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7275A - 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7275A
CN104617275A CN201510071813.4A CN201510071813A CN104617275A CN 104617275 A CN104617275 A CN 104617275A CN 201510071813 A CN201510071813 A CN 201510071813A CN 104617275 A CN104617275 A CN 104617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ontaining biomass
carbon
silico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18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开富
高标
肖翔
苏建君
付继江
张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to CN2015100718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7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7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7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硅生物质酸煮处理清除无机盐离子杂质,清洗并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在惰性气氛中碳化得到二氧化硅和碳的复合产物,然后将碳化产物和镁粉、熔盐均匀混合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反应得到多孔硅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碳中的多孔硅-碳复合材料。该发明工艺简单易行,原料丰富廉价,而且由于加入的熔盐熔化吸热控制了反应温度,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很好地保留了原始含硅生物质中二氧化硅天然嵌套在有机物中的结构,且得到的硅纳米颗粒粒径均一分布均匀,可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废弃资源综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自放电率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目前全球年产值约为2000亿元,并以15%的速度递增。目前商业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类碳(C)材料,但碳材料的理论储锂容量仅为372mAh/g,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材料的需求。硅(Si)的理论储锂容量高达4200mAh/g,超过石墨理论容量的10倍,而且Si的电压平台略高于石墨,在充电时不易引起表面析锂现象,安全性能优于石墨类C负极材料,此外Si还是地球上含量第二丰富的元素,因而近年来Si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成为引发锂离子电池重大变革的一类新材料。
但硅作为负极材料存在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在锂的嵌入/脱嵌过程中,有着严重的体积变化(400%)导致容量衰减很快,循环性能较差;二是硅作为一种半导体,其自身的导电性能很差。
目前文献和专利中的关于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均采用多步法来实现,首先合成硅或者碳,然后再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负载另外一种成分,常采用的方法有热解法、球磨法、气相沉积法和聚合-热解法等,这些方法得到的硅碳复合材料均一性较差,成本也比较高,污染比较严重,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因而开发环境友好的可循环工艺、以及选用低成本的高性能硅碳复合电池材料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该硅-碳复合物混合均匀,且硅为纳米多孔颗粒。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硅生物质酸煮处理去除无机盐离子杂质,反复清洗后干燥;
2)将1)中酸煮后的含硅生物质研磨成粉末在惰性气氛中400-700℃碳化处理1-12h得到二氧化硅和碳的复合物;
3)按照二氧化硅:镁粉:熔盐摩尔比为1:(0.5-5):(3-30)的量,向碳化后的含硅生物质中加入镁粉和熔盐并球磨混合均匀放入管式炉中以1-3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600-900℃保温1-12h,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4)将3)中所得产物酸洗除去副产物氧化镁和未反应的二氧化硅后反复清洗抽滤得到纳米多孔硅-碳复合产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含硅生物质包括稻壳、竹叶或秸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所用熔盐为NaCl和/或KCl。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的酸洗步骤为先用0.1-6mol/L盐酸、硫酸或硝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液清洗并搅拌0.5-12h,然后用0.1-6mol/L氢氟酸清洗并搅拌0.5-12h,抽滤并干燥。
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
所述的硅-碳复合物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原理为:含硅生物质包括稻壳、竹叶、秸秆等,主要由碳质、二氧化硅以及少量的金属元素组成,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在10%-20%左右。本发明首先将含硅生物质清洗干燥,然后在盐酸溶液中煮沸以除去稻壳中的无机盐离子,如钾、钙、钠等;然后将含硅生物质在惰性气氛下以处理使其碳化,然后随炉冷却后得到黑色的产物,再将产物与镁混合,使含硅生物质中二氧化硅与镁反应生成单质硅,得到碳和硅的复合材料。由于含硅生物质中纳米级二氧化硅均匀分布在有机物中,形成了天然的嵌套结构,在熔盐中利用镁热还原原位把二氧化硅还原成硅,这样就得到一种多孔硅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碳中的硅-碳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发明工艺简单易行,原料丰富廉价,而且由于加入的熔盐熔化吸热控制了反应温度,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很好地保留了原始含硅生物质中二氧化硅天然嵌套在有机物中的结构,且得到的硅纳米颗粒粒径均一分布均匀,可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的XR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当然下述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将5g稻壳酸煮处理去除无机盐离子杂质,反复清洗后干燥;
(2)将(1)中酸煮后的稻壳研磨成粉末在惰性气氛中600℃碳化处理6h得到二氧化硅和碳的黑色复合物(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为0.9g);
(3)向(2)中的黑色产物中按照二氧化硅:镁粉:NaCl摩尔比1:2.5:10的比例加入镁粉和NaCl并球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650℃保温3h,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4)将所得产物分别在0.1mol/L的盐酸中清洗并搅拌12h然后在0.1mol/L的氢氟酸中清洗并搅拌12h,抽滤并干燥后得到硅-碳复合物。
由图1的扫描电镜图可知,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硅纳米粒子直径为80-100nm,且粒径均一,在碳中分布均匀;由图2的XRD衍射图谱可知,在28.4°、47.3°和56.1°的三强峰与硅(JCPDS No.27-1402)的三强峰相对应,并基本无杂相。另外,将硅-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封装成扣式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在0.1C下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92mAh/g、760mAh/g,首次库伦效率高达85.2%,经过300次循环后容量为817mAh/g,容量衰减仅为8.4%。因此本发明可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实施例2
(1)将5g竹叶酸煮处理去除无机盐离子杂质,反复清洗后干燥;
(2)将(1)中酸煮后的竹叶研磨成粉末在惰性气氛中400℃碳化处理12h得到二氧化硅和碳的黑色复合物(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为2.21g);
