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5392U - 移植机 - Google Patents
移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05392U CN205305392U CN201521046664.8U CN201521046664U CN205305392U CN 205305392 U CN205305392 U CN 205305392U CN 201521046664 U CN201521046664 U CN 201521046664U CN 205305392 U CN205305392 U CN 2053053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lanting tool
- seedling
- bucket
- clo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移植机,不会卡住苗并且能够抑制噪音。该移植机具备:将供给来的苗收纳在内部并且下方部分开成两个而能够开闭的栽种工具(11);使栽种工具(11)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摆动连杆机构(310);以及使栽种工具(11)的前端侧开闭的栽种工具开闭机构,在该移植机中,栽种工具(11)具有在分开成两个的部分的相互面对的端面部的两方形成的前V字缺口部(1200F)和后V字缺口部(1200B),栽种工具(11)具有在分成两个的部分关闭时覆盖双方的V字缺口部的前防护件(1210F)和后防护件(1210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种用块茎等的移植机,属于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移植机,已知有在行驶车体具备苗供给装置、向农田栽种苗的苗栽种装置而成的移植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以往的移植机的苗栽种装置中,将从苗供给装置供给来的苗收纳在内部,并且为了向农田栽种而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开闭的左右一对的苗栽种体形成为嘴状。而且,在左右一对苗栽种体关闭时,通过将棒状的密封限制部件从苗栽种体的外部插入,可以降低苗栽种体关闭时产生的噪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2568号公报
然而,上述以往的苗移植机中,存在如下情况,供给来的苗卡在插入苗栽种体的内部的棒状的密封限制部件的前端与苗栽种体的间隙而损伤苗。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这种以往的移植机的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卡住苗并且能够抑制噪音的移植机。
方案1的实用新型为一种移植机,具备:将供给来的移植物收纳在内部并且下方部分开成两个而能够开闭的栽种工具;使上述栽种工具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摆动连杆机构310;以及使上述栽种工具开闭的栽种工具开闭机构,上述栽种工具在上述分开成两个的部分的相互面对的端面部的一方或两方具有缺口部,并且具有板状弹性部件,上述板状弹性部件在上述分开成两个的部分关闭时覆盖上述缺口部。
另外,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上述板状弹性部件的上端缘部具有凹部1210BU。
另外,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具备使刮板1511与上述栽种工具1011的内表面接触的刮板装置1500,上述板状弹性部件设置在上述栽种工具的内表面侧,在上述刮板1511插入上述栽种工具的内部时,一边推开上述板状弹性部件一边进入上述内部。
另外,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上述栽种工具构成为,在由上述摆动连杆机构310形成的环状的工作轨迹中,基于上述栽种工具开闭机构的动作,在下死点或下死点附近打开至能够将上述移植物栽种于农田的开度,在接受上述移植物的上死点或上死点附近的停止位置,打开为比上述开度小的程度,在从上述停止位置向上述下死点或上述下死点附近下降的过程中关闭,通过上述栽种工具在上述下降的过程中关闭,从而经由上述板状弹性部件来保持上述移植物。
另外,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上述栽种工具形成嘴状的形状并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开闭地构成,上述缺口部分别设置于上述分开成两个的部分的上述端面部的双方,上述板状弹性部件设置于上述栽种工具的前侧和后侧。
另外,方案6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或方案2所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在上述分开成两个的部分的上述板状弹性部件接触的部位的一部分设置有孔,螺纹结合于上述孔的螺栓的前端与上述板状弹性部件的背侧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根据方案1的实用新型,利用缺口部,在栽种工具关闭时,相接面的接触部变小,所以难以产生声音。另外,通过板状弹性部件,能够防止移植物在缺口部卡住,移植精度提高。
另外,根据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向栽种工具供给移植物时,能够防止移植物与板状弹性部件的上端接触。
另外,根据方案3的实用新型,刮板装置1510能够使板状弹性部件摆动来除去土等。
另外,根据方案4的实用新型,移植物的保持稳定。另外,能够减小栽种工具关闭时的声音。
另外,根据方案5的实用新型,利用缺口部,在栽种工具关闭时,相接面的接触部变小,所以难以产生声音。另外,利用板状弹性部件,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移植物在缺口部卡住,移植精度提高。
另外,根据方案6的实用新型,能够对应移植物的大小、育苗杯22a的大小来调节螺栓,移植物的保持进一步稳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苗移植机的左侧视图,图1(b)是其俯视图。
图2(a)是将本实施方式1的栽种工具的中央部以与机体前后方向平行且相对于地面垂直的平面切断并从左侧对其进行观察的概要剖视图,图2(b)是将栽种工具的中央部以与机体左右方向平行且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切断并从背面侧对其进行观察的概要剖视图,图2(c)是从左后方观察沿栽种工具的内侧的后面配置的后防护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1的苗栽种装置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的左侧视图。
图4(a)是表示从机体的左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苗栽种装置和第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从机体的右侧观察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苗栽种装置和第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图4(c)是表示从机体的左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苗栽种装置和第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5(a)是用于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前防护件和第二后防护件的图,是将第二栽种工具的中央部以与机体前后方向平行且相对于地面垂直的平面切断并从左侧对其进行观察的概要剖视图;图5(b)是用于表示第二前防护件的图,是将第二栽种工具的中央部以与机体左右方向平行且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切断并从背面侧对其进行观察的概要剖视图。
