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0753A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0753A
CN104780753A CN201380059461.XA CN201380059461A CN104780753A CN 104780753 A CN104780753 A CN 104780753A CN 201380059461 A CN201380059461 A CN 201380059461A CN 104780753 A CN104780753 A CN 104780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arvesting
combine
reaping apparatus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94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孝康
入江信行
林顺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80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0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0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eciprocating cutters
    • A01D34/30Driving mechanisms for the cut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835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A01D34/8355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utting up or crushing remaining standing stalks, e.g. stubbl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分别应用于需要第2割刀(133)的收割作业和不需要第2割刀(133)的收割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包括设有第1割刀(15)的收割装置(3)、具有脱粒滚筒(21)的脱粒装置(9)、设有发动机(7)和驾驶坐席(42)的行驶机体(1)、以及用于切断第1割刀(15)的残秆的第2割刀(133),该联合收割机将收割驱动力的一部分经由第2割刀驱动链(191)传递到第2割刀(133)。在收割装置(3)的驱动路径的机外侧配置第2割刀驱动机构(173),能够从机外侧执行第2割刀驱动机构(173)的离合器操作。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搭载有用于收割农田的未收割秸秆的收割装置和用于将收割秸秆的谷粒脱粒的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这样的技术:包括具有行驶部和驾驶坐席的行驶机体、具有第1割刀的收割装置、具有脱粒滚筒的脱粒装置、用于从收割装置向脱粒装置供给收割秸秆的喂入室、用于驱动各部的发动机、以及用于清选脱粒装置的脱粒物的谷粒清选机构,连续地收割农田的未收割秸秆并进行脱粒,并且包括用于切断第1割刀的残株的第2割刀,利用所述第2割刀调整农田的残株(日文:残株)高度,降低残留在农田中的残根(日文:切株)高度(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87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技术中,由于设置第2割刀的第2割刀框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连结,因此,能够相对于具有第1割刀的收割装置独立地变更第2割刀的对地高度。此外,将收割部驱动路径的收割驱动力的一部分经由割取部(日文:モア)驱动链传递到次级割取部。由于在割草机驱动链的机外侧配置有收割部驱动路径,因此,在不需要驱动次级割取部时,也无法简单地拆除割草机驱动链。为了使次级割取部停止,需要附加离合器等高价的结构。存在无法容易地分别应用于需要第2割刀的收割作业和不需要所述第2割刀的收割作业,并且无法低成本地构成次级割取部的驱动结构等问题。
此外,在连结于行驶机体前部和车轴壳之间的弹簧座和中央框架之间借助纵轴状的支承螺栓轴配置压缩弹簧的以往技术的结构中,支承螺栓轴的轴心方向长度受到限制,因此,虽然能够相对于具有第1割刀的收割装置独立地变更第2割刀的对地高度,但是存在需要增大压缩弹簧的弹压系数(日文:弾圧係数),减小压缩弹簧的伸缩行程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究这些现状而实施了改善的联合收割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联合收割机包括设有第1割刀的收割装置、具有脱粒滚筒的脱粒装置、设有发动机和驾驶坐席的行驶机体、以及用于切断第1割刀的残秆的第2割刀,该联合收割机将收割驱动力的一部分通过第2割刀驱动链传递到所述第2割刀,其中,在所述收割装置的驱动路径的机外侧配置第2割刀驱动机构,能够从机外侧执行所述第2割刀驱动机构的离合器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该联合收割机包括用于拉设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的张力构件,在所述收割装置的驱动路径的机外侧借助所述张力构件配置第2割刀驱动链,并且该联合收割机包括用于支承机体外侧罩的罩支承框架,在所述罩支承框架上配置所述张力构件,从机外侧操作所述张力构件而能够装拆第2割刀驱动链。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在与驾驶坐席相反的喂入室侧面配置所述收割装置用的正反转切换壳,在所述正反转切换壳的收割输入轴上配置收割从动链轮和割刀驱动链轮,在所述收割从动链轮的机外侧轴支承所述割刀驱动链轮。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该联合收割机是这样的结构:设有左侧框架、右侧框架、中央框架,借助所述各框架在所述行驶机体上安装所述第2割刀,该联合收割机包括借助连接轴以弯折自由的方式形成的弹压连杆机构,在所述中央框架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一端侧,并且在所述行驶机体上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侧,在所述第2割刀的对地高度为预定以下程度时,使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弯折连结部抵接于所述中央框架下表面。