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2679A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2679A
CN108882679A CN201780011079.XA CN201780011079A CN108882679A CN 108882679 A CN108882679 A CN 108882679A CN 201780011079 A CN201780011079 A CN 201780011079A CN 108882679 A CN108882679 A CN 108882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shaft
rotary body
rotary
width direction
sup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10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2679B (zh
Inventor
乙仓进
桐畑俊纪
森川裕
范竹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2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2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69/06Gea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56Driving mechanisms for the threshing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中,将旋转动力从发动机朝向相对旋转自如地内插于筒状扬谷机轴的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第一侧传递,将旋转动力从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第二侧向支承于第二副轴的第二输入旋转体传递,将旋转动力从以与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二副轴的第三输出旋转体朝向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传递,并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二副轴的第四输出旋转体的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第四输出旋转体朝向割取装置传递。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提出有如下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发动机,其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一侧;脱粒装置,其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比所述发动机更靠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位置;以及割取装置,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其中,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动力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输入,并将旋转动力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
这样,对于利用所述扬谷机轴作为从所述发动机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的传动路径的主传动轴的现有结构而言,既在所谓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中得到利用又在所谓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中得到利用,其中,所谓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在利用割取装置割取的所有穗秆都喂入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内的状态下进行脱粒处理(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所谓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利用进给链装置对由割取装置割取的穗秆进行输送,并且,在仅有所述割取穗秆的穗稍侧突出进入脱粒装置的脱粒室内的状态下进行脱粒处理(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
对于所述现有结构而言,在将所述脱粒装置的所述扬谷机轴兼用作使得动力从所述发动机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的主传动轴这一点上较为有用,但是,另一方面,还存在下述改善点。
即,所述现有结构中,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动力向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内端部传递,将旋转动力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外端部向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脱粒筒传动轴以及摆动筛选驱动轴传递,并将旋转动力从所述脱粒筒传动轴向所述脱粒筒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
该现有结构中,由于所述扬谷机轴作为针对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共用的传动轴而发挥作用,所以存在无法仅独立地对所述扬谷机轴的旋转速度进行变更的问题。
另外,在对所述脱粒筒、所述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时,必须对所述扬谷机轴进行驱动。
即,例如有时为了取出将所述割取装置的供料室内等处填满的割取穗秆而对所述割取装置进行反转驱动,但是,所述现有结构中,在对所述割取装置进行反转驱动时,也必须对所述扬谷机轴进行旋转驱动,从减少燃料消耗的观点考虑仍存有改善的余地。
此外,所述现有结构中,还存在对长条的所述扬谷机轴施加有较大载荷的问题。
即,所述扬谷机轴具有在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的下方、且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所述脱粒室贯穿的长度,所述现有结构中,必须使这样的机体宽度方向上的长条状的所述扬谷机轴整体都形成为能够耐受对所述脱粒筒进行驱动的动力、对所述摆动筛选机构进行驱动的动力以及对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动力的合力的强度,此外,对所述扬谷机轴的两端进行支承的部分也必须形成为能够耐受对所述扬谷机轴所施加的载荷的强度,结果导致成本高涨。
另外,还提出了如下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发动机,其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一侧;脱粒装置,其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比所述发动机更靠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位置;以及割取装置,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其中,所述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在比所述脱粒装置更靠前方的位置以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以及另一侧从所述脱粒装置朝向机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状态设置有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副轴,将旋转动力从所述发动机朝向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传递,将旋转动力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朝向所述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传递,并将旋转动力从所述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朝向所述脱粒筒、所述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参照下述专利文献3)。
另一现有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必须在比所述脱粒装置更靠前方的位置确保比所述脱粒装置的机体宽度方向长度更长的所述副轴的设置空间,从而导致传动构造的大型化。
另外,还存在以下问题:长条的所述副轴整体必须形成为能够耐受对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进行驱动的动力、对所述摆动筛选机构进行驱动的动力以及对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的动力的合力的强度,从而导致成本高涨。
此外,为了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取出针对所述脱粒筒、所述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的驱动力,与所述现有结构同样地,在对所述脱粒筒、所述摆动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时,必须对所述扬谷机轴进行驱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35557号
