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65383B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65383B
CN105365383B CN201510498106.3A CN201510498106A CN105365383B CN 105365383 B CN105365383 B CN 105365383B CN 201510498106 A CN201510498106 A CN 201510498106A CN 105365383 B CN105365383 B CN 105365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nozzle
liquid
generating chamber
pressure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81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65383A (zh
Inventor
山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662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846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662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6527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65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5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65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5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07Conditioning of the inside of ink supply circuits, e.g. flushing during start-up or shut-dow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5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using several operating m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collection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36Protection of cartridges or parts thereof, e.g. t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19Manifold

Abstract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可以防止由液体冻结时的液体的膨胀所引起的压力产生室内的破裂的产生。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压力产生室(12),其用于通过驱动元件(300)的驱动而使压力产生室(12)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歧管(100),其向所述压力产生室(12)供给液体;排出单元,其使所述压力产生室(12)内的液体从所述喷嘴(21)排出,模式一为,通过所述排出单元的动作而使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12)内的模式,模式二为,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不使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所述驱动元件(300)驱动的模式。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主张2014年8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66232号和第2014-166233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该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66232号和第2014-166233号的所有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从喷嘴开口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喷出作为液体的油墨的喷墨式记录头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向被喷射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已知一种喷墨式记录装置,所述喷墨式记录装置例如使作为液体的油墨喷射而在纸或记录薄片等被记录介质、即被喷射介质上实施印刷。
被搭载于这种喷墨式记录装置上的喷墨式记录头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压力产生室内的油墨冻结并膨胀的情况下,如果压力产生室的油墨没有释放空间,则会引起压力产生室内、尤其是振动板的破裂。
因此,提出一种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在油墨将要冻结的情况下,于冻结之前使油墨从压力产生室向储油器侧回流并使压力产生室内清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上述的装置中,为使油墨向储油器侧回流而需要采用使储油器侧的负压提高的这样的泵,从而存在使装置大型化和复杂化的这样的问题。
另外,这种问题不只存在于喷墨式记录装置中,在喷射油墨以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同样存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17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液体冻结时的液体的膨胀引起的压力产生室内产生破裂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方式一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方式为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压力产生室,其为与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并用于通过由驱动元件的驱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动而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歧管,其与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所述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排出单元,其使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所述喷嘴排出;控制单元,其能够选择模式一或模式二而使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模式一为,通过所述排出单元的动作,而以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模式,所述模式二为,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不使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模式。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通过模式一,从而能够使空气从喷嘴被吸入到压力产生室内。因此,能够从压力产生室内消除或减少将会冻结的液体,即使在之后达到液体冻结的温度,也能够防止压力产生室内的破裂。
方式二
在此,在方式一中,优选为,所述喷嘴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模式一为如下的模式,即,从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歧管内吸入空气,从所述第二喷嘴不吸入空气,从所述第一喷嘴被吸入到歧管内的空气在与所述第二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和歧管之间的流道上形成弯液面。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通过将空气吸入到压力产生室内,从而能够从压力产生室内消除或减少将会冻结的液体。此外,对于与第二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虽然在压力产生室内留有液体,但由于在该压力产生室与歧管之间的流道上还存在空气,因此即使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冻结并膨胀,也具有膨胀的释放空间,从而能够防止压力产生室内的破裂。
方式三
此外,在方式一或方式二中,优选为,还具备闭塞单元,其在向所述歧管供给液体的流道的中途,对该流道进行闭塞,所述模式一在通过所述闭塞单元而闭塞了流道的状态下被实施。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在模式一中,即使由排出单元排出的液体的排出量较少,但通过流道的闭塞,而也能够有效地减少经由歧管而向压力产生室供给的液体的量,从而能够通过负压的形成而有效地吸入空气。尤其在排出单元为驱动元件的情况下,即使经由喷嘴而从压力产生室被排出的液体的量较少,但通过流道的闭塞,从而也能够有效地减少经由歧管而向压力产生室供给的液体的量。因此,能够有效地满足上述的关系而与排出单元的排出量程度等无关。
方式四
此外,在方式一至方式三中,优选为,所述排出单元为所述驱动元件,所述模式一为,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不使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模式。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由于能够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来实现模式一或者模式二的各自的动作,因此能够使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简单化。
方式五
此外,在方式四中,优选为,所述歧管与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多个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所述模式一为,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空气经由多个压力产生室之中的至少一个的压力产生室而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歧管内的方式使驱动元件驱动的模式。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由于将空气吸入到歧管,因此,即使压力产生室具有多个,且未将空气吸入到所有的压力产生室内,也能够使由液体的冻结引起的膨胀以歧管内作为释放空间,从而能够防止压力产生室的破裂。另外,虽然可以将空气吸入到所有的压力产生室内,但与将空气吸入到所有的压力产生室内的情况相比,控制较为简单。
