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0121B - 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0121B
CN105460121B CN201510526645.3A CN201510526645A CN105460121B CN 105460121 B CN105460121 B CN 105460121B CN 201510526645 A CN201510526645 A CN 201510526645A CN 105460121 B CN105460121 B CN 105460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dsorption tanks
support member
overall width
rid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66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0121A (zh
Inventor
松村真实
川野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60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0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0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0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中提高座席下方的空间的自由度。鞍骑型车辆(1)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包括:车体框架(5),具有前管(5a)和从前管(5a)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b);座席(8),配置在车体框架(5)的上方;侧罩(20),配置在车体框架(5)的侧方;以及吸附罐(30),回收燃油箱(18)的蒸发燃料;吸附罐(30)配置在车体框架(5)的侧方,在侧罩(20)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支撑吸附罐(30)的吸附罐支撑部件(40)。

Description

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中,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其方案是将支撑吸附罐的托盘配置在位于座席下方的收纳箱的下方。
【专利文献1】日本国际公开第2013/094549号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是将支撑吸附罐的托盘配置在收纳箱的下方,所以就不能够使得收纳箱向下方扩大,会限制收纳箱的大小。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将在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中,提高座席下方的空间的自由度作为目的。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法,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包括:
车体框架5,包括前管5a和从上述前管5a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b;
座席8,配置在上述车体框架5的上方;
侧罩20,配置在上述车体框架5的侧方;以及
吸附罐30,回收燃油箱18的蒸发燃料;
上述鞍骑型车辆1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吸附罐30配置在上述车体框架5的侧方;
在上述侧罩20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支撑上述吸附罐30的吸附罐支撑部件40。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吸附罐30,设有将大气导入到上述吸附罐30内部的大气导入管33,上述大气导入管33配置在由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和上述侧罩20围成的空间41s。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设有向车宽方向内侧膨起的膨出部41,上述大气导入管33配置在由上述膨出部41和上述侧罩20围成的空间41s。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吸附罐30具有筒状的壳体30a,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支撑上述壳体30a的壳体支撑部45,上述壳体支撑部45在上述膨出部41的前方沿着上述壳体30a的外周面形成。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吸附罐30,设有将上述吸附罐30内部的不需要的液体向上述吸附罐3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管34,上述排放管34配置在由上述膨出部41和上述侧罩20围成的上述空间41s,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将从上述吸附罐30内部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向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路径42。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排放路径42形成为与上述空间41s相连,同时,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外侧和车宽方向内侧的至少一方,配置形成上述排放路径42的肋43,44,上述肋43,44形成为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膨出部41包括:配置在上述膨出部41的上侧的顶板部41a;配置在上述膨出部41的下侧的底板部41b;纵板部41c,配置在上述膨出部41的车宽方向内侧,同时,连接上述顶板部41a及上述底板部41b的上下之间;以及后板部41d,配置在上述膨出部41的后侧,同时,连接上述顶板部41a、上述底板部41b以及上述纵板部41c 的各自后端;上述底板部41b朝斜后下方倾斜,同时,越靠车宽方向外侧越位于下方地倾斜。
