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2724B - 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所用的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所用的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2724B
CN105392724B CN201480039880.1A CN201480039880A CN105392724B CN 105392724 B CN105392724 B CN 105392724B CN 201480039880 A CN201480039880 A CN 201480039880A CN 105392724 B CN105392724 B CN 1053927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module
reel
winding
lateral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98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2724A (zh
Inventor
D·马卡布鲁尼
R·巴蒂
E·凡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SM Giudici SRL
Original Assignee
SSM Giudici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SM Giudici SRL filed Critical SSM Giudici SRL
Publication of CN105392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2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2Framework; Casings;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模块包括在至少一个操作前台上相互对齐的多个卷绕工作站(1A)。每个卷绕工作站包括用于朝向下面对应的多个相互叠置的卷绕位置(17)进给多股纱线(F1;FC)的至少一个进给区域(15)。每个卷绕位置包括:用于管的支撑件(41),所述纱线中的一股卷绕在管上以形成绕线筒(B3);与正在卷绕的绕线筒相接触的、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43);以及围绕正在形成的绕线筒以螺旋匝分配纱线的横动装置(45)。模块包括大致竖直且正交于卷绕工作站的对齐方向的横向侧部件(111)。还设有平行于卷绕工作站的对齐方向的、联结两个横向侧部件(111)的纵向梁(125),以及便于组装的、布置在两个横向侧部件(111)之间的中间竖直结构件(135)。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所用的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加工机器的改进。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卷绕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中,特别在合成纱线的生产中,单股纱线经受各种加工,这就需要从供应绕线筒解绕半成品纱线并且在收取绕线筒上重绕经过加工的纱线。例如,在变形和/或复合纱线(其包括弹性纱线的芯和变形包覆纱线中的包覆物)的生产中,使用设有根据一个或两个操作前台而对齐的多个卷绕工作站的机器,向卷绕工作站进给待变形的纱线,所述纱线沿着进给路径变形并且随后如有必要则在交缠喷嘴中与弹性纱线耦联,从而生产出在单个绕线筒上卷绕的复合纱线。这种类型的机器包括大量的沿着操作前台相互毗邻且对齐的卷绕工作站。每个卷绕工作站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叠置的收取或卷绕位置。
在EP-1551745、EP-1411014和EP 1689664中描述了用于生产复合纱线的变形和交缠机器。在EP 1448819中描述了在每个卷绕工作站中具有多个相互叠置的收取或卷绕位置的用于生产交缠纱线的机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支撑结构的改进,并且特别地涉及这种类型的机器的框架或承载结构的改进,以便增加其机械强度和/或简化其组装。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的模块,其包括在至少一个操作前台上相互对齐的多个卷绕工作站,其中:
每个卷绕工作站包括用于朝向下面对应的多个相互叠置的卷绕位置进给多股纱线的至少一个进给区域;
每个卷绕位置包括:用于管的支撑件,所述纱线中的一股卷绕在所述管上以形成绕线筒;与卷绕的绕线筒相接触的、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以及围绕正在形成的绕线筒以螺旋匝分配纱线的横动装置。
所述模块还包括:大致竖直且正交于所述卷绕工作站的对齐方向的两个横向侧部件;平行于所述卷绕工作站的对齐方向的纵向梁,其联结所述两个横向侧部件;以及便于组装的中间竖直结构件,其布置在所述两个横向侧部件之间并且有利地安装在所述纵向梁上且由所述纵向梁支撑。这样配置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和快速地进行组装,并且能够获得坚固的结构,在所述结构上能够组装大量的相互叠置的收取或卷绕位置,以便减小机器的占地面积。中间竖直结构件由连接横向侧部件的梁支撑而不是直接支撑在地板上。为此,梁有利地布置在横向侧部件的下部区域中。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横向侧部件设有地板搁置支脚。
在实际的实施例中,横向侧部件和中间竖直结构件由金属片制成。这两种部件可以由单件切片或一件以上(例如彼此联结的两件)切片制成。
