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9311B -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9311B
CN104769311B CN201480002873.4A CN201480002873A CN104769311B CN 104769311 B CN104769311 B CN 104769311B CN 201480002873 A CN201480002873 A CN 201480002873A CN 104769311 B CN104769311 B CN 104769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component
sealing
coupling member
fluid
fix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28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9311A (zh
Inventor
村冈睦
铃木知见
奥村圭
道山和佳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3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assembly,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5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lastics springs; Attachment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30Sealing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在流体室中并且能够简化隔振装置主体的密封结构的构造新颖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隔振装置主体(12)中,临时固定用构件(40)卡定于第二安装构件(18)而在轴线方向上与该第二安装构件(18)临时连结,并且设置在临时固定用构件(40)上的环状的密封部(42)隔着密封橡胶(34)地在轴线方向上叠合于第二安装构件(18)而实现临时密封。在隔振装置主体(12)的第二安装构件(18)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隔振装置(10)中,利用密封用连结构件(14)对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施加叠合方向上的按压力,从而密封橡胶(34)的压缩率升高,实现正式密封。

Description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发动机支座等所采用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安装在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间且将这些构件互相隔振连结的隔振支承体或者隔振连结体的一种,公知有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并且形成有壁部的一部分由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且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
另外,例如日本特开2000-266105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所示,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具备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的隔振装置主体上安装有外托架,通常能够在安装外托架之前的隔振装置主体单体中确保流体室的密封性。
但是,若欲在隔振装置主体单体中确保流体室的流体密封性,则为了设置密封结构需要增大第二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尺寸,难以使隔振装置主体在轴线方向上小型化。并且,若欲通过将挠性膜的固定环在充满了非压缩性流体的水槽中压入到第二安装构件而构成流体室的密封结构,则存在需要第二安装构件、固定环的尺寸精度或者组装作业变困难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法国专利公开281071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通过将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一体硫化成形品和挠性膜分别安装在外托架上,形成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密封的流体室。
但是,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像在以往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中进行的那样,若欲通过在充满了非压缩性流体的水槽中进行组装而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到流体室中,则需要将由铝合金等形成的大型且大质量的外托架放入到水槽中进行作业,组装工序变难,有可能导致生产率下降等问题。
此外,在日本特许4113889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液压式阻尼轴承:通过将轴承罩勾挂卡合于弹性支承体,从而将波纹管、分隔壁、弹性支承体结合,完成由阻尼流体充满的密闭结构。
但是,为了仅利用轴承罩的勾挂卡合就实现由阻尼流体充满的密闭结构,对于勾挂卡合要求很大的强度,以能够充分地发挥密封功能。为此,在使设置在轴承罩上的勾挂部卡合于弹性支承体时,除了需要牢固地压缩密封橡胶的力之外,与此同时,为了使高强度的勾挂部变形而使其卡合于弹性支承体还需要大的力,在制造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661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法国专利公开28107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4113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即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在流体室中并且能够简化隔振装置主体的密封结构的构造新颖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另外,在以下所记载的各技术方案中采用的结构要素能够尽可能地以任意的组合采用。
即,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其包括隔振装置主体,该隔振装置主体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第一安装构件和环状的第二安装构件弹性连结起来,并且具有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且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该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振装置主体中,临时固定用构件卡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而在轴线方向上与该第二安装构件临时连结,并且设置在该临时固定用构件上的环状的密封部隔着密封橡胶地在轴线方向上叠合于该第二安装构件而实现临时密封,另一方面,在该隔振装置主体的该第二安装构件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利用该密封用连结构件对该第二安装构件和该临时固定用构件施加叠合方向上的按压力,从而该密封橡胶的压缩率升高,实现正式密封。
采用按照这样的第一技术方案构造成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隔振装置主体的密封结构由于第二安装构件和临时固定用构件的临时连结而被临时密封,由此隔振装置主体的组装变容易,并且,能够简化隔振装置主体的密封结构,能够减小隔振装置主体的轴线方向尺寸。
并且,由于在安装密封用连结构件之前的隔振装置主体中,流体室被临时密封,因此,例如在通过在充满了非压缩性流体的水槽中进行组装而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在流体室的情况下,也不必将密封用连结构件放入在水槽中,水槽中的组装作业变容易。
此外,通过将密封用连结构件安装于在流体室中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隔振装置主体,第二安装构件和临时固定用构件被正式密封,例如在输入振动时也能够防止非压缩性流体泄漏,因此,能够谋求使隔振特性稳定化,能够获得足够的可靠性。
根据按照第一技术方案构造成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和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中的任一者上设有嵌合凸部,并且在该第二安装构件和该密封用连结构件中的任意另一者上设有嵌合孔,该嵌合凸部嵌合固定于该嵌合孔。
采用第二技术方案,通过将嵌合凸部嵌合于嵌合孔,能够简单地将密封用连结构件固定在支座主体上。特别是,与将密封用连结构件外嵌固定于支座主体的结构相比,能够以高自由度选择密封用连结构件、第二安装构件的形成材料、形状,并且并不高度地要求尺寸精度,能够容易制造。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中,设有多组所述嵌合凸部和所述嵌合孔,该多组嵌合凸部和嵌合孔配置在隔着所述隔振装置主体的中心轴线的两侧。
采用第三技术方案,由于利用多组嵌合凸部和嵌合孔在隔着中心轴线的两侧将密封用连结构件固定在隔振装置主体上,因此,能够减小在隔振装置主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输入载荷时作用的力矩,能够实现借助密封用连结构件稳定地支承隔振装置主体。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中,设有引导部件,在所述隔振装置主体安装于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时,该引导部件将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和该密封用连结构件相对地定位并引导。
采用第四技术方案,在安装隔振装置主体和密封用连结构件时,利用引导部件将隔振装置主体和密封用连结构件相对地定位并引导,因此,隔振装置主体和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安装作业变容易。特别是,在使嵌合凸部和嵌合孔嵌合来进行固定的情况等时,利用引导部件将隔振装置主体和密封用连结构件相对地定位,由此嵌合凸部简单地嵌合于嵌合孔,因此,能够谋求隔振装置主体与密封用连结构件之间的固定作业容易化。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上在周上交替地设有卡定部和被按压部,上述卡定部自所述密封部向轴线方向一个方向突出,卡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述被按压部自该密封部向轴线方向另一个方向突出,被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向接近该第二安装构件的方向推压。
采用第五技术方案,在形成有卡定部的部分,密封部不具备被按压部而设为薄壁,因此,密封部容易发生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实现卡定部卡定于第二安装构件。另一方面,通过对离开了卡定部的被按压部的形成部分施加密封用连结构件的按压力,密封部被向接近第二安装构件的方向推压,第二安装构件和密封部之间被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正式密封。特别是,通过在周上交替地设置卡定部和被按压部,能够实现临时固定用构件稳定地临时连结于第二安装构件,并且在周上平衡良好地对第二安装构件和临时固定用构件之间作用叠合方向上的按压力,能够在整周上稳定地获得流体密封性。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五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包括局部地覆盖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外周的装配部,并且在该密封用连结构件的该装配部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夹持槽,该第二安装构件和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通过插入到该夹持槽而相对接近地位移,从而该第二安装构件和临时固定用构件之间被所述密封橡胶正式密封。
采用第六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安装构件和临时固定用构件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插入到夹持槽,第二安装构件和临时固定用构件在轴线方向上接近而实现正式密封,因此,能够容易且稳定地设定密封橡胶的压缩率,能够实现作为目标的密封性、耐久性。
此外,通过将密封用连结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之间的固定结构设置在除装配部之外的位置,也能够防止装配部的结构受到固定结构的限制,以高自由度设定第二安装构件、临时固定用构件的形状。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五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上设有筒状的装配部,形成有自该装配部向外周侧扩展的安装部,并且形成有自该装配部向内周侧扩展的按压部,所述隔振装置主体从轴线方向一侧插入到该装配部,该隔振装置主体的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固定于该安装部,并且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由于抵接于该按压部而被按压,从而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以接近该第二安装构件的方式相对该第二安装构件位移,该第二安装构件和临时固定用构件之间被所述密封橡胶正式密封。
采用第七技术方案,即使是隔振装置主体和密封用连结构件在轴线方向上安装的结构,也能够通过安装隔振装置主体和密封用连结构件而有效地实现正式密封。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七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是铝合金的压铸成形品。
采用第八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由铝合金的模具成形品构成的密封用连结构件,能够将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形状、结构、强度的设计自由度确保得大,并且也能够更加容易且可靠地实现在利用压扁弯边加工形成的弯边卡合部的作用下防止隔振装置主体自密封用连结构件脱离。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八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对所述第二安装构件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分在该第二安装构件的周上局部地设置,另一方面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对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分在该临时固定用构件的周上整周地设置。