图6(a)是将第二栽种工具的中央部以与机体前后方向平行且相对于地面垂直的平面切断并从左侧对其进行观察的概要剖视图,图6(b)是将第二栽种工具的中央部以与机体左右方向平行且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切断并从背面侧对其进行观察的概要剖视图,图6(c)是从右后方观察第三前防护件的立体图。
图7是针对第三栽种工具表示左推苗板和右推苗板的图,是将第三栽种工具的中央部以与机体左右方向平行且相对于地面垂直的平面切断并从背面侧对其进行观察的概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移植机的一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对作为移植物的蔬菜等的苗进行移植的苗移植机1,如图1(a)、图1(b)所示,构成为具备:具备作为行驶车轮的左右一对的前轮2以及后轮3的行驶车体15;在行驶车体15的前部配置的发动机12以及变速箱4(也称为主传动箱);在行驶车体15的后部配置的、为了将苗22栽种于农田而使栽种工具11上下摆动的苗栽种装置300;供给收纳有该苗22的托盘的托盘供给装置100;从该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的育苗孔穴取出苗22向栽种工具11供给的取出装置200;包含用于将苗22的栽种深度保持一定的传感器板710的栽种深度调整机构;压地轮13、操作把手8、以及在操作把手8的中央部配置的操作部600等。
如图1(a)、图1(b)所示,构成为从发动机12输出的旋转动力,通过变速箱4分支,经由左右一对的行驶传动箱9向左右一对的后轮3传动,并且也向在变速箱4的后侧设置的栽种传动装置18传动。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中,为了从育苗孔穴取出苗22并栽种于农田的垄部,使来自变速箱4的动力向栽种传动装置18传动,经由链带202向取出装置200传动,并且经由在该栽种传动装置18上安装的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和苗栽种装置300向栽种工具11传递。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的栽种动作由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间歇地进行。
这里,使用图2(a)、图2(b)对栽种工具11进行说明。
如图2(a)、图2(b)所示,栽种工具11具备:暂时地保持苗22并向农田栽种的左右一对的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保持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上端部,并且为了使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前端侧开闭而能够相互离合地连结的左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斗支架1012R;将左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斗支架1012R能够以支点轴1013a为中心转动地保持的支架保持框1013;在左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斗支架1012R的前侧下端部固定一端和另一端,并始终施加使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关闭的方向的压缩力的斗拉伸弹簧1014;以及固定于左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斗支架1012R的前侧上端部,并连结有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另一端部352的左右一对的开闭臂1015L以及1015R。
这里,左斗支架1012L的连结部1012La和右斗支架1012R的连结部1012Ra是齿轮形状,该齿轮形状构成为通过前后错开半齿并对置地左右组装而对齿轮进行啮合。具体来说,固定于右斗支架1012R的、连结有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另一端部352的右侧的开闭臂1015R若被开闭用连结线缆350拉伸,则右斗支架1012R的连结部1012Ra以支点轴1013a为中心而向右侧斗部1011R打开的方向转动。与此同时,通过与右斗支架1012R的连结部1012Ra的齿轮的啮合,左斗支架1012L的连结部1012La连动地转动,因此左侧斗部1011L同时向打开的方向转动。
并且,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开闭凸轮322(参照图3)、斗拉伸弹簧1014、左右一对的开闭臂1015L以及1015R、开闭臂340(参照图3)、以及开闭用连结线缆350(图3参照)等的构成要素是本实用新型的栽种工具开闭机构的一例。
并且,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在关闭的状态下成为下端部变尖成嘴状且上端部开放的大致圆筒形状。
而且,在左侧斗部1011L与右侧斗部1011R相互面对的前侧与后侧的端面部,设置有主视观察为大致V字状的前V字切口部1200F和后视观察为大致V字状的后V字切口部1200B。
通过设置前V字切口部1200F和后V字切口部1200B,栽种工具11关闭时,左侧斗部1011L与右侧斗部1011R的相接面的接触部变小,所以能够降低因相接面相碰而产生的噪音。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栽种工具11中,具备将前V字切口部1200F从内侧覆盖的前防护件1210F和将后V字切口部1200B从内侧覆盖的后防护件1210B。
前防护件1210F构成为,在支架保持框1013的前侧立起部1013F固定有上端部1210Fa,从这里侧视(参照图2(a)),朝向栽种工具11的内侧中心向斜下方延伸的平板部在后视时(参照图2(b))大致覆盖前V字切口部1200F。
并且,后防护件1210B构成为,在支架保持框1013的左侧框部1013L的后端侧以及右侧框部1013R的后端侧固定有左侧上端部1210BL以及右侧上端部1210BR,从这里侧视(参照图2(a)),朝向栽种工具11的内侧中心向斜下方延伸的平板部将后V字切口部1200B与前防护件1210F一样地大致覆盖。
并且,后防护件1210B的平板部的上端缘部1210BU(参照图2(c))构成为,在固定于支架保持框1013的状态下,与左右一对的斗部的后侧上端缘部1011BU(参照图2(a))高度相同。即,后防护件1210B的上端缘部1210BU构成为在后视时比后防护件1210B的左右上端部1210BL,1210BR的高度低。该构成得较低的上端缘部1210BU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凹部的一例。
并且,前防护件1210F以及后防护件1210B是具有弹性的树脂制或橡胶制的板状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前防护件1210F以及后防护件1210B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板状弹性部件的一例。
