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8491A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8491A
CN104608491A CN201410602711.6A CN201410602711A CN104608491A CN 104608491 A CN104608491 A CN 104608491A CN 201410602711 A CN201410602711 A CN 201410602711A CN 104608491 A CN104608491 A CN 104608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source portion
medium
liquid
ir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27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8491B (zh
Inventor
青山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2321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53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8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8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8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8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2Controlling the irradiation means, e.g. image-based controlling of the irradiation zone or control of the dur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能够抑制在使光固化性的液体在介质上固化时该固化的液体产生深浅不一的情况。打印机的控制部在印刷时介质(P)位于距离传感器的正下方之际,基于来自该距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取得在与介质(P)相对于液体喷射头(31)的相对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该介质(P)与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距离(L)。控制部基于所取得的上述距离(L)而改变介质(P)上的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由此确定上述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以避免照射范围(A1、A2)彼此大幅重叠或大幅离开。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已知有如下的喷墨式的打印机,其中,从液体喷射头朝向相对于该头进行相对移动的介质喷射光固化性(例如紫外线固化性)的液体,并从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朝该介质照射光(例如紫外线),由此使得该介质上的液体固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介质的厚度因介质的种类不同而薄厚不一。由于该介质的厚度发生变化,因而在向被液体喷射头喷射液体的介质照射光时,该介质与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上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L将发生变化。而且,当上述距离L发生变化时,介质上的来自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A1与来自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A2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
图19以及图20示出了相对于上述距离L的变化的、介质上的照射范围A1与照射范围A2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上述距离L越长,则如图19所示照射范围A1与照射范围A2越接近,而上述距离L越短,则如图20所示照射范围A1与照射范围A2越分离。因此,由于介质的不同种类所产生的上述距离L的差异使得介质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彼此分离。
当像这样在介质上产生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分离的部分时,可能会在这样的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产生固化后的液体的深浅不一(条带)的情况。
此外,这样的情况并不局限于使用紫外线固化性的油墨进行打印的喷墨式打印机,而是在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几乎共同存在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09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使光固化性的液体在介质上固化时,能够抑制该固化的液体产生深浅不一的现象的液体喷射装置。
以下,对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沿着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改变所述介质上的来自所述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所述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向被液体喷射头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的介质照射光时,能够基于上述介质与上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上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来确定介质上的来自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以避免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分离。而且,通过以此方式确定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能够抑制由于在介质上产生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大幅分离的部分而导致的固化后的液体在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产生深浅不一的情况。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沿着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沿所述喷射方向进行移动;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上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介质而言在述喷射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基于上述介质与上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上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改变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介质而言在上述喷射方向上的位置,由此能够将介质上的来自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以如下方式确定。即,以避免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分离的方式来确定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此外,通过如此确定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能够抑制由于在介质上产生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分离的部分而导致的固化后的液体在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产生深浅不一的情况。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着沿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沿与所述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与所述第二光源部在交叉于所述喷射方向的方向上的距离。
