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8775A - 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 Google Patents

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8775A
CN105408775A CN201480041803.XA CN201480041803A CN105408775A CN 105408775 A CN105408775 A CN 105408775A CN 201480041803 A CN201480041803 A CN 201480041803A CN 105408775 A CN105408775 A CN 105408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thin
thin film
energy ray
active energy
curabl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18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8775B (zh
Inventor
奥野大地
户田正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08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8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278Lenticular sheets
    • B29D11/00288Lenticular sheets made by a rotating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365Production of micro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e.g. denser near its faces
    • B32B5/145Variation across the thickness of th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7Polyurethanes; Polyure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1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2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 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1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2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 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3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 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crylate or alkylacrylate ester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21Two or more polyisocyanat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single group C08G18/73 - C08G18/80
    • C08G18/725Combination of polyisocyanates of C08G18/78 with other polyis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acycl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having hetero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
    • C08G18/78Nitrogen
    • C08G18/79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791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 C08G18/792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aliphatic and/or cycloaliphatic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81Unsaturated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8141Unsaturated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masked
    • C08G18/81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masked with 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158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masked with 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1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masked with 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02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microoptical elements for redirecting or diffusing light
    • F21V5/0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microoptical elements for redirecting or diffusing light using micro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12Arr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12Arr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 G02B3/0031Replication or moulding, e.g. hot embossing, UV-casting, injection mould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43Inhomogeneous or irregular arrays, e.g. varying shape, size, he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a single direction only, e.g. lenticula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6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a plane, e.g. honeycomb arrangement of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32B2307/21Anti-sta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6Resistant to heat
    • B32B2307/3065Flame resistant or retardant, fire resistant or retard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4Wear res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8Impact strength, tough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12Weather resist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34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 C08F220/343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in the form of urethane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08F222/102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of dialcohols, e.g.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or 1,4-butanediol di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08F222/105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of penta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08F222/106Esters of polycondensation macromers
    • C08F222/1065Esters of polycondensation macromers of alcohol terminated (poly)urethanes, e.g. urethane(meth)acry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08F222/106Esters of polycondensation macromers
    • C08F222/1067Esters of polycondensation macromers of alcohol terminated epoxy functional polymers, e.g. epoxy(meth)acryl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基材以及排列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在用于测定前述基材与前述光学薄膜的紧贴性的附着性试验中,试验结果为分类0或分类1;所述附着性试验依照ISO?2409进行。

Description

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本申请主张2013年5月23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108607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本文中。
背景技术
在面发光体方面,人们期待着将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应用于平板显示器,或者期待着将其作为荧光灯等的替代物而应用于下一代照明。
有机EL元件的结构,从仅为由2个电极夹持作为发光层的有机薄膜的简单结构的有机EL元件、到包含发光层并且将有机薄膜进行多层化而得到的结构的有机EL元件,变得多样化。作为后者的多层化的结构,例如列举出在设置于玻璃基板上的阳极上层叠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而得到的结构。由阳极与阴极夹着的层全部由有机薄膜构成,各有机薄膜的厚度非常薄。
有机EL元件是薄膜的层叠体,各薄膜的材料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光在薄膜间的全反射角。目前,在发光层中产生出的光中的约80%被关闭于有机EL元件内部,无法取出到外部。具体而言,将玻璃基板的折射率设为1.5,将空气层的折射率设为1.0时,则临界角θc为41.8°,小于该临界角θc的入射角的光从玻璃基板向空气层出射,但是大于该临界角θc的入射角的光发生全反射而关闭于玻璃基板内部。因此,人们希望将关闭于有机EL元件表面的玻璃基板内部的光,取出到玻璃基板外部,即,提高光取出效率。
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面发光体的亮度,因而提出了一种具有微透镜的光学薄膜,所述微透镜被由低折射率的蒸镀物质形成的外层所覆盖。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保持面发光体的亮度的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具有包含微细颗粒的透镜部的光学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23204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2577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光学薄膜,虽然可改善亮度的提高和亮度的均匀性等光学特性,但是其它的物理特性的改善不能说是充分的。
这样的光学薄膜由于大多覆盖外部,因而需要具有如耐冲击性、低卷曲性、耐擦伤性、防污性、阻燃性、抗静电性、耐候性等可耐受外界负荷的物理特性。另外,这样的光学薄膜由于是贴附于基材等而使用,因而需要具有与基材等的紧贴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其面发光体的光学特性、特别是光取出效率优异,进一步,各种物理特性、特别是紧贴性、耐冲击性、低卷曲性、耐擦伤性、防污性、阻燃性、抗静电性、耐候性优异。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制造前述光学薄膜的方法。
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特性特别是光取出效率优异的面发光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基材以及排列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
关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在用于测定前述基材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紧贴性的附着性试验中,试验结果为分类0或分类1;所述附着性试验依照ISO2409进行。
(2)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包含选自由具有双酚骨架的单体单元以及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元。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在前述基材与前述微透镜之间,进一步具有氨基甲酸酯系底漆层。
(4)一种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其中,将50mm见方的前述光学薄膜在60℃下干燥4小时后,4个角落的卷曲的平均值为1.0mm以下。
(5)根据(4)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包含选自由聚氧化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聚酯多元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以及芳香族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元。
(6)根据(5)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相对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聚氧化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聚酯多元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以及芳香族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含有率合计为10%质量以上。
(7)一种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其中,
摩擦试验前后的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之差为-0.01%~0.01%,所述摩擦试验是以载荷200g将擦布在前述光学薄膜的前述区域β上往复1000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前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具有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9)根据(8)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前述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是选自由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10)根据(8)或(9)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相对于构成前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含有率为30%质量以上。
(11)一种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其中,依照IEC60093的电阻率试验中的前述区域β的表面电阻值为1013Ω/cm2以下。
