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6277A -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6277A
CN110226277A CN201780083918.9A CN201780083918A CN110226277A CN 110226277 A CN110226277 A CN 110226277A CN 201780083918 A CN201780083918 A CN 201780083918A CN 110226277 A CN110226277 A CN 110226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equipment
power receiving
power
power supply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39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6277B (zh
Inventor
相川伊织
中野克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226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6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6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6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6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objects, e.g. detection of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04B5/72
    • H04B5/79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可以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设备供给电力的供电设备包括:通信部件,其能够与受电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控制部件,用于控制向受电设备供电。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基于多个通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方法进行用于检测受电设备的第一搜索处理,在对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所述受电设备进行供电之前,基于多个通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方法进行用于检测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第二搜索处理,并且在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中没有检测到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下,转换到能够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状态。

Description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供电设备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设备供给电力的非接触式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在不需要通过线将受电设备连接到供电设备的情况下使用电磁感应法或磁共振法等以非接触方式发送/接收电力的非接触式供电系统。
专利文献1描述了如下的技术:当从供电设备进行供电时,通过将通信信息叠加在供电载波上来同时进行供电和通信,并且当不进行供电时,通过控制要供给的电力来仅进行通信。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400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当除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放置在供电设备上时,供电设备可能在不能检测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开始供电,并且不必要的电力被发送到不是供电对象的通信设备。即使在以时分方式进行供电和通信时,也类似地出现这种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了本发明,实现了在检测到受电设备和开始供电之前,搜索除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从而防止向除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供电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设备供给电力的供电设备包括:通信部件,其能够与受电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控制部件,用于控制向受电设备供电,并且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基于多个通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方法进行用于检测受电设备的第一搜索处理,在对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受电设备进行供电之前,基于多个通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方法进行用于检测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第二搜索处理,以及在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中没有检测到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下,转换到能够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状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检测到受电设备和开始供电之前,搜索除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从而可以防止向除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供电。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描述而明显。注意,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设备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供电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图3中第一搜索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图3中装置信息存储处理的流程图。
图6A是示出图3中第二搜索处理的流程图。
图6B是示出图3中第二搜索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供电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的各方面将在下文详细描述。注意,以下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现本发明的示例,并且将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设备的结构和各种条件而适当修改或改变,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另外,可以采用适当组合后面将要描述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
系统结构
首先,将参考图1描述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供电系统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供电系统中,在不需要有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无线供电,将电力供给至在供电设备10可以供电的区域范围内的受电设备30。在无线供电中,通过从供电设备10的天线发射和由受电设备30的天线接收的电磁波来发送/接收电力。另外,在非接触式供电系统中,通过无线通信在供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之间发送/接收用于供电控制的各种信息。
