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6083B - 移植机 - Google Patents
移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06083B CN104206083B CN201410242716.2A CN201410242716A CN104206083B CN 104206083 B CN104206083 B CN 104206083B CN 201410242716 A CN201410242716 A CN 201410242716A CN 104206083 B CN104206083 B CN 1042060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allet
- conveying
- plantation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0534 mechanism of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9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AJPJDKMHJJGVTQ-UHFFFAOYSA-M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Na+].OP(O)([O-])=O AJPJDKMHJJGVTQ-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0237970 Conus <ge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99 S ph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61456 Solanum tuberos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595 Solanum tuberos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583 body weight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9 cha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copper;5,10,15,20-tetraphenylporphyrin-22,24-diide Chemical compound [Cu+2].C1=CC(C(=C2C=CC([N-]2)=C(C=2C=CC=CC=2)C=2C=CC(N=2)=C(C=2C=CC=CC=2)C2=CC=C3[N-]2)C=2C=CC=CC=2)=NC1=C3C1=CC=CC=C1 RKTYLMNFRDHKI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76 p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54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2—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seedl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2—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seedlings
- A01C11/025—Transplanting machines using seedling trays; 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seedlings from the tray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植机,其具备通过确保托盘输送精度而能够实现稳定的移植物的取出的托盘供给装置。该移植机具备:将具备育苗孔穴(21)的托盘(20)以一定间距输送的托盘供给装置(100);从该托盘供给装置(100)取出移植物(22)的取出装置(200);以及将从该取出装置(200)接受的移植物在农田中栽种的栽种装置,在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上具备托盘纵输送装置(120),该托盘纵输送装置(120)从上述托盘(20)的背面侧进入在上述托盘(20)的背面侧形成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进行输送动作到规定位置后从上述间隙(21b)脱出,进入与输送上游侧邻接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后进行输送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具备育苗孔穴的托盘自动地取出移植物进行移植的移植机。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图7、图8)所示,公知有具备将具备育苗孔穴的托盘的苗自动地栽种的苗供给装置的苗移植机。该苗供给装置,将载置具备育苗孔穴的托盘的载苗台通过苗托盘移动装置以一定间距在机体宽度方向上横向输送,并将通过取苗装置取出的移植株向苗栽种具顺次搬运投入,另外在载苗台上具备能够与托盘底面侧的孔穴间槽部卡合的环形链,在横向输送的侧端位置纵向输送托盘而能够转入邻接位置的孔穴列的栽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12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由于上述环形链的纵向输送量的误差和薄壁塑料制的托盘的尺寸误差等,存在导致利用取苗装置的取出混乱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通过确保托盘输送精度而能够实现稳定的移植物取出的托盘供给装置的移植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移植机,具备:将具备育苗孔穴21的托盘20以一定间距输送的托盘供给装置100;从该托盘供给装置100取出移植物22的取出装置200;以及将从该取出装置200接受的移植物22在农田中栽种的栽种装置7,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上具备托盘纵输送装置120,该托盘纵输送装置120从上述托盘20的背面侧进入在上述托盘20的背面侧形成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进行输送动作到规定位置后从上述间隙21b脱出,进入与输送上游侧邻接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后进行输送动作。
并且上述托盘纵输送装置120,具备:进入上述间隙21b的托盘输送具121;经由转动支点轴连结该托盘输送具121的输送臂140;以及使该托盘输送具121以上述转动支点轴为中心转动的输送具臂130,使这些输送臂140和输送具臂130分别为从动凸轮,设置有使该从动凸轮通过共用的驱动凸轮分别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动作的凸轮机构。
方案2的发明为方案1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进入用的施力具161,该施力具161对上述托盘输送具121向以上述转动支点轴为中心进入上述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的一侧施力。
方案3的发明为方案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出装置200,对与上述托盘纵输送装置120进入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邻接的育苗孔穴21内的移植物22进行取出动作。
方案4的发明为方案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对上述输送臂140向托盘输送具121的输送动作方向施力的输送用的施力具160。
方案5的发明为方案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具有:将上述托盘20沿着托盘搬运路111在纵方向上间歇地输送的托盘纵输送装置120;以及使上述托盘搬运路11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上述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具有:在上述托盘搬运路111的背面侧设置,使上述托盘搬运路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导程凸轮轴171;以及设置在上述导程凸轮轴171上方,引导上述托盘搬运路111的上述移动的引导轨道155,上述托盘搬运路111通过上述导程凸轮轴171和上述引导轨道155进行支撑。
方案6的发明为方案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托盘输送具121向上述输送动作方向移动后,到从上述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脱出为止的期间,暂时地保持上述托盘输送具121,限制上述托盘20移动的输送限制部。
方案7的发明为方案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盘供给装置具有:将上述托盘20在横方向上输送的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以及对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输送的上述托盘的输送量进行切换的输送量切换装置510,上述输送量切换装置510具有:在传递来自发动机12的驱动力的驱动齿轮511上,能够在轴方向上滑动移动地配置的切换传动轴520;转动自如地插入上述切换传动轴520的传动比不同的2组切换齿轮;使上述切换传动轴520在上述轴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可转动地安装的滑动手柄540;以及相对于上述滑动手柄540向促进上述转动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弹簧部件545,在上述滑动手柄540从成为向下位置的一方的位置向成为向上位置的另一方的位置转动时,上述切换传动轴520通过上述弹性力进行上述滑动移动,并且将上述驱动齿轮511与上述2组切换齿轮中一方的切换齿轮512a连结,另外,在上述滑动手柄540从上述另一方的位置向上述一方的位置转动时,上述切换传动轴520通过上述弹性力向与上述滑动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移动,并且将上述驱动齿轮511与上述2组切换齿轮中另一方的切换齿轮512b连结。
方案8的发明为方案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具有:与上述托盘纵输送装置120的动作连动,对限制上述托盘20在上述纵方向上的移动的推压力进行变更的托盘推压装置920。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1的发明,取出装置200从托盘供给装置100取出移植物向栽种装置7顺次交接来进行移植株的栽种,此时,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进入托盘20背面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而进行输送动作到规定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孔穴单位的托盘输送来确保输送精度,通过取出装置200取出移植物,能够可靠地向栽种装置7交接。并且,能够使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为简洁且紧凑的结构。
另外,由于使输送臂140和输送具臂130分别为从动凸轮,设置有使该从动凸轮通过共用的驱动凸轮分别以规定的时间进行动作的简易的凸轮机构,因此能够使托盘输送具121进入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并且能够使托盘输送具121向输送动作方向移动,以育苗孔穴21的位置为基准移动托盘20,接着使托盘输送具121动作而进入下一个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重复输送动作。
根据方案2的发明,在方案1的效果基础上,托盘输送具121,除了上述凸轮机构的作用时之外,通过进入用的施力具161进入保持于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托盘20。
根据方案3的发明,在方案1或2的效果基础上,由于在成为取出对象的育苗孔穴21被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限制的状态下进行取出装置200的取出动作,因此能够抑制位置偏移而实现移植物的可靠的取出。
根据方案4的发明,在方案1或2的效果基础上,除了上述凸轮机构的作用时之外,通过输送用的施力具160进行输送动作,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且稳定的定位,因此能够实现取出装置200的适当的取出。
根据方案5的发明,在方案1或2的效果基础上,能够使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为紧凑的构造。并且,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将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可左右移动地支撑。
根据方案6的发明,在方案1或2的效果基础上,在取出装置200从托盘20取出移植物22时,能够防止托盘20向下方偏移而提高取出精度。
根据方案7的发明,在方案1或2的效果基础上,由于是使切换传动轴520自身在轴方向上滑动的构成,因此构造简单。并且,由于是通过弹簧部件545将滑动手柄540在向上位置和向下位置上操作的构成,因此无论何时都能够实现装置的紧凑化。
根据方案8的发明,在方案1或2的效果基础上,能够防止托盘20的纵方向的偏移。并且,在纵向输送时,通过减弱托盘推压装置920的推压力,能够将托盘20顺畅地纵向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1的苗移植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1的苗移植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1的苗移植机中的苗栽种装置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的左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1的苗移植机中的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的概略左侧视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1的苗移植机中的变速手柄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苗移植机中的变速箱的变速齿轮机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7(a)是本实施方式1的托盘供给装置的立体图、(b)为图7(a)的X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托盘纵向输送装置的构成的概略侧视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1的取出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1的取出装置的概略左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取出装置中的苗驱动臂的转动位置、与一对取出爪的前端部的轨迹上的位置的概略的对应关系的模式图。
图1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在操作把手的左右一对的把手握柄的附近配置的各种操作手柄、以及操作部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栽种深度调整机构的概略构成的左侧视图。
图1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对控制部的输入输出的概略框图。
图15是对在本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配置液压泵的构成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16(a)是另一机体控制机构的概略俯视图,(b)是另一机体控制机构的概略侧视图,(c)是液压杆装置的概略放大局部侧视图。
图17是对在托盘搬运路上设置的托盘导角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第二苗移植机的俯视图。
图19是用于对图18中所示的Q部的第二齿轮机构中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说明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20是图18中所示的Q部的放大右侧视图。
图21是从R方向即行驶车体的后方侧看图20的滑动手柄时的后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托盘推压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第三齿轮机构中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24是用于说明第二栽种离合器的模式侧视图。
图25(a)是苗移植机的引擎盖的立体图,(b)是从H方向看图25(a)的引擎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移植机的一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的侧视图,图2示出俯视图。