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行驶机体上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设置构成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滑动棒体,利用弹簧力将所述滑动棒体的前端侧弹压于所述中央框架,并且在所述中央框架上通过构成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支承连杆体连结所述滑动棒体的前端侧,在所述滑动棒体停止在最大突出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承连杆体展开动作,所述第2割刀追随所述收割装置而上升。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收割装置的喂入室左侧面配置升降引导体,在与驾驶坐席相反侧的所述左侧框架上通过连动体连结所述升降引导体,所述第2割刀相对于所述收割装置在所述升降引导体的限制范围内独立地升降运动。
发明的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联合收割机包括设有第1割刀的收割装置、具有脱粒滚筒的脱粒装置、设有发动机和驾驶坐席的行驶机体、以及用于切断第1割刀的残秆的第2割刀,该联合收割机将收割驱动力的一部分通过第2割刀驱动链传递到所述第2割刀,其中,在所述收割装置的驱动路径的机外侧配置第2割刀驱动机构,能够从机外侧执行所述第2割刀驱动机构的离合器操作,因此,能够从机外侧简单地执行所述第2割刀驱动机构的离合器操作,在使所述第2割刀停止的状态下,能够驱动所述收割装置而进行不需要驱动所述第2割刀的收割作业。在不需要驱动所述第2割刀的收割作业中,不必拆下所述第2割刀或者其驱动机构等,因此,能够容易地分别应用于需要所述第2割刀的收割作业和不需要所述第2割刀的收割作业。
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该联合收割机包括用于拉设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的张力构件,在所述收割装置的驱动路径的机外侧借助所述张力构件配置第2割刀驱动链,并且该联合收割机包括用于支承机体外侧罩的罩支承框架,在所述罩支承框架上配置所述张力构件,从机外侧操作所述张力构件而能够装拆第2割刀驱动链,因此,作业者位于所述收割装置的配置有驱动路径的机体一侧方的机外侧,能够利用所述张力构件的操作放松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而拆下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即,能够从机外侧简单地执行拆下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的操作,能够进行不需要驱动所述第2割刀的收割作业,并且能够低成本地构成所述第2割刀的驱动结构。
采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与驾驶坐席相反的喂入室侧面配置所述收割装置用的正反转切换壳,在所述正反转切换壳的收割输入轴上配置收割从动链轮和割刀驱动链轮,在所述收割从动链轮的机外侧轴支承所述割刀驱动链轮,因此,能够利用所述正反转切换壳高刚性地轴支承所述收割从动链轮和第2割刀驱动链轮。此外,在所述收割从动链轮安装于所述正反转切换壳的状态下,能够在正反转切换壳上装拆第2割刀驱动链轮,能够提升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的装拆作业性或者所述第2割刀的维护作业性等。
采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该联合收割机是这样的结构:设有左侧框架、右侧框架、中央框架,借助所述各框架在所述行驶机体上安装所述第2割刀,该联合收割机包括借助连接轴以弯折自由的方式形成的弹压连杆机构,在所述中央框架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一端侧,并且在所述行驶机体上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侧,在所述第2割刀的对地高度为预定以下程度时,使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弯折连结部抵接于所述中央框架下表面,因此,能够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后方向上以长尺寸形成所述弹压连杆机构。即,所述弹压连杆机构可以利用伸缩行程较大的拉伸弹簧,能够利用弹压系数较小的多根拉伸弹簧确保很大的弹压力,因此,能够提升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低成本地构成所述弹压连杆机构。
采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所述行驶机体上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设置构成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滑动棒体,利用弹簧力将所述滑动棒体的前端侧弹压于所述中央框架,并且在所述中央框架上通过构成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支承连杆体连结所述滑动棒体的前端侧,在所述滑动棒体停止在最大突出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承连杆体展开动作,所述第2割刀追随所述收割装置而上升,因此,能够在所述中央框架的下表面侧紧凑地配置所述支承连杆体,并且能够将所述滑动棒体和拉伸弹簧(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等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扁平的水平姿态紧凑地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上。
采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所述收割装置的喂入室左侧面配置升降引导体,在与驾驶坐席相反侧的所述左侧框架上经由连动体连结所述升降引导体,所述第2割刀相对于所述收割装置在所述升降引导体的限制范围内独立地升降运动,因此,在所述喂入室左侧面用螺栓连结所述升降引导体,能够低成本地构成所述升降引导体等升降引导机构,并且能够形成为短尺寸而轻量地构成所述连动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其右侧视图。