方式六
此外,优选为,在所述模式一中使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周期与在所述模式二中使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周期相比而较短。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如果与模式二的情况进行比较,则在模式一的情况下,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大经由喷嘴而从压力产生室被排出的液体的量。因此,能够有效地将空气从喷嘴吸入到压力产生室内。
方式七
此外,优选为,在所述模式一中使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振幅与在所述模式二中使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振幅相比而较大。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如果与模式二的情况进行比较,则在模式一的情况下,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能够有效地增大经由喷嘴而从压力产生室被排出的液体的量。因此,能够有效地将空气从喷嘴吸入到压力产生室内。
方式八
此外,在方式一至方式七中,优选为,还具备:维护单元,其使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空气从所述喷嘴排出;移动单元,其使被喷出介质与喷嘴进行相对移动,所述控制单元:(1)在模式三中,能够使所述维护单元进行动作,(2)在所述模式二中,通过所述移动单元而使被喷出介质与喷嘴进行相对移动,并且,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不使空气从喷嘴被吸入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驱动元件驱动,(3)在通过所述模式一而使空气从喷嘴被吸入到压力产生室内之后,在通过所述模式三来排出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空气之前,不实施所述模式二。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通过在实施模式一之后直到实施模式三为止而不实施模式二,从而能够防止由模式二引起的液体向被喷出介质喷出的结果不良的情况。
方式九
此外,在方式一至方式八中,优选为,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是否实施所述模式一的用户的选择,而实施所述模式一。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由于在优选实施模式一的时刻、例如长期保存或商品配送等情况下,模式一的实施能够取决于用户的选择,因此富有操作性。
方式十
在方式一至方式八中,优选为,还具备检测单元,其对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实施所述模式一。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由于能够检测出处于将要冻结之时从而实施模式一,因此即使没有用户的选择也能够实施模式一,从而富有操作性。
方式十一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为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压力产生室,其为与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并用于通过由驱动元件的驱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动而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歧管,其与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所述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排出单元,其使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所述喷嘴排出,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以选择模式一或模式二而使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方式进行控制,所述模式一为,通过所述排出单元的动作,而以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模式,所述模式二为,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不使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模式。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通过模式一,从而能够将空气从喷嘴吸入到压力产生室内。因此,能够从压力产生室内消除或减少将会冻结的液体,即使在之后成为液体冻结的温度,也能够防止压力产生室内的破裂。
方式十二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方式为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喷嘴板,其伤形成有喷嘴;压力产生室,其为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并用于通过由驱动元件的驱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动而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歧管,其与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所述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罩盖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喷嘴进行罩盖;控制单元,其能够选择模式一或模式二而使罩盖单元进行动作,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被罩盖的区域包括在沿着所述喷嘴板的表面的平面上与所述歧管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模式一为,在未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罩盖所述喷嘴的状态下切断电源或者成为省电状态的模式,所述模式二为,在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罩盖了所述喷嘴的状态下切断电源或者成为省电状态的模式。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由于通过模式一,从而在未罩盖喷嘴的状态下成为切断电源的状态或者省电状态,因此,即使在之后成为液体冻结的温度,也会从喷嘴内的液体开始冻结并依次冻结到压力产生室内为止,而歧管内的液体不会冻结,由此具有由压力产生室内的膨胀引起的压力上升的释放空间,从而能够防止压力产生室内的破裂。
方式十三
此外,另一种方式为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喷嘴板,其伤形成有喷嘴;压力产生室,其为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并用于通过由驱动元件的驱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动而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歧管,其与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所述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罩盖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喷嘴进行罩盖;移动机构,其使喷嘴相对于被喷出介质而进行相对移动;限制单元,其对喷嘴相对于被喷出介质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控制单元,其能够选择模式一或模式二而使罩盖单元进行动作,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被罩盖的区域包括在沿着所述喷嘴板的表面的平面上与所述歧管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模式一为,在未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罩盖所述喷嘴的状态下,通过所述限制单元而对所述喷嘴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模式,所述模式二为,在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罩盖了所述喷嘴的状态下,通过所述限制单元而对所述喷嘴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模式。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由于通过模式一,从而在喷嘴未被罩盖的状态下通过限制单元而对喷嘴相对于罩盖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因此,即使在之后成为液体冻结的温度,也从喷嘴内的液体开始冻结并依次冻结到压力产生室内为止,而歧管内的液体不会冻结,由此具有由压力产生室内的膨胀引起的压力上升的释放空间,从而能够防止压力产生室内的破裂。此外,可以防止移动或输送等时的相对移动。
方式十四
在此,在方式十二或方式十三中,优选为,还具备隔热部件,其被固定在对歧管进行规定的部件上,所述隔热部件与所述喷嘴板相比热传导率较低。在所涉及的方式中,歧管内的液体的冻结进一步延迟,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压力产生室内的破裂。
方式十五
此外,在方式十四中,优选为,所述隔热部件包括空气层,并成为多层构造。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能够更可靠地使歧管内的液体的冻结延迟,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压力产生室内的破裂。
方式十六
此外,在方式十二至方式十五中的任一种方式中,优选为,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是否实施所述模式一的用户的选择,而实施模式一。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由于在优选实施模式一的时刻、例如长期保存或商品配送等情况下,模式一的实施能够取决于用户的选择,因此富有操作性。
方式十七
