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9929B - 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9929B
CN105199929B CN201510682963.9A CN201510682963A CN105199929B CN 105199929 B CN105199929 B CN 105199929B CN 201510682963 A CN201510682963 A CN 201510682963A CN 105199929 B CN105199929 B CN 105199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iquor
strengthening spleen
tonifying kidney
kidney heal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29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9929A (zh
Inventor
姜丹
权宇彤
张洋
滕利荣
孟庆繁
逯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cheng Huip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Yijianyuan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6829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99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99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9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9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9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健脾补肾保健酒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白酒基酒600‑800份,五味子15‑20份,桑葚15‑20份,龙眼肉10‑15份,银杏叶10‑15份,枸杞子10‑15份,木瓜5‑10份,制何首乌10‑15份,佛手10‑15份,胖大海10‑15份,酸枣仁10‑15份,麦冬10‑15份,金银花10‑15份,水120‑1280份。本发明所述的健脾补肾保健酒,性温和,口感佳,具有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功效,尤其是使用了稳定剂之后,解决了低度数白酒稳定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健酒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医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历代医药著作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有药酒治疾健身的记载。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中药浸酒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已发展到利用萃取、浸提和生物工程等现代化手段,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份制成高含量的功能药酒。当人们的保健意识日趋增强,一些药物成为食用保健品时,保健酒这一新名词便开始出现。
保健酒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酒,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饮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以治疗或预防为目的的酒。
保健酒是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基酒,以食用动物、植物、食品添加剂为呈色、呈香、呈味物质,直接浸泡和蒸馏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饮料酒。白酒、黄酒等都是保健酒的常用基酒。
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白酒的酒度一般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低度数白酒是指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甚至达到20多度的白酒,简称低度酒。酒的降度一般是采用在母酒中加入高纯度的蒸馏水来实现的。
所谓“酒越陈越香”,多是指38度以上的白酒。这些白酒只需要注明生产日期,不需要注明保质期。但是对于低度数白酒来说,却并非“越陈越香”。研究发现,白酒中的总酸在货架期存放过程中都是上升的,30度酒上升的幅度大一些,平均每年上升20%~28%,38度酒平均每年上升13%~22%。在储存过程中,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白酒在存放过程中出现水解现象,酯水解后生成相应的酸和乙醇。b、酸的挥发系数小,在贮存过程中不易挥发。而白酒中的总酯在货架期存放过程中都是下降的,30度酒下降的幅度大一些,平均每年下降7%~13%,38度酒平均每年下降5%~9%。对于低度酒而言,由于CH3CH2OH浓度较低,H2O浓度较高,正向水解的速度较快,因而水解是造成总酯在货架期存放过程中下降的主要原因。
以白酒为基酒的保健酒中加入了一些药食两用的中药成分,为了保证中药成分的药效,以及方便特定人群的饮用,市场上以白酒为基酒的保健酒,酒度通常都是35度或者度数更低。因此,以白酒为基酒的保健酒普遍具有低度数白酒的稳定性较差,存放期间,酸量升高、酯量下降等缺点。
另外,含有中药成分的保健酒,通常具有澄清度差、易析出浑浊沉淀、保质期短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
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白酒基酒600-800份,五味子15-20份,桑葚15-20份,龙眼肉10-15份,银杏叶10-15份,枸杞子10-15份,木瓜5-10份,制何首乌10-15份,佛手10-15份,胖大海10-15份,酸枣仁10-15份,麦冬10-15份,金银花10-15份,水120-1280份。
优选的,
所述健脾补肾保健酒的酒度为25-35度。
所述白酒基酒为浓香型白酒;所述白酒基酒的酒度为42-65度。
所述的健脾补肾保健酒还可以包含1-5重量份的稳定剂。
所述稳定剂,优选自异麦芽酮糖醇、木糖醇或乙基麦芽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稳定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异麦芽酮糖醇10-30份,木糖醇20-40份,乙基麦芽酚10-20份。
健脾补肾保健酒,在存放过程中,其中所含有的中药成分等很有可能会产生沉淀,影响保健酒的澄明度,因此,为了保证长时间贮存后保健酒的澄明度,所述健脾补肾保健酒还可以包含1-3重量份的澄明剂。所述澄明剂优选为卡拉胶、海藻酸钠和无花果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卡拉胶20-40份,海藻酸钠10-20份,无花果蛋白酶10-2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健脾补肾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按配比称取各原料,将五味子,桑葚,龙眼肉,银杏叶,枸杞子,木瓜,制何首乌,佛手,胖大海,酸枣仁,麦冬,金银花粉碎后放入白酒基酒中浸泡;
(2)用酒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过滤;
(3)加入水进行降度处理。
优选的,
步骤(1)所述浸泡时间为15-30天。
浸泡条件为常温(25±5℃)密封条件下浸泡。
在步骤(3)之后,可以按配比加入稳定剂和/或澄明剂,制得优选的含有稳定剂和/或澄明剂的健脾补肾保健酒。
本发明中,
五味子,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桑果古来就是百姓常采用的一种利尿,保健,消暑的鲜果,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其特殊功效。