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将从上述吸附罐30内部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向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路径42,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外侧和车宽方向内侧的至少一方,配置形成上述排放路径42的肋43, 44;上述肋43形成为以上述底板部41b的前端为起点,上述肋44 形成为以上述底板部41b和上述后板部41d的接合部41e为起点,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侧罩20设为能从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装卸。
技术方案1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吸附罐30,安装有弹性地保持上述吸附罐30的保持部件35,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支撑板45a,在上述保持部件35,形成能插入上述支撑板45a的贯通孔35h。
技术方案1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车体框架5的下方,设有用于启动发动机的启动踏板14,上述启动踏板14的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配置为与上述吸附罐30重合。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通过将吸附罐配置在车体框架的侧方,在侧罩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吸附罐支撑部件,与将支撑吸附罐的托盘配置在座席下方场合相比,能够提高座席下方的空间的自由度。例如,在将收纳箱配置在座席下方的场合,由于在座席下方没有吸附罐支撑部件,所以,能够在座席下方的空间扩大收纳箱,能够自由地设定收纳箱的大小。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通过将大气导入管配置在由吸附罐支撑部件和侧罩围成的空间,由于尘埃等异物难以进入上述空间,所以,能够抑制异物向大气导入管的侵入,能够在大气导入管导入清洁的大气。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得膨出部从吸附罐支撑部件向车宽方向内侧膨出,与使得膨出部从吸附罐支撑部件向车宽方向外侧膨出的场合相比,能够抑制车宽变大。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得壳体支撑部在膨出部的前方沿着壳体的外周面形成,能够将吸附罐的长方向配置为沿着吸附罐支撑部件,能够实现侧罩、吸附罐支撑部件以及吸附罐的配置结构的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通过在吸附罐支撑部件形成将从吸附罐的内部排出的不需要的液体向吸附罐支撑部件的外部排出的排放路径,因为不需要为了将上述不需要的液体向外部排出另外设置配管,所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得排放路径与上述空间相连,且形成为在上述空间的下方上下延伸,因为从吸附罐的内部排出的不需要的液体会沿着重力方向排出到吸附罐支撑部件的外部,所以,能够顺利地排出上述不需要的液体。
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通过将形成排放路径的肋在上述空间的下方形成为上下延伸,能够在一方面通过肋提高吸附罐支撑部件的刚性,一方面能够沿着肋顺利地进行上述不需要的液体的排出。
根据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得膨出部的底板部向斜后下方倾斜,且越靠车宽方向外侧越位于下方地倾斜,将从排放管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顺利地向上述空间的外部排出,同时,使得从排放管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能充分地离开大气导入管及排放管。
根据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通过将形成排放路径的肋分别以底板部的前端、底板部和后板部的接合部为起点,在上述空间的下方形成为上下延伸,能够将从排放管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以接合部为起点沿着肋顺利地排出到上述空间的外部。
根据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通过使得侧罩能够从吸附罐支撑部件进行装卸,仅从吸附罐支撑部件取下侧罩,就能容易地操作吸附罐,能提高维修保养性能。
根据技术方案11记载的发明,通过在保持部件形成能够插入支撑板的贯通孔,与采用螺栓及螺母等的连结部件装卸吸附罐场合相比,能容易地进行吸附罐的装卸。另外,通过保持部件弹性地保持吸附罐,车辆的振动能难以传递到吸附罐。
根据技术方案12记载的发明,通过将启动踏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为在侧视图中与吸附罐重合,即使从车辆侧方受到冲击场合,由于该冲击输入到启动踏板的至少一部分,所以,能通过启动踏板的至少一部分保护吸附罐免受上述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形态涉及的摩托车的右侧面图。
图2是上述摩托车吸附罐的配置结构的右侧面图。
图3是在上述吸附罐的配置结构中取下车体罩状态的右侧面图。
图4是从斜左后上方看上述吸附罐的配置结构时的立体图。
图5是图2的V-V截面图。
图6是从斜右前上方看支撑上述吸附罐的吸附罐支撑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7是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的右侧面图。
图8是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的前面图。
图9是上述侧罩的右侧面图。
图10是从斜左前上方看上述侧罩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摩托车(鞍骑型车辆(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5-车体框架
5a-前管
5b-主框架
8-座席
14-启动踏板
18-燃油箱
20-侧罩
30-吸附罐(canister)
30a-壳体
33-大气导入管
