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5332B - 供电设备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电设备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85332B CN104885332B CN201380068430.0A CN201380068430A CN104885332B CN 104885332 B CN104885332 B CN 104885332B CN 201380068430 A CN201380068430 A CN 201380068430A CN 104885332 B CN104885332 B CN 1048853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power
- supply unit
-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8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provisions for charging different types of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供电设备,包括:第一供电单元,用于基于第一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一供电方法不同的第二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通信单元,用于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选择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电子装置的通信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以及控制单元,用于使用所选择的供电单元来进行用以向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处理,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选择单元,以基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配置为无线地进行供电的供电设备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配置如下的供电系统,其中在该供电系统中,供电设备使用初级线圈进行无线供电,并且电子装置使用次级线圈接收从供电设备供给的电力。在这种供电系统中,经由电磁感应从供电设备向电子装置供给电力(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527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已知的供电系统中,在供电设备支持多个供电方法的情况下,没有考虑供电设备如何选择供电方法,因而供电设备不能针对电子装置选择合适的供电方法,即供电设备无法适当地控制向电子装置的供电。
有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选择适当地向电子装置进行供电的方法并且基于所选择的方法向电子装置进行供电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一种供电设备,包括:第一供电单元,用于基于第一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一供电方法不同的第二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通信单元,用于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选择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电子装置的通信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以及控制单元,用于使用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供电单元来进行用以向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处理,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选择单元,以基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第一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基于与所述第一供电方法不同的第二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基于与所述电子装置的通信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方法和所述第二供电方法其中之一;使用所选择的供电方法来进行用以向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处理;以及基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来再次选择所述第一供电方法和所述第二供电方法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程序,其被配置为控制计算机以执行包括以下操作的处理:基于第一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基于与所述第一供电方法不同的第二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基于与所述电子装置的通信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方法和所述第二供电方法其中之一;使用所选择的供电方法来进行用以向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处理;以及基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来再次选择所述第一供电方法和所述第二供电方法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被配置为控制计算机以执行包括以下操作的处理:基于第一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基于与所述第一供电方法不同的第二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基于与所述电子装置的通信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方法和所述第二供电方法其中之一;使用所选择的供电方法来进行用以向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处理;以及基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来再次选择所述第一供电方法和所述第二供电方法其中之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选择适当地向电子装置进行供电的方法,并且基于所选择的方法向电子装置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设备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设备所进行的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5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设备所进行的选择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5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设备所进行的选择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的另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参考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以下参考相关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供电系统包括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系统中,在电子装置200位于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因而,在电子装置200位于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电子装置200能够无线地接收从供电设备100输出的电力。然而,在电子装置200不是位于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电子装置200不能从供电设备100接收电力。该预定范围是指供电设备100能够与电子装置200进行通信的范围。注意,供电设备100能够向多个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供电。
电子装置200可以是照相机、音频播放器或者诸如便携电话或智能电话等的通信设备。电子装置200可以是包括电池的电池装置。电子装置200可以是车辆、显示器或个人计算机。电子装置200可被配置为即使在该电子装置200没有安装电池的状态下,也能够使用从供电设备100供给的电力进行工作。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0的结构的示例的框图。如图2所示,供电设备100包括控制单元101、转换单元102、第一供电单元103、第一振荡器104、第一电力生成单元105、第一检测单元106、第一匹配电路107、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一供电天线109。供电设备100还包括第二供电单元110、第二振荡器111、第二电力生成单元112、第二检测单元113、第二匹配电路114、第二通信单元115和第二供电天线116。供电设备100还包括存储器117、显示单元118、操作单元119和第三通信单元120。
第一供电单元103包括第一振荡器104、第一电力生成单元105、第一检测单元106、第一匹配电路107、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一供电天线109。第一供电单元103例如用于基于第一供电方法来进行供电。第一供电方法例如是使用磁共振的供电方法。在使用磁共振的方法中,在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发生共振的状态下,从供电设备100向电子装置200传输电力。在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发生共振的状态是指用于输出电力的供电设备100的供电天线的共振频率等于用于接收电力的电子装置200的受电天线的共振频率的状态。
第二供电单元110包括第二振荡器111、第二电力生成单元112、第二检测单元113、第二匹配电路114、第二通信单元115和第二供电天线116。第二供电单元110用于基于第二供电方法来进行供电。第二供电方法例如是根据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Consortium,WPC)所规定的Qi标准的供电方法。第二供电单元110使用电磁感应来进行供电。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假定第二供电单元110所使用的供电方法不同于第一供电单元103所使用的供电方法。
在第一实施例中,假定第一供电单元103相比第二供电单元110所覆盖的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供电,并且第一通信单元108相比第二通信单元115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通信。在第一实施例中,还假定第二供电单元110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大于第一供电单元103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
在第一实施例中,供电设备100具有向电子装置200进行供电的第一供电模式和第二供电模式这两个供电模式。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进行使用第一供电单元103向电子装置200进行供电的处理和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通信以进行供电的处理。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二供电模式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进行使用第二供电单元110向电子装置200进行供电的处理和使用第二通信单元115进行通信以进行供电的处理。
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进行控制以使得不进行使用第二供电单元110的供电。另一方面,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二供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进行控制以使得不进行使用第一供电单元103的供电。注意,即使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二供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也允许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08来进行通信。