供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使用NFC(近场通信)等预定协议进行无线通信。如果在供电设备10能够进行供电的区域和能够与供电设备10进行通信的区域的范围内检测到受电设备30,则供电设备10与受电设备30进行无线通信,并在受电设备30已经被认证后开始供电。注意,能够与供电设备10进行通信的区域大于供电设备10能够进行供电的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供电系统中,设想了一种情况,在该情况中,在供电设备10能够进行供电的区域和能够与供电设备10进行通信的区域的范围中,除了供电设备10和要被供电的受电设备30之外,存在能够与供电设备10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40。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40是不需要被供电的对象。在本实施例中,仅示出一个通信设备40,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多个通信设备。此外,如果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在供电设备10能够进行供电的区域和能够与供电设备10进行通信的区域的范围内,则在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供电系统中进行控制,以除了允许供电的特殊情况之外不开始向受电设备30供电。
本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是能够在其上布置了受电设备30的状态下向受电设备30供电并与受电设备30通信的固定设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例如,本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还可以是向诸如汽车等的移动物体供电的设备。另外,本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还可以是通过电磁感应无线地向受电设备30供给电力的供电设备,还可以是通过电磁场谐振无线地向受电设备30供给电力的供电设备。
受电设备30可以使用从供电设备10供给的电力对电池充电。此外,受电设备30使用从电池供给的电力工作。受电设备30还可以是,例如,诸如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作为一种类型的移动电话的智能电话等的通信终端,诸如再现声音和视频图像的移动播放器等的电子装置,或诸如使用来自电池的电力而工作的汽车等的移动物体。此外,受电设备30还可以是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医疗设备,或者诸如鼠标、扬声器、存储器或电池等的外围装置。
通信设备40可以是在与供电设备10通信期间使用从供电设备10接收到的电力而工作的卡式或贴纸式电子装置。另外,通信设备40还可以是诸如使用电池供电的汽车等的移动物体,诸如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作为一种类型的移动电话的智能电话等的通信终端或诸如再现声音和视频图像的移动播放器等的电子装置等。另外,通信设备40还可以是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医疗设备,或者诸如鼠标、扬声器、存储器或电池等的外围装置。
设备结构
接着,将参考图2描述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供电系统中的供电设备10、受电设备30和通信设备40的结构。
首先,将描述供电设备10的结构和功能。
供电设备10具有天线11、匹配电路12、电力调节电路13、振荡单元14、转换单元15、调制/解调电路16、RAM 17、ROM 18、通知单元19、CPU 20和电源连接器21。
天线11用于经由天线31向受电设备30无线地发送电力,或者用于经由天线31和天线41与受电设备30和通信设备40通信。天线11是卷绕天线并且使用电感组件耦合到天线31和天线41的方面是理想的,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使用电容耦合到天线31和天线41。
匹配电路12是对天线11和电力调节电路13中的阻抗进行匹配、或者对天线11的谐振频率进行匹配的电路。匹配电路12是通过串联和并联地组合具有电感组件或电容组件的无源元件来配置的,并且期望根据期望的匹配状态适当地选择它们的组合。另外,还可以使得匹配电路12的可变无源元件的值能够改变或切换,并且可以根据受电设备30或通信设备40的状态和位置在CPU20的控制下控制该值和切换。
电力调节电路13是具有将由振荡单元14生成的AC信号调节到预定电力的AC信号并将信号输出到匹配电路12的功能的电路。电力调节电路13包括例如由开关放大器构成的功率放大单元、以及由DC-DC转换器构成的电力调节单元等等,其中DC-DC转换器用于根据来自调制/解调电路16或CPU 20的控制信号将从转换单元15输入的电压改变为预定电压。注意,电力调节电路13具有以上的功率放大功能和电力调节功能就足够了,并且电力调节电路13不限于上述结构。
振荡单元14是用于不断地生成预定频率的信号并将信号输入到电力调节电路13的电路,并且其包括晶体振荡器等。在允许输出高达50瓦的高功率的频带的情况下,预定频率可以在属于诸如6.78MHz或13.56MHz等的HF带的ISM带的频带中,或者还可以在属于诸如几百KHz等的LF带的频带中。
转换单元15是用于将从电源连接器21输入的电力分配到各单元的电路,并且是用于将商业AC电源电压转换为预定DC电压的电路。
注意,供电设备10的各单元使用从转换单元15供给的电力来工作。
调制/解调电路16是对天线11、匹配电路12和电力调节电路13的电压信号进行调制/解调的电路,以允许供电设备10向/从受电设备30或通信设备40发送/接收数据。
在数据发送期间,调制/解调电路16从CPU 20接收基于存储在ROM 18中的预定协议进行编码的发送数据,并经由调制电路将数据输入到电力调节电路13,以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根据从调制/解调电路16输入到电力调节电路13的信号,对由电力调节电路13输出的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并且数据可以经由天线11发送。
另外,当接收数据时,调制/解调电路16检测匹配电路12中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并使用由滤波器、比较器和开关等构成的解调电路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调制/解调电路16将接收数据输入到CPU 20,并且CPU 20基于存储在ROM 18中的预定协议对数据进行解码。注意,例如,按ISO/IEC14443、ISO/IEC15693或ISO/IEC18092(NFC)规定的近场通信用的协议或与之兼容的协议等用作预定协议。
RAM 17是易失性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用于控制供电设备10的各单元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诸如参数等的与单元的操作有关的信息、以及调制/解调电路16从受电设备30或通信设备40接收到的数据等。RAM 17还存储用于管理由供电设备10将电力供给至的装置的管理表。注意,供电设备10从受电设备30或通信设备40接收到的装置信息被登记在RAM 17中所存储的管理表中。
ROM 18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用于控制供电设备10的各单元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与各单元的操作有关的参数等。ROM 18还存储与允许供电设备10与受电设备30和通信设备40进行通信的通信方法有关的程序。
通知单元19向用户通知供电设备10能够进行供电的状态和供电受限的状态等。通知单元19可以是诸如显示器等的显示单元或诸如扬声器等的声音输出单元,或者可以具有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结构。
CPU 20是算术处理设备,用于对供电设备10进行整体控制,并根据存储在ROM 18中的程序而工作。这里提到的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后面将要描述的各种流程图中的任何一个的程序。此外,CPU 20改变和切换匹配电路12的可变无源元件的值。CPU 20还控制电力调节电路13以调节供给至受电设备30的电力。注意,CPU 20还可以使用内部A/D转换功能来测量从电力调节器电路13输出的供给电力。另外,CPU 20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向/从受电设备30或通信设备40发送/接收命令。注意,命令包含用于识别地址的识别信息和表示命令所指示的操作的命令码等。注意,CPU 20还可以通过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改变命令中包含的标识信息来仅向受电设备30发送命令或者仅向通信设备40发送命令。
电源连接器21是用于从商业电源获取电力的连接器。
本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进行供电控制,以无线地向受电设备30供给足以对受电设备30中的电池39充电的电力。本实施例的供电控制至少通过天线11、电力调节电路13、振荡单元14和CPU 20来实现,并且还可以包括匹配电路12。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供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或通信设备40之间的通信由至少天线11、电力调节电路13、振荡单元14、调制/解调电路16、ROM 18和CPU 20实现,并且还可以包括匹配电路12。
注意,供电设备10的各单元11至21的结构不限于上述那些,并且如果要提供类似的功能,则可以分别有多个相同的单元,并且各个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其它功能或者可以与其它块组合。
接着,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受电设备30的结构和功能。
