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9831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9831A
CN103009831A CN2012103527027A CN201210352702A CN103009831A CN 103009831 A CN103009831 A CN 103009831A CN 2012103527027 A CN2012103527027 A CN 2012103527027A CN 201210352702 A CN201210352702 A CN 201210352702A CN 103009831 A CN103009831 A CN 103009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adeur train
main body
gap
cam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27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9831B (zh
Inventor
大桥一顺
岸上稔
田中大甫
水野翔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09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9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9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9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0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在通过使介于滑架和滑动部件之间的间隙调整凸轮滑动来调整PG的间隙调整机构中,抑制因滑架从间隙调整凸轮浮起、或者间隙调整凸轮从滑动部件浮起而引起的摇头。具有:滑动部件,在记录头和介质之间的间隙变化的方向上能够改变该滑动部件与滑架主体的相对位置;间隙调整凸轮,通过相对于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滑架主体在扫描方向上相对位移,使间隙变化;和限制单元,限制所述滑架主体和所述间隙调整凸轮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以及所述间隙调整凸轮和所述滑动部件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中的至少任一方,使得维持预定的所述间隙。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下,以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喷墨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喷墨打印机在滑架具有对记录用纸喷出墨的记录头。
该滑架构成为,被在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以下称为“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引导部件导向,并且固定在例如环状带的一部分,通过被该环状带牵引,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动作。
在此,通常无法使在滑架中固定有环状带的位置和滑架的重心位置一致,因此当环状带牵引滑架时,产生滑架将要旋转的现象(也称为“摇头现象”),存在墨着落精度降低的情况。此外,摇头的方向有几个,在用纸的记录面中设用纸搬送方向为y方向,设与y方向正交的方向(用纸宽度方向)为x方向,设与记录面正交的方向为z方向时,存在x-z平面中的摇头、x-y平面中的摇头等。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下述记录装置,为了防止滑架的摇头,设置在引导部件(引导轴)和滑架之间发挥作用力的施力单元,由此对滑架预先施加恒定方向上的旋转力矩,不管滑架的移动方向如何,一直产生恒定方向上的旋转力矩来防止摇头。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下述图像形成装置,为了抑制沿滑架的移动方向设置的第1和第2引导部件与滑架之间的松动,通过施力单元将与各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按压于引导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6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3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喷墨打印机有的构成为,能够调整记录头和用纸之间的间隙(以下称为“PG”),通过调整PG,不管用纸的厚度如何,都能够获得适当的记录结果。
调整该PG的调整机构有各种提案,例如有:通过使在主扫描方向上导向滑架的引导部件的高度位置变化来调整PG。
在此,作为PG调整机构,考虑了构成为引导部件固定设定,并且通过使滑架中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滑动部件和滑架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来调整PG。更加具体来讲,在滑动部件和滑架主体之间介有使PG变化的间隙调整凸轮,通过使该间隙调整凸轮位移,调整滑架主体相对于滑动部件的位置(高度),调整PG。
该结构中,成为滑架的一部分载置于间隙调整凸轮,间隙调整凸轮载置于滑动部件,而且滑动部件载置于引导部件的状态。但是,在滑架和间隙调整凸轮之间,以及间隙调整凸轮和滑动部件之间是仅仅施加滑架的自重的状态,所以当驱动滑架时,滑架会从间隙调整凸轮浮起,或者间隙调整凸轮会从滑动部件浮起,即存在产生摇头的问题。上述的现有的记录装置中,间隙调整构造不是这样的构造,当然未考虑上述这样的技术的课题。