专利文献2:授权实用新型第25390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52856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将旋转动力从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一侧的发动机朝向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的脱粒装置、以及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的割取装置传递,能够容易地对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的传动状态进行变更而不会对朝向所述割取装置的传动状态造成影响。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发动机配置于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且配置于在前部所设置的驾驶部的下方,脱粒装置配置于所述驾驶部以及在所述驾驶部的后方所设置的谷粒贮存部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割取装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与所述行驶机体连结,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所述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设为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筒轴,在所述扬谷机轴以机体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第二侧从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分别向外侧延伸的状态绕轴线相对旋转自如地内插有第一副轴,以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端侧对置的方式沿着机体宽度方向而配置有第二副轴,将旋转动力从所述发动机经由第一环状体传动机构而向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一侧,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经由包括第二输入旋转体的第二环状体传动机构而向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该第二输入旋转体传递,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三输出旋转体的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向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传递,并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四输出旋转体的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向所述割取装置传递。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设为筒轴,在所述扬谷机轴以机体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第二侧的双方从脱粒室向外侧延伸的状态绕轴线相对旋转自如地内插有第一副轴,以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端侧对置的方式沿着机体宽度方向而配置有第二副轴,将旋转动力从发动机经由第一环状体传动机构而向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一侧能动地传递,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经由包括第二输入旋转体的第二环状体传动机构而向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该第二输入旋转体传递,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三输出旋转体的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向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传递,并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四输出旋转体的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向所述割取装置传递,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的传动状态进行变更而不会对朝向所述割取装置的传动状态造成影响。
特别是由于将旋转动力从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朝向所述扬谷机轴传递的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配置于比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更靠机体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的规格的变更。
所述第二副轴例如支承于所述脱粒装置的前方、且支承于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框。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二环状体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输出旋转体,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以及第二环状体,其卷绕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及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其在比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更靠机体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处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第三输入旋转体,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以及第三环状体,其卷绕于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及所述第三输入旋转体,所述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包括: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其配置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与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之间;以及第四环状体,其卷绕于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
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的第五输出旋转体的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向脱粒装置的摆动筛选机构传递。
所述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其以位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与所述第三输入旋转体之间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第五输入旋转体,其支承于所述摆动筛选机构的摆动筛选轴;以及第五环状体,其卷绕于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及所述第五输入旋转体。
经由所述第四环状体以从所述第二副轴的轴线通过的假想垂直面为基准而对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赋予朝向前方的张力,经由所述第五环状体以从所述第一副轴的轴线通过的假想垂直面为基准而对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赋予朝向后方的张力。
优选地,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以及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由单个旋转体形成,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和所述单个旋转体分体设置。
所述各种结构中,可以以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一侧对置的方式沿着机体宽度方向而配置脱粒筒输入轴。
这种情况下,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一侧经由第六环状体传动机构而向所述脱粒筒输入轴传递,并将旋转动力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轴传递。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发动机配置于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且配置于在前部所设置的驾驶部的下方,脱粒装置配置于所述驾驶部以及在所述驾驶部的后方所设置的谷粒贮存部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割取装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与所述行驶机体连结,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将所述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设为管轴,在所述扬谷机轴以机体宽度方向两侧朝外侧延伸的状态并以能够绕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内插有第一副轴,将旋转动力从所述发动机朝向所述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能动地传递,从所述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取出对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取出对所述脱粒装置的摆动筛选机构、所述扬谷机轴以及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
根据上述结构的所述联合收割机,其构成为:将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设为管轴,在所述扬谷机轴以机体宽度方向两侧朝外侧延伸的状态并以能够绕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内插有第一副轴,将旋转动力从发动机朝向所述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能动地传递,从所述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取出对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取出对所述脱粒装置的摆动筛选机构、所述扬谷机轴以及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因此,能够防止传动载荷向具有与所述脱粒装置的机体宽度方向长度相当的长度的所述扬谷机轴等长条轴集中,并且,能够顺畅地将旋转动力从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一侧的发动机朝向载置于比所述发动机更靠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位置的脱粒装置的脱粒筒、筛选机构以及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的割取装置传递。
优选地,所述联合收割机中,具备沿着机体宽度方向而配置于所述脱粒室的前方的脱粒筒输入轴以及第二副轴。
这种情况下,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经由所述脱粒筒输入轴而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轴能动地传递,并且,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朝向所述第二副轴而能动地传递,并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二副轴朝向所述割取装置以及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能动地传递。
在一个方案中,将用于对所述脱粒装置的摆动筛选机构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二副轴取出。
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将用于对所述脱粒装置的摆动筛选机构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或所述第一副轴取出。