对蔬菜等的苗进行移植的苗移植机1,如图1、图2所示构成为具备:具备作为行驶车轮的左右一对的前轮2以及后轮3的行驶车体15;在行驶车体15的前部配置、被引擎盖109覆盖的发动机12以及变速箱4(也称为主传动箱);在行驶车体15的后部配置的、为了将苗22(参照图7)栽种于农田而使栽种具11上下摆动的苗栽种装置300;供给收纳有该苗22的托盘20的托盘供给装置100;从该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20的育苗孔穴21取出苗22向栽种具11供给的取出装置200;包含用于将苗的栽种深度保持一定的传感器板710的栽种深度调整机构700(参照图13);压地轮13、操作把手8、以及在操作把手8的中央部配置的操作部600等。
并且,对托盘供给装置100、以及取出装置200,使用图7~图11在后面叙述。
构成为从发动机12输出的旋转动力,通过变速箱4分支,经由左右一对的行驶传动箱9向左右一对的后轮3传动,并且也向在变速箱4的后侧设置的栽种传动装置18传动。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中,为了从育苗孔穴21取出苗22并栽种于农田的垄部,使来自变速箱4的动力向栽种传动装置18传动,经由链带202向取出装置200传动,并且经由在该栽种传动装置18上安装的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向栽种具11传递。
并且,从变速箱4向栽种传动装置18传动的动力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经由纵向输送驱动链带181,向后述的纵向输送驱动轴151传递。在纵向输送驱动时传递的动力的一部分,经由齿轮机构182向后述的导程凸轮轴171传递。这些纵向输送驱动链带181或齿轮机构182收纳于苗输送传动箱180(参照图2)。
并且,对苗栽种装置300、以及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使用图3~图4在后面叙述。
另外,在变速箱4后端的左右方向上配置的左右框架16的后部,设有在靠右的位置上延伸的主框架17。构成为在该主框架17的后端部设置从左右端侧向后方延伸的操作把手8,该操作把手8经由主框架17以及左右框架16支撑于变速箱4。
由此,作业者能够一边在行驶车体15的后方步行一边用操作把手8进行行驶车体15的操向操作。
即,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构成为,能够在以左右一对的前轮2、2以及左右一对的后轮3、3跨垄U的状态下一边使行驶车体15行进,一边自动地将托盘20收纳的苗22栽种在垄U的上表面上。
并且,如图1所示,在左操作把手8的根基部的左侧,设有实施进行栽种作业时的行驶速度的切换、以及行驶模式的切换的变速手柄190。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手柄190相当于本发明的行驶变速装置的一例。
并且,对变速手柄190,使用图5~图6在后面叙述。
并且,在行驶部上设有相对于行驶车体15使左右一对的后轮3、3上下移动、对行驶车体15的姿态以及车高进行控制的机体控制机构500。
在机体控制机构500上,左右一对的后轮3的行驶传动箱9与行驶车体15之间,设有通过后轮3的起落来升降行驶车体15的液压升降缸10、使行驶车体15左右倾斜的水平用液压缸14,在使该液压升降缸10伸缩动作时,左右一对的后轮3在同方向上以相同量相对于行驶车体15上下移动,行驶车体15升降。
并且,液压升降缸10构成为在变速箱4的上部安装的液压切换阀部40(参照图1)上固接设置,通过操作对来自在变速箱4上安装的液压泵的液压进行切换的液压切换阀部40所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而动作。
并且,在升降操作阀上将后述的升降操作手柄81(参照图12)经由线缆82连结,并且将后述的反向臂760(参照图13)经由杆765连结。
并且,在变速箱4的右侧设有摆式的左右倾斜传感器41,构成为按照该左右倾斜传感器41的检测经由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水平操作阀(省略图示)使水平用液压缸14动作,仅使左侧的后轮3上下移动,与垄U的谷部的凹凸无关地将行驶车体15保持左右水平。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机体控制机构500相当于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操作手柄81相当于本发明的升降操作具的一例。
接着,使用图3、图4对上述的苗栽种装置300、以及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3是苗栽种装置300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的左侧视图。并且,图4是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的概略左侧视图。
苗栽种装置300,如图3所示,具备:将苗22栽种于农田的栽种具11;用于使栽种具11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具有彼此平行地配置的上臂311和下臂312的摆动连杆机构310;在下臂312上经由第一连结轴321转动自如地安装、使摆动连杆机构310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臂320。第一连结轴321在上下移动臂320上固定。
并且,用于使上下移动臂320转动的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从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突出地设置,在其前端部上固定有上下移动臂320。
进而,苗栽种装置300,如图3所示,具备:在下臂312上经由第二连结轴341可转动地安装并且使栽种具11开闭的开闭臂340;在第一连结轴321上固定,并且一边与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在开闭臂340的前端部上经由第三连结轴343转动自如地安装的开闭辊342的外周缘部抵接一边转动,从而使开闭臂340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的开闭凸轮322;一端部351与开闭臂340的前端部的第三连结轴343连结,另一端部352在栽种具11的开闭机构11a侧连结的开闭用连结线缆350。
这里,进一步对上述的摆动连杆机构310进行说明。
即,摆动连杆机构310,如图3所示,具备:在收纳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的外罩401的前侧上端部401a上,将上端在上前轴313a上转动自如地支撑,下端经由下前轴314a转动自如地与连结支撑板315连结的前摆动臂316a;在收纳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的外罩401的后侧上端部401b上,将上端在上后轴313b上转动自如地支撑,下端经由下后轴314b转动自如地与连结支撑板315连结的后摆动臂316b,在连结支撑板315上设置的上轴316上,将上述的上臂311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在连结支撑板315的下后轴314b上,将上述的下臂312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将上臂311以及下臂312各自的后端部,与在栽种具11的支撑板317上设置的转动上轴317b和转动下轴317b转动自如地连结。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苗22相当于本发明的移植物的一例。
根据上述构成,在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中向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传递旋转驱动时,则在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固定的上下移动臂320向箭头A的方向转动,从而下臂312以及上臂311重复上下摆动并且也进行前后摆动,栽种具11对苗22的栽种动作,相对于垄U以规定的间隔自动地进行。
并且,在该栽种动作时,固定有第一连结轴321的上下移动臂320向箭头A的方向转动,则在第一连结轴321上固定的开闭凸轮322一边与开闭辊342的外周缘部抵接一边转动,因此开闭臂340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向前方向(逆时针方向)摆动(转动)。伴随该动作,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一端部351被向前方向拉伸,因此开闭机构11a动作而打开栽种具11。
并且,开闭臂340以第二连结轴341为中心向后方向(顺时针方向)摆动(转动)时,则通过对在开闭机构11a上设置的栽种具11始终向闭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省略图示)的作用,从而将开闭用连结线缆350的一端部351向后方向牵引,因此开闭机构11a动作而关闭栽种具11。
根据上述构成,上下移动臂320的驱动为1轴而构造简单,并且能够将上下移动臂320、开闭臂340、以及开闭凸轮322紧凑地构成,顺畅地进行栽种动作。
接着,对俯视时在苗栽种装置300右侧配置(参照图2)的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中的进行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的传动通断的离合器机构,主要使用图4进一步进行说明。
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如图4所示,将以下分别可转动地配置:用于将从栽种传动装置18输出的栽种作业的驱动力向栽种离合器420传动的第一齿轮410;接受来自第一齿轮410的驱动力而将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的传动切换为“通”状态或“断”状态的栽种离合器420;在栽种离合器420为“通”状态时传递驱动力的从相对于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固定的传动齿轮421a接受驱动力的第二齿轮430;与和第二齿轮430同轴固定的小径齿轮430a啮合而用于向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传递驱动力的在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固定的第三齿轮450。这里,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在栽种离合器420为“断”状态时,停止而不转动,不进行向第二齿轮430的驱动力的传动。
并且,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栽种离合器420,也可以使用现有的定位置停止离合器。
并且,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如图4所示,具备:在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下游侧设置而固定于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并且为了将栽种离合器420强制地从“通”状态切换为“断”状态而具有在圆形状的外周缘部的一部分上形成的凹部441a的间歇用凸轮441;通过一端部460a远离或抵接栽种离合器420,进行该栽种离合器420中的离合器的通状态和断状态的切换的在转动支点461转动自如地支撑的侧视时大致为“へ”字形状的第一臂460。
并且,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如图4所示,具备:克服拉伸弹簧480的拉伸力而将第一臂460的另一端部460b经由可动板472向箭头B的方向吸引,从而以转动支点461为中心使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向箭头C方向转动,进行将栽种离合器420从“断”状态向“通”状态切换的动作的螺线管470,还具备:为了使螺线管470的吸引力在栽种离合器420向“通”状态的切换动作中有效地作用而设有螺线管470的安装位置可调节的安装调整用长孔471a,并且,在外罩401的下方位置固定的螺线管固定板471;以及在第一臂460的转动支点461上固定一端部462a,与第一臂460的动作连动地,另一端部462b与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抵接的第二臂462。
并且,上述的拉伸弹簧480,是用于对第一臂460向栽种离合器420为“断”状态的方向施力、并且向将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向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推压的方向施力的弹簧。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螺线管470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例。
根据以上的构成,使用在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下游侧设置的间歇用凸轮441,能够使栽种离合器420从“通”状态成为“断”状态,实现简单构成的间歇栽种机构。
并且,第一臂460与第二臂462是以转动支点461为中心一体转动的构成,并且将该转动支点461相对于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配置于间歇用凸轮441侧,从而能够合理且紧凑地构成第一臂460和第二臂462。
并且,通过将重物即螺线管470在外罩401的下方配置,能够实现苗移植机1的低重心化。
接着,参照图4,以进行苗栽种装置驱动机构400中的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上的传动的通断的栽种离合器420和间歇用凸轮441的动作为中心,分为从项目A到项目C的3个场面,分别说明。
A.对螺线管470通电(利用脉冲信号的短时间通电)时,则螺线管470前端的可动板472,克服拉伸弹簧480的拉伸力被向箭头B的方向吸引,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和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以转动支点461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参照图4的箭头C)转动。
由此,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从栽种离合器420远离,从而进行下述的i)和ii)的动作。
i)该栽种离合器420成为“通”状态,传动轴421转动,从而向第二齿轮430侧传递驱动力,经由第三齿轮450使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开始转动,并且ii)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从在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上形成的凹部441a远离(在此之前,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位于间歇用凸轮441的凹部441a,并且栽种离合器420处于“断”状态,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停止转动),一边沿着凸状的外周缘部441b,间歇用凸轮441和上下移动臂320一边持续转动。
即,已经停止对螺线管470通电而不会产生向箭头B的吸引力,但是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在维持沿着间歇用凸轮441的凸状的外周缘部441b的状态的期间,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从栽种离合器420远离,因此该栽种离合器420能够维持“通”状态。并且,通过上下移动臂320的转动,栽种具11(参照图3)持续上下移动(栽种动作),在间歇用凸轮441完成1个旋转之前的期间,栽种具11执行1次栽种动作。
B.其后,间歇用凸轮441进行1个旋转,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到达间歇用凸轮441的凹部441a时,通过拉伸弹簧480的拉伸力,第一臂46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与栽种离合器420抵接,从而进行下述的i)和ii)的动作。
i)栽种离合器420为“断”状态,传动轴421的转动停止,从而不会向第二齿轮430侧传递驱动力,因此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停止转动,并且ii)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持续在间歇用凸轮441的外周缘部上形成的凹部441a中停留(在此之前,第二臂462的另一端部462b沿着间歇用凸轮441的凸状的外周缘部441b,并且栽种离合器420处于“通”状态,上下移动臂驱动轴440持续转动),间歇用凸轮441和上下移动臂320持续停止转动,因此栽种具11(参照图3)持续停止上下移动(栽种动作)。
C.进而其后,以任意的时间使螺线管470通电,则栽种离合器420为“通”状态,开始上述项目A中说明的动作。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控制对螺线管470通电的上述任意的时间,能够调节栽种具11的上下移动(栽种动作)停止的时间。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实现间歇栽种。
并且,使螺线管470通电的时间、即螺线管470的动作周期,基于作业者设定的栽种株距和行驶速度(后述的“栽种1(低速)”或“栽种2(高速)”),通过控制部800来决定。对此,主要使用图12和图14进一步在后面叙述。
接着,使用图5、图6,以上述的变速手柄190为中心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5是变速手柄190的立体图,图6是对变速箱4的变速齿轮机构进行说明的概略剖视图。
变速手柄190如图5所示,是用于进行“前进”行驶、“中立(停止)”、以及“后退”行驶的3个行驶模式的切换;将进行栽种作业时的行驶速度较低地设定的“栽种1”;将行驶速度较高地设定的“栽种2”的切换的手柄,是作业者能够以手动方式转动的构成。
并且,变速手柄190的前端部、即与作业者以手把握的部分即握把192相反一侧的变速手柄端部191,与变速箱4的变速齿轮机构的一端连结。
变速齿轮机构,具备:在主轴193上可滑动移动地保持的大小一对的齿轮194;在主轴193上平行地可滑动地配置,一端侧196a向变速箱4之外突出,在另一端侧形成有5个贯通孔196b,使大小一对的齿轮194滑动移动的齿轮换挡板195在途中固定的棒状的变速用拨叉196;在贯通孔196b的开口部上被弹簧196c推压地配置的钢球196d,为了在变速用拨叉196的一端侧196a上,形成变速用拨叉196与变速手柄190的转动动作连动地能够在轴方向上换挡移动的构成,与在变速手柄端部191上固定、向与该变速手柄端部191的转动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连结板197的前端部197a连结。