所以,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在通过使介于滑架和滑动部件之间的间隙调整凸轮滑动来调整PG的间隙调整机构中,抑制因滑架从间隙调整凸轮浮起、或者间隙调整凸轮从滑动部件浮起引起的摇头。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和能够在该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滑架,所述滑架具有:保持所述记录头的滑架主体;滑动部件,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记录头和介质之间的间隙变化的方向上改变该滑动部件与所述滑架主体的相对位置,并且与所述滑架主体一起在所述扫描方向上移动;间隙调整凸轮,介于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滑架主体之间,承受所述滑架的自重,通过相对于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滑架主体在所述扫描方向上相对位移,使所述间隙变化;和限制单元,限制所述滑架主体和所述间隙调整凸轮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以及所述间隙调整凸轮和所述滑动部件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中的至少任一方,使得维持预定的所述间隙。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在第1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单元呈在所述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形状,根据所述间隙进行变形,由此限制所述滑架主体和所述间隙调整凸轮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以及所述间隙调整凸轮和所述滑动部件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中的至少任一方,使得维持预定的所述间隙。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在第1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凸轮具有台阶状凸轮面,所述台阶状凸轮面是交替配置所述间隙变化的方向的厚度为恒定的平坦面和所述厚度变化的倾斜面而形成的,构成为,通过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或者所述滑架主体的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台阶状凸轮面,规定所述间隙,对驱动所述滑架的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通过检测所述抵接部在所述台阶状凸轮面上移动时的所述马达的驱动负载,来检测所述间隙位于哪个阶段。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在第2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单元在两端部与所述滑架主体卡止,在中央部安装于所述滑动部件。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在第4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凸轮在所述扫描方向上在多个部位承受所述滑架主体的自重,所述限制单元沿所述扫描方向在多个部位限制所述滑架主体,在所述扫描方向上,所述限制单元限制所述滑架主体的位置,配置在所述间隙调整凸轮承受所述滑架主体的自重的位置的两侧。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滑架,具有在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能够在该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上移动;构成上述滑架的滑动部件,设置成在上述记录头和介质之间的间隙变化的方向上能够改变该滑动部件与构成上述滑架的上述滑架的主体的相对位置,与上述滑架一起在上述扫描方向上移动;引导部件,与上述滑动部件相接且隔着上述滑动部件承受上述滑架的自重,沿上述扫描方向设置;构成上述滑架的间隙调整凸轮,介于上述滑动部件和上述滑架的主体的一部分之间,承受上述滑架的自重,通过相对于上述滑动部件和滑架的主体在上述扫描方向上相对地位移来使上述间隙变化;和构成上述滑架的施力单元,在拉近上述滑动部件和上述滑架的主体的方向,在上述滑动部件和上述滑架的主体之间发挥作用力。
根据本技术方案,构成为通过使介于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滑动部件和滑架主体之间的间隙调整凸轮位移来调整间隙(PG)的记录装置,具有在拉近滑动部件和滑架主体的方向上在滑动部件和滑架主体之间发挥作用力的施力单元,所以能够抑制当驱动滑架时滑架主体从间隙调整凸轮浮起,或者间隙调整凸轮从滑动部件浮起,即能够抑制滑架的摇头,能够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
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的记录装置,具有:滑架,具有在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能够在该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上移动;构成上述滑架的滑动部件,设置成在上述记录头和介质之间的间隙变化的方向上能够改变该滑动部件与构成上述滑架的上述滑架的主体的相对位置,与上述滑架一起在上述扫描方向上移动;引导部件,与上述滑动部件相接且隔着上述滑动部件承受上述滑架的自重,沿上述扫描方向设置;构成上述滑架的间隙调整凸轮,介于上述滑动部件和上述滑架的主体的一部分之间,承受上述滑架的自重,通过相对于上述滑动部件和滑架的主体在上述扫描方向上相对地位移来使上述间隙变化;和构成上述滑架的夹压单元,在上述滑动部件和上述滑架的主体之间夹着并按压上述间隙调整凸轮。
