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7360A - 带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7360A
CN105487360A CN201510640589.6A CN201510640589A CN105487360A CN 105487360 A CN105487360 A CN 105487360A CN 201510640589 A CN201510640589 A CN 201510640589A CN 105487360 A CN105487360 A CN 105487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upporter
band
retaining member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05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87360B (zh
Inventor
古市佑介
福畑好博
藤井智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87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7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7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7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 belts; with V-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18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18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185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the guiding surface in contact with the belt, rope or chain having particular shapes,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G03G2215/2038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the belt further entrained around one or more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来解决由于支撑带的构件之间的距离变化时,带的张力也会变化的问题。该带装置包括:环状的带(20)、与带的外周面接触并回转驱动的回转驱动体(21)、在和回转驱动体相向而对的位置处与带的内周面接触的对向支撑体(22)、在与回转驱动体侧为相反侧并离开对向支撑体的位置处和带的内周面接触的回转支撑体(23)、对带施加张力的张力赋予机构(25),还包括: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其在维持对向支撑体和回转支撑体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将它们保持为相对于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能够一体地移动;和施力机构(43)、(44),其对对向支撑体施力以朝向回转驱动体。

Description

带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装置,以及包括该带装置的定影装置及其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在复印机、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公知的是采用带装置的设备。
例如,在专利文献1(特开2007-57927号公报)中,如图18所示地公开了采用带装置的定影装置的构成。该定影装置包括有加热辊100、被配置在离开加热辊100的位置里的定影垫200、被卷绕在加热辊100和定影垫200上的环状的定影带300、隔着定影带300来压接定影垫200的加压辊400等。定影带300在由内藏于加热辊100里的加热管加热的同时,还通过回转驱动的加压辊400在图的箭头方向上作从动回转。在该状态下,通过将用纸P搬送到定影带300和加压辊400相互压接的夹持部N里,来使得用纸P上的未定影图像通过热和压力被定影。
然而,在如图18所示的构成中,为了形成夹持部就需要将加压辊和定影垫的至少一个朝着接近于另一个的方向施力。然而,为了如此,假设加压辊相对于定影垫是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可以移动的构成,当加压辊作为驱动辊来工作时,由于赋予到加压辊上的回转驱动力,夹持压(夹持部的压力)就会变化。
一般地,在加压辊中会借助于齿轮来传递有从驱动源来的回转驱动力,由于齿轮彼此的啮合位置,会在加压辊上作用有靠近定影带侧的方向上的力,或者反过来是从定影带离开的方向上的力。由此,夹持压就会有时变大有时变小。另外,由于发生在齿轮中的扭矩的历时变化,夹持压也会变化。如此,在将加压辊构成为可以移动时,有时夹持压会变化并得不到稳定的定影性。
另外,当齿轮仅设置在加压辊的轴方向一端部侧时,由于上述回转驱动力导致的夹持压的变化会在定影带的宽度方向的单侧产生,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之间就会产生夹持压的差。这时,会在定影带中发生蜿蜒,有可能导致定影带的破损。
另一方面,不移动加压辊,而使得定影垫移动时,就可以防止上述的加压辊为可以移动时所产生的问题。然而,这时,当定影垫相对于位置固定的加热辊移动时,由于支撑定影带的构件之间的距离会变化,赋予到定影带上的张力就会变化。其结果是,当定影带的张力变大时,用于使得定影带回转的的驱动扭矩会变大,反过来,当张力变小时,会容易发生定影带的蜿蜒,并可能导致定影带的破损。
还有,像这种因带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导致带的张力变化的问题,不仅是在定影装置,在具有同样的构成的带装置中也会产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79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装置,其包括:带,其为环状;回转驱动体,其与所述带的外周面接触并回转驱动;对向支撑体,其在和所述回转驱动体相向而对的位置处与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回转支撑体,其在与所述回转驱动体侧为相反侧并离开所述对向支撑体的位置处和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张力施加机构,其对所述带施加张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其在维持所述对向支撑体和所述回转支撑体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将它们保持为相对于所述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能够一体地移动;和施力机构,其对所述对向支撑体施力以朝向所述回转驱动体。
根据本发明,由于对向支撑体和回转支撑体在维持相互间的距离的同时还能够相对于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一体地移动,所以就能够防止施加到带上的张力的变化。由此,就能够防止带的张力增大时引起的驱动扭矩的上升,或反过来因为带的张力的下降而导致的带的蜿蜒。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的概要图。
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的要部的概要构成的截面图。
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图4所示是比较例所涉及定影装置的要部的构成概要的截面图。
图5所示是比较例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的要部的概要构成的截面图。
图7所示是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的斜视图。
图8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图9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图10所示是安装加热辊保持部和定影垫保持部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所示是安装加热辊保持部和定影垫保持部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2(a)、(b)所示是加热辊保持部和定影垫保持部移动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13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和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的各自中随着带支撑体保持构件的移动而显示的夹持压和夹持宽度的变化图。
图14所示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图15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图16所示是用于说明发生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第一齿轮里的力的图。
图17所示是用于说明发生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第一齿轮里的力的图。
图18所示是以往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图面中,对于具有同一功能或形状的构件或构成零件等的构成要素,只要能够判别,就通过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经过一次说明后省略其再次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及动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一般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构成也能够适用于黑白打印机或其他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本体的中央配置有作为图像形成部的四个处理单元2Y,2M,2C,2Bk。各处理单元2Y,2M,2C,2Bk除了收容有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Bk)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以外,其他的构成都是相同的。具体来说就是,各处理单元2Y,2M,2C,2Bk包括有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和对感光体的表面进行带电而作为带电机构的充电装置,和对感光体的表面作为显影机构来供给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以及感光体的表面进行清洁而作为清洁机构的清洁装置。作为显影剂例如可以采用包含含油二氧化硅来作为外加剂的调色剂。
