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0520A - 移植机 - Google Patents

移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0520A
CN105210520A CN201510364746.5A CN201510364746A CN105210520A CN 105210520 A CN105210520 A CN 105210520A CN 201510364746 A CN201510364746 A CN 201510364746A CN 105210520 A CN105210520 A CN 105210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ction
pallet
planting tool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47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10520B (zh
Inventor
村并昌实
大久保嘉彦
山根畅宏
东幸太
田崎昭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10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0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0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0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托盘难以偏移的移植机。该移植机具备:供给托盘的托盘供给装置;将托盘供给装置在横方向输送的托盘输送路移动装置;将苗栽种在农田的栽种工具;及从托盘取出苗并供给栽种工具的取出装置,托盘供给装置具有进行纵向输送动作,之后进行返回动作,按一定时间间隔反复进行纵向输送动作和返回动作的托盘纵向输送工具,纵向输送动作通过托盘纵向输送工具进入沿纵横方向配置在托盘的多个育苗孔穴的纵方向相邻的育苗孔穴之间并移动来将托盘输送育苗孔穴横方向一列的量,返回动作中从育苗孔穴之间拔出并进入下一列的育苗孔穴之间,取出装置具有伸入育苗孔穴内部取出苗的取出工具,在取出工具伸入育苗孔穴的内部期间,托盘输送工具完成返回动作。

Description

移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种薯等的移植机,属于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移植机,已知有在行驶车体上具备载置具有纵横多个孔穴的苗托盘的苗供给装置、向田间栽种苗的苗栽种装置、从苗供给装置的苗托盘将作为移植物的苗一个一个取出并向苗栽种装置供给的苗取出装置而成的移植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12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的苗移植机中,在苗供给装置中用于将苗托盘沿纵方向输送的纵向输送销主要是在苗托盘的左右两端部朝向内侧以始终突出的状态将苗托盘向下方按下规定尺寸的机构,能够实现苗托盘的纵方向偏移较少的稳定的纵向输送的纵向输送机构的改动受限。
本发明考虑这样的现有移植机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实现托盘难以偏移地稳定的纵向输送,并且扩大包含纵向输送机构的托盘供给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的移植机。
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移植机,具备:供给收纳有移植物22的托盘20的托盘供给装置100;将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在横方向上输送的横向输送装置170;将上述移植物22栽种在农田中的栽种工具;以及从上述托盘20取出上述移植物并供给上述栽种工具的取出装置200,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具有进行纵向输送动作,之后进行返回动作,按一定时间间隔反复进行上述纵向输送动作和上述返回动作的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上述纵向输送动作是通过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进入沿纵横方向配置在上述托盘20上的多个孔穴21的纵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孔穴21彼此之间并移动来输送上述托盘的动作,上述返回动作是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从上述孔穴21彼此之间拔出并进入下一列的上述孔穴彼此之间的动作,上述取出装置200具有伸入上述孔穴21的内部取出上述移植物的取出工具,在上述取出工具伸入上述孔穴21的内部期间,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完成上述返回动作。
并且,方案2的发明在方案1所述的移植机的基础上,具备间断地进行上述栽种工具的栽种动作的间断装置,在上述栽种工具的栽种动作通过上述间断装置而停止时,利用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进行的上述托盘的纵向输送动作已完成。
并且,方案3的发明在方案2所述的移植机的基础上,在上述取出工具伸入上述孔穴21的内部期间,不进行利用上述横向输送装置170进行的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并且,在上述栽种工具的栽种动作通过上述间断装置而停止时,利用上述横向输送装置170进行的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没有完成。
并且,方案4的发明在方案1~3中任一方案所述的移植机的基础上,在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进行上述返回动作期间,不进行利用上述横向输送装置170进行的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
并且,方案5的发明在方案1~3中任一方案所述的移植机的基础上,具备:使上述栽种工具以规定的工作轨迹在上下方向上工作的摆动连杆310;以及使上述栽种工具的下部进行开闭的栽种工具开闭机构,通过栽种工具开闭机构的动作,上述栽种工具的下部在上述工作轨迹的下死点或下死点附近打开到能够将上述移植物22栽种到上述农田的打开程度,在从上述取出装置200接受上述移植物22的停止位置,打开得比上述打开程度小,在从上述停止位置向上述下死点或上述下死点附近下降的途中关闭。
并且,方案6的发明在方案5所述的移植机的基础上,在上述栽种工具开闭机构设置关闭限制部件1016,在上述摆动连杆310设置突起部件1311,在上述栽种工具位于上述停止位置时,上述突起部件1311暂时与上述关闭限制部件1016相碰触并限制上述栽种工具的下部关闭的动作,由此上述栽种工具的下部打开得比上述打开程度小。
并且,方案7的发明在方案1~3中任一方案所述的移植机的基础上,
上述栽种工具构成为其前端呈尖嘴状并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开闭,上述移植机具备:与上述栽种工具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接触的铲状部件1511;将上述铲状部件1511向上述栽种工具侧加力的加力部件1520;以及反抗上述加力部件1520的作用力,并对上述铲状部件1511向上述栽种工具侧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刮板动作控制部件1530,并做成如下结构,在上述栽种工具向上方向动作时,基于上述刮板动作控制部件1530的上述控制,上述铲状部件1511与上述前端打开的上述栽种工具的内表面接触,在上述栽种工具向下方向动作时,基于上述加力部件1520的上述作用力,上述铲状部件1511与上述栽种工具的外表面接触。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根据方案1的发明,能够实现托盘难以偏移地稳定的纵向输送,并且扩大包含纵向输送机构的托盘供给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尤其是即使在没有卡定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进行返回动作的托盘的状态下,取出工具伸入孔穴21的内部,所以能够防止托盘偏移。
并且,根据方案2的发明,在利用间歇栽种的栽种动作停止状态下,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能够可靠地保持托盘20,从而能够防止托盘20偏移。
并且,根据方案3的发明,能够以使托盘20的横向输送不成为移植物的取出的障碍的时间间隔且慢慢地进行工作,从而提高横向输送的精度。
并且,根据方案4的发明,在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进行返回动作期间的托盘20的保持不稳定时,通过利用横向输送装置170进行的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能够防止托盘20偏移。
并且,根据方案5或方案6的发明,能够降低栽种工具关闭时的声音。通过在停止位置收纳移植物22后在向下动的途中关闭栽种工具,能够在栽种工具内可靠地保持移植物22,栽种姿态良好。
并且,根据方案7的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通过共用的刮板部1510对栽种工具101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刮扫。刮板部1510被加力部件1520向栽种工具1011侧加力,所以能够可靠地得到刮扫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苗移植机的图(a:左侧视图、b:俯视图)。
图2是表示取出部件的动作、栽种工具的动作、托盘供给装置的载苗台的横向输送动作、以及托盘供给装置的托盘输送工具的纵向输送动作的动作时间间隔的图。
图3是表示托盘供给装置的图(a,b:立体图、c:表示托盘纵向输送装置的结构的概要侧视图)。
图4是表示取出装置的图(a:概要立体图、b:概要侧视图、c:表示苗驱动臂的位置与一对取出爪的前端部的轨迹上的位置的概要的对应关系的示意侧视图)。
图5是表示苗栽种装置与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的图(a:左侧视图、b: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的概要左侧视图)。
图6(a)是表示各种操作杆以及操作部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栽种深度调整机构的概要结构的左侧视图,图6(c)是表示控制部的输入输出结构的概要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苗栽种装置与第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的图(a:从机体的左后方观察的立体图、b:从机体的右侧观察的立体图、c:从机体的左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中:2前轮;3后轮;4变速箱;8操作把手;10液压升降缸;11栽种工具;18栽种传动装置;100托盘供给装置;9行驶传动箱;121托盘输送工具;150纵向输送驱动臂;151纵向输送驱动轴;170托盘输送路移动装置;171导程凸轮轴;200取出装置;201取出装置固定部件;210取出爪;260取出部件;400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10第一齿轮;420栽种离合器;421传动轴;421a传动齿轮;430第二齿轮;430a小径齿轮;440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50第三齿轮;460第一臂;470螺线管;420栽种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移植机的一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对蔬菜等的苗进行移植的苗移植机1,如图1所示构成为具备:具备作为行驶车轮的左右一对的前轮2以及后轮3的行驶车体15;在行驶车体15的前部配置、被引擎盖109覆盖的发动机12以及变速箱4(也称为主传动箱);在行驶车体15的后部配置的、为了将苗22栽种于农田而使栽种工具11上下摆动的苗栽种装置300;供给收纳有该苗22的托盘20的托盘供给装置100;从该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20的育苗孔穴21取出苗22向栽种工具11供给的取出装置200;包含用于将苗的栽种深度保持一定的传感器板710的栽种深度调整机构700;压地轮13、操作把手8、以及在操作把手8的中央部配置的操作部600等。
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的托盘供给装置100的输送动作包括:(1)为了通过取出部件260将托盘20的横向一列量的育苗孔穴21的苗依次取出,而将载苗台110间歇地左右横向输送的横向输送动作;以及(2)在完成横向一列量的所有的育苗孔穴21的苗的取出后,将载苗台110上的托盘20通过托盘输送工具121对育苗孔穴21的横向一列向下方向输送的纵向输送动作。
利用托盘输送工具121进行的纵向输送以如下方式执行,成为在托盘20的背面侧的相邻的育苗孔穴21间的槽部卡合托盘输送工具121的前端部的状态,通过在该状态下托盘输送工具121在侧视时转动而描绘大致四方形的轨迹A,从而构成为将托盘20沿着托盘搬运路111向斜下方间歇地纵向输送。本实施方式的托盘输送工具121是本发明的托盘纵向输送工具的一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育苗孔穴21相当于本发明的孔穴的一例。