(12)根据(1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前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包含选自由离子性液体、季铵化合物、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及导电性高分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材料。
(13)根据(12)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前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前述离子性液体。
(14)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如下的工序:
旋转辊模具,所述辊模具具有排列有多个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外周面,令基材沿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在前述辊模具的旋转方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在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用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前述微透镜转印部的凹形状的一部分,向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与前述基材之间供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在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与前述基材之间至少夹持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状态下,对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与前述基材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线,获得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与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固化物,将前述固化物从前述辊模具剥离。
(15)根据(14)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用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中,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是使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依从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的前述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的涂布。
(16)根据(14)或(15)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在用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的工序与供给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工序之间,包含对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照射活性能量线,固化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工序。
(17)根据(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低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粘度。
(18)一种面发光体,其包含(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各种物理特性、特别是、紧贴性、耐冲击性、低卷曲性、耐擦伤性、防污性、阻燃性、抗静电性、耐候性优异。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适合于制造前述光学薄膜。
本发明的面发光体的光学特性特别是光取出效率优异。
附图说明
[图1A]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薄膜中的凸形状微透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B]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薄膜中的凸形状微透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表示从光学薄膜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A]表示从光学薄膜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微透镜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3B]表示从光学薄膜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微透镜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3C]表示从光学薄膜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微透镜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3D]表示从光学薄膜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微透镜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3E]表示从光学薄膜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微透镜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3F]表示从光学薄膜的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微透镜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面发光体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边使用附图一边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限于这些附图以及实施方式。
(微透镜的凸形状)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配置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10。
将凸形状微透镜10的一个例子示于图1A以及图1B。图1A是示意性剖视图,图1B是示意性立体图。微透镜10具有区域α11以及区域β12。区域β12的位置为占据微透镜10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区域β12的位置为覆盖区域α11。
微透镜10的凸形状优选由区域β12的外表面、即、图1A中的上表面形成。但是,不受其限定,也可以是区域α11不被区域β12完全覆盖,区域α11的一部分露出在外部而形成微透镜10的表面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微透镜10的凸形状由区域β12的外表面以及区域α11的外表面形成。
在本说明书中,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是指,由微透镜10的底部的外周边所围出的假想的面状部分。光学薄膜具有后述的基底层21的情况下,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对应于微透镜10与基底层21的界面。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最长径L是指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中的最长的部分的长度,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平均最长径Lave是用扫描型显微镜拍摄光学薄膜的具有微透镜10的表面,测定5处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最长径L,取其平均值。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微透镜10的高度H是指从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到微透镜10的最高的部位为止的高度,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是用扫描型显微镜拍摄光学薄膜的剖面,测定5处对微透镜10的高度H,取其平均值。
进一步,在本说明书中,区域α11的高度h是指从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到区域α11的最高的部位为止的高度,区域α11的平均高度have是用扫描型显微镜拍摄光学薄膜的剖面,测定5处对区域α11的高度h,取其平均值。
作为微透镜10的凸形状,例如列举出球截形、球台形、椭圆体球截形(用1个平面将旋转椭圆体切下而得到的形状)、椭圆体球台形(用相互平行的2个平面将旋转椭圆体切下而得到的形状)、方锥形、截棱锥形、圆锥形、圆锥台形、与它们有关联的屋顶型形状(球截形、球台形、椭圆体球截形、椭圆体球台形、方锥形、截棱锥形、圆锥形或圆锥台形沿着底面部而延伸而得到的形状)等。这些微透镜10的凸形状,相对于多个微透镜10,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微透镜10的凸形状之中,出于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优异,因而优选为球截形、球台形、椭圆体球截形、椭圆体球台形,更优选为球截形、椭圆体球截形。
予以说明,前述球状也可以不是正球状,如果是大致球状即可。大致球状是指,球状的表面相比较于外切于该球的假想的正球的表面,在前述假想的正球的中心起的法线方向上发生偏离的形状,其偏离量,相对于前述假想的正球的半径,可以是0~20%。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形状表述为“椭圆”的情况下,也包括将正圆在一个方向或多方向拉长而得到的圆形。
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平均最长径Lave优选为2μm~400μm,更优选为10μm~200μm,更加优选为20μm~100μm。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平均最长径Lave为2μm以上时,则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优异。另外,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平均最长径Lave为400μm以下时,则不能用眼睛看到微透镜10,光学薄膜的外观优异。
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优选为1μm~200μm,更优选为5μm~100μm,更加优选为10μm~50μm。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为1μm以上时,则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优异。另外,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为200μm以下时,则光学薄膜的柔软性优异。
微透镜10的高宽比(aspectratio)优选为0.3~1.4,更优选为0.35~1.3,更加优选为0.4~1.0。微透镜10的高宽比为0.3以上时,则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优异。另外,微透镜10的高宽比为1.4以下时,则容易形成辊模具的转印部,光学薄膜的制造变容易。
予以说明,微透镜10的高宽比由“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微透镜10的底面部的平均最长径Lave”算出。
(微透镜的底面部)
作为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形状,例如列举出圆形、椭圆形等。关于这些凸形状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形状,相对于多个微透镜10,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形状之中,出于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优异,因而优选为圆形、椭圆形,更优选为圆形。
予以说明,前述圆形也可以不是正圆,如果是大致圆形即可。大致圆形是指,圆形的表面相比较于外切于该圆形的假想的正圆的圆周,在前述假想的正圆的法线方向上发生偏离的形状,其偏离量,相对于前述假想的正圆的半径,可以是0~20%。
将从上方观察的光学薄膜的一个例子示于图2。
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面积(由图2的虚线包围的面积)的合计值相对于光学薄膜20的面积(由图2的实线包围的面积)的的比例,优选为20~99%,更优选为30~95%,更加优选为50~93%。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面积的合计值相对于光学薄膜20的面积的比例为20%以上时,则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优异。另外,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的面积的合计值相对于光学薄膜20的面积的比例为99%以下时,则容易形成辊模具的转印部,光学薄膜20的制造变容易。
予以说明,微透镜10的底面部13全部为相同的尺寸的圆形的情况下,微透镜10的底面部的合计面积相对于光学薄膜20的面积的比例的最大值为91%左右。
(微透镜的配置)
将微透镜10的配置例示于图3A~图3F。
作为微透镜10的配置,例如列举出六方排列(图3A)、矩形排列(图3B)、菱形排列(图3C)、直线状排列(图3D)、圆状排列(图3E)、无规排列(图3F)等。六方排列表示的是,在六边形的各顶点以及中点配置凹凸结构13,连续性地排列该六边形的配置。矩形排列表示的是,在矩形的各顶点配置凹凸结构13,连续性地排列该矩形的配置。菱形排列表示的是,在菱形的各顶点配置凹凸结构13,连续性地排列该菱形的配置。直线状排列表示的是,直线状地配置凹凸结构13。圆状排列表示的是,沿着圆而配置凹凸结构13。
在这些微透镜10的配置之中,出于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优异,因而优选为六方排列、矩形排列、菱形排列,更优选为六方排列、矩形排列。
(区域α以及区域β)
区域α11的平均高度have优选为0.8μm~160μm,更优选为4μm~80μm,更加优选为8μm~40μm。区域α11的平均高度have为0.8μm以上时,则赋予光学薄膜的区域α的性能(紧贴性、耐冲击性)优异。另外,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为160μm以下时,则赋予光学薄膜的区域β的性能(耐擦伤性、防污性、阻燃性、抗静电性、耐候性)优异。
区域α11的平均高度have相对于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的比率(have/Have)优选为0.04~0.96,更优选为0.1~0.92,更加优选为0.2~0.88。区域α11的平均高度have相对于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的比率为0.04以上时,则赋予光学薄膜的区域α的性能优异。另外,区域α11的平均高度have相对于微透镜10的平均高度Have的比率为0.96以下时,则赋予光学薄膜的区域β的性能优异。
区域α11的体积相对于微透镜10的体积的比率优选为0.01~0.90,更优选为0.02~0.80,更加优选为0.03~0.70。区域α11的体积相对于微透镜10的体积的比率为0.01以上时,则赋予给光学薄膜的区域α的性能优异。另外,体积的区域α11的体积相对于微透镜10的比率为0.90以下时,则赋予给光学薄膜的区域β的性能优异。
在微透镜10中,也可在区域α11与区域β12之间,存在其它的区域。其它的区域可以是1层,也可以是多个层。作为其它的区域,例如列举出提高区域α与区域β的紧贴性的中间区域等。
(区域α)
关于区域α,由具有从紧贴性、耐冲击性以及低卷曲性之中选择出的至少1种性能的树脂组合物构成。
通过使区域α具有紧贴性的性能,从而可使得微透镜10(基底层21)与基材22紧贴,或者使得微透镜10(基底层21)与玻璃基板41紧贴,可使面发光体的结构稳定性优异,可不需要粘附层23等,面发光体的生产率、弯曲性优异。
本说明书中的“紧贴性”通过依照ISO2409进行的附着性试验来评价。具体而言,根据以下的方法来评价。
使用割刀(cutter-knife),对于在基材22上形成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的样品进行达到基材22的11条切割,制作100块格子状图案(十字切割)。切割的间隔,在本评价中设为2mm。将赛璐玢胶带较强地压接于格子状图案部分,将赛璐玢胶带的端部以45°的角度一下子剥离。其后,将格子状图案的状态与ISO2409中记载的标准图进行比较,利用分类0~分类5的6阶段紧贴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为分类0的情况下为紧贴性最高,试验结果是分类5的情况下紧贴性最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光学薄膜20的紧贴性,依照ISO2409进行的附着性试验结果为分类0或分类1,优选为分类0。分类0表示的是,“切割的边缘是完全地光滑,任一个格子块都没有剥落。”。分类1表示的是,“切割的交叉点中的涂膜的较小的剥落。在十字切割部分受到影响的格子块明确地不超过5%。”。
本说明书中的“在十字切割部分受到的影响”是指,在试验中用赛璐玢胶带进行剥离之后的格子状图案脱落的程度。