采用第九技术方案,在采用流体封入式的隔振装置主体时,在隔振装置主体中具有简单的结构并确保了流体封入区域相对于外部空间的密封性之后,能够通过将隔振装置主体组装于密封用连结构件而利用密封用连结构件使流体封入区域的密封性变可靠。因此,能够在谋求隔振装置主体单独条件下的密封结构的简化和由此引起的制造的容易化等的同时,巧妙地利用隔振装置主体组装于密封用连结构件时的嵌合力等以隔振装置主体单独无法实现的程度赋予高度的密封性。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九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和所述挠性膜之间配置有分隔构件,利用该分隔构件将所述流体室分隔为受压室和平衡室,并且设有将该受压室和平衡室连通的节流通路,另一方面,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对配置在该第二安装构件和该分隔构件之间的密封构件施加按压力,该按压力还作用于该挠性膜的叠合于该分隔构件外侧的外周缘部,该密封构件和挠性膜的外周缘部均利用所述卡定部件实现临时密封,并且利用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实现正式密封。
采用第十技术方案,对于包括受压室和平衡室的流体室的多处密封部分而言,能够利用一个临时固定用构件有效率地实现隔振装置单体条件下的临时密封和密封用连结构件组装状态下的正式密封。
根据第六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隔振装置主体的所述第二安装构件的外周部分中的、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位于相对的位置的部位设有一对固定部,另一方面,在该密封用连结构件的所述组装空间的内表面上位于相对的位置的部位处形成有供该隔振装置主体的该一对固定部嵌合的一对所述夹持槽,该一对夹持槽分别带有在一对该固定部的插入方向上开口的插入口,该一对固定部从该一对夹持槽的各该插入口插入而该各固定部的外周面抵接于该各夹持槽的槽底面,由此该各固定部嵌合于该各夹持槽,另一方面,在该密封用连结构件的该各插入口的开口端面分别设有弯边卡合部,该弯边卡合部是该夹持槽的该槽底面侧的周缘部分利用压扁弯边加工向槽内侧塑性变形而成,并且该弯边卡合部卡合于该固定部的在向该夹持槽插入的插入方向上的后部,从而阻止该固定部自该夹持槽向插入方向后方脱出。
采用第十一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弯边卡合部阻止嵌合于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夹持槽的隔振装置主体的固定部脱出,该弯边卡合部是利用对于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夹持槽的槽底面侧的周缘部分进行的压扁弯边加工而形成的。特别是,在利用压扁弯边加工形成的弯边卡合部中,与弯曲加工的弯边片相比,能够增大向固定部卡合的卡合部分的构件厚度而使构件强度、耐久性特别大。此外,并不像弯曲加工的弯边片那样限定于冲压成形品的密封用连结构件,例如也可以采用由压铸成形品等构成的密封用连结构件,能够将与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形状、强度等相关的设计自由度确保得足够大。
而且,通过在与隔振装置主体的固定部向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夹持槽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对密封用连结构件施加压扁弯边的加工外力,能够形成设置在密封用连结构件上的弯边卡合部。因此,例如作为用于支承密封用连结构件而承受在固定部插入、压扁弯边加工时所施加的外力的装置,在向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夹持槽中插入嵌合隔振装置主体的固定部时和之后对密封用连结构件实施压扁弯边加工而形成弯边卡合部时能够共用,也能够谋求简化制造设备。此外,例如在向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夹持槽中插入嵌合隔振装置主体的固定部时和之后对密封用连结构件实施压扁弯边加工而形成弯边卡合部时,也能够共用施加插入、压扁弯边所需要的外力的驱动器、传动机构等,也能够进一步简化制造设备。
根据第十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一对夹持槽的槽底面带有使该一对夹持槽的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离开距离随着朝向所述插入口行进而逐渐变大的倾斜度,并且在所述一对固定部的外周面上带有与各该一对夹持槽的槽底面相对应的倾斜度。
采用第十二技术方案,能够在确保一对固定部的外周面对于一对开口槽的槽底面的抵接嵌合结构的同时,在一对开口槽的槽底面带有互相扩展的倾斜度。因此,例如在将密封用连结构件设为压铸成形品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开口槽的槽底面带有脱模用的斜度而使制造变容易。
另外,也可以在一对开口槽中的、槽宽度方向两侧的壁内表面上也带有使槽宽度方向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随着朝向插入口行进而逐渐变大的倾斜度。由此,能够在开口槽的两侧壁内表面也带有脱模用等的斜度。此外,此时,优选的是在各固定部也带有与夹持槽的两侧壁内表面相对应的倾斜度。
根据第十二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十三技术方案中,所述一对固定部的各外周面由在对于所述一对夹持槽的插入方向上隔着凹部被截断而成的多个抵接突部构成,这些各抵接突部分别抵接于该夹持槽的槽底面。
采用第十三技术方案,能够使一对固定部的各外周面在利用多个抵接突部在插入方向上隔开的多个区域抵接嵌合于带有互相扩展的大致平坦的倾斜面地形成的一对夹持槽的各槽底面。即,通过适当地设定在插入方向上实质上独立形成的各抵接突部的突出高度,能够更稳定且可靠地以广阔的区域确保固定部对于夹持槽的嵌合面。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十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十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的所述插入口的开口端面上利用所述压扁弯边加工形成的凹状的压扁部设为使最深位置向所述夹持槽的槽底面侧偏倚的非对称的内表面形状。
采用第十四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带有非对称的内表面形状的凹状的压扁部,能够更稳定地形成卡合于固定部的后部而阻止固定部脱出的弯边卡合部。即,该凹状的压扁部是通过使用例如冲头状的治具等对密封用连结构件的插入口的开口端面实施压扁弯边加工而形成的,但通过使压扁部的最深位置向所述夹持槽的槽底面侧偏倚,能够在抑制压扁部的深度而避免密封用连结构件的开裂等不良的同时,使压扁部有效率地向夹持槽的槽底面侧偏移从而形成卡合于固定部的后部的弯边卡合部。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在隔振装置主体中,临时固定用构件利用卡定容易地临时连结于第二安装构件,由此第二安装构件和临时固定用构件隔着密封橡胶在轴线方向上叠合而被临时密封,并且利用由于密封用连结构件安装于隔振装置主体而施加的按压力,第二安装构件和临时固定用构件在叠合方向上被按压,密封橡胶的压缩率升高而实现正式密封。由此,能够使隔振装置主体的结构变简单,并且使隔振装置主体的组装作业容易化,而在密封用连结构件安装于隔振装置主体的状态下,能够充分地确保流体室的流体密封性而实现较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座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仰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主视图。
图4是图1中的IV-IV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V-V剖视图。
图6是图1中的VI-VI剖视图。
图7是构成图1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密封用连结构件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说明密封用连结构件安装于支座主体的工序的俯视图。
图10是放大地表示发动机支座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11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构造成的发动机支座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仰视图。
图14是图12中的XIV-XIV剖视图。
图15是图12中的XV-XV剖视图。
图16是构成图11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支座主体的仰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支座主体的主视图。
图18是说明图11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制造工序中的将密封用连结构件安装于支座主体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19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构造成的发动机支座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纵剖视图。
图21是说明图19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制造工序中的将密封用连结构件安装于支座主体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22是说明图19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密封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a)表示临时密封的状态,(b)表示正式密封的状态。
图2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座的主视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俯视图。
图25是图23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右视图。
图26是图23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纵剖视图,是相当于图28中的XXVI-XXVI截面的图。
图27是图24中的XXVII-XXVII剖视图。
图28是图23中的XXVIII-XXVIII剖视图。
图29是构成图23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支座主体的剖视图,是与图26相对应的图。
图30是图29中的XXX-XXX剖视图。
图31是构成图23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密封用连结构件的主视图。
图32是图31中的XXXII-XXXII剖视图。
图33是说明将密封用连结构件组装于支座主体的工序的、与图28相对应的剖视图。
图34是放大地表示图23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密封部分的剖视图。
图35是放大地表示图23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弯边卡合部的主视图。
图36是放大地表示图23所示的发动机支座的弯边卡合部的剖视图。
图3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座的临时密封结构的另一个形态的主要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38是图37所示的支座主体的仰视图。
图39是表示图38所示的临时固定用构件的压入孔的不同形状的仰视图。
图4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座的临时密封结构的另一个形态的主要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4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座的临时密封结构的又一个形态的主要部分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作为按照本发明构造成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图6中示出了汽车用的发动机支座10。发动机支座10设为在作为隔振装置主体的支座主体12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结构,支座主体12具有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20将第一安装构件16和第二安装构件18互相弹性连结而成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4上一体形成有托架部的结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原则上是指作为支座轴线方向的图3中的上下方向。
更详细地讲,第一安装构件16设为实心的大致圆形块形状,其是由铁、铝合金、硬质的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高刚性的构件。并且,在第一安装构件16上形成有在上表面开口的螺孔22,通过用螺栓固定未图示的内托架,将第一安装构件16隔着内托架安装在未图示的动力单元上。
第二安装构件18与第一安装构件16同样是高刚性的构件,其呈大致圆环形状,并且内周面设为朝向上方行进而扩径的倾斜面。并且,第二安装构件18形成有在外周面开口且以周向环状连续地延伸的卡定槽24,隔着卡定槽24的下侧的壁部为卡合突起26。
并且,在第二安装构件18上一体形成有一对引导部28、28。如图1~图3所示,该引导部28设为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厚壁板状,在第二安装构件18的上部向外周侧突出。此外,引导部28的前表面(图1中的上表面)位于第二安装构件18的大致前后中央,小径圆柱形状的嵌合凸部30从引导部28的前表面朝向前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嵌合凸部30、30隔着支座中心轴线配置在两侧。
而且,第一安装构件16在与第二安装构件18大致同一个中心轴线上配置在该第二安装构件18的上方,第一安装构件16与第二安装构件18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20互相弹性连结。主体橡胶弹性体20设为厚壁大径的大致截头圆锥形状,在小径侧的端部硫化粘接有第一安装构件16,并且在大径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硫化粘接有第二安装构件18的内周面。另外,主体橡胶弹性体20形成为包括第一安装构件16和第二安装构件18的一体硫化成形品。
并且,在主体橡胶弹性体20上形成有大径凹部32。大径凹部32是呈倒置的大致研钵形状的凹部,其在主体橡胶弹性体20的大径侧的端面开口。
此外,在大径凹部32的外周侧形成有密封橡胶34。密封橡胶34是以覆盖第二安装构件18的下表面的方式固着的薄壁的橡胶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主体橡胶弹性体20一体形成。
此外,在构成主体橡胶弹性体20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第二安装构件18上安装有挠性膜36。挠性膜36是大致薄壁圆形的橡胶膜,其设为外周部分上下松弛的形状。并且,在挠性膜36的外周端部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固定部38。包含固定部38在内的外周端部被夹持在安装于第二安装构件18的临时固定用构件40和后述的分隔构件60之间,由此该挠性膜36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18上。
临时固定用构件40是具有上部设为大径的薄壁大径的阶梯圆筒形状的构件,其由金属、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更详细地讲,临时固定用构件40设有在大致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台阶状的密封部42。该密封部42的内周端部设为在整周上连续的环状,并且该密封部42的外周部分在周向上带有间隙并被分割成多个。此外,在密封部42的外周端部,在周上交替地设有朝向上方伸出的多个卡定部44和多个定位部46。
如图4、图5所示,卡定部44在上端部具备朝向内周侧突出的临时固定爪48。临时固定爪48具有朝向上方行进而逐渐变大径的截面形状,并且其下表面在大致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另外,临时固定爪48的内周端成为比卡定部44的外周端小径。