根据本技术方案,构成为通过使介于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滑动部件和滑架主体之间的间隙调整凸轮位移来调整间隙(PG)的记录装置,具有在滑动部件和滑架的主体之间夹着并按压间隙调整凸轮的夹压单元,所以能够抑制当驱动滑架时滑架主体从间隙调整凸轮浮起,或者间隙调整凸轮从滑动部件浮起,即能够抑制滑架的摇头,能够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
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的记录装置,具有:滑架,具有在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能够在该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上移动;构成上述滑架的滑动部件,设置成在上述记录头和介质之间的间隙变化的方向上能够改变该滑动部件与构成上述滑架的上述滑架的主体的相对位置,与上述滑架一起在上述扫描方向上移动;引导部件,与上述滑动部件相接且隔着上述滑动部件承受上述滑架的自重,沿上述扫描方向设置;构成上述滑架的间隙调整凸轮,介于上述滑动部件和上述滑架的主体的一部分之间,承受上述滑架的自重,通过相对于上述滑动部件和滑架的主体在上述扫描方向上相对地位移来使上述间隙变化;和构成上述滑架的限制单元,限制上述滑架的主体和上述间隙调整凸轮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以及上述间隙调整凸轮和上述滑动部件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中的至少任一方。
根据本技术方案,构成为通过使介于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滑动部件和滑架主体之间的间隙调整凸轮位移来调整间隙(PG)的记录装置中,上述滑架的主体和上述间隙调整凸轮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以及上述间隙调整凸轮和上述滑动部件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中的至少任一方被限制,所以能够抑制滑架的摇头,能够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
本发明的第9技术方案,在第6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隙调整凸轮在上述扫描方向上在多个部位承受上述滑架的主体的自重,上述施力单元沿上述扫描方向在多个部位对上述滑架的主体施加作用力,在上述扫描方向上,上述施力单元对上述滑架的主体的施力的位置配置在上述间隙调整凸轮承受上述滑架的主体的自重的位置的两侧。
根据本技术方案,上述施力单元在上述间隙调整凸轮承受上述滑架的主体的自重的位置的两侧对上述滑架的主体施力,所以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在上述滑架的主体产生旋转倾向(摇头)。
本发明的第10技术方案,在第6至第9技术方案的任一个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隙调整凸轮具有台阶状凸轮面,上述台阶状凸轮面是交替配置上述间隙变化的方向的厚度为恒定的平坦面和上述厚度变化的倾斜面而形成的,通过设置在上述滑动部件或者上述滑架的主体的抵接部抵接于上述台阶状凸轮面,规定上述间隙,对驱动上述滑架的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通过检测上述抵接部在上述台阶状凸轮面上移动时的上述马达的驱动负载,来检测上述间隙位于哪个阶段。
根据本技术方案,记录装置的控制单元,利用间隙调整凸轮位移时的滑架驱动用马达的负载变动,检测间隙(PG)在哪个阶段,所以不需要设置检测间隙(PG)在哪个阶段的专用检测单元,能够实现装置的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用纸搬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滑架的侧视图。
图3是从后方下侧观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滑架的立体图。
图4是间隙调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间隙调整单元的剖视图。
图6是间隙调整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板簧(施力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板簧(施力单元)卡合在滑架主体的样子的图。
图9(A)、(B)是用于说明滑架主体的移动方向和滑架主体的摇头方向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PG检测时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墨打印机;2记录部;3扫描部;4自动原稿搬送部;5第1用纸给送部;6第2用纸给送部;8滑架驱动马达;9控制部;11用纸支承部件;12给送辊;13分离辊;15辊支承部件;15a旋转轴;17给送辊;18用纸盒;19分离部件;21反转辊;22分离辊;23搬送驱动辊;24搬送从动辊;25支承部件;26环状带;27墨管;28滑架;28a主体;28b抵接部;28c滑动部;28d被牵引部;28e被卡止部;29喷墨记录头;30头盖;32间隙调整单元;33滑块;33a第1滑动部;33b支承部;34凸轮部件;34a第1抵接部;34b第2抵接部;34c第3抵接部;34d第4抵接部;35盘簧;37板簧;37a钩部;37b安装部;38可动滑块;39固定滑块;40第1引导部件;41第2引导部件;43从动辊;44排出驱动辊;45排出从动辊;47排纸接收盘;P、P1、P2记录用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这些变形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以此为前提,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而且还是作为其一个例子的喷墨打印机1的侧剖视概略图,图2是滑架28的侧视图,图3是从后方下侧观看滑架28的立体图,图4是间隙调整单元32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间隙调整单元32的剖视图,图6是间隙调整单元32的立体图,图7是板簧(施力单元)37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板簧(施力单元)37卡合于滑架主体28a的样子的图。