受电设备30具有天线31、匹配电路32、整流/平滑电路33、调节器34、调制/解调电路35、CPU 36、RAM 37、ROM 38和电池39。
天线31用于经由天线11无线地接收来自供电设备10的电力,或者经由天线11与供电设备10通信。天线31是卷绕天线并且使用电感组件耦合到天线11的方面是理想的,但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电容耦合。
匹配电路32是对天线31和整流/平滑电路33中的阻抗进行匹配、或者对天线31的谐振频率进行匹配的电路。匹配电路32是通过串联和并联组合具有电感组件或电容组件的无源元件来配置的,并且期望根据期望的匹配状态适当地选择它们的组合。另外,还可以使得匹配电路32的可变无源元件的值能够改变或切换,并且可以根据受电设备30的模式和负载状态在CPU 36的控制下控制该值和切换。
整流/平滑电路33是将从匹配电路32输出的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的电路,并且包括二极管和电容器。
调节器34是将从整流/平滑电路33输出的DC电力的电压转换为预定电压的电路。注意,调节器34中生成的预定电压被供给至受电设备30的各单元。另外,调节器34连接到电池39,并在CPU 36的控制下,利用供电设备10供给的电力对电池39充电。
调制/解调电路35是对天线31和匹配电路32的电压信号进行调制/解调以使受电设备30能够向/从供电设备10发送/接收数据的电路。另外,在接收数据时,调制/解调电路35检测匹配电路32中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并使用由滤波器、比较器和开关等构成的解调电路解调接收数据。调制解调电路16将接收数据输入到CPU 36,并且CPU 36基于存储在ROM38中的预定协议对数据进行解码。在数据发送期间,调制/解调电路16从CPU 36接收基于存储在ROM38中的预定协议而编码的发送数据,并使调制电路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注意,调制/解调电路35的调制电路可以经由天线31发送数据,其中该调制电路包括开关和电阻,并且在该调制电路中通过根据发送数据信号改变负载来进行负载调制。注意,例如,按ISO/IEC14443、ISO/IEC15693或ISO/IEC18092(NFC)规定的近场通信用的协议或与之兼容的协议等用作预定协议。
CPU 36是算术处理设备,用于对受电设备30进行整体控制,并根据存储在ROM 38中的程序而工作。这里提到的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后面将要描述的各种流程图中的任何一个的程序。此外,CPU 36改变和切换匹配电路32的可变无源元件的值。CPU 36还控制调节器34以利用从供电设备10供给的电力对电池39充电。注意,当控制调节器34时,CPU 36还可以使用内部A/D转换功能来检测电池39的剩余储存量。另外,CPU 36还可以根据电池39的剩余储存量,在切换涓流充电控制、高速充电控制、恒压控制和恒流控制等的情况下进行控制。CPU36控制调制/解调电路35以向/从供电设备10发送/接收命令。注意,命令包括用于识别地址的识别信息、以及用于响应于表示由命令指示的操作的命令码的上方等。注意,CPU 36还可以控制调制/解调电路35以请求供电设备10根据电池39的剩余储存量来改变电力供给。另外,如果从供电设备10没有供给足以使CPU 36工作的电力,则对电池39充电,然后允许CPU36使用电池39进行工作。
RAM 37是易失性存储器,其临时存储用于控制受电设备30的各单元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诸如参数等的与单元的操作有关的信息、以及从供电设备10接收到的数据等。
ROM 38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存储用于控制受电设备30的各单元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与单元的操作有关的参数等。ROM 38还存储受电设备30的装置信息、与受电设备30的受电能力有关的信息、以及显示数据等。受电设备30的装置信息包括:受电设备30的识别信息(ID)、制造商名称、装置名称和制造日期;受电设备30所遵循的通信方法;表示受电设备30是否具有从供电设备10接收无线地供给的电力的功能的信息等。注意,CPU 36可以控制调制/解调电路35,以将存储在ROM 38中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发送到供电设备10。电池39是可以从受电设备30移除的电池。此外,电池39是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并且是锂离子电池等。电池39将电力供给至受电设备30的各单元。
注意,受电设备30的各单元31至39的结构不限于上述那些,并且如果要提供类似的功能,则可以分别有多个相同的单元,并且各个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其它功能或者可以与其它块组合。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供电设备10无线地向受电设备30发送电力,并且受电设备30无线地从供电设备10接收电力,但是“无线”可以以“非接触”或“不接触”代替。
接着,将描述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40的结构和功能。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40具有天线41、匹配电路42、调制/解调电路43、CPU 44、RAM45和ROM 46。
注意,通信设备40的结构在许多方面与受电设备30相同,因此下面将关注于与受电设备30的不同来给出描述。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40没有电池,因此不利用从供电设备10供给的电力对电池充电,而是能够从供电设备10接收用于操作通信设备40的电力。
CPU 44进行与受电设备30的CPU 36的控制基本相同的控制,但不进行充电控制。
注意,通信设备40还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与受电设备30类似的电池,只要采用不利用从供电设备10供给的电力对电池充电的方面即可。作为不对电池充电的方面,可以想到电池完全充电的状态、以及充电受限的状态等。
注意,通信设备40的各单元41至46的结构不限于上述那些,并且如果要提供类似的功能,则可以分别有多个相同的单元,并且每个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其它功能或者可以与其它块组合。
供电操作
接着,将参考图3描述由本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进行的供电操作。注意,图3中的处理是由供电设备10的CPU 20执行存储在ROM 18中的程序来实现的。这适用于后面将要描述的图4至6B。
在步骤S301中,CPU 20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进行用于搜索受电设备30的第一搜索处理。后面将详细描述第一搜索处理。当CPU 20结束第一搜索处理时,过程进入步骤S302。
在步骤S302中,CPU 20向在步骤S301中检测到的受电设备30发送认证请求。CPU20基于预定通信协议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向受电设备30发送认证用的命令。在发送认证请求后,CPU 20使该过程进入步骤S303。
在步骤S303中,CPU 20判断是否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认证响应。如果在受电设备30中认证处理成功,则CPU 20经由调制/解调电路16接收由CPU 36生成的认证响应信号。该认证响应信号包含受电设备30的装置信息等。装置信息包括受电设备30的ID、功能和规格等,并且还包括与受电设备30是否是能够向其供电的装置有关的信息。如果判断为没有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认证响应(步骤S303中的“否”),则CPU 20重复步骤S303的处理直到接收到认证响应,但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认证响应,则结束该过程为止。另外,如果判断为已经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认证响应(步骤S303中的“是”),则CPU 20使该过程进入步骤S304。
在步骤S304中,CPU 20分析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的认证响应信号中包含的装置信息,并判断受电设备30是否是能够向其供电的装置。如果判断为受电设备30是能够向其供电的装置(步骤S304中的“是”),则CPU 20使过程进入步骤S305,并且如果判断为受电设备30不是能够向其供电的装置(步骤S304中的“否”),则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305中,CPU 20进行用于存储受电装置30的装置信息的装置信息存储处理。将在后面详细描述装置信息存储处理。当CPU 20结束装置信息存储处理时,过程进入步骤S306。
在步骤S306中,CPU 20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进行用于搜索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的第二搜索处理。后面将详细描述第二搜索处理。当CPU 20结束第二搜索处理时,过程进入步骤S307。
