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7024B - 感应加热烹调机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7024B
CN104797024B CN201510029438.7A CN201510029438A CN104797024B CN 104797024 B CN104797024 B CN 104797024B CN 201510029438 A CN201510029438 A CN 201510029438A CN 104797024 B CN104797024 B CN 104797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unting frame
pan
pot
load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94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7024A (zh
Inventor
黑田隆
庄子哲也
内藤康
山田清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97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7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7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7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即使在烹调锅从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央部偏移地载置的情况下也正确地对烹调锅的温度进行探测。在顶板的载置框下方具备三个温度探测器的感应加热烹调机中,温度检测器中一个配置在无论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被加热物载置于载置框的框内的哪个位置的情况下都能够被锅底覆盖的位置,一个配置在将被加热物偏向载置框的里侧与左侧地载置时不被锅底覆盖的区域、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被加热物偏向载置框的中央部、近前侧以及右侧地载置时被锅底覆盖的配置区域,一个配置在将被加热物偏向载置框的里侧与右侧地载置时不被锅底覆盖的区域、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被加热物偏向载置框的中央部、里侧以及左侧地载置时被锅底覆盖的配置区域。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加热烹调机,其在机箱内具备感应加热线圈,并在其上表面配置有耐热玻璃制的顶板。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感应加热烹调机,如该文献图1所示,配置于感应加热线圈的温度检测部设置为直线配置于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央部以及在将感应加热线圈左右均等地分割的边界上比上述中央部靠里侧和近前侧三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3533。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记述的感应加热烹调机中,仅在将该感应加热烹调机所能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放置于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央部、里侧以及近前侧时,配置于中央部、里侧以及近前侧的温度检测部被锅底覆盖。但是,在锅偏向左右的一方侧的情况下,仅有设置于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央部的一处温度检测部被锅底覆盖,该锅底的温度仅由设置于中央部的一处温度检测部检测。因此,存在当锅底变形时不能较早地检测锅底的温度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在方案1中,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机,其具备:顶板,该顶板显示有载置锅的环状的载置框;感应加热线圈,该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下方,并对上述锅进行感应加热;以及三个温度探测器,该三个温度探测器设置于上述顶板的下面,并对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的上述锅的温度进行探测,第一温度检测器配置于无论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的任何部位都被锅底覆盖的位置,第二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第三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
另外,在方案2中,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机,其具备:顶板,该顶板显示有载置锅的环状的载置框;感应加热线圈,该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下方,并对上述锅进行感应加热;以及三个温度探测器,该三个温度探测器设置于上述顶板的下面,并对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的上述锅的温度进行探测,第一温度检测器配置于无论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的任何部位都被锅底覆盖的位置,第二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第三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使用直径较小的烹调锅且烹调锅从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心离开地载置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内侧温度探测器与外侧温度探测器较早地探测锅底的温度,并能够较早地对感应加热线圈的电力进行控制,锅底周边部的温度不会急剧上升而产生空烧、烟等,安全并且能够安心地进行烹调。
附图说明
图1是将一实施例的内装式感应加热烹调机收纳于整体厨房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感应加热烹调机的上表面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将感应加热烹调机的上表面的顶板拆下且能够观察感应加热线圈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由该感应加热烹调机对烹调锅进行加热时的加热状态的说明图。