根据上述结构,当改变第一光源部与第二光源部的在交叉于上述喷射方向的方向上的距离时,介质上的来自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将发生变化。因此,在向被液体喷射头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的介质照射光时,基于上述介质与上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上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来改变第一光源部与第二光源部在交叉于上述喷射方向的方向上的距离,由此能够将介质上的来自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以如下方式确定。即,以避免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分离的方式来确定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如此确定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能够抑制由于在介质上产生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分离的部分而导致的固化后的液体在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产生深浅不一的情况。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所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沿着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驱动部,其调节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指向性;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光的照射角度。
根据上述结构,当调节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指向性时,来自该调节了指向性的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角度将发生变化,因此介质上的来自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将发生变化。因此,在向被液体喷射头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的介质照射光时,基于上述介质与上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上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改变第一光源部与第二光源部的至少一方的指向性,由此能够将介质上的来自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以如下方式确定。即,以避免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分离的方式来确定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此外,通过如此确定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能够抑制由于在介质上产生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分离的部分而导致的固化后的液体在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产生深浅不一的情况。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沿着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驱动部,其调节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当调节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发光区域)时,来自该调节发光后的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将被放大或缩小,因此介质上的来自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将发生变化。因此,在向被液体喷射头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的介质照射光时,基于上述介质与上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上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调节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发光区域),由此能够将介质上的来自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以如下方式确定。即,以避免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分离的方式来确定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此外,通过如此确定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能够抑制由于在介质上产生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彼此分离的部分而导致的固化后的液体在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产生深浅不一的情况。
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具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沿着从液体喷射头相对于介质的液体的喷射方向进行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介质而言在所述喷射方向的位置,由此改变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
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具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沿着与液体从液体喷射头相对于介质的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与所述第二光源部在交叉于所述喷射方向的方向上的距离,由此改变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
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具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调节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指向性。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光的照射角度,由此改变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
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具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调节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区域,由此改变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滑架的结构的简图。
图3为表示打印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4为表示使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所照射的UV的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处理的执行顺序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所照射的UV的照射方式的简图。
图6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的动作的简图。
图7为表示滑架的结构的简图。
图8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所照射的UV的照射方式的简图。
图9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的动作的简图。
图10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的动作的简图。
图11为表示滑架的结构的简图。
图12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的动作的简图。
图13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的动作的简图。
图14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的动作的简图。
图15为表示滑架的结构的简图。
图16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的动作的简图。
图17为表示第一照射器以及第二照射器的动作的简图。
图18为表示改变例中的液体喷射头与照射器的位置关系的简图。
图19为表示介质与液体喷射头之间的距离同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的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的关系的简图。
图20为表示介质与液体喷射头之间的距离同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的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的关系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对将液体喷射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的打印机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打印机11具有:设置在主体壳体12内的下部的支承台13、为了将纸等的介质P沿输送方向Y输送并送往支承台13而被驱动的输送电机14。另外,打印机11具有:在主体壳体12内的支承台13的上方沿与输送方向Y正交的方向亦即扫描方向X延伸设置的导轴15、通过该导轴15而以能够沿扫描方向X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支承的滑架16、使该滑架16沿导轴15移动的滑架电机19。