另外,各处理单元2Y,2M,2C,2Bk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本体是可以装卸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的点划线所示地,是通过将装置本体的上部罩盖3向上方转动并打开,就能够朝着上方来取下各处理单元2Y,2M,2C,2Bk,或相反地是从上方来安装。
在各处理单元2Y,2M,2C,2Bk的上方配置有对感光体的表面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4。曝光装置4被安装在上部罩盖3上,打开上部罩盖3时,就和上部罩盖3一起从处理单元2Y,2M,2C,2Bk的上方附近来退避。通过这样的构成,曝光装置4就不会妨碍处理单元的装卸操作。
更进一步地,图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有作为记录介质供给机构来供给作为记录介质的用纸的供纸装置5,和作为转印机构来将通过成像动作形成的图像转印到用纸上的转印装置6,和作为定影机构来将图像定影到用纸上的定影装置7,以及作为记录介质排出机构来将图像排出到装置外的排纸辊8。
转印装置6由环状的中间转印带9、作为一次转印机构的四个一次转印辊10、作为二次转印机构的二次转印辊11等构成。四个一次转印辊10借助于中间转印带9来与各处理单元2Y,2M,2C,2Bk的感光体接触。由此,就在中间转印带9和各感光体的接触部处形成了一次转印夹持部。二次转印辊11是借助于中间转印带9来与张紧架设中间转印带9的辊之一接触,并在该接触部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二次转印辊11被安装在可以开关的正面罩盖12上。因此,如图1的点划线所示,在将正面罩盖12朝向前方转动并打开时,二次转印辊11就随之而从中间转印带9离开。通过这样的构成,就容易地进行二次转印夹持部中的卡纸处理。
接着,对成像动作进行说明。
当成像动作开始时,在各处理单元2Y,2M,2C,2Bk中会形成各色的图像。详细来说就是,在各处理单元2Y,2M,2C,2Bk中,感光体被回转驱动并通过充电装置来使得感光体的表面被均匀带电为规定的极性。接着,通过曝光装置4来使得感光体的表面曝光并形成静电潜像。这时,曝光装置4曝光的图像数据是将所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等颜色数据后的单色的图像数据。然后,通过显影装置来将调色剂供给到各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中,并使得静电潜像作为调色剂图像来显影(可视像化)。
形成在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夹持部处被依次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上。仍然没有被完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上的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将通过带清洁装置来除去。之后,中间转印带9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处被一揽子转印到从供纸装置5供给来的用纸上。然后,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的用纸朝向定影装置7被搬送,并且,用纸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7来被定影。之后,用纸会通过排纸辊8来排出到装置外。
以上的说明虽然是在用纸上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也可以是使用4个处理单元2Y,2M,2C,2Bk中的某一个来形成单色图像,或使用2个或3个的处理单元后来形成2色或3色的图像。
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的要部的概要构成的截面图。
如图2所示地,定影装置7包括有作为环状的带的定影带20,和与定影带20的外周面接触并回转驱动而作为回转驱动体的加压辊21,和在与加压辊21相向而对的位置处作为与定影带20的内周面接触的对向支撑体的定影垫22,和在与加压辊21侧的相反侧并远离定影垫22的位置处作为与定影带20的内周面接触的回转支撑体的加热辊23,和作为发热体的卤素发热管24,和将张力赋予到定影带20上的作为张力赋予机构的板簧25,以及作为保持定影垫22的对向带支撑体保持构件的定影支撑26。
定影带20被架设环绕在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上并得到支撑。板簧25被配置在定影带20的内周面侧,通过按压定影带20的内周面来将张力赋予到定影带20上。定影垫22和加压辊21互相借助于定影带20以规定的压力来接触。由此,就在加压辊21和定影带20之间形成了夹持部N。
卤素发热管24通过加热加热辊23及定影带20来加热夹持部N。在本实施方式中,卤素发热管24虽然被配置在加热辊23的内周侧,但也可以是从外周侧来加热定影带20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在定影垫22里设置发热体后来加热定影垫22。作为发热体,在卤素发热管之外还可以采用IH线圈、阻抗发热体,或碳发热管等。另外,也可以是将发热体内包在加压辊21中来加热加压辊21的构成。只是,比起加压辊21来,对于一般的热容量较小的加热辊23或定影垫22来加热会有利于节能。
加压辊21在图的箭头A方向,加热辊23在图的箭头B方向上分别回转驱动。通过这些回转驱动,定影带20就一边与定影垫22滑动接触,一边在图的箭头C方向上做从动回转了。为了进一步提高定影带20的滑动移动性,也可以在定影垫22和定影带20的滑动接触部位里设置低摩擦系数的片材构件。
以下,参照图2来说明定影装置的基本动作。
当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开关被启动后,在电力被供给到卤素发热管24里的同时,加压辊21及加热辊23开始回转驱动。由此,加热辊23由卤素发热管24加热,并通过定影带20的从动回转来将加热辊23的热传递到定影带20里,使得夹持部N得到加热。
之后,在夹持部N的温度变为可用定影的规定温度的状态下,载置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T的用纸P被搬入到夹持部N里,通过热和压力,用纸P上的调色剂被熔融并将调色剂图像T定影到用纸P上。然后,用纸P一边从定影带20分离,一边被搬出夹持部N。
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对加压辊21、定影垫及加热辊23等各构成构件进行保持的保持构造和对加压辊21及加热辊23传递回转驱动力的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首先,驱动传递系统是由设置在加压辊21的轴方向一端部里的加压端部齿轮30,和设置在加热辊23的轴方向一端部里的加热端部齿轮31以及两个中继齿轮32、33来构成的。以下,为了方便起见,将两个中继齿轮32、33中与加热端部齿轮31啮合的一方称为第一齿轮32,并将与加压端部齿轮30啮合的一方称为第二齿轮33。
第二齿轮33还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里的驱动齿轮啮合。因此,回转驱动力从驱动齿轮传递到第二齿轮33后,该回转驱动力就从第二齿轮33来传递到加压端部齿轮30里。另外,回转驱动力还借助于第一齿轮32从第二齿轮33传递到加热端部齿轮31里。通过如此来传递回转驱动力,加压辊21及加热辊23就回转驱动了。
接着,对于保持构造进行说明。
加压辊21的轴方向两端部分别借助于轴承40可以回转地被保持在定影装置7所具有的一对板状的框架41上。各轴承40被嵌入并固定到形成在各框架41上的加压辊保持孔41a里。因此,加压辊21相对于框架41被保持为轴心位置是不变的。
另一方面,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相对于框架41被保持为可以移动。具体来说就是,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是通过相对于各框架41被安装为可以移动的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来得到保持的。在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中形成有定影垫保持孔42a和加热辊保持孔42b。在定影垫保持孔42a中嵌入有保持定影垫22的定影支撑26,在加热辊保持孔42b中插入有可以回转的加热辊23的端部。
在框架41中形成有用于将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保持为可以移动的保持构件保持孔41b。然后,在保持构件保持孔41b中插入有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另外,保持构件保持孔41b的边缘被嵌入到设置在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里的一对槽42c中。嵌入到该槽42c中的保持构件保持孔41b的边缘用作导向部41c。导向部41c在图的箭头D方向,也就是说,在相对于加压辊21为接近离开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因此,当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沿着导向部41c移动时,定影垫22及加热辊23就相对于加压辊21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以直线状地移动。
作为将定影垫22朝向加压辊21施力的施力机构,定影装置7设有加压杆43和加压弹簧44.加压杆43以配置在其一端部侧里的支点45为中心来相对于框架41被安装为可以转动。加压弹簧44在被设置在加压杆43的另一端部的卡止部43a和被设置在框架41上的卡止部41d之间,以拉伸的状态来被架设。通过该加压弹簧44的拉力,加压杆43就将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与加压辊21侧为相反侧的端部(图的左端部)朝向加压辊21来推压了。由此,定影垫22就被施力到加压辊21侧,在定影垫22的位置被确定的同时,还形成了夹持部N。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通过加压杆43被推压,当加热辊保持孔42b通过该按压力变形时,可以设想加热辊23的回转难以顺利并导致回转转矩上升。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得加热辊保持孔42b在加压杆43的推压方向上的尺寸E1大于加热辊23的端部的相同方向的尺寸E2的。如此,通过设定加热辊保持孔42b的尺寸E1,即使因按压力而在加热辊保持孔42b中发生变形,也能够维持加热辊23平滑的回转,并防止回转转矩的上升。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作用和效果,在与比较例的比较中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比较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构成及其问题点进行说明。
