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122B - 照明装置和照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和照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23122B CN104423122B CN201410437084.5A CN201410437084A CN104423122B CN 104423122 B CN104423122 B CN 104423122B CN 201410437084 A CN201410437084 A CN 201410437084A CN 104423122 B CN104423122 B CN 1044231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rotation
- unit
- driver element
-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4/00—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 F21V14/02—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by movement of light sou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F21V5/045—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the lens having discontinuous faces, e.g. Fresnel len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22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2215/0514—Separate unit
- G03B2215/0517—Housing
- G03B2215/0525—Reflector
- G03B2215/0528—Reflector movable reflector, e.g. change of illumination angle or illumination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和照明控制方法。该照明装置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其中在该第一模式中,在即使驱动单元没有转动第二壳体时、检测单元也检测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使驱动单元将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第二壳体的位置,以及在该第二模式中,在即使驱动单元没有转动第二壳体时、检测单元也检测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不使驱动单元将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第二壳体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通常涉及用于改变照明装置的发光方向的控制。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有涉及以下过程的闪光摄像(以下称为反射闪光摄像(bounce flashimaging))。具体地,从照明装置向天花板等发射光,并且利用来自天花板等的漫反射光照射被摄体。利用该反射闪光摄像,可以利用来自照明装置的光以非直接而是间接的方式照射被摄体,由此可以利用柔和光描绘被摄体。
在日本特开2008-180913所论述的闪光装置中,可以手动转动发光单元,并且可以利用卡止机构(click mechanism)使该发光单元以预定角度停止。除该卡止机构以外,日本特开2008-180913中所论述的闪光灯装置还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防止发光单元转动得超过预定角度。日本特开2008-180913所论述的闪光灯装置的发光单元至少包括卡止机构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可转动。
近年来,已经研发了如日本特开2011-170014和日本特开2009-75340所论述的具有所谓的自动反射功能的闪光灯装置。通过该自动反射功能,利用使用诸如马达等的驱动源的驱动机构来转动闪光灯装置的发光方向,由此自动调整发光方向。
日本特开2009-75340所论述的闪光灯装置使遥控发光单元在头单元的壳体内转动。日本特开2011-170014和日本特开2008-180913所论述的闪光灯装置使容纳发光单元的壳体(以下称为头单元)转动。为了实现较大的用户友好性,优选地,具有自动反射功能的闪光灯装置除具有该自动反射功能以外,还具有使得用户能够直接把持并手动转动头单元的结构。
通常,在驱动机构中,针对诸如手动转动头单元的情况、或者发生由于利用驱动机构所转动的头单元碰撞障碍物而引起的异常的情况等,提供以下对策。更具体地,在包括马达的驱动机构中设置诸如滑动离合器等的离合器机构以保护该驱动机构。然而,日本特开2008-180913所论述的卡止机构和锁定机构可能会阻碍驱动机构的操作,因而优选不设置这两者。
然而,以预定角度停止并且仅利用离合器机构的保持力进行保持的头单元有可能在接收到外力时使该角度改变。在由此得到的角度不是用户所期望的角度的情况下,无法利用照明光适当地照射被摄体,并且这导致失败摄像。
为了防止该问题,离合器机构需要具有极高的保持力以充分保持头单元。可选地,需要设置阻碍驱动机构的操作的卡止机构和锁定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头单元的驱动机构需要具有足够的刚性以承受离合器机构的保持力或卡止机构的抗力。需要高输出的大型马达以克服卡止机构的抗力,由此驱动机构的大小和成本均增加。在设置有锁定机构的情况下,考虑到在驱动机构进行工作时需要解除锁定,结构变复杂,由此闪光灯装置的大小和成本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通常涉及即使因意外外力而导致发光方向转变为用户所不期望的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照明光来适当地照射被摄体的照明装置和照明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包括发光单元,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转动;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转动;以及控制单元,用于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不使所述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照明控制方法,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包括发光单元,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转动;以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所述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以及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检测步骤中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单元不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包括发光单元,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转动;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转动;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种用于照明装置的照明控制方法,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包括发光单元,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转动;以及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所述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以及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典型实施例的闪光灯装置的三面图。
图2A和2B是根据典型实施例的闪光灯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与根据典型实施例的闪光灯装置的控制有关的框图。
图4是根据典型实施例的头单元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5A、5B和5C是根据典型实施例的头单元驱动机构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典型实施例的头单元驱动机构的离合器机构的截面图。
图7A、7B和7C是示出用作反射角度检测单元的基板的图案的平面图。
图8A、8B和8C是反射角度检测单元的信号转换表。
图9A、9B和9C示出根据典型实施例的闪光灯装置的液晶显示器(LCD)上的显示。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手动反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手动反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手动反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手动反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4A和14B是示出用于控制左右驱动马达21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各种典型实施例。
