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1418U - 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1418U
CN218141418U CN202221725271.XU CN202221725271U CN218141418U CN 218141418 U CN218141418 U CN 218141418U CN 202221725271 U CN202221725271 U CN 202221725271U CN 218141418 U CN218141418 U CN 218141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
bag
distal
airbag
hol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252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252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1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1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1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该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包括衬布,其借助缝线固定在囊袋内侧,以用于遮盖泄气孔;拉带,其在囊袋内侧以其一端与囊袋固定连接并且以其另一端与所述衬布固定连接,所述拉带在囊袋的折叠状态中处于松弛状态并且在囊袋的展开状态中处于张紧状态;其中,所述缝线包括位于远离拉带中心的远端侧的远端缝线以及与远端缝线相对置的、位于较靠近拉带中心的近端侧的近端缝线,远端缝线的缝纫强度小于近端缝线的缝纫强度,以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中通过拉带的张紧力首先使远端缝线断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泄气孔结构能够实现泄气孔的可调性并且还可保证在去除衬布时拉带不从囊袋处脱离。

Description

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以及具有这样的泄气孔结构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车辆被动安全的重要部件,安全气囊系统一般构造为布置在驾驶员前方、尤其方向盘上的正面碰撞气囊或布置在乘客侧面的侧面安全气囊。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具有常开的主排气孔的安全气囊,也就是说,该主排气孔不仅在随后的卸载阶段中而且在囊袋借助气体发生器的充气阶段中都保持敞开,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囊袋内的高压建立。基于此,可采用大输出量的气体发生器来较快地建立囊内压力,然而这无疑是较耗费的。
此外,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泄气孔可调的安全气囊,其中,通过MGG(MemoryGate Generator,储存器门脉冲发生器)来控制泄气孔的开闭,即控制其在充气阶段保持关闭而在卸载阶段保持开启。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气囊的结构复杂性并且对安全气囊的布置空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不同的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其中,借助该泄气孔结构能够以较简单的方式实现泄气孔可调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包括:
衬布,其借助缝线固定在囊袋内侧,以用于遮盖泄气孔;
拉带,其在囊袋内侧以其一端与囊袋固定连接并且以其另一端与所述衬布固定连接,所述拉带在囊袋的折叠状态中处于松弛状态并且在囊袋的展开状态中处于张紧状态;
其中,所述缝线包括位于远离拉带中心的远端侧的远端缝线以及与所述远端缝线相对置的、位于较靠近拉带中心的近端侧的近端缝线,所述远端缝线的缝纫强度小于所述近端缝线的缝纫强度,以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中通过拉带的张紧力首先使所述远端缝线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提出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所述衬布的近端缝线的缝纫强度至少等于所述拉带在展开状态中的张紧力,所述张紧力被施加到所述近端缝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提出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用于将衬布固定在囊袋内侧的缝线还包括预缝线,所述预缝线位于近端缝线和远端缝线之间,并且所述预缝线的缝纫强度小于所述远端缝线的缝纫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提出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所述泄气孔彼此间隔开地成对地进行布置并且分别配属有衬布,所述拉带在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衬布与囊袋内侧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提出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在所述囊袋的展开状态中,配属于同一对的两个泄气孔彼此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囊袋的周向方向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提出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所述拉带构造为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在所述展开状态中施加弹性力到所述近端缝线和所述远端缝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提出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所述拉带与所述衬布缝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系统,其包括囊袋以及用于给所述囊袋充气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囊袋包括上面所阐述的用于排出囊内气体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能够具有上面所阐述的安全气囊系统。
