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2391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2391A
CN105172391A CN201510266080.XA CN201510266080A CN105172391A CN 105172391 A CN105172391 A CN 105172391A CN 201510266080 A CN201510266080 A CN 201510266080A CN 105172391 A CN105172391 A CN 105172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ally
balladeur train
transfer member
connecting portion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60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72391B (zh
Inventor
首藤亮一
津山和彦
坂元直树
田岛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213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0049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303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8074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72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2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72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2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36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ortability, i.e. hand-held printers or laptop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types or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8Character-spacing or back-spacing mechanisms; Carriage return or release devices therefor
    • B41J19/20Positive-feed character-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202Drive control means for carriag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3/00Power drives for actions or mechanisms
    • B41J23/02Mechanical power drives
    • B41J23/025Mechanical power drives using a single or common power source for two or more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3Framework with reduced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41J25/005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for serial printing movements superimposed to 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构成为具备滑架驱动用马达、输送用马达、以及将输送用马达的动力传递至输送辊的驱动机构,可实现更进一步的小型化。打印机(1)具备:具备喷墨记录头(21)并能够沿第1方向和作为其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移动的滑架(17);对纸张输送构件传递马达的动力的齿轮组(33);向齿轮组(33)传递动力的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以及驱动滑架(17)的滑架驱动马达(47)。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x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传真机或打印机等为代表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打印机中,存在通过交替执行规定量的纸张输送动作、和与具备记录头的滑架(carriage)向纸张宽度方向的移动相伴随的记录动作来完成记录的所谓的串行式的打印机。如专利文献1、2所示,在串行式的打印机中设有滑架驱动用马达以及用于驱动进行纸张输送的输送辊的输送用马达,通过适当地控制上述各马达来进行对记录纸张的记录。
另外,近年来,对打印机要求更进一步的小型化。特别是对于考虑到用户搬运打印机的情况的移动式的打印机来说,要求更进一步的小型化。
在这样的移动式的打印机中,还存在利用由外部的AC适配器进行AC-DC转换后的电力进行动作的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设有供适配器的连接插头连接的连接部。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具备这样的连接部的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连接部通常多是配置在装置背面、装置侧面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70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22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65268号公报
在此,着眼于打印机的横宽尺寸,横宽尺寸大致根据滑架的移动区域的宽度和设置于该移动区域的外侧的构成部件的大小和配置位置而确定。