控制单元101通过执行存储器117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供电设备100。控制单元101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单元(MPU)等。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控制单元101由硬件来实现。
在供电设备100处于连接至AC(交流)电源(未示出)的状态的情况下,转换单元102将从AC电源(未示出)供给的AC电力转换成DC(直流)电力并将由此得到的DC电力供给至供电设备100。将来自转换单元102的DC电力供给至第一供电单元103和第二供电单元110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振荡器104以用于控制第一电力生成单元105的频率进行振荡以生成信号。
第一电力生成单元105基于从转换单元102供给的电力和第一振荡器104的振荡频率来生成要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输出的电力。第一电力生成单元105所生成的电力包括第一电力和第二电力。将第一电力生成单元105所生成的电力经由第一检测单元106和第一匹配电路107供给至第一供电天线109。
例如,第一电力用于基于预定通信方法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来在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预定通信方法例如是根据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论坛所规定的NFC标准的通信方法。可选地,该预定通信方法可以是根据诸如ISO/IEC 18092标准、ISO/IEC 14443标准或ISO/IEC 21481标准等的其它标准的通信方法。在本示例中,假定第一电力等于或低于例如1W。注意,第一电力的最大值不限于1W,只要该第一电力适用于由供电设备100在基于预定通信方法进行无线通信时所使用即可。第一电力可以是根据NFC标准所规定的电力。
第二电力用于对电子装置200进行充电或进行其它特定操作。在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输出第二电力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不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进行根据NFC标准的无线通信。例如假定第二电力等于或大于2W。注意,第二电力的最小值不限于2W,只要该第二电力大于第一电力即可。第二电力可以是根据NFC标准所规定的电力。
第一检测单元106基于电压驻波比(VSWR)来检测在供电设备100附近是否存在电子装置200。VSWR是表示从第一供电天线109输出的电力的行波相对于从第一供电天线109输出的电力的反射波的比的值。第一检测单元106基于VSWR的变化或VSWR的值来检测在供电设备100附近是否存在电子装置200。
第一匹配电路107是被配置为在第一供电天线109和电子装置200的受电天线之间提供共振的共振电路。第一匹配电路107设置第一供电天线109的共振频率。第一匹配电路107包括用于在第一电力生成单元105和第一供电天线109之间提供阻抗匹配的电路。在供电设备100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输出第一电力和第二电力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匹配电路107以使得将第一供电天线109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第一频率。第一频率例如可以是13.56兆赫(MHz)或6.78MHz。可选地,第一频率可以是数十MHz。可选地,第一频率可以是根据NFC标准所规定的频率。
第一通信单元108基于NFC标准来进行无线通信。第一通信单元108将用于控制向电子装置200的供电的供电控制数据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发送至电子装置200。在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输出第一电力的情况下,第一通信单元108将供电控制数据以该供电控制数据叠加在第一电力上的方式发送至电子装置200。在接收到来自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控制数据的情况下,电子装置200进行负载调制以使得将与供电控制数据相对应的应答数据发送至供电设备100。电子装置200所进行的负载调制导致流经供电天线109的电流发生改变,并且第一通信单元108检测到流经供电天线109的电流的变化,由此接收到从电子装置200发送来的与供电控制数据相对应的应答数据。在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匹配电路107以使得将第一供电天线109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13.56MHz。
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根据电子装置200和第一通信单元108之间的通信来控制向电子装置200的供电。
第一供电天线109是用于将第一电力和第二电力中的任一个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天线。第一供电天线109还由第一通信单元108在根据NFC标准与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
第二振荡器111以用于控制第二电力生成单元112的频率进行振荡以生成信号。
第二电力生成单元112基于从转换单元102供给的电力和第二振荡器111的振荡频率来生成要经由第二供电天线116输出的电力。第二电力生成单元112所生成的电力包括第三电力。将第二电力生成单元112所生成的第三电力经由第二检测单元113和第二匹配电路114供给至第二供电天线116。第三电力用于对电子装置200进行充电或进行其它特定操作。例如,假定第三电力约等于5W。注意,第三电力的值不限于5W,而且第三电力可以小于5W,只要该第三电力大于第一电力即可。注意,第三电力可以是根据Qi标准所规定的电力。
第二检测单元113用于检测在供电设备100附近是否存在电子装置200。更具体地,第二检测单元113通过进行检测处理和ping处理来检测在供电设备100附近是否存在电子装置200。
检测处理包括检测第二供电天线116的共振频率、并且基于第二供电天线116的共振频率的变化来检测在供电设备100附近是否存在电子装置200。可选地,检测处理可以包括检测安装有第二供电天线116的界面的表面的电容、并且基于所检测到的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在供电设备100附近是否存在电子装置200。在经由检测处理检测到存在电子装置200的情况下,第二检测单元113进行ping处理。
ping处理是使用数字ping来检测并识别电子装置200的处理。更具体地,第二检测单元113经由第二供电天线116输出用于识别电子装置200的数字ping。该数字ping是用于检测并识别用以接收电力的受电设备的电力信号。
第二匹配电路114是被配置为在第二供电天线116与电子装置200的受电天线之间提供共振的共振电路。第二匹配电路114设置第二供电天线116的共振频率。第二匹配电路114包括用于在第二电力生成单元112和第二供电天线116之间提供阻抗匹配的电路。在供电设备100经由第二供电天线116输出第三电力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二匹配电路114以使得将第二供电天线116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第二频率。第二频率可以是100KHz~205KHz的范围内的频率。可选地,第二频率可以是根据Qi标准所规定的频率。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假定第二频率低于第一频率。
第二通信单元115根据Qi标准与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通信。更具体地,第二通信单元115经由第二供电天线116接收Qi标准中所规定的数据,并且将Qi标准中所规定的数据经由第二供电天线116发送至电子装置200。
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二供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根据电子装置200和第二通信单元115之间的通信来控制向电子装置200的供电。
第二供电天线116是用于将第三电力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天线。第二供电天线116由第二通信单元115在根据Qi标准来与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
存储器117存储用于控制供电设备100的计算机程序和与供电设备100相关联的参数。存储器117还存储从电子装置200所接收到的数据。
显示单元118显示从存储器117供给的视频数据。
操作单元119提供用于对供电设备100进行操作的用户界面。操作单元119包括用于对供电设备100进行操作的开关和触摸面板等。控制单元101根据经由操作单元119所给出的输入信号来控制供电设备100。
第三通信单元120根据无线局域网(LAN)标准与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通信。第三通信单元120根据无线LAN标准从电子装置200接收包括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和命令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第三通信单元120还根据无线LAN标准将包括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和命令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装置200。
接着,以下参考图3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的结构的示例。电子装置200包括控制单元201、第一受电单元202、第一受电天线203、第一匹配电路204、第一整流平滑电路205和第一通信单元206。电子装置200还包括调节器207、充电控制单元208、电池209、存储器210和操作单元211。电子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受电单元212、第二受电天线213、第二匹配电路214、第二整流平滑电路215、第二通信单元216和第三通信单元217。
控制单元201通过执行存储器210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电子装置200。控制单元201例如包括CPU或MPU等。
第一受电单元202包括第一受电天线203、第一匹配电路204、第一整流平滑电路205和第一通信单元206。第一受电单元202用于基于例如使用磁共振的方法来接收电力。注意,假定第一受电单元202与第一供电单元103相对应,并且第一受电单元202基于第一供电方法。
第一受电天线203是用于从供电设备100接收第一电力和第二电力中的任一个的天线。第一受电天线203用于根据NFC标准与供电设备100进行无线通信。
第一匹配电路204是被配置为在第一受电天线203与供电设备100的第一供电天线109之间提供共振的共振电路。第一匹配电路204设置第一受电天线203的共振频率。在电子装置200经由第一受电天线203从供电设备100接收到电力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1控制第一匹配电路204以使得将第一受电天线203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第一频率。将经由第一受电天线203所接收到的电力经由第一匹配电路204供给至第一整流平滑电路205。
第一整流平滑电路205在从第一匹配电路204供给的电力中去除数据并且生成DC电力。第一整流平滑电路205将所生成的DC电力供给至调节器207。将从经由第一受电天线203所接收到的电力中提取出的数据从第一整流平滑电路205供给至第一通信单元206。
第一通信单元206根据NFC标准与供电设备100进行无线通信。在经由第一受电天线203从供电设备100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第一通信单元206进行负载调制,由此发送与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数据相对应的应答数据。控制单元201根据经由第一通信单元206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数据来控制电子装置200的操作。
调节器207进行控制,以使得从第一整流平滑电路205、第二整流平滑电路215和电池209其中之一向电子装置200供给电力。更具体地,根据来自控制单元201的命令,调节器207从第一整流平滑电路205和第二整流平滑电路215中的任一个向电子装置200供给电力,或者根据来自控制单元201的命令,调节器207经由充电控制单元208从电池209向电子装置200供给放电电力。