为了使区域α具有紧贴性的性能,因而在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例如具有双酚骨架的单体单元、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等含有具有紧贴性的骨架的单体单元即可。
作为用于构成具有双酚骨架的单体单元的单体,例如列举出环氧乙烷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用于构成芳香族(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单体,例如列举出乙氧基化芴(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苄基(甲基)丙烯酸酯、苯基缩水甘油基醚(甲基)丙烯酸酯、苯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苯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等。
相对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含有具有紧贴性的骨架的单体单元的含有率,出于使微透镜10(基底层21)的紧贴性优异,因而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90%质量,更加优选为20%质量~80%质量。
通过使区域α具有耐冲击性的性能,从而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破损。
本说明书中的“耐冲击性”根据以下的方法来评价。
在依照ISO6272的落下式冲击变形试验中,将500g的球从50cm的高度落下,确认有无发生破裂或剥落,将没有破裂或剥落的作为耐冲击性优异。
为了使区域α具有耐冲击性的性能,优选在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例如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等具有柔软性的单体单元。
作为用于构成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单体,例如列举出:通过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通过将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加成于醇类(烷二醇、聚醚二醇、聚酯二醇、螺环二醇化合物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羟基,并且使残余的异氰酸酯基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
相对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的具有柔软性的单体单元的含有率,出于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破损,因而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60%质量,更加优选为20%质量~50%质量。
通过使区域α具有低卷曲性的性能,从而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卷曲,面发光体的生产率优异。
本说明书中的“低卷曲性”根据以下的方法来评价。
将光学薄膜20切割为50mm见方尺寸,在60℃干燥4小时,利用除静电风机进行除电,在平整的面上按照具有微透镜10的面在上方的方式静置。在该状态下,利用高度计测定光学薄膜20的4个角落各自距离前述平整的面的距离(卷曲)。卷曲性评价为前述4个角落各自的距离的平均值(mm)。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薄膜20的卷曲性为1.0mm以下,优选为0.01mm~1.0mm,更优选为0.03mm~0.9mm,更加优选为0.05mm~0.8mm。
为了使区域α具有低卷曲性的性能,因而优选在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例如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聚酯多元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芳香族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等低弹性的单体单元。这些低弹性的单体单元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用于构成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单体,例如列举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在这些低弹性的单体单元之中,出于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卷曲,因而优选为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聚酯多元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芳香族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更优选为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相对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低弹性的单体单元的含有率,出于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卷曲,面发光体的生产率优异,因而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50%质量,更加优选为15%质量~40%质量。
相对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的聚氧化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聚酯多元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以及芳香族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含有率的合计值,出于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卷曲,面发光体的生产率优异,因而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50%质量,更加优选为15%质量~40%质量。
为具有低卷曲性的性能,基材22的材料,考虑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组合,优选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纤维素树脂、酰亚胺树脂,更优选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酰亚胺树脂,更加优选为聚酯树脂。
另外,区域α也可包含第1微粒。关于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如果是具有可见光波长区域(大致400nm~700nm)的光漫射效果的微粒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微粒。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第1微粒的材料,例如列举出金、银、硅、铝、镁、锆、钛、锌、锗、铟、锡、锑、铈等金属;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锗、氧化铟、氧化锡、铟锡氧化物、氧化锑、氧化铈等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铝等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镁等金属碳酸化物;氮化硅等金属氮化物;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树脂等。这些微粒的材料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微粒的材料之中,出于制造光学薄膜20时的处理性优异,因而优选为硅、铝、镁、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镁、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的颗粒,更优选为氧化硅、氧化铝、氢氧化铝、碳酸镁、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硅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的颗粒。
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折射率,出于使光学薄膜20的光透射性优异,因而优选为1.30~2.00,更优选为1.35~1.95,更加优选为1.40~1.90。第1微粒的折射率是在20℃使用钠D线而测定出的值。
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5μm~20μm,更优选为1μm~15μm,更加优选为1.5μm~10μm。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时,则可有效地散射可见波长区域的光。另外,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时,则可抑制面发光体的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
予以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体积平均粒径使用利用库尔特计数器而测定出的数值。
作为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形状,例如列举出球状、圆柱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角锥状、圆锥状、星型状、无定形状。这些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形状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形状之中,出于可有效地散射可见波长区域的光,因而优选为球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角锥状、星型状,更优选为球状。
相对于区域α总质量,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含有率优选为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45%质量,更加优选为5%质量~40%质量。相对于区域α总质量,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含有率为1%质量以上时,则光学薄膜20的光漫射性优异,可抑制面发光体的出射光波长的出射角度依赖性。另外,相对于区域α总质量的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下时,则抑制光学薄膜20的卷曲,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和法线亮度优异。
予以说明,相对于区域α总质量的、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含有率,可在实质上以与相对于中间层25总质量的、中间层25中所含的第1微粒的含有率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以上,更优选为1000~10000000,更加优选为2000~5000000。
(区域β)
区域β由具有从耐擦伤性、防污性、阻燃性、抗静电性以及耐候性之中选择出的至少1种性能的树脂组合物构成。
通过使区域β具有耐擦伤性,从而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受损,可维持光学薄膜20和面发光体的光学性能。
本说明书中的“耐擦伤性”根据以下的方法来评价。在光学薄膜20上,使用摩擦试验机(机种名“RT-200”,(株)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将擦布以载荷200g、300mm的距离、1往复/分钟的速度而往复合计1000次,赋予擦伤。
擦伤性评价为从将摩擦试验后的光学薄膜20进行层叠而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减去将摩擦试验前的光学薄膜20进行层叠而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而得到的值(%)。
本实施方式中的耐擦伤性优选为-0.01%~0.01%,更优选为-0.008%~0.008%,更加优选为-0.006%~0.006%。
为了使区域β具有耐擦伤性的性能,因而优选在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例如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等可赋予耐擦伤性的单体单元。
作为用于构成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单体,例如列举出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六(甲基)丙烯酸酯类;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等五(甲基)丙烯酸酯类;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改性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四(甲基)丙烯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碳原子数2~5的脂肪族烃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甲基)丙烯酸酯类等。
相对于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的可赋予耐擦伤性的单体单元的含有率,出于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受损伤,可维持光学薄膜20和面发光体的光学性能,因而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80%质量,更加优选为40%质量~70%质量。
通过使区域β具有防污性,从而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污垢的附着,可维持光学薄膜20和面发光体的光学性能。
本说明书中的“防污性”根据以下的方法来评价。
使用接触角计测定光学薄膜20的表面与纯水的静态接触角,将静态接触角为90°以上作为防污性优异。
为了使区域β具有防污性的性能,因而在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例如氟化合物、硅氧烷化合物、长链脂肪族化合物等具有拒水拒油性的化合物即可。
作为氟化合物,例如列举出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全氟烷氧基氟树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等。
作为硅氧烷化合物,例如列举出四甲基原硅酸、叠氮化三甲基硅烷基N-(2-氨基甲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アジ化トリメチルシオルN-(2-アミノメチル)-3-アミノプロピルトリメトキシシラン)、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乙氧基三甲基硅烷、[3-(2,3-环氧基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三氯硅烷、四氯硅烷等。
作为长链脂肪族化合物,例如列举出二十碳五烯酸、亚油酸、油酸等。
相对于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具有拒水拒油性的化合物的含有率,出于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污垢附着,可维持光学薄膜20和面发光体的光学性能,因而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更加优选为0.5%质量~5%质量。
通过使区域β具有阻燃性,从而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火灾的延燃或者可实现光学薄膜20的自身灭火。
本说明书中的“阻燃性”根据以下的方法来评价。
在依照UL94规格(UnderwritersLaboratoriesInc.策划规定的制品安全规格)的燃烧性试验中,将满足UL94HB或UL94V2作为阻燃性优异。
为了使区域β具有阻燃性的性能,因而在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例如磷酸酯化合物、含卤素的化合物等具有阻燃性的化合物即可。
作为磷酸酯化合物,例如列举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三丁氧基乙基磷酸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酚酯、甲酚基二苯基磷酸酯、辛基二苯基磷酸酯、二异丙苯基磷酸酯、2-萘基二苯基磷酸酯、甲酚基二(2,6-二甲苯基)磷酸酯等。
作为含卤素的化合物,例如列举出四溴代双酚A、十溴代二苯基氧化物、六溴代环十二烷、八溴代二苯基醚、双三溴代苯氧基乙烷、乙撑双四溴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三溴酚、卤代聚苯乙烯、氯化聚烯烃、聚氯乙烯等。
相对于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具有阻燃性的化合物的含有率,出于可抑制光学薄膜20的火灾的延燃或者可实现光学薄膜20的自身灭火,因而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20%质量,更加优选为3%质量~15%质量。
通过使区域β具有抗静电性,从而可抑制由静电等导致的垃圾或灰尘向光学薄膜20的附着,可维持光学薄膜20和面发光体的光学性能。