如图6所示,定位部46设为比卡定部44厚壁,其以预定的长度设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卡定部44、44之间。此外,在密封部42的、在周上设有定位部46的部分形成有从密封部42的外周端部朝向下方突出的被按压部50。通过将被按压部50一体形成在密封部42的下表面,密封部42在周上局部地成为厚壁。
另一方面,在密封部42的内周端部设有朝向下方伸出的保持筒部52。保持筒部52整体设为大致圆筒形状,其具备从下端部向内周侧突出的内凸缘状的按压部54。另外,在按压部54的内周端部一体地具备具有大致圆形截面且向上下突出的压窄部56。
而且,通过将多个卡定部44外套于第二安装构件18的卡合突起26,各卡定部44的临时固定爪48分别插入到第二安装构件18的卡定槽24而在轴线方向上卡定于卡合突起26,由此,临时固定用构件40临时固定在第二安装构件18上。此外,通过将临时固定用构件40夹着密封橡胶34地叠合于第二安装构件18,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密封部42之间临时密封,至少在不输入载荷的状态下,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被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密封。另外,通过将定位部46外套于第二安装构件18的卡合突起26,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定位。
并且,通过将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按压部54从下方叠合于挠性膜36的外周端部,挠性膜36的外周端部被夹持在按压部54和后述的分隔构件60之间,由此,挠性膜36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18上。通过这样地将挠性膜36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18上,在支座主体12的主体橡胶弹性体20和挠性膜36的轴线方向之间形成有与外部空间隔离且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58。另外,作为封入在流体室58中的非压缩性流体,可以采用水、亚烷基二醇、聚亚烷基二醇、硅油、或者它们的混合液等中的任一种。此外,为了有利地获得基于后述的流体的流动作用而产生的隔振效果,期望是0.1Pa·s以下的低粘性流体。
此外,在流体室58中收容配置有分隔构件60。分隔构件60包括盖构件62和分隔构件主体64。盖构件62具有薄壁的大致圆板形状,其在外周部分一体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抵接突起66。
分隔构件主体64具有厚壁的大致圆板形状,在其外周部分形成有在上表面开口且在周向上以预定的长度延伸的周槽68。并且,在分隔构件主体64的径向中央部分形成有朝向上方开口的圆形的收容凹部70,在收容凹部70配设有可动膜72。可动膜72是大致圆板形状的橡胶弹性体,其外周端部向上下突出而设为厚壁。另外,在分隔构件主体64的外周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凹槽74,挠性膜36的固定部38插入到该凹槽74而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定位。
而且,通过将盖构件62叠合于分隔构件主体64的上表面而构成分隔构件60,该分隔构件60配设在流体室58中。分隔构件60的外周端部在轴线方向上被夹在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按压部54之间,从而该分隔构件60被支承,且在流体室58内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由此,流体室58隔着分隔构件60而被分为上下两部分,在分隔构件60的上方形成有壁部的一部分由主体橡胶弹性体20构成且能够由于振动输入而发生内压变动的受压室76,并且在分隔构件60的下方形成有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36构成且能够容易地容许容积变化的平衡室78。
此外,分隔构件60的周槽68利用盖构件62覆盖其上侧开口而设为隧道状的流路,该隧道状流路的两端部中一者与受压室76连通,该隧道状流路的两端部中另一者与平衡室78连通。由此,利用周槽68形成使受压室76和平衡室78互相连通的节流通路80。通过考虑到流体室58的壁弹性刚度(日文:ばね剛性)等适当地设定节流通路80的通路截面积(A)与通路长度(L)之比(A/L),从而作为流动流体的共振频率的调谐频率被设定为相当于发动机震动的10Hz左右的低频率。
此外,受压室76的液压经由贯通形成于盖构件62的上透孔82作用于配置在收容凹部70的可动膜72的上表面,并且平衡室78的液压经由贯通形成于分隔构件主体64的下透孔84作用于可动膜72的下表面。由此,可动膜72利用受压室76和平衡室78的相对的压力变动在厚度方向上弹性变形,从而在受压室76和平衡室78之间传递液压。
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支座主体12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4。密封用连结构件14是由铁、铝合金等形成的高刚性的构件,如图1~图8所示具备局部地覆盖第二安装构件18的外周面的装配部86。装配部86设为大致半圆筒形状,如图7、图8所示形成有在内周面开口且沿周向延伸的夹持槽88。该夹持槽88利用作为引导部件的引导部90形成为进一步伸出到周向外侧,其中,该引导部90自装配部86的周向端部带有槽形截面地突出。此外,在设为槽形的引导部90形成有在该引导部90的突出顶端开口且贯通底壁部的切口92。
并且,在装配部86的周向两端部分别向图7中的左右外侧扩展地一体形成有连接板部94。在该连接板部94、94上分别贯通形成有与嵌合凸部30相对应的孔截面形状的嵌合孔96。此外,在装配部86和连接板部94的下端部一体形成有安装板部97,在安装板部97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形成的螺栓孔98。
通过将支座主体12的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上部插入到设为这样的结构的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夹持槽88,密封用连结构件14被引导而相对于支座主体12定位并从侧方接近该支座主体12。然后,第二安装构件18的引导部28插入到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切口92,并且引导部28的嵌合凸部30嵌合于连接板部94的嵌合孔96而被固定。由此,密封用连结构件14以局部地覆盖第二安装构件18的外周的方式配置,密封用连结构件14安装在支座主体1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两组互相嵌合的嵌合凸部30和嵌合孔96隔着支座主体12的中心轴线配置在两侧。
在此,如图10所示,通过将第二安装构件18、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密封部42以及被按压部50插入到夹持槽88,从而利用密封用连结构件14对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施加叠合方向上的按压力,密封部42相对于第二安装构件18以接近该第二安装构件18的方式位移。由此,能够提高被夹在第二安装构件18和密封部42之间的密封橡胶34的压缩率,因此,第二安装构件18和密封部42之间被正式密封,在输入振动载荷时也能够保持流体密封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密封用连结构件14安装于支座主体12,从而对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按压部54施加叠合方向上的按压力,在第二安装构件18和分隔构件60之间也能够提高密封橡胶34的压缩率,并且在临时固定用构件40和分隔构件60之间能够提高挠性膜36的外周端部的压缩率。由此,在受压室76和平衡室78中均能够谋求提升流体密封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按压部54的顶端部设有压窄部56,能够有效率地提高临时固定用构件40和分隔构件60之间的挠性膜36的压缩率,能够有利地确保密封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构件62的抵接突起66插入到主体橡胶弹性体20的大径凹部32,叠合于大径凹部32的内周面。由此,因密封橡胶34抵接于抵接突起66而防止密封橡胶34向内周侧鼓出变形,从而能够有利地谋求通过提高密封橡胶34的压缩率而提升密封性。
在按照这样的本实施方式构造成的发动机支座10中,支座主体12利用使临时固定用构件40卡定于第二安装构件18的简单的临时连结结构来组装,并且通过在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密封部42之间夹装密封橡胶34而被临时密封。由此,支座主体12的组装作业容易,并且例如通过在充满了非压缩性流体的水槽中组装支座主体12,能够容易地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在流体室58中。这样,在支座主体12单体中能够实现通过临时密封而封入非压缩性流体,因此,能够在安装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4之前进行非压缩性流体的封入工序,能够谋求提升作业效率。
临时固定用构件40用于在利用密封用连结构件14进行正式密封和进行结合之前将各构件(主体橡胶弹性体20、分隔构件60以及挠性膜36)定位,在利用临时固定用构件40定位的各构件的组装状态下,成为并未考虑使用环境的、实用性处于低水平的密封状态。
这样,对于临时固定用构件40,设为并未考虑使用环境的、实用性处于低水平的密封性能,满足密封性能的结合结构终究是利用密封用连结构件14实现的,由此,能够将临时固定用构件40设为小型且低强度,在进行作为原本目的的各构件的定位这样的中间作业时,通过将临时固定爪48设为可变形的低强度,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作业。
此外,通过在支座主体12上安装密封用连结构件14,能够提高密封橡胶34的压缩率,将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正式密封。由此,即使在会有振动输入的车辆安装状态下,也能够防止非压缩性流体从流体室58漏出,能够谋求提升可靠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支座主体12的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上部插入到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夹持槽88,对该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施加叠合方向上的按压力。由此,能够使由于安装密封用连结构件14而产生的密封橡胶34的压缩率的变化量稳定,能够在防止由过量的压缩引起的密封橡胶34的损伤的同时,确保足够的密封性,从而有效地避免非压缩性流体的泄漏。
并且,支座主体12的第二安装构件18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4利用一体形成在第二安装构件18上的嵌合凸部30和贯通形成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连接板部94的嵌合孔96的嵌合而互相固定。由此,能够利用部件件数少的简单的结构实现支座主体12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4之间的固定。
此外,支座主体12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4互相固定而限制支座主体12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4向侧方的相对位移,从而能够防止第二安装构件18自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夹持槽88脱离。由此,支座主体12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保持在互相定位的状态,能够稳定地维持利用密封橡胶34的压缩进行的正式密封。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构件18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4在除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装配部86之外的位置利用嵌合凸部30和嵌合孔96的嵌合互相固定。由此,能够带有高自由度地设定互相叠合的第二安装构件18的外周面和装配部86的内周面的各形状。
此外,嵌合凸部30和嵌合孔96在隔着支座主体12的中心轴线:I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一组。由此,能够减小在支座主体12的中心轴线方向输入载荷时产生的力矩,能够实现提升耐久性、有效地发挥作为目标的隔振性能等。
此外,在支座主体12上安装密封用连结构件14时,支座主体12的第二安装构件1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被插入到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夹持槽88而被引导,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密封用连结构件14相对于支座主体12安装在预定的位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密封用连结构件14中,设有向装配部86的周向外侧突出的引导部90,通过向形成在引导部90上的切口92中插入第二安装构件18的引导部28,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引导作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临时固定用构件40中,交替地设有能卡定于第二安装构件18卡定部44和能叠合于第二安装构件18的外周面的定位部46,在定位部46的形成部分形成有自密封部42向下方突出的被按压部50。由此,在卡定部44的形成部分,通过薄壁的密封部42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实现利用轴线方向的压入组装于第二安装构件18,而在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状态下,被按压部50被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夹持槽88按压,从而能够将第二安装构件18和密封部42的叠合面之间正式密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42的外周部分在周上被分割成多个并设有间隙,但由于该间隙足够小,并且内周部分在周向上连续,因此,通过安装密封用连结构件14能够将整周正式密封。
根据以上内容可明确,“将主体橡胶弹性体20、分隔构件60以及挠性膜36互相结合而完成流体室58结构”的终究是“密封用连结构件14”,在利用密封用连结构件14实现密封结构时,临时固定用构件40可靠且高精度地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20、分隔构件60以及挠性膜36之间的对位,成为并未考虑使用环境的、实用性处于低水平的密封状态。而且,可以明确的是,在利用“密封用连结构件14”使“主体橡胶弹性体20、分隔构件60以及挠性膜36互相结合的本发明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中,“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临时固定爪48自卡定突起26悬空而存在间隙(参照图22(b)),并未发挥卡定功能,即也不具有连结功能。
此外,密封用的结合力仅是利用密封用连结构件14所得到的结合力,这一点也可以从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临时固定爪48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4组装之后并未发挥功能而得以明确。但是,对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4,鉴于其制造和组装时的作业上的理由设为不满整周的周长,因此,将临时固定用构件40遍及整周地设为环状,借助该临时固定用构件40将密封用连结构件14的结合力传递到主体橡胶弹性体20(第二安装构件18)、分隔构件60以及挠性膜36的叠合部分。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橡胶弹性体20(第二安装构件18)、分隔构件60以及挠性膜36的结合力是由密封用连结构件14作用的,这一点从在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临时固定爪48处产生间隙导致该临时固定爪48未发挥功能而得以明确。