龙眼肉,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又名益智、蜜脾、桂圆。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7月至10月果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取肉去核晒至干爽不粘。龙眼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法定药物,理想的补品。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病症。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一般为人工栽培。栽培地区北至辽宁,南达广东,东起浙江,西达陕西、甘肃、西南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子的成熟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即得。遇阴雨可用微火烘干。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食物。
木瓜,蔷薇科木瓜属,灌木或小乔木。入药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果皮干燥后仍光滑,不皱缩,故有光皮木瓜之称。木材坚硬可作床柱用。
制何首乌,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制成品为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1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气微,味微甘而苦涩。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主要适宜人群是脂肪肝,三高,肥胖症,失眠,脱发,少白头及亚健康人群。
佛手,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胖大海,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lychnophora 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2~3cm,直径1~1.5cm。先端钝圆,基部略尖而歪,具浅色的圆形种脐,表面棕色或暗棕色,微有光泽,具不规则的干缩皱纹。外层果皮极薄,质脆,易脱落。中层果皮较厚,黑褐色,质松易碎,遇水膨胀成海绵状。断面可见散在的树脂状小点。内层果皮可与中层果皮剥离,稍革质,内有2片肥厚胚乳,广卵形;子叶2枚,菲薄,紧贴于胚乳内侧,与胚乳等大。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产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4~6月果实成熟开裂时,采收种子,晒干用。多用于泡茶,可以起到降血压、润喉化痰的作用。
酸枣仁,别名枣仁、酸枣核、山枣仁。由鼠李科乔木酸枣成熟果实去果肉、核壳,收集种子,晒干而成。生于向阳山坡、路旁,主要产于河南、河北、陕西、辽宁、山西、山东、云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果肉及硬核,取种子,生用或微炒用。
麦冬,《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金银花,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异麦芽酮糖醇,CAS号:64519-82-0。根据《卫生部关于批准低聚半乳糖等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异麦芽酮糖醇属于新食品原料。其使用范围适用各类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且食用量≤100克/天。
木糖醇,是一种多糖,CAS号:87-99-0。
乙基麦芽酚,CAS号:4940-11-8。
卡拉胶,CAS号:11114-20-8。
海藻酸钠,CAS号:9005-38-3。
无花果蛋白酶CAS号:9001-33-6。
本发明所述的健脾补肾保健酒,性温和,口感佳,具有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功效,尤其是使用了稳定剂之后,解决了低度数白酒稳定性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不加入稳定剂的保健酒,由于酒度数较低,随着时间会发生部分酸化,酸值上升,酯量下降,稳定剂中的异麦芽酮糖醇或木糖醇可以与酸发生反应,与其反应生成具有芳香味的酯,乙基麦芽酚、异麦芽酮糖醇或木糖醇还可以除去保健酒中的中药材的异味。意外地,研究发现:当同时使用异麦芽酮糖醇、木糖醇和乙基麦芽酚三种组分时,对于减缓保健酒中酯量的下降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本发明所述的健脾补肾保健酒制备方法简单,易保藏。建议的使用方法为: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0-15m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称取五味子20公斤,桑葚20公斤,龙眼肉10公斤,银杏叶10公斤,枸杞子15公斤,木瓜8公斤,制何首乌10公斤,佛手10公斤,胖大海10公斤,酸枣仁15公斤,麦冬10公斤,金银花10公斤,粉碎后,混合均匀,放入65度浓香型白酒800公斤,密封,常温浸泡30天,用酒用活性炭SB-204去除异味及浑浊,过滤,加入水将酒度降度至25度,得到实施例1的健脾补肾保健酒。
实施例2-5
按照表1中实施例2-5的稳定剂配方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制得稳定剂。称取1公斤稳定剂加入到实施例1制得的健脾补肾保健酒中,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实施例2-5的健脾补肾保健酒。
表1:实施例2-5稳定剂配方表(单位:公斤)
异麦芽酮糖醇 木糖醇 乙基麦芽酚
实施例2 20 30 15
实施例3 / 50 15
实施例4 20 45 /
实施例5 50 / 15
测试例1
检测避光常温密封贮存24个月后,实施例1-5的健脾补肾保健酒中主要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测试结果见表2。
表2:实施例1-5健脾补肾保健酒酯类化合物含量表(单位:g/L)
乙酸乙酯 乳酸乙酯 丁酸乙酯 己酸乙酯
刚制备好的的实施例1 0.5483 0.6075 0.0241 0.0187
24个月后的实施例1 0.4126 0.4366 0.0112 0.0101
24个月后的实施例2 0.5209 0.5825 0.0198 0.0175
24个月后的实施例3 0.4701 0.4812 0.0139 0.0136
24个月后的实施例4 0.4670 0.4931 0.0125 0.0127
24个月后的实施例5 0.4810 0.5120 0.0142 0.0149
由实验结果可见,贮存24个月后,实施例1-5的健脾补肾保健酒中几种主要酯类化合物含量维持在了较高水平,保持了良好的芳香味和口感,尤其是实施例2-5使用了稳定剂之后,酯类含量更高。
更尤其是,实施例2使用了木糖醇、乙基麦芽酚、异麦芽酮糖醇三者复配,较实施例3-5分别采用木糖醇、乙基麦芽酚和异麦芽酮糖醇中的任意两种复配,避光常温密封贮存24个月后酯类化合物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三者协同增效,效果更为明显,实施例2使用了木糖醇、乙基麦芽酚、异麦芽酮糖醇三者复配后制备的健脾补肾保健酒,口感更好。
饮用本发明制备的健脾补肾保健酒的人群,在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实施例6-9
按照表3中实施例6-9的澄明剂配方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制得澄明剂。称取1公斤澄明剂加入到实施例2制得的健脾补肾保健酒中,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实施例6-9的健脾补肾保健酒。
表3:实施例6-9澄明剂配方表(单位:公斤)
卡拉胶 海藻酸钠 无花果蛋白酶
实施例6 20 10 10
实施例7 / 30 10
实施例8 20 20 /
实施例9 20 / 20
测试例2
对实施例1、6-9的健脾补肾保健酒贮存24个月后分别进行澄明效果测试。
用10ml比色杯在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660nm下测定其透光度T660,测试结果见表4。
表4:实施例1、6-9健脾补肾保健酒澄明度测试结果
澄明度T660
实施例1 92.7
实施例6 98.4
实施例7 96.3
实施例8 96.1
实施例9 95.2
本发明的澄明剂能有效减少保健酒中易产生的大分子沉淀,提高酒风味、口感以及保鲜期。

