85℃下提取40min~50min,取提取液离心澄清,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固形物质量浓度为20%~30%。
上述提及的茶鲜叶选自夏季或秋季的茶树品种桃源大叶、政和大白茶或福云六号的一芽二叶及一芽三叶。
上述萎凋时,茶鲜叶在萎凋槽的摊放厚度为2cm~3cm,期间翻动1~2次;萎凋时的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70%~85%。
上述所提发酵是于发酵室进行,发酵条件:温度28℃~32℃、相对湿度80%~90%、氧气含量25%~30%、时间2.0~3.0小时、摊放叶的厚度8cm~12cm。
上述干燥中,第一次干燥时的摊叶量为3.5~4.0kg/m2;第二次干燥时的摊叶厚度为2cm~3cm。
上述桂花水提浓缩液制作中的离心时的转速为16000-17000转/min;减压浓缩时的压力为-0.05~-0.09Mpa、温度为55℃~65℃。
本方法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于揉捻前增加桂花水提浓缩液添加工序、在干燥后增加天然桂花精油添加和固香工序,加工成的成品桂花香味红茶与传统工艺加工的红茶品质相比,结果见下表1。
表1本发明产品与传统工艺产品感官品质对比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方法产品已无苦涩滋味,而且味中有桂花香,其品质显著优于传统工艺加工的红茶,且有独特的桂花香。
本发明产品成分分析检测表明,本发明方法的红茶产品在氧化芳樟醇类、紫罗兰酮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三种香气品质成分含量显著提高,三种香气成分的相对总含量比传统工艺红茶高16.46%以上,同时在滋味品质成分中,总氨基酸含量比传统工艺红茶高4.24%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选择香气高雅且富含氨基酸的桂花作为原料,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天然桂花精油以及水提取其氨基酸等水溶性物质,然后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中通过增加桂花水提浓缩液添加、天然桂花精油添加及固香等工序,使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的红茶呈现桂花香气与滋味的优良品质,并从根本上解决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和我国红茶出口受阻的问题,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
2、在本发明工艺条件下,通过桂花精油、桂花水溶性物质与红茶品质成分深度融合,加工成不见桂花只见茶的桂花香味红茶,有效避免了以往通过简单拼配而加工的花香果味茶可让消费者看到花、果等杂物的技术缺陷。同时本发明红茶产品中氧化芳樟醇类、紫罗兰酮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三种香气品质成分的相对总量高达27.49%以上,比传统工艺红茶高16.46%以上,而且总氨基酸含量达7.02%以上,比传统工艺红茶高4.24%以上,是一种桂花香味突显的高档红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择茶树品种桃源大叶的夏季一芽三叶茶鲜叶为原料。
天然桂花精油制备:以桂花干花为原料,采用HA121-50-05型超临界CO2萃取设备在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5Mpa、分离温度45℃、分离时间50min的工艺条件下对桂花干花进行萃取,即得。
桂花水提浓缩液制备:以上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得天然桂花精油后的桂花残渣为原料,采用纯净水作为提取溶剂,按1g桂花残渣加15ml纯净水的比例,于桂花残渣中加入纯净水在80℃提取45min,取提取液经16500转/min高速离心机离心澄清,于-0.07Mpa、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固形物质量浓度为25%。
将茶树品种桃源大叶的夏季一芽三叶茶鲜叶摊放置于萎凋槽中,厚度为2-3cm,在温度25℃、相对湿度80%条件下进行萎凋,期间翻动2次,至嫩茎折而不断、叶片含水量为60%;将制备的桂花水提浓缩液按10g萎凋叶加3g桂花水提浓缩液的比例均匀地喷于萎凋叶上,混匀;将混匀后的萎凋叶用茶叶揉捻机揉捻至成条率90%且细胞破损率80%,然后将揉捻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将筛面叶再复揉1次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将复揉后的筛面叶与筛底叶混合均匀后于发酵室内发酵,发酵条件:温度30℃、相对湿度85%、室内氧气含量28%、时间2.5小时,发酵时摊放叶厚度为8-12cm,至叶色黄红、青草气消失、有清香或花果香;将发酵叶薄摊,先在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12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0%,摊凉至室温,再于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90℃下干燥至手捏成粉、含水量为5%以下,并摊凉至室温;将制备的桂花精油按2000g干燥茶叶加1g桂花精油的比例均匀地喷于干燥茶叶上,混合均匀后,立即装入锡箔袋并密封固香14小时,即可。
经感官品质评审,所得红茶产品干茶条索紧秀、色泽乌润、桂花香浓,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爽滑、无苦涩味、味中有香,桂花香高长。香气品质成分与滋味品质成分分析表明,氧化芳樟醇类、紫罗兰酮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三种香气品质成分的相对总量达28.18%,总氨基酸含量达7.37%。
实施例2
选择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的秋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
天然桂花精油制备:以桂花干花为原料,采用HA121-50-05型超临界CO2萃取设备在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40℃、分离时间55min的工艺条件下对桂花干花进行萃取,即得。
桂花水提浓缩液制备:以上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得天然桂花精油后的桂花残渣为原料,采用纯净水作为提取溶剂,按1g桂花残渣加14ml纯净水的比例,于桂花残渣中加入纯净水在75℃提取50min,取提取液经16000转/min高速离心机离心澄清,于-0.09Mpa、5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固形物质量浓度为20%。
