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98C - 缝纫机中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中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98C
CN1054898C CN95109110A CN95109110A CN1054898C CN 1054898 C CN1054898 C CN 1054898C CN 95109110 A CN95109110 A CN 95109110A CN 95109110 A CN95109110 A CN 95109110A CN 1054898 C CN1054898 C CN 105489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line
line
shuttle
bobbin thread
needl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9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11A (zh
Inventor
山下隆
渡部满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3/00Casings
    • D05B73/04Lower casings
    • D05B73/12Slides; Needl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在一种使用一根针线及一根底线的缝纫机中使用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它可以将切断后的底线端部夹持住。该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具有一个用来切断底线及针线的刀具,还有一个底线控制元件。该底线控制元件包括:一个被针线和底线穿过的控线孔,以及一个从控线孔中延伸出的延伸部,它可将被刀具切断后的底线的端部从控线孔中向外导引出来。

Description

缝纫机中的底线端部夹特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该缝纫机使用了一种被称为DP型的摆梭,其梭芯壳的防转杆上的线孔不被使用,或者根本不设线孔。
转梭及摆梭在缝纫机中都可作为梭体使用。作为摆梭的一个例子。其缝纫针进入针线线圈与梭芯之间;具体说,其落针位置是在梭心的底线引出点与梭体的锋利突起部之间(以下简称作DBS梭)。在另一个摆梭的例子中,其针线线圈进入针与梭心之间,具体说,梭体的锋利突起部位于落针点与梭心的底线引出点之间(以下简称作DPS梭)。
一台具有DBS梭的缝纫机,在其向前喂料操作过程中(在操作者看来,其中的布料沿右→左方向被喂入)可以形成非常完美的线迹,在反向喂料操作过程中(在操作者看来,其中的布料沿左→右的方向喂入),将形成有慈庇线迹。因此,这类缝纫机广泛被用于锁式缝纫中。
一般情况下,在一种锁缝作业中,从线迹质量的观点来看,完美的线迹应被用来缝制平直线迹,为了消除线迹的二端纱线变松的缺点,将以那种有庇线迹来结束线迹。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便采用了DBS梭。
然而对于一种全方位线迹作业来说,具有DBS梭的缝纫机并不适用。
具有DPS梭的缝纫机也已为公众所知,如见日本专利99353。该缝纫机无论在向前喂料作业中还是在反向喂料作业中都能形成很完美的线迹,所以很适合于全方位线迹作业,  但它在本领域中的使用并不普遍。
应当注意,DPS梭可以很好地适应各种不同厚度的织物,所以适合于缝制厚织物,并且可以使用纱支号大的纱线。
图12表示了一种传统的梭壳100,它与一个普通的摆梭一起使用。如图12所示,梭壳100具有一个防转杆101,  其上带有一个线孔102。
装在梭壳100内的梭芯103所送出的底线104穿过梭壳100的杆101上的线孔102。
梭壳装在缝纫机上时,应使之面朝前方,这样,当需要将之装入或取出缝纫机时,操作者很容易操作。
梭体的旋转方向应如此确定:使在针侧的针线是可加捻的,因为缝纫机的缝纫线基本上是Z一捻。也就是说,对于DPS梭来说,梭体的旋转方向从操作者一侧看来应是顺时针的,面对于DPS梭来说,梭体的旋转方向则是反时针的。
图13表示了采用DBS梭的缝纫机中控线孔的基本构形,一块控线板,即梭床盖105,具有一控线孔106。
如图14所示,一根底线104,一根布侧针线114C以及一根针侧针线114N位于控线孔106中。一个可动刀片107放置在控线孔的前方,从操作者的方向看去,在落针点0的右侧,活动刀片具有一个支承轴108。在移线作业中(下面将作说明),可动刀片使底线104及针线依次移动。
在一个切线装置中,如图14所示,预定被DBS梭的构件切断的底线104以及布侧针线114C基本上与落针点0成一直线。这样,由可动刀片107的前移而造成的底线104及布侧针线114C的位移量便被减至最小。
纱线的切断过程如下:可动刀片107向前移动,以便开始一个移线作业(在切断之前,由于可动刀片107的前移,底线104及布侧针线114C被送至可动刀片107的拉线部107a处)。在这一操作中,由于针线114已被充分地拉下进入梭内,可动刀片107的移线部107b的尖端107C处于布侧针线114C与针侧针线114N之间。
底线104被移线部107b移动,底线104的移动量等于移线部107b的前尖端107C与支承轴108之间的距离与移线部107b的后尖端107d的距离之差。这时,除了底线的回恢力以及缝纫机的布料喂给力之外,再没有更大的力作用在底线104上,底线在移动时被弯曲。然而,由于位移量很小,所以底线104被足够地得到恢复。
接下来,布侧针线114C被移线部107b移动,与底线104相比,针线114在工作中受到更大的影响,例如,由于挑线杆的上拉作用以及梭子的抽线作用,至使布侧针线114C沿图1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这时,由于箭头的方向恰巧与可动刀片107的前移方向相一致,所以布侧针线114C的位移量便被降至最小。
随后,可动刀片进行最大回缩,至使布侧针线114C被位移。它越过可动刀片107的移线部107b而抵达拉线部107a。接下来可动刀片107返回,使布侧针线114C及底线依次被拉线部107a拉住,针线114被挑线杆上拉,它的一部分绕在可动刀片107上被夹持住。