(3)向(2)中的黑色产物中按照二氧化硅:镁粉:NaCl摩尔比1:1.5:5的比例加入镁粉和NaCl并球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以1℃/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600℃保温12h,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4)将所得产物分别在1mol/L的硫酸中清洗并搅拌9h然后在1mol/L的氢氟酸中清洗并搅拌9h,抽滤并干燥后得到硅-碳复合物。
将硅-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封装成扣式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在0.1C下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64mAh/g、731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84.6%,经过300次循环后容量为783mAh/g,容量衰减为9.4%。
实施例3
(1)将5g秸秆酸煮处理去除无机盐离子杂质,反复清洗后干燥;
(2)将(1)中酸煮后的秸秆研磨成粉末在惰性气氛中500℃碳化处理9h得到二氧化硅和碳的黑色复合物(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为0.47g);
(3)向(2)中的黑色产物中按照二氧化硅:镁粉:KCl摩尔比1:0.5:3的比例加入镁粉和KCl并球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以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500℃保温9h,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4)将所得产物分别在3mol/L的硝酸中清洗并搅拌6h然后在3mol/L的氢氟酸中清洗并搅拌6h,抽滤并干燥后得到硅-碳复合物。
将硅-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封装成扣式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在0.1C下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22mAh/g、706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85.9%,经过300次循环后容量为734mAh/g,容量衰减为10.7%。
实施例4
(1)将5g稻壳酸煮处理去除无机盐离子杂质,反复清洗后干燥;
(2)将(1)中酸煮后的稻壳研磨成粉末在惰性气氛中700℃碳化处理1h得到二氧化硅和碳的黑色复合物(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为0.89g);
(3)向(2)中的黑色产物中按照二氧化硅:镁粉:KCl摩尔比1:3.5:20的比例加入镁粉和KCl并球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以1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700℃保温6h,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4)将所得产物分别在6mol/L的盐酸溶液中清洗并搅拌0.5h然后在6mol/L的氢氟酸溶液中清洗并搅拌0.5h,抽滤并干燥后得到硅-碳复合物。
将硅-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封装成扣式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在0.1C下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27mAh/g、808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87.2%,经过300次循环后容量为842mAh/g,容量衰减为9.2%。
实施例5
(1)将5g稻壳酸煮处理去除无机盐离子杂质,反复清洗后干燥;
(2)将(1)中酸煮后的稻壳研磨成粉末在惰性气氛中550℃碳化处理5h得到二氧化硅和碳的黑色复合物(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为0.87g);
(3)向(2)中的黑色产物中按照二氧化硅:镁粉:NaCl:KCl摩尔比1:4.5:10:15的比例加入镁粉和KCl并球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以3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800℃保温3h,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4)将所得产物分别在2mol/L的盐酸溶液中清洗并搅拌7h然后在2mol/L的氢氟酸溶液中清洗并搅拌7h,抽滤并干燥后得到硅-碳复合物。
将硅-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封装成扣式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在0.1C下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80mAh/g、683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87.6%,经过300次循环后容量为710mAh/g,容量衰减为9.0%。
实施例6
(1)将5g稻壳酸煮处理去除无机盐离子杂质,反复清洗后干燥;
(2)将(1)中酸煮后的稻壳研磨成粉末在惰性气氛中650℃碳化处理3h得到二氧化硅和碳的黑色复合物(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为0.88g);
(3)向(2)中的黑色产物中按照二氧化硅:镁粉:NaCl:KCl摩尔比1:5:10:20的比例加入镁粉、NaCl和KCl并球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900℃保温1h,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4)将所得产物分别在4mol/L的盐酸溶液中清洗并搅拌3h然后在4mol/L的氢氟酸中清洗并搅拌3h,抽滤并干燥后得到硅-碳复合物。
将硅-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封装成扣式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在0.1C下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31mAh/g、711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85.6%,经过300次循环后容量为751mAh/g,容量衰减为9.6%。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利用含硅生物质中的二氧化硅和有机物作为硅源和碳源合成硅-碳复合物,达到了高附加值利用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的目的。
2.本技术利用熔盐熔化吸热原理控制镁热反应温度,使稻壳中的二氧化硅原位转化成硅,很好地防止了纳米硅颗粒的团聚,而且反应后的硅纳米颗粒均匀嵌套在碳中,节约成本,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硅生物质酸煮处理去除无机盐离子杂质,反复清洗后干燥;
2)将1)中酸煮后的含硅生物质研磨成粉末在惰性气氛中400-700℃碳化处理1-12h得到二氧化硅和碳的复合物;
3)按照二氧化硅:镁粉:熔盐摩尔比为1:(0.5-5):(3-30)的量,向碳化后的含硅生物质中加入镁粉和熔盐并球磨混合均匀放入管式炉中以1-3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600-900℃保温1-12h,待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4)将3)中所得产物酸洗除去副产物氧化镁和未反应的二氧化硅后反复清洗抽滤得到纳米多孔硅-碳复合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硅生物质包括稻壳、竹叶或秸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用熔盐为NaCl和/或KC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酸洗步骤为先用0.1-6mol/L盐酸、硫酸或硝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液清洗并搅拌0.5-12h,然后用0.1-6mol/L氢氟酸清洗并搅拌0.5-12h,抽滤并干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碳复合物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CN201510071813.4A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4617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1813.4A CN104617275A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1813.4A CN104617275A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7275A true CN104617275A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51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1813.4A Pending CN104617275A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7275A (zh)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9447A (zh) * 2016-01-21 2016-04-2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碳-多孔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932240A (zh) * 2016-05-11 2016-09-07 武汉科技大学 纳米硅-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58207A (zh) * 2016-08-02 2016-1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及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
