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3579B - 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3579B
CN104513579B CN201410818209.9A CN201410818209A CN104513579B CN 104513579 B CN104513579 B CN 104513579B CN 201410818209 A CN201410818209 A CN 201410818209A CN 104513579 B CN104513579 B CN 104513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ester
block copolymer
hydrophobic coating
super hydroph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82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3579A (zh
Inventor
李坚
朱冠南
任强
汪称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ke Yuntu Energy Sav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8182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3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3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3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3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3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5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n to a macromolecule having groups capable of induc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polymer chains bound exclusively at one or both ends of the starting macromolec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涂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含氟嵌段共聚物5~15%、纳米或微米材料70~85%、树脂10~15%,含氟嵌段共聚物为单体与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物,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或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混合物;一种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ARGET ATRP法合成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分子结构和组成可控;与无规氟碳树脂相比,含氟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能达到相同性能,含氟单体使用量很低;(2)含氟嵌段共聚物/无机物杂化材料和其他树脂混合相容性好,所得涂料的疏水性好,漆膜综合性能较优。

Description

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疏水表面因具有疏水、防污、防腐蚀以及抗氧化等特性,使得其在很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利用超疏水表面的疏水、防污等特性,将超疏水层涂覆于玻璃、陶瓷、水泥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可以实现对基材的自我清洁;可以利用超疏水涂层隔绝环境中的水、氧气等易造成金属腐蚀的物质从而实现金属表面的耐腐蚀;可以利用超疏水表面的疏水防污的特性,将超疏水表面涂覆在纺织品的表面制备具有防污能力的纺织品等。
在现有技术中制备超疏水涂料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模板法、自组装法、化学蚀刻法、等离子体法、静电纺纱法等。
专利CN102040900A公开了一种含氟树脂的制备方法,它是通过ATRP法合成含氟嵌段共聚物和其他树脂混合形成的树脂。此法特点是含氟单体使用量较少,树脂的表面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优异。但是其疏水性较差,疏水效果不佳。
专利CN102634980A公开了一种用于织物的含氟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它是通过ARGET ATRP或ATRP法合成含氟丙烯酸嵌段共聚物,经乳化后获得的防水剂。此方法的特点是生产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pH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但是此方法只适合用于织物,不适宜用于涂料方向。
专利CN102120914A公开了一种含氟聚合物纳米粒子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制备方法。它是通过紫外光固化作用将含氟嵌段共聚物PFAx-b-PCE(M)Ay与纳米粒子交联形成微/纳二级结构从而得到超疏水涂料。此法特点是涂层透明性好,不存在无机有机相容性差的问题。但是生产过程复杂,疏水性较差。
专利CN103865372A公开了一种含氟丙烯酸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它是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将有机氟单体与丙烯酸酯共聚制备含氟丙烯酸酯无规共聚物,再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固化剂、助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从而得到超疏水涂料。此方法的特点是制备方法简单,涂膜性能较好,但是其接触角只能达到130°,疏水性很差。
本发明利用ARGET ATRP合成含氟嵌段共聚物,再与纳米材料作用,制得超疏水涂料。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超疏水涂料具有很高的疏水性以及很好的漆膜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疏水涂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含氟嵌段共聚物5~15%、纳米或微米材料70~85%、树脂10~15%,含氟嵌段共聚物为单体与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物,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或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1H,1H,2H,2H-十七氟癸酯或丙烯酸1H,1H,2H,2H-十七氟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或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微米或纳米材料为微米TiO2、纳米CaCO3、纳米TiO2、纳米消光粉或纳米氧化锌。
进一步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
一种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体、引发剂、催化剂、配位剂、还原剂及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反应容器中充入氮气或氩气,40~150℃机械搅拌反应2~40小时;