在这种情况下,被可动刀片107拉出的底线104依照要求被放出一段,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如果底线被拉出过快,侧梭心回转过度,这将有碍后续缝纫作业的进行。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可动刀片107的回转速度应适当控制。切断之后,由可动刀片107夹持的那部分针线114便是处于针侧的保留纱线。
接下来,布侧针线114C及底线104被可动刀片的切线刃107e(被称作“眼”的前端部的边缘)与一固定刀片切断,切断位置正好在针孔的旁边。所以留在布料后侧的纱线很短,使生成的线迹具有很高的质量。
通过调节可动刀片107的宽度,使之达到一个适合的数值。并且按照上述的方式确定梭床盖105的控线孔106的构形以及切线方向。就可以使针侧针线及底线的端部具有足够的长度,满足后续缝纫作业的起动要求。
一台使用DBS梭的缝纫机与一台使用DPS梭的缝纫机相互比较的情况如下:
图15A及15B对二者之间进行了比较。在图15A中,标号111表示DBS梭,112表示梭111的锋利突出部,113表示针,114表示针线,R表示针线线圈,在图15B中,标号115表示DPS梭,116表示梭115的锋利突出部。
采用DBS梭111时,落针点与底线引出点之间的距离(1)如图15A所示,而采用DPS梭115时,落针点与底线引出点之间的距离(2)如图15B所示。也就是说,距离(2)要大于距离(1),这是二种情况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一般说,在一台采用DPS梭115的缝纫机中,落针点与底线引出点之间的距离(2)与采用DBS梭111的缝纫机的落针点与底线引出点之间的距离(1)相比,横向移动(错位)的尺寸等于梭体长的宽度+α。
其结果是挑线杆(未示出)向上提拉针线114的作用力明显减小了,这是削弱纱线的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
有时,当机针113被保持住而并未穿过布料,布料被送进,挑线杆同时运作将纱线拉紧。
图16A及16B表示出了梭体及布料喂进机构在运作过程中的状态。具体说,图16A表示了一种采用DBS梭的缝纫机中,使梭壳的旋转停止杆101;而图16B则表示了一种采用DPS梭的缝纫机中,梭壳的旋转停止杆101。在图16A中,标号121表示了一个梭床环;122表示一条咬合槽;123表示一个针板;124表示一针孔(过针孔)在图16A中,标号A所示的箭头表明了布料喂进方向,而CW则表示DBS梭111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在图16B中,标号B所示的箭头表示布料喂进的方向,而CCW则表示DPS梭的旋转方向(反时针方向)。
图17A及17B是放大示意图,它们分别表示了图16A及16B中的一些基本元件。
底线104受到如图16A及16B中箭头A和B所示的布料喂进力的拉动。结果,在使用DBS梭111的情况下,梭壳100沿箭头CW的方向(顺时针)旋转,如图16A所示,而在使用DPS梭115的情况下,梭壳100则沿图16B所示的箭头CCW方向(反时针)旋转。
这样,对于使用DBS梭111的情况,如图17A所示。杆101被推向右侧,紧靠着梭床环121的咬合槽122中。梭床环可将梭壳100的转动停止住,而在使用DPS梭115时,如图17B所示,杆101被向左推,紧靠梭芯环121的咬合槽122。
采用这种结合方式,对于针线114来说,应当考虑一个移动侧面(机针113一侧)以及一个静止侧面(布料的一侧)。对DBS梭111来说,如图17A所示,位于移动侧(机针113一侧)的、已受到挑线杆的上拉力的针线线圈R进入了杆101与咬合槽122的右壁面之间的间隙中。
从图15A及15B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对于DBS梭111来说,其线圈R的进入角度与DPS梭115相比,其偏移量要小得多。线圈相对于杆101被向上拉动,而杆则允许针线114穿过,如图18所示。
从另方面来说,对于DPS梭115,如图17B所示,进入杆101与咬合槽122的左壁面之间的针线114的线圈进入了静止侧(布料一侧),挑线什的作用力几乎没传递给它,与采用DBS梭111相比,其线圈的偏移量要大得多。除了这一缺点之外,针线114还从上方绕杆101转动,从而使之难于从杆上离开。
这些困难与布料喂进方向以及针距有关,当针距大时以及布料沿从右→左的方向喂进时,所造成的困难最明显。
由于上述困难,纱线所受的张拉力是不均匀的。
当针线114从DPS梭115上脱离之后,根据对梭体进行驱动的驱动器的进入时机,针线一般构成图19A及19B的形状,在图19A及19B中,标号131表示驱动器。
这时,必须考虑到驱动器131的内侧以及它曲线部(半径),还要考虑纱线解脱部分的左、右凸缘的宽度。如果驱动器131很薄,则针线114可以被很好地拉紧,其阻力也减弱了,但是,按上述方法对驱动器131进行改进可引起另一个问题,即如果所使用的纱线在高张力情况下具有很高的拈运动或者易于运动(振动)时,纱线本身便被加捻,从而造成张力不均或者形成不希望有的线圈。
在另一方面,这对于操作平衡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所谓操作平衡就是针线从驱动器131中解脱出来的时刻要稍晚于针线从梭壳100的杆101中解脱出来的时刻。这一事实克服了纱线无意被加捻以及形成不希望产生的线圈及结头的困难。
在使用DPS梭115时,由于结合图17B所述的困难。如箭头(*)所示纱线114被推压时其阻力加大,纱线从杆上离开的时间要迟于纱线离开驱动器131的时间,所以针线114依然保持在梭壳100的杆101的上方。
这样,纱线解脱部分中被杆101抓住的纱线114,其偏移量要大于DBS梭的偏移量。该纱线被侧拉,从而形成不希望产生的纱圈和结点。
由此,人们可能会想到,如果针线能很顺利地从梭壳的防转杆上解脱出来,其纱线解脱部的偏移量虽大于采用DBS梭的缝纫机,但在采用DPS梭的缝纫机中也是可用的,即不产生不希望有的纱圈或结点,从而使生成的线迹具有良好的质量。
也就是说,要想改进纱线张力方面的质量,就不应使用梭壳杆中的线孔。此外,还可以将梭壳制成不带线孔的。
参照图12,从DBS梭的梭壳100的梭心103中供给的底线104穿过梭壳100防转杆101的线孔102。如图13和14所示,被切断的并且位于梭床盖的控线孔106中的底线104的端部被牢牢地夹持住。