图3是其俯视图。
图4是从斜前方看到的脱粒装置前部和第2割刀部的立体图。
图5是联合收割机的驱动系统图。
图6是第2割刀部的左侧视图。
图7是第2割刀部的右侧视图。
图8是第2割刀部的俯视图。
图9是第2割刀部的主视图。
图10是第2割刀部的左侧剖面说明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第2割刀支承连杆机构的立体图。
图13是第2割刀驱动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应用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图面(图1~图4)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图2是其右侧视图,图3是其俯视图,图4是其左侧立体图。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联合收割机的概略结构。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朝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而言的左侧简称作左侧,同样将朝向前进方向而言的右侧简称作右侧。
如图1~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包括利用作为行驶部的橡胶履带制的左右一对履带2支承的行驶机体1。用于收割并装入稻子(或者麦子或者大豆或者玉米)等未收割秸秆的收割装置3,利用单动式的升降用液压缸4以能够升降调节的方式安装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
在行驶机体1的左侧搭载用于对从收割装置3供给来的收割秸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9。在脱粒装置9的下部配置用于进行能够摇动清选和风清选的谷粒清选机构10。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右侧搭载供操作者搭乘的驾驶台5。将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7配置于驾驶台5(驾驶坐席42的下方)。在驾驶台5的后方(行驶机体1的右侧)配置用于自脱粒装置9取出谷粒的谷物箱6和用于朝向货车货箱(或者集装箱等)排出谷物箱6内的谷粒的谷粒排出输送机8。使谷粒排出输送机8向机外侧方倾倒,利用谷粒排出输送机8搬出谷物箱6内的谷粒。
收割装置3包括与脱粒装置9前部的脱粒口9a连通的喂入室11和连结设置于喂入室11的前端的横长铲斗状的谷物割台12。将拢入搅龙13(平台搅龙)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在谷物割台12内。在拢入搅龙13的前部上方配置带有耙齿杆的拢入拨禾轮14。在谷物割台12的前部配置推子状的第1割刀15。在谷物割台12前部的左右两侧突出设置左右的分禾体16。此外,在喂入室11的内部设置供给输送机17。在供给输送机17的送进终端侧(脱粒口9a)设置收割秸秆投入用搅拌器18(前转头)。另外,喂入室11的下表面部和行驶机体1的前端部经由升降用液压缸4连结,利用升降用液压缸4使收割装置3以后述的收割输入轴89(喂入室输送机轴)为升降支点而进行升降运动。
利用上述结构,左右的分禾体16之间的未收割秸秆的穗尖侧被拢入拨禾轮14拢入,未收割秸秆的秆侧被第1割刀15收割,利用拢入搅龙13的旋转驱动使收割秸秆聚集在谷物割台12的左右宽度的靠中央部的喂入室11入口附近。利用供给输送机17输送谷物割台12的收割秸秆的全部量,利用搅拌器18将其投入到脱粒装置9的脱粒口9a。另外,也可以包括用于使谷物割台12绕水平控制支点轴转动的水平控制用液压缸(省略图示),利用所述水平控制用液压缸调节谷物割台12的左右方向的倾斜,将谷物割台12、第1割刀15以及拢入拨禾轮14相对于农田面水平地支承。
此外,如图1、图3所示,在脱粒装置9的脱粒室内设置能够旋转的脱粒滚筒21。在沿行驶机体1的前后方向延长的脱粒滚筒轴20上轴支承脱粒滚筒21。在脱粒滚筒21的下方侧拉设用于使谷粒漏下的接受网24。另外,在脱粒滚筒21前部的外周面,朝向半径方向外方突出设有螺旋状的螺旋叶片状的引入叶片25。
利用上述结构,由搅拌器18从脱粒口9a投入的收割秸秆一边利用脱粒滚筒21的旋转被朝向行驶机体1的后方输送,一边在脱粒滚筒21和接受网24之间等混匀而脱粒。比接受网24的网眼小的谷粒等脱粒物从接受网24漏下。未从接受网24漏下的排秆屑等利用脱粒滚筒21的输送作用从脱粒装置9后部的排尘口23被排出到农田。
另外,在脱粒滚筒21的上方侧枢接安装有用于调节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的、能够转动的多个脱壳阀(省略图示)。通过调整所述脱壳阀(日文:送塵弁)的角度,能够根据收割秸秆的品种、性状相应地调节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滞留时间)。另一方面,作为配置在脱粒装置9的下方的谷粒清选机构10,包括具有谷物盘、颖壳筛、谷物筛以及逐稿器等的比重清选用的摆动清选盘26。
此外,作为谷粒清选机构10,包括用于向摆动清选盘26供给清选风的扬谷风扇29等。利用脱粒滚筒21脱粒而从接受网24漏下来的脱粒物,在摆动清选盘26的比重清选作用和扬谷风扇29的风清选作用下,被清选为谷粒(精粒等一次物)、谷粒和谷物秆的混合物(带有枝梗的谷粒等二次物)、以及排秆屑等而被取出。
在摆动清选盘26的下侧方,作为谷粒清选机构10包括一级输送机机构30和二级输送机机构31。利用摆动清选盘26和扬谷风扇29的清选,从摆动清选盘26落下来的谷粒(一次物)利用一级输送机机构30和扬粒输送机32被收集在谷物箱6中。谷粒和谷物秆的混合物(二次物)经过二级输送机机构31和二级回收输送机33等返回到摆动清选盘26的清选始端侧,利用摆动清选盘26被再次清选。将排秆屑等从行驶机体1后部的排尘口23排出到农田。
并且,如图1~图3所示,在驾驶台5上配置有操纵柱41和供操作者乘坐的驾驶坐席42。在操纵柱41上配置有用于变更行驶机体1的进路的操纵杆43、用于切换行驶机体1的移动速度的主变速杆44和副变速杆45、用于操作收割装置3使其驱动或者停止的收割离合器杆46、以及用于操作脱粒装置9使其驱动或者停止的脱粒离合器杆47。此外,在驾驶台5的上方侧借助遮阳板支柱48安装有遮阳用的屋檐体49。
如图1、图2所示,在行驶机体1的下表面侧配置有左右的履带框架50。在履带框架50上设有用于向履带2传递发动机7的动力的驱动链轮51、用于维持履带2的张力的张力辊52、用于将履带2的接地侧保持为接地状态的多个支重轮53、以及用于保持履带2的非接地侧的中间辊54。利用所述驱动链轮51支承履带2的前侧,利用张力辊23支承履带2的后侧,利用支重轮53支承履带2的接地侧,利用中间辊54支承履带2的非接地侧。