图1是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作为照明装置的闪光灯装置1的三面图。图2A和2B是闪光灯装置1的截面图,其中图2A是闪光灯装置整体的中央截面图,并且图2B是沿图2A的线A-A所截取的反射单元3的局部截面图。图3是示出与闪光灯装置1的控制有关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闪光灯装置1包括头单元2(第二壳体)、反射单元3和控制单元4(第一壳体)这三个单独壳体。头单元2相对于反射单元3绕x轴可转动。反射单元3在保持头单元2的状态下,相对于控制单元4绕y轴可转动。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1中,将头单元2绕x轴的转动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并且将头单元2绕y轴的转动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关于左右方向,将闪光灯装置1的上图中的箭头L和R的方向分别定义为左右方向。头单元2相对于图1的实线所示的、用于在正面方向上发射光的正位置(上下方向上为0°且左右方向上为0°)可转动。更具体地,如双点链线所示,头单元2沿上方向最大可转动120°,并且沿左右这两个方向最大可转动180°。因而,将包括头单元2和反射单元3的可动构件保持成相对于作为主体部的控制单元4、沿上下方向(第一方向)和左右方向(第二方向)各自以预定转动角度可转动。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可动构件相对于主体部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转动的操作称为反射操作。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可动构件相对于主体部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转动角度称为反射角度。正位置处的反射角度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各自为0°。
可以通过由以下所述的具有马达作为驱动源的驱动机构所引起的转动、并且通过由直接把持头单元2的用户施加的外力所引起的转动,来进行反射操作。将驱动机构所引起的转动用于所谓的自动反射功能。利用该自动反射功能,闪光灯装置1(或连接至闪光灯装置1的照相机系统)选择适当的发光方向(反射角度)并且自动转动头单元2以进行闪光摄像。
头单元2的壳体内置有包括氙气管12、反射器11和菲涅尔(Fresnel)透镜19的发光光学单元。在许多情况下,发光光学单元具有所谓的变焦功能,其中该变焦功能通过使氙气管12和反射器11相对于菲涅耳透镜19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改变照射范围。可以利用已知结构来实现该变焦功能,因而部对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头单元2的两个侧面上分别配置有触摸传感器51。在用户把持头单元2以手动设置反射角度的情况下,这些触摸传感器51检测到用户的手接触。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使用触摸传感器51作为用于触摸检测的组件的示例。可选地,可以使用机械开关,只要可以有效地检测到用户的把持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利用触摸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并且该检测方法可以是诸如电阻膜型或电容型等的已知方法。用户为了把持头单元2而有可能触摸的部位根据头单元2的形状而改变。因而,并非必须在头单元2的两个侧面上发生接触检测。用户所把持的头单元2有可能在彼此独立的多个部位处与用户相接触。因而,可以采用任何结构,只要可以在有可能与用户相接触的多个部位处检测到触摸即可。
由反射单元3经由上下驱动端齿轮39和轴承40枢转地支持头单元2,因而头单元2沿上下方向可转动。上下驱动端齿轮39和轴承40从内侧固定在作为转动轴的x轴上。反射单元3的壳体容纳主电容器13。在主电容器13中累积有用于使氙气管12闪光的高电压电荷。该壳体还容纳以下所述的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和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的大部分。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用于进行上下方向上的转动并且具有上下驱动马达27作为驱动源。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用于进行左右方向上的转动并且具有左右驱动马达21作为驱动源。
由控制单元4按以下方式枢转地支持反射单元3,以使得反射单元3在左右方向上可转动。更具体地,由从内侧固定在控制单元4的上部的左右驱动端齿轮26中所形成的轴承孔26b可转动地支持轴部3a。利用固定至轴部3a的下表面的转动锁定板36来防止反射单元3脱离。
控制单元4的壳体容纳主基板15。在该主基板15上安装有负责闪光灯装置1的操作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6。CPU 16连接至使作为外部显示所用的显示单元的LCD 17进行工作的显示电路68。CPU 16还连接至以下所述的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和反射驱动电路73等。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适当存储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所获得的头单元2的角度信息。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使用诸如包括在CPU 16内或配置在外部的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等的存储装置。控制单元4在背面上配置有用于观看外部显示所用的LCD 17等的LCD窗7、以及用于对闪光灯装置1进行各种设置的诸如操作按钮8和拨盘10等的操作开关。在控制单元4的下表面的腿部5上配置有用于与照相机进行通信的多个通信端子6。在闪光灯装置1中所安装的多个电池14的下方配置有子基板18。将电源电路67和充电电路66的一部分安装在子基板18上。通常,图3的框图中的发光控制电路65分散地配置在子基板18和发光单元内的基板(未示出)等上。
上述的操作按钮8其中之一用于使具有自动反射功能的闪光灯装置1的该自动反射功能有效和无效。
图9A~9C示出LCD 17的显示状态。每次按下上述的操作按钮8时,显示在图9A所示的自动反射模式和图9B所示的手动反射模式之间切换。用户可以识别出利用如图9A所示的LCD 17的右下部分上显示的记为“AUTO”的指标51来使闪光灯装置1的自动反射功能有效。在该自动反射模式中,闪光灯装置(或包括闪光灯装置的照相机系统)选择适合闪光摄像的发光方向,并且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自动转动头单元2。没有特别限制选择自动反射模式所用的发光方向的方法,并且该方法包括基于所获取到的相对于被摄体和反射器构件的距离来选择发光方向的方法、以及基于通过在不同的发光方向上多次发光所获得的多个测光结果来选择发光方向的方法。
除图9A所示的显示以外,如图9B所示的LCD 17的右下部分上显示的“M”的指标52表示使闪光灯装置1的自动反射功能无效,并且闪光灯装置1处于手动反射模式。手动反射模式使得用户能够按照期望设置发光方向,因而实现了与不具有自动反射功能的传统闪光灯装置相同的状态。当然,在手动反射模式中,需要用户的直接操作以转动头单元2。更具体地,用户必须把持并转动头单元2。
LCD 17上所显示的指标55~58表示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中所存储的当前反射角度。指标55是表示上下方向的图标。指标56是表示上下方向上的转动角度的图标。指标57是表示左右方向的图标。指标58是表示左右方向上的转动角度的图标。可以在通过使用其它操作按钮8和拨盘10等的预定操作改变显示上的转动角度的情况下,利用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来引起转动。
接着,将说明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的结构。图4是各自配置在反射单元3的壳体和控制单元4的上部这两者中的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的立体图。图5A、5B和5C是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的平面图。图5A示出如从控制单元4的下侧(右图)和左侧(左图)所观看到的、在头单元2处于正位置(0°)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图5B示出如从控制单元4的下侧所观看到的、在头单元2沿右方向转动了60°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图5C示出如从控制单元4的下侧所观看到的、在头单元2沿右方向转动了180°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
分别用作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的驱动源的左右驱动马达21和上下驱动马达27各自是直流(DC)马达,并且由包括一般的马达驱动器的反射驱动电路73来控制。左右驱动马达21和上下驱动马达27分别配置有各自包括以下所述的离合器机构64的第一级齿轮22和28。传递齿轮29、30和31以适当的减速比,将来自上下驱动马达27的第一级齿轮28的驱动力传递至上下驱动端齿轮39。经由传递齿轮29、30和31所传递的驱动力使上下驱动端齿轮39转动,因而直接连接至上下驱动端齿轮39的头单元2在上下方向上转动。上下驱动端齿轮39在面向反射单元3的内侧的表面上配置有触点刷34。触点刷34与反射单元3的壳体内所保持的上下角度检测基板35相接触并且相对于该上下角度检测基板35转动。因而,触点刷34用作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以检测上下方向上的角度。
传递齿轮23、24和25以适当的减速比将来自左右驱动马达21的第一级齿轮22的驱动力传递至左右驱动端齿轮26的内周上所形成的内齿轮26a。在传递齿轮23和24之间使用锥齿轮以使这些传递齿轮的转动轴方向偏移90°。将左右端驱动齿轮26固定在控制单元4侧上,因而在作为马达21转动的结果、左右端驱动齿轮26从传递齿轮25接收到驱动力的情况下,反射单元3(即,头单元2)相对于控制单元4在左右方向上转动。将触点刷37安装至固定于反射单元3的下表面上的转动锁定板36。触点刷37与安装至左右端驱动齿轮26的下表面的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相接触并且相对于该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转动。因而,触点刷37用作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以检测左右方向上的角度。