图4所示是比较例所涉及定影装置的主要部分概要构成的截面图。
比较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和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有定影带20、加压辊21、定影垫22、加热辊23、卤素发热管24和定影支撑26。加压辊21和加热辊23分别在图的箭头A方向、箭头B方向上回转驱动,定影带20一边与定影垫22滑动接触,一边在图的箭头C方向上作从动回转。
图5所示是比较例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比较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驱动传递系统基本上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就是说,比较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作为驱动传递系统也是包括有加压端部齿轮30、加热端部齿轮31、作为中继齿轮的第一齿轮32及第二齿轮33,并借助于这些齿轮来将回转驱动力传递到加压辊21及加热辊23上。
另一方面,比较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保持构造,尤其是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的保持构造和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不同的。在比较例中,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并没有如上所述地通过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被保持为可以一体地移动,而是被保持为分别独立地能够移动。
具体来说就是,定影垫22被保持在定影支撑26里,定影支撑26被保持在支撑保持构件27中。然后,支撑保持构件27被插入到形成在一对框架41中的定影垫保持孔41e内后能够在图的箭头G方向上移动。由此,定影垫22相对于加压辊21就可以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移动了。
加热辊23的轴方向两端部分别借助于轴承46可以回转地被保持在框架41上。各轴承46被插入到形成在框架41中的加热辊保持孔41f内后能够在图的箭头H方向上移动。由此,加热辊23相对于加压辊21也可以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移动了。
更进一步地,在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之间,作为张力赋予机构而配置有盘簧28。通过该盘簧28,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在相互离开的方向上被施力,并对定影带20赋予张力。另外,在比较例中,通过加压杆43来推压定影支撑26,使得定影垫22朝向加压辊21侧被施力。
仍然,比较例中的加压辊21的保持构造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加压辊21被保持在框架41以使得其轴心位置不变。
在如上构成的比较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当回转驱动力传递来时,加压端部齿轮30、加热端部齿轮31、第一齿轮32及第二齿轮33就分别在图的箭头方向上回转。这里,关于加热端部齿轮31所受的力是,加热端部齿轮31从第一齿轮32受到了驱动力F。该驱动力F是第一齿轮32的轮齿推压加热端部齿轮31的轮齿的力,作用方向是从垂直于通过加热端部齿轮31和第一齿轮32的各回转中心的直线的线开始倾斜为压力角α的方向。
上述驱动力F中与加热辊23的移动方向(箭头H方向)平行的分力f1(以下称为“加热辊移动方向分力”)作用于使得加热辊23向加压辊21接近的方向。也就是说,加热辊移动方向分力f1的作用方向与盘簧28对加热辊23施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加热辊移动方向分力f1的大小就是盘簧28的施加力减小的量,赋予到定影带20上的张力也会减弱。另外,由于驱动力F是在加热辊23中设置有加热端部齿轮31的端部侧里产生的,所以张力在带宽方向的单侧会尤其减弱。其结果是,在带宽方向的一端部侧和另一端端部侧因张力不均而产生张力偏差,该张力偏差就会导致定影带20产生蜿蜒。最坏的情况是,定影带20会因为蜿蜒越过蜿蜒限制部而可能导致破损。
作为解决上述张力偏差的方法,可以考虑的是例如预见到加热辊移动方向分力f1的影响,而事先来加大加热端部齿轮31侧的盘簧28的施加力。然而,由于加热辊移动方向分力f1是随着产生于齿轮的扭矩的历时变化而变动的,即使事先调整盘簧28的施加力,也不能够长时期地解决张力偏差。
另外,作为别的方法也可以考虑是通过固定加热辊23的轴心位置,以避免受到加热辊移动方向分力f1的影响。然而,这种情况下,当定影垫22移动时,会产生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的距离变化这一新的问题。由于定影垫22的位置会因为加压辊21的表面橡胶层的外径变化或硬度变化而历时地变化,当定影垫22的位置变化时,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的距离就会变化。其结果是,赋予到定影带20里的张力就会变化,当定影带20的张力变大时,用于回转定影带20的驱动扭矩也会变大,从而就有可能产生异常声音或驱动马达停止。另外,反过来,当张力减小时,会容易发生定影带20的蜿蜒,从而有可能导致定影带20的破损。
对于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是通过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来保持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在维持这些距离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体的移动。由此,通过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的距离的变化,就能够防止定影带20的张力变化。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地,由于加热辊保持孔42b形成为大于加热辊23的端部,所以加热辊23的轴心位置相对于加热辊保持孔42b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因此,假使加热辊23在加热辊保持孔42b内移动,加热辊23和定影垫22的距离会变化。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加热辊23通过以下的两个力被推压到加热辊保持孔42b的图中右侧边缘上后得到定位,所以加热辊23和定影垫22的距离被维持为一定。
将加热辊23推压到加热辊保持孔42b的边缘上的一个是作用在定影带20上的张力。如图2所示地,在架设挂绕在加热辊23上的定影带20中发生有图中箭头T1及箭头T2所示的张力,并在加热辊23中作用有这些张力T1、T2的合力J。该合力J作用在使得加热辊23向加压辊21接近的方向上。因此,加热辊23通过合力J被施力后推压抵接到加热辊保持孔42b的上述右侧的边缘上。
另一个是加热端部齿轮31从第一齿轮32受到的驱动力。在图3所示的齿轮的配置中,当各齿轮在图的箭头方向上回转时,加热端部齿轮31从第一齿轮32来受到驱动力F。该驱动力F作用在使得加热辊23向加压辊21接近的方向上。因此,加热辊23通过驱动力F被施力后推压抵接到加热辊保持孔42b的图中右侧的边缘上。
如上所述,由于加热辊23通过带的张力及齿轮驱动力被推压抵接到加热辊保持孔42b的边缘上并得到定位,所以加热辊23通过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就以维持其和定影垫22之间的距离的状态来得到保持。因此,即使定影垫22的位置随着加压辊21的外径变化或硬度变化而变化,加热辊23也会追随定影垫22的移动而一体地移动,并能够维持其与定影垫22的距离。由此,通过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的距离的变化就能够防止定影带20的张力变化,并防止伴随张力变化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更进一步地,通过同一零件来构成一对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就能够降低定影带20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加热辊23和定影垫22的位置的不均。由此,就能够抑制因为加热辊23和定影垫22的位置在带宽方向上的不均而产生的张力偏差,并进而能够抑制定影带20的蜿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将回转驱动力赋予到加热端部齿轮31上时,通过加热辊23被推压抵接到加热辊保持孔42b的边缘上,就能够通过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来接受作用在加热辊23上的施加力。由此,就能够使得加热辊23的轴方向一端部侧产生的施加力的影响不会波及到定影带20的张力中,并能够防止上述张力偏差及其引起的定影带20的蜿蜒。
另外,为了不产生张力偏差,也可以是在加热辊23里不设置加热端部齿轮31,并使得加热辊23和定影带20一起作从动回转的构成。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由于齿轮之间的驱动传递产生的施加力没有作用在加热辊23上,所以就可能防止定影带20的张力偏差。
只是,这时,由于仅对加压辊21进行回转驱动,相对于加压辊21定影带20就有可能打滑。作为防止该问题的方法公知的是,在加压辊21的两端部设置由摩擦力较大的硅橡胶层构成的夹紧部,来提高对定影带20的夹紧力。然而,采用这样的构成时,因为必须将夹紧部配置在由具有脱模性的软管层构成的纸张输送区域的外侧,所以就会产生加压辊的轴方向长度变长后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相对于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地,在使得加热辊23回转驱动的时候,因为即使不在加压辊21的端部设置夹紧部也能够防止定影带20的打滑,所以就能够在稳定定影带20的回转的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和加热辊23同样地,加压辊21的构成也是借助于被设置在其轴方向一端部里的齿轮来传递回转驱动力。因此,在加压辊21中也会发生因为赋予到轴方向一端部侧里的回转驱动力而导致的施加力。假如在该轴方向一端部侧发生的施加力会影响到夹持部的压力,在夹持部的宽度方向(加压辊轴方向)上就会产生压力的偏差,由此就可能产生定影带20的蜿蜒。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加压辊21被保持为其轴心位置是不变化的,所以即使在加压辊21的轴方向一端部侧里被赋予回转驱动力,也不会受到因此而产生的施加力的影响。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就能够防止在加压辊21里施加回转驱动力时产生的夹持部的压力偏差,并能够更切实地防止定影带20的蜿蜒。