在以往的打印机中,对于滑架驱动用马达、输送用马达、将输送用马达的动力传递至输送辊的驱动机构(例如齿轮组)、以及上述的连接部,这些部分成为使装置的尺寸增大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滑架驱动用马达、输送用马达、将输送用马达的动力传递至输送辊的驱动机构、以及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记录装置能够实现更进一步的小型化。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滑架,其具备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并能够沿规定方向移动;滑架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滑架;输送构件,其输送介质;输送构件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输送构件;以及动力传递机构,其将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输送构件,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滑架驱动马达和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2方式,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下侧。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下侧,因此,不仅能够抑制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还能够抑制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第2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铅直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滑架驱动马达和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铅直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4方式,在第3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内的一侧的端部区域,具备沿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框架,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备沿所述框架的延伸方向配置的多个齿轮。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所具备的多个齿轮沿所述框架的延伸设置方向配置,因此,能够减小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占有空间。
本发明的第5方式,在第4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铅直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滑架驱动马达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铅直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滑架,其具备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并能够沿规定方向移动;滑架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滑架;输送构件,其输送介质;输送构件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输送构件;以及动力传递机构,其将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输送构件,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铅直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滑架驱动马达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铅直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7方式,在第6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滑架驱动马达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8方式,在第7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滑架驱动马达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9方式,在第8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介质喂送部,其喂送介质;以及壳体,其收纳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具备所述滑架、所述滑架驱动马达、所述输送构件、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介质喂送部,所述介质喂送部具备放置介质的介质放置部,所述滑架驱动马达配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介质放置部之间。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滑架驱动马达配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介质放置部之间,因此,利用所述壳体与所述介质放置部之间的较窄的空间来配置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由此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10方式,在第9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移动至所述滑架能够移动到的区域的端部的状态下的该滑架的下方。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移动至所述滑架能够移动到的区域的端部的状态下的该滑架的下方,因此,成为所述动力传递机构进入到所述滑架的移动所需要的区域内这样的形态,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的横宽尺寸。
本发明的第11方式,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滑架驱动马达和所述连接部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12方式,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铅直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滑架驱动马达和所述连接部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铅直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13方式,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和所述连接部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14方式,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和所述连接部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15方式,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连接部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16方式,在第11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备输入输出接口。
本发明的第17方式,在第12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备输入输出接口。
本发明的第18方式,在第13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备输入输出接口。