本说明书中的“抗静电性”根据依照IEC60093的电阻率试验来评价。具体而言,根据以下的方法来评价。
使用电阻率计,在光学薄膜20的表面,使用环状探头,施加500V的电压,测定保持了60秒时的表面电阻率。
光学薄膜20的表面电阻率,出于可抑制由静电等导致的垃圾或灰尘向光学薄膜20的附着,可维持光学薄膜20和面发光体的光学性能,因而优选为1013Ω/cm2以下,更优选为108Ω/cm2~1013Ω/cm2,更加优选为109Ω/cm2~1012Ω/cm2
为了使区域β具有抗静电性的性能,因而在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例如离子性液体、季铵化合物、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导电性高分子等具有导电性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即可。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化合物之中,出于向树脂中的分散性优异,因而优选为离子性液体。
离子性液体是指以液体存在的盐,包含阴离子和阳离子。
作为离子性液体的阴离子,例如列举出卤素、酰亚胺、酰胺、硫酸盐、磷酸盐等。这些离子性液体的阴离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离子性液体的阴离子之中,出于抗静电性优异,因而优选为酰亚胺、酰胺、硫酸盐,更优选为酰亚胺、硫酸盐。
作为卤素,例如列举出四氟硼酸盐、六氟磷酸盐、氯化物、四氯铝酸盐、溴化物、碘化物等。这些卤素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酰亚胺,例如列举出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等。这些酰亚胺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酰胺,例如列举出氨腈、三氟甲基磺酰基酰胺等。这些酰胺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硫酸盐,例如列举出丁基硫酸盐、甲基硫酸盐、乙基硫酸盐、硫酸氢盐、辛基硫酸盐、烷基硫酸盐等。这些硫酸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磷酸盐,例如列举出丁基磷酸盐等。这些磷酸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此外,列举出硝酸盐、硫代氰酸盐、乙酸盐、氨基乙酸盐、乳酸盐等。
作为离子性液体的阳离子,例如列举出铵盐、咪唑鎓盐、鏻盐、吡啶鎓盐、吡咯烷鎓盐、吡咯啉鎓盐、三氮鎓盐等。这些离子性液体的阳离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离子性液体的阳离子之中,出于抗静电性优异,因而优选为铵盐、咪唑鎓盐,更优选为铵盐。
作为铵盐,例如列举出丁基三甲基铵、乙基二乙基丙基铵、2-羟乙基-三乙基铵、甲基-三辛基铵、甲基三辛基铵、四丁基铵、四乙基铵、四庚基铵、三丁基甲基铵、三乙基甲基铵、三(2-羟基)甲基铵等。这些铵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咪唑鎓盐,例如列举出1-烯丙基-3-甲基咪唑鎓、1-苄基-3-甲基咪唑鎓、1,3-双(氰基甲基)咪唑鎓、1,3-双(氰基丙基)咪唑鎓、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4-(3-丁基)-1-咪唑鎓、1-(3-氰基丙基)-3-甲基咪唑鎓、1-乙基-3-甲基咪唑鎓、1-丁基-3-甲基咪唑鎓、1-癸基-3-甲基咪唑鎓、1,3-二乙氧基咪唑鎓、1,3-二甲氧基-2-甲基咪唑鎓、1-己基-3-甲基咪唑鎓、1-甲基-3-辛基咪唑鎓、1-甲基-3-丙基咪唑鎓等。这些咪唑鎓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鏻盐,例如列举出四丁基鏻、三丁基甲基鏻、三己基十四烷基鏻等。这些鏻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吡啶鎓盐,例如列举出1-丁基-3-甲基吡啶鎓、1-丁基-4-甲基吡啶鎓、1-丁基吡啶鎓、1-乙基吡啶鎓、1-(3-氰基丙基)吡啶鎓、3-甲基-4-丙基吡啶鎓等。这些吡啶鎓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吡咯烷鎓盐,例如列举出1-丁基-1-甲基吡咯烷鎓、2-甲基吡咯烷鎓、3-苯基吡咯烷鎓等。这些吡咯烷鎓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吡咯啉鎓盐,例如列举出2-乙酰基吡咯啉鎓、3-乙酰基吡咯啉鎓、1-(2-硝基苯基)吡咯啉鎓等。这些吡咯啉鎓盐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离子性液体也可以是市售的离子液体,例如列举出“FC-4400”等住友3M株式会社制的FC系列;“AMINOIONAS100”、“AMINOIONAS300”、“AMINOIONAS400”等日本乳化剂(株)制的AMINOIONAS系列等。
作为季铵化合物,例如列举出氟化铵、氯化铵、溴化铵、碘化铵、氢氧化铵、多卤化铵等。
作为导电性高分子,例如列举出聚噻吩、聚噻吩亚乙烯基、聚(3-烷基噻吩)、聚对苯撑(polyparaphenylene)、聚对苯撑乙烯(polyparaphenylenevinylene)、聚苯胺、聚吡咯、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等。
作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列举出胆酸钠、脱氧胆酸钠、乙醇酸钠、牛磺胆酸钠、牛磺脱氧胆酸钠、N-月桂酰肌氨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肉豆蔻基三甲基溴化铵等。
相对于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具有导电性的化合物的含有率,出于可抑制由静电等导致的垃圾或灰尘向光学薄膜20的附着,可维持光学薄膜20和面发光体的光学性能,因而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15%质量,更加优选为3%质量~10%质量。
通过使区域β具有耐候性,从而可抑制由天候导致的光学薄膜20的劣化,可维持光学薄膜20和面发光体的光学性能。
本说明书中的“耐候性”根据以下的方法来评价。
将光学薄膜20暴露于紫外光波长(295nm~450nm)的光以800W/cm2下350小时后,相对于暴露前的光学薄膜20的全光线透射率,在暴露后的光学薄膜20的全光线透射率为0.7倍~1.05倍时,作为耐候性优异。
为了使区域β具有耐候性的性能,因而优选在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例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散射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等抑制由天候导致的劣化的化合物。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列举出苯并三唑化合物、三嗪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苯甲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紫外线散射剂,列举出氧化钛、氧化锌等。
作为光稳定剂,例如列举出受阻胺类化合物、酚化合物等。
作为抗氧化剂,列举出磷酸化合物、硫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等。抗氧化剂具有提高热稳定性和氧稳定性的作用。
相对于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抑制由天候导致的劣化的化合物的含有率,出于可抑制由天候导致的光学薄膜20的劣化,可维持光学薄膜20和面发光体的光学性能,因而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15%质量,更加优选为3%质量~10%质量。
在区域β中,也可包含第2微粒。关于区域β中所含的第2微粒的材料、体积平均粒径、形状,可使用与前面所述的区域α中所含的第1微粒同样的材料、体积平均粒径、形状,出于同样的原由而优选为同样的范围。
第1微粒与第2微粒的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形状分别可以为相同,分别也可以不同。
另外,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以上,更优选为1000~10000000,更加优选为2000~5000000。
优选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与构成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是不同的。
(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构成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树脂组合物,可在相当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实施方式的范围,使用任意的树脂组合物。
作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列举出将所希望的化合物进行混合的方法、将所希望的单体进行聚合的方法、将所希望的化合物分散于所希望的单体中而聚合的方法等。
作为将单体进行聚合的方法,例如列举出将包含单体的热固化性组合物加热而固化的方法、对包含单体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线而固化的方法等。在这些树脂的制造方法之中,出于工序简便并且固化速度快,因而优选为对包含单体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线而固化的方法。
作为活性能量线,例如列举出紫外线、电子束、X射线、红外线、可见光线等。在这些活性能量线之中,出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异,可抑制光学薄膜的劣化,因而优选为紫外线、电子束,更优选为紫外线。
(光学薄膜的构成)
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光学薄膜20包含基材22、凸状的微透镜10、粘附层23、以及保护薄膜24。凸状的微透镜10配置于基材22上。在与基材22的配置有凸状微透镜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粘附层23以及保护薄膜24。粘附层23位于基材22与保护薄膜24之间。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出于对凸形状微透镜10的形状的维持优异,因而如图4所示,优选为在凸形状微透镜10的底面部与基材22之间形成有基底层21的光学薄膜。但本发明的光学薄膜不受限于此。
(基底层)
基底层21主要具有如下的作用:缓和伴随着固化时的聚合收缩等而发生的应力,从而维持微透镜10的凸形状。
作为基底层21的材料,例如列举出公知的树脂等。在这些基底层21之中,出于工序简便、通过将基底层21与凸形状微透镜10制成1个连续膜状体而可提高与基材22的紧贴性,因而优选基底层21的材料与区域α11的材料相同。予以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会将基底层21与区域α11一并地称为中间层25。
基底层21的厚度优选为1μm~60μm,更优选为3μm~40μm,更加优选为5μm~30μm。基底层21的厚度为1μm以上时,则光学薄膜的处理性优异。另外,基底层21的厚度为60μm以下时,则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优异。
(基材)
包含基材22在内而将光学薄膜层叠在有机EL元件40上的情况下,基材22优选由容易使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光透射的材料形成。具体而言,关于基材18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依照JISK7361测定得到的值优选为50%以上。
另外,在制造光学薄膜时通过在辊模具与基材22之间夹持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而照射活性能量线的情况下,基材22优选由容易使活性能量线透射的材料形成。
作为基材22的材料,例如列举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等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酰亚胺、聚酰亚胺酰胺等酰亚胺树脂;玻璃;金属。在这些基材的材料之中,出于柔软性优异,活性能量线的透射性优异,因而优选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纤维素树脂、酰亚胺树脂,更优选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酰亚胺树脂,更加优选为聚酯树脂。
基材22的厚度优选为10μm~500μm,更优选为20μm~400μm,更加优选为50μm~300μm。基材的厚度为10μm以上时,则光学薄膜的处理性优异。另外,基材的厚度为500μm以下时,则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优异。
(粘附层23)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20中,为了与有机EL发光元件30粘接,因而也可在不具有微透镜10的表面,设置粘附层23。在光学薄膜10上具有基材22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基材22的表面设置粘附层23即可。
作为粘附层23,例如列举出公知的粘附剂等。
在粘附层23的表面,为了提高光学薄膜10的处理性,也可设置保护薄膜24。在将光学薄膜10等贴在有机EL发光元件30的表面时,将保护薄膜24从光学薄膜10等剥离即可。
作为保护薄膜24,例如列举出公知的保护薄膜等。
进一步,也可在基材22的设置微透镜10的一侧的表面形成底漆层。即,也可在基材22与区域α之间形成底漆层。
通过在基材22的表面设置底漆层,可使基材22与区域α的紧贴性更为牢固。进一步,可提高区域α的成膜性。
作为底漆层的材料,例如列举出水系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树脂、醚系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系氨基甲酸酯树脂等氨基甲酸酯树脂等。这些底漆层的材料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在这些底漆层的材料之中,出于基材22与区域α的紧贴性优异,因而优选为氨基甲酸酯树脂,更优选为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树脂。
(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关于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出于工序简便,光学薄膜的成形性优异,因而优选为包含顺次实行的下述工序的制造方法。
工序A:旋转辊模具,所述辊模具具有排列有多个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外周面,令基材沿前述辊模具的外周面在前述辊模具的旋转方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在前述辊模具的外周面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用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前述微透镜转印部的凹形状的一部分的工序。
工序B:向前述辊模具的外周面与前述基材之间供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工序。
工序C:在前述辊模具的外周面与前述基材之间夹持有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状态下,对前述辊模具的外周面与前述基材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线的工序。
工序D:将由前述工序C获得了的固化物从前述辊模具剥离的工序。
换言之,一种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如下工序:旋转辊模具,所述辊模具具有排列有多个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外周面,令基材沿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在前述辊模具的旋转方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在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用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前述微透镜转印部的凹形状的一部分,向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与前述基材之间供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在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与前述基材之间至少夹持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状态下,对前述辊模具的前述外周面与前述基材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线,获得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与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固化物,将前述固化物从前述辊模具剥离。
关于包含顺次实行的工序A~工序D的制造方法,例如通过使用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而成为可能。
以下,对使用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制造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不受限于使用了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的方法。