然而,如果为了提高纱线张力的质量,所采用DPS梭其梭壳杆中的线孔不被使用,将会产生一个恶果,即位于梭床盖的控线孔中的被切断的底线端部将是不稳定的。
US-5,005,504公开了一种缝纫机中用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它具有纱线夹持装置和纱线切断装置,但它未能解决前述存在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缝纫机提供一个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中的梭壳用于一种DPS梭,梭壳防转杆中的线孔不被使用,而切断后的底线的端部又可得到稳定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为缝纫机提供了一种底线端部夹持装置,所述的缝纫机中具有一根针线和一根底线,该装置可将切断后的底线端部夹持住。该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具有一个切断针线及底线用的切刀,还有一个底线控制元件。该底线控制元件包括:一个被针线及底线穿入的控线孔,以及一个从控线孔延伸出来的延伸部,以便将被刀片切断后的底线端部从控线孔中向外导引出去。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根据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中的延伸部包括一个弯曲部分,该部分的作用是防止所引入的底线端部返回到控线孔中。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中的弯曲部分包括:一根底线导引槽,它大致呈直线,一个位于底线导入槽的端部附近的底线夹持元件,以及一条供底线端部引入的间隙,它们可以防止底线的端部返回至控线孔中。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是根据上述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中的弯曲部分带有一条弯曲形的底线导入槽,它具有若干个的弯曲部,起到延伸部的作用。
在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中,底线端部被引入一个延伸部中,该延伸部从控线板的控线孔中向外延伸出来。被切线装置切断后的底线端部可以被牢牢地夹持在控线孔的延伸部中。
在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中,控线孔延伸部的弯曲部分可有效地防止引入该延伸部中的底线端部返回控线孔中。这样,借助于该弯曲部的帮助,被切线装置切断后的底线端部便被可靠并稳定地夹持在控线孔的延伸部中。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中,其弯曲部是由底线导入槽组成的,它大致呈直线,起到延伸部的作用,还包括一个底线夹持元件,它位于底线导入槽的端部附近。当底线端部穿过底线导入槽与底线夹持元件之间的间隙而进入底线导入槽的端部时,其底线夹持元件可以有效地阻止底线的端部返回控线孔中。因此,借助于底线夹持元件的帮助,被切线装置切断的底线端部便被牢牢地夹持在大致呈直线的底线导入槽的端部。
在根据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中,其弯曲部是由一条弯曲状的底线导入槽组成的。它带有若干个弯,起到了控线孔的延伸部的作用。这样,当底线端部被引入弯曲状的底线导入槽内时,这些弯曲部便有效地阻止了底线端部返回到控线孔中。在底线导入槽的这些弯曲部的帮助下,被切线装置切断后的底线端部便可被有效地牢牢夹持在底线导入槽的端部。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概念的缝纫机梭驱动装置排布方式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一个梭壳的透视图。
图3是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底线夹持装置的示例中梭床盖的平面图;
图4是一透视图,它表示了在切线作业之前,底线及可动刀片是如何在梭床盖上定位的。
图5是另一透视图,它表示了在切线作业之后底线及可动刀片的位置。
图6是切线作业之后,将针板移开时梭部的透视图。
图7A-7I表示了在切线作业中连续发生的几个不同步骤;图7A-7C分别表示的是一个相当的部件处于等侯状态的步骤的透视图,以及针线开始发生位移步骤和针线进行位移的步骤的透视图。图7D-7F分别表示了底线发生位移,可动刀片回缩至极点,底线及针线被可动刀片抓住诸阶段的透视图;图7G-7I则分别表示了将底线拉出并进行上拉,切断纱线以及在最后步骤中各相关部件在切线操作结束后处于停止位置等诸阶段的透视图。
图8是构成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底线夹持装置中一个棱床盖的平面图。
图9是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底线夹持装置中一个梭床盖的平面图。
图10是一平面示图,它表示了在采用DPS梭的缝纫机中控线孔的基本构形的一个例子。以及控制孔与一可动刀片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11是一控线孔与一可动底线夹持元件的平面视图。
图12是另一常规摆梭提供的一种传统梭壳的透视图。
图13是一梭床盖的平面视图,它表示了在一台采用DPS梭的缝纫机中其控线孔的基本构形的一个例子。
图14是一平面视图,它表示了图15中的控线孔与一可动刀片间的相互关系。
图15A是一剖面图,其部件被剖开。它表示了在一台采用DBS梭的缝纫机中落针点与底线引出点之间的距离。图15B也是一个部件被剖开的剖面图,它表示了在一台采用DPS梭的缝纫机中落针点与底线引出点之间的距离。
图16A及16B表示了送布机构工作时梭体所处的状态。具体说,图16A表示的是在一台使用DBS梭的缝纫机中,用来停止梭床壳旋转的防转杆正视图,而图16B别是在一台使用DPS梭的缝纫机中。用来停止梭床壳旋转的防转杆的正视图。
