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5836B - 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75836B CN104875836B CN201510058338.7A CN201510058338A CN104875836B CN 104875836 B CN104875836 B CN 104875836B CN 201510058338 A CN201510058338 A CN 201510058338A CN 104875836 B CN104875836 B CN 1048758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mentioned
- cover
- brake pedal
- balanced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尽管采用机械式的连动制动器,也能提高生产性及外观性。本发明的摩托车设有罩(80),在所述罩(80)安装制动踏板(30),与制动踏板(30)连接、分配制动踏板(30)的操作力、将操作力给予前轮制动器(BF)和后轮制动器(BR)的均衡器(40),使得制动踏板(30)复归到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39),以及相对后轮制动器(BR)使得前轮制动器(BF)的制动时间延迟的延迟弹簧(49),且从侧方覆盖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延迟弹簧(49),在罩(80)的下部(81),从外侧安装上述制动踏板(30),用消声器(19)覆盖安装部(82)的侧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尤其涉及采用机械式的连动制动器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摩托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看到那样,通过对制动踏板26及其周边部件进行分总成,提高生产性,这为人们所公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6895号公报
摩托车采用机械式的连动制动器场合,缆索及弹簧等制动踏板周边部件增加,因此,不仅生产性,而且还需要考虑外观性(式样设计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尽管采用机械式的连动制动器也能提高生产性及外观性的摩托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摩托车包括:
对前轮(WF)赋予制动力的前轮制动器(BF);
对后轮(WR)赋予制动力的后轮制动器(BR);
操作后轮制动器(BR)的制动踏板(30);
均衡器(40),与制动踏板(30)连接,分配制动踏板(30)的操作力,将操作力给予前轮制动器(BF)和后轮制动器(BR);
复位弹簧(39),使得操作的制动踏板(30)复归到初始位置;
延迟弹簧(49),相对后轮制动器(BR),使得作用于前轮制动器(BF)的均衡器(40)的动作时间延迟;以及
消声器(19);
所述摩托车的特征在于:
设有罩(80),在所述罩(80)安装上述制动踏板(30)、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且从侧方覆盖上述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
在该罩(80)的下部(81)的外面,设有朝车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轴(33),从外侧将上述制动踏板(30)安装在该轴(33)上,用上述消声器覆盖该轴(33)的侧方。
按照该摩托车,在罩(80)安装作为机械式的连动制动器的构成零件或部件的制动踏板(30)、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且从侧方由罩(80)覆盖上述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因此,不仅生产性而且外观性也能得到提高。
而且,在该罩(80)的下部(81),从外侧安装制动踏板(30),因此,能提高制动踏板(30)的安装性,且用上述消声器覆盖其轴(33)的侧方,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外观性。
在该摩托车中,可以设为以下构成:
在上述罩(80),设有初始位置止动件(83),通过其与上述制动踏板(30)或均衡器(40)抵接,规定制动踏板(30)和均衡器(40)的初始位置。
若这样构成,容易进行分总成,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在该摩托车中,可以设为以下构成:
在上述罩(80),设有限位止动件(84),通过其与朝从上述初始位置离开方向移动的均衡器(40)抵接,规定均衡器(40)的上述移动范围。
若这样构成,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在该摩托车中,可以设为以下构成:
在上述罩(80),设有保持使得上述前轮制动器(BF)动作的连动缆索(50)的连动缆索架(85)。