34-排放管
35-保持部件
35h-贯通孔
40-吸附罐支撑部件
41-膨出部
41a-顶板部
41b-底板部
41c-纵板部
41d-后板部
41e-接合部
41s-空间
42-排放路径
43-前肋(肋)
44-后肋(肋)
45-壳体支撑部
45a-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还有,如果没有特别的记载,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朝向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朝向设为相同。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图中的适当位置处显示有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图1是实施形态涉及的摩托车1(鞍骑型车辆)的右侧面图。
如图1所示,摩托车1包括操纵把手2、通过操纵把手2来转向的前轮3、通过包含发动机的动力单元10驱动的后轮4。
包含操纵把手2及前轮3的转向系统部件可以转向地枢支在车体框架5 前端的前管5a。在车体框架5的前后中央下部配置有动力单元10。在动力单元10的后部,左右一对的摆臂6以枢轴6a为中心,上下能摆动地枢支。在左右摆臂6的后部和车体框架5的后部之间连接安装有后悬架7。
车体框架5例如通过焊接等将多种钢材结合为一体而形成。车体框架5 包括前管5a,从前管5a向斜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主框架5b,以及前端与左右主框架5b的后端结合、同时从左右主框架5b的后端朝斜后上方延伸之后缓慢倾斜、朝斜后上方延伸的左右后框架5c。
动力单元10包括曲轴箱10a和从曲轴箱10a向前方突出的汽缸部10b。虽然没有图示,但在动力单元10的前上方介有与汽缸部10b连结的节气门本体,安装空气滤清器单元。
排气管11与汽缸部10b连接。排气管11通过动力单元10的下方与消声器12连接。消声器12配置在后轮4的右侧方,向斜后上方延伸。
在曲轴箱10a,配置用于驾驶者搁脚的左右踏脚板13。在曲轴箱10a的后部右壁部,设有用于启动发动机的启动踏板14。启动踏板14在图1的侧视图中,是从右踏脚板13的后方朝斜后上方延伸后,在斜后上方急剧地弯曲延伸,此后,朝前上方弯曲延伸。
启动踏板14的上部在图1的侧视图中,配置为使得与配置在侧罩20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吸附罐30重合。
还有,不局限于启动踏板14的上部,启动踏板14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在图1的侧视图中,也可以配置为与吸附罐30重合。也就是说,可以配置为使得启动踏板14的至少一部分在图1的侧视图中与吸附罐30重合。
座席8配置在左右后框架5c的上方。座席8形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一体地包括驾驶者用的前座席8a和同乘者用的后座席8b。座席8载置在燃油箱18及收纳箱19之上。燃油箱18及收纳箱19由左右后框架5c支撑。收纳箱19配置在燃油箱18的前方,用来收纳物品。
车体框架5用车体罩9覆盖。车体罩9包括覆盖车体框架5的前部的前罩9a、从前轮3的后上方延伸至下方、覆盖落座在座席8的驾驶者的脚部的护腿罩9b、覆盖主框架5b及汽缸部10b的侧方的内罩9c、覆盖车体框架5 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侧方的左右侧罩20、以及覆盖车体框架5的后部的左右后侧罩9d。
还有,在图1中,符号15表示前挡泥板,符号16表示制动杆,符号17 表示车头灯。
接着,通过图2-图5说明吸附罐30的配置结构。
图2是上述摩托车1的吸附罐30的配置结构的右侧面图。还有,在图2 中,为了简便起见省略了启动踏板14等的图示。
如图2所示,在车体框架5的右侧方配置右侧罩20。在右侧罩20的车宽方向内侧、且车体框架5的右侧方,配置回收燃油箱18(参照图1)的蒸发燃料的吸附罐30。在右侧罩20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支撑吸附罐30的吸附罐支撑部件40。
在车体罩9中,左右侧罩20、内罩9c以及左右后侧罩9d不是形成为一体,而是各自形成。也就是说,在车体罩9中,左右侧罩20、内罩9c以及左右后侧罩9d能够分别拆下。例如,通过仅拆下右侧罩20,能够对吸附罐30进行操作,因此,能够提高吸附罐30的维修保养性。
还有,在车体罩9中,左右侧罩20、内罩9c以及左右后侧罩9d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但是,从提高吸附罐30的维修保养性的观点考虑,在车体罩9 中,左右侧罩20、内罩9c以及左右后侧罩9d以各自形成为好。
图3是在上述吸附罐30的配置结构中取下车体罩9时的右侧面图。
如图3所示,吸附罐30在形成为圆筒状的壳体30a的内部收纳活性碳等的吸附剂,吸附(充填(charge))在燃油箱18(参照图1)的内部发生的蒸发燃料,另一方面,将吸附的蒸发燃料向发动机的吸气系统导入(净化(pruge))。
吸附罐30配置为朝着斜前上方缓慢地倾斜。吸附罐30在车体框架5的右侧方,配置在右后框架5c和右摆臂6之间。吸附罐30配置为使得与右摆臂 6在上下方向重合(参照图5)。
还有,吸附罐30既可以配置为与前后方向平行,也可以配置为与上下方向平行。
在吸附罐30的前端面,充填管连接部31以及净化管连接部32分别朝着斜前上方突出地设置。将在燃油箱18(参照图1)发生的蒸发燃料导向吸附罐 30的充填管51的一端与充填管连接部31连接。将在吸附罐30吸附的蒸发燃料导向发动机的吸气系统部件(例如汽化器)的净化管52的一端与净化管连接部32连接。
另一方面,在吸附罐30的后端面,大气导入管33及排放管34分别朝斜后下方突出设置。大气导入管33将大气导入到吸附罐30的内部。排放管34 将侵入到吸附罐30的内部的水等不需要的液体向吸附罐30的外部排出。
充填管51在图3的侧视图中,从充填管连接部31朝着斜前上方延伸后,在右主框架5b和右后框架5c的结合部5e朝着斜后上方弯曲,此后,向着燃油箱18(参照图1)呈直线状地延伸。
净化管52在图3的侧视图中,从净化管连接部32朝着斜前上方延伸后,在右主框架5b和右后框架5c的结合部5e朝着斜后上方弯曲,此后,在安装于左右主框架5b的点火控制装置等的辅机部件60的上方从右侧方跨越到左侧方地弯曲,此后,到达配置在左主框架5b的左侧的汽化器(未图示)。虽然没有图示,但在净化管52途中,安装有阻止蒸发燃料从汽化器向吸附罐30逆流的逆止阀(止回阀)。
图4是从斜左后上方看上述吸附罐30的配置结构时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设有朝着车宽方向内侧膨起的膨出部 41。大气导入管33(参照图2)配置在由膨出部41和侧罩20围成的空间41s。