此外,在方式十二至方式十五中的任一种方式中,优选为,还具备检测单元,其对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实施所述模式一。
在所涉及的方式中,由于能够通过检测出处于将要冻结之时从而实施模式一,因此即使没有用户的选择也能够实施模式一,从而富有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立体图。
图2为对实施方式一的罩盖进行说明的模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记录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记录头的液体喷射面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记录头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控制结构的图。
图7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各模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对模式一的实施后的情况进行说明的模式图。
图9为对模式一的实施后的冻结状态进行说明的模式图。
图10为对未实施模式一的情况下的冻结状态进行说明的模式图。
图11为对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二的罩盖进行说明的模式图。
图12为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头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即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作为罩盖单元的抽吸罩盖以及保护罩盖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I中,液体喷射头单元1被搭载于滑架2上。而且,搭载有液体喷射头单元1的滑架2以能够相对于滑架轴2a而向轴向移动的方式而被设置,所述滑架轴2a被安装于框体3上。
此外,在框体3上设置有存积了液体的存积单元4,来自存积单元4的液体经由管4a而被供给至被搭载于滑架2上的液体喷射头单元1。此外,管4a的存积单元4的附近,设置有对各管4a的流道进行闭塞的阻气阀、即闭塞单元5。
而且,通过使驱动电机6的驱动力经由多个滑轮6a以及正时带6b而被传递到滑架2上,从而使搭载了液体喷射头单元1的滑架2沿着滑架轴2a进行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2、驱动电机6、多个滑轮6a以及正时带6b构成移动机构。另一方面,在框体3上设置有作为输送单元的输送辊7,通过输送辊7而对作为纸等记录介质的记录薄片S进行输送。另外,对记录薄片S进行输送的输送单元不仅限于输送辊,也可以为带或卷筒等。
在这种液体喷射装置I中,滑架2沿着滑架轴2a进行移动,并且通过液体喷射头单元1而使液体作为液滴而喷出并喷落在记录薄片S上。
此外,在滑架2的移动方向的端部、即输送辊7的侧面的非印刷区域内,设置有作为罩盖单元的抽吸罩盖8及保护罩盖9,抽吸罩盖8与抽吸单元8a连接。另外,也可以不将保护罩盖9与抽吸罩盖8分开设置,而将抽吸罩盖8也作为保护罩盖来使用。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液体喷射装置I中,例示了液体喷射头单元1被搭载于滑架2上并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但并非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如下的记录装置上应用本发明,所述记录装置为,将液体喷射头单元1固定在框体3上并使纸等记录薄片S只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而实施印刷的所谓的行式记录装置。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示例中,液体喷射装置I为存积单元4被搭载于框体3上的结构,但并非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在框体3上搭载存积单元4,而从液体喷射装置I的外部供给液体。
在此,参照图3至图5,对构成头单元1的喷墨式记录头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所述头单元1被搭载于这种喷墨式记录装置上。另外,图3为喷墨式记录头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喷墨式记录头的液体喷射面侧的俯视图,图5为沿图4的A—A′线的剖视图。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头II具备头主体11、壳体部件40等多个部件,这些多个部件通过粘合剂等而被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头主体11具备流道形成基板10、连通板15、喷嘴板20、保护基板30和可塑性基板45。
构成头主体11的流道形成基板10可以使用不锈钢或Ni等金属、以ZrO2或Al2O3为代表的陶瓷材料、玻璃陶瓷材料、MgO、LaAlO3这样的氧化物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道形成基板10由单晶硅基板构成。在该流道形成基板10上,通过从一面侧进行各向异性蚀刻,从而使由多个隔板划分成的压力产生室12沿着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开口21并排设置的方向而被并排设置。以下,将该方向称为压力产生室12的并排设置方向、或者第一方向X。此外,在流道形成基板10上,设置有多列由压力产生室12在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而成列,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列。以下,将由该压力产生室12沿着第一方向X形成的压力产生室12的列被设置为多列的并列设置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Y。
此外,在流道形成基板10上,在压力产生室12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侧,也可以设置有与该压力产生室12相比开口面积较窄、且对向压力产生室12流入的油墨施加流道阻力的供给通道等。
此外,在流道形成基板10的一面侧,接合有连通板15。此外,在连通板15上接合有供与各压力产生室12连通的多个喷嘴开口21穿入设置的喷嘴板20。
在连通板15上设置有与压力产生室12和喷嘴开口21连通的喷嘴连通通道16。连通板15具有大于流道形成基板10的面积,喷嘴板20具有小于流道形成基板10的面积。通过如此将喷嘴板20的面积设得较小,从而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使喷嘴板20开设喷嘴开口21并喷出油墨滴的面称为液体喷射面20a。
此外,在连通板15上设置有构成歧管100的一部分的第一歧管部17和第二歧管部18。
第一歧管部17被设置为在厚度方向上贯穿连通板15(连通板15与流道形成基板10之间的层压方向)。
此外,第二歧管部18被设置为未在厚度方向上贯穿连通板15,而在连通板15的喷嘴板20侧开口。
另外,在连通板15上,针对每个压力产生室12而独立设置有与压力产生室12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连通的供给连通通道19。该供给连通通道19与第二歧管部18和压力产生室12连通。
作为这种连通板15可以使用不锈钢或Ni等金属,或者锆等的陶瓷等。另外,连通板15优选为线膨胀系数与流道形成基板10相同的材料。即,在作为连通板15而使用了线膨胀系数与流道形成基板10具有较大差异的材料的情况下,会由于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而发生由流道形成基板10与连通板15的线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引起的扭曲。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作为连通板15而使用与流道形成基板10相同的材料,即,使用单晶硅基板,因此能够对由热引起的扭曲或由热引起的破裂、剥离等的产生进行抑制。
此外,在喷嘴板20上形成有,经由喷嘴连通通道16而与各压力产生室12连通的喷嘴开口21。即,喷嘴开口21为,喷射相同种类的液体(油墨)的喷嘴开口被并排设置于第一方向X上,于该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而成的喷嘴开口21的列在第二方向Y上形成有两列。
作为这种喷嘴板20例如可以使用不锈钢(SUS)等金属、聚酰亚胺树脂这样的有机物或单晶硅基板等。另外,由于作为喷嘴板20而使用单晶硅基板,因此,使喷嘴板20和连通板15的线膨胀系数相等,从而能够对通过进行加热或冷却而引起的扭曲或由热而引起的破裂、剥离等的产生进行抑制。
另一方面,在流道形成基板10的与连通板15相反的一面侧,形成有振动板5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振动板50而设置有,由被设置于流道形成基板10侧的氧化硅构成的弹性膜51、和由被设置于弹性膜51上的氧化锆构成的绝缘体膜52。另外,压力产生室12等液体流道通过从一面侧、即与喷嘴板20接合的一面侧,对流道形成基板10进行各向异性蚀刻而形成,并且压力产生室12等液体流道的另一面由弹性膜51而被划分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板50的绝缘体膜52上,通过成膜以及光刻法而层压形成第一电极60、压电体层70和第二电极80,从而构成压电致动器300。在此,也可以将压电致动器300称为压电元件300,所述压电致动器300是指,包括第一电极60、压电体层70以及第二电极80的部分。一般而言,将压电致动器300的任意一方的电极设为共同电极,并针对每个压力产生室12通过图案形成从而构成另一方的电极以及压电体层70。而且,在此,将由通过图案形成而形成的任意一方的电极以及压电体层70构成的、通过向两电极施加电压而产生压电变形的部分称为压电体有源部。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极60设为压电致动器300的共同电极,并且将第二电极80设为压电致动器300的独立电极,但即使因驱动电路或配线的情况而进行相反设置也没问题。另外,虽然在上述的示例中,由于跨及多个压力产生室12而连续设置第一电极60,因而使第一电极60作为振动板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但是当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弹性膜51及绝缘体膜52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而仅使第一电极60作为振动板而发挥作用。
此外,在流道形成基板10的压电致动器300侧的面上接合有具有与流道形成基板10大致相同大小的保护基板30。保护基板30具有用于保护压电致动器300的空间即保持部31。此外,在保护基板30上设置有在厚度方向(流道形成基板10与保护基板30之间的层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32。引线电极90的与第二电极80连接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以向该贯穿孔32内露出的方式而延伸设置,并且引线电极90与装配了驱动IC等驱动电路101的配线基板102在贯穿孔32内进行电连接。