图5(a)、图5(b)是图4的说明图的温度上升的说明图。
图6是对该感应加热烹调机的加热部与其控制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7(a)、图7(b)是说明配置温度检测器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中:
1—整体厨房,2—机箱,3—顶板,6—载置部,9—上表面操作部,10—上表面显示部,13—感应加热线圈,13a—右感应加热线圈,13b—左感应加热线圈,13c—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a1—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6—内侧温度探测器,15—间隙,17(17a、17b)—外侧温度探测器,19—载置框,21—防磁环,23—配置区域,72—变换器,73—变换器控制单元,74—控制单元,75—操作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7表示实施例1的感应加热烹调机。图1所示的烹调机是在顶板3上设置三处锅载置部6a、6b、6c的内装式感应加热烹调机,在下面对其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本实施例不但可以是嵌入于厨房的内装式,还可以是载置于厨房的固定式加热烹调机。
加热烹调机的机箱2通过以从整体厨房1的上面落入方式设置来进行装入。设置后能够从整体厨房1的前面部对后述的烘烤部4与操作部面板5进行操作。
作为进行烹调时的被加热物的烹调锅(图4中的符号20)载置在配置于机箱2的上表面的由耐热玻璃等构成的顶板3上。烹调锅通过载置于绘制在顶板3上的载置部6而能够进行烹调。
就载置部6而言,在顶板3的前面侧配置有右载置部6a与左载置部6b,并在这两载置部6a以及6b之间的后部侧大致中央部配置有中央载置部6c,另外在载置部6上显示有表示载置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锅20的范围的环状的载置框19,通过在载置框19内载置烹调锅20能够有效地对烹调锅20进行加热。而且,在与顶板3的锅载置部6a、6b、6c对应的机箱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烹调锅进行加热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
中央载置部6c是位置上使用者的手不容易触及的部位。因此,在中央载置部6c进行的烹调的种类适合于烹调者可以不怎么动手的料理、主要是炖煮、保温等烹调。另外,炖煮、保温不但对输出需要较弱,而且最大耗电量有限,因此以如下方式进行设定,使设置于中央载置部6c的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输出比对应右载置部6a以及左载置部6b而设置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3a以及左感应加热线圈13b弱,耗电量小。具体来说,右感应加热线圈13a与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为大致3kW,设置于中央载置部6c的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为大致1.6kW。
在图1以及图2中,在顶板3的周围,设置有用于保护端面的框架14。其包括:安装于顶板3近前的上端缘的前框架14a;安装于顶板3的后方上端缘的后框架14b;安装于右侧上端缘的右框架14c;以及安装于左侧上端缘的左框架14d。虽然在本例中将框架分割为四个部分,但是也能够是一体型、分割为两个部分或分割为任意个部分,另外,无需安装于顶板3的四边,也可以仅安装在顶板3的近前、仅安装在顶板3的后方、仅安装在顶板3的前后两边或是仅安装在顶板3的左右两边。
在机箱2的内部,设置有上述的作为发热部件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电子器件(未图示),为了对它们进行冷却而在机箱2的后部上面的右侧设置有用于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吸气口7。该吸气口7位于同样设置在机箱2的后部上面的左侧的排气口8的右侧。
由吸气口7吸入的空气对在机箱2的内部发热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电子器件进行冷却后,从排气口8排出至机箱2外。另外,从该排气口8还同时排出后述的烘烤部4的余热。
烘烤部4用于烘烤鱼、披萨等,配设于机箱2前面部的左侧或右侧(本实施例中左侧),在前面具备能够窥看内部的烘烤情况的烘烤门32,在该烘烤门32上具备把手11。此外,该烘烤部4并非烤鱼专用,所以有时也称作烤架或烤炉。
附图标记9是上表面操作部,由多个轻触开关构成,设置于前框架14a,能够进行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输出调节或烹调定时的设定、烹调菜单的调出、保温或炖煮、自动烹饪、油炸烹调等的设定以及加热的开始、停止等操作,即使没有通过机箱2的前面的操作面板5进行,也能够在机箱2的上表面简单地操作。
附图标记10是上表面显示部,沿上表面操作部9设置于顶板3的前面侧,将由上表面操作部9设定的输出设定、烹调菜单、定时值、烹调温度等易于使用者理解地进行显示。
接下来,使用图3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进行说明。
右感应加热线圈13a由环状的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和在其外侧设置环状的间隙15而配置的环状的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形成,左感应加热线圈13b由环状的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b1和在其外侧设置环状的间隙15而配置的环状的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b2形成,使由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b1与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b2的两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分散从而使锅底的温度均匀化。
另外,在感应加热线圈13的最外侧,设置有非磁性体的环状的防磁环21,以防止由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b2产生的磁场向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b2的外侧扩散,能够有效地对载置于载置框19内的烹调锅20进行加热。该防磁环21的大小设置为与载置框19的大小大致相等。此外,省略针对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详细的说明。
