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1075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81075A CN105281075A CN201510413492.1A CN201510413492A CN105281075A CN 105281075 A CN105281075 A CN 105281075A CN 201510413492 A CN201510413492 A CN 201510413492A CN 105281075 A CN105281075 A CN 1052810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
- terminal
- slide groove
- connector
- line termina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在方线端子被压入于连接器壳体的空腔的连接器中,提供降低毛刺的产生的技术。当第1压入部(61)的前端到达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的位置时,即,当第1上侧压入部(61a)的上表面前端部接触到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与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的交界部分(39)时,此后,沿着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被精确地位置矫正。即,从端子主体(51)的下表面部(54)到第1上侧压入部(61a)的上表面的距离、与从空腔主体(31)的下表面到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的上端的高度一致。其结果是,第1压入部(61)到达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以后被进一步压入的方线端子(50)被强制地推压在空腔主体(31)的下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汽车等的各种设备的电机连接中所使用连接器,涉及包括连接器壳体和被压入于该连接器壳体的方线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将由金属的方线材构成的方线端子(基板用端子)插入并保持于形成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空腔(端子保持孔)的连接器,提出有各种方案。
例如,提出有防止端子金属件的晃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技术中,在端子金属件的触片所贯通的贯通孔中,形成有对于触片的表背两面按压在该两面间错开的位置的保持用突出部。通过用保持用突出部夹住触片,从而防止端子金属件相对于插座主体的游动。
另外,存在使用了即使压入到连接器壳体的端子保持孔中也不会发生纵方向的晃动、且保持力不会降低的方线材(方线端子)的端子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具体而言,在基板用端子(方线端子)的中间部一对第1卡止突起被设置有2组,该第1卡止突起被形成为在被保持于端子保持孔的卡止部的横方向的两侧部分压入到端子保持孔的两侧壁。在2组第1卡止突起间设置有以被压入到纵方向的顶壁或底壁的方式形成的纵长的截面椭圆形的第2卡止突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159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434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12示出在连接器壳体120的空腔部130中压入有方线端子150的状态的连接器。图12(b)是将图12(a)的局部区域B1放大的图。通常,如图所示,需要空腔部130与方线端子150之间的空隙。此处,用Δ1示出空腔上表面131与端子上表面151之间的空隙,并用Δ2示出空腔侧面132与端子侧面152之间的空隙。若没有空隙,则在端子压入时,空腔部130与方线端子150始终接触着插入,其接触压非常大。其结果是,有可能从方线端子150产生金属毛刺,导致导通不良。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空隙,所以存在位置精度不好这种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不是压入构造,另外,在树脂制的壳体侧、即空腔侧设置有突形状,因此,是在插入时端子始终接触于该突形状的构成。其结果是,存在容易产生毛刺这种问题,需要其他技术。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将方线端子插入到空腔部中的情况下,左右方向存在压入形状,因此,也存在容易产生毛刺这种问题,需要其他技术。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包括连接器壳体、和被压入并保持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空腔部的方线端子,所述方线端子具有压入部,所述压入部突出地形成在与向着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入方向垂直的、相对的两个面上,并被压入到所述空腔部,所述空腔部具有滑槽,所述滑槽从所述端子插入方向的后侧开口向前方向以预定长度引导所述压入部。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方线端子的压入完成的状态下,所述压入部被以压入状态容纳于所述滑槽。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压入部包括在插入方向排列成位于前侧的第1压入部和位于后侧的第2压入部,所述滑槽具有在所述方线端子的压入完成的状态下容纳所述第1压入部的第1的滑槽部、和容纳所述第2压入部的第2的滑槽部,所述第1的滑槽部的纵方向的宽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2的滑槽部的宽度小、且与所述第1压入部的纵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2压入部被形成得比所述第1压入部突出,所述第2的滑槽部被形成得比所述第1的滑槽部深。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方线端子被压入于连接器壳体的空腔的连接器中,能够在降低毛刺的产生的同时确保被压入的方线端子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方线端子的立体图。
图3在实施方式的方线端子中将形成有压入部的区域放大地示出的立体图。
图4是将实施方式的方线端子中的压入部放大地示出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横剖视图(图5(b)的A-A剖视图)。
图7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纵剖视图(图5(b)的B-B剖视图)。
图8在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空腔部中压入有方线端子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9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空腔部中插入方线端子的工艺的图。