配置在主基板15的上方的左右转动止动件32被保持在控制单元4内,并且可以在左右方向上摆动预定量。在正常状态下,如图5A和5B所示,弹簧机构等(未示出)使左右转动止动件32在中央保持静止。在使头单元2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情况下,紧挨在头单元2转动了180°之前,形成在转动锁定板36的外周上的锁定凸起36a与左右转动止动件32的肋部32a相接触。因而,左右转动止动件32摆动。如图5C所示,在使头单元2沿右方向转动了180°的情况下,左右转动止动件32在图5C中向着左侧移动。然后,仅能够移动有限量的左右转动止动件32停止,由此防止头单元2转动得超过180°。固定至左右转动止动件32的触点刷33与主基板15上的图案15a相接触并且相对于该图案15a转动。因而,触点刷33用作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以检测在头单元2转动了180°时的转动方向。
将详细说明离合器机构64。图6是示出分别安装至左右驱动马达21和上下驱动马达27的第一级齿轮22和28的离合器机构64的截面图。离合器机构64的结构在第一级齿轮22和28之间相同,因而以下将仅说明第一级齿轮22,并且将不说明第一级齿轮28。离合器机构64包括固定地附着至左右驱动马达21的转动轴21a的滑轮45、由滑轮54转动地支持的第一级齿轮22、摩擦弹簧46、摩擦垫圈48、以及防止第一级齿轮22脱离的垫圈47。来自滑轮45的转动力通过作为来自摩擦弹簧46的施力的结果的摩擦力而传递至第一级齿轮22。将离合器机构64设置到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以使得在用户手动转动的或自动转动的头单元2与障碍物碰撞的情况下,不会向马达和齿轮系施加过量的负荷。在闪光灯装置1的电源为ON(接通)的状态下,将左右驱动马达21和上下驱动马达27控制为处于所谓的制动状态,其中在该制动状态中,利用反射驱动电路73使左右驱动马达21和上下驱动马达37的输入端子发生短路。因而,头单元2不容易因外力而转动。将离合器机构64的结合力设置成如下水平:在左右驱动马达21和上下驱动马达27处于制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利用外力转动头单元2时发生滑移。将结合力设置为足够大以防止头单元2因自重而转动,但不能大到阻碍用户直接把持并转动的头单元2的转动。可以将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安装至马达轴的第一级齿轮22和28各自所设置的作为一般的滑移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器机构64设置在传递齿轮系的其它部位处。离合器机构64不限于滑移离合器机构,并且可以是利用闩锁之间的接合的离合器机构等。
接着,将参考图7A~7C和8A~8C来详细说明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图7A~7C是示出用于检测反射角度的各基板的图案的平面图。图7A示出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上的图案,图7B示出主基板15上的图案15a,并且图7C示出上下角度检测基板35上的图案。图8A~8C是示出在反射角度检测时信号根据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如何切换的信号转换表。图8A示出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所进行的左右角度检测。图8B示出主基板15上的图案15a所进行的、头单元2在左右方向上转动180°时的转动方向检测。图8C示出上下角度检测基板35所进行的上下角度检测。
首先,将说明头单元2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情况。在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上,连接至CPU 15的位1~7的信号图案沿圆周方向配置在三行中。位1~5的图案在整个360°圆周上单独配置在外侧的两行中。接地(GND)图案占据中央行的圆周的一半。位6和7的图案在约一半的圆周范围内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分别配置在最内行中。
作为黑点所示出的固定至转动锁定板36的触点刷37的接触点Bh1和Bh2表示头单元2位于正位置。触点刷37的四个位置处的接触点Bh1可以与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的外侧两行的图案相接触,并且被配置成相对于转动轴对称。接触点Bh2仅配置在触点刷37的一侧上,并且可以与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的最内行的图案相接触。在图7A中,在头单元2沿右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接触点Bh1和Bh2沿左方向转动,并且在头单元2沿左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接触点Bh1和Bh2沿右方向转动。
各位1~7的信号在以电的方式上拉的状态下连接至CPU 16,因而在位1~7的图案中的相应图案没有与触点刷37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高(High)电压(1)。在位1~7的图案中的相应图案与恒定地接触GND图案的触点刷37相接触的情况下,信号切换为GND水平(0)。在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的外侧两行的图案中,在除与GND图案的接触点以外的三个接触点处,可以将位1~位5的信号中的最大三个信号同时设置为GND水平(0)。
如图8A的信号转换表所示,左右方向角度检测可以以15°的增量检测转动角度,并且还可以检测到头单元2处于这些角度之间的中间角度。通过左右方向角度检测,输出所谓的格雷码(gray code),其中各角度变化使一个位的信号改变。由于触点刷37的接触点Bh1相对于转动轴呈对称配置,因此在360°的转动的范围内针对每180°检测到位1~5的信号的相同组合。利用位于最内行的位6和7,判断头单元2是沿右方向还是左方向转动。在头单元2沿左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将位6设置为0,并且在头单元2沿右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将位7设置为0。
在这方面,信号的组合在0°和180°之间相同,因而无法将0°和180°彼此区分开。此外,在头单元2处于180°的情况下,无法识别已使头单元2达到180°的转动方向。因而,使用由于左右转动止动件32的摆动所引起的、触点刷33和主基板15上的图案15a之间的接触状态的切换。例如,在如上所述、头单元2沿右方向转动至180°的位置的情况下,在正常状态下在图7B的黑点Bt所表示的位置处触点刷33的接触点可能连同左右转动止动件32一起向着左侧移动。因而,位1的图案连接至GND图案,以使得将位1的信号设置为GND水平(0),由此判断为头单元2处于右转动方向上的180°位置。在头单元2沿左方向转动以位于180°位置的情况下,左右转动止动件32向着右侧摆动,以使得将主基板15上的位2的信号设置为GND水平(0),由此判断为头单元2处于左转动方向上的180°位置。
接着,将说明头单元2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情况。
如图7C的平面图和图8C的信号转换表所示,上下角度检测基板35的图案被配置为响应于头单元2的角度变化,来以与左右检测基板38大致相同的方式发送信号。上下角度检测基板35上的图案还以15°的增量检测转动角度并检测到头单元2处于这些转动角度的中间角度,并且输出各角度变化改变一个位的信号的格雷码。此外,由于头单元2相对于正位置在一侧上沿上下方向最大转动了120°,因此存在以下差异:在使用配置在两行上的位1~5的信号图案的情况下,不使用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中的位6和7的图案。此外,由于不使用位6和7的信号,因此位1的图案的设置角度改变,以使得在正位置(0°)的状态下将位1的信号设置为高电压(1)。
作为黑点所示出的固定至上下驱动端齿轮39的触点刷34的接触点Bv表示头单元2在正位置处。触点刷34的四个位置处的接触点Bv可以与上下角度检测基板35中的两行的图案相接触,并且相对于转动轴呈对称配置。在头单元2沿上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图7C的接触点Bv沿右方向转动。
如上所述,仅利用离合器机构64的结合力来保持利用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以预定角度停止的头单元2。因而,头单元2的角度可能因意外碰撞等而改变。在由此得到的头单元2的角度不是用户所期望的角度的情况下,无法利用照明光适当地照射被摄体,并且这导致失败照片。
离合器机构64需要具有极高的结合力,从而足够保持头单元2。结果,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需要具有足够的刚性以承受离合器机构64的结合力。因而,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的大小可能变大。可以采用检测头单元2的角度变化并自动恢复原始角度的方法,但在按照用户期望而手动转动头单元2的情况下,优选不进行自动角度恢复。因而,以下将说明本典型实施例中的、用于判断是用户手动转动了头单元2还是角度因意外外力而改变的方法。
图10和11分别是手动反射判断处理和手动反射处理的流程图。在以下所述的手动反射判断处理中,头单元2的方向是沿上下方向还是左右方向改变并不会在处理内容方面产生大的差异。因而,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将所改变的方向沿上下方向的情况与所改变的方向沿左右方向的情况彼此区分开。
在图10的作为用于检测头单元2的角度变化的例程的步骤S101中,CPU16恒定地监视来自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的信号的变化。