充电控制单元208使用从调节器207供给的电力来对电池209进行充电。在从电池209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充电控制单元208将来自电池209的放电电力供给至调节器207。充电控制单元208定期检测表示电池209的剩余电荷的信息和与电池209的充电相关联的信息,并且充电控制单元208将所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201。
电池209可以是以可移除的方式配置在电子装置200中的电池。电池209可以是诸如锂离子电池等的可再充电二次电池。电池209不限于锂离子电池,而且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电池作为电池209。
存储器210存储用于控制电子装置200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210还存储与电子装置200相关联的信息和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数据等。
操作单元211提供用于对电子装置200进行操作的用户界面。操作单元211包括用于对电子装置200进行操作的开关和触摸面板等。控制单元201根据经由操作单元211所给出的输入信号来控制电子装置200。
第二受电单元212包括第二受电天线213、第二匹配电路214、第二整流平滑电路215和第二通信单元216。
第二受电单元212用于根据例如WPC所规定的Qi标准来接收电力。第二受电单元212可以使用电磁感应来接收电力。在本实施例中,假定第二受电单元212与第二供电单元110相对应,并且第二受电单元212基于第二供电方法。
第二受电天线213是用于从供电设备100接收第三电力的天线。第二受电天线213还用于根据Qi标准来进行无线通信。
第二匹配电路214是被配置为在第二受电天线213和供电设备100的第二供电天线116之间提供共振的共振电路。第二匹配电路214设置第二受电天线213的共振频率。在电子装置200经由第二受电天线213从供电设备100接收到电力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1控制第二匹配电路214以使得将第二受电天线213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第二频率。将经由第二受电天线213所接收到的电力经由第二匹配电路214供给至第二整流平滑电路215。
第二整流平滑电路215根据从第二匹配电路214供给的电力来生成DC电力。第二整流平滑电路215将所生成的DC电力供给至调节器207。
第二通信单元216根据Qi标准与供电设备100进行无线通信。第二通信单元216经由第二受电天线213接收Qi标准所规定的数据并将Qi标准所规定的数据经由第二受电天线213发送至供电设备100。控制单元201根据经由第二通信单元216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数据来控制电子装置200的操作。
第三通信单元217根据无线LAN标准与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通信。第三通信单元217根据无线LAN标准从电子装置200接收包括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和命令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第三通信单元217根据无线LAN标准还将包括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和命令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装置200。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供电设备100被配置为无线地向电子装置200供给电力。注意,术语“无线地供给电力”用于描述包括非接触型供给方法和无接点型供给方法等的各种无线供给方法。
控制处理
接着,以下参考图4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0所进行的控制处理。可以通过控制单元101执行存储器117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控制处理。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用于设置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并且根据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来控制向电子装置200的供电。
在利用供电设备100进行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08来进行通信以确定电子装置200所支持的供电方法。
为了上述目的,在接通供电设备100的电源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匹配电路107以使得将第一供电天线109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13.56MHz,由此使得可以进行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供电单元103以使得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输出第一电力。在这种情况下,可选地,控制单元101可以进一步控制电子装置200以使得将第一受电天线203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13.56MHz。在这种情况下,假定没有经由第二供电天线116输出第三电力。
在将第一供电天线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13.56MHz并且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输出第一电力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进行S401的处理。
在S401中,控制单元101检测在预定范围内是否存在电子装置200。更具体地,例如,控制单元101基于第一检测单元106所检测到的VSWR来检测在从供电设备100起的预定范围内是否存在电子装置200。
在VSWR的变化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在预定范围内存在电子装置200(S401中为“是”)。在这种情况下(S401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401进入S402。另一方面,在判断为VSWR的变化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在预定范围内不存在电子装置200(S401中为“否”)。在这种情况下(S401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401返回至S401(以重复S401的处理)。
在S402中,控制单元101进行用于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的认证处理。例如,该认证处理包括以下处理: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以将认证数据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发送至电子装置200的处理、以及用于使用响应于认证数据而返回的应答数据来进行与向电子装置200的无线供电相关联的设置的处理。
认证数据由供电设备100使用以从电子装置200获取与无线供电相关联的信息。例如,使用认证数据来从电子装置200获取表示电子装置200支持哪个供电方法的信息和表示电子装置200是否是作为无线供电的对象的装置的信息。
在电子装置200经由第一受电天线203从供电设备100接收到认证数据的情况下,电子装置200将表示电子装置200所支持的供电方法的应答数据经由第一受电天线203发送至供电设备100。
控制单元101使用响应于认证数据所接收到的应答数据来判断电子装置200是否支持第一供电方法和第二供电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单元101将从电子装置200所获取到的数据和表示与向电子装置200的无线供电相关联的设置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7中。在认证处理完成之后,处理流程从S402进入S403。
在S403中,控制单元101判断电子装置200是否支持第一供电方法和第二供电方法这两者。在判断为电子装置200支持第一供电方法和第二供电方法这两者的情况下(S403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403进入S404。在判断为电子装置200不支持第一供电方法和第二供电方法的情况下(S403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403进入S408。
在S404中,控制单元101进行选择处理。选择处理是在电子装置200支持第一供电方法和第二供电方法这两者的情况下选择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的处理。后面将详细说明该选择处理。在该选择处理完成之后,处理流程从S404进入S405。
在S405中,与S401相同,控制单元101检测在预定范围内是否存在电子装置200。在检测到在预定范围内存在电子装置200的情况下(S405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405进入S407。在检测到在预定范围内不存在电子装置200的情况下(S405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405进入S406。
在S406中,控制单元101从存储器117中删除从电子装置200所获取到的数据和表示与向电子装置200的无线供电相关联的设置的信息。此外,控制单元101从存储器117中删除表示与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相关联的设置的信息。在从第一供电天线109和第二供电天线116中的至少一个输出电力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供电单元103和第二供电单元110以使得停止电力的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流程结束。
在S407中,控制单元101判断是否要结束供电。例如,在检测到电子装置200的电池209满充电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要结束供电。另一方面,在没有检测到电子装置200的电池209满充电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不结束供电。在判断为要结束供电的情况下(S407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407进入S406。在判断为不结束供电的情况下(S407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407返回至S405。
在S408中,控制单元101判断电子装置200是否支持第一供电方法。在判断为电子装置200支持第一供电方法的情况下(S408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408进入S409。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电子装置200不支持第一供电方法的情况下(S408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408进入S410。
在S409中,控制单元101选择第一供电方法,并且还选择第一供电模式作为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将供电设备100设置成第一供电模式并且控制第一供电单元103以根据第一供电方法进行无线供电。此外,控制单元101将表示供电设备100已设置成第一供电模式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7中。此外,控制单元101可以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以将用以通知选择了第一供电方法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装置200。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流程从S409进入S405。
在S410中,控制单元101判断电子装置200是否支持第二供电方法。在判断为电子装置200支持第二供电方法的情况下(S410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410进入S411。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电子装置200不支持第二供电方法的情况下(S410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410进入S412。
在S411中,控制单元101选择第二供电方法,并且还选择第二供电模式作为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将供电设备100设置成第二供电模式并且控制第二供电单元110以根据第二供电方法进行无线供电。此外,控制单元101将表示供电设备100已设置成第二供电模式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7中。此外,控制单元101可以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以将用以通知选择了第二供电方法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装置200。在电子装置200不支持NFC标准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可以控制第二通信单元115以将用以通知选择了第二供电方法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装置200。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流程从S411进入S405。