还有,大气导入管33也可以不配置在由膨出部41和侧罩20围成的空间 41s。例如,大气导入管33也可以配置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之中膨出部41 以外的部分和侧罩20所围成的空间41s。
在吸附罐30,安装有弹性地保持壳体30a的外周面的橡胶制的保持部件 35。保持部件35具有在周向保持吸附罐30的环状保持部35a。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内侧设置介有环状保持部35a支撑壳体30a的壳体支撑部 45。壳体支撑部45在膨出部41的前方沿着保持壳体30a的保持部件35的外周面形成。
还有,在吸附罐30,也可以不安装保持部件35。另外,壳体支撑部45也可以沿着壳体30a的外周面形成。
在环状保持部35a,形成有从环状保持部35a的外周面上下突出的上下插入部35b。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从壳体支撑部45的上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一对支撑板45a。在上下插入部35b,形成可以插入一对支撑板 45a的贯通孔35h。通过将一对支撑板45a分别插入上下插入部35b的贯通孔 35h,吸附罐30橡胶支承(rubber mount)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
图5是图2的V-V截面图。
如图5所示,排放管34配置在由膨出部41和侧罩20围住的空间41s。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将从吸附罐30的内部排出的不需要的液体向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路径42。排放路径42与由膨出部41和侧罩20围成的空间41s相连,同时,形成为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下面,通过图6-图8说明支撑吸附罐30的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构成。
图6是从斜右前上方看支撑上述吸附罐30的吸附罐支撑部件40时的立体图。图7是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右侧面图。图8是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前面图。
吸附罐支撑部件40在图7的侧视图中呈上下延伸的五边形,同时,在图 8的前面图中,形成为呈上下延伸的L字形状。
如图7所示,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上部,形成朝斜前上方缓慢地倾斜、在车宽方向开口的矩形形状的贯通孔40h。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上部,夹着贯通孔40h,在前侧配置壳体支撑部45,夹着贯通孔40h,在后侧配置膨出部 41。
膨出部41包括配置在膨出部41的上侧的顶板部41a,配置在膨出部41 的下侧的底板部41b,配置在膨出部41的车宽方向内侧、且连接顶板部41a 及底板部41b的上下之间的纵板部41c,以及配置在膨出部41的后侧、且连接顶板部41a、底板部41b以及纵板部41c的各自后端的后板部41d。底板部 41b在将吸附罐支撑部件40安装在车辆、且将车辆设置在水平的地面的状态下,在图7的侧视图中,从贯通孔40h的后下端向斜后下方缓慢地倾斜,同时,在图8的前面图中,从纵板部41c的下端,越靠车宽方向外侧越位于下方地缓慢地倾斜,到达排放路径42。
顶板部41a在图7的侧视图中从贯通孔40h的后端的上下方向靠近中央的部分朝着斜后下方缓慢地倾斜,且在图8的前面图中越靠车宽方向内侧越位于下方地缓慢地倾斜,到达纵板部41c的上端。纵板部41c在图8的前面图中从顶板部41a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左端)朝着下方延伸后,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此后,向下方弯曲延伸,到达底板部41b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左端)。后板部41d在图7的侧视图中从顶板部41a的后端朝斜前下方缓慢地延伸后,朝着斜前下方急剧地弯曲,此后,朝斜前下方缓慢地弯曲延伸,到达底板部 41b的后端(与底板部41b的接合部41e)。
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形成排放路径42的前后一对的肋43、44。前后肋43、44在由膨出部41和侧罩20围成的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还有,也可以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形成排放路径 42的肋,上述肋在由膨出部41和侧罩20围成的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例如,作为上述肋,可以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内侧形成凹的槽部,使得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形成上下延伸的排放路径。也就是说,可以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外侧及车宽方向内侧的至少一方,设有形成排放路径42的肋。
前肋43在图7的侧视图中包括以底板部41b的前端为起点朝斜前下方缓慢地倾斜作直线状延伸的上部43a,以上部43a的下端为起点、比上部43a 急剧地朝斜前下方延伸的中间部43b,以及以中间部43b的下端为起点朝下方延伸到达排放路径42的下端的排水孔42h的下部43c。
后肋44在图7的侧视图中包括以底板部41b和后板部41d的接合部41e 为起点、与前肋43的上部43a平行地朝斜前下方缓慢地倾斜作直线状延伸的上部44a,以上部44a的下端为起点、比上部44a急剧地朝斜前下方作直线状延伸的中间部44b,以中间部44b的下端为起点、与前肋43的下部43c平行地朝下方延伸到达排放路径42的下端的排水孔42h的下部44c。
排水孔42h从排放路径42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面对配置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下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托架61(参照图5)的车宽方向外侧面。由此,由于从排水孔42h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不需要的液体会顺着托架61的车宽方向外侧面流动,因此,能抑制上述不需要的液体飞散,同时,还能抑制包含在上述不需要的液体中的异物的回流。