构成为从发动机12输出的旋转动力,通过变速箱4分支,经由左右一对的行驶传动箱9向左右一对的后轮3传动,并且也向在变速箱4的后侧设置的栽种传动装置18传动。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中,为了从育苗孔穴21取出苗22并栽种于农田的垄部,使来自变速箱4的动力向栽种传动装置18传动,经由链带202向取出装置200传动,并且经由在该栽种传动装置18上安装的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向栽种工具11传递。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的栽种动作构成为通过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而间歇地进行。
另外,在变速箱4后端的左右方向上配置的左右框架16的后部,设有在靠右的位置上延伸的主框架17。构成为在该主框架17的后端部设置从左右端侧向后方延伸的操作把手8,该操作把手8经由主框架17以及左右框架16支撑于变速箱4。
由此,作业者能够一边在行驶车体15的后方步行一边用操作把手8进行行驶车体15的操向操作。
即,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构成为,能够在以左右一对的前轮2、2以及左右一对的后轮3、3跨垄U的状态下一边使行驶车体15行进,一边自动地将托盘20收纳的苗22栽种在垄U的上表面上。
并且,在行驶部上设有相对于行驶车体15使左右一对的后轮3、3上下移动、对行驶车体15的姿态以及车高进行控制的机体控制机构500。
在机体控制机构500上,左右一对的后轮3的行驶传动箱9与行驶车体15之间,设有通过后轮3的起落来升降行驶车体15的液压升降缸10、使行驶车体15左右倾斜的水平用液压缸14,在使该液压升降缸10伸缩动作时,左右一对的后轮3在同方向上以相同量相对于行驶车体15上下移动,行驶车体15升降。
并且,液压升降缸10构成为在变速箱4的上部安装的液压切换阀部40上固接设置,通过操作对来自如变速箱4上安装的液压泵的液压进行切换的液压切换阀部40所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而动作。
并且,在升降操作阀上将后述的升降操作手柄81经由线缆82连结,并且将后述的反向臂760经由杆765连结。
并且,在变速箱4的右侧设有摆式的左右倾斜传感器41,构成为按照该左右倾斜传感器41的检测经由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水平操作阀(省略图示)使水平用液压缸14动作,仅使左侧的后轮3上下移动,与垄U的谷部的凹凸无关地将行驶车体15保持左右水平。
接着,主要参照图2,来对上述的取出部件260、栽种工具11、托盘供给装置100以及托盘输送工具121的动作时间间隔进行说明。
并且,纵向输送动作是在载苗台110移动至左右方向的最端部拔出最后的育苗孔穴21的苗22时执行的动作。
图2的横轴以各种驱动臂距水平方向的转动角度为基准。例如,分别在取出部件260的情况下以驱动臂220的转动角度为基准、在栽种工具11的情况下以上下动臂320的转动角度为基准、在利用托盘供给装置100进行纵向输送的情况下以纵向输送驱动臂150的转动角度为基准。
根据取出爪的动作时间间隔1210,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构成为,在时间P2取出部件260从育苗孔穴21的内部抓住苗22并拔出,在时间P3之前开始该苗22向栽种工具11的放出,在时间P3,苗22的放出结束,其后,在时间P4,伸入相邻的育苗孔穴21的内部抓住苗22后,从育苗孔穴21的内部拔出(参照图的时间P2)。
并且,如图所示,根据栽种工具的动作时间间隔1220,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构成为,在从上死点稍向下的时间P3,栽种工具11停止下降动作,之后,在时间P4到达下死点。
这里,在栽种工具11停止下降动作的时间P3,同时停止与包含取出部件260的动作、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即,载苗台110的动作)以及纵向输送动作(即,托盘输送工具121的动作)的栽种动作有关的动作,由此,间歇地进行栽种动作,是能够进行栽种植株间隔的调整的结构。并且,这些动作的停止周期构成为能够按照期望的栽种植株间隔通过操作部600设定为0秒到规定的周期。
间歇地实现栽种动作的结构,通过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的栽种离合器420、间歇用凸轮441、螺线管470等实现,但对此进一步在后叙述。并且,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栽种离合器420、间歇用凸轮441、螺线管470等的结构相当于本发明的间歇装置的一例。
并且,如图所示,根据托盘供给装置100的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动作的动作时间间隔1230,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是如下结构,在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的内部期间,即时间P4以后到P2之间,一个育苗孔穴21量的横向输送动作已经停止,在栽种工具11的栽种动作停止的时间P3,在一个育苗孔穴21量的横向输送动作的途中横向输送动作也同时停止。
并且,如图所示,根据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输送工具121的纵向输送动作的动作时间间隔1240,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是如下结构,在上述的托盘输送工具121在进行侧视时转动而描绘大致四方形的轨迹A的动作过程中,从托盘20的背面侧的相邻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a拔出托盘输送工具121的前端部(参照图的箭头121a1),并向上方移动(参照图的箭头121a2),到再次进入下一个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参照图的箭头121a3)为止的返回动作,在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的内部后开始,在取出部件260从育苗孔穴21的内部拔出(参照图的时间P2)之前结束,在时间P2中开始纵向输送动作,并在时间P3中结束纵向输送动作。
并且,在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对与上述的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输送工具121的纵向输送动作的动作时间间隔1240相同的内容,根据动作时间间隔1250,从托盘输送工具121是正在进入育苗孔穴21间的槽部还是正在拔出的观点出发表示的。
根据以上的结构,在托盘输送工具121的返回动作中(参照图的时间P1到P2),因为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的内部,所以托盘20被取出部件260按压,防止托盘20在托盘输送路111上向下方偏移。
并且,根据以上的结构,在因间歇栽种而停止栽种工具11的栽种动作时,利用托盘输送工具121进行的托盘20的纵向输送动作结束(参照图的时间P3),所以在间歇栽种的停止状态下托盘输送工具121能够可靠地保持托盘20,能够防止托盘20在托盘输送路111上向下方偏移。
即,在间歇栽种的停止状态下,如上所述,与栽种动作相关联的部件同时停止,所以因机体的行驶产生的振动等容易产生托盘20的偏移,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利用托盘输送工具121进行的托盘20的纵向输送动作已经结束、在托盘输送工具121进入相邻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a的状态下停止,托盘输送工具121能够可靠地保持托盘20。
并且,根据以上的结构,在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的内部期间,不进行利用托盘输送路移动装置170进行托盘供给装置100的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动作,而且,在因间歇栽种动作而使栽种工具11的栽种动作停止时(参照图的时间P3),因为在利用托盘输送路移动装置170进行托盘供给装置100的载苗台110的一个育苗孔穴21量的横向输送动作的途中,所以一个托盘20的育苗孔穴21量的横向输送能够在不成为苗取出动作的阻碍的时间间隔且有余量地慢慢动作,横向输送的精度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做成如下结构,在托盘输送工具121进行返回动作期间,不进行利用托盘输送路移动装置170进行的托盘供给装置100的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动作。这是因为,在托盘输送工具121为了使下一个横一列的育苗孔穴21向下方移动而进行返回动作期间,如果进行横向输送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载苗台110移动到最端部,所以横向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则在托盘输送工具121进行返回动作期间的托盘20的保持不稳定时,将进行横向输送动作,因为利用托盘输送路移动装置170进行的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存在托盘20偏移的隐患。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托盘输送路移动装置170进行的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能够防止托盘20偏移。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能够提供能够实现托盘20难以偏移地稳定的纵向输送并且包括与以往不同的纵向输送机构的托盘供给装置100,所以托盘供给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扩大。
接着,使用图5对上述的苗栽种装置300、以及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进一步进行说明。
苗栽种装置300具备:将苗22栽种于农田的栽种工具11;用于使栽种工具11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具有彼此平行地配置的上臂311和下臂312的摆动连杆机构310;在下臂312上经由连结轴321转动自如地安装、使摆动连杆机构310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臂320。连结轴321在上下移动臂320上固定。
并且,用于使上下移动臂320转动的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从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突出地设置,在其前端部上固定有上下移动臂320。
进而,苗栽种装置300具备:在下臂312上经由第二连结轴341可转动地安装并且使栽种工具11开闭的开闭臂340;在连结轴321上固定,并且一边与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在开闭臂340的前端部上经由第三连结轴343转动自如地安装的开闭辊342的外周缘部抵接一边转动,从而使开闭臂340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的开闭凸轮322;一端部351与开闭臂340的前端部的第三连结轴343连结,另一端部352在栽种工具11的开闭机构11a侧连结的开闭用连结线缆即开闭用连结机构350。
这里,进一步对上述的摆动连杆机构310进行说明。
即,摆动连杆机构310具备:在收纳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的外罩401的前侧上端部401a上,将上端在上前轴313a上转动自如地支撑,下端经由下前轴314a转动自如地与连结支撑板315连结的前摆动臂316a;在收纳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的外罩401的后侧上端部401b上,将上端在上后轴313b上转动自如地支撑,下端经由下后轴314b转动自如地与连结支撑板315连结的后摆动臂316b,在连结支撑板315上设置的上轴316上,将上述的上臂311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在连结支撑板315的下后轴314b上,将上述的下臂312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将上臂311以及下臂312各自的后端部,与在栽种工具11的支撑板317上设置的转动上轴317b和转动下轴317b转动自如地连结。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苗22相当于本发明的移植物的一例,摆动连杆机构310相当于本发明的摆动连杆的一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连结轴321相当于本发明的“与上下动臂的摆动连杆的连结轴”的一例,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相当于本发明的开闭用连结机构的一例。
根据上述结构,在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中向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传递旋转驱动时,则在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固定的上下移动臂320向箭头A的方向转动,从而下臂312以及上臂311重复上下摆动并且也进行前后摆动,栽种工具11对苗22的栽种动作,相对于垄U以规定的间隔自动地进行。
并且,在该栽种动作时,固定有连结轴321的上下移动臂320向箭头A的方向转动,则在连结轴321上固定的开闭凸轮322一边与开闭辊342的外周缘部抵接一边转动,因此开闭臂340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向前方向(逆时针方向)摆动(转动)。伴随该动作,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一端部351被向前方向拉伸,因此开闭机构11a动作而打开栽种工具11。