图17A及17B分别是图16A及16B中所示的一些基本元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一侧视图,它表示了在一台使用DBS梭的缝纫机中,其针线线圈是如何从梭壳的防转杆上解脱出来的。
图19A及19B分别是一正视图和一侧视图,它们表示的是在一台使用DPS梭的缝纫机中,其针线线圈是如何从其梭床壳的杆上解脱出来的。
下面将参照附图1-19对本发明的缝纫机底线端部的夹持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一台缝纫机机梭驱动装置排布方式的分解透视图,其中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在图1中,标号1表示一根心轴(或称为臂轴);2是曲柄部分;3是曲柄杆;4是摆轴;5和6是齿轮;7是摇摆轴;8是梭床体;9是驱动器;10是梭体(或DPS梭);11是梭床环;12是梭芯;13是梭壳;14是梭壳13的杆;21是一平衡装置;31是针板;32是切线装置;33是一把可动刀片;34是可动刀片驱动装置;35是一固定刀片;41是一底线控制元件(或梭床盖);42是控线孔;43是一延伸部(或底线平直布槽);45是底线夹持装置(或底线夹持板)。
缝纫机的心轴,即臂轴1的右端部带有一个皮带轮(未示出),借助于一根环形皮带可将电动马达的转矩施加到该皮带轮上。臂轴1上带有曲柄部2。曲柄杆3的上端部与之相配合。曲柄杆3的下端部则与摆轴4偏心地配合。
齿轮5和6分别安装在摆轴4及摆动轴7上,它们之间又相互咬合。在摆轴7的左端部附近,梭床体8固定在缝纫机机体上。
驱动器9与摆轴7的左端相配合,它以可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梭床体8的内部。此外,作为由驱动器9驱动的梭体的DPS梭10,也可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梭床体8的内部。
DPS梭10的外圆周上具有一个槽10a,通过梭床体8的槽8a。梭子10便可以以滑动的方式固定在棱床体8内。从槽10a中又延伸出一个锋利的突起部10b,借助于驱动器9,DPS梭10可反时针旋转。
梭床环11固定在梭床体8上,穿过梭床环11的开口,装放梭子12的梭壳13被安放在梭床体8内。
梭壳13上设有防转杆14,它向外伸出,梭床环11具有一个咬合槽11a,杆14与之相咬合。
如图2所示,梭床壳13的杆14的突出长度要小于传统的缝纫机,而且与传统缝纫机不同之处还在于它不带线孔。这样,绕在梭芯12上的底线15仅仅从梭壳13中被引出,而与杆14无关。
杆14的长度取决于驱动器9的位置,也就是说,臂轴1相对于针杆的死点(参照点,0°)旋转角度5°-35°范围内时,杆14的上端应能进入驱动器上表面的下方。
平衡装置21与臂轴1的左端相配合,在平衡装置21的前方,设有挑线杆,针杆曲柄,针杆曲柄杆,针杆,以及针,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
针板31设在梭床体8的上方,切线装置32(包括可动刀片33,可动刀片驱动机构34,以及固定刀片35)以及控线板(或梭床盖)41放置在针板31与梭床体8之间。
在上述缝纫机中,马达的转矩通过环形皮带传送给皮带轮,从而使臂轴1转动并驱动缝纫机针,通过曲柄部2及曲柄杆3的作用。臂轴1的全转动便转换成摆轴4的摆动。
通过齿轮5和6,摆轴4的摆动传递给摆动轴7;也就是说,转换成摆动轴7的摆动。这样,在与摆动轴7成一体的驱动器9的驱动下,DPS梭10便沿反时针方向完成了一个半旋转运动。
假定在一台具有上述DPS梭的缝纫机中,底线控制元件(或梭床盖)41具有一个控线孔42,如图10所示。这时,可动刀片33被一支承轴36所支承,在操作者看来,该支承轴位于针落点0的左侧,致使该可动刀片的移线部33b面对前方。也就是说,它处于等候位置。在图10中,参数标号17C表示一根布侧针线,17M表示一根针侧针线。
可动刀片33在底线15之前移动布侧针线17C。可动刀片33具有一个切线刃33e(被称为“眼”的前缘)。它与固定刀片35的切线刃相配合,以便将布侧针线17C及底线15切断。
借助于切线凸轮(未示出)以及可动刀片驱动机构34,可动刀片33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摆动,即沿反时针(正摆)及顺时针(返摆)方向摆动。
当可动刀片33进行“正摆”时。在移线部33b的作用下,布侧针线17C首先被从移线部的前端33C移开。然后底线15被移开。在可动刀片33的“返摆”过程中,底线15及布侧线17C被拉线部33a抓着穿过移线部的后端33d,并由切线刃33e将线切断。
具体说,当可动刀片33从其等侯位置沿反时针方向摆动时(正摆),在移线部33b的作用下布侧针线17C及底线15被从移线部的前端33C按上述顺序移走。接下来,当可动刀片33回缩到极点之后,便进行顺时针摆动(返摆),使底线15及布侧线17C按上述顺序排布在拉线部33a上。
可动刀片33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摆动(返摆),底线15被拉出梭壳13,在挑梭杆(未示出)的作用下,针线17被上拉。可动刀片33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摆动,布侧针线17C及底线15在固定刀片35的配合下,被切线刃33e切断。
布侧针线17C及底线15就是按照上述的方式被切线装置32切断的。在该过程中,如图2所示,线在梭芯12上的底线15没穿过梭芯壳的防转垫铁14即被拉出梭芯壳13,因此,被切断的底线15的端部以不稳定的方式停留在梭床帽41的控线孔41a内。
这一困难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底线夹持元件19加以克服,如图11所示,该元件伸入控线孔41a内,以便将底线15固定在控线孔41a的角部。
对于这种结合方式,应当指明的是除了底线15外,布侧针线17C以及针侧针线17N也都在控线孔41a内,在切线过程中,布侧针线17C发生移动,与控线孔41a角部的底线15相遇,此时,底线夹持元件19伸入控线孔41a内。这样,底线夹持元件19的设计必须作到可使之前后移动。
然而,采用这种可以在梭床盖41的控线孔41a中内外移动的可动底线夹持元件19,面临着下述困难。即必须设置一个控制元件,以防底线夹持元件与布侧针线17C之间的干扰作用,并且能将底线夹持在控线孔41a的角部。然而这类控制装置都很复杂,而且造价也很高。
