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8526A - 多功能电饭煲、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及其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电饭煲、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及其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8526A
CN104918526A CN201380070193.1A CN201380070193A CN104918526A CN 104918526 A CN104918526 A CN 104918526A CN 201380070193 A CN201380070193 A CN 201380070193A CN 104918526 A CN104918526 A CN 104918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inary art
inner bag
space
cook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01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8526B (zh
Inventor
梁在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511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8731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511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3572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201511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9246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168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7914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8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8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8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85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12Multiple-unit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区域,在各个分离的规定区域可独立烹饪食物的多功能电饭煲、选择结合于所述各个烧煮空间的内胆锁定装置以及由诸多构成要素构成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中,煲体部(100)其上面开放以容纳烹饪内容物,所述煲盖部(400)在下面形成有与内胆的开口部形状相同并突出形成以密封内胆的开口部的隔膜(410),所述外胆(200)包括埋设于底面而朝垂直上方持续供热的发热体(231)和在侧面和分离膜(250)的内部朝烧煮空间的四个侧面方向传递热的加热层(252),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可独立完成所述发热体(231)和加热层(252)的加热动作。

Description

多功能电饭煲、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及其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区域,在各个分离的规定区域独立烹饪食物的多功能电饭煲,涉及选择结合于所述各个烧煮空间的内胆锁定装置和由诸多构成要素构成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因1、2人家庭的急速增加和现代人的不规则的饮食习惯,急需与烹饪相关的家电。因此,在工业各领域积极开发具有各种功能的可在厨房使用的微波炉、洗碗机、电饭煲、煤气灶等厨房电器,与其相关的产品市场逐渐变化中。
尤其,以大米为主食的韩国其在各种家电中多关注电饭煲,因此对电饭煲的需求增加,由此正积极开发出具有各种功能和优秀性能的电饭煲,最近也多开发在一个电饭煲投入各种烹饪内容物而分别进行烹饪的电饭煲构造。
作为一例,在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374845号中公开了由煲体和用于密封煲体的煲盖构成的电饭煲,其煲体通过隔板而被分为多个独立的垂直空间,所述隔板另外制造,并一体结合于煲体的下端面和内侧面。
所述专利公开了将电饭煲的内部空间分为多个空间,在所述分隔的空间投入不同的食材而能够进行各种烹饪的可分离空间的结构,但是所述结构的隔板不具备发热单元而向烧煮空间的侧方不能完成加热,从而降低烹饪效率,而且因为由一体形板构成,因此在内部不具备隔热层,不提供在分离的各个空间之间防止热移动的隔热单元,难以有效完成加热动作。
作为其他一例,在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402184号中公开了电饭煲用内部分离膜,其包括:分离膜,设置于内胆而将内胆内部的空间部分为两个以上烧煮空间,并形成有多个穿孔,在各个边角形成有结合孔;以及辊轮部,设置于分离膜的结合孔,在内胆内部设置所述分离膜时紧贴于所述内胆的内侧面而滑动结合。
所述专利涉及用于划分电饭煲的内胆的内部分离膜,物理上是以所述内部分离膜为基准朝两侧分离烹饪内容物(谷物等)的构成,形成有所述多个穿孔,因此与内容物一起投入到内胆的水通过分离膜进出相邻的空间而不能控制烹饪环境,在分离膜的边缘面不具备防水部件,朝分离膜的两侧分别区分的烹饪内容物其难以独立完成烹饪过程,在分离膜产生开放的区域(穿孔),因此降低分离膜的隔热作用,降低热效率,从而难以有效完成投入到各个烧煮空间内的烹饪内容物的烹饪过程。
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764816号中公开了多功能电饭煲,其包括在朝垂直方向具有规定长度的固定轴形成朝左右方向旋转的具有多个孔的一个以上分离板的煲体分离部,所述煲体分离部的分离板在一侧形成铰链部,结合于固定轴的外周缘,固定轴的内部形成为中空形态,在突出规定长度的上下部分别形成有蒸汽排放孔和多个蒸汽流入孔,具备从固定轴的上部插入的形成有插入孔的固定管,在所述蒸桶的外围结合有具有多个孔的蒸桶。
所述专利在由分离板分离的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动作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所述蒸汽流入孔进入并通过上部的蒸汽排放孔进行排放,从而有效完成热循环,而有效完成各个烹饪对象物的烹饪,但是在各个烧煮空间不具备用于防止因各个烧煮空间的蒸汽压力而电饭煲容器翘起的锁定装置,因此在安全性上有问题。
在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409245号中公开了电压力锅的煲盖锁定装置,其包括煲盖和在煲盖的相对面形成有多个结合突起并容纳有内胆的外胆,所述电压力锅的煲盖锁定装置包括:操作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煲盖上;柄轴,插入结合于所述操作柄,具备在其相反面形成有供结合件结合的通孔的支撑轴和朝所述支撑轴的两侧突出的多个卡止突起,并以所述支撑轴为基准朝两侧延长;以及开闭环,一侧结合于所述柄轴,具备通过柄轴的气压滑动而被所述结合突起插入的结合槽,与内胆的盖子隔开设置的内上板包括:突起部,可转动地插入于通孔;卡止槽,供卡止突起的端部可转动地结合,并限制卡止突起的转动半径;以及限制孔,卡止柄轴和开闭环的结合部位,限制柄轴的转动半径。
所述实用新型其柄轴与内胆盖隔开而柄轴不晃动,从而稳定,柄轴以支撑轴为基准朝两侧方向延长形成,从而在通过旋转过程的锁定动作中分散力,但是在下方仅容纳一体形成于内胆的上侧外周缘的卡止凸部来完成锁定动作,因此不具备用于固定各个内胆的上侧内周缘侧的锁定部件,而为了适用于由多个内胆构成的多功能电饭煲,需要改善锁定装置。
以大米为主食的韩国的饮食文化中,电饭煲相较于其他的厨房电器,在其功能和性能方面多开发出更加细分化且差别化的产品。尤其,开发了很多通过可电脑演算的微处理器(Micom)或DSP芯片等控制电饭煲,从而使控制方式效率化和稳定化,且有效反映消费者众多需求的发明。
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461961号中公开了电饭煲的加热方法,其包括下部烹饪用加热器的设定加热温度高于上部烹饪用加热器的设定加热温度而完成烧煮、炖蒸、烧烤料理的步骤;以及在所述完成步骤后切断电源而通过潜热焖烹饪对象物的步骤,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272856号中公开了电压力保温电饭煲的蒸汽排放控制方法,其包括:设定压力料理的第一步骤;设定压力料理后设定料理时间,按下按钮进行加热工序的第二步骤;判断所述加热工序的完成时点的第三步骤;完成加热工序后显示暂停时间,进行中止工序,然后判断中止工序终止几分钟前的第四步骤;当到达所述中止工序终止几分钟前时开始排放蒸汽的第五步骤;以及当完成所述中止工序时,判断为完成料理而产生蜂鸣,然后终止料理的第六步骤。
所述专利涉及用于控制各个电饭煲的加热温度和蒸汽排放动作的电饭煲的烹饪系统,但是进行烹饪的电饭煲的空间为一个,在由多个烧煮空间构成的电饭煲中不具备用于独立控制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动作的各个烹饪状况的算法,因此,难以适用于由多个烧煮空间构成的多功能电饭煲。
<先行技术>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764816号
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461961号
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272856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饭煲,其使将内胆分成多个烧煮空间的隔壁具有隔热作用,在内胆的各个烧煮空间内包含释放远红外线的另外的部件,且可拆卸地进行结合,将向烧煮空间内传递热的外胆的加热单元形成于外胆的底面和外胆侧面的上下部,有效完成加热作用,从而减少能量消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多功能电饭煲,其在划分电饭煲的外部容器即外胆的内部的分离膜层叠防水单元、发热单元及隔热单元,通过所述发热单元释放的热有效完成烧煮或保温,通过防水单元进行电绝缘以防烹饪内容物(饭等)内的水蒸气或水分进入到发热单元,热量因隔热单元而不会通过分离膜流出到其他空间,在外胆的内部底面设置多层构造的发热体,通过上部发热体完成保温功能,通过下部发热体及上部发热体能够完成烹饪功能。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经过各个内胆上侧的整体内、外周缘完成锁定动作的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并提供一种完成锁定动作的对象范围不仅包括内胆和外胆的煲盖,还包括用于容纳内胆的电饭煲的外胆,从而通过锁定动作能够改善安全性的另外的固定单元。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包括分别调整电饭煲的加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单元以分别控制各个烧煮空间,通过调整加热温度、压力及各个工序时间来控制各个烧煮空间的不同的烹饪完成时间,从而有机增减所有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使各个烧煮空间独立完成烹饪动作,还可以选择烹饪完成时间,从而提高电饭煲的功能。
为有效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多功能电饭煲1000,其包括:煲体部100,上面被开放;煲盖部400,与煲体部铰链结合;外胆200,内插于煲体部;内胆300,设置于外胆内,一体形成有将烧煮空间500分为多个的隔壁310,所述内胆300包括:陶瓷板320,与内侧面和隔壁310的两侧面接触而朝垂直方向拆卸,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具备一对;以及隔热层311,在隔壁310的内部由长方形板状的中空部而成,所述煲盖部400在下面形成有与内胆的开口部形状相同并突出形成以密封内胆的开口部的隔膜410,所述外胆200包括:上部陶瓷加热膜210,内设于整体侧面的上部侧,在内胆的外侧面上均匀地完成热传递;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内设于整体侧面的下部侧,沿着外胆的侧面以“S”字形弯曲排列,从而引起热对流现象;以及底部加热板230,内设于底面,向内胆的整体底面释放热辐射能,所述上部陶瓷加热膜、下部陶瓷加热线圈以及底部加热板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分离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多功能电饭煲,其包括:煲体部100,上面开放以容纳烹饪内容物;以及煲盖部400,与所述煲体部的一侧铰链结合而可打开及关闭,在所述煲盖部的上面突出形成有可握持的把手420,所述煲体部100容纳外胆200和内胆300,所述外胆200内插于所述煲体部,并通过朝垂直方向分离中空部的分离膜250而被分为多个烧煮空间500,所述内胆300拆装于外胆的各个烧煮空间内,所述内胆300在一侧面的上端和另一侧面的上端分别突出形成有用于握持的内胆把手330,所述煲盖部400在下面形成有与内胆300的开口部形状相同并突出形成以密封内胆300的开口部的隔膜410,所述外胆200包括:发热体231,埋设于底面,朝重力方向持续供热;以及加热层252,在侧面和分离膜250的内部朝烧煮空间的四个侧面方向传递热,在各个烧煮空间500独立完成所述发热体231和加热层252的加热动作,所述分离膜250在左右外侧面形成有从外部电绝缘加热层252并导热性强的的板状涂层部件251,所述外胆200具备一个以上的所述分离膜250来形成多个烧煮空间500,所述隔膜410在一侧具备用于排放蒸汽的排放口411,各个内胆分别通过各自的排放口411独立排放蒸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电饭煲1000包括用于容纳多个内胆300的外胆200和与外胆铰链结合而可打开及关闭的煲盖部400,内设于煲盖部而与内胆的上侧转动结合的内胆锁定装置包括:把手420,贯穿所述煲盖部400的上下面并可旋转地进行连接;外部锁环440,与把手链环结合,约束各个内胆的外侧上端部;内部锁环450,与手柄轴连接以限制各个内胆的内侧上端部,在所述外部锁环440的内周面上突出形成有用于容纳在内胆的外侧上端部朝外侧方向突出形成一个以上的外侧卡止凸部340的外侧容纳突起441,在所述内部锁环450的外周面上突出形成有用于容纳在内胆的内侧上端部朝外侧方向突出形成一个以上的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中心容纳突起451。