并且,在连结板197的根基部上形成有突起部197b。并且,为了检测使用变速手柄190对进行栽种作业时的行驶速度的切换,该突起部197b构成为与变速手柄190的转动位置对应地,对在该突起部197b附近配置的第一变速开关198和第二变速开关199各自的开关可动板198a、199a进行推压、或者不进行推压。
即,在变速手柄190切换为以低速的行驶速度进行栽种作业的“栽种1”的情况下,第一变速开关198为ON、并且第二变速开关199为OFF。
另一方面,在变速手柄190切换为以高速的行驶速度进行栽种作业“栽种2”的情况下,第一变速开关198为OFF、并且第二变速开关199为ON。
并且,在变速手柄190切换为“中立(停止)”模式的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变速开关198为OFF、并且第二变速开关199为ON。
并且,无论变速手柄190设定为“前进”模式、以及“后退”模式的任一模式,都是第一变速开关198为OFF、并且第二变速开关199为OFF。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由于是从各个开关将ON信息或OFF信息向控制部800输送的构成,因此控制部800能够判定通过变速手柄190设定了“栽种1”、或者设定了“栽种2”、还是设定了“中立(停止)”模式(参照图14)。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通过控制部800判定变速手柄190设定为“中立(停止)”模式的情况的构成,从而在行驶车体15停止行驶时,从控制部800向螺线管470发出通电指令,使栽种离合器420为“通”状态,能够使栽种具11动作,在中立模式下发挥能够进行栽种具11的传动确认等效果。
并且,对于控制部800的上述判定结果的在栽种株距的控制等方面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在后面进行叙述。
并且,图6所示的连结板197和大小一对的齿轮194的位置,关于在变速手柄190设定为“前进”行驶模式的情况、和设定为“后退”行驶模式的情况的两方的情况,分别以实线描绘。
根据以上构成,根据变速手柄190设定为图5所示的从“前进”到“后退”的5个中的任一模式的情况,变速用拨叉196在轴方向上滑动移动,从而大小一对的齿轮194滑动移动,变更成为连结对象的齿轮(省略图示)。
接着,使用图7(a)、图7(b)、图8对上述的托盘供给装置100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7(a)是托盘供给装置100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的X部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表示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的构成的概略侧视图。
托盘20将多个育苗孔穴21纵横地连设而成,以塑料形成,是保持可挠性的构成。各育苗孔穴21在表面侧连结,背面为独立的方式。
托盘供给装置100,具备:具有支撑托盘20的底部的向前下倾斜的托盘搬运路111的载苗台110;将托盘20沿着托盘搬运路111在纵方向上间歇地输送的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使具有托盘搬运路111的载苗台1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参照图2);收纳纵向输送驱动链带181或齿轮机构182的苗输送传动箱180(参照图2)。
并且,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具有:从托盘20的背面侧,进入向该背面侧突出的育苗孔穴21彼此之间,向下方移动而将托盘20按照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输送,其后从育苗孔穴21彼此之间脱出,以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向上方移动的构成的托盘输送具121。托盘输送具121,构成为中央部121a能够进入在托盘搬运路111的下部设置的退避槽111a,两端部121b直角地折弯,位于托盘搬运路111的两侧的外侧,是当托盘20在托盘搬运路111上移动时,不会造成妨碍的构成。
进而,托盘供给装置100在退避槽111a的下游侧,在托盘搬运路111的两侧的端面部上,具有用于限制托盘输送具121的动作的左右一对的杆导板112。在该杆导板112的上端缘部上,形成有在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两端向下游侧突出的突起部121ab能够进入的切口部112a(参照图7(b))。
即,该切口部112a,是在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向下方移动后、从育苗孔穴21彼此之间脱出之前的期间,暂时地保持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两端的突起部121ab、限制托盘20因进入育苗孔穴21的苗22的重量而向下方偏移动作的构成。并且,对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轨迹,使用图8在后面进行叙述。
并且,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具有:在托盘搬运路111的背面侧设置,从苗移植机1的本体侧取得驱动力,使具有托盘搬运路111的载苗台1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导程凸轮轴171;在导程凸轮轴171的上方设置,对具有托盘搬运路111的载苗台11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轨道155。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相当于本发明的横向输送装置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相当于本发明的纵向输送装置的一例。
并且,托盘搬运路111,通过导程凸轮轴171、在托盘搬运路111的内侧上部设置的引导左右移动的引导轨道155进行支撑。由此,引导轨道155在远离导程凸轮轴171的位置支撑托盘搬运路111,因此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时晃动少。
以夹入托盘搬运路111和压框25之间的方式将托盘20从载苗台110的上方插入时,则成为在托盘20的背面侧的槽部卡合托盘输送具121的前端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托盘输送具121在侧视时转动而描绘大致四方形的轨迹A,从而构成为将托盘20沿着托盘搬运路111向斜下方间歇地纵向输送。
并且,对使用托盘输送具121间歇地进行托盘20的纵向输送的机构,进一步在后面叙述。
但是,取出装置200在与载苗台110的下端部相对的位置上配置,以取出爪210的前端描绘轨迹K的方式动作,是从在横方向上移动的育苗孔穴21顺次取出苗22向栽种装置7供给的构成。
接着,主要使用图9、图10,以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装置1中设置的取出装置200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9是取出装置200的概略立体图,图10是从图9的纸面的左上内侧看右下手前侧的取出装置200的概略侧视图。
如图9、图10所示,取出装置200,具备:在苗移植机1的本体上固定的取出装置固定部件201上可转动地保持,通过经由链带202利用本体侧的驱动源的动力向箭头B方向转动的驱动轴203而向同方向转动的驱动臂220;在驱动臂220的前端侧部220a上,将一端部230a转动自如地连结的连结臂230;作为在取出装置固定部件201上通过固定销201a、201b保持,外形呈大致字母表的J文字的形状的板状部件,具有靠近托盘供给装置100的一侧为直线状而较远的一侧立起为大致R状的形状的引导槽241的引导部240。
并且,取出装置200,具备:相对于引导槽241能够无晃动且平滑地滑动移动地插入的将与后述的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和第二被引导部件247连结、具有从连结这些被引导部件的侧面的一端侧突出地大致直角地折弯的折弯部251的基板250;从基板250的折弯部251垂直地突出,将转动自如地保持的左右一对的取出爪保持销252L、252R、根底部分别在左右一对的取出爪保持销252L、252R上安装,前端部的宽度为镊子状而较细的、取出育苗孔穴21内的苗22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具有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相对的内面部的根底部侧安装其两端的拉伸弹簧263的取出部件260。
并且,取出装置200,具备:作为转动自如地贯通基板250的具有与上述第一被引导部件245一体的凸轮轴271的凸轮270,关于该凸轮270的外周部的厚度,在与上述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内面部上设置的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时,根据其外周部的场所而改变厚度的外周部272;关于该凸轮270的最外缘部距离凸轮轴271的轴中心的距离(也称为外径),具备根据其最外缘部的场所而改变其外径的最外缘部273的凸轮270;在基板250上转动自如地连结、通过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的外径的变化,沿着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将从育苗孔穴21取出而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保持的苗22推出的推出机构280。
并且,与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附近缘部245a,在连结臂230的另一端部230b上可转动地连结。并且,与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利用驱动臂220的旋转力,经由第一齿轮291、第二齿轮292、第三齿轮293所构成的传递机构290转动,是配合驱动臂220的驱动周期向凸轮轴271传递驱动力的构成。
并且构成为,当凸轮270的外周部272,与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内面侧设置的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时,通过凸轮270的外周部272的厚度的变化、和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的相互作用,使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开闭。
接着,对上述传递机构290进一步进行说明。
即,第一齿轮291在驱动臂220的前端侧部220a上固定,相对于连结臂230,经由第一转动轴291a转动自如地安装。并且,第三齿轮293在与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部245b上固定,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附近缘部245a,在连结臂230的另一端部230b上可转动地连结,因此第三齿轮293相对于连结臂230转动自如地保持。因此,第三齿轮293与第一被引导部件245一体地转动。并且,第二齿轮292在连结臂230的中央位置上转动自如地安装,被第一齿轮291以及第三齿轮293两方夹着,与双方的齿轮嵌合。
接着,对上述推出机构280,主要参照图10进一步进行说明。
推出机构280,具备:将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保持的苗22推出的前端部281a直角地折弯而形成与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的宽度配合的切口部281b的推出杆281;作为大致折弯为直角状的连结棒282,其一方的前端部282a转动自如地插入在推出杆281的后端部上设置的后端孔部281c,用防脱的开口销(省略图示)保持的连结棒282;将连结棒282的另一方的前端部282b在上端部283a上固定、下端部283b相对于基板250通过推出臂连结轴283d转动自如地安装、设置中央部的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推出臂283;一端在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上钩挂、另一端在在基板250上固定的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二突起250a上钩挂的推出臂拉伸弹簧284。
并且构成为,当凸轮270向箭头B方向转动时,在最外缘部273内与其它部分273a相比外径较大的突出部273b,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将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牵拉延伸,推出臂283在图10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后退(参照箭头C)。并且构成为,当凸轮270向箭头B方向转动时,在最外缘部273内与突出部273b相比外径较小的其它部分273a,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推出臂拉伸弹簧284收缩,推出臂283在图10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逐渐突出(参照箭头D)。当推出杆281突出时,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通过在推出杆281的前端部281a上设置的切口部281b,因此构成为能够除去在其前端部附着的土等。
这里,推出杆281构成为上部为平面状,由此能够防止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上缠绕苗22的叶子。
在以上的构成中,接着参照图9~图11对取出装置2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引导部240在苗移植机1的本体上固定的取出装置固定部件201上牢固地固定而不移动。
伴随驱动臂220的转动,连结臂230摆动,但是该动作受到贯通在引导部240上形成的引导槽241而与基板250连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限制。
另一方面,伴随连结臂230的动作,基板250也摆动,但是基板250除了第一被引导部件245之外,第二被引导部件247贯通引导槽241(但是,第二被引导部件247与连结臂230不连结),因此该动作重复沿着引导槽241的往复移动。在基板250上安装取出部件260,因此取出部件260也进行与基板250相同的动作,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描绘图10、图11所示的轨迹K。
这里,图11是表示驱动臂220的转动的位置、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轨迹K上的位置的概略的对应关系的模式图。图11所示的驱动臂220的转动位置P1~P6与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轨迹K上的位置K1~K6对应。并且,表示轨迹K的虚线上记载的箭头表示动作方向。
如图11所示,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从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动作,与从育苗孔穴21拔取苗22的动作对应。从位置K1到位置K2的轨迹K为直线状,因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从育苗孔穴21笔直地后退。此时,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上,由于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作用彼此接近的方向的力,能够保持从育苗孔穴21的拔取的苗22。并且,关于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与推出杆281的动作配合地,进一步在后面叙述。
并且,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从位置K6朝向位置K1的动作,与相对于处于苗取出位置的托盘20的育苗孔穴21内的苗22,使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插入的动作对应,在与从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轨迹K基本相同的路径上逆向地移动,因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向育苗孔穴21基本笔直地插入。此时,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上,克服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作用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力,在打开双方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能够进入育苗孔穴21。
由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不会损伤托盘20、育苗孔穴21、以及苗自身。
并且,从位置K1到位置K2的轨迹K以及从位置K6到位置K1的轨迹K大致为直线状,是由于引导槽241的靠近托盘供给装置100的一侧形成为直线状。
接着,随着从位置K2朝向位置K3,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在此之前从相对于育苗孔穴21的姿态向大致下方急剧地使姿态变化,在移动到位置K4时,前端部261Lp、261Rp基本上朝向正下。
并且,这样朝向大致下方急剧地使姿态变化,是由于引导槽241的距离托盘供给装置100较远的一侧,形成为大致R状立起的形状。