着眼于上述观点,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梭床盖(或控线板)41上开设了一个控线孔42,一个底线导入槽43沿直线从控线孔42的左下角延出,底线夹持板(或底线夹持元件)45的放置方式使之除了可盖住底线导入槽43的端部之外,还可以从上方盖住整个底线导入槽43。
该控线孔42可以对底线15及针线17进行处理,即在切线作业时(该作业是通过切线装置32中的可动刀片33及固定刀片35来完成的),通过将底线15及针线17放置在控线孔42中,针侧针线17N,布侧针线17C以及底线15都被控线孔42定位。该控线孔42的形状如图3所示,它具有上述的功能。
在第一实施例中,底线夹持板45具有一个底线调整部46,它位于图3的左端,呈锥形,底线夹持板45通过二个固定螺丝48而被固定在梭床盖41上,螺丝48插在梭床盖41的二个细长的调节孔47内。
底线夹持板45这样被固定之后,锥形的衣线调整部除了盖住底线导入槽的端部之外,还将盖住导线孔42的底线导入槽43,在底线夹持板45与酸床盖41之间将形成一个间隙,该间隙足以让底线15从中通过。
这样,底线夹持板45的锥形底线调整部46以及被该底线调整部46盖住的底线导入槽部43(以下称为“覆盖部”)便形成了一个曲折部49,可供底部15穿过。
如上所述,梭床盖41具有控线孔42及底线导入槽43,该槽从孔42中呈直线延伸出来。此外,该梭床盖41还具有底线夹持板45,它包括底线调整部46,而该部又盖住了底线导入槽43及其端部,这样便构成了曲折部49。这样,在用可动刀片33及固定刀片35来切断布侧针线17C及底线15的过程中,底线15使从控线孔42中移入直线延伸的底线导入槽43中。
其后,在底线导入槽43中,底线穿过底线夹持板45的锥形底线调整部46与梭床盖4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而发生移动,并且穿过曲折部49而到达底线导入槽43的端部。当底线15按照上述方式抵达底线导入部43的端部时,底线调整部46可防止底线15返回到控线孔42中,这样,被切断的底线15的端部便被牢牢地固定住。
如果采用DPS梭10的缝纫机所采用的梭壳13上的杆14不带线孔,借助于曲折部49的帮助,底线调整部46也可以将被切断的底线15的端部牢牢地固定住。
所以,针侧针线的端部应当足够长,底线15的端部也应足够长,以便能顺利地进行后续的缝纫作业。
通过采用DPS梭的缝纫机,可以进行高质量线迹的缝纫。
下面将结合图4-7I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在缝纫线被切断之前,如图4所示,底线15位于梭床盖41上,可动刀片33被定位于此。被可动刀片33的拉线部33抓住而拉出的底线15,穿过底线夹持板45的锥形底线调整部46与梭床盖4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而移动,并且穿过曲折部49而抵达底线导入槽43的端部。在底线导入槽43的端部,底线调整部46可防止底线15返回到控线孔42内。
在这种情况下,将底线15切断,然而,被切断的底线15的端部却被牢牢地固定在底线导入槽43中。
图5表示了按照图4所示的方式进行切断,其底线端部的情况,被切断的底线15的端部位于底线导入槽43中,它以一预定的长度放置在梭床盖41的上方。
图6表示的是底线被切断之后,将针板32撤出后梭部的情况。在图6中,参考标号16表示缝纫针,如图6所示,被切断的底线15的端部被固定在底线导入槽43内,它以一预定的长度放置在梭床盖41的上方。也就是说,它延伸越过梭床环11的上方。
下面将详细描述切线作业。
图7A至7I表示了切线作业不同阶段的情形,即从相应的部件处于等侯状态的阶段到相应的部件在切线作业结束时处于停止状态的最终阶段,在这些图中,参考字母C表示一块织物。
图7A表示的是第一阶段,其中,相应的部件处于等侯状态。在此情况下,可动刀片33沿反时针方向摆动(正摆)。图7B表示了另一个阶段,其中纱线的移动刚刚开始。纱线被可动刀片33的移线部的前端33C移动。
图7C表示了一个阶段,其中针线被可动刀片33移动。具体说,针线17(相对于针侧针线17M来说为布侧针线17C)首先被移线部33b从移线部的前端33C移开。
图7D表示了一个阶段,其中的底线被移开,随着针线17的移动,底线15被移线部的后端33纵可动刀片33的移线部33b移开。
随后,可动刀片33摆至极点(在正摆过程),和图7E所示。
可动刀片33再沿反时针回摆(返摆)。图7F表示了针线及底线是如何被可动刀片抓牢的。具体说,底线15及针线17(布侧针线17C)是按照所述的顺序被可动刀片33的拉线部33a抓住的。
图7G表示了一个阶段,其中底线被拉出,针线被上拉,可动刀片33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摆动,底线15被拉出梭芯壳13,针线17被提线杆向上拉起。
可动刀片33进一步摆动,在固定刀片35的配合下,针线17(布侧针线17C)及底线15都被切线刃33e切断,和图7H所示。
在切线过程中,被可动刀片33的拉线部33a抓住拉出的底线15穿过底线夹持板45的锥形底线调整部46与梭床盖4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移动,并抵达底线导入槽的端部,在此,它被阻止返回到控线孔42中。
图7I表示了最后一个阶段,在切断作业结束时,相应的部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7I所示,被切断的底线15的端部以一预定的长度放置在棱床盖41的上方,即底线从梭床环11的前方延伸出来。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曲折部49可根据所处置的纱线的情况而进行调节,即利用固定螺丝48和48可对底线夹持板45在梭床盖41上的位置进行调节。具体说,该底线夹持板45可以沿梭床盖41上的调节长孔47和47移动,直至底线调整部46适当地盖住底线导入槽43,从而形成其曲折部49。
