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8525U - 扎绕机 - Google Patents
扎绕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98525U CN214298525U CN202120162701.0U CN202120162701U CN214298525U CN 214298525 U CN214298525 U CN 214298525U CN 202120162701 U CN202120162701 U CN 202120162701U CN 214298525 U CN214298525 U CN 2142985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oth
- sprocket
- outlet
- roller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扎绕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用于传送布料的导布管、用于容纳一组尼龙线的上线筒、用于容纳另一组尼龙线的下线筒和出布组件,传动机构固定在机架上,导布管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一链轮套设于导布管的外壁,并且与导布管的外壁固定连接,导布管具有入布端和与入布端相对应的出布端,上线筒和下线筒设置于导布管的出布端,上线筒和下线筒均固定在导布管的外壁上,当传动机构带动导布管转动时,上线筒和下线筒转动,出布组件靠近导布管的出布端,出布组件与机架固定连接。其有益效果为:解放人力,扎绕效果好,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品扎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扎绕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扎绕机通常是指在染布前,将布料用绳按一定长度、间距等要求扎绕布料,使得布料在经过浸染工艺时能够形成不同的花色、图案。传统扎绕是通过人工用线、绳等对织物进行紧固的扎、缝、缚、夹等多种形式组合,由于人工的紧固间距是与工人的观察力和经验密切相关,所以需要经验非常丰富的员工才能获得较为一致的扎结效果,人工依赖性过大,而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工作体力消耗大,这会导致紧固度下降,工效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扎绕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扎绕机,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对扎绕机的结构改进,来解决人工经验依赖性大、工作效率低、成品花色不稳定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扎绕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用于传送布料的导布管、用于容纳一组尼龙线的上线筒、用于容纳另一组尼龙线的下线筒和出布组件,所述传动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布管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套设于所述导布管的外壁,并且与所述导布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布管具有入布端和与所述入布端相对应的出布端,所述上线筒和下线筒设置于所述导布管的出布端,所述上线筒和所述下线筒均固定在所述导布管的外壁上,当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布管转动时,所述上线筒和下线筒转动,所述出布组件靠近所述导布管的出布端,所述出布组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扎绕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线筒与所述下线筒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当所述导布管转动使所述上线筒位于所述导布管的正上方时,所述下线筒位于所述导布管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扎绕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上线筒上设有第一出线口,所述一组尼龙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出线口中伸出,在所述下线筒上设有第二出线口,所述另一组尼龙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二出线口中伸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扎绕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布组件包括固定支架、上出布辊和下出布辊,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所述上出布辊与所述下出布辊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上出布辊设置在所述下出布辊的上方,所述上出布辊的辊面中心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首尾相接,形成一环形的结构,所述下出布辊的辊面中心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首尾相接,形成一环形的结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布料通过的出布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扎绕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二链条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下出布辊的一侧,且与所述下出布辊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电机的伸出轴上套设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三链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链条连接,当所述第二电机启动并带动所述第三链轮转动时,所述第三链轮通过所述第二链条带动所述第二链轮转动,使得所述下出布辊转动,所述布料从所述出布腔伸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扎绕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内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有通槽,所述上出布辊的转动轴