并且,正在此时,在该前端部261Lp、261Rp的下方,朝向上死点处于轨迹T1(参照图1)上的上升工序的栽种装置7的苗投入口(省略图示)朝向上方,在从位置K4到位置K5之间,通过推出杆281从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推出的苗22,向栽种装置7的苗投入口落下,向栽种具11供给。并且,对推出杆281的动作,进一步在后面叙述。
接着,随着从位置K5朝向位置K6,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使在此之前大致朝向下方的姿态以能够与下一个育苗孔穴21相对的方式急剧地使姿态变化,在移动到位置K1时,前端部261Lp、261Rp插入到新的育苗孔穴21。
由图11所示的驱动臂220的转动位置、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轨迹K上的位置的概略的对应关系可知,从位置K4朝向位置K5的动作,与从上述的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动作相比可以较缓慢地进行,因此能够尽快地进行从育苗孔穴21的苗22的取出,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苗22向栽种装置7的放出。
进行这样的动作,是由于连结臂230在驱动臂220的前方(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拔取位置)侧设置。并且,驱动臂220与连结臂230相比,距离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拔取位置较远,因此在取出苗22时不会与苗22接触,不会造成妨碍。
接着,主要参照图9、图10、图11以传递机构290和推出机构280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通过驱动臂220向B方向的转动,在驱动臂220的前端侧部220a固定的第一齿轮291,以驱动臂220的转动支点220b为中心向B方向公转。第一齿轮291相对于连结臂230经由第一转动轴291a转动自如地安装,经由第二齿轮292使第三齿轮293向B方向转动。第三齿轮293与和凸轮轴271一体的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部245b固定,并且第一被引导部件245的前端附近缘部245a,在连结臂230的另一端部230b上可转动地连结,因此通过第三齿轮293的转动,经由凸轮轴271,凸轮270向B方向转动。即,与驱动臂220的驱动周期配合地,凸轮270转动。
凸轮270具有因场所而厚度变化的外周部272、和因场所而距离凸轮轴271的轴中心的距离(外径)变化的最外缘部273,如图10所示,在最外缘部273内,突出部273b与其它部分273a相比外径较大,在处于距离凸轮轴271的轴中心相同距离的外周部272内,第一范围272a的厚度与剩余的厚壁部分即第二范围272b的厚度相比较薄地设定。
基于以上构成,在凸轮270与驱动臂220的驱动周期同步地转动时,进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从位置K6朝向位置K1的动作时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以及推出杆281的动作如下。
即,在凸轮270的外周部272内、厚壁部分即第二范围272b,与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从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克服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作用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力,是双方的前端部打开的状态。
另一方面,此时,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内,突出部273b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将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牵引延伸,推出臂283在图10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参照箭头C),维持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后退的状态。
因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能够进入育苗孔穴21,将苗取出。
接着,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进行从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动作时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以及推出杆281的动作如下。
即,在开始从位置K1朝向位置K2的动作的同时,在凸轮270的外周部272内,薄壁部分即第一范围272a与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从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通过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因此成为双方的前端部关闭的状态。
另一方面,此时,在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内,突出部273b依然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将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牵引延伸,推出臂283在图10中保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参照箭头C),维持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后退的状态。因此,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能够将取出的苗22在前端部上牢固地保持,并保持该状态逐渐向栽种装置7侧移动。
接着,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进行从位置K4朝向位置K5的动作时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以及推出杆281的动作如下。
即,在开始从位置K4朝向位置K5的动作的同时,在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内,取代突出部273b的其它部分273a,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通过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的复原力,推出臂283瞬时地在图10中成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参照箭头D),在推压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的同时,推出杆281的前端部281a的切口部281b,一边挤压扩展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一边移动。
由此,通过推出杆281的前端部281a从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推出的苗22,向栽种装置7的苗投入口落下,向栽种具11供给。此时,推出杆281的前端部281a的切口部281b,一边挤压扩展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一边移动,因此能够同时除去该前端部上附着的土等。
接着,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进行从位置K5朝向位置K6的动作时的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开闭动作、以及推出杆281的动作如下。
即,在凸轮270的外周部272内,取代薄壁部分即第一范围272a,厚壁部分即第二范围272b,与左右一对的爪前端宽度限制突起262L、262R的前端面接触,从而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克服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作用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力,向双方的前端部打开的状态变化。
另一方面,到达位置K6附近时,在凸轮270的最外缘部273内,取代其它部分273a,突出部273b与拉伸弹簧保持用第一突起283c的根底部的外周缘部接触,从而将推出臂拉伸弹簧284牵引延伸,推出臂283在图10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参照箭头C),向用连结棒282连结的推出杆281后退的状态变化。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从根底部跨前端部为一体而以同一金属制的板部件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对于前端侧,也可以由可卸下而具有弹性的例如橡胶板、或树脂板构成。由此,即使在前端部通过拉伸弹簧263的复原力夹住苗22,也会由于前端侧的弹性使橡胶板变形,从而发挥不会压坏苗22的效果。
并且构成为,推出杆281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移动到位置K6附近之前,覆盖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的上方,由此,能够防止在从位置K5向位置K6移动时,托盘20上的苗22的叶子在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上钩挂。
并且,推出杆281构成为配合一对的取出爪261L、261R的前端部261Lp、261Rp插入育苗孔穴21时的插入速度地后退,由此,能够防止苗22的叶子在前端部261Lp、261Rp上缠绕。
接着,再次参照图7、图8,以使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输送具121间歇地驱动的机构为中心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具备:(1)上述的托盘输送具121;(2)固定托盘输送具121的两端部121b的上侧前端部121b1,单方具有向内侧弯曲的弯曲缘部131a的突起状凸轮131在下部形成的输送具臂130;(3)根底部141在载苗台110的侧板110a上转动自如地支撑、用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将输送具臂130转动自如地支撑的在下端缘部上将第一凹部143a、第二凸部143b、第三凹部143c在侧视时平滑地连续地形成的输送臂140;(4)从取出装置200侧看通过从苗移植机1的动力源取得的驱动力向箭头E方向转动的纵向输送驱动轴151,在纵向输送驱动轴151的中央位置和右端位置的2个部位上分别固定,在前端部上转动自如地具有牵制辊152的纵向输送驱动臂150。因此,前端轴部142是连结托盘输送具121的转动支点轴。
并且,在输送臂140的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与载苗台110的侧板110a的下部110a1之间,以向输送臂140施加始终向下拉伸的力的方式,安装有输送臂拉伸弹簧160。该输送臂拉伸弹簧160是对输送臂140向托盘输送具121的输送动作方向施力的输送用的施力具。并且,在输送臂140的根底部141上,固定有保持在输送具臂130的上端部上安装的销132上安装一方端的输送具臂拉伸弹簧161的另一方端的弹簧安装杆163。该输送具臂拉伸弹簧161是对托盘输送具121向以成为转动支点轴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进入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的一侧施力的进入用的施力具。
接着,参照图7、图8对托盘输送具121的间歇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导程凸轮轴171的转动,载苗台110向右方向即箭头F方向(参照图7)移动。此时,纵向输送驱动轴151向箭头E方向转动(参照图8)。
其间,取出装置200从右端的育苗孔穴21顺次取出苗22向栽种装置7供给苗22,其后在载苗台110向最右端移动的时点,最左端的育苗孔穴21的苗22被取出装置200取出。由此,将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的全部的苗22取出。
此时构成为,与纵向输送驱动轴151一起向箭头E方向转动的在纵向输送驱动轴151的右端固定的纵向输送驱动臂150的前端部上转动自如地安装的牵制辊152,在开始与输送臂140的第一凹部143a的接触后,稍迟开始与输送具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的接触,因此托盘输送具121伴随着输送臂140的顺时针的转动临时上升移动后,以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开始逆时针转动。
即,托盘输送具121向箭头121a0(参照图7(b),图8)的方向临时上升移动,从而在此之前保持于切口部112a(参照图7(b))的托盘输送具121的突起部121ab(参照图7(b))从切口部112a脱出,并且在此之前在育苗孔穴21的背侧的间隙21a待机的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也在该间隙21a的范围内向箭头121a0的方向上升移动。此后,输送具臂130以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开始逆时针转动,从而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向箭头121a1(参照图8)的方向移动。并且,切口部112a的切口深度,设定为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能够在间隙21a的范围内移动的程度。
此后,牵制辊152进一步持续转动,则牵制辊152持续与输送具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的接触,因此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维持位于退避槽111a的状态。此时,同时地牵制辊152从输送臂140的第一凹部143a向第二凸部143b移动,因此输送臂140进一步顺时针转动,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结果是维持位于退避槽111a的状态,向箭头121a2(参照图8)的方向移动。
此后,牵制辊152进一步持续转动,则在牵制辊152与输送具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为非接触状态的同时,通过输送具臂拉伸弹簧161的复原力,输送具臂130以前端部的前端轴部142为中心顺时针瞬时地转动,从而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向从间隙21a以育苗孔穴21的一列量位于上侧的间隙21b,如箭头121a3所示那样移动。
此后,牵制辊152进一步持续转动,则牵制辊152一边与输送臂140的第三凹部143c接触一边移动,因此通过输送臂拉伸弹簧160的复原力,将输送臂140向下方拉伸,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结果是维持位于间隙21b的状态,并且向箭头121a4(参照图8)的方向移动,并且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突起部121ab在切口部112a上保持。
并且,向箭头121a4(参照图8)的方向移动的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维持位于育苗孔穴21的背侧的育苗孔穴彼此的间隙的状态,载苗台110开始向箭头G方向、即左方向移动,则取出装置200从左端的育苗孔穴21顺次取出苗22向栽种装置7供给苗22,此后在载苗台110向最左端移动的时点,将最右端的育苗孔穴21的苗22用取出装置200取出。由此,将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的全部苗22取出。
并且,其间,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的突起部121ab在切口部112a上保持,因此能够防止因为进入育苗孔穴21的苗22的重量而使托盘20向下方偏移动作。
并且,将育苗孔穴21的横一列量的全部苗22取出时,则与上述不同,在纵向输送驱动轴151的中央位置固定的纵向输送驱动臂150的前端部上转动自如地安装的牵制辊152,开始输送具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与输送臂140的第一凹部143a的接触。
通过重复上述动作,托盘20向右方向或左方向移动,并且以育苗孔穴21的一列量间歇地进行纵向输送。
由此,能够获得紧凑构造的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并且,能够通过引导轨道155、导程凸轮轴171的简单的构造将托盘搬运路111左右移动地支撑。
并且,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在托盘搬运路111的平面部111b上配置,因此托盘20不会像内侧挠曲,因此在育苗孔穴21的背侧,能够确保一定宽度的间隙21a、21b,因此托盘输送具121能够可靠地进入间隙21a、21b。
并且,在托盘搬运路111的平面部111b的下游侧设有曲面部111c,因此托盘20沿着该曲面挠曲。因此,在托盘输送时,托盘输送具121向箭头121a2的方向移动时,该挠曲成为阻力,能够防止托盘20向下游侧偏移。
接着,参照图12对在操作把手8的左右一对的把手握柄8L、8R的附近配置的各种操作手柄、以及操作部600进行说明。图12是对在操作把手8的左右一对的把手握柄8L、8R的附近配置的各种操作手柄、以及操作部600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如图12所示,在操作把手8左侧的把手握柄8L的附近设置主离合器手柄80,在右侧的把手握柄8R附近设有使液压升降缸10动作的升降操作手柄81。