(2)将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40~150℃机械搅拌反应3~20小时,制得含氟嵌段共聚物;
(3)将步骤(2)得到的含氟嵌段共聚物中加入纳米或微米材料、溶剂,20~100℃机械搅拌反应0.5~8小时;
(4)将步骤(3)得到的产品加入树脂,机械搅拌0.1~2小时,制得超疏水涂料;
其中,(1)中单体为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或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步骤(1)中单体为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或丙烯酸酯类单体或混合物,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或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引发剂为α-溴代异丁酸乙酯、α-溴代异丁酸丁酯、1-溴乙基苯或α,α′-二溴对二甲苯;催化剂为氧化态的过渡金属卤化物CuBr2、CuCl2、FeBr3或FeCl3;配位剂为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四甲基乙二胺、联二吡啶(bpy)或双(二甲基氨基乙基)醚;还原剂为辛酸亚锡、抗坏血酸葡萄糖、具有还原性的果糖类、铜粉或铜丝;溶剂为苯甲醚、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或乙酸乙酯。
进一步地,步骤(2)中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1H,1H,2H,2H-十七氟癸酯或丙烯酸1H,1H,2H,2H-十七氟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步骤(3)中微米或纳米材料为微米TiO2、纳米CaCO3、纳米TiO2、纳米消光粉或纳米氧化锌;溶剂为苯甲醚、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或乙酸乙酯。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树脂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
进一步地,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5~1:0.00002,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0:1~500:1,催化剂:配位剂的摩尔比为1:5~1:30,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摩尔比为20:1~1:5,催化剂: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5~1:30,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米或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1:20~100:1,含氟嵌段共聚物:树脂的质量比为20:1~1:20,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摩尔比为:50:1~1:20;步骤(1)溶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0~70%,步骤(3)溶剂质量与微米或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50:1~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ARGET ATRP法合成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分子结构和组成可控;与无规氟碳树脂相比,含氟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能达到相同性能,含氟单体使用量很低;(2)含氟嵌段共聚物/无机物杂化材料和其他树脂混合相容性好,所得涂料的疏水性好,漆膜综合性能较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3接触角测量时水滴变化图,其中,a、b、c分别为4μL、8μL和12μL水滴时测得的接触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实施例1:含氟嵌段共聚物分子量为10000,结构为:
其中,m=13,n=50。
A.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15.7g、α-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0.3880g、CuBr20.0183g、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0.1301g、辛酸亚锡Sn(EH)20.3038g、溶剂甲苯7.85g,混合均匀后,通氮气2h后,在80℃油浴下反应5h,转化率达85%后,得到淡黄色粘稠产物。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4.2g,继续反应4h,反应结束后得到黄色粘稠物,即含氟嵌段共聚物。
B.超疏水涂料的制备
1、聚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嵌段共聚物/微米TiO2杂化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A所得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和微米TiO2加入到1-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中,其中PDMAEMA-b-PTFEMA的质量为0.6g、微米TiO2质量为0.5g,NMP质量为22g,将反应体系密封,放入油浴锅中,50℃反应2.5h。
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把0.55g丙烯酸树脂加入到步骤1所得到的PDMAEMA-b-PTFEMA嵌段共聚物/微米TiO2粉杂化材料产品中,搅拌均匀。
C.涂料性能测试
将制备得到的超疏水涂料采用喷涂法制板,其接触角为103°,附着力为3,铅笔硬度为3H,冲击强度为40cm。
实施例2:含氟嵌段共聚物分子量为12000,结构为:
其中,m=10,n=60。
A.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DMAEMA 15.7g、EBiB 0.3232g、CuBr20.0122g、PMDETA0.08675g、Sn(EH)20.3038g、甲苯7.85g,混合均匀后,通氮气2h后,在80℃油浴下反应5h,转化率达83%后,得到淡黄色粘稠产物。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A)4.1667g,继续反应4h,反应结束后得到黄色粘稠物,即含氟嵌段共聚物。
B.超疏水涂料的制备
1、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嵌段共聚物/纳米CaCO3杂化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A所得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和纳米CaCO3加入到NMP溶液中,其中PDMAEMA-b-PHFBMA的质量为0.6g、纳米CaCO3质量为6g、NMP质量为120g,将反应体系密封,放入油浴锅中,50℃反应2.5h。
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把0.55g丙烯酸树脂加入到步骤1所得到的PDMAEMA-b-PHFBMA嵌段共聚物/纳米CaCO3杂化材料产品中,搅拌均匀。
C.涂料性能测试
将制备得到的超疏水涂料采用喷涂法制板,其接触角为131°,附着力为2,铅笔硬度为2H,冲击强度为38cm。
实施例3:含氟嵌段共聚物分子量为12000,结构为:
其中,m=6,n=60。
A.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DMAEMA15.7g、EBiB 0.3232g、CuBr20.0244g、PMDETA0.1733g、Sn(EH)20.6076g、甲苯7.85g,混合均匀后,通氮气2h后,在80℃油浴下反应5h,转化率达86%后,得到淡黄色粘稠产物。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4.0g,继续反应4h,反应结束后得到黄色粘稠物,即含氟嵌段共聚物。