将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的秋季一芽二叶茶鲜叶摊放置于萎凋槽中,厚度为2-3cm,在温度20℃、相对湿度70%条件下进行萎凋,期间翻动1次,至嫩茎折而不断、叶片含水量为58%;将制备的桂花水提浓缩液按10g萎凋叶加2g桂花水提浓缩液的比例均匀地喷于萎凋叶上,混匀;将混匀后的萎凋叶用茶叶揉捻机揉捻至成条率85%且细胞破损率70%,然后将揉捻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将筛面叶再复揉1次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将复揉后的筛面叶与筛底叶混合均匀后于发酵室内发酵,发酵条件:温度28℃、相对湿度80%、室内氧气含量25%、时间3.0小时,发酵时摊放叶厚度为8-12cm,至叶色黄红、青草气消失、有清香或花果香;将发酵叶薄摊,先在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110℃干燥至含水量为35%,摊凉至室温,再于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85℃干燥至手捏成粉、含水量为5%以下,并摊凉至室温;将制备的桂花精油按1900g干燥茶叶加1g桂花精油的比例均匀地喷于干燥茶叶上,混合均匀后,立即装入锡箔袋并密封固香12小时,即可。
经感官品质评审,所得红茶产品干茶条索紧秀、色泽乌润、桂花香浓,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爽滑、无苦涩味、味中有香,桂花香高长。香气品质成分与滋味品质成分分析表明,氧化芳樟醇类、紫罗兰酮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三种香气品质成分的相对总量达27.49%,总氨基酸含量达7.02%。
实施例3
选择茶树品种福云六号的秋季一芽三叶茶鲜叶为原料。
天然桂花精油制备:以桂花干花为原料,采用HA121-50-05型超临界CO2萃取设备在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40Mpa、分离温度50℃、分离时间45min的工艺条件下对桂花干花进行萃取,即得。
桂花水提浓缩液制备:以上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得天然桂花精油后的桂花残渣为原料,采用纯净水作为提取溶剂,按1g桂花残渣加16ml纯净水的比例,于桂花残渣中加入纯净水在85℃提取40min,取提取液经17000转/min高速离心机离心澄清,于-0.05Mpa、6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固形物质量浓度为30%。
将茶树品种福云六号的秋季一芽三叶茶鲜叶放置于萎凋槽中,厚度为2-3cm,在温度30℃、相对湿度85%条件下进行萎凋,期间翻动1次,至嫩茎折而不断、叶片含水量为62%;将制备的桂花水提浓缩液按10g萎凋叶加4g桂花水提浓缩液的比例均匀地喷于萎凋叶上,混匀;将混匀后的萎凋叶用茶叶揉捻机揉捻至成条率95%且细胞破损率90%,然后将揉捻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将筛面叶再复揉2次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将复揉后的筛面叶与筛底叶混合均匀后于发酵室内发酵,发酵条件:温度32℃、相对湿度90%、室内氧气含量30%、时间2.0小时,发酵时摊放叶厚度为8-12cm,至叶色黄红、青草气消失、有清香或花果香;将发酵叶薄摊,先在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13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摊凉至室温,再于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95℃干燥至手捏成粉、含水量为5%以下,并摊凉至室温;将制备的桂花精油按2100g干燥茶叶加1g桂花精油的比例均匀地喷于干燥茶叶上,混合均匀后,立即装入锡箔袋并密封固香16小时,即可。
经感官品质评审,所得红茶产品干茶条索紧秀、色泽乌润、桂花香浓,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爽滑、无苦涩味、味中有香,桂花香高长。香气品质成分与滋味品质成分分析表明,氧化芳樟醇类、紫罗兰酮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三种香气品质成分的相对总量达29.83%,总氨基酸含量达7.68%。
传统工艺对比实验1
选择茶树品种桃源大叶的夏季一芽三叶茶鲜叶为原料。
将茶树品种桃源大叶的夏季一芽三叶茶鲜叶摊放于萎凋槽中,厚度为2-3cm,在温度25℃、相对湿度80%条件下进行萎凋,期间翻动2次,至嫩茎折而不断、叶片含水量为60%;将萎凋叶用茶叶揉捻机揉捻至成条率90%,且细胞破损率80%,然后将揉捻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并将筛面叶再复揉1次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将复揉后的筛面叶与筛底叶混合均匀后于发酵室内发酵,温度控制在30℃,相对湿度为85%,室内氧气含量保持在28%,发酵时间2.5小时,发酵时摊放叶厚度为8-12cm,至叶色黄红、青草气消失、有清香或花果香;将发酵叶薄摊,先在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12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0%,摊凉至室温,然后再于手拉百叶式烘干机90℃条件下干燥至手捏成粉、含水量为5%以下,并摊凉至室温,即可。
经感官品质评审,所得红茶产品干茶条索紧细、色泽尚乌润、香气淡薄,冲泡后汤色暗红较亮、稍带甜香、滋味纯正、苦涩味较重。香气品质成分与滋味品质成分分析表明,氧化芳樟醇类、紫罗兰酮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三种香气品质成分的相对总量为11.03%,总氨基酸含量为2.78%。
传统工艺对比实验2
选择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的秋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
将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的秋季一芽二叶茶鲜叶放置于萎凋槽中,厚度为2-3cm,在温度20℃、相对湿度70%条件下进行萎凋,期间翻动1次,至嫩茎折而不断、叶片含水量为58%;将萎凋叶用茶叶揉捻机揉捻至成条率85%,且细胞破损率70%,然后将揉捻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并将筛面叶再复揉1次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将复揉后的筛面叶与筛底叶混合均匀后于发酵室内发酵,温度控制在28℃,相对湿度为80%,室内氧气含量保持在25%,发酵时间3.0小时,至叶色黄红、青草气消失、有清香或花果香;将发酵叶薄摊,先在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11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5%,摊凉至室温,然后再于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85℃条件下干燥至手捏成粉、含水量为5%以下,并摊凉至室温,即可。