升降操作手柄81构成为能够手动切换为“下降”、“中立”、“上升”的3阶段,当切换为”下降”位置时,液压升降缸10为了使行驶车体15下降而动作,通过后述的传感器板710(参照图13)停止下降,并且如果后述的栽种通断按钮620(参照图12)为ON状态,则栽种离合器420为“通”状态,开始栽种作业。
并且,当将升降操作手柄81切换为“中立”位置时,则使栽种作业停止,当切换为“上升”位置时,则液压升降缸10为了使行驶车体15上升而动作。
并且,如图12所示,在操作面板601上,从其左端朝向右端顺序地,配置有:(1)在使行驶车体15的行驶停止的状态下仅使栽种具11动作的空植操作按钮610;(2)当升降操作手柄81向使行驶车体15下降的下降操作位置操作时,切换为与该下降操作连动地使栽种具11动作的状态、不与该下降操作连动的状态的任一个状态的栽种通断按钮620;(3)至少显示栽种株距的显示部630;(4)至少调节栽种株距的调节按钮640。
并且,栽种通断按钮620与空植操作按钮610电气串联地相连,因此在对空植操作按钮610进行ON操作时,也对栽种通断按钮620进行ON操作,从而栽种具11动作。
这里,对显示部630进一步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中,通过变速手柄190,根据指定进行低速行驶的栽种作业的“栽种1”、或是指定进行高速行驶的栽种作业的“栽种2”,使显示部630上可显示的栽种株距的范围不同。
具体而言,在将变速手柄190设定为“栽种1(低速行驶)”时,作业者能够设定的栽种株距的范围是22cm~40cm,在将变速手柄190设定为“栽种2(高速行驶)”时,作业者能够设定的栽种株距的范围是32cm~70cm,但是可以在控制部800的存储部810中预先初始设定。这些初期设定值构成为可以分别变更。例如构成为,在对“栽种1”和“栽种2”的速度比进行变更的情况下,在操作部600中,在切换为对栽种株距的范围进行变更的模式后,使用调节按钮640,对栽种株距的范围分别独立地变更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来自第一变速开关198和第二变速开关199的输出信号判定变速手柄190设定为“栽种1”和“栽种2”任一个的控制部800(参照图14),对显示部630输出与该判定结果对应的指令。由此,显示作业者能够设定的栽种株距的范围。
即构成为,在显示部630的左半部区域,同时地显示作业者能够设定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即上限和下限,并且在右半部区域上将栽种株距的中间值作为临时值显示。
作业者在显示部630的左半部显示区域上显示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内,为了将在显示部630的右半部显示区域上显示的临时值变更为所需的株距,操作调节按钮640。
这样为了实现由作业者设定的栽种株距,控制部800利用(i)通过调节按钮640设定的栽种株距的数值信息;(ii)判定通过变速手柄190设定“栽种1”和“栽种2”任一个的来自第一变速开关198和第二变速开关199的ON信号的有无,决定用于使栽种离合器420为“通”状态的螺线管470的动作周期,按照该决定的动作周期,使螺线管470通电。
由此,利用与通过变速手柄190指定的行驶速度(“栽种1(低速)”、“栽种2(高速)”)对应的能够显示栽种株距的范围的显示部630,从而作业者能够在与指定的行驶速度对应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内,设定适当的栽种株距。
例如,将行驶速度设定为较慢的模式时,以较窄的栽种株距进行栽种。因此,栽种具的动作速度不会过快,因此能够实现栽种精度的提高。并且,在将行驶速度设定为较快的模式时,以较宽的栽种株距进行栽种。因此,能够使作业效率提高。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例如在想要以较窄的栽种株距栽种时,减慢行驶速度而使栽种具的动作速度不会过快,能够实现栽种精度的提高,在想要以较宽的栽种株距栽种时,能够加快行驶速度而使作业效率提高。
并且,能够与农田或行驶速度等作业条件对应地,设定为适当的栽种株距。
即,例如在倾斜地进行栽种作业的情况下,在上升倾斜面和下降倾斜面上,为了实现相同的栽种株距,需要进行考虑行驶车体15的打滑的栽种株距的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栽种1”和“栽种2”中,在与双方对应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内,设定重叠的范围,从而能够在上升倾斜面和下降倾斜面上,实现相同的栽种株距。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叠的栽种株距的范围是32cm~40cm。因此,在上升倾斜面上,考虑打滑,将变速手柄190设定为能够高速行驶的“栽种2(高速)”,将栽种株距设定为33cm。
另一方面,在下降倾斜面上,考虑打滑,将变速手柄190设定为能够低速行驶的“栽种1(低速)”,将栽种株距设定为30cm。
由此,实际的栽种株距,在上升倾斜面上能够实现31.5cm、在下降倾斜面上能够实现31.5cm。
并且,在“栽种1”和“栽种2”中,使栽种株距的调节范围不同,除了应对倾斜地的上升下降之外,还具有在以较宽的株距栽种时加快行驶速度而使作业效率提高的效果。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存储部810,相当于本发明的存储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800,相当于本发明的决定部的一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调节按钮640,相当于本发明的株距切换部的一例。
这里,再次回到操作面板601的说明。即,根据上述构成,栽种通断按钮620在操作面板601的中央部附近配置,因此易于操作。
并且,空植操作按钮610在与配置其它操作按钮的上表面601a不同的后面601b的左侧配置,因此能够减少作业者的误操作。
并且,显示部630在操作面板601的中央附近配置,因此容易确认。
调节按钮640在上侧具备向扩大株距的方向变化的“上升”按压开关640a、和在下侧具备向减小株距的方向变化的“下降”按压开关640b。
根据上述构成,对“上升”按压开关640a、“下降”按压开关640b进行操作,从而将表示株距的数值直接在显示部630上显示,因此作业者容易辨认株距。
接着,主要参照图13、图14,以基于栽种深度调整机构700、栽种通断按钮620、升降操作手柄81等的操作,控制进行栽种的通断的螺线管470等的动作的控制部800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栽种深度调整机构700的概略构成的左侧视图,图14是说明向控制部800上的输入输出的概略框图。
如图13所示,栽种深度调整机构700,具备:(1)通过与农田面701接触将苗的栽种深度保持一定的底面平缓弯曲的传感器板710;(2)作为侧视时大致为L字形状的板状部件,L字的弯曲部通过转动支撑轴721相对于行驶车体15可转动地支撑,向后方延伸的一端部722与传感器板710的前端部711经由转动支撑轴722a转动自如地连结,并且向上方延伸的另一端部723,与传递作业者通过手动操作设定传感器板710的垂直(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深度手柄730动作的传递杆740的前端部741转动自如地连结的深度臂720;(3)将深度臂720从主框架17摆动自如地悬挂的弹簧750;(4)作为在侧视时大致为L字形状的板状部件,L字的弯曲部通过转动支撑轴761相对于行驶车体15可转动地支撑,在转动支撑轴761的下部形成有长孔762,并且通过与上端部763连结的拉伸弹簧766,为了将转动支撑轴761作为轴芯向箭头Y方向转动而施力,相对于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前端部764用杆765连结的反向臂760;(5)以通断检测手柄771位于反向臂760的长孔762的前端侧方式,在反向臂760上配置的栽种开关770;(6)在一端部781上设置的连结销781a插入长孔762内,另一端部782经由连结轴783与传感器板710的上端部712转动自如地连结的传感器杆780。
并且构成为,传感器杆780与向传感器板710的上方向的摆动引起的传感器板710的上端部712的箭头Z方向的摆动连动,从而其一端部781的前端缘部781b向推压通断检测手柄771的方向移动,使栽种开关770为ON。
根据上述构成,深度臂720通过弹簧750悬吊,因此能够消除深度臂720与深度手柄730的连结部分的晃动,通过深度手柄730设定的深度稳定。并且,虽然弹簧750是悬吊深度臂720的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深度臂720向主框架侧推压的构成。
并且,根据上述构成,反向臂760在推压传感器板710的方向上通过拉伸弹簧766拉伸,因此能够消除传感器杆780和反向臂760的晃动。
并且,通过改变拉伸弹簧766的弹性力,能够改变推压传感器板710的力。
接着,参照图14对在操作面板601的下方设置的控制部800对螺线管470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控制部800中构成为,至少输入来自栽种通断按钮620的通断信号、升降操作手柄81的切换信号、来自栽种开关770的通断信号,通过这些输入信号,向螺线管470输出脉冲信号。
基于以上构成,主要参照图12~图14,以控制部800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这里,使苗移植机1向农田的规定位置移动后,分为(1)要开始栽种作业的场面;其后(2)一边在农田内栽种作业一边行驶的场面;以及(3)到垄的端部折返的场面进行说明。
(1)要开始栽种作业的场面:
在使苗移植机1向农田的规定位置移动时,将栽种通断按钮620设定为“通”状态,将升降操作手柄81设定为“上升”位置,行驶车体15的车高处于较高的位置。
并且,作业者将变速手柄190设定为“栽种1”。由此,第一变速开关198为ON,第二变速开关199为OFF,仅从第一变速开关198将ON信号向控制部800输送。控制部800接受来自第一变速开关198的ON信号,并且不接受来自第二变速开关199的ON信号,因此判定为设定“栽种1(低速)”,读出在存储部810中预先存储的“栽种1(低速)”所对应的栽种株距的范围“22cm~40cm”,在显示部630的左半部显示区域上显示。
作业者观察在显示部630上显示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在确认所需的栽种株距即50cm没有进入该范围后,对变速手柄190进行操作,切换为“栽种2(高速)”。这样的话,这次在显示部630的左半部显示区域上,显示栽种株距的范围“32cm~70cm”,并且在右半部显示区域上作为栽种株距的临时值显示51cm。
作业者按压调节按钮640,将临时值的51cm变更为自己所需的50cm。由此,完成栽种株距的设定。
接着,作业者将升降操作手柄81操作至“下降”位置,降低行驶车体15的车高,从而使传感器板710与行驶车体15一起朝向农田面701下降。
当传感器板710与农田面701接触时,则传感器板710的前端部711向箭头Z方向(参照图13)转动,因此传感器杆780的前端缘部781b向推压通断检测手柄771的方向移动,使栽种开关770为ON,从而将来自栽种开关770的ON信号向控制部800输入。
控制部800在AND条件下从栽种通断按钮620接受表示“通”状态的信号,从升降操作手柄81接受表示“下降”位置的信号,从栽种开关770接受“ON”信号,从而输出使螺线管470通电的信号。
由此,栽种离合器420从“断”状态切换为“通”状态,开始栽种作业。
即构成为,控制部800接受上述各种信号,判断为满足栽种条件时,首先将栽种离合器420切换为“通”状态,使栽种具11动作,因此在作业者对升降操作手柄81进行操作等而开始栽种作业时,栽种具11立即栽种第一株苗。由此,能够从农田端开始栽种动作。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包含传感器板710和栽种开关770的构成,相当于本发明的高度检测部的一例。
(2)一边在农田内进行栽种作业一边行驶的场面:
这里,升降操作手柄81处于“下降”位置,传感器板710根据农田面701的凹凸而上下动作。
并且,控制部800相对于螺线管470,为了以规定的动作周期通电,将脉冲信号以其动作周期输出。因此,栽种离合器420通过螺线管470通电而成为“通”状态,并且间歇用凸轮441开始转动而在进行1个旋转后结束(即进行一个苗的栽种动作后结束)则以该动作周期重复进行返回“断”状态的一系列的动作。
由此,能够间歇地进行栽种作业,实现所需的栽种株距。
这里,规定的动作周期,基于通过作业者指定的“栽种2(高速)”对应的行驶速度、以及通过作业者选择的栽种株距的值即50cm,通过控制部800决定。并且,规定的动作周期通过控制部800内的定时器进行计数。
根据传感器板710的上下动作,液压升降缸10进行如下动作。
即,当传感器板710向上方移动时,则传感器板710的前端部711以转动支撑轴722a为中心向箭头Z方向移动,并且当在传感器杆780的一端部781上设置的连结销781a向推压长孔762的前缘部的方向移动时,则反向臂760以转动支撑轴761为轴芯在图13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该动作经由杆765向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传递,向液压升降缸10伸长的方向动作,行驶车体15的车高升高。
另一方面,当传感器板710向下方移动时,传感器板710的前端部711以转动支撑轴722a为中心向与箭头Z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在传感器杆780的一端部781上设置的连结销781a向从长孔762的前缘部远离的方向移动,则受到拉伸弹簧766的拉伸力使反向臂760以转动支撑轴761为轴芯向箭头Y方向转动,该动作经由杆765向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传递,向液压升降缸10缩短的方向动作,行驶车体15的车高降低。
通过上述动作,即使在农田面701上有凹凸,也能够将苗的栽种深度保持一定。
(3)到垄端折返的场面:
在该场面下,作业者为了中断栽种作业,使升降操作手柄81从“下降”位置向“中立”位置移动。
由此,控制部800接受来自升降操作手柄81的表示“中立”位置的信号,停止对螺线管470的脉冲信号的输出。由此,在栽种离合器420从“通”状态切换为“断”状态后,连续维持“断”状态,从而中断栽种作业。
进而,作业者为了使行驶车体15朝向相邻的垄折返,使升降操作手柄81从“中立”位置向“上升”位置移动。
与该升降操作手柄81的操作所对应的线缆82的动作连动地,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省略图示)动作,向液压升降缸10伸长的方向移动,从而行驶车体15的车高升高。
此时,传感器板710下降,栽种开关770为OFF状态,不会从控制部800输出任何信号。
并且,栽种离合器420维持“断”状态,继续栽种作业中断的状态。
因此作业者使行驶车体15折返。
接着,作业者使升降操作手柄81从“上升”位置经过”中立”位置向“下降”位置移动,则与升降操作手柄81的操作所对应的线缆82的动作连动地,液压切换阀部40具备的升降操作阀动作,向液压升降缸10缩短的方向移动,从而开始使行驶车体15的车高降低。并且,通过升降操作手柄81的上述操作,将表示升降操作手柄81处于“下降”位置的信号向控制部800输出。
并且,行驶车体15的车体降下,不久传感器板710与农田面701接触后,则与在上述项目(1)中说明的情况同样地,栽种开关770为ON,将该信号输入控制部800。
栽种通断按钮620保持“通”状态,因此控制部800在AND条件从栽种通断按钮620接受表示“通”状态的信号,从升降操作手柄81接受表示“下降”位置的信号,从栽种开关770接受“ON”信号,从而输出使螺线管470通电的信号。即,控制部800与上述同样地,相对于螺线管470,为了以规定的动作周期通电,将脉冲信号以该动作周期输出。
由此,栽种离合器420从“断”状态向“通”状态切换,再次开始栽种作业。
并且构成为,这种情况下,作业者对升降操作手柄81进行操作等而再次开始栽种作业时,控制部800内的定时器的计数复位,因此在下一个垄上,栽种具11也能够立即栽种第一株苗。由此,能够始终从农田端开始栽种动作。
根据上述构成,将栽种通断按钮620置于“通”状态,仅对升降操作手柄81进行操作,开始上述的(1)栽种作业,此后(2)一边在农田内进行栽种作业一边行驶,并且(3)在到垄端折返后,再次连续进行栽种作业等一系列的作业。
接着,对在发动机12和变速箱4(图2参照)之间配置液压泵850的构成,主要使用图15进行说明。图15是对在发动机12和变速箱4之间配置液压泵850的构成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如图15所示,第一传动带855在接受来自发动机12的驱动力而旋转的发动机带轮860和用于向主传动箱4传递驱动力的变速箱带轮865之间悬挂。第二传动带870在接受来自发动机12的驱动力而旋转的发动机带轮860和用于使液压泵850转动的液压带轮875之间悬挂。
第一传动带855和第二传动带870,左右并列地配置。
并且,在第一张紧臂880的前端部上,将用于使第一传动带855张紧的第一张紧带轮881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第二张紧臂882的前端部上,将用于使第二传动带870张紧的第二张紧带轮883转动自如地安装。
第一张紧臂880与第二张紧臂882,左右并列地配置,并且以相同的轴885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安装。
根据以上构成,能够实现动力传动机构的构成简化,并且实现紧凑化。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机体控制机构500,对图2所示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例如也可以是图16(a)~图16(c)所示的构成。
这里,图16(a)~图16(c)是表示机体控制机构500之外的机体控制机构900的例子的图,图16(a)是另一机体控制机构900的概略俯视图、图16(b)是另一机体控制机构900的概略侧视图、图16(c)是液压杆装置910L的概略放大部分侧视图,以下参照这些附图进行说明。并且,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6(a)所示,液压升降缸10的缸杆端901,经由弹簧902与左右延伸的横杵903连结。并且,在横杵903的左右两端部上设有在左右一对的摆臂904之间连结的液压杆装置910L、910R。并且,在左侧的液压杆装置910L和横杵903之间,倾斜地配置有副缸906。
如图16(b)所示构成为,与液压杆装置910向前后方向的摆动对应地,摆臂904以转动轴905为中心前后摆动,与其连动地,行驶传动箱9转动,从而后轮3上下摆动。
并且,如图16(c)所示,液压杆装置910,具备:(1)在摆臂904的上端部的两侧转动自如地连结的左右一对的板911L、911R;(2)在左右一对的板911L、911R之间配置的延长杆部912;(3)将该延长杆部912的后端部912a经由螺母913可伸缩地安装的液压杆部914;(4)利用延长杆部912的凸缘部912b、左右一对的板911L、911R的凸缘部911La(911Ra),在左右一对的板911L、911R和延长杆部912的外周上嵌入的弹簧座用垫圈915;(5)插入弹簧座用垫圈915之间、以围绕左右一对的板911L、911R和延长杆部912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压缩弹簧916。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利用压缩弹簧916吸收后轮3微小的上下移动,从而抑制行驶车体15的微小摇摆,发挥缓和左右倾斜传感器41动作引起副缸906频繁动作的缓冲功能。
