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65742B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65742B
CN105365742B CN201510171258.2A CN201510171258A CN105365742B CN 105365742 B CN105365742 B CN 105365742B CN 201510171258 A CN201510171258 A CN 201510171258A CN 105365742 B CN105365742 B CN 105365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escutcheon
incorporated
exhaust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12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65742A (zh
Inventor
权海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b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b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bi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65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5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65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5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B60R2021/239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comprising means to control the ve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展开压力的气囊装置。为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其在气体流入时膨胀并面向乘客向前方展开,其形成有排出流入的所述气体的排气孔;排气孔罩,其以遮蔽所述排气孔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气囊;以及束带,其结合于所述气囊,通过所述气囊的膨胀力变得紧绷而拉动所述排气孔罩,在所述气囊与所述排气孔罩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排气孔的连通孔使得所述排气孔打开。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具有能够快速展开所述气囊的效果,能够避免所述乘客的头部受到所述气囊的膨胀力的伤害,能够防止所述乘客的颈部受伤的效果。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副驾驶席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上具备发生事故时通过气囊的膨胀保护乘客的安全装置,即气囊装置。
这种气囊装置根据需要设置在车辆的各个部位,已经开发的气囊装置有设置在转向轮用于保护坐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的驾驶席气囊装置、设置在杂物箱的上侧用于保护副驾驶席的乘客的副驾驶席气囊装置以及沿着上边梁设置的用于保护乘客侧面的帘式气囊装置等。
这种气囊装置分别包括产生气体的充气器、与所述充气器连接并在气体流入时膨胀展开以保护乘客的气囊。
另外,驾驶席只乘坐成人,但副驾驶席的乘客不仅可能是成人还可能是幼儿、儿童以及身材娇小的成人等多个类型乘客。
因此,所述副驾驶席气囊装置需要根据所述乘客的类型调节从气囊排出的气体量以改变所述气囊的展开时间点及展开压力。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展开压力的气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的内容,未提及的其他目的,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通过如下记载的内容明确地理解。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其在气体流入时膨胀并面向乘客向前方展开,其形成有排出流入的所述气体的排气孔;排气孔罩,其以遮蔽所述排气孔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气囊;以及束带,其结合于所述气囊,通过所述气囊的膨胀力变得紧绷而拉动所述排气孔罩,在所述气囊与所述排气孔罩之间形成与所述排气孔连通的连通孔使得所述排气孔打开。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含在详细说明及附图中。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在气囊展开的初期,排气孔罩遮蔽排气孔,因此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不能通过所述排气孔向所述气囊的外部排出,具有能够快速展开所述气囊的效果。
并且,在所述气囊完全(full)膨胀后,束带通过所述气囊的膨胀力变得紧绷而拉动所述排气孔罩,以在所述气囊与所述排气孔罩之间形成与所述排气孔连通的连通孔,从而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依次通过所述连通孔及排气孔向气囊外部排出,因此能够避免所述乘客的头部受到所述气囊的膨胀力的伤害。
并且,所述气囊完全膨胀后被乘客挤压的情况下,所述束带再次变得松弛,从而所述排气孔罩重新遮蔽所述排气孔,因此能够使所述气囊保持适当的压力以防止所述气囊上下摇晃,具有能够防止所述乘客的颈部受伤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不限定于以上提及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完全膨胀后被乘客挤压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a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中气囊的展开初期的示意图;
图2b为沿图2a中A-A线的剖面图;
图2c为图2b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
图2d为沿图2a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a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完全膨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b为沿图3a中B-B线的剖面图;
图3c为沿图3a中B’-B’线的剖面图;
图4a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完全膨胀后被乘客挤压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b为沿图4a中C-C线的剖面图;
图4c为沿图4a中C’-C’线的剖面图;
图5a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5b为图5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
图6a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6b为图6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
图7a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7b为图7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
图8a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8b为图8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
图9a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9b为图9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
图10a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10b为图10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气囊 12:气囊前方面
15:排气孔 15a:第一排气孔
15b:第二排气孔 16:气囊后方面
20:排气孔罩 22:第一排气孔罩
24:第二排气孔罩 30:束带
30a:第一束带 30b第二束带