通过设置前防护件1210F以及后防护件1210B,在取出装置200将苗22供给至栽种工具11时,能够防止苗22从前V字切口部1200F、后V字切口部1200B向栽种工具11外掉落、苗22挂在前V字切口部1200F、后V字切口部1200B,苗的移植精度提高。
并且,后防护件1210B的上端缘部1210BU处于与左右一对的斗部的后侧上端缘部1011BU(参照图2(a))相同的高度或在其以下的高度,因此后视时,上端缘部1210BU的高度构成为比后防护件1210B的左右上端部1210BL、1210BR的高度低,能够在取出装置200将苗22供给至栽种工具11时,防止苗22的一部分与后防护件1210B的上端缘部1210BU接触,从而能够不损伤苗22且正确地向斗内供给。
并且,在从上死点少许下降的时间点,栽种工具11停止下降动作。
如图3所示,苗栽种装置300具备:将苗22栽种于农田的栽种工具11;用于使栽种工具11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上臂311和下臂312的摆动连杆机构310;在下臂312上经由第一连结轴321转动自如地安装、使摆动连杆机构310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臂320。第一连结轴321在上下移动臂320上固定。
并且,用于使上下移动臂320转动的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从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突出地设置,在其前端部上固定有上下移动臂320。
而且,如图3所示,苗栽种装置300具备:在下臂312上经由第二连结轴341可转动地安装并且使栽种工具11开闭的开闭臂340;在第一连结轴321上固定,并且一边与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在开闭臂340的前端部上经由第三连结轴343转动自如地安装的开闭辊342的外周缘部抵接一边转动,从而使开闭臂340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的开闭凸轮322;一端部351与开闭臂340的前端部的第三连结轴343连结,另一端部352在栽种工具11的开闭机构11a侧连结的开闭用连结线缆350。
这里,进一步对上述的摆动连杆机构310进行说明。
即,如图3所示,摆动连杆机构310具备:在收纳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的外罩401的前侧上端部401a上,将上端在上前轴313a上转动自如地支撑,下端经由下前轴314a转动自如地与连结支撑板315连结的前摆动臂316a;在收纳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的外罩401的后侧上端部401b上,将上端在上后轴313b上转动自如地支撑,下端经由下后轴314b转动自如地与连结支撑板315连结的后摆动臂316b,在连结支撑板315上设置的上轴316上,将上述的上臂311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在连结支撑板315的下后轴314b上,将上述的下臂312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将上臂311以及下臂312各自的后端部,与在栽种工具11的支撑板317上设置的转动上轴317b和转动下轴317b转动自如地连结。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苗22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移植物的一例,摆动连杆机构310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摆动连杆的一例。
根据上述结构,在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中向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传递旋转驱动时,则在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固定的上下移动臂320向箭头A1的方向转动,从而下臂312以及上臂311上下重复摆动并且也进行前后摆动,栽种工具11对苗22的栽种动作,相对于垄U以预定的间隔自动地进行。
并且,在该栽种动作时,固定有第一连结轴321的上下移动臂320向箭头A1的方向转动,则在第一连结轴321上固定的开闭凸轮322一边与开闭辊342的外周缘部抵接一边转动,因此开闭臂340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向前方向(逆时针方向)摆动(转动)。伴随该动作,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一端部351被向前方向拉伸,因此开闭机构11a动作而打开栽种工具11。
并且,开闭臂340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向后方向(顺时针方向)摆动(转动)时,则通过对在开闭机构11a上设置的栽种工具11始终向闭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省略图示)的作用,从而将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一端部351向后方向牵引,因此开闭机构11a动作而关闭栽种工具11。
根据上述结构,上下移动臂320的驱动为1轴而构造简单,并且能够将上下移动臂320、开闭臂340、以及开闭凸轮322紧凑地构成,顺畅地进行栽种动作。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使用图4(a)~图6(c)对本实用新型的移植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其他的苗移植机进行说明。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苗移植机1基本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即,本实施方式2的苗移植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具备暂时限制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关闭动作的关闭限制板1016和在摆动连杆机构310上在其上下方向的摆动的中途暂时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的突起部件1311的点,以及,具备将附着于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泥等刮落的刮板装置1500的点。
并且,本实施方式2的苗移植机与图2(a)、图2(b)所示的前防护件1210F和后防护件1210B相比,不同点在于,具备防护件的长度比前V字切口部1200F的下端部和后V字切口部1200B的下端部向下方伸长的第二前防护件1220F和第二后防护件1220B,苗22的保持稳定。对于这一点在后进行叙述。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2的情况下,构成为,设置于刮板部1510的前端部的橡胶制的铲状部件1511在预定的时间点,从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前V字切口部1200F进入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时,具有弹性的第二前防护件1220F向内部被按压。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铲状部件151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刮板的一例。
