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3522A - 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3522A
CN104943522A CN201510134012.8A CN201510134012A CN104943522A CN 104943522 A CN104943522 A CN 104943522A CN 201510134012 A CN201510134012 A CN 201510134012A CN 104943522 A CN104943522 A CN 104943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rear frame
tilt component
car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40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3522B (zh
Inventor
小野寺祐
冈村纯也
德永孝行
真盐泰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43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3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16Arrangement in the rear part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确保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追尾安全性能,同时缓和电池模块的容量限制。在安装于车体(1)的向后伸展的后侧框架(8)上并搭载于车体(1)的后部的电池模块(21)的保护结构中,电池模块(21)以后侧框架(8)向电池模块(21)更后方突出的状态安装于后侧框架(8)上,在电池模块(21)更后方设置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31、41、61),该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31、41、61)在电池模块(21)更后方形成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面(32、44、64)。

Description

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产业中,进行了在车体上搭载高输出的电池模块、通过该电池模块的存储电力使车辆行驶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
而且,专利文献1中,将电池模块配置于在车体后部设置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之间。在该情况下,例如在该车体后行驶的后续车体与该车体发生追尾时,后续车体与后侧框架的后端追尾,由于该输入,后侧框架沿着轴方向压缩。由此,可以吸收追尾时的冲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6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那样在车体后部设置电池模块的情况下,如上述,在后续车体与后侧框架的后端追尾时,可以通过后侧框架的轴压缩吸收冲击,但例如后续车体为卡车等大型汽车时,也有时该大型车体以与后侧框架沿上下方向偏移的骑上状态(オーバライド)追尾。
在沿该上下方向偏移的骑上状态的追尾时,后续车体不会与后侧框架的后端追尾。结果是认为,后侧框架不会由于追尾时的输入而沿轴方向压缩,大致未吸收冲击的后续车体可能挤进到电池模块的搭载位置。
因此,在现有的车体中,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需要形成例如不向后侧框架更上方突出的尺寸及形状。结果是,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中产生容量的限制。现实中难以适当利用车体后部的行李箱等空间并采用例如使向后侧框架更上方突出的大容量的电池模块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结构。
这样,在汽车等车体中,要求确保搭载于其后部的电池模块的追尾安全性能,同时缓和电池模块的容量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搭载于车体的向后伸展的后侧框架上,其中,所述电池模块以所述后侧框架向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突出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后侧框架上,在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设置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在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形成向所述后侧框架更上方突出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面。
优选的是,所述车体具有:多个所述后侧框架,其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排列;后保险杠,其连结所述多个后侧框架的后端并沿着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电池模块以架设于所述多个后侧框架之间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后侧框架上,所述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包含第一倾斜部件,所述第一倾斜部件在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在包含的所述多个后侧框架及所述后保险杠的后框架上设于向后离开所述电池模块的位置,所述第一倾斜部件形成从所述后框架的后端上缘起前高后低地延伸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优选的是,所述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包含第二倾斜部件,所述第二倾斜部件在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设于所述后侧框架上,所述第二倾斜部件形成从所述后侧框架的上面起前高后低地延伸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优选的是,所述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包含第三倾斜部件,所述第三倾斜部件在所述多个后侧框架之间以向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三倾斜部件形成前高后低地延伸的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模块向所述多个后侧框架的上面更上方突出,所述第二倾斜部件的所述第二倾斜面以与所述电池模块的后端上缘对应的高度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模块向所述多个后侧框架的上面更上方突出,所述第三倾斜部件的所述第三倾斜面以与所述电池模块的后端上缘对应的高度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部件由比所述后侧框架脆弱的树脂材料形成,具有:框部,其包含形成前高后低的所述倾斜面的斜面部,在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的截面上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多个支柱部,其从所述斜面部向下方或下前方延伸而连结所述框部的所述斜面部和其它部分,所述多个支柱部在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所述框部的内侧,沿着前后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
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部件在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所述框部的后端部形成沿着所述车体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负载承受面。
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部件在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所述框部的、所述斜面部以外的其它部分形成脆弱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使后侧框架向电池模块更后方突出,且在电池模块更后方设置形成前高后低的倾斜面的倾斜部件,该前高后低的倾斜面向后侧框架更上方突出。