在步骤S307中,CPU 20判断供电设备10是否能够向受电设备30供给电力。CPU 20通过检查存储在RAM 17中的信息中所包括的并表示可以供电的标志来判断供电是否可能。如果判断为供电设备10能够向受电设备30供给电力(步骤S307中的“是”),则CPU 20使过程进入步骤S308,并且如果判断为不能供电(步骤S307中的“否”),则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308中,CPU 20进行用于开始向受电设备30供电的控制。这里,用于开始供电的控制是指CPU 20向电力调节电路13发送控制信号,从而向受电设备30发送足以对受电设备30的电池39充电的电力。在CPU 20开始向受电设备30供电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段时,过程进入步骤S309。
在步骤S309中,CPU 20进行用于停止向受电设备30供电的控制,并重置存储在RAM17中的信息中所包括的并表示可以供电的标志。这里,用于停止供电的控制是指CPU 20将电力调节电路13的输出限制到足以与受电设备30通信的电力的控制。当CPU 20进行用于停止供电的控制时,过程进入步骤S310。
在步骤S310中,CPU 20进行与步骤S302的处理类似的处理。在发送认证请求后,CPU 20使过程进入步骤S311。
在步骤S311中,CPU 20进行与步骤S303的处理类似的处理。如果判断为没有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认证响应(步骤S311中的“否”),则CPU 20重复步骤S311的处理直到接收到认证响应为止,但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认证响应,则结束该过程。另外,如果判断为已经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认证响应(步骤S311中的“是”),则CPU 20使过程进入步骤S312。
在步骤S312中,CPU 20判断是否再次向受电设备30供给电力。CPU 20分析在步骤S311中接收到的认证响应信号中包含的装置信息,并判断受电设备30是否准备好再次供电。如果判断为受电设备30准备好再次供电(步骤S312中的“是”),则CPU 20将过程返回至步骤S306,并且重复进行从步骤S306起的处理,并且如果判断为受电设备30未准备好再次供电(步骤S312中的“否”),结束该过程。注意,在步骤S312中为“否”的情况下,可以重复进行从步骤S301起的处理而不结束该过程。
第一搜索处理(步骤S301)
接着,将参考图4描述在图3中的步骤S301中进行第一搜索处理。
在步骤S401中,CPU 20基于存储在ROM 18中的第一通信方法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搜索受电设备30。在CPU 20使用第一通信方法检测到了受电设备30时,过程进入步骤S402。
在步骤S402中,CPU 20判断是否已经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对步骤S401中的使用第一通信方法进行的搜索的响应。如果CPU 20确认来自受电设备30的响应(步骤S402中的“是”),过程进入步骤S407,并且如果CPU 20在预定时间段内尚未确认来自受电设备30的响应(步骤S402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403。
在步骤S403中,CPU 20基于存储在ROM 18中的第二通信方法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搜索受电设备30。在CPU 20使用第二通信方法检测到受电设备30时,过程进入步骤S404。
在步骤S404中,CPU 20判断是否已经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对步骤S403中的使用第二通信方法进行的搜索的响应。如果CPU 20确认来自受电设备30的响应(步骤S404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407,并且如果CPU 20在预定时间段内尚未确认来自受电设备30的响应(步骤S404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405。
在步骤S405中,CPU 20基于存储在ROM 18中的第三通信方法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搜索受电设备30。在CPU 20使用第三通信方法检测到了受电设备30时,过程进入步骤S406。
在步骤S406中,CPU 20判断是否已经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对步骤S406中的使用第三通信方法进行的搜索的响应。如果CPU 20已经确认来自受电设备30的响应(步骤S406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407,并且如果CPU 20在预定时间段内尚未确认来自受电设备30的响应(步骤S406中的“否”),则过程返回至步骤S401,并且重复从步骤S401起的处理。
注意,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中的每一个进行的第一搜索处理是例如使用NFC来顺序地发送类型A、类型B和类型F请求命令的轮询处理,但不限于此。这也适用于稍后描述的第二搜索处理。
注意,可以以任何顺序进行步骤S401至S406中的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进行的搜索处理。另外,并行进行的处理不限于使用三种通信方法进行的处理,并且还可以采用少于三种类型的处理以及四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使用三种通信方法进行的处理,并且不限于此。另外,还可以针对每个预定时间段周期性地重复上述搜索过程。
在步骤S407中,CPU 20判断在步骤S401至S406中是否检测到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装置。如果CPU 20判断为存在除受电设备之外的装置(步骤S407中的“是”),过程进入步骤S408,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不存在除受电设备之外的装置(步骤S407中的“否”),则过程结束。
在步骤S408中,CPU 20控制通知单元19以进行错误通知以通知用户由于检测到多个装置而不能开始供电,并且提示用户从能够与供电设备10通信的范围移除通信设备40。在CPU 20结束错误通知时,过程进入步骤S409。
在步骤S409中,CPU 20判断是否可以再次搜索受电设备30。在向用户通知错误之后,当用户移除通信设备40并且操作供电设备10时,CPU 20判断为可以再次搜索受电设备30。如果CPU 20判断为可以再次搜索受电设备30(步骤S409中的“是”),则过程返回至步骤S401,并且重复从步骤S401起的处理,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不能再次搜索受电设备30(步骤S409中的“否”),重复步骤S409起的处理,直到可以再次搜索受电设备30为止。另外,如果CPU 20在预定时间段内继续判断为不能再次搜索受电设备30,则过程结束。
装置信息存储处理(步骤S305)
接着,将参考图5描述图3中的步骤S305中的装置信息存储处理。
在步骤S501中,CPU 20从在步骤S303中获取到的认证信息获取受电设备30的识别信息。在获取到受电设备30的识别信息之后,CPU 20使过程进入步骤S502。
在步骤S502中,CPU 20将在步骤S501中获取到的受电设备30的识别信息存储在RAM 17中。在将受电设备30的识别信息存储在RAM 17中之后,CPU 20使过程进入步骤S503。
在步骤S503中,CPU 20将与用于检测受电设备30的通信方法有关的信息与在步骤S502中获取到的受电设备30的识别信息一起并且相关联地存储在RAM 17中。在将与用于检测受电设备30的通信方法有关的信息与受电设备30的识别信息一起并且相关联地存储之后,CPU 20使过程进入步骤S504。
在步骤S504中,CPU 20判断在步骤S303中获取到的认证信息是否包括除受电设备30的识别信息之外的识别信息。这是因为一些装置遵循多种通信方法。如果CPU 20判断为不存在其它识别信息(步骤S504中的“否”),则过程结束,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存在其它识别信息(步骤S504中的“是”),则过程返回至步骤S501,并且重复从步骤S501起的处理。
第二搜索处理(步骤S306)
接着,将参考图6A和6B描述图3中的步骤S306的第二搜索处理。
在步骤S601中,CPU 20判断受电设备30是否遵循第一通信方法。CPU 20使用步骤S305的装置信息存储处理,使用存储在RAM 17中的信息来进行判断。如果CPU 20判断为受电设备30遵循第一通信方法(步骤S601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604,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受电设备30不遵循第一通信方法(步骤S601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602。
在步骤S602中,CPU 20判断受电设备30是否遵循第二通信方法。CPU 20使用步骤S305的装置信息存储处理,使用存储在RAM 17中的信息来进行判断。如果CPU 20判断为受电设备30遵循第二通信方法(步骤S602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606,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受电设备30不遵循第二通信方法(步骤S602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603。