本发明的第19方式,在第14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备输入输出接口。
本发明的第20方式,在第15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备输入输出接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纸张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5是从装置斜后上方观察滑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滑架位于左侧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滑架位于比左侧端部稍靠原始位置侧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齿轮组和回转测量体的立体图。
图9是从后方侧观察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10是齿轮组的主视图。
图11是从装置后方观察输送构件驱动马达和滑架驱动马达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输送构件驱动马达和滑架驱动马达的配置例的图。
图13是从下侧观察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从下侧观察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15是从上侧观察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16是沿x-z平面切断输送构件驱动马达和连接部而成的剖视图。
图17是沿y-z平面切断连接部而成的剖视图。
图18是在构成喂送部的基座部件上安装有连接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构成喂送部的基座部件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喷墨打印机;2:装置主体;3:纸张送纸口;3a:右侧壁;3b:左侧壁;4:纸斗;5:喂送辊;6:纸张喂送部;7:基座部件;7a:连接部安装部;7b:底壁;7c、7d:侧壁;7e:内壁;8:主框架;9:侧框架;10:侧框架;11:副框架;12:引导框架;13:引导框架;14:辊支承部件;15:输送从动辊;16:输送驱动辊;17:滑架;18:滑架主体;18a:第1被支承部;18b:第2被支承部;18f:突出部;18h:左侧面;18j:凹部;18k:带夹紧部;19A、19B:锁定解除杆;20A、20B:墨盒;21:记录头;22:纸张支承部件;24:引导辊;25:排出驱动辊;25a:旋转轴;26:排出从动辊;28:壳体;29:上部罩;30:前部罩;32: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3:齿轮组;34~41:齿轮;43:旋转检测构件;44:检测部;45:回转测量体;47:滑架驱动马达;48:环形带;50:中间支承部件;52:连接部;53:第1插头连接部;54:第2插头连接部;56:基板;56a:切口部;57:基板;57a:切口部;58:基板;59:电子部件;61:罩部件;P:记录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所述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以这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为前提,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作“打印机”)1的外观立体图,图2和图3是装置主体(卸下了构成外观的壳体的状态)2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打印机1的纸张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另外,图5是从装置斜后上方观察滑架17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滑架17位于左侧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滑架17位于比左侧端部稍靠原始位置侧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齿轮组33和回转测量体(rotaryscale)45的立体图,图9是从后方侧观察打印机1的装置主体2的立体图,图10是齿轮组33的主视图,图11是从装置后方观察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和滑架驱动马达47的主视图。另外,图12是示出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和滑架驱动马达47的配置例的图。
而且,图13是从下侧观察打印机1的外观立体图,图14是从下侧观察装置主体2的立体图,图15是从上侧观察装置主体2的立体图,图16是沿x-z平面切断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和连接部52而成的剖视图,图17是沿y-z平面切断连接部52而成的剖视图,图18是在构成纸张喂送部6的基座部件7上安装有连接部5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构成纸张喂送部6的基座部件7的立体图。
并且,各图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中,x方向和y方向是水平方向,其中,x方向是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纸张宽度方向),也是装置左右方向,还是滑架17的移动方向(主扫描方向)。另外,y方向是纸张输送方向,也是装置进深方向。另外,z方向是重力方向,也是装置高度方向。
以下,参照图1~图4对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打印机1是通过交替进行记录动作和纸张输送动作来完成记录的所谓的串行式的喷墨打印机,考虑到携带性而构成为小型。图1中,标号28是构成装置外观且以树脂材料形成的壳体,标号29表示同样以树脂材料形成的上部罩,标号30表示同样以树脂材料形成的前部罩。上部罩29和前部罩30一体地形成,通过打开上部罩29和前部罩30,操作面板(未图示)和纸张送纸口(未图示)显露在装置上表面,并且,纸张排出口显露在装置前表面。标号30a是解除前部罩30的锁定的操作杆。
图2~图4所示的装置主体2构成上述的壳体28的内侧。装置主体2通过多个框架来构成骨架。具体而言,由主框架8、侧框架9、侧框架10、副框架11、引导框架12和引导框架13构成。并且,为了小型化,这些框架和壳体28之间的间隔被设定得非常窄。
在装置后方设有喂送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记录纸张(主要是单页纸:以下称作“纸张P”)的纸张喂送部6。标号3表示能够放置纸张P的送纸口,放置在送纸口3的多个纸张P通过纸斗(hopper)4和位于该纸斗4的上部的未图示的纸张支承件被支承成倾斜姿势。送纸口3形成在纸斗4、右侧壁3a、左侧壁3b之间。
图4中,纸斗4通过以未图示的摆动支点为中心摆动,而使所支承的纸张P相对于喂送辊5进退。通过使纸斗4上升,被放置的纸张P中的最上位的纸张与喂送辊5接触,然后,借助喂送辊5的旋转而被喂送至下游侧。
在喂送辊5的下游设有具备输送驱动辊16和输送从动辊15的纸张输送构件,纸张P借助这些辊被输送至喷墨记录头21的下方。输送驱动辊16被作为驱动源的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图9~图11)旋转驱动。