(工序A)
工序A是如下的工序:旋转辊模具51,所述辊模具51具有排列有多个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外周面,令基材22沿着辊模具51的外周面在辊模具51的旋转方向(图6的箭头的方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在辊模具51的外周面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由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微透镜转印部的凹形状的一部分。
作为辊模具51,例如列举出铝、黄铜、钢等的金属模具;硅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ABS树脂、氟树脂、聚甲基戊烯树脂等树脂模具;对树脂实施镀敷而得到的模具;由通过将各种金属粉混合于树脂而得到的材料制作出的模具等。在这些辊模具51之中,出于耐热性以及机械强度优异,适于连续生产,因而优选为金属模具。具体而言,金属模具,从对于聚合发热的耐久性高、不易变形、不易造成损伤、可进行温度控制、适于精密成形等很多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辊模具51中,为了形成光学薄膜20的凸形状微透镜,因而具有与前述凸形状对应的凹形状的转印部。
作为转印部的制造方法,例如列举出使用金刚石钻头(diamondbite)的切削、如国际公开2008/069324号小册子中记载的的蚀刻等。在这些转印部的制造方法之中,在形成球截形等具有曲面的凹形状的情况下,出于辊模具51的生产率优异,因而优选为如国际公开2008/069324号小册子中记载的蚀刻,在形成方锥形等不具有曲面的凹形状的情况下,出于辊模具51的生产率优异,因而优选为基于金刚石钻头的切削。
另外,作为转印部的制造方法,可使用如下的方法:由具有将转印部的凹形状进行反转而得到的凸形状的主模(mastermold),使用电铸法制作金属薄膜,将该金属薄膜卷绕于辊芯构件,从而制造圆筒形的辊模具。
辊模具51的转速,出于光学薄膜的成形性以及生产率优异,因而优选为0.1m/分钟~50m/分钟,更优选为0.3m/分钟~40m/分钟,更加优选为0.5m/分钟~30m/分钟。
基材22的移动速度,出于光学薄膜的成形性以及生产率优异,因而优选为0.1m/分钟~50m/分钟,更优选为0.3m/分钟~40m/分钟,更加优选为0.5m/分钟~30m/分钟。
关于辊模具51的转速与基材22的移动速度,出于光学薄膜的成形性优异,因而优选为相同程度的速度。
作为在辊模具51的外周面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方法,例如列举出如下的方法:使用喷嘴52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加于辊模具51,然后使其与刮刀54接触而形成堆积(bank)53,使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在辊模具5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而涂布的方法;使用喷嘴52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加于辊模具51,利用夹持辊或空气帘的压力,从而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在辊模具5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而涂布的方法;在刮刀54上滴加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顺沿着刮刀54到达辊模具51的外周面而形成堆积53,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在辊模具5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而涂布的方法;等。在这些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方法之中,出于可抑制微透镜内的气泡的产生,光学薄膜的生产率优异,因而优选为:在刮刀54上滴加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顺沿着刮刀54到达辊模具51的外周面而形成堆积53,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在辊模具5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而涂布的方法。
喷嘴52可以是单数(1点)也可以是多个,但是出于可均匀地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因而优选为单数(1点)。
在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时,出于可均匀地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因而优选在辊模具51的外周面上形成堆积53。
刮刀54对于形成堆积53是有效的。
作为刮刀54的材料,例如列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等树脂;铝、不锈钢等金属等。在这些刮刀54的材料之中,出于柔软性优异,抑制对辊模具51造成的损伤,因而优选为树脂,其中优选为聚酯树脂。
作为刮刀54的替代物,也可使用辊涂机、刮棒涂布机等。
为了使得从有机EL元件发出的光较多地通过于区域β而取出到外部,优选尽可能多地用区域β覆盖区域α的表面。因此,工序A中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优选的是使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依从辊模具51的外周面的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的涂布。换言之,在涂布之时使得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依从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表示的是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一边压按于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一边流动,由此具有模仿了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凸形状表面。
作为使得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依从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的涂布方法,例如列举出如下的方法:一边将具有锥形(taper)形状的锐利尖端的刮刀54、辊涂机或刮棒涂布机压按于旋转着的辊模具51的表面,一边形成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堆积53,利用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周边边缘部与刮刀54或者辊涂机或刮棒涂布机、对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施加剪切力,其结果使表面张力在模仿凹形状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表面起作用的方法,等。
由此,可抑制光学薄膜内的气泡的产生,且可尽可能多地用区域β覆盖区域α,可充分发挥光学薄膜中的区域β的作用。
关于基材22,出于可进行基底层的厚度的控制,因而优选利用夹持辊56、按压辊56’朝向辊模具51押压。
作为夹持辊56、按压辊56’的材料,列举出铝、不锈钢、黄铜等金属;在前述金属的表面具有橡胶层的材料等。在这些夹持辊56、按压辊56’的材料之中,优选为在金属的表面具有橡胶层的材料。
作为橡胶层的橡胶的材料,例如列举出乙烯丙烯橡胶、丁二烯橡胶、氨基甲酸酯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在这些橡胶层的橡胶的材料之中,出于对活性能量线的耐受性优异,因而优选乙烯丙烯橡胶、硅橡胶。
夹持辊56、按压辊56’的表面的橡胶层,优选JIS-K-6253所规定的橡胶硬度为20~90度,更优选为40~85度,更加优选为50~80度。橡胶层的橡胶硬度为20度以上时,则对光学薄膜内的气泡产生的抑制作用优异。另外,橡胶层的橡胶硬度为90度以下时,则施加于基材22的应变变小,对基材22的破损的抑制作用优异。
为了使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依从辊模具51的外周面的凹形状的表面,因而优选的是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还控制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或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在涂布时的温度。原因在于,通过控制前述粘度或前述温度,从而决定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与辊模具51的外周面的凹形状接触时的接触角(润湿性),确定是否可以依照凹形状的表面进行覆盖。例如,当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过小时,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仅仅存在于凹形状的深处,变得难以充分地依从凹形状的表面,当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过大时,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不能流动至凹形状的深处,从而倾向于变得难以充分地依从凹形状的表面。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见后述。
关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在涂布时的温度,出于可跟随辊模具51的外周面的凹形状的表面而覆盖,因而优选为10~90℃,更优选为20~80℃。
关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在涂布时的温度,可通过根据需要,在辊模具51的内部或外部设置护套式加热器以及温水夹套等热源设备而控制。
(工序X)
想使光学薄膜20的微透镜的区域α与区域β的界面清晰的情况下,优选恰在工序B的之前包含如下的工序(工序X):对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照射活性能量线,固化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
予以说明,在没有工序X的情况下,微透镜中的区域α与区域β的界面附近发生渐变化,区域α与区域β的界面附近成为包含区域α的成分以及区域β的成分这两者的区域。
作为照射活性能量线的方法,例如列举出使用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的方法等。
关于基于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而进行的活性能量线的照射,优选在辊模具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地照射,例如,通过在紫外线灯上连接由光纤形成的线光源(linelight)的光入射端,将前述线光源的线状的光出射端按照在辊模具近旁使得线方向与辊模具的宽度方向吻合的方式配置,从而可在辊模具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地照射活性能量线。
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的所照射的活性能量线的积算光量,出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固化性优异,不妨碍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涂布,因而优选为0.01J/cm2~5J/cm2,更优选为0.1J/cm2~3J/cm2
为了不会因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的活性能量线发生扩散而在涂布前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固化,也可根据需要在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的周围设置遮光板。
(工序B)
工序B是,向辊模具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之间供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工序。
作为向辊模具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之间供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方法,例如列举出如下的方法:使用喷嘴52’在涂布有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辊模具51上滴加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然后使其介由基材22与夹持辊56接触形成堆积53’,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在辊模具5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而涂布的方法;在基材22的表面上预先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使涂布有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辊模具51与涂布有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基材22接合而涂布的方法,等。在这些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方法之中,出于可抑制在微透镜内的气泡产生,容易控制基底层的厚度,因而优选的是:使用喷嘴52’在涂布有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辊模具51上滴加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然后使其介由基材22与夹持辊56接触形成堆积53’,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在辊模具5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而涂布的方法。
(工序C)
工序C是,在辊模具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之间至少夹持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状态下,对辊模具51的外周面与基材22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线的工序。
作为照射活性能量线的方法,例如列举出使用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的方法等。
作为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的活性能量线的发光光源,例如列举出化学灯、低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无电极紫外线灯、可见光卤素灯、氙灯等。
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的所照射的活性能量线的积算光量,出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优异,抑制光学薄膜的劣化,因而优选为0.1J/cm2~10J/cm2,更优选为0.5J/cm2~8J/cm2
工序C结束后,获得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与前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固化物。
(工序D)
工序D是,将由工序C获得了的固化物从辊模具51剥离的工序。
为了容易将固化物从辊模具51进行剥离,因而也可预先对辊模具51的外周面实施表面处理。
作为辊模具51的表面处理方法,例如列举出:镀镍、镀铬、类金刚石碳涂布(diamond-likecarboncoating)等镀敷处理;将氟系脱模剂、硅氧烷系脱模剂、植物油脂等脱模剂进行涂布的方法等。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以及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通过活性能量线照射而固化,从而构成光学薄膜的区域α。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将作为上述的区域α而记载的成分适当配混构成所希望的区域α即可。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通过活性能量线照射而固化,从而构成光学薄膜的区域β。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按照将作为上述的区域β而记载的成分适当配混构成所希望的区域β即可。
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或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中,也可根据需要包含其它成分。
作为其它成分,列举出脱模剂、流平剂、分散稳定剂、粘度调整剂等各种添加剂。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粘度,出于制造光学薄膜时的处理性优异,因而优选为10mPa·s~3000mPa·s,更优选为20mPa·s~2500mPa·s,更加优选为30mPa·s~2000mPa·s。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出于可依从辊模具51的外周面的凹形状的表面,制造光学薄膜时的处理性优异,因而优选为10mPa·s~3000mPa·s,更优选为20mPa·s~2500mPa·s,更加优选为30mPa·s~2000mPa·s。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出于容易填充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容易控制区域α与区域β的比例,因而优选低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粘度。