在滑架16的下面设置有用于喷射作为光固化型的液体的1个示例的紫外线(UV)固化型的油墨的液体喷射头31。当通过输送电机14的驱动而将介质P输送至支承台13上时,该介质P相对于液体喷射头31沿输送方向Y进行相对移动。液体喷射头31接收来自安装于滑架16的上部的墨盒22的油墨的供给,并将该油墨从喷射喷嘴向被输送至支承台13上的介质P喷射。
在滑架16的下面的液体喷射头31的扫描方向X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作为第一光源部的第一照射器40以及作为第二光源部的第二照射器41。设置在滑架16上的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以沿输送方向Y并列的的方式设置。上述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从输送方向Y的相互不同的位置向介质P照射UV。第一照射器40位于与第二照射器41相比靠输送方向Y的上游的位置处,并且照射较弱的UV,以使相对于液体喷射头31沿输送方向Y相对移动的介质P上的油墨预固化(使油墨表面固化)。另一方面,第二照射器41照射与从第一照射器40照射的UV相比而较强的UV,以使经来自第一照射器40的UV的照射而预固化了的上述油墨进行主固化(使油墨内部固化)。
如图2所示,在滑架16上设置有对在与输送方向Y正交的方向上的介质P与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距离L进行检测的距离传感器43。此外,关于上述距离L,换言之也可以为在从液体喷射头31向介质P喷射油墨时的喷射方向上的介质P与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距离。另外,输送方向Y为与上述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述扫描方向X(图1)也为与上述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
另外,在滑架16上还设置有使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沿上述喷射方向进行移动的驱动部4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过上述驱动部44使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进行移动的上述喷射方向的情况称为间隙可变方向B。
驱动部44具有电机,并且具有使该电机的驱动力沿上述间隙可变方向B作用于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变换机构(齿条齿轮等)。因此,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能够通过驱动部44的驱动而沿上述间隙可变方向B移动。
接下来,对于打印机11的电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打印机11具有对该打印机11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部50。在该控制部50的输入电路连接有距离传感器43,并且连接有从用户取得被安置于打印机11的油墨种别以及介质种别等的信息的取得部52。此外,作为这样的取得部52,可以举出连接于打印机11的个人计算机、打印机11的操作面板等。此外,从上述取得部52取得的油墨种别以及介质种别等的信息被存储于在控制部50中设置的存储部51中。
另外,在控制部50的输出电路上连接有输送电机14、滑架电机19、液体喷射头31、第一照射器40、第二照射器41以及驱动部44。此外,控制部50接收来自与打印机11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的印刷任务数据,并基于该数据对打印机11的印刷动作进行控制。详细而言,控制部50实施关于打印机11的印刷动作的输送电机14、滑架电机19、液体喷射头31、第一照射器40、第二照射器41以及驱动部44的控制。
通过此时的输送电机14的控制,介质P沿输送方向Y移动从而被输送至支承台13上。进而,通过滑架电机19的控制以及液体喷射头31的控制,从而使滑架16沿扫描方向X适当移动并且实施由液体喷射头31对于介质P的油墨的喷射。进而,通过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控制,向被喷射至介质P上的油墨照射UV,由此该油墨固化从而对于介质P的印刷被实施。
另外,根据各种介质P的厚度的差异上述的距离L将发生变化,与该距离L的长度相应地介质P上的来自第一照射器40的UV的照射范围A1与来自第二照射器41的UV的照射范围A2的相对位置将变化。因此,存在由于上述距离L的长度不同而使得在介质P上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照射范围A1、A2彼此分离的可能性。当像这样在介质P上产生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照射范围A1、A2彼此分离的部分时,在这样的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将产生固化后的油墨的深浅不一(波动)的情况。
图4为表示为了应对上述情况而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在印刷时通过控制部50执行。详细而言,作为步骤101(S101)的处理,控制部50基于介质P位于距离传感器43的正下方时的来自同距离传感器43的检测信号而取得上述距离L。作为随后的S102的处理,控制部50基于所取得的上述距离L而改变介质P上的上述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由此确定上述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以避免上述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彼此分离。
此外,在此所述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为基于照射范围A1的外缘与照射范围A2的外缘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因此,当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照射范围A1、A2的中心、重心不一定会与该变化相应地发生变化。
控制部50基于上述距离L并参照图表来求取驱动部44的驱动指令值,并基于该驱动指令值而驱动驱动部44以使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沿上述的间隙可变方向B进行移动,由此改变上述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相对于支承台13上介质P的位置。此外,通过如此改变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相对于介质P的位置来改变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因此,参照上述图表而求得的驱动指令值为用于实现避免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照射范围A1、A2彼此分离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的值。
接下来,对打印机11的作用进行说明。基于上述介质P与上述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在间隙可变方向B(相对于介质P的来自液体喷射头31的油墨的喷射方向)上的距离L,将介质P上的来自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UV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以如下方式确定。即,以避免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分离的方式来确定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
图5以及图6示出将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如上所述确定时的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动作的1个示例。如图5所示,例如在距离L过长的情况下,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可能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上述距离L而使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如图6所示在间隙可变方向B(图中上下方向)上朝接近介质P的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而形成照射范围A1、A2彼此略微重叠且几乎相接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基于距离L确定介质P上的上述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能够抑制在介质P上上述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较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彼此分离的部分的产生。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介质P上产生上述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较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彼此分离的部分致使固化后的油墨在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产生深浅不一的情况。