如图7所示,形成为排放路径42越靠近下侧,其前后的宽度越小。具体地说,与排放路径42的前肋43的上部43a和后肋44的上部44a之间的间隔 W1相比,前肋43的下部43c和后肋44的下部44c之间的间隔W2形成为小(W1>W2)。
前肋43的中间部43b在图7的侧视图中比后肋44的中间部44b及下部 44c偏向前方。由此,即使上述不需要的液体从排水孔42h向上方流动,由于上述不需要的液体由前肋43的中间部43b挡住,所以,能抑制上述不需要的液体的回流。
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下部,在前肋43的前侧,形成朝着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圆筒状的凸台49。在凸台49,作为避开枢轴6a(参照图1)的头部等的孔腔,在图7的侧视图中形成有圆形状的贯通孔49h。
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上部,在膨出部41的斜后上方形成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第一安装凸台46。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前部,在壳体支撑部 45的下方形成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第二安装凸台47。在吸附罐支撑部件 40的下部,在贯通孔49h的下方形成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第三安装凸台48。
例如,配置使得吸附罐支撑部件40和侧罩20在侧视图中重合后,通过将螺栓等连结部件70(参照图4)插入通过各安装凸台46、47、48的贯通孔螺纹连接到侧罩20的安装部,吸附罐支撑部件40固定在侧罩20。通过连结部件70的装卸,侧罩20设为能从吸附罐支撑部件40装卸。
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上边40a在图7的侧视图中从第一安装凸台46的上侧向斜前上方弯曲延伸,到达前边40b的上端。
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前边40b在图7的侧视图中从上边40a的前端向斜前下方作直线状延伸,到达第二安装凸台47的前侧,此后,向下方弯曲延伸,通过第三安装凸台48的前侧,到达下边40c的前端。
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下边40c在图7的侧视图中从前边40b的下端向斜后上方作直线状延伸,通过排水孔42h,到达后边40d的下端。
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后边40d在图7的侧视图中从下边40c的后端向斜后上方作直线状延伸,通过第一安装凸台46的后侧,到达上边40a的后端。
还有,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中,贯通孔40h、49h、第一安装凸台46、第二安装凸台47、第三安装凸台48以及凸台49的形状、配置数量或配置位置等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变更。
接着,参照图9及图10说明侧罩20的构成。
图9是上述侧罩20的右侧面图。图10是从斜左前上方看上述侧罩20 的立体图。还有,在图9及图10中,为了简便起见,省略通过连结部件70(参照图4)安装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各安装凸台46、47、48的侧罩20的安装部的图示。
侧罩20在图9的侧视图中形成为呈向前方突出的嘴形状。
如图9及图10所示,侧罩20包括位于上侧并朝斜前下方缓慢地倾斜延伸的上部21,和位于下侧并在上部21的下方延伸的下部22。
如图2所示,在将侧罩20安装到车辆的状态下,侧罩20的上部21配置为从右侧方覆盖内罩9c的后下部以及后侧罩9d的前下部。另一方面,侧罩 20的下部22配置为从右侧方覆盖吸附罐30以及吸附罐支撑部件40。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侧罩20的上部21,沿着上边20a形成卡止爪23、第一卡止部24以及第二卡止部25。卡止爪23从侧罩20的上部21的后端向斜后上方突出。第一卡止部24在卡止爪23的前方从上边20a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第二卡止部25从侧罩20的上部21的前后方向中央且靠上边20a的部分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例如,将侧罩20的卡止爪23卡止到后侧罩9d(参照图1)的卡止孔后,通过将侧罩20的第一卡止部24以及第二卡止部25卡止到后侧罩9d的卡止孔,侧罩20安装到后侧罩9d。
另外,在侧罩20的上部形成从第一卡止部24的下方、且为上边20a和后边20c之间的部分朝着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第三卡止部26,和在前端部朝着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圆筒状的安装凸台27。在安装凸台27,在图9的侧视图中,形成圆形状的贯通孔27h。
例如,将侧罩20的第三卡止部26卡止到内罩9c(参照图1)的卡止孔后,通过将调整夹(trim clip)等的卡止部件71(参照图1)插入通过安装凸台27的贯通孔27h,卡止到内罩9c的卡止孔,侧罩20安装到内罩9c。
在侧罩20的下部22,在下端部形成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28。在突出部 28形成在图9的侧视图中为圆形状的贯通孔28h。
例如,通过将调整夹等的卡止部件72(参照图1)插入通过突出部28的贯通孔28h,卡止到托架61(参照图1)的卡止孔,侧罩20安装到托架61。
另外,在侧罩20的下部22,在突出部28的上方形成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圆筒状的凸台29。在凸台29,形成在图9的侧视图中为圆形状的贯通孔 29h。
例如,侧罩20的凸台29的外径设为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凸台49的贯通孔49h(参照图6)直径的同等以下。侧罩20的凸台29嵌入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凸台49的贯通孔49h。
侧罩20的上边20a在图9的侧视图中,从卡止爪23向前方延伸,通过第一卡止部24的上侧,此后,朝前下方缓慢地弯曲延伸,通过第二卡止部 25的上侧,此后,进一步朝前下方弯曲延伸,通过安装凸台27的前侧,到达前边20b的前端。
