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9257A -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有机el 元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有机el 元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9257A
CN104419257A CN201410436847.4A CN201410436847A CN104419257A CN 104419257 A CN104419257 A CN 104419257A CN 201410436847 A CN201410436847 A CN 201410436847A CN 104419257 A CN104419257 A CN 104419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vent
functional layer
layer formation
ether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68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9257B (zh
Inventor
渡边昭太朗
大川裕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9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9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9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9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6Inkjet printing inks based on non-aqueous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0Sympathetic, colour changing or similar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迅速溶解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它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一种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低分子材料与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分散到不良溶剂中的工序和向分散有混合物的不良溶剂中加入良溶剂使混合物溶解的工序,相对于向不良溶剂加入良溶剂后的总容积,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为10%~70%,且不良溶剂和良溶剂能够混合。

Description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有机EL 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形成具有发光功能的功能层时使用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和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元件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具有含有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发光材料的功能层。作为形成这种功能层的方法,已知有真空蒸镀法等气相工艺(也称为干式法)、使用将功能层形成材料溶解或分散于溶剂而得的溶液的液相工艺(也称为湿式法或涂布法)。一般,气相工艺中适合使用低分子材料,液相工艺中从成膜性的观点考虑使用高分子材料。已知有时高分子材料与低分子材料相比在发光效率、发光寿命这方面差。另一方面,液相工艺与气相工艺相比,能够较容易在大型基板上形成有机EL元件,所以一直不断进行开发。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有机EL元件,其具有利用湿式法将高分子材料成膜而得的空穴注入·输送层和层叠在空穴注入·输送层上的、利用湿式法将低分子发光材料成膜而得的低分子发光层。另外,作为低分子发光材料,示出了具有蒽骨架、芘骨架的有机化合物。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中,作为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示出了如下方法:通过用作为主溶剂的环己基苯和作为副溶剂的二甲苯使作为高分子材料的三苯胺系聚合物溶解之后进行涂布·干燥而形成空穴注入输送层。另外,在作为高分子材料的聚烯烃系材料中掺杂了作为低分子材料的发光材料而成的混合物同样地溶解于含有环己基苯和二甲苯的溶剂中,并在空穴注入输送层上涂布·干燥而形成发光层。 
此外,例如,专利文献3中,作为空穴注入层和空穴输送层的形成方法,示出了利用低分子的层形成材料和高分子粘结剂的混合溶液成膜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0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266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456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用液相工艺形成具有发光功能的功能层中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中的任一种时,作为使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的有机化合物或属于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的有机化合物溶解的溶剂,示出了以下的有机溶剂。 
例如,举出了甲醇、乙醇等醇系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系溶剂,苯、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己烷、辛烷等烷烃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系溶剂,丙酮、甲乙酮等酮系溶剂,吡啶、喹啉等胺系溶剂,乙腈、戊腈等腈系溶剂,噻吩、二硫化碳等硫系溶剂等。 