再者,图9(A)、(B)是用于说明滑架28的移动方向和滑架主体28a的摇头方向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PG检测时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此外,图6中省略滑架主体28a的图示。另外,图8中省略构成间隙调整单元32的滑块33、凸轮部件34等。
此外,图中,x-y-z坐标系是为了说明的方便来表示方向,z方向是铅直方向(重力方向、与用纸记录面正交的方向)、y方向是用纸P的搬送方向、x方向是与y方向和z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用纸宽度方向)。
下面,首先概略说明喷墨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图1中,附图标记2表示对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记录用纸进行喷墨记录的记录部,附图标记3表示在记录部2的上部设置的扫描部,附图标记4表示在扫描部3的上部设置的自动原稿搬送部,即,喷墨打印机1构成为除了喷墨记录功能之外还具有扫描功能的复合机。
在装置下部,附图标记18是放置记录用纸的可装卸的用纸盒,附图标记47是接收排出的记录用纸的排纸接收盘。该记录部2具有两个用纸给送路径,一个是从设置在装置下部的第2用纸给送部6起的用纸给送路径,另一个是从设置在装置背面侧的第1用纸给送部5起的用纸给送路径。此外,虚线Pf表示从第2用纸给送部6送出的记录用纸的通过轨迹,虚线Pr表示从第1用纸给送部5送出的用纸的通过轨迹。
在第2用纸给送部6中,在与用纸盒18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给送辊17,给送辊17轴支承在能够以旋转轴15a为中心摆动的辊支承部件(臂部件)15,构成用纸给送单元。该给送辊17设置为通过辊支承部件15的摆动动作能够相对于用纸盒18进退,通过与收纳在用纸盒18的记录用纸P的最上位的记录用纸接触、进行旋转,将该最上位的记录用纸P向下流侧送出。
通过给送辊17送出的记录用纸P,在通过大径的反转辊21被弯曲反转后,到达作为搬送单元的搬送驱动辊23和搬送从动辊24。此外,附图标记22表示通过在与反转辊21之间夹住(nip)用纸来进行用纸的分离的分离辊。
另一方面,在记录部2的上部后方设置的第1用纸给送部5中,支承部件11将记录用纸支承为倾斜姿势,并且以上部的未图示的摆动轴为中心进行摆动,由此使支承的用纸的最上位的用纸压接于给送辊12。给送辊12通过进行旋转,将压接的用纸向下流侧送出。此外,附图标记13表示通过在与给送辊12之间夹住用纸来进行用纸的分离的分离辊。
搬送驱动辊23和搬送从动辊24是向下流侧将记录用纸P精密输送的辊对,在该辊对的下流侧,相对配置有喷墨式的记录头29和将用纸向下流侧导向的支承部件25。
记录头29设置在能够在与用纸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的纸面正反方向,x方向,以下适当称为“主扫描方向”或者“用纸宽度方向”)往复运动的滑架28的底部,通过一边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一边对记录用纸P喷出墨来进行记录。此外,附图标记8表示驱动滑架(CR)28的CR驱动马达,附图标记9表示控制该CR驱动马达的控制部。
在记录头29的下流侧,附图标记43是防止记录用纸P的上浮的从动辊,附图标记44是通过旋转来排出记录用纸P的排出驱动辊,附图标记45是在与排出驱动辊44之间夹住记录用纸P的排出从动辊。通过这些辊对,进行了记录的记录用纸P被朝向排纸接收盘47排出。
此外,喷墨打印机1,通过将在正面(第1面)进行了记录的记录用纸P不向排纸接收盘47排出,而进行回料(back feed)、利用反转辊21使其弯曲反转,能够对反面(第2面)进行记录。
以上是喷墨打印机1的大致结构,以下详细说明调整记录头29和用纸P之间的间隙(PG)的间隙调整单元32、和抑制滑架28的摇头的板簧(施力单元)37。
在图2中,附图标记40表示第1引导部件,附图标记41表示第2引导部件。第1引导部件40、第2引导部件41均为在主扫描方向上长的形状,滑架28在主扫描方向移动时,被第1引导部件40、第2引导部件41沿主扫描方向引导。此外,第1引导部件40和第2引导部件41,在本实施方式中,均由金属材料形成。
更加详细来说,在滑架28的上部设置有滑动部28c,该滑动部28c与第1引导部件40滑动接触。另外,设置在滑架28的作为“滑动部件”的滑块33与第2引导部件41的上面滑动接触。此外,第1引导部件40仅起到阻止滑架28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功能,第2引导部件41仅起到承受滑架28的自重的功能。
接着,滑架28中,通过间隙调整单元32,一边维持滑动部28c和第1引导部件40的接触状态、以及滑块33和第2引导部件41的接触状态,一边使滑架28的主体28a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位移,由此能够调整PG。
即,间隙调整单元32通过调整滑架主体28a相对于滑块33(第1滑动部33a)的位置来调整PG。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引导部件40和第2引导部件41固定设置,它们不会位移。
在图3、图4、图5中,间隙调整单元32具有:作为上述的“滑动部件”的滑块33;和作为“间隙调整凸轮”的凸轮部件34。
滑块33、凸轮部件34均是与滑架28成为一体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部件,但凸轮部件34以能够相对于滑架主体28a和滑块33在主扫描方向上位移的方式设置在滑架主体28a,通过该凸轮部件34在主扫描方向上位移,PG产生变化。
更加详细来说,附图标记28b是一体地设置在滑架主体28a的抵接部,该抵接部28b呈载置在凸轮部件34的上面的状态。即,滑架28的自重经由抵接部28b施加于凸轮部件34。
凸轮部件34的下面为台阶状的凸轮面,附图标记34a、34b、34c、34d分别表示构成台阶状凸轮面的第1抵接部、第2抵接部、第3抵接部、第4抵接部。而且这些抵接部构成为被在滑块33的上面侧形成的支承部33b支承。此外,各凸轮面通过平滑的倾斜面(用附图标记34e、34f、34g表示)连接,凸轮部件34能够不钩住地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