利用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包括:烹饪信息输入步骤(S10),使用者接近输入模块,选择输入由烹饪模式、烹饪重量、烹饪内容物及完成模式而成的烹饪信息;以及烹饪步骤(S20),根据通过所述完成模式值控制烹饪动作的控制模块而控制在烧煮空间分别设置的蒸汽排放阀、加热单元的动作,从而进行烹饪,其中所述完成模式包括使各个烹饪内容物的烹饪同时完成的同时完成模式和使各个烹饪内容物的烹饪依次完成的依次完成模式,在所述烹饪步骤中同时伴随有通过感应模块周期性地检测各个烧煮空间的由压力、温度组成的感应信息,包括中央处理部,其根据由从所述输入模块接收的烹饪信息、从感应模块检测的感应信息以及所述完成模块值区分实行的烹饪算法而向控制模块传递用于控制烹饪动作的烹饪参数值,从而统合管理输入、控制、感应模块,所述烹饪模式包括:烧煮模式,其区分为浸泡工序、加热工序、中止工序的个别工序;蒸煮模式,其区分为浸泡工序、加热工序、中止工序的个别工序;以及保温模式,其区分为加热工序、中止工序的个别工序,所述烹饪参数由对于各个工序烧煮空间的内部温度的加热温度最大值、加热温度变化幅度、个别工序进行时间以及烹饪完成时间构成,通过所述中央处理部修改及确认烹饪参数值。
本发明在内胆拆卸地结合放射远红外线的陶瓷板,从而激活烹饪对象物的营养成分,在分割烧煮空间的隔壁内形成有由中空部或隔热材料而成的隔热层,在烧煮空间之间产生隔热作用,通过在隔壁的上部侧贯穿形成多个的蒸汽孔而共享烧煮空间内的蒸汽,从而改善能量效率。
内设于外胆的加热单元分别形成于外胆的侧面上部、侧面下部及底面三个区域,从而加热单元分别在各个烧煮空间完成加热作用,通过产生热辐射的底部加热板、产生热对流的下部陶瓷加热线圈以及引导热传递的上部陶瓷加热膜而完成不同的加热动作,从而提高加热单元的能量效率。
本发明通过结合内胆的卡止凸部和煲盖部的锁定轨道,提高内胆的稳定性和电饭煲自身的气密性,划分外胆的内部空间的分离膜具有发热功能及隔热功能,朝侧方向向烹饪内容物传递热,提高发热效果,同时,阻止向相邻的其他烧煮空间的内胆传递热,减少热损失,从而能够在一侧的内胆做饭的同时,在另一侧的内胆对冷饭进行保温。而且,通过分离膜的涂层部件保持电饭煲内的电绝缘状态。
在与内胆的下面接触的外胆的底面形成多层结构的第一发热体及第二发热体,在内胆的下面形成具有不同高度的固定突起以便能够选择与第一发热体及第二发热体接触的区域,从而能够选择进行烹饪动作。
本发明使用由外部锁环和内部锁环构成的双重结构的锁定单元而不是单一结构的锁定单元,从而通过锁定单元同时锁定内胆的相对的两侧,内胆在保持水平的状态下支撑压力的同时被锁定。
通过在电饭煲的外胆底面形成包含能够插入于所述内部锁环的中心容纳突起的中心支撑凸部的固定结合杆,在内胆和外胆牢固结合的状态下与锁定装置一同相同结合,从而提高长期露出于高压的内胆的稳定性,提高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动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通过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参数进行烹饪过程以独立完成由多个烧煮空间区分的电饭煲的烹饪过程,从而独立完成相互不同的烹饪动作,在所述烧煮空间独立完成烹饪动作,而且选择控制烹饪完成的时间,而使所有烧煮空间的烹饪动作同时完成或依次完成,从而根据使用者的生活方式,能够完成各种烹饪。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结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胆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适用于图1的上部陶瓷加热膜、下部陶瓷加热线圈以及底部加热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隔壁结构的图2的A区域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示出包含隔壁管和蒸汽孔的隔壁结构的图2的A区域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多功能电饭煲的整体结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内胆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适用于图6的发热体的结构的多功能电饭煲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适用于图6的第一发热体及第二发热体的结构的多功能电饭煲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图6的内胆底面的示意图。
图11是适用于图6的锁定轨道和内胆的锁定动作的示意图。
图12及图13是适用于图6的分离膜的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4及图15是适用于图6的外胆和内胆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具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内胆锁定装置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是适用于图16的内胆结构的详细示意图。
图18是适用于图16的锁定动作的示意图。
图19是放大图17的A区域的详细示意图。
图20是具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内胆锁定装置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1是适用于图20的内胆结构的详细示意图。
图22是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的框示意图。
图23是输入菜单板的示例图。
图24是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流程图。
图25是根据依次完成模式的烹饪算法的演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根据同时完成模式的烹饪算法的演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调整加热工序进行时间时的各个工序的加热温度和烹饪完成时间的时间-加热温度图表。
图28是调整浸泡工序进行时间时的各个工序的加热温度和烹饪完成时间的时间-加热温度图表。
图29是反复进行待机工序和加热工序时的各个工序的加热温度和烹饪完成时间的时间-加热温度图表。
图30是在加热工序增加蒸汽共享工序时的各个工序的加热温度和烹饪完成时间的时间-加热温度图表。
附图标记:
100:煲体部,110:辅助支撑轴,200:外胆,210:上部陶瓷加热膜,215:固定结合杆,216:中心支撑凸部,220: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30:底部加热板,231:发热体,232:第一发热体,233:第二发热体,234:发热槽,235:弹性板,240:手柄槽,250:分离膜,251:涂层部件,252:加热层,253:加热线圈,254:隔热膜,300:内胆,310:隔壁,311:隔热层,312:蒸汽孔,313:隔壁管,314:卡止凸部,320:陶瓷板,330:内胆把手,340:外侧卡止凸部,350:中心卡止凸部,360:固定突起,400:煲盖部,410:隔膜,411:排放口,420:把手,430:锁定轨道,431:卡止凸部进入槽,440:外部锁环,441:外侧容纳突起,450:内部锁环,451:中心容纳突起,500:烧煮空间,1000:电饭煲,L1、L2: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本实施例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构成要素和各个要素的功能,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应依据本发明中记载的权利要求范围而被限定。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内部空间划分成多个区域,在各个分离的规定区域独立烹饪食物的多功能电饭煲,涉及选择结合于所述各个烧煮空间的内胆锁定装置和由诸多构成要素构成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而分为各种实施例,并结合相关图面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所述实施例1涉及一种在内胆一体形成有将烧煮空间划分为多个的隔壁的多功能电饭煲。
在形成所述烧煮空间的侧面的内胆侧面和隔壁侧面设置多个朝垂直方向拆卸的陶瓷板,通过在加热的陶瓷板产生的远红外线激活烹饪内容物的营养成分,在围绕着容纳内胆的外胆的侧面上下部和底面分离设置加热单元(上部陶瓷加热膜、下部陶瓷加热线圈、底部加热板),从而各个烧煮空间独立完成加热过程。在所述内胆的各个烧煮空间可独立完成烧煮、保温、炖蒸形态的烹饪。
参照图1至图5说明实施例1的技术思想。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包括:煲体部100,上面被开放;煲盖部400,与煲体部铰链结合;外胆200,内插于煲体部;内胆300,设置于外胆内,一体形成将烧煮空间500分为多个的隔壁310。
尤其,所述内胆300包括:陶瓷板320,与内侧面和隔壁310的两侧面接触而朝垂直方向拆卸,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具备一对;以及隔热层311,在隔壁310的内部由长方形板状的中空部而成,所述外胆200包括:上部陶瓷加热膜210,内设于侧面的上部侧,在内胆的外侧面上均匀地传递热;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内设于侧面的下部侧,沿着外胆的侧面以“S”字形弯曲排列,从而引起热对流现象;以及底部加热板230,内设于底面,向内胆的整体底面释放热辐射能。
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分离形成所述上部陶瓷加热膜、下部陶瓷加热线圈以及底部加热板。
优选地,所述煲体部100相当于用于容纳外胆200和内胆300而上面开放的电饭煲的煲体框架,内部材质由隔热部件及绝缘部件而成。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煲盖部400相当于与煲体部100的一侧铰链结合而可打开及关闭的电饭煲的煲盖框架,在与煲体部的上面接触的底面形成有填充单元及压力密封单元等。所述煲盖部400的铰链结合部位可形成于煲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此时,在图1及图2所示的铰链结合部位的两侧即便没有形成沿着弧线滑动的辅助支撑轴110,也能确保铰链结合部位的支撑力。优选地,电饭煲的输入菜单板等也位于煲盖部400被打开方向的前面。
优选地,所述外胆200形成为一体形的桶形状,在最外围层涂布有隔热材料,在内部设置有加热单元,通过所述加热单元向内胆300传递热。
所述内胆300通过从内胆的底面朝垂直方向延长到内胆的上端面而成的板构造物隔壁310形成多个烧煮空间500。此时,在所述隔壁310进行与内胆材质相同的涂层处理,其有利于投入于内胆的食材的烹饪,防止以隔壁为中心朝两侧区分的各个烧煮空间500之间的热传递,从而能够独立完成烹饪动作。如图1及图2所示,在对应内胆300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侧面的上端分别形成有内胆把手330,在所述外胆200的上面凹陷形成有把手槽240以容纳内胆把手。
所述煲盖部400作为电饭煲的煲盖,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与烧煮空间相同数量的隔膜410以便能够完全密封形成于内胆300的多个烧煮空间500的开口部,在隔膜的一侧贯穿形成有由多个通孔而成的排放口411。
优选地,形成于煲盖部400的隔膜410形成为与内胆300的开口部即内胆的内侧面线路相同的形状,形成为朝中心部逐渐突出的圆顶形状而与各个内胆相对应,但可一体形成以围绕内胆上部。优选地,隔膜为了提高密封效果,由硅胶或橡胶材质注塑成型并粘接于煲盖部的下面,在与隔膜直接接触的内胆300的上端面可形成有由橡胶材质等弹性材质而成的填充部件。
优选地,隔膜410可拆装地结合于煲盖部400的下面,用于拆装隔膜和煲盖部的结合单元可通过在隔膜的一面突出的硅胶材质的挤压板部件(省略图示)和在煲盖部400的下面与所述挤压板部件相对应的凹槽而成。