优选地,可以利用拼合带轮式无级变速机构以能够进行无级变速的方式能动地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二副轴朝向所述扬谷机轴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2是从图1的相反侧观察而得到的所述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3是所述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4是所述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示意图。
图5是所述联合收割机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6是所述联合收割机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是沿着图5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5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5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示意图。
图11是所述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变形例的传动示意图。
图12是所述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另一变形例的传动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4中分别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1的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以及传动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所述联合收割机1具备:行驶机体10;左右一对行驶履带20,它们与所述行驶机体10连结;发动机25,其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10;变速器30,其插入安装于从所述发动机25至所述行驶履带20的传动路径;驾驶部40,其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10;割取部100,其与所述行驶机体10的前方连结;脱粒装置200,其对由所述割取部100割取的割取穗秆进行脱粒处理;以及谷粒箱50,其供利用所述脱粒装置200而得到的谷粒贮存。
如图1~图3所示,所述驾驶部40配置于所述行驶机体10的前部且配置于机体宽度方向一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以及另一侧分别意味着朝向所述联合收割机1的前进方向时的右侧及左侧。
所述驾驶部40具有:驾驶席41,其能够供操纵者就坐;以及各种操作部件,它们配置于所述驾驶席41的附近。
所述操作部件包括:转向操作部件42,其对所述联合收割机1的行进方向进行变更;主变速操作部件43及副变速操作部件44,它们对所述联合收割机1的行驶速度进行变更;脱粒离合器操作部件45,其对所述脱粒装置200的驱动及停止进行切换操作;以及割取离合器操作部件46,其对所述割取装置100的驱动及停止进行切换操作。
如图1~图3所示,利用所述驾驶部40下方的空间而将所述发动机25支承于所述行驶机体10。
如图4所示,所述发动机25具有:发动机主体26,其在所述驾驶部40的下方空间支承于所述行驶机体10;第一输出轴27a,其从所述发动机主体26朝向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延伸;以及第二输出轴及第三输出轴27b、27c,它们从所述发动机主体26朝向机体宽度方向一侧延伸。
所述变速器30构成为:对从所述发动机25能动地输入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并将该旋转动力朝向所述一对行驶履带20输出。
如图2~图4所示,所述变速器30在比所述发动机25更靠前方的位置处配置于所述驾驶部40的下方。
详细而言,所述变速器30具有:变速箱体31,其支承于所述行驶机体10;变速器输入轴32,其从所述变速箱体31朝向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延伸;以及变速机构,其对经由所述变速器输入轴32而输入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所述变速机构,所述变速器30具有: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ST)等主变速装置35(参照图4),其与对所述主变速操作部件43的操作相应地进行无级变速;以及齿轮式变速装置等副变速装置(未图示),旋转动力从所述主变速装置35能动地输入至该副变速装置,该副变速装置与对所述副变速操作部件44的操作相应地进行多级变速。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HST35的泵轴作为所述变速器输入轴32而发挥作用。
所述割取装置100升降自如地与所述行驶机体10连结,并能够借助升降用液压缸装置60(参照图1)而对高度进行调节。
另外,将工作油从附设于所述发动机25的液压泵28(参照图4)朝向所述升降用液压缸装置60供给。
如图1~图4所示,所述割取装置100具有:供料室110,其划分出将割取穗秆朝向在所述脱粒装置200的脱粒室201的前部设置的脱粒口输送的输送路径;供给输送机115,其配置在所述供料室110内;横长斗状的谷物收割台120,其与所述供料室110的前端连接;耙拢绞龙125,其配置在所述谷物收割台120内;带搂齿梁的耙拢拔禾轮130,其配置在所述耙拢绞龙125的前方及上方;以及割刀140,其配置在所述耙拢绞龙125的前方及下方。
所述供给输送机115具有:割取输入轴116,其在输送方向末端侧(后侧)沿着机体宽度方向而配置;割取从动轴117,其在输送方向始端侧(前侧)沿着机体宽度方向而配置;驱动侧旋转体118a,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割取输入轴116;从动侧旋转体118b,其支承于所述割取从动轴117;以及输送体118c,其卷绕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118a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118b。
上述结构中,所述升降用液压缸装置60(参照图1)插入安装于所述供料室110的下表面与所述行驶机体10之间,所述割取装置100能够借助所述升降用液压缸装置60而绕所述割取输入轴116进行升降。
另外,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割取装置100还具有左右一对分禾体150,它们从所述谷物收割台120的机体宽度方向两侧朝向前方延伸。
根据所述结构,对于所述左右一对分禾体150之间的未收割穗秆,利用所述耙拢拔禾轮130对穗稍侧进行耙拢,并且,利用所述割刀140对茎秆侧进行割取。
由所述割刀140割取的割取穗秆借助所述耙拢绞龙125而在所述谷物收割台120内朝向所述供料室110的前端开口附近汇集,利用所述供给输送机115将所述割取穗秆从所述供料室110的前端开口朝向后端开口输送、并从所述脱粒口向所述脱粒室201内喂入。
如图1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联合收割机1具有前方旋转件机构160,其将从所述供给输送机115输送来的割取穗秆朝向所述脱粒口送入。
所述前方旋转件机构160具有: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其在所述供给输送机115的输送末端与所述脱粒口201a之间沿着机体宽度方向;以及前方旋转件(脱粒滚筒)16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利用所述前旋转件162将朝向所述供给输送机115的输送末端输送的割取穗秆从所述脱粒口201a向所述脱粒室201内喂入。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所述脱粒装置200具备:所述脱粒室201,其由立起设置于所述行驶机体10的机架形成;脱粒筒轴210,其沿着前后方向而配置;脱粒筒220,其在由所述脱粒筒轴210驱动旋转的状态下收纳于所述脱粒室201内;以及承接网230,其配置在所述脱粒筒220的下方。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脱粒筒220具有:脱粒筒主体221,其具有围绕所述脱粒筒轴210的周壁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脱粒筒轴210;以及脱粒齿222,其立起设置于所述脱粒筒主体221的外周面,不过,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将所述脱粒筒220设为杆式脱粒机(bar thresher)式的结构。
如图1及图3等所示,所述脱粒筒220还具有:截头圆锥状的锥状体225,其设置于所述脱粒筒主体221的前端;以及螺旋叶片226,其以螺旋状设置于所述锥状体225的外周面。
根据所述结构,从所述脱粒口喂入至所述脱粒室201内的割取穗秆随着所述脱粒筒轴210的旋转而被所述螺旋叶片226朝向后方输送,从而在所述脱粒筒主体221与所述承接网230之间等处被混炼而脱粒。
从割取穗秆进行脱粒而得到的脱粒物中的、小于所述承接网230的网眼开口的谷粒等脱粒物从所述承接网230向下漏出,并由下述筛选机构250实施筛选处理。
另一方面,通过所述脱粒筒220的输送作用而将大于所述承接网230的网眼开口的秸秆屑等脱粒物从在所述脱粒室201的后方设置的排尘口205排出。
优选地,可以在所述脱粒筒220的上方设置能够对安装角度进行变更的多个送尘阀(未图示),通过改变所述送尘阀的安装角度,能够调整所述脱粒室201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
所述脱粒装置200还具有筛选机构250,其针对从所述承接网230向下漏出的脱粒物而筛选出谷粒。
所述筛选机构250具有:摆动筛选机构260,其针对从所述承接网230向下漏出的脱粒物而进行比重筛选;以及筛选风供给机构280,其将筛选风朝向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供给。
如图4所示,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具有:摆动筛选驱动轴261,利用从所述发动机25能动地传递来的动力而对该摆动筛选驱动轴261进行驱动;以及摆动筛选盘265,利用所述摆动筛选驱动轴261而使该摆动筛选盘265摆动。
所述摆动筛选盘265包括谷粒盘、粗筛、谷粒筛以及逐稿器等。
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筛选风供给机构280具有:扬谷机轴281,利用从所述发动机25能动地传递来的动力而对该扬谷机轴281进行驱动;以及扬谷机风扇285,利用所述扬谷机轴281对该扬谷机风扇285进行驱动。
如图1所示,所述筛选机构250还具有:一等品导槽301,通过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的比重筛选作用和所述筛选风供给机构280的风力筛选作用而使得从脱粒物筛选出的谷粒(精粒等一等品)汇聚于该一等品导槽301;一等品输送机构310,其配置于所述一等品导槽301内;扬谷输送机构320,其将由所述一等品输送机构310输送来的一等品向所述谷粒箱50内输送;二等品导槽302,来自所述脱粒物的谷粒及秸秆的混合物(二等品)汇聚于该二等品导槽302;二等品输送机构330,其配置于所述二等品导槽302内;以及二等品还原输送机构340,其使得由所述二等品输送机构330输送来的二等品向所述摆动筛选盘265的筛选始端侧返回。
此处,对所述联合收割机1的传动构造进行说明。
图5及图6中分别示出了所述联合收割机1的局部放大侧视图以及局部放大立体图。
另外,图5及图6示出了侧板拆下后的状态,以便容易理解传动构造。
另外,图7~图9中分别示出了沿着图5中的VII-VII线、VIII-VIII线以及IX-IX线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所述发动机25的所述第二输出轴及第三输出轴27b、27c分别对所述液压泵28及冷却风扇29进行驱动。