接着,参照图5说明联合收割机的驱动结构。如图5所示,在变速箱63中设有具有未图示的行驶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行驶变速用的液压无极变速机64。在行驶机体1前部的右侧上表面搭载发动机7,在发动机7左侧的行驶机体1前部配置变速箱63。此外,通过发动机输出带67连结自发动机7向左侧方突出的输出轴65和自变速箱63向左侧方突出的输入轴66。另外,将冷却风扇69和用于驱动升降用液压缸4等的供给泵68配置在发动机7上,利用发动机7驱动供给泵68和冷却风扇69。
并且,包括用于轴支承脱粒滚筒轴20的前端侧的脱粒滚筒驱动壳71。在脱粒装置9的前表面壁体设有脱粒滚筒驱动壳71。此外,将用于驱动所述收割装置3和脱粒滚筒21的中间轴72轴支承在脱粒滚筒驱动壳71上。在轴支承着扬谷风扇29的扬谷轴76的右侧端部设有扬谷输入皮带轮83。在发动机7的输出轴65上通过兼作张力辊的脱粒离合器84和脱粒驱动带85连结扬谷轴76右侧端部的扬谷输入皮带轮83。即,在发动机7的输出轴65上经由脱粒驱动带85连结扬谷轴76。而且,在扬谷轴76的距发动机7较远的一侧的左侧端部设有脱粒滚筒驱动皮带轮86。
此外,在中间轴72的距发动机7较远的一侧的左侧端部配置中间输入皮带轮88。在脱粒滚筒驱动皮带轮86上经由常伸展状的脱粒滚筒驱动带87连结中间轴72左侧端部的中间输入皮带轮88。在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中间轴72的右侧端部经由锥齿轮机构75连结脱粒滚筒轴20的前端侧。从扬谷轴76经由中间轴72向脱粒滚筒轴20的前端侧传递发动机7的动力,驱动脱粒滚筒21使其向一个方向旋转。
即,通过操作者操作脱粒离合器杆47,接通断开控制脱粒离合器84。利用脱粒离合器84的接通操作,经由中间轴72驱动脱粒滚筒21,利用脱粒滚筒21连续地将从搅拌器18投入的秸秆脱粒。
并且,在一级输送机机构30的一级输送机轴77的左侧端部和二级输送机机构31的二级输送机轴78的左侧端部经由输送机驱动带111连结扬谷轴76的左侧端部。在轴支承着摆动清选盘26后部的曲轴状的摆动驱动轴79的左侧端部,经由摆动清选带112连结二级输送机轴78的左侧端部。另外,通过一级输送机轴77驱动扬粒输送机32,将一级输送机机构30的一级清选谷粒收集在谷物箱6中。此外,经由二级输送机轴78驱动二级回收输送机33,使二级输送机机构31的混合有排秆屑的二级清选谷粒(二次物)返回到摆动清选盘26的上表面侧。
另一方面,包括用于轴支承搅拌器18的搅拌器轴82。在中间轴72的左侧端部经由收割驱动带114和张力皮带轮形收割离合器115连结搅拌器轴82的左侧端部。包括用于轴支承供给输送机17的送进终端侧的作为输送机输入轴的收割输入轴89。在收割输入轴89的左侧端部设有作为收割输入轴89的轴承部件的正反转切换壳121。向正反转切换壳121内插入收割输入轴89的左侧端部,并且将正反转传递轴122和正反转切换轴123设置于正反转切换壳121。另外,将收割输入轴89和正反转传递轴122配置在大致同一个轴心线上。此外,在搅拌器轴82上经由收割驱动链116、收割驱动链轮117、收割从动链轮118连结正反转传递轴122的左侧端部。
如图5所示,在所述谷物割台12上设有割台驱动轴91。在割台驱动轴91上通过割台驱动链90连结收割输入轴89的右侧端部。包括用于轴支承拢入搅龙13的拢入轴93。在拢入轴93上经由拢入驱动链92连结割台驱动轴91。
此外,包括用于轴支承拢入拨禾轮14的拨禾轮轴94。在拨禾轮轴94上经由中间轴95和拨禾轮驱动链96、97连结割台驱动轴91。在割台驱动轴91的右侧端部通过第1割刀驱动曲轴机构98连结第1割刀15。利用收割离合器242的接通或断开操作,驱动供给输送机17、拢入搅龙13、拢入拨禾轮14、以及第1割刀15,连续地收割农田的未收割秸秆的穗尖侧。
如图5所示,在正反转切换壳121内部设有一体形成于正反转传递轴122的正转用锥齿轮124、以旋转自由的方式轴支承在收割输入轴89上的反转用锥齿轮125、以及使反转用锥齿轮125连结于正转用锥齿轮124的中间锥齿轮126。使中间锥齿轮126始终啮合于正转用锥齿轮124和反转用锥齿轮125。另一方面,将滑动件127以滑动自由的方式花键卡合轴支承于收割输入轴89。借助爪离合器形状的正转离合器128将滑动件127构成为能够自正转用锥齿轮124脱离且能够卡合于该正转用锥齿轮124,并且借助爪离合器形状的反转离合器129将滑动件127构成为能够自反转用锥齿轮125脱离且能够卡合于该反转用锥齿轮125。
此外,包括用于操作滑动件127使其滑动的正反转切换轴123,在正反转切换轴123上设有正反转切换臂130,使正反转切换臂130摆动,使正反转切换轴123转动,使滑动件127连接于正转用锥齿轮124或反转用锥齿轮125或者脱离该正转用锥齿轮124或该反转用锥齿轮125,经由正转离合器128或反转离合器129将滑动件127择一地卡定于正转用锥齿轮124或反转用锥齿轮125,使收割输入轴89正转连结或者反转连结于正反转传递轴122。
并且,如图4、图6、图7所示,在脱粒装置9的前方,在行驶机体1上竖立设有左右的收割支柱211。在左右的收割支柱211上借助左右的收割轴承体212以旋转自由的方式轴支承收割输入轴89的两端部。在收割支柱211上用螺栓连结收割轴承体212。在左收割支柱211上用螺栓连结正反转切换壳121。
在左右的收割支柱211上经由收割输入轴89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喂入室11的后端部。经由喂入室11,将收割装置3整体以能够升降运动的方式支承在收割输入轴89上。另外,借助搅拌器轴82将搅拌器18轴支承在左右的收割支柱211之间。
另外,在用于切换所述滑动件127的正反转切换臂130上通过未图示的操作棒连结作为正反转切换操作工具的正反转切换杆(省略图示)。在右收割支柱211的右侧面借助杆支承用的托架体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正反转切换杆。在右收割支柱211和驾驶台5之间配置所述正反转切换杆。乘坐在驾驶坐席42上的操作者能够用左手切换操作所述正反转切换杆。
利用上述结构,操作者操作所述正反转切换杆,经由正转离合器128使滑动件127卡合于正转用锥齿轮124,将收割输入轴89正转连结于正反转传递轴122,在该状态下,操作者接通操作脱粒离合器84而使脱粒装置9工作,并且接通操作收割离合器115而使收割装置3工作,连续地收割农田的秸秆并使其脱粒,将谷粒收集在谷物箱6中。
另一方面,在所述收割作业过程中,在收割秸秆堵塞喂入室11或者搅拌器18等而停滞的情况下,首先,操作者操作所述正反转切换杆,经由反转离合器129使滑动件127卡合于反转用锥齿轮125,使收割输入轴89反转连结于正反转传递轴122,在该状态下,接通操作脱粒离合器84和收割离合器115,使供给输送机17(收割装置3)反转动作,使堵在喂入室11内等的秸秆逆向返回移动到谷物割台12侧,将堵在喂入室11内等的秸秆从谷物割台12侧取出到外部。
并且,如图5所示,在发动机7的输出轴65上经由张力皮带轮状的搅龙离合器56和搅龙驱动带57连结搅龙驱动轴58的右侧端部。在搅龙驱动轴58的左侧端部经由锥齿轮机构59连结谷物箱6底部的横送进搅龙60前端侧。在横送进搅龙60的后端侧经由锥齿轮机构61连结谷粒排出输送机8的纵送进搅龙62。