在步骤S603中,CPU 20判断受电设备30是否遵循第三通信方法。CPU 20使用步骤S305的装置信息存储处理,使用存储在RAM 17中的信息来进行判断。如果CPU 20判断为受电设备30遵循第二通信方法(步骤S603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608,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受电设备30不遵循第三通信方法(步骤S603中的“否”),则过程结束。
在步骤S604中,CPU 20基于存储在ROM 18中的第二通信方法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搜索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在CPU 20使用第二通信方法检测到通信设备40时,过程进入步骤S605。
在步骤S605中,CPU 20判断是否已经从通信设备40接收到对步骤S604中的使用第二通信方法进行的搜索的响应。如果CPU 20判断为已经从通信设备40接收到响应(步骤S605中的“是”),过程进入步骤S613,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从通信设备40接收到响应(步骤S605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610b。
在步骤S606中,CPU 20基于存储在ROM 18中的第三通信方法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搜索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并且使过程进入步骤S607。
在步骤S607中,CPU 20判断是否已经从通信设备40接收到对步骤S606中的使用第三通信方法进行的搜索的响应。如果CPU 20判断为已经从通信设备40接收到响应(步骤S607中的“是”),过程进入步骤S613,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从通信设备40接收到响应(步骤S607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610C。
在步骤S608中,CPU 20基于存储在ROM 18中的第一通信方法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6,以搜索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并且使过程进入步骤S609。
在步骤S609中,CPU 20判断是否已经从通信设备40接收到对步骤S608中的使用第一通信方法进行的搜索的响应。如果CPU 20判断为已经从通信设备40接收到响应(步骤S609中的“是”),过程进入步骤S613,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从通信设备40接收到响应(步骤S609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610a。
注意,如果在步骤S604、S606和S608的每个处理中搜索受电设备30的ID,则CPU 20将ID信息存储在RAM 17中。
在步骤S610a中,CPU 20通过判断供电设备10是否已经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搜索通信设备40来判断是否结束对通信设备40的搜索。如果CPU 20判断为供电设备10已经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搜索了通信设备40,并且做出结束搜索的判断(步骤S610a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611。此外,如果CPU 20判断为供电设备10没有使用第一到第三通信方法搜索通信设备40,并且做出继续搜索的判断(步骤S610a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604。
在步骤S610b中,CPU 20进行与步骤S610a的处理类似的处理。CPU 20通过判断供电设备10是否已经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搜索通信设备40来判断是否结束对通信设备40的搜索。如果CPU 20判断为供电设备10已经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搜索通信设备40,并且做出结束搜索的判断(步骤S610b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611。此外,如果CPU 20判断为供电设备10没有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搜索通信设备40,并且做出继续搜索的判断(步骤S610b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606。
在步骤S610c中,CPU 20进行与步骤S610a和S610b的处理类似的处理。CPU 20通过判断供电设备10是否已经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搜索通信设备40来判断是否结束对通信设备40的搜索。如果CPU 20判断为供电设备10已经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搜索通信设备40,并且做出结束搜索的判断(步骤S610c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611。此外,如果CPU 20判断为供电设备10没有使用第一至第三通信方法搜索通信设备40,并且做出继续搜索的判断(步骤S610c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608。
在步骤S611中,CPU 20通过分析存储在RAM 17中的信息来判断在步骤S604、S606和S608的搜索处理中是否检测到受电设备30的ID。如果CPU 20判断为在步骤S604、S606和S608的处理中检测到受电设备30的ID(步骤S611中的“是”),过程进入步骤S612,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没有检测到受电设备30的ID(步骤S611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613。
在步骤S612中,CPU 20设置存储在RAM 17中的并表示可以供电的标志,从而可以将供电设备10的状态转换到可以向受电设备30供电的状态。在设置了表示可以供电的标志的状态下,供电设备10可以向受电设备30供给电力。在设置存储在RAM 17中的并表示可以供电的标志之后,CPU 20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613中,CPU 20重置存储在RAM 17中的并表示可以供电的标志,从而将供电设备10的状态改变为不能向受电设备30供电的状态。在重置表示可以供电的标志的状态下,供电设备10不能开始向受电设备30供电。在重置存储在RAM 17中的并表示可以供电的标志之后,CPU 20使过程进入步骤S614。
在步骤S614中,CPU 20控制通知单元19,以进行用于向用户通知由于通信设备40的存在或受电设备30的不存在而不能开始供电的错误通知,并且过程进入步骤S615。通过进行错误通知,CPU 20提示用户从可以与供电设备10通信的范围移除通信设备40,或者将受电设备30布置在可以与供电设备10通信的范围内。
在步骤S615中,CPU 20判断是否可以再次搜索受电设备30和通信设备40。在向用户通知错误之后,如果用户已经移除通信设备40或者已经布置受电设备30并且操作供电设备10,则CPU 20判断为可以再次进行搜索。如果CPU 20判断为可以再次搜索受电设备30和通信设备40(步骤S615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616,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不能再次搜索受电设备30(步骤S615中的“否”),则重复步骤S615的处理直到可以再次进行搜索为止。另外,如果CPU 20在预定时间段内继续判断为不能再次进行搜索,则过程结束,并且过程返回至图3中的起点。
在步骤S616中,CPU 20判断是否已经再次搜索了受电设备30和通信设备40预定次数以上。如果CPU 20判断为已经再次搜索了受电设备30和通信设备40预定次数以上(步骤S616中的“是”),则过程结束,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搜索没有进行预定次数以上(步骤S616中的“否”),则过程返回至步骤S601,并且重复从步骤S601起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供电控制,即使通过第一搜索处理检测到受电设备30,如果通过第二搜索处理检测到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则进行控制使得不能开始供电。具体地,在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最初布置在供电设备10上或者与受电设备30同时布置的状态下,可以限制向受电设备30的供电。以这种方式,通过在供电之前的预定定时搜索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可以开始向受电设备30供电,以不向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供给电力。
第二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第二实施例。