接着,在滑块33,在下面侧形成有第1滑动部33a,在滑架28移动时,该第1滑动部33a与第2引导部件41的上面滑动接触。另外,第2引导部件41形成为图2所示那样弯折为L字状,通过将向上方延伸的弯折部41a用设置在滑架主体28a的可动滑块38和固定滑块39夹着,从而确定滑架28的y方向位置(图3,但在图3中第2引导部件41省略)。此外,附图标记35是对可动滑块38朝向固定滑块39侧施力的盘簧。
接着,在图5中,附图标记26表示在主扫描方向上牵引滑架28的环状带(无端带)。环状带26卷绕在省略图示的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驱动带轮被省略图示的马达驱动,环状带26工作,滑架28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此外,附图标记28d表示在滑架主体28a中固定环状带26的位置(被牵引部)。
以上的结构中,如上述所述,凸轮部件34以能够相对于滑架主体28a和滑块3在主扫描方向位移的方式设置在滑架主体28a。
另外,滑块33以虽然能够与滑架主体28a在主扫描方向上一体地移动、但也能够相对于滑架主体28a在PG调整方向(z方向)相对地运动的方式设置在滑架主体28a,换言之,滑架主体28a能够相对于滑块33在PG调整方向上位移。
凸轮部件34的厚度以第4抵接部34d、第3抵接部34c、第2抵接部34b、第1抵接部34a的顺序变厚,所以若例如凸轮部件34从图5的位置(PG最低的状态)向右方位移,与滑块33的支承部33b抵接的抵接部从第4抵接部34d变化为第3抵接部33c、第2抵接部33b、第1抵接部34a,则PG阶段性地增加。此外,相反地,若从PG最大的状态开始,凸轮部件34向图5的左方移动,则与上述相反,PG阶段性地减少。
此外,凸轮部件34的滑动动作,通过省略图示的卡合部和滑架移动动作进行。即,卡合部(未图示)设置为能够在滑架28的往复运动路径中位移到能够与凸轮部件34卡合的位置和不卡合的位置。在卡合部(未图示)位于能够与凸轮部件34卡合的位置时,滑架28移动,从而凸轮部件34与卡合部(未图示)卡合,然后通过滑架28进一步移动,凸轮部件34相对于滑架主体28a和滑块33滑动动作。
此外,如上所述,该凸轮部件34的滑动动作,通过在由卡合部(未图示)在主扫描方向上限制凸轮部件34的状态下,滑架28移动,而实现,因此,PG切换时实际上在主扫描方向位移的不是凸轮部件34,而是滑架主体28a和滑块33。
此外,喷墨打印机1的控制部9,对于PG现在位于哪个阶段(滑块33的支承部33b与第1~第4抵接部(34a~34d)中的哪个抵接),能够通过使滑架28移动时的CR驱动马达8的电流值增加、滑架移动方向、和滑架移动量而检测出来。
即,通过CR驱动马达8的电流值增加,能够判断切换了PG,另外,能够判断PG是最小或者最大。另外,通过滑架移动方向,能够判断PG向大的一侧变化还是向小的一侧变化。并且,滑架移动量能够通过检测滑架移动量的单元(例如,线性编码器,未图示)检测出。
此外,喷墨打印机1的控制部(未图示)能够不使用检测滑架移动量的单元(例如,线性编码器,未图示)地把握PG现在位于哪个阶段。即,构成凸轮部件34的台阶状凸轮面的各抵接部(34a~34d),在各个抵接部的区域内,厚度是恒定的,滑块33的支承部33b在各抵接部内滑动时,CR驱动马达8的驱动负载(电流值)不显示大的变化。但是,在支承部33b在被各抵接部夹着的倾斜面(34e、34f、34g)上移动时,CR驱动马达8的驱动负载(电流值)显著变化。
图10表示其检测方法的一个例子,首先,使滑架28向小PG侧(PG1侧)移动,直到CR驱动马达8的驱动电流值为A1以上(步骤S101、S102)。即、凸轮部件34的能够滑动的范围通过省略图示的限制部被限制为PG1~PG4的范围,使滑架28移动,直至凸轮部件34到达所述限制部。
此外,PG1是支承部33b与第4抵接部34d抵接时的PG,以下同样,PG2是与第3抵接部34c抵接时的PG,PG3是与第2抵接部34b抵接时的PG,PG4是与第1抵接部34a抵接时的PG。
然后,在步骤S102中为是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PG=PG1(步骤S103)。接着,使滑架28向大PG侧(PG2侧)移动直到CR驱动马达8的驱动电流值为A2以上(步骤S104、S105)。即,检测支承部33b是否通过倾斜面34g。
在步骤S105中为是时,能够判断为PG=PG2(步骤S106)。此外,电流值A2(步骤S105、S108、S111)是比电流值A1(步骤S102)低的值。而且,以后,同样地能够检测PG3、PG4(步骤S107~S112)。
接着,对作为施力单元的板簧37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凸轮部件34是由于滑架主体28a的自重载置在滑块33的状态,另外,滑架28的抵接部28b是由于滑架主体28a的自重载置在凸轮部件34的状态。
该结构中,图3、图6~图8所示的板簧37被设置为作为如下施力单元起作用:向拉近滑块33和滑架主体28a的方向,在滑块33和滑架主体28a之间发挥作用力。换言之,板簧37设置为在滑架主体28a的抵接部28b和滑块33之间夹着并按压凸轮部件34。
板簧37在安装了时呈在x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在其两端部形成有钩部37a,在中央部形成有安装部37b。板簧37经由安装部37b,以在x-z平面内不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滑块33。然后,在滑块33设置在滑架主体28a的状态下,在板簧37的两端部形成的钩部37a卡止在形成在滑架主体28a的被卡止部28e(图8)。由此,板簧37,向拉近滑块33和滑架主体28a的方向,在滑块33和滑架主体28a之间发挥作用力。
以下,参照图9(A)、(B)对板簧37的作用进行说明。图9(A)表示滑架28被向该图左方向牵引的情况,此时,滑架主体28a产生绕位置R1要旋转的倾向(摇头)。此外,该图中,附图标记Mg是滑架28的自重,附图标记Mα是滑架移动方向的加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附图标记Tb是环状带26的牵引力。另外,附图标记G是滑架28的重心位置。