35: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及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便可明确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实现方法。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不同的多种形态实现,本实施例仅仅使本发明的公开更加完整,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由技术方案的范畴定义。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囊装置。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完全膨胀后被乘客挤压的状态的示意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包括内部流入气体发生器即充气器(未图示)产生的气体时膨胀,以面向乘客1向前方展开的气囊10。气囊10以折叠的状态配置在设置于仪表板5内部的气囊壳(未图示)内,在流入所述气体时膨胀的同时撕开仪表板5上侧的表皮向仪表板5的上侧凸出,从挡风玻璃7与仪表板5之间向车内展开。即,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是为了保护坐在副驾驶席3的乘客1而设置的副驾驶席气囊装置。这里,仪表板5是配置于副驾驶席3前方的面板,是指设置有杂物箱的板,挡风玻璃7是指车辆的前玻璃。
气囊10的侧面形成有排出向所述内部流入的气体的主排出孔13、低风险(LowRisk Deployment;LRD)排气孔14及排气孔15。
主排气孔13总是保持打开状态,因此总是排出流入到气囊10内部的气体。
LRD排气孔14在气囊10展开初期打开排放气体,从而降低气囊10的初期展开压力,以在副驾驶席乘坐身材娇小的乘客(例如:幼儿)时,防止所述乘客受到气囊10的初期展开压力引发的伤害。并且,LRD排气孔14在气囊10完全(full)膨胀后关闭,从而使气囊10维持适当的展开压力。
排气孔15在气囊10展开的初期关闭以阻挡气体的排出,使得气囊10迅速展开,在气囊10完全膨胀后打开并排放气体,从而防止乘客的头部受到气囊10过度的展开压力引发的伤害。并且排气孔15在气囊10完全膨胀后被乘客挤压的情况下,再次关闭以阻挡气体的排出,从而防止气囊10向上下摇晃,防止乘客的头部向后弯曲造成颈部伤害。本发明的气囊10设置有开闭排气孔15的排气孔罩20及束带30,从图2a开始省略示出主排气孔13及LRD排气孔14。
图2a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的展开初期的示意图,图2b为沿图2a中A-A线的剖面图,图2c为图2b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图2d为沿图2a中A’-A’线的剖面图。
参照图2a至图2d,气囊10的内侧面结合有排气孔罩20。排气孔罩20是四角形,其面积足以充分遮蔽排气孔15,其覆盖遮蔽排气孔15。
排气孔罩20的仅上端及下端通过线2缝合在气囊10的侧面。即,排气孔罩20的上下端结合于气囊10,前后端与气囊10分离。从而,气囊10的侧面与排气孔罩20之间可向前后方向形成通道。束带30插入该通道中并设置成能够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
排气孔15分别形成于气囊10的两侧面。即,排气孔15包括形成于气囊10的一侧面的第一排气孔15a及形成于气囊另一侧面的第二排气孔15b。并且,排气孔罩20包括以遮蔽第一排气孔15a的形态结合于气囊10的一侧面的第一排气孔罩22及以遮蔽第二排气孔15b的形态结合于气囊10的另一侧面的第二排气孔罩24。
束带30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36结合于气囊10的内部的前方面12,束带30的一端32贯通气囊10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的通道后结合于气囊10内部的后方面16,束带30的另一端34贯通气囊10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的通道后结合于气囊10内部的后方面16。束带30的两端32、34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时,优选的是结合到同一位置。
束带30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36结合于气囊10的前方面12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束带30的两端32、34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束带30结合于气囊10的状态下,束带30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36与两端32、34分别配置于前后对应的位置。
束带30由柔软的材料形成,可以缝合于气囊10。束带30可以由与气囊10相同的材料形成。
束带30贯通气囊10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的通道可前后移动,并且贯通气囊10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的通道可前后移动。
如上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工作说明如下:
参照图2a至图2d,气囊10展开初期束带30为松弛的状态且不拉动排气孔罩22、24。因此,气囊10展开初期排气孔罩22、24维持遮蔽排气孔15a、15b的状态。
因此,在气囊10展开的初期气囊10内部的气体不能通过排气孔15a、15b向气囊10的外部排出,气囊10在初期可以迅速展开,从而气囊10能够在保护乘客的适当时间点展开。
图3a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完全膨胀状态的示意图,图3b为沿图3a中B-B线的剖面图,图3c为沿图3a中B’-B’线的剖面图。
参照图3a至图3c,气囊10完全膨胀的情况下,束带30受到气囊10的膨胀力变得紧绷而拉动排气孔罩22、24。如上所述,束带30拉动排气孔罩22、24时排气孔罩22、24向气囊10的内部移动。从而气囊10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以及气囊10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产生间距分别形成连通孔35。该连通孔35与排气孔15a、15b相通,因此排气孔15a、15b被打开。从而气囊10内部的气体依次通过连通孔35及排气孔15a、15b向气囊10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气囊10完全膨胀后乘客即将接触气囊10的前方面12之前,气囊10内部的气体依次通过连通孔35及排气孔15a、15b向气囊10的外部排出,从而防止乘客的头部受到气囊10过度的展开压力引发的伤害。
图4a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完全膨胀后被乘客挤压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b为沿图4a中C-C线的剖面图,图4c为沿图4a中C’-C’线的剖面图。
参照图4a至图4c,气囊10完全膨胀后前方面12被乘客挤压时,束带30再次变得松弛,排气孔罩22、24得到恢复原位并重新遮蔽排气孔15a、15b。因此,气囊10内部的气体不再通过排气孔15a、15b向外部排出,气囊10维持能够保护乘客的适当的压力。
即,气囊10完全膨胀后过度排放气体时气囊10的膨胀力过低,因此气囊10上下摇晃。这时乘客的头部由于上下摇晃的气囊10向后弯曲,因此所述乘客的颈部有可能受到伤害。但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在气囊10完全膨胀后前方面12被乘客挤压的情况下,排气孔罩22、24遮蔽排气孔15a、15b,因此气囊10不向上下方向摇晃,因此能够防止乘客颈部受到伤害。
排气孔罩22、24可以由与气囊10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排气孔罩22、24也可以由具有被束带30拉动时拉伸以及束带30松弛时恢复原状态的弹性构件形成。这里所述弹性构件可以由橡胶形成。
图5a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图5b为图5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这里,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只说明不同点。
参照图5a及图5b,可知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
即,本第二实施例中束带30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36结合于气囊10的前方面12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一端32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后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另一端34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后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这一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但是,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束带30配置成能够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前后移动,能够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前后移动,但本第二实施例中,束带30的配置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的部分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配置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的部分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束带30的配置于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的部分可通过线4缝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配置于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的部分可通过线4缝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