CN106299283A (zh) * 2016-09-07 2017-01-04 扬州大学 稻壳基多孔硅纳米材料的球磨制备方法
CN106450220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碳硅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
CN106602028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684345A (zh) * 2016-12-12 2017-05-17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质基硅碳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711437A (zh) * 2016-12-30 2017-05-24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高容量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981644A (zh) * 2017-05-24 2017-07-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质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40641A (zh) * 2017-05-09 2017-09-08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以硅酸盐玻璃为原料制备三维多孔硅的方法
CN108011084A (zh) * 2017-11-23 2018-05-08 武汉大学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熔盐电化学制备方法
CN108199023A (zh) * 2017-12-30 2018-06-22 吉林大学 生物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生物硅碳材料及应用
CN108448077A (zh) * 2018-02-09 2018-08-24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以油页岩废渣为原料制备Si/C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9755482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同济大学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0571A (zh) * 2019-02-28 2019-06-0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11901A (zh) * 2019-03-20 2019-06-2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熊猫粪便为原料制备硅单质的方法
CN110289408A (zh) * 2019-06-26 2019-09-27 东北大学 基于切割硅废料的纳米硅和硅/碳复合材料及制法和应用
CN110854359A (zh) * 2018-08-20 2020-02-28 同济大学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3211A (zh) * 2019-12-16 2020-03-31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363433A (zh) * 2021-05-10 2021-09-07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硅基复合锂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666354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硅负极极片及电池
CN114014320A (zh) * 2021-11-18 2022-02-08 兰州城市学院 一种利用藻类生物质制备碳硅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4050252A (zh) * 2021-11-20 2022-02-15 吉林大学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15020628A (zh) * 2022-06-01 2022-09-06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质的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14107A (zh) * 2023-02-09 2023-04-25 湖南钠能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富硅生物质原料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7451501B2 (ja) 2018-09-14 2024-03-18 シラ ナノ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ク バイオマス由来炭素を含む電池電極組成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9596A (zh) * 2013-11-08 2014-02-1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9596A (zh) * 2013-11-08 2014-02-1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WEN LIANG ET AL: "High yield fabrication of hollow vesica-like silicon based on the Kirkendall effec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nergy storage", 《NANOSCALE》 *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9447A (zh) * 2016-01-21 2016-04-2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碳-多孔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529447B (zh) * 2016-01-21 2018-06-1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碳-多孔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932240A (zh) * 2016-05-11 2016-09-07 武汉科技大学 纳米硅-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58207A (zh) * 2016-08-02 2016-1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及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
CN106299283A (zh) * 2016-09-07 2017-01-04 扬州大学 稻壳基多孔硅纳米材料的球磨制备方法
CN106450220B (zh) * 2016-11-10 2019-06-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碳硅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
CN106450220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碳硅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
CN106684345A (zh) * 2016-12-12 2017-05-17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质基硅碳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602028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711437A (zh) * 2016-12-30 2017-05-24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高容量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711437B (zh) * 2016-12-30 2019-08-06 天科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成本高容量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7140641A (zh) * 2017-05-09 2017-09-08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以硅酸盐玻璃为原料制备三维多孔硅的方法