输送从动辊15被辊支承部件14支承成能够自由旋转,并且,输送从动辊15被对辊支承部件14施加按压力的施力构件(未图示)朝向输送驱动辊16按压。然后,与被输送的纸张P接触而从动旋转。输送驱动辊16由金属实心轴或金属中空轴形成,输送从动辊15由树脂材料(例如POM(聚甲醛))等形成。
喷墨记录头21设置于滑架17上,该滑架17搭载墨盒20A、20B,并接受来自滑架驱动马达47(图2、图3、图9~图11)的动力而沿纸张宽度方向(x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架17的移动区域(移动范围)内,图2和图3的右端是滑架17的原始位置(homeposition)。在此的原始位置是指滑架17在不进行印刷时或电源断开时的待机位置的意思。
在以下内容中,将滑架17从右端(原始位置)朝向左端移动时的该滑架17的移动方向作为第2方向,并且,将滑架17从左端朝向右端移动时的该滑架17的移动方向作为第1方向。
接着,如图5所示,滑架17中,由呈箱状的滑架主体18构成壳体,在该滑架主体18的内侧安装有墨盒20A、20B。并且,从墨盒20A、20B向喷墨记录头21供给墨水。墨盒20A、20B相对于滑架主体18能够装卸,标号19A、19B分别表示解除墨盒20A、20B对滑架主体18的锁定的杆。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17虽然是搭载有墨盒20A、20B的所谓的滑架一体式(On-carriagetype),但墨盒20A、20B也可以是相对于滑架17独立地进行设置,墨盒20A、20B与记录头21通过墨管而连接起来的所谓的滑架分体式(Off-carriagetype)。
返回图4,滑架主体18在装置前方侧具有第1被支承部18a,在装置后方侧具有第2被支承部18b。第1被支承部18a被引导框架13支承,第2被支承部18b被引导框架12支承。即,滑架17被引导框架13和引导框架12支承。另外,第1被支承部18a被引导框架13支承,并在引导框架13上滑动。
相同地,第2被支承部18b被引导框架12支承,并在引导框架12上滑动。另外,引导框架12规定滑架17的y方向位置。即,引导框架12沿主扫描方向引导滑架17。
接着,在与喷墨记录头21对置的位置设有支承纸张P的纸张支承部件22,利用该纸张支承部件22来规定纸张P与喷墨记录头21之间的间隙。在喷墨记录头21和纸张支承部件22的下游侧设有将进行了记录的纸张P排出的排出驱动辊25和排出从动辊26。并且,标号25a是排出驱动辊25的旋转轴,沿着旋转轴25a的轴线方向以适当的间隔设置有多个排出驱动辊25(参照图2、图3)。另外,标号24是限制纸张浮起的限制辊。
接下来,对装置主体2的构成骨架的框架进行说明。图2、图3中,主框架8、副框架11、引导框架12、13呈沿纸张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侧框架9、10呈沿纸张输送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图3示出了从图2的状态中卸下副框架11而使引导框架13露出的状态。
主框架8在俯视观察时,如图4所示的那样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上部呈向装置后方侧弯折成L字状的形状,下部呈向装置前方侧弯折成L字状的形状。在该主框架8上组装有驱动滑架17的滑架驱动马达47以及支承输送从动辊15的辊支承部件14等各种构成部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驱动马达47如图2、图3所示的那样配置在构成纸张喂送部6的送纸口3的左侧壁3b与壳体28(图1)之间。即,通过利用壳体28与纸张喂送部6的左侧壁3b之间的较窄的空间来配置滑架驱动马达47,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并且,左侧壁3b是构成纸张喂送部6的基体的基座部件7的一部分。
侧框架9、10分别与引导框架12、13的端部接合,并组装有参照图4进行了说明的输送驱动辊10、排出驱动辊25、纸张支承部件22等构成纸张输送路径的各种要素。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滑架17(滑架主体18)进行进一步说明。如上所述,滑架17中,呈箱状的滑架主体18构成壳体。图5中,标号18h是构成滑架主体18的四周的侧面中的第2方向侧的侧面(以下称作“左侧面”)。
另外,标号18f表示向第2方向(与滑架17的原始位置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左侧面18h形成于突出部18f。
在滑架主体18的背面侧设有带夹紧部18k。带夹紧部18k是夹紧(把持)环形带48的部分,该带夹紧部18k从环形带48接受驱动力。环形带48架设于整个滑架移动区域,接受滑架驱动马达47的动力而运转,使滑架17移动。
下面,参照图6~图11对作为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组33进行说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对构成输送纸张P的输送构件的输送驱动辊16和排出驱动辊25传递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动力。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在装置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后方侧,齿轮组33具备多个齿轮,以便向位于装置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输送驱动辊16和位于装置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的排出驱动辊25(其旋转轴25a)传递动力。
构成齿轮组33的各齿轮设置在侧框架10上,更详细来说,设置在侧框架10的外侧(装置外侧)。如图10所示,齿轮组33构成为从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一侧起依次具备齿轮34、35、36、37、38、39、40、41这些齿轮。齿轮34是设置在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旋转轴32a上的齿轮,齿轮37是设置在输送驱动辊16的轴端的齿轮,齿轮41是设置在排出驱动辊25的旋转轴25a的轴端的齿轮。齿轮组33经由齿轮37向排出驱动辊25(其旋转轴25a)传递动力。
在输送驱动辊16的轴端,除了齿轮37外,还设有回转测量体45(图7、图8、图10)。回转测量体45构成检测输送驱动辊16的旋转的旋转检测构件,检测该回转测量体45的旋转的检测部44(图7)被设置成夹着回转测量体45的外周部。回转测量体45与检测部44构成旋转检测构件,打印机1的未图示的控制部基于来自检测部44的检测信号,能够掌握输送驱动辊16和排出驱动辊25的旋转量、旋转方向。
在以上的结构中,图6示出了滑架17位于第2方向的端部的状态。如图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齿轮组33的齿轮中,齿轮38、39、40整体位于滑架17的下侧,齿轮37、41的一部分位于滑架17的下侧。
这样,由于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移动至第2方向的端部的状态下的滑架17的下方,因此,成为齿轮组33进入到滑架17的移动所需要的区域内的形态,由此能够抑制装置的横宽尺寸。而且,即使确保滑架17的横宽也能够抑制装置的横宽尺寸,因此,能够确保滑架17的容积即墨盒20A、20B的容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17具备向第2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8f,因此,利用该突出部18f能够确保滑架17的容积,并且,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移动至第2方向的端部的状态下的滑架17的突出部18f的下方,因此能够抑制装置的横宽尺寸增加。另外,无需在高度方向上增大滑架主体18就能够确保滑架容积,因此还能够抑制装置高度尺寸的增加。