有利地,横向侧壁和/或中间竖直结构件均在模块的设置工作前台的每一侧设有多个臂。有利地,在每个侧部件的每一侧以及在中间竖直结构件的每一侧的臂的数量对应于在相应的操作前台上的叠置的卷绕位置的数量。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组装上述类型的多个模块而制成的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模块能够共用单个中间竖直横向侧部件。在当前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模块能够具有两个侧部件并且相邻的模块将与相互毗邻的相应的两个竖直侧部件邻接。以该方式,每个模块能够被完全安装并且两个或更多个模块能够随后被组装以形成完整的机器。
使用竖直横向侧部件和中间竖直结构件的结构能够获得使机器的轴精确对齐的优点。如下文将描述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器可以具有平行于机器的操作前台延伸的很大数量的轴,例如24个轴。当机器的相邻的模块并排放置并且组装为最终对齐时,机器的各种模块上的轴的精确对齐节约了生产成本和安装时间。
根据一些有利的实施例,所述机器是变形机。在实施例中,变形机包括例如呈一个或多个筒架的形式的、用于起始纱线的绕线筒的支撑件。在起始纱线的绕线筒的支撑件和相应的卷绕工作站之间有利地布置有进给到机器的纱线的变形部件。变形部件可以包括沿着相应纱线的路径串联放置的一个或多个烘箱、一个或多个冷却区域、一个或多个捻线或假捻部件、一个或多个进给辊(可选地具有辊的圆周速度的差动控制),从而限定张紧区域或松弛区域或它们的组合。例如,沿着纱线的进给路径可以设置烘箱,接着是冷却区域,在冷却区域的下游定位有假捻部件。在其下游,可以设置速度受控的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由马达驱动的进给辊。进给辊中的每一个可以有利地与空转辊相关联,从而限定纱线的进给夹持部,每个夹持部由两个相邻的辊形成,其中的一个优选地由马达驱动,另一个则为空转。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的描述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例。更特别地,在图中:
图1示出了具体实施本发明的机器的整体轴测图;
图2示出了沿着图1的线II-II的横截面图;
图3示出了图2的中央部分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机器的一部分沿着图3的线IV-IV的视图;
图5示出了图4在弹性纱线的绕线筒处的放大图;
图6A-6C示出了用于支撑和更换处于不同操作位置的弹性纱线的绕线筒的系统的轴测图;
图7示出了在机器的头部上的马达驱动装置的前视图;
图8示出了机器的模块的横向侧部件的前视图;
图9示出了不同实施例中的机器的模块的横向侧部件的前视图;
图10示出了便于组装的中间竖直结构件的前视图;
图11示出了机器的单个模块的框架或承载结构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参照附图给出。不同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另外,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而且,以下的详细描述不限制本发明。而是,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在说明书中提及“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是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所公开的主题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说明书中各处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必指代(一个或多个)相同的实施例。此外,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能够以任意合适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加以组合。
图1示出了在可行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机器的示意性和简化的轴测图。机器整体上用1表示并且具有整体上和示意性地用3表示的多个卷绕工作站,所述多个卷绕工作站根据机器1延伸所沿的对齐方向A对齐。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机器具有两个操作前台3A、3B,这两个操作前台布置在机器的纵向延伸部分的相对侧并且在其中的每一个上定位有一系列的卷绕工作站,这两个系列的卷绕工作站相对于中线基本对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机器1的头部处设有电气外壳5,其中能够容置并未进一步详细描述的电气装置和电子逻辑装置、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以及用以控制机器的旋转轴的马达驱动装置,正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在每个机器前台3A、3B的前面布置有在图1中分别标记为7A和7B的相应系列的筒架。筒架7A、7B以已知的方式包括用于起始纱线的绕线筒的支撑件,所述起始纱线将被加工和卷绕,可选地形成包括包覆纱线和弹性纱线的复合纱线。
在筒架7A、7B以及根据一个或多个操作前台3A、3B对齐的卷绕工作站3之间,有利地设有用于进给从位于筒架7A、7B中的绕线筒解绕的纱线的路径9A、9B,所述纱线被进给到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机器1的操作部件。
图2示出了可行的实施例中的机器1的沿着图1的线II-II的截面图。在所示的示例中,筒架7A、7B包括多个滑架8A、8B,所述滑架能够根据双箭头f8运动以便于其相对于机器1的竖直中线P-P运动。B1指示安装在筒架7A、7B上的起始纱线绕线筒,其纱线F1将在机器1中被加工。
来自筒架7A、7B的绕线筒B1的纱线F1被进给到布置在筒架7A、7B上方的相应的进给辊11、13,并且来自绕线筒B1的纱线从进给辊被进给到沿着纱线的路径9A、9B(图1)定位的变形烘箱13A、13B。