并且,开闭臂340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向后方向(顺时针方向)摆动(转动)时,则通过对在开闭机构11a上设置的栽种工具11始终向闭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省略图示)的作用,从而将开闭用连结机构350的一端部351向后方向牵引,因此开闭机构11a动作而关闭栽种工具11。
根据上述结构,上下移动臂320的驱动为1轴而构造简单,并且能够将上下移动臂320、开闭臂340、以及开闭凸轮322紧凑地构成,顺畅地进行栽种动作。
接着,对俯视时在苗栽种装置300右侧配置(参照图2)的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中的进行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的传动通断的离合器机构进一步进行说明。
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分别可转动地配置有:用于将从栽种传动装置18输出的栽种作业的驱动力向栽种离合器420传动的第一齿轮410;接受来自第一齿轮410的驱动力而将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的传动切换为“通”状态或“断”状态的栽种离合器420;在栽种离合器420为“通”状态时传递驱动力的从相对于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固定的传动齿轮421a接受驱动力的第二齿轮430;与和第二齿轮430同轴固定的小径齿轮430a啮合而用于向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传递驱动力的在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固定的第三齿轮450。这里,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在栽种离合器420为“断”状态时,停止而不转动,不进行向第二齿轮430的驱动力的传动。
并且,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栽种离合器420,也可以使用现有的定位置停止离合器。
并且,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具备:在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下游侧设置而固定于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并且为了将栽种离合器420强制地从“通”状态切换为“断”状态而具有在圆形状的外周缘部的一部分上形成的凹部441a的间歇用凸轮441;通过一端部460a远离或抵接栽种离合器420,进行该栽种离合器420中的离合器的通状态和断状态的切换的在转动支点461转动自如地支撑的侧视时大致为“へ”字形状的第一臂460。
并且,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具备:克服拉伸弹簧480的拉伸力而将第一臂460的另一端部460b经由可动板472向箭头B1的方向吸引,从而以转动支点461为中心使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向箭头C1方向转动,进行将栽种离合器420从“断”状态向“通”状态切换的动作的螺线管470,还具备:为了使螺线管470的吸引力在栽种离合器420向“通”状态的切换动作中有效地作用而设有螺线管470的安装位置可调节的安装调整用长孔471a,并且,在外罩401的下方位置固定的螺线管固定板471;以及在第一臂460的转动支点461上固定一端部462a,与第一臂460的动作连动地,另一端部462b与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抵接的第二臂462。
并且,上述的拉伸弹簧480,是用于对第一臂460向栽种离合器420为“断”状态的方向施力、并且向将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向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推压的方向施力的弹簧。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间歇用凸轮441相当于本发明的凸轮部件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螺线管470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拉伸弹簧480相当于本发明的弹簧部件的一例。
根据以上的结构,使用在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下游侧设置的间歇用凸轮441,能够使栽种离合器420从“通”状态成为“断”状态,实现简单结构的间歇栽种机构。
并且,第一臂460与第二臂462是以转动支点461为中心一体转动的结构,并且将该转动支点461相对于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配置于间歇用凸轮441侧,从而能够合理且紧凑地构成第一臂460和第二臂462。
并且,通过将重物即螺线管470在外罩401的下方配置,能够实现苗移植机1的低重心化。
接着,参照图5(b),以进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中的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的传动的通断的栽种离合器420和间歇用凸轮441的动作为中心,分为从项目A到项目C的3个场面,分别说明。
A.对螺线管470通电(利用脉冲信号的短时间通电)时,则螺线管470前端的可动板472,克服拉伸弹簧480的拉伸力被向箭头B1的方向吸引,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和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以转动支点461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参照图的箭头C1)转动。
由此,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从栽种离合器420远离,从而进行下述的i)和ii)的动作。
i)该栽种离合器420成为“通”状态,传动轴421转动,从而向第二齿轮430侧传递驱动力,经由第三齿轮450使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开始转动,并且ii)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从在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上形成的凹部441a远离(在此之前,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位于间歇用凸轮441的凹部441a,并且栽种离合器420处于“断”状态,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停止转动),一边沿着凸状的外周缘部441b,间歇用凸轮441和上下移动臂320一边持续转动。
即,已经停止对螺线管470通电而不会产生向箭头B1的吸引力,但是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在维持沿着间歇用凸轮441的凸状的外周缘部441b的状态的期间,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从栽种离合器420远离,因此该栽种离合器420能够维持“通”状态。并且,通过上下移动臂320的转动,栽种工具11持续上下移动(栽种动作),在间歇用凸轮441完成1个旋转之前的期间,栽种工具11执行仅1次栽种动作。
B.其后,间歇用凸轮441进行1个旋转,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到达间歇用凸轮441的凹部441a时,通过拉伸弹簧480的拉伸力,第一臂46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与栽种离合器420抵接,从而进行下述的i)和ii)的动作。
i)栽种离合器420为“断”状态,传动轴421的转动停止,从而不会向第二齿轮430侧传递驱动力,因此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停止转动,并且ii)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持续在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上形成的凹部441a中停留(在此之前,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沿着间歇用凸轮441的凸状的外周缘部441b,并且栽种离合器420处于“通”状态,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持续转动),间歇用凸轮441和上下移动臂320持续停止转动,因此栽种工具11持续停止上下移动(栽种动作)。
C.进而其后,以任意的时间使螺线管470通电,则栽种离合器420为“通”状态,开始上述项目A中说明的动作。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控制对螺线管470通电的上述任意的时间,能够调节栽种工具11的上下移动(栽种动作)停止的时间。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间歇栽种。
接着,对上述的托盘供给装置100进一步进行说明。
托盘20将多个育苗孔穴21纵横地连设而成,以塑料形成,是保持可挠性的结构。各育苗孔穴21在表面侧连结,背面为独立的方式。
托盘供给装置100,具备:具有支撑托盘20的底部的向前下倾斜的托盘搬运路111的载苗台110;将托盘20沿着托盘搬运路111在纵方向上间歇地输送的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以及使具有托盘搬运路111的载苗台1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相当于本发明的横向输送装置的一例。
并且,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具有:从托盘20的背面侧,进入向该背面侧突出的育苗孔穴21彼此之间,向下方移动而将托盘20按照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输送,其后从育苗孔穴21彼此之间脱出,以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向上方移动的结构的作为托盘输送杆的托盘输送工具121。托盘输送工具121,构成为中央部121a能够进入在托盘搬运路111的下部设置的退避槽111a,两端部121b直角地折弯,位于托盘搬运路111的两侧的外侧,是当托盘20在托盘搬运路111上移动时,不会造成妨碍的结构。
进而,托盘供给装置100在退避槽111a的下游侧,在托盘搬运路111的两侧的端面部上,具有用于限制托盘输送工具121的动作的左右一对的杆导板112。在该杆导板112的上端缘部上,形成有在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两端向下游侧突出的突起部121ab能够进入的切口部112a。
即,该切口部112a,是在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向下方移动后、从育苗孔穴21彼此之间脱出之前的期间,暂时地保持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两端的突起部121ab、限制托盘20因进入育苗孔穴21的苗22的重量而向下方偏移动作的结构。并且,对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轨迹在后面进行叙述。
并且,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具有:在托盘搬运路111的背面侧设置,从苗移植机1的本体侧取得驱动力,使具有托盘搬运路111的载苗台1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导程凸轮轴171;在导程凸轮轴171的上方设置,对具有托盘搬运路111的载苗台11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轨道155;以及在左右两侧保持引导轨道155的左右两侧部172L、172R。
并且,托盘搬运路111,通过导程凸轮轴171、在托盘搬运路111的内侧上部设置的引导左右移动的引导轨道155进行支撑。由此,引导轨道155在远离导程凸轮轴171的位置支撑托盘搬运路111,因此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时晃动少。
以夹入托盘搬运路111和压框25之间的方式将托盘20从载苗台110的上方插入时,则成为在托盘20的背面侧的槽部卡合托盘输送工具121的前端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托盘输送工具121在侧视时转动而描绘大致四方形的轨迹A,从而构成为将托盘20沿着托盘搬运路111向斜下方间歇地纵向输送。
并且,对使用托盘输送工具121间歇地进行托盘20的纵向输送的机构,进一步在后面叙述。
但是,取出装置200在与载苗台110的下端部相对的位置上配置,以取出爪210的前端描绘轨迹K的方式动作,是从在横方向上移动的育苗孔穴21顺次取出苗22向栽种装置7供给的结构。
接着,以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中设置的取出装置200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
取出装置200,具备:在苗移植机1的本体上固定的取出装置固定部件201上可转动地保持,通过经由链带202利用本体侧的驱动源的动力向箭头B方向转动的驱动轴203而向同方向转动的驱动臂220;在驱动臂220的前端侧部220a上,将一端部230a转动自如地连结的连结臂230;作为在取出装置固定部件201上通过固定销201a、201b保持,外形呈大致字母表的J文字的形状的板状部件,具有靠近托盘供给装置100的一侧为直线状而较远的一侧立起为大致R状的形状的引导槽241的引导部240。