在图11~图15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座100。发动机支座100设为在支座主体102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的结构。此外,支座主体102具有第一安装构件16和第二安装构件108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20弹性连结而成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通过在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构件和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更详细地讲,如图16、图17所示,第二安装构件108设为大致长圆环形状,形成有在外周面开口的卡定槽2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安装构件108中,一体形成有自上端部向外周侧突出的作为固着部的固定凸缘110,在突出得特别大的短轴方向(图14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分各自形成有两个嵌合孔112、11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构件16、主体橡胶弹性体20、分隔构件60、临时固定用构件40均与第二安装构件108的大致长圆环形状相匹配地设为在轴线方向上看时呈大致长圆形状。
在具备这样的第二安装构件108而构成的支座主体102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04。如图11~图15所示,密封用连结构件104具备大致长圆筒形状的装配部114。在该装配部114的下端部,在整周上一体形成有朝向内周侧突出的内凸缘状的按压部11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密封用连结构件104例如由铁、铝合金等的压铸件形成。
并且,密封用连结构件104包括一对安装部118、118。安装部118与装配部114一体形成,从装配部114朝向短轴方向的外侧突出,在突出顶端部分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螺栓孔120。该安装部118、118利用贯穿于各螺栓孔120的未图示的螺栓安装在未图示的车辆主体上。此外,在安装部118上一体形成有两个向上方突出的嵌合凸部122、122。另外,通过将装配部114和安装部118之间的交界部分抠设为向下方开口的凹状,能够谋求轻量化。
而且,如图18所示,支座主体102从上方沿轴线方向插入到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第二安装构件108的固定凸缘110叠合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的上表面,并且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的嵌合凸部122贯穿于固定凸缘110的嵌合孔112。在本实施方式中,贯穿于嵌合孔112的嵌合凸部122在轴线方向上被压缩而向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鼓出变形,嵌合凸部122的外周面被按压于嵌合孔112的内周面,由此嵌合凸部122和嵌合孔112互相嵌合,第二安装构件108固定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的一对安装部118、118上。另外,第二安装构件108的外周面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的装配部114的内周面可以没有间隙地抵接,但也可以通过带有间隙地配置而容许构件尺寸、组装的误差等。
在此,通过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的按压部116从下方按压于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被按压部50,临时固定用构件40相对于第二安装构件108在轴线方向上相对位移。由此,对第二安装构件10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密封部42之间施加叠合方向上的按压力,因此,能够提高密封橡胶34的压缩力,将第二安装构件108和密封部42之间正式密封。即,仅利用由密封用连结构件104产生的结合力完成正式密封,临时固定用构件40只是像字面意思那样的临时固定,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组装之后实质上就丧失其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将密封用连结构件104安装于支座主体102,在第二安装构件108和分隔构件60之间也能够提高密封橡胶34的压缩率,并且在临时固定用构件40和分隔构件60之间能够提高挠性膜36的外周端部的压缩率。由此,在受压室76和平衡室78中的任一者中均能够谋求提升流体密封性。
如按照这样的本实施方式构造成的发动机支座100所示,支座主体102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04可以在轴线方向上互相组装。
此外,在发动机支座100中,通过向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的设为筒状的装配部114中插入支座主体102的第二安装构件10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来构成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用于将支座主体102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04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互相定位并沿轴线方向引导支座主体102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04。由此,嵌合凸部122和嵌合孔112能够简单地定位,能够容易地固定支座主体102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04。
并且,贯穿于嵌合孔112的嵌合凸部122在轴线方向上被压缩而扩径变形,由此嵌合凸部122的外周面被按压于嵌合孔112的内周面而嵌合起来。因此,也能够将嵌合凸部122设为比嵌合孔112稍稍小径,嵌合凸部122和嵌合孔112的定位变得更容易,并且容许嵌合凸部122和嵌合孔112的尺寸误差。
在图19、图20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座130。发动机支座130设为在支座主体132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34的结构。支座主体132具有第一安装构件16和第二安装构件135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20弹性连结而成的结构。
第二安装构件135设为具有在外周面开口的卡定槽24的大致圆环形状,并且具有向外周侧突出的固定凸缘136。并且,在固定凸缘136的局部地增大突出尺寸而成的左右两侧部分各自一体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两个嵌合凸部138、138。
另一方面,密封用连结构件134具有呈薄壁大径的大致圆筒形状的装配部140。并且,在装配部140的下端部一体形成有向内周侧突出的内凸缘状的按压部142。此外,在装配部140的上端部一体形成有安装片144。该安装片144在周上的左右两侧(图20中的左右方向两侧)突出得特别大,在左右两侧各自形成有螺栓孔146和两个嵌合孔148、148。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密封用连结构件134例如能够通过冲压加工金属平板而容易地形成。
而且,如图21所示,支座主体132从上方沿轴线方向插入到密封用连结构件134的装配部140,第二安装构件135的固定凸缘136叠合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34的上表面,第二安装构件135的嵌合凸部138贯穿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34的嵌合孔148。使嵌合凸部138的顶端部分扩径变形而卡定于嵌合孔148的开口部,由此第二安装构件135固定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34上。
在此,密封用连结构件134安装于支座主体132,由此通过像图22(a)那样在支座主体132中夹装密封橡胶34而被临时密封的第二安装构件135与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如图22(b)所示被正式密封。
即,在支座主体132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34时,密封用连结构件134的按压部142在轴线方向上叠合于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保持筒部52和按压部54的下表面,利用密封用连结构件134对第二安装构件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施加叠合方向上的按压力。由此,通过在支座主体132上安装密封用连结构件134,在第二安装构件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密封部42之间能够提高密封橡胶34的压缩率,从而能够将第二安装构件135和密封部42之间正式密封。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将密封用连结构件134安装于支座主体132,在第二安装构件135和分隔构件60之间也能够提高密封橡胶34的压缩率,并且在临时固定用构件40和分隔构件60之间能够提高挠性膜36的外周端部的压缩率。由此,在受压室76和平衡室78中的任一者中均能够谋求提升流体密封性。
采用按照这样的本实施方式构造成的发动机支座130,通过将密封用连结构件134的按压部142在轴线方向上叠合于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按压部54,从而对第二安装构件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的密封部42之间施加使该第二安装构件135和该密封部42互相接近的方向上的按压力。由此,不对第二安装构件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的连结部分直接地施加外力就能够实现正式密封。而且,由于按压部142和按压部54在整周上叠合,因此,在整周上施加按压力,能够更有利地获得流体密封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密封用连结构件134能够利用冲压加工简单地形成,能够实现轻量化、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贯穿于嵌合孔148的嵌合凸部138的顶端部分扩径变形而在轴线方向上卡定于嵌合孔148的开口周缘部,由此能够防止嵌合凸部138自嵌合孔148脱离,第二安装构件135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34固定起来。利用这样的结构,还能够防止支座主体132自密封用连结构件134脱离,能够稳定地保持安装状态。
在图23~图28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座150。该发动机支座150设为在作为图29~图30所示的隔振装置主体的支座主体152上安装有图31~图32所示的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结构。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原则上是指作为支座轴线方向的图23中的上下方向。
更详细地讲,如图29~图30所示,支座主体152成为第一安装构件156和第二安装构件158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互相弹性连结而成的结构。
第一安装构件156设为具备笔直地延伸的中空孔162的大致矩形的筒形状,采用由铁、铝合金、硬质的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高刚性的构件。而且,第一安装构件156以具有沿与支座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的方式配置。此外,在第一安装构件156的内周面以覆盖整周的方式粘附形成有嵌装橡胶层164,而在第一安装构件156的外周面以覆盖整周的方式粘附形成有覆盖橡胶层166。并且,在第一安装构件156的上壁部分,与覆盖橡胶层166一体地形成有朝向支座轴线方向上的上方突出的上部缓冲橡胶层168。
而且,如图23~图28所示,内托架170以从侧方压入的状态组装并嵌装固定在该第一安装构件156上,第一安装构件156借助该内托架170安装在动力单元上。即,在内托架170的基端部分形成有多个向动力单元侧固定用螺栓的贯穿孔172,另一方面,内托架170的顶端部分设为大致字母H形截面形状,具有与第一安装构件156的中空孔162相对应的外周尺寸地线性延伸。
此外,第二安装构件158是金属制的高刚性构件,其设为设有在支座轴线方向上贯通中央部分的大径的透孔174的、厚壁的大致圆环形状。另外,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内周面是朝向上方行进而扩径的锥形形状的倾斜面。此外,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外周面,在周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从轴线方向的上端朝向下端以预定长度延伸的凹陷状凹部176,在周向上相邻的凹陷状凹部176、176之间的部分被设为在外周面上突出的凸部178。而且,在这些凹陷状凹部176的下端部分,以在静止状态下堵塞凹陷状凹部176的下端的方式形成有在周向上跨越相邻的凸部178、178之间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的卡定部180。
并且,在第二安装构件158上,在外周面上突出地一体形成有一对固定部182、182。这一对固定部182、182分别设为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外周面上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厚壁的大致块状,其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外周部分中的、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位于相对的位置的部位。而且,这一对固定部182、182各自具有外周面184、184,该外周面184、184从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径向一个方向上位于相对的位置的一对外周部位分别在切线方向上大致平行地伸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一对固定部182、182的外周面184、184设为随着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径向一个方向上的相对部位朝向切线方向伸出而沿互相逐渐扩开的方向带有几度以下的微小的倾斜角的倾斜面。
此外,在各固定部182的外周面184上,在朝向切线方向的伸出方向上互相隔开预定间隔地设有多个在轴线方向上跨越全长而连续地延伸的作为凹部的槽状凹部186。利用这些槽状凹部186,固定部182的外周面184由在伸出方向、换言之是后述的固定部182向夹持槽254的插入方向上带有预定距离地被截断而成的多个抵接突部188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外周面184上形成有3个槽状凹部186、186、186和3个抵接突部188、188、188。
而且,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中心轴线上向上方隔开预定距离地配置有第一安装构件156,该第一安装构件156和第二安装构件158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互相弹性连结。主体橡胶弹性体160设为厚壁大径的大致截头圆锥形状,在小径侧的端部硫化粘接有第一安装构件156,并且在大径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硫化粘接有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内周面。