在一些实施例中,烘箱13A、13B布置成从底部朝向顶部倾斜并且从筒架朝向在图2中分别用3A和3B标记的操作前台倾斜。在烘箱13A、13B的下游的表面能够定位成用于在纱线到达拉伸和/或假捻区域之前冷却和/或引导纱线,如下所述。
图3示出了机器的中央区域的放大图。在该图中,单个卷绕工作站的主要部件在根据正交于卷绕工作站的对齐方向A的竖直平面所得的截面中是可见的。图4示出了限制到卷绕工作站的一部分的操作前台3A、3B之一的前视图。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机器1的工作站被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指定数量的卷绕工作站,每个卷绕工作站相应地在机器1的每个操作前台3A、3B上包括指定数量的卷绕位置。特别地,如图4中所示,机器1的单个模块包括沿着方向A对齐的四个卷绕工作站1A。
在图3中,对于每个操作前台3A、3B,示出了来自相应的筒架7A、7B的多股纱线F1中的每一股的路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器1的每个卷绕工作站1A包括进给区域15,来自筒架7A、7B的纱线F1行进通过所述进给区域以被朝向下面的多个卷绕位置17进给。
如以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在每个卷绕工作站1A中设有四个相互叠置的卷绕位置17,从最高位置开始直到最低位置,分别用17A、17B、17C和17D表示。
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正如下文将更好地解释的那样,四股复合纱线FC从进给区域15被朝向下面的四个卷绕位置17A-17D进给,每股复合纱线FC由来自筒架7A、7B的相应的四股起始纱线F1之一与对应的弹性纱线F2的组合形成。弹性纱线与纱线F1并行地从用B2标注且容置在每个工作站1A的进给区域15中的弹性纱线的相应绕线筒进给。也可参见图5的放大图。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每个卷绕工作站1A包括四个叠置的卷绕位置17A-17D,因此在每个卷绕工作站1A中设有四个绕线筒B2以用于并行地进给四股弹性纱线F2,这四股弹性纱线借助于四股对应的包覆纱线F1而以下述的方式被包覆。
在每个卷绕工作站1A中设有布置在进给区域15的上部分中的假捻单元19。假捻单元19是已知的并且将不在本文中详细地进行描述。有利地,用于每个卷绕工作站1A的假捻单元19的数量等于从相应的筒架7A、7B朝向机器1的操作前台进给的纱线F1的数量。
在进给区域15中还设有使纱线F1朝向进给辊23、25的相应辊对转向的引导辊21,每个引导辊用于一股纱线F1。在一些实施例中,辊23是由马达驱动,而辊25则为空转。在图3中,两个辊23、25被示出为彼此间隔开,但必须理解的是,在机器1的有效操作期间,辊23、25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辊相互接触并形成夹持部,夹挤在辊23、25之间的纱线F1经过该夹持部。以该方式,由马达驱动的辊23的受控旋转导致将一股或多股纱线F1朝向下面的部件进给。辊23和25可以具有轴向延伸部从而接合单股纱线F1,正如图示的示例(图4)所示。以该方式,每股纱线F1由辊23、25的相应辊对夹挤和牵引。辊23能够有利地装配在公共驱动轴23A上,而辊25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被支撑在自主心轴上。
也可以使用更大轴向尺寸的辊23和/或辊25,以使得单对辊23、25(或者一个辊23和多个辊25,或者单个辊25和多个辊23)接合并行进给的若干股纱线F1。
特别地,正如在图3中可见的那样,每股纱线F1遵循从一对进给辊23、25朝向布置在比这一对辊23、25更低的位置处的另一对辊27、29的几乎竖直的路径。有利地,辊27、29中的一个(例如辊27)是由马达驱动的的,而另一个(例如辊29)是空转的。在图3中,辊27、29被示出为间隔开,但必须理解的是,在机器的有效操作期间,辊27、29彼此相邻,以使得夹挤在辊27、29之间的纱线F1被辊27的旋转所牵引。附图标记27A指示由马达驱动的辊27能够安装在其上的公共驱动轴。
在一对辊27、29的下游有路径延伸,纱线F1沿着该路径与从对应绕线筒B2进给的弹性纱线F2一起前进。
如上所述,在包括四个卷绕位置17A-17D的每个卷绕工作站1A中设有由相应的支撑件20支撑的弹性纱线的四个绕线筒B2,将在下文中具体参考图6A-6C更详细地描述所述支撑件。每个支撑件20可以保持弹性纱线F2的相应绕线筒B2与由马达驱动的解绕辊22相接触。正如下文将阐明的那样,每个支撑件20都能是可移动的,以便移动绕线筒B2远离由马达驱动的解绕辊22并且执行操作以移除耗尽的绕线筒B2,然后将其更换为弹性纱线F2的新绕线筒B2或者执行其它操作。
与弹性纱线F2的绕线筒B2相关联的解绕辊22能够安装在公共驱动轴22A上。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纱线F1和F2的并行路径经过交缠喷嘴31,在此,弹性纱线F2以已知的方式由包覆纱线F1包覆。该包覆纱线F1实际上可以包括例如具有微米级横截面的多根细丝。经过交缠喷嘴31而形成包覆纱线F1的细丝或多或少地以规则的方式包覆弹性纱线F2。
所以,从交缠喷嘴31送出通过用包覆纱线F1包覆弹性纱线F2的组合而形成的复合纱线FC。
在交缠喷嘴31的下游,对于每股复合纱线FC,可以提供例如由陶瓷制造的纱线引导件33,复合纱线FC经过所述纱线引导件。在纱线引导件33的下游,复合纱线FC的路径延伸经过在另一对辊35和37之间形成的夹持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辊35可以是由马达驱动的,而辊37可以是空转的。辊35可以安装在公共驱动轴35上。空转辊37可以相对于彼此独立地被支撑。
在图3的示意图中,辊35和37被示出为彼此间隔开,相对于机器操作期间的有效距离,两者之间具有更大的距离。实际上,在有效操作期间,辊35和37彼此相邻以形成复合纱线FC的进给夹持部。夹挤在辊35和37之间的复合纱线FC通过由马达驱动的辊35的旋转而被牵引并且随后沿着能够例如延伸经过另外的纱线引导件38和39的路径前进。在纱线引导件38和39之间能够以已知的方式设有用于为纱线加油的系统。