接下来,烹调锅20的加热是通过载置于载置框19的中央部而加热来有效率地对烹调锅20进行加热的,使烹调锅20的锅底的加热不均变少。但是,实际上,烹调锅20容易配置于靠近使用者侧且易于载置烹调锅20的机箱2的近前侧。另外,在使用者站在烹调锅20的前面一边握住烹调锅20的把手或者一边摇晃烹调锅20,一边用筷子等搅拌放入烹调锅20的烹调物时,就使用者的手的移动而言,相对于机箱2的右框架14c平行地从近前侧向里侧(从里侧向近前侧)的移动较少。以在图2的右载置部6a载置烹调锅20并移动烹调锅2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使用者为右撇子的情况下存在产生从里面左侧向近前右侧方向稍稍倾斜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在左撇子的情况存在下产生从里面右侧向近前左侧方向稍稍倾斜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因此烹调锅20存在如下趋势,相对于载置区19的中央部,偏向里侧的左右的任一方侧或者近前侧的左右的任一方侧。由于对该烹调锅20偏向一方侧的情况进行探测,因此能够积极地探测烹调锅20的载置位置是否为载置框19的中央部或者是否偏向载置框19的一个方向,从而为了相对于载置框19产生偏向的情况下将烹调锅20的锅底的加热不均抑制在最小程度,需要进行加热控制。
接下来,对通过检测上述的烹调锅20的温度来探测烹调锅20的位置的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
感应加热线圈13分割为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烹调锅20的锅底的温度的探测通过内侧温度探测器16和外侧温度探测器17进行,该内侧温度探测器16通过顶板3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的中央部利用热传导进行探测,该外侧温度探测器17由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与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之间的间隙15利用热传导进行探测的两个外侧温度探测器17a、17b构成。
上述的三个温度探测器的配置是能够有效地探测烹调锅20的载置位置的配置,详细内容在后叙述。
首先,对探测烹调锅20的载置位置的大致方法的概要进行说明。烹调锅20的探测能够通过对探测锅底的温度的温度探测器的温度上升进行探测来进行,就烹调锅20的载置位置的探测而言,能够通过对配置于不同的位置的各温度探测器的温度上升进行探测来进行。但是,烹调锅20的锅底具有某种程度的大小,所以通过由多个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能够推测出烹调锅20相对于载置框19载置于哪个位置。
而且,在表示能够有效地加热烹调锅20的范围的载置区19的中央部载置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三个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从而推测其位置。此外,所谓最小直径的烹调锅是指由感应加热烹调机的使用说明书等决定的、能够保障安全加热的最小直径的锅,例如直径相对于载置框19的直径为60%左右的锅。
另外,在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的外形偏向载置框19的一个方向的情况下,利用两个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从而能够推测其位置。再有,在烹调锅20超出载置框19而载置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一个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或者在能够通过完全不能探测温度而推测位置的位置上将各温度探测器配置于载置框19内。
接下来,对上述的三个温度探测器的配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顶板3上,为了有效地加热烹调锅20,设置有供使用者知晓的载置烹调锅20的位置的载置框19,在使用说明书中,记述有烹调锅20应载置于载置框19的中央部而使用。另外,在感应加热烹调机中决定有能够使用的烹调锅20的最小直径。本实施例中,以将该载置框19的直径设定为200mm、将能够使用的烹调锅20的最小直径设定为120mm的条件,使用图7(a)、图7(b)进行下述说明。
图7表示载置框19,表示将能够在其上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载置于不同的位置的例子。在图7中,将左右分割载置框19的直线设为Y轴,将前后分割的直线设为X轴,将X正且Y正设为第一象限,将X负且Y正设为第二象限,将X负且Y负设为第三象限,将X正且Y负设为第四象限。另外,将载置于载置框19的中央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表示为20a,将与载置框19的里侧(Y)内切地载置的锅表示为20b,将与载置框19的左侧(-X)内切地载置的锅表示为20c,将与载置框19的近前侧(-Y)内切地载置的锅表示为20d,将与载置框19的右侧(X)内切地载置的锅表示为20e。
而且,该三个温度探测器的配置条件中最低的条件1为,对于载置在载置框19的中央部的烹调锅20a而言,配置于能够由三个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的位置。条件2为,在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的外形偏向载置框19的一个方向的情况下配置于能够由两个的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的位置。满足上述条件的配置为图3所示的配置。
图3所示的内侧温度探测器16设置于载置框19的中央部,并且外侧温度探测器17的位置设置于上述的载置框19内的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的区域两处,以下使用图7对该配置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7(a)、图7(b)对外侧温度探测器17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