并且,取出装置200,具备:相对于引导槽241能够无晃动且平滑地滑动移动地插入的将与后述的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和第二被引导部件247连结、具有从连结这些被引导部件的侧面的一端侧突出地大致直角地折弯的折弯部251的基板250;从基板250的折弯部251垂直地突出,将转动自如地保持的左右一对的取出爪保持销252L、252R、根底部分别在左右一对的取出爪保持销252L、252R上安装,前端部的宽度为镊子状而较细的、取出育苗孔穴21内的苗22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具有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相对的内表面部的根底部侧安装其两端的拉伸弹簧263的取出部件260。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包含基板250和取出部件260的结构相当于本发明的取出工具的一例。
并且,取出装置200,具备:作为转动自如地贯通基板250的具有与上述第一被引导部件245一体的凸轮轴271的凸轮270,关于该凸轮270的外周部的厚度,在与上述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内表面部上设置的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时,根据其外周部的场所而改变厚度的外周部272;关于该凸轮270的最外缘部距离凸轮轴271的轴中心的距离(也称为外径),具备根据其最外缘部的场所而改变其外径的最外缘部273的凸轮270;在基板250上转动自如地连结、通过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的外径的变化,沿着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将从育苗孔穴21取出而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保持的苗22推出的推出机构280。
并且,与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附近缘部245a,在连结臂230的另一端部230b上可转动地连结。并且,与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利用驱动臂220的旋转力,经由第一齿轮291、第二齿轮292、第三齿轮293所构成的传递机构290转动,是配合驱动臂220的驱动周期向凸轮轴271传递驱动力的结构。
并且构成为,当凸轮270的外周部272,与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内表面侧设置的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时,通过凸轮270的外周部272的厚度的变化、和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的相互作用,使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开闭。
接着,对上述传递机构290进一步进行说明。
即,第一齿轮291在驱动臂220的前端侧部220a上固定,相对于连结臂230,经由第一转动轴291a转动自如地安装。并且,第三齿轮293在与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部245b上固定,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附近缘部245a,在连结臂230的另一端部230b上可转动地连结,因此第三齿轮293相对于连结臂230转动自如地保持。因此,第三齿轮293与第一被引导部件245一体地转动。并且,第二齿轮292在连结臂230的中央位置上转动自如地安装,被第一齿轮291以及第三齿轮293两方夹着,与双方的齿轮嵌合。
接着,对上述推出机构280进一步进行说明。
推出机构280,具备:将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保持的苗22推出的前端部281a直角地折弯而形成与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的宽度配合的切口部281b的推出杆281;作为大致折弯为直角状的连结棒282,其一方的前端部282a转动自如地插入在推出杆281的后端部上设置的后端孔部281c,用防脱的开口销(省略图示)保持的连结棒282;将连结棒282的另一方的前端部282b在上端部283a上固定、下端部283b相对于基板250通过推出臂连结轴283d转动自如地安装、设置中央部的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推出臂283;一端在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上钩挂、另一端在在基板250上固定的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二突起250a上钩挂的推出臂拉伸弹簧284。
并且构成为,当凸轮270向箭头B方向转动时,在最外缘部273内与其它部分273a相比外径较大的突出部273b,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将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牵拉延伸,推出臂283在图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后退(参照箭头C)。并且构成为,当凸轮270向箭头B方向转动时,在最外缘部273内与突出部273b相比外径较小的其它部分273a,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推出臂拉伸弹簧284收缩,推出臂283在图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逐渐突出(参照箭头D)。当推出杆281突出时,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通过在推出杆281的前端部281a上设置的切口部281b,因此构成为能够除去在其前端部附着的土等。
这里,推出杆281构成为上部为平面状,由此能够防止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上缠绕苗22的叶子。
在以上的结构中,接着对取出装置2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引导部240在苗移植机1的本体上固定的取出装置固定部件201上牢固地固定而不移动。
伴随驱动臂220的转动,连结臂230摆动,但是该动作受到贯通在引导部240上形成的引导槽241而与基板250连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限制。
另一方面,伴随连结臂230的动作,基板250也摆动,但是基板250除了第一被引导部件245之外,第二被引导部件247贯通引导槽241(但是,第二被引导部件247与连结臂230不连结),因此该动作重复沿着引导槽241的往复移动。在基板250上安装取出部件260,因此取出部件260也进行与基板250相同的动作,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描绘图示的轨迹K。
图示的驱动臂220的转动位置P1~P6与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轨迹K上的位置K1~K6对应。并且,表示轨迹K的虚线上记载的箭头表示动作方向。
如图所示,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从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动作,与从育苗孔穴21拔取苗22的动作对应。从位置K1到位置K2的轨迹K为直线状,因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从育苗孔穴21笔直地后退。此时,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上,由于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作用彼此接近的方向的力,能够保持从育苗孔穴21的拔取的苗22。并且,关于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与推出杆281的动作配合地,进一步在后面叙述。
并且,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从位置K6朝向位置K1的动作,与相对于处于苗取出位置的托盘20的育苗孔穴21内的苗22,使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插入的动作对应,在与从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轨迹K基本相同的路径上逆向地移动,因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向育苗孔穴21基本笔直地插入。此时,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上,克服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作用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力,在打开双方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能够进入育苗孔穴21。
由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不会损伤托盘20、育苗孔穴21、以及苗自身。
并且,从位置K1到位置K2的轨迹K以及从位置K6到位置K1的轨迹K大致为直线状,是由于引导槽241的靠近托盘供给装置100的一侧形成为直线状。
接着,随着从位置K2朝向位置K3,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在此之前从相对于育苗孔穴21的姿态向大致下方急剧地使姿态变化,在移动到位置K4时,前端部261Lp、261Rp基本上朝向正下。
并且,这样朝向大致下方急剧地使姿态变化,是由于引导槽241的距离托盘供给装置100较远的一侧,形成为大致R状立起的形状。
并且,正在此时,在该前端部261Lp、261Rp的下方,朝向上死点处于轨迹T1上的上升工序的栽种装置7的苗投入口(省略图示)朝向上方,在从位置K4到位置K5之间,通过推出杆281从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推出的苗22,向栽种装置7的苗投入口落下,向栽种工具11供给。并且,对推出杆281的动作,进一步在后面叙述。
接着,随着从位置K5朝向位置K6,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使在此之前大致朝向下方的姿态以能够与下一个育苗孔穴21相对的方式急剧地使姿态变化,在移动到位置K1时,前端部261Lp、261Rp插入到新的育苗孔穴21。
由驱动臂220的转动位置、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轨迹K上的位置的概略的对应关系可知,从位置K4朝向位置K5的动作,与从上述的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动作相比可以较缓慢地进行,因此能够尽快地进行从育苗孔穴21的苗22的取出,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苗22向栽种装置7的放出。
进行这样的动作,是由于连结臂230在驱动臂220的前方(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拔取位置)侧设置。并且,驱动臂220与连结臂230相比,距离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拔取位置较远,因此在取出苗22时不会与苗22接触,不会造成妨碍。
接着,以传递机构290和推出机构280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通过驱动臂220向B方向的转动,在驱动臂220的前端侧部220a固定的第一齿轮291,以驱动臂220的转动支点220b为中心向B方向公转。第一齿轮291相对于连结臂230经由第一转动轴291a转动自如地安装,经由第二齿轮292使第三齿轮293向B方向转动。第三齿轮293与和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部245b固定,并且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附近缘部245a,在连结臂230的另一端部230b上可转动地连结,因此通过第三齿轮293的转动,经由凸轮轴271,凸轮270向B方向转动。即,与驱动臂220的驱动周期配合地,凸轮270转动。
凸轮270具有因场所而厚度变化的外周部272、和因场所而距离凸轮轴271的轴中心的距离(外径)变化的最外缘部273,如图所示,在最外缘部273内,突出部273b与其它部分273a相比外径较大,在处于距离凸轮轴271的轴中心相同距离的外周部272内,第一范围272a的厚度与剩余的厚壁部分即第二范围272b的厚度相比较薄地设定。
基于以上结构,在凸轮270与驱动臂220的驱动周期同步地转动时,进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从位置K6朝向位置K1的动作时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以及推出杆281的动作如下。
即,在凸轮270的外周部272内、厚壁部分即第二范围272b,与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从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克服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作用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力,是双方的前端部打开的状态。