另外,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上一体地形成有上部缓冲橡胶层168、粘附在第一安装构件156的内外周面上的嵌装橡胶层164以及粘附在第一安装构件156的外周面上的覆盖橡胶层166。而且,主体橡胶弹性体160形成为包括第一安装构件156和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一体硫化成形品。
此外,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中的小径侧端部附近一体地形成有从第一安装构件156的一个开口边缘部的下壁部分朝向轴线方向外侧以预定厚度的舌片状或者平板状伸出的下部缓冲橡胶层190。此外,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形成有大径凹部192。大径凹部192是呈倒置的大致研钵形状的凹部,其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大径侧的端面开口。此外,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设有内外贯通地延伸的注入用孔194。该注入用孔194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弹性主轴上以恒定的圆形截面线性地延伸,其从设置在大径凹部192的上底部中央的内侧开口部贯通第一安装构件156而延伸到设置在中空孔162内的外侧开口部。
并且,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大径凹部192的外周侧形成有作为密封构件的密封橡胶196。密封橡胶196是以覆盖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下表面的方式固着的薄壁的橡胶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0一体形成,其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下表面覆盖卡定部180的内周侧的大致整个面。
此外,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覆盖橡胶层166上形成有向第一安装构件156的外侧突出的一对侧方缓冲橡胶层198、198。这些侧方缓冲橡胶层198、198在与第一安装构件156的中空孔162的延伸方向(图26中的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图23中的左右方向)上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该侧方缓冲橡胶层198、198设为具有大致梯形的截面的山形,如图23所示,在发动机支座150的单体状态中,在侧方缓冲橡胶层198、198的突出顶端面和后述的支座保持部248的周壁内表面246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有预定距离的间隙。
此外,在构成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下侧叠合地配设有分隔构件200和挠性膜202。换言之,分隔构件200和挠性膜202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支座中心轴线方向上叠合地配设在与配设有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分隔构件200整体设为厚壁的大致大径圆板形状,其由金属、硬质的合成树脂等形成。此外,在分隔构件200的上表面开口地形成有在该分隔构件200的外周部分以周向的大致不足一周的长度延伸的周槽204。而且,薄壁的圆板形状的盖板206叠合于分隔构件200的上表面而覆盖周槽204的开口,由此形成沿周向延伸的节流通路208。另外,该节流通路208的周向一个端部贯通分隔构件200而向下方开口,并且该节流通路208的周向另一个端部贯通盖板206而向上方开口。
另一方面,挠性膜202由整体具有薄壁的大致圆板形状的橡胶弹性膜、容易变形的树脂膜等构成,其通过在径向的中间部分设置预定的松弛而容易地被容许弹性变形。此外,在挠性膜202的外周缘部一体地形成有设为厚壁的环状密封部210。而且,通过环状密封部210以密合状态叠合于分隔构件200的外周部分的下表面,挠性膜202以覆盖分隔构件200的下表面整体的方式配设。另外,在分隔构件200的外周部分形成有在下表面开口且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定位槽212,以环状密封部210的上端进入到该定位槽212的方式设置。
而且,在这样互相叠合的分隔构件200和挠性膜202上还以覆盖它们的外周面的方式组装有临时固定用构件214。
该临时固定用构件214整体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其由硬质的合成树脂、金属等形成。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圆筒状部216的轴线方向长度与分隔构件200的轴线方向长度大致相同或者稍小于分隔构件200的轴线方向长度,在该圆筒状部216的下端开口部一体形成有向内周侧扩展的内凸缘状的环状抵接部218。
此外,在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圆筒状部216的上端开口部形成有向外周侧扩展的外凸缘状的密封部220。此外,在该密封部220的外周缘部的周上的多处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且在突出顶端附近的内周面设有卡定突起222的钩状的卡定部224。
而且,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圆筒状部216外套于分隔构件200,在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环状抵接部218之上,在该环状抵接部218与载置的分隔构件200的下端面之间夹持地保持有挠性膜202的环状密封部210。此外,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密封部220叠合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卡定部180的下端面,并且,各卡定部224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外周面上向上方突出。并且,各卡定部224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周上分别对位于凹陷状凹部176,各卡定部224的卡定突起222分别卡定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卡定部180。
通过这样利用卡定部224向卡定部180卡定的卡定作用将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组装于第二安装构件158,以收容状态定位在临时固定用构件214内部的分隔构件200和挠性膜202叠合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下侧而组装起来。而且,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大径凹部192和挠性膜202的轴线方向相对面之间区划有以相对于外部空间流体密封的方式被密封且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226。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支座主体152设为流体封入式的隔振装置。
此外,该流体室226被分隔构件200分隔,在分隔构件200的上侧形成有受压室228,该受压室228的壁部的一部分由主体橡胶弹性体160构成,在沿大致支座轴线方向对第一安装构件156和第二安装构件158之间输入振动时,基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弹性变形直接引起该受压室228发生压力变动。另一方面,在分隔构件200的下侧形成有平衡室230,该平衡室230的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202构成,基于挠性膜202的挠性变形能够吸收减轻该平衡室230内部的压力变动。
此外,该受压室228和平衡室230经由形成在分隔构件200中的节流通路208互相连通,基于受压室228和平衡室230的相对的压力变动使封入流体经由节流通路208流动。而且,能够利用在节流通路208中流动的流体的共振作用等发挥针对输入振动的隔振效果。
另外,例如通过在非压缩性流体中将分隔构件200、挠性膜202、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组装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等,也能够实现向流体室226中注入非压缩性流体,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在组装上述各构件之后经由注入用孔194注入非压缩性流体,之后在该注入用孔194中压入并固定密封用的球体来进行。
在此,在将分隔构件200、挠性膜202、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组装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0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状态,即组装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下侧部分之前的支座主体152单体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利用临时固定用构件214对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卡定作用进行的临时密封来实现流体室226相对于外部空间的密封。
即,就临时固定用构件214而言,分隔构件200隔着挠性膜202的环状密封部210叠合于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环状抵接部218,能够在该环状抵接部218和分隔构件200之间对环状密封部210施加轴线方向上的按压力。此外,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密封部220隔着密封橡胶196地叠合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比卡定部180靠内周侧的下端面,能够在该密封部220和第二安装构件158之间对密封橡胶196施加轴线方向上的按压力。
由此,能够朝向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轴线方向下方施加在轴线方向上按压该环状密封部210和密封橡胶196的力的反作用力。而且,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卡定部224克服该按压反作用力卡定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卡定部180,临时固定用构件214保持在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位置。其结果,能够带有临时固定用构件214对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卡定力地对环状密封部210和密封橡胶196施加轴线方向上的密封压力,利用上述各密封部196将第二安装构件158和分隔构件200之间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临时密封,利用上述各密封部210将分隔构件200和临时固定用构件214之间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临时密封,从而保持流体室226的流体密封性。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卡定部180和卡定部224构成用于将临时固定用构件214卡定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卡定部件,利用该卡定部件将流体室226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临时密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分隔构件200的外周缘部的与第二安装构件158叠合的表面和盖板206的外周缘部的与第二安装构件158叠合的表面之间也夹持密封橡胶196,能够保持盖板206密合于分隔构件200的叠合状态,并且能够谋求提升密封性。
在按照这样构造成的支座主体152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54,以支座主体152从侧方插入到形成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大致中央的组装空间内的方式组装起来。另外,密封用连结构件154是由铁、铝合金等形成的高刚性的构件,鉴于轻量且也容易确保利用构件厚度提供的刚性、设计自由度也大等原因,能够理想地采用铝合金制的压铸成形品。
详细地讲,如图23~图28以及图31~图32所示,密封用连结构件154具有跨过组装空间地设置的门形部232,在该门形部232的两腿下端具有向互相离开的方向扩展的平板形状地设有一对安装部234、234。在该安装部234、234上分别形成有供固定螺栓贯穿的贯穿孔236,能够利用贯穿于该贯穿孔236的固定螺栓将密封用连结构件154螺栓固定于车辆车身。另外,在门形部232的两腿部分和各安装部234之间分别一体形成有连接构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的加强肋238、238。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用于将第二安装构件158安装于作为隔振连结对象之一的车辆车身的托架金属配件而构成密封用连结构件154。
此外,在门形部232的下端开口部分一体形成有跨过一对安装部234、234之间地扩展的按压部240。在按压部240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圆形的透孔242,该透孔242的内径尺寸与支座主体152的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环状抵接部218的内径尺寸大致相同。
此外,在门形部232上以覆盖一个侧方开口的下侧部分的方式一体形成有装配部244。该装配部244与按压部240的透孔242大致同心地弯曲成大致圆弧状,其从门形部232的一个侧方开口朝向外方突出。
而且,通过设置该装配部244,在门形部232的下侧部分形成有作为组装空间的支座保持部248,该支座保持部248包括在周向上以半周以上的长度延伸的大致圆弧状的周壁内表面246和具有透孔242的按压部240。该支座保持部248朝向与装配部244相反侧开口,该开口部成为供支座主体152插入并组装的插入口。
此外,在支座保持部248的周壁内表面246中的、门形部232的一对腿部250、250的相对内表面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与按压部240的上表面相对的台阶状的按压顶面252。而且,在该按压部240上表面和按压顶面252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有朝向插入口开口的夹持槽254、25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座保持部248中的处于一对腿部250、250内表面的部位形成有使高度方向中间部分在腿部250的宽度方向(图28中的上下方向)的大致全长上延伸的台阶256,比台阶256靠下方的按压部240侧与比台阶256靠上方的按压顶面252侧相比设为大径的内周面形状。
此外,形成在门形部232的一对腿部250、250的相对内表面上的夹持槽254、254的槽底面258、258设为以朝向支座保持部248的供支座主体152插入的插入口侧行进而相对面间距离逐渐地变大的方式扩展的倾斜面。此外,该倾斜的槽底面258、258的倾斜角度与支座主体152的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一对固定部182、182的外周面184、184的倾斜角度相对应而设为大致相同。
而且,如图33所示,支座主体152从支座保持部248的侧方插入到这样构造成的密封用连结构件154而组装起来。而且,支座主体152的比第二安装构件158靠轴线方向下侧的部分从插入口嵌入到夹持槽254而嵌合固定。