予以说明,以上的说明中,虽然说明了利用活性能量线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进行固化而制造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方法,但在本发明中,通过用热代替活性能量线,且用热固化性组合物代替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利用热将热固化性组合物进行固化,也可同样地获得本发明的光学薄膜。
可将上述的光学薄膜20设置于后述的面发光体的光出射侧。具体而言,可设置于有机EL发光元件的光出射侧,用作平板显示器,或者用作照明器具。
(面发光体)
本发明的面发光体包含本发明的光学薄膜。
作为本发明的面发光体,例如列举出图5所示那样的面发光体。
以下,对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面发光体不受限于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
图5所示的面发光体包含有通过顺次层叠玻璃基板41、阳极42、发光层43、阴极44而成的有机EL元件40及光学薄膜20。在玻璃基板41的与形成有机EL元件40的面为相反侧的表面,设置有光学薄膜20。
在有机EL元件40上设置有本发明的光学薄膜20的面发光体的光学特性、特别是光取出效率优异。另外,关于在有机EL元件40上设置有本发明的光学薄膜20的面发光体,出于光学薄膜20的物理特性、特别是、耐冲击性、耐擦伤性、防污性、抗静电性、耐候性优异,因而充分地维持光学性能。
予以说明,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其它方面是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基材以及排列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关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在用于测定前述基材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紧贴性的附着性试验中,试验结果为分类0或分类1,所述附着性试验依照ISO2409进行,摩擦试验前后的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之差为-0.01%~0.01%,所述摩擦试验是以载荷200g将擦布在前述光学薄膜的前述区域β上往复1000次。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其它方面是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基材以及排列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将50mm见方的前述光学薄膜在60℃下干燥4小时后,4个角落的卷曲的平均值为1.0mm以下,摩擦试验前后的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之差为-0.01%~0.01%,所述摩擦试验是以载荷200g将擦布在前述光学薄膜的前述区域β上往复1000次。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其它方面是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基材以及排列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关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在用于测定前述基材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紧贴性的附着性试验中,试验结果为分类0或分类1,所述附着性试验依照ISO2409进行,将50mm见方的前述光学薄膜在60℃下干燥4小时后,4个角落的卷曲的平均值为1.0mm以下,摩擦试验前后的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之差为-0.01%~0.01%,所述摩擦试验是以载荷200g将擦布在前述光学薄膜的前述区域β上往复1000次。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其它方面是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基材以及排列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关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在用于测定前述基材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紧贴性的附着性试验中,在十字切割部分受到的影响为5%以下,所述附着性试验依照ISO2409进行,依照IEC60093的电阻率试验中的前述区域β的表面电阻值为1013Ω/cm2以下。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其它方面是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基材以及排列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关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在用于测定前述基材与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紧贴性的附着性试验中,试验结果为分类0或分类1,所述附着性试验依照ISO2409进行,将50mm见方的前述光学薄膜在60℃下干燥4小时后,4个角落的卷曲的平均值为1.0mm以下,依照IEC60093的电阻率试验中的前述区域β的表面电阻值为1013Ω/cm2以下。
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其它方面是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基材以及排列在前述基材上的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具有双酚骨架的单体单元、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以及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在前述光学薄膜中,相对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具有双酚骨架的单体单元的含有率为10~80%质量,相对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含有率为10~60%质量,相对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含有率为10~50%质量。
在前述光学薄膜中,相对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具有双酚骨架的单体单元的含有率为20~65%质量,相对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含有率为20~50%质量,相对于构成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含有率为15~40%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一种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其中,前述区域α由具有从紧贴性、耐冲击性以及低卷曲性之中选择出的至少1种性能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前述区域β由具有从耐擦伤性、防污性、阻燃性、抗静电性以及耐候性之中选择出的至少1种性能的树脂组合物构成。
前述区域α也可由具有紧贴性的性能的树脂组合物构成。
前述区域α也可由具有低卷曲性的性能的树脂组合物构成。
前述区域β也可由具有耐擦伤性的性能的树脂组合物构成。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一种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其中,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具有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树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一种是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其中,构成前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具有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树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一种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前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前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前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前述区域α,其中,构成前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具有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树脂,构成前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包含具有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树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
(附着性试验(紧贴性评价))
其为依照ISO2409进行的附着性试验,具体而言根据以下的方法进行了评价。
使用割刀,对于由实施例和比较例获得的光学薄膜施加达到基材22的11条切伤,制作出100块格子状图案(十字切割)。此时,使用专用的切割机引导器(商品名“No.315スーパーカッターガイド”,太祐机材(株)制)。在本评价中,将切伤的间隔设为2mm。将赛璐玢胶带较强地压接于格子状图案部分,将赛璐玢胶带的端部以45°的角度一下子剥离。其后,将格子状图案的状态与ISO2409中记载的标准图进行比较,利用分类0~分类5的6阶段对紧贴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为分类0的情况下为紧贴性最高,试验结果是分类5的情况下为紧贴性最低。
(卷曲性试验(卷曲性评价))
将由实施例和比较例获得了的光学薄膜切割为50mm见方尺寸,在60℃干燥4小时,利用除静电风机(机种名“SJ-F020”,基恩士公司制)而除电,在平整的面上按照具有微透镜的面在上方的方式静置。在该状态下,光学薄膜的4个角落各自距离平整面的距离由高度计(机种名“HDS-H30C”,三丰公司(MitutoyoCorporation)制)测出。
卷曲性评价为前述4个角落各自中的距离的平均值(mm)。
(摩擦试验(擦伤性评价))
在由实施例和比较例获得的光学薄膜上,使用摩擦试验机(机种名“RT-200”,(株)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将擦布以载荷200g、300mm的距离以1往复/分钟的速度往复合计1000次,赋予擦伤。
擦伤性评价为从将摩擦试验后的光学薄膜进行层叠而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减去将摩擦试验前的光学薄膜进行层叠而得到的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而得到的值(%)。
(电阻率试验(抗静电性评价))
使用电阻率计(机种名“HirestaUPMCP-HT450型”,三菱化学Analytech公司制),在由实施例和比较例获得的光学薄膜的表面,使用环状探头(URS),施加500V的电压,测定出保持了60秒时的表面电阻率。
(光取出效率的测定)
在前述面发光体上,配置开有直径10mm的孔穴的厚度0.1mm的遮光片材,将其配置于积分球(Labsphere公司制,尺寸6英寸)的样品开口部。在该状态下,对于在将10mA的电流通电于有机EL元件而进行点亮时从遮光片材的直径10mm的孔穴出射的光,利用分光计量器(分光器:机种名“PMA-12”(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制),软件:软件名“PMA用基本软件U6039-01ver.3.3.1”)进行测定,进行基于发光度曲线(標準視感度曲線)的修正,从而算出前述面发光体的光子数。
将以有机EL发光元件A的光子数为基准时的、前述面发光体的光子数的比例(百分率)作为光取出效率(%)。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材料)
树脂组合物A:通过活性能量线照射将后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1)进行固化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折射率1.52)
树脂组合物B:通过活性能量线照射将后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2)进行固化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折射率1.52)
树脂组合物C:通过活性能量线照射,将相对于树脂组合物C的总质量,由后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1)70%质量以及后述的微粒A的30%质量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
树脂组合物D:通过活性能量线照射,将相对于树脂组合物D总质量,由将后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2)70%质量以及后述的微粒A的30%质量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
树脂组合物E:通过活性能量线照射,将相对于树脂组合物E总质量,由后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1)97%质量以及离子性液体A的3%质量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
树脂组合物F:通过活性能量线照射,将相对于树脂组合物F总质量,由后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1)94%质量以及离子性液体A的6%质量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物固化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
树脂组合物G:相对于树脂组合物G总质量,通过活性能量线照射将后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3)进行固化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
微粒A:硅树脂球状微粒(商品名“TSR9000”,迈图高新材料公司制,折射率1.42、体积平均粒径2μm)
离子性液体A:“AMINOIONAS100”(商品名,日本乳化剂(株)制,烷醇胺与乙二醇硫酸酯的反应物)
有机EL元件A:剥离有机EL照明面板套件“SymfosOLED-010K”(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的光出射面侧的表面的光学薄膜而得到的有机EL元件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1)的制造)
向玻璃制的烧瓶中,加入作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7.6g(0.7摩尔)以及异氰脲酸酯型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物151.2g(0.3摩尔)、作为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2-羟基丙基丙烯酸酯128.7g(0.99摩尔)以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693g(1.54摩尔)、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22.1g、以及作为阻聚剂的氢醌单甲醚0.55g,升温至75℃,在保持为75℃的状态下继续搅拌,进行反应直到烧瓶内的残存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浓度变为0.1摩尔/L以下为止,冷却至室温,获得了氨基甲酸酯多官能丙烯酸酯。
将所获得的氨基甲酸酯多官能丙烯酸酯34.6质量份、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AcryesterPBOM”,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24.7质量份、环氧乙烷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NewFrontierBPEM-10”,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39.5质量份以及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商品名“Irgacure184”,BASF日本株式会社制)1.2质量份进行混合,获得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1)。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2)的制造)