若这样构成,能减少零件数,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在该摩托车中,可以设为以下构成:
上述初始位置止动件(83)和限位止动件(84)一体地形成在上述罩(80)的内面。
若这样构成,各止动件(83)、(84)、的固定器具等不出现在罩(80)的外面,因此,提高外观性。
在该摩托车中,可以设为以下构成:
使得上述均衡器(40)中的前轮制动用连接部(42)朝外方延伸,与上述初始位置止动件(83)和/或限位止动件(84)抵接。
若这样构成,能减少零件数,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摩托车的一实施形态的侧面图。
图2是连动制动器装置一例的构成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局部省略背面图。
图5是图3中的局部省略5-5截面图。
图6是图3中的局部省略6-6截面图。
图7是动作说明图。
图中符号意义如下:
WF-前轮
WR-后轮
BF-前轮制动器
BR-后轮制动器
10-车体框架
19-消声器
30-制动踏板
39-复位弹簧
40-均衡器
49-延迟弹簧
50-连动缆索
80-罩
81-下部
82-安装部
83-初始位置止动件
84-限位止动件
85-连动缆索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摩托车的实施形态。附图设为朝符号指向所看到者,在以下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系根据从操纵者所看到的方向,根据需要,在附图中,将车辆前方作为Fr表示,后方作为Rr表示,左侧作为L表示,右侧作为R表示,上方作为U表示,下方作为D表示。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部分标以相同符号。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摩托车的一实施形态的侧面图。
该摩托车设有车体架10,所述车体架10包括从能操舵地支持把手16的前管12朝下后方延伸的主架部13,从该主架部13的后端部13r朝上后方延伸的后架部17,以及从主架部13的后端部13r朝下方延伸的枢轴架部14。
前叉11支持在前管12,能用上述把手16操纵方向,前轮WF轴支在前叉11的下端。摆臂15的前端部15f在枢轴15p能上下摆动地支持在上述枢轴架部14,后轮WR能转动地轴支在摆臂15的后端。后减震器18设在摆臂15和后架部17之间。在主架部13的下方,安装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E,该发动机E的输出传递到后轮WR。在后轮WR的上方,配置乘车用座席21。符号19为消声器,符号20为载置驾驶者脚的踏脚台。
在车体架10安装覆盖该车体架10、上述发动机E的一部分的合成树脂制的车体罩22。该车体罩22包括配置在主架部13的左右两侧的前侧罩23,从前方覆盖驾驶者的脚部、与两前侧罩23的前部相连的腿部防护罩24,从前方覆盖前管12、与两腿部防护罩24相连的前顶罩25,从后方侧覆盖前管12且从上方覆盖主架部13、与前顶罩25相连的主架顶罩26,与上述两前侧罩23的下部相连、向着后方朝后上方延伸覆盖后架部17的底罩27,以及上述乘车用座席21配设在上部的后侧罩28。
图2是该摩托车采用的连动制动器装置的构成图。
如图2以及图1、图3所示,该实施形态的摩托车的连动制动器装置CB包括将制动力赋与前轮WF的前轮制动器BF,将制动力赋与后轮WR的后轮制动器BR,操作后轮制动器BR的制动踏板30,与制动踏板30连接、分配制动踏板30的操作力F将操作力Ff赋与前轮制动器BF、操作力Fr赋与后轮制动器BR的均衡器40,使得操作的制动踏板30复归到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39(参照图3),以及相对后轮制动器BR使得前轮制动器BF的制动时间延迟的延迟弹簧49。
在图1以及图3~图6中,符号80为罩,上述制动踏板30、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安装在该罩80。
该罩80从侧方(车宽度方向外侧)覆盖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
制动踏板30从外侧(车宽度方向外侧)安装到罩80的下部81,该安装部82的侧方用消声器19覆盖。
根据该摩托车,作为机械式的连动制动器的构成部件的制动踏板30、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安装在罩80,且由罩80从侧方覆盖上述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因此,不仅生产性得到提高,而且还能使得外观性提高。
而且,制动踏板30从外侧安装在罩80的下部81,因此,能提高制动踏板30的安装性,且该安装部82的侧方用上述消声器19覆盖,因此,外观性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又,制动踏板30从外侧安装在罩80的下部81,因此,制动踏板30的安装部82的维修保养(例如注油)性也得到提高。
如图4所示,在罩80,设有初始位置止动件83,通过该初始位置止动件83与均衡器40抵接,规定制动踏板30和均衡器40的初始位置(图4所示位置)。当车宽度方向的制动踏板30和均衡器40的配置设为相反场合,初始位置止动件83可以构成为与制动踏板30抵接。