在S412中,控制单元101控制显示单元118以显示预定警告数据。预定警告数据例如可以包括表示不允许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的数据以及表示供电设备100不支持电子装置200的数据等。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流程从S412进入S406。
在以上例示的示例中,在利用供电设备100进行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的情况下,例如假定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匹配电路107以使得将第一供电天线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13.56MHz。可选地,在利用供电设备100进行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可以控制第一匹配电路107以使得将第一供电天线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根据NFC标准的频率。
选择处理
接着,以下参考图5A和5B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4的S404中供电设备100所进行的选择处理。通过控制单元101执行存储器117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选择处理。图5A和5B所示的选择处理是在电子装置200支持第一供电方法和第二供电方法这两者的情况下选择向电子装置200进行供电的供电方法并且选择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的处理。
在S501中,控制单元101判断是否从电子装置200请求了选择第一供电方法。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中的任一个是否从电子装置200接收到用于请求选择第一供电方法的第一请求数据。在判断为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中的任一个接收到第一请求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从电子装置200请求了选择第一供电方法(S501中为“是”)。在这种情况下(S501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01进入S502。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均未接收到第一请求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从电子装置200没有请求选择第一供电方法(S501中为“否”)。在这种情况下(S501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01进入S508。
在S502中,控制单元101选择第一供电方法,并且还选择第一供电模式作为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将供电设备100设置成第一供电模式并且控制第一供电单元103以根据第一供电方法进行无线供电。此外,控制单元101将表示供电设备100已设置成第一供电模式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7中。此外,控制单元101可以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其中之一以将用以通知选择了第一供电方法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装置200。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流程从S502进入S503。
在S503中,控制单元101判断是否从电子装置200请求了改变供电方法。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中的任一个是否从电子装置200接收到用于请求改变供电方法的第二请求数据。在判断为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中的任一个接收到第二请求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从电子装置200请求了改变供电方法(S503中为“是”)。在这种情况下(S503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03进入S507。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均未接收到第二请求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从电子装置200没有请求改变供电方法(S503中为“否”)。在这种情况下(S503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03进入S504。
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存在用户对操作单元119进行操作以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可能性。预定处理是与用于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所用的通信处理不同的处理。预定处理例如可以包括经由第一通信单元108来获取第三通信单元120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数据的处理。预定处理例如可以包括发送第三通信单元120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数据的处理。预定处理例如可以包括提供诸如电子支付等的特定服务的处理。预定处理例如可以包括读取与用于控制无线供电的数据不同的数据的处理。
在将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输入至控制单元101的情况下,第一通信单元108进入不允许进行用以控制利用第一供电单元103的无线供电的通信的状态。因此,在控制单元101接收到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供电单元103以停止无线供电。
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在利用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期间,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供电单元103不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结果,在利用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期间,不允许电子装置200通过使用从供电设备100供给的电力对电池209进行充电或者通过使用从供电设备100供给的电力进行除充电以外的操作。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进行用于根据是否输入了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来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二供电模式的处理。
因而,在S504中,控制单元101判断是否输入了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可以是经由操作单元119或经由外部设备而输入至控制单元101的。
在已将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输入至控制单元101的情况下(S504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04进入S507。在没有将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输入至控制单元101的情况下(S504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04进入S505。
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并且在预定范围内存在电子装置200的情况下,存在电子装置200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电力根据电子装置200的方向或电子装置200的位置而减少的可能性。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并且在预定范围内存在电子装置200和外部设备的情况下,存在电子装置200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电力根据外部设备的影响而减少的可能性。在这些情况下,即使第一供电单元103将最大供给电力输出至电子装置200,也存在电子装置200无法从供电设备100接收到与用以进行充电或其它操作所需的电力一样多的电力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进行用于根据电子装置200从第一供电单元103接收到的电力来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从第一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二供电模式的处理。以下将电子装置200从第一供电单元103接收到的电力称为第一接收电力。
因而,在S505中,控制单元101判断第一接收电力是否减少了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量。更具体地,在S505中,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其中之一以从电子装置200获取表示第一接收电力的信息。可选地,在S505中,控制单元101可以通过检测第一供电天线109和第一受电天线203之间的共振的特性来检测表示第一接收电力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所检测到的信息来进行S505的处理。可选地,在S505中,控制单元101可以检测VSWR以检测表示第一接收电力的信息。注意,预先将第一预定值存储在存储器117中。该第一预定值可以是用户能够设置的值。该第一预定值可以根据第一通信单元206与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电力来设置。
在判断为第一接收电力减少了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S505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05进入S507。在判断为第一接收电力没有减少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S505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05进入S506。
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存在电子装置200的操作响应于用户对操作单元211的操作而改变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能发生电子装置200的电力消耗的变化,因此电子装置200向供电设备100请求的电力可能改变。在电子装置200向供电设备100请求的电力增加的情况下,即使第一供电单元103将可能的最大电力量输出至电子装置200,也存在供电设备100无法将充电或其它操作中所使用的电力供给至电子装置200的可能性。
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进行用于根据电子装置200向供电设备100请求的电力来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从第一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二供电模式的处理。以下将电子装置200向供电设备100请求的电力称为请求电力。
在S506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请求电力是否增加了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量。更具体地,在S506中,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其中之一以从电子装置200获取表示请求电力的信息。注意,预先将第二预定值存储在存储器117中。该第二预定值可以是用户能够设置的值。该第二预定值可以根据第一供电单元103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来设置。