并且,通过对螺母913进行操作,能够调节延长杆部912的长度,因此例如可以根据农田的条件,在需要抑制行驶车体15的摇摆时,通过紧固螺母913,锁定压缩弹簧916的缓冲功能。由此,在后轮3根据农田面的凹凸频繁地上下移动时,该上下移动直接向行驶车体15传递,左右倾斜传感器41频繁地动作,与其连动地,水平用液压缸14频繁地动作,缓和行驶车体15的左右摇摆。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不具备用于擦除在栽种具11的内壁面上附着的泥等的刮板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刮板(省略图示)在栽种具11的左侧(左右一方侧)配置,当栽种具11的前端部向前后打开而上升时,刮板从栽种具11的前端部进入栽种具11的内部将内壁面上附着的泥等擦除的构成。在该构成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压地轮13与在栽种具11的左侧退避的刮板干涉,优选将压地轮安装框架(省略图示)在向刮板的更左侧(左右一方侧)退出的位置上配置。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托盘搬运路111具备退避槽111a、平面部111b、曲面部111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7所示,是还具备从平面部111b的上端部的两侧向斜上方延伸的托盘导角111e的构成。
根据该构成,作为简单而轻量的构成,能够将更多的苗22装载于托盘供给装置100。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移植物使用蔬菜等的苗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种薯等各种移植物。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具备作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苗移植机1的托盘供给装置100的变形例的第二托盘供给装置100的本发明的移植机的一例即第二苗移植机,使用附图对其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苗移植机101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苗移植机1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2中,最初使用图18~图21,对切换使载苗台1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导程凸轮轴171的旋转速度的第二齿轮机构1182进行说明,接着使用图22对与托盘纵向输送装置120的动作连动、使为了以适当的时间限制托盘20在纵方向上的移动而向托盘20提供的推压力变化的托盘推压装置920进行说明。
图18是本实施方式2的第二苗移植机101的俯视图,图19是用于对图18中所示Q部的第二齿轮机构1182中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说明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并且,图19是从行驶车体15的前方侧看Q部的图,并且是主要用于清楚说明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因此对各齿轮的啮合示出了图20所示的A1-A2-A3部分的断面,省略了滑动手柄540的图示。
并且,图20是图18中所示的Q部的放大右侧视图,图21是从R方向即行驶车体15的后方侧看图20的滑动手柄540的后视图。
如图19所示,在苗输送传动箱180的内部,分别配置有:
(i)将来自发动机12的驱动力向在纵向输送驱动轴151的前端部固定的链轮183传递的纵向输送驱动链带181;
(ii)为了将向链轮183传递的驱动力向切换装置510传递,与链轮183邻接配置并且在纵向输送驱动轴151上固定的传递齿轮184;
(iii)切换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参照图18)对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量的、即用于切换导程凸轮轴171的转速的切换装置510(但是,后述的滑动移动机构530除外);
(iv)用于以不同的路径接受通过切换装置510变速的驱动力的在导程凸轮轴171的前端部上邻接配置并固定的小径齿轮185a以及大径齿轮185b。
并且,切换装置510如图19、图20所示,具有:
(i)将来自发动机12的驱动力经由链轮183从传递齿轮184接受的驱动齿轮511相对于主轴花键连接并且在其主轴的轴方向上将其主轴自身可滑动地配置的切换传动轴520;
(ii)相对于切换传动轴520转动自如地间隙配合的传动比不同的第一切换齿轮512a以及第二切换齿轮512b;
(iii)用于使切换传动轴520在轴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在苗输送传动箱180的外侧配置的滑动移动机构530(参照图20)。
并且,在切换传动轴520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在轴方向上较长的大致椭圆形的突起部(键部)521。另一方面,在将切换传动轴520转动自如地插入的第一切换齿轮512a和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各自的中心部的贯通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与突起部521嵌合的凹部(省略图示)。
并且,在切换传动轴520的外端部侧的全周上,如图19所示,在端缘部523的内侧形成有规定宽度的槽部522。
另一方面,在苗输送传动箱180的外部配置的滑动移动机构530,如图20、图21所示构成为包括:
(i)为了使切换传动轴520在其主轴的轴方向上往复移动而作业者通过手动使其可动的滑动手柄540;
(ii)从滑动手柄540的转动支点541,在滑动手柄540上垂直地立设并固定的支撑轴542;
(iii)可转动地支撑支撑轴542的在滑动手柄540侧配置的第一支撑板542a,以及可转动地支撑支撑轴542的在切换传动轴520侧配置的第二支撑板542b;
(iv)在支撑轴54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固定、从其前端部与支撑轴542平行地更突出的圆柱状的滑动销543;
(v)比滑动手柄540的转动支点541靠近机体的中心、并且比转动支点541在滑动手柄540的把持部540a侧,在滑动手柄540上垂直地立设的弹簧固定销544;
(vi)在弹簧固定销544与机体侧之间安装的拉伸弹簧545。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切换装置510相当于本发明的输送量切换装置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驱动齿轮511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齿轮的一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切换传动轴520相当于本发明的切换传动轴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切换齿轮512a、第二切换齿轮512b相当于本发明的2组的切换齿轮的一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手柄540相当于本发明的滑动手柄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拉伸弹簧545相当于本发明的弹簧部件的一例。
滑动手柄540的把持部540a,如图21所示,在向上方配置的情况下,滑动销543在图21中处于斜左上位置(在图21中以虚线表示),在将切换传动轴520的槽部522的内侧内壁522b向最内侧压入的状态下(参照图21的槽部522的内侧内壁522b的移动范围W),示出切换传动轴520在图19、图21所示箭头N的方向上滑动到限界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切换传动轴520的突起部521(参照图19)与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嵌合。
与此相对,在将滑动手柄540的把持部540a向图21所示箭头S的方向转动180°的情况下,滑动销543在图21中向斜右下位置(图21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移动(参照图21的滑动销543的移动范围V),从而在滑动销543将切换传动轴520的槽部522的外侧内壁522a向最外侧压出的状态下,成为切换传动轴520在图19所示箭头M的方向上滑动到限界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切换传动轴520的突起部521与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嵌合。
这样,当滑动手柄540的把持部540a位于正上时,经由第二切换齿轮512b,导程凸轮轴171以低速转动,当滑动手柄540的把持部540a位于正下时,经由第一切换齿轮512a,导程凸轮轴171以高速转动。并且,在从滑动手柄540向切换传动轴520的操作传递路径上,构成由比滑动销543的外径大的槽部522的宽度构成的通融机构,成为滑动销543从滑动手柄540的转动操作途中推压外侧内壁522a或内侧内壁522b使切换传动轴520滑动的构成,与滑动手柄540的滑动量无关地,将滑动手柄540的操作行程(转动操作角度)设定为所需的180度。
因此,在切换速度后,滑动手柄540不会横向飞出,因此不会造成妨碍。
并且,上述通融机构除了由上述那样的槽部522的宽度构成以外,也可以由从滑动手柄540向滑动销543联系操作的圆弧状的长孔构成。并且,上述长孔在滑动手柄540上形成以支撑轴542为中心的圆弧状,也可以是插入滑动销543的构成。在该构成中,滑动手柄540以转动支点541为中心转动,但是不与支撑轴542固定。并且,滑动销543的前端部可滑动地插入切换传动轴520的槽部522(在该构成的情况下,槽部522的槽的宽度可以是滑动销543的前端可滑动地插入的程度),并且滑动销543的根基部,如上所述,插入在滑动手柄540上形成的长孔。另外,滑动销543在支撑轴542的外周面上固定。并且,在滑动销543转动时,为了避免干涉,在上述的第一支撑板542a、以及第二支撑板542b(参照图20)上适宜地形成有缝隙。
根据该构成,当使滑动手柄540转动时,则长孔同时转动,与从滑动手柄540的转动操作途中将滑动销543的根基部向长孔的一方侧的内壁或另一方侧的内壁推压而与支撑轴542一起转动同时地,滑动销543的前端部推压外侧内壁522a或内侧内壁522b而使切换传动轴520滑动。
并且,在滑动手柄540的表面上将导程凸轮轴171的输送速度的显示以2种、上下方向分别相反的方式显示。在滑动手柄540向上配置时,处于能够读出“200”的数字的朝向,意味着设定为与育苗孔穴21在纵横方向上开设200穴的苗托盘(纵20列×横10列)的横方向的育苗孔穴21的间距配合的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量。
并且,当滑动手柄540向下配置时,处于能够读出“128”的数字的朝向,意味着设定为与育苗孔穴21在纵横方向上开设128穴的苗托盘(纵16列×横8列)的横方向的育苗孔穴21的间距配合的载苗台110的横向输送量。
由此,从数字显示的朝向,可以直观地理解所设定的横向输送量,易于分辨。
这里,对在弹簧固定销544与机体侧之间安装的拉伸弹簧545进一步进行说明。
突起部521例如在与第一切换齿轮512a、或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嵌合的情况下,在转动方向上的相互位置配合之前无法嵌合。因此,当没有临时设置拉伸弹簧545时,作业者在双方位置配合之前,必须推压滑动手柄540。并且,过度推压时则可能导致滑动手柄540等破损。
因此构成为,通过设置上述的拉伸弹簧545,在将滑动手柄540设定于上方或下方的位置时,在突起部521与第一切换齿轮512a、或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嵌合之前,为了暂时地维持待机的状态,拉伸弹簧545的拉伸力向固定销544作用,因此当双方位置配合时,通过该拉伸力,能够安全且可靠地进行突起部521与凹部的嵌合。并且,拉伸弹簧545是在滑动手柄540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之间的大致中央(滑动手柄540朝向大致水平方向的姿态)越过死点的构成。
根据以上构成,经由链轮183从传递齿轮184接受动力的驱动齿轮511,相对于切换传动轴520花键连接,因此使切换传动轴520转动。
此后,作业者在将滑动手柄540朝向上方设定的情况下,通过滑动移动机构530,使切换传动轴520朝向内侧(参照图19的箭头N)换挡。由此,在切换传动轴520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突起部521,向第二切换齿轮512b侧换挡,因此向同方向换挡的突起部521,与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嵌合,切换传动轴520的转动,经由第二切换齿轮512b,向大径齿轮185b传递,导程凸轮轴171低速转动。
另一方面,作业者在将滑动手柄540向下方设定的情况下,通过滑动移动机构530,使切换传动轴520向外侧(参照图19的箭头M)换挡。由此,在切换传动轴520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突起部521,向第一切换齿轮512a侧换挡,因此向同方向换挡的突起部521,与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嵌合,切换传动轴520的转动,经由第一切换齿轮512a,向小径齿轮185a传递,导程凸轮轴171高速转动。
接着,使用图22对托盘推压装置920进行说明。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托盘推压装置920的概略侧视图。
如图22所示,托盘推压装置920构成为具备:
(i)在托盘搬运路111的两胁设置的、防止托盘20的横方向上的位置偏移的横向偏移防止导板921;
(ii)在横向偏移防止导板921的侧面上立设并固定的挡块轴922;
(iii)一端部在挡块轴922上转动自如地安装,并且另一端部沿着横向偏移防止导板921向斜下方延伸,并且该另一端部的前端部923a为了在横向偏移防止导板921的上端缘部921a上横断而弯曲成大致L字状的(在图22中从手前侧向内侧弯曲的)第一推压板923;
(iv)一端部在挡块轴922上转动自如地安装,并且另一端部向在输送具臂130的上端部安装的圆柱状的销132的斜上方延伸,并且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的中央附近的下端缘部924a与圆柱状的销132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推压板924;
(v)作为在挡块轴922上卷绕的涡卷状的弹簧部件,一方端925a对第一推压板923提供在图22侧视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向的力,并且另一方端925b对第二推压板924提供在图22侧视时向顺时针反向转动的、即下端缘部924a与圆柱状的销132抵接的方向的力的托盘推压用弹簧925。
并且,销132兼有安装输送具臂拉伸弹簧161的一方端的支点的功能、使第二推压板924动作的凸轮的功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托盘搬运路111上设定托盘20时,呈凸缘状向外侧突出的托盘20的外周缘部20a是以在横向偏移防止导板921的上端缘部921a、大致L字状弯曲的前端部923a的下端边缘部923b之间夹持的状态配置的构成。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托盘推压装置920相当于本发明的托盘推压装置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托盘供给装置100相当于本发明的托盘供给装置的一例。
在以上构成中,接着对托盘推压装置920的动作参照图22进行说明。
这里,托盘输送具121的突起部121ab(参照图7(b))从切口部112a脱出后,分为(1)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向箭头121a1(参照图22)的方向移动的场面;(2)向箭头121a3(参照图22)的方向移动的场面进行说明。
(1)向箭头121a1(图22参照)的方向移动的场面:
输送具臂130以前端轴部142为中心逆时针方向开始转动,从而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向箭头121a1(参照图22)的方向移动。
由此,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从托盘20的间隙21a脱出,因此托盘20因自重而向下方偏移动作。
另一方面,与输送具臂130以前端轴部142为中心逆时针方向开始转动同时地,在输送具臂130的上端部安装的销132以前端轴部142为中心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通过托盘推压用弹簧925的复原力与销132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推压板924,以挡块轴922为中心逆时针方向转动。
第二推压板924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涡卷状的托盘推压用弹簧925的另一方端925b,向进一步卷绕该涡卷部的方向移动,因此该一方端925a相对于第一推压板923的前端部923a的下端边缘部923b,向对加强托盘20的外周缘部20a的推压力的方向作用。
由此,能够阻止托盘20因自重而向下方错动的动作。
(2)向箭头121a3(参照图22)的方向移动的场面:
在牵制辊152与输送具臂130的弯曲缘部131a为非接触状态的同时,输送具臂130通过输送具臂拉伸弹簧161的复原力以前端轴部142为中心顺时针瞬时转动,从而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向从间隙21a以育苗孔穴21的一列量位于上侧的间隙21b,如箭头121a3(参照图22)所示那样移动。
由此,托盘输送具121的中央部121a可靠地插入托盘20的间隙21b,托盘20转入向下方的输送动作。