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商品名“Viscoat300”,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27.8质量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商品名“M400”,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27.8质量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商品名“Viscoat230”,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27.8质量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商品名“UTP-601”,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9.3质量份、(2,4,6-三甲基苯基)(二苯基氧膦基)酮1.9质量份以及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商品名“Irgacure184”,BASFJAPANLTD.制)5.4质量份进行混合,获得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2)。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3)的制造)
将由与制造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1)相同的方法而获得的氨基甲酸酯多官能丙烯酸酯30.0质量份、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AcryesterPBOM”,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34.4质量份、环氧乙烷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NewFrontierBPEM-10”,第一工业制药(株)制)34.6质量份以及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商品名“Irgacure184”,BASFJAPANLTD.制)1.0质量份进行混合,获得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3)。
(辊模具的制造)
在外径200mm、轴方向的长度320mm的钢制的辊的外周面,实施厚度200μm、维氏硬度(Vickershardness)230Hv的铜镀敷。在铜镀敷层的表面涂布感光剂,进行激光曝光、显影以及蚀刻,获得了在铜镀敷层中形成了直径50μm、深度25μm的半球的凹形状以最小间隔3μm排列为六方排列的转印部的模具。为了对所获得的模具的表面赋予防锈性以及耐久性,因而实施镀铬,获得了辊模具。
予以说明,辊模具中的存在凹形状的转印部的区域的宽度为280mm,该区域配置于辊模具的轴方向的320mm长度的中央,辊模具的轴方向的两端为镜面区域。
(面发光体的制造)
在有机EL元件的光出射面侧,涂布CARGILLE标准折射液(折射率1.52,茉丽特株式会社制制)作为粘附层23,将其与获得的具有基材的光学薄膜的基材的面进行光学紧贴,获得了面发光体。
[实施例1]
(光学薄膜的制造)
作为用于构成区域α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1),作为用于构成区域β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2),利用图6所示的装置依次实行工序A(涂布包含使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依从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的事项)、工序X、工序B、工序C以及工序D,从而制造了光学薄膜。关于所获得的光学薄膜的微透镜,区域α由树脂组合物A形成,区域β由树脂组合物B形成,微透镜的底面部的平均最长径Lave为50μm,微透镜的平均高度Have为25μm,区域α的平均高度have为18μm,是大致与辊模具的凹形状的尺寸对应的球截形的微透镜。另外,所获得的光学薄膜的基底层由与区域α相同的成分构成,厚度为20μm。
将所获得的光学薄膜的附着性试验、摩擦试验以及卷曲性试验的结果示于表1。
表1
予以说明,使用聚酯薄膜(商品名“DiafoilT910E125”,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宽度340mm、厚度125μm)作为基材22,使用前述的辊模具作为辊模具51,使用塑料刮刀(商品名“Maniveil”,ECOBLADE,Inc.制,厚度0.35mm,刃尖形状为锥形形状)作为刮刀54,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机种名“SP-7”,USHIOINC.制)作为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机种名“LightHammer6”,FusionUVSystemsInc.制)作为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使用胶辊(商品名“GranpaulUV”,MiyakawarollerCo.,Ltd.制,表面的橡胶硬度60度)作为夹持辊56以及按压辊56’。
另外,制造条件设定如下。
将基材22的移动速度设为3m/分钟,将辊模具51的转速设为3m/分钟,将辊模具51的表面温度设为40℃,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以及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温度设为25℃,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以及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设为700mPa·s。
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方法,使用了如下的方法:使用喷嘴52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滴加于辊模具51,然后使其与接触刮刀54接触而形成堆积53,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在辊模具5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而涂布。在该涂布方法中,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可跟从辊模具51的外周面的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
作为供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方法,使用了如下的方法:使用喷嘴52’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滴加于涂布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辊模具51,然后使其介由基材22与夹持辊56接触而形成堆积53’,将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在辊模具5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而涂布。
从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照射了0.2J/cm2的积算光量的紫外线,从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55’照射了0.76J/cm2的积算光量的紫外线。
[比较例1~2]
光学薄膜的区域α以及区域β变更为由表1的树脂组合物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学薄膜。
将所获得的光学薄膜的附着性试验、卷曲性试验以及摩擦试验的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比较例3~4]
光学薄膜的区域α以及区域β变更为由表2的树脂组合物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学薄膜。
将所获得的光学薄膜的附着性试验、卷曲性试验以及摩擦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
表2
[实施例3、比较例1、5]
光学薄膜的区域α以及区域β变更为由表3的树脂组合物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学薄膜。
将所获得的光学薄膜的附着性试验、卷曲性试验以及电阻率试验的结果示于表3。
表3
[实施例4、比较例6]
光学薄膜的区域α以及区域β变更为由表4的树脂组合物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学薄膜。
将所获得的光学薄膜的附着性试验、卷曲性试验以及电阻率试验的结果示于表4。
表4
[实施例5、比较例7]
光学薄膜的区域α以及区域β变更为由表5的树脂组合物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学薄膜。
将所获得的光学薄膜的附着性试验、卷曲性试验以及电阻率试验的结果示于表5。
表5
[实施例6]
光学薄膜的区域α以及区域β变更为由表6的树脂组合物形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获得了光学薄膜。
将所获得的光学薄膜的附着性试验、卷曲性试验以及摩擦试验的结果示于表6。
表6
表1以及从表2可知,属于本发明的范围的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光学薄膜,区域α具有低卷曲性以及紧贴性,区域β具有耐擦伤性,因而低卷曲性、紧贴性以及耐擦伤性全都优异。另一方面,区域α以及区域β仅具有低卷曲性、紧贴性以及耐擦伤性中的任一个性能的比较例1~4的光学薄膜,低卷曲性、紧贴性以及耐擦伤性并非全部优异。
表3至从表5可知,属于本发明的范围的实施例3至实施例5的光学薄膜,区域α具有低卷曲性,区域β具有耐擦伤性以及抗静电性,因而低卷曲性、耐擦伤性以及抗静电性全都优异。另一方面,关于区域α以及区域β仅具有低卷曲性、耐擦伤性以及抗静电性中的任一个性能的比较例1、5、6、7的光学薄膜,低卷曲性、耐擦伤性以及抗静电性并非全部优异。
从表6可知,属于本发明的范围的实施例6的光学薄膜,区域α具有低卷曲性以及紧贴性,区域β具有耐擦伤性以及抗静电性,因而低卷曲性、紧贴性以及、耐擦伤性全都优异。另一方面,关于区域α以及区域β仅具有低卷曲性、紧贴性以及耐擦伤性中的任一个性能的比较例2、7的光学薄膜,低卷曲性、紧贴性以及耐擦伤性并非全部优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利用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可获得光学特性、特别是光取出效率优异的面发光体,可将该面发光体优选应用于例如照明、显示器、屏幕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微透镜
11区域α
12区域β
13底面部
20光学薄膜
21基底层
22基材
23粘附层
24保护薄膜
25中间层
40有机EL元件
41玻璃基板
42阳极
43发光层
44阴极
50光学薄膜的制造装置
51辊模具
52喷嘴
52’喷嘴
53堆积
53’堆积
54刮刀
55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
55’活性能量线照射装置
56夹持辊
56’夹持辊

Claims (18)

1.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基材以及排列在所述基材上的多个凸形状微透镜,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所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所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所述区域α,
构成所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在用于测定所述基材与构成所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紧贴性的附着性试验中,试验结果为分类0或分类1;所述附着性试验依照ISO2409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所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包含选自由具有双酚骨架的单体单元以及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在所述基材与所述微透镜之间,进一步具有包含氨基甲酸酯树脂的底漆层。
4.一种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所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所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所述区域α,其中,
将50mm见方的所述光学薄膜在60℃下干燥4小时后,4个角落的卷曲的平均值为1.0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所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包含选自由聚氧化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聚酯多元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以及芳香族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区域α的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聚氧化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聚酯多元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以及芳香族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含有率合计为10质量%以上。
7.一种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所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所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所述区域α,其中,
摩擦试验前后的面发光体的光取出效率之差为-0.01%~0.01%,所述摩擦试验是以载荷200g将擦布在所述光学薄膜的所述区域β上往复1000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所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具有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是选自由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总质量,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含有率为30质量%以上。
11.一种光学薄膜,其排列有多个凸形状微透镜,所述微透镜具有区域α以及区域β,所述区域β的位置为占据所述微透镜的凸形状的外侧部分、覆盖所述区域α,其中,
依照IEC60093的电阻率试验中的所述区域β的表面电阻值为1013Ω/cm2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所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包含选自由离子性液体、季铵化合物、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及导电性高分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构成所述区域β的树脂组合物包含离子性液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如下的工序:
旋转辊模具,所述辊模具具有排列有多个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外周面,令基材沿所述辊模具的所述外周面在所述辊模具的旋转方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在所述辊模具的所述外周面涂布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用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所述微透镜转印部的凹形状的一部分,
向所述辊模具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供给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
在所述辊模具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至少夹持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状态下,对所述辊模具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基材之间的区域照射活性能量线,获得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固化物,