优选地,在各个隔膜410形成有与电饭煲的外部连接的排放口411。如图所示,排放口由多个通孔构成而形成于各个隔膜的一侧,在所述各个排放口形成有蒸汽排放阀(省略图示)而各个烧煮空间独立完成蒸汽排放,从而能够分别排放在各个内胆产生的蒸汽。
当为一体形成以围绕多个内胆300的上部的隔膜410时,与各个内胆空间连通地形成隔膜,在隔膜的一侧形成有一个排放口411,从而各个内胆的蒸汽通过所述一个排放口同时排放。此时,当形成一个排放口时,先完成烹饪的内胆先保留蒸汽,然后与最后完成烹饪的内胆300一起排放蒸汽。而且,调整供应到各个内胆的烹饪内容物的发热量来调整烹饪进行速度(提高烹饪时间长的烹饪内容物的发热量来缩短烹饪时间,降低烹饪时间短的烹饪内容物的发热量来延长烹饪时间),从而一次排放蒸汽而在同一时间完成对所有烹饪内容物的烹饪。
所述外胆200和与所述外胆相对应的内胆300的形状选自椭圆形、圆形、四边形、多边形的群中,外胆和内胆的具体形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所述内胆具备一个以上的隔壁310而形成多个烧煮空间500,各个烧煮空间500可具有相同的体积或相互不同的体积。换句而言,如附图所示,由隔壁310划分的烧煮空间的体积大致具有相同的形态,但可根据情况,隔壁的间隔构成为一侧窄而另一侧宽,形成体积相互不同的烧煮空间。
以下,详细说明构成所述外胆200和内胆300的各个详细构成要素中的特征部分。
如图4所示,在所述内胆300一体形成的隔壁310在内部包括由长方形板形状的规定宽度的中空部而成的隔热层311,所述隔热层311形成为较宽以对应隔壁的整体侧面区域,从而在隔壁的整体侧面均匀产生隔壁的隔热效果。
所述隔热层311可被隔热材料填充,隔热材料的填充范围为隔热层的整体面积或从隔热层的下端部到中心部的局部区域。将所述隔热材料从隔热层311的下端部填充至中心部的理由在于,通常内胆300的烹饪内容物被煮沸的空间为稍微超过中心部区域的程度,通过仅在局部区域填充隔热材料,能够节约隔热材料费用。
在所述隔壁310不形成隔热层311,而在隔壁的上部侧可贯穿形成多个蒸汽孔312使其格状排列。蒸汽通过所述蒸汽孔移动,而在一个烧煮空间内产生的高温蒸汽移动到另一个烧煮空间内,从而能够增加烹饪动作的进行速度。
如图5所示,所述蒸汽孔312可形成于具备隔热层311的隔壁310上,也可形成于不具备隔热层的隔壁上,为了改善蒸汽孔的构造上的牢固性,用隔壁管313处理形成有蒸汽孔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隔壁310的可靠性。换句而言,没有隔壁管313时,贯穿有蒸汽孔312的区域的隔热层311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损坏或腐蚀或软化。所述隔壁管313为具有与蒸汽孔的管径相对应的直径的细管形状的材料。
可拆卸地设置于内胆300的陶瓷板320为由释放远红外线的陶瓷材质一体成形的板构造物,在各个烧煮空间500的左右侧各形成一个。此时,陶瓷板320的厚度优选形成为是隔壁310和内胆300的侧面厚度的2至5倍。当陶瓷板的厚度薄于所述厚度范围时,陶瓷材质的远红外线释放功能不能达到有效水准,超过所述厚度范围时,烧煮空间的内部空间变小而不能发挥内胆的基本功能即投入烹饪内容物的烹饪容器作用。如上所述,将陶瓷板320拆装地设置于内胆300的原因在于,陶瓷板的基本材料即陶瓷不仅能够释放远红外线,而且通过抗菌、抗霉菌、除臭、蓄热功能能够节约热能及放出大量的阴离子等,从而提高烹饪内容物的安全性和营养性,通过所述蓄热功能能够长时间保持高温。
用于将所述陶瓷板320粘接于内胆的结合单元可为如下所述。
在电饭煲的内胆内结合陶瓷板320时,不另外形成突起或凹槽。因陶瓷板的材料本身的特性而优选结合于内胆。此时,构成内胆300时,在内胆的内侧表面涂上铁或有磁性的金属,与此相对应,陶瓷板320含有在陶瓷磁铁中使用的材料,从而陶瓷板无需突起或结合部件就能牢固粘接于内胆。在陶瓷板320增加陶瓷磁铁功能的方法为,将铁氧体磁铁(ferri te magnet)的成分通过在陶瓷板320层叠的方式插入于陶瓷板320内,或者铁氧体磁铁采用湿法铁氧体磁铁(Wet type magnet)方式,将水和铁氧体粉末以规定比例进行混合后与陶瓷材料配合,从而在陶瓷板320的整体区域均匀产生磁力。尤其,铁氧体磁铁具有460℃的居里温度,而温度的安全性高,符合露出于高温的内胆300的使用环境。
所述陶瓷板320在各个烧煮空间500的左右侧面分别具备一对,形成为与烧煮空间相同的形状,上面和下面贯穿形成而成桶状。如上所述情况时,无需增加所述铁氧体磁铁功能,仅通过固定于内胆300内的过程就能将陶瓷板320固定于内胆内。但是,如上所述,对应烧煮空间500的内部空间而成桶状的陶瓷板的厚度优选在所述厚度范围内。
在外胆200容纳内胆300,为了分别对应形成于内胆的多个烧煮空间500区域,在外胆的侧面上下部及底面分别形成有具有不同的动作原理的加热单元。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单元由上部陶瓷加热膜210、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以及底部加热板230三种结构。
所述上部陶瓷加热膜210为内设于外胆200的侧面上部侧的加热单元,内部材质(朝向外胆外侧的方向)由陶瓷纤维(ceramic fiber)而成,外部材质(与内胆接触的方向)由铝板而成,位于所述内部材质和外部材质之间的发热体由Ni-Cr系列而成。通过如上所述结构,在短时间内供应高温的热,缩短加热时间,作为所述内部材质使用陶瓷纤维绝缘体,从而增加绝缘效果。此时,外部材质采用铝板,从而能够沿着通过具有高软性的铝板而具有弯曲面的外胆200的侧面形状内设上部陶瓷加热膜210。所述内部材质的陶瓷纤维绝缘体不仅发挥电绝缘效果,还具有防止热损失的作用以防在外胆产生的高温的热流出到外胆的外部。
陶瓷纤维绝缘体由纤维形态的陶瓷制造,从而能够对应根据本发明的内胆300的形状成形而提高操作的方便性。所述上部陶瓷加热膜210为通过热传递方式加热内插于外胆200的内胆的表面的加热单元,使烧煮空间500的上部区域保持规定温度,从而即便用小的发热量进行加热,也能使烧煮空间500内部的加热温度不容易降低。因此,所述上部陶瓷加热膜210适用于用于保温的烹饪内容物。即,对烹饪内容物进行保温时,将上部陶瓷加热膜作为主要加热单元,从而能够用小的电力进行保温。尤其,在内胆300内,饭首先变凉的部位为上层区域,因此,直接作用于内胆的上部侧的所述上部陶瓷加热膜210能够有效进行保温。
如图3所示,所述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为内设于外胆200的侧面下部侧的加热单元,沿着外胆的侧面朝水平方向等间距地多重排列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在转换方向的部分以“S”字形弯曲形成,从而位于与外胆接触的内胆300的侧面的烹饪内容物(米和水等)因热对流现象而均匀受热,从而能够较快地进行加热。即,加热进行方向成“S”字形,从而直接接收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的热的内胆内的烹饪内容物因所述“S”字形的热发生形态而受热对流现象。
如图3所示,所述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在与各个烧煮空间500相对应的区域以“S”字形排列线圈形态的电线后,通过覆盖所述电线的方式构成陶瓷纤维绝缘体,从而使在电线产生的热不会流出到外胆200的外部。
此时,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的弯曲半径为线圈直径的3至6倍,从而不发生因弯曲导致的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的形态变形或损坏。线圈的外部材质为不锈钢等,在与外胆200的外侧面接触的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的表面另外层叠有隔热层,从而使通过加热线圈产生的热不会流出到外胆的外部。
所述底部加热板230为内设于外胆200的底面的加热单元,如图3所示,是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另外形成的板状发热体。层叠设置多层导热性强的金属板,通过设置于金属板的一侧的接点投入电源,在金属板的整体面上朝垂直上方释放热辐射能。换句而言,直接作用于内胆300的底面的所述底部加热板230因热辐射现象而向内胆即刻传递热能,从而能够向内胆下部的整体底层快速且均匀地传递热能。
底部加热板230作为最下层的板构造物使用陶瓷纤维板,具有隔热效果,在所述陶瓷纤维板的上面层叠设置金属板(镀锌钢板、不锈钢板等),从而使热辐射能朝向内胆300的底面垂直放出。
如上所述,由上部陶瓷加热膜210、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以及底部加热板230而成的加热单元分别具有不同的结构,大致由通常的板状发热体或线圈形状的发热体等而成。
如上所述,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的整体结构和成为特征的详细构成要素,以下详细说明通过烹饪过程完成的一体形多功能电饭煲1000的作用过程。
首先,在由多个烧煮空间500构成的内胆300分装烹饪内容物。此时,在一个烧煮空间可一起放入米和水来烧煮,在其他的烧煮空间可投入炖鸡排用的鸡肉及其他材料来做炖菜,为了通过远红外线增加营养,在对应的烧煮空间的左右侧面插入如上所述陶瓷板320,使陶瓷板的陶瓷成分受热后释放大量的远红外线,从而提高烹饪内容物的健康性。此时,蒸汽通过一体形成于内胆300的隔壁310的上部侧的多个通孔穿梭于烧煮空间500之间,从而能够提高烹饪效果。以下,说明加热投入于如上所述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内容物的过程。首先,通过内设于外胆200底面的底部加热板230的热辐射能逐渐加热内胆300的底面而温度上升。此时,通过内设于外胆整体侧面的下部侧的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以“S”字形加热内胆的侧面,从而逐渐产生热对流现象,通过设置于下部陶瓷加热线圈上方的上部陶瓷加热膜210使各个烧煮空间的上部区域保持规定温度,从而即便以小的发热量进行加热,烧煮空间内部的加热温度也不容易下降,从而防止烧煮空间内部的热损失。
如上所述,整体说明了关于本发明的结构和作用形态的技术,根据本发明的一体形多功能电饭煲的结构可适用于电压力锅、电饭锅、电子保温桶等利用火力的压力锅等。
<实施例2>
参照图6至图15说明实施例2的技术思想。
在所述实施例2中,将电饭煲的内部划分为多个空间,向各个独立的内胆投入烹饪内容物进行烹饪(保温、炖蒸、汤、煮锅等)在所述内胆的侧面上端形成卡止凸部,并形成有凹陷形成有卡止凸部进入槽以容纳卡止凸部的锁定轨道,从而提高内胆的结合安全性,在划分空间的隔壁单元的分离膜内部中心层形成隔热膜,在隔热膜的两面层叠加热层,在最外围面形成涂层部件,从而使烹饪内容物或水分不会通过分离膜的一侧流入到其他空间内,将发热体分为持续供应规定温度的保温用发热体(第一发热体)和可调整温度的烹饪用发热体(第二发热体)而可选择烹饪,从而有效控制烹饪时消耗的电力。
具有多个烧煮空间的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能够一次完成各种烹饪(饭、汤、煮锅等)、炖蒸及保温等,能够烹饪两种以上,从而能够节省时间和节电。现有电饭煲为了重新烹饪(饭),需要掏出现有米饭后进行烹饪,但本发明使冷饭处于保温状态下进行保管的同时,能够进行烹饪(饭、汤、煮锅等)。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造形状、功能及作用。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1000的整体结合状态的示意图,包括:煲体部100,上面开放并形成有中空部以容纳烹饪内容物;以及煲盖部400,与所述煲体部的一侧铰链结合而可打开及关闭,所述煲盖部包括突出形成于所述煲盖部的上面而可握持的把手420。
煲体部100包括:外胆200,内插于煲体部,通过朝垂直方向分割中空部的分离膜250而被分为多个烧煮空间500;以及多个内胆300,拆装地插入于外胆的各个烧煮空间,所述内胆300在一侧面上端和另一侧面上端分别突出形成有可握持的内胆把手330,所述煲盖部400在下面形成有隔膜410,所述隔膜具有与内胆的开口部相同的形状,并突出形成而密封内胆300的开口部,所述外胆200包括:发热体231,埋设于底面,朝垂直上方持续供热;以及加热层252,在侧面和分离膜250的内部朝烧煮空间的四个侧面方向传递热。
所述煲体部100为构成电饭煲的基本主体和外形的框架,形成为上面开放而内部中空的桶状。如图6所示,所述中空部的形状为四角稍圆的四边形状,煲体部100的具体形状与本发明的范围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可具有其他形状。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外胆200为与煲体部100的中空部形状相对应的桶状容器,由多个中空部而成。此时,为了防止热流出到外胆200的外部,围绕外胆的外部的煲体部100的内壁材质优选采用隔热材质。外胆内的中空部通过长方形板状的分离膜250朝垂直方向分开而形成多个烧煮空间,从而在各个烧煮空间能够独立完成烹饪。此时,所述各个烧煮空间500通过分离膜250的设置间隔等而具有相同的体积或不同的体积。
如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内胆形成为上部开放的容器形态以拆装地插入于所述烧煮空间500内,并由抵御烹饪内容物所包含的水分或热气的材质而成。内胆的厚度考虑被加热的内胆的特性,优选形成为能够保持硬度的程度,且不要太厚。这是因为,因与发热体231直接接触的内胆300的特性,当内胆由稍厚的材质而成时,发热体231释放的热不能有效传递至内胆,因此可缓慢加热内胆内的烹饪内容物。内胆的内侧面的各边角部位优选以具有规定半径的圆弧形态形成,从而当用饭勺盛内胆内的米饭时,能够用饭勺盛出边角部位的米饭。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煲盖部400为通过与容纳外胆200和内胆300的煲体部100的一侧铰链结合而接触接合,从而打开及关闭电饭煲的构成要素。此时,在煲盖部和煲体部的上面相接触的煲盖部的下面优选形成有与内胆的开口部形状相同并一体突出形成的隔膜410以使所述烧煮空间500与外部完全隔离。在煲盖部400的上面突出形成有把手420而成握持单元,从而能够容易打开及关闭煲盖部。