经感官品质评审,所得红茶产品干茶条索紧细、色泽尚乌润、香气淡薄,冲泡后汤色暗红较亮、有甜香、滋味尚纯正、苦涩味重。香气品质成分与滋味品质成分分析表明,氧化芳樟醇类、紫罗兰酮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三种香气品质成分的相对总量为10.62%,总氨基酸含量为2.56%。
传统工艺对比实验3
选择茶树品种福云六号的秋季一芽三叶茶鲜叶为原料。
将茶树品种福云六号的秋季一芽三叶茶鲜叶摊放置于萎凋槽中,厚度为2-3cm,在温度30℃、相对湿度85%条件下进行萎凋,期间翻动1次,至嫩茎折而不断、叶片含水量为62%;将萎凋叶用茶叶揉捻机揉捻至成条率95%,且细胞破损率90%,然后将揉捻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并将筛面叶再复揉2次并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将复揉后的筛面叶与筛底叶混合均匀后于发酵室内发酵,温度控制在32℃,相对湿度为90%,室内氧气含量保持在30%,发酵时间2.0小时,发酵时摊放叶厚度为8-12cm,至叶色黄红、青草气消失、有清香或花果香;将发酵叶薄摊,先在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13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摊凉至室温,然后再于手拉百叶式烘干机中于95℃下干燥至手捏成粉、含水量为5%以下,并摊凉至室温,即可。
经感官品质评审,所得红茶产品干茶条索尚紧细、色泽较乌润、香气平淡,冲泡后汤色暗红尚亮、带甜香、滋味尚纯正、苦涩味较重。香气品质成分与滋味品质成分分析表明,氧化芳樟醇类、紫罗兰酮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三种香气品质成分的相对总量为10.84%,总氨基酸含量达2.69%。
Claims (9)
1.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1)萎凋:取夏季或秋季茶鲜叶萎凋,至嫩茎折而不断、叶片含水量为58%~62%;
(2)添加桂花水提浓缩液:将固形物质量浓度为20%~30%的桂花水提浓缩液按1g萎凋叶加0.2-0.4g桂花水提取浓缩液的比例均匀地喷于萎凋叶上,混匀;
(3)揉捻:将混匀后的萎凋叶揉捻至成条率85%~95%,且细胞破损率70%~90%,然后用三目抖筛机解块,并将筛面叶再复揉1~2次,且筛面叶每次揉捻后用三目抖筛机解块;
(4)发酵:将复揉后的筛面叶与筛底叶混匀后发酵至叶色黄红、青草气消失、有清香或花果香;
(5)干燥:采用二次干燥法,第一次干燥为初干,第二次干燥为复干;初干是在110℃~130℃条件下将发酵叶干燥至含水量为25%~35%,手捏成团,松手即散,并摊凉至室温;复干是在85℃~95℃条件下将初干叶干燥至手捏成粉、含水量为5%以下,并摊凉至室温;
(6)天然桂花精油添加及固香:将天然桂花精油按1900~2100g干燥叶加1g天然桂花精油的比例均匀地喷于干燥叶上,混匀,立即密封固香12~16小时,即可;
上述天然桂花精油是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将干桂花于萃取温度30℃~40℃、萃取压力30Mpa~40Mpa、分离温度40℃~50℃、分离时间45min~55min的条件下萃取制得;
上述桂花水提浓缩液是以前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得天然桂花精油后的桂花残渣为原料,以纯净水作为提取溶剂,按1g桂花残渣加14~16ml纯净水的比例,于桂花残渣中加入纯净水在75℃~85℃提取40min~50min,取提取液离心澄清,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固形物质量浓度为20%~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夏季或秋季茶鲜叶选自夏季或秋季的茶树品种桃源大叶、政和大白茶或福云六号的一芽二叶及一芽三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萎凋时的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70%~8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萎凋时茶鲜叶在萎凋槽的摊放厚度为2cm~3cm,期间翻动1~2次。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发酵于发酵室进行,发酵条件:温度28℃~32℃、相对湿度80%~90%、室内氧气含量25%~30%、时间2.0~3.0小时、摊放叶的厚度8cm~12c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第一次干燥时的摊叶量为3.5~4.0kg/m2。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第二次干燥时的摊叶厚度为2cm~3cm。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桂花水提浓缩液制备中离心时的转速为16000~17000转/min。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桂花水提浓缩液制备中减压浓缩时的压力为-0.05~-0.09Mpa、温度为55℃~6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7711.0A CN105638958B (zh) | 2016-01-06 | 2016-01-06 |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7711.0A CN105638958B (zh) | 2016-01-06 | 2016-01-06 |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38958A true CN105638958A (zh) | 2016-06-08 |