此外,包括用于接通或断开操作所述搅龙离合器56的谷粒排出杆55。在谷物箱6前表面侧和驾驶坐席42之间谷配置粒排出杆55,操作者能够从驾驶坐席42侧操作谷粒排出杆55。
接着,参照图4~图10说明第2割刀的安装结构和驱动结构。如图4、图6~图10所示,包括形成为与推子状的第1割刀大致相同的长度形状的推子状的第2割刀133。此外,作为在行驶机体1上安装第2割刀133的升降支承体,包括左侧框架134、右侧框架135、中央框架136。左侧框架134、右侧框架135、中央框架136由四边形钢管形成。在左侧框架134、右侧框架135、中央框架136的顶端侧固定有第2割刀台137。在第2割刀台137的两端部设有左右的接地橇体138。在第2割刀台137中的、左右的接地橇体138之间安装有第2割刀133。
另一方面,在行驶机体1前部的左侧部经由左侧支承框架体146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结左侧轴承体147,在左侧轴承体147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左侧框架134的基端侧,并且在行驶机体1的驾驶台框架1a中的右侧部经由右侧支承框架体148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结右侧轴承体139,在右侧轴承体139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右侧框架135的基端侧。此外,在行驶机体1前侧的左右宽度中央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结中央支承框架体140,从行驶机体1的前侧部朝向前方突出设有支承框架体140。在支承框架体140的前端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结中央轴承体141,在中央轴承体141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中央框架136的基端侧。
并且,在喂入室11和左侧框架134之间设有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第2割刀支承机构)。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具有高度调整下框架151和高度调整上框架152。在喂入室11的左侧面固定高度调整上框架152的一端侧,在高度调整上框架152的另一端侧以能够在恒定范围内游动的方式连结高度调整下框架151的一端侧。在左侧框架134的上表面侧经由下侧轴体15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高度调整下框架151的另一端侧。第2割刀133以能够相对于喂入室11升降运动恒定高度的方式被支承于。即,构成为在喂入室11左侧面配置作为升降引导体的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在与驾驶坐席42相反侧的左侧框架134上经由下侧轴体153(连动体)连结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第2割刀133相对于收割装置3在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的限制范围内独立地升降运动。
如图8、图10~图12所示,包括用于减轻第2割刀133的支承载荷而将接地橇体138的接地压力保持在预定以下程度的弹压连杆机构157。弹压连杆机构157具有圆棒状的滑动棒体158和一对平板形的支承连杆体159。在中央框架136的基端侧下表面固定长孔形成体160,在动配合支承于长孔形成体160的游动轴161上连结一对支承连杆体159的一端侧。并且,在一对支承连杆体159的另一端侧固定挡板体162,并且在该支承连杆体159的另一端侧经由连接轴163以弯折自由的方式连结滑动棒体158的一端侧,将滑动棒体158的另一端侧朝向行驶机体1的后方侧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此外,包括将其左右两端侧连结于左右的履带框架50的前下部框架1c。在前下部框架1c的前表面侧固定托架165,在托架165的前表面侧,从前方侧以能够装拆的方式用螺栓连结支承台166的前端部,并且将支承台166的后端侧从前下部框架1c的上表面侧朝向后方延伸设置。在支承台166的水平的上表面(前后宽度中间)固定有在前后方向上长尺寸的圆管状的支承筒体167,使滑动棒体158在前后方向上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贯通支承筒体167。在滑动棒体158的自支承筒体167向后方突出的后端侧借助张力调节螺栓168和螺母169固定有后部弹簧座体170,在支承台166后端侧的前部弹簧座部166a和后部弹簧座体170之间拉设有拉伸弹簧形状的左右一对浮动弹簧164。
而且,设定浮动弹簧164对于中央框架136的弹压力,使得包含左侧框架134、右侧框架135、中央框架136、第2割刀133的第2割刀机构156的支承载荷和浮动弹簧164的顶起弹性力大致一致。将滑动棒体158的前端侧从前下部框架1c朝向前方延伸设置,使挡板体162从下方侧抵接于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中央框架136中的中间下表面侧,使左右的接地橇体138在农田的表面滑动地移动,利用第2割刀133切断第1割刀割剩下的根部侧的秆,使残留在农田中的残根的高度大致均匀。
即,在行驶机体1上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设置作为弹压连杆机构157的滑动棒体158,利用浮动弹簧164的力将滑动棒体158的前端侧弹压于中央框架136,并且在中央框架136上经由作为弹压连杆机构157的支承连杆体159连结滑动棒体158的前端侧,在滑动棒体158停止在最大突出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承连杆体159展开动作,第2割刀133追随收割装置3而上升。
换言之,借助连接轴163以弯折自由的方式形成弹压连杆机构157,在中央框架136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弹压连杆机构157的一端侧,并且在行驶机体1上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弹压连杆机构157的另一端侧,在第2割刀133的对地高度为预定以下时,使弹压连杆机构157的弯折连结部抵接于中央框架136下表面,利用浮动弹簧164的力支承第2割刀机构156,减轻接地橇体138的接地压力。