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通槽内,每个所述固定座的顶端面设置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端面设置有调节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扎绕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链轮、第一电机和第一链条,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伸出轴上套设有所述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连接,当所述第一电机启动并带动所述第四链轮转动时,所述第四链轮通过所述第一链条带动所述第一链轮转动,使得所述导布管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扎绕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座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一个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轮的一侧,至少另一个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轮的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扎绕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座的上方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扎绕机,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导布管与上下线筒的配合、上下出布辊的配合,使得布料能够缠绕上尼龙线,无需人工手动缠绕,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速可改变第四链轮的转速,进而改变第一链轮的转速,最终实现对布料扭转程度,通过扭转不同的圈数来实现扎结不同的花形;
3、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转速可改变第三链轮的转速,进而改变第二链轮的转速,最终实现布速、扎结间距可同步调节;
4、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共同作用下,使得布料可持续进行传输,以及在上线筒和下线筒处进行扎结工作,体现工作的连续性,减少人工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设置调节柱,使得按压调节柱可对调节弹簧进行弹力调节,进而使得上出布辊和下出布辊之间的距离可调,而且上出布辊和下出布辊有效压紧布料,紧固效果好;
6、在轴承座上设置盖板,避免轴承座与导布管之间的连接处附着车间内的毛絮导致设备停转或慢转,降低了设备维修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扎绕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扎绕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扎绕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导布管、2为第一链轮、3为上线筒、4为下线筒、5为出布组件、6为固定支架、7为上出布辊、8为下出布辊、9为第一凹槽、10为第二凹槽、11为第二链轮、12为第三链轮、13为第二链条、14为第二电机、15为固定座、16为通槽、17为调节弹簧、18为调节板、19为调节柱、20为第四链轮、21为第一链条、22为第一电机、23为轴承座、24为盖板、25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扎绕机,包括导布管、传动机构、绕线机构和出布组件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扎绕机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请参阅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扎绕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扎绕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扎绕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扎绕机,包括导布管1、传动机构(未图示)、绕线机构(未图示)和出布组件5,在上述结构中,导布管1用于传输布料,作为布料的运转扭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使得导布管1转动、绕线机构转动和出布组件5转动,由此可知,传动机构是扎绕机的动力来源;绕线机构用于将尼龙线缠绕至布料上;出布组件5用于对布料和尼龙线施加压力,使得缠有尼龙线的布料向导布管1的反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出布组件5的压紧,使得一端布料能够随着导布管1的转动而拧成麻花状。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介绍上述结构:
一、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为导布管1提供动力,另一部分用于为出布组件5提供动力。
1、用于为导布管1提供动力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2、第四链轮20、第一电机22和第一链条21,第一链轮2套定在导布管1外壁,以带动导布管1转动,第四链轮20与第一链轮2共面且设置在第一链轮2下方,第四链轮20与第一链轮2之间通过第一链条21连接,第四链轮20同轴设置有第一电机22。当第一电机22启动时,第四链轮20通过第一链条21带动第一链轮2转动,从而实现导布管1的转动。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2的转速可改变第四链轮20的转速,进而改变第一链轮2的转速,最终实现对布料扭转圈数,通过扭转不同的圈数来实现扎结不同的花形。
2、用于为出布组件5提供动力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链轮11、第三链轮12、第二链条13和第二电机14,第三链轮12与第二链轮11共面,且第三链轮12设置在第二链轮11下方,第二链轮11与第三链轮12之间通过第二链条13连接,第三链轮12同轴设置有第二电机14。通过控制第二电机14的转速可改变第三链轮12的转速,第三链轮12的转动驱动第二链条13,进而第二链条13改变第二链轮11的转速,最终实现布速、扎结间距可同步调节。
二、导布管1:导布管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布料从入布端(未图示)进入导布管1,再从出布端(未图示)出导布管1,导布管1水平固定于轴承座23上,轴承座23与机架25固定连接,第一链轮2套定在导布管1外壁,以带动导布管1转动,如图1所示,轴承座23设置两个,一个轴承座23设置在第一链轮2的一侧,另一个轴承座23设置在第一链轮2的另一侧。轴承座23的上方被盖板24罩住,使得轴承座23不外露于机体,避免轴承座23与导布管1的连接部位被灰尘影响。