然而,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对上述有机溶剂的溶解度根据所使用的材料而不同,但未必都大。特别是使用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时,存在如下课题: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因相互的分子间力容易在有机溶剂中凝聚而凝胶化,使凝胶状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上述有机溶剂中需要一定的时间(例如24小时以上),或者可能无法使凝胶状的混合物完全溶解。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进行的,通过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能够实现。 
应用例 
本应用例涉及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是在形成具有发光功能的功能层时使用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使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或者混合上述低分子材料与上述高分子材料而成的混合物中的任一种固体成分分散于不良溶剂的工序,和向分散有上述固体成分的上述不良溶剂中加入良溶剂使上述混合物溶解的工序,相对于向上述不良溶剂中加入上述良溶剂后的总容积,上述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为10%~70%,且上述不良溶剂和上述良溶剂能够混合。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向分散有固体成分的状态的不良溶剂中加入良溶剂,所以抑制该固体成分在不良溶剂和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的凝胶化。因此,与使该固体成分仅溶解于良溶剂的情况相比,能够迅速溶解该固体成分。换言之,能够提供可使固体成分迅速溶解于混合溶剂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 
另外,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情况与不含低分子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的功能层。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良溶剂的沸点为150℃~300℃,上述良溶剂的沸点为250℃~300℃。 
根据该方法,在利用喷墨法等液滴喷出法形成功能层时,不易发生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干燥所致的喷嘴堵塞等,能够制造适合液滴喷出法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良溶剂选自直链烷烃系溶剂、脂肪族醇系溶剂、脂肪族醚系溶剂、芳香族烃系溶剂中的至少1种,上述良溶剂选自3-苯氧基甲苯、2-异丙基萘、二苄醚、异丙基联苯中的至少1种。 
根据该方法,与使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仅溶解于良溶剂的情况的溶解时间相比,能够将上述混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缩短20%以上。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良溶剂选自直链烷烃系溶剂、脂肪族醇系溶剂中的至少1种,上述良溶剂选自3-苯氧基甲苯、2-异丙基萘、二苄醚、异丙基联苯中的至少1种。 
根据该方法,与使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仅溶解于良溶剂的情况的溶解时间相比,能够将上述混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缩短到1/10以下。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良溶剂选自下述溶剂中的至少1种:4种直链烷烃系溶剂(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5种脂肪族醇系溶剂(己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14种脂肪族醚系溶剂(二戊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甲基异丙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丁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甲丙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甲乙醚、三乙二醇甲丁醚、三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8种芳香族烃系溶剂(1,3-二异丙基苯、1,4-二异丙基苯、三异丙基苯、戊基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上述良溶剂选自3-苯氧基甲苯、2-异丙基萘、二苄醚、异丙基联苯中的至少1种。 
根据该方法,使用液滴喷出法时,能够提供更适合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 
应用例 
本应用例涉及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是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备具有发光功能的功能层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功能层包括从上述阳极侧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和发光层,具有功能层形成工序,即,使用含有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或者混合上述低分子材料与上述高分子材料而成的混合物中的任一种固体成分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来形成上述空穴注入层、上述空穴输送层、上述发光层中的至少1层,上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是使用上述应用例中记载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能够缩短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所需的时间,所以从生产率上考虑能够提供高效地制造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另外,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情况与不含低分子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具备具有优异光学特性的功能层的有机EL元件。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功能层形成工序中,使用上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形成上述空穴注入层。 