通过在罩80设置初始位置止动件83,能减少零件数,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在罩80,设有限位止动件84,通过该限位止动件84与朝离开上述初始位置的方向(车辆前方,在图4中为左方)移动的均衡器40抵接,规定均衡器40的移动范围。
若这样构成,能减少零件数,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在罩80,设有保持使得前轮制动器BF动作的连动缆索50的连动缆索架85。
若这样构成,能减少零件数,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上述初始位置止动件83、限位止动件84、以及连动缆索架85都在罩80的内面86,与罩80形成为一体。
若这样构成,初始位置止动件83、限位止动件84、以及连动缆索架85的固定器具等不出现在罩外面87(参照图3,图7),因此,提高外观性。
如图3等所示,罩80包括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基体部80b,以及从该基体部80b的大致上半部分向后方一体地延伸的延伸部80c,如图3、图5所示,通过基体部80b的上部用将摆臂15的枢轴15p固定在车体架10的螺母15n连结固定,且基体部80b的下部用螺栓88连结固定在枢轴架部14,相对车体架10能装卸地安装。
下部的螺栓88如图1、图3所示,用消声器19覆盖,因此,外观性得到提高。
如图3等所示,制动踏板30包括以轴33可转动地支持在罩80的下部81、朝轴33的前方延伸的踏板臂31(参照图2),以及朝轴33的上方延伸、与踏板臂31一起转动的中间臂32。
如图6所示,制动踏板30相对罩80从外侧(车宽度方向外侧)安装,因此,与将制动踏板30相对罩80从内侧设置场合相比,能使得中间臂32的弯曲小。
即,能使得车宽度方向的作为制动踏板30的转动中心的轴套部30b和均衡器40的距离小。
均衡器40与制动踏板30的中间臂32连结,将对制动踏板30的操作力F分配到前轮制动器BF和后轮制动器BR。
如图4所示,复位弹簧39以拉引状态设置在制动踏板30的中间臂32的弹簧挂设部32s和一体地设在罩80内侧的弹簧挂设部80s1之间。延迟弹簧49以拉引状态设置在设在均衡器40的后述销42p的弹簧挂设部42s(参照图5)和一体地设在罩80内侧的弹簧挂设部80s2之间。
连动缆索50从车辆后方与均衡器40连接。
如图7所示,连动缆索50在连接部42的移动开始点P1和缆索架85之间倾斜,使得与操作制动踏板时的、连接均衡器40的与连动缆索50的连接部42的移动开始点P1和移动结束点P2的线L1成为大致相同角度(相对水平线的倾斜角度)。与此同时,缆索架85的后方的连动缆索50如图1所示,配线为弯曲,导向前方,使得不脱离到后轮WR的前侧区域A1的后方。
根据这样的构成,从均衡器40向前轮制动器BF传递操作力Ff的连动缆索50从车辆后方与均衡器40连接,且在连接部42的移动开始点P1和缆索架85之间倾斜,使得与操作制动踏板时的、连接均衡器40的与连动缆索50的连接部42的移动开始点P1和移动结束点P2的线L1成为大致相同角度,因此,能减少操作力Ff的传递损耗。
即,使得降低外管52和内缆索之间的摩擦,能减少操作力的传递损耗。
与此同时,缆索架85的后方的连动缆索50弯曲导向前方,使得不脱离到后轮WR的前侧区域A1的后方,因此,能减少连动缆索50的露出比例。
因此,根据该摩托车,能配置连动缆索50,使得一方面抑制外观性的降低,一方面减少用于前轮制动器BF的操作力的损耗。
在本发明中,所谓“大致相同角度”意味30度左右以下。
即,如图7所示,当将连接上述连接部42的移动开始点P1和移动结束点P2的线L1与连接上述连接部42的移动开始点P1和缆索架85(在图7中,缆索架85的中心)的线L2所成角度设为θ时,θ为30度左右以下。通过优选设为20度以内,能得到90%以上的传递效率。更好的是,通过设为15度以内,能得到95%以上的传递效率。在图示实施形态中,θ为3度。
如图1、图3所示,车体10包括支持作为同乘者的搁脚部的后踏脚台20p的支持板10p,连动缆索50通过支持板10p的背侧。
若这样构成,能进一步减少连动缆索50的露出比例。
支持板10p固定在从后架部17朝后方斜下方延伸的支持管17p,后踏脚台20p安装在支持板10p的下端。
如图3所示,连动缆索50配线为使其弯曲导向前方,使得不脱离到后轮WR的轮胎宽度W的后方。
若这样构成,能进一步减少连动缆索50的露出比例。
在图1以及图3~图6中,符号80为罩,该罩80从侧方覆盖操作制动踏板时的、均衡器40的与连动缆索50的连接部42的移动开始点P1和移动结束点P2(参照图7)。
若这样构成,能进一步减少连动缆索50的露出比例。
如图3所示,罩80的后部80r接近支持板10p的前部10pf。
若这样构成,能进一步减少连动缆索50的露出比例。
均衡器40包括上述连接部(也将该连接部称为前轮制动用连接部)42,以及朝与中间臂32的连结部41下方延伸的后轮制动用连接部43,中央部44在上述连结部41可转动地与中间臂32连结。
制动踏板30和均衡器40的连结部41用连结销构成。
前轮制动用连接部42由销42p构成,通过使得固定在连动缆索50的内缆索51一端的环状的缆索端51b嵌合到该销42p,与内缆索51连接。在该实施形态中,如图4~图6所示,因销42p的外端42p1与上述各止动件83、84抵接,规定均衡器40的移动范围,但是,也可以使得前轮制动用连接部42中的均衡器40本体的局部朝外方弯曲延伸,使得该延伸部与各止动件83、84抵接。若这样构成,能减少零件数,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内缆索51通过外管52内,如图2所示,与使得前轮制动器BF动作的前制动操作系统60连结。