另外,在收割装置3较高地抬起到路上行驶位置(非作业位置)的情况下,在喂入室11上通过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连结有第2割刀机构156的状态下,第2割刀机构156也上升,中央框架136的下表面自挡板体162离开。在这种情况下,用螺栓连结于滑动棒体158的止动件171抵接于支承筒体167的后端,能够阻止滑动棒体158和挡板体162向前方移动。此外,在后部弹簧座体170上固定张力调节量规172的后端,与滑动棒体158平行地向前方延伸设置张力调节量规172的前端侧,一边观看张力调节量规172、一边操作张力调节螺母,调节浮动弹簧164的张力(滑动棒体158的弹压支承力)。
如图1、图4、图6~图12所示,联合收割机包括设有第1割刀15的收割装置3、具有脱粒滚筒21的脱粒装置9、设有发动机7和驾驶坐席42的行驶机体1、以及用于切断第1割刀15的残秆的第2割刀133,设有左侧框架134、右侧框架135、中央框架136,在行驶机体1上借助各框架134~136安装第2割刀133,其中,该联合收割机包括借助连接轴163以弯折自由的方式形成的弹压连杆机构157,在中央框架136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弹压连杆机构157的一端侧,并且行驶机体1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弹压连杆机构157的另一端侧,在第2割刀133的对地高度是预定以下时,使弹压连杆机构157的弯折连结部抵接于中央框架136下表面。因而,能够在行驶机体1的前后方向上以长尺寸形成弹压连杆机构157。即,弹压连杆机构157可以利用伸缩行程较大的拉伸弹簧(浮动弹簧164),能够利用弹压系数较小的多根拉伸弹簧(浮动弹簧164)确保很大的弹压力,因此,能够提升弹压连杆机构157的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低成本地构成弹压连杆机构157。
如图4、图6~图12所示,在行驶机体1上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设置作为弹压连杆机构157的滑动棒体158,利用浮动弹簧164的力将滑动棒体158的前端侧弹压于中央框架136,并且在中央框架136上经由作为弹压连杆机构157的支承连杆体159连结滑动棒体158的前端侧,在滑动棒体158停止在最大突出位置的状态下,支承连杆体159展开动作,第2割刀133追随收割装置3而上升。因而,能够在中央框架136的下表面侧紧凑地配置支承连杆体159,并且能够将滑动棒体158和拉伸弹簧形浮动弹簧164(弹压连杆机构157)等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扁平的水平姿态紧凑地配置在行驶机体1上。
如图4、图6~图12所示,在收割装置3的喂入室11左侧面配置作为升降引导体的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在与驾驶坐席42相反侧的左侧框架134上经由作为连动体的下侧轴体153连结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第2割刀133相对于收割装置3在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的限制范围内独立地升降运动。因而,在喂入室11左侧面用螺栓连结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能够低成本地构成第2割刀高度调整机构150等升降引导机构,并且能够形成为短尺寸而轻量地构成下侧轴体153。
并且,如图4~图9、图13所示,包括用于从所述正反转切换壳121向第2割刀133传递驱动力的第2割刀驱动机构173。第2割刀驱动机构173具有与用于向第2割刀133传递驱动力的正反转传递轴122连结的偏心旋转轴174和与偏心旋转轴174连结的第2割刀驱动曲轴机构175。
第2割刀驱动曲轴机构175具有设置于偏心旋转轴174的偏心旋转体176、经由摆动转换体177连结于偏心旋转体176的摆动旋转轴178、连结于摆动旋转轴178的摆动驱动臂179、以及用于将第2割刀133连结于摆动驱动臂179的推拉棒180。将偏心旋转轴174的一个方向旋转转换为摆动旋转轴178的摆动旋转(在恒定范围内正反转的往复旋转),使摆动驱动臂179摆动,通过推拉棒180使第2割刀133往复滑动,利用第2割刀133切断农田的秸秆。
另外,在左侧框架134的前端侧竖立设置轴承支柱183,借助轴承184在轴承支柱183上轴支承摆动旋转轴178的前端侧。此外,第2割刀驱动曲轴机构175配置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支承于左侧框架134的第2割刀驱动罩185内。
并且,如图4~图9、图13所示,第2割刀驱动机构173具有用于向偏心旋转轴174传递正反转传递轴122的旋转力的第2割刀驱动链191、以及用于拉设第2割刀驱动链191的割刀驱动链轮192和割刀从动链轮193。在正反转传递轴122中的收割从动链轮118的外侧轴支承割刀驱动链轮192,并且在偏心旋转轴174上轴支承割刀从动链轮193,在各链轮192、193之间拉设第2割刀驱动链191。即,在与驾驶坐席42相反的喂入室11侧面配置收割装置3用的反转切换壳121,在反转切换壳121的收割输入轴89上借助正反转传递轴122配置收割从动链轮118和割刀驱动链轮192,在收割从动链轮118的机外侧轴支承割刀驱动链轮192。
另一方面,在设有正反转切换壳121的左收割支柱211的机外侧面固定圆管状的罩支承框架194的两端部,与左收割支柱211的机外侧面平行地延伸设置罩支承框架194的中间部。在罩支承框架194上固定钩臂195,将脱粒侧面罩196的罩钩197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卡定于钩臂195,在脱粒装置9的左侧外表面借助罩支承框架194支承脱粒侧面罩196。
此外,包括用于使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191拉紧的常拉状的张力构件198。在罩支承框架194上固定安装台199,用螺栓200将张力构件198以能够调节位置的方式连结于安装台199。在收割装置3的驱动路径(收割驱动链116)的机外侧借助张力构件198配置第2割刀驱动链191,并且包括用于支承作为机体外侧罩的脱粒侧面罩196的罩支承框架194,在罩支承框架194上配置张力构件198,从机外侧操作张力构件198而能够装拆第2割刀驱动链191。即,在收割装置3的驱动路径(收割驱动链116)的机外侧配置第2割刀驱动机构173,能够从机外侧执行用于使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191的驱动传递力断开或连接的离合器操作(张力构件198的操作)。
利用上述结构,通过利用收割离合器115的接通操作驱动收割装置3,第2割刀133与第1割刀15一同工作,利用第1割刀15收割农田的未收割秸秆的穗尖侧,将该秸秆的穗尖侧从喂入室11搬入到脱粒装置9,将谷粒从谷粒清选机构10取出到谷物箱6。另一方面,利用第2割刀133将残留在被第1割刀15收割了农田秸秆的轨迹中的残根切断为适当高度,使在收获作业之后残留在农田中残根的高度对齐为大致恒定高度。通过降低收获作业之后残留在农田中的残根的高度,能够提升农田的后处理作业(耕耘作业等)性。