此外,在这种结构的头主体11上固定有壳体部件40,壳体部件40同头主体11一起划分形成与多个压力产生室12连通的歧管100。在俯视观察时,壳体部件40具有与上述的连通板15大致相同的形状,并在与保护基板30接合的同时,也与上述的连通板15接合。具体而言,壳体部件40在保护基板30侧具有可收纳流道形成基板10以及保护基板30的深度的凹部41。该凹部41具有与保护基板30的接合于流道形成基板10上的面相比而较大的开口面积。而且,在流道形成基板10等被收纳于凹部41状态下,凹部41的喷嘴板20侧的开口面通过连通板15而被密封。由此,在流道形成基板10的外周部上,通过壳体部件40和头主体11而划分形成第三歧管部42。而且,通过被设置于连通板15上的第一歧管部17及第二歧管部18、和由壳体部件40和头主体11所划分形成的第三歧管部42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歧管100。
另外,作为壳体部件40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树脂或金属等。另外,作为壳体部件40可以通过成形树脂材料而以低成本进行批量生产。
此外,在连通板15的第一歧管部17以及第二歧管部18开口的面上,设置有可塑性基板45。该可塑性基板45对第一歧管部17和第二歧管部18的液体喷射面20a侧的开口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种可塑性基板45具备密封膜46和固定基板47。密封膜46由具有可挠性的薄膜(例如,由聚苯撑氧硫化物(PPS)等所形成的厚度为20μm以下的薄膜)构成,固定基板47由(SUS)等金属等硬质的材料而形成。由于该固定基板47的与歧管100相对置的区域成为在厚度方向上完全被去除而形成的开口部48,因此,歧管100的一个面成为仅由具有可挠性的密封膜46所密封的可挠部、即可塑性部。
另外,在壳体部件40上设置有与歧管100连通并用于向各歧管100供给油墨的导入通道44。此外,在壳体部件40上设置有,与保护基板30的贯穿孔32连通并供配线基板102贯穿插入的连接口43。
在这种结构的喷墨式记录头II中,在喷射油墨时经由导入通道44而从墨盒吸取油墨,并使油墨在流道内部从歧管100起充满至喷嘴开口21。之后,根据来自驱动电路101的信号,通过在与压力产生室12相对应的各个压电致动器300上施加电压,从而使振动板50与压电致动器300一起弯曲变形。由此,压力产生室12内的压力升高而使油墨从预定的喷嘴开口21喷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头II中,将从导入通道44起至喷嘴开口21为止称为液体流道。即,液体流道由导入通道44、歧管100、供给连通通道19、压力产生室12、喷嘴连通通道16以及喷嘴开口21而构成。
此外,在头主体11的液体喷射面20a,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保护部件即保护帽105。保护帽105与可塑性基板45的连通板15的相反面侧接合,并对可塑性部49的流道(歧管100)的相反侧的空间进行密封。另外,在保护帽105上设置有露出喷嘴开口21的露出开口部106。在本实施方式中,露出开口部106具有与使喷嘴板20露出的大小、即可塑性基板45相同的开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帽105被设置为,以覆盖头主体11的侧面(与液体喷射面20a交叉的面)的方式而使端部从液体喷射面20a侧弯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种保护帽105被设置为,在油墨(液体)的喷出方向上与喷嘴板20的液体喷射面20a相比而向记录薄片S侧突出。由此,由于使保护帽105与液体喷射面20a相比而向记录薄片S侧突出,由此使记录薄片S不易与喷嘴板20发生接触,从而能够对由记录薄片S与喷嘴板20接触而引起的喷嘴板20的变形及剥离等的发生进行抑制。
此外,在这种保护帽105的与液体喷射面20a相同侧的面上,即,可塑性基板45的相对侧的面上,也可以与喷嘴板20同样地设置有具有防水性的防水膜。
另外,通过抽吸罩盖8或保护罩盖9而被罩盖的区域为,包括在沿着液体喷射面20a的平面上与喷嘴板20整体和歧管100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的部分,即,包括与仅由规定了歧管100的可塑性基板45的具有可挠性的密封膜46所密封的可挠部即可塑性部相对应的区域的部分。
这种喷墨式记录头II以使第二方向Y成为滑架2的移动方向即主扫描方向的方式来搭载喷墨式记录装置I。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的控制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图6为表示喷墨式记录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检测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的控制结构由打印机控制器111和打印引擎112而概要构成。打印机控制器111具备:以包括外部接口113(以下,称为“外部I/F113”)、暂时地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RAM114、存储有控制程序等的ROM115、以包括CPU等方式构成的控制部116、产生时钟信号的振荡电路117、产生用于向喷墨式记录头II供给的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产生电路119、将基于驱动信号或印刷数据而展开的点图案数据(位图数据)等向打印引擎112发送的内部接口120(以下,称为“内部I/F120”)。
外部I/F113从未图示的主计算机接收由例如字符编码、图形函数、图像数据等构成的印刷数据。此外,忙音信号(BUSY)或确认信号(ACK)通过该外部I/F113而向主计算机等输出。RAM114作为接收缓冲存储器121、中间缓冲存储器122、输出缓冲存储器123以及未图示的工作存储器而发挥功能。而且,接收缓冲存储器121暂时地对由外部I/F113所接收的印刷数据进行存储,中间缓冲存储器122对由控制部116所转换后的中间编码数据进行存储,输出缓冲存储器123对点图案数据进行存储。另外,该点图案数据由通过对灰度数据进行解码(翻译)所获得的打印数据而构成。
在ROM115中,除了用于实施各种数据处理的控制程序(控制例程)之外,还存储有字型数据、图形函数等。控制部116在读取接收缓冲存储器121内的印刷数据的同时,对该印刷数据进行转换并将所获得的中间编码数据存储在中间缓冲存储器122中。此外,对从中间缓冲存储器122读取出的中间编码数据进行解析,并参照被存储于ROM115中的字型数据以及图形函数等,将中间编码数据展开为点图案数据。而且,控制部116在实施了必要的装饰处理之后,将该展开了的点图案数据存储在输出缓冲存储器123中。
而且,当获得相当于喷墨式记录头II的1行的量的点图案数据时,使该1行的量的点图案数据通过内部接口I/F120而被输出至喷墨式记录头II。此外,当1行的量的点图案数据从输出缓冲存储器123被输出时,展开完成的中间编码数据从中间缓冲存储器122消除,并实施对于接下来的中间编码数据的展开处理。
打印引擎112被构成为包括喷墨式记录头II、送纸机构124和滑架机构125。送纸机构124由供纸辊以及使供纸辊旋转的送纸电机和输送辊7等构成,并与喷墨式记录头II的记录动作联动地依次送出记录纸等印刷存储介质。即,该送纸机构124使印刷存储介质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
滑架机构125由可以搭载喷墨式记录头II的滑架2、和使该滑架2沿着滑架轴2a且沿着主扫描方向行进的滑架驱动部构成,通过使滑架2行进从而使喷墨式记录头II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另外,滑架驱动部如上述方式那样由驱动电机6以及正时带6b等而构成。
喷墨式记录头II沿着副扫描方向而具有多个喷嘴开口13,并且在根据点图案数据等而规定的时刻处使油墨滴从各喷嘴开口21喷出。而且,在这种的喷墨式记录头II的压电元件300上,经由未图示的外部配线而供给有电信号,例如下文所述的喷出用驱动信号(COM)或打印数据(SI)等。另外,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打印机控制器111及打印引擎112中,打印机控制器111和驱动电路(未图示)成为向压电元件300施加预定的驱动信号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电路(未图示)具有选择性地向压电元件300输入从驱动信号产生电路119输出的具有预定的驱动波形的驱动信号的锁存器132、电平位移器133以及开关134等。
另外,这些移位寄存器(SR)131、锁存器132、电平位移器133、开关134以及压电元件300被分别设置于喷墨式记录头II的每个喷嘴开口21上,这些移位寄存器131、锁存器132、电平位移器133以及开关134根据驱动信号产生电路119所产生的喷出用驱动信号和破坏用驱动信号而生成驱动脉冲。在此,驱动脉冲是指,实际上被施加于压电元件300上的施加脉冲。
在这种喷墨式记录头II中,最初与来自振荡电路117的时钟信号(CK)同步而将构成点图案数据的打印数据(SI)从输出缓冲存储器123向移位寄存器131串行传输并依次被置位。在该情况下,首先,所有喷嘴开口21的打印数据中的最优先的比特的数据被串行传输,当该最优先的比特的数据串行传输完毕时,从高优先级起第二优先的比特的数据被串行传输。在下文中同样地使较低优先级比特的数据依次被串行传输。
而且,当与所有喷嘴的量相对应的该比特的打印数据被置位于各移位寄存器131中时,则控制部116在预定的时刻向锁存器132输出锁存信号(LAT)。通过该锁存信号,锁存器132对被置位于移位寄存器131中的打印数据进行锁存。该锁存器132所锁存了的打印数据(LATout)被施加在电压放大器即电平位移器133上。该电平位移器133在打印数据为例如“1”的情况下,使该打印数据升压至打印开关134可驱动的电压值例如数十伏。而且,将该升压后的打印数据施加在各开关134上,各开关134通过该打印数据而成为连接状态。
而且,在各开关134上还施加有驱动信号产生电路119所产生的驱动信号(COM),当开关134选择性地成为连接状态时,将驱动信号选择性地施加在与该开关134连接的压电元件300上。由此,在例示的喷墨式记录头II中,能够对是否通过打印数据而在压电元件300上施加喷出驱动信号进行控制。例如,由于在打印数据为“1”的期间内,通过锁存信号(LAT)而使开关134成为连接状态,因此能够向压电元件300供给驱动信号(COMout),从而通过该被供给的驱动信号(COMout)而使压电元件300进行位移(变形)。此外,由于在打印数据为“0”的期间内,开关134成为非连接状态,因此向压电元件300的驱动信号的供给被切断。另外,由于在该打印数据为“0”的期间内,各压电元件300保持即将出现的电位,因此维持即将出现的位移状态。
在这种喷墨式记录头II中,由于随着对压电元件300进行充放电而使所对应的压力产生室12的容积变化,因此,能够利用压力产生室12的压力变动而使油墨滴从喷嘴开口21喷出。
此外,这种控制部116以供给喷出用驱动信号和破坏用驱动信号的方式对驱动信号产生电路119进行控制,所述喷出用驱动信号能够使油墨滴从喷嘴开口21喷出,所述破坏用驱动信号以无法喷出的方式对喷嘴开口21的液体(油墨)的弯液面进行破坏。
喷出用驱动信号为在一个记录周期T内具有喷出脉冲的信号,并按每个记录周期T而反复产生,其中,所述喷出脉冲以使油墨滴喷出的方式而对作为驱动元件的压电元件300进行驱动(喷出驱动)。
另一方面,破坏用驱动信号对作为驱动元件的压电元件300进行驱动,并破坏在喷嘴开口21上所形成的油墨(液体)的弯液面,从而通过喷出驱动而从喷嘴开口21吸入空气。这种破坏用驱动信号作为适当地对例如喷出用驱动信号的电压或施加时间、周期等进行了变更的信号而形成。一般而言,破坏用驱动信号优选为周期短于喷出用驱动信号,并且优选为增大施加电压、即振幅的信号。由此,能够在一次喷出明显较多的油墨,其结果为,生成油墨的供给不足状态,从而能够通过负压而从喷嘴开口21吸入空气。使用了这种破坏用驱动信号的模式的说明在下文中进行叙述。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即打印机控制器111,除了如上文所述以不使空气从喷嘴开口21被吸入的方式而使驱动元件即压电元件300驱动的模式二以外,还执行排出单元的动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驱动元件即压电元件300动作,并以空气从喷嘴开口21被吸入到压力产生室12内的方式而进行喷出的模式一。