CN105638958B CN105638958B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6491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07711.0A Active CN105638958B (zh) | 2016-01-06 | 2016-01-06 |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38958B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87164A (zh) * | 2016-10-28 | 2017-02-15 | 楚雄乌蛮渡农垦有限公司 | 一种花果香蕴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114515A (zh) * | 2017-06-22 | 2017-09-01 | 和县赭洛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桂花茶的制作方法 |
CN107467248A (zh) * | 2017-09-30 | 2017-12-15 | 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7494797A (zh) * | 2017-09-30 | 2017-12-22 | 三江县善茶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 制造绿茶的方法 |
CN107494793A (zh) * | 2017-09-29 | 2017-12-22 | 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7668270A (zh) * | 2017-12-04 | 2018-02-09 | 大田县上京镇溪口新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 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 |
CN109953154A (zh) * | 2019-01-20 | 2019-07-02 |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桂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149888A (zh) * | 2020-01-14 | 2020-05-15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夏秋绿茶 |
CN112715709A (zh) * | 2020-12-16 | 2021-04-30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沉香复配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303379A (zh) * | 2021-04-27 | 2021-08-27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13303377A (zh) * | 2021-04-27 | 2021-08-27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富含桂花香的花果香红茶的制作方法 |
CN114617177A (zh) * | 2022-04-18 | 2022-06-14 |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一种金桔茶的加工方法 |
CN114886000A (zh) * | 2022-07-13 | 2022-08-12 | 海南众源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南黄花梨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530304A (zh) * | 2022-09-06 | 2022-12-30 | 湖北科技学院 | 一种桂花风味富硒米汁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649441A (zh) * | 2023-06-06 | 2023-08-29 |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一种黄精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1382A (zh) * | 2010-01-23 | 2010-06-16 | 陈志荣 | 一种花香型黑茶及其制作工艺 |
CN103070274A (zh) * | 2013-02-19 | 2013-05-01 | 李德芬 | 一种桂花红茶及其窨制方法 |
CN103250846A (zh) * | 2013-01-30 | 2013-08-21 | 南宁市化工研究设计院 | 茉莉红茶的窨制方法 |
CN103695175A (zh) * | 2013-12-13 | 2014-04-02 | 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 | 提取分离丹桂花或茉莉花各组分的方法 |
-
2016
- 2016-01-06 CN CN201610007711.0A patent/CN1056389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1382A (zh) * | 2010-01-23 | 2010-06-16 | 陈志荣 | 一种花香型黑茶及其制作工艺 |
CN103250846A (zh) * | 2013-01-30 | 2013-08-21 | 南宁市化工研究设计院 | 茉莉红茶的窨制方法 |
CN103070274A (zh) * | 2013-02-19 | 2013-05-01 | 李德芬 | 一种桂花红茶及其窨制方法 |
CN103695175A (zh) * | 2013-12-13 | 2014-04-02 | 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 | 提取分离丹桂花或茉莉花各组分的方法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87164A (zh) * | 2016-10-28 | 2017-02-15 | 楚雄乌蛮渡农垦有限公司 | 一种花果香蕴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114515A (zh) * | 2017-06-22 | 2017-09-01 | 和县赭洛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桂花茶的制作方法 |
CN107494793B (zh) * | 2017-09-29 | 2021-02-19 | 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7494793A (zh) * | 2017-09-29 | 2017-12-22 | 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7494797A (zh) * | 2017-09-30 | 2017-12-22 | 三江县善茶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 制造绿茶的方法 |