另一方面,所述发动机25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7a将用于对所述行驶部件20进行驱动的行驶系统旋转动力输出。
如图4及图9所示,所述第一输出轴27a经由带轮传动机构等行驶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400而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32能动地连结。
详细而言,所述行驶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400具有:行驶系统输出旋转体40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7a;行驶系统输入旋转体40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32;以及环状体40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输出旋转体401以及所述输入旋转体402。
所述第一输出轴27a还将用于对所述脱粒装置200以及所述割取装置100进行驱动的作业系统旋转动力输出。
如图4、图7以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扬谷机轴281设为中空的管轴。
并且,在所述中空的扬谷机轴281,以在机体宽度方向上横跨所述脱粒室201的方式绕轴线相对旋转自如地内插有第一副轴610。
即,所述第一副轴610以如下状态绕轴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脱粒室201的壁面等固定部件:以机体宽度方向一侧(接近所述发动机25的那侧,以下称为第一侧)朝向比所述脱粒室201更靠机体宽度方向一侧的位置延伸、且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所述发动机的相反侧,以下称为第二侧)朝向比所述脱粒室201更靠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位置延伸的方式相对旋转自如地内插于所述中空扬谷机轴281。
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输出轴27a经由带轮传动机构等第一环状体传动机构410而与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一侧能动地连结。
详细而言,如图4、图7以及图9所示,所述第一环状体传动机构410具有:第一输出旋转体41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7a;第一输入旋转体41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一侧;以及第一环状体41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输出旋转体411以及所述输入旋转体412。
另外,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环状体传动机构410插入安装有脱粒离合器290,该脱粒离合器290与对所述脱粒离合器操作部件45的操作相应地进行从所述发动机25向所述脱粒装置200以及所述割取装置100的动力传递、或者将该动力传递切断。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联合收割机1构成为:从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二侧取出用于对所述脱粒装置200的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所述扬谷机轴281以及所述割取装置100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
首先,对朝向所述扬谷机轴281以及所述割取装置100的传动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5、图6以及图9所示,所述联合收割机1中,以在比所述脱粒室201更靠前方的位置、且至少一部分在机体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二侧在局部重叠的状态而设置有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第二副轴620。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及图9等所示,所述第二副轴620借助托架505而支承于所述脱粒装置200的前方、且支承于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框500。
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二侧与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的第二输入旋转体432能动地连结。
详细而言,第二输出旋转体431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二侧,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的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经由带轮等第二环状体433而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431能动地连结。
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431、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以及所述第二环状体433形成第二环状体传动机构43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联合收割机1构成为: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的旋转动力以并列状态而向所述扬谷机轴281以及所述割取装置100传递。
即,如图4所示,借助包括第三输出旋转体461的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而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向所述扬谷机轴281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传递,其中,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借助包括第四输出旋转体441的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440而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441向所述割取装置100传递,其中,第四输出旋转体441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对朝向所述扬谷机轴281的传动状态进行变更,而不会对朝向所述割取装置100的传动状态造成影响。
特别是,由于将旋转动力从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的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朝向所述扬谷机轴281传递的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配置于所述脱粒装置200的机体宽度方向外侧,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的规格变更。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及图9所示,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
如图7~图9所示,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具有: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其在比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更靠机体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第三输入旋转体46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扬谷机轴281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以及第三环状体463,其卷绕于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以及所述第三输入旋转体462。
如图8及图9所示,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441在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与所述第三用输出旋转体461之间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及图9所示,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和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441为一体形成的单个旋转体,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与所述单个旋转体分体设置。
详细而言,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以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的状态而能够拆装地与所述单个旋转体连结。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以及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441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当然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
例如,还可以构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副轴620绕轴线旋转自如,并使得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432、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以及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441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由此,使得这些旋转体432、461、441同步旋转。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联合收割机1具有所述前方旋转件机构160,经由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而将动力从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441朝向所述割取装置100传递。
如图4~图6所示,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配置成:比所述第二副轴620更靠前方、且至少一部分在机体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副轴620在局部重叠。
另外,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可以配置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的正下方。