在相对于交缠喷嘴31和一对辊35、37的较低高度处布置有四个相互叠置的卷绕位置17A-17D。进给这四个叠置的卷绕位置17A-17D的四股复合纱线FC的路径从相应的辊35、37的辊对向下游延伸,以使得形成于每个卷绕工作站1A中的四股复合纱线FC中的一股被进给到每个卷绕位置17A-17D。在图3的示图中,进给到四个卷绕位置17A-17D的四股复合纱线FC分别用FCA、FCB、FCC和FCD表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卷绕位置17A-17D可以包括用于相应卷绕管T的支撑件41,复合纱线FC的绕线筒B3形成于所述卷绕管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箭头fB3的卷绕运动由设在每个卷绕位置17A-17D中的对应卷绕辊43赋予相应的绕线筒B3。在图3中,四个卷绕位置17A-17D的支撑件41用附图标记41A-41D标示,并且类似地用43A-43D表示用于四个卷绕位置17A-17D的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
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每个支撑件41A-41D定位成相对于相应的由马达驱动的辊43A-43D在更大的高度处支撑相应的绕线筒B3。而且,在复合纱线FC的有效卷绕期间,支撑件41A-41D的位置使得正在形成的绕线筒B3的外表面保持与相应的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43A-43D接触并且压靠在其上。正在形成的绕线筒B3由于相应的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43A-43D和初始为管T且随后是正在形成的绕线筒B3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而以该方式保持旋转。
每个卷绕位置17A-17D可以有利地包括横动装置,所述横动装置用于沿着相应绕线筒B3的轴向延伸段均匀地分配纱线FC,在卷绕期间对纱线赋予平行于管T的卷绕轴线的往复运动。对于在每个卷绕工作站1A处位于机器1的每个操作前台上的四个卷绕位置17A-17D,横动装置整体上示意性地用45A-45D表示。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机器1的每个前台3A、3B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部件可以由从机器1的两个相对头部中的一个延伸到另一个的连续轴来操作。连续轴旨在作为机械部件,其也可以包括借助于适当的接头而彼此连接的若干部分、长度或部件,但是其有利地且优选地通过位于头部5处的用于每个轴的单个马达而旋转。
实际上,沿着机器1的每个前台3A、3B定位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部件如下:包覆纱线F1的进给辊23;与弹性纱线F2并行的包覆纱线F1的进给辊27;复合纱线FC的由马达驱动的进给辊35;弹性纱线F2的解绕辊22;四个收取或卷绕位置17A-17D的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43A-43D;以及最后是在每个操作前台3A、3B上的四个叠置的卷绕位置的横动装置单元45A-45D的四个驱动轴。图7示出了用于上述的由马达驱动的旋转部件的操作的机器1的头部5上的电动马达的可行和有利的布置。
更特别地,参考图7,对于机器1的每个前台3A、3B,第一电动马达51设置用于控制公共轴23A的旋转,包覆纱线F1的由马达驱动的进给辊23装配在所述公共轴上。
有利地,在马达51下面的另一马达53能够设置用于驱动轴22A的旋转,弹性纱线的绕线筒B2的解绕辊22装配在所述驱动轴上。
进给辊27装配于其上的轴27A可以通过第三马达55旋转。
有利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马达57使得装配在轴35A上的辊35旋转。
以该方式,能够独立地控制进给辊23、27和35以及解绕辊22的旋转速度。
机器1的每个前台3A、3B上的四个卷绕位置17A-17D的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43A-43D可以有利地由一对马达操作,每个马达使得两个相邻卷绕位置的卷绕辊的两个操作轴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马达59使得卷绕位置17A和17B的卷绕辊43A和43B装配于其上的轴61和63旋转。有利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环形挠性部件例如带,优选为齿形带65,其将来自公共马达59的运动传递到两个大体平行的轴61和63,以使得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43A和43B的系列以基本同步的方式旋转。
定位在马达59下方的另一马达67可以被设置用以使得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43C和43D分别装配于其上的轴69和71旋转。环形挠性部件(例如齿形带73)可以将来自马达67的运动传递到两个轴69和71。以该方式获得卷绕位置17C和17D的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43C和43D的同步旋转。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另一马达75使得控制第一卷绕位置17A的横动装置45A的轴77旋转以及使得第二卷绕位置17B的横动装置45B的第二操作轴79旋转。挠性部件(例如齿形带81)将来自马达75的运动传递到横动装置45A、45B的驱动轴77、79。所以,这些横动装置由公共马达75同步地控制。
类似地,另一马达83可以被设置用以使得卷绕位置17C的横动装置45C的驱动轴85旋转以及使得卷绕位置17D的横动装置45D的操作轴87旋转。环形挠性部件(例如齿形带89)可以被设置用以同步地操作驱动轴85和87从而同步地控制横动装置45C和45D。
实际上,在该有利的实施例中,卷绕位置17A-17D被分成两组,这两组分别包括卷绕位置17A、17B和卷绕位置17C、17D的。每一对对齐的卷绕位置包括相对于另一对对齐的卷绕位置的马达独立操作的马达。马达59、75控制卷绕位置17A、17B的移动部件(卷绕辊和横动装置),而马达67和83操作卷绕位置17C、17D的移动部件(卷绕辊和横动装置)。