如图6至8及图10所示,所述外胆200由椭圆形的桶而成,内胆300的形状与其相对应,但根据情况,外胆可由椭圆形、多边形及圆形等形状而成,内胆的形状与所述外胆的形状相对应而可由多种形态而成。所述外胆具备一个以上的分离膜250而包括多个烧煮空间500,各个烧煮空间可具有相同的体积或不同的体积。换句而言,如图所示,由分离膜250分割而成的烧煮空间500的体积几乎相同,但根据情况,由分离膜构成的间隔可构成为一侧窄而另一侧宽,从而形成体积不同的烧煮空间500。
如上说明了煲体100、外胆200、内胆300、煲盖部400的整体构成的技术,以下说明各个详细构成要素。
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煲体部100在铰链结合部位相邻设置一个以上的辅助支撑轴110,所述辅助支撑轴其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煲体部100的内部侧,另一端部连接于煲盖部400的底面侧而在煲体部支撑煲盖部,并可进行角运动。当煲体部100和煲盖部400的铰链结合部位竖向形成而不是横向(图6及图7所示方向)形成时,即便不另外形成辅助支撑轴110,也能确保铰链结合部位的支撑力。电饭煲的输入菜单板等也优选位于煲盖部400被打开方向的前面。
通过如上所述辅助支撑轴110打开煲盖部400时,更加牢固固定煲盖部的煲体部100。
所述外胆200的分离膜250单纯用于分离空间,可由使各个空间内的内容物不混合的气密性材质而成,为了提供烹饪效率,可由三重构造而成。如图9所示,所述三重构造包括两外侧面由导热性强的板状而成的涂层部件和在所述突出部件之间形成中心层的加热层252。在所述结构中,可通过一个加热层向两侧的烧煮空间500同时供热。但是,为了向各个烧煮空间独立供热,在分离膜250优选形成隔热单元。即,在所述三重构造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在所述三重构造的分离膜构造上进一步形成一个加热层252而形成一对加热层,在其之间进一步层叠具有隔热功能的隔热膜254,从而烧煮空间之间能够完全隔热而能够有效完成烹饪动作。所述分离膜250其内部无需其他构成要素而可由隔热层而成,从而能够仅发挥隔热效果。
所述涂层部件251由导热性材质而成,是向烹饪内容物顺利传递热的构成要素,稳定阻隔由分离膜250分割而成的烧煮空间500之间,并防止各种微尘或异物侵入加热层252内的加热线圈253或加热板,从而防止发生漏电等事故。但是,涂层部件251的厚度形成为能够完成所述功能的程度,优选形成稍薄,其理由为,涂层部件过厚时,在加热层252产生的热气难以全部传递到烹饪内容物(米、水等)。
所述加热层252为直接接触两层涂层部件251的发热单元,在内部包括以“S”字形排列的加热线圈253或一体形成板状发热体。在加热层中实际埋设有加热线圈或板状的一体形发热体的区域可对应分离膜250的整体面,还可从分离膜的下端形成至中心部程度。加热层252还可形成于围绕外胆200的整体内侧面,从而能够在四方产生向各个内胆300传递的热。以下,将作为加热层使用加热线圈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
所述加热线圈253的排列形态除了所述“S”字形排列之外,还能由增加加热线圈与内胆300的接触面积的排列构造而成。在加热层中除加热线圈之外的区域可由导热率高的合成树脂材质或薄的金属板而成。优选地,当用合成树脂材料成型加热层252时,加热线圈253完全埋设于加热层,当由金属板而成时,加热线圈通过粘接剂或固定部件固定于两个金属板之间。所述加热线圈253优选由发热效果强的感应加热线圈而成。当由一对加热层而成时,可在加热层之间进一步插入隔热膜254。所述隔热膜254优选选自隔热功能强的隔热材质中,并由板状成型,在分离膜250的成型过程中可层叠结合。
在外胆200的底面单层形成发热体231。此时,通过所述发热体231的加热作用可有效完成对于投入到内胆300内的烹饪内容物的烧煮(煮锅类、汤类等)、保温、炖蒸等。所述发热体还以第一发热体232和第二发热体233的多层构造而层叠形成。如上所述,用第一发热体及第二发热体的多层构造构成发热单元的理由在于,将内胆300分为仅以规定温度进行保温的第二发热体233和可调整温度而具有烧煮(或炖蒸)功能的第一发热体232,选择设计对于接触外胆200的底面进行固定的内胆300的加热动作,从而能够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完成不同的烹饪动作。
所述第一发热体232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内埋设于外胆200的底面,经过外胆的整体底面产生热。此时,优选在各个烧煮空间内独立形成第一发热体232,其理由在于,各个烧煮空间500通过分离膜250被隔开,因此当连接设置为发热体经过分离膜下端部时,发热体因分离膜而被挤压或不能电绝缘而会发生漏电现象,只有独立区分第一发热体232才能在各个烧煮空间分别完成烹饪动作。
优选地,所述第二发热体233与第一发热体232的形状相同,层叠设置于第一发热体的上面,在外皮涂抹有绝缘体。在如上层叠设置的第一发热体232及第二发热体233的中心部的一侧优选形成朝垂直方向贯穿结合的弹性板235。该结构通过所述弹性板235的弹性复原力缓和内胆300的下面和第二发热体233的上面接触时产生的冲击,从而防止第一发热体及第二发热体损坏或变形。如图5所示,弹性板235由弹簧和与弹簧的一端部结合的板构成以便固定结合于外胆200的底面一侧并在下方支撑内胆300的下面中心部,具体的弹性板形状可通过公知技术进行各种变形。
仅利用所述第一发热体及第二发热体的结构通过充分的加热效果完成烹饪动作,但为了改善热传递率,优选从第二发热体233的上面到外胆200的底面垂直穿透形成发热槽234。所述发热槽在从外胆的外侧面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朝内侧中心以放射状等间距设置,并以带状连续成形。此时,在内胆300的下面也优选形成有固定突起360以对应固定于所述发热槽234的凹陷区域。固定突起的形状与发热槽234的形状相同,但具有突出结构而不是凹陷结构,固定突起与内胆一体形成,或可优选为由可拆装的组装式而成。
所述固定突起360的高度可根据烹饪动作形成为不同。当将完成的米饭盛到内胆300后在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1000中进行保管时需要保温功能,内胆其固定突起的高度与第二发热体233的厚度相同,在所述内胆盛饭后固定于外胆200上进行保管时,与第二发热体233接触的内胆仅完成保温过程,因此能够节约电力消耗。虽未图示,固定突起360可由可与内胆分离结合的拆装式块体构成。此时,一个固定突起由两个块体而成,各个块体的形状与固定突起的形状相同,仅高度分别减少1/2,仅一个固定突起块体结合于内胆时,固定突起与形成于第二发热体233的发热槽234区域接触,从而完成保温过程,当将两个固定突起块体结合于内胆时,固定突起与形成于第一发热体232及第二发热体233的发热槽的整体区域接触,从而完成烧煮(或炖蒸)过程。所述发热槽234其用于提高与第一发热体232及第二发热体233的热接触面积的同时,使内胆的下面牢固固定于外胆200的底面。
为了顺利握持内胆300的内胆把手330,在设置有内胆把手的区域的外胆200上面凹陷形成有把手槽240。此时,在内胆把手330的端部和把手槽240之间形成有可供手指进入的多余空间。优选地,将所述内胆把手的上面高度形成为与外胆的上面高度相同以防内胆把手突出而使用电饭煲时发生阻碍。
为了在电饭煲紧密固定内胆300而对于压力具有充分抵抗力,内胆具有在与分离膜250不接触的侧面上突出形成的一个以上的卡止凸部314。所述卡止凸部对应结合于煲盖部400的锁定轨道430,用于改善内胆的对于外胆的固定稳定性。
所述煲盖部400为了与内胆的卡止凸部314对应结合而具有锁定轨道。所述锁定轨道430通过固定轴方式一体结合于把手420的端部,形成为环形以使“”字形的截面部与内胆的上侧线路相对应,为了容纳所述内胆的卡止凸部314,在与卡止凸部的位置相对应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卡止凸部进入槽431。转动所述把手来使锁定轨道旋转,而使引导到锁定轨道的卡止凸部进入槽的内胆卡止凸部进入到锁定轨道的内部,从而使内胆的卡止凸部固定于锁定轨道而确保内胆的稳定性。
形成于所述煲盖部400的隔膜410形成为与内胆的开口部,即换句而言与内胆的内侧面线路相同的形状,优选形成为朝中心部逐渐突出的圆顶形状而分别对应各个内胆,还可一体形成以使隔膜围绕多个内胆的上部。隔膜410为了提高密封效果,优选由硅胶或橡胶材质注塑成型并粘接于煲盖部的下面。在与隔膜直接接触的内胆的上端面可形成由橡胶材质等弹性材料而成的填充部件。
所述隔膜410优选构成为可拆装于煲盖部400的下面,隔膜和煲盖部的用于拆装的结合单元可通过突出于隔膜一面的硅胶材质的挤压板部件(省略图示)和在煲盖部的下面与所述挤压板部件相对应的凹槽来构成。
在各个隔膜410优选形成有与电饭煲的外部链接的排放口411。如附图所示,排放口411由多个通孔构成而形成于各个隔膜的一侧,在所述各个排放口形成有蒸汽排放阀(省略图示),而在各个烧煮空间独立排放蒸汽,从而能够独立排放在各个内胆内产生的蒸汽。
一体形成隔膜410以围绕多个内胆300的上部时,隔膜形成为与各个内胆空间连通,在隔膜的一侧形成一个排放口411,从而通过一个排放口同时排放所有内胆的蒸汽。此时,当形成一个排放口411时,首先完成烹饪的内胆300先保留蒸汽,然后与最后完成烹饪的内胆一起排放蒸汽。调整供应到各个内胆的烹饪内容物的热量以使烹饪进行速度同步(提高烹饪时间长的烹饪内容物的热量来缩短烹饪时间,降低烹饪时间短的烹饪内容物的热量来延长烹饪时间),从而一次排放蒸汽而使所有烹饪内容物在同一时间完成烹饪。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的整体构成和详细的构成要素,以下,详细说明多功能电饭煲1000的烧煮、保温、炖蒸过程的动作形态。
1.烧煮过程
在内胆300以适当的比例投入谷物(米、大麦、豆等)和水并置于外胆200的烧煮空间500后,盖上铰链结合于煲体部100的煲盖部400,按压电源按钮来开始烧煮。此时,电源按钮优选在多个烧煮空间500区分形成。形成于所述内胆300下面的固定突起360具有与第一发热体232及第二发热体233的整体厚度相同的高度,通过第二发热体233加热到规定温度,通过第一加热体232而通过充分的蒸汽作用,加温到烧煮完成为止,从而完成烧煮。
2.保温过程
烧煮完后盛有剩饭的内胆300以结合于外胆200内的状态进行保温。通过如上所述结构,在其他的内胆进行其他的烹饪动作(烧煮、保温、炖蒸等)的同时,在盛有剩饭的内胆独立完成保温功能,从而使各个内胆独立完成动作。
3.炖蒸过程
在一侧的内胆300完成保温,在其他一侧的内胆完成烧煮时,在另一其他内胆可独立完成炖鸡排或蒸明太鱼等炖蒸料理。通过如上所述结构,与现有仅完成烧煮或保温动作中的一个动作的电饭煲不同,可同时独立完成保温、烧煮、炖蒸等。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根据发热单元的构成原理其所述外胆和内胆可适用于电压力锅、电饭锅、电子保温桶等利用火力的压力电饭煲等。
<实施例3>
参照图16至图21说明实施例3的技术思想。
在所述实施例3中,在一个电饭煲内具备多个内胆,从而在各个内胆独立完成烹饪。因此提供能够向各个内胆同时赋予锁定功能的锁定装置。即,除在现有内胆上端的外周面沿着外围以等间距突出形成有卡止凸部之外,在内胆的内侧上端另外形成卡止凸部,从而提供能够同时结合内胆的外侧边缘和内侧边缘的锁定装置。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要素和其功能及结合关系。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具备内胆锁定装置的多功能电饭煲的整体立体示意图,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内设于由容纳多个内胆300的外胆200和铰链结合于外胆的一侧而可打开及关闭的煲盖部400构成的多功能电饭煲1000的煲盖部,转动结合于内胆的上侧。
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锁定单元包括:把手420,贯穿所述煲盖部400的上下面,并可旋转地进行连接;外部锁环440,与把手链连接以限制各个内胆300的外侧上端部;以及内部锁环450,与把手轴连接以限制各个内胆的内侧上端部。
此时,在所述外部锁环440的内周面突出形成有用于容纳在内胆300的外侧上端部朝外侧方向突出形成的一个以上外侧卡止凸部340的外侧容纳突起441,在所述内部锁环450的外周面突出形成有用于容纳在内胆300的内侧上端部朝外侧方向突出形成的一个以上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中心容纳突起451。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内胆300的外侧上端和内侧上端通过内设于电饭煲的煲盖部400的锁定装置的外部锁环440和内部锁环450而被相互固定,从而电饭煲在烹饪时,内胆能够稳定固定于电饭煲的外胆200。
以下,详细说明各个构成要素的结构作用、功能及效果。
首先,如上所述,内设于所述煲盖部400的锁定装置由把手420、外部锁环440以及内部锁环450构成。
所述把手420通过观察煲盖部400的上下面的轴连接部件等而结合于煲盖部400,形成为能够以规定角度进行转动。把手优选具有对于外部锁环440和内部锁环450的连接单元。换句而言,对于内部锁环450的连接单元使内部锁环的中心轴位于与把手420的中心轴一致的同一轴上,从而使内部锁环轴连接于把手420。外部锁环440整体由在中间形成有中空部的环状的框架构成,因此,优选为,与外部锁环的环状的上面直接连接的连接单元链连接于把手的下端部一侧,通过操作把手,外部锁环440被连动而转动。
如图16至18所示,外部锁环440包括多个用于容纳内胆300的外侧卡止凸部340的外侧容纳突起441。所述外侧容纳突起优选由具有“”字形或“”字形截面的突出部构成以具有卡止作用,外侧容纳突起的厚度优选形成为外侧卡止凸部340厚度的1.5至2倍以提高结合稳定性,外侧容纳突起的厚度形成为在容纳外侧容纳突起的空间内产生多余空间,从而随着电饭煲锁定次数的增多,在所述外侧卡止凸部和外侧容纳突起之间不产生摩擦运动。
如图16至18所示,所述内部锁环450包括多个用于容纳内胆300的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中心容纳突起451。所述中心容纳突起451与外侧容纳突起441相同,为了具有卡止作用,优选由具有“”字形或“”字形截面的突出部构成。此时,优选地,中心容纳突起451的厚度形成为中心卡止凸部350厚度的1.5至2倍,中心容纳突起451的宽度形成为稍小于内胆300之间的空间宽度以使所述中心容纳突起通过内胆之间的空间脱离,从而在电饭煲煲盖部的开闭动作中,中心容纳突起容易通过所述内胆之间的空间进出。