此外,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不一定需要使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都沿间隙可变方向B移动,而可以仅使其中一方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可实现上述的移动的驱动部44。另外,当基于距离L而使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移动时,关于照射器的移动方向,可不沿与上述示例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取而代之朝相反方向进行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可实现上述移动的驱动部44。另外,在基于距离L而使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朝相反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的过程中,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各自的移动量与朝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相比而较少。
根据以上详述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当使喷射至介质P上的油墨通过来自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UV的照射而固化时,能够抑制该固化的油墨产生深浅不一(波动)的情况。
(2)在为了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而仅使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中的一方沿间隙可变方向B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如果仅使第二照射器41移动,则能够抑制对介质P上的油墨的固化后的光泽感带来影响的情况。这是由于当用于对介质P上的油墨进行预备固化的第一照射器40移动时,该移动给上述油墨的固化后的光泽感带来影响的可能性升高,为了减小这样的影响而优选仅使第二照射器41移动。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图10对将液体喷射装置具体化为打印机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至少一方沿着与油墨从液体喷射头31相对于介质P喷射的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输送方向Y)进行移动来改变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此外,为了像这样改变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使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至少一方移动的方向称为接近分离方向C。
图7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滑架16。设置于该滑架16上的驱动部44具有仅使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中的第二照射器41沿接近分离方向C进行移动的构造。详细而言,驱动部44具有电机,并且具有使该电机的驱动力沿上述接近分离方向作用于第二照射器41的变换机构。因此,第二照射器41能够通过驱动部44的驱动而相对于第一照射器40沿上述接近分离方向C进行相对移动。
控制部50基于距离L并参照图表来求取驱动部44的驱动指令值,并基于该驱动指令值驱动驱动部44,以使第二照射器41沿上述的接近分离方向C移动,由此而改变在该接近分离方向C上的第二照射器41相对于第一照射器40的相对位置。此外,控制部50通过如此改变在接近分离方向C上的第二照射器41相对于第一照射器40的相对位置来确定上述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以避免上述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分离。因此,参照上述图表求得的驱动指令值为用于实现避免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分离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的值。
图8以及图9中示出在如上所述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时的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相对动作的一个示例。如图8所示,例如在距离L过长的情况下,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可能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上述距离L而使第二照射器41如图9所示在接近分离方向C(图中左右方向)上朝远离第一照射器40的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该移动而形成照射范围A1、A2彼此略微重叠且几乎相接的状态。
此外,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也可以代替仅使第二照射器41沿接近分离方向C进行移动,转而仅使第一照射器40沿接近分离方向C进行移动,或者使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在接近分离方向C上朝相反方向进行移动。在这些情况下,采用可实现各自的移动的驱动部44。另外,当使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双方在接近分离方向C上朝互为相反方向进行移动时,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的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各自的移动量与仅使其中的一方移动的情况相比而较少。
图10示出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时的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相对动作的另一个示例。在该例中,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仅使第一照射器40沿接近分离方向C进行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1)的效果之外,还可以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3)在为了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而使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沿接近分离方向C进行相对移动时,如果移动第一照射器40,则该移动给喷射至介质P上的油墨的固化后的光泽感带来影响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如果仅使第二照射器41沿接近分离方向C移动,则能够如上所述抑制给介质P上的油墨的固化后的光泽感造成影响的情况。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1~图14对将液体喷射装置具体化为打印机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至少一方的指向性来改变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
图11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滑架16。设置于该滑架16上的驱动部44具有调节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中的第二照射器41的指向性的构造。详细而言,驱动部44具有电机,并且具有使该电机的驱动力沿使第二照射器41的指向性发生变化的旋转方向D而作用于第二照射器41的变换机构。此外,此处的旋转方向D是指以使来自第二照射器41的UV相对于介质P的照射方向沿输送方向Y变更的方式而使第二照射器41进行旋转的方向。因此,通过驱动部44的驱动,实现第二照射器41的在旋转方向D上的旋转,换言之,实现第二照射器41的指向性的变化。通过如此使第二照射器41的指向性变化,使得来自第二照射器41的UV相对于介质P的照射角度变化,该UV的照射方向如上所述沿输送方向Y而变更。
控制部50基于距离L并参照图表而求取驱动部44的驱动指令值,并基于该驱动指令值驱动驱动部44来调节第二照射器41的指向性,由此改变来自第二照射器41的UV相对于介质P的照射角度。此外,控制部50通过如上所述改变来自第二照射器41的UV的照射角度来确定上述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以避免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分离。因此,参照上述图表求得的驱动指令值为用于实现不使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分离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的值。
图12以及图13中示出在如上所述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时的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至少一方(在本例中仅为第二照射器41)的指向性的调节的一个示例。如图12所示,例如在距离L过长的情况下,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可能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上述距离L而将第二照射器41的指向性如图13所示进行调节,通过该调节而形成照射范围A1、A2彼此彼此略微重叠且几乎相接的状态。
此外,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也可以代替调节第二照射器41的指向性,转而调节第一照射器40的指向性,或者分别单独地调节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双方的指向性。在这些情况下,采用可实现上述的指向性的调节的驱动部44。另外,当调节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双方的指向性时,基于距离L而确定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的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各自的指向性的调节量与仅调节其中一方的情况相比而较少。