侧罩20的前边20b在图9的侧视图中,从上边20a的前端朝斜后上方延伸后,朝着斜后下方缓慢地弯曲延伸,此后,朝下方缓慢地弯曲延伸,通过凸台29的前侧,到达后边20c的前端。侧罩20的前边20b在图2的侧视图中,沿着曲轴箱10a的上部及后部的轮廓形成。
侧罩20的后边20c在图9的侧视图中,从前边20b的后端一边通过突出部28的上侧一边朝斜后上方缓慢地倾斜延伸后,朝着斜后上方急剧地弯曲延伸,此后,通过卡止爪23到达上边20a的后端。
还有,在侧罩20中,卡止爪23、第一卡止部24、第二卡止部25、第三卡止部26、安装凸台27、突出部28以及凸台29的形状、配置数量、配置位置等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变更。
如上上述,本实施形态在包括具有前管5a和从前管5a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b的车体框架5、配置在车体框架5上方的座席8、配置在车体框架5 侧方的侧罩20、以及回收燃油箱18的蒸发燃料的吸附罐30的摩托车1的吸附罐配置结构中,吸附罐30配置在车体框架5的侧方,在侧罩20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支撑吸附罐30的吸附罐支撑部件40。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吸附罐30配置在车体框架5的侧方,在侧罩20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吸附罐支撑部件40,与将支撑吸附罐30的托盘配置在座席8下方的场合相比,能够提高座席8下方的空间的自由度。例如,在将收纳箱19配置在座席8下方的场合,由于在座席8下方没有吸附罐支撑部件 40,所以,能够在座席8下方的空间扩大收纳箱19,能够自由地设定收纳箱 19的大小。
另外,通过将大气导入管33配置在由吸附罐支撑部件40和侧罩20围成的空间41s,由于尘埃等异物难以进入到上述空间41s,所以,能够抑制异物向大气导入管33的侵入,能够在大气导入管33中导入清洁的大气。
另外,通过使得膨出部41从吸附罐支撑部件40向车宽方向内侧膨出,与使得膨出部41从吸附罐支撑部件40向车宽方向外侧膨出场合相比,能够抑制车宽变大。
另外,通过使得壳体支撑部45在膨出部41的前方沿着壳体30a的外周面形成,能够将吸附罐30的长方向配置为使其沿着吸附罐支撑部件40,能够实现侧罩20、吸附罐支撑部件40以及吸附罐30的配置结构的小型化。
另外,通过在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将从吸附罐30的内部排出的不需要的液体向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路径42,因为不需要为了将上述不需要的液体向外部排出另外设置配管,所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
另外,通过使得排放路径42与上述空间41s相连,且形成为在上述空间 41s的下方上下延伸,因为从吸附罐30的内部排出的不需要的液体会沿着重力方向排出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外部,所以,能够顺利地排出上述不需要的液体。
另外,通过将形成排放路径42的前后肋43、44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形成为上下延伸,能够在一方面通过前后肋43、44提高吸附罐支撑部件40 的刚性,一方面能够沿着前后肋43、44顺利地进行上述不需要的液体的排出。
另外,通过使得膨出部41的底板部41b向斜后下方倾斜,且越靠车宽方向外侧越位于下方地倾斜,将从排放管34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顺利地向上述空间41s的外部排出,同时,使得从排放管34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能充分地离开大气导入管33及排放管34。
另外,通过将形成排放路径42的前肋43以底板部41b的前端为起点,形成排放路径42的后肋44以底板部41b和后板部41d的接合部41e为起点,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形成为上下延伸,能够将从排放管34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以接合部41e为起点沿着前后肋43、44顺利地排出到上述空间41s 的外部。
另外,通过使得侧罩20能够从吸附罐支撑部件40进行装卸,仅从吸附罐支撑部件40取下侧罩20,就能容易地操作吸附罐30,能提高维修保养性能。
另外,通过在保持部件35形成能够插入支撑板45a的贯通孔35h,与采用螺栓及螺母等的连结部件装卸吸附罐30场合相比,能容易地进行吸附罐 30的装卸。另外,通过保持部件35弹性地保持吸附罐30,车辆的振动能难以传递到吸附罐。
另外,通过将启动踏板1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为在侧视图中与吸附罐30 重合,即使从车辆侧方受到冲击场合,由于该冲击输入到启动踏板14的至少一部分,所以,能通过启动踏板14的至少一部分保护吸附罐30免受上述冲击。
还有,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以将吸附罐30配置在车体框架5的右侧方场合为例做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吸附罐30配置在车体框架 5的左侧方。
还有,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在上述鞍骑型车辆中包含驾驶者跨越车体乘车的所有车辆,不仅摩托车(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及踏板型车辆),还包含三轮(除了前面一轮、后面二轮以外,也包含前面二轮、后面一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形态中的构成是本发明的一例,能够将实施形态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公知构成要素等,能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3)

1.一种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包括:
车体框架(5),包括前管(5a)和从上述前管(5a)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b);
座席(8),配置在上述车体框架(5)的上方;
侧罩(20),配置在上述车体框架(5)的侧方;以及
吸附罐(30),回收燃油箱(18)的蒸发燃料;