即,通过将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一对固定部182、182从插入口插入到夹持槽254、254,各固定部182、182的外周面184、184抵接于夹持槽254、254的各槽底面258、258。由此,各固定部182、182以压入状态嵌装固定于各夹持槽254、254。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固定部182、182包括3个抵接突部188、188、188,各抵接突部188分别抵接于槽底面258、258而设定有嵌装固定区域。由此,能够稳定地获得支座主体152对于支座保持部248的嵌装固定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槽254、254的各槽底面258、258设为倾斜面,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模具成形时的脱模时,可用作脱模锥面。由此,能够使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压铸成形作业更加容易。
并且,支座主体152通过嵌入到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夹持槽254,从而能够对第二安装构件15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214施加使它们在轴线方向上互相接近的方向上的按压力。即,在图29、图30所示的支座主体152的单体中,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卡定部224克服临时密封状态的密封橡胶196和环状密封部210的按压反作用力而对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卡定部180发挥卡定作用。与该临时密封状态下的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上端面和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下端面之间的支座轴线方向距离L1(参照图29)相比,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夹持槽254的按压部240上表面和按压顶面252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L2(参照图31)被设定得小。
由此,在临时密封状态的支座主体152嵌入到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夹持槽254时,如图34放大图示那样,第二安装构件15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214在支座轴线方向上进一步向互相向接近的方向相对位移,密封橡胶196和环状密封部210被进一步施加与之相应的量的压缩。在该状态下,通过将支座主体152的第二安装构件158组装固定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54,设为正式密封状态而在流体室226中设定高流体密封性。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按压部240在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下表面上在周上整周地按压于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环状抵接部218。另一方面,夹持槽254的按压顶面252在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周上局部地按压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上表面。
另外,根据图34也可明确,在正式密封状态中,卡定部180和卡定部224之间的卡定作用不必发挥功能。因此,该卡定部180和卡定部224的卡定结构只要具有仅可临时满足在临时密封状态下要求的密封性能的强度等性能即足矣。
而且,在像上述那样从侧方向密封用连结构件154中插入了支座主体152之后,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夹持槽254的底壁部分形成相对于支座主体152的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弯边卡合部260,能够防止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固定部182、182自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夹持槽254、254脱出。
如图35、图36中放大图示,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门形部232的两腿部250、250中,通过在夹持槽254、254的插入口的槽底面258、258的外侧且接近该槽底面258、258的位置实施压扁弯边加工,形成该弯边卡合部260。另外,压扁弯边加工例如能够通过使用具有与作为目标的凹状的压扁部262相对应的顶端形状的冲头施加冲击力、按压力来进行。
即,通过利用压扁弯边加工形成凹状的压扁部262,该压扁部262能够以与其相对应的体积向接近的夹持槽254的槽底面258侧鼓起而塑性变形。其结果,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插入口的开口部分一体形成有以从外侧覆盖压入嵌合于夹持槽254的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固定部182的后端面的方式突出的弯边卡合部260。
利用该弯边卡合部260对于固定部182的卡合作用,能够阻止固定部182自夹持槽254向插入方向后方脱出,能够在支座保持部248内可靠地在组装状态下保持支座主体152。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5所示,在利用压扁弯边加工形成的凹状的压扁部262中,在沿着槽底面258的、沿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谷线被设定为处在最深位置。设为该谷线的位置在图35中的压扁部262的左右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压扁部262的中央向夹持槽254的槽底面258侧偏倚的非对称的内表面形状。
由此,利用由压扁弯边加工引起的塑性变形,固定部182的后端部分有效率地向夹持槽254侧偏移,能够以足够的大小有效率地形成弯边卡合部260。
特别是,通过在保持支座主体152时采用这样的压扁弯边加工,不必像例如弯曲弯边那样将托架等弯折或者缩径,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卡合部分的构件厚度,能够谋求提升托架甚至隔振装置的耐久性。此外,与弯曲弯边等相比能够简单地执行弯边操作,能够谋求提高隔振装置的制造效率。
这样构造成的支座主体152从插入口侧插入到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支座保持部248,支座主体152组装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54上。而且,内托架170从顶端侧插入到该组装体的第一安装构件156的中空孔162,构成发动机支座150。
更详细地讲,内托架170的顶端侧从与支座主体152向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插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56的中空孔162。在该中空孔162的内表面粘附形成有嵌装橡胶层164,内托架170的顶端部分的外周尺寸与中空孔162的尺寸大致相等,因此,内托架170抵接于嵌装橡胶层164而插入到中空孔162或者稍稍压缩嵌装橡胶层164而插入到中空孔162。由此,内托架170和第一安装构件156隔着嵌装橡胶层164以密合状态抵接,能够利用内托架170和嵌装橡胶层164之间的摩擦作用有效地防止内托架170自第一安装构件156脱出。
而且,也如图23所示,在组装有支座主体152、密封用连结构件154以及内托架170的发动机支座150中,形成在第一安装构件156上侧的上部缓冲橡胶层168被压缩,被按压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门形部232内表面的顶面上。
如上述那样构造成的发动机支座150通过螺栓贯穿于内托架170的贯穿孔172而固定在动力单元上,另一方面通过螺栓贯穿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贯穿孔236而固定在车辆车身上。由此,动力单元和车辆车身利用发动机支座150弹性连结。另外,在该车辆安装状态下,对发动机支座150施加动力单元重量的分担载荷,使主体橡胶弹性体160弹性变形。由此,使第一安装构件156和第二安装构件158在支座中心轴线方向上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相对位移,带有预定的隔离距离地位于相对的位置。此外,例如发动机支座150以图23中的上下方向是车辆的上下方向、图23中的左右方向是车辆的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的方式安装在车辆上。
在通过内托架170对该发动机支座150输入发动机震动等振动时,能够利用由于非压缩性流体经由节流通路208流动而产生的共振作用等发挥针对输入振动的隔振效果。
在此,在对发动机支座150输入朝向下方的过大的振动时,内托架170隔着下部缓冲橡胶层190抵接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装配部244的上端面。由此,能够发挥缓冲地限制第一安装构件156和第二安装构件158在支座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相对接近的方向上的位移量的弹跳限制功能。
另一方面,在对发动机支座150输入朝向上方的过大的振动时,第一安装构件156隔着上部缓冲橡胶层168抵接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门形部232的顶面。由此,能够发挥缓冲地限制第一安装构件156和第二安装构件158在支座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相对离开的方向上的位移量的回弹限制功能。
并且,在对发动机支座150输入车辆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上的过大的振动时,第一安装构件156隔着两个侧方缓冲橡胶层198、198抵接于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周壁内表面246。由此,能够发挥缓冲地限制第一安装构件156和第二安装构件158在车辆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上的相对的位移量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限制功能。
在设为上述那样的形状的发动机支座150中,通过将支座主体152的固定部182、182插入到夹持槽254、254,对门形部232的两腿部250、250实施压扁弯边加工,从而形成覆盖固定部182、182的后端面的弯边卡合部260、260。由此,支座主体152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且带有稳定的抗脱力地组装在支座保持部248内。此外,由于能够这样在制造工序的最后进行弯边加工,因此,能够简化发动机支座150的制造工序,能够谋求提高制造效率。
特别是,由于对密封用连结构件154局部地实施该压扁弯边加工,因此,能够避免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形状、强度等大程度地变化,密封用连结构件154能够确保高的设计自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一对夹持槽254、254的槽底面258、258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以朝向夹持槽254的插入口行进而逐渐变大的方式倾斜,因此,也能够容易地将支座主体152插入到支座保持部248内。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被该具体的记载所限定。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支座主体12(102、132)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在隔着支座主体12(102、132)的中心轴线的两侧固定起来的结构,但并不一定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在隔着中心轴线的一侧固定起来。此外,固定支座主体12(102、132)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的结构并不一定限定于嵌合凸部30(122、138)和嵌合孔96(112、148)的嵌合结构。
此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的安装状态下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被正式密封,并且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分隔构件60之间以及挠性膜36和分隔构件60之间也被正式密封。但是,例如也可以在安装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之前的支座主体12(102、132)单体中,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被临时密封,并且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分隔构件60之间以及挠性膜36和分隔构件60之间被正式密封,通过装配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仅是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被正式密封。
此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沿轴线方向插入到临时固定用构件40,临时固定爪48在轴线方向上卡定于卡合突起26而临时连结,但例如也可以利用下述扭锁结构来临时连结,即,在将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沿轴线方向插入之后,使它们在周向上相对旋转而在轴线方向上卡定。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中的一者上的突起插入到设置在另一者上的槽而在轴线方向上卡定,由此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在轴线方向上临时连结,通过在轴线方向上使槽的尺寸大于突起的尺寸,能够通过安装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实现正式密封。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支座主体152单体的状态下对流体室226实施正式密封。
或者,在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采用预先对环状密封部210实施正式密封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像所述第四实施方式那样经过临时密封的阶段仅对第二安装构件15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214之间的密封结构实施正式密封。或者也可以采用预先对密封橡胶196实施正式密封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经过临时密封的阶段仅对分隔构件200和临时固定用构件214之间的密封结构实施正式密封。
并且,内托架170和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具体的结构并没有任何限定。例如也可以采用在密封用连结构件154中不具有门形部232的顶部的结构。在采用该结构的密封用连结构件的情况下而需要回弹限制功能时,也可以另外采用其他结构的回弹限制器。
此外,第一安装构件156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那样的筒状,可以适当地采用块形状等的结构。
此外,在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利用通过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卡定部224的卡定突起222卡定于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卡定部180而成的卡定部件,将流体室226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临时密封,但卡定部件并不限定于此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也可以如图37所示,在第二安装构件264上形成有从第二安装构件264的外周侧的底面朝向下方以棒状伸出的卡定部266,另一方面,在临时固定用构件268的密封部220上贯穿设有比卡定部266稍稍小径的圆形截面形状的压入孔270。由此,通过将第二安装构件264的卡定部266压入到临时固定用构件268的压入孔270,临时固定用构件268能够卡合于第二安装构件264而将流体室226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临时密封。