在判断为请求电力增加了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S506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06进入S507。在判断为请求电力没有增加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S506中为“否”),选择处理结束,并且处理流程进入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中的S405。
在S507中,控制单元101判断是否允许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从第一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二供电模式。在允许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从第一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二供电模式的情况下(S507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07进入S509。在不允许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从第一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二供电模式的情况下(S507中为“否”),选择处理结束,并且处理流程进入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中的S412。
在S508中,控制单元101判断是否从电子装置200请求了选择第二供电方法。
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中的任一个是否从电子装置200接收到用于请求选择第二供电方法的第三请求数据。在判断为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中的任一个接收到第三请求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从电子装置200请求了选择第二供电方法(S508中为“是”)。在这种情况下(S508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08进入S509。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均未接收到第三请求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从电子装置200没有请求选择第二供电方法(S508中为“否”)。在这种情况下(S508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08进入S513。
在S509中,控制单元101选择第二供电方法,并且还选择第二供电模式作为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将供电设备100设置成第二供电模式并且控制第二供电单元110以根据第二供电方法进行无线供电。此外,控制单元101将表示供电设备100已设置成第二供电模式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7中。此外,控制单元101可以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其中之一以将用以通知选择了第二供电方法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装置200。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流程从S509进入S510。
在S510中,与S503相同,控制单元101判断是否从电子装置200请求了改变供电方法。在判断为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中的任一个接收到第二请求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从电子装置200请求了改变供电方法(S510中为“是”)。在这种情况下(S510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10进入S512。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均未接收到第二请求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判断为从电子装置200没有请求改变供电方法(S510中为“否”)。在这种情况下(S510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10进入S511。
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二供电模式并且在预定范围内存在电子装置200的情况下,存在电子装置200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电力根据电子装置200的方向或电子装置200的位置而减少的可能性。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二供电模式并且在预定范围内存在电子装置200和外部设备的情况下,存在电子装置200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电力根据外部设备的影响而减少的可能性。在这些情况下,即使第二供电单元110将最大供给电力输出至电子装置200,也存在电子装置200无法从供电设备100接收到与用以进行充电或其它操作所需的电力一样多的电力的可能性。
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在供电设备100处于第二供电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进行用于根据电子装置200从第二供电单元110所接收到的电力来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从第二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一供电模式的处理。以下将电子装置200从第二供电单元110所接收到的电力称为第二接收电力。
在S511中,控制单元101判断第二接收电力是否减少了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值的量。更具体地,在S511中,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其中之一以从电子装置200获取表示第二接收电力的信息。可选地,在S511中,控制单元101可以通过检测第二供电天线116和第二受电天线213之间的共振的特性来检测表示第二接收电力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所检测到的信息来进行S511的处理。注意,预先将第三预定值存储在存储器117中。该第三预定值可以是用户能够设置的值。该第三预定值可以根据第二通信单元216与第二通信单元115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电力来设置。第三预定值可以是不同于第一预定值的值。
第三预定值可以是小于第一预定值的值。由于利用第二供电单元110能够进行供电的范围小于第一供电单元103所覆盖的范围,因此存在在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的距离改变的情况下第二接收电力可能减少的可能性。因此,即使在第二接收电力的变化小于第一接收电力的变化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也根据电子装置200的状态再次选择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
在判断为第二接收电力减少了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S511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11进入S512。在判断为第二接收电力没有减少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S511中为“否”),选择处理结束并且处理流程进入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中的S405。
在S512中,控制单元101判断是否允许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从第二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一供电模式。在允许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从第二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S512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12进入S502。在不允许将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从第二供电模式改变为第一供电模式的情况下(S512中为“否”),本处理结束,并且处理流程进入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中的S412。
在S513中,与S504相同,控制单元101判断是否输入了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
在将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输入至控制单元101的情况下(S513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13进入S509。在没有将用于使第一通信单元108进行预定处理的指示输入至控制单元101的情况下(S513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13进入S514。
在S514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请求电力是否等于或大于第四预定值。更具体地,在S514中,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其中之一以从电子装置200获取表示请求电力的信息。注意,预先将第四预定值存储在存储器117中。该第四预定值可以是用户能够设置的值。该第四预定值可以根据第一供电单元103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来设置。
在判断为请求电力等于或大于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S514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14进入S509。在没有判断为请求电力等于或大于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S514中“否”),处理流程从S514进入S515。
在S515中,控制单元101判断第二供电能力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供电能力。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在第一供电能力和第二供电能力之间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比较结果来判断第一供电方法和第二供电方法中的哪个供电方法更适当。
例如,第一供电能力等于第一接收电力,并且第二供电能力等于第二接收电力。更具体地,在S515中,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通信单元108和第二通信单元115其中之一以从电子装置200获取表示第一接收电力的信息和表示第二接收电力的信息。此外,控制单元101判断第二接收电力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接收电力。在第二接收电力等于或大于第一接收电力的情况下(S515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15进入S509。在第二接收电力小于第一接收电力的情况下(S515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15进入S502。
例如,第一供电能力是从第一供电单元103可利用的最大供给电力,并且第二供电能力是从第二供电单元110可利用的最大供给电力。在下文,将从第一供电单元103可利用的最大供给电力称为第一最大供给电力,并且将从第二供电单元110可利用的最大供给电力称为第二最大供给电力。注意,例如假定预先将表示第一最大供给电力的信息和表示第二最大供给电力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7中。在这种情况下,在S515中,控制单元101从存储器117读出表示第一最大供给电力的信息和表示第二最大供给电力的信息。此外,控制单元101判断第二最大供给电力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最大供给电力。在第二最大供给电力等于或大于第一最大供给电力的情况下(S515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15进入S509。在第二最大供给电力小于第一最大供给电力的情况下(S515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15进入S502。