另一方面,此时,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内,突出部273b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将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牵引延伸,推出臂283在图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参照箭头C),维持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后退的状态。
因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能够进入育苗孔穴21,将苗取出。
接着,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进行从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动作时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以及推出杆281的动作如下。
即,在开始从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动作的同时,在凸轮270的外周部272内,薄壁部分即第一范围272a与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从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通过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因此成为双方的前端部关闭的状态。
另一方面,此时,在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内,突出部273b依然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将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牵引延伸,推出臂283在图中保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参照箭头C),维持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后退的状态。因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能够将取出的苗22在前端部上牢固地保持,并保持该状态逐渐向栽种装置7侧移动。
接着,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进行从位置K4朝向位置K5的动作时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以及推出杆281的动作如下。
即,在开始从位置K4朝向位置K5的动作的同时,在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内,取代突出部273b的其它部分273a,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通过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的复原力,推出臂283瞬时地在图中成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参照箭头D),在推压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的同时,推出杆281的前端部281a的切口部281b,一边挤压扩展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一边移动。
由此,通过推出杆281的前端部281a从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推出的苗22,向栽种装置7的苗投入口落下,向栽种工具11供给。此时,推出杆281的前端部281a的切口部281b,一边挤压扩展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一边移动,因此能够同时除去该前端部上附着的土等。
接着,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进行从位置K5朝向位置K6的动作时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以及推出杆281的动作如下。
即,在凸轮270的外周部272内,取代薄壁部分即第一范围272a,厚壁部分即第二范围272b,与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从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克服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作用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力,向双方的前端部打开的状态变化。
另一方面,到达位置K6附近时,在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内,取代其它部分273a,突出部273b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将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牵引延伸,推出臂283在图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参照箭头C),向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后退的状态变化。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从根底部跨前端部为一体而以同一金属制的板部件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对于前端侧,也可以由可卸下而具有弹性的例如橡胶板、或树脂板构成。由此,即使在前端部通过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夹住苗22,也会由于前端侧的弹性使橡胶板变形,从而发挥不会压坏苗22的效果。
并且构成为,推出杆281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移动到位置K6附近之前,覆盖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上方,由此,能够防止在从位置K5向位置K6移动时,托盘20上的苗22的叶子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上钩挂。
并且,推出杆281构成为配合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插入育苗孔穴21时的插入速度地后退,由此,能够防止苗22的叶子在前端部261Lp、261Rp上缠绕。
接着,再次以使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输送工具121间歇地驱动的机构为中心进一步进行说明。
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具备:(1)上述的托盘输送工具121;(2)固定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两端部121b的上侧前端部121b1,单方具有向内侧弯曲的弯曲缘部131a的突起状凸轮131在下部形成的输送工具臂130;(3)根底部141在载苗台110的侧板110a上转动自如地支撑、用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将输送工具臂130转动自如地支撑的在下端缘部上将第一凹部143a、第二凸部143b、第三凹部143c在侧视时平滑地连续地形成的输送臂140;(4)从取出装置200侧看通过从苗移植机1的动力源取得的驱动力向箭头E方向转动的纵向输送驱动轴151,在纵向输送驱动轴151的中央位置和右端位置的2个部位上分别固定,在前端部上转动自如地具有牵制辊152的纵向输送驱动臂150。因此,前端轴部142是连结托盘输送工具121的转动支点轴。
并且,在输送臂140的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与载苗台110的侧板110a的下部110a1之间,以向输送臂140施加始终向下拉伸的力的方式,安装有输送臂拉伸弹簧160。该输送臂拉伸弹簧160是对输送臂140向托盘输送工具121的输送动作方向施力的输送用的施力具。并且,在输送臂140的根底部141上,固定有保持在输送工具臂130的上端部上安装的销132上安装一方端的输送工具臂拉伸弹簧161的另一方端的弹簧安装杆163。该输送工具臂拉伸弹簧161是对托盘输送工具121向以成为转动支点轴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进入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的一侧施力的进入用的施力具。
接着,对托盘输送工具121的间歇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导程凸轮轴171的转动,载苗台110向右方向即箭头F方向移动。此时,纵向输送驱动轴151向箭头E方向转动。
其间,取出装置200从右端的育苗孔穴21顺次取出苗22向栽种装置7供给苗22,其后在载苗台110向最右端移动的时点,最左端的育苗孔穴21的苗22被取出装置200取出。由此,将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的全部的苗22取出。
此时构成为,与纵向输送驱动轴151一起向箭头E方向转动的在纵向输送驱动轴151的右端固定的纵向输送驱动臂150的前端部上转动自如地安装的牵制辊152,在开始与输送臂140的第一凹部143a的接触后,稍迟开始与输送工具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的接触,因此托盘输送工具121伴随着输送臂140的顺时针的转动临时上升移动后,以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开始逆时针转动。
即,托盘输送工具121向箭头121a0的方向临时上升移动,从而在此之前保持于切口部112a的托盘输送工具121的突起部121ab从切口部112a脱出,并且在此之前在育苗孔穴21的背侧的间隙21a待机的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也在该间隙21a的范围内向箭头121a0的方向上升移动。此后,输送工具臂130以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开始逆时针转动,从而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向箭头121a1的方向移动。并且,切口部112a的切口深度,设定为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能够在间隙21a的范围内移动的程度。
此后,牵制辊152进一步持续转动,则牵制辊152持续与输送工具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的接触,因此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维持位于退避槽111a的状态。此时,同时地牵制辊152从输送臂140的第一凹部143a向第二凸部143b移动,因此输送臂140进一步顺时针转动,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结果是维持位于退避槽111a的状态,向箭头121a2的方向移动。
此后,牵制辊152进一步持续转动,则在牵制辊152与输送工具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为非接触状态的同时,通过输送工具臂拉伸弹簧161的复原力,输送工具臂130以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顺时针瞬时地转动,从而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向从间隙21a以育苗孔穴21的一列量位于上侧的间隙21b,如箭头121a3所示那样移动。
此后,牵制辊152进一步持续转动,则牵制辊152一边与输送臂140的第三凹部143c接触一边移动,因此通过输送臂拉伸弹簧160的复原力,将输送臂140向下方拉伸,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结果是维持位于间隙21b的状态,并且向箭头121a4的方向移动,并且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突起部121ab在切口部112a上保持。
并且,向箭头121a4的方向移动的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维持位于育苗孔穴21的背侧的育苗孔穴彼此的间隙的状态,载苗台110开始向箭头G方向、即左方向移动,则取出装置200从左端的育苗孔穴21顺次取出苗22向栽种装置7供给苗22,此后在载苗台110向最左端移动的时点,将最右端的育苗孔穴21的苗22用取出装置200取出。由此,将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的全部苗22取出。
并且,其间,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突起部121ab在切口部112a上保持,因此能够防止因为进入育苗孔穴21的苗22的重量而使托盘20向下方偏移动作。
并且,将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的全部苗22取出时,则与上述不同,在纵向输送驱动轴151的中央位置固定的纵向输送驱动臂150的前端部上转动自如地安装的牵制辊152,开始输送工具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与输送臂140的第一凹部143a的接触。
通过重复上述动作,托盘20向右方向或左方向移动,并且以育苗孔穴21的一列量间歇地进行纵向输送。
由此,能够获得紧凑构造的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并且,能够通过引导轨道155、导程凸轮轴171的简单的构造将托盘搬运路111左右移动地支撑。