可以相对于马达67、83独立地控制马达59、75,从而能够对从由辊35、37限定的夹持部到相应的卷绕绕线筒B3的复合纱线FC的进给路径由于相应卷绕绕线筒B3布置的高度而具有大不相同的长度的事实有所考虑。即使进给路径的长度不同,通过独立地作用于马达59、75和马达67、83即可补偿纱线FC的进给条件的变化从而获得基本上彼此相同的绕线筒B3。实际上,能够相对于卷绕辊43A、43B的旋转速度修改卷绕辊43C、43D的旋转速度,并且也能够相对于横动装置45A、45B的对应速度修改横动装置45C、45D的往复运动的速度。速度的变化能够补偿沿着从辊35、37之间的夹持部到相应绕线筒B3上的卷绕点的纱线FC的可变长度的路径而生成的不同的进给张力。
将独立马达驱动装置用于两对叠置的收取单元还允许实现另外的优点。特别地,由此配置的机器允许两股纱线沿着两个分离的路径并行地进给和加工并且将它们收取在单个最终绕线筒B3上。所以,在包括四个收取单元和四个纱线路径的每个部段中,所有四个路径、但仅仅两个收取单元将被用于并行地形成两个绕线筒,在每个绕线筒上卷绕两股纱线。当机器以该方式操作时,两个马达驱动装置中的一个和由此控制的所有部件能够保持停止。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为了获得弹性纱线F2的绕线筒B2的更加紧凑的布置,在这些绕线筒B2的支撑件20的配置中采用特定的手段。实际上,有利的是将弹性纱线F2的所有绕线筒B2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以防止到达交缠喷嘴31的各种弹性纱线F2的进给条件的差异。为此,支撑件20必须配置成使得在对应于收取绕线筒B3的轴向尺寸的占用区域中布置弹性纱线的四个绕线筒B2。以该方式,弹性纱线F2的绕线筒可以基本上彼此同轴地放置并且因此对于进给到下面的四个收取位置的四股弹性纱线F2中的每一股能够限定基本相同的路径,这对复合纱线FC的各种绕线筒B3的生产条件的一致性有利。
为了便于在用新绕线筒更换耗尽的绕线筒的步骤中操纵弹性纱线的绕线筒B2,并且例如在弹性纱线的意外断裂的情况下还需要恢复进给,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图3中的支撑件20的特定形式。现在将具体地参考图6A-6C来描述支撑件20的实施例的附加结构和功能细节,图6A-6C用轴测图并且在不同的操作位置示出了支撑件20布置在其中的区域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撑件20包括受限于机器1的固定结构93的臂91。有利地,每个臂91可以在91A中枢转到结构93并且能够被设置为具有根据双箭头f91围绕支点91A的有限枢转运动。
图6A和6B通过示例示出了处于两个不同角位置的臂91。在图6A中,臂91放置在一角位置处以使得弹性纱线F2的相应绕线筒B2的外表面与解绕辊22的圆柱形外表面相接触。在此状态下,解绕辊22的旋转通过摩擦而导致绕线筒B2的解绕方向上的旋转。必须理解的是,当绕线筒B2与解绕辊22相接触时,臂91所处的位置根据绕线筒B2的直径而变化。当该绕线筒的直径由于弹性纱线F2的消耗而减小时,臂91因重力而旋转,即向下枢转,保持绕线筒B2的外表面和解绕辊22的外表面之间的接触。
图6B示出了弹性纱线F2的绕线筒B2的支撑件20的臂91的最大提升位置。在该位置处,弹性纱线F2的相应绕线筒B2的芯或凸缘A2定位成抵靠由封锁在机器的固定结构93上的相应托架97承载的相应制动器95,托架97优选地处于能够借助于例如螺丝99和狭槽100来进行调节的角位置。托架97的角位置的调节允许使制动器95的位置适合于弹性纱线F2的绕线筒B2的凸缘或芯A2的直径的尺寸。
在图6B的位置处,例如当绕线筒B2用完且必须被更换时,或者为了例如在断裂之后执行恢复弹性纱线的进给的操作,将绕线筒B2的凸缘或芯A2压靠在制动器95上而导致绕线筒B2的旋转停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臂91的向上枢转运动可以由相应的致动器103(例如气动或液压类型的活塞-气缸致动器)赋予。可以通过重力简单地获得逐渐降低的运动以追随绕线筒的直径的减小。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每个支撑件20的每个臂91承载可抽出元件105,其支承相应绕线筒B2的支撑部件例如柄或类似物。可抽出元件105可以有利地设有受限于杆或心轴105A的抓握把手105M,在杆或心轴105A的与把手105M相对的端部处,柄105C或其它部件受限以用于接合弹性纱线F2的绕线筒B2。
可抽出元件105能够有利地在可以设在臂91中的引导件91G中被引导。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可抽出元件105可以根据大致平行于臂91的延伸的方向而根据双箭头f105移动,从而对于其中所示的臂中的一个可选地采取如图6A和6B所示的缩回位置以及如图6C所示的抽出位置。在根据双箭头f105的运动中,可抽出元件105随之而承载绕线筒B2。所以绕线筒B2可以平移,直到它被承载为使其轴线在彼此同轴地定位在相应解绕位置的其它绕线筒B2所占据的体积之外。在图6C中可以看到可抽出元件105中的一个的抽出如何导致彼此面对的绕线筒B2的轴线的偏移,以使得处于离臂91的支点91A最远位置的绕线筒B2可以随着平行于其支撑轴线20的运动而被移除,并且不干扰相邻的绕线筒。
在图4中可以看到,该配置允许处于解绕位置的成对绕线筒B2设置成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非常靠近。每对绕线筒B2之间的轴向方向上的距离小于仅用轴向运动就允许移除和插入绕线筒且不干扰相对绕线筒的距离。通过借助于可抽出元件105根据方向f105移动每个绕线筒B2获得这些运动,直到它处于保持在其初始位置的同轴绕线筒所占据的体积之外。在已执行抽出运动之后,根据箭头f105抽出的绕线筒可以利用平行于其轴线的运动被移除并且更换为新绕线筒B2。
根据上文能够理解的是,机器1的总体结构配置成在减小的空间内集中大量的部件,其中多个解绕部件和卷绕部件叠置从而占据有限的地板空间。这就导致在机器的承载结构的生产中的很大困难。根据有利的实施例,通过采用形成机器的框架的相应金属工件的特定配置而便于承载结构的组装。图8至11示出了与机器1的单个模块的框架相关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器1的模块包括两个横向侧部件,所述横向侧部件在安装布置中竖直地布置并且均可配置成如图8或图9所示。机器1的两个相邻模块可以具有公共的中间侧部件。优选地,每个模块将具有两个相应的侧部件,当顺序地安装模块时这两个侧部件布置在彼此相邻的位置。所以,机器的竖直侧面板的总数量取决于形成机器1的模块的总数量。