如图9(A)所示,在滑架28开始从静止状态向该图左方向移动时,力Tb使滑架28要向该图逆时针方向旋转,Mα、Mg以将其抵消的方式发挥作用,但力Tb克服Mg、Mα,从而滑架28如箭头U1所示要向该图逆时针方向旋转。即,抵接部28b(滑架主体28a)要从凸轮部件34浮起,或者凸轮部件34要从支承部33b(滑块33)浮起(摇头)。
但是,通过板簧37的作用力,由抵接部28b(滑架主体28a)和支承部33b(滑块33)夹着凸轮部件34的状态被牢固地维持,所以这成为对旋转力矩U1的阻力,上述的摇头被抑制,能够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
另外,如图9(B)所示,滑架28向该图右方向移动时,也同样如箭头U2所示式,滑架28要绕着位置R2旋转,但通过板簧37的作用力,由抵接部28b(滑架主体28a)和支承部33b(滑块33)夹着凸轮部件34的状态被牢固地维持,所以这成为对旋转力矩U2的阻力,上述的摇头被抑制,能够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
此外,板簧37的作用力根据PG变化而变化。即,板簧37的钩部37a卡止在通过PG调整而上下移动的滑架主体28a的被卡止部28e,另外,板簧37的安装部37b安装于在PG调整方向上不位移的滑块33,所以,当PG变大时,板簧37的作用力变大。
而且,当PG变大时上述的旋转力矩U1、U2也变大,但板簧37的作用力也变大,所以即使PG变化,也能够根据其变化量适当地抑制滑架28的摇头。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板簧37的另外的作用效果,可以列举出能够防止装置的大型化。即,为了进一步抑制滑架28的摇头,需要使凸轮部件34的x方向长度增大,确保2个抵接部28b之间的距离和2个支承部33b之间的距离。但是,如上所述,通过板簧37的作用力,由抵接部28b(滑架主体28a)和支承部33b(滑块33)夹着凸轮部件34的状态被牢固地维持,所以不需要确保增大凸轮部件34的x方向长度,能够避免装置的大型化。
另外,凸轮部件34的各抵接部(34a~34d)和支承部33b的接触状态稳定,所以能够确保PG的切换再现性(防止相同阶段的PG偏差)。除此之外,由于装配状态被牢固地维持,所以即使装置受到下落等冲击,也能够防止PG被无意中切换。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凸轮部件34在x方向上在多个部位承受滑架主体28a的自重,板簧37沿x方向在多个部位对滑架主体28a施加作用力(被卡止部28e、28e),而且,板簧37对滑架主体28a施力的位置(被卡止部28e、28e)配置在凸轮部件34承受滑架主体28a的自重的位置(抵接部28b、28b)的两侧。所以,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抑制摇头。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板簧37牢固地维持由抵接部28b(滑架主体28a)和支承部33b(滑块33)夹着凸轮部件34的状态,但不限于板簧37,只要能够牢固地维持由抵接部28b(滑架主体28)和支承部33b(滑块33)夹着凸轮部件34的状态,无论任何部件都可以。
所以,可以是在滑块33和滑架主体28a(抵接部28b、28b)之间夹着并按压凸轮部件34的夹压单元。上述的板簧37也是这样的夹压单元的一个例子。另外,也可以为限制抵接部28b(滑架主体28a)和凸轮部件34之间的间隔的扩大、或者凸轮部件34和支承部33b(滑块33)之间的间隔的扩大的限制单元。上述的板簧37也是这样的限制单元的一个例子。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抵接部28b、支承部33b、第1滑动部33a在x-y平面中配置在同一位置,尤其能够防止凸轮部件34和滑块33的变形。

Claims (5)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和能够在该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滑架,
所述滑架具有:
保持所述记录头的滑架主体;
滑动部件,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记录头和介质之间的间隙变化的方向上改变该滑动部件与所述滑架主体的相对位置,并且与所述滑架主体一起在所述扫描方向上移动;
间隙调整凸轮,介于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滑架主体之间,承受所述滑架的自重,通过相对于所述滑动部件和所述滑架主体在所述扫描方向上相对位移,使所述间隙变化;和
限制单元,限制所述滑架主体和所述间隙调整凸轮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以及所述间隙调整凸轮和所述滑动部件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中的至少任一方,使得维持预定的所述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单元呈在所述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形状,根据所述间隙进行变形,由此限制所述滑架主体和所述间隙调整凸轮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以及所述间隙调整凸轮和所述滑动部件之间的间隔的扩大中的至少任一方,使得维持预定的所述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调整凸轮具有台阶状凸轮面,所述台阶状凸轮面是交替配置所述间隙变化的方向的厚度为恒定的平坦面和所述厚度变化的倾斜面而形成的,
构成为,通过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或者所述滑架主体的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台阶状凸轮面,规定所述间隙,
对驱动所述滑架的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通过检测所述抵接部在所述台阶状凸轮面上移动时的所述马达的驱动负载,来检测所述间隙位于哪个阶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单元在两端部与所述滑架主体卡止,在中央部安装于所述滑动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调整凸轮在所述扫描方向上在多个部位承受所述滑架主体的自重,