并且,托盘输送工具121的中央部121a,在托盘搬运路111的平面部111b上配置,因此托盘20不会像内侧挠曲,因此在育苗孔穴21的背侧,能够确保一定宽度的间隙21a、21b,因此托盘输送工具121能够可靠地进入间隙21a、21b。
并且,在托盘搬运路111的平面部111b的下游侧设有曲面部111c,因此托盘20沿着该曲面挠曲。因此,在托盘输送时,托盘输送工具121向箭头121a2的方向移动时,该挠曲成为阻力,能够防止托盘20向下游侧偏移。
接着,对在操作把手8的左右一对的把手握柄8L、8R的附近配置的各种操作手柄、以及操作部600进行说明。
在操作把手8左侧的把手握柄8L的附近设置主离合器手柄80,在右侧的把手握柄8R附近设有使液压升降缸10动作的升降操作手柄81。
升降操作手柄81构成为能够手动切换为“下降”、“中立”、“上升”的3阶段,当切换为”下降”位置时,液压升降缸10为了使行驶车体15下降而动作,通过后述的传感器板710停止下降,并且如果后述的栽种通断按钮620为ON状态,则栽种离合器420为“通”状态,开始栽种作业。并且,栽种通断按钮620为在如下的状态之间切换的栽种操作工具:即在升降操作工具操作至使行驶车体15下降的下降操作位置时,与上述操作连动地使栽种工具11工作的状态和使上述栽种工具11的工作与上述操作不连动的状态。
并且,当将升降操作手柄81切换为“中立”位置时,则使栽种作业停止,当切换为“上升”位置时,则液压升降缸10为了使行驶车体15上升而动作。
并且,在操作面板601上,从其左端朝向右端顺序地,配置有:(1)在使行驶车体15的行驶停止的状态下仅使栽种工具11动作的空植操作按钮610;(2)当升降操作手柄81向使行驶车体15下降的下降操作位置操作时,切换为与该下降操作连动地使栽种工具11动作的状态、与该下降操作不连动的状态的任一个状态的栽种通断按钮620;(3)至少显示栽种植株距的显示部630;(4)至少调节栽种植株距的调节按钮640。
根据上述结构,栽种通断按钮620在操作面板601的中央部附近配置,因此易于操作。
并且,空植操作按钮610在与配置其它操作按钮的上表面601a不同的后面601b的左侧配置,因此能够减少作业者的误操作。
并且,显示部630在操作面板601的中央附近配置,因此容易确认。
调节按钮640在上侧具备向扩大株距的方向变化的“上升”按压开关640a、和在下侧具备向减小株距的方向变化的“下降”按压开关640b。
根据上述结构,对“上升”按压开关640a、“下降”按压开关640b进行操作,从而将表示株距的数值直接在显示部630上显示,因此作业者容易辨认株距。
接着,以基于栽种深度调整机构700、栽种通断按钮620、升降操作手柄81等的操作,控制进行栽种的通断的螺线管470等的动作的控制部800为中心进行说明。
栽种深度调整机构700,具备:(1)通过与农田面701接触将苗的栽种深度保持一定的底面平缓弯曲的传感器板710;(2)作为侧视时大致为L字形状的板状部件,L字的弯曲部通过转动支撑轴721相对于行驶车体15可转动地支撑,向后方延伸的一端部722与传感器板710的前端部711经由转动支撑轴722a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向上方延伸的另一端部723,与传递作业者通过手动操作设定传感器板710的垂直(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深度手柄730动作的传递杆740的前端部741转动自如地连结的深度臂720;(3)将深度臂720从主框架17摆动自如地悬挂的弹簧750;(4)作为在侧视时大致为L字形状的板状部件,L字的弯曲部通过转动支撑轴761相对于行驶车体15可转动地支撑,在转动支撑轴761的下部形成有长孔762,并且通过与上端部763连结的拉伸弹簧766,为了将转动支撑轴761作为轴芯向箭头Y方向转动而施力,相对于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前端部764用杆765连结的反向臂760;(5)以通断检测手柄771位于反向臂760的长孔762的前端侧方式,在反向臂760上配置的栽种开关770;(6)在一端部781上设置的连结销781a插入长孔762内,另一端部782经由连结轴783与传感器板710的上端部712转动自如地连结的传感器杆780。
并且构成为,传感器杆780与向传感器板710的上方向的摆动引起的传感器板710的上端部712的箭头Z方向的摆动连动,从而其一端部781的前端缘部781b向推压通断检测手柄771的方向移动,使栽种开关770为ON。
根据上述结构,深度臂720通过弹簧750悬吊,因此能够消除深度臂720与深度手柄730的连结部分的晃动,通过深度手柄730设定的深度稳定。并且,虽然弹簧750是悬吊深度臂720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深度臂720向主框架侧推压的结构。
并且,根据上述结构,反向臂760在推压传感器板710的方向上通过拉伸弹簧766拉伸,因此能够消除传感器杆780和反向臂760的晃动。
并且,通过改变拉伸弹簧766的弹性力,能够改变推压传感器板710的力。
接着,对在操作面板601的下方设置的控制部800对螺线管470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控制部800中构成为,至少输入来自栽种通断按钮620的通断信号、升降操作手柄81的切换信号、来自栽种开关770的通断信号,通过这些输入信号,向螺线管470输出脉冲信号。
基于以上结构,以控制部800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这里,使苗移植机1向农田的规定位置移动后,分为(1)要开始栽种作业的场面;其后(2)一边在农田内栽种作业一边行驶的场面;以及(3)到垄的端部折返的场面进行说明。
(1)要开始栽种作业的场面:
在使苗移植机1向农田的规定位置移动时,将栽种通断按钮620设定为“通”状态,将升降操作手柄81设定为“上升”位置,行驶车体15的车高处于较高的位置。
接着,作业者将升降操作手柄81操作至“下降”位置,降低行驶车体15的车高,从而使传感器板710与行驶车体15一起朝向农田面701下降。
当传感器板710与农田面701接触时,则传感器板710的前端部711向箭头Z方向转动,因此传感器杆780的前端缘部781b向推压通断检测手柄771的方向移动,使栽种开关770为ON,从而将来自栽种开关770的ON信号向控制部800输入。
控制部800在AND条件下从栽种通断按钮620接受表示“通”状态的信号,从升降操作手柄81接受表示“下降”位置的信号,从栽种开关770接受“ON”信号,从而输出使螺线管470通电的信号。
由此,栽种离合器420从“断”状态切换为“通”状态,开始栽种作业。
(2)一边在农田内进行栽种作业一边行驶的场面:
这里,升降操作手柄81处于“下降”位置,传感器板710根据农田面701的凹凸而上下动作。
并且,控制部800相对于螺线管470,为了以规定的动作周期通电,将脉冲信号以其动作周期输出。因此,栽种离合器420通过螺线管470通电而成为“通”状态,并且间歇用凸轮441开始转动而在进行1个旋转后结束(即进行一个苗的栽种动作后结束)则以该动作周期重复进行返回“断”状态的一系列的动作。
由此,能够间歇地进行栽种作业,实现所需的栽种植株距。
根据传感器板710的上下动作,液压升降缸10进行如下动作。
即,当传感器板710向上方移动时,则传感器板710的前端部711以转动支撑轴722a为中心向箭头Z方向移动,并且当在传感器杆780的一端部781上设置的连结销781a向推压长孔762的前缘部的方向移动时,则反向臂760以转动支撑轴761为轴芯在图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该动作经由杆765向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传递,向液压升降缸10伸长的方向动作,行驶车体15的车高升高。
另一方面,当传感器板710向下方移动时,传感器板710的前端部711以转动支撑轴722a为中心向与箭头Z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在传感器杆780的一端部781上设置的连结销781a向从长孔762的前缘部远离的方向移动,则受到拉伸弹簧766的拉伸力使反向臂760以转动支撑轴761为轴芯向箭头Y方向转动,该动作经由杆765向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传递,向液压升降缸10缩短的方向动作,行驶车体15的车高降低。
通过上述动作,即使在农田面701上有凹凸,也能够将苗的栽种深度保持一定。
(3)到垄端折返的场面:
在该场面下,作业者为了中断栽种作业,使升降操作手柄81从“下降”位置向“中立”位置移动。
由此,控制部800接受来自升降操作手柄81的表示“中立”位置的信号,停止对螺线管470的脉冲信号的输出。由此,在栽种离合器420从“通”状态切换为“断”状态后,连续维持“断”状态,从而中断栽种作业。
进而,作业者为了使行驶车体15朝向相邻的垄折返,使升降操作手柄81从“中立”位置向“上升”位置移动。
与该升降操作手柄81的操作所对应的线缆82的动作连动地,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动作,向液压升降缸10伸长的方向移动,从而行驶车体15的车高升高。
此时,传感器板710下降,栽种开关770为OFF状态,不会从控制部800输出任何信号。
并且,栽种离合器420维持“断”状态,继续栽种作业中断的状态。
因此作业者使行驶车体15折返。
接着,作业者使升降操作手柄81从“上升”位置经过”中立”位置向“下降”位置移动,则与升降操作手柄81的操作所对应的线缆82的动作连动地,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动作,向液压升降缸10缩短的方向移动,从而开始使行驶车体15的车高降低。并且,通过升降操作手柄81的上述操作,将表示升降操作手柄81处于“下降”位置的信号向控制部800输出。
并且,行驶车体15的车体降下,不久传感器板710与农田面701接触后,则与在上述项目(1)中说明的情况同样地,栽种开关770为ON,将该信号输入控制部800。
栽种通断按钮620保持“通”状态,因此控制部800在AND条件从栽种通断按钮620接受表示“通”状态的信号,从升降操作手柄81接受表示“下降”位置的信号,从栽种开关770接受“ON”信号,从而输出使螺线管470通电的信号。即,控制部800与上述同样地,相对于螺线管470,为了以规定的动作周期通电,将脉冲信号以该动作周期输出。
由此,栽种离合器420从“断”状态向“通”状态切换,再次开始栽种作业。
根据上述结构,将栽种通断按钮620置于“通”状态,仅对升降操作手柄81进行操作,开始上述的(1)栽种作业,此后(2)一边在农田内进行栽种作业一边行驶,并且(3)在到垄端折返后,再次连续进行栽种作业等一系列的作业。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本发明的移植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其他的苗移植机进行说明。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苗移植机1基本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即,本实施方式2的苗移植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具备暂时限制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关闭动作的关闭限制板1016和在摆动连杆机构310上在其上下方向的摆动的途中暂时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的突起部件1311这一点,以及,具备将附着于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泥等刮落的刮板装置1500这一点。
第二栽种工具1011具备:暂时保持苗并向农田进行栽种的左右一对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保持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上端部,并且为了对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前端侧进行开闭而相互能够离合地连结的左漏斗支架1012L以及右漏斗支架1012R;将左漏斗支架1012L以及右漏斗支架1012R以支点轴1013a为中心可转动地保持的支架保持框1013;在左漏斗支架1012L以及右漏斗支架1012R的前侧下端部固定一端和另一端,始终施加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关闭方向的压缩力的漏斗拉伸弹簧1014;固定于左漏斗支架1012L以及右漏斗支架1012R的前侧上端部,连结第二开闭用连结线缆1350的另一端部352的左右一对开闭臂1015L以及1015R。
在此,左漏斗支架1012L的连结部1012La和右漏斗支架1012R的连结部1012Ra为齿轮形状,该齿轮形状在前后为半齿,是通过对置地左右组装而啮合齿轮的结构。
由此,根据齿轮的啮合率而能够形成多个线接触,并且,在分度圆上因为滚动接触而摩擦较少。
并且,由于左漏斗支架1012L以及右漏斗支架1012R能够仅由板材构成,还能够左右共用化,因此构成变得简单。
并且,在左右一对的左侧开闭臂1015L的前侧,向前方突出地配置有关闭限制板1016,并且固定在相对于突出地配置于摆动连杆机构310的上臂311的转动上轴317a的突起部件1311按一定时间间隔相碰触的位置。
具体来说,突起部件1311构成为,在从转动上轴317a突出的板1311a的前端部旋入螺栓1311b,该螺栓1311b的伸出尺寸能够调节。而且,是该螺栓1311b的头部按一定时间间隔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开闭用连结线缆1350的一端部1351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由伸缩自如的弹簧部件构成。这是为了如下结构而研究的,在突起部件1311的螺栓1311b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暂时阻止第二栽种工具1011完全关闭期间,吸收阻止量的尺寸,并且在螺栓1311b从关闭限制板1016脱离时,第二栽种工具1011能够完全关闭。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开闭臂340在下臂312的下端面侧经由第二连结轴341而可转动地安装,但在本实施方式2中,第二开闭臂1340在下臂312的上端面侧经由第二连结轴341而可转动地安装。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左右漏斗部1011L、1011R通过左右一对开闭臂1015L以及1015R等的作动而在下方位置(例如,下死点的位置)打开并向农田移植苗22后,在通过摆动连杆机构310描绘规定的轨迹T1而移动至上方的过程中逐渐关闭,但在上死点附近,通过螺栓1311b的头部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没有完全被关闭而是以少许打开的状态越过上死点而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停止位置(参照时间P3),接受从取出部件260放出的苗22。第二栽种工具1011在接受苗22后,通过在下降的途中伸入土中之前螺栓1311b的头部从关闭限制板1016脱离,解除关闭的限制,一边向下方移动一边完全关闭并伸入农田。