另一方面,与输送具臂130通过输送具臂拉伸弹簧161的复原力以前端轴部142为中心顺时针瞬时转动同时地,在输送具臂130的上端部安装的销132,以前端轴部142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从而通过托盘推压用弹簧925的复原力与销132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推压板924,以挡块轴922为中心顺时针转动。
当第二推压板924顺时针转动时,涡卷状的托盘推压用弹簧925的另一方端925b,向释放该涡卷部的方向移动,因此该一方端925a相对于第一推压板923的前端部923a的下端边缘部923b,向缓和托盘20的外周缘部20a上的推压力的方向作用。
由此,在托盘输送具121向箭头121a4的方向(参照图22)移动时,能够将托盘20向下方平滑地输送。
根据以上说明的构成,能够防止托盘20因重量向下方偏移落下。
并且,由于第一推压板923推压托盘20的外周缘部20a,因此与将上述育苗孔穴21在纵横方向上开设200穴的苗托盘(纵20列×横10列)或开设128穴的苗托盘(纵16列×横8列)等托盘20的尺寸无关地进行推压。
并且,由于用第一推压板923的前端部923a的下端边缘部923b推压托盘20的外周缘部20a,因此是简单的构造而托盘20不易打滑。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第二苗移植机101的第二托盘供给装置100上的第二齿轮机构1182(参照图19)之外的其它构成例即第三齿轮机构2182,使用附图对其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3的第三齿轮机构2182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第二齿轮机构1182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图23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3的第三齿轮机构2182中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说明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并且,图23是主要用于清楚说明力的传递路径的图,因此苗输送传动箱180或滑动手柄540在图中没有表示。并且,图23与图19同样地是相当于图20所示A1-A2-A3部分的断面的图。
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3的第三齿轮机构2182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第二齿轮机构1182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在第二齿轮机构1182中,是切换传动轴520的突起部521与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嵌合,或者与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嵌合的构成(参照图19),而在本实施方式3的第三齿轮机构2182中构成为,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滑动方向(与图23的箭头M方向和箭头N方向对应)的轴芯正交地形成的圆筒状的槽1521中被压缩弹簧1522始终向外侧推压的滚珠部件1523,与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1512a嵌合,或者与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1512b嵌合。
以下参照图23以上述区别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接受从传递齿轮184传递的驱动力的驱动齿轮511,相对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花键连接,并且以第一切换齿轮512a为基准,在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端缘部523侧配置。并且,以第一切换齿轮512a为基准,在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端缘部523相反的一侧,将轴环部件1524经由其间邻接配置第二切换齿轮512b。轴环部件1524是插入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环状的部件,在该环形状的内周侧的两端部上,形成有与滚珠部件1523的表面点接触的圆锥部1524a、1524b。
并且,滚珠部件1523的直径比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宽度、以及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宽度大。
另外,在滚珠部件1523与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1512a嵌合时,与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1512b嵌合时,各种情况下,都是滚珠部件1523的中心位置比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表面位于内侧的构成。
接着,对滚珠部件1523的动作参照图23进行说明。
(1)在将滑动手柄540向与箭头S(参照图21)相反的方向操作、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开始向N方向(参照图23)滑动移动时:
此时的初始状态,是滚珠部件1523的半部以上的部分插入槽1521中,剩余部分压入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1512a的状态(参照在图23中实线表示的滚珠部件1523)。即,第一切换齿轮512a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啮合的状态。
在上述状态中,当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开始向N方向滑动移动时,伴随槽1521的滑动移动,滚珠部件1523也同时地滑动移动,并且滚珠部件1523沿着轴环部件1524的圆锥部1524a移动,克服压缩弹簧1522的的回弹力而压入槽1521的内侧方向。
由此,滚珠部件1523从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1512a完全脱出,因此第一切换齿轮512a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啮合解除。
(2)当继续进行滑动手柄540(参照图20)的与箭头S相反方向上的操作、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向N方向继续滑动移动时:
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向N方向进一步继续滑动移动,从而槽1521进一步滑动移动并且滚珠部件1523也滑动移动。并且,滚珠部件1523向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位置逐渐移动时,通过压缩弹簧1522的回弹力,滚珠部件1523向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1512b的间隙压出(参照在图23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滚珠部件1523)。即,第二切换齿轮512b经由滚珠部件1523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啮合的状态。
由此,导程凸轮轴171上旋转驱动力的传动,从第一切换齿轮512a向第二切换齿轮512b切换。
(3)在将滑动手柄540向箭头S(参照图21)方向操作、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开始向M方向(参照图23)滑动移动时:
此时的初始状态,是第二切换齿轮512b经由滚珠部件1523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啮合的状态(参照在图23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滚珠部件1523)。
在上述状态中,当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开始向M方向滑动移动时,伴随槽1521的滑动移动,滚珠部件1523也同时滑动移动,并且滚珠部件1523沿着轴环部件1524的圆锥部1524b移动,克服压缩弹簧1522的回弹力而压入槽1521的内侧方向。
由此,滚珠部件1523从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1512b完全脱出,因此第二切换齿轮512b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啮合解除。
(4)继续进行滑动手柄540(参照图20)的箭头S方向上的操作,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继续向M方向滑动移动时:
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继续向M方向滑动移动,从而槽1521继续滑动移动并且滚珠部件1523也滑动移动。并且,滚珠部件1523向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位置逐渐移动时,通过压缩弹簧1522的回弹力,将滚珠部件1523向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1512a的间隙压出(参照在图23中以实线表示的滚珠部件1523)。即,是第一切换齿轮512a经由滚珠部件1523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啮合的状态。
由此,导程凸轮轴171上的旋转驱动力的传动,从第二切换齿轮512b向第一切换齿轮512a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3中构成为,将轴环部件1524在第一切换齿轮512a与第二切换齿轮512b之间配置,在其内周侧的两端部上形成的圆锥部1524a、1524b与滚珠部件1523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在滑动方向(N方向或M方向)上的晃动。并且构成为,使滚珠部件1523的外径比第一切换齿轮512a以及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宽度大,使滚珠部件1523进入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1512a以及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1512b的部分的容积增大,可靠地进行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向第一切换齿轮512a或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传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3中构成为,将滚珠部件1523通过压缩弹簧1522向凹部1512a、1512b推压,从而例如在导程凸轮轴171上施加过载、成为第一切换齿轮512a或第二切换齿轮512b暂时地成为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持续转动,因此相对于凹部1512a或1512b,槽1521向转动方向位置偏移,其结果是,滚珠部件1523压入槽1521的内侧方向。并且,在凹部1512a或1512b中仅嵌入滚珠部件1523的不含中心的一部分,从而滚珠部件1523的斜的球形表面与凹部1512a或1512b附近的第一切换齿轮512a或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内径部分的肩部(即内径部分与凹部的边界)接触并推压,因此滚珠部件1523压入槽1521的内侧方向。
由此,第一切换齿轮512a或第二切换齿轮512b、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啮合解除,滚珠部件1523作为安全离合器发挥作用。即,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空转,因此能够防止第三齿轮机构的破损。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与“栽种1(低速)”对应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和与“栽种2(高速)”对应的栽种株距的范围部分重叠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各个栽种株距的范围没有重叠的构成。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栽种1(低速)”和“栽种2(高速)”的2种行驶速度所对应的2种栽种株距的范围预先存储于存储部8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与3种以上的行驶速度对应的3种以上的栽种株距的范围预先存储于存储部810的构成。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显示部630上同时显示可设定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即上限和下限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选择性地显示上限或下限的任意一方的构成。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显示部630上将可设定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在左半部显示区域上显示,并且将实际设定的栽种株距的值在右半部显示区域上显示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可设定的栽种株距的范围的显示、实际设定的栽种株距的值的显示的任意一方,在显示部630的全体显示区域上选择性地显示的构成。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显示部630上将可设定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在左半部显示区域上显示,并且将实际设定的栽种株距的值在右半部显示区域上显示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可设定的栽种株距的范围的显示、实际设定的栽种株距的值进一步显示累计的栽种根数的构成。由此,能够进行栽种根数的管理。并且,具备将显示的栽种根数复位的功能,例如也可以按照各农田计测苗的栽种根数的构成。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业者不能调节托盘推压用弹簧925的推压力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构成为将托盘推压用弹簧925的另一方端925b的固定位置可选择地设置于多个部位,从而也可以是作业者能够托盘20的重量调节推压力的构成。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推压板923的前端部923a即使在对托盘20进行纵向输送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一定的推压力推压托盘20的外周缘部20a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对托盘20进行纵向输送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推压力为零的构成。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推压板923为板状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断面形状为圆形的棒状部件。由此,不易损伤托盘20。
并且,在第一推压板923为断面形状为圆形的棒状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与大致L字状弯曲的前端部923a对应的横向偏移防止导板921的上端缘部921a的表面上,形成侧视时大致半圆形状的凹陷的构成。通过该构成,用断面形状为圆形的第一推压板的前端部推压托盘20的外周缘部20a时,其外周缘部20a沿着该凹陷的形状弯曲,因此能够确实地推压托盘20,可靠地防止托盘20的偏移。
并且,在横向偏移防止导板921的上端缘部921a的表面上形成大致半圆形状的凹陷的构成的情况下,在该凹陷的中央,形成侧视时与该凹陷的缘的高度相比前端部的高度低的突起的构成。通过该构成,通过第一推压板仅推压托盘20的外周缘部20a时,该外周缘部20a钩挂该突起,能够可靠地固定托盘20。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作为栽种离合器420使用公知的定位置停止离合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图24所示辊式的第二栽种离合器。以下,对第二栽种离合器1420进行说明。这里,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这里,图24是用于说明第二栽种离合器1420的模式的侧视图。
如图24所示,第二栽种离合器1420是从外侧的输入轴1421经由3个辊1422向内侧的输出轴1423传动旋转驱动力的构成。图24的输出轴1423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栽种离合器420的传动轴421对应。
如图24所示,输入轴1421的断面的内周形状和外周形状均为圆形状。另一方面,输出轴1423的外周形状,如图24所示,与3个辊1422的位置对应配置的3边为直线部1423a,是将这些直线部1423a彼此用圆弧部1423b连接的形状。在直线部1423a与输入轴1421的内周面1421a之间存在的间隙1424,侧视时该直线部1423a的两端部与中央部附近相比较窄,并且两端部与辊1422的直径相比较窄,并且中央部附近与辊1422的直径相比较宽。
可移动地配置于间隙1424的断面形状为圆形的辊1422,通过弹簧(未图示)施力的、断面形状为圆形的环状的释放凸轮隔圈1425,向箭头A方向(即与输入轴1421以及输出轴1423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施力。