前制动操作系统60包括前制动杆61,盘式的用液压使得前轮制动器BF动作的制动盘62,将前制动杆61的操作力变换为液压的主液压缸63,将主液压缸63的液压传递到制动盘62的制动软管64,以及能推压主液压缸63中的活塞的顶压件(knocker)65,内缆索51与顶压件65的前端65c连接。
顶压件65由前制动杆61的轴61a可转动地支持,且设有与前制动杆61抵接的凸部65p。
在主液压缸63一体地设有弹簧承受部63b,特性设定弹簧66设于该弹簧承受部63b和顶压件65之间。
内缆索51贯通弹簧承受部63b与顶压件65连接。
若驾驶者使得前制动杆61朝箭头b方向转动(握持),则前制动杆61推压上述顶压件65的凸部65p,顶压件65转动,推压主液压缸63中的活塞,制动盘62因该液压动作,由此,制动力向前轮WF赋予。该场合的顶压件65的转动仅仅使得内缆索51松弛,因此,对均衡器40丝毫作用也没有。
另一方面,若驾驶者踩踏后制动用的踏板臂31,使得制动踏板30朝箭头b1方向转动,则该操作力F由均衡器40分配为前轮制动操作力Ff和后轮制动操作力Fr。
前轮制动操作力Ff通过内缆索51使得顶压件65朝图2所示顺时针方向转动,推压主液压缸63中的活塞,用该液压使得制动盘62动作。由此,制动力向前轮WF赋予。该场合,即使顶压件65转动,其凸部65p仅仅离开前制动杆61,因此,前制动杆61不转动。
后轮制动操作力Fr通过后制动传递系统使得后轮制动器BR动作。
本实施形态的后制动传递系统由与均衡器40的后轮制动用连接部43连结的制动杆70构成。
在制动杆70的前端固定连接器具71,均衡器40的后轮制动用连接部43的下端进入该连接器具71的二叉状(俯视图中为“コ”字状)的前端,用销72(参照图4)能相对转动地连接上述连接器具71(从而制动杆70)和均衡器40的后轮制动用连接部43。
在图2中,后轮制动操作力Fr通过制动杆70使得制动臂73朝箭头c方向转动。由此,制动力向后轮WR赋予。
从上述说明可知,该摩托车的连动制动装置CB根据驾驶者的操作按以下那样动作。
若驾驶者操作前制动杆61,则因该前轮制动操作力仅仅前轮制动器BF动作。
若驾驶者踩踏后制动用的踏板臂31,则其操作力F由均衡器40分配为前轮制动操作力Ff和后轮制动操作力Fr,前轮制动器BF因前轮制动操作力Ff而动作,同时,后轮制动器BR因后轮制动操作力Fr而动作。
若驾驶者操作前制动杆61和制动踏板30,则前轮制动器BF因基于前制动杆61的前轮制动操作力Ff1和基于制动踏板30及均衡器40的前轮制动操作力Ff的合力而动作,同时,后轮制动器BR因后轮制动操作力Fr而动作。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要旨范围内可以适当变形实施。
Claims (6)
1.一种摩托车,包括:
对前轮(WF)赋予制动力的前轮制动器(BF);
对后轮(WR)赋予制动力的后轮制动器(BR);
操作后轮制动器(BR)的制动踏板(30);
均衡器(40),与制动踏板(30)连接,分配制动踏板(30)的操作力,将操作力给予前轮制动器(BF)和后轮制动器(BR);
复位弹簧(39),使得操作的制动踏板(30)复归到初始位置;
延迟弹簧(49),相对后轮制动器(BR),使得作用于前轮制动器(BF)的均衡器(40)的动作时间延迟;以及
消声器(19);
所述摩托车的特征在于:
设有罩(80),在所述罩(80)安装上述制动踏板(30)、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且从侧方覆盖上述均衡器(40)、复位弹簧(39)、以及延迟弹簧(49);
在该罩(80)的下部(81)的外面,设有朝车宽度方向向外方延伸的轴(33),从外侧将上述制动踏板(30)安装在该轴(33)上,用上述消声器覆盖该轴(33)的侧方。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罩(80),设有初始位置止动件(83),通过其与上述制动踏板(30)或均衡器(40)抵接,规定制动踏板(30)和均衡器(40)的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罩(80),设有限位止动件(84),通过其与朝从上述初始位置离开方向移动的均衡器(40)抵接,规定均衡器(40)的移动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罩(80),设有保持使得上述前轮制动器(BF)动作的连动缆索(50)的连动缆索架(85)。
5.根据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初始位置止动件(83)和限位止动件(84)一体地形成在上述罩(80)的内面。
6.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使得上述均衡器(40)中的前轮制动用连接部(42)朝外方延伸,与上述初始位置止动件(83)和/或限位止动件(84)抵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37542A JP6306895B2 (ja) | 2014-02-27 | 2014-02-27 | 自動二輪車 |
JP2014-037542 | 2014-0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5836A CN104875836A (zh) | 2015-09-02 |