因此,在后续车体以与后侧框架上下偏移的骑上状态与车体追尾的情况下,后续车体从后方与向后侧框架更上方突出的倾斜面追尾,而跨上倾斜部件,并在跨上的状态下从上方压下后侧框架。后侧框架由于被压下而折弯,在碰撞的后续车体到达电池模块的搭载位置之前,可吸收上下偏移的骑上追尾时的冲击。
另外,在后侧框架折弯的情况下,电池模块与后侧框架一起被压下。难以对电池模块直接作用追尾的后续车体产生的前后方向的负载。在后续车体的碰撞时难以向前后方向挤碎电池模块。可避免对电池模块的直接碰撞的可能性高。
而且,本发明中,与后侧框架分开地设置倾斜部件,且不会在后侧框架本身上形成倾斜面。因此,在后续车体以与后侧框架未上下偏移的状态与车体追尾的情况下,可以沿前后方向轴压缩后侧框架。通过后侧框架的突出部分在电池模块的后方从其最初的形状进行轴压缩,可以吸收未上下偏移的例如全卷入式(フルラップ)追尾时的冲击。
这样,本发明中,在电池模块的后方,与后侧框架分开地形成向后侧框架更上方突出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面,因此,即使在后续车体以与后侧框架上下偏移的骑上状态追尾的情况下或后续车体以与后侧框架未上下偏移的例如全卷入式追尾的情况下,在后续车体到达电池框架之前可吸收冲击。
本发明中,即使在不损坏与后侧框架未上下偏移的后续车体追尾时的冲击吸收性能,而后续车体以与后侧框架上下偏移的骑上状态追尾的情况下,也可以吸收冲击。
结果是,本发明中,抑制后续车体与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直接追尾,而不易引起电池模块由于后续车体的直接冲击而损坏。
这样,本发明中,可以确保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追尾安全性能,同时缓和电池模块的容量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汽车的车体11的说明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设于图1的车体后部的后框架及电池模块壳体的说明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图2的后侧框架及电池模块壳体的说明图;
图4是图2的后侧框架及电池模块壳体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2的后侧框架及电池模块壳体的B-B剖面图;
图6是从侧方观察图2的后侧框架及电池模块壳体的说明图;
图7是图2的后侧框架及电池模块壳体的C-C剖面图;
图8是图2的后端倾斜部件的剖面图;
图9是图2的侧倾斜部件的剖面图;
图10是图2的中央倾斜部件的剖面图;
图11是上下偏移的骑上追尾时的车体变形的说明图(第一阶段);
图12是上下偏移的骑上追尾时的车体变形的说明图(第二阶段);
图13是全卷入式追尾时的、车体后部的变形的说明图;
图14是左右偏移的骑上追尾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车体、8后侧框架(后框架)、9后保险杠(后框架)、21电池模块、31后端倾斜部件(第一倾斜部件、倾斜部件)、32后端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3后端负载承受面(负载承受面)、41侧倾斜部件(第二倾斜部件、倾斜部件)、42侧三角框部(框部)、43侧支柱部(支柱部)、44侧倾斜面(第二倾斜面)、47侧斜面部(斜面部)、49侧负载承受面(负载承受面)、50底脆弱部(脆弱部)、51前脆弱部(脆弱部)、61中央倾斜部件(第三倾斜部件、倾斜部件)、62中央三角框部(框部)、63中央支柱部(支柱部)、64中央倾斜面(第三倾斜面)、67中央斜面部(斜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进行说明。
图1是从侧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汽车的车体1的说明图。汽车是车辆的一个例子。
图1中,作为在实施方式的汽车的后方行驶的后续车辆的车体,一并图示有卡车等大型车体100。
图1的车体1是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的车体1。而且,在图1的车体1中,大容量的电池模块21搭载于车体1的后部。
另外,图1的车体1被其骨架部件即框架区划成前室2、乘客厢3、行李箱4。在前室2中配置例如发动机。乘客厢3中前后两排地配置前座5及后座6。
作为骨架部件,图1中图示有:侧梁7,其沿着区划乘客厢3的床面的底板的左右两侧而在前后方向伸展;后侧框架8,其从侧梁7的后端伸展到车体1的后端;后保险杠9,其将沿车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的后端彼此连结且沿着上述车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
后侧框架8从前侧依次具有:安装于侧梁7的安装部11、从安装部11向内上方弯曲的上弯曲部12、从上弯曲部12向车体1的后方伸展的后方延长部13。在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的后方延长部13之间安装轴支后轮的未图示的后横梁。
而且,在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中,为了驱动电动机使车体1行驶,可使用存储电力的电池。将多个电池放入电池模块壳体22中,并作为电池模块21搭载于车体1上。
图1中,电池模块壳体22在架设于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之间的状态下安装于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上。电池模块壳体22在后侧框架8向电池模块壳体22更后方突出的状态下安装于一对后侧框架8的后方延长部13的基端侧(前侧)。
这样,通过在车体1的后部配置电池模块21,利用行李箱4的空间,产生了可使电池模块21大容量化的可能性。例如,如图1所示,产生了电池模块21形成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大容量的电池模块的可能性。
但是,这样在车体1的后部配置电池模块21的情况下,在后续车辆的车体追尾的情况下,需要从追尾等中保护电池模块21。特别是需要尽可能避免电池模块壳体22的变形、对电池模块壳体22的直接冲击。根据搭载于车体后部的备用轮胎不同,需要尽可能避免电池模块壳体22的变形。
例如,在后续车辆的车体是与图1的车体1一样的轿车的情况下,后续车辆的车体的前保险杠与图1的车体1的后保险杠9碰撞。在该情况下,后侧框架8的、向电池模块壳体22更后方突出的部分沿着后侧框架8的前后方向的轴进行压缩,由此,可以吸收冲击。在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到达电池模块21的搭载位置之前吸收追尾的冲击,可以使后续车辆的车体不易对电池模块21进行追尾。
与之相对,虽然是假设的情形,但在例如图1所示那样的卡车等大型车体100发生追尾的情况下,大型车体100以与后侧框架8上下偏移的骑上状态追尾。因此,若是骑上状态下的追尾,则后侧框架8不会由于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负载而沿其轴方向压缩。在该情况下,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大致不会吸收该冲击,不能说没有压入到电池模块壳体22的搭载位置的可能性。
因此,在将电池模块21搭载于车体1的后部的情况下,优选电池模块21形成例如不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尺寸及形状。由此,在骑上追尾时,可以使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不会与电池模块壳体22直接追尾。
但是,在以不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电池模块21的情况下,电池模块21的容量被极端地限制。不能适当利用车体1后部的行李箱4等空间来将大容量的电池模块壳体22搭载于车体1的后部。
另外,仅不明显地形成电池模块21来尽量避免直接冲击,大致未吸收冲击的后续车体可能挤进到电池模块的搭载位置。
这样,在汽车等车体1中,要求确保搭载于其后部的电池模块21的追尾安全性能,同时缓和电池模块21的容量限制。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池模块21形成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尺寸及形状,来使电池模块21大容量化,并且在电池模块21更后方的位置设置保护电池模块21的结构。
具体而言,在后侧框架8及后保险杠9的上方设置具有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面的多个倾斜部件31、41、61。前高后低的倾斜面向后侧框架8的上方突出,且以例如与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电池模块壳体22的上缘对应的高度形成。