在上述实施例中,例如假定第三通信单元120和第三通信单元217根据无线LAN标准来进行无线通信。然而,无线通信的标准不限于无线LAN标准。例如,代替无线LAN标准,第三通信单元120和第三通信单元217可以根据蓝牙(Blue Tooth,注册商标)标准来进行无线通信。在这种情况下,预定处理包括用于获取第三通信单元120根据Blue Tooth标准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数据的处理。
可选地,代替无线LAN标准,第三通信单元120和第三通信单元217可以根据WHDI标准或无线HD标准来进行无线通信。在这种情况下,预定处理包括用于获取第三通信单元120根据WHDI标准或无线HD标准进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数据的处理。
在图5A和5B所示的选择处理中,在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08来进行与电子装置200的通信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匹配电路107以使得将第一供电天线109的共振频率设置为13.56MHz。此外,在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08来进行与电子装置200的通信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一供电单元103以使得经由第一供电天线109输出第一电力。
此外,在图5A和5B所示的选择处理中,在使用第二通信单元115来进行与电子装置200的通信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控制第二匹配电路114以使得将第二供电天线116的共振频率设置为等于频率100KHz~205KHz其中之一。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0中,如上所述,在供电设备100支持第一供电方法和第二供电方法这两者的情况下,基于电子装置200的关于电子装置200支持哪个供电方法的认证来进行判断。
在电子装置200支持第一供电方法但不支持第二供电方法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选择第一供电方法并且将供电设备100设置成第一供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供电设备100可以根据电子装置200所支持的供电方法来适当地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
在电子装置200支持第二供电方法但不支持第一供电方法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选择第二供电方法并且将供电设备100设置成第二供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供电设备100可以根据电子装置200所支持的供电方法来适当地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
在电子装置200支持第一供电方法和第二供电方法这两者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根据电子装置200的状态来选择供电方法并且设置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来自电子装置200的针对供电方法的请求,供电设备100可以选择供电方法并且可以选择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因此,供电设备100可以根据电子装置200所请求的供电方法来适当地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
在这种情况下,供电设备100可以根据电子装置200所请求的电力来选择供电方法并且可以选择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因此,供电设备100可以根据电子装置200所请求的能量来适当地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
在这种情况下,供电设备100可以根据第一供电单元103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电力和第二供电单元110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电力来选择供电方法并且选择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因此,供电设备100可以根据第一供电单元103的供电能力和第二供电单元110的供电能力来适当地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
在这种情况下,供电设备100可以根据电子装置200从第一供电单元103所接收到的接收电力和电子装置200从第二供电单元110所接收到的接收电力来选择供电方法并且选择供电设备100的供电模式。并且,由于即使在电子装置200的方向或位置导致电子装置200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电力减少的情况下供电设备也可以将足够的电力供给至电子装置200,因此供电设备100可以适当地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此外,由于即使在外部设备的影响导致电子装置200从供电设备100所接收到的电力减少的情况下供电设备100也可以将足够的电力供给至电子装置200,因此供电设备100可以适当地向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供电。
注意,控制单元101在无需使用第二通信单元115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08来进行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中的S402的处理。
也就是说,第二通信单元115相比第一通信单元108不适合长距离的通信,并且第二供电单元110相比第一供电单元103不适合长距离的供电。在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的距离不是非常小的情况下,在供电设备100尝试使用第二通信单元115来进行认证处理时,存在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的认证失败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供电设备100没有开始向电子装置200进行供电,因而电子装置200不能从供电设备100接收电力。
在供电设备100使用第二供电单元110来进行认证处理的情况下,假定电子装置200将认证所使用的数据发送至供电设备100。然而,在电池209不具有足以与供电设备100进行通信的剩余容量的情况下,存在电子装置200无法进行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的认证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供电设备100没有开始向电子装置200进行供电,因而电子装置200不能从供电设备100接收电力。
有鉴于上述,供电设备100通过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08来进行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中的S402的处理,由此与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的距离无关地,成功地进行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的认证。此外,在供电设备100通过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08来进行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中的S402的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与电池209的剩余容量无关地进行供电设备100和电子装置200之间的认证。然而,在S402中第一通信单元108无法从电子装置200获取表示电子装置200所支持的供电方法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第二通信单元115来从电子装置200获取表示电子装置200所支持的供电方法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可以使用通过利用第二通信单元115从电子装置200所获取到的表示电子装置200所支持的供电方法的信息来进行S403、S408和S410。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例如假定第二供电单元110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大于第一供电单元103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然而,在第一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供电单元103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二供电单元110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
在第一供电单元103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等于或大于第二供电单元110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的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进行S506的处理。也就是说,在判断为第一接收电力没有减少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S505中为“否”),图5A和5B所示的处理流程结束,并且处理流程进入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中的S405。在这种情况下,在判断为第二接收电力没有减少等于或大于第三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S511中为“否”),控制单元101进行用于判断请求电力是否增加了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量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二供电单元110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来设置第二预定值。在判断为请求电力增加了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处理流程进入S512。在判断为请求电力没有增加等于或大于第二预定值的量的情况下,选择处理结束,并且处理流程进入图4所示的控制处理中的S405。
在第一供电单元103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等于或大于第二供电单元110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二供电单元110能够输出至电子装置200的最大供给电力来设置第四预定值。在S514中判断为请求电力等于或大于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S514中为“是”),处理流程从S514进入S502。在没有判断为请求电力等于或大于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S514中为“否”),处理流程从S514进入S515。
其它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供电设备不限于上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0。例如,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包括多个设备的系统。
以上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和功能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计算机程序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由此实现上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
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使用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OS)等来实现上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理和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本发明中,计算机程序可以是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的并且由计算机执行。关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使用诸如硬盘、光盘、CD-ROM盘、CD-R盘、存储卡和ROM等的各种存储介质。在本发明中,计算机程序可以从外部设备经由通信接口提供至计算机并且可以由计算机来执行。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2年1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84436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附图标记列表
