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5484A - 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5484A
CN105495484A CN201511035507.1A CN201511035507A CN105495484A CN 105495484 A CN105495484 A CN 105495484A CN 201511035507 A CN201511035507 A CN 201511035507A CN 105495484 A CN105495484 A CN 105495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 date
water
red
pickling liquid
pick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55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毅璠
孙永凯
吴雯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10355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954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95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54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属于红枣深加工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第一步:清洗,红枣用清水浸泡30min,然后洗净备用;第二步:预处理,将第一步清洗后的红枣投入温水中保温30min;第三步:腌制,将红枣与腌制液混合,进行腌制;第四步:包装,将红枣从密封罐中捞出,用清水清洗干净,除去表面的水后,采用真空塑料袋包装。使用该添加剂制备的红枣口感酥脆、色泽红润、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同时还具有预防感冒、滋阴补血、养护皮肤、增强免疫力、补虚强体、抗目视不清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枣深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
背景技术
红枣,又名大枣。据史料记载,红枣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优特产树种。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经考古学家从新郑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枣核化石,证明枣在我国已有8000多年历史。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中国的草药书籍《本经》中记载,红枣味甘性温、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现,红枣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强、滋养全身细胞,是一种药效缓和的强壮剂。
黄河流域一带盛产红枣,但是红枣的收获期比较集中短暂,且红枣的保鲜期较短,往往树上的红枣还没收获完,地上收获的红枣已经变软或发霉了,如果在红枣收获季节遇到连阴雨,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如何将红枣就地加工或延长保鲜期一直困扰着众多枣农。
红枣的深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在整枣干制方面,多采用自然风干法、热风干燥法和油炸脆枣干制方法,自然风干红枣因干燥时间长,多在太阳下暴晒,因而颜色不鲜亮,表面多粘有尘土,直接影响产品的商品性能;热风干燥制成的红枣干品表面多皱折,硬度大,不宜生食,干制过程中营养成分流失严重;油炸干制的脆枣虽色泽鲜亮、表面较平整,口感酥脆,但应含有一定的油脂易酸败,影响干制红枣的风味,致使干制脆枣商品性大打折扣。亟需开发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从而对红枣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价值。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红枣深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种类较少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从而促进红枣的深加工处理。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清洗
红枣用清水浸泡30min,然后洗净备用;
第二步:预处理
将第一步清洗后的红枣投入温水中保温30min;
第三步:腌制
将红枣与腌制液混合,进行腌制;
第四步:包装
将红枣从密封罐中捞出,用清水清洗干净,除去表面的水后,采用真空塑料袋包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清洗的方法为:
选取外径大于1.5cm的红枣,且整个红枣没有松软部位,筛选出来的红枣用清水浸泡30min,然后洗净备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步预处理的方法为:
(1)将第一步清洗后的红枣投入40℃的水中保温30min,
(2)升温到50℃,保温60min:
(3)升温到60℃,保温30min。
优选的,所述第三步腌制的方法为:
(1)配制腌制液:腌制液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水:1000g,食用酒精100g,红糖:30g,蜂蜜:5g,添加剂:30g,膨润土:0.1g,稻壳:1g,苹果皮:2g;
(2)将红枣与腌制液混合,所述的红枣与腌制液按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组成:红枣:30%,腌制液:70%,并在阴凉处继续腌制10天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添加剂的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该添加剂通过枸杞子、茯苓、苍术、何首乌、当归、甘草、防风、冰糖和对乙酰氨基酚创造性的组分配比,腌制红枣时加入该添加剂时,使得制备的红枣口感酥脆、色泽红润、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同时还具有预防感冒、滋阴补血、养护皮肤、增强免疫力、补虚强体、抗目视不清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清洗
选取外径大于1.5cm的红枣,且整个红枣没有松软部位,筛选出来的红枣用清水浸泡30min,然后洗净备用;
第二步:预处理
(1)将第一步清洗后的红枣投入40℃的水中保温30min,
(2)以0.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0℃,保温60min;
(3)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60℃,保温30min;
第三步:腌制
(1)配制腌制液:腌制液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水:1000g,食用酒精100g,红糖:30g,蜂蜜:5g,添加剂:30g,膨润土:0.1g,稻壳:1g,苹果皮:2g。