在图8和图9中,横向侧部件标记为111。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侧部件111由金属片制造。在图8中,横向侧部件111由沿着界面I相互联结的两个部分(分别是上部分111A和下部分111B)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如图9所示,侧部件111可以由单个连续金属片制造。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图9所示类型(即整体制造)的连续竖直侧部件111。
横向侧部件111可以具有开口或狭槽113、115、117,所述开口或狭槽均具有减重的功能并且用于让轴穿过以便操作上述的旋转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竖直侧面板111在两侧都具有臂121。特别地根据图3也可以理解,四个卷绕位置17A-17D的横动装置单元45A-45D可以安装在臂121处。
沿着侧部件111的下缘111B可以设有凹陷111C,在所述凹陷内部插入纵向梁125的端部,所述纵向梁平行于机器1的卷绕工作站1A的对齐方向A延伸并且联结竖直横向侧部件111。
每个竖直横向侧部件111可以设有用于将它支撑在地板上的支脚127。在图11中,机器1的单个模块的框架被示出为具有四个支撑支脚。正如在图3中可以观察到的那样,属于机器1的两个相邻模块的两个彼此相邻的竖直横向侧部件111有利地具有交错支脚,以便防止一个侧部件的支脚干扰相邻的侧部件的支脚。
界定图11所示框架的部分的两个相邻的竖直横向侧部件111可以通过两个下部水平梁125联结,也通过两个交叉连杆129联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竖直横向侧部件111之间可以布置水平纵向元件131,所述水平纵向元件在其端部处被限制到两个相应的竖直横向侧部件111。有利地,在机器1的每个操作前台3A、3B上可以设有数量与布置卷绕位置17A-17D的层级数量相同的水平纵向元件131。所以,在图示的示例中,单个模块的框架具有八个水平纵向元件131,每个前台有四个。纵向元件131有利地用于安装定位在机器1的两个操作前台3A、3B上的各种卷绕位置17A-17D的卷绕绕线筒B3的支撑件41A-41D。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组装机器1的每个模块的框架以及支撑卷绕位置的部件的重量,在两个竖直横向侧部件111之间可以放置便于组装的中间竖直结构件135。便于组装的这些竖直中间结构件135中的一个在图10中被单独地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便于组装的中间竖直结构件135能够类似于侧部件111地由金属片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便于组装的中间竖直结构件135可以具有多个横向臂135A。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四个横向臂135A设在便于组装的中间竖直结构件135的每一侧上。实际上,便于组装的中间竖直结构件135的每一侧上的横向臂135A的数量可以与机器1的每个操作前台上的卷绕位置17A-17D的数量相同。
下臂135A也用于将便于组装的中间竖直结构件135限制到纵向梁125。
有利地,便于组装的中间竖直结构件135的每个臂135A可以用于限制相应的纵向元件131,简化和便于机器的框架的部件以及由该框架支撑的机械部件的组装,并且对支撑由正被卷绕的绕线筒B3和由相关支撑件给出的高重量的水平纵向元件131进行加强。
在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器包括变形、假捻和拉伸系统(烘箱13A、13B,假捻单元19和进给辊),并且配置成用以生产通过组合弹性纱线和包覆纱线而获得的复合纱线FC。为此,提供弹性纱线F2的绕线筒B2的支撑件20和交缠喷嘴。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机器可以具有更简单的配置,其中仅具有变形、拉伸和假捻装置,但是没有弹性纱线F2的进给。在此情况下,支撑件20和解绕辊22可以被省略。交缠喷嘴可以保留以便利用增加其体积的空气射流来处理变形纱线F1。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从机器中省略交缠喷嘴。在此情况下,单股纱线F1在经过烘箱9A、9B时变形,并且在被卷绕到绕线筒B3中之前经受假捻和拉伸。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弹性纱线的绕线筒B2和相关的进给部件可以布置在筒架7A、7B的区域中。

Claims (23)

1.一种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的模块,所述模块包括在至少一个操作前台上相互对齐的多个卷绕工作站,其中:
每个卷绕工作站包括用于朝向下面对应的多个相互叠置的卷绕位置进给多股纱线的至少一个进给区域;
每个卷绕位置包括:用于管的支撑件,所述纱线中的一股卷绕在所述管上以形成绕线筒;与卷绕的绕线筒相接触的、由马达驱动的卷绕辊;以及围绕正在形成的所述绕线筒以螺旋匝分配纱线的横动装置;
设有两个横向侧部件,所述横向侧部件大致竖直且正交于所述卷绕工作站的对齐方向并且通过平行于所述卷绕工作站的对齐方向的纵向梁相互连接;
所述横向侧部件设有搁置在地板上的支脚;