如上所述,在与所述外部锁环440及内部锁环450相互结合的内胆300一体延长形成有外侧卡止凸部340和中心卡止凸部350以便容易与外部锁环及内部锁环进行结合。
所述外侧卡止凸部340为从各个内胆300的弯曲的外侧上端部朝外侧方向突出形成一个以上的构成要素,外侧卡止凸部以等间距排列,在内胆的外侧上端部底端沿着末端面延长形成有外侧卡止凸部以朝两侧端部分散外侧卡止凸部的支撑力。
如图16及图17所示,所述中心卡止凸部350为形成于与所述外侧卡止凸部340的位置相对的相反侧的内胆300上端部的卡止单元,如图20及图21所示,可经过内胆的内侧上端部的整体长度朝外侧方向一体延长形成,或如图16至18所示,可在内胆的内侧上端部仅突出局部区域。但是,当为形成有中心卡止凸部350的区域的大小相对较小的图16至18所示的中心卡止凸部时,中心卡止凸部的厚度形成为稍厚以确保稳定性。
如图21所示,所述中心卡止凸部的厚度L2可形成为外侧卡止凸部340厚度L1的2至3倍。这是因为,中心卡止凸部350的形成区域和数量相对小于外侧卡止凸部340的形成区域和数量,因此用于防止施加于一个中心卡止凸部350的压力大于施加于一个外侧卡止凸部的压力而中心卡止凸部的构造硬度变弱。
如上所述,内胆300的上侧通过提供锁定作用的外部锁环440和内部锁环450稳定固定于电饭煲的外胆200。同时,在外胆另外使用固定结合单元而使外胆和内胆同时结合于电饭煲的煲盖部400,从而提高电饭煲的使用稳定性。
更详细而言,如图17及图19所示,在外胆200的底面一体延长形成有固定结合杆215以在下方支撑内胆300的所述中心卡止凸部350,所述固定结合杆215在上面突出形成有与中心卡止凸部350相同数量的中心支撑凸部216以在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下面和下方相接触。通过如上所述结构,在盖上电饭煲的煲盖部400并通过所述外部锁环440和内部锁环450结合内胆的过程中,内部锁环的中心容纳突起同时容纳中心卡止凸部和所述中心支撑凸部,从而内胆300和外胆200可同时结合于煲盖部400。所述固定结合杆215还可同样适用于图20及图21所示的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300的中心卡止凸部350。
所述中心支撑凸部216优选形成为与中心卡止凸部350的底面相接触的形状,或者为了将中心卡止凸部作为把手使用,在中心卡止凸部和中心支撑凸部之间形成规定间隔。换句而言,为了使所述中心支撑凸部216从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下面隔开规定间隔以容纳手指,固定结合杆215的上面以规定高度向下设置,从而能够在中心支撑凸部和中心卡止凸部之间形成空间部。此时,同时容纳中心支撑凸部216和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中心容纳突起451的宽度也优选与其对应地放大形成。由此,通过将手指伸入中心卡止凸部的下面,而从外胆200分离内胆300,从而提高方便性。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的结构,以下详细说明利用所述锁定装置来打开及关闭电饭煲的动作。
1.第一实施例的锁定动作
首先,抓住多功能电饭煲1000的煲盖部400,盖上煲盖部并使其与外胆200的上面相接触,在此状态下,将形成于煲盖部上部的把手420旋转规定角度,而使与把手轴连接的外部锁环440和内部锁环450进行角运动,从而如图18所示,使外部锁环的外侧容纳突起441围绕着容纳内胆300的外侧卡止凸部340的上下方,与此同时,使内部锁环450的中心容纳突起451围绕着容纳内胆300的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上下方,从而内胆通过所述外部锁环440和内部锁环450而被锁定。
2.第二实施例的锁定动作(包括固定结合杆)
当为在所述外胆200的底面一体形成固定结合杆215的锁定装置时,在外胆和煲盖部400相接触而密封的状态下旋转把手420时,外部锁环440的结合动作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锁定动作的内容相同,内胆锁环的锁定动作为如下。内部锁环450的中心容纳突起451同时围绕内胆300的中心卡止凸部350和固定结合杆215的中心支撑凸部216,通过内部锁环一体锁定内胆和外胆,从而能够提高内胆结合状态的构造稳定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多个内胆300构成而可分别完成各种烹饪动作的多功能电饭煲1000的锁定装置,不仅结合内胆的外围,通过锁定装置同时结合内胆的相对的两侧(外侧卡止凸部、中心卡止凸部),从而进一步改善容纳于外胆200的内胆的结合稳定性,提高烹饪动作的可靠性。
<实施例4>
参照图22至30说明实施例4的技术思想。
在所述实施例4中,提供一种系统,其为了控制由多个烧煮空间构成的电饭煲的烹饪动作,对于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动作进行排序,根据在各个烧煮空间进行的烹饪模式进行各个详细工序的步骤。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包括:烹饪信息输入步骤(S10),使用者接近输入模块,输入由烧煮模式、烹饪重量、烹饪内容物及完成模式构成的烹饪信息;以及烹饪步骤(S20),通过根据由同时完成对于各个烹饪内容物的烹饪的同时完成模式和依次完成对于各个烹饪内容物的烹饪的依次完成模式构成的完成模式值区分控制烹饪动作的控制模块而控制在各个烧煮空间独立设置的蒸汽排放阀、加热单元的动作,在所述烹饪步骤中同时伴随有通过感应模块周期性地检测各个烧煮空间的由压力、温度构成的感应信息,包括中央处理部,其根据由从所述输入模块接收的烹饪信息、从感应模块检测的感应信息以及完成模式值区分进行的烹饪算法决定用于控制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动作的烹饪参数值并传递至控制模块,从而统筹管理输入、控制、感应模块。
所述烹饪模式包括:烧煮模式,由浸泡工序、加热工序、中止工序三种工序构成;炖蒸模式,由泡水模式、加热工序、中止工序三种工序构成;以及保温模式,由加热工序、中止工序两种工序构成,所述烹饪参数由对应各个工序的烧煮空间内部温度的加热温度最大值、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各个工序进行时间及烹饪完成时间构成,通过所述中央处理部管理烹饪参数信息。
中央处理部具备的烹饪算法包括:依次烹饪算法,其由将事先按照各个烹饪信息区分定义的烹饪参数值与各个烧煮空间进行映射的烹饪参数映射步骤以及进行烹饪的各个烧煮空间在完成烹饪后自动转换到保温模式的自动保温激活步骤构成,从而使各个烧煮空间依次完成烹饪;以及同时烹饪算法,其由相互比较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参数的烹饪完成时间,从烹饪完成时间最长的烧煮空间开始赋予最高优先顺序的优先顺序决定步骤以及根据在各个烧煮空间设定的优先顺序值修改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参数信息的烹饪过程设计步骤构成,从而使各个烧煮空间同时完成烹饪。如上所述,通过区分烹饪算法,从而根据各个烧煮空间的完成模式能够完成与其相对应的烹饪动作。
在所述烹饪过程设计步骤中,修改烹饪参数以延长除最高优先顺序的烧煮空间之外的其他顺序的烧煮空间的烹饪时间,从而能够控制烹饪时间,修改烹饪参数以缩短除最高优先顺序的烧煮空间之外的其他顺序的烧煮空间的烹饪时间,从而能够控制烹饪时间。修改烹饪参数以延长优先顺序低的烧煮空间的烹饪时间并缩短优先顺序高的烧煮空间的烹饪时间,从而使整体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变为同一时点。
烹饪算法从在所述烹饪过程设计步骤中定义的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后,在最优先顺序的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中减去剩余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来算出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时间差,根据各个烧煮空间的经选择的烹饪模式调整各个工序进行时间以对应烹饪时间差,从而使所有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相同。所述调整各个工序进行时间的方法则为如下。
所述烹饪算法增减烹饪参数中设定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来调整加热工序的各个工序进行时间,从而能够增加烹饪完成时间。即,将烧煮空间内的每个单位时间的加热温度增加幅度设定为小于烹饪参数中规定的加热工序a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sec),延长到达加热温度最大值的时间来延长加热工序进行时间,从而延长烹饪完成时间,或者增加加热温度变化幅度,缩短到达加热温度最大值的时间来缩短加热工序进行时间,从而缩短烹饪完成时间,由此能够控制烹饪动作。
如图28所示,分阶段增减加热温度变化幅度来调整浸泡工序的各个工序进行时间,从而能够增减烹饪完成时间。即,将浸泡工序b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形成为小于浸泡工序a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从而延长浸泡工序进行时间,由此延长烹饪完成时间,或者将浸泡工序c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形成为大于在烹饪参数中设置的浸泡工序a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而使浸泡工序c中的加热温度平均值大于浸泡工序a的加热温度平均值,从而能够缩短浸泡工序进行时间。
如图29所示,所述烹饪算法可在构成各个烹饪模式的各个工序之间包括使烧煮空间内保持规定的内部加热温度的待机工序。如图29所示,在加热工序内分开设置多个待机工序,在规定区间进行加热工序,在连续完成规定的待机工序后重新进行加热工序,通过反复该过程延长整体的加热工序进行时间。
此时,所述待机工序可通过在烧煮空间的侧部供应的加热单元释放规定的发热量而使烧煮空间内的温度调整到规定温度来完成。如上所述构成在仅反复加热工序和中止工序时,具有因中止工序时减少加热温度而产生热损失的缺点,但在反复所述加热工序和待机工序时,在待机工序持续保持规定温度范围,因此在待机工序之后的加热工序显著减少急速加热导致的负担。
如图30所示,包含在加热工序中用于流入在其他烧煮空间中产生的高温蒸汽的蒸汽共享工序,缩短加热工序的各个工序进行时间,从而能够缩短烹饪完成时间。即,在炖蒸模式下进行烹饪动作时或在保温模式下进行保温动作时,在加热工序中流入其他烧煮空间的蒸汽,增加热供应源,从而能够在相较于烹饪参数中定义的烹饪完成时间短的时间内完成烹饪。此时,在内胆一体形成用于区分各个烧煮空间的隔壁单元的上部侧以格子状贯穿形成有多个通孔,从而一个烧煮空间的蒸汽能够容易移动到其他的烧煮空间。
图27至图30所示的加热温度是指实际烧煮空间的内部温度。
如图27至图30所示,在通过所述烹饪算法的烹饪动作进行过程中分阶段调整蒸汽排放阀的开闭度,从而能够在各个烹饪模式的各个工序中调整烧煮空间内部的压力。
尤其,分阶段调整在烧煮模式及炖蒸模式的中止工序中开放的蒸汽排放阀的开闭度,从而能够增减烹饪完成时间。换句而言,为了延长中止工序时间,在蒸汽排放阀形成较小的压力偏差而逐渐排放蒸汽,为了缩短中止工序时间,在蒸汽排放阀形成较大的压力偏差而急速排放蒸汽,从而能够延长中止工序时间。
此时,在蒸汽排放阀调整的压力偏差的最小调整范围为0.03bar,最大调整范围为0.10bar,压力的整体范围为0.80barˉ1.40bar,具体数值则根据电饭煲的功能或容量而不同。
所述烹饪算法在构成烧煮、炖蒸、保温模式的各个工序中反复进行一种以上,从而能够增减该烹饪模式的烹饪完成时间。例如,构成所述烧煮模式的各个工序由浸泡工序、加热工序、中止工序三种工序构成,在所述加热工序增加待机工序,多次反复进行加热工序和待机工序,从而能够增加烹饪完成时间。加热工序和中止工序反复进行构成保温模式的加热工序、中止工序两种工序两次以上,延长保温模式的进行时间,从而能够延长保温模式的烹饪完成时间。
烹饪算法可延长特定烹饪模式的烹饪开始时间而使所有烹饪模式的烹饪完成时间相同。例如,最优先顺序的特定烹饪模式的烹饪完成时间为26分钟,剩余烹饪模式的烹饪完成时间分别为20分钟、14分钟时,向烹饪完成时间为20分钟的烹饪内容物在最初的6分钟期间不供电,然后经过6分钟后使其开始进行烹饪动作,向烹饪完成时间为14分钟的烹饪内容物在最初12分钟期间不供电,然后在经过12分钟后使其开始进行烹饪动作,从而能够使所有烹饪内容物同时完成烹饪。
以下,说明构成所述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的主要构成模块的输入模块、控制模块、感应模块、中央处理部的构成要素和功能。
所述输入模块为使用者通过设置于电饭煲的前面或上面的输入菜单板(LCD板或按钮形式)输入烹饪信息的过程中执行的模块,可由硬件的所述输入菜单板和用于临时存储使用者设定的烹饪信息或向中央处理部传递所述烹饪信息的一连软件构成。如图23所示,输入菜单板的具体形式大致可由左侧的“<菜单>”、“开始”、“取消”的按钮区域和右侧的LCD板构成。所述LCD板的上端部可包括:用于选择各个烧煮空间的由“空间1、空间2、空间3”构成的烧煮空间选择区域;由“烧煮、保温、炖蒸”构成的烹饪模式选择区域;由“2ˉ10人份”构成的大致的烹饪重量选择区域;以及由“大米、谷物、打糕、饺子”构成的烹饪内容物选择区域。如图23所示,烹饪内容物由“大米、谷物、打糕、饺子”构成,但其仅属于实施例,除所述烹饪内容物之外,还可包括各种饭类(白米、糙米、营养饭、大豆饭等)、粥类(米粥、红豆粥、鲍鱼粥等)、汤类、煮锅类、参鸡汤、炖排骨、炖鸡块、地瓜、鸡蛋羹、煮鸡蛋、蒸海鲜、红豆糯米糕、蒸大蛤、土豆等烹饪内容物。烹饪重量选择区域可由在饭类中使用的“份”单位或在其他食材(炖排骨、炖鸡块、地瓜等)使用的“重量(g)”单位构成。在烹饪重量选择区域中提及所述“2ˉ10份”,但具体的份数可根据电饭煲的大小或模样来决定。