图7为对打印机控制器111的模式一至模式三的执行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模式一的实施为,防止由压力产生室12或歧管100内的液体的冻结而引起的压力产生室12内的压力上升所导致的振动板等的破坏的模式,并且为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在对产品进行移动、输送时使用环境温度低于液体冻结温度时等被执行的模式,例如,基于用户开启模式一选择开关等的用户指令201而被实施。另外,除了用户指令201以外,打印机控制器111取得来自测量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检测单元的外部温度信息202,并基于此而进行是否执行模式一的判断,也可以基于此执行模式一。无论在模式一的实施取决于用户的选择的情况下,还是取决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均能够防止振动板等的破坏,从而富有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式一为通过上述的破坏用驱动信号而对压电元件300进行驱动的模式,由此从喷嘴开口21吸入空气。
虽然可以向所有的压电元件300传送破坏用驱动信号,但也可以只供给至与欲破坏弯液面的一部分的喷嘴开口21对应的压电元件300。
当通过破坏用驱动信号而对压电元件300进行驱动时,由于来自喷嘴开口21的液体的喷出,因此弯液面从喷嘴开口21附近向压力产生室12方向移动并使弯液面的面积增加,从而能够通过负压的影响而吸入空气。此外,由于来自喷嘴开口21的液体的喷出,因此,液体的供给不足,并使所连通的压力产生室12内的负压增大,从而使空气从喷嘴开口21被吸入到压力产生室12内。由此,在压力产生室12内被空气充满了的情况下,即使在之后成为液体冻结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由该压力产生室12的冻结引起的破坏。
此外,在从如上文所述的喷嘴开口21向压力产生室12内的空气的吸入以在多处产生等的充分地吸入空气的情况下,空气会存积于歧管100内,并且从喷嘴开口21起存积至不被吸入空气的压力产生室12与歧管100之间的流道为止,因此而形成弯液面。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即使歧管100内的液体冻结,但由于在将压力产生室12与歧管100连通的一部分的流道内存在空气,因而即使压力产生室12内的压力上升也不会使释放空间堵塞,因此在结果上可以防止破坏。
如上文所述,虽然破坏用驱动信号的供给可以被实施在所有的压电元件300上也可以被实施在一部分的压电元件300上,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只要在如下情况下,即使空气从至少一部分的喷嘴开口21被吸入且进入到歧管100内,并在与未吸入空气的喷嘴开口21连通的压力产生室12与歧管100之间的流道上形成弯液面这种情况下,则均可以防止所有的压力产生室12内的、由冻结而引起的破坏。由此,模式一的结束也可以以如下的时间点作为结束,所述时间点为,尽管未使空气被吸入到所有的压力产生室12内,但使空气被吸入到一部分的压力产生室12内,且使空气由此进入到歧管100内,并在与未吸入空气的喷嘴开口21连通的压力产生室12与歧管100之间的流道内形成弯液面的时间点。由此,与在所有的压力产生室12内吸入空气的情况相比,控制较为简单。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模式一而实现的空气的吸入是通过破坏用驱动信号来实施的,但不准备这种特别的驱动信号,而使用通常的用于闪动的驱动信号亦可。
此外,虽然在执行模式一时,实施来自喷嘴开口21的喷出,可以特别设置执行模式一的喷出区域,但也可以在与抽吸罩盖8对置的区域内实施。
图8为模式化地表示空气的吸入情况的图。在图8中,液体以点图案来表示,空气以空白来表示。
图8(a)为表示空气从喷嘴开口21起被吸入到压力产生室12的状态的图,图8(b)为空气进一步被吸入并存积于歧管100内的状态,图8(c)表示存积于歧管100内的空气在与未吸入空气的喷嘴开口21连通的压力产生室12与歧管100之间的流道内形成了弯液面的状态。
即,无论向所有的压电元件300供给破坏用驱动信号,还是向一部分的压电元件300供给破坏用驱动信号,均会成为图8(a)至图(c)的三个状态的喷嘴开口21混合存在的情况。
图9为模式化地表示在这种状态下液体冻结了的情况下的状态的图。在图9中,液体以点图案来表示,冻结了的部分以画影线来表示,空气以空白来表示。
图9为表示图8(c)的状态的压力产生室12的冻结状态的图,虽然开始冻结的只是喷嘴开口21内的液体冻结,但当进一步冻结时,如图9(b)所示在压力产生室12内的液体和歧管100内的液体也冻结,但由于在歧管100内存在空气,并且在与压力产生室12连通的流道内也存在空气,因此,能够在不堵塞流道的前提下使来自压力产生室12侧的压力向歧管100内释放,从而防止压力产生室12内的破坏。
另外,图10为表示不执行模式一的情况下的状态的图,在图10中,液体以点图案来表示,冻结的部分以画影线来表示,空气以空白来表示。
如图10(a)所示,当在液体从喷嘴开口21起充满至歧管100的状态下发生冻结时,如图10(b)所示,从喷嘴开口21侧和歧管100起开始冻结,如果压力产生室12内的液体不冻结而将压力产生室12和歧管100连通的流道冻结,则压力产生室12内的压力的释放空间消失,从而会发生破坏的情况。
以上,虽然对实施方式的执行模式一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但在由破坏用驱动信号来驱动压电元件300并执行模式一的情况下,通过使来自液体的存积单元4的液体的供给停止的阻气阀、即闭塞单元5,也可以停止进行液体的供给。由此,优选为,能够使到从喷嘴开口21吸入空气为止的无用的液体的喷出量减少,并且以较短的时间来执行模式一。
此外,由于通过驱动压电元件300来执行模式一,因此能够使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简单化。
图7所示的模式二为通常的用于印刷的模式,模式三为用于恢复的模式。在实施模式一而将空气吸入到流道内之后,在通过模式二来执行印刷之前,执行模式三。即,在执行了模式一之后,在模式二之前必须执行模式三。由此,能够防止在不实施模式三的前提下执行模式二而导致液体向被喷出介质喷出的结果不良的情况。
模式三为,将压力产生室12或歧管100内的空气从喷嘴开口21排出的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维护单元而使用抽吸罩盖8及抽吸单元8a来实施。这与通常的抽吸恢复相同。另外,作为模式一之后的维护单元,也可以搭载来自上游侧的液体的加压供给等单元而不搭载抽吸恢复的单元。
如图2所示,由于,由抽吸恢复实现的模式三通过如下方式来吸入空气及液体,即,通过滑架机构而使滑架2移动至与抽吸罩盖8对置的位置处,并使抽吸罩盖8与喷嘴板20抵接,且通过抽吸单元8a而从喷嘴开口21进行抽吸,由此使液体充满至歧管100、压力产生室12以及喷嘴开口21。
另外,在执行了模式一之后进行放置或输送的情况下,会成为断电的状态,因而虽然在通常的情况下由保护罩盖9来保护喷嘴板20,但也可以不实施通过保护罩盖9的保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式一之后不实施通过保护罩盖9的保护。
在图11中示出了该情况。图11(a)为,通过断电而使滑架2移动至与保护罩盖9对置的区域,并且在保护罩盖9未紧贴喷嘴板20的状态下停止的状态。将该状态设为模式一之后的停止状态。
当滑架2向与非印刷区域的保护罩盖9对置的区域移动时,设置在对保护罩盖9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901上的卡止部件902被卡止于滑架2上,并使保护罩盖9及支承部件901沿着倾斜部903而向斜上方移动。图11(a)的状态为,保护罩盖9及支承部件901未沿着倾斜部903而移动的状态,图11(b)为,保护罩盖9及支承部件901沿着倾斜部903而向斜上方移动,并使保护罩盖9紧贴喷嘴板20的状态。
在图11(b)的状态下,对滑架2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单元、即滑架锁止机构910的锁止杆911被插入于滑架2的锁孔912中并被固定。该滑架锁止机构910通常在进行输送时被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模式一执行后的输送,为了能够在图11(a)的状态、即保护罩盖9未紧贴喷嘴板20的状态下固定滑架2,因此在滑架2上设置第二锁孔913。另外,在不进行输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图11(a)的状态下不实施滑架锁止。
另外,此处,断电不仅包括切断主开关的状态,还包括由省电模式等实现的切断状态。在此,省电模式是指,至少实施了如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的状态,即,切断向液体喷射装置所具备的驱动电路的电源供给、或者切断向检测单元的电路的电源供给、或者使被供给至这些装置的电源的电压下降、或者关闭液体喷射装置所具备的面板的显示,并且所述省电模式为,与等待印刷等的待机状态和动作状态完全地区别开的模式。
设为这种模式一之后的停止状态的目的在于,积极地将喷嘴开口21附近暴露于为环境温度中,并在喷嘴开口21内具有液体的情况下,使从喷嘴开口21内的液体开始的冻结优先于歧管100内的液体的冻结而发生。即,如果不通过保护罩盖9来保护喷嘴开口21,则喷嘴开口21附近或歧管100的周围也成为相同的环境温度,在环境温度成为冻结温度的情况下,液体量较少的喷嘴开口21内的液体将先冻结。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由压力产生室12内的冻结而引起的压力增加所引起的破坏。相反,如图10(b)所示,当歧管100内的液体优先于喷嘴开口21内的液体而冻结时,将产生液体被密封于压力产生室12内的状态,从而可能发生由压力产生室12内的压力上升而引起的破坏。
(实施方式2)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执行模式一的排出单元而使用了驱动元件即压电元件300,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出单元而使用抽吸罩盖8及抽吸单元8a。
即,在使抽吸罩盖8紧贴喷嘴板20的状态下,通过与抽吸恢复而以比较强的抽吸来进行抽吸,或者在对闭塞单元5进行闭塞并停止液体的供给的状态下进行抽吸,之后,使抽吸罩盖8分离,或者使抽吸罩盖8内向空气开放,从而从喷嘴开口21将空气吸入到压力产生室12内。
在该状态下,吸入空气的喷嘴开口21也为一部分,并成为图8(a)至图8(c)的状态混合在一起的情况。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一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容易地从喷嘴开口21吸入空气,但也具有可能从喷嘴开口21吸入抽吸罩盖8内的异物这样的缺陷。因此,根据这一点来看优选实施方式一。
另外,与实施方式一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现有技术中示出的专利文献所示,具有不需要设置送回液体的泵等特別的装置的这样的优点。
(实施方式3)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执行了模式一之后不通过保护罩盖9实施保护,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是否执行模式一均不通过保护罩盖9实施保护。