由此,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不易与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电池模块21直接追尾。以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从上方观察设于图1的车体1后部的后框架及电池模块壳体22的说明图。在此,后框架是指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及后保险杠9。
图3是从后方观察图2的后侧框架8及电池模块壳体22的说明图。图4是图2的后侧框架8及电池模块壳体22的A-A剖面图。图5是图2的后侧框架8及电池模块壳体22的B-B剖面图。图5中,电池模块壳体22从后侧框架8卸下。
图6是从侧方观察图2的后侧框架8及电池模块壳体22的说明图。图7是图2的后侧框架8及电池模块壳体22的C-C剖面图。
如图5所示,电池模块壳体22具有:下部22A,其具有宽度比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的后方延长部13的间隔窄的矩形的立方体形状;上部22B,其位于下部22A的上方。上部22B具有宽度比下部22A宽的矩形的立方体形状,且比下部22A向左右两侧突出。这样,通过将电池模块壳体22设为以大致矩形的立方体形状为基本的高度的某个形状,可在电池模块21中密集地并排搭载大量的电池单元。
上部22B的、比下部22A向左右突出的部分载置于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的上面。该左右一对突出部分被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螺纹固定。电池模块壳体22可更换地搭载于车体1的后部。
在安装有电池模块壳体22的状态下,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的后方延长部13向电池模块壳体22更后方突出。在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的后方延长部13的后端安装后保险杠9。
而且,在后框架中的后保险杠9上配置后端倾斜部件31。后端倾斜部件31沿着后保险杠9向左右方向伸展。后端倾斜部件31设于向后离开电池模块壳体22的位置。
图8是图2的后端倾斜部件31的剖面图。
如图8所示,后端倾斜部件31具有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而且,如图2、图6及图7所示,将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底边配置于后保险杠9的上面之上。由此,具有大致三角形的截面的后端倾斜部件31形成从后保险杠9的后上缘起前高后低地延伸的后端倾斜面32。后端倾斜面32形成于后保险杠9之上。后端倾斜面32相对于例如车体1的前后方向,只要被设为45度以下的角度、优选设为30度以下的角度即可。
后端倾斜面32从后框架向上突出到电池模块壳体22从后侧框架8向上突出的高度的约2/3的高度。
另外,如图8所示,具有大致三角形的截面的后端倾斜部件31在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后端形成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平坦的后端负载承受面33。后端负载承受面33的下端向大致三角形的底边更下方突出,并与后保险杠9的后上端的后侧重叠。可使负载难以仅作用于后保险杠9及后端倾斜部件31中的后保险杠9。
具有这种复杂的外形形状的整体结构的后端倾斜部件31可以使用例如工程塑料等强化塑料材料并利用模型一体形成。通过将后端倾斜部件31一体形成,在卡车等大型车体100与后端倾斜部件31追尾的情况下,后端倾斜部件31不易变形。
在后框架中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的后方延长部13的上面配置侧倾斜部件41。侧倾斜部件41与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侧邻接地配置。侧倾斜部件41设于电池模块壳体22之后的位置。
图9是图2的侧倾斜部件41的剖面图。
如图9所示,侧倾斜部件41具有在车体1的前后方向的截面上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侧三角框部42和在侧三角框部42的内侧排列的多个侧支柱部43。侧倾斜部件41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外形的厚板形状。
而且,如图2、图6及图7所示,侧倾斜部件41在后侧框架8的上面安装于成为电池模块壳体22之后的位置。由此,侧倾斜部件41形成从后侧框架8的上面起前高后低地延伸的侧倾斜面44。
侧倾斜面44从后框架向上方突出到与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端上缘相同的高度位置。
如图9所示,侧倾斜部件41的侧三角框部42具有:侧底部45、侧前纵向部46、侧斜面部47。侧底部45、侧前纵向部46及侧斜面部47也可以制成可承受输入于侧斜面部47的负载的厚板,且高刚性地形成。因此,侧底部45及侧前纵向部46也可以形成基本与侧斜面部47相同的厚度及强度。
侧底部45载置于后侧框架8上。在该情况下,侧前纵向部46在侧底部45的前端站立于后侧框架8的上面。侧斜面部47倾斜地配置于侧前纵向部46的上端和侧底部45的后端之间。由此,侧倾斜部件41在后侧框架8的上面形成前高后低的侧倾斜面44。侧倾斜面44相对于例如车体1的前后方向只要设为45度以下的角度、优选设为30度以下的角度即可。
另外,如图9所示,侧倾斜部件41的多个侧支柱部43以架设于侧斜面部47和侧底部45之间的方式设置。多个侧支柱部43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在多个侧支柱部43之间形成分隔空间48。各侧支柱部43以成为与侧倾斜面44垂直方向的方式从侧斜面部47向下前方延伸。由此,在与侧倾斜面44垂直的方向上作用的负载易于作用于侧支柱部43的轴方向上。侧支柱部43不易由于偏移碰撞时的负载而折断。此外,各侧支柱部43也可以与侧底部45垂直地设置。
另外,如图9所示,在具有大致三角形的截面的侧三角框部42的后端形成了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平坦的侧负载承受面49。
另外,如图9所示,在侧三角框部42的、作为侧斜面部47以外的部分的侧底部45上形成底脆弱部50,底脆弱部50的壁比侧斜面部47薄地形成。底脆弱部50形成于侧底部45的靠近后端的部位。另外,侧前纵向部46的整体的壁比侧斜面部47薄地形成,并形成为前脆弱部51。此外,底脆弱部50或前脆弱部51也可以比侧斜面部47细地形成。这些脆弱部比其它部分易于先折断。
具有这种复杂的形状的侧倾斜部件41可以使用例如工程塑料等强化塑料材料并利用模型一体形成。通过将侧倾斜部件41一体形成,在卡车等大型车体100与侧倾斜部件41发生骑上追尾的情况下,侧倾斜部件41不易变形。另外,可以容易地制作侧倾斜部件41的变形方式。
另外,通过将侧倾斜部件41利用比后侧框架8脆弱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在侧倾斜部件41上设置分隔空间48而将其内部设为中空结构,在后续车辆与后侧框架8追尾而向轴方向(前后方向)压缩后侧框架8的情况下,可以使侧倾斜部件41向其轴方向压缩折断。
在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面中央配置中央倾斜部件61。中央倾斜部件61以从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面中央向后方伸展的方式安装于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面。中央倾斜部件61在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之间以向电池模块壳体22更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
图10是图2的中央倾斜部件61的剖面图。
如图10所示,中央倾斜部件61具有在车体1的前后方向的截面上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中央三角框部62和在中央三角框部62的内侧排列的中央支柱部63。中央倾斜部件61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外形的厚板形状。
而且,如图2、图6及图7所示,中央倾斜部件61形成前高后低地延伸的中央倾斜面64。中央倾斜面64相对于例如车体1的前后方向只要设为45度以下的角度、优选设为30度以下的角度即可。
中央倾斜面64从后框架向上突出到与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端上缘相同的高度位置。
如图10所示,中央倾斜部件61的中央三角框部62具有中央底部65、中央前纵向部66、中央斜面部67。中央底部65、中央前纵向部66及中央斜面部67也可以形成可以承受输入于中央斜面部67的负载的刚性。因此,中央底部65及中央前纵向部66也可以形成基本与中央斜面部67相同的厚度及强度。