根据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形成具有优异的空穴注入性能的空穴注入层。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功能层形成工序中,使用上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形成上述空穴输送层。 
根据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形成具有优异空穴输送性能的空穴输送层。 
在上述应用例涉及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功能层形成工序中,使用上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形成上述发光层。 
根据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形成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发光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机EL装置的电气构成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表示有机EL装置的构成的简要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有机EL装置的像素结构的简要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构成的示意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6的(a)~(e)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简要截面图。 
图7的(f)~(h)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简要截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 评价结果的表。 
图10是表示实施例3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1是表示实施例4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2是表示实施例5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3是表示实施例6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4是表示实施例7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5是表示实施例8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6是表示实施例9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7是表示实施例10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8是表示实施例11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9是表示实施例12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使用的附图为了使说明部分成为可识别的状态而适当地放大或缩小来显示。 
应予说明,在以下的方式中,例如记载为“在基板上”的情况表示以相接的方式配置在基板上的情况、或者介由其它构成物配置在基板上的情况、或者以一部分相接的方式配置在基板上而一部分介由其它构成物配置在基板上的情况。 
<有机EL装置> 
首先,参照图1~图3对具备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有机EL装置的电气构成的等效电路图,图2是表示有机EL装置的构成的简要俯视图,图3是表示有机EL装置的像素结构的简要截面图。 
如图1所示,有机EL装置100具有相互交叉的多个扫描线112和多个数据线113,以及分别与多个数据线113并列的电源线114。具有连接有多个扫描线112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03和连接有多个数据线113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04。另外,还具有与多个扫描线112与多个数据线113的各交叉部对应且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发光像素107。 
发光像素107具有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130和控制有机EL元件130的驱动的像素电路111。 
有机EL元件130具有作为阳极的像素电极131、作为阴极的对置电极134和设置在像素电极131与对置电极134之间的包含发光层的功能层132。这样的有机EL元件130在电学上可以表述为二极管。应予说明,对置电极134作为多个发光像素107的共用电极而形成。 
像素电路111包括开关用晶体管121、驱动用晶体管122和储能电容123。2个晶体管121、122可以使用例如n沟道型或p沟道型的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MOS晶体管构成。 
开关用晶体管121的栅极与扫描线112连接,源极或漏极中一方与数据线113连接,源极或漏极中另一方与驱动用晶体管122的栅极连接。 
驱动用晶体管122的源极或漏极中一方与有机EL元件130的像素电极131连接,源极或漏极中另一方与电源线114连接。在驱动用晶体管122的栅极与电源线114之间连接有储能电容123。 