B.超疏水涂料的制备
1、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嵌段共聚物/纳米TiO2杂化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A所得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和纳米TiO2加入到NMP溶液中,其中PDMAEMA-b-PDFHMA的质量为0.6g、纳米TiO2质量为0.5g、NMP质量为10g,将反应体系密封,放入油浴锅中,50℃反应2.5h。
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把0.41g丙烯酸树脂加入到步骤1所得到的PDMAEMA-b-PDFHMA嵌段共聚物/纳米TiO2杂化材料产品中,搅拌均匀。
C.涂料性能测试
将制备得到的超疏水涂料采用喷涂法制板,其接触角为136°,附着力为4,铅笔硬度为HB,冲击强度为12cm。
实施例4:含氟嵌段共聚物分子量为8000,结构为:
其中,m=5,n=46。
A.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DMAEMA 15.7g、EBiB 0.4309g、CuBr20.0122g、PMDETA0.08675g、Sn(EH)20.3038g、甲苯7.85g,混合均匀后,通氮气2h后,在80℃油浴下反应5h,转化率达86%后,得到淡黄色粘稠产物。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入DFHMA 4.0g,继续反应4h,反应结束后得到黄色粘稠物,即含氟嵌段共聚物。
B.超疏水涂料的制备
1、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嵌段共聚物/纳米消光粉杂化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A所得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和纳米消光粉加入到NMP溶液中,其中PDMAEMA-b-PDFHMA的质量为0.6g、纳米消光粉质量为0.06g、NMP质量为1.5g。将反应体系密封,放入油浴锅中,50℃反应2.5h。
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把0.69g丙烯酸树脂加入到步骤1所得到的PDMAEMA-b-PDFHMA嵌段共聚物/纳米消光粉杂化材料产品中,搅拌均匀。
C.涂料性能测试
将制备得到的超疏水涂料采用喷涂法制板,其接触角为142°,附着力为2。铅笔硬度为2H,冲击强度为42cm。
实施例5:含氟嵌段共聚物分子量为10000,结构为:
其中,m=13,n=50,k=5。
A.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DMAEMA 15.7g、甲基丙烯酸甲酯2.5g、α-EBiB0.3880g,CuBr20.0183g、PMDETA 0.1301g、Sn(EH)20.3038g、甲苯9.1g,混合均匀后,通氮气2h后,在80℃油浴下反应5h,转化率达81%后,得到淡黄色粘稠产物。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入DFHMA4.0g,继续反应4h。反应结束后得到黄色粘稠物,即含氟嵌段共聚物。
B.超疏水涂料的制备
1、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c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嵌段共聚物/纳米消光粉杂化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A所得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和纳米消光粉加入到到NMP溶液中,其中PDMAEMA-co-PMMA-b-PDFHMA的质量为0.6g、纳米消光粉质量为0.06g、NMP质量为1.5g,将反应体系密封,放入油浴锅中,50℃反应2.5h。
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把0.69g丙烯酸树脂加入到步骤1所得到的PDMAEMA-co-PMMA-b-PDFHMA嵌段共聚物/纳米消光粉杂化材料产品中,搅拌均匀。
C.涂料性能测试
将制备得到的超疏水涂料采用喷涂法制板,其接触角为144°,附着力为2。铅笔硬度为H,冲击强度为46cm。
实施例6:含氟嵌段共聚物分子量为16000,结构为:
其中,m=20,n=60,k=6。
A.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DMAEMA 15.7g、甲基丙烯酸丁酯(BMA)4.6995g、EBiB0.3232g、CuBr20.0244g、PMDETA 0.1733g、Sn(EH)20.6076g、甲苯10.20g,混合均匀后,通氮气2h后,在80℃油浴下反应5h,转化率达86%后,得到淡黄色粘稠产物。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入DFHMA 4.0g,继续反应4h。反应结束后得到黄色粘稠物,即含氟嵌段共聚物。
B.超疏水涂料的制备
1、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co-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嵌段共聚物/纳米TiO2杂化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A所得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和纳米TiO2加入到NMP溶液中,其中PDMAEMA-co-PBMA-b-PDFHMA的质量为0.6g、纳米TiO2质量为0.5g、NMP质量为12g,将反应体系密封,放入油浴锅中,50℃反应2.5h。
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把0.41g丙烯酸树脂加入到步骤1所得到的PDMAEMA-co-PBMA-b-PDFHMA嵌段共聚物/纳米TiO2杂化材料产品中,搅拌均匀。
C.涂料性能测试
将制备得到的超疏水涂料采用喷涂法制板,其接触角为139°,附着力为4,铅笔硬度为HB,冲击强度为18cm。
实施例7:含氟嵌段共聚物分子量为13000,结构为:
其中,m=8,n=83,k=14。
A.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DMAEMA 15.7g、丙烯酸乙酯0.1g、EBiB 0.2356g、CuBr20.0244g、PMDETA 0.1733g、Sn(EH)20.6076g、甲苯7.85g,混合均匀后,通氮气2h后,在80℃油浴下反应5h,转化率达83%后,得到淡黄色粘稠产物。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入HFBMA4.1667g,继续反应4h。反应结束后得到黄色粘稠物,即含氟嵌段共聚物。
B.超疏水涂料的制备
1、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co-聚丙烯酸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嵌段共聚物/纳米ZnO杂化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A所得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和纳米ZnO加入到NMP溶液中,其中PDMAEMA-co-PEA-b-PHFBMA的质量为0.6g、纳米消光粉质量为6g、NMP质量为120g,将反应体系密封,放入油浴锅中,50℃反应2.5h。
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把0.55g丙烯酸树脂加入到步骤1所得到的PDMAEMA-co-PEA-b-PHFBMA嵌段共聚物/纳米ZnO杂化材料产品中,搅拌均匀。
C.涂料性能测试
将制备得到的超疏水涂料采用喷涂法制板,其接触角为135°,附着力为2,铅笔硬度为2H,冲击强度为41cm。
各实施例的接触角测试结果见下表:
其中,a测量接触角时的水滴为常用大小,即4μL,b测量接触角时的水滴为常用大小的2倍,即8μL,c测量接触角时的水滴为常用大小三倍,即12μL。
以实施例3为例,图1中实施例3接触角测量时水滴变化图,其中,a、b、c分别为4μL、8μL和12μL水滴时测得的接触角。