在此,如图38所示,压入孔270在临时固定用构件268的周缘部隔开距离地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8个)。在压入孔270形成有4个切口部272,该4个切口部272在压入孔270的内壁开口且沿密封部220的上下方向开口,并且该4个切口部272彼此之间在压入孔27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隔开,在仰视时整体呈十字形状。利用该切口部272,压入孔270的内壁能够容易相对于密封部220的上下方向挠曲变形,因此,能够降低将第二安装构件264的卡定部266压入到临时固定用构件268的压入孔270中时的插入力。另外,压入孔27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十字形状,也可以采用图39所示的花瓣形状(切口部272有6个)、星形形状等任意的形状。
此外,如图40所示,也可以是,在临时固定用构件274的密封部220上贯穿设有比卡定部266稍稍大径的圆形截面形状的贯穿孔276,在将第二安装构件264的卡定部266插入到临时固定用构件274的贯穿孔276之后对卡定部266的顶端进行压扁加工。由此,形成凸缘状的压扁部278,通过压扁部278卡合于贯穿孔276的周缘部,能够将流体室226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临时密封。
并且,如图41所示,也可以是,临时固定用构件284的卡定部224的内周面压入到第二安装构件280的外周面282,由此临时固定用构件284卡合于第二安装构件280,将流体室226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临时密封。在这种情况下,使第二安装构件280的外周面282的直径尺寸大于临时固定用构件284的卡定部224的内周面的直径尺寸。在图41中,为了容易理解,用作为虚拟线的双点划线表示了安装有临时固定用构件284的第二安装构件280。根据对两者设定的直径尺寸之间的关系,临时固定用构件284的内周面以压入状态固定在用虚拟线表示的第二安装构件280的外周面。另外,第二安装构件280的外周面282和临时固定用构件284的卡定部224的内周面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笔直形状,第二安装构件280的外周面282也可以设为外周面282的脱模锥度(日文:抜きテーパ)程度的锥形形状的倾斜面,此时,临时固定用构件284的卡定部224的内周面的形状也可以设为沿着该外周面282延伸的锥形形状的倾斜面,临时固定用构件284通过压入而卡合于第二安装构件280。不言而喻,并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在第二安装构件280的外周面或者临时固定用构件284的卡定部224的内周面设有用于将临时固定用构件284压入到第二安装构件280的突部。
此外,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所示的隔振装置主体的具体的结构终究是例示,分隔构件的结构等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采用利用驱动器施加主动激振力而抵消输入振动的主动型的隔振装置主体、能够与输入振动相应地利用驱动器切换隔振特性的切换型的隔振装置主体等。
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并不限定于发动机支座,例如也可以应用于悬挂梁支座、车身支座、差速器支座等。此外,本发明并不仅应用于汽车所采用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也可以应用于机动两轮车、铁道用车辆、工业用车辆等所采用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100、130、150、发动机支座(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2、102、132、152、支座主体(隔振装置主体);14、104、134、154、密封用连结构件;16、156、第一安装构件;18、108、135、158、264、280、第二安装构件;20、160、主体橡胶弹性体;30、122、138、嵌合凸部;34、196、密封橡胶;40、214、268、274、284、临时固定用构件;42、220、密封部;44、卡定部;50、被按压部;58、226、流体室;86、114、140、244、装配部;88、254、夹持槽;90、引导部(引导部件);96、112、148、嵌合孔;110、136、固定凸缘(固着部);116、142、240、按压部;118、234、安装部;180、266、卡定部(卡定部件);182、固定部;184、外周面;186、槽状凹部;188、抵接突部;200、分隔构件;202、挠性膜;208、节流通路;222、卡定突起(卡定部件);224、卡定部(卡定部件);228、受压室;230、平衡室;248、支座保持部(组装空间);258、槽底面;260、弯边卡合部;262、压扁部;270、压入孔(卡定部件);272、切口部;276、贯穿孔(卡定部件);278、压扁部(卡定部件);282、外周面(卡定部件)。

Claims (14)

1.一种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100、130、150),其包括隔振装置主体(12、102、132、152),该隔振装置主体(12、102、132、152)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20、160)将第一安装构件(16、156)和环状的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158、264、280)弹性连结起来,并且具有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20、160)构成且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58、226),该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100、130、150)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振装置主体(12、102、132、152)中,临时固定用构件(40、214、268、274、284)卡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158、264、280)而在轴线方向上与该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158、264、280)临时连结,并且设置在该临时固定用构件(40、214、268、274、284)上的环状的密封部(42、220)隔着密封橡胶(34、196)地在轴线方向上叠合于该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158、264、280)而实现临时密封,
另一方面,在该隔振装置主体(12、102、132、152)的该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158、264、280)上安装有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154),利用该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154)对该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158、264、280)和该临时固定用构件(40、214、268、274、284)施加叠合方向上的按压力,从而该密封橡胶(34、196)的压缩率升高,实现正式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100、130),其中,
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中的任一者上设有嵌合凸部(30、122、138),并且在该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和该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中的任意另一者上设有嵌合孔(96、112、148),该嵌合凸部(30、122、138)嵌合固定于该嵌合孔(96、112、1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100、130),其中,
设有多组所述嵌合凸部(30、122、138)和所述嵌合孔(96、112、148),这多组嵌合凸部(30、122、138)和嵌合孔(96、112、148)配置在隔着所述隔振装置主体(12、102、132)的中心轴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其中,
设有引导部件(90),在所述隔振装置主体(12)安装于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4)时,该引导部件(90)将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8)和该密封用连结构件(14)相对地定位并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100),其中,
在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40)上在周上交替地设有卡定部(44)和被按压部(50),上述卡定部(44)自所述密封部(42)向轴线方向一个方向突出,卡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8、108),上述被按压部(50)自该密封部(42)向轴线方向另一个方向突出,被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向接近该第二安装构件(18、108)的方向推压。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150),其中,
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4、154)包括局部地覆盖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8、158)外周的装配部(86、244),并且在该密封用连结构件(14、154)的该装配部(86、244)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夹持槽(88、254),该第二安装构件(18、158)和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40、214)通过插入到该夹持槽(88、254)而相对接近地位移,从而该第二安装构件(18、158)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214)之间被所述密封橡胶(34、196)正式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0、130),其中,
在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04、134)上设有筒状的装配部(114、140),形成有自该装配部(114、140)向外周侧扩展的安装部(118、144),并且形成有自该装配部(114、140)向内周侧扩展的按压部(116、142),所述隔振装置主体(102、132)从轴线方向一侧插入到该装配部(114、140),该隔振装置主体(102、132)的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08、135)固定于该安装部(118、144),并且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40)由于抵接于该按压部(116、142)而被按压,从而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40)以接近该第二安装构件(108、135)的方式相对该第二安装构件(108、135)位移,该第二安装构件(108、135)和临时固定用构件(40)之间被所述密封橡胶(34)正式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100、150),其中,
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54)是铝合金的压铸成形品。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50),其中,
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对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58)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分在该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周上局部地设置,
另一方面,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对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214)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分在该临时固定用构件(214)的周上整周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100、130、150),其中,
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158、264、280)和挠性膜(36、202)之间配置有分隔构件(60、200),利用该分隔构件(60、200)将所述流体室(58、226)分隔为受压室(76、228)和平衡室(78、230),并且设有将该受压室(76、228)和平衡室(78、230)连通的节流通路(80、208),
另一方面,所述临时固定用构件(40、214、268、274、284)对配置在该第二安装构件(18、108、135、158、264、280)和该分隔构件(60、200)之间的密封构件(34、196)施加按压力,该按压力还作用于该挠性膜(36、202)的叠合于该分隔构件(60、200)外侧的外周缘部,该密封构件(34、196)和挠性膜(36、202)的外周缘部均利用卡定部件实现临时密封,并且利用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4、104、134、154)实现正式密封。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50),其中,
在所述隔振装置主体(152)的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58)的外周部分中的、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位于相对的位置的部位设有一对固定部(182、182),
另一方面,在该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组装空间(248)的内表面(246)上位于相对的位置的部位处形成有供该隔振装置主体(152)的该一对固定部(182、182)嵌合的一对所述夹持槽(254、254),该一对夹持槽(254、254)分别带有在一对该固定部(182、182)的插入方向上开口的插入口,
该一对固定部(182、182)从该一对夹持槽(254、254)的各该插入口插入而该各固定部(182、182)的外周面(184、184)抵接于该各夹持槽(254、254)的槽底面(258、258),由此该各固定部(182、182)嵌合于该各夹持槽(254、254),
另一方面,在该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该各插入口的开口端面分别设有弯边卡合部(260),该弯边卡合部(260)是该夹持槽(254)的该槽底面(258)侧的周缘部分利用压扁弯边加工向槽内侧塑性变形而成,并且该弯边卡合部(260)卡合于该固定部(182)的在向该夹持槽(254)插入的插入方向上的后部,从而阻止该固定部(182)自该夹持槽(254)向插入方向后方脱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50),其中,