另外,如图10所示,中央倾斜部件61的中央支柱部63以架设于中央斜面部67和中央底部65之间的方式设置。中央支柱部63使中央底部65及中央前纵向部66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在它们之间形成分隔空间68。中央支柱部63以成为与中央倾斜面64垂直方向的方式从中央斜面部67向下前方延伸。由此,在与中央倾斜面64垂直的方向上作用的负载易于作用于中央支柱部63的轴方向上。中央支柱部63不易由于负载而折断。此外,中央支柱部63也可以以与中央底部65垂直的方式设置。
另外,如图10所示,在中央底部65的下方形成加强板部69。由此,中央倾斜部件61不易被与中央倾斜面64垂直方向上作用的负载折断。中央支柱部63不易被偏移碰撞时的负载折断。
具有这种复杂的形状的中央倾斜部件61可以使用例如工程塑料等强化塑料材料并利用模型一体形成。通过将中央倾斜部件61一体形成,在卡车等大型车体100与中央倾斜部件61发生骑上追尾的情况下,中央倾斜部件61不易变形。另外,可以容易地制作中央倾斜部件61的变形方式。
另外,通过将中央倾斜部件61利用比后侧框架8脆弱的树脂材料形成,且利用分隔空间68将中央倾斜部件61的内部设为中空结构,在比侧倾斜面44低的范围内且在比后侧框架8稍微高的位置设置中央三角框部62的后侧顶点,在后续车辆与后侧框架8追尾而使后侧框架8沿轴方向压缩的情况下,可以以从下方重击中央三角框部62的方式使中央倾斜部件61折断。
接着,对卡车等大型车体100产生上下偏移地追尾时的、保护电池模块21的冲击吸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1是上下偏移的骑上追尾时的车体1的变形的说明图(第一阶段)。
图12是上下偏移的骑上追尾时的车体1的变形的说明图(第二阶段)。
如图11(A)所示,在卡车等的大型车体100与图1的车体1追尾的情况下,追尾的大型车体100的框架在比图1的车体1的后侧框架8及后保险杠9高的位置与图1的车体1追尾。在该情况下,追尾的大型车体100不会与后侧框架8及后保险杠9直接碰撞,而与后端倾斜部件31的后端倾斜面32追尾。
与后端倾斜部件31的后端倾斜面32追尾的大型车体100与前高后低的后端倾斜面32碰撞后,如图11(B)所示,跨上后端倾斜部件31的上方。另外,追尾的大型车体100在跨上后端倾斜部件31的上方的状态下压下后端倾斜部件31。由此,后保险杠9及后侧框架8与后端倾斜部件31一起被压下,如图11(C)所示,后侧框架8以降低后端的方式向下弯曲。图11(C)中,后侧框架8从虚线的最初位置下降。
特别地,图1的后侧框架8具有上弯曲部12从安装于侧梁7的安装部11向上延伸,且在该上弯曲部12之后延伸有后方延长部13的结构。因此,追尾的大型车体100压下后端倾斜部件31的负载相对于后侧框架8易于以向下弯曲上弯曲部12的方式发挥作用,而易于以后方延长部13的整体朝向后斜下方的方式向下弯曲上弯曲部12。
这样,通过后侧框架8与后端倾斜部件31一起向下弯曲,可以吸收追尾的大型车体100的冲击。
而且,在追尾的大型车体100在图11(C)的状态下也不会停止而进一步压入车体1的情况下,大型车体100与后端倾斜部件31一起向下压弯后侧框架8,同时在后端倾斜部件31上向前方移动,并如图12(A)所示那样与侧倾斜部件41的侧倾斜面44碰撞。
与侧倾斜部件41的侧倾斜面44碰撞的大型车体100沿着侧倾斜面44移动,并如图12(B)所示那样跨上侧倾斜部件41上。大型车体100跨上侧倾斜部件41上,同时压下侧倾斜部件41。另外,跨上侧倾斜部件41上的大型车体100如图12(C)所示那样跨上电池模块壳体22上。跨上侧倾斜部件41及电池模块壳体22上的大型车体100压下侧倾斜部件41及电池模块壳体22。由此,大型车体100与电池模块壳体22一起向下压下后侧框架8。通过后侧框架8向下弯曲,可以吸收追尾的大型车体100的冲击。
此外,侧倾斜部件41中,在侧三角框部42的内侧如图9所示那样沿着与面垂直的方向排列有多个侧支柱部43。因此,在大型车体100跨上侧倾斜部件41的侧倾斜面44时,侧倾斜部件41不易损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大型车体100与图1的车体1以上下偏移的骑上状态追尾,通过将该追尾的冲击转换成压下后侧框架8的力而向下压弯后侧框架8,也可以进行吸收。
另外,利用向后离开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端倾斜部件31下压下后侧框架8,将电池模块壳体22的上面设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并且利用侧倾斜部件41向上避开挤进到电池模块壳体22的搭载位置的大型车体100,并载置到设为前高后低的上面的电池模块壳体22上,使后侧框架8与电池模块壳体22一起进一步向下压弯,因此,可以使压入到电池模块壳体22的搭载位置的大型车体100不与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面直接碰撞。
假设在大型车体100与例如电池模块壳体22后面的、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部分碰撞的情况下,电池模块壳体22可能向前后方向压缩而损坏,或电池模块壳体22可能向前移动与后座6碰撞。本实施方式中,可有效地抑制这种情况的产生。
接着,对与图1一样的车体1的轿车与图1的车体1追尾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此,为了说明,以后续车辆的车体101从图1的车体1的正后方追尾的全卷入式追尾为例进行说明。
图13是全卷入式追尾时的车体1后部的变形的说明图。
如图13所示,在与图1一样的车体101与图1的车体1追尾的情况下,追尾的车体101如图13(A)所示那样与图1的车体1的后保险杠9直接追尾。
而且,如图13(B)所示,由于追尾的车体101的负载,后保险杠9及后侧框架8压曲变形。后侧框架8沿着其前后方向的轴方向压缩,来吸收冲击。此时,车体101与后端倾斜部件31的后端负载承受面33碰撞,而与后保险杠9一起向前移动。图13(B)中,向前移动的后端倾斜部件31从后保险杠9的上面脱离。
在追尾的车体101进一步压入的情况下,后侧框架8进一步沿轴方向压缩,如图13(C)所示,追尾的车体101与侧倾斜部件41的后端碰撞。在侧倾斜部件41上输入使其沿前后方向压缩的负载。在侧倾斜部件41的后端形成有向上下方向伸展的侧负载承受面49。另外,侧倾斜部件41具有在侧三角框部42的内侧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有多个侧支柱部43的结构。另外,在侧三角框部42的侧底部45上形成有底脆弱部50,侧前纵向部46作为前脆弱部51形成。因此,侧三角框部42由于夹在追尾的车体1和电池模块壳体22之间而容易折断。因为侧三角框部42容易折断,如图13(D)所示,由于追尾的车体1的负载可使后侧框架8进一步沿轴方向压缩。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侧倾斜部件41由于全卷入式碰撞时的负载而容易折断,而不妨碍后侧框架8进一步沿轴方向压缩。此外,对中央倾斜部件61也一样。结果是,如图13(D)所示,与图13(C)相比,可以较长地确保后侧框架8沿轴方向压缩的距离。在全卷入式追尾时可以不损坏沿轴方向压缩后侧框架8而产生的冲击吸收性能。
接着,对卡车等大型车体100产生上下及左右偏移的追尾时的、保护电池模块21的冲击吸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4是左右偏移的骑上追尾的说明图。
如图14(A)所示,在车体1左右偏移地骑上追尾的情况下,追尾的大型车体100与后端倾斜部件31碰撞,且沿着后端倾斜面32向上移动,如图14(B)所示,以左右偏移的状态跨上后端倾斜部件31上。跨上后端倾斜部件31的大型车体100与后端倾斜部件31一起压下后侧框架8。通过压下后侧框架8,可吸收冲击。
在与后端倾斜部件31碰撞的大型车体100进一步压入的情况下,追尾的大型车体100与侧倾斜部件41及中央倾斜部件61碰撞,如图14(C)所示,跨上侧倾斜部件41及中央倾斜部件61上。另外,跨上前高后低地倾斜的电池模块壳体22的上面。跨上它们之上的大型车体100与侧倾斜部件41及中央倾斜部件61一起压下电池模块壳体22及后侧框架8。通过压下后侧框架8,可吸收冲击。
通过这样在载置于左右一对后侧框架8上的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面中央设置中央倾斜部件61,即使在卡车等大型车体100产生左右偏移地骑上追尾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护电池模块21。
如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后侧框架8向电池模块壳体22更后方突出,在电池模块壳体22更后方设有后端倾斜部件31、侧倾斜部件41及中央倾斜部件61。另外,这些倾斜部件31、41、61配置于后侧框架8上,且具有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面。
因此,在后续车辆的车体(大型车体100)以与后侧框架8上下偏移的骑上状态与车体1追尾的情况下,后续车辆的车体从后方与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倾斜面32、44、64追尾,并跨上倾斜部件31、41、61,且以跨上的状态从上方压下后侧框架8。后侧框架8由于压下而向下折弯,在碰撞的后续车辆的车体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的搭载位置之前,可吸收上下偏移的骑上追尾时的冲击。