并且,墨盒20B在滑架17上占有包括突出部18f的空间,因此能够确保墨盒20B中的墨水容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回转测量体45构成了检测作为第1辊的输送驱动辊16的旋转的旋转检测构件43,该回转测量体45的直径形成得比齿轮37的直径小。由此,能够特别地保护回转测量体45免受来自装置上方的外来压力的影响。另外,回转测量体45相对于齿轮37设置于第1方向侧(侧框架10侧)。因此,如图7所示,读取回转测量体45的检测部44也配置在齿轮组33与侧框架10之间。因此,能够避免检测部44被配置在装置主体的最外侧(滑架移动方向上的外侧),由此能够抑制装置主体的尺寸增加(滑架移动方向尺寸)。
此外,回转测量体45在强度上较弱,而且容易由于微小的变形而导致检测精度降低,容易造成记录质量下降。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回转测量体45相对于作为第1辊驱动齿轮的齿轮37设置在第1方向侧(侧框架10侧),因此,能够保护回转测量体45和检测部44免受来自装置侧方的外来压力的影响。
此外,如图7所示,在支承输送驱动辊16的侧框架10上形成有凸部10a,该凸部10a呈沿着回转测量体45的外形且径向尺寸比回转测量体45的径向尺寸大的圆弧形状,因此,凸部10a对回转测量体45起到遮挡壁的功能,由此能够抑制墨雾附着于回转测量体45。
并且,在滑架主体18上形成有凹部18j,该凹部18j在该滑架17位于第2方向的端部时避开凸部10a(图5)。即,在滑架17位于第2方向的端部时(图6的状态),凸部10a进入凹部18j。由此,不需要为了确保滑架17的移动区域(为了防止滑架主体18与侧框架10发生干涉)而将侧框架10的位置设定在外侧,从而能够抑制装置的横宽尺寸增加。
接下来,对齿轮组33与滑架驱动马达47的关系进行说明。在图9~图11中,滑架驱动马达47安装于主框架8上,更具体来说,以其旋转轴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被固定于主框架8上。
作为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x方向)上位于与滑架驱动马达47的一部分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齿轮组33的占有区域和滑架驱动马达47的占有区域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x方向)上具有重合的部分。图11中,标号X0表示所述重合的部分。
更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齿轮组33的一部分的齿轮36位于滑架驱动马达47的下侧(图10、图11)。并且,在图11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图10所示的齿轮35的图示。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作为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对于滑架17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尺寸(x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横宽尺寸),滑架驱动马达47和齿轮组33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滑架17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齿轮组33位于滑架驱动马达47的下侧,因此,能够抑制与滑架17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y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进深尺寸)上的装置的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作为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滑架驱动马达47的占有区域与齿轮组33的占有区域在铅直方向上具有重合的部分。图11中,标号Z2表示所述重合的部分。
由此,对于铅直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滑架驱动马达47和齿轮组33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铅直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滑架17的移动区域内的一侧的端部区域内具备沿与滑架17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y方向)延伸设置的侧框架10,齿轮组33构成为具备沿着侧框架10的延伸方向(y方向)配置的多个齿轮,因此,能够使齿轮组33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x方向)上的占有空间缩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滑架驱动马达47的占有区域与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占有区域在铅直方向上具有重合的部分。图11中,标号Z1表示所述重合的部分。
由此,对于铅直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滑架驱动马达47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铅直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至少一部分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x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滑架驱动马达47的占有区域与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占有区域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上具有重合的部分。图11中,标号X1表示所述重合的部分。
由此,对于滑架17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滑架驱动马达47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滑架17的移动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以上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滑架驱动马达47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位置关系,但也可以使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滑架17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y方向)上处于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也可以配置成:滑架驱动马达47的占有区域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占有区域在与滑架17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重合的部分。图12是示出这样的实施例的图,标号Y1表示所述重合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变形例,对于与滑架17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图12中为y方向),滑架驱动马达47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抑制与滑架17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并且,关于滑架驱动马达47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配置关系,可以仅为图11中以标号X1示出的重合、以标号Z1示出的重合、图12中以标号Y1示出的重合这3个重合中任意1个重合,也可以适当组合。关于该组合,例如可以考虑重合X1和重合Y1、重合X1和重合Z1、重合Y1和重合Z1这样的2个重合、或者所有X1、Y1、Z1的重合。