三、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导布管1出布端的上线筒3和下线筒4,当导布管1保持静止时,上线筒3固定设置在导布管1的上方,下线筒4固定设置在导布管1的下方,随着布料沿着导布管1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尼龙线放置在上线筒3和下线筒4中,在上线筒3上设有第一出线口,在下线筒4上设有第二出线口,布料从导布管1的入布端穿入,在导布管1经过,由于导布管1一直转动,所以布料被拧成麻花,并在导布管1的尾端与经张力控制器从第一出线口、第二出线口出来的尼龙线缠绕扎结;张力控制器用于调节扎绕松紧度来改变渐变的大小。
四、出布组件5:出布组件5固定设置在靠近导布管1出布端的一侧,以驱动布料沿导布管1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出布组件5包括固定支架6、上出布辊7和下出布辊8,上出布辊7与下出布辊8上下平行设置在固定支架6上,且上出布辊7开设有的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一直沿着上出布辊7的辊面延伸,直至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环绕整个辊面,且位于辊面中心的凹槽,下出布辊8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9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一直沿着下出布辊8的辊面延伸,直至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环绕整个辊面,且位于辊面中心的凹槽,在上出布辊7与下出布辊8相靠近的位置处,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形成一个出布腔;出布腔的设置是因为布料会在圆柱面上跑偏,为了实现更好的导向性,因此扎结后的布料会从出布腔中传输而出;第二链轮11设置在下出布辊8的一侧且与下出布辊8同轴设置,第二链轮11设置在固定支架6外,通过下出布辊8的转动轴延伸,使得第二链轮11与下出布辊8同轴转动。固定支架6内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5,固定座15设置有通槽16,上出布辊7的转动轴两端分别穿设在一个通槽16内,固定座15顶端面设置有调节弹簧17,调节弹簧1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调节板18,固定板顶端面设置有调节柱19。通过按压固定支架6上调节柱19,使得调节板18挤压调节弹簧17,调节弹簧17被压缩,使得调节弹簧17对固定座15向下推动,使得上出布辊7尽可能的压紧布料,有效的实现压紧布料,紧固效果好。
上述结构即为扎绕机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行走扎绕的圈数、速度可以使得图案发生变化;速度同等距离的圈数可以影响扎结花形的变化,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自行调整,在本文中不再赘述。
上述扎绕机结构的操作步骤为:首先,通过先将布料固定在扎绕机的一侧,随后将布料从入布端穿进导布管1并从出布端伸出,最终布料的一端从出布组件5中的出布腔中伸出。将上线筒3和下线筒4中的尼龙线与导布管1和出布腔之间的布料扎紧,推动固定支架6使得固定支架6与地面垂直,此时上出布辊7与下出布辊8压紧布料。其次,开启电脑触摸屏(未图示),设置第一电机22的转速,使得改变第一链轮2的转速,最终实现对布料扭转程度,通过扭转不同的圈数来实现布料在上线筒3和下线筒4处使尼龙线和布料进行打结,实现扎结不同的花形;设置电脑触摸屏控制第二电机14的转速,进而改变第二链轮11的转速,最终实现布速、扎结间距可同步调节。最后启动程序,第一电机22和第二电机14转动,使得布料在上出布辊7和下出布辊8的牵引下向出布端移动,同时导布管1转动,带动上线筒3和下线筒4转动,从上线筒3和下线筒4中拉出的尼龙线将从导布管1中出来的布料缠绕,此时,导布管1、上线筒3和下线筒4以导布管1所在中心线为轴转动,而上出布辊7和下出布辊8均以各自的中心线为轴转动,因此,布料和尼龙线被同时拧成麻花状,完成布料的扎绕,实现了自动化,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扎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5)、传动机构、用于传送布料的导布管(1)、用于容纳一组尼龙线的上线筒(3)、用于容纳另一组尼龙线的下线筒(4)和出布组件(5),所述传动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25)上,所述导布管(1)通过轴承座(23)固定在所述机架(25)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2),所述第一链轮(2)套设于所述导布管(1)的外壁,并且与所述导布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布管(1)具有入布端和与所述入布端相对应的出布端,所述上线筒(3)和下线筒(4)设置于所述导布管(1)的出布端,所述上线筒(3)和所述下线筒(4)均固定在所述导布管(1)的外壁上,当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布管(1)转动时,所述上线筒(3)和下线筒(4)转动,所述出布组件(5)靠近所述导布管(1)的出布端,所述出布组件(5)与所述机架(25)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筒(3)与所述下线筒(4)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当所述导布管(1)转动使所述上线筒(3)位于所述导布管(1)的正上方时,所述下线筒(4)位于所述导布管(1)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线筒(3)上设有第一出线口,所述一组尼龙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出线口中伸出,在所述下线筒(4)上设有第二出线口,所述另一组尼龙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二出线口中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布组件(5)包括固定支架(6)、上出布辊(7)和下出布辊(8),所述固定支架(6)固定在所述机架(25)上,所述固定支架(6)与所述机架(25)活动连接,所述上出布辊(7)与所述下出布辊(8)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6)上,所述上出布辊(7)设置在所述下出布辊(8)的上方,所述上出布辊(7)的辊面中心开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首尾相接,形成一环形的结构,所述下出布辊(8)的辊面中心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9)