另外,在后侧框架8折弯的情况下,电池模块壳体22与后侧框架8一起被压下。而且,电池模块壳体22的上面成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产生的前后方向的负载难以直接作用于电池模块壳体22。在后续车辆的车体的碰撞时,不易沿前后方向挤碎电池模块壳体22。可避免对电池模块壳体22的直接碰撞的可能性高。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与后侧框架8分开地设置倾斜部件31、41、61,而在后侧框架8本身上未形成倾斜面。因此,在后续车辆的车体(车体101)以与后侧框架8未上下偏移的状态与车体1追尾的情况下,可以沿前后方向轴压缩后侧框架8。后侧框架8的突出部分在电池模块壳体22之后从其最初的形状进行轴压缩,由此,可以吸收未上下偏移的例如全卷入式追尾时的冲击。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池模块壳体22之后,与后侧框架8分开地形成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面32、44、64,因此,即使在后续车辆的车体以与后侧框架8上下偏移的骑上状态追尾的情况下,即使在后续车辆的车体以与后侧框架8未上下偏移的例如全卷入式追尾的情况下,均可以在后续车辆的车体到达电池框架之前吸收冲击。
即使在不损坏与后侧框架8未上下偏移的后续车体追尾时的冲击吸收性能,而后续车体以与后侧框架8上下偏移的骑上状态追尾的情况下,也可以吸收冲击。
结果是,即使将搭载于车体1后部的电池模块壳体22大容量化并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地搭载,也可抑制后续车辆的车体与向上突出的电池模块壳体22直接追尾,而不易引起电池模块壳体22由于后续车辆的车体的直接冲击而损坏。
结果是,本实施方式中,可以确保搭载于车体1后部的电池模块壳体22的追尾安全性能,同时缓和电池模块壳体22的容量限制。可以适当利用车体1后部的行李箱4等空间,来将大容量的电池模块壳体22搭载于车体1的后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后端倾斜部件31在包含电池模块壳体22之后的多个后侧框架8及后保险杠9的后框架上,设于向后离开电池模块壳体22的位置,形成从后框架的后端上缘起前高后低地延伸的后端倾斜面32,后端倾斜面32向上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因此,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大型车体100)在向后离开电池模块壳体22的位置跨上后端倾斜部件31,并与后端倾斜部件31一起压下后侧框架8。在后续车辆的车体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之前,可以压下后侧框架8并使之开始向下弯曲。在上下偏移的追尾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后续车辆的车体的冲击。另外,后续车辆的车体不易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电池模块壳体22不易由于后续车辆的车体的直接冲击而损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侧倾斜部件41设于电池模块壳体22之后的后侧框架8上,形成从后侧框架8的上面起前高后低地延伸的侧倾斜面44,侧倾斜面44向后框架的更上方突出。
因此,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大型车体100)在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之前跨上侧倾斜部件41,并与侧倾斜部件41一起压下后侧框架8。在后续车辆的车体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之前,可以压下后侧框架8并使之弯曲。在上下偏移的追尾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后续车辆的车体的冲击。另外,后续车辆的车体不易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电池模块壳体22不易由于后续车辆的车体的直接冲击而损坏。
特别地,本实施方式中,后端倾斜部件31和侧倾斜部件41沿着车体1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因此,在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之前,可以将冲击转换成两个阶段的压下力并有效地吸收。作为后端倾斜部件31及侧倾斜部件41,使用与电池模块壳体22同等或电池模块壳体22以下的高度的部件,同时可以避免与电池模块壳体22的直接追尾。为了避免直接追尾,后端倾斜部件31或侧倾斜部件41中,不需要使用高度比电池模块壳体22高的部件。在后端倾斜部件31、侧倾斜部件41上可确保与电池模块壳体22上一样高度的行李箱4。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电池模块壳体22向多个后侧框架8的上面更上方突出,侧倾斜部件41的侧倾斜面44以与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端上缘对应的高度向后框架更上方突出。因此,假设即使例如后续车辆的车体以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的方式追尾,利用侧倾斜部件41也使后续车辆的车体向上避开,使后续车辆的车体难以从后方直接与电池模块壳体22追尾。沿前后方向压缩的力不易作用于电池模块壳体22。
结果是,即使将电池模块壳体22形成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大容量的尺寸,且在骑上状态的追尾时,后续车辆的车体挤进到电池模块壳体22的搭载位置,也难以使电池模块壳体22沿前后方向压缩而产生损坏。另外,由于不会对电池模块壳体22向前压入,因此,能够不对就座在电池模块壳体22之前的用户造成影响。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倾斜部件61在多个后侧框架8之间以向电池模块壳体22更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而形成前高后低地延伸的中央倾斜面64,且中央倾斜面64向后框架的更上方突出。
因此,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大型车体100)在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之前跨上中央倾斜部件61,并与中央倾斜部件61一起压下电池模块壳体22及后侧框架8。能够在后续车辆的车体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之前压下后侧框架8并使之向下弯曲。在上下及左右地偏移的追尾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后续车辆的车体的冲击。另外,后续车辆的车体不易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电池模块壳体22不易由于后续车辆的车体的直接冲击而损坏。
特别地,将后端倾斜部件31和中央倾斜部件61沿着车体1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因此,即使在后续车辆的车体左右偏移地重叠追尾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后续车辆的车体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之前有效地吸收冲击。能够将冲击转换成两个阶段的压下力并有效地吸收。作为后端倾斜部件31及中央倾斜部件61,使用与电池模块壳体22相等或电池模块壳体22以下的高度的部件,同时可以避免与电池模块壳体22的直接追尾。为了避免直接追尾,后端倾斜部件31或中央倾斜部件61中,不需要使用高度比电池模块壳体22高的部件。在后端倾斜部件31、中央倾斜部件61上可确保与电池模块壳体22上一样高度的行李箱4。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电池模块壳体22向多个后侧框架8的上面更上方突出,中央倾斜部件61的中央倾斜面64以与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端上缘对应的高度向后框架更上方突出。因此,假设即使例如后续车辆的车体以到达电池模块壳体22的方式追尾,利用中央倾斜部件61也使后续车辆的车体向上避开,使后续车辆的车体难以从后方直接与电池模块壳体22追尾。沿前后方向压缩的力不易作用于电池模块壳体22。