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还包括便于组装的、布置在所述两个横向侧部件之间的中间竖直结构件,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安装在所述纵向梁上并且由所述纵向梁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包括两个相对的操作前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和所述横向侧部件由金属片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和所述横向侧部件由金属片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在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的每一侧包括多个侧臂,侧臂的数量等于在所述模块的每个操作前台上的卷绕位置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在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的每一侧包括多个侧臂,侧臂的数量等于在所述模块的每个操作前台上的卷绕位置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在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的每一侧包括多个侧臂,侧臂的数量等于在所述模块的每个操作前台上的卷绕位置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被约束到所述横向侧部件的下缘。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被约束到所述横向侧部件的下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横向侧部件还通过至少一个连杆彼此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横向侧部件还通过两个交叉连杆彼此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具有中心孔,所述连杆延伸穿过所述中心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用于搁置在地板上的所述支脚以交错位置安装在所述横向侧部件上,从而防止相互对齐的模块的相邻横向侧部件的支脚彼此干扰。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横向侧部件由彼此叠置并且被约束为共面配置的至少两个部分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侧部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纱线的进给部件和卷绕部件的支撑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包括在所述两个横向侧部件之间延伸并且与所述两个横向侧部件相连的多个纵向连接元件,纱线卷绕单元沿着每一个纵向连接元件布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元件布置在形成于所述横向侧部件上的相应的支撑臂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元件借助于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的对应侧臂而被约束到所述中间竖直结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元件中的每一个支撑多个用于管的支撑件,相应的纱线卷绕在所述管上以形成所述绕线筒。
20.一种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所述机器包括多个彼此对齐的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包括纱线变形部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变形部件包括以下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加热烘箱;冷却部件;捻线或假捻单元;由马达驱动的张紧或松弛辊。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在每个卷绕位置都包括用于弹性纱线的绕线筒的支撑件以及用于将弹性纱线和变形纱线彼此联结的交缠喷嘴。
CN201480039880.1A 2013-05-29 2014-05-27 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所用的模块 Active CN1053927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FI2013A000127 2013-05-29
IT000127A ITFI20130127A1 (it) 2013-05-29 2013-05-29 "un modulo per una macchina per la produzione di bobine di filo"
PCT/EP2014/060999 WO2014191437A1 (en) 2013-05-29 2014-05-27 A module for a machine for producing bobbins of ya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2724A CN105392724A (zh) 2016-03-09
CN105392724B true CN105392724B (zh) 2018-05-22

Family

ID=48793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9880.1A Active CN105392724B (zh) 2013-05-29 2014-05-27 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所用的模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003938B1 (zh)
JP (1) JP6401783B2 (zh)
CN (1) CN105392724B (zh)
IT (1) ITFI20130127A1 (zh)
TW (1) TWI616567B (zh)
WO (1) WO20141914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7869B (zh) * 2017-03-29 2022-03-1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一种具有卷绕设备的假捻变形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8B2 (zh) * 1973-11-27 1977-01-05