如图4~图6等所示,除了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441以外,所述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440还具有:第四输入旋转体44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以及第四环状体44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两个旋转体441、442。
另外,如图4~图6所示,在所述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440插入安装有割取离合器190,该割取离合器190与对所述割取离合器操作部件46的操作相应地进行动力传递、或将该动力传递切断。
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经由链轮传动机构等第八环状体传动机构450而与所述割取输入轴116能动地连结。
详细而言,如图4~图6所示,所述第八环状体传动机构450具有:第八输出旋转体45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第八输入旋转体452,其与所述割取输入轴161能动地连结;以及环状体45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两个旋转体45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6所示,在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与所述割取输入轴116之间插入安装有正转反转切换机构170,所述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440将旋转动力从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向所述正转反转切换机构170传递。
详细而言,在所述割取输入轴116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割取传动轴105与所述割取输入轴116配置在同轴上,所述前方旋转件驱动轴161经由所述第八环状体传动机构450而与所述割取传动轴105能动地连结。
并且,在所述割取传动轴105与所述割取输入轴116之间插入安装有所述正转反转切换机构170。
所述正转反转切换机构170具有:正转用锥齿轮17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割取传动轴105;反转用锥齿轮172,其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割取输入轴116;中间锥齿轮173,其与所述正转用锥齿轮171以及所述反转用锥齿轮172的双方啮合;滑动部件174,其以无法相对旋转且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割取输入轴116;以及正转反转切换轴175,其使得所述滑动部件174在轴线方向上移动。
在所述滑动部件174以及所述正转用锥齿轮171的对置面设置有正转用爪式离合器,在所述滑动部件174以及所述反转用锥齿轮172的对置面设置有反转用离合器,所述正转用离合器及所述反转用离合器与基于所述正转反转切换轴175的所述滑动部件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相应地接合断开。
在所述谷物收割台120设置有: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收割台驱动轴121;以及以对所述耙拢绞龙125进行支承的状态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耙拢轴122,所述割取输入轴116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经由收割台驱动链360而与所述收割台驱动轴121能动地连结,所述收割台驱动轴121经由耙拢驱动链361而与所述耙拢轴122能动地连结。
所述耙拢轴122与对所述耙拢拔禾轮130进行支承的拔禾轮轴131能动地连结。
详细而言,所述耙拢轴122经由第一拔禾轮驱动链365而与中间轴366能动地连结,所述中间轴366经由第二拔禾轮驱动链367而与所述拔禾轮轴131能动地连结。
此外,所述收割台驱动轴121还经由割刀驱动曲柄机构370而与所述割刀140能动地连结。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联合收割机1中,如图4所示,构成为: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610经由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470而朝向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传递。
所述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470具有:第五输出旋转体471,其在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431与所述第三输入旋转体462之间以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431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610;第五输入旋转体48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的摆动筛选轴261;以及第五环状体473、483,它们卷绕于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471以及所述第五输入旋转体482。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及图9所示,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471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431一体形成。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470构成为:除了将旋转动力向所述摆动筛选轴261传递以外,还将旋转动力向所述一等品输送机构310以及所述二等品输送机构330传递。
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一等品输送机构310具有:一等品输送机轴311,其配置于所述一等品导槽301内;以及一等品输送机312,其设置于所述一等品输送机轴311。
所述二等品输送机构330具有:二等品输送机轴321,其配置于所述二等品导槽302内;以及二等品输送机322,其设置于所述二等品输送机轴321。
上述结构中,如图4所示,除了第五输出旋转体471以外,所述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470还具有:第一输送机轴用输入旋转体472(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输送机轴311;第二输送机轴用输入旋转体472(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输送机轴321;以及中间输出旋转体,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输送机轴。
并且,所述第五环状体473、483具有:上游侧环状体47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471、所述第一输送机轴用输入旋转体472(1)以及所述第二输送机轴用输入旋转体472(2);以及下游侧环状体48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中间输出旋转体481以及所述第五输入旋转体482。
另外,利用所述第一输送机轴311而将所述扬谷输送机构320驱动为能够执行动作。
即,所述扬谷输送机构320具有扬谷机轴321和设置于所述扬谷机轴321的扬谷输送机322,其中,扬谷机轴321配置于扬谷筒325内、且其下端侧与所述一等品输送机轴311能动地连结,该扬谷筒325的下端侧与所述一等品导槽301的机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连通、且上端侧与所述谷粒箱50的喂入口连通。
另外,利用所述第二输送机轴321而将所述二等品还原输送机构340驱动为能够执行动作。
即,所述二等品还原输送机构340具有二等品还原轴341和设置于所述二等品还原轴341的二等品还原输送机342,其中,二等品还原轴341配置于二等品还原筒345内、且其下端侧与所述二等品输送机轴321能动地连结,该二等品还原筒345的下端侧与所述二等品导槽302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连通、且上端侧朝向所述摆动筛选盘265的筛选始端侧开口。
另外,图4中的附图标记651是用于将旋转动力能动地向撒播器(未图示)传递的带轮传动机构等第七环状体传动机构的第七输出旋转体。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输出旋转体651在比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更靠机体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610。
此处,如图5等所示,经由所述第四环状体443以从所述第二副轴620的轴线通过的假想垂直面为基准而向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的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442施加朝向前方的张力,另一方面,经由所述第五环状体473以从所述第一副轴610的轴线通过的假想垂直面为基准而向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610的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471施加朝向后方的张力。
根据上述结构,对于经由所述第二环状体433及所述第三环状体463而被施加了朝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的张力的所述第一副轴610及所述第二副轴620,经由所述第四环状体443及所述第五环状体473而对它们施加朝向彼此分离的方向的张力,由此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副轴及第二副轴610、620的支承稳定化,并能够实现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及第二副轴610、620的所述环状体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的稳定化。
接下来,对朝向所述脱粒装置200的脱粒筒220的传动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联合收割机1中,将用于对所述脱粒装置200的脱粒筒220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一侧取出。
所述联合收割机1中,如图1及图4所示,在所述脱粒室201的前方且在与所述脱粒筒轴210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处设置有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脱粒筒输入轴510。
如图4所示,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绕轴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在所述脱粒室201的前方配置的传动箱体520。
详细而言,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以如下状态绕轴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传动箱体520: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从所述传动箱体520朝向外侧延伸,并在机体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驾驶部40与所述脱粒装置200之间的间隙,且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突出进入所述传动箱体520内。