即,作为控制单元的打印机控制器如图11(a)所示,在未通过保护罩盖9而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设为断电或省电状态,或者如图11(b)所示,在通过保护罩盖9而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设为断电或省电状态。
在未通过保护罩盖9而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设为断电或省电状态是的目的在于,积极地将喷嘴开口21附近曝露在环境温度中,从而在喷嘴开口21内具有液体的情况下,使喷嘴开口21内的液体的冻结优先。
如上文所述,通过保护罩盖9而被罩盖的区域为,包括在沿着液体喷射面20a的平面上与喷嘴板20整体和歧管100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的部分。即,在通过保护罩盖9而被罩盖的状态下,喷嘴板20和可塑性基板45的可塑性部等歧管100的下部被曝露在相同的温度中。
假设在液体从喷嘴开口21起充满至歧管100的状态下开始冻结,则喷嘴开口21之中的液体的冻结与歧管100内的下部的液体的冻结大致同时开始。而且,当进一步冻结时,与压力产生室12的喷嘴开口21连通的一侧的流道、和与歧管100连通的一侧的流道将发生冻结,并成为在压力产生室12内的液体冻结时没有膨胀的压力的释放空间的状态,从而导致破坏发生。
然而,如果在未通过保护罩盖9而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成为断电或者省电状态,则成为未通过保护罩盖9而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从而使液体量较少的喷嘴开口21内的液体先冻结。另一方面,歧管100的下方成为可塑性基板45的可塑性部。由于,可塑性部具有由SUS和可挠性的密封膜46的层压构造构成的隔热构造,且其间具有空气层,因此与喷嘴板20相比热传导率较低且液体量较多,并使冻结延迟。由此,即使在冻结从喷嘴开口21侧起推进并在压力产生室12内发生冻结的情况下,与歧管100连通的一侧的流道也为未冻结的状态,并且由压力产生室12内的冻结引起的压力上升在歧管100侧被吸收,从而能够防止破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塑性部为隔热部件,且与喷嘴板20相比热传导率较低,并具有SUS、可挠性的密封膜46和空气层的多层构造。由此,与喷嘴开口21内的液体相比,歧管内的液体的冻结更慢,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压力产生室12内的破裂。
另外,在未通过保护罩盖9而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设为断电或省电状态是指,防止由压力产生室12或歧管100内的液体的冻结而引起的压力产生室12内的压力上升所引起的振动板等的破裂(在下文中,也存在表现为破坏的情况)的模式,并且为在长时间未使用的情况下、在对产品进行移动、输送时使用环境温度低于液体冻结温度时等被执行的模式,例如,基于用户开启模式一选择开关等用户指令201而被实施。另外,除了用户指令201以外,打印机控制器111也可以取得来自测量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检测单元的外部温度信息202,并基于此而进行如下判断,即,在未通过保护罩盖9而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设为断电或省电模式状态、还是在通过保护罩盖9来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设为断电或省电状态,并基于此而执行模式一。由此,无论在取决于用户的选择的情况下,还是取决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均能够防止振动板等的破坏,从而富有操作性。
(实施方式4)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未通过保护罩盖9而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设为断电或省电状态的情况下,将由滑架锁止机构910实施的滑架锁止设为任意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滑架锁止机构实施的滑架锁止设为必须的。即,当向图11(a)的位置移动时,由滑架锁止机构910实施的滑架锁止自动地被执行。此外,如图11(b)所示,即使在通过保护罩盖9来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设为断电或省电状态的情况下,由滑架锁止机构910实施的滑架锁止也会自动地被执行。
由于除了以上的点以外,均与实施方式三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未通过保护罩盖9而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基本上也可以以断电或省电状态为前提,但不需要必须以断电或省电状态为前提。即,无论在该状态的实施取决于用户的选择的情况下,还是在取决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均在通过保护罩盖9而未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进行由滑架锁止机构910实施的滑架锁止,或者在通过保护罩盖9来罩盖喷嘴开口21的状态下进行由滑架锁止机构910实施的滑架锁止。由此,即使未处于断电或省电状态,也能够使喷嘴开口21内或压力产生室12内的冻结优先于歧管100内的冻结,从而能够防止压力产生室内的破裂。此外,由于进行由滑架锁止机构910实施的滑架锁止,因此可以防止移动或输送时等的相对移动。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情况。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流道形成基板10与喷嘴板20之间具备连通板15的结构的记录头,但也可以为不具备连通板15的结构。
在图12中,例示了不具备连通板,而在流道形成基板10上直接地接合有喷嘴板20的结构。另外,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上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此外,也可以将模式一的结束设为空气被吸入到所有的压力产生室12内的时间点。由此,在所有的压力产生室12内充满了空气,之后,即使成为液体冻结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由该压力产生室12的冻结引起的破坏。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的喷墨式记录装置I中,例示了喷墨式记录头II(头单元1)被搭载于滑架2上而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示例,但并非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将喷墨式记录头II固定,并使纸等记录薄片S只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而实施印刷的、所谓的行式记录装置上应用本发明。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例中,喷墨式记录装置I为,将油墨罐等液体存积单元固定在装置主体上,并经由管等的供给管将液体存积单元和喷墨式记录头II连接的示例,但并非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液体存积单元不搭载于喷墨式记录装置上。此外,也可以为作为液体存积单元的墨盒被搭载于滑架2上的结构。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中,作为在压力产生室12中使压力发生变化的压力产生单元而使用薄膜型的压电致动器300进行了说明,但并非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通过贴附生片等的方法所形成的厚膜型的压电致动器,或者使压电材料和电极形成材料交替地层压并在轴向上伸缩的纵振动型的压电致动器等。此外,作为压力产生单元,可以使用将发热元件配置在压力产生室内,并通过发热元件的发热产生的泡沫而从喷嘴开口喷出液滴的装置,或者使静电在振动板和电极之间产生,通过静电使振动板变形而从喷嘴开口喷出液滴的、所谓的静电式致动器等。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而列举出具有喷墨式记录头的喷墨式记录装置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可广泛地以所有液体喷射装置作为对象,当然也能够在具备喷射油墨以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应用本发明。作为其他的液体喷射头,例如可列举出在打印机等的图像记录装置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录头;在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制造中所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头;在有机EL显示器、FED(场致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头;在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等,也可以应用于具备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中。
符号说明
I喷墨式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II喷墨式记录头(液体喷射头);1喷墨式记录头单元(液体喷射头单元);8抽吸罩盖;9保护罩盖;10流道形成基板;11头主体;20喷嘴板;20a液体喷射面;21喷嘴开口;30保护基板;40壳体部件;45可塑性基板;50振动板;60第一电极;70压电体层;80第二电极;100歧管;101驱动电路;105保护帽(保护部件)。

Claims (30)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力产生室,其为与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并用于通过由驱动元件的驱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动而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
歧管,其与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所述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
排出单元,其使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所述喷嘴排出;
控制单元,其能够选择模式一或模式二而使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出,
所述模式一为,通过所述排出单元的动作,而以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模式,
所述模式二为,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不使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模式一为如下的模式,即,