所述限制单元沿所述扫描方向在多个部位限制所述滑架主体,
在所述扫描方向上,所述限制单元限制所述滑架主体的位置,配置在所述间隙调整凸轮承受所述滑架主体的自重的位置的两侧。
CN201210352702.7A 2011-09-20 2012-09-20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3009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4446A JP5861350B2 (ja) 2011-09-20 2011-09-20 記録装置
JP204446/2011 2011-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9831A true CN103009831A (zh) 2013-04-03
CN103009831B CN103009831B (zh) 2017-04-19

Family

ID=4788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2702.7A Active CN103009831B (zh) 2011-09-20 2012-09-20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46843B2 (zh)
JP (1) JP5861350B2 (zh)
CN (1) CN10300983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391A (zh) * 2014-06-12 2015-12-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5313494A (zh) * 2014-06-18 2016-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020835A (zh) * 2016-02-01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662407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1488B2 (ja) * 2013-03-29 2017-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媒体給送装置
JP6201550B2 (ja) * 2013-09-10 2017-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478014B2 (ja) * 2014-10-03 2019-03-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6626819A (zh) * 2016-12-28 2017-05-10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绘机及其偏心轮
WO2018120804A1 (zh) 2016-12-28 2018-07-05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绘机及其偏心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4510A2 (en) * 2003-04-03 2004-10-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table area detection device of platen gap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318416A (zh) * 2007-06-07 2008-1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间隙调节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309922A1 (en) * 2008-06-16 2009-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837687A (zh) * 2009-03-12 2010-09-2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10102505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1093180A (ja) * 2009-10-29 2011-05-1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キャリッジ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6393B2 (ja) 2002-06-12 2008-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4446158B2 (ja) * 2004-03-08 2010-04-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577510B2 (ja) 2004-08-30 2010-1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6205537A (ja) * 2005-01-28 2006-08-10 Seiko Epson Corp 移動体の支持構造及び該支持構造を備えた記録装置と液体噴射装置
JP4661552B2 (ja) * 2005-11-28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276216A (ja) * 2006-04-04 2007-10-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キャリッジの振動防止機構