下表1所示是对于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涉及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分别实施的耐久性试验的结果。在耐久性试验中,是采用图像面积率为5%的图,重复进行3张的单面印刷来调查在定影带里产生蜿蜒后是否破损。另外,在表1中,1k表示1000页。
表1
如上表1所示地,在采用比较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时,是在打印105k页时定影带破损了。相对于此,在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时,是在打印200k页时定影带破损了。其结果是,通过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与比较例的构成相比,可以说是能够提供不容易发生因带蜿蜒而导致破损的定影装置。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形态,以不同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点为中心来说明。还有,对于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部分,因为可以获得同样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就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构成的截面图。
如图6所示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7除了定影带20、加压辊21、定影垫22、加热辊23、卤素发热管24和定影支撑26以外,还设置有作为温度检测机构的热敏电阻48及保持恒温器49的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仍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设置作为上述张力赋予机构的板簧25(参照图2)。代之以的是,定影垫22和加热辊23被固定在能够将规定的张力赋予到定影带20上的距离处,并兼有作为张力赋予机构的功能。
热敏电阻48是为了控制夹持部N的温度而对定影带20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另一方面,保持恒温器49是连接到通往卤素发热管24的电力线里,并在定影带20上升超过规定温度时就切断通往卤素发热管24的通电的温度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的是非接触方式的热敏电阻,但也可以采用接触方式的热敏电阻。另外,也可以使用熔断器来代替恒温器。另外,也可以通过热敏电阻48和保持恒温器49来检测加热辊23的温度。
图7所示是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的斜视图。
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是将长方形状的板材在其两个长边侧弯折成直角而成的形状。在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中形成有插入设置在热敏电阻48中的突起48a的孔部50a、用于对热敏电阻48进行螺丝固定的螺丝孔50b、安装保持恒温器49的本体部的孔部50c、用于对保持恒温器49进行螺丝固定的螺丝孔50d。更进一步地,在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中还设置有对卤素发热管24的两端部进行保持的一对发热体保持部50e。
图8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保持孔41b的导向部41c形成为以第一齿轮32的回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因此,当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沿着圆弧状的导向部41c移动时,由此保持的加热辊23及加热端部齿轮31也在圆弧状上移动。这时,由于加热端部齿轮31是以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32的回转中心为中心沿圆弧状移动的,所以第一齿轮32和加热端部齿轮31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就被维持为一定。
如此,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移动,但因为第一齿轮32和加热端部齿轮31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被维持为一定,这些齿轮的啮合状态得到良好的保持,就能够传递稳定的回转驱动力。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和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是一起移动的。详细来说就是,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通过加压杆43的推压而与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接触,当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移动时,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会随之而在与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接触的状态下移动。
如此,通过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和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的一起移动,就能够将热敏电阻48或保持恒温器49相对于加热辊23或定影带20的距离维持为一定不变。由此,就能够防止因温度检测机构和温度检测对象物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导致的温度检测精度的降低,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另外,通过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50保持卤素发热管24,还能够维持加热辊23和卤素发热管24的位置关系。由此,尤其是在对加热辊23小口径化的时候,就能够避免卤素发热管24对加热辊23的接触。
图9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保持孔41b具有圆弧状导向部41g和直线状导向部41h。圆弧状导向部41g被形成为以第一齿轮32的回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直线状导向部41h被形成为相对于加压辊21是在接近和离开方向上的直线状。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是以两个构件来构成的。一个是保持加热辊23(回转支撑体)而作为回转支撑体保持部的加热辊保持部42d,另一个是保持定影垫22(对向支撑体)而作为对向支撑体保持部的定影垫保持部42e。
图10所示是安装加热辊保持部42d和定影垫保持部42e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在加热辊保持部42d中形成有可以回转地插入加热辊23的端部的加热辊保持孔42b,和用于安装定影垫保持部42e的嵌合孔42f。另一方面,在定影垫保持部42e中形成有嵌入到所述嵌合孔42f里的嵌合凸部42g,和定影支撑26所嵌入的定影垫保持孔42a。
更进一步地,在加热辊保持部42d中还设置有相对于上述圆弧状导向部41g滑动移动的滑动移动凸部42h。该滑动移动凸部42h与加热辊保持孔42b是同心圆状。另一方面,在定影垫保持部42e中设置有嵌入上述直线状导向部41h的一对槽42i。
图11所示是安装加热辊保持部42d和定影垫保持部42e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加热辊保持部42d和定影垫保持部42e通过将嵌合凸部42g嵌入到嵌合孔42f里来相互组合。嵌合凸部42g及嵌合孔42f都形成为圆形。因此,加热辊保持部42d和定影垫保持部42e在相互组合的状态下,以嵌合凸部42g的外周圆中心为中心可以相对地回转。另外,加热辊23和定影垫22以被保持在加热辊保持部42d及定影垫保持部42e上的状态下,相对于它们被配置在图的里侧。
图12所示是加热辊保持部42d和定影垫保持部42e移动时的动作示意图。
在图12中,当加热辊保持部42d和定影垫保持部42e从图12(a)所示状态向图12(b)所示状态地向图的右侧移动时,加热辊保持部42d的滑动移动凸部42h沿着圆弧状导向部41g在圆弧状(图中箭头K方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定影垫保持部42e是沿着直线状导向部41h在直线状(图中箭头L方向)上移动。如此,加热辊保持部42d的滑动移动凸部42h和定影垫保持部42e的移动轨迹是各自不同的。因此,随着这些移动,两者的位置关系虽然在图的上下方向上变化,但是,该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的变化通过加热辊保持部42d以定影垫保持部42e的嵌合凸部42g为轴在图中箭头S方向上的回转而得到容许。另外,通过加热辊保持部42d以嵌合凸部42g为轴的回转,加热辊23和定影垫22的距离也得到了维持。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加热辊保持部42d的滑动移动凸部42h在圆弧状上移动,由此保持的加热辊23及加热端部齿轮31就以第一齿轮32的回转中心为中心在圆弧状(图9的箭头K方向)上移动。由此,与上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第一齿轮32和加热端部齿轮31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被维持为一定,这些齿轮的啮合状态得到良好的保持,就能够传递稳定的回转驱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定影垫保持部42e是以直线状移动的,保持在其上的定影垫22相对于加压辊21就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图9的箭头L方向)上以直线状地移动。如此,通过定影垫22在直线状上的移动,就能够抑制相对于加压辊21的定影垫22的位置(压接位置)或朝向的变化。
图13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和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的各自中随着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的移动而显示的夹持压(夹持部的压力)和夹持宽度(夹持部的用纸搬送方向的宽度)的变化图。
在图13中,虚线α所示是采用耐久性试验之前的加压辊时的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夹持压和夹持宽度。另一方面,点划线β及实线γ所示是采用耐久性试验之后的加压辊时的夹持压和夹持宽度。另外,其中的点划线β所示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夹持压和夹持宽度,实线γ所示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夹持压和夹持宽度。另外,作为耐久性试验后的加压辊,采用的是以图像面积率为5%的图,在将单面印刷3页的任务重复进行至打印100k页为止之后,表面硬度及外径都降低了的加压辊。