就外侧温度探测器17的配置位置而言,若确认配置条件的条件1,在载置区19的中央部载置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a的情况下,需要配置于能够由三个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的位置,所以在表示载置于图示的载置区19的中央部的烹调锅20的烹调锅20a的锅底所覆盖的位置上配置上述三个温度探测器。接下来,在条件2亦即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的外形偏向载置框19的框的情况下,需要配置于能够由两个的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烹调锅20偏向图示的将烹调锅20偏移表示的烹调锅20b与烹调锅20c的位置时,就不对满足条件1并满足条件2所需要的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的一个温度检测器的位置而言,需要配置在烹调锅20b与烹调锅20c的锅底没有覆盖的区域22d内。另外,当烹调锅偏向烹调锅20d与烹调锅20e的位置时,就不对满足条件1并满足条件2所需要的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的一个温度检测器的位置而言,需要配置在烹调锅20d与烹调锅20e的锅底没有覆盖的区域22b内。
根据以上内容,三个温度探测器的配置位置为,一个在即使烹调锅20载置于载置框19内的任何位置都被锅底覆盖的大致中央部。一个在区域22d。一个在区域22b。
但是,就条件2而言,在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的外形偏向载置框19的框的情况下,需要配置于能够由两个的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的位置,所以三个温度探测器的最终配置位置为,一个配置在中央部,一个配置于在烹调锅的载置位置载置于烹调锅20b与20c时被锅底覆盖且上述的区域22b所包含的配置区域23b的范围内。一个配置于在烹调锅的载置位置载置于烹调锅20d与20e时被锅底覆盖且上述的区域22d所包含的配置区域23d的范围。
换句话说,第一温度检测器配置在无论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任何部位都被锅底覆盖的位置;第二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第三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
而且,通过将温度探测器配置在以上说明的载置区19的中央部、根据载置区19与能够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的位置关系而求得的配置区域23b和配置区域23d,能够在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从载置区19的中央部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探测该偏移并对感应加热线圈进行控制。
另外,各温度探测器需要完全地包含于图示的配置区域23。因此,配置于载置区19的中央部的温度探测器以外的剩余的温度探测器并不配置在图中的X轴、Y轴上。
另外,上述的配置区域23在图示的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中求得,但基于上述在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内求得同样的配置区域23也能得到相同效果。
换句话说,第一温度检测器配置在无论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的任何部位都被锅底覆盖的位置;第二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第三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
而且,温度检测器配置于上述中央部、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或是配置于上述中央部、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配置于相对于机箱2的右框架14c倾斜的位置,配置于容易探测烹调锅20的从上述的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偏移的位置。
因此,对感应加热线圈13的分割来说,以能够得到在配置区域23b与配置区域23d内能够配置外侧温度检测器17的间隙15的方式,设置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与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而且,在该间隙15中与配置区域23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外侧温度探测器17。
内侧温度探测器16、外侧温度探测器17a以及外侧温度探测器17b三个温度探测器也可以直线配置,若外侧温度探测器17设置于上述的配置区域23内也可以非直线地配置。
但是,本实施例通过将内侧温度探测器16、外侧温度探测器17a以及外侧温度探测器17b三个温度探测器直线配置,在图3所示的未配置外侧温度探测器17的区域、例如图7所示的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侧载置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烹调锅20的情况下,使所载置的烹调锅20的热能够经过顶板3而由外侧温度探测器17a与外侧温度探测器17b以相同条件进行探测。
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为了抑制趋肤效应而采用绞线。而且,为了对烹调锅20进行加热,从后述的变换器72向这些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施加数十kHz、数百V的电压。
接下来,使用图6对控制简单地进行说明。此外,对烘烤部4的控制来说与本实施例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图中省略。
操作显示部75由上述说明的上表面操作部9、上表面显示部10等构成。将由操作显示部75的操作进行输入的菜单、输出信息、烹调的开始结束信息等作为输入信号80发送至控制单元74,将由控制单元74识别的信息、烹调的进行状况等处理状况作为显示信号79发送至操作显示部75,并显示于上表面显示部10等。
控制单元74基于由操作显示部75所设定的内容以及事先装入的自动烹调等程序而控制各加热部。基于所设定的内容将烹调的开始、停止、输出的设定信息通过控制信号78发送至后述的变换器控制单元73。
变换器控制单元73基于控制单元74的指示来进行通向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电力的设定、通电的开始以及停止。
再有,控制单元74接收包含有温度信息的控制信号78,所述温度信息来自设置于右感应加热线圈13a与左感应加热线圈13b的内侧温度探测器16、由外侧温度探测器17a、17b构成的温度探测器17以及设置于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温度探测器18,并且控制单元74向变换器72发出变换器控制信号76来控制变换器72,监视并修正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耗电量。
