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651U -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651U
CN209870651U CN201920745234.7U CN201920745234U CN209870651U CN 209870651 U CN209870651 U CN 209870651U CN 201920745234 U CN201920745234 U CN 201920745234U CN 209870651 U CN209870651 U CN 209870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oil cylinder
shaped lever
oil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52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ingc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ingc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ingc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ingc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52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包括后制动器、前制动器、制动油缸、手制动器和制动踏板,所述后制动器具有铰接部的制动臂,所述制动臂远离后制动器的一端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制动臂的一端连接有主制动机构;所述主制动机构包括V形杠杆、制动踏板和转动枢轴,所述V形杠杆的中心与转动枢轴转动连接,且V形杠杆的开口为向上设置;所述V形杠杆的左连接端与拉杆相铰接,所述V形杠杆的右连接端与制动踏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前后轮联合制动,布局合理,结构简单,踩踏轻松,刹车距离减短且更加平稳,提高了行车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各项交通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摩托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摩托车的前轮、后轮制动普遍是采用分别单独操纵控制的方式,前轮的制动一般是通过安装在方向把上的手柄操纵控制,后轮的制动一般是通过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操纵控制。但在遇到紧急情况采取紧急刹车时,单独使用前制动会导致前部减震器下沉,一旦前轮抱死,会使得前轮失去转向能力;单独使用后制动则容易抱死,出现侧滑;前后同时刹车时,一般的驾驶者由于很难将前后制动力很好的分配,想达到很好的制动效果非常困难。因此,联动制动装置便应运而生。
传统的,采用均衡器实现前后制动力的分配,前后轮使用拉索来实现制动力的传输,进而实现前后轮的联动制动。但是,由于拉索本身结构限制,传递效率较低。此外,由于骑式摩托车的制动踏板周围布置有发动机、摇架、摇架枢轴、碳罐和空滤器等多种其它零部件,且必须要保证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随摇架的上下摆动而一起摆动,故该处存在的空间十分紧凑和狭窄,严重制约了制动油缸与均衡器的布置自由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联动制动装置的普及应用。同时,市场上最近的联合制动装置在制动踏板与前后制动器的连接处布局不合理,不能够较方便的供驾驶者踩踏,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包括后制动器、前制动器、制动油缸、手制动器和制动踏板,所述后制动器具有铰接设置在后制动器上的制动臂,所述制动臂远离后制动器的一端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制动臂的一端连接有主制动机构;所述主制动机构包括V形杠杆、制动踏板和转动枢轴,所述V形杠杆的中心与转动枢轴转动连接,且V形杠杆的开口为向上设置;所述V形杠杆的左连接端与拉杆相铰接,所述V形杠杆的右连接端与制动踏板固定连接;
所述制动油缸斜向设置在V形杠杆的上方,且制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杆与V形杠杆的左连接端相铰接;所述制动油缸顶端连接有第一制动油管,且制动油缸通过第一制动油管与前制动器的油口连通。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前制动器包括油缸A、油缸B、油缸C以及油口A、油口B,所述油缸B与油缸C相连通,所述油口A与油缸B或油缸C连通,且油口A通过第二制动油管与手制动器连通;所述油缸A连通油口B,且油缸A通过油口B与第一制动油管连通。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摩托车车架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V形杠杆的右连接端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后制动器为鼓式制动器。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制动油缸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车架上。