由此,第二栽种工具1011完全关闭之前暂时中断关闭动作,所以关闭时产生的声音变小。
并且,通过调节螺栓1311b向板1311a的拧入量,能够调节上死点附近的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打开量。
并且,第二栽种工具1011在收取苗22时,并未完全关闭,在收取苗22后完全关闭,所以能够紧紧地夹住由左右漏斗部1011L、1011R收取的苗22,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苗22的姿态稳定。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包括开闭凸轮322、漏斗拉伸弹簧1014、左右一对开闭臂1015L以及1015R、第二开闭臂1340、以及第二开闭用连结线缆1350等的构成要素相当于本发明的栽种工具开闭机构的一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关闭限制板1016相当于本发明的关闭限制部件的一例,突起部件1311相当于本发明的突起部件的一例。
接着,对刮落附着于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泥等的刮板装置1500进行说明。
刮板装置1500具备:(1)刮板部1510,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前方可转动地配置并且使设置于其前端部的橡胶制的铲状部件1511与设置于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左右一对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接触;(2)将铲状部件1511向左右一对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侧加力的刮板用弹簧1520;以及(3)刮板用凸轮1530,是以通过从第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1400供给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的刮板用转动轴(省略图示:本实施方式中,兼用做驱动开闭凸轮322的连结轴321)为轴心,在左侧观察时逆时针旋转(参照图的箭头W)转动的刮板用凸轮1530,通过一边与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后述的刮板摆动板1540的刮板用辊子1541的外周缘部接触一边转动,从而抵抗刮板用弹簧1520的作用力,并使刮板摆动板1540上下摆动,对利用铲状部件1511进行的向左右一对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侧的运动进行控制。刮板用凸轮1530构成为以其轴心即刮板用转动轴(省略图示)为中心,较大地凸出的大径部分1530a和小径的凹陷部分1530b平滑地相连的形状,并且大径的圆弧状的部分1530a在途中设置有中径部分1530c。
刮板部1510具有:(1)铲状部件1511;以及(2)刮板用臂1512,在前端部配置该铲状部件1511并将另一端部固定于贯通刮板摆动板1540而设置的支点部1540a。
并且,刮板摆动板1540被支点部1540a转动自如地支撑在第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1400的外罩401的后端上部。而且,刮板用弹簧1520的一端1520a安装于刮板摆动板1540的前端侧,另一端1520b安装于设置在外罩401的上端部的弹簧用挂柱401c。
由此,作为拉伸弹簧的刮板用弹簧1520以始终对铲状部件1511向左右一对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侧加力的方式安装。
在以上的结构中,构成为利用刮板用凸轮1530的转动,从刮板用凸轮1530的小径的凹陷部分1530b到大径部分1530a的范围通过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抵抗刮板用弹簧1520的复原力(缩方向的力),向将刮板用臂1512按下的方向(左侧观察时为顺时针旋转)(参照图的箭头S)刮板摆动板1540运动。
并且,构成为在刮板用凸轮1530的中径部分1530c不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而浮起,刮板用弹簧1520的复原力(缩方向的力)不受限制地,该复原力直接作用于刮板摆动板1540,向刮板用臂1512抬起的方向(左侧观察时为逆时针旋转)(参照图的箭头T)刮板摆动板1540运动。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刮板用弹簧1520相当于本发明的加力部件的一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刮板用凸轮1530相当于本发明的刮板动作控制部件的一例。
接着,对左右一对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刮板用凸轮1530、以及刮板部1510的动作添加关联并进行说明。
(1)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将苗栽种于农田后,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打开并直接上升的状态。
此时,刮板用凸轮1530的小径的凹陷部分1530b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铲状部件1511进入打开状态的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内部,铲状部件1511的周缘部按压于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内壁面,同时随着与刮板用凸轮1530的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的位置从小径的凹陷部分1530b向大径部分1530a移动,刮板部1510向下方(参照图的箭头S)移动。
在该移动期间,铲状部件1511的周缘部将附着于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内壁面的泥等刮落。
(2)第二栽种工具1011持续上升,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逐渐关闭的状态。
此时,刮板用凸轮1530的大径部分1530a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一边抵抗刮板用弹簧1520的缩方向的力,一边使刮板部1510维持在下方的位置,所以铲状部件1511从逐渐关闭的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内部拔出。
(3)第二栽种工具1011越过上死点,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一边关闭一边下降的状态。
此时,刮板用凸轮1530的中径部分1530c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通过刮板用弹簧1520的缩方向的力,刮板部1510向上方(参照图的箭头T)移动。
此时,铲状部件1511已经从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内部拔出,刮板部1510向上方移动,并且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正在下降。因此,形成于铲状部件1511的前端的洼部1511a沿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外壁面的前侧被按压,由此可靠地将附着于其的泥等刮落。并且,通过在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外壁面的前侧接触铲状部件1511的洼部1511a,刮板用辊子1541从刮板用凸轮1530的中径部分1530c离开。
(4)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前端完全关闭而伸入农田的状态。
此时,刮板用凸轮1530的中径部分1530c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在铲状部件1511与农田不接触的位置,从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前侧的外周面向前侧离开。并且,中径部分1530c的外径构成为逐渐变大,第二栽种工具1011在伸入农田的状态下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
此后,返回上述项目(1),重复上述项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刮板装置1500,由刮板用凸轮1530使刮板部1510强制运动,从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的内部拔出铲状部件1511,所以能够以栽种轨迹T1中的较短范围对左侧漏斗部1011L以及右侧漏斗部1011R进行刮扫。
并且,铲状部件1511被刮板用弹簧1520按出,通过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上移工序,左右一对漏斗部1011L、1011R向前方运动的动作而进入左右一对漏斗部1011L、1011R的内部。此时,刮板用臂1512相比水平稍稍向斜后下降,铲状部件1511相对于刮板用臂1512大致朝向垂直地安装,所以相比于铅垂稍稍向斜后上升。因此,铲状部件1511容易从左右一对漏斗部1011L、1011R的下方进入左右一对漏斗部1011L、1011R内,并通过在左右一对漏斗部1011L、1011R内与该漏斗部1011L、1011R的内壁接触而弯曲成为接近水平的姿态,能够可靠地对上述内壁进行刮扫。
并且,上述的铲状部件1511在与刮板用臂1512的固定侧形成有切口部,在刮板用臂1512侧与该切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突起部。由此,在将铲状部件1511安装固定于刮板用臂1512的前端时,通过使该切口部与突起部嵌合并由螺钉等固定,假设螺钉松动也能够止转。
并且,虽然做成铲状部件1511在前部构成向刮板用臂1512的安装部,在后部构成向漏斗部1011L、1011R的接触部,安装部由简单的销(例如,安装螺栓等)安装的结构,但即使上述接触部与漏斗部1011L、1011R接触,上述销朝向大致前后方向,所以难以以该销为中心旋转。并且,接触部的左右宽度比安装部的左右宽度宽,所以该接触部难以向左右弯曲而成为接近水平的姿态,能够可靠地刮去。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托盘输送工具121的返回动作在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的内部后开始并在取出部件260从育苗孔穴21的内部拔出之前结束的结构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只要在取出部件260伸入育苗孔穴21的内部后,到拔出为止期间以任意的周期开始托盘输送工具121的返回动作并且完成即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间歇地进行栽种工具11的栽种动作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以固定间隔的株间距离对苗进行栽种。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移植物,对蔬菜等的苗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蔬菜,只要是由取出装置取出并由栽种工具栽种于农田的移植物则可以是任意种类。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摆动连杆机构310具备在其上下方向的摆动的途中暂时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的突起部件1311并通过关闭限制部件1016与突起部件1311的关联动作来使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关闭动作暂时中断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不设置关闭限制部件1016和突起部件1311,而仅由开闭凸轮322的形状进行同样的开闭作动的结构。
生产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移植机具有实现托盘难以偏移地稳定的纵向输送并且扩大包含纵向输送机构的托盘供给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的效果,作为从托盘的孔穴部取出苗并栽种至农田的苗移植机等而有用。

Claims (7)

1.一种移植机,具备:供给收纳有移植物(22)的托盘(20)的托盘供给装置(100);将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在横方向上输送的横向输送装置(170);将上述移植物(22)栽种在农田中的栽种工具;以及从上述托盘(20)取出上述移植物并供给上述栽种工具的取出装置(200),
上述移植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具有进行纵向输送动作,之后进行返回动作,按一定时间间隔反复进行上述纵向输送动作和上述返回动作的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上述纵向输送动作是通过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进入沿纵横方向配置在上述托盘(20)上的多个孔穴(21)的纵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孔穴(21)彼此之间并移动来输送上述托盘的动作,上述返回动作是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从上述孔穴(21)彼此之间拔出并进入下一列的上述孔穴彼此之间的动作,