对监视并修正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输出来说,根据从变换器72由检测信号77发送来的各加热线圈13的输入电流以及输入电压来算出耗电量,并以输出成为设定值的方式通过变换器控制信号76来控制变换器72。
变换器72是用于向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供给输出的单元,基于来自变换器控制单元73的指示而进行加热线圈13的电源的供给。另外,该变换器72与变换器控制单元73一样,对应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而设置有右变换器72a、左变换器72b、中央变换器72c。而且,检测各感应加热线圈13(13a、13b、13c)的输入电压以及输入电流并将其包含于各检测信号77发送至变换器控制单元73。
接下来,对该动作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对使用者在右载置部6a载置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锅20并进行加热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若按下上表面操作部9的输出键,则该按下的键信号成为输入信号80而发送至控制单元74,控制单元74识别输出键的输入,并将该内容作为显示信号79传递至操作显示部75,使上表面显示部10的灯点亮。
接下来,按下上表面操作部9的断开接通键,通过相同的传递通道(以下省略对相同的信号通道的说明)将灯点亮并开始加热。
若控制单元74指示烹调开始,则通过右控制信号78a向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传送所设定的输出,接受该输出的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以成为所设定的输出的方式对右变换器72a进行控制,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进行电力控制。右变换器72a将输入电压以及输入电流的检测值包含于右检测信号77a而传递至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在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中根据检测值而求得耗电量,并以所设定的输出成为耗电量的方式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进行电力控制(以下省略对相同信号通道的说明)。
通过以上的动作来进行烹调,对这些动作而言,在左载置部6b以及中央载置部6c上放置烹调锅20而由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也相同。
接下来,使用图4、图5,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内侧温度探测器16以及外侧温度探测器17a、17b的关系进行说明。此外,右感应加热线圈13b也一样,因此省略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b的说明。
首先,对在顶板3的右载置部6a上载置直径大约200mm左右的烹调锅20并进行加热的情况进行说明。
就与顶板3的右载置部6a对应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3a而言,线圈直径为大致200mm并且输出大到3kW左右,因此在将锅底的直径为大致200mm左右的烹调锅20与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右载置部6a)一致地载置的情况下,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与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之间保持间隙15并使由两线圈所产生的磁通量分散从而使锅的温度均匀化,但即使如此也如图5(a)所示地,在加热开始初期阶段,相比于由内侧温度探测器16探测的烹调锅20的中心部的温度,由外侧温度探测器17探测的周边部温度上升更快而成为高温。
因此,该锅底中心部的温度与锅周边部的温度由内侧温度探测器16和设置于间隙15的外侧温度探测器17a、17b进行探测,并作为右检测信号77a从右变换器72a发送至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再有,将右控制信号78a发送至控制单元74。
在此,对右检测信号77a详细地进行说明。右检测信号77a使用内侧温度检测器16与外侧温度检测器17a、17b三个温度检测器的输出而求得,在将三个温度检测器大致直线状地配置的本实施例中,使用以下任一个数学式进行计算而求得。此外,以下,将内侧温度检测器16、外侧温度检测器17a、17b所检测到的温度分别记做Th16(第一温度信息)、Th17a(第二温度信息)以及Th17b(第三温度信息)。而且,
(Th16-Th17b)+(Th17a-Th17b) (数1)
(Th16-Th17a)+(Th17b-Th17a) (数2)
或者,对展开了(数1)、(数2)数学式进行计算,
Th16+Th17a-2×Th17b (数3)
Th16-2×Th17a+Th17b (数4)
求得这些计算结果与规定的值X的大小关系。该X的值对应烹调模式而切换,例如,手动模式时为120,油炸模式时为100。
(数1)、(数2)的任一计算结果比X大时,生成表示“锅底温度不均匀”的右检测信号77a,另外,在计算结果比X小时,生成表示“锅底温度均匀”的右检测信号77a,并从右变换器72输出至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
而且,控制单元74收到表示“锅底温度不均匀”的信号后,以停止加热或减小火力的方式对感应加热线圈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在收到表示“锅底温度均匀”的信号后,以维持火力或增强火力的方式对感应加热线圈进行控制。
在将直径大致200mm左右的烹调锅20载置于正常的位置时,Th17a与Th17b大致相等,另外,它们与Th16的差也较小,所以(数1)或(数2)的计算结果比X小。即,生成表示“锅底温度均匀”的右检测信号77a,通过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发送至控制单元74。
由此,控制单元74通过与上述相反的途径向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发出右控制信号78a,再有,通过将右检测信号77a发送至变换器72来对变换器72进行控制,以维持右感应加热线圈13a的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的火力的方式对电力进行控制。
内侧温度检测器16与外侧温度检测器17a、17b检测的温度差与对加热物进行加热时的输出有密切的关系,在输出较大时,容易产生内侧温度检测器16与外侧温度检测器17a、17b检测的温度差,在输出较小时,难以产生该差。因此,上述规定的值X在能够以最大3kW进行加热的手动模式中最大,在输出比手动模式低且在事先由程序设定的油炸模式中定为比手动模式小的值。另外,在油炸模式中,将该X值设定得较低的理由是为了即使在像下述那样锅从中央偏移时,也能够在油温成为异常高的温度前,探测出锅偏移。