结果是,即使将电池模块壳体22形成向后侧框架8更上方突出的大容量的尺寸,且在骑上状态的追尾时,后续车辆的车体挤进到电池模块壳体22的搭载位置,也难以使电池模块壳体22沿前后方向压缩而产生损坏。另外,由于不会对电池模块壳体22的前方压入,因此,能够不对就座在电池模块壳体22之前的用户造成影响。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部件31、41、61由比后侧框架8脆弱的树脂材料形成。另外,例如侧倾斜部件41具有:侧三角框部42,其包含形成前高后低的倾斜面的侧斜面部47,且在车体1的前后方向的截面上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多个侧支柱部43,其从侧斜面部47向下方或下前方延伸并连结框部的侧斜面部47和其它部分。因此,在利用树脂材料形成倾斜部件41且追尾的后续车辆的车体跨上侧斜面部47的情况下,能够以承受该负载的方式形成倾斜部件41。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侧支柱部43在侧三角框部42的内侧沿着前后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因此,在例如由于全卷入式碰撞等而后侧框架8以沿着其轴方向压缩的方式变形的情况下,可以以不阻碍该后侧框架8的变形的方式使侧倾斜部件41变形。可以使后侧框架8沿着其轴方向压缩产生的冲击吸收性能不受到侧倾斜部件41阻碍。
此外,可以说对中央倾斜部件61也一样。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侧倾斜部件41在侧三角框部42的后端部形成沿着车体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侧负载承受面49。因此,在例如由于全卷入式碰撞等而后侧框架8以沿着其轴方向压缩的方式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沿前后方向压缩的负载适当地作用于侧倾斜部件41。结果是,侧倾斜部件41容易损坏。可以使后侧框架8沿着其轴方向压缩产生的冲击吸收性能不受到侧倾斜部件41阻碍。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侧倾斜部件41在侧三角框部42的、侧斜面部47以外的其它部分形成底脆弱部50及前脆弱部51。因此,在例如由于全卷入式碰撞等而后侧框架8以沿着其轴方向压缩的方式变形的情况下,侧倾斜部件41容易被该脆弱部50、51损坏。能够使后侧框架8沿着其轴方向压缩产生的冲击吸收性能不受到侧倾斜部件41阻碍。
而且,在上下偏移的骑上追尾时,即使在不能维持其形状那样大的负载作用于侧倾斜部件41的情况下,在侧倾斜部件41中,该脆弱部50、51损坏,而不易损坏侧斜面部47。即使在侧倾斜部件41损坏的状态下,也可维持侧斜面部47,且可维持使后续车辆的车体向上避开的作用。特别地,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脆弱地形成侧倾斜部件41的侧三角框部42的侧前纵向部46,在侧倾斜部件41损坏的情况下,能向下折弯侧倾斜部件41。能够维持侧斜面部47的前高后低的倾斜。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通过脆弱地形成侧倾斜部件41的侧三角框部42的侧底部45的后端侧,在侧倾斜部件41损坏的情况下,能向下折弯侧倾斜部件41。能够维持侧斜面部47的前高后低的倾斜。为了在全卷入式碰撞等时提高不阻碍后侧框架8产生的冲击吸收性能的效果,尽管在侧倾斜部件41上设有脆弱部50、51,还可以维持上下偏移的骑上追尾时的侧倾斜部件41的侧倾斜面44产生的避开性能等。
以上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可以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侧倾斜部件41具有侧三角框部42和多个侧支柱部43,且具有侧负载承受面49,并形成有脆弱部50、51。
除此之外,例如侧倾斜部件41也可以仅具备这些结构中的一个。
另外,中央倾斜部件61及后端倾斜部件31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具备与侧倾斜部件41相同的结构。
但是,对于在电池模块21之后分开设置且吸收第一阶段的冲击的后端倾斜部件31,优选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设为散装形状。由此,后端倾斜部件31难以承受追尾时的冲击,可得到使骑上追尾时的初始运动稳定成上述运动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后端倾斜部件31、侧倾斜部件41及中央倾斜部件61。
除此之外,也可以仅使用例如后端倾斜部件31、侧倾斜部件41及中央倾斜部件61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例如后端倾斜部件31、侧倾斜部件41及中央倾斜部件61以外的倾斜部件。
另外,中央倾斜部件61也可以较宽地形成。特别地,也可以以与左右侧倾斜部件41成为一体的方式较宽地形成。由此,可以与左右方向上的偏移量不同的多种骑上追尾恰当地对应。
但是,设于电池模块21之后的倾斜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以与中央倾斜部件61和左右的侧倾斜部件41分开地形成的方式分成多个形成。由此,在例如全卷入式追尾时,电池模块21之后的倾斜部件难以妨碍后侧框架8的轴压缩。易于获得轴压缩距离。
上述实施方式中,倾斜部件31、41、61的整体配置于电池模块壳体22后面的更后方。
除此之外,例如倾斜部件31、41、61也可以以从电池模块壳体22的后面更前侧向电池模块壳体22更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

Claims (10)

1.一种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安装于车体的向后伸展的后侧框架上,其中,
所述电池模块以所述后侧框架向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突出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后侧框架上,
在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
所述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在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形成向所述后侧框架更上方突出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车体具有:
多个所述后侧框架,其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排列;
后保险杠,其连结多个所述后侧框架的后端并沿着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电池模块以架设于多个所述后侧框架之间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后侧框架上,
所述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包含第一倾斜部件,
所述第一倾斜部件在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在包含多个所述后侧框架及所述后保险杠的后框架上设于向后离开所述电池模块的位置,
所述第一倾斜部件形成从所述后框架的后端上缘起前高后低地延伸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包含第二倾斜部件,
所述第二倾斜部件在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设于所述后侧框架上,
所述第二倾斜部件形成从所述后侧框架的上面起前高后低地延伸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倾斜部件包含第三倾斜部件,
所述第三倾斜部件在所述多个后侧框架之间以向所述电池模块更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三倾斜部件形成前高后低地延伸的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电池模块向多个所述后侧框架的上面更上方突出,
所述第二倾斜部件的所述第二倾斜面以与所述电池模块的后端上缘对应的高度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电池模块向多个所述后侧框架的上面更上方突出,
所述第三倾斜部件的所述第三倾斜面以与所述电池模块的后端上缘对应的高度向所述后框架更上方突出。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倾斜部件由比所述后侧框架脆弱的树脂材料形成,
所述倾斜部件具有:
框部,其包含形成前高后低的所述倾斜面的斜面部,在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的截面上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
多个支柱部,其从所述斜面部向下方或下前方延伸而连结所述框部的所述斜面部和其它部分,