上述鞍骑型车辆(1)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吸附罐(30)配置在上述车体框架(5)的侧方;
在上述侧罩(20)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支撑上述吸附罐(30)的吸附罐支撑部件(40),
在上述吸附罐(30),设有将大气导入到上述吸附罐(30)内部的大气导入管(33);
上述大气导入管(33)配置在由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和上述侧罩(20)围成的空间(41s),
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设有向车宽方向内侧膨起的膨出部(41);
上述大气导入管(33)配置在由上述膨出部(41)和上述侧罩(20)围成的空间(41s)。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附罐(30)具有筒状的壳体(30a);
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支撑上述壳体(30a)的壳体支撑部(45);
上述壳体支撑部(45)在上述膨出部(41)的前方沿着上述壳体(30a)的外周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附罐(30),设有将上述吸附罐(30)内部的不需要的液体向上述吸附罐(3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管(34);
上述排放管(34)配置在由上述膨出部(41)和上述侧罩(20)围成的上述空间(41s);
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将从上述吸附罐(30)内部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向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路径(42)。
4.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附罐(30),设有将上述吸附罐(30)内部的不需要的液体向上述吸附罐(3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管(34);
上述排放管(34)配置在由上述膨出部(41)和上述侧罩(20)围成的上述空间(41s);
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将从上述吸附罐(30)内部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向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路径(42)。
5.根据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放路径(42)形成为与上述空间(41s)相连,同时,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放路径(42)形成为与上述空间(41s)相连,同时,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外侧和车宽方向内侧的至少一方,配置形成上述排放路径(42)的肋(43,44);
上述肋(43,44)形成为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外侧和车宽方向内侧的至少一方,配置形成上述排放路径(42)的肋(43,44);
上述肋(43,44)形成为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膨出部(41)包括:
配置在上述膨出部(41)的上侧的顶板部(41a);
配置在上述膨出部(41)的下侧的底板部(41b);
纵板部(41c),配置在上述膨出部(41)的车宽方向内侧,同时,连接上述顶板部(41a)及上述底板部(41b)的上下之间;以及
后板部(41d),配置在上述膨出部(41)的后侧,同时,连接上述顶板部(41a)、上述底板部(41b)以及上述纵板部(41c)的各自后端;
上述底板部(41b)朝斜后下方倾斜,同时,越靠车宽方向外侧越位于下方地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将从上述吸附罐(30)内部排出的上述不需要的液体向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外部排出的排放路径(42);
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的车宽方向外侧和车宽方向内侧的至少一方,配置形成上述排放路径(42)的肋(43,44);
上述肋(43)形成为以上述底板部(41b)的前端为起点,上述肋(44)形成为以上述底板部(41b)和上述后板部(41d)的接合部(41e)为起点,在上述空间(41s)的下方上下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侧罩(20)设为能从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装卸。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附罐(30),安装有弹性地保持上述吸附罐(30)的保持部件(35);
在上述吸附罐支撑部件(40),形成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支撑板(45a);
在上述保持部件(35),形成能插入上述支撑板(45a)的贯通孔(35h)。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记载的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车体框架(5)的下方,设有用于启动发动机的启动踏板(14);
上述启动踏板(14)的至少一部分在侧视图中配置为与上述吸附罐(30)重合。
CN201510526645.3A 2014-09-25 2015-08-25 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Active CN1054601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5271A JP6069279B2 (ja) 2014-09-25 2014-09-25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14-195271 2014-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0121A CN105460121A (zh) 2016-04-06