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一侧经由带轮传动机构等第六环状体传动机构420而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能动地连结。
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第六环状体传动机构420具有:第六输出旋转体42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一侧;第六输入旋转体42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以及第六环状体42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第六输出旋转体421以及所述第六输入旋转体422。
如图7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旋转体412及所述第六输出旋转体421由单个旋转体而一体形成。
如图4所示,所述脱粒筒轴210的前端部突出进入所述传动箱体520内,并在所述传动箱体520内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能动地连结。
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在所述传动箱体520内形成终端,并在所述传动箱体内经由锥齿轮机构530而与所述脱粒筒轴210的前端部能动地连结。
所述锥齿轮机构530具有:驱动侧锥齿轮53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以及从动侧锥齿轮53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脱粒筒轴210的前端部,且与所述驱动侧锥齿轮531啮合。
根据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联合收割机1,能够得到下述效果。
即,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由所述发动机25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7a→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一侧→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所述脱粒筒轴210形成的传动路径,对用于驱动所述脱粒筒220的旋转动力进行传递。
另一方面,经由由所述发动机25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7a→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二侧→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的旋转体432、461、441→所述割取装置100、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以及所述筛选风供给机构280形成的传动路径,对用于驱动所述割取装置100、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以及所述筛选风供给机构280的旋转动力进行传递。
此处,在用于对所述脱粒装置200以及所述割取装置100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的共用传动路径(即,从所述第一输出轴27a至所述第一副轴610的第一侧的传动路径),不存在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所述脱粒装置200贯穿的长条轴。
因此,与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脱粒装置贯穿的长条轴设为从发动机朝向脱粒装置及割取装置的共用传动路径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有效地防止传动载荷向长条轴集中,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朝向所述脱粒装置以及所述割取装置的动力传递。
详细而言,提出有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发动机,该发动机载置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且载置于机体宽度方向一侧;脱粒装置,该脱粒装置载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以及割取装置,该割取装置与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该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动力向所述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内端侧)输入,并将旋转动力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外端侧)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筛选机构以及所述割取装置传递(以下称为现有结构)。
所述现有结构中,所述扬谷机轴兼用作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动力从所述脱粒装置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向所述脱粒装置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传递的传动轴,但是,由此产生下述不良情况。
即,所述扬谷机轴具有在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的下方、且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所述脱粒室贯穿的长度。
因此,所述现有结构中,长条状的所述扬谷机轴整体需要具有能够耐受对所述脱粒筒进行驱动的动力、对包括所述扬谷机轴及所述摆动筛选机构的筛选机构进行驱动的动力以及对所述割取装置进行驱动的动力的合力的强度,此外,对所述扬谷机轴的两端进行支承的部分也需要提高强度,以便能够耐受对所述扬谷机轴施加的传动载荷,结果导致成本高涨。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传递对所述脱粒筒220进行驱动的动力、对包括所述扬谷机轴281及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的筛选机构250进行驱动的动力以及对所述割取装置100进行驱动的动力的合力的共用传动路径中,不存在所述扬谷机轴281等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所述脱粒室201贯穿的长条轴。
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传动载荷向具有与所述脱粒装置200的机体宽度方向长度相当的长度的长条轴集中,并且,能够实现旋转动力从所述发动机25向所述脱粒筒220、所述割取装置100以及所述筛选机构250的传递。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进行说明。
图10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示意图。
另外,图中对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了其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与所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相比,具有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以代替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
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与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相比,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461变更为拼合带轮型旋转体461’,并且,所述第三输入旋转体462变更为拼合带轮型旋转体462’,由此形成能够与外部操作相应地对从所述第二副轴620朝向所述扬谷机轴281传递的旋转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无级变速机构。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中,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610朝向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传递,不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2中,如图10所示,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二副轴620朝向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传递。
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与所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相比,具有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470’以代替所述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470。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470’与所述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470相比,具有第五输出旋转体471’以代替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471。
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471’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620。
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中,也能实现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联合收割机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需要朝向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传递的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二副轴620直接取出,不过,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变形为:将所述旋转动力从所述扬谷机轴281取出。
图1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2B的传动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变形例2B中,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471’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扬谷机轴281。