所述多个支柱部在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所述框部的内侧,沿着前后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倾斜部件在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所述框部的后端部形成沿着所述车体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负载承受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倾斜部件在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所述框部的、所述斜面部以外的其它部分形成脆弱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倾斜部件在形成大致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所述框部的、所述斜面部以外的其它部分形成脆弱部。
CN201510134012.8A 2014-03-28 2015-03-25 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 Active CN104943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0252 2014-03-28
JP2014070252A JP5871983B2 (ja) 2014-03-28 2014-03-28 車体の後部に搭載される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の保護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522A true CN104943522A (zh) 2015-09-30
CN104943522B CN104943522B (zh) 2017-12-15

Family

ID=5406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4012.8A Active CN104943522B (zh) 2014-03-28 2015-03-25 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81541B2 (zh)
JP (1) JP5871983B2 (zh)
CN (1) CN104943522B (zh)
DE (1) DE102015205255B4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2484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N108357341A (zh) * 2017-01-26 2018-08-03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车的电池架
CN110027622A (zh) * 2018-01-12 2019-07-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构造
CN110725767A (zh) * 2018-07-17 2020-0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托架
CN111347895A (zh) * 2018-12-20 2020-06-30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机动车
CN113661084A (zh) * 2019-04-10 2021-11-16 沃尔沃卡车集团 包括电池保护结构的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5204A1 (de) * 2014-04-11 2015-10-1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heck
US9446643B1 (en) * 2015-08-27 2016-09-20 Atieva, Inc. Swiveling front suspension subframe
US9487237B1 (en) 2015-08-27 2016-11-08 Atieva, Inc. Swiveling front suspension subframe
US9643660B2 (en) * 2015-08-27 2017-05-09 Atieva, Inc. Bumper assembly for an undercarriage mounted battery pack
US10370035B2 (en) * 2016-12-08 2019-08-06 Inevit Llc Motor guidance component configured to direct movement of a dislodged electric motor of an electric vehicle in response to crash forces
JP6819439B2 (ja) * 2017-04-21 2021-0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
DE102017215113B4 (de) * 2017-08-30 2019-06-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raftfahrzeug
JP6870588B2 (ja) * 2017-11-16 2021-05-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DE102017128064B4 (de) * 2017-11-28 2019-07-0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Crashstruktu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559793B2 (en) * 2018-05-17 2020-02-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array retention method and assembly
FR3081817B1 (fr) * 2018-06-01 2020-07-24 Psa Automobiles Sa Support de batterie modulable pour la protection en cas de choc arriere
JP7006514B2 (ja) * 2018-06-07 2022-02-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の搭載構造
DE102019200818A1 (de) * 2019-01-23 2020-07-23 Audi Ag Ladeeinrichtungs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Ladeeinrichtungsanordnung
EP3738808B1 (en) * 2019-05-13 2021-07-21 FCA Italy S.p.A. Luggage compartment of an electric traction vehicle
US11110787B2 (en) * 2019-12-11 2021-09-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tructural enhancement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US11569539B1 (en) * 2019-12-24 2023-01-31 Zoox, Inc. Impact screen
US11539104B2 (en) * 2020-04-20 2022-12-2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attery pillar protector
KR102307751B1 (ko) * 2021-03-30 2021-10-01 대우공업 (주)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케이스의 측면 프레임
US11827110B1 (en) * 2021-05-24 2023-11-28 Mark Ogram Protective system for a rechargeable battery
WO2023176860A1 (ja) * 2022-03-15 2023-09-2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高電圧部品の保護構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2412A (ja) * 2003-03-04 2004-09-24 Fuji Heavy Ind Ltd バッテリの取付構造
JP2007015600A (ja) * 2005-07-08 2007-01-25 Nissan Motor Co Ltd 組電池車載構造