现在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即底线端部夹持装置的另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图8表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其梭床盖41具有一个控针孔42及一个底线导入槽43。该槽从孔42中沿直线伸出。也就是说,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其梭床盖41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控线孔42及底线导入槽43。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作为除了端部之外还覆盖了底线导入槽43的底线夹持元件51,其构形与第一实施例存在着差异。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底线夹持元件51很薄而且呈弓形,其左端部被用作底线调整部52,其右端部则通过一个固定螺丝53而牢牢地固定在梭床盖41上。应当注意,应底线夹持元件51朝着控线孔42呈弯曲状。
采用上述方法将底线夹持元件51固定在梭床盖41上,底线调节部52部了端部之外,还从上方盖住了底线导入孔43,这样便产生了一个重叠区域,一条足以让底线穿过的缝隙产生于底线调整部52与梭床盖41的上表面之间。
底线调整部52与底线导入槽43的叠合区域提供了一个可供底线穿过的曲折部49。
如上所述,包括底线调整部52在内的底线夹持元件51朝着控线孔42发生弯曲,该元件被安放在梭床盖41的上表面,该上表面设有控线孔42,底线导入槽43从孔42中伸出,这样,底线调整部52便盖住了底线导入槽43,从而构成了曲折部49。所以,当用可动刀片33与固定刀片35相配合来切断布侧针线17C及底线15时,从控线孔42进入底线导入槽43的底线15便穿过底线夹持元件51的底线调整部52与梭床盖41的上表面所形成的间隙而抵达底线导入槽43的端部,在此处,底线调整部52可阻止底线返回至控线孔42内。这样,被切断的底线15的端部便被牢牢地夹住了。
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如果一台带有DPS梭10的缝纫机使用一种带杆14的梭壳13,而杆上又不带线孔,借助于曲折部49的帮助,朝底线导入槽43的端部延伸的底线调整部46便可将被切线装置32切断的底线15的端部牢牢地夹住。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将结合附图9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例为上述第一、二实施例相类似,如图9所示,其梭床盖41上开有一个控线孔42,还开有一条底线导入槽44,但第三实施例与第一、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却在于:其底线导入槽44具有一种与第一、二实施例不同的构形,  而且第三实施例省去了底线夹持元件,在第一、二实施例中,该元件除了端部之外,从上方盖住了底线导入槽。
在第三实施例中,从梭床盖41的控线孔42的左下方延伸出来的底线导入槽44是一种弯曲的形状。
具体说,该底线导入槽44的形状不像第一、二实施例那样呈直线状,而是具有多个弯曲部44a的曲线状。
底线导入槽44本身起到了曲折部49的作用。
如上所述,在梭床盖41中,迷宫式的底线导入槽44是从控线孔42中延伸出来的。这样,在用可动刀片33配合固定刀片35来切断布侧针线17C及底线15时,从控线孔42进入底线导入槽44中的底线15穿过曲折部分49移动,它要通过锯齿形的弯曲部44a,在底线导入槽44处,或者在其附近的底线可以避免返回至控线孔42内。这样,切断后的底线15的端部便可被牢牢地夹持住。
与第一、二实施例相类似,即使一台带有DPS梭10的缝纫机使用了带杆4的梭芯壳13,而杆14上又没有线孔,借助于曲折部49左、右弯曲部44a的帮助,经切线装置32切断后的底线15的端部也能够稳定地被放置在底线导入槽44的端部,或者在其附近。
在上述这些实施例中,DPS梭的梭壳上的防转杆很短而且没有线孔,然而,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对于常规梭壳来说,其防转动杆较长而且带有线孔,可将该缝纫机作如此设计,即使之不用该线孔。
此外,控线孔及曲折部(底线导入槽,以及底线夹持元件)的延伸也并不仅局限于上述的那些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其他一些部件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改进和变化。
从以上的说明中可以清楚,采用本发明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底线的端部可以被保持在控线板的控线孔的延伸部。这样,即使一台缝纫机中梭壳中的防转杆的线孔不被使用,或者该缝纫机的梭壳的防转杆根本就不带线孔,经切线装置切断后的底线的端部也可获得稳定性。
这样,布侧上针线的端部可以保持足够的长度,底线的端部也可以足够长,以便顺利地进行后续缝纫作业。
采用该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曲折部可以防止进入控线孔延伸部中的底线的端部返回控线孔中。这样,即使一台缝纫机其梭壳的防转杆中的线孔梭被使用,或者根本就没有线孔,被切线装置切断后的底线端部也可以被曲折部分稳定住。
这样,布侧上针线的端部保持足够的长度,底线的端部也足够长,后续的缝纫作业便可顺利进行。
对于第一、二实施例中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来说,其曲折部是由大致呈直线的底线导入槽和底线夹持元件构成的,前者起到了一个延伸的作用,后者则位于底线导入槽的端部附近。当底线的端部穿过底线导入槽与底线夹持元件之间形成的间隙而进入底线导入槽的端部时,该底线夹持元件便可以防止底线的端部再返回控线孔内。所以,即使缝纫机中梭壳的防转杆中的线孔没被使用,或者根本就没设线孔,经切线装置切断的底线端部也可以被底线夹持元件稳定住。
因此,布侧上针线的端部便可保持足够的长度,底线的端部也具有足够的长度,后续的缝纫作业便可顺利进行。
在本发明的底线夹持装置中,其曲折部是弯曲状的底线导入槽,该槽具有若干个弯曲部,构成了控线孔的延伸部。当底线的端部被送入弯曲的底线导入槽中时,便穿过这些弯曲部,这些弯曲部便可有效地阻止它再返回到控线孔中。这样,即使一台(缝纫机中梭芯壳的防转杆中的线孔不被使用,或者根本就没设线孔,经切线装置切断后的底线的端部也可被这若干的弯曲部稳定住。