如图4(a)所示,第二栽种工具1011具备:暂时保持苗并向农田进行栽种的左右一对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保持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上端部,并且为了对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前端侧进行开闭而相互能够离合地连结的左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斗支架1012R;将左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斗支架1012R以支点轴1013a为中心可转动地保持的支架保持框1013;在左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斗支架1012R的前侧下端部固定一端和另一端,始终施加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关闭方向的压缩力的斗拉伸弹簧1014;固定于左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斗支架1012R的前侧上端部,连结第二开闭用连结线缆1350的另一端部352(参照图3)的左右一对开闭臂1015L以及1015R。
在此,左斗支架1012L的连结部1012La和右斗支架1012R的连结部1012Ra为齿轮形状,该齿轮形状在前后为半齿,是通过对置地左右组装而啮合齿轮的结构。
由此,根据齿轮的啮合率而能够形成多个线接触,并且,在分度圆上因为滚动接触而摩擦较少。
并且,由于左斗支架1012L以及右斗支架1012R能够仅由板材构成,还能够左右共用化,因此构成变得简单。
并且,在左右一对的左侧开闭臂1015L的前侧,向前方突出地配置有关闭限制板1016,并且固定在相对于突出地配置于摆动连杆机构310的上臂311的转动上轴317a的突起部件1311按一定时间间隔相碰触的位置。
具体来说,突起部件1311构成为,在从转动上轴317a突出的板1311a的前端部旋入螺栓1311b,该螺栓1311b的伸出尺寸能够调节。而且,是该螺栓1311b的头部按一定时间间隔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开闭用连结线缆1350的一端部1351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由伸缩自如的弹簧部件构成。这是为了如下结构而研究的,在突起部件1311的螺栓1311b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暂时阻止第二栽种工具1011完全关闭期间,吸收阻止量的尺寸,并且在螺栓1311b从关闭限制板1016脱离时,第二栽种工具1011能够完全关闭。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开闭臂340(参照图3)在下臂312的下端面侧经由第二连结轴341而可转动地安装,但在本实施方式2中,如图4(a)所示,第二开闭臂1340在下臂312的上端面侧经由第二连结轴341而可转动地安装。
接下来,使用图5(a)、图5(b),对第二前防护件1220F和第二后防护件1220B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前防护件1220F和第二后防护件1220B向下方伸长,第二前防护件1220F的前端部1221F和第二后防护件1220B的前端部1221B是位于供给至栽种工具1011的苗22的育苗杯22a的紧靠上的结构(参照图5(a))。
由此,在栽种工具1011下降时,苗22不会浮起,所以即使高速地进行栽种,也能够防止苗22在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晃动。
并且,靠近第二前防护件1220F的前端部1221F的左右的角部1222FL、1222FR,在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完全关闭的跟前位置(后述的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停止位置),与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和1011R的内壁面相接触,之后,随着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相互接近而一边被按在该内壁面一边向箭头M表示的方向移动。
并且,对于第二后防护件1220B也一样,靠近第二后防护件1220B的前端部1221B的左右的角部1222BL、1222BR,在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完全关闭的跟前位置(后述的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停止位置),与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和1011R的内壁面相接触,之后,随着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相互接近而一边推压该内壁面一边向箭头N所示的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左右斗部1011L、1011R通过左右一对开闭臂1015L以及1015R等的作动而在下方位置(例如,下死点的位置)打开并向农田移植苗22后,在通过摆动连杆机构310描绘预定的轨迹T1(参照图1(a)、图1(b))而移动至上方的过程中逐渐关闭,但在上死点附近,通过螺栓1311b的头部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没有完全被关闭而是以少许打开的状态越过上死点而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停止位置,从取出部件260放出至第二栽种工具1011内部的苗22通过设置将前V字切口部1200F从内侧覆盖的第二前罩1220F和将后V字切口部1200B从内侧覆盖的第二后罩1220B,来向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平滑地供给。
第二栽种工具1011在接受了苗22后,通过在下降的中途伸入土中之前螺栓1311b的头部从关闭限制板1016脱离,解除关闭的限制,一边向下方移动一边完全关闭并伸入农田。
由此,通过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前V字切口部1200F和后V字切口部1200B的存在,在栽种工具关闭时,左侧斗部1011L与右侧斗部1011R的相接面的接触部变小,所以在能够降低因相接面解除而产生的噪音之外,第二栽种工具1011完全关闭之前暂时中断关闭动作、所以关闭动作的势头降低从而关闭时产生的声音变小。
并且,通过调节螺栓1311b向板1311a的拧入量,能够调节上死点附近的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打开量。
并且,第二栽种工具1011在收取苗22时,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并未完全关闭,在收取苗22后完全关闭,所以能够紧紧地夹住由左右斗部1011L、1011R收取的苗22,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苗22的姿态稳定。