Claims (9)

1.一种超疏水涂料,其特征是: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含氟嵌段共聚物5~15%、纳米或微米材料70~85%、树脂10~15%,含氟嵌段共聚物为单体与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物,单体为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或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混合物;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1H,1H,2H,2H-十七氟癸酯或丙烯酸1H,1H,2H,2H-十七氟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或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米或纳米材料为微米TiO2、纳米CaCO3、纳米TiO2、纳米消光粉或纳米氧化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树脂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体、引发剂、催化剂、配位剂、还原剂及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反应容器中充入氮气或氩气,40~150℃机械搅拌反应2~40小时;
(2)将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40~150℃机械搅拌反应3~20小时,制得含氟嵌段共聚物;
(3)将步骤(2)得到的含氟嵌段共聚物中加入纳米或微米材料、溶剂,20~100℃机械搅拌反应0.5~8小时;
(4)将步骤(3)得到的产品加入树脂,机械搅拌0.1~2小时,制得超疏水涂料;
其中,(1)中单体为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或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或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引发剂为α-溴代异丁酸乙酯、α-溴代异丁酸丁酯、1-溴乙基苯或α,α′-二溴对二甲苯;催化剂为氧化态的过渡金属卤化物CuBr2、CuCl2、FeBr3或FeCl3;配位剂为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四甲基乙二胺、联二吡啶(bpy)或双(二甲基氨基乙基)醚;还原剂为辛酸亚锡、抗坏血酸、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的果糖类、铜粉或铜丝;溶剂为苯甲醚、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或乙酸乙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1H,1H,2H,2H-十七氟癸酯或丙烯酸1H,1H,2H,2H-十七氟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微米或纳米材料为微米TiO2、纳米CaCO3、纳米TiO2、纳米消光粉或纳米氧化锌;溶剂为苯甲醚、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1-甲基-2-吡咯烷酮或乙酸乙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的树脂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5~1:0.00002,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0:1~500:1,催化剂:配位剂的摩尔比为1:5~1:30,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摩尔比为20:1~1:5,催化剂: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5~1:30,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米或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1:20~100:1,含氟嵌段共聚物:树脂的质量比为20:1~1:20,功能性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摩尔比为:50:1~1:20;步骤(1)溶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0~70%,步骤(3)溶剂质量与微米或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50:1~5:1。
CN201410818209.9A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513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8209.9A CN104513579B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8209.9A CN104513579B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3579A CN104513579A (zh) 2015-04-15
CN104513579B true CN104513579B (zh) 2017-07-14

Family

ID=5278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8209.9A Active CN104513579B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3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6905A1 (zh) * 2015-10-19 2017-04-27 台州国汇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36761B (zh) * 2016-08-15 2018-06-15 山东天汇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0739B (zh) * 2016-08-15 2018-06-01 山东天汇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3840A (zh) * 2016-08-15 2016-12-21 山东天汇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9532B (zh) * 2016-08-15 2018-01-19 山东天汇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0726B (zh) * 2016-08-15 2018-08-24 山东天汇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疏水高散热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9633B (zh) * 2016-08-15 2018-05-04 山东天汇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用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0738B (zh) * 2016-08-15 2018-08-24 山东天汇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9556B (zh) * 2016-08-15 2018-05-04 山东天汇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疏水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251B (zh) * 2017-01-16 2019-12-06 常州大学 一种无氟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208475A1 (ja) * 2018-04-26 2019-10-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防汚性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光学部材及び照明装置