在中心部可设置有用于显示烹饪完成为止剩余时间的时间显示区域和用于显示区分设置于各个烧煮空间内的蒸汽排放阀的开闭状态的蒸汽排放阀状态显示区域。在下端部可设置有用于显示在各个烧煮空间进行的烹饪状态的烹饪状态显示区域和可区分选择各个烧煮空间的依次完成烹饪的依次完成模式和同时完成的同时完成模式的完成模式选择区域。
所述控制模块为根据由中央处理部决定的烹饪参数值直接控制在各个烧煮空间独立设置的蒸汽排放阀和加热单元的构成要素,是结合电路和机械驱动要素的部分。所述蒸汽排放阀可在各个烧煮空间分别设置一个,还可通过共同的蒸汽排放阀控制整体烧煮空间的压力。但是,使用共同的蒸汽排放阀时,蒸汽排放阀需要关闭到最终完成所有烧煮空间内的烹饪为止。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在电饭煲的外胆的底面、侧面等独立设置于各个烧煮空间,从而在各个烧煮空间独立完成发热过程。所述蒸汽排放阀可使用On/Off可非连续控制的电磁阀,更加优选地,可使用采用可扇形连续控制的比例压力控制方法的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可由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构成,各个传感器选择设置于各个烧煮空间,检测烧煮空间内部的温度和压力等感应信息,向中央处理部周期性地进行传递,而中央处理部在烹饪动作进行中实时修改烹饪参数,从而能够顺利完成烹饪动作。
如上所述,所述中央处理部为统筹管理所述输入模块、控制模块、感应模块来进行烹饪动作的主要系统,可由微处理器或DSP芯片构成。通过从所述输入模块传送的烹饪信息检测完成模式值,根据由同时完成模式和依次完成模式进行区分的烹饪算法编辑烹饪参数值,根据各个烹饪模式有机再组合各个工序的结构,从而控制模块根据与所述烹饪参数再组合的各个烹饪模式的各个工序的结构控制加热单元和蒸汽排放阀的动作,从而完成烹饪动作。
以上说明了构成本发明的输入模块、控制模块、感应模块、中央处理部,以下,详细说明由所述构成模块构成的电饭煲的烹饪过程。
使用者按压所述输入菜单板上的“<菜单>”按钮来选择烧煮空间选择区域中的一个,此时,选择光标移动至烹饪模式选择区域,通过再次按压“<菜单>”按钮来选择烹饪模式中的一个模式的方式,选择完剩余烹饪重量选择区域、烹饪内容物选择区域及完成模式选择区域值后,按压“开始”按钮,电饭煲便开始动作。在电饭煲动作时想要取消选择或选择区域时,可通过按压“取消”按钮使电饭煲停止动作或取消选择内容。
以下,说明在通过所述输入菜单板输入烹饪信息的状态下,中央处理部将所述烹饪信息作为参数,并依据烹饪算法和烹饪参数进行烹饪动作的过程。
图24是在烹饪信息输入步骤之后过程的流程图,中央处理部依据由输入模块接收的烹饪信息,首先依据优先烧煮空间数决定烹饪动作。
此时,使用者选择的烧煮空间数为一个时,如图24所示,省略另外的对于完成模式的处理步骤而进入烹饪参数映射过程。此时,如上所述,烹饪参数的信息由加热温度最大值、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各个工序进行时间、烹饪完成时间四个变数构成。烹饪参数可在与中央处理部连动的另外的存储芯片以表格形态定义。
所述加热温度最大值用于限制进行各个工序的各个烧煮空间的内部加热温度范围,为了缩短加热工序,可在规定范围内调整加热温度最大值(加热烧煮空间内的烹饪内容物的最大温度),优选调整加热温度变化幅度来增减加热工序时间。加热温度变化幅度为用于加速或减速烧煮空间内的温度变化而被控制的数值,在本发明中主要使用控制加热温度变化幅度来控制工序进行时间的方法。各个工序进行时间是指构成各个烹饪模式的各个工序的消耗时间,是与所述加热温度最大值或加热温度变化幅度无关而通过改变各个工序进行时间来控制烹饪动作的控制变数。所述烹饪完成时间不是用于改变烹饪动作的要素,其确定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当通过控制所述加热温度最大值、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各个工序进行时间不能顺利完成烹饪动作时,再次修改加热温度最大值、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各个工序进行时间来进行烹饪动作。如上所述,对于加热温度最大值、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各个工序进行时间、烹饪完成时间的具体数值可根据电饭煲的机械设计方法或零件材料的结构而不同,其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此对其进行省略。
将如上所述烹饪参数映射到各个烧煮空间来进行烹饪动作。当烹饪模式为“烧煮模式”,烹饪内容物为“大米”,烹饪重量为“1份”,由此存储于与所述中央处理部连动的存储芯片中的烹饪参数的各个工序的加热温度最大值(浸泡工序/加热工序)为60℃/130℃,加热温度变化幅度(浸泡工序/加热工序)为A℃/sec/B℃/sec,各个工序进行时间(浸泡工序/加热工序/中止工序)为a分钟/b分钟/c分钟,烹饪完成时间为d分钟(a分钟+b分钟+c分钟)时,中央处理部将所述烹饪参数传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则开始进行压力控制和温度控制。
所述压力控制为,在各个工序通过加热单元的烧煮空间的内部加热增加压力时,在到达各个烹饪模式的基准压力(例如,烧煮模式:1.3bar,炖蒸模式:1.2bar等)之前到达或超过时,打开蒸汽排放阀来排放蒸汽,从而控制压力或控制加热单元本身的发热量。温度控制为,根据所述各个工序的加热温度最大值和加热温度变化幅度调整电饭煲的加热单元(烧煮空间的下部、上部、侧部)的发热量,从而能够分阶段完成。此时,所述加热温度最大值和加热温度变化幅度是指烧煮空间内部的经加热的温度值,并不是加热单元本身的发热温度。通过控制所述控制模块的烹饪动作而到达至烹饪完成时间时,烹饪动作会停止而自动进入到保温模式。
以上说明了在烧煮空间内完成的烹饪动作,以下说明使用者选择的烧煮空间数为两个以上时的依次完成模式的流程和同时完成模式的流程。
<依次完成模式的构成>
如图25所示,所述模式为使烹饪在各个烧煮空间独立完成的动作模式,不修改烹饪参数,各个烧煮空间根据经选择的烹饪模式而经过独立的过程。但是,首先完成烹饪的烧煮空间自动进入到保温模式,如图25所示,蒸汽排放时间也按照各个烧煮空间在每次完成烹饪时可单独完成。虽未图示,最后在各个烹饪内容物的烹饪全部完成的时点可同时排放蒸汽。在依次完成模式中,在选择“炖蒸模式”的烧煮空间的烹饪动作中共享进行“烧煮模式”或“保温模式”的工序时产生的高温蒸汽,而有效完成炖蒸过程,从而能够缩短烹饪参数中事先设定的“烹饪完成时间”来完成烹饪。
<同时完成模式的构成>(以最优先顺序的烧煮空间为基准,延长剩余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
如图26所示,所述模式为使烹饪在各个烧煮空间同时完成的动作模式,需要修改烹饪参数,通过修改烹饪参数,决定各个烧煮空间的优先顺序,并反复该过程。
如图26所示,决定优先顺序的第一步骤为,中央处理部接近烹饪参数,确认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比较所述烹饪完成时间,从烹饪完成时间最长的烧煮空间开始赋予最优先顺序。例如,当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模式/烹饪重量/烹饪内容物的选择内容为如表1所述构成时,优先顺序的计算则为如下。除了所述表1中记载的烹饪内容物之外,还可适用于各种饭类(白米、糙米、营养饭、大豆饭等)、粥类(米粥、红豆粥、鲍鱼粥等)、汤类、煮锅类、参鸡汤、炖排骨、炖鸡块、地瓜、鸡蛋羹、煮鸡蛋、蒸海鲜、红豆糯米糕、蒸大蛤、土豆等烹饪内容物。
【表1】
在所述表1中,烹饪参数为,烧煮空间1的烹饪完成时间为25分钟,烧煮空间2为27分钟,烧煮空间3为6分钟。因此,烹饪完成时间最长的烧煮空间2的优先顺序为1,烧煮空间1的优先顺序为2,烧煮空间3的优先顺序为3。在本实施例中,延长除最优先顺序的烧煮空间2之外的烧煮空间1及烧煮空间3的烹饪时间,从而使烧煮空间1、2、3同时完成烹饪。优选地,烧煮空间2无需另修改烹饪参数,控制模块直接通过已经设定的烹饪参数映射控制压力及温度,烧煮空间1和烧煮空间3修改已经设定的烹饪参数值,向控制模块传送修改后的烹饪参数,也一同改变工序算法(工序的设置及反复次数),从而传送至控制模块。
1.调整烧煮空间1的烹饪动作
首先,烧煮空间1的烹饪完成时间为25分钟,相较于烧煮空间2的烹饪完成时间少使用2分钟,因此,伴随有将烧煮空间1的烹饪时间延长两分钟的过程。烧煮空间1的烹饪模式为炖蒸模式,因此由加热工序、蒸汽共享工序、中止工序三种工序构成。此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加热工序的烹饪动作,使烹饪完成时间调整为与烧煮空间2的烹饪完成时间相同。如图27所示,调整加热工序的烹饪动作的方法为可使用如下方式,即通过加热温度调整方式将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减小A℃而延长到达完成炖蒸所需要的最终加热温度的时间,从而将加热工序进行时间延长C分钟(2分钟),或者增加图30所示的蒸汽共享工序来代替将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减少A+a℃,补偿减少a℃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从而将烧煮空间1的加热工序进行时间延长C分钟(2分钟)。如图29所示,加热工序反复多个加热工序和多个待机工序,在图29的三次加热工序中将第一次加热工序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调整最大,将第二次及第三次加热工序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依次调小,由此调整加热工序的进行速度,从而能够延长烧煮空间1的烹饪完成时间。在所述烧煮空间1的炖蒸模式中,属于最后工序的中止工序利用所述压力调整方法稍微调小蒸汽排放阀的开闭度(压力偏差),逐渐排放蒸汽,延长烹饪完成时间,从而能够起辅助作用。
还可将烧煮空间1的烹饪开始时间延长2分钟后进行烹饪动作。此时,在最初2分钟不进行烧煮空间1的烹饪动作,在经过2分钟的时点开始炖蒸模式的烹饪动作。如上构成时,可节约最初2分钟的电力消耗。
2.调整烧煮空间3的烹饪动作
首先,烧煮空间3的烹饪完成时间为6分钟,相较于烧煮空间2的烹饪完成时间少使用21分钟,因此,伴随有将烧煮空间3的烹饪时间(保温)延长21分钟的过程。
但是,烧煮空间3的烹饪模式实际上不是烹饪过程而仅是保温模式,因此,通过反复进行由加热单元供热的加热工序和在供热停止状态下维持热的中止工序,从而持续保持保温状态而能够有效完成电力消耗,将烧煮空间3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减少B℃来延长加热工序的进行时间,或者加热温度变化幅度使用事先设定的烹饪参数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在加热工序和中止工序之间增加待机工序,而使烧煮空间3的烹饪完成时间与烧煮空间2的烹饪完成时间相同,从而能够持续保持保温状态。
当所述烧煮空间3的烹饪模式为烧煮模式而不是保温模式时,在调整烹饪动作中,在最初21分钟不进行烧煮空间3的烹饪动作,在经过21分钟的时点开始进行与烧煮模式相关的烹饪动作。如上构成时,能够节约最初21分钟的电力消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最优先顺序烧煮空间(烹饪完成时间最长的烧煮空间)为基准分别延长剩余的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的方式,使所有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相同,但如上所述,可以以最低顺序烧煮空间为基准缩短剩余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或缩短最优先顺序的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同时延长最低顺序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从而能够使所有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相同。但是,如本实施例所述,当最低顺序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显著小于最优先顺序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时,以最优先顺序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为基准来调整烹饪完成时间或分别增减最优先顺序及最低顺序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从而使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完成时间相同。
优选地,如上进行烹饪动作,并比较通过感应模块获取的感应信息(温度、压力)值和烹饪参数(尤其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及加热温度最大值)值,在特定的工序中烧煮空间内的温度值高于或低于规定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时,控制模块增减供应到加热单元的电力,从而能够改变加热作用。因加热而高于适当压力时,通过减少供应到加热单元的电力,从而控制压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为了使各个烧煮空间独立完成烹饪动作而细分化烹饪模式,并通过根据各个烹饪模式进行区分的烹饪参数及烹饪算法烹饪各种烹饪内容物,并选择控制烹饪完成时间,从而有效提高电饭煲的功能。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成,并通过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实体和具体事项。所述实施例仅用于例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和实施例为基础进行的各种变形及均等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31)