图6a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图6b为图6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这里,与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只说明不同点。
参照图6a及图6b,可知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与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同点。
即,本第三实施例中束带30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36结合于气囊10的前方面12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一端32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另一端34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这一点与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相同。
但是,上述的第二实施例中束带30中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的部分配置于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的部分配置于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而本第三实施例中束带30不配置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而是结合在第一排气孔罩22的内侧面,而且也不配置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而是结合在第二排气孔罩24的内侧面。束带30可通过线4缝合于排气孔罩22、24。
图7a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图7b为图7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这里,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只说明不同点。
参照图7a及图7b,可知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
即,本第四实施例中束带30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结合于气囊10的前方面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但是,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束带30的一端32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后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另一端34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后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而本第四实施例中束带30的一端32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后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另一端34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后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束带30的两端32、34可通过线4缝合于排气孔罩22、24。当然,束带30的一端32可以不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而是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的内侧面,另一端34可以不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而是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的内侧面。
本第四实施例中束带30的两端32、34优选的是在排气孔15a、15b的前方与排气孔罩22、24结合。并且,本第四实施例中束带30的长度优选的是形成得比上述的第一实施例更短。
并且,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只有排气孔罩22、24的上下端通过线2缝合于气囊10的侧面,但本第四实施例中排气孔罩22、24的后端也通过线2缝合于气囊10的侧面。
图8a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图8b为图8a中虚线区部分的放大图。这里,与上述的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只说明不同点。
参照图8a及图8b,可知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与上述的第四实施例的不同点。
即,本第五实施例中束带30的一端32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另一端34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这与上述的第四实施例相同。束带30的两端32、34可通过线4缝合于排气孔罩22、24。当然,束带30的一端32可以不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而是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的内侧面,另一端34可以不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而是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的内侧面。
但是,上述的第四实施例中束带30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36结合于气囊10的前方面12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而本第五实施例中束带30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36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
本第五实施例中束带30的两端32、34优选的是在排气孔15a、15b的后方与排气孔罩22、24结合。并且,上述的本第四实施例中排气孔罩22、24的上下端及后端通过线2缝制结合于气囊10的侧面,但本第五实施例中排气孔罩22、24的后端不与气囊10的侧面结合,而是前端通过线2缝合于气囊10的侧面。
图9a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图9b为图9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这里,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只说明不同点。
参照图9a及图9b,可知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
即,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束带30只有一个,并且束带30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36结合于气囊10的前方面12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一端32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后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另一端34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后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