在由于外力所引起的头单元2的转动而切换来自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的任一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CPU 16判断配置于头单元2的两个侧面上的任一触摸传感器51是否检测到接触。在任一触摸传感器51检测到接触的情况下(步骤S102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CPU 16判断配置于两个侧面上的这两个触摸传感器51是否都检测到触摸。这是因为,用户通常夹住头单元2的两个侧面以把持并手动转动头单元2。在这两个触摸传感器51都检测到接触的情况下(步骤S103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CPU 16使表示设置了手动反射操作的标志变为ON(开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5。在步骤S103中CPU 16判断为仅在一个表面上检测到接触的情况下(步骤S103中为“否”),CPU 16判断为该接触不是来自用户的手动操作、而是其它物体的接触,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5。
在步骤S105中,CPU 16启动计时器。然后,在步骤S106中,CPU 16等待反射角度改变,因而再次判断头单元2是否因外力而转动。在反射角度改变的情况下(步骤S106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07。在步骤S107,CPU 16复位计时器,并且处理返回至步骤S102。因而,CPU 16再次判断配置于头单元2的两个侧面上的任一触摸传感器51是否检测到接触。在步骤S106中CPU16没有检测到反射角度的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06中为“否”),处理以预定间隔进入步骤S108。在步骤S108中,CPU 16基于计时器来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在尚未经过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步骤S108中为“否”),处理返回至步骤S106,因而CPU 16再次等待反射角度改变。在步骤S108中计时器表示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步骤S108中为“是”),CPU 16判断为由于外力所引起的头单元2的转动完成,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9。在步骤S109中,CPU16从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获取变化之后的反射角度。
在步骤S110中,CPU 16判断手动反射标志是否为ON。在该标志为ON的情况下(步骤S110中为“是”),CPU 16判断为用户按照期望设置了反射角度,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13,由此进入手动反射处理的流程。在手动反射标志为OFF(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110中为“否”),CPU 16判断为头单元2因意外外力而转动,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11。换句话说,在步骤S110中,CPU 16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在选择第一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11和步骤S112的处理。在选择第二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13及其之后的处理。
在步骤S111中,CPU 16计算由于外力所引起的头单元2的转动方向。根据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中所存储的角度变化之前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和步骤S110中所获取到的角度变化之后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之间的差来计算该转动方向。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12。在步骤S112中,CPU 16根据如此计算出的转动方向来强制使头单元2恢复为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中所存储的、检测到角度变化之前(转动之前)的反射角度。这里,CPU 16使用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中的至少一个。在步骤S111中检测到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两者作为转动方向的情况下,可以顺次或同时进行左右方向上的转动和上下方向上的转动。
在作为步骤S110中的判断结果、在步骤S113中处理进入手动反射处理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在步骤S120中,CPU 16判断当前停止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是否是标准角度。该标准角度是图8A~8C的信号转换表中设置有菱形标记的角度,并且与利用卡止机构来锁定头单元2的传统闪光灯装置中的角度相对应。图8A~8C所示的标准角度仅是示例,并且可以不包括图8A~8C中的所有标准角度、只要包括与正位置相对应的角度即可,或者可以包括图8A~8C中没有示出的标准角度。此外,将所有角度均设置为标准角度毫无意义,标准角度可以是利用左右驱动马达21和上下驱动马达27能够将头单元2驱动至的角度之中的一部分并且包括与正位置相对应的角度。
在步骤S120中CPU 16判断为头单元2以标准角度停止的情况下(步骤S120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24。在步骤S120中CPU 16判断为头单元2没有以标准角度停止的情况下(步骤S120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21。在步骤S121中,CPU 16计算由于外力所引起的头单元2的转动方向。根据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中所存储的角度变化之前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和步骤S110中所获取到的角度变化之后(转动之后)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之间的差来计算该方向。在步骤S122中,CPU 16利用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或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使头单元2沿如此计算出的转动方向转动。在步骤S123中,在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达到最近的标准角度的情况下,CPU 16停止头单元2的转动。在下一步骤S124中,CPU 16将当前停止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以覆盖方式存储在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中。在步骤S125中,CPU 16将当前反射角度显示在LCD 17上。
步骤S120~S123中的针对头单元2的转动控制用于辅助用户的操作。例如,考虑用户尝试将头单元2从正位置手动转动至上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的60°位置的情况下。这里,在用户使头单元2转动了小于60°的特定角度时,使头单元2自动转动至标准角度的60°位置。在使不是处于正位置的头单元2返回至正位置的情况下,在头单元2的角度降为60°以下时,用户可以释放他或她的手,并且头单元2自动转动回至标准角度的正位置(0°)。
图8A、8B和8C所示的标准角度不包括0°和60°之间的角度。这是因为,在反射角度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小于60°的情况下,可能利用光直接照射被摄体,因而反射闪光摄像的效果可能变小。
将参考图14A和14B来说明用于对使头单元2沿左右方向转动的左右驱动马达21进行控制的方法。
在反射闪光摄像中,反射角度的若干度数的误差不会使向着被摄体的漫反射光大幅改变。此外,与使头单元2停止在转动后的位置的情况相比,使头单元2停止在正位置所需的精度更高,由此在头单元2处于正位置的情况下利用照明光适当地照射被摄体。通常,利用发光光学单元中的自动变焦机构来将利用照明光所照射的照射范围调整成适合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在许多情况下,在周边部的光量是最低容许值的状态下设置照射范围,以提高闪光指数。因此,在头单元2相对于正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光量低的周边部相对于被摄体倾斜,这样使已知为不均匀光分布的现象更加显著。在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闪光灯装置1中,可以利用物理止动件使头单元2在上下方向上停止,从而不会相对于作为正位置的0°位置沿下方向进一步转动。然而,没有设置物理止动件以使左右方向上的转动停止在作为正位置的0°位置。总体看来,需要更加精确地控制马达,以使沿左右方向转动的头单元2停止在作为正位置的0°位置。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使头单元2转动时,根据所转动的量(角度变化量)来改变用于控制左右驱动马达21的方法。图14A和14B示出用于使沿左右方向转动了不同角度的头单元2返回至正位置(0°)的马达控制方式的差异。在图14A的曲线图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和头单元2的转动速度(驱动速度)。图14B示出与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上的触点刷37相接触的转动相位和图14A所示的用于切换马达控制的角度之间的关系。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表示头单元2的方向。