1.一种多功能电饭煲,其包括:煲体部(100),上面被开放;煲盖部(400),与煲体部铰链结合;外胆(200),内插于煲体部;以及内胆(300),设置于外胆内,一体形成有将烧煮空间(500)分为多个的隔壁(3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300)包括:陶瓷板(320),与所述内胆的内侧面和隔壁(310)的两侧面接触而朝垂直方向拆装,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具备一对;以及隔热层(311),在隔壁(310)的内部由长方形板状的中空部而成,
所述煲盖部(400)在下面形成有与内胆的开口部形状相同并突出形成以密封内胆的开口部的隔膜(410),
所述外胆(200)包括:上部陶瓷加热膜(210),内设于所述外胆的整体侧面的上部侧,在内胆的外侧面上均匀地完成热传递;下部陶瓷加热线圈(220),内设于所述外胆的整体侧面的下部侧,沿着外胆的侧面以“S”字形弯曲排列,从而引起热对流现象;以及底部加热板(230),内设于所述外胆的底面,向内胆的整体底面释放热辐射能,所述上部陶瓷加热膜、下部陶瓷加热线圈以及底部加热板在各个烧煮空间(500)分离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320)的厚度形成为隔壁(310)厚度及内胆(300)侧面厚度的2至5倍,与烧煮空间500内部接触的边角侧具有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320)形成为与烧煮空间(500)相同的形状,且上下面被贯穿而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11)被隔热材料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壁(310)包括贯穿形成于上部侧的多个蒸汽孔(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200)为具有椭圆形、多边形或圆形底面的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00)具备一个以上隔壁(310)而形成多个烧煮空间(500),各个烧煮空间具有相同或不同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410)在一侧形成用于排放蒸汽的排放口411,各个内胆300通过排放口411独立排放蒸汽。
9.一种多功能电饭煲,其包括:煲体部(100),上面开放以容纳烹饪内容物;以及煲盖部(400),与所述煲体部的一侧铰链结合而可打开及关闭,在所述煲盖部的上面突出形成有可握持的把手(420),所述煲体部(100)容纳外胆(200)和多个内胆(300),所述外胆(200)内插于所述煲体部,通过朝垂直方向分离中空部的分离膜(250)而被分为多个烧煮空间(500),所述内胆(300)拆装于外胆的各个烧煮空间内,所述内胆(300)在一侧面的上端和另一侧面的上端分别突出形成有用于握持的内胆把手(330),所述煲盖部(400)在下面形成有与内胆(300)的开口部形状相同并突出形成以密封内胆(300)的开口部的隔膜(410),所述外胆(200)包括埋设于底面而朝垂直方向持续供热的发热体(231);以及在侧面和分离膜(250)的内部朝烧煮空间的四个侧面方向传递热的加热层(252),在各个烧煮空间(500)独立完成所述发热体(231)和加热层(252)的加热动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膜(250)在左右外侧面形成有从外部电绝缘加热层(252)且导热性强的的板状涂层部件(251),所述外胆(200)具备一个以上所述分离膜(250)来形成多个烧煮空间(500),所述隔膜(410)在一侧具备用于排放蒸汽的排放口(411),各个内胆分别通过各自的排放口(411)独立排放蒸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231)形成为多层构造,包括:第一发热体(232),调整温度来烹饪内容物;以及第二发热体(233),向第一发热体的上面持续供应相同温度的热以便对烹饪内容物进行保温,所述第一发热体(232)及第二发热体(233)包含多个从外胆200的外侧面朝内侧中心以放射状等间距设置的带状发热槽(234),所述发热槽(234)从第二发热体的上面贯穿至外胆的底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250)包括平行的一对加热层(252),在所述加热层之间形成有由隔热材料而成的隔热膜254以防热传递,从而在加热层产生的热仅通过涂层部件(251)释放到各个烧煮空间(50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内胆(300)的下面延长形成有以与发热槽相同的形状突出的固定突起(360)以便对应所述发热槽(234),所述固定突起(360)由两个块体构成,在内胆的下面分别可拆装地结合而调整固定突起的高度,从而改变与发热槽(234)接触的固定突起的接合范围而将烹饪动作分别选择为保温和烧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00)具备一个以上在与分离膜(250)不接触的侧面上突出形成的卡止凸部(314),所述煲盖部(400)具有埋设于内部的锁定轨道(430),所述锁定轨道与把手(420)的端部通过固定轴进行连接,并形成为环形以使字形的截面部与内胆的上侧线路相对应,所述锁定轨道为了容纳所述内胆的卡止凸部而在与卡止凸部的位置相对应的内周面上凹陷形成有多个卡止凸部进入槽(431),从而通过转动所述把手来使锁定轨道旋转,而使引导到锁定轨道的卡止凸部进入槽内的内胆的卡止凸部进入到锁定轨道的内部,而使内胆的卡止凸部固定于锁定轨道。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250)在内部仅形成有隔热层。
15.一种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其内设于由容纳多个内胆(300)的外胆(200)和铰链结合于外胆而可打开及关闭的煲盖部(400)构成的电饭煲(1000)的煲盖部,转动结合于内胆的上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420),贯穿所述煲盖部(400)的上下面,可旋转地进行连接;
外部锁环(440),与把手链连接以限制各个内胆的外侧上端部;以及
内部锁环(450),与把手轴连接以限制各个内胆的内侧上端部,
在所述外部锁环(440)的内周面突出形成有用于容纳在内胆的外侧上端部朝外侧方向突出形成的一个以上外侧卡止凸部(340)的外侧容纳突起(441),
在所述内部锁环(450)的外周面突出形成有用于容纳在内胆的内侧上端部朝外侧方向突出形成的一个以上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中心容纳突起(45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胆(200)的底面一体延长形成有固定结合杆(215)以在下方支撑内胆(300)的中心卡止凸部(350),所述固定结合杆(215)在上面突出形成有中心支撑凸部(216)以与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下面接触,通过转动把手(420)而使内部锁环(450)的中心容纳突起(451)一体容纳所述中心卡止凸部和所述中心支撑凸部,从而内胆和外胆结合于煲盖部(40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凸部(216)从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下面隔开设置以容纳手指,通过将手指放入中心卡止凸部(350)的下面,从而从外胆(200)分离内胆(300)。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卡止凸部(350)经内胆(300)的内侧上端部的整体长度并朝外侧方向一体延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卡止凸部(350)的厚度(L2)厚于外侧卡止凸部(340)的厚度(L1)。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容纳突起(441)和中心容纳突起(451)具有“”字形或“”字形截面。
21.一种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由多个烧煮空间构成,在各个烧煮空间可独立完成烹饪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信息输入步骤(S10),使用者接近输入模块,选择输入由烹饪模式、烹饪重量、烹饪内容物及完成模式构成的烹饪信息;以及
烹饪步骤(S20),通过根据所述完成模式值控制烹饪动作的控制模块而控制在各个烧煮空间独立设置的蒸汽排放阀、加热单元的动作,从而进行烹饪,其中所述完成模式包括使各个烹饪内容物的烹饪同时完成的同时完成模式和使各个烹饪内容物的烹饪依次完成的依次完成模式,
在所述烹饪步骤中同时伴随有通过感应模块周期性地检测各个烧煮空间的由压力、温度组成的感应信息,
包括中央处理部,其根据由所述输入模块接收的烹饪信息、从感应模块检测的感应信息以及由所述完成模块值区分实行的烹饪算法而向控制模块传递用于控制烹饪动作的烹饪参数值,从而统合管理输入、控制、感应模块,
所述烹饪模式包括:烧煮模式,其由浸泡工序、加热工序及中止工序构成;蒸煮模式,其由浸泡工序、加热工序及中止工序构成;以及保温模式,其由加热工序和中止工序构成,
所述烹饪参数由对应各个工序的烧煮空间的内部温度的加热温度最大值、加热温度变化幅度、个别工序进行时间以及烹饪完成时间构成,通过所述中央处理部修改及确认烹饪参数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算法包括将烹饪参数值与各个烧煮空间进行映射的烹饪参数映射步骤;以及进行烹饪的各个烧煮空间在完成烹饪后自动转换到保温模式的自动保温激活步骤,从而使各个烧煮空间依次完成烹饪。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算法包括:相互比较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参数的烹饪完成时间,从烹饪完成时间最长的烧煮空间开始赋予最高优先顺序的优先顺序决定步骤以及根据在各个烧煮空间设定的优先顺序值修改各个烧煮空间的烹饪参数信息的烹饪过程设计步骤,从而使各个烧煮空间同时完成烹饪。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饪过程设计步骤中,修改烹饪参数以延长除最高优先顺序的烧煮空间之外的其他顺序的烧煮空间的烹饪时间,或修改烹饪参数以缩短除最低优先顺序的烧煮空间之外的其他顺序的烧煮空间的烹饪时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饪过程设计步骤中,修改烹饪参数以延长优先顺序低的烧煮空间的烹饪时间并缩短优先顺序高的烧煮空间的烹饪时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算法增减设置于烹饪参数的加热温度变化幅度来调整加热工序或浸泡工序的各个工序进行时间,从而增减烹饪完成时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算法在构成各个烹饪模式的各个工序之间包括使烧煮空间内部保持规定的加热温度的待机工序。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算法包含在炖蒸模式的加热工序中流入其他烧煮空间中产生的高温蒸汽的蒸汽共享工序,缩短加热工序的各个工序进行时间,从而缩短烹饪完成时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算法按步骤调整在烧煮模式及炖蒸模式的中止工序中开放的蒸汽排放阀的开闭度,增减各个工序进行时间,从而增减烹饪完成时间,在蒸汽排放阀调整的压力偏差的最小调整范围为0.03bar,最大调整范围为0.10bar。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算法反复进行构成烧煮、炖蒸、保温模式的各个工序中的一种以上,从而增减该烹饪模式的烹饪完成时间。
3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算法延缓特定烹饪模式的烹饪开始时间,使所有烹饪模式的烹饪完成时间相同。
CN201380070193.1A 2012-12-21 2013-12-20 多功能电饭煲、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及其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185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51199A KR101387310B1 (ko) 2012-12-21 2012-12-21 일체형 다용도 밥솥
KR1020120151187A KR101335728B1 (ko) 2012-12-21 2012-12-21 분리형 다용도 밥솥
KR10-2012-0151199 2012-12-21
KR20120151143A KR101492468B1 (ko) 2012-12-21 2012-12-21 다용도 밥솥의 취사조리방법
KR10-2012-0151187 2012-12-21
KR10-2012-0151143 2012-12-21
KR10-2013-0016882 2013-02-18
KR1020130016882A KR101379148B1 (ko) 2013-02-18 2013-02-18 다용도 밥솥의 내솥 잠금장치
PCT/KR2013/011977 WO2014098530A1 (ko) 2012-12-21 2013-12-20 다용도 밥솥 및 다용도 밥솥의 내솥 잠금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다용도 밥솥 취사 조리 시스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8526A true CN104918526A (zh) 2015-09-16