图10是将在实施方式的空腔部中插入方线端子的途中的压入部放大地示出的纵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从斜向观察将实施方式的压入部放大地示出的纵方向的剖视图的图。
图12是示出在背景技术的连接器壳体的空腔部中插入有方线端子的状态的连接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20壳体
30空腔部
32插入引导部
32a第1引导部
32b第2引导部
38端子压入用滑槽部
38a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
38b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
39交界部分
50方线端子
51端子主体
51a端子端部
52侧面部
53上表面部
56、57凹部
60压入部
61第1压入部
61a第1上侧压入部
61b第1下侧压入部
62第2压入部
62a第2上侧压入部
62b第2下侧压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此处,着眼于插入有方线端子50的一部分的构造来进行图示。
如图所示,连接器10包括壳体20和方线端子50。在壳体20中形成有作为端子保持孔的截面大致矩形的空腔部30。方线端子50被压入并保持于该空腔部30。
图2是方线端子50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将在方线端子50中形成有压入部60的区域放大地示出的立体图,是将图2的一部分区域A1放大的图。而且,图4是将方线端子50中的压入部60放大地示出的侧视图。
压入部60包括端子插入方向前侧的第1压入部61、及端子插入方向后侧的第2压入部62。第1压入部61与第2压入部62隔着预定距离(面55)沿前后排列,并分别以在横方向(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从侧面部52突出的形状形成。第1压入部61与第2压入部62各自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另外,第1压入部61的突出量比第2压入部62的突出量稍微小。即,第1压入部61的宽度比第2压入部62的宽度稍微窄。
第1压入部61左右对称地分别形成于两侧面。另外,第1压入部61上下对称地被形成为2层。此处,第1压入部61包括上侧的第1上侧压入部61a、及下侧的第1下侧压入部61b。第1上侧压入部61a和第1下侧压入部61b的上下中间区域(即交界区域)为大致V字状的槽。但是,该槽不限于大致V字状,也可以是U字形状等其他形状。
另外,第1上侧压入部61a的上表面被形成为与端子主体51的上表面部53平行、且距上表面部53预定距离位于下方的面。另外,第1下侧压入部61b的下表面被形成为与端子主体51的下表面部54平行、其距下表面部54预定距离位于上方的面。
同样,第2压入部62左右对称地分别形成于两侧面。另外,第2压入部62上下对称地被形成为2层。此处,第2压入部62包括上侧的第2上侧压入部62a、及下侧的第2下侧压入部62b。第2上侧压入部62a与第2下侧压入部62b的上下中间区域(即交界区域)为大致V字状的槽。但是,该槽不限于大致V字状,也可以是U字形状等其他形状。
另外,第2上侧压入部62a的上表面被形成为与端子主体51的上表面部53平行、且距上表面部53预定距离位于下方的面。另外,第2下侧压入部62b的下表面被形成为与端子主体51的下表面部54平行、且距下表面部54预定距离位于上方的面。
此外,如图所示,第2上侧压入部62a的上表面与第1上侧压入部61a的上表面被形成为一致的高度。
在形成压入部60的区域中,第1压入部61的上方及下方以第1压入部6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更详细而言是第1上侧压入部61a的上表面和第1下侧压入部61b的下表面露出的方式形成有凹部56。同样,第2压入部62的上方及下方以第2压入部6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更详细而言是第2上侧压入部62a的上表面和第2下侧压入部62b的下表面露出的方式形成有凹部57。
图5是示出壳体20的图,图5(a)是立体图,图5(b)是示出后表面部22侧的后视图。图6是壳体20的横剖视图(图5(b)的A-A剖视图)。图7是壳体20的纵剖视图(图5(b)的B-B剖视图),图7(a)以立体图示出,图7(b)是剖视侧视图。
空腔部30包括:空腔主体31,其将壳体20的前表面部21和后表面部22贯通;及插入引导部32,其是在后表面部22侧使开口侧扩张的斜面。方线端子50(端子端部51a)被从插入引导部32插入。插入引导部32包括开口侧的第1引导部32a和进深侧(空腔主体31侧)的第2引导部32b。
在空腔主体31的两侧面上,从插入引导部32侧到预定长度插入方向深处为止以预定深度形成有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
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包括插入方向进深侧的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及插入方向后侧(后表面部22侧)的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
在方线端子50的压入完成时,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将第1压入部61以压入状态收纳。在方线端子50的压入完成时,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将第2压入部62以压入状态收纳。
例如,如图6的横剖视图所示,在形成有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的位置,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及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分别为与第1压入部61及第2压入部62的突出量对应的槽的深度。即,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被形成得比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浅。另外,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及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的下端分别被形成为与空腔主体31的下表面大致一致的高度。
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的上端、即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的高度被设定为在容纳有第1压入部61时与第1上侧压入部61a的上表面一致。另一方面,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的上端、即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的高度被设定得比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的高度稍微高。换言之,比第1压入部61、第2压入部62的高度略高。
关于以上的构成的连接器10,说明将方线端子50压入到壳体20的空腔部30中的工艺。图8是在壳体20的空腔部30中压入有方线端子50的状态的后表面部22侧的图(后视图)。图9是示出在壳体20的空腔部30中插入方线端子50的工艺的图。图9(a)示出插入前的状态的纵方向的剖视图,图9(b)示出插入途中的状态的纵方向的剖视图,图9(c)示出插入完了时的状态的纵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将在空腔部30中插入方线端子50的途中的压入部60放大地示出的纵方向的剖视图,将图9(b)的虚线所示的区域B1放大地示出。图11是从斜向观察图10的图(剖视立体图)。