为了便于描述,下面将关注于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来给出描述。另外,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和设备结构类似于图1和2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和设备结构,并且供电设备10的操作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通过在供电之前的预定定时搜索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限制供电的开始以不向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供电。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在供电设备10的操作处理期间插入通信设备40的状态下,如果供电设备10每次进行用于与受电设备30通信的处理,则进行控制以限制向受电设备30供电。此外,为了将每次进行的通信处理抑制到最小,在不需要每次对受电设备30进行认证的情况下,当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了表示供电请求的命令时搜索通信设备40。
供电操作
接着,将参考图7描述由第二实施例的供电设备10进行的供电操作。注意,图7中的处理通过CPU 20执行存储在ROM 18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在图7中的步骤S701至S704中,进行类似于图3中的步骤S301至S304的处理。
在步骤S705中,CPU 20判断是否已经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供电请求,并且如果判断为已经接收到供电请求(步骤S705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706,并且如果判断为尚未接收到供电请求(步骤S705中的“否”),则过程结束。
在步骤S706中,CPU 20判断与在步骤S705中从受电设备30接收到的供电请求相对应的电力是否在预定值内。预定值等于当供电设备10与受电设备30通信时发送的电力值。注意,可以根据供电设备10和受电设备30的状态将预定值改变为任何值。如果CPU 20判断为从受电设备30请求的电力在预定值内(步骤S706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709,并且如果CPU 20判断为已经超过预定值(步骤S706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707。
在图7中的步骤S707至S710中,进行类似于图3中的步骤S306至S309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供电控制,即使在供电设备10在供电开始之前与受电设备30正在进行通信处理时布置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也进行控制以不开始供电。以这种方式,通过在供电开始之前的通信处理期间搜索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40,可以开始向受电设备30供电,从而不向除受电设备30之外的通信设备供电。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由读出和执行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处理来实现,该程序已经经由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在系统或设备中。另外,本发明还可以通过用于实现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电路(例如,ASIC)来实现。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为了向公众告知本发明的范围,提出所附权利要求。
本申请要求2017年1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0878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附图标记列表
10 供电设备
11 天线
20 CPU
30 受电设备
31 天线
36 CPU
40 通信设备
41 天线
44 CPU

Claims (19)

1.一种供电设备,其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设备供给电力,所述供电设备包括:
通信部件,其能够与受电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控制向受电设备供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基于多个通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方法进行用于检测受电设备的第一搜索处理,
在对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受电设备进行供电之前,基于多个通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方法进行用于检测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第二搜索处理,以及
在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中没有检测到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下,转换到能够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所述受电设备是能够被供给电力的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所述第二搜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所述受电设备接收到供电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所述第二搜索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使所述通信部件从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所述受电设备获取所述受电设备的识别信息和所述受电设备遵循的通信方法,以及
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通信部件所获取到的所述受电设备的识别信息和所述受电设备遵循的通信方法相互关联地存储在存储部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重复进行所述第一搜索处理直到在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受电设备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多个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不开始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多个装置的情况下进行不能开始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事实的通知的通知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中,在使用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所述受电设备不遵循的通信方法进行搜索处理之后,使用所述受电设备遵循的通信方法进行搜索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在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中,使用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所述受电设备不遵循的通信方法进行搜索处理,并且在检测到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下不开始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中检测到除所述供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不能开始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事实的通知的通知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中没有检测到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状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在不对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所述受电设备进行认证处理的情况下开始供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对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所述受电设备进行认证处理,并且在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中检测到所述受电设备的情况下不对所述受电设备进行认证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在没有开始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所述第二搜索处理,并且在没有检测到除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下转换到能够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所述第二搜索处理预定次数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供电请求所请求的电力在预定值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不进行所述第二搜索处理并且转换到能够向受电设备供电的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按ISO/IEC 14443、ISO/IEC 15693和ISO/IEC 18092规定的通信方法。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件包括用于向所述受电设备无线发送电力的供电部件。