通过在充气过程中借助衬布封闭泄气孔并且在卸载过程中借助拉带释放泄气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泄气孔结构能够实现泄气孔的可调性。另外,通过改进衬布与囊袋的固定方式,能够保证在去除衬布时其不从囊袋处脱离。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源于图1的然而在泄气孔的释放状态中的泄气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在下文中,还简称为泄气孔结构)并且为了清楚起见囊袋在此仅仅以环线来表示,该泄气孔结构包括衬布100和与该衬布固定连接的拉带200。具体地,该衬布100固定在囊袋内侧上并且可用于遮盖泄气孔300、尤其用于在囊袋的充气阶段中遮盖泄气孔300。该拉带200同样固定在囊袋内侧,即以其一端与囊袋内侧固定连接并且以其另一端与衬布100固定连接。拉带200在囊袋的折叠状态中(即在囊袋未通过气体发生器进行充气时或未完成充气时)保持松弛状态,而在囊袋的展开状态中(即在囊袋完成或即将完成充气操作时)处于张紧状态,以便将张紧力施加到衬布上,所述张紧力能够用于将衬布100从囊袋内侧上去除。在囊袋的充气过程中,随着囊袋压力的提高和囊袋的膨胀能够将拉带200从松弛状态逐步切换到张紧状态中。
可选地,拉带200本身可构造为弹性体,通过所述弹性体的形变将弹性力施加到用于将衬布100固定在囊袋内侧处的缝线上。
在此,拉带200能够可选地与衬布100缝合连接,如图1中所示出的那样,借助于两条以虚线表明的缝线与衬布固定连接。在此,拉带200与衬布100的缝纫强度或其缝线的强度至少等于如下预紧力,所述预紧力在囊袋的展开状态中通过拉带200施加到该缝线上,由此能够保证在将衬布100从囊袋内侧去除时衬布100与拉带200不发生分离。在此,衬布100的材料能够与囊袋保持一致,例如能够由尼龙材料制成(例如PA66,其也能够被称为尼龙66)。当然,衬布100的材料还能够与囊袋不同地进行选择,只要其能够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
在此,衬布100与囊袋内侧通过缝线进行固定,所述缝线包括远端缝线110和近端缝线120,其中,该远端缝线110位于衬布100的远离拉带中心的远端侧上,相比于此,该近端缝线120位于衬布100的较靠近拉带中心的近端侧上并且与该远端缝线110对置。“近端侧”和“远端侧”这些概念涉及拉带作用于衬布的预紧力方向(也可称为拉力方向),即近端侧和远端侧沿预紧力方向依次排列。近端缝线120和远端缝线110的位置和长度能够随意的进行选择,只要其能够分别位于泄气孔的两侧。为了层次清楚起见,在附图中,该近端缝线120和远端缝线110与衬布100的侧边(即远端侧和近端侧)重合,然而为了保证其有效连接在这两个缝线与衬布的侧边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间距,该间距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根据本实用新型,如此设计该近端缝线120和远端缝线110的缝纫强度,使得远端缝线110的缝纫强度小于近端缝线120的缝纫强度,由此在囊袋的展开状态中借助拉带200的拉力首先将远端缝线110断开并且由此可释放泄气孔300。此时,由于近端缝线120的缝纫强度较高,衬布100的一侧、即远端侧仍然保持在囊袋内侧上,由此保证衬布100和拉带200没有从囊袋处脱落。在衬布100与囊袋内侧无其他缝线的情况下或在该其他缝线的强度较低的情况下,衬布100的远端侧朝向其近端侧进行翻折(如图2中所示出的那样)并且完全释放泄气孔300,通过该泄气孔在卸载阶段可较快速地降低囊内压力并且由此可防止由于安全气囊过硬而对乘客造成二次伤害。
在此,一方面,衬布的去除仅仅依靠拉带的变形来实现,因此可省去现有技术中所必要的主动激活装置并且没有增加囊袋折叠状态下所需的容纳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改进衬布与囊袋内侧的缝纫强度,在实现泄气孔释放的情况下还可保证衬布和拉带不会从囊袋处脱落。
可选地,在囊袋上能够开设有多个泄气孔300、尤其如图1中所示出的两个对置的泄气孔,每个泄气孔可配属有各自的衬布和拉带。还可行的是,泄气孔300成对地或成组地配属有同一拉带,例如,两个泄气孔配属有同一拉带,该拉带在两端分别与这两个衬布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尤其以上面所阐述的方式缝合连接。
可选地,如此布置泄气孔300,使得配属于同一拉带的泄气孔或同一对的泄气孔在囊袋的展开状态下处于囊袋的周向方向上。这是指,泄气孔300在展开状态下尽量靠近囊袋展开平面的外边缘,由此拉带200能够较好地影响或确定囊袋的形状,以用于与不同乘客的体型或车型相匹配。
可选地,上面所提及的近端缝线120的缝纫强度至少等于拉带200在展开状态中施加到其上的张紧力,优选地该缝纫强度大于该预紧力,由此保证近端缝线120不发生断裂并且将衬布100和拉带200保持与囊袋内侧的固定接合中。拉带200在展开状态中的预紧力或拉力能够预先进行设定或测定,例如通过改变拉带的长度、材料来改变上述预紧力的大小。
可选地,用于将衬布100固定在囊袋内侧的缝线还包括预缝线130,其布置在近端缝线120和远端缝线110之间,例如在附图中以锯齿状线条示意性地示出。预缝线130的缝纫强度能够较小地、尤其小于远端缝线110地进行选择,以便保证在展开状态中较早地发生断裂且不会妨碍泄气孔的释放。
具体地,在图中所示出的衬布100构造为矩形,在其垂直于拉带的长度方向的侧边处分别设置有近端缝线120或远端缝线110,在其平行于拉带的长度方向的侧面处分别设置有缝纫强度较低的预缝线130。
此外,应该说明的是,衬布的形状并不限于上面所提及的矩形,其例如还能够构造为圆形,其中,远端缝线、近端缝线和预缝线能够彼此相邻地进行布置,对此不再详细地阐述。
在此所提到的缝线的缝纫强度取决于缝线的材料、缝线的针距和缝线的条数,例如该缝线的材料型号能够选为M20、M30,其中,数字“20”和“30”表示缝线的粗细,数字越小则缝线越粗。通过缝线在一定条件下的断裂能够以较简单的构造方案来保证后续囊袋的快速泄气。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安全气囊系统,其具有囊袋以及未示出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对囊袋进行充气,所述囊袋具有上面所阐述的泄气孔结构。该安全气囊系统能够布置在座椅中或布置在邻近乘客的车身处、例如布置在车门护板处,其中,囊袋和气体发生器能够共同借助于囊袋安装框固定在仪表板或座椅中。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系统的囊袋弹出并且借助气体发生器进行充气,在该阶段中泄气孔借助于衬布保持封闭。在囊内压力达到阈值时,借助于拉带将衬布去除并且由此释放泄气孔,以便及时排出囊袋气体并且避免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该安全气囊系统能够具有上面关于泄气孔结构所阐述的优点,并且关于其能够参考上面关于泄气孔结构所进行的描述,对此不再赘述。