如图13所示地,采用耐久性试验前的加压辊的时候(α),无论是第二实施方式还是第三实施方式,夹持压和夹持宽度的结果相同,夹持压的峰值位置都在夹持宽度的中央。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耐久性试验后的加压辊时(β),夹持压的峰值位置从中央偏离,夹持宽度也变小。另一方面,在第三实施方式(γ)中,即使采用耐久性试验后的加压辊,夹持压的峰值位置也被维持在夹持宽度的中央,并且夹持宽度也没有变化地得到维持。
这样的不同产生的原因可以考虑是在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因为定影垫在移动方向上的不同而导致的。由于耐久性试验后的加压辊的表面硬度下降,定影垫的压接所产生的变形量会变大,定影垫会从初始(耐久性试验前)的位置向加压辊侧移动。这时,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中,定影垫在圆弧状上移动。其结果是,相对于加压辊的定影垫的压接位置会偏离所希望的位置,由于定影垫的倾斜,夹持压的峰值位置会从夹持宽度的中央偏离,夹持宽度也会变小。相对于此,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中,由于定影垫在直线状上移动,相对于加压辊的定影垫的压接位置或朝向的变化就得到抑制,从而不会发生夹持压的峰值位置的偏离或夹持宽度的减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即使定影垫移动,也能够维持夹持压的峰值位置或夹持宽度的大小。由此,就能够良好地维持图像的定影性或相对于定影带的用纸分离性。
图14所示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地,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32通过齿轮保持构件52以第二齿轮33的回转中心为中心被保持为可以在圆弧状(图中箭头M方向)上移动。
另外,齿轮保持构件52通过作为施力构件的加压弹簧53被朝向图中上方推压。由此,第一齿轮32朝着加热端部齿轮31被施力。另外,通过加压弹簧53的施加力,齿轮保持构件52就与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接触了。在齿轮保持构件52和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相互接触的部位,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限制部52a、42j。齿轮保持构件52的限制部52a以第一齿轮32的回转中心为中心来形成为圆弧状。另一方面,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的限制部42j以加热端部齿轮31的回转中心为中心来形成为圆弧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当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相对于加压辊21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沿直线状移动时,伴随着该移动,第一齿轮32会通过加压弹簧53的施加力来追随着加热端部齿轮31而移动。这时,由于第一齿轮32是以第二齿轮33的回转中心为中心沿圆弧状移动的,所以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3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被维持为一定,齿轮的啮合状态得到良好的保持。
另外,对于加热端部齿轮31来说,由于齿轮保持构件52和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的各限制部52a、42j相互接触,和第一齿轮32在一定距离以上的接近就得到了限制。因此,即使加热端部齿轮31移动,加热端部齿轮31和第一齿轮32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也被维持在一定里。由此,第一齿轮32和加热端部齿轮31的啮合状态也得到良好的保持。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即使带支撑体保持构件42沿直线状移动,也能够良好地保持齿轮的啮合状态,并传递稳定的回转驱动力。而且,由于能够使得定影垫22相对于加压辊21在直线状上移动,所以就能够维持夹持压的峰值位置或夹持宽度的大小,并获得良好的图像定影性或用纸分离性。
图15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定影装置中的各构成构件的保持构造和驱动传递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与上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相比,其不同点在于齿轮的配置。具体来说就是,第一齿轮32及第二齿轮33被配置在加热端部齿轮31的上方,并进一步设置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34。回转驱动力借助于第三齿轮34传递到加压端部齿轮30里,并从加压端部齿轮30借助于第二齿轮33及第一齿轮32来传递到加热端部齿轮31里。
第一齿轮32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齿轮保持构件52以第二齿轮33的回转中心为中心被保持为可以在圆弧状(图中箭头M方向)上移动,并随着加热端部齿轮31而移动。但是,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并没有设置对第一齿轮32施力的加压弹簧53。这里,代之以设置加压弹簧53的是,在第一齿轮32及齿轮保持构件52的自重以外,还通过回转驱动时发生在齿轮间的施加力来使得第一齿轮32朝着加热端部齿轮31被施力。
详细来说就是,如图16所示地,回转驱动时各齿轮在图的箭头方向上回转时,加热端部齿轮31从第一齿轮32来受到驱动力F。另一方面,第一齿轮32受到的是与驱动力F方向相反的反力R。反力R的作用方向是从垂直于通过加热端部齿轮31和第一齿轮32的各回转中心的直线的线开始倾斜为压力角α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力R作用在图中斜下方里。因此,反力R具有使得加热辊23向加压辊21接近的方向的分力r1。通过该分力r1,第一齿轮32就朝着加热端部齿轮31被施力了。
所述反力R的分力r1作用在使得第一齿轮32朝着加热端部齿轮31施力的方向上时,需要满足下式(1)的条件。
-90°-α≤θ≤90°-α式(1)
上式(1)中的θ是从通过加热端部齿轮31的回转中心和第一齿轮32的回转中心的直线Q1朝着第一齿轮32的回转方向(图16中的顺时针转动方向),到通过第一齿轮32的回转中心和第二齿轮33的回转中心的直线Q2为止的角度。例如,当式(1)中的压力角α为20°时,可以在-110°≤θ≤70°的范围内设定θ。
还有,如图17所示地,在上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齿轮的配置中,由于θ为300°,所以并不满足压力角α为20°时的上述θ的条件(-110°≤θ≤70°)。因此,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就得不到通过驱动传递来将第一齿轮32向加热端部齿轮31施力的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通过第一齿轮32和齿轮保持构件52产生的自重以及回转驱动时在齿轮间发生的施加力,就能够将第一齿轮32朝着加热端部齿轮31施力。由此,因为没有必要设置用于对第一齿轮32施力的施力构件,所以就能够实现构成的简单化和低成本化。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就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是以本发明适用于定影装置的情况为例来说明的,但本发明的构成也适用于定影装置以外的带装置。
另外,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和作用及效果总结如下。
(构成1)
构成1是一种带装置,其包括:带,其为环状;回转驱动体,其与所述带的外周面接触并回转驱动;对向支撑体,其在和所述回转驱动体相向而对的位置处与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回转支撑体,其在与所述回转驱动体侧为相反侧并离开所述对向支撑体的位置处和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张力施加机构,其对所述带施加张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其在维持所述对向支撑体和所述回转支撑体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将它们保持为相对于所述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能够一体地移动;和施力机构,其对所述对向支撑体施力以朝向所述回转驱动体。
根据构成1,由于对向支撑体和回转支撑体在维持相互间的距离的同时还能够相对于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一体地移动,所以就能够防止施加到带上的张力的变化。由此,就能够防止带的张力增大时引起的驱动扭矩的上升,或反过来因为带的张力的下降而导致的带的蜿蜒。
(构成2)
构成2是根据构成1,在所述回转支撑体的轴方向一端部侧施加有回转驱动力,并且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受到因施加的回转驱动力而在所述回转支撑体的轴方向一端部侧产生的施加力。
根据构成2,带支撑体保持构件通过承受发生在回转支撑体的轴方向一端部侧的施加力,就能够使得该施加力的影响不会波及到带的张力中。由此,就能够防止在带宽方向的一端部侧和另一端端部侧因张力不均而发生的张力偏差,并防止该张力偏差引起的带的蜿蜒。
(构成3)
构成3是根据构成2,所述回转支撑体在其轴方向一端部设有端部齿轮的同时,还从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齿轮将回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端部齿轮中,并使得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以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所述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能够沿圆弧状移动。
根据构成3,通过将带支撑体保持构件构成为能够以与端部齿轮啮合的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在圆弧状上移动,即使带支撑体保持构件移动,也能够将端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齿轮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维持在一定里。由此,齿轮的啮合状态得到良好的保持,并能够传递稳定的回转驱动力。