在所述一对夹持槽(254、254)的槽底面(258、258)带有使该一对夹持槽(254、254)的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的离开距离随着朝向所述插入口行进而逐渐变大的倾斜度,并且在所述一对固定部(182、182)的外周面(184、184)上带有与各该一对夹持槽(254、254)的槽底面(258、258)相对应的倾斜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50),其中,
所述一对固定部(182、182)的各外周面(184、184)由在对于所述一对夹持槽(254、254)的插入方向上隔着凹部(186)被截断而成的多个抵接突部(188)构成,这些各抵接突部(188)分别抵接于该夹持槽(254)的槽底面(258)。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50),其中,
在所述密封用连结构件(154)的所述插入口的开口端面上利用所述压扁弯边加工形成的凹状的压扁部(262)设为使最深位置向所述夹持槽(254)的槽底面(258)侧偏倚的非对称的内表面形状。
CN201480002873.4A 2013-09-10 2014-08-05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Active CN104769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7656 2013-09-10
JP2013-187659 2013-09-10
JP2013187656 2013-09-10
JP2013187659 2013-09-10
PCT/JP2014/070645 WO2015037366A1 (ja) 2013-09-10 2014-08-05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311A CN104769311A (zh) 2015-07-08
CN104769311B true CN104769311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665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2873.4A Active CN104769311B (zh) 2013-09-10 2014-08-05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51111B2 (zh)
JP (1) JP5753331B1 (zh)
CN (1) CN104769311B (zh)
DE (1) DE112014004141B9 (zh)
MX (1) MX365232B (zh)
WO (1) WO20150373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070B (zh) * 2014-06-20 2017-12-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悬置及其装配方法
JP6546511B2 (ja) * 2015-10-30 2019-07-17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ブラケット付き防振装置
JP6653206B2 (ja) * 2016-03-31 2020-02-26 山下ゴム株式会社 液封防振装置
JP6710101B2 (ja) * 2016-05-20 2020-06-17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US9931923B2 (en) 2016-05-31 2018-04-03 Sumitomo Riko Company Limited Bracket-equipped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JP2018015770A (ja) * 2016-07-26 2018-02-01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塑性加工用アルミダイカスト品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固定構造
JP6779720B2 (ja) 2016-09-08 2020-11-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6909655B2 (ja) * 2017-07-07 2021-07-28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KR102397176B1 (ko) * 2017-09-01 2022-05-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브라켓 결합용 후크부를 가지는 엔진 마운트
US10794446B2 (en) * 2018-03-12 2020-10-06 Sumitomo Riko Company Limit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KR102474534B1 (ko) * 2018-06-04 2022-12-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마운트 어셈블리
KR102474517B1 (ko) * 2018-06-04 2022-12-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마운트 어셈블리
KR102598526B1 (ko) * 2018-06-29 2023-11-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엔진 마운트
JP7217186B2 (ja) * 2019-03-26 2023-02-02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ブラケット付き防振装置
JP7146681B2 (ja) * 2019-03-26 2022-10-0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ブラケット付き防振装置
JP7181399B2 (ja) * 2019-06-11 2022-11-30 山下ゴム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KR20200142181A (ko) * 2019-06-12 2020-12-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유체 봉입형 엔진 마운트
KR20210153256A (ko) * 2020-06-10 2021-12-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트랜스미션 마운트
FR3119654B1 (fr) * 2021-02-09 2023-05-26 Hutchinson Support antivibratoire et vé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support antivibratoire.
JP2022146626A (ja) * 2021-03-22 2022-10-05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ブラケット付き防振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4623192A (zh) * 2021-12-02 2022-06-14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液压悬置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3229Y2 (ja) * 1988-01-30 1994-08-31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マウント装置
DE3937232A1 (de) * 1989-11-09 1991-05-16 Freudenberg Carl Fa Gummilager mit hydraulischer daempfung
DE19620971C2 (de) * 1996-05-24 1999-02-25 Freudenberg Carl Fa Hydrolager
JP3799456B2 (ja) * 1996-06-21 2006-07-19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051950B2 (ja) * 1996-07-26 2000-06-1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US6289571B1 (en) * 1997-05-16 2001-09-18 Yamashita Rubber Kabushiki Kaisha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antivibration device
JPH10315073A (ja) * 1997-05-16 1998-12-02 Yamashita Rubber Kk 液封防振装置の製法
FR2766889B1 (fr) * 1997-08-01 1999-10-08 Hutchinson Support antivibratoire hydraulique
US6036183A (en) * 1998-06-28 2000-03-1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i-state hydraulic engine mount
DE19915798C2 (de) * 1999-02-24 2001-06-28 Freudenberg Carl Fa Schaltbares,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Lager
JP2000266105A (ja) * 1999-03-18 2000-09-26 Toyoda Gosei Co Ltd 液封入防振装置
JP3721856B2 (ja) * 1999-06-02 2005-11-30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FR2803002B1 (fr) * 1999-12-22 2002-03-08 Hutchinson Support antivibratoire hydraulique actif et systeme antivibratoire actif comportant un tel support
EP1120581A3 (en) * 2000-01-27 2003-05-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Liquid-filled type vibration absorbing device
US6499729B1 (en) * 2000-05-19 2002-12-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ydraulic engine mounting device
FR2810712B1 (fr) * 2000-06-26 2002-10-04 C F Gomma Barre Thomas Cale hydroelastique
JP3929927B2 (ja) * 2003-04-14 2007-06-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マウント装置
KR100513540B1 (ko) 2003-11-10 2005-09-07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파워 플랜트 마운트 어셈블리
DE102004039825B4 (de) * 2004-08-16 2010-10-14 Carl Freudenberg Kg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Lager
FR2916503B1 (fr) * 2007-05-24 2010-09-10 Hutchinson Dispositif antivibratoire.
JP5027008B2 (ja) * 2007-10-22 2012-09-1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DE102009043557B4 (de) * 2009-09-30 2017-10-19 Vibracoustic Gmbh Aggregatelager und ein Lagerkern dafür
DE102010004381A1 (de) * 2010-01-12 2011-07-14 Anvis Deutschland GmbH, 36396 Hydro-elastisches Funktionsteil für eine Lagerung, hydro-elastische Lagerung und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der hydro-elastischen Lager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311A (zh) 2015-07-08
JPWO2015037366A1 (ja) 2017-03-02
WO2015037366A1 (ja) 2015-03-19
DE112014004141B4 (de) 2018-01-04
DE112014004141T5 (de) 2016-06-09
US9651111B2 (en) 2017-05-16
MX365232B (es) 2019-05-27
JP5753331B1 (ja) 2015-07-22
MX2015008394A (es) 2015-12-15
US20150252866A1 (en) 2015-09-10
DE112014004141B9 (de) 2018-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9311B (zh)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N107401578B (zh)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941966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06641085B (zh) 带托架的隔振装置
CN101981342B (zh) 防振装置
CN102168737B (zh)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N109923329A (zh)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04105902B (zh)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N107250601B (zh)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6275493B2 (ja) ブラケット付防振装置
JP2007127274A (ja) 液圧式防振装置
CN102165216A (zh) 液封式防振装置
US11268590B2 (en) Separation device for separating a working chamber and a compensation chamber of a hydraulically damping mount, and a hydraulically damping mount
CN101460761B (zh) 防振装置
CN102808892A (zh)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N109790902A (zh)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S61130639A (ja) 流体入りマウント
CN109715976A (zh)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711088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31410B2 (ja) 流体封入式筒形マウントの製造方法
JP2012207708A (ja) 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防振装置
JP4061493B2 (ja)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CN103542034B (zh) 隔振装置
JP2020085181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と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073028B2 (ja)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