但是,本第六实施例中有两个束带30a、30b。即,束带包括第一束带30a及第二束带30b。第一束带30a的一端32a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另一端34a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并且,第二束带30b的一端32b结合于气囊10的前方面12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另一端34b在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当然,第一束带30a的另一端34a可以不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一排气孔罩22之间,而是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的内侧面,第二束带30b的另一端34b可以不插入气囊10的侧面与第二排气孔罩24之间,而是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的内侧面。
第一束带30a的另一端34a可在第一排气孔15a的后方通过线4缝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第二束带30b的另一端34b可在第二排气孔15b的前方通过线4缝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
并且,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只有排气孔罩22、24的上下端通过线2缝合于气囊10的侧面,但本第六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罩22的前端也通过线2缝合于气囊10的侧面,第二排气孔罩24的后端也通过线2缝合于气囊10的侧面。
图10a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剖面图,图10b为图10a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这里,与上述的第六实施例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只说明不同点。
参照图10a及图10b,可知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与上述的第六实施例的不同点。
即,上述的第六实施例中第一束带30a的一端32a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另一端34a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并且,上述的第六实施例中第二束带30b的一端32b结合于气囊10的前方面12,另一端34b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
但是,本第七实施例中第一束带30a的一端32a结合于气囊10的前方面12,另一端34a结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并且,本第七实施例中第二束带30b的一端32b结合于气囊10的后方面16,另一端34b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
本第七实施例中第一束带30a的另一端34a在第一排气孔15a的前方通过线4缝合于第一排气孔罩22,第二束带30b的另一端34b在第二排气孔15b的后方通过线4缝制结合于第二排气孔罩24。
并且,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只有排气孔罩22、24的上下端通过线2缝制结合于气囊10的侧面,但本第七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罩22的后端也通过线2缝合于气囊10的侧面,第二排气孔罩24的前端也通过线2缝合于气囊10的侧面。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气囊10展开的初期,排气孔罩22、24遮蔽排气孔15a、15b,因此气囊10内部的气体不能通过排气孔15a、15b向气囊10的外部排出,能够快速展开气囊10。
并且,在气囊10完全(full)膨胀后,束带30通过气囊10的膨胀力变得紧绷而拉动排气孔罩22、24,以在气囊10与排气孔罩22、24之间形成与排气孔15a、15b连通的连通孔35,从而气囊10内部的气体依次通过连通孔35及排气孔15a、15b向气囊10外部排出,因此乘客的头部不会受到气囊10的膨胀力引起的伤害。
并且,气囊10完全膨胀后前方面12被乘客挤压的情况下,束带30再次变得松弛,从而排气孔罩22、24重新遮蔽排气孔15a、15b,因此能够使气囊10维持适当的压力以防止气囊10上下摇晃,能够防止所述乘客的颈部受到伤害。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者必须的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的具体的形态实施。因此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而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以技术方案为准,而不限于上述详细说明,从技术方案的范围的意思及范围以及其均等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应解释为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囊,其在气体流入时膨胀并面向乘客向前方展开,其形成有排出流入的所述气体的排气孔;
排气孔罩,其以遮蔽所述排气孔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气囊;以及
束带,其结合于所述气囊,通过所述气囊的膨胀力变得紧绷而拉动所述排气孔罩,在所述气囊与所述排气孔罩之间形成与所述排气孔连通的连通孔使得所述排气孔打开,
所述排气孔包括形成于所述气囊的一侧的第一排气孔及形成于所述气囊的另一侧的第二排气孔,
所述排气孔罩包括以遮蔽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形式结合于所述气囊的一侧的第一排气孔罩及以遮蔽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形式结合于所述气囊的另一侧的第二排气孔罩,
所述束带配置成能够在所述气囊与第一排气孔罩之间及所述气囊与第二排气孔罩之间前后移动的形态,其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与所述气囊的前方面结合,两端与所述气囊的后方面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完全膨胀后被乘客挤压时,所述束带再次变得松弛并重新遮蔽所述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孔罩是被所述束带拉动时拉伸并在所述束带松弛时恢复原状态的弹性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带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结合于所述气囊前方面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所述束带的两端结合于所述气囊的后方面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
5.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囊,其在气体流入时膨胀并面向乘客向前方展开,其形成有排出流入的所述气体的排气孔;
排气孔罩,其以遮蔽所述排气孔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气囊;以及
束带,其结合于所述气囊,通过所述气囊的膨胀力变得紧绷而拉动所述排气孔罩,在所述气囊与所述排气孔罩之间形成与所述排气孔连通的连通孔使得所述排气孔打开,
所述排气孔包括形成于所述气囊的一侧的第一排气孔及形成于所述气囊的另一侧的第二排气孔,
所述排气孔罩包括以遮蔽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形式结合于所述气囊的一侧的第一排气孔罩及以遮蔽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形式结合于所述气囊的另一侧的第二排气孔罩,
所述束带结合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罩及所述第二排气孔罩,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结合于所述气囊的前方面,两端结合于所述气囊的后方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带的长度方向中中间部位结合于所述气囊前方面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所述束带的两端结合于所述气囊后方面中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带中结合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罩的部分配置于所述气囊与第一排气孔罩之间,所述束带中结合于所述第二排气孔罩的部分配置于所述气囊与第二排气孔罩之间。