Claims (5)

1.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其特征在于,原料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白酒基酒600-800份,五味子15-20份,桑葚15-20份,龙眼肉10-15份,银杏叶10-15份,枸杞子10-15份,木瓜5-10份,制何首乌10-15份,佛手10-15份,胖大海10-15份,酸枣仁10-15份,麦冬10-15份,金银花10-15份,水120-1280份;稳定剂1-5份,澄明剂1-3份;所述稳定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异麦芽酮糖醇10-30份,木糖醇20-40份,乙基麦芽酚10-20份;还包含;所述澄明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卡拉胶20-40份,海藻酸钠10-20份,无花果蛋白酶10-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补肾保健酒,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脾补肾保健酒的酒度为25-35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补肾保健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基酒的酒度为42-65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补肾保健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基酒为浓香型白酒。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脾补肾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按配比称取各原料,将五味子,桑葚,龙眼肉,银杏叶,枸杞子,木瓜,制何首乌,佛手,胖大海,酸枣仁,麦冬,金银花粉碎后放入白酒基酒中浸泡;
(2)用酒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过滤;
(3)加入水进行降度处理;
(4)加入稳定剂和澄明剂。
CN201510682963.9A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199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2963.9A CN105199929B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2963.9A CN105199929B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9929A CN105199929A (zh) 2015-12-30
CN105199929B true CN105199929B (zh) 2018-01-12