此外,使秸秆切断位置(作业姿态)的第2割刀133转移到收纳位置(非作业姿态),相对于农田的残根等将第2割刀133收起为非作用状态,执行不必使残根高度对齐的短秆收割作业等,在这种情况等时,通过放松张力构件198而拆下第2割刀驱动链191,能够在使第2割刀133停止的状态下驱动收割装置3而执行收割作业。
如图1、图4~图9所示,联合收割机包括设有第1割刀15的收割装置3、具有脱粒滚筒21的脱粒装置9、设有发动机7和驾驶坐席42的行驶机体1、以及用于切断第1割刀15的残秆的第2割刀133,将收割驱动力的一部分经由第2割刀驱动链191传递到第2割刀133,其中,在收割装置3的驱动路径的机外侧配置第2割刀驱动机构173,能够从机外侧执行第2割刀驱动机构173的离合器操作。因而,能够从机外侧简单地执行第2割刀驱动机构173的离合器操作,在使第2割刀133停止的状态下,能够驱动收割装置3而进行不需要驱动第2割刀133的收割作业。在不需要驱动第2割刀133的收割作业中,不必拆下第2割刀133或者其驱动机构173等,因此,能够容易地分别应用于需要第2割刀133的收割作业和不需要第2割刀133的收割作业。
如图4~图9所示,包括用于拉设第2割刀驱动链191的张力构件198,在收割装置3的驱动路径(收割驱动链116)的机外侧借助张力构件198配置第2割刀驱动链191,并且包括用于支承作为机体外侧罩的脱粒侧面罩196的罩支承框架194,在罩支承框架194上配置张力构件198,从机外侧操作张力构件198而能够装拆第2割刀驱动链191。因而,作业者位于收割装置3的配置有驱动路径(收割驱动链116)的机体一侧方的机外侧,能够利用张力构件198的操作放松第2割刀驱动链191而拆下第2割刀驱动链191。即,能够从机外侧简单地执行第2割刀驱动链191的操作,能够进行不需要驱动第2割刀133的收割作业,并且能够低成本地构成第2割刀133的驱动结构。
如图1、图4~图9所示,在与驾驶坐席42相反的喂入室11侧面配置收割装置3用的正反转切换壳121,在正反转切换壳121的收割输入轴89上配置收割从动链轮118和割刀驱动链轮192,在收割从动链轮118的机外侧轴支承割刀驱动链轮192。因而,能够利用正反转切换壳121高刚性地轴支承收割从动链轮118和第2割刀驱动链轮192。此外,在收割从动链轮118安装于正反转切换壳121的状态下,能够在正反转切换壳121上装拆第2割刀驱动链轮192,能够提升第2割刀驱动链191的装拆作业性或者第2割刀133的维护作业性等。
附图标记说明
1、行驶机体;3、收割装置;7、发动机;9、脱粒装置;11、喂入室;15、第1割刀;21、脱粒滚筒;42、驾驶坐席;89、收割输入轴;116、收割驱动链(收割装置的驱动路径);118、收割从动链轮;121、正反转切换壳;133、第2割刀;173、第2割刀驱动机构;191、第2割刀驱动链;192、割刀驱动链轮;194、罩支承框架;196、脱粒侧面罩;198、张力构件。

Claims (6)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包括设有第1割刀的收割装置、具有脱粒滚筒的脱粒装置、设有发动机和驾驶坐席的行驶机体、以及用于切断第1割刀的残秆的第2割刀,该联合收割机将收割驱动力的一部分经由第2割刀驱动链传递到所述第2割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割装置的驱动路径的机外侧配置第2割刀驱动机构,能够从机外侧执行用于使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的驱动传递力断开或连接的离合器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包括用于拉设所述第2割刀驱动链的张力构件,在所述收割装置的驱动路径的机外侧借助所述张力构件配置第2割刀驱动链,并且该联合收割机包括用于支承机体外侧罩的罩支承框架,在所述罩支承框架上配置所述张力构件,从机外侧操作所述张力构件而能够装拆第2割刀驱动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与驾驶坐席相反的喂入室侧面配置所述收割装置用的正反转切换壳,在所述正反转切换壳的收割输入轴上配置收割从动链轮和割刀驱动链轮,在所述收割从动链轮的机外侧轴支承所述割刀驱动链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该联合收割机设有左侧框架、右侧框架、中央框架,借助所述各框架在所述行驶机体上安装所述第2割刀,
该联合收割机包括借助连接轴以弯折自由的方式形成的弹压连杆机构,在所述中央框架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一端侧,并且在所述行驶机体上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侧,在所述第2割刀的对地高度为预定以下时,使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弯折连结部抵接于所述中央框架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行驶机体上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设置构成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滑动棒体,利用弹簧力将所述滑动棒体的前端侧弹压于所述中央框架,并且在所述中央框架上经由构成所述弹压连杆机构的支承连杆体连结所述滑动棒体的前端侧,在所述滑动棒体停止在最大突出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承连杆体展开动作,所述第2割刀追随所述收割装置而上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割装置的喂入室左侧面配置升降引导体,在与驾驶坐席相反侧的所述左侧框架上经由连动体连结所述升降引导体,所述第2割刀相对于所述收割装置在所述升降引导体的限制范围内独立地升降运动。
CN201380059461.XA 2012-11-16 2013-11-14 联合收割机 Pending CN1047807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2000A JP2014100067A (ja) 2012-11-16 2012-11-16 コンバイン
JP2012-252000 2012-11-16
PCT/JP2013/080786 WO2014077317A1 (ja) 2012-11-16 2013-11-14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0753A true CN104780753A (zh) 2015-07-15

Family