即,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接受苗22后从停止位置下降的中途解除关闭限制,随着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相互接近,第二前罩1220F和第二后罩1220B一边推压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壁面一边向箭头M以及箭头N所表示的方向移动。由此,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接受苗22后,通过第二前罩1220F和第二后罩1220B的移动,能够更紧地将苗22夹住,能够使苗22的姿势稳定。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包括开闭凸轮322、斗拉伸弹簧1014、左右一对开闭臂1015L以及1015R、第二开闭臂1340、以及第二开闭用连结线缆1350等的构成要素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栽种工具开闭机构的一例。
接着,使用图4(a)、图4(b)对刮落附着于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泥、附着于第二前防护件1220F以及第二后防护件1220B的泥等的刮板装置1500进行说明。
如图4(a)、图4(b)所示,刮板装置1500具备:(1)刮板部1510;(2)刮板用弹簧1520;以及(3)刮板用凸轮1530。
(1)刮板部1510能够转动地配置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前方。而且,使设置于刮板部1510的前端部的橡胶制的铲状部件1511与设置于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左右一对的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接触,并且也与第二前防护件1220F以及第二后防护件1220B接触。
(2)刮板用弹簧1520是将铲状部件1511向左右一对的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侧加力的部件。
(3)刮板用凸轮1530是以利用从第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1400供给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的刮板用转动轴(省略图示:本实施方式中,与驱动开闭凸轮322的第一连结轴321并用)为轴心左视时向逆时针旋转(参照图4(a)的箭头W)转动的凸轮部件,通过一边与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后述的刮板摆动板1540的刮板用辊子1541的外周缘部接触一边转动,而能够抵抗刮板用弹簧1520的作用力并使刮板摆动板1540上下摆动,从而控制铲状部件1511的向左右一对的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侧的运动。
另外,刮板用凸轮1530构成为以其轴心即刮板用转动轴(省略图示)为中心,较大地凸出的大径部分1530a和小径的凹陷部分1530b平滑地相连的形状,并且大径的圆弧状的部分1530a在中途设置有中径部分1530c。
刮板部1510具有:(1)铲状部件1511;以及(2)刮板用臂1512,在前端部配置该铲状部件1511并将另一端部固定于贯通刮板摆动板1540而设置的支点部1540a。
并且,铲状部件1511的形状优选为以包围沿机体的左右水平方向延伸的假想轴的方式向下弯曲。由此,铲状部件1511从中间伸出而容易将泥扫落。
并且,铲状部件151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例如,也可以做成通过由海绵块形成倒圆锥台形状,并在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的内壁进行匹配的结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做成将海绵块的逆圆锥台形状的部分以由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夹住的方式关闭的结构。由此,更加匹配。
并且,如图4(b)所示,刮板摆动板1540被支点部1540a转动自如地支撑在第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1400的外罩401的后端上部。而且,刮板用弹簧1520的一端1520a安装于刮板摆动板1540的前端侧,另一端1520b安装于设置在外罩401的上端部的弹簧用挂柱401c。
由此,作为拉伸弹簧的刮板用弹簧1520以始终对铲状部件1511向左右一对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侧加力的方式安装。
在以上的结构中,构成为利用刮板用凸轮1530的转动,从刮板用凸轮1530的小径的凹陷部分1530b到大径部分1530a的范围通过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抵抗刮板用弹簧1520的复原力(缩方向的力),向将刮板用臂1512按下的方向(左侧观察时为顺时针旋转)(参照图4(a)的箭头S)刮板摆动板1540运动。
并且,构成为在刮板用凸轮1530的中径部分1530c不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而浮起,刮板用弹簧1520的复原力(缩方向的力)不受限制地,该复原力直接作用于刮板摆动板1540,向刮板用臂1512抬起的方向(左侧观察时为逆时针旋转)(参照图4(a)的箭头T)刮板摆动板1540运动。
接着,对左右一对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刮板用凸轮1530、以及刮板部1510的动作关联进行说明。
(1)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将苗栽种于农田后,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打开并直接上升的状态。
此时,刮板用凸轮1530的小径的凹陷部分1530b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铲状部件1511一边从打开状态的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前V字切口部1200F使第二前防护件F弯曲一边进入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铲状部件1511的周缘部按压于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内壁面,同时随着与刮板用凸轮1530的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的位置从小径的凹陷部分1530b向大径部分1530a移动,刮板部1510向下方(参照图4(a)的箭头S)移动。
在该移动期间,如图4(a)、图4(b)所示,铲状部件1511的周缘部将附着于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内壁面的泥等刮落,并且刮落附着与第二前防护件1220F以及第二后防护件1220B的表面的泥等。
(2)第二栽种工具1011持续上升,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逐渐关闭的状态。
此时,刮板用凸轮1530的大径部分1530a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一边抵抗刮板用弹簧1520的缩方向的力,一边使刮板部1510维持在下方的位置,所以铲状部件1511从逐渐关闭的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内部拔出。
(3)第二栽种工具1011越过上死点,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一边关闭一边下降的状态。
此时,通过铲装部件1511的凹槽部1511a与左侧斗1011L以及右侧斗1011R的外壁面的前侧接触,刮板用凸轮1530的中径部分1530c从刮板用辊子1541浮起,通过刮板用弹簧1520的收缩方向的力,刮板部1510向上方(参照图4(a)的箭头T)移动。