另外,当然,在具备作为无级变速机构而发挥作用的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的联合收割机中,也可以变形为: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的联合收割机同样地,将需要朝向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传递的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610取出而不经由所述第二副轴620。
图12中示出了这样变形而得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2C的传动示意图。
实施方式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3进行说明。
图13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3的传动示意图。
另外,图中对与所述实施方式1及2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3中,具备扬谷机轴700以代替所述扬谷机轴281。
所述扬谷机轴700以轴线方向两侧从所述脱粒室201朝向外侧延伸的状态绕轴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脱粒装置200的机架。
所述联合收割机3具有:中空的第一副轴710,其借助轴承部件相对旋转自如地外插于所述扬谷机轴700的第一侧的外侧延伸部;以及第二副轴720,其在比所述扬谷机轴700更靠前方且在比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的供料盘更靠下方的位置处而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所述脱粒室201贯穿。
所述第二副轴720也以机体宽度方向两侧从所述脱粒室201朝向外侧延伸的状态绕轴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脱粒装置200的机架。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3构成为:将来自所述发动机25的旋转动力经由所述第一副轴710而朝向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一侧能动地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一侧取出用于对所述脱粒筒220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另一方面,从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二侧取出用于对所述脱粒装置200的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所述扬谷机轴700以及所述割取装置100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
详细而言,如图13所示,将旋转动力从所述发动机25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7a经由所述第一作业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410而朝向所述第一副轴710能动地传递。
并且,传递到所述第一副轴710的旋转动力经由带轮传动机构等第十作业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730而朝向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一侧能动地传递,从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一侧经由带轮传动机构等第十一作业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740而朝向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能动地传递。
所述第十作业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730具有:驱动侧旋转体73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710;从动侧旋转体73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一侧;以及环状体73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731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732。
所述第十一作业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740具有:驱动侧旋转体74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一侧;从动侧旋转体74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以及环状体74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741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742。
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二侧经由所述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440而与所述割取装置100能动地连结,且经由第十二作业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750而与所述扬谷机轴700的第二侧能动地连结。
所述第十二作业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750具有:驱动侧旋转体751,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二侧;从动侧旋转体752,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扬谷机轴700的第二侧;以及环状体753,其以环状而卷绕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751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752。
另外,可以如所述实施方式2中的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460’那样将所述第十二作业系统环状体传动机构750设为采用拼合带轮的无级变速机构。
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由所述发动机25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7a→所述第一副轴710→第二副轴720的第一侧→所述脱粒筒输入轴510→所述脱粒筒轴210形成的传动路径,对用于驱动所述脱粒筒220的旋转动力进行传递。
另一方面,经由由所述发动机25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7a→所述第一副轴710→所述第二副轴71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二侧→所述割取装置100、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以及所述筛选风供给机构280形成的传动路径,对用于驱动所述割取装置100、所述摆动筛选机构260以及所述筛选风供给机构280的旋转动力进行传递。
此处,在用于对所述脱粒装置200以及所述割取装置100进行驱动的旋转动力的共用传动路径(即,从所述第一输出轴27a至所述第二副轴720的第一侧的传动路径),不存在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所述脱粒装置200贯穿的长条轴。
因此,与在机体宽度方向上将脱粒装置贯穿的长条轴形成为从发动机朝向脱粒装置及割取装置的共用传动路径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有效地防止传动载荷向长条轴集中,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朝向所述脱粒装置以及所述割取装置的动力传递。
另外,如上所述,所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在第一副轴610借助轴承部件绕轴线相对旋转自如地外插有中空的所述扬谷机轴281,不过,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扬谷机轴700借助轴承部件绕轴线相对旋转自如地外插有中空的所述第一副轴710。
这样,在第一旋转轴(实施方式1及2中为所述第一副轴610,实施方式3中为所述扬谷机轴700)借助轴承部件相对旋转自如地外插有中空的第二旋转轴(实施方式1及2中为所述扬谷机轴281,实施方式3中为所述第一副轴710)的情况下,优选能够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之间产生旋转速度差的方式形成传动机构。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所述轴承部件仅在周向上的特定区域对所述第二旋转轴进行支承的、所谓的“单侧接触”状态,从而使得所述轴承部件能够大致在整个周向上均匀地对所述第二旋转轴进行支承。
附图标记说明
1~3 联合收割机
10 行驶机体
25 发动机
40 驾驶部
50 谷粒箱(谷粒贮存部)
100 割取装置
200 脱粒装置
201 脱粒室
210 脱粒筒轴
220 脱粒筒
250 筛选机构
260 摆动筛选机构
261 摆动筛选轴
281 扬谷机轴
410 第一环状体传动机构
420 第六环状体传动机构
430 第二环状体传动机构
431 第二输出旋转体
432 第二输入旋转体
433 第二环状体
440 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
441 第四输出旋转体
443 第四环状体
460 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
461 第三输出旋转体
462 第三输入旋转体
463 第三环状体
470 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
471 第五输出旋转体
473、483 第五环状体
482 第五输入旋转体
500 支承框
510 脱粒筒输入轴
610 第一副轴
620 第二副轴

Claims (5)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发动机配置于行驶机体的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且配置于在前部所设置的驾驶部的下方,脱粒装置配置于所述驾驶部以及在所述驾驶部的后方所设置的谷粒贮存部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割取装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方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与所述行驶机体连结,
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脱粒装置的扬谷机轴设为沿着机体宽度方向的筒轴,在所述扬谷机轴以机体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第二侧从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室分别向外侧延伸的状态绕轴线相对旋转自如地内插有第一副轴,以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端侧对置的方式沿着机体宽度方向而配置有第二副轴,