如果驱动扫描线112而使开关用晶体管121呈开启状态,则此时基于由数据线113供给的图像信号的电势介由开关用晶体管121保持在储能电容123。根据该储能电容123的电势即驱动用晶体管122的栅极电势决定驱动用晶体管122的开·关状态。这样,如果驱动用晶体管122成为开启状态,则与栅极电势对应的大小的电流从电源线114经由驱动用晶体管122流到夹在像素电极131与对置电极134之间的功能层132。有机EL元件130根据流过功能层132的电流的大小进行发光。 
应予说明,像素电路111的构成不局限于此。例如,驱动用晶体管122与像素电极131之间也可以具备控制驱动用晶体管122与像素电极131之间的导通的发光控制用晶体管。 
如图2所示,有机EL装置100具有可得到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发光(发光色)的发光像素107R、107G、107B。各发光像素107R、107G、107B大致为矩形,在显示区域E呈矩阵状配置。在各发光像素107R、107G、107B设有可得到对应颜色的发光的有机EL元件130。得到同色发光的发光像素107在图上沿垂直方向(列向或发光像素107的长边方向)排列,不同发光色的发光像素107在图上沿水平方向(行向或发光像素107的短边方向)按R、G、B的顺序排列。即,不同发光色的发光像素107R、107G、107B以所谓条纹方式配置。 
如果使用这样的有机EL装置100作为显示装置,则将得到不同发光色的3个发光像素107R、107G、107B作为1个显示像素单位108,各发光像素107R、107G、107B可进行电控制。由此能够成为全彩色显示。 
应予说明,不同发光色的发光像素107R、107G、107B的平面形状和配置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三角形方式、镶嵌方式的配置。另外,发光像素107不限于对应红色(R)、绿色(G)、蓝色(B)这3色设置,也可以包括可得到红色(R)、绿色(G)、蓝色(B)以外的例如黄色(Y)的发光的发光像素107。 
如图3所示,在有机EL装置100中,有机EL元件130具有作为阳极的像素电极131、分隔像素电极131的隔壁133和在像素电极131 上形成的包含发光层的功能层132。另外,还具有作为共用电极的对置电极134,其以隔着功能层132与像素电极131对置的方式形成。 
隔壁133覆盖像素电极131的周围的一部分,由分别分隔多个像素电极131的下层堤133a和在下层堤133a上形成的上层堤133b构成,该下层堤133a由无机绝缘材料形成,该上层堤133b由多官能丙烯酸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感光性树脂材料形成。 
像素电极131与在元件基板101上形成的驱动用晶体管122的3个端子中的1个连接。对置电极134给予例如GND等固定电势。通过在像素电极131与对置电极134之间施加驱动电势,能够将空穴从像素电极131注入到功能层132,将电子从对置电极134注入到功能层132。在功能层132所含的发光层中,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形成激子(exciton),激子(exciton)消失时(电子和空穴再次结合时)能量的一部分被释放而成为荧光、磷光。以下,使与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发光像素107R、107G、107B对应设置的有机EL元件130的功能层132与发光色对应地有时也称为功能层132R、132G、132B。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装置100成为底部发光型的结构,在像素电极131与对置电极134之间流通驱动电流而由功能层132R、132G、132B发出的光被对置电极134反射从元件基板101侧射出。因此,元件基板101使用玻璃等透明基板。另外,与元件基板101隔着密封层135对置配置的密封基板102可以使用透明基板和不透明基板中的任一种。作为不透明基板,例如,可举出氧化铝等陶瓷、对不锈钢等金属片实施表面氧化等绝缘处理的材料,除此之外,还可举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 
在元件基板101设有驱动有机EL元件130的像素电路111。即,在元件基板101的表面形成有以例如硅氧化物(SiO2)为主体的基底绝缘膜115,在其上形成有驱动用晶体管122的半导体层122a。半导体层122a由例如多晶硅构成。在该半导体层122a的表面形成有以例如SiO2和/或SiN为主体的栅极绝缘膜116。 
另外,半导体层122a中,夹着栅极绝缘膜116与栅电极126重叠的区域为沟道区域。应予说明,该栅电极126与省略图示的扫描线112电 连接。以覆盖半导体层122a和栅电极126的方式形成了以SiO2为主体的第1层间绝缘膜117。 
另外,半导体层122a中,在沟道区域的源极侧设有低浓度源极区域和高浓度源极区域122c,另一方面,在沟道区域的漏极侧设有低浓度漏极区域和高浓度漏极区域122b,成为所谓LDD(Light Doped Drain,轻掺杂漏极)结构。其中,高浓度源极区域122c介由贯穿栅极绝缘膜116和第1层间绝缘膜117开孔的接触孔125a与源极电极125连接。该源极电极125构成为电源线114(未图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高浓度漏极区域122b介由贯穿栅极绝缘膜116和第1层间绝缘膜117开孔的接触孔124a与同源极电极125设置在相同配线层的漏极电极124连接。 
在形成有源极电极125和漏极电极124的第1层间绝缘膜117的上层形成了第2层间绝缘膜118。该第2层间绝缘膜118是为了消除构成像素电路111的驱动用晶体管122等、源极电极125、漏极电极124等所致的表面凹凸而形成的,与第1层间绝缘膜117同样地以SiO2为主体构成,实施了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化学机械抛光)等平坦处理。 
另外,像素电极131形成在该第2层间绝缘膜118的表面上,并且介由设置于第2层间绝缘膜118的接触孔118a与漏极电极124连接。即,像素电极131介由漏极电极124与半导体层122a的高浓度漏极区域122b连接。对置电极134与GND连接。因此,通过驱动用晶体管122控制从上述电源线114供给到像素电极131并在像素电极131与对置电极134之间流通的驱动电流。由此,像素电路111能够使所希望的有机EL元件130发光而显示色彩。 
各功能层132R、132G、132B由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的多个薄膜层构成,从像素电极131侧依次层叠。本实施方式中,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使用液滴喷出法(喷墨法)成膜。功能层132的详细构成后述,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中的至少1个薄膜层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本实施方式中,低分子材料是指分子量为1万以下的单体,高分子材料是指重均分子量为1万以上的聚合物。 