如图9(a)所示,方线端子50被从空腔部30的插入引导部32侧插入。然后,如图9(b)、图10、11所示,方线端子50被进一步向深处插入。最初,第1压入部61通过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但是,由于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是针对第2压入部62的形状,所以对于第1压入部61而言被形成得相对地稍微大。因此,此时,方线端子50在一定程度地被进行位置矫正的同时,能够比较顺畅地插入。
然后,当第1压入部61的前端到达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的位置时,即,当第1上侧压入部61a的上表面前端部接触到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与第2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b的交界部分39时,此后,沿着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被精确地位置矫正。即,从端子主体51的下表面部54到第1上侧压入部61a的上表面的距离Y1(参照图4)、与从空腔主体31的下表面31a到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的上端的高度Y2(参照图7(b))一致。其结果是,第1压入部61到达了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以后被进一步压入的方线端子50被强制地推压在空腔主体31的下表面31a。因此,方线端子50在空腔部30内在上下方向不会晃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方线端子50上形成有突出的形状(压入部60),因此,在压入部60进入空腔部30之前,在空腔部30与方线端子50之间确保充分的空隙,不会发生接触。另外,接触的区域以第1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a为中心,处于深入的位置,并且,从接触开始后到正规插入位置(压入完了位置)的滑动距离短。因此,即使在产生了条形毛刺的情况下,其量也非常少。
另外,在方线端子50被插入到空腔部30时,端子主体51的比压入部60靠前侧的部分(在压入后成为与其他端子的电气接触部的部分)具有端子压入用滑槽部38,能够充分确保与空腔部30的侧面的空隙,因此,实质上不会与该侧面接触。所以,能够防止成为电气接触部的部分的质量随着压入而下降。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本实施方式是例示,对这些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另外,这种变形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这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范畴。例如,压入部60的突出方向也可以不是左右方向而是上下方向,与此对应地决定空腔部30的构造。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壳体、和被压入并保持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空腔部的方线端子,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方线端子具有压入部,所述压入部突出地形成在与向着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入方向垂直的、相对的两个面上,并被压入到所述空腔部,
所述空腔部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将所述压入部从所述端子插入方向的后侧开口向前方向仅引导预定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方线端子的压入完成的状态下,所述压入部被以压入的状态容纳于所述滑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入部包括在插入方向排列成位于前侧的第1压入部和位于后侧的第2压入部,
所述滑槽具有在所述方线端子的压入完成的状态下容纳所述第1压入部的第1的滑槽部、和容纳所述第2压入部的第2的滑槽部,
所述第1的滑槽部的宽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2的滑槽部的宽度小、且与所述第1压入部的宽度大致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压入部被形成得比所述第1压入部突出,
所述第2的滑槽部被形成得比所述第1的滑槽部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45877 | 2014-07-16 | ||
JP2014145877A JP6427348B2 (ja) | 2014-07-16 | 2014-07-16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1075A true CN105281075A (zh) | 2016-01-27 |
CN105281075B CN105281075B (zh) | 2018-05-29 |
Family
ID=55075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13492.1A Active CN105281075B (zh) | 2014-07-16 | 2015-07-14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15407B2 (zh) |
JP (1) | JP6427348B2 (zh) |
CN (1) | CN10528107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9937A (zh) * | 2016-08-29 | 2018-03-1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针形端子和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37278B2 (en) * | 2015-02-09 | 2017-01-03 | Yazaki Corporation | Terminal group and connector |
JP6209551B2 (ja) * | 2015-03-30 | 2017-10-0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550890B2 (ja) * | 2015-04-22 | 2019-07-3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 |
CN106792076B (zh) * | 2015-11-20 | 2020-04-21 |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进行信息展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JP6600261B2 (ja) * | 2016-02-10 | 2019-10-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 |