(2)将红枣与腌制液混合,所述的红枣与腌制液按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组成:红枣:30%,腌制液:70%,而后将红枣及腌制液加入密封罐中,以0.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5℃,保温24h,而后向密封罐中充入N2进行加压处理,使得密封罐内部的压力达到0.3MPa,保持60min,而后放出密封罐的气体降压处理,并进行密封,防止漏气,并在阴凉处继续腌制10天即可。
第四步:包装
将红枣从密封罐中捞出,用清水清洗干净,除去表面的水后,采用真空塑料袋包装。
本实施例的一种腌制红枣用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乙酰氨基酚1g。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的枸杞子的粒度按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组成:粒度≤0.074mm:5%,0.074-3.0mm:25%,3.0-4.0mm:40%;4.0-5.0mm:30%;所述的茯苓的粒度按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组成:粒度≤0.074mm:5%,0.074-4.0mm:55%;4.0-5.0mm:40%。所述的苍术的粒度组成为:≤1.0mm:50%,1.0-5.0mm:40%,5.0-8.0mm:10%。所述的当归的粒度组成为≤1.0mm:20%,1.0-2.0mm:40%;2.0-3.0mm:40%。
本实施例的一种腌制红枣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原料混合混匀
(1)制备混合物A:按质量份数称取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并搅拌20min,搅拌机转速为150r/min,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A;
(2)制备混合物B:按质量份数称取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并加入溶剂80g,所述的溶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水:80%;蜂蜜:14%;食用酒精:5%,食醋:1%;并搅拌15min,搅拌机转速为180r/min,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B;
(3)制备添加剂混匀料:将步骤一中制备的混合物A与混合物B加入搅拌机中加水30g进行混合,搅拌25min,混合均匀后向搅拌机中加入乙酰氨基酚1g,继续搅拌18min,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添加剂混匀料;
步骤二:加热处理
将步骤一中制备得到的添加剂,放置到烘箱中进行加热,其具体的加热步骤如下:
首先,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0℃,保温30min;
其次,以0.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60℃,保温120min;
最后,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80℃,保温60min;
冷却至室温即制备得到成品添加剂。
值得说明的是食用酒精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含水酒精,所述的酒精含量为95.0%。
由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和钙、铁等眼睛保健的必需营养,故擅长明目,所以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此外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安神的功效。腌制红枣时加入该添加剂时,使得制备的红枣口感酥脆、色泽红润、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同时还具有预防感冒、滋阴补血、养护皮肤、增强免疫力、补虚强体、抗目视不清的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5g,茯苓55g,苍术18g,何首乌15g,当归12g,甘草3g,冰糖8g,乙酰氨基酚2g。由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和钙、铁等眼睛保健的必需营养,故擅长明目,所以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此外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安神的功效。腌制红枣时加入该添加剂时,使得制备的红枣口感酥脆、色泽红润、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同时还具有预防感冒、滋阴补血、养护皮肤、增强免疫力、补虚强体、抗目视不清的功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50g,茯苓60g,苍术20g,何首乌20g,当归15g,甘草4g,冰糖10g,乙酰氨基酚2g。由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和钙、铁等眼睛保健的必需营养,故擅长明目,所以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此外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安神的功效。腌制红枣时加入该添加剂时,使得制备的红枣口感酥脆、色泽红润、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同时还具有预防感冒、滋阴补血、养护皮肤、增强免疫力、补虚强体、抗目视不清的功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乙酰氨基酚1g,吸附剂:0.5g。所述的吸附剂由海泡石、氮化碳、蒙脱石、生物质、和沸石组成,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海泡石:10%;氮化碳:30%;蒙脱石:25%;生物质:10%;沸石:25%。吸附剂可以对腌制过程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降低腌制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所述的生物质由玉米芯、稻壳和麦糠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玉米芯:50%;稻壳:25%;麦糠:2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乙酰氨基酚1g,吸附剂:0.5g。所述的吸附剂由高岭土和生物质组成,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高岭土:60%;生物质:40%。吸附剂可以对腌制过程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降低腌制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所述的生物质由玉米芯、稻壳和麦糠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玉米芯:60%;稻壳:20%;麦糠:2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乙酰氨基酚1g,吸附剂:0.5g。