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首尾相接,形成一环形的结构,所述第一凹槽(9)和所述第二凹槽(1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布料通过的出布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扎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链轮(11)、第三链轮(12)、第二链条(13)和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链轮(11)设置在所述下出布辊(8)的一侧,且与所述下出布辊(8)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电机(14)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6)上,所述第二电机(14)的伸出轴上套设有第三链轮(12),所述第二链轮(11)与所述第三链轮(1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链条(13)连接,当所述第二电机(14)启动并带动所述第三链轮(12)转动时,所述第三链轮(12)通过所述第二链条(13)带动所述第二链轮(11)转动,使得所述下出布辊(8)转动,所述布料从所述出布腔伸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扎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6)内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设置有通槽(16),所述上出布辊(7)的转动轴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通槽(16)内,每个所述固定座(15)的顶端面设置有调节弹簧(17),所述调节弹簧(1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调节板(18),所述调节板(18)的顶端面设置有调节柱(1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链轮(20)、第一电机(22)和第一链条(21),所述第一电机(22)固定在所述机架(25)上,所述第一电机(22)的伸出轴上套设有所述第四链轮(20),所述第四链轮(20)与所述第一链轮(2)之间通过第一链条(21)连接,当所述第一电机(22)启动并带动所述第四链轮(20)转动时,所述第四链轮(20)通过所述第一链条(21)带动所述第一链轮(2)转动,使得所述导布管(1)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一个所述轴承座(23)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轮(2)的一侧,至少另一个所述轴承座(23)设置在所述第一链轮(2)的另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扎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3)的上方盖设有盖板(24),所述盖板(24)固定在所述机架(25)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62701.0U CN214298525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扎绕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62701.0U CN214298525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扎绕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98525U true CN214298525U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782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62701.0U Active CN214298525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扎绕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98525U (zh) |
-
2021
- 2021-01-21 CN CN202120162701.0U patent/CN2142985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84232B (zh) | 一种捻线机 | |
CN108930078A (zh) | 一种柔洁纯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
CN106915660A (zh) | 一种组合纱线卷线机 | |
CN214298525U (zh) | 扎绕机 | |
CN215209787U (zh) | 一种用于棉花纱线的倍捻装置 | |
CN113584658A (zh) | 一种羊毛与树纤维混纺成纱线的加工装置 | |
CN219408635U (zh) | 一种可减少纱疵的并线机合股装置 | |
CN109052047B (zh) | 一种单丝牵伸热定型数码上油打线机及打线工艺 | |
CN109680381A (zh) | 一种双丝交缠包芯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
CN215441003U (zh) | 一种可调节张力的服装生产用浆染机 | |
CN215050948U (zh) | 卧式初捻装置及具有其的一步法捻线机 | |
CN208561247U (zh) | 一种纱线导送架 | |
CN205917370U (zh) | 一种单面复合花式捻线机 | |
US2505050A (en) | Apparatus for making paper cord | |
CN109295566B (zh) | 一种双股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
CN206814115U (zh) | 一种组合纱线卷线机 | |
US1746509A (en) | Method of treating and packaging slivers and resulting packages | |
CN106567268B (zh) | 全自动麻绳绕绳机 | |
CN205046248U (zh) | 一种并入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 |
CN220449347U (zh) | 一种化学纤维纱线收卷装置 | |
CN219490410U (zh) | 一种扎缬织物打绞成结装置 | |
CN219620585U (zh) | 一种用于纺织丝线的卷线装置 | |
CN107447322A (zh) | 高弹色纱用的成绞装置及成绞工艺 | |
CN216039999U (zh) | 一种可调节张力的捻线机 | |
CN212799055U (zh) | 基于曲柄滑块机构的钢纤维束成卷导向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