最后,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的车辆,其能够具有上面所阐述的优点,对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所有以上的优选实施例都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对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的各种改型或变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法律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布,其借助缝线固定在囊袋内侧,以用于遮盖泄气孔;
拉带,其在囊袋内侧以其一端与囊袋固定连接并且以其另一端与所述衬布固定连接,所述拉带在囊袋的折叠状态中处于松弛状态并且在囊袋的展开状态中处于张紧状态;
其中,所述缝线包括位于远离拉带中心的远端侧的远端缝线以及与所述远端缝线相对置的、位于较靠近拉带中心的近端侧的近端缝线,所述远端缝线的缝纫强度小于所述近端缝线的缝纫强度,以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中通过拉带的张紧力首先使所述远端缝线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的近端缝线的缝纫强度至少等于所述拉带在展开状态中的张紧力,所述张紧力被施加到所述近端缝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衬布固定在囊袋内侧的缝线还包括预缝线,所述预缝线位于近端缝线和远端缝线之间,所述预缝线的缝纫强度小于所述远端缝线的缝纫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孔彼此间隔开地成对地进行布置并且分别配属有衬布,所述拉带在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衬布与囊袋内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囊袋的展开状态中,配属于同一对的两个泄气孔彼此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囊袋的周向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构造为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在所述展开状态中施加弹性力到所述近端缝线和所述远端缝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与所述衬布缝合连接。
8.一种安全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囊袋以及用于给所述囊袋充气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囊袋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以用于排出囊内气体。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气囊系统。
CN202221725271.XU 2022-07-06 2022-07-06 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8141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5271.XU CN218141418U (zh) 2022-07-06 2022-07-06 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5271.XU CN218141418U (zh) 2022-07-06 2022-07-06 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1418U true CN218141418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2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25271.XU Active CN218141418U (zh) 2022-07-06 2022-07-06 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1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6808B2 (en) Airbag with active vent
JP5376836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2491286B1 (ko) 차량 시트
US5454595A (en) Hidden volume cushion
JP3397041B2 (ja)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
JP5366444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1301556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430425B2 (en) Airbag assembly
CN110520333B (zh) 安全气囊装置
US11052863B2 (en) Stitching for a protection device
JP2001301555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08310325A (ja) 膨張可能な衝撃保護エアバッグクッショ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56730A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JPH07277129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EP3511211A1 (en) Airbag systems with passive venting control
JPH07329694A (ja) エアバッグの内圧調節装置
CN218141418U (zh) 安全气囊泄气孔结构、安全气囊系统和车辆
JP2002059803A (ja) エアバッグ
EP2746112A1 (en) An airbag unit
JP3038479U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2067849A (ja) エアバッグ
JPH07329695A (ja) エアバッグの内圧調節装置
JP3539312B2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4590468B2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00094521A (ko) 팽창가능성 에어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