JP4667300B2 (ja) * 2006-05-11 2011-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20090309921A1 (en) * 2008-06-16 2009-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4510A2 (en) * 2003-04-03 2004-10-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table area detection device of platen gap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318416A (zh) * 2007-06-07 2008-1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间隙调节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309922A1 (en) * 2008-06-16 2009-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837687A (zh) * 2009-03-12 2010-09-2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10102505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1093180A (ja) * 2009-10-29 2011-05-1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キャリッジ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391A (zh) * 2014-06-12 2015-12-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5313494A (zh) * 2014-06-18 2016-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5313494B (zh) * 2014-06-18 2018-1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020835A (zh) * 2016-02-01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020835B (zh) * 2016-02-01 2020-03-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662407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US10179467B2 (en) 2016-07-29 2019-0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CN107662407B (zh) * 2016-07-29 2020-03-3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63617A (ja) 2013-04-11
CN103009831B (zh) 2017-04-19
JP5861350B2 (ja) 2016-02-16
US20130070023A1 (en) 2013-03-21
US8746843B2 (en) 2014-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9831A (zh) 记录装置
US10427428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870199B (zh) 记录装置
CN101524847B (zh) 切割装置、记录装置
US10233043B2 (en) Ink-jet printer
CN103129129B (zh) 喷墨记录设备
CN102030204B (zh) 介质传送装置、记录装置
CN102134012A (zh) 片材进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JP2013052526A (ja) 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その印刷ヘッドの傾き調整機構
US11597622B2 (en) Medium discharging apparatus, medium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system
CN1064599C (zh) 薄片传送装置
CN102205743B (zh) 介质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102627037B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3071434A (ja) 記録装置
CN102189851B (zh) 片材检测装置和记录装置
US8465148B2 (en) Duplex web printer with turning mechanism
NL1027002C2 (nl) Werkwijze voor het bedrukken van een substraat met een inkjet printer, en een inkjet printer geschikt om deze werkwijze toe te passen.
CN1746037A (zh) 喷墨打印机
CN102189831B (zh) 记录装置
CN103707639A (zh) 记录设备
JP2979398B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左右印刷同期ずれ検知方法
CN102189821A (zh) 介质输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JP2005298083A (ja) ローラ支持装置、該装置を備える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2083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52637A (ja) 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そのプラテンギャップ調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