CN106981644A (zh) * 2017-05-24 2017-07-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质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755482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同济大学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1084A (zh) * 2017-11-23 2018-05-08 武汉大学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熔盐电化学制备方法
CN108199023A (zh) * 2017-12-30 2018-06-22 吉林大学 生物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生物硅碳材料及应用
CN108448077B (zh) * 2018-02-09 2020-07-07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以油页岩废渣为原料制备Si/C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8448077A (zh) * 2018-02-09 2018-08-24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以油页岩废渣为原料制备Si/C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0854359A (zh) * 2018-08-20 2020-02-28 同济大学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4359B (zh) * 2018-08-20 2022-08-09 同济大学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7451501B2 (ja) 2018-09-14 2024-03-18 シラ ナノ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ク バイオマス由来炭素を含む電池電極組成物
CN109860571B (zh) * 2019-02-28 2021-06-1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60571A (zh) * 2019-02-28 2019-06-0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11901A (zh) * 2019-03-20 2019-06-2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熊猫粪便为原料制备硅单质的方法
CN110289408B (zh) * 2019-06-26 2021-01-26 东北大学 基于切割硅废料的纳米硅和硅/碳复合材料及制法和应用
CN110289408A (zh) * 2019-06-26 2019-09-27 东北大学 基于切割硅废料的纳米硅和硅/碳复合材料及制法和应用
CN110943211A (zh) * 2019-12-16 2020-03-31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666354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硅负极极片及电池
CN113666354B (zh) * 2020-05-13 2023-04-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硅负极极片及电池
CN113363433A (zh) * 2021-05-10 2021-09-07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硅基复合锂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014320A (zh) * 2021-11-18 2022-02-08 兰州城市学院 一种利用藻类生物质制备碳硅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4050252A (zh) * 2021-11-20 2022-02-15 吉林大学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15020628A (zh) * 2022-06-01 2022-09-06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质的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14107A (zh) * 2023-02-09 2023-04-25 湖南钠能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富硅生物质原料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7275A (zh) 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物的方法和所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物及其应用
CN10457704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Xia et al. Effect of KOH etch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iOC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4671247A (zh) 一种以含硅生物质为原料制备超细纳米硅的方法以及所制备得到的超细纳米硅及其应用
CN105932240A (zh) 纳米硅-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07888B (zh) 一种三维多孔铜硅碳复合一体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7519A (zh) 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
CN105460917A (zh) 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制备方法
CN101214952A (zh) 锂离子电池用天然石墨材料的改性方法
CN107464924B (zh) 一种片状氧缺陷钒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7393B (zh) 一种锡/石墨烯/碳纤维复合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645018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氮掺杂的碳包覆氧化铁负极材料及制备
CN109301204B (zh) 一种空心球结构硫化锡/氧化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37205B (zh) 一种利用废弃玉米秸秆转变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2324507A (zh) 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11244414A (zh) 一种镁热还原制备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04900858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蛋黄-蛋壳结构锑/碳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77072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基MoO2高性能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49411B (zh) 一种限域合成二硫化钨@c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8417800A (zh) 一种石墨烯包覆石墨/金属复合粉体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048754B (zh) 一种锡掺杂金红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291796A (zh) 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437334B (zh) 一种碳纳米管/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微波水热合成方法
CN113044840A (zh) 一种活性炭负载钼和氮双掺杂碳纳米片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57841B (zh) 用于钠离子电池的复合纤维电极材料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