JPS5220575B2 (zh) * 1973-11-29 1977-06-04
JPS5144222B2 (zh) * 1973-11-29 1976-11-27
CH579644A5 (zh) * 1973-11-29 1976-09-15 Daiwa Spinning Co Ltd
IT1095319B (it) * 1978-04-24 1985-08-10 Marzoli & C Spa Incastellatura a singole sezioni strutturali per macchina di filatura,ritorcitura e simile
DE3828323A1 (de) * 1988-08-20 1990-02-22 Fritz Stahleck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nehmen eines fadenendes einer spule beim anspinnen
DE3921274A1 (de) * 1989-06-29 1991-01-10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Zwischenstaender fuer spinn- oder zwirnmaschinen
JP2509565Y2 (ja) * 1990-04-20 1996-09-04 豊和工業株式会社 リング精紡機等のフレ―ム構造
IT1256000B (it) * 1992-07-24 1995-11-17 Carlo Menegatto Apparecchiatura di condizionamento e insonorizzazione per spiralatrici
KR100310963B1 (ko) * 1993-08-14 2001-12-28 이.파우. 뢰르허 사를크로스와인드보빈으로감는방법
ITMI20010600U1 (it) * 2001-11-14 2003-05-14 Giudici Davide E Figli S N C D Macchina testurizzatrice
DE10227944C5 (de) * 2002-06-22 2010-02-18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tikaler Zwischenständer für Ringspinnmaschinen
EP1411014A1 (en) * 2002-10-17 2004-04-21 Giudici S.p.a.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ally replacing feeding spools
TW200523410A (en) * 2003-12-02 2005-07-16 Giudici S P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feed spools
DE10357262B4 (de) * 2003-12-08 2006-09-07 Gesierich, Walter, Dr.med.dent. Mobiles Kabel-Handling-System
CN102381586A (zh) * 2010-08-30 2012-03-21 常熟市凯力达蜂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改进的卷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2724A (zh) 2016-03-09
JP6401783B2 (ja) 2018-10-10
TWI616567B (zh) 2018-03-01
WO2014191437A1 (en) 2014-12-04
EP3003938B1 (en) 2017-04-19
EP3003938A1 (en) 2016-04-13
JP2016521665A (ja) 2016-07-25
TW201510299A (zh) 2015-03-16
ITFI20130127A1 (it) 2014-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7735B (zh) 借助多个马达驱动装置生产具有叠置卷绕位置的纱线绕线筒的机器
CN105392724B (zh) 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所用的模块
CN103668614B (zh) 纺织机械
CN110257969A (zh) 一种直捻机
CN104357983B (zh) 高效多功能纤维机械
CN103451789B (zh) 纤维机械
CN102753739B (zh) 用于抽出和卷绕多个合成丝线的装置
CN209481910U (zh) 长纤维变形设备
CN205917370U (zh) 一种单面复合花式捻线机
CN101258275A (zh) 用于引导和输送多根长丝的装置
CN101858002B (zh) 试样整经机和运行试样整经机的方法
CN105143531B (zh) 变形机
CN112955591B (zh) 具有分段牵伸滚筒的粗纱机
CN105143532B (zh) 假捻变形机
CN217971989U (zh) 一种碳纤维丝束用收丝装置
CN213568898U (zh) 一种面料生产用倒筒车
CN214298525U (zh) 扎绕机
JP7481355B2 (ja) モジュール式ロービングフレーム
CN201704466U (zh) 弹力丝机
CN1657673A (zh) 喷气变形机
CN103827008B (zh) 用于粗纱卷缠机的按压器指状物,粗纱卷缠机,和卷缠粗纱的方法
CN109338548A (zh) 长纤维变形设备
CN101824688A (zh) 弹力丝机
CN103827008A (zh) 用于粗纱卷缠机的按压器指状物,粗纱卷缠机,和卷缠粗纱的方法
ITFI20130126A1 (it) "macchina per la produzione di bobine di filo con posizioni di avvolgimento sovrapposte e sistema di sostituzione delle bobine di elastomer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