ID=50731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9461.XA Pending CN104780753A (zh) 2012-11-16 2013-11-14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00067A (zh)
CN (1) CN104780753A (zh)
WO (1) WO20140773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2679A (zh) * 2016-03-28 2018-11-23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66086B2 (ja) * 2015-07-22 2020-03-13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830A (zh) * 2007-02-28 2008-09-03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1263761A (zh) * 2007-03-13 2008-09-1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CN101669421A (zh) * 2008-09-12 2010-03-17 株式会社久保田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CN101810078A (zh) * 2009-02-24 2010-08-2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JP2011024523A (ja) * 2009-07-28 2011-02-10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2011188747A (ja) * 2010-03-11 2011-09-29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0937Y2 (ja) * 1991-09-03 1997-10-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JP2505697B2 (ja) * 1993-07-14 1996-06-12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汎用形コンバイン
JPH08802U (ja) * 1994-12-09 1996-05-21 八鹿鉄工株式会社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のセカンドモア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830A (zh) * 2007-02-28 2008-09-03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1263761A (zh) * 2007-03-13 2008-09-1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CN101669421A (zh) * 2008-09-12 2010-03-17 株式会社久保田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CN101810078A (zh) * 2009-02-24 2010-08-2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JP2011024523A (ja) * 2009-07-28 2011-02-10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2011188747A (ja) * 2010-03-11 2011-09-29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2679A (zh) * 2016-03-28 2018-11-23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77317A1 (ja) 2014-05-22
JP2014100067A (ja)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33128B2 (ja) コンバイン
EP3590321B1 (en)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conveyor belt tension force within an agricultural harvester
CN201630003U (zh) 玉米、大豆联合收割机
CN100566546C (zh) 小型组合式谷物联合收获机
CN105532172A (zh) 一种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
CN201674797U (zh) 多功能小型谷物联合收获机
JP2017023044A (ja) コンバイン
KR20120030350A (ko) 주행차량
CN104780753A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3153656A (ja) コンバイン
JP5843632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7922021B (zh) 履带行驶装置、联合收割机、收割机
JP2011036210A (ja) コンバイン
JP6542107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4135847A (zh) 联合收割机
CN104394682B (zh) 联合收割机
JP5355241B2 (ja) 走行車両
CN209659965U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4100068A (ja) コンバイン
JP601452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3153654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02017139A (ja) コンバインの引起装置
CN202050693U (zh) 模块化微型联合收割机
WO2019082307A1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1055744A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