接着,参照图13~图19对连接部52的配置进行说明。打印机1是从作为未图示的外部电力供给源的AC适配器接受电力而运转的结构,在图13和图14中,标号52表示设置在打印机1的左侧面上的供适配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52为在打印机1的左侧面上靠装置后方的位置,且与装置背面(壳体28的背面28a)相邻,并具备第1插头连接部53和第2插头连接部54。
第1插头连接部53是供上述的未图示的外部AC适配器的连接插头连接的连接部,第2插头连接部54是供未图示的信息传递线缆的连接插头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用的连接部。并且,作为该输入输出接口的一个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出通用串行总线(USB)。另外,该输入输出接口能够从外部计算机等供给电力。
在打印机1中作为一个例子,将经由该连接部52从外部供给的电力和信息信号供给至构成控制部的基板56、基板57。其中,如图14所示,基板56是沿着装置主体2的背面大致垂直地设置的电路基板,基板57是沿着装置主体2的底面大致水平地设置的电路基板。
本实施方式中,基板56、57不呈标准的矩形的形状,而是在基板56上和基板57上分别形成有以标号56a示出的切口部和以标号57a示出的切口部。并且,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成为进入基板56的切口部56a且进入形成在基板57上的切口部57a的状态。
因此,由此,对于装置的进深方向尺寸和高度方向尺寸,基板56、57的尺寸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由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接下来,如图19所示,在构成图15所示的纸张喂送部6的基体的基座部件7的端部(装置宽度方向的端部),以向装置外侧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有连接部安装部7a。连接部52安装在该连接部安装部7a上。整个基座部件7由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连接部安装部7a也与整个基座部件7一体地由树脂材料形成。
连接部安装部7a借助底壁7b、侧壁7c和侧壁7d而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形状,此外,还具有成为与纸张喂送部6侧的间隔壁的内壁7e。即,连接部安装部7a具有上部和宽度方向端部这两个方向都开口的形态。
并且,如图16、图17、图18所示,构成第1插头连接部53的基板58被安装成覆盖连接部安装部7a的上部。
基板58上安装有电子部件59(例如,电容器等),并安装成在使该电子部件59处于下侧的状态下,基板58覆盖连接部安装部7a的上部。
由此,安装成:连接部安装部7a的上部开口成为被封闭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第1连接部53封闭连接部安装部7a的剩余的开口。这样,安装在基板58上的电子部件59成为被配置于遮住了所有方向这样的密闭空间的状态。
第2插头连接部54安装在基板56上,并相对于连接部安装部7a安装于该连接部安装部7a的外侧。在安装了第1插头连接部53和第2插头连接部54后,安装用于形成与壳体28(图13)在外观上的统一感的罩61。由此,连接部52的外表面与壳体28共面。
接下来,对连接部52与其周围的构成部件的关系进行说明。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x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图16中,标号X1是x方向上的连接部52的占有区域,标号X2是x方向上的滑架驱动马达47的占有区域。
根据图16可以清楚地知道,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上重叠。由此,对于x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滑架驱动马达47和连接部52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从而能够抑制x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z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图16中,标号Z1是z方向上的连接部52的占有区域,标号Z2是z方向上的滑架驱动马达47的占有区域。
根据图16可以清楚地知道,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z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滑架驱动马达47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z方向上重叠。由此,对于z方向上的装置尺寸,滑架驱动马达47和连接部52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从而能够抑制z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x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图16中,标号X3是x方向上的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占有区域。
根据图16可以清楚地知道,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上重叠。由此,对于x方向上的装置尺寸,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和连接部52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从而能够抑制x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滑架17的移动方向(x方向)交叉的方向(y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图17中,标号Y1是y方向上的连接部52的占有区域,标号Y3是y方向上的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占有区域。