100 供电设备
200 电子装置
Claims (18)
1.一种供电设备,包括:
第一供电单元,用于基于第一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所述第一供电方法利用磁共振来进行无线供电;
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基于第二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所述第二供电方法利用电磁感应来进行无线供电;
通信单元,用于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
选择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电子装置的通信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使用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供电单元来进行用以向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处理,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进行供电时所述电子装置所接收到的电力减少了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预定电力值的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开始使用所述第二供电单元进行供电,
在所述第二供电单元进行供电时所述电子装置所接收到的电力减少了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预定电力值的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开始使用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进行供电,
所述第二预定电力值小于所述第一预定电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来自所述电子装置的命令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电子装置发出用以请求所述第一供电方法的命令的情况下,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电子装置发出用以请求所述第二供电方法的命令的情况下,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第二供电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所述电子装置所请求的电力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电子装置所请求的电力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第二供电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所述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第一供电能力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第二供电能力之间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结果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供电能力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供电能力的情况下,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第二供电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所述选择单元在所述电子装置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所接收到的第一接收电力和所述电子装置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所接收到的第二接收电力之间进行比较,并且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比较结果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接收电力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接收电力的情况下,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第二供电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所述选择单元根据用以进行特定处理的命令是否被输入至所述供电设备,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
所述特定处理包括与进行用以控制无线供电的通信的处理不同的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在用以进行特定处理的命令被输入至所述供电设备的情况下,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第二供电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电子装置所请求的电力发生增加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选择单元,以再次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在所述电子装置从所述供电设备所接收到的电力发生减少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选择单元,以再次选择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其中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单元基于近场通信标准即NFC标准来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方法是使用第一频率来进行无线供电的方法,并且所述第二供电方法是使用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来进行无线供电的方法。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方法是根据近场通信标准即NFC标准来进行无线供电的方法,并且所述第二供电方法是根据Qi标准来进行无线供电的方法。
18.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第一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所述第一供电方法利用磁共振来进行无线供电;
基于第二供电方法来进行无线供电,所述第二供电方法利用电磁感应来进行无线供电;
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
基于与所述电子装置的通信来选择所述第一供电方法和所述第二供电方法其中之一;以及
使用所选择的供电方法来进行用以向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处理;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利用所述第一供电方法进行供电时所述电子装置所接收到的电力减少了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预定电力值的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开始使用所述第二供电方法进行供电;
在利用所述第二供电方法进行供电时所述电子装置所接收到的电力减少了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预定电力值的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开始使用所述第一供电方法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预定电力值小于所述第一预定电力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84436A JP6207152B2 (ja) | 2012-12-27 | 2012-12-27 | 給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12-284436 | 2012-12-27 | ||
PCT/JP2013/007152 WO2014103191A1 (en) | 2012-12-27 | 2013-12-05 |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85332A CN104885332A (zh) | 2015-09-02 |
CN104885332B true CN104885332B (zh) | 2018-01-30 |
Family
ID=51020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6843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5332B (zh) | 2012-12-27 | 2013-12-05 | 供电设备和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312734B2 (zh) |
JP (1) | JP6207152B2 (zh) |
CN (1) | CN104885332B (zh) |
DE (1) | DE112013006245T5 (zh) |
GB (1) | GB2524696B (zh) |
WO (1) | WO20141031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15969B2 (ja) * | 2014-01-31 | 2017-10-18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送電装置と受電装置 |
JP6418867B2 (ja) | 2014-09-22 | 2018-11-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給電装置 |
JP6494227B2 (ja) | 2014-09-22 | 2019-04-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給電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376919B2 (ja) | 2014-09-22 | 2018-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給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6406955B2 (ja) | 2014-09-22 | 2018-10-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EP3059832B1 (en) | 2015-02-17 | 2018-03-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
JP6623345B2 (ja) * | 2015-02-17 | 2019-12-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506565B2 (ja) * | 2015-02-17 | 2019-04-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KR102154779B1 (ko) * | 2015-03-10 | 2020-09-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장치 |
JP6380217B2 (ja) * | 2015-04-09 | 2018-08-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充電システム、送電器、通信器、送電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11707996B2 (en) * | 2017-12-15 | 2023-07-25 | WiBotic Inc. | Wireless charging with multiple charging locations |
US11701976B2 (en) | 2017-12-15 | 2023-07-18 | WiBotic Inc. | Device authentication for wireless charging |