因此,布侧上针线的端部便可保持足够的长度,底线的端部也具有足够的长度,后续的缝纫作业便可顺利进行。

Claims (7)

1.一种缝纫机中用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该缝纫机中使用了一根针线及一根底线,在纱线被切断之后,该装置可以将底线的端部夹持住,该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包括用来切断针线和底线的切断装置以及一个底线控制元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线控制元件包括一个被针线及底线穿过的控线孔,以及一个从所述控线孔延伸出的延伸部,用于将被切断装置切断后的底线端部从所述的控线孔中向外引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部包括一个弯曲部,它可防止所述引入的底线端部返回至控线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部包括:
一个大致呈直线的底线引入槽;以及
一个位于所述底线引入槽端部附近的底线夹持元件,它具有一个可使底线端部通过的间隙,从而防止底线的端部返回至所述的控线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线夹持元件是以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的底线控制元件上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线夹持元件具有一个底线调整部,它呈锥形,并且位于所述的底线导入槽附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线夹持元件具有一个弧形部分,其内侧靠近所述的底线导入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都具有一条弯曲状的底线导入槽,该槽具有若干个弯,起到了所述延伸部的作用。
CN95109110A 1994-06-29 1995-06-29 缝纫机中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8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8165/94 1994-06-29
JP6148165A JP2880406B2 (ja) 1994-06-29 1994-06-29 ミシンの下糸端保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11A CN1115811A (zh) 1996-01-31
CN1054898C true CN1054898C (zh) 2000-07-26

Family

ID=1544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9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898C (zh) 1994-06-29 1995-06-29 缝纫机中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660127A (zh)
JP (1) JP2880406B2 (zh)
KR (1) KR100355884B1 (zh)
CN (1) CN1054898C (zh)
DE (1) DE19523238B4 (zh)
TW (1) TW29741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53297B (en) * 1999-08-16 2003-07-23 Duerkopp Adler Ag A double lockstitch machine comprising a thread gripper
JP4047624B2 (ja) * 2002-05-14 2008-02-13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4707489B2 (ja) * 2005-07-27 2011-06-22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釜機構
KR101353399B1 (ko) * 2012-05-31 2014-01-21 펭-추 쿠오 오버로크 박음질 재봉틀의 자동 실 커팅 장치
CN104729588A (zh) * 2015-04-07 2015-06-24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挑线杆在线振动和弯曲测量装置
CN109594234A (zh) * 2019-01-07 2019-04-0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9362A (en) * 1982-03-06 1986-05-20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Thread cutting device in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US5005504A (en) * 1987-05-09 1991-04-09 G. M. Pfaff Aktiengesellschaft Thread cutting device having a translatably slidable knife and catcher, being driven for forming uniformly short stitch thread ends in a zig zag sew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7463A (en) * 1903-06-03 1904-04-19 Nat Machine Co Thread-cutting device for sewing-machines
US1214170A (en) * 1915-07-16 1917-01-30 Reece Button Hole Machine Co Sewing-machine.