CN201510171258.2A 2014-08-27 2015-04-10 气囊装置 Active CN105365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12545A KR101720979B1 (ko) 2014-08-27 2014-08-27 차량의 동승석 에어백
KR10-2014-0112545 2014-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5742A CN105365742A (zh) 2016-03-02
CN105365742B true CN105365742B (zh) 2017-12-19

Family

ID=5443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1258.2A Active CN105365742B (zh) 2014-08-27 2015-04-10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87056B1 (zh)
KR (1) KR101720979B1 (zh)
CN (1) CN1053657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3220B1 (en) 2012-03-19 2013-09-03 Amsafe, Inc. Structure mounted airbag 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1622094B1 (ko) * 2014-05-26 2016-05-3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에어백
US9944245B2 (en) 2015-03-28 2018-04-17 Amsafe, Inc. Extending pass-through airbag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428308A (zh) 2015-04-11 2017-12-01 Am-安全公司 主动气囊排气系统
US10093270B2 (en) * 2016-01-13 2018-10-09 Autoliv Asp, Inc. Multi-flap vents for inflatable chambers
US10604259B2 (en) 2016-01-20 2020-03-31 Amsafe, Inc.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having extending restraint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2391012B1 (ko) 2017-05-19 2022-04-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CN108860048B (zh) * 2018-05-21 2020-09-22 江苏大学 一种两段式汽车安全气囊
DE102019201443B4 (de) * 2019-02-05 2023-01-05 Audi Ag Insassenschutz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20200108134A (ko) 2019-03-06 2020-09-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에어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6859A1 (de) * 2002-08-07 2004-02-19 Takata Corp. Gassack für ein Airbagmodul
CN101107152A (zh) * 2005-02-01 2008-01-16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控制系带的安全气囊模块
JP4622651B2 (ja) * 2005-02-25 2011-02-02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448646B2 (en) * 2005-11-04 2008-11-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system for out-of-position occupant protection and adaptive venting
KR20080082329A (ko) * 2007-03-08 2008-09-1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어백장치
KR20080112001A (ko) * 2007-06-20 2008-12-2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JP5186832B2 (ja) * 2007-08-09 2013-04-24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191925B2 (en) * 2008-04-14 2012-06-05 Autoliv Asp, Inc. Dynamic safety vent
US8696022B2 (en) * 2010-10-27 2014-04-15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variable venting
US8684407B2 (en) * 2010-10-27 2014-04-01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height adaptive tether
US8684404B2 (en) * 2010-10-27 2014-04-01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variable venting
KR101356178B1 (ko) * 2011-11-28 2014-01-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에어백 장치
US8727377B2 (en) * 2012-02-23 2014-05-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daptive vent and method for airbag
US9108590B2 (en) * 2013-04-03 2015-08-18 Autoliv Asp, Inc. Airbag with active vent
KR20140124231A (ko) * 2013-04-16 2014-10-2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어백 모듈의 승객 목 상해 방지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5742A (zh) 2016-03-02
KR101720979B1 (ko) 2017-03-29
KR20160025369A (ko) 2016-03-08
US9187056B1 (en) 2015-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65742B (zh) 气囊装置
US7445237B2 (en) Air bag vent
US8020889B2 (en) Passive airbag venting
US7556288B2 (en) Side air bag with a controlled opening of a pressure equalization chamber
JP5376836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5383433B (zh) 帘式气囊装置
CN105270315B (zh) 气囊装置
CN104973004B (zh) 安全气囊装置
JP2010023763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613741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1057208A (ja) エアバッグ
CN105523003B (zh) 帘式气囊装置
CN106184102B (zh) 气囊装置
CN109070835A (zh) 安全气囊模块
KR102227852B1 (ko) 커튼 에어백 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조방법
JP5653855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10129723A (ko)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US20180099637A1 (en) Dual-stage cushion flap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02059803A (ja) エアバッグ
JP6191819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112129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9202737A (ja) エアバッグ
GB2399795A (en) Air-bag folding arrangement
JP4590468B2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218141418U (zh) 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