(构成4)
构成4是根据构成3,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包括有保持所述回转支撑体的回转支撑体保持部,和保持所述对向支撑体的对向支撑体保持部,并且,使得所述回转支撑体保持部以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所述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能够沿圆弧状移动,使得所述对向支撑体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能够沿直线状移动。
根据构成4,由于回转支撑体保持部能够以与端部齿轮啮合的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在圆弧状上移动,即使回转支撑体保持部移动,也能够将端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齿轮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维持在一定里。由此,齿轮的啮合状态得到良好的保持,并能够传递稳定的回转驱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对向支撑体能够相对于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沿直线状地移动,所以就能够抑制对向支撑体相对于回转驱动体的位置或朝向的变化。
(构成5)
构成5是根据构成4,圆弧状对向部,其以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所述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将所述回转支撑体保持部沿圆弧状引导;和直线状导向部,其在相对于所述回转驱动体为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将所述对向支撑体保持部沿直线状引导,所述回转支撑体保持部和所述对向支撑体保持部被组装为能够相对地回转。
根据构成5,通过将回转支撑体保持部和所述对向支撑体保持部组装成能够相对地回转,就能够容许回转支撑体保持部和对向支撑体保持部在互为不同的轨道上移动。
(构成6)
构成6是根据构成2,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能够沿直线状移动,并且,所述回转支撑体在其轴方向一端部设有端部齿轮的同时,还借助于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来将回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端部齿轮中,所述第一齿轮随着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的移动能够以所述第二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沿圆弧状移动。
根据构成6,由于第一齿轮是以第二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沿圆弧状移动的,所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被维持为一定,齿轮的啮合状态得到良好的保持。另外,由于第一齿轮随着带支撑体保持构件的移动而移动,所以还能够保持第一齿轮和端部齿轮的啮合。由此,就能够传递稳定的回转驱动力。
(构成7)
构成7是根据构成6,设有施力构件对所述第一齿轮施力以朝向所述端部齿轮。
根据构成7,通过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就能够更切实地保持第一齿轮和端部齿轮的啮合。
(构成8)
构成8是根据构成6,以从通过所述端部齿轮的回转中心和所述第一齿轮的回转中心的直线朝着所述第一齿轮的回转方向,直到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的回转中心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回转中心的直线为止的角度为θ,并以从所述第一齿轮向所述端部齿轮传递的回转驱动力的压力角为α时,θ及α被设定为满足-90°-α≤θ≤90°-α的关系式。
根据构成8,通过将θ及α设定为满足上述关系式,当回转驱动力被施加到端部齿轮上时,就能够产生使得第一齿轮朝着端部齿轮施力的力。由此,就能够更切实地保持第一齿轮和端部齿轮的啮合。
(构成9)
构成9根据构成6至8中任何一项,设有限制部来限制所述第一齿轮对所述端部齿轮的接近,以使得所述端部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
根据构成9,通过限制部来限制第一齿轮对端部齿轮的接近,端部齿轮和第一齿轮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就被维持在一定里了。由此,端部齿轮和第一齿轮的啮合状态得到良好的保持,并能够传递稳定的回转驱动力。
(构成10)
构成10根据构成1至9中任何一项,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所述带和所述回转支撑体中的至少一方的温度;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其保持所述温度检测机构,所述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在维持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和所述回转支撑体的距离的同时,能够和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一起移动。
根据构成10,通过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和带支撑体保持构件的一起移动,就能够维持温度检测机构和回转支撑体的距离。由此,就能够防止因温度检测机构和温度检测对象物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导致的温度检测精度的降低,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构成11)
构成11根据构成10,包括加热所述回转支撑体的发热体,所述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设有保持所述发热体的发热体保持部。
根据构成11,通过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对发热体的保持,当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和带支撑体保持构件一起移动时,发热体也一起移动。由此,发热体相对于回转支撑体或对向支撑体及带的位置得到确保,就能够避免这些构件和发热体的接触。
(构成12)
构成12根据构成1至11中任何一项,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通过所述施力机构来将与所述回转驱动体侧为相反侧的端部朝着所述回转驱动体推压,并使得设置在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里的保持孔在所述施力机构的推压方向上的尺寸要大于能够回转地插入到所述保持孔里的所述回转支撑体的端部在相同方向上的尺寸。
根据构成12,通过如上所述地设定保持孔的尺寸,即使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受到按压力而在保持孔中发生变形,也能够维持回转支撑体的平滑的回转,并能够防止回转转矩的上升。
(构成13)
构成13根据构成1至12中任何一项,将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分别配置在所述回转支撑体的轴方向的两端部侧,并以同一零件来构成各带支撑体保持构件。
通过同一零件来构成各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就能够降低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回转支撑体和对向支撑体的位置的不均。由此,就能够抑制因为回转支撑体和对向支撑体的位置在带宽方向上的不均而产生的张力偏差,并进而能够抑制带的蜿蜒。
(构成14)
构成14是一种定影装置,采用构成1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装置,并在带和回转驱动体之间通过记录媒介以定影所述记录媒介上的未定影图像。
(构成15)
构成15是具有构成14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5)

1.一种带装置,其包括:
带,其为环状;
回转驱动体,其与所述带的外周面接触并回转驱动;
对向支撑体,其在和所述回转驱动体相向而对的位置处与所述带的内周而接触;
回转支撑体,其在与所述回转驱动体侧为相反侧并离开所述对向支撑体的位置处和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
张力施加机构,其对所述带施加张力,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其在维持所述对向支撑体和所述回转支撑体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将它们保持为相对于所述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能够一体地移动;和
施力机构,其对所述对向支撑体施力以朝向所述回转驱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转支撑体的轴方向一端部侧施加有回转驱动力,并且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受到因施加的回转驱动力而在所述回转支撑体的轴方向一端部侧产生的施加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支撑体在其轴方向一端部设有端部齿轮的同时,还从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齿轮将回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端部齿轮中,并使得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以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所述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能够沿圆弧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包括有保持所述回转支撑体的回转支撑体保持部,和保持所述对向支撑体的对向支撑体保持部,并且,使得所述回转支撑体保持部以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所述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能够沿圆弧状移动,使得所述对向支撑体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能够沿直线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弧状导向部,其以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所述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将所述回转支撑体保持部沿圆弧状引导;和