根据图17可以清楚地知道,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y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y方向上重叠。由此,对于y方向上的装置尺寸,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和连接部52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从而能够抑制y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滑架17的移动方向(x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图16中,标号X4是x方向上的齿轮组33的占有区域。
根据图16可以清楚地知道,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换而言之,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52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上重叠。由此,对于x方向上的装置尺寸,齿轮组33和连接部52的各自的尺寸独立而没有被相加,从而能够抑制x方向上的装置的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组33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齿轮34和齿轮35的一部分)位于连接部32的下侧(图15、图1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52相对于滑架驱动马达47位于装置后方侧且相对于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位于上部(图17)。这样,利用了借助滑架驱动马达47和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的配置而形成的空间来配置连接部52,由此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52位于滑架驱动马达47与基板56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连接部52是利用构成纸张喂送部6的基体的基座部件7的一部分而设置的。因此,能够结构简单且低成本地构成连接部5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引导框架12和主框架8,引导框架12和主框架8沿滑架17的移动方向(x)延伸设置并支承滑架17,连接部52相对于引导框架12和主框架8位于装置后方侧(图17)。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连接部52构成为具备第1插头连接部53和第2插头连接部54即连接器连接部分,但也可以使连接部安装部7a形成为连接部52的结构。
另外,虽然连接部52是利用构成纸张喂送部6的机体的基座部件7的一部分而设置的,但也可以不利用基座部件7的一部分进行设置。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通过以上这样的滑架驱动马达47、输送构件驱动马达32、齿轮组33、连接部52的配置,能够良好地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但是,以上所说明的各结构的配置是一个例子,当然可以进行其他各种配置。另外,无需包括上述的所有各配置,只要是具备至少一部分的配置的结构即可。

Claims (16)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
滑架,其具备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并能够沿规定方向移动;
滑架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滑架;
输送构件,其输送介质;
输送构件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输送构件;以及
动力传递机构,其将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输送构件,
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的一侧的端部区域,具备沿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框架,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备沿所述框架的延伸方向配置的多个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供外部的电力供给源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具备输入输出接口。
12.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
滑架,其具备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并能够沿规定方向移动;
滑架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滑架;
输送构件,其输送介质;
输送构件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输送构件;以及
动力传递机构,其将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输送构件,
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
介质喂送部,其喂送介质;以及
壳体,其收纳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具备所述滑架、所述滑架驱动马达、所述输送构件、所述输送构件驱动马达、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介质喂送部,
所述介质喂送部具备放置介质的介质放置部,
所述滑架驱动马达配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介质放置部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移动至所述滑架能够移动到的区域的端部的状态下的该滑架的下方。
CN201510266080.XA 2014-06-12 2015-05-22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5172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1354 2014-06-12
JP2014121354A JP2016000491A (ja) 2014-06-12 2014-06-12 記録装置
JP2014130370A JP6380742B2 (ja) 2014-06-25 2014-06-25 記録装置
JP2014-130370 2014-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2391A true CN105172391A (zh) 2015-12-23
CN105172391B CN105172391B (zh) 2017-08-25

Family

ID=53396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6080.XA Active CN105172391B (zh) 2014-06-12 2015-05-22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409428B2 (zh)
EP (1) EP2955025A1 (zh)