另外,除了上述以,内侧温度探测器16与上述外侧温度探测器17a、17b与在从加热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温度也不上升时、作为上述X值比规定大的原因的烹调锅的中心部、周边部翘起等对应地进行停止加热等的控制。
接下来,对载置于顶板3的右载置部6a的直径大致120mm左右的小直径烹调锅20从中心较大地偏移地载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在位置向上下、左右偏移地载置的情况下,由设置于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的中心部的内侧温度探测器16与至少外侧温度探测器17a、17b内的一个以上对烹调锅20的锅底温度进行探测,并作为右检测信号77a从右变换器72a发送至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再有,将右控制信号78a发送至控制单元74,一边对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与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的电力进行控制一边供给,防止烹调锅20处于空烧状态而产生烟等。
即使在小直径的锅偏移地载置时,只要能够由内侧温度探测器16与至少外侧温度探测器17a、17b的一方共计两个温度探测器对锅底的温度进行探测,则通过进行使用(数1)或(数2)的评价,能够判定锅底的温度是否均匀,并进行与之对应的控制。
而且,在生成表示“锅底温度均匀”的右检测信号77a时,将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的电力向下降的方向控制,抑制烹调锅20的局部的温度上升,实现锅底温度的均匀化。特别地,在烹调锅20配置于容易载置于靠近使用者一侧的机箱2的近前侧的情况下,通过内侧温度探测器16与近前侧的外侧温度探测器17a可靠地对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与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的电力进行控制。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使用小直径的烹调锅且烹调锅从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心离开地载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内侧温度探测器与外侧温度探测器较早地探测锅底的温度,并能够进行内侧感应加热线圈与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电力的控制,不会产生锅底周边部的温度急剧上升而产生空烧、烟等,安全并且能够安心地进行烹调。
实施例2
接下来,对实施例2的感应加热烹调机进行说明。此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点省略说明。
在实施例1中,在求得检测信号77时,使用(数1)、(数2)或者(数3)、(数4),但是本实施例中,使用其他的计算式。即,
(Th16-Th17b)+(Th16-Th17a) (数5)
或者,对展开了(数5)的数学式进行计算,
2×Th16-Th17a-Th17b (数6)
求得这些计算结果与规定的值Y的大小关系。该Y值根据烹调模式而切换,例如,油炸模式时为25。
根据本实施例所示的(数5)或(数6),能够与实施例1一样地,由至少两个温度检测器对锅底温度进行检测来判定小直径锅的锅底温度是否均匀。

Claims (3)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机,其具备:
顶板,该顶板显示有载置锅的环状的载置框;
感应加热线圈,该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下方,并对上述锅进行感应加热;以及
三个温度探测器,该三个温度探测器设置于上述顶板的下面,并对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的上述锅的温度进行探测,
上述感应加热烹调机的特征在于,
第一温度检测器配置于无论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的任何部位都被锅底覆盖的位置,
第二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
第三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
上述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是直径相对于上述载置框的直径为60%的锅。
2.一种感应加热烹调机,其具备:
顶板,该顶板显示有载置锅的环状的载置框;
感应加热线圈,该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下方,并对上述锅进行感应加热;以及
三个温度探测器,该三个温度探测器设置于上述顶板的下面,并对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的上述锅的温度进行探测,
上述感应加热烹调机的特征在于,
第一温度检测器配置于无论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载置于上述载置框内的任何部位都被锅底覆盖的位置,
第二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
第三温度检测器配置于如下位置,在将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设置于上述载置框的中央部的情况或者与上述载置框的里侧或右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被锅底覆盖,并且在与上述载置框的近前侧或左侧内切地载置的情况下均不被锅底覆盖,
上述可使用的最小直径的锅是直径相对于上述载置框的直径为60%的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感应加热线圈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与外侧感应加热线圈之间具有大致环状的间隙,
上述第一温度检测器配置于上述内侧感应加热线圈的内周侧,
上述第二温度检测器以及第三温度检测器配置于上述间隙。
CN201510029438.7A 2014-01-22 2015-01-21 感应加热烹调机 Active CN1047970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9091 2014-01-22
JP2014009091A JP6106612B2 (ja) 2014-01-22 2014-01-22 誘導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7024A CN104797024A (zh) 2015-07-22