18.一种供电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供电设备包括能够与受电设备通信的通信部件和用于控制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设备供电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控制以基于多个通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方法进行用于检测受电设备的第一搜索处理;
在对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中检测到的受电设备进行供电之前,基于多个通信方法中的至少一个通信方法进行用于检测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第二搜索处理;以及
在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中没有检测到除所述受电设备之外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下,转换到能够向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状态。
19.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的所述控制部件。
CN201780083918.9A 2017-01-20 2017-11-06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262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8783 2017-01-20
JP2017008783A JP6970507B2 (ja) 2017-01-20 2017-01-20 給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PCT/JP2017/039923 WO2018135092A1 (ja) 2017-01-20 2017-11-06 給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6277A true CN110226277A (zh) 2019-09-10
CN110226277B CN110226277B (zh) 2023-12-12

Family

ID=62909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3918.9A Active CN110226277B (zh) 2017-01-20 2017-11-06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11469624B2 (zh)
EP (3) EP3573214B1 (zh)
JP (1) JP6970507B2 (zh)
KR (1) KR102203330B1 (zh)
CN (1) CN110226277B (zh)
DK (1) DK4044401T3 (zh)
WO (1) WO20181350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0507B2 (ja) 2017-01-20 202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TW202002460A (zh) * 2018-06-13 2020-01-01 金碳洁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充電管理電路及其方法
JP7358043B2 (ja) * 2018-10-31 2023-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22107A (ja) * 2021-02-09 2022-08-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無線給電システム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439A (zh) * 2008-07-16 2010-0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电/受电控制装置、输电/受电装置、电子设备及无接点电力传输方法
CN101902341A (zh) * 2010-07-19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对受电设备进行供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37726A (zh) * 2010-04-27 2011-11-09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2315695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佳能株式会社 供电设备、供电系统和控制供电设备的方法
JP2013172499A (ja) * 2012-02-20 2013-09-0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3172530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Ls Cable Lt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EP2713473A2 (en) * 2012-09-28 2014-04-02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having device detection and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ies
JP2014222963A (ja) * 2013-05-13 2014-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給電装置、給電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160156199A1 (en) * 2014-11-27 2016-06-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60181818A1 (en) * 2013-08-07 2016-06-2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Wireless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01115D0 (en) * 2005-01-19 2005-02-23 Innovision Res & Tech Plc Combined power coupling and r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5603647B2 (ja) * 2009-05-13 2014-10-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給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給電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284006A (ja) 2009-06-05 2010-12-16 Nec Tokin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US9252846B2 (en) * 2011-09-09 2016-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a wireless power device
US8942623B2 (en) * 2011-12-02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NFC peer mode connection times
US8867990B2 (en) * 2012-02-29 2014-10-21 Broadcom Corporation Detecting a presence of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NFC) devices
US9094049B2 (en) * 2012-04-10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device activition among a plurality of NFC devices that support type a RF technology