直线状导向部,其在相对于所述回转驱动体为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将所述对向支撑体保持部沿直线状引导,
所述回转支撑体保持部和所述对向支撑体保持部被组装为能够相对地回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回转驱动体在接近和离开的方向上能够沿直线状移动,并且,所述回转支撑体在其轴方向一端部设有端部齿轮的同时,还借助于与所述端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来将回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端部齿轮中,所述第一齿轮随着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的移动能够以所述第二齿轮的回转中心为中心沿圆弧状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施力构件对所述第一齿轮施力以朝向所述端部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从通过所述端部齿轮的回转中心和所述第一齿轮的回转中心的直线朝着所述第一齿轮的回转方向,直到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的回转中心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回转中心的直线为止的角度为0,并以从所述第一齿轮向所述端部齿轮传递的回转驱动力的压力角为α时,θ及α被设定为满足下列
-90°-α≤0≤90°α的关系式。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限制部来限制所述第一齿轮对所述端部齿轮的接近,以使得所述端部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的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所述带和所述回转支撑体中的至少一方的温度;
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其保持所述温度检测机构,
所述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在维持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和所述回转支撑体的距离的同时,能够和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一起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加热所述回转支撑体的发热体,所述温度检测机构保持构件设有保持所述发热体的发热体保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通过所述施力机构来将与所述回转驱动体侧为相反侧的端部朝着所述回转驱动体推压,并使得设置在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里的保持孔在所述施力机构的推压方向上的尺寸要大于能够回转地插入到所述保持孔里的所述回转支撑体的端部在和所述施力机构的推压方向为相同方向上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带支撑体保持构件分别配置在所述回转支撑体的轴方向的两端部侧,并以同一零件来构成各带支撑体保持构件。
14.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装置,并在所述带和所述回转驱动体之间通过记录媒介以定影所述记录媒介上的未定影图像。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510640589.6A 2014-10-02 2015-09-30 带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5487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3850 2014-10-02
JP2014203850A JP6481958B2 (ja) 2014-10-02 2014-10-02 ベルト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7360A true CN105487360A (zh) 2016-04-13
CN105487360B CN105487360B (zh) 2018-09-18

Family

ID=55632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0589.6A Active CN105487360B (zh) 2014-10-02 2015-09-30 带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568865B2 (zh)
JP (1) JP6481958B2 (zh)
CN (1) CN1054873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8869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单元
CN110389511A (zh) * 2018-04-19 2019-10-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4029B2 (ja) 2014-12-25 2019-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26190A (ja) * 2015-01-05 2016-07-1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547947B2 (ja) 2015-06-23 2019-07-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分離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79366B2 (ja) 2015-07-02 2019-09-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65689B2 (ja) 2016-05-31 2020-03-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圧脱圧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57324B2 (ja) 2017-01-17 2021-04-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19352B2 (ja) 2017-06-12 2021-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7225618B2 (ja) * 2018-09-13 2023-02-2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835918B2 (en) * 2021-07-13 2023-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8780A (en) * 1995-08-03 2000-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device and image heating film
JP2007114504A (ja) * 2005-10-20 2007-05-1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その定着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14141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02155A (zh) * 2010-09-16 2012-04-04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设备、定影设备和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9695B2 (ja) 1995-05-16 2006-10-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定着装置
JPH1124486A (ja) * 1997-06-27 1999-01-29 Nitto Kogyo Co Ltd 定着装置
WO1999000713A1 (en) * 1997-06-27 1999-01-07 Nitto Kogyo Co., Ltd. Fixing apparatus
JPH11282293A (ja) * 1998-03-27 1999-10-15 Ricoh Co Ltd ベルト定着装置
KR100386097B1 (ko) * 1999-12-02 2003-06-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정착장치, 정착방법 및 그 정착장치를 이용한 화상 형성장치
JP2002108121A (ja) * 2000-09-28 2002-04-1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JP2004302449A (ja) * 2003-03-20 2004-10-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ベルト定着装置
JP4558307B2 (ja) * 2003-11-28 2010-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06288B2 (en) * 2004-12-13 2008-07-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pads and belts forming a pressurized nip