上述取出装置(200)具有伸入上述孔穴(21)的内部取出上述移植物的取出工具,
在上述取出工具伸入上述孔穴(21)的内部期间,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完成上述返回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间断地进行上述栽种工具的栽种动作的间断装置,在上述栽种工具的栽种动作通过上述间断装置而停止时,利用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进行的上述托盘的纵向输送动作已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取出工具伸入上述孔穴(21)的内部期间,不进行利用上述横向输送装置(170)进行的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并且,在上述栽种工具的栽种动作通过上述间断装置而停止时,利用上述横向输送装置(170)进行的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没有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托盘纵向输送工具(121)进行上述返回动作期间,不进行利用上述横向输送装置(170)进行的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横向输送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上述栽种工具以规定的工作轨迹在上下方向上工作的摆动连杆(310);以及使上述栽种工具的下部进行开闭的栽种工具开闭机构,
通过栽种工具开闭机构的动作,上述栽种工具的下部在上述工作轨迹的下死点或下死点附近打开到能够将上述移植物(22)栽种到上述农田的打开程度,在从上述取出装置(200)接受上述移植物(22)的停止位置,打开得比上述打开程度小,在从上述停止位置向上述下死点或上述下死点附近下降的途中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栽种工具开闭机构设置关闭限制部件(1016),在上述摆动连杆(310)设置突起部件(1311),在上述栽种工具位于上述停止位置时,上述突起部件(1311)暂时与上述关闭限制部件(1016)相碰触并限制上述栽种工具的下部关闭的动作,由此上述栽种工具的下部打开得比上述打开程度小。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栽种工具构成为其前端呈尖嘴状并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开闭,
上述移植机具备:
与上述栽种工具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接触的铲状部件(1511);
将上述铲状部件(1511)向上述栽种工具侧加力的加力部件(1520);以及
反抗上述加力部件(1520)的作用力,并对上述铲状部件(1511)向上述栽种工具侧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刮板动作控制部件(1530),
并做成如下结构,
在上述栽种工具向上方向动作时,基于上述刮板动作控制部件(1530)的上述控制,上述铲状部件(1511)与上述前端打开的上述栽种工具的内表面接触,
在上述栽种工具向下方向动作时,基于上述加力部件(1520)的上述作用力,上述铲状部件(1511)与上述栽种工具的外表面接触。
CN201510364746.5A 2014-06-27 2015-06-26 移植机 Active CN105210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2593 2014-06-27
JP2014132593A JP6052243B2 (ja) 2014-06-27 2014-06-27 移植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0520A true CN105210520A (zh) 2016-01-06
CN105210520B CN105210520B (zh) 2017-11-03

Family

ID=549801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3392.2A Active CN105210519B (zh) 2014-06-27 2015-06-26 移植机
CN201510364746.5A Active CN105210520B (zh) 2014-06-27 2015-06-26 移植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3392.2A Active CN105210519B (zh) 2014-06-27 2015-06-26 移植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52243B2 (zh)
KR (2) KR101716291B1 (zh)
CN (2) CN1052105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4914B (zh) * 2017-03-21 2019-01-29 齐齐哈尔大学 洋葱插秧机
WO2020256020A1 (ja) * 2019-06-18 2020-12-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移植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2203A (ja) * 1982-03-18 1983-09-26 株式会社サ−クル鉄工 移植機
GB2228910A (en) * 1989-03-08 1990-09-12 British Res Agricult Eng Increasing the spacing between receptacles of an endless conveyor
JPH08294307A (ja) * 1996-06-10 1996-11-12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苗取爪の駆動装置
JPH1175433A (ja) * 1997-09-01 1999-03-23 Kubota Corp 移植機
CN101223844A (zh) * 2008-02-04 2008-07-23 浙江理工大学 插秧机用于钵毯状苗的送秧装置
CN103636330A (zh) * 2013-11-25 2014-03-19 江苏大学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纵向送秧装置
CN203633110U (zh) * 2013-11-01 2014-06-11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一种苗盘钵苗自动识别和取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815U (ja) * 1991-04-04 1993-03-30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の苗載装置
JPH0634416U (ja) * 1992-10-16 1994-05-10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の苗縦送り装置
JP3506188B2 (ja) * 1994-08-02 2004-03-15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野菜移植機の欠株補正機構
JPH09275719A (ja) * 1996-04-18 1997-10-28 Kubota Corp 移植機
JPH10215623A (ja) * 1997-02-12 1998-08-18 Kubota Corp 移植機
JPH10327608A (ja) * 1997-05-27 1998-12-15 Kubota Corp 移植機
JPH11113328A (ja) * 1997-10-15 1999-04-27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移植機
JP3115292B1 (ja) * 1999-10-19 2000-12-04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苗移植装置
JP4381571B2 (ja) * 2000-07-07 2009-12-09 株式会社クボタ 苗移植機
CN2465447Y (zh) * 2001-02-20 2001-12-19 金龙珠 育秧盘水稻插秧机
JP2003210007A (ja) * 2002-01-23 2003-07-29 Iseki & Co Ltd 苗搬送装置
JP2006075061A (ja) * 2004-09-08 2006-03-23 Seirei Ind Co Ltd 移植機の苗トレイ縦送り装置
JP4697401B2 (ja) 2005-03-15 2011-06-08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野菜移植機
JP4635723B2 (ja) * 2005-05-31 2011-02-23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移植機
JP2008199923A (ja) 2007-02-19 2008-09-04 Iseki & Co Ltd 三条移植機
JP2009261278A (ja) 2008-04-23 2009-11-12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CN202496196U (zh) * 2011-02-09 2012-10-24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移植机
JP5732983B2 (ja) * 2011-04-06 2015-06-1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移植機
CN203407182U (zh) * 2012-07-12 2014-01-29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移植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2203A (ja) * 1982-03-18 1983-09-26 株式会社サ−クル鉄工 移植機
GB2228910A (en) * 1989-03-08 1990-09-12 British Res Agricult Eng Increasing the spacing between receptacles of an endless conveyor
JPH08294307A (ja) * 1996-06-10 1996-11-12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苗取爪の駆動装置
JPH1175433A (ja) * 1997-09-01 1999-03-23 Kubota Corp 移植機
CN101223844A (zh) * 2008-02-04 2008-07-23 浙江理工大学 插秧机用于钵毯状苗的送秧装置
CN203633110U (zh) * 2013-11-01 2014-06-11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一种苗盘钵苗自动识别和取苗装置
CN103636330A (zh) * 2013-11-25 2014-03-19 江苏大学 一种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纵向送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72451B1 (ko) 2017-08-30
KR20160001659A (ko) 2016-01-06
CN105210519B (zh) 2017-08-01
CN105210520B (zh) 2017-11-03
KR20160001658A (ko) 2016-01-06
JP6052243B2 (ja) 2016-12-27
KR101716291B1 (ko) 2017-03-14
CN105210519A (zh) 2016-01-06
JP2016010329A (ja)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0723B (zh) 苗移植机
CN104396399B (zh) 移植机
CN105210520A (zh) 移植机
CN106258119A (zh) 移植机
CN204362561U (zh) 多用途移栽机
CN204291783U (zh) 多用途移栽机
CN203136549U (zh) 食用菌自动采收机
CN205305392U (zh) 移植机
JP4002685B2 (ja) 移植機
EP3195712B1 (en) An improved transplanter machine for seedlings rooted in sods
CN110999725B (zh) 一种食用菌皱马鞍菌采摘装置
JP4381571B2 (ja) 苗移植機
JP4167361B2 (ja) 野菜移植機
JP2010029073A (ja) 畝溝植付用苗移植機
JP4126142B2 (ja) 野菜移植機
CN210519383U (zh) 一种耕地开沟整平插苗浇水一体机
CN104206083B (zh) 移植机
JP3892779B2 (ja) 移植機の苗取り出し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259174B2 (ja) 野菜移植機
JP2001069817A (ja) 苗移植機
JP4543462B2 (ja) 苗移植機
JP4167364B2 (ja) 野菜移植機
JP3938819B2 (ja) 野菜移植機
JP2508267B2 (ja) 野菜移植機
JP2001103816A (ja) 野菜移植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