CN104875836B true CN104875836B (zh) | 2017-08-04 |
Family
ID=53943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58338.7A Active CN104875836B (zh) | 2014-02-27 | 2015-02-04 | 摩托车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06895B2 (zh) |
CN (1) | CN104875836B (zh) |
BR (1) | BR102015003877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5794B (zh) * | 2015-09-30 | 2019-10-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
CN108025792B (zh) * | 2015-09-30 | 2020-09-2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连动制动装置 |
CN108367795B (zh) * | 2015-12-22 | 2020-01-2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两轮摩托车 |
JP6585858B2 (ja) * | 2016-03-14 | 2019-10-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の連動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
JP6636646B2 (ja) * | 2016-09-30 | 2020-01-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構造 |
BR102018007568A2 (pt) * | 2017-04-14 | 2018-10-30 | Yamaha Motor Co Ltd | veículo montado |
JP7061692B2 (ja) * | 2018-12-27 | 2022-04-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9519A (zh) * | 2000-03-31 | 2001-10-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CN1227133C (zh) * | 2000-03-31 | 2005-11-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后轮制动器连动装置 |
CN201214476Y (zh) * | 2008-04-23 | 2009-04-01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跨骑式摩托车的脚刹车结构 |
CN201436229U (zh) * | 2009-05-11 | 2010-04-07 | 广东银河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 | 具有安全制动踏板的摩托车 |
CN102126534A (zh) * | 2010-01-13 | 2011-07-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 |
CN102596700A (zh) * | 2009-12-24 | 2012-07-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制动装置 |
CN103538675A (zh) * | 2012-07-11 | 2014-01-29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用联动制动装置以及鞍乘型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49544B1 (zh) * | 1969-06-05 | 1974-12-27 | ||
JPH09263285A (ja) * | 1996-03-29 | 1997-10-07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
JP4711408B2 (ja) * | 2005-09-30 | 2011-06-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4705938B2 (ja) * | 2007-08-30 | 2011-06-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リヤマスタシリンダを備えた鞍乗り型車両 |
JP2009179259A (ja) * | 2008-01-31 | 2009-08-13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
JP5373547B2 (ja) * | 2009-10-21 | 2013-12-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テップ周辺構造 |
-
2014