CN107467248A (zh) * | 2017-09-30 | 2017-12-15 | 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7668270A (zh) * | 2017-12-04 | 2018-02-09 | 大田县上京镇溪口新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 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 |
CN109953154A (zh) * | 2019-01-20 | 2019-07-02 |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桂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149888A (zh) * | 2020-01-14 | 2020-05-15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夏秋绿茶 |
CN112715709A (zh) * | 2020-12-16 | 2021-04-30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沉香复配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303379A (zh) * | 2021-04-27 | 2021-08-27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13303377A (zh) * | 2021-04-27 | 2021-08-27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富含桂花香的花果香红茶的制作方法 |
CN114617177A (zh) * | 2022-04-18 | 2022-06-14 |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一种金桔茶的加工方法 |
CN114886000A (zh) * | 2022-07-13 | 2022-08-12 | 海南众源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南黄花梨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530304A (zh) * | 2022-09-06 | 2022-12-30 | 湖北科技学院 | 一种桂花风味富硒米汁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649441A (zh) * | 2023-06-06 | 2023-08-29 |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一种黄精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38958B (zh) | 2017-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38958B (zh) |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 | |
JP6995229B2 (ja) | 半発酵茶葉、着香の半発酵茶葉、半発酵茶葉又は着香の半発酵茶葉を含む混合茶葉、半発酵茶葉、着香の半発酵茶葉又は混合茶葉からの抽出物、抽出物を含む飲食物 | |
CN103636822B (zh) | 一种针形红茶的生产方法 | |
CN104171051B (zh) |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兰花香型红茶的方法 | |
CN102860366B (zh) | 一种提高工夫红茶品质的工艺 | |
CN103349094B (zh) | 一种红碎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432862B (zh) |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低咖啡碱菠萝果味绿茶的方法 | |
CN103988929B (zh) | 一种特色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7593941A (zh) | 一种菌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583729B (zh) | 一种果味红茶浓缩汁的加工方法 | |
CN104605043A (zh) | 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3859076B (zh) |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 |
CN107494793B (zh) |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2228100B (zh) | 一种高茶黄素红茶制作的方法 | |
CN103392863B (zh) | 一种花香红茶饮料的加工方法 | |
CN109258839A (zh) | 一种花果香型的古茶树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691673A (zh) | 一种夏季茶叶加工成红茶的方法 | |
CN103918812A (zh) | 一种红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4450397A (zh) | 一种含有铁皮石斛糯米酒的制备方法 | |
CN107518101A (zh)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211354B (zh) | 一种提高红茶品质的工艺 | |
CN105875884A (zh) | 一种新型青砖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8713614B (zh) | 一种高香高茶氨酸碧螺春速溶茶的生产工艺 | |
CN103947772A (zh) | 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 | |
CN106070797A (zh) | 一种紫娟普洱熟茶的加工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Assignee: HUNAN TAIQINGSHAN TEA INDUSTRY Co.,Ltd. Assignor: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2400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osmanthus scented black tea from fresh leaves of summer and autumn te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201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