在图14A中,实线表示为了使头单元2从相对较大的反射角度返回至正位置所进行的控制(以下称为高速控制)时的驱动速度的变化。虚线表示为了使头单元2从相对较小的反射角度返回至正位置所进行的控制(以下称为低速控制)时的驱动速度的变化。反射驱动电路73利用一般的马达驱动器驱动左右驱动马达21。反射驱动电路73可以响应于来自CPU16的指示,来使左右驱动马达21进行正转操作或反转操作、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和制动操作。例如,通过高速控制来使右方向上的60°反射角度(P1)处的头单元2返回至正位置。在反射驱动电路73使左右驱动马达21进行正转(或反转)操作的情况下,头单元2的驱动速度增加以在P6处达到恒速。在左右角度检测基板38检测到头单元2在到达正位置之前达到角度P2的情况下,马达控制转变为使用预定脉冲的PWM驱动。因而,通过该PWM控制,头单元2的驱动速度逐渐下降以在P8处达到恒速。在充分降低了的转动速度的情况下、反射角度与P4的正位置的角度检测图案相匹配时,左右驱动马达21的两个极发生短路以施加制动,由此使头单元2停止在P5的正位置。
在例如使右方向上的15°的反射角度(P3)处的头单元2返回至正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低速控制。从头单元2处于位置P3的初始时间点起,通过PWM驱动使头单元2开始以低速转动。然后,与高速控制的情况相同,在反射角度与P4的正位置的角度检测图案相匹配时,左右驱动马达21的两个极发生短路以施加制动。因而,使头单元2停止在正位置P5。如上所述,在返回至正位置之前的反射角度不超过从正位置起的预定角度的情况下,由于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高速控制的情况下、可能无法使头单元2充分减速因而头单元2可能转动得超过正位置,因此仅进行低速控制。具体地,在头单元2的角度变化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低速控制。
因而,可以在低速的稳定状态下施加制动,由此可以使头单元2精确地停止在正位置。优选地,将用于判断是进行高速控制还是低速控制的阈值设置为如下角度变化量,其中通过在将高速控制切换为低速控制之后实现了稳定驱动速度的状态下所施加的制动,该角度变化量使得头单元2能够停止在正位置。在图14A的曲线图中,例如,可以将阈值设置为不小于如下的角度(P9)的角度,其中该角度(P9)是通过将在开始高速控制之后使驱动速度稳定所需的角度变化量(P1~P6)与将高速控制切换为低速控制的反射角度(P2)相加所获得的。
在返回至正位置之前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等于或大于从正位置起的预定角度的情况下,首先,进行高速控制,然后进行低速控制。因而,可以在缩短返回至正位置所需的时间的情况下,使头单元2精确地停止在正位置。如上所述,在头单元2的角度转动量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高速控制,以缩短头单元2返回至正位置所需的时间。在角度变化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低速控制,以高度精确地停止头单元2。
如上所述,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检测到头单元2的转动的情况下,头单元2中所配置的触摸传感器51判断用户是否手动转动了头单元2。在头单元2因意外外力、而不是因用户的操作而转动的情况下,使头单元2立即返回至原始反射角度。因而,即使在因意外外力而导致发光方向转变为用户所不期望的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照明光来适当地照射被摄体。
此外,离合器机构64无需具有极高的结合力以使头单元2的位置稳定。无需设置阻碍马达的驱动操作的卡止机构。无需选择克服卡止机构的高输出的大型马达。不需要在头单元2转动时进行解锁所需的锁定机构。总体来看,没有使结构复杂化,并且头单元驱动机构可以具有可能的最低限度的刚性和输出的结构。因而,可以提供至少头单元驱动机构的一部分小型化且低成本化的闪光灯装置。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作为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使用触点刷和具有最大为7位的信号图案的基板。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不限于本典型实施例所述的结构。例如,可以根据闪光灯装置的规格来适当改变角度检测的分辨率等。更具体地,可以适当使用光学检测方法和绝对编码器等中的任一个。可以利用脉冲马达(或驱动机构中所设置的转动脉冲板)和分辨率相对较低的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的组合来控制头单元2的转动。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判断配置于两个位置处的触摸传感器51是否都检测到接触,以判断用户是否手动转动了头单元2。可选地,可以基于接触检测时间和一个位置处的触摸传感器51的接触结果来判断用户是否手动转动了头单元2。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手动反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手动反射判断处理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手动反射判断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使用触摸传感器。更具体地,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不需要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的闪光灯装置的触摸传感器。因而,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使用如下的闪光灯装置,其中该闪光灯装置与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的闪光灯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设置触摸传感器51。将不详细说明闪光灯装置的结构。
在作为用于检测头单元2的角度变化的例程的步骤S201中,CPU 16恒定地监视来自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的信号的变化。在由于因外力所引起的头单元2的转动而切换来自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的任一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0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02,其中在该步骤S202中,CPU 16启动计时器。然后,在步骤S203中,CPU 16等待反射角度改变,因而再次判断头单元2是否因外力而转动。在反射角度改变的情况下(步骤S203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04。在步骤S204中,CPU 16复位计时器并且处理返回至步骤S202,因而CPU 16启动计时器,并且再次等待反射角度改变。在步骤S203中CPU 16没有检测到反射角度的变化的情况下(S203中为“否”),处理以预定间隔进入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CPU 16基于计时器来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在尚未经过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步骤S205中为“否”),处理返回至S203,因而CPU 16再次等待反射角度改变。
在步骤S205中计时器表示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步骤S205中为“是”),CPU16判断为因外力所引起的头单元2的转动完成,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CPU16从反射角度检测单元61获取变化之后的反射角度。在下一步骤S207中,CPU 16判断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中所存储的变化之前的反射角度是否与正位置(0°)相对应。在变化之前的反射角度不与正位置(0°)相对应的情况下(步骤S207中为“否”),CPU 16判断为用户在角度变化之前已按期望设置了反射角度,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11,由此进入通过参考图11所述的手动反射处理。在角度变化之前的头单元2的角度与正位置(0°)相对应的情况下(步骤S207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208。在步骤S208中,CPU 16计算相对于变化之前的状态(即,正位置状态)的角度变化量,并且判断该角度变化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量。换句话说,在步骤S207和S208中,CPU 16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在选择第一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209和步骤S210的处理。在选择第二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211及其之后的处理。在角度变化量等于或大于预定量的情况下(步骤S208中为“是”),CPU 16判断为用户手动设置了反射角度,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11,并由此进入手动反射处理。在角度变化量小于预定量的情况下(步骤S208中为“否”),CPU 16判断为头单元2因意外外力而转动,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09。在步骤S209中,CPU 16计算由于外力所引起的头单元2的转动方向。根据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中所存储的检测到角度变化之前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和步骤S206中所获取到的角度变化之后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之间的差来计算该转动方向。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10。在步骤S210中,CPU 16根据如此计算出的转动的角度,来强制使头单元2返回至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中所存储的检测到角度变化之前的反射角度。这里,CPU 16使用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中的至少一个。