Family

ID=54947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2963.9A Active CN105199929B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99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1281B (zh) * 2015-12-31 2018-07-03 广东国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肾壮阳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0935A (zh) * 2016-05-31 2016-08-03 安徽山珍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养生保健铁皮石斛酒
CN105861247A (zh) * 2016-06-02 2016-08-17 刘世超 铁皮石斛养生酒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9346A (zh) * 2012-07-09 2012-10-10 石家庄市中医院 一种滋阴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30010A (zh) * 2015-02-23 2015-05-20 酒口袋(上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滋补保健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4358A (zh) * 2015-03-20 2015-06-10 吉林大学 增强免疫力鹿茸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2635B1 (ko) * 2005-05-11 2009-08-17 영농조합법인 한국친환경주조 알로에를 이용한 전통곡주의 제조방법 및 알로에 곡주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9346A (zh) * 2012-07-09 2012-10-10 石家庄市中医院 一种滋阴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30010A (zh) * 2015-02-23 2015-05-20 酒口袋(上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滋补保健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4358A (zh) * 2015-03-20 2015-06-10 吉林大学 增强免疫力鹿茸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9929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5775B (zh) 一种中药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80894B1 (ko) 혼합 생약제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숙취해소, 피로회복 및 면역력 증강용 식품 조성물
CN104630010B (zh) 滋补保健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4358B (zh) 增强免疫力鹿茸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4357B (zh) 增强免疫力人参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096B (zh) 补肾活血通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1122A (zh) 一种鱼腥草金银花饮料颗粒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22803A (zh) 一种诺丽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9929B (zh) 一种健脾补肾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4819A (zh) 一种改善睡眠的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75049B (zh) 一种解酒保肝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881685A1 (en) Ceratonia siliqua fruit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0607218B (zh) 一种醒酒醋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0093239A (zh) 一种诺丽配制酒及其制备方法
KR102452902B1 (ko) 한약재 토종 약술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613848A (zh) 醒酒护肝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1431B (zh) 一种养肝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5469B (zh) 一种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7820A (zh) 一种调节人体机能的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4933B (zh) 一种夏季养身中午茶袋泡茶
CN111789206A (zh) 一种枇杷饮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0624B (zh) 用于提高免疫力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4245A (zh) 一种蜂蜜复合保健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5540A (zh) 一种解腻消食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3589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9

Address after: Room 1128, 11th Floor, Building 9, No. 18 Zhuoxiu North Street,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24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cheng Huip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30012 No. 2699 Qianjin Street, Jilin, Changchun

Patentee before: Jilin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9

Address after: Room 101, No. 6, Hengzhong Second Road, Hengkeng, Liaobu,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Yijianyu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28, 11th Floor, Building 9, No. 18 Zhuoxiu North Street,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24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cheng Huip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