CN104797024B true CN104797024B (zh) 2017-04-12

Family

ID=5356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9438.7A Active CN104797024B (zh) 2014-01-22 2015-01-21 感应加热烹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06612B2 (zh)
CN (1) CN104797024B (zh)
TW (1) TWI542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2803A1 (ja) * 2017-11-08 2019-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12393283B (zh) * 2019-08-12 2023-04-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4882A (ja) * 2002-11-11 2004-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2004241215A (ja) * 2003-02-05 2004-08-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磁誘導加熱装置
JP3925460B2 (ja) * 2003-05-13 2007-06-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5353533A (ja) * 2004-06-14 2005-12-22 Toshiba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6031947A (ja) * 2004-07-12 2006-02-02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839786B2 (ja) * 2005-11-14 2011-12-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装置
JP2007103387A (ja) * 2006-12-29 2007-04-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982282B2 (ja) * 2007-07-19 2012-07-2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S2693698T3 (es) * 2008-05-27 2018-12-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Aparato de cocción de calentamiento por inducción
JP2009295457A (ja) * 2008-06-06 2009-12-1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9769883B2 (en) * 2009-03-19 2017-09-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JP5078945B2 (ja) * 2009-05-08 2012-1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7024A (zh) 2015-07-22
TW201531165A (zh) 2015-08-01
TWI542257B (zh) 2016-07-11
JP2015138632A (ja) 2015-07-30
JP6106612B2 (ja)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9680B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EP3280223B1 (en) Induction cooking system
JP6292485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98228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WO2016181653A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20220156496A1 (en) Lid detection method for an over-the-range appliance
CN104797024B (zh) 感应加热烹调机
US20130175259A1 (en) Induction cooking electromagnetic induced rejection methods
JP5022784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EP3698605B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thereof
JP2009266829A (ja) 加熱調理器
CN207350394U (zh) 电磁炉
JP6827895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818171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7126402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902914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06004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805987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37857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5138630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4143073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414303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16269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21034222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3041843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Global Living Progra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