本典型实施例关注在正位置处所使用的头单元2的意外转动对所拍摄的照片产生很大影响这一事实。因而,防止相对于频繁使用的正位置状态的角度变化。可以执行步骤S207和S208中的仅一个步骤的处理。
优选地,考虑到本典型实施例中的反射角度检测的分辨率,步骤S208的判断中所使用的角度变化量的阈值(预定量)约为45°。利用该阈值,即使在角度实际因意外外力而改变的情况下,在反射角度改变了45°以上时,CPU 16也判断为角度因用户的手动操作而改变。此外,在反射角度因外力而意外改变了45°以上的情况下,用户很可能从视觉上识别出异常,因而很可能利用他或她的手使头单元2返回至原始位置。在阈值小于45°的情况下,虽然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来设置较多数量的反射角度,但在由于外力而发生了被判断为用户的手动操作的程度的意外角度变化的情况下,用户不太可能从视觉上识别出异常。因而,优选地,阈值是相对较大的值。当然,如果反射角度检测的分辨率高,则可以将阈值设置为例如略小于60°的角度等的较大角度。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基于角度变化量来判断用户是否进行手动操作,因而以比第一实施例低的成本,即使在发光方向因意外外力而转变为用户所不期望的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照明光来适当照射被摄体。
在第三典型实施例中,除如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的利用操作按钮8可选择的自动反射模式和手动反射模式以外,利用操作按钮8还可选择保持模式。在该保持模式中,使反射角度保持为LCD 17上所显示的角度。如以下将说明的,在例如将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各自上的反射角度设置为0°的情况下,头单元2恒定地固定处于正位置状态。在使保持模式有效的情况下,如图9C所示,将“保持”的指标53显示在LCD 17的右下部上。除可选择保持模式以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具有与第二典型实施例所述的闪光灯装置1相同的结构,因而将不详细说明该结构。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手动反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图1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01~S306的处理与图12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01~S206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说明这些处理。
在步骤S306之后,在步骤S307中,CPU 16判断是否设置保持模式。在设置了保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307中为“是”),CPU 16判断为仅因意外外力而发生反射角度的变化,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308。在步骤S308中,CPU 16根据反射角度存储单元72中所存储的检测到角度变化之前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和步骤S306中所获取到的角度变化之后的头单元2的反射角度之间的差,来计算由于外力所引起的头单元2的转动方向,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309。在步骤S309中,CPU 16根据如此计算出的转动方向,利用左右方向驱动机构62和/或上下方向驱动机构63来强制使头单元2返回至检测到角度变化之前的角度。
在步骤S307中,在CPU 16判断为没有设置保持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307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310,并由此进入上述的手动反射处理。更具体地,在步骤S307中,CPU16选择进行步骤S308和S309的处理的第一模式以及进行步骤S310及其之后的处理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
如上所述,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基于是否设置了预定模式(是否设置保持模式)来判断用户是否进行了手动操作。因而,以比第一实施例低的成本,即使在发光方向因意外外力而转变为用户所不期望的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照明光来适当照射被摄体。
在图13的流程图的步骤S307中CPU 16判断为没有设置保持模式的情况下,代替简单地进入如图11的流程图所示的手动反射处理,处理可以进入图12的步骤S207之后的步骤。因而,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更加精确地判断用户是否进行了手动操作。
在上述三个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如下情况:用于在模式之间进行选择的预定条件是在头单元2的两个侧面上都检测到接触、由于外力所引起的角度变化量等于或大于预定量、以及没有选择预定模式。在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使头单元2返回至转动之前的位置。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不使头单元2返回至转动之前的位置。因而,即使在因意外外力而使发光方向转变为用户所不期望的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用户期望来利用照明光适当地照射被摄体。作为这三个典型实施例的变形例,与头单元2的转动的条件无关地,均可以使头单元2返回至转动之前的位置。该变形例也可以提供如下效果:即使在因意外外力而使发光方向转变为用户所不期望的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照明光适当地照射被摄体。
针对发光方向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可改变的照明装置说明了上述三个典型实施例。可选地,还可应用发光方向仅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其中之一可改变的照明装置。
针对可安装至照相机的闪光灯装置说明了上述三个典型实施例。可选地,还可应用摄像设备中所设置的内置型照明装置。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因意外外力而使发光方向转变为用户所不期望的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照明光适当地照射被摄体。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该计算机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其它电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以包括单独计算机或单独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例如可以从网络或存储介质将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提供至计算机。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致密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或蓝光盘(BD)TM等)、闪速存储装置和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3年8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79271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Claims (18)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其包括发光单元,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转动;
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以及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转动,
所述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不使所述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并且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接触检测单元,所述接触检测单元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多个位置处的多个接触检测器,
其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并且所述接触检测单元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多个位置处检测到物体的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接触检测器配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面上、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的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彼此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