CN110283301B (zh) * 2019-06-10 2021-07-30 常州大学 一种含氟聚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88201B (zh) * 2020-01-08 2022-10-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高度可拉伸防水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32804B (zh) * 2020-06-08 2022-04-26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铝合金自清洁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CN114773504B (zh) * 2022-03-31 2023-10-13 华南农业大学 具有两嵌段结构的含氟大分子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60384B (zh) * 2022-07-29 2023-11-03 同济大学 水泥基用含氟共聚物乳液、基于该乳液的超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7012B (zh) * 2022-08-31 2023-12-26 广东鼎立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疏水自修复热固化pu胶膜制备方法及汽车保护膜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7291A (zh) * 2012-11-01 2013-03-20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交联型含氟聚合物及其在制备超双疏表面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4211A (zh) * 2001-12-07 2002-06-19 上海大学 水性氟硅丙纳米溶胶超耐候耐污涂料
KR101117711B1 (ko) * 2009-09-30 2012-02-24 재단법인 구미전자정보기술원 다기능성 하드코팅액 및 하드코팅물
CN102120914B (zh) * 2011-01-18 2012-10-03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聚合物纳米粒子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0182A (zh) * 2012-03-07 2012-09-1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超疏水、低粘附纳米复合防覆冰涂料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7291A (zh) * 2012-11-01 2013-03-20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交联型含氟聚合物及其在制备超双疏表面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3579A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3579B (zh) 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9622A (zh) 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2436B (zh) 单组分室温交联的水性含氟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602193B (zh) 一种水性重防腐涂料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447B (zh) 一种无机纳米复合的防涂鸦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1373B (zh) 一种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0369B (zh) 一种含有两亲性含氟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水性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3116B (zh) 一种超双疏涂层的制备方法
EP3162434B1 (en) Hollow particles
CN101982512A (zh) 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8026A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疏水耐候缓释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
CN102093697A (zh) 仿荷叶表面的超疏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47855B1 (ko) 구형의 실리카 코어-고분자 쉘 하이브리드 입자들의 제조방법
CN106280832B (zh) 氟硅改性疏水防沾污丙烯酸树脂和含有该树脂的清漆及制备方法
CN101560278B (zh) 一种含氟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568A (zh) 一种水性氟碳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7163180B (zh) 一种防腐型核壳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3627286A (zh) 一种水性重防腐涂料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Hao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film surface and bulk properties of fluorine and silicon contained polyacrylate
CN105713155A (zh) 用于纸质文物保护的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833251A (zh) 一种无氟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Tian et al.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of electrospun block copolymer fibers with low content of fluorosilicones
CN103205202A (zh) 一种表面张力梯度性变化的梯度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77119A (zh) 一种环保型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CN107383943B (zh) 具有包覆层的水性铝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0

Address after: Room B8701, Bangn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Park, No. 1188 Chang'an Road, Jiangling Stree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Chuangke Yuntu Energy Sav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Gehu Lake Road Wujin District 213164 Jiangsu city of Changzhou province No. 1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