JP7359007B2 (ja) * | 2020-01-31 | 2023-10-1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端子連結体、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 |
JP7388706B2 (ja) * | 2020-02-21 | 2023-11-29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角線端子、コネクタ、角線端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22613A1 (en) * | 1991-07-12 | 1993-01-13 | Connector Systems Technology N.V. | Electrical contact pin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
EP0548810B1 (en) * | 1991-12-20 | 1998-11-25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Stamped and formed sealed pin |
JP2000243495A (ja) * | 1999-02-19 | 2000-09-08 | Yazaki Corp | 角線材を使用した基板用の端子構造 |
US20040180582A1 (en) * | 2003-03-12 | 2004-09-16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terminal, a connector and a mounting method |
JP2005135794A (ja) * | 2003-10-31 | 2005-05-26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圧入端子のモールド圧入構造とこのモールド圧入構造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
JP4707970B2 (ja) * | 2004-05-28 | 2011-06-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
CN102195152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的端子 |
WO2013168350A1 (en) * | 2012-05-10 | 2013-11-14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CN102195153B (zh) * | 2010-02-15 | 2014-03-26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电路板端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95617A (en) * | 1958-11-03 | 1961-08-08 | Malco Mfg Co | Self-locking terminal |
NL130848C (zh) * | 1964-02-27 | |||
US3444504A (en) * | 1967-01-19 | 1969-05-13 | Amp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tabilizing means and free-floating contact section |
US3675185A (en) * | 1971-02-03 | 1972-07-04 | Elco Corp |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distribution plate and rack and panel applications |
US5692928A (en) * | 1996-05-10 | 1997-12-02 | Molex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s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means |
JPH1021984A (ja) * | 1996-06-28 | 1998-01-23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端子の圧入構造 |
DE29700452U1 (de) * | 1997-01-13 | 1997-02-27 | Framatome Connectors Daut + Rietz GmbH, 90411 Nürnberg | Kontaktstift mit gegenläufigen Verankerungsflügeln und Steckverbinderelement |
JP2000215959A (ja) | 1999-01-26 | 2000-08-0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バルブソケット |
US6152781A (en) * | 1999-08-12 | 2000-11-28 | Hon Hai Precisdion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6764357B2 (en) * | 2002-09-12 | 2004-07-20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JP2004355999A (ja) * | 2003-05-30 | 2004-12-16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回路基板用端子 |
JP2004362814A (ja) * | 2003-06-02 | 2004-12-2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コネクタ及び端子金具 |
US7377823B2 (en) * | 2005-05-23 | 2008-05-27 | J.S.T. Corporation | Press-fit pin |
US7249981B2 (en) * | 2005-07-08 | 2007-07-31 | J.S.T. Corporation | Press-fit pin |
JP2007311092A (ja) * | 2006-05-17 | 2007-11-29 | Yazaki Corp | 印刷配線板組立体及び該印刷配線板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
CN200941460Y (zh) * | 2006-07-07 | 2007-08-2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端子 |
US7549897B2 (en) * | 2006-08-02 | 2009-06-23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 configuration |
JP5115149B2 (ja) * | 2007-11-02 | 2013-01-0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9151939A (ja) * | 2007-12-18 | 2009-07-09 |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 端子圧入構造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 |