图14示出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时的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至少一方的指向性的调节的另一个示例。在本例中,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调节第一照射器40的指向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1)的效果之外,可以得出以下所示的效果。
(4)在为了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而调节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至少一方的指向性时,当调节第一照射器40的指向性时,该调节给喷射至介质P上的油墨的固化后的光泽感带来影响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在基于距离L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如果仅调节第二照射器41的指向性,则如上所述能够抑制给介质P上的油墨的固化后的光泽感造成影响的情况。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5~图17对将液体喷射装置具体化为打印机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区域来改变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
图15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滑架16。设置于该滑架16上的驱动部44具有调节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中的第二照射器41的发光区域的功能。详细而言,第二照射器41具有多个UVLED等的发光体45,通过这些发光体45的发光而朝介质P照射UV。驱动部44通过改变发光体45的发光数来调节第二照射器41的发光区域。
控制部50基于距离L并参照图表而求取驱动部44的驱动指令值,并基于该驱动指令值驱动驱动部44来调节第二照射器41的发光区域。此外,控制部50通过如上所述改变第二照射器41的发光区域来确定上述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以避免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分离。因此,参照上述图表而求得的驱动指令值为用于实现不使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变大或者照射范围A1、A2分离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的值。
图16以及图17中示出如上所述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时的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至少一方(在本例中仅为第二照射器41)的发光区域的调节的一个示例。如图16所示,例如在距离L过长的情况下,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重叠程度可能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上述距离L而将第二照射器41的发光区域如图17所示进行调节,通过该调节而形成照射范围A1、A2彼此彼此略微重叠且几乎相接的状态。
此外,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也可以代替调节第二照射器41的发光区域,转而调节第一照射器40的发光区域,或者分别单独地调节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双方的发光区域。在这些情况下,采用可实现上述的发光区域的调节的驱动部44,在调节第一照射器40的发光区域的情况下,在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多个发光体45相同设置多个发光体。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1)的效果之外,可以得出以下所示的效果。
(4)在为了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而调节第一照射器40与第二照射器41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区域时,当调节第一照射器40的发光区域时,该调节给喷射至介质P上的油墨的固化后的光泽感带来影响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在基于距离L而确定介质P上的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如果仅调节第二照射器41的发光区域,则如上所述能够抑制给介质P上的油墨的固化后的光泽感造成影响。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进行如下变更。
·如图18所示,作为沿扫描方向X往复移动的滑架16的代替方案,打印机11可以是具有固定配置的液体喷射部60的所谓行式打印头的打印机。在这种情况下,液体喷射部60优选为具有:沿与介质P的输送方向Y正交的介质P的宽度方向Z而连续设置有喷嘴列63、64的多个液体喷射头61、62;能够向液体喷射头61、62喷射至介质P的油墨照射UV的多个照射器71、72。另外,在液体喷射部60中,第一液体喷射头61优选为以相对于第二液体喷射头62在宽度方向Z相邻的状态而设置在输送方向Y的下游侧,第一照射器71与第二照射器72优选以在宽度方向Z相邻的状态而设置在第一液体喷射头61以及第二液体喷射头62的输送方向Y的下游侧。另外,优选为从第一照射器71到第一液体喷射头61的距离L1与从第二照射器72到第二液体喷射头62的距离L2相比而较短。此外,基于输送电机14的驱动,将介质P相对于固定配置的液体喷射部60沿输送方向Y进行相对输送,由此液体喷射部60相对于介质P沿输送方向Y的相反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此外,在图18所示的液体喷射部60中,第一液体喷射头61以及第二液体喷射头62向输送的介质P喷射油墨,第一照射器71以及第二照射器72向被喷射至介质P的油墨照射UV,由此进行印刷。此外,这些第一照射器71与第二照射器72从宽度方向Z的相互不同的位置向介质P照射UV。另外,上述宽度方向Z如上所述为与输送方向Y交叉(正交)并且与来自第一液体喷射头61以及第二液体喷射头62的油墨相对于介质P的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
另外,在图18所示的打印机中,在使介质P沿输送方向Y移动的状态下,还可以使液体喷射部60沿输送方向Y的相反方向移动来进行印刷。即,可以使介质P以及液体喷射部60的双方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还具有使液体喷射部60沿输送方向Y的相反方向移动的驱动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使滑架16本身沿间隙可变方向B移动来使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沿间隙可变方向B移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相对于滑架16固定并基于距离L而使支承台13沿间隙可变方向B移动来改变照射范围A1、A2的相对位置。
·虽然基于来自距离传感器43的检测信号求取距离L,但也可以基于从取得部52取得的介质种别等的信息来求取距离L。
·在基于距离L确定照射范围A1、A2彼此的相对位置时,可以组合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两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动作(或调节)来进行。
·作为第一照射器40以及第二照射器41的发光体例示UVLED,但也可以采用除此以外的其他发光体。作为这样的发光体,例如可举出金属卤化物灯、水银灯。
·向介质P喷射的油墨可以是通过照射UV以外的光而固化的油墨。
·打印机11可以是向介质P喷射油墨以外的光固化性的液体的打印机。
·还可以将液体喷射装置应用于打印机以外的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由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的液体包括包括粘性高或者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另外,不只是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了颜料或金属颗粒等由固体物质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的液体等。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可举出喷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态含有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彩色滤光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颜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还可以是例如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活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使用而喷射作为试样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微量配合器等。另外可以举出用于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还可以是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者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符号说明