从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歧管内吸入空气,从所述第二喷嘴不吸入空气,从所述第一喷嘴被吸入到歧管内的空气在与所述第二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和歧管之间的流道中形成弯液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闭塞单元,其在向所述歧管供给液体的流道的中途,对该流道进行闭塞,
所述模式一在通过所述闭塞单元而闭塞了流道的状态下被实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单元为所述驱动元件,
所述模式一为,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使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歧管与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多个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
所述模式一为,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空气经由多个压力产生室之中的至少一个的压力产生室而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歧管内的方式使驱动元件驱动的模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模式一中使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周期与在所述模式二中使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周期相比而较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模式一中使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振幅与在所述模式二中使驱动元件驱动的驱动信号的振幅相比而较大。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维护单元,其使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空气从所述喷嘴排出;
移动单元,其使被喷出介质与喷嘴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控制单元:
(1)在模式三中,能够使所述维护单元进行动作,
(2)在所述模式二中,通过所述移动单元而使被喷出介质与喷嘴进行相对移动,并且,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不使空气从喷嘴被吸入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驱动元件驱动,
(3)在通过所述模式一而使空气从喷嘴被吸入到压力产生室内之后,在通过所述模式三来排出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空气之前,不实施所述模式二。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是否实施所述模式一的用户的选择,而实施所述模式一。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单元,其对温度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实施所述模式一。
1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压力产生室,其为与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并用于通过由驱动元件的驱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动而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
歧管,其与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所述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
排出单元,其使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所述喷嘴排出,
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以选择模式一或模式二而使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方式进行控制,
所述模式一为,通过所述排出单元的动作,而以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模式,
所述模式二为,通过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而以不使空气从所述喷嘴被吸入到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方式使所述驱动元件驱动的模式。
1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喷嘴板,其上形成有喷嘴;
压力产生室,其为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并用于通过由驱动元件的驱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动而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
歧管,其与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所述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
罩盖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喷嘴进行罩盖;
控制单元,其能够选择模式一或模式二而使罩盖单元进行动作,
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被罩盖的区域包括在沿着所述喷嘴板的表面的平面上与所述歧管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
所述模式一为,在未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罩盖所述喷嘴的状态下切断电源或者成为省电状态的模式,
所述模式二为,在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罩盖了所述喷嘴的状态下切断电源或者成为省电状态的模式。
13.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喷嘴板,其上形成有喷嘴;
压力产生室,其为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压力产生室,并用于通过由驱动元件的驱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动而使该压力产生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
歧管,其与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并向所述压力产生室供给液体;
罩盖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喷嘴进行罩盖;
移动机构,其使喷嘴相对于被喷出介质而进行相对移动;
限制单元,其对喷嘴相对于被喷出介质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
控制单元,其能够选择模式一或模式二而使罩盖单元进行动作,
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被罩盖的区域包括在沿着所述喷嘴板的表面的平面上与所述歧管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
所述模式一为,在未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罩盖所述喷嘴的状态下,通过所述限制单元而对所述喷嘴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模式,
所述模式二为,在通过所述罩盖单元而罩盖了所述喷嘴的状态下,通过所述限制单元而对所述喷嘴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模式。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隔热部件,其被固定在对歧管进行规定的部件上,所述隔热部件与所述喷嘴板相比热传导率较低。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部件包括空气层,并成为多层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是否实施所述模式一的用户的选择,而实施模式一。
17.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单元,其对温度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实施所述模式一。
18.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压力产生室,其与喷嘴连通;
歧管,其与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
排出单元,其使液体从所述喷嘴排出;
控制单元,其用于通过所述排出单元而使空气被吸入到从所述喷嘴至所述歧管之间的流道内。
19.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压力产生室,其与喷嘴连通;
歧管,其与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
驱动元件,其使液体从所述喷嘴排出;
控制单元,其用于通过所述驱动元件而使空气被吸入到从所述喷嘴至所述歧管之间的流道内。
20.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压力产生室,其与喷嘴板上的喷嘴连通;
歧管,其与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
抽吸罩盖,其紧贴所述喷嘴板,并从所述喷嘴对液体进行抽吸;
闭塞单元,其在由所述抽吸罩盖实施抽吸时,停止液体的供给;
控制单元,其用于在由所述抽吸罩盖实施抽吸之后,在所述闭塞单元停止所述液体的供给的状态下,使所述抽吸罩盖分离,向流道内吸入空气。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排出单元,从而在所述流道中形成弯液面。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驱动元件,从而在所述流道中形成弯液面。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抽吸罩盖的分离,从而在从所述喷嘴至所述歧管之间的流道中形成弯液面。
24.如权利要求18或2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用户的选择,而对所述排出单元进行控制。