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制动油管和第二制动油管均为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制动机构,能够在将后刹的鼓式制动器与前刹的前制动器相连接,使得驾驶者在踩踏制动踏板时能够同时带动鼓式制动器和前制动器进行制动,实现联合制动,刹车距离减短且更加平稳,提高了行车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V形杠杆,制动踏板能够通过V形杠杆同时较好的带动制动油泵的活塞杆和拉杆,作用力传递更加平稳且踩踏更加轻松,结构简单,有效的减小的占用的空间,布局合理。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制动器,油缸B与油缸C相连通,油口A与油缸B或油缸C连通,且油口A通过第二制动油管与手制动器连通,油缸A连通油口B,且油缸A通过油口B与第一制动油管连通,这样前刹车器能够分别在手动器与制动油缸的作用下对前轮进行刹车,实现联动制动和单独对前轮进行制动,操作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制动器;2-制动油缸;3-前制动器;31-油缸C;32-油缸A;33-油缸B;34-油口A;35-油口B;4-手制动器;5-制动臂;6-拉杆;7-V形杠杆;8-制动踏板;9-复位弹簧;10-第一制动油管;11-第二制动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包括后制动器1、前制动器3、制动油缸2、手制动器4和制动踏板8,所述后制动器1具有铰接设置在后制动器1上的制动臂5,所述制动臂5远离后制动器1的一端铰接有拉杆6,所述拉杆6远离制动臂5的一端连接有主制动机构;所述主制动机构包括V形杠杆7、制动踏板8和转动枢轴,所述V形杠杆7的中心与转动枢轴转动连接,且V形杠杆7的开口为向上设置;所述V形杠杆7的左连接端与拉杆6相铰接,所述V形杠杆7的右连接端与制动踏板8固定连接;
所述制动油缸2斜向设置在V形杠杆7的上方,且制动油缸2的活塞杆通过连杆与V形杠杆7的左连接端相铰接;所述制动油缸2顶端连接有第一制动油管10,且制动油缸2通过第一制动油管10与前制动器3的油口连通。
实施原理:后制动器1优选采用鼓式制动器,后制动器1上的拉杆6与通过转动枢轴转动设置在车架上的V形杠杆7的左连接端铰接,V形杠杆7的右连接端与制动踏板8固定连接,且V形杠杆7的开口向上设置,这样在V形杠杆7绕转动枢轴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两个方向的拉杆6和制动油缸2的活塞杆运动,更好的传递作用力,而且能够使得驾驶者踩踏制动踏板8能够轻松,阻力较小。制动油缸2斜向设置在V形杠杆7的上方,左连接端与制动油缸2的之间的连杆长度优选为4cm-8cm,这样能够更好的带动制动油缸2的活塞杆运动,作用力传递更加平稳,受阻更小。相较于现有的制动踏板8与杠杆的传动结构,本系统在具有踩踏轻松、占用空间小的同时,也具有更好的对前刹和后刹的作用力传递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图1所示,所述前制动器3包括油缸A32、油缸B33、油缸C31以及油口A34、油口B35,所述油缸B33与油缸C31相连通,所述油口A34与油缸B33或油缸C31连通,且油口A34通过第二制动油管11与手制动器4连通;所述油缸A32连通油口B35,且油缸A32通过油口B35与第一制动油管10连通。
实施原理:前制动器3的油缸B33与油缸C31相连通,不与油缸A32连通,当驾驶者对手制动器4施加作用力时,通过第二制动油管11产生的液压力推出油缸B33和油缸C31的活塞对前轮进行制动。在驾驶者踩下制动踏板8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同时,通过V形杠杆7的杠杆原理能够带动制动油缸2的活塞杆使制动油缸2的内部空间进行压缩,制动液通过第一制动油管10将液压力传递给油缸A32,使得油缸A32的活塞定出对前轮进行制动,实现联合制动,而不与影响手制动器4对前轮的制动,更加平稳,减少了后刹甩尾的风险,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在赘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结合图1所示,还包括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摩托车车架连接,所述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V形杠杆7的右连接端连接。
实施原理:复位弹簧9的设置,能够使得制动踏板8再踩踏后进行复位,又能给驾驶者带来踩踏轻松的体验感,方便、实用。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在赘述。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图1所示,所述后制动器1为鼓式制动器。
实施原理:鼓式制动器的制动臂5通过拉杆6与V形杠杆7连接,这样能够更好的通过V形杠杆7进行传动,而且,将前轮液压制动和后轮鼓式制动有效的进行了结合,结构新颖,在降低了使用成本的同时能够通过联动控制实现较好的制动性能。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在赘述。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图1所示,所述制动油缸2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车架上。
实施原理:制动油缸2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车架上,这样能够使制动油缸2不会受到V形杠杆7转动的影响,更好的便于制动。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在赘述。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图1所示,所述第一制动油管10和第二制动油管11均为软管。