JP2010153291A (ja) * | 2008-12-26 | 2010-07-08 | Yazaki Corp | 端子接続構造 |
US7988500B2 (en) * | 2009-12-16 | 2011-08-02 | Sensata Technologies Massachusetts, Inc. | Socket and contact having anchors |
JP5494381B2 (ja) * | 2010-09-14 | 2014-05-1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3131364A (ja) * | 2011-12-21 | 2013-07-0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
JP6068061B2 (ja) * | 2012-08-31 | 2017-01-2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端子圧入構造 |
JP5704196B2 (ja) * | 2013-07-05 | 2015-04-22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 |
US9265150B2 (en) * | 2014-02-14 | 2016-02-16 | Lear Corporation | Semi-compliant terminals |
-
2014
- 2014-07-16 JP JP2014145877A patent/JP6427348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7-14 CN CN201510413492.1A patent/CN105281075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15 US US14/799,794 patent/US951540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22613A1 (en) * | 1991-07-12 | 1993-01-13 | Connector Systems Technology N.V. | Electrical contact pin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
EP0548810B1 (en) * | 1991-12-20 | 1998-11-25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Stamped and formed sealed pin |
JP2000243495A (ja) * | 1999-02-19 | 2000-09-08 | Yazaki Corp | 角線材を使用した基板用の端子構造 |
US20040180582A1 (en) * | 2003-03-12 | 2004-09-16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terminal, a connector and a mounting method |
JP2005135794A (ja) * | 2003-10-31 | 2005-05-26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圧入端子のモールド圧入構造とこのモールド圧入構造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
JP4707970B2 (ja) * | 2004-05-28 | 2011-06-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
CN102195153B (zh) * | 2010-02-15 | 2014-03-26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电路板端子 |
CN102195152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的端子 |
WO2013168350A1 (en) * | 2012-05-10 | 2013-11-14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9937A (zh) * | 2016-08-29 | 2018-03-1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针形端子和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020544A1 (en) | 2016-01-21 |
JP6427348B2 (ja) | 2018-11-21 |
CN105281075B (zh) | 2018-05-29 |
JP2016024858A (ja) | 2016-02-08 |
US9515407B2 (en) | 2016-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1075A (zh) | 连接器 | |
JP6039473B2 (ja) | コネクタ | |
US8814612B2 (en) | Crimp terminal | |
US8444444B2 (en) | Connector | |
CN105870690B (zh) | 端子组和连接器 | |
KR100972379B1 (ko) | 커넥터 및 그 조립 방법 | |
JP5737361B2 (ja) | コネクタ端子 | |
US8784133B2 (en) | Connector | |
KR20130131430A (ko) | 커넥터 | |
EP3355417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enhanced terminal retaining beam | |
US10050388B2 (en) | Connector having a shorting terminal with a pair of press-fit projections | |
JP2016024857A (ja) | コネクタ | |
US20200185851A1 (en) | Terminal fitting | |
JP2016018596A (ja) | コネクタ構造 | |
KR100894156B1 (ko) | 터미널성형장치 및 방법 | |
US20230069874A1 (en) | Male terminal fitting and terminal structure | |
JP2017084701A (ja) | 接続コネクタ | |
JP5939270B2 (ja) |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
JP6222039B2 (ja) | 雌端子 | |
US1028394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05720414B (zh) | 一种高速连接器 | |
CN205376916U (zh) | 一种卡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
JP2013058328A (ja) | コネクタ | |
WO2015194374A1 (ja) | コネクタ | |
JP2013045536A (ja) | 電子部品付き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