25.如权利要求19或2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用户的选择,而对所述驱动元件进行控制。
26.如权利要求20或2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用户的选择,而对所述抽吸罩盖进行控制。
27.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移动机构,其使所述喷嘴相对于被喷出介质而进行相对移动;
限制单元,其在所述空气被吸入到所述流道内的状态下,对所述喷嘴相对于所述被喷出介质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
28.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在电源被切断或者省电状态下,不对所述喷嘴进行罩盖。
29.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使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所述液体在所述流道内吸入了空气的状态下冻结。
30.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歧管与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
所述空气经由一部分的所述压力产生室而被吸入。
CN201510498106.3A 2014-08-18 2015-08-13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3653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6233A JP6384660B2 (ja) 2014-08-18 2014-08-18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166232 2014-08-18
JP2014166232A JP6465271B2 (ja) 2014-08-18 2014-08-18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4-166233 2014-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5383A CN105365383A (zh) 2016-03-02
CN105365383B true CN105365383B (zh) 2019-04-09

Family

ID=55301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8106.3A Active CN105365383B (zh) 2014-08-18 2015-08-13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9682547B2 (zh)
CN (1) CN105365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47333A (ja) * 2018-02-28 2019-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装置、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US10703098B2 (en) * 2018-03-22 2020-07-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844592B2 (ja) * 2018-07-19 2021-03-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4110A (zh) * 2008-03-26 2009-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方法、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2176574A (ja) * 2011-02-28 2012-09-1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2909956A (zh) * 2011-08-04 2013-02-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6799B2 (ja) 1994-06-03 2001-08-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積層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H08169124A (ja) * 1994-12-20 1996-07-0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677771B2 (ja) 1999-10-14 2005-08-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746100B2 (en) * 2000-07-13 2004-06-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JP2002029067A (ja) 2000-07-13 2002-01-29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60209140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90009541A1 (en) * 2007-07-02 2009-01-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charging liquid
US7815281B2 (en) 2007-09-07 2010-10-19 Xerox Corporation Print element de-prime method
JP2009196291A (ja) 2008-02-25 2009-09-03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吐出装置におけるノズル検査装置、流体吐出装置及びノズル検査方法
JP5793728B2 (ja) * 2011-09-27 2015-10-14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そのパージ方法
JP2013103392A (ja) 2011-11-14 2013-05-3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WO2014112344A1 (ja) * 2013-01-18 2014-07-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タン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4110A (zh) * 2008-03-26 2009-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方法、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2176574A (ja) * 2011-02-28 2012-09-1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2909956A (zh) * 2011-08-04 2013-02-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32748A1 (en) 2017-08-17
CN105365383A (zh) 2016-03-02
US10220624B2 (en) 2019-03-05
US20160046123A1 (en) 2016-02-18
US9682547B2 (en)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96318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8362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5365383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07296660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382905B2 (ja) 圧電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EP3456537A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piezo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ejecting head
JP200212036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WO2015125865A1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CN101544113A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执行器
JP2011177903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
JP536636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及びその気泡除去方法
JP2007326242A (ja) 記録装置
US8622528B2 (en) Piezoelectric element,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iezoelectric element
JP2006082343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CN202540959U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1879814B (zh) 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JP2006158127A (ja)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とその再生方法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465271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255524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651973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2729622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690476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0228276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並びにアクチュエーター装置
JP638466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H1119840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