实施原理:通过采用软管的第一制动油管10和第二制动油管11,这样能够便于安装束线,更加美观。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在赘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包括后制动器(1)、前制动器(3)、制动油缸(2)、手制动器(4)和制动踏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器(1)具有铰接设置在后制动器(1)上的制动臂(5),所述制动臂(5)远离后制动器(1)的一端铰接有拉杆(6),所述拉杆(6)远离制动臂(5)的一端连接有主制动机构;所述主制动机构包括V形杠杆(7)、制动踏板(8)和转动枢轴,所述V形杠杆(7)的中心与转动枢轴转动连接,且V形杠杆(7)的开口为向上设置;所述V形杠杆(7)的左连接端与拉杆(6)相铰接,所述V形杠杆(7)的右连接端与制动踏板(8)固定连接;
所述制动油缸(2)斜向设置在V形杠杆(7)的上方,且制动油缸(2)的活塞杆通过连杆与V形杠杆(7)的左连接端相铰接;所述制动油缸(2)顶端连接有第一制动油管(10),且制动油缸(2)通过第一制动油管(10)与前制动器(3)的油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器(3)包括油缸A(32)、油缸B(33)、油缸C(31)以及油口A(34)、油口B(35),所述油缸B(33)与油缸C(31)相连通,所述油口A(34)与油缸B(33)或油缸C(31)连通,且油口A(34)通过第二制动油管(11)与手制动器(4)连通;所述油缸A(32)连通油口B(35),且油缸A(32)通过油口B(35)与第一制动油管(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摩托车车架连接,所述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V形杠杆(7)的右连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器(1)为鼓式制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油缸(2)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车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油管(10)和第二制动油管(11)均为软管。
CN201920745234.7U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Active CN209870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5234.7U CN209870651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5234.7U CN209870651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651U true CN209870651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7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5234.7U Active CN209870651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3143B (zh) 骑乘型车辆用制动装置及骑乘型车辆
US7708098B2 (en) Brake support structure
WO2008106830A1 (fr) Véhicule hors route plus particulièrement conçu pour rouler dans le sable
JP2000313318A (ja) 鞍乗型四輪車両の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CN106627947B (zh) 骑式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及骑式摩托车
CN104875835B (zh) 摩托车
CN104875836A (zh) 摩托车
CN209870651U (zh)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CN205345257U (zh) 一种前碟后碟联合手刹系统
CN212055610U (zh) 倒三轮机动车脚刹前后联动碟刹系统
CN205469029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液压刹车装置
CN212202914U (zh) 倒三轮机动车手刹前后联动碟刹系统
CN2506507Y (zh) 农用三轮运输车制动装置
CN216887094U (zh) 一种制动装置及含有该制动装置的车辆
CN214451614U (zh) 一种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
CN212055609U (zh) 正三轮机动车左三右二联动碟刹系统
CN210761136U (zh) 一种联动机车把手刹车装置
CN213862198U (zh) 一种拉线式自动驾驶线控制动系统
CN214295904U (zh) 一种拖拉机用多功能制动系统
CN216660148U (zh) 全地形车
CN212360564U (zh) 正三轮机动车左三右三联动碟刹系统
CN2194305Y (zh) 摩托车脚刹车装置
CN2717808Y (zh) 正三轮摩托车三用制动装置
CN2190594Y (zh) 一种轻型汽车底盘
CN2625273Y (zh) 油压式单、双轮刹车转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