US11121583B2 (en) * | 2018-01-23 | 2021-09-14 | Stryker Corporation | Operating room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EP3790159A1 (en) | 2019-09-09 | 2021-03-10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JP2022077657A (ja) * | 2020-11-12 | 2022-05-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送電装置、送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1207A (zh) * | 2012-03-14 | 2012-07-25 | 邹磊 | 射频供能便携式设备的电源管理模块 |
CN104737416A (zh) * | 2012-10-05 | 2015-06-24 | 佳能株式会社 | 供电设备、供电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11105A (ja) | 1998-06-16 | 2000-01-1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ワイヤレスカードシステム |
US7972738B2 (en) * | 2006-10-18 | 2011-07-05 | Olympus Imaging Corp. | Residual capacity detection method and residual capacity detection system for fuel cell battery |
JP5166773B2 (ja) | 2007-05-28 | 2013-03-21 | 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無接点電力伝送装置 |
JP5189343B2 (ja) * | 2007-10-23 | 2013-04-24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セレクタ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JP2010183812A (ja) * | 2009-02-09 | 2010-08-19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共鳴型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
JP5550249B2 (ja) | 2009-03-23 | 2014-07-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受電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
CN102362408B (zh) * | 2009-03-30 | 2015-01-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供电系统、无线送电装置及无线受电装置 |
JP5347708B2 (ja) * | 2009-05-18 | 2013-11-2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コイルユニット、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
JP5499534B2 (ja) * | 2009-07-07 | 2014-05-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非接触受電装置、非接触受電装置における受電方法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
US8373388B2 (en) * | 2009-12-11 | 2013-02-1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Portable device and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
JP2011147271A (ja) * | 2010-01-14 | 2011-07-28 | Sony Corp |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 |
US8265556B2 (en) * | 2010-10-25 | 2012-09-11 | Waveworks, Inc. | Integrated mobile phone and medical impla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
JP5804694B2 (ja) * | 2010-11-29 | 2015-11-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及び方法 |
US8941268B2 (en) * | 2011-03-04 | 2015-01-27 | Sony Corporation |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
JP5691724B2 (ja) * | 2011-03-25 | 2015-04-01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及び給電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5058350B1 (ja) * | 2011-03-30 | 2012-10-24 | 株式会社東芝 | 送電装置及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
KR101785456B1 (ko) | 2011-04-25 | 2017-11-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충전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시스템 |
US9391671B2 (en) * | 2011-05-06 | 2016-07-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KR20130024757A (ko) * | 2011-08-29 | 2013-03-08 | 주식회사 케이더파워 | 이종 충전 방식을 가진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
RU2614052C1 (ru) * | 2013-03-29 | 2017-03-22 | Ниссан Мотор Ко., Лтд. |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ач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энерги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одач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энергии |
KR101604310B1 (ko) * | 2013-06-16 | 2016-03-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전력 전송방법, 무선 전력 전송장치 및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
-
2012
- 2012-12-27 JP JP2012284436A patent/JP620715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12-05 CN CN201380068430.0A patent/CN10488533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2-05 DE DE112013006245.3T patent/DE112013006245T5/de active Pending
- 2013-12-05 GB GB1513102.2A patent/GB2524696B/en active Active
- 2013-12-05 US US14/348,967 patent/US10312734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2-05 WO PCT/JP2013/007152 patent/WO201410319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
- 2019-05-09 US US16/407,732 patent/US1145109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1207A (zh) * | 2012-03-14 | 2012-07-25 | 邹磊 | 射频供能便携式设备的电源管理模块 |
CN104737416A (zh) * | 2012-10-05 | 2015-06-24 | 佳能株式会社 | 供电设备、供电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103191A1 (en) | 2014-07-03 |
JP2014128149A (ja) | 2014-07-07 |
GB2524696A (en) | 2015-09-30 |
US20190280528A1 (en) | 2019-09-12 |
US11451090B2 (en) | 2022-09-20 |
GB2524696B (en) | 2020-03-04 |
DE112013006245T5 (de) | 2015-10-08 |
CN104885332A (zh) | 2015-09-02 |
JP6207152B2 (ja) | 2017-10-04 |
GB201513102D0 (en) | 2015-09-09 |
US20150303700A1 (en) | 2015-10-22 |
US10312734B2 (en) | 2019-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85332B (zh) | 供电设备和控制方法 | |
US1065169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patibility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 |
CN104737416B (zh) |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058944B (zh) | 电力发送设备、电力发送方法和电力传送系统 | |
CN104995815B (zh) | 无线电力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通过无线电力发射器许可无线电力接收器的方法 | |
CN104143862B (zh) | 供电设备、供电方法、电子设备和受电方法 | |
US924635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charging a mobile terminal | |
CN103248103B (zh)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242479B (zh) | 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 | |
US20190334583A1 (en) |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carry out wireless power supply | |
JP2014200121A (ja) | 給電装置 | |
CN108352730A (zh) | 被构造为向电子设备无线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装置、控制电力传输装置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
JP2014200122A (ja) | 給電装置 | |
CN110226277A (zh) |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80301935A1 (en) | Power reception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 |
CN104578442B (zh) | 供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 |
US9197077B2 (en) | Charging control of a battery pack of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20140183978A1 (en) | Power supply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
JP2012070553A (ja) | 電子機器 | |
JP6168869B2 (ja) | 給電装置 | |
KR20170113007A (ko) | 무선 전력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US10756562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program, and non contact power-supply system | |
JP5943621B2 (ja) |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8133858A (ja) | 給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