11…打印机、12…主体壳体、13…支承台、14…输送电机、15…导轴、16…滑架、19…滑架电机、22…墨盒、31…液体喷射头、40…第一照射器、41…第二照射器、43…距离传感器、44…驱动部、50…控制部、52…取得部、51…存储部、60…液体喷射部、61…第一液体喷射头、62…第二液体喷射头、63…喷嘴列、64…喷嘴列、71…第一照射器、72…第二照射器。

Claims (9)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
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沿着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改变所述介质上的来自所述第一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与来自所述第二光源部的光的照射范围的相对位置。
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
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沿着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
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沿所述喷射方向进行移动;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上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介质而言在述喷射方向上的位置。
3.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
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着沿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
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沿与所述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与所述第二光源部在交叉于所述喷射方向的方向上的距离。
4.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
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所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沿着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
驱动部,其调节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指向性;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光的照射角度。
5.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喷射头,其喷射光固化性的液体;
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相对于被该液体喷射头喷射所述液体的介质而沿着与所述液体所喷射的方向亦即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并且从相互不同的位置照射光;
驱动部,其调节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沿着所述喷射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介质而言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位置,由此改变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沿着与所述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与所述第二光源部在与所述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距离,由此改变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调节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指向性,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光的照射角度,由此改变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调节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介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第二光源部在所述喷射方向上的距离而驱动所述驱动部,以改变所述第一光源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区域,由此改变所述介质上的上述照射范围彼此的相对位置。
CN201410602711.6A 2013-11-01 2014-10-31 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4608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2198.1A CN107053867B (zh) 2013-11-01 2014-10-31 液体喷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7951A JP6194758B2 (ja) 2013-11-01 2013-11-01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3-227951 2013-11-0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2198.1A Division CN107053867B (zh) 2013-11-01 2014-10-31 液体喷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8491A true CN104608491A (zh) 2015-05-13
CN104608491B CN104608491B (zh) 2017-11-10

Family

ID=530067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2198.1A Active CN107053867B (zh) 2013-11-01 2014-10-31 液体喷射装置
CN201410602711.6A Active CN104608491B (zh) 2013-11-01 2014-10-31 液体喷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2198.1A Active CN107053867B (zh) 2013-11-01 2014-10-31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93810B2 (zh)
JP (1) JP6194758B2 (zh)
CN (2) CN1070538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1328B2 (ja) * 2013-10-22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707986B2 (ja) * 2016-05-17 2020-06-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372416B1 (en) * 2017-03-06 2019-10-23 OCE Holding B.V. Print head carriage assembly
JP7115157B2 (ja) * 2017-10-06 2022-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吐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硬化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43893B2 (ja) * 2018-03-06 2022-03-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方法
JP7419930B2 (ja) 2020-03-31 2024-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2134463A (ja) * 2021-03-03 2022-09-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2152178A (ja) 2021-03-29 2022-10-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3001440A (ja) 2021-06-21 2023-0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3024A1 (en) * 2004-08-02 2006-02-0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60290760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Xerox Corporation. Addressable irradiation of images
US20090167794A1 (en) * 2007-12-14 2009-07-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liquid storage and control method of 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20090244230A1 (en) * 2008-02-29 2009-10-01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Ultraviolet curing inkjet printer, printing method used in ultraviolet curing inkjet printer, and head