JP2006330530A (ja) * 2005-05-30 2006-12-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用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7927A (ja) 2005-08-25 2007-03-0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58802B2 (ja) * 2005-12-08 2008-10-0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15242B2 (ja) 2006-03-24 2011-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20575A (ja) 2006-07-12 2008-01-3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7831186B2 (en) 2006-07-12 2010-11-09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64447B2 (en) 2006-08-03 2010-02-16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90275A (ja) 2006-09-08 2008-04-17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6063B2 (ja) 2006-09-20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080910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KR100861130B1 (ko) * 2007-06-05 2008-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5488879B2 (ja) 2009-01-14 2014-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54059B2 (ja) * 2009-01-23 2013-08-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305949B2 (ja) * 2009-01-28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US8364051B2 (en) 2009-03-17 2013-01-29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5446034B2 (ja) 2009-04-08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91766B2 (en) 2009-09-01 2013-03-05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5552912B2 (ja) 2010-06-17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73432B2 (ja) 2010-07-05 2014-08-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27325A (ja) 2010-07-26 2012-02-09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2410B2 (ja) 2011-01-11 2014-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6311B2 (ja) 2011-04-28 2015-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22179B2 (ja) * 2011-06-28 2015-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バー切換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50391B2 (ja) 2011-09-12 2016-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69950B2 (ja) 2012-08-21 2017-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56147A (ja) 2012-09-13 2014-03-27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56154A (ja) 2012-09-13 2014-03-27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28500B2 (ja) 2012-10-02 2016-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28504B2 (ja) 2012-10-04 2016-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27444B2 (ja) 2012-10-23 2017-05-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090B2 (ja) 2012-12-04 2017-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83218B2 (ja) 2012-12-05 2017-0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57971B2 (ja) * 2013-03-28 2015-08-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264534B2 (ja) 2013-11-08 2018-0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33698B2 (ja) 2013-11-18 2017-1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70126B2 (ja) 2014-01-16 2018-01-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31453A (ja) 2014-07-29 2016-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8780A (en) * 1995-08-03 2000-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device and image heating film
JP2007114504A (ja) * 2005-10-20 2007-05-1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その定着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14141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定影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02155A (zh) * 2010-09-16 2012-04-04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设备、定影设备和成像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8869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单元
CN108398869B (zh) * 2017-02-08 2021-05-25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单元
CN110389511A (zh) * 2018-04-19 2019-10-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75715A (ja) 2016-05-12
CN105487360B (zh) 2018-09-18
JP6481958B2 (ja) 2019-03-13
US9720361B2 (en) 2017-08-01
US20160098000A1 (en) 2016-04-07
US20170108807A1 (en) 2017-04-20
US9568865B2 (en) 2017-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7360A (zh) 带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P2402824B1 (en) Belt driv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07635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8323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50271432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753413B2 (en) Belt unit having a restricting portion for a steering roll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054884B2 (en) Driv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having a high reduction ratio for use in a fixing device
US10054896B2 (en)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85830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decreases a sheet transportation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a registration device and a transfer device
JP2008105794A (ja) シートのカール矯正装置
JP2018159809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3000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70818A (ja) ローラ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557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062488A1 (en) Image registration device
JP20102620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181956B2 (en) Sheet transport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309954A (ja) 回転カム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0248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60089A (ja) 用紙搬送装置
JP20042127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306403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2367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1637934B1 (en) Image registration device
JP20051069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