所述的吸附剂由苏州土和生物质组成,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苏州土:60%;生物质:40%。吸附剂可以对腌制过程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降低腌制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所述的生物质由玉米芯、稻壳和麦糠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玉米芯:60%;稻壳:20%;麦糠:20%。所述的苏州土为中低温热液蚀变残余型高岭土,产于中国江苏省苏州阳山一带。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乙酰氨基酚1g,葛根5g、防风4g、甘松4g。使用该添加剂制备的腌制红枣补血效果更佳。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乙酰氨基酚1g,竹节参10g、莲房5g。使用该添加剂制备的腌制红枣补血效果更佳。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乙酰氨基酚1g,羌活3g、薄荷10g份。使用该添加剂制备的腌制红枣去火效果更佳。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乙酰氨基酚1g,苏叶10g、川穹8g。使用该添加剂制备的腌制红枣去火效果更佳。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枸杞子30g,茯苓40g,苍术15g,何首乌10g,当归8g,甘草2g,冰糖5g,乙酰氨基酚1g,合欢花5g,茉莉花5g,菩提花3g。使用该添加剂制备的腌制红枣安神睡眠效果更佳。

Claims (5)

1.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清洗
红枣用清水浸泡30min,然后洗净备用;
第二步:预处理
将第一步清洗后的红枣投入温水中保温30min;
第三步:腌制
将红枣与腌制液混合,进行腌制;
第四步:包装
将红枣从密封罐中捞出,用清水清洗干净,除去表面的水后,采用真空塑料袋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清洗的方法为:选取外径大于1.5cm的红枣,且整个红枣没有松软部位,筛选出来的红枣用清水浸泡30min,然后洗净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预处理的方法为:
(1)将第一步清洗后的红枣投入40℃的水中保温30min,
(2)升温到50℃,保温60min;
(3)升温到60℃,保温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腌制的方法为:
(1)配制腌制液:腌制液按如下质量份组成:水:1000g,食用酒精100g,红糖:30g,蜂蜜:5g,添加剂:30g,膨润土:0.1g,稻壳:1g,苹果皮:2g;
(2)将红枣与腌制液混合,所述的红枣与腌制液按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组成:红枣:30%,腌制液:70%,并在阴凉处继续腌制10天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的各组分按如下质量份组成:
CN201511035507.1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 Pending CN1054954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5507.1A CN105495484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5507.1A CN105495484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5484A true CN105495484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04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5507.1A Pending CN105495484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954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167A (zh) * 2018-05-18 2018-10-12 中玺(天津)枣业技术工程中心 佐餐红枣及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167A (zh) * 2018-05-18 2018-10-12 中玺(天津)枣业技术工程中心 佐餐红枣及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9044B (zh) 一种杞菊菠萝蜂蜜膏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31799A (zh) 一种荔枝酒的制备方法
CN101955871A (zh) 滋补肾虚的米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8113A (zh) 一种复合发酵型鸭梨保健酒及其生产工艺
CN105747176A (zh) 一种养生保健瓜蒌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1421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洋姜泡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5711A (zh) 冬葵叶金盏花腐乳的制作工艺
CN103897922A (zh) 一种安神助眠花米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0634A (zh) 一种营养桂花醪糟及其加工方法
CN106172873A (zh) 一种素菜和草药制成的臭豆腐
CN106260411A (zh) 一种佛手柑果脯的加工方法
CN106036849A (zh) 一种青梅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5814A (zh) 一种草莓果冻
CN105495484A (zh) 一种红枣的腌制方法
CN105166262A (zh) 一种滋补安神山药南瓜脯的加工方法
CN105495485A (zh) 一种腌制红枣用添加剂
CN104770735A (zh) 一种西洋参红参切片蜜片的加工工艺
CN106666563A (zh) 一种李子腌制品及其腌制方法
CN106616710A (zh) 一种沙棘秋梨膏的制备方法
CN106923330A (zh) 一种梨子的腌制方法
CN105820939A (zh) 一种中药养生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9825B (zh) 一种阿胶清心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3271A (zh) 一种腌制红枣用腌制液
CN104450370A (zh) 一种陈皮白果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0386A (zh) 一种桑葚与松花粉复合发酵酒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