JP5900228B2 (ja) * 2012-08-06 2016-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9887743B2 (en) * 2012-10-29 2018-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tag talks first devices
JP5838987B2 (ja) * 2013-03-28 2016-0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7968493B (zh) * 2013-06-05 2021-07-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接收器、无线电力发送器及其控制方法
JP6220211B2 (ja) * 2013-10-01 2017-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281706B2 (en) * 2014-01-23 2016-03-08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Ltd. Object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harging field
KR102363633B1 (ko) * 2014-02-20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무선 전력 송신기의 제어 방법
US20160057255A1 (en) * 2014-08-22 2016-02-25 Mediatek Inc. Unified communications receiv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9780837B2 (en) * 2014-08-29 2017-10-03 Freelinc Technologies Spatially enabled secure communications
JP6564256B2 (ja) 2015-06-19 2019-08-21 株式会社Subaru 内燃機関
US10135295B2 (en) * 2015-09-22 2018-11-20 Energou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ullifying energy level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waves
US9912567B2 (en) * 2015-09-23 2018-03-06 Mediatek Inc. Method of handling NFC device with non-fixed low power polling number and NF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6700856B2 (ja) * 2016-02-26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7179874A1 (ko) * 2016-04-12 2017-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전송방법 및 무선전력 전송장치
WO2017217686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US10212576B2 (en) * 2016-09-08 2019-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970507B2 (ja) 2017-01-20 202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8148672A (ja) * 2017-03-03 2018-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給電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0439A (zh) * 2008-07-16 2010-0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电/受电控制装置、输电/受电装置、电子设备及无接点电力传输方法
CN102237726A (zh) * 2010-04-27 2011-11-09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2315695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佳能株式会社 供电设备、供电系统和控制供电设备的方法
CN101902341A (zh) * 2010-07-19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对受电设备进行供电的方法及装置
JP2013172499A (ja) * 2012-02-20 2013-09-0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3172530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Ls Cable Lt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EP2713473A2 (en) * 2012-09-28 2014-04-02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having device detection and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ies
JP2014222963A (ja) * 2013-05-13 2014-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給電装置、給電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160181818A1 (en) * 2013-08-07 2016-06-2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Wireless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US20160156199A1 (en) * 2014-11-27 2016-06-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3214A4 (en) 2020-06-17
EP4333261A2 (en) 2024-03-06
KR20190102075A (ko) 2019-09-02
US20220271573A1 (en) 2022-08-25
EP3573214B1 (en) 2023-05-10
EP4044401A1 (en) 2022-08-17
KR102203330B1 (ko) 2021-01-15
US11469624B2 (en) 2022-10-11
EP4044401B1 (en) 2024-01-31
CN110226277B (zh) 2023-12-12
WO2018135092A1 (ja) 2018-07-26
US20190341816A1 (en) 2019-11-07
DK4044401T3 (da) 2024-02-19
JP2018117502A (ja) 2018-07-26
EP3573214A1 (en) 2019-11-27
US20240106281A1 (en) 2024-03-28
JP6970507B2 (ja) 202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1219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91440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38909B (zh)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84317B (zh)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45352B (zh)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电池组
CN103248103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2078073B1 (ko) 급전장치
CN110226277A (zh)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900311B1 (ko) 전자기기 및 급전장치
CN104885332A (zh) 供电设备、控制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03248087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7073048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8133855A (ja) 給電装置
JP7278356B2 (ja)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449738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23099196A (ja) 給電装置、送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62580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