此时,铲状部件1511已经从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内部拔出,刮板部1510向上方移动,并且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正在下降。因此,如图4(c)所示,形成于铲状部件1511的前端的洼部1511a沿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外壁面的前侧被按压,由此可靠地将附着于那里的泥等刮落。
(4)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前端完全关闭而伸入农田的状态。
此时,刮板用凸轮1530的中径部分1530c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在铲状部件1511与农田不接触的位置,从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前侧的外周面向前侧离开。并且,中径部分1530c的外径构成为逐渐变大,第二栽种工具1011在伸入农田的状态下与刮板用辊子1541相碰触。
此后,返回上述项目(1),重复上述项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刮板装置1500,由刮板用凸轮1530使刮板部1510强制运动,从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的内部拔出铲状部件1511,所以能够以栽种轨迹T1(参照图1(a)、图1(b))中的较短范围对左侧斗部1011L以及右侧斗部1011R进行刮扫。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刮板装置1500,铲状部件1511在进入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的内部时、从内部向外部出来时,通过与第二前防护件1220F以及第二后防护件1220B接触,能够也刮扫第二前防护件1220F以及第二后防护件1220B。
并且,铲状部件1511被刮板用弹簧1520按出,通过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上移工序,左右一对斗部1011L、1011R向前方运动的动作而进入左右一对斗部1011L、1011R的内部。此时,刮板用臂1512相比水平稍稍向斜后下降,铲状部件1511相对于刮板用臂1512大致朝向垂直地安装,所以相比于铅垂稍稍向斜后上升。因此,铲状部件1511容易从左右一对斗部1011L、1011R的下方进入左右一对斗部1011L、1011R内,并通过在左右一对斗部1011L、1011R内与该斗部1011L、1011R的内壁接触而弯曲成为接近水平的姿态,能够可靠地对上述内壁进行刮扫。
并且,上述的铲状部件1511在与刮板用臂1512的固定侧形成有切口部,在刮板用臂1512侧与该切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突起部。由此,在将铲状部件1511安装固定于刮板用臂1512的前端时,通过使该切口部与突起部嵌合并由螺钉等固定,假设螺钉松动也能够止转。
并且,虽然做成铲状部件1511在前部构成向刮板用臂1512的安装部,在后部构成向斗部1011L、1011R的接触部,安装部由简单的销(例如,安装螺栓等)安装的结构,但即使上述接触部与斗部1011L、1011R接触,上述销朝向大致前后方向,所以难以以该销为中心旋转。并且,接触部的左右宽度比安装部的左右宽度宽,所以该接触部难以向左右弯曲而成为接近水平的姿态,能够可靠地刮去。
并且,虽然对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前防护件1220F固定于支架保持框1013的前侧立起部1013F,第二后防护件1220B固定于支架保持框1013的左侧框部1013L的后端部和右侧框部1013R的后端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参照图5(a)、图5(b)),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6(a)、图6(b)所示,是第三前防护件1230F固定于支架保持框1013的左侧框部1013L,第三后防护件1230B固定于支架保持框1013的右侧框部1013R的结构。
即,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如图6(c)所示,第三前防护件1230F构成为包括:朝向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侧中心向斜下方延伸的推苗板部1231F;后视时(参照图6(b))大致覆盖前V字切口部1200F的切口罩板部1232F;以及用于将第三前防护件1230F固定于支架保持框1013的左侧框部1013L的固定部1233F。第三后防护件1230B与第三前防护件1230F(参照图6(c))形状相同。
并且,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在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的前端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经由这些螺纹孔能够转动地安装左板调节螺栓1240L和右板调节螺栓1240R。即,通过旋转左板调节螺栓1240L以及右板调节螺栓1240R,左螺栓前端部1241L从左侧斗部1011L的内壁面突出而按压第三前防护件1230F的推苗板部1231F的突出尺寸变化,并且右螺栓前端部1241R从右侧斗部1011R的内壁面突出而按压第三后防护件1230B的推苗板部1231B的突出尺寸变化,由此能够调节在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完全关闭时的第三前防护件1230F的推苗板部1231F与第三后防护件1230B的推苗板部1231B的间隔WW(参照图6(b))。
并且,第三前防护件1230F与第三后防护件1230B形状相同。
根据该结构,在能够与上述构成例同样地将前V字切口部1200F以及后V字切口部1200B从内侧覆盖之外,能够对应苗22的大小、育苗杯22a的大小地预先适当地调整间隔WW。即,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接受苗22时,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并没有完全关闭,而是在接受苗22后完全关闭,所以能够将接受的苗22由第三前防护件1230F的推苗板部1231F和第三后防护件1230B的推苗板部1231B紧紧地夹住,从而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苗22的姿势稳定。
在此,作为一实施例使用图7对第三栽种工具2011进行说明。并且,对与图6(a)~图6(c)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三栽种工具2011的左推苗板1250L和右推苗板1250R的形状与图6(c)所示的从第三前防护件1230F除去切口罩板部1232F后的形状相同。