接触检测单元,其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接触检测器;以及
计时器,用于测量所述接触检测单元检测到物体的接触的时间段,
其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并且所述计时器所测量到的时间段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位置的变化量,
其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并且所述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变化量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还包括选择单元,所述选择单元用于选择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的多个转动模式其中之一,
其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并且所述选择单元没有选择预定转动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所述预定转动模式中,所述驱动单元转动所述第二壳体,以使得将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向设置为预定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并且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位置是预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选择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不使所述驱动单元转动所述第二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角度变化量来调整所述第二壳体的驱动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角度变化量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壳体的驱动速度设置为高速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角度变化量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壳体的驱动速度设置为低速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选择了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方向上相对于转动之后的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角度最近的标准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标准角度是利用卡止机构锁定所述第二壳体的角度。
16.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照明控制方法,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包括发光单元,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转动;以及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所述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
所述照明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检测步骤中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单元不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
17.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其包括发光单元,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转动;
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以及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转动,
所述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检测单元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使所述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
18.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照明控制方法,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包括发光单元,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转动;以及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所述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
所述照明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即使所述驱动单元没有转动所述第二壳体、也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至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之前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79271 | 2013-08-30 | ||
JP2013179271A JP6288992B2 (ja) | 2013-08-30 | 2013-08-30 | 照明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23122A CN104423122A (zh) | 2015-03-18 |
CN104423122B true CN104423122B (zh) | 2017-05-03 |
Family
ID=52582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3708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3122B (zh) | 2013-08-30 | 2014-08-29 | 照明装置和照明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395600B2 (zh) |
JP (1) | JP6288992B2 (zh) |
CN (1) | CN1044231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7919A (zh) * | 2015-03-30 | 2015-07-01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用于手电筒的自动定位导航系统 |
JP6494410B2 (ja) * | 2015-05-07 | 2019-04-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US9716818B2 (en) * | 2015-05-07 | 2017-07-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llumination apparatus having first case and second case rotatable relative to first case, and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detachable illumination apparatus |
JP6702729B2 (ja) * | 2016-01-18 | 2020-06-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発光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撮像装置 |
JP6833375B2 (ja) * | 2016-07-15 | 2021-02-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撮像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JP6789756B2 (ja) * | 2016-10-24 | 2020-11-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6815826B2 (ja) | 2016-10-25 | 2021-0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及び自動照射方向制御方法 |
JP6971562B2 (ja) * | 2016-11-14 | 2021-11-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
JP6685970B2 (ja) * | 2017-06-09 | 2020-04-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JP6758269B2 (ja) | 2017-09-07 | 2020-09-23 | パナソニック フォト・ライティング 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6715224B2 (ja) * | 2017-10-06 | 2020-07-01 | パナソニック フォト・ライティング 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2019101096A (ja) * | 2017-11-29 | 2019-06-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ダイヤル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