CN104918526B CN104918526B (zh) 2017-10-03

Family

ID=5097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019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18526B (zh) 2012-12-21 2013-12-20 多功能电饭煲、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及其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8526B (zh)
WO (1) WO2014098530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3487A1 (zh) * 2016-02-22 2017-08-31 李仁涛 燃气灶数据记录系统及方法
CN107713732A (zh) * 2017-11-24 2018-02-23 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全周期电压力锅生产控制方法
CN108415270A (zh) * 2017-02-09 2018-08-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及控制烹饪器的方法
CN108836109A (zh) * 2018-08-13 2018-11-20 王建伟 一种双胆家用电饭煲
CN109407728A (zh) * 2017-08-16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平台、器具及加热平台的控制方法
CN110234254A (zh) * 2016-11-23 2019-09-13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台式烹饪设备
CN110488672A (zh) * 2019-06-21 2019-11-22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075515A1 (ja) * 2018-10-10 2020-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1281115A (zh) * 2018-12-10 2020-06-1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1542249A (zh) * 2017-11-06 2020-08-14 概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绝热模块和相关方法
CN111722553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2552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45810A (zh) * 2020-11-27 2022-05-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制作方法、设备和食物制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7622712A (zh) * 2024-01-26 2024-03-01 山西绿牧德品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牛奶加工用牛奶原料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119A (zh) * 2014-07-28 2014-11-05 宁波市鄞州多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饭煲
CN105476439B (zh) * 2014-09-16 2017-11-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炖锅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38679A (zh) * 2018-03-08 2018-07-31 秦皇岛点知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网络的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及其电饭煲
CN109259588B (zh) * 2018-11-08 2024-08-02 厦门鸥乐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US20210307552A1 (en) * 2020-04-03 2021-10-07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12244662A (zh) * 2020-11-27 2021-01-22 郭鑫 一种用于煎烤烹炸食物的多功能烹饪器具
CN116098446B (zh) * 2021-12-15 2024-07-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蒸制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7851Y (zh) * 1999-10-29 2000-09-27 中山市佳宜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双体智能电饭煲
CN2848048Y (zh) * 2005-10-21 2006-12-20 田海涛 多功能压力电饭煲
KR100764816B1 (ko) * 2006-05-03 2007-10-11 김이슬 전기밥솥의 다용도 밥통
CN101744521A (zh) * 2008-12-17 2010-06-23 张华文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1743A (ko) * 1999-01-26 2000-08-16 이인환 전기밥솥
KR20040023006A (ko) * 2002-09-10 2004-03-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압력밥솥의 뚜껑 잠금 구조
KR100760706B1 (ko) * 2007-02-14 2007-10-04 주식회사 대동이엔씨 개별취사가 가능한 다중포트를 구비한 전기압력밥솥
KR101015788B1 (ko) * 2008-05-21 2011-02-22 최윤진 전기밥솥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7851Y (zh) * 1999-10-29 2000-09-27 中山市佳宜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双体智能电饭煲
CN2848048Y (zh) * 2005-10-21 2006-12-20 田海涛 多功能压力电饭煲
KR100764816B1 (ko) * 2006-05-03 2007-10-11 김이슬 전기밥솥의 다용도 밥통
CN101744521A (zh) * 2008-12-17 2010-06-23 张华文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3487A1 (zh) * 2016-02-22 2017-08-31 李仁涛 燃气灶数据记录系统及方法
CN110234254A (zh) * 2016-11-23 2019-09-13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台式烹饪设备
US11653786B2 (en) 2016-11-23 2023-05-2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Table-top cooking device
CN110234254B (zh) * 2016-11-23 2022-03-0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台式烹饪设备
CN108415270B (zh) * 2017-02-09 2020-10-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及控制烹饪器的方法
CN108415270A (zh) * 2017-02-09 2018-08-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及控制烹饪器的方法
CN109407728A (zh) * 2017-08-16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平台、器具及加热平台的控制方法
CN111542249A (zh) * 2017-11-06 2020-08-14 概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绝热模块和相关方法
CN107713732A (zh) * 2017-11-24 2018-02-23 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全周期电压力锅生产控制方法
CN108836109A (zh) * 2018-08-13 2018-11-20 王建伟 一种双胆家用电饭煲
WO2020075515A1 (ja) * 2018-10-10 2020-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1281115A (zh) * 2018-12-10 2020-06-1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1722553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2552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2553B (zh) * 2019-03-22 2022-03-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2552B (zh) * 2019-03-22 2022-05-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88672A (zh) * 2019-06-21 2019-11-22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45810A (zh) * 2020-11-27 2022-05-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制作方法、设备和食物制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7622712A (zh) * 2024-01-26 2024-03-01 山西绿牧德品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牛奶加工用牛奶原料桶
CN117622712B (zh) * 2024-01-26 2024-04-16 山西绿牧德品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牛奶加工用牛奶原料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98530A1 (ko) 2014-06-26
CN104918526B (zh) 201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8526A (zh) 多功能电饭煲、多功能电饭煲的内胆锁定装置及其多功能电饭煲的烹饪系统
CN102687990B (zh) 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
CN202636572U (zh) 煮饭器
CN101669761A (zh) 高效节能电热多用煲及一种精确控温健康煮食新方法
WO2009109920A1 (en) A multi-purpose cooking device through heating of a water bath
CN208582246U (zh) 一种烤箱
CN205233870U (zh) 一种不锈钢烤、涮、蒸一体餐桌
CN102727070A (zh) 加热烹调器
CN203662532U (zh) 电饭甑
KR102266907B1 (ko) 멀티 전기 쿠커
CN207285912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N209789486U (zh) 商用煮面炉
CN217696021U (zh)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CN201589482U (zh) 一种具备预约煮食功能的电冰箱
CN201630953U (zh) 多功能保温电热锅
CN205386076U (zh) 便捷式多功能电饭煲
CN207532281U (zh) 一种具有分隔效果的电饭煲
CN201911879U (zh) 一种可同时蒸煮食物的电饭锅
CN205548298U (zh) 烹饪器具
CN209315547U (zh) 电饭煲及电饭煲锅体
CN209203040U (zh) 一种家用全自动食品加工机
CN208784426U (zh) 烹饪系统
JP2013120005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6901618A (zh) 一种多功能料理机
CN208625083U (zh) 一种保温型售卖台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