向箭头A方向施力的3个辊1422,向直线部1423a的两端部的一方端部1423a1推压,从而3个辊1422与输入轴1421和输出轴1423同时接触。由此,输入轴1421的旋转驱动力向输出轴1423传动。
因此,在该传动状态下,输入轴1421、输出轴1423以及释放凸轮隔圈1425一体旋转。
并且,释放凸轮隔圈1425,通过图4说明的第一臂460的一端部460a,限制其A方向上的转动,则3个辊1422相对于输出轴1423向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辊1422位于输入轴1421与输出轴1423之间的间隙1424的较宽部分,辊1422从输入轴1421的内周面1421a或输出轴1423的直线部1423a分离,成为非传动状态。
成为该非传动状态时,受到惯性等的影响,当3个辊1422向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过度移动时,输出轴1423反向若干旋转等而存在输出轴1423的停止不稳定的可能。但是,在图24所示构成例中,设置与输出轴1423一体旋转的挡块板1426,从而阻挡向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3个辊1422,防止向相反方向过度移动,构成为能够防止输出轴1423的停止不稳定。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发动机12以及变速箱4等被引擎盖109覆盖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图25(a)、图25(b)中,在该引擎盖109的后部设置散热口109a的例子。图25(a)为引擎盖109的立体图,图25(b)为从H方向看图25(a)的引擎盖109的立体图。通过该图所示的散热口109a,从在引擎盖109的前面部设置的进气口109b进入的外气,对发动机12以及变速箱4等进行冷却之后,从散热口109a向后方排出。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如图15所示、在发动机带轮860与变速箱带轮865之间配置液压泵(液压齿轮泵)850的构成、即侧视时在发动机输出轴与变速箱输入轴之间配置液压泵85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侧视时在发动机带轮860(即发动机输出轴)的前方配置液压齿轮泵和交流发电机(充电用发电机)(省略图示)的构成。由此,容易从机体前方进行液压齿轮泵或交流发电机(充电用发电机)的维护。并且,在该构成的情况下,在发动机带轮860(即发动机输出轴)的前方配置的液压齿轮泵以及交流发电机、与发动机带轮860之间悬挂的传动带向发动机输出轴施加的张力,通过在发动机带轮860与变速箱带轮865之间悬挂的第一传动带855向发动机输出轴施加的张力向相反方向作用而配置。由此,相对于发动机输出轴抵消传动带的双方的张力,因此不会向发动机输出轴作用传动带的负荷。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对滚珠部件1523与第一切换齿轮512a的凹部1512a嵌合时、和与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凹部1512b嵌合时,任意一种情况下,滚珠部件1523的中心位置比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表面位于内侧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例如也可以是滚珠部件1523的中心位置比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表面位于外侧的构成。
通过该构成,滚珠部件1523的体积的半部以上(或大部分)压入凹部1512a或1512b的间隙,因此例如在导程凸轮轴171上作用较大负荷的情况下,滚珠部件1523不会从凹部1512a或1512b分离,因此槽1521相对于凹部1512a或1512b不会像转动方向位置偏移,第一切换齿轮512a或第二切换齿轮512b,与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的转动同步转动。
另一方面,即使在该构成的情况下,滚珠部件1523的中心相对于圆锥部1524a、1524b并非位于与槽1521相反的一侧的构成,在另一切换传动轴1520向N方向、M方向滑动移动的变速时,用轴环部件1524的圆锥部1524a、1524b将滚珠部件1523压入槽1521的内侧方向,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向第一切换齿轮512a或第二切换齿轮512b的切换。并且,在该构成的情况下,滚珠部件1523不会作为安全离合器发生作用。
并且,使凹部1512a的深度和凹部1512b的深度不同(使凹部1512a的深度比凹部1512b的深度深)、使滚珠部件1523进入凹部1512a和凹部1512b的容积不同,从而能够与第一切换齿轮512a和第二切换齿轮512b各自的传动比对应地,适当的切断荷重作为上述安全离合器发挥功能。
并且,使凹部1512a的深度和凹部1512b的深度不同,在凹部1512a以及1512b中,在一方的凹部内嵌入滚珠部件1523的中心,但是在另一方的凹部内不嵌入滚珠部件1523的中心的构成。由此,对与一方的凹部对应的切换齿轮,滚珠部件1523不作为安全离合器发挥作用,但是对于与另一方的凹部对应的切换齿轮,滚珠部件1523作为安全离合器发挥作用。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作为本发明的移植机的一例,对取代上述实施方式1说明的苗移植机1的托盘供给装置100而具备第二托盘供给装置100的第二苗移植机101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苗取出装置从托盘的育苗孔穴顺次取出苗并通过栽种具在农田中栽种的现有的苗移植机(即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与指定的行驶速度对应的栽种株距的范围内、能够设定适当的栽种株距等特征没有的现有的苗移植机)的托盘供给装置而具备上述第二托盘供给装置100(参照图18)的苗移植机。在该构成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地,发挥与导程凸轮轴171的上述的变速有关的效果和与托盘推压装置920引起的托盘20的纵方向的偏移防止有关的效果。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托盘供给装置100,对同时具备输送量切换装置510、托盘推压装置920两方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具备输送量切换装置510和托盘推压装置920的任意一方的功能的构成的苗移植机。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移植机,具有在与行驶速度对应的株之间的设定范围内,能够设定适当的株距的效果,作为苗移植机等是有用的。
Claims (8)
1.一种移植机,具备:将具备育苗孔穴(21)的托盘(20)以一定间距输送的托盘供给装置(100);从该托盘供给装置(100)取出移植物(22)的取出装置(200);以及将从该取出装置(200)接受的移植物(22)在农田中栽种的栽种装置(7),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上具备托盘纵输送装置(120),该托盘纵输送装置(120)从上述托盘(20)的背面侧进入在上述托盘(20)的背面侧形成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进行输送动作到规定位置后从上述间隙(21b)脱出,进入与输送上游侧邻接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后进行输送动作,
并且上述托盘纵输送装置(120),具备:进入上述间隙(21b)的托盘输送具(121);经由转动支点轴连结该托盘输送具(121)的输送臂(140);以及使该托盘输送具(121)以上述转动支点轴为中心转动的输送具臂(130),使这些输送臂(140)和输送具臂(130)分别为从动凸轮,设置有使该从动凸轮通过共用的驱动凸轮分别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动作的凸轮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进入用的施力具(161),该施力具(161)对上述托盘输送具(121)向以上述转动支点轴为中心进入上述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的一侧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取出装置(200),对与上述托盘纵输送装置(120)进入的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邻接的育苗孔穴(21)内的移植物(22)进行取出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上述输送臂(140)向托盘输送具(121)的输送动作方向施力的输送用的施力具(16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具有:将上述托盘(20)沿着托盘搬运路(111)在纵方向上间歇地输送的托盘纵输送装置(120);以及使上述托盘搬运路(11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上述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具有:在上述托盘搬运路(111)的背面侧设置,使上述托盘搬运路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导程凸轮轴(171);以及设置在上述导程凸轮轴(171)上方,引导上述托盘搬运路(111)的上述移动的引导轨道(155),上述托盘搬运路(111)通过上述导程凸轮轴(171)和上述引导轨道(155)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述托盘输送具(121)向上述输送动作方向移动后,到从上述育苗孔穴(21)间的间隙(21b)脱出为止的期间,暂时地保持上述托盘输送具(121),限制上述托盘(20)移动的输送限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托盘供给装置具有:将上述托盘(20)在横方向上输送的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以及对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路移动装置(170)输送的上述托盘的输送量进行切换的输送量切换装置(510),上述输送量切换装置(510)具有:在传递来自发动机(12)的驱动力的驱动齿轮(511)上,能够在轴方向上滑动移动地配置的切换传动轴(520);转动自如地插入上述切换传动轴(520)的传动比不同的2组切换齿轮;使上述切换传动轴(520)在上述轴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可转动地安装的滑动手柄(540);以及相对于上述滑动手柄(540)向促进上述转动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弹簧部件(545),在上述滑动手柄(540)从成为向下位置的一方的位置向成为向上位置的另一方的位置转动时,上述切换传动轴(520)通过上述弹性力进行上述滑动移动,并且将上述驱动齿轮(511)与上述2组切换齿轮中一方的切换齿轮(512a)连结,另外,在上述滑动手柄(540)从上述另一方的位置向上述一方的位置转动时,上述切换传动轴(520)通过上述弹性力向与上述滑动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移动,并且将上述驱动齿轮(511)与上述2组切换齿轮中另一方的切换齿轮(512b)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托盘供给装置(100),具有:与上述托盘纵输送装置(120)的动作连动,对限制上述托盘(20)在纵方向上的移动的推压力进行变更的托盘推压装置(9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15398A JP5831822B2 (ja) | 2013-05-31 | 2013-05-31 | 移植機 |
JP2013-115398 | 2013-05-31 | ||
JP2013138875A JP5939211B2 (ja) | 2013-07-02 | 2013-07-02 | 移植機 |
JP2013-138875 | 2013-07-02 | ||
JP2013273661A JP5939247B2 (ja) | 2013-12-28 | 2013-12-28 | 移植機 |
JP2013-273661 | 2013-12-28 | ||
JP2014037067A JP6197693B2 (ja) | 2014-02-27 | 2014-02-27 | 移植機 |
JP2014-037067 | 2014-0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06083A CN104206083A (zh) | 2014-12-17 |
CN104206083B true CN104206083B (zh) | 2016-08-24 |
Family
ID=52088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42716.2A Active CN104206083B (zh) | 2013-05-31 | 2014-06-03 | 移植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1654088B1 (zh) |
CN (1) | CN1042060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21132B2 (ja) * | 2018-02-27 | 2021-01-27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移植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62203A (ja) * | 1982-03-18 | 1983-09-26 | 株式会社サ−クル鉄工 | 移植機 |
GB2228910A (en) * | 1989-03-08 | 1990-09-12 | British Res Agricult Eng | Increasing the spacing between receptacles of an endless conveyor |
JP3316642B2 (ja) * | 1993-04-09 | 2002-08-19 |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 移植機の苗植付装置 |
JPH07298718A (ja) * | 1994-05-06 | 1995-11-14 | Kubota Corp | 移植機 |
JPH08294307A (ja) * | 1996-06-10 | 1996-11-12 |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 苗取爪の駆動装置 |
JPH1175433A (ja) * | 1997-09-01 | 1999-03-23 | Kubota Corp | 移植機 |
JP3849084B2 (ja) * | 1997-09-08 | 2006-11-22 | 株式会社サークル鉄工 | 苗株トレイからの苗株取出し方法とその装置 |
JP3445109B2 (ja) * | 1997-09-16 | 2003-09-08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移植機の苗トレイ送り装置 |
JP2000014211A (ja) * | 1998-06-30 | 2000-01-18 |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 移植機 |
JP2009261278A (ja) | 2008-04-23 | 2009-11-12 | Iseki & Co Ltd | 苗移植機 |
CN202587833U (zh) * | 2012-04-09 | 2012-12-12 | 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栽机及其钵苗输送装置 |
CN202713947U (zh) * | 2012-08-24 | 2013-02-06 | 庄严 | 一种确保水稻钵苗插秧机输送秧位置准确的载秧台 |
-
2014
- 2014-05-30 KR KR1020140066366A patent/KR10165408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6-03 CN CN201410242716.2A patent/CN10420608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06083A (zh) | 2014-12-17 |
KR101654088B1 (ko) | 2016-09-05 |
KR20140141527A (ko) | 2014-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72909B (zh) | 移植机 | |
CN106258120A (zh) | 移植机 | |
JP2017012042A5 (zh) | ||
CN202038698U (zh) | 胶囊自动生产线胶板输送装置 | |
CN104206083B (zh) | 移植机 | |
CN201849932U (zh) | 胶板运送翻转装置 | |
CN105210520B (zh) | 移植机 | |
JP6287591B2 (ja) | 移植機 | |
JP2015159762A (ja) | 移植機 | |
JP2016063783A (ja) | 移植機 | |
JP6589376B2 (ja) | 移植機 | |
JP6874815B2 (ja) | 移植機 | |
JP2017060516A (ja) | 移植機 | |
CN2859460Y (zh) | 整经速度测量机构 | |
JP2016220557A5 (zh) | ||
JP2015226480A5 (zh) | ||
JP6705474B2 (ja) | 移植機 | |
JP6677282B2 (ja) | 移植機 | |
JP6631605B2 (ja) | 移植機 | |
JP2016010329A5 (zh) | ||
JP4126142B2 (ja) | 野菜移植機 | |
JP6555317B2 (ja) | 移植機 | |
JPH0630623Y2 (ja) | 運搬車のトレッド調節装置 | |
JP2008220218A (ja) | 移植機 | |
JPH03251107A (ja) | 苗植機の操作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