根据该结构,虽然不能覆盖前V字切口部1200F以及后V字切口部1200B,但能够配合苗22的大小、育苗杯22a的大小地预先适当调节间隔WW。即,在第三栽种工具2011接受苗22时,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并未完全关闭,而是在接受苗22后完全地关闭,所以能够将接受的苗22由左推苗板1250L和右推苗板1250R紧紧地夹住,在第三栽种工具2011的内部苗22的姿势稳定。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备将前V字切口部1200F从内侧覆盖的前防护件1210F和将后V字切口部1200B从内侧覆盖的后防护件1210B的情况等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具备将前V字切口部1200F从外侧覆盖的前防护件和将后V字切口部1200B从外侧覆盖的后防护件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将任一方的V字切口部从外侧覆盖、而将另一方的V字切口部从内侧覆盖的结构。由此,能够确保由栽种工具的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和1011R形成的斗内的容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前V字切口部1200F和后V字切口部1200B双方由前防护件和后防护件覆盖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覆盖前V字切口部1200F和后V字切口部1200B的任一方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在左右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的相互接触的端面部设置有大致V字状的切口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切口部的形状也可以是大致U字状、大致长孔状、大致长方形状、大致菱形状等的任一形状。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在左右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的相互接触的前侧的端面部,在右侧斗部和左侧斗部两方形成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切口部,并且在左右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的相互面对的后侧的端面部,在右侧斗部和左侧斗部两方形成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切口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左右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的相互面对的前侧的端面部,在右侧斗部和左侧斗部的任一方形成有本实用新型的切口部的一例,并且,在左右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的相互面对的后侧的端面部,在右侧斗部和左侧斗部的任一方形成有本实用新型的切口部的一例。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在左侧斗部1011L和右侧斗部1011R相互面对的前侧和后侧的端面部,设置有大致V字状的前V字切口部1200F和大致V字状的后V字切口部1200B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前侧和后侧的任一方的端面部设置有大致V字状的切口部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栽种工具具备左右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栽种工具具备前后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的机构。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在前后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相互面对的左侧的端面部,在前侧斗部和后侧斗部的任一方或两方形成有本实用新型的切口部的一例,并且,在前后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的相互面对的右侧的端面部,在前侧斗部和后侧斗部的任一方或两方形成有本实用新型的切口部的一例,并具备覆盖该切口部的板状弹性部件。或者,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在前后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相互面对的左侧的端面部,在前侧斗部和后侧斗部的任一方或两方形成有本实用新型的切口部的一例,或者在前后分成两部分的斗部的相互面对的右侧的端面部,在前侧斗部和后侧斗部的任一方或两方形成有本实用新型的切口部的一例,并具备覆盖该切口部的板状弹性部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图5(a)~图5(b)中,对第二前防护件1220F的前端部1221F和第二后防护件1220B的前端部1221B位于被供给至作为栽种工具的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苗22的育苗杯22a的紧靠上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第二前防护件1220F的前端部1221F和第二后防护件1220B的前端部1221B形成为到供给至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苗22的育苗杯22a的侧面为止的长度(参照图6(b)),在左侧斗部1011L(或右侧斗部1011R)的前侧面和右侧斗部1011R(或左侧斗部1011L)的后侧面分别各形成有一个螺纹孔,并具备:经由设置于前侧面的螺纹孔,螺栓的前端将第二前防护件1220F按向后方,从而能够调节该按压尺寸的前防护件调节螺栓;经由设置于后侧面的螺纹孔,螺栓的前端将第二后防护件1220B按向前方,并能够调节该按压尺寸的后防护件调节螺栓。根据该结构,能够调节左右一对的斗部1011L、1011R完全关闭时的第二前防护件1220F和第二后防护件1220B的下端侧的间隔(参照图6(b)的符号WW),所以能够对应苗22的大小、育苗杯22a的大小地适当地调节该间隔。由此,能够将接受的苗22由第二前防护件1220F和第二后防护件1220B紧紧地夹住,在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苗22的姿势稳定。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对使刮板装置1500的铲状部件1511从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前V字切口部1200F进入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从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后V字切口部1200B进入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内部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取出装置200从托盘的育苗孔穴取出苗供给至栽种工具并栽种于农田的全自动式苗移植机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本实用新型也能够应用于作业者以手将苗放入设置在旋转工作台上的多个孔穴的内部,该苗通过设置于孔穴底盖的开闭而落下从而供给至栽种工具的形式的苗移植机。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间歇地进行栽种工具11的栽种动作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以固定间隔的株间距离对苗进行栽种。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移植物,对蔬菜等的苗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蔬菜,只要是由取出装置取出并由栽种工具栽种于农田的移植物则可以是任意种类。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摆动连杆机构310具备在其上下方向的摆动的中途暂时与关闭限制板1016相碰触的突起部件1311并通过关闭限制部件1016与突起部件1311的关联动作来使第二栽种工具1011的关闭动作暂时中断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不设置关闭限制部件1016和突起部件1311,而仅由开闭凸轮322的形状进行同样的开闭作动的结构。