EP3789669A1 (en) * | 2019-09-03 | 2021-03-10 | ROBE lighting s.r.o. | Braking system for an automated luminaire |
US11703213B2 (en) | 2019-09-03 | 2023-07-18 | Robe Lighting S.R.O. | Braking system for an automated luminaire |
CN112648588B (zh) * | 2020-12-31 | 2024-01-30 |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噪音灯具复位控制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271A (zh) * | 1996-05-30 | 1997-12-10 | 韦斯特电气株式会社 | 发射角可变的闪光灯及其控制方法 |
CN1365457A (zh) * | 1999-11-10 | 2002-08-21 | 协合照相机公司 | 具有可关闭闪光灯的外伸臂的闪光照相机 |
CN1912728A (zh) * | 2005-08-12 | 2007-02-14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JP2008180913A (ja) * | 2007-01-25 | 2008-08-07 | Panasonic Photo & Lighting Co Ltd | ストロボ装置 |
JP2010217426A (ja) * | 2009-03-16 | 2010-09-30 | Ricoh Co Ltd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7279A (ja) * | 1990-05-22 | 1992-01-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固体撮像装置 |
JP2009075340A (ja) | 2007-09-20 | 2009-04-09 | Nikon Corp |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
JP2009163179A (ja) * | 2008-01-10 | 2009-07-23 | Fujifilm Corp |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1109200A (ja) * | 2009-11-13 | 2011-06-0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監視カメラ |
JP2011170014A (ja) | 2010-02-17 | 2011-09-01 | Panasonic Corp | ストロボ装置 |
JP6010749B2 (ja) * | 2011-10-07 | 2016-10-1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ストロボ装置及びストロボ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
WO2013157224A1 (ja) * | 2012-04-17 | 2013-10-2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ストロボ装置の照射方向角度調整方法ならびにストロボ装置およびストロボ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
US20150109754A1 (en) * | 2012-04-25 | 2015-04-2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Strobe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JP2013228501A (ja) * | 2012-04-25 | 2013-11-07 | Panasonic Corp | ストロボ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
JP2014038267A (ja) * | 2012-08-20 | 2014-02-27 | Panasonic Corp | ストロボ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
JP2014038269A (ja) * | 2012-08-20 | 2014-02-27 | Panasonic Corp | ストロボ装置、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US9488899B2 (en) * | 2012-08-23 | 2016-11-0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Strobe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strobe device |
-
2013
- 2013-08-30 JP JP2013179271A patent/JP6288992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8-27 US US14/470,799 patent/US939560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8-29 CN CN201410437084.5A patent/CN1044231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
- 2016-06-20 US US15/187,420 patent/US1004223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271A (zh) * | 1996-05-30 | 1997-12-10 | 韦斯特电气株式会社 | 发射角可变的闪光灯及其控制方法 |
CN1365457A (zh) * | 1999-11-10 | 2002-08-21 | 协合照相机公司 | 具有可关闭闪光灯的外伸臂的闪光照相机 |
CN1912728A (zh) * | 2005-08-12 | 2007-02-14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JP2008180913A (ja) * | 2007-01-25 | 2008-08-07 | Panasonic Photo & Lighting Co Ltd | ストロボ装置 |
JP2010217426A (ja) * | 2009-03-16 | 2010-09-30 | Ricoh Co Ltd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395600B2 (en) | 2016-07-19 |
US20150062861A1 (en) | 2015-03-05 |
JP6288992B2 (ja) | 2018-03-07 |
US20160306261A1 (en) | 2016-10-20 |
CN104423122A (zh) | 2015-03-18 |
JP2015049280A (ja) | 2015-03-16 |
US10042235B2 (en) | 2018-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23122B (zh) | 照明装置和照明控制方法 | |
JP5217268B2 (ja)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
ES2883186T3 (es) | Inicialización de la cámara basada en sensores | |
JP2878911B2 (ja) | カムコーダの物体追跡装置とその方法 | |
CN102841427A (zh) | 镜头镜筒和照相机系统 | |
CN104471459A (zh) | 在透镜镜筒上装卸自如的驱动装置、进行其处理控制的方法及调整方法 | |
CN110809734A (zh) | 一种相机镜头调节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控制系统 | |
US20180295268A1 (en)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at is capable of bounce emission photographing,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 |
CN101408712B (zh) | 投影机提示系统 | |
JP2019066365A (ja) | トルク検出装置及びトルク検出装置付き回転工具 | |
JP2017190000A (ja) |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2000227620A5 (zh) | ||
US11722786B2 (en) | Imaging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variable neutral density filter | |
GB2365137A (en) | Control dial and display panel for a camera | |
US10142558B2 (en) | Adaptor and camera system | |
CN105407291A (zh) | 摄像系统、照明设备和控制方法 | |
JP4921733B2 (ja) | パネル駆動装置 | |
KR20020080837A (ko) | 촬영 장치의 촬영 모드 자동 변환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JP2020003583A (ja) | 光学機器 | |
JP6584544B2 (ja) | 照明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 |
US5153624A (en) | Camera | |
JP2003043564A (ja) | 操作パネル | |
JP3655867B2 (ja) | 位置検出装置 | |
JPH05321989A (ja) | 駆動力伝達機構 | |
JPH04113556A (ja) |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