- 2014-02-27 JP JP2014037542A patent/JP6306895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2-04 CN CN201510058338.7A patent/CN10487583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2-24 BR BR102015003877-1A patent/BR102015003877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9519A (zh) * | 2000-03-31 | 2001-10-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
CN1227133C (zh) * | 2000-03-31 | 2005-11-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前后轮制动器连动装置 |
CN201214476Y (zh) * | 2008-04-23 | 2009-04-01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跨骑式摩托车的脚刹车结构 |
CN201436229U (zh) * | 2009-05-11 | 2010-04-07 | 广东银河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 | 具有安全制动踏板的摩托车 |
CN102596700A (zh) * | 2009-12-24 | 2012-07-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制动装置 |
CN102126534A (zh) * | 2010-01-13 | 2011-07-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 |
CN103538675A (zh) * | 2012-07-11 | 2014-01-29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用联动制动装置以及鞍乘型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5836A (zh) | 2015-09-02 |
JP6306895B2 (ja) | 2018-04-04 |
BR102015003877A2 (pt) | 2016-02-02 |
JP2015160547A (ja) | 2015-09-07 |
BR102015003877B1 (pt) | 2022-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75836B (zh) | 摩托车 | |
CN104875835B (zh) | 摩托车 | |
KR100688220B1 (ko) | 차량의 연동 브레이크 장치 | |
EP2684788B1 (en) | Straddle type vehicle interlocking brake system and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TWI554434B (zh) | 跨坐型車輛用煞車裝置及跨坐型車輛 | |
TW201206762A (en) | Hybrid saddle-ridden vehicle | |
CN104755366B (zh) | 前后联动制动机构 | |
CN105984545B (zh) | 摩托车 | |
CN107031780B (zh) | 机动二轮车 | |
CN1718496B (zh) | 双轮刹车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轻便三轮车或四轮车 | |
JP5364613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5891148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 |
JP3902385B2 (ja) | 車輌用スイングアーム | |
JP579213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 |
RO129158A0 (ro) | Patrucicletă | |
CN109720328A (zh) | 跨骑型车辆 | |
CN201172437Y (zh) | 二轮车主脚架连结机构 | |
JP2018177201A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205239750U (zh) | 摩托车脚蹬器 | |
CN108883807B (zh) | 鞍乘式车辆 | |
JP2003130099A (ja) | 車輌用ブレーキ装置 | |
CN209870651U (zh) |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 |
JP3778967B2 (ja) | 四輪懸架式走行車両のブレーキ機構 | |
JP4356350B2 (ja) | 小型電動車両 | |
JP2012245861A (ja) | 揺動式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