Claims (6)
1.一种移植机,具备:将供给来的移植物收纳在内部并且下方部分开成两个而能够开闭的栽种工具;使上述栽种工具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摆动连杆机构(310);以及使上述栽种工具开闭的栽种工具开闭机构,
上述移植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栽种工具在上述分开成两个的部分的相互面对的端面部的一方或两方具有缺口部,并且具有板状弹性部件,上述板状弹性部件在上述分开成两个的部分关闭时覆盖上述缺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状弹性部件的上端缘部具有凹部(1210BU)。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刮板(1511)与上述栽种工具(1011)的内表面接触的刮板装置(1500),上述板状弹性部件设置在上述栽种工具的内表面侧,在上述刮板(1511)插入上述栽种工具的内部时,一边推开上述板状弹性部件一边进入上述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栽种工具构成为,在由上述摆动连杆机构(310)形成的环状的工作轨迹中,基于上述栽种工具开闭机构的动作,在下死点或下死点附近打开至能够将上述移植物栽种于农田的开度,在接受上述移植物的上死点或上死点附近的停止位置,打开为比上述开度小的程度,在从上述停止位置向上述下死点或上述下死点附近下降的过程中关闭,通过上述栽种工具在上述下降的过程中关闭,从而经由上述板状弹性部件来保持上述移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栽种工具形成嘴状的形状并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开闭地构成,上述缺口部分别设置于上述分开成两个的部分的上述端面部的双方,上述板状弹性部件设置于上述栽种工具的前侧和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分开成两个的部分的上述板状弹性部件接触的部位的一部分设置有孔,
螺纹结合于上述孔的螺栓的前端与上述板状弹性部件的背侧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55455A JP6344230B2 (ja) | 2014-12-17 | 2014-12-17 | 移植機 |
JP2014-255455 | 2014-12-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05392U true CN205305392U (zh) | 2016-06-15 |
Family
ID=5613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466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05392U (zh) | 2014-12-17 | 2015-12-15 | 移植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44230B2 (zh) |
CN (1) | CN205305392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36077B2 (ja) | 2020-12-25 | 2023-08-31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移植機 |
CN117861323B (zh) * | 2024-03-11 | 2024-05-10 | 山东华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熔炼炉尾气处理回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609Y2 (zh) * | 1976-12-28 | 1982-01-11 | ||
JPH099743A (ja) * | 1995-06-28 | 1997-01-14 | Kubota Corp | 移植機の植付装置 |
JP2002360015A (ja) * | 2001-06-04 | 2002-12-17 | Iseki & Co Ltd | 苗植機 |
JP4743531B2 (ja) * | 2006-08-03 | 2011-08-10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移植機 |
KR20080091566A (ko) * | 2007-04-09 | 2008-10-14 | 경상북도 예천군 | 모종 이식기 |
JP5728901B2 (ja) * | 2010-11-25 | 2015-06-03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移植機 |
-
2014
- 2014-12-17 JP JP2014255455A patent/JP6344230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2-15 CN CN201521046664.8U patent/CN2053053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111992A (ja) | 2016-06-23 |
JP6344230B2 (ja) | 2018-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960002939B1 (ko) | 야채이식기 | |
CN104855024B (zh) | 一种多功能自动移栽机 | |
CN205305392U (zh) | 移植机 | |
CN108496477B (zh) | 一种可调式开沟栽植装置和方法 | |
CN217722022U (zh) | 一种宽垄双行红薯平栽机 | |
CN204634333U (zh) | 一机适多种播种机 | |
CN110754151A (zh) | 一种油茶园套种魔芋的松土施肥装置 | |
CN105210520B (zh) | 移植机 | |
CN115119582A (zh) | 一种宽垄双行红薯平栽机 | |
CN210519383U (zh) | 一种耕地开沟整平插苗浇水一体机 | |
JP3884666B2 (ja) | 野菜移植機 | |
JP4167362B2 (ja) | 野菜移植機 | |
JP4167363B2 (ja) | 野菜移植機 | |
JP3514705B2 (ja) | 移植機の植付装置 | |
CN101502203A (zh) | 鳞茎类种球定向栽种器和具有该栽种器的栽植机 | |
JPH07312927A (ja) | 移植機の植付装置 | |
JP4167361B2 (ja) | 野菜移植機 | |
JP4381562B2 (ja) | 苗移植機 | |
JP3821738B2 (ja) | 野菜移植機 | |
CN210537892U (zh) | 一种苗木种植机 | |
JPS6341848Y2 (zh) | ||
JP2003000014A (ja) | 移植機 | |
JPH11332318A (ja) | 苗植込装置 | |
JPH0353624Y2 (zh) | ||
JP3259174B2 (ja) | 野菜移植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