US20110074857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8705A (ja) 2002-12-10 2004-07-0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5193597A (ja) 2004-01-09 2005-07-21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219401A (ja) 2004-02-06 2005-08-18 Roland Dg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5313558A (ja) 2004-04-30 2005-11-10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Uvインク使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該プリンタによるプリント方法
JP2006021435A (ja) * 2004-07-08 2006-01-26 Toshiba Tec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4311364B2 (ja) * 2005-03-18 2009-08-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2006272297A (ja) * 2005-03-30 2006-10-12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
JP2007152783A (ja) * 2005-12-06 2007-06-2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289837A (ja) * 2006-04-24 2007-11-08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識別コード
JP2008188984A (ja) * 2006-12-25 2008-08-21 Seiko Epson Corp 紫外線照射装置および該紫外線照射装置を用いた記録装置、ならびに記録方法
US8356894B2 (en) * 2007-10-16 2013-01-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262616B2 (ja) 2007-12-14 2013-08-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貯留部材、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979257B2 (en) * 2008-02-14 2015-03-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or co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715917B2 (ja) * 2008-12-26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0280195A (ja) 2009-06-08 2010-12-1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ミストによる液体吐出装置の汚染防止方法、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5614529B2 (ja) * 2010-04-06 2014-10-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598122B2 (ja) * 2010-07-09 2014-10-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84899B2 (ja) 2010-08-31 2014-09-1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361842B2 (ja) * 2010-11-11 2013-12-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118214A (ja) * 2010-11-30 2012-06-2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03254B2 (ja) 2011-05-10 2015-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35786B2 (ja) * 2012-03-08 2016-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216156B2 (ja) 2012-09-20 2013-06-19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印刷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印刷方法
CN203157384U (zh) * 2013-04-08 2013-08-28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JP2016533929A (ja) * 2013-08-27 2016-11-04 オセ−テクノロジーズ・ベー・ヴエーOce’−Nederland Besloten Vennootshap Uv硬化性相変化インクを用いて画像を塗布す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3024A1 (en) * 2004-08-02 2006-02-0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60290760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Xerox Corporation. Addressable irradiation of images
US20090167794A1 (en) * 2007-12-14 2009-07-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liquid storage and control method of 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20090244230A1 (en) * 2008-02-29 2009-10-01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Ultraviolet curing inkjet printer, printing method used in ultraviolet curing inkjet printer, and head
US20110074857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85648A (ja) 2015-05-07
CN104608491B (zh) 2017-11-10
CN107053867B (zh) 2019-03-26
US20150124017A1 (en) 2015-05-07
US9393810B2 (en) 2016-07-19
JP6194758B2 (ja) 2017-09-13
CN107053867A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8491A (zh) 液体喷射装置
EP2848408B1 (en) Charge control type ink jet printer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7109091A (zh) 用于3d打印的油墨组合物、3d打印机和控制其的方法
US8956563B2 (en) Molding method and molding apparatus
TWI308113B (en) Method for forming mark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02689539B (zh) 印刷方法
JP200314572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893634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729625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JP2004322460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533304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3976736B2 (ja) 紫外線硬化樹脂の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JP2013022826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13094742A (ja) 描画方法
US8727502B2 (en) Inkjet print head with flow-path micro-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2161920A (ja) 記録方法
JP5817882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5811828B2 (ja) 描画方法
JP5842595B2 (ja) 描画方法
JP2004322461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214262A (ja)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方法
JP2007168199A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CN111433002A (zh) 三维对象生产
JP2012143920A (ja) 検出方法
JP2012055793A (ja) 液滴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