US1855301A (en) * 1928-09-21 1932-04-26 Union Special Maschinenfab Chain cutter for sewing machines
US1787928A (en) * 1928-09-24 1931-01-06 Reece Button Hole Machine Co Sewing machine
DE637374C (de) * 1934-04-19 1936-10-27 Naehmaschinenfabrik Karlsruhe Schwingender Greifer fuer Zentralspulnaehmaschinen
US2826160A (en) * 1956-11-02 1958-03-11 William F Adams Trimmer device
DE1178287B (de) * 1958-10-21 1964-09-17 Rothenborg Specialmaskiner For Vorrichtung an UEberwendlichnaehmaschinen zum selbsttaetigen Trennen der Leerkettel
DE1125742B (de) * 1961-08-11 1962-03-15 Pfaff Ag G M Fadenabschneideeinrichtung an Naehmaschinen
DE1190776B (de) * 1962-02-05 1965-04-08 Bernina Naehmasch Gegauf Doppelsteppstichnaehmaschine mit in vertikaler Ebene oszillierendem Bahngreifer
US3625169A (en) * 1969-09-01 1971-12-07 Brothers Kogyo Kk Chain-stitch-forming device for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DE2013581B2 (de) * 1970-03-21 1974-09-26 Kochs Adler Ag, 4800 Bielefeld Fadenabschneidvorrichtung an Doppelkettenstichnähmaschinen
US3934526A (en) * 1974-12-12 1976-01-27 Cavitron Corporation Ultrasonic cutting apparatus
JPS5897392A (ja) * 1981-12-07 1983-06-09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具
DE3303034A1 (de) * 1983-01-29 1984-08-02 Kochs Adler Ag, 4800 Bielefeld Fadenabschneidvorrichtung fuer eine naehmaschine
US4834009A (en) * 1985-05-31 1989-05-30 Union Special Corporation Sleeve backtack
DE3612837A1 (de) * 1986-04-16 1987-10-22 Sandler Helmut Helsa Werke Fadenabschneidvorrichtung fuer naehmaschinen
US4672902A (en) * 1986-07-21 1987-06-16 Clinton Industries, Inc. Pneumatically operated thread cutter
EP0282603B1 (en) * 1986-09-19 1992-08-05 Pegasus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A chaining thread sew-in device
DE3729581A1 (de) * 1987-09-04 1989-03-23 Union Special Gmbh Abschneidvorrichtung zum trennen des legfadens bei einer mehrnadelnaehmaschine
US4800830A (en) * 1988-03-02 1989-01-31 Union Special Corporation Hemmer seamer assembly
US5131340A (en) * 1989-06-09 1992-07-21 Tokai Kogyo Mishin Kabushiki Kaisha Selective thread cutting device in a sewing machine
JPH0738915B2 (ja) * 1989-09-11 1995-05-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
IT1255352B (it) * 1992-07-22 1995-10-31 Rimoldi Srl Dispositivo per il rovesciamento di una catenella di fine-cucitura in macchine tagliacuce a punto sopraggitto a due aghi
JP3617541B2 (ja) * 1994-09-30 2005-02-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の成形方法
JPH11353A (ja) * 1997-06-12 1999-01-06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シート状発熱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9362A (en) * 1982-03-06 1986-05-20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Thread cutting device in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US5005504A (en) * 1987-05-09 1991-04-09 G. M. Pfaff Aktiengesellschaft Thread cutting device having a translatably slidable knife and catcher, being driven for forming uniformly short stitch thread ends in a zig zag sew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660127A (en) 1997-08-26
DE19523238B4 (de) 2005-12-08
DE19523238A1 (de) 1996-01-04
KR100355884B1 (ko) 2002-12-26
JPH0810484A (ja) 1996-01-16
CN1115811A (zh) 1996-01-31
JP2880406B2 (ja) 1999-04-12
KR960001263A (ko) 1996-01-25
TW297415U (en) 199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97C (zh) 链式线迹纽结成形方法及链式线迹缝纫机
CN1054898C (zh) 缝纫机中的底线端部夹持装置
CN1757809A (zh) 缝纫机
CN105568575B (zh) 一种缝纫机去鸟巢结构的松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0331C (zh)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53862C (zh) 锁扣眼缝纫机
JP6975533B2 (ja) 短い目標−シーム突出と共にシーム−開始上糸を作成するための方法、並びに、そ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構成グループ、及びこのような構成グループを有するミシン
CN1299897A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046978C (zh) 用多种线进行缝制的缝纫机
CN101058923A (zh) 锁眼缝纫机
JP2007050041A (ja) 偏平縫いミシン
CN1089827C (zh) 带襻供给机构
CN1492956A (zh) 缝纫机
CN1944751A (zh) 袋口滚边缝纫机的大压脚装置
CN1757813A (zh) 具有自动穿线机构的缝纫机
CN1344828A (zh) 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
CN1920150A (zh) 缝纫机
KR20210044870A (ko) 코드재를 봉착할 수 있는 미싱 및 코드재를 공급하는 장치 그리고 코드 안내체
CN1948584A (zh) 链式线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CN1480577A (zh) 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及带有该绕线器的缝纫机
CN108796855B (zh) 产生具有目标线缝突出部的线缝起始顶线的组件和缝纫机
CN110629418B (zh) 缝纫机
CN1497088A (zh) 差动送布缝纫机
CN1421562A (zh) 锁扣眼缝纫机的底线切断装置及锁扣眼缝纫机
CN1049940C (zh) 链式线迹缝纫机的纱线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0726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