将旋转动力从所述发动机经由第一环状体传动机构而向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一侧传递,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经由包括第二输入旋转体的第二环状体传动机构而向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该第二输入旋转体传递,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三输出旋转体的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向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传递,并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的第四输出旋转体的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向所述割取装置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副轴支承于所述脱粒装置的前方、且支承于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支承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环状体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输出旋转体,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以及第二环状体,其卷绕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及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
所述第三环状体传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其在比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更靠机体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支承于所述第二副轴;第三输入旋转体,其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扬谷机轴的机体宽度方向另一侧;以及第三环状体,其卷绕于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及所述第三输入旋转体,
所述第四环状体传动机构包括: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其配置于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与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之间;以及第四环状体,其卷绕于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
将旋转动力经由包括以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同步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二侧的第五输出旋转体的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而从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向脱粒装置的摆动筛选机构传递,
所述第五环状体传动机构包括: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其以位于所述第二输出旋转体与所述第三输入旋转体之间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副轴;第五输入旋转体,其支承于所述摆动筛选机构的摆动筛选轴;以及第五环状体,其卷绕于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及所述第五输入旋转体,
经由所述第四环状体以从所述第二副轴的轴线通过的假想垂直面为基准而对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赋予朝向前方的张力,
经由所述第五环状体以从所述第一副轴的轴线通过的假想垂直面为基准而对所述第五输出旋转体赋予朝向后方的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入旋转体以及所述第四输出旋转体由单个旋转体形成,
所述第三输出旋转体和所述单个旋转体分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以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一侧对置的方式沿着机体宽度方向而配置有脱粒筒输入轴,
将旋转动力从所述第一副轴的第一侧经由第六环状体传动机构而向所述脱粒筒输入轴传递,
将旋转动力从所述脱粒筒输入轴朝向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筒轴传递。
CN201780011079.XA 2016-03-28 2017-02-23 联合收割机 Active CN108882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3797A JP6482491B2 (ja) 2016-03-28 2016-03-28 コンバイン
JP2016-063797 2016-03-28
PCT/JP2017/006797 WO2017169357A1 (ja) 2016-03-28 2017-02-23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679A true CN108882679A (zh) 2018-11-23
CN108882679B CN108882679B (zh) 2021-05-18

Family

ID=59963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1079.XA Active CN108882679B (zh) 2016-03-28 2017-02-23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82491B2 (zh)
CN (1) CN108882679B (zh)
WO (1) WO2017169357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76464U (zh) * 2010-04-14 2011-09-21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CN203072370U (zh) * 2011-12-16 2013-07-24 株式会社久保田 收获机
JP2013188183A (ja) * 2012-03-14 2013-09-26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CN203378275U (zh) * 2011-12-16 2014-01-08 株式会社久保田 玉米收获机
JP2014014377A (ja) * 2013-10-28 2014-01-30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CN104335757A (zh) * 2014-10-10 2015-02-11 四川惠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稻麦联合收割机
CN104780753A (zh) * 2012-11-16 2015-07-15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5165263A (zh) * 2015-06-15 2015-12-23 柏正球 一种带有液压传动装置的小麦收割机及收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29953A1 (de) * 2004-06-21 2006-01-12 Deere & Company, Moline Erntevorsatzantrieb
JP6095544B2 (ja) * 2013-09-27 2017-03-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JP6138658B2 (ja) * 2013-10-16 2017-05-31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シリーズハイブリッドコンバイン
JP5828601B2 (ja) * 2014-03-26 2015-12-09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76464U (zh) * 2010-04-14 2011-09-21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CN203072370U (zh) * 2011-12-16 2013-07-24 株式会社久保田 收获机
CN203378275U (zh) * 2011-12-16 2014-01-08 株式会社久保田 玉米收获机
JP2013188183A (ja) * 2012-03-14 2013-09-26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CN104780753A (zh) * 2012-11-16 2015-07-15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JP2014014377A (ja) * 2013-10-28 2014-01-30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CN104335757A (zh) * 2014-10-10 2015-02-11 四川惠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稻麦联合收割机
CN105165263A (zh) * 2015-06-15 2015-12-23 柏正球 一种带有液压传动装置的小麦收割机及收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9357A1 (ja) 2017-10-05
CN108882679B (zh) 2021-05-18
JP2017175946A (ja) 2017-10-05
JP6482491B2 (ja) 2019-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263865A (ja) コンバイン
CN106998650B (zh) 联合收割机
KR101669332B1 (ko) 예취 및 탈곡장치의 회전수 조절이 가능한 풀피드형 콤바인의 동력전달장치
CN108882680A (zh) 脱粒筒
CN101790923A (zh) 带有定向铺放定向堆放秸秆装置和多用底盘的玉米收获机
CN103781344A (zh) 联合收割机
CN201533506U (zh) 带有定向铺放定向堆放秸秆装置和多用底盘的玉米收获机
KR101349337B1 (ko) 콤바인용 작물 이송장치
CN108882679A (zh) 联合收割机
EP3659426B1 (en) Vehicle drivetrain arrangement
CN102696341A (zh) 高效玉米收获设备及采收方法
CN207151214U (zh) 一种玉米收获机割台
JP6542107B2 (ja) コンバイン
KR101669331B1 (ko) 콤바인의 회전축 속도 조절장치
CN109413993A (zh) 联合收割机
CN103814680A (zh) 一种作业机械
CN101472462B (zh) 联合收割机的扶禾装置
CN107426967A (zh) 脱粒筒
JP4105346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6034547B (zh) 联合收割机
CN101953254A (zh) 联合收割机的传动机构
KR101669333B1 (ko) 풀피드형 콤바인의 동력전달장치
JP2016106588A (ja) コンバイン伝動構造
CN203748253U (zh) 一种作业机械
CN104394682A (zh) 联合收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YANMAR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