JP2011194911A (ja) * 2010-03-17 2011-10-06 Mazda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及びモータの搭載構造
CN103318260A (zh) * 2012-03-22 2013-09-2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能量管理的碰撞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0015B2 (en) 2003-05-12 2006-07-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mount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
FR2859693B1 (fr) * 2003-09-11 2006-02-10 Plastic Omnium Cie Bas de caiss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4081024B2 (ja) * 2004-01-20 2008-04-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車両搭載構造
JP4649849B2 (ja) 2004-03-02 2011-03-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機構の取付構造
JP4732011B2 (ja) * 2005-06-02 2011-07-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5141026B2 (ja) * 2006-02-27 2013-0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パックの車載構造
US7568755B2 (en) * 2007-03-23 2009-08-04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
EP2353971B1 (en) 2010-01-22 2014-09-24 Volvo Car Corporation Crash-energy management structure
JP5156057B2 (ja) 2010-06-25 2013-03-06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ボックスの搭載構造
US8608230B2 (en) * 2012-04-13 2013-12-1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Localized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 for vehicles
CN104302501B (zh) * 2012-05-17 2017-03-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JP5219316B1 (ja) 2012-09-28 2013-06-26 田中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接続用銅白金合金細線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2412A (ja) * 2003-03-04 2004-09-24 Fuji Heavy Ind Ltd バッテリの取付構造
JP2007015600A (ja) * 2005-07-08 2007-01-25 Nissan Motor Co Ltd 組電池車載構造
JP2011194911A (ja) * 2010-03-17 2011-10-06 Mazda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及びモータの搭載構造
CN103318260A (zh) * 2012-03-22 2013-09-2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能量管理的碰撞支架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2484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CN108357341A (zh) * 2017-01-26 2018-08-03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车的电池架
CN110027622A (zh) * 2018-01-12 2019-07-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构造
CN110725767A (zh) * 2018-07-17 2020-0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托架
CN110725767B (zh) * 2018-07-17 2021-1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托架
CN111347895A (zh) * 2018-12-20 2020-06-30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机动车
CN111347895B (zh) * 2018-12-20 2023-12-19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装置以及机动车
CN113661084A (zh) * 2019-04-10 2021-11-16 沃尔沃卡车集团 包括电池保护结构的车辆
US11904676B2 (en) 2019-04-10 2024-02-20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Vehicle comprising a battery protection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205255B4 (de) 2024-03-28
JP2015189433A (ja) 2015-11-02
JP5871983B2 (ja) 2016-03-01
US9981541B2 (en) 2018-05-29
DE102015205255A1 (de) 2015-10-01
CN104943522B (zh) 2017-12-15
US20150273996A1 (en)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522A (zh) 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
CN104724180B (zh) 机动车辆后部
CN106553516A (zh) 碰撞负荷缓冲结构体
CN103407494B (zh) 用于车架的纵梁
WO2009008426A1 (ja)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03569000A (zh) 车辆前部结构
EP2842815B1 (en)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and safety vehicle having the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CN102756702A (zh) 汽车防撞缓冲吸能系统
KR102008678B1 (ko) 차체 프레임 유닛
CN103921746A (zh) 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
CN204196824U (zh) 集成式格栅结构
CN206954313U (zh) 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结构
CN102658806B (zh) 伸缩式汽车保险杠
CN105383426A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CN204236591U (zh) 一种前围板与前地板通道连接结构
CN202641583U (zh) 抗撞多轮联抱安全车
CN203157916U (zh) 侧翻吸能汽车及其顶盖骨架和吸能装置
CN104691623A (zh) 一种前纵梁结构
CN204937040U (zh) 吸能式保险杠
CN204037673U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3974731U (zh) 汽车吸能保险杠
CN104290698A (zh) 气囊式汽车保险杠
KR20130028129A (ko) 차량용 크래쉬박스
CN204055659U (zh) 一种分离式车用弹簧装置
CN204726229U (zh) 踏板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Subaru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