CN105460121B true CN105460121B (zh) 2018-04-06

Family

ID=5559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6645.3A Active CN105460121B (zh) 2014-09-25 2015-08-25 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69279B2 (zh)
CN (1) CN105460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70255Y1 (ko) * 2012-03-26 2013-12-05 (주)에스아이엠 브러시어셈블리
JP6519046B2 (ja) * 2017-07-19 2019-05-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660927B2 (ja) * 2017-10-31 2020-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7012165B2 (ja) * 2018-07-31 2022-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ー型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0281A (ja) * 1993-06-01 1994-12-13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エバポシステム
CN1910078A (zh) * 2004-01-30 2007-02-07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发动机的油泵安装结构和安装有该结构的车辆
CN101659302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JP2011031771A (ja) * 2009-08-03 2011-02-1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の補器配置構造
CN103010356A (zh) * 2011-09-22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的过滤罐配置结构
CN103963885A (zh) * 2013-01-31 2014-08-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7626B2 (ja) * 2012-09-05 2016-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0281A (ja) * 1993-06-01 1994-12-13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エバポシステム
CN1910078A (zh) * 2004-01-30 2007-02-07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发动机的油泵安装结构和安装有该结构的车辆
CN101659302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JP2011031771A (ja) * 2009-08-03 2011-02-1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の補器配置構造
CN103010356A (zh) * 2011-09-22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的过滤罐配置结构
CN103963885A (zh) * 2013-01-31 2014-08-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64766A (ja) 2016-04-28
CN105460121A (zh) 2016-04-06
JP6069279B2 (ja)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0121B (zh) 鞍骑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结构
EP2216239B1 (en) Motorcycle
CN101844600B (zh) 机动两轮车
US8141672B2 (en) Canister layout structure in motorcycle
JP614548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9765731B2 (en) Canist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957871B2 (ja) 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CN105460117B (zh) 后部燃料箱
JP2010188758A (ja) 自動二輪車
CN102205860B (zh) 车辆
CN102963472B (zh) 机动二轮车
TWI493104B (zh) Locomotive evaporative fuel handling device
CN105517884A (zh) 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
CN103950483B (zh) 机动二轮车
JP550735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110775182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6170436B (zh) 用于摩托车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
CN101172505A (zh) 机动两轮车
JP2014061855A (ja) 鞍乗型車両
EP3150472B1 (en) Motorcycle
JP598307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WO2012011468A1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TW201309898A (zh) 機車的蒸發燃料處理裝置
CN105764784B (zh) 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CN112443428B (zh)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