将所述固化物从所述辊模具剥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用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的工序中,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涂布是使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依从所述辊模具的所述外周面的所述凹形状微透镜转印部的表面的涂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进一步,在用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填充的工序与供给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工序之间,包含对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照射活性能量线,固化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工序。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B的粘度低于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组合物A的粘度。
18.一种面发光体,其包含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
CN201480041803.XA 2013-05-23 2014-05-20 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Active CN1054087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8607 2013-05-23
JP2013-108607 2013-05-23
PCT/JP2014/063310 WO2014189035A1 (ja) 2013-05-23 2014-05-20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面発光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8775A true CN105408775A (zh) 2016-03-16
CN105408775B CN105408775B (zh) 2018-01-19

Family

ID=51933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1803.XA Active CN105408775B (zh) 2013-05-23 2014-05-20 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23552A1 (zh)
EP (1) EP3001227B1 (zh)
JP (2) JPWO2014189035A1 (zh)
KR (1) KR101837260B1 (zh)
CN (1) CN105408775B (zh)
WO (1) WO20141890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6122A (zh) * 2020-10-06 2021-01-05 青岛蓝创科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11947191B2 (en) 2018-06-29 2024-04-02 Hoya Lens Thailand, Ltd. Eyeglass le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81310B2 (en) * 2016-02-08 2019-11-19 Jasmine Soria Sears Hard candy optics
US11927884B2 (en) * 2017-03-27 2024-03-12 Daicel Corporation Resin molded article production method and optical component production method
CN110112322B (zh) * 2019-06-11 2021-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134222B1 (ko) * 2019-12-19 2020-07-16 (주)아린산업 입체화상용 광학필름, 광학필름의 제조장치, 광학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광학필름으로 제작된 광고판
JP2022025618A (ja) * 2020-07-29 2022-02-10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硬化膜及び積層体、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KR102485162B1 (ko) * 2020-09-08 2023-01-06 (주)세경하이테크 Pc층에 마이크로 렌즈 어레이가 직접 적용되는 휴대폰 데코레이션 필름 제조방법
KR102521202B1 (ko) * 2020-09-08 2023-04-25 (주)세경하이테크 Pc층에 마이크로 렌즈 어레이가 적용된 휴대폰 백커버 필름구조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2808A (ja) * 1993-09-02 1995-03-17 Toray Ind Inc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H11156869A (ja) * 1997-12-01 1999-06-15 Kuraray Co Ltd 表面凹凸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0227506A (ja) * 1999-02-08 2000-08-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法
US20060187552A1 (en) * 2005-02-24 2006-08-24 Pin-Chien Huang Composite structure for light diffusion
JP2008058494A (ja) * 2006-08-30 2008-03-13 Hitachi Maxell Ltd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1627323A (zh) * 2007-02-02 2010-01-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材,面光源装置,透过型显示装置
JP2011123204A (ja) * 2009-12-09 2011-06-23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86640A (zh) * 2011-05-17 2012-11-21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片用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固化物及光学透镜片
JP2013003300A (ja) * 2011-06-15 2013-01-0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マイクロレンズ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TW201331631A (zh) * 2011-11-29 2013-08-01 三菱麗陽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面發光體以及光學膜的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2201A (ja) * 1988-05-30 1989-12-0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レンズシート成形用樹脂組成物
JP2000156486A (ja) * 1998-11-20 2000-06-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894840B2 (en) * 2002-05-13 2005-05-17 Sony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of microlens arra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projector
US7084472B2 (en) * 2002-07-09 2006-08-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2006145714A (ja) * 2004-11-18 2006-06-08 Sharp Corp 光屈折素子アレイ基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素子
WO2008069324A1 (ja) 2006-12-08 2008-06-1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光拡散性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リズムシート、並びに面光源装置
WO2008087741A1 (en) * 2007-01-16 2008-07-24 Mitsui Chemicals, Inc. Hardcoat composition
JP5157294B2 (ja) 2007-07-24 2013-03-0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レンズシート、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0138393A (ja) * 2008-11-13 2010-06-24 Nippon Kayaku Co Ltd 光学レンズシート用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JP2012226290A (ja) * 2011-04-08 2012-11-15 Asahi Kasei Corp 拡散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40127463A1 (en) * 2011-07-05 2014-05-08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Article having micro uneven structure on surface thereof and video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2808A (ja) * 1993-09-02 1995-03-17 Toray Ind Inc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H11156869A (ja) * 1997-12-01 1999-06-15 Kuraray Co Ltd 表面凹凸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0227506A (ja) * 1999-02-08 2000-08-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法
US20060187552A1 (en) * 2005-02-24 2006-08-24 Pin-Chien Huang Composite structure for light diffusion
JP2008058494A (ja) * 2006-08-30 2008-03-13 Hitachi Maxell Ltd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1627323A (zh) * 2007-02-02 2010-01-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材,面光源装置,透过型显示装置
JP2011123204A (ja) * 2009-12-09 2011-06-23 Samsung Yokoham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86640A (zh) * 2011-05-17 2012-11-21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片用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固化物及光学透镜片
JP2013003300A (ja) * 2011-06-15 2013-01-0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マイクロレンズ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TW201331631A (zh) * 2011-11-29 2013-08-01 三菱麗陽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面發光體以及光學膜的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7191B2 (en) 2018-06-29 2024-04-02 Hoya Lens Thailand, Ltd. Eyeglass lens
CN112186122A (zh) * 2020-10-06 2021-01-05 青岛蓝创科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186122B (zh) * 2020-10-06 2022-07-15 深圳汇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10598A (ko) 2016-01-27
EP3001227B1 (en) 2018-11-28
KR101837260B1 (ko) 2018-04-19
US20160123552A1 (en) 2016-05-05
EP3001227A4 (en) 2016-05-11
JPWO2014189035A1 (ja) 2017-02-23
WO2014189035A1 (ja) 2014-11-27
JP2018088017A (ja) 2018-06-07
EP3001227A1 (en) 2016-03-30
CN105408775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8775A (zh) 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CN103975258B (zh) 图像显示装置用防眩片
JP5343492B2 (ja) 光学シート
US9765941B2 (en) Optical film, surface light emitting bod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film
TW201000969A (en) Optical film having non-spherical particles
KR20060126378A (ko) 차광층 부착 플라이아이렌즈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투과형스크린 및 배면투영형 화상 표시장치
TW200907422A (en) Optical sheets
CN102985498A (zh) 硬涂层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硬涂薄膜、偏振片及显示面板
TW201527787A (zh) 包含第一微結構層及塗層之微結構漫射體、光學堆疊、以及方法
US10613368B2 (en) Buffer shee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JP4835790B2 (ja) モアレ縞抑制フィルム及びモアレ縞抑制機能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CN105409327A (zh) 光取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TW200807012A (en) Scratch-resistant optical film
CN105190370A (zh) 光学膜和面发光体
KR101530452B1 (ko) 광확산 소자 및 광확산 소자를 가진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이들 방법으로 얻어진 광확산 소자 및 광확산 소자를 가진 편광판
CN103797385A (zh) 图像显示装置用防眩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防眩片的适合于动态图像和静止图像的共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纯黑感及图像清晰度的改善方法
JP5724527B2 (ja) 導光板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108140A (zh) 边缘经微球处理的幅材卷成的卷及其制造方法
TWI574033B (zh) 光提取膜、面發光體及光提取膜的製造方法
JP2009198749A (ja) 光線制御部材
CN102997182B (zh) 光学片、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单元及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KR20150136522A (ko)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광학 필름, 면발광체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장치
JPWO2017104520A1 (ja) 光学部材、及び、重合体層
JP6288358B2 (ja) 採光部材
KR101028090B1 (ko) 대전방지용 코팅조성물 및 대전방지용 코팅조성물이 도포된광학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Within Japan Tokyo Chiyoda pill 1 chome No. 1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Within Japan Tokyo Chiyoda pill 1 chome No. 1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Reiyo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