CN (1) CN1051723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391B (zh) 2014-06-12 2017-08-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USD816766S1 (en) * 2016-01-22 2018-05-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USD820905S1 (en) * 2016-01-22 2018-06-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USD817388S1 (en) * 2016-02-08 2018-05-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USD844052S1 (en) * 2016-08-04 2019-03-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JP1569086S (zh) * 2016-08-26 2017-05-29
JP7148856B2 (ja) * 2018-03-26 2022-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1653660S (zh) * 2019-08-07 2020-02-25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1343A1 (en) * 2000-07-21 2002-02-21 Haruo Uchid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modular housing components
JP2005022273A (ja) * 2003-07-03 2005-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603109A (zh) * 2003-09-19 2005-04-0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200951651Y (zh) * 2004-04-28 2007-09-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CN103009831A (zh) * 2011-09-20 2013-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4902A (en) 1989-11-26 1993-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 single drive source for conveying recording means and feeding recording medium
US5245362A (en) 1990-02-13 1993-09-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discharge recovery apparatus having varying driving force
KR100394394B1 (ko) 1996-03-12 2003-10-11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프린터
JP4387651B2 (ja) * 2002-10-07 2009-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6347059A (ja) 2005-06-17 2006-12-2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9165268A (ja) 2008-01-07 2009-07-23 Seiko Epson Corp 電源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6019835B2 (ja) 2012-07-06 2016-11-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5172391B (zh) 2014-06-12 2017-08-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1343A1 (en) * 2000-07-21 2002-02-21 Haruo Uchid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modular housing components
JP2005022273A (ja) * 2003-07-03 2005-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603109A (zh) * 2003-09-19 2005-04-0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200951651Y (zh) * 2004-04-28 2007-09-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CN103009831A (zh) * 2011-09-20 2013-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60488A1 (en) 2015-12-17
US9409428B2 (en) 2016-08-09
CN105172391B (zh) 2017-08-25
EP2955025A1 (en) 2015-12-16
US20160297201A1 (en) 2016-10-13
US9724934B2 (en)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2391A (zh) 记录装置
CN102161263B (zh) 液体喷射系统、液体收容容器
CN104080614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0352749C (zh) 卡片盒及具有所述卡片盒的打印机
CN101396927B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1256375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8237778B (zh) 打印系统以及增设单元
CN104070842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4071605B (zh) 记录装置以及介质给送装置
CN103516936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JP3812477B2 (ja) 記録装置
CN103935133B (zh) 带打印装置
JP5605141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8382899B (zh) 一种存储卡自动推送装置
JP6737676B2 (ja) カード処理装置
CN108437640A (zh) 一种usb存储卡打印机
JP2013056501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4742539A (zh) 记录装置
JP4449883B2 (ja) 記憶媒体接続装置及びこれを具備する情報機器
JP472532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394858B2 (ja) 記録装置
JP6380742B2 (ja) 記録装置
CN100460212C (zh) 墨盒及记录装置
JP639077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6895098B2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