具有这样的有机EL元件130的元件基板101介由使用热固型环氧树脂等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层135与密封基板102无缝隙地进行实心密封。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130使用后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由于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各自具有基本一定的膜厚和稳定的膜形状(截面形状),所以在得到不同发光色的功能层132R、132G、132B获得各自所希望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 
应予说明,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130的有机EL装置100不限于底部发光型,例如可以成为顶部发光型的结构,即,使用光反射性的导电材料形成像素电极131,使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作为阴极的对置电极134,使有机EL元件130的发出光被像素电极131反射,从密封基板102侧射出。另外,为顶部发光型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为对应于各有机EL元件130而设置与有机EL元件130的发光色对应的滤色器的构成。并且,有机EL装置100具有滤色器时,可以形成为由有机EL元件130得到白色光的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4对有机EL元件13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构成的示意截面图。 
如图4所示,有机EL元件130具有在元件基板101上形成的作为阳极的像素电极131、与像素电极131对置配置的作为阴极的对置电极134和夹持在像素电极131与对置电极134之间的功能层132。功能层132包括从像素电极131侧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132a、空穴输送层132b、发光层132c、电子输送层132d和电子注入层132e。以下,对有机EL元件130的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像素电极] 
像素电极131是用于对功能层132注入空穴的电极,优选使用功函数大且导电性优异的透明电极材料。作为该透明电极材料,例如,可举出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In2O3、SnO2、添加氟的SnO2、添加Sb的SnO2、ZnO、添加Al的ZnO、添加Ga的ZnO等金属氧化物,Au、Pt、Ag、Cu或者 含有它们的合金等。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它们中的2种以上。将这些透明电极材料通过蒸镀、各种溅射(RF磁控溅射)成膜后,用光刻法进行图案形成。像素电极13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nm~200nm左右,更优选为30nm~150nm左右。 
[空穴注入层] 
空穴注入层132a具有容易注入来自像素电极131的空穴的功能。作为这样的空穴注入层132a的材料,为了能够使用液相工艺形成,优选使用在导电性高分子材料(或导电性低聚物材料)中添加了电子接受性掺杂剂的离子传导性空穴注入材料。作为这样的离子传导性空穴注入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这样的聚噻吩系空穴注入材料、聚苯胺-聚(苯乙烯磺酸)(PANI/PSS)这样的聚苯胺系空穴注入材料。这些空穴注入材料使用液滴喷出法(喷墨法等)、丝网印刷法等液相工艺涂布。涂布后,进行干燥、烧制使其成膜化。这样的空穴注入层132a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nm~150nm左右,更优选为10nm~100nm左右。 
应予说明,空穴注入层132a根据构成有机EL元件130的像素电极131、空穴输送层132b和发光层132c的构成材料的种类及其膜厚等的组合也可以省略。 
[空穴输送层] 
空穴输送层132b设置在空穴注入层132a与发光层132c之间,是为了提高空穴向发光层132c的输送性(注入性),并且抑制电子从发光层132c侵入空穴注入层132a而设置的。即,用于改善发光层132c中的空穴与电子的结合所致的发光效率。本实施方式中,空穴输送层132b含有作为低分子材料的空穴输送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上述空穴输送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胺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TPD(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α-NPD(N,N’-二苯基-N,N’-双(1-萘基)-1,1’-联苯基-4,4’-二胺)、m-MTDATA(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2-TNATA(4,4’,4”-三(N,N-(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胺)、TCTA(三-(4-咔唑-9-基-苯基)-胺等。 
作为上述高分子材料,可以使用聚对苯乙炔衍生物、聚芴衍生物、聚苯胺衍生物、聚乙烯基咔唑衍生物、聚噻吩衍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亚乙基砜(PES)、聚烯烃(PO)、聚酰亚胺(PI)、聚乙烯、聚丙烯、玻璃纸、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纤维素酯类及其衍生物、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乙烯醇、间规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戊烯、聚醚酮、聚醚砜、聚砜类、聚醚酮酰亚胺、聚酰胺、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酸、聚芳酯、有机无机杂化树脂等。 
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可以按低分子材料的混合比例以重量比计为0.1wt%~99.9wt%的范围使用。 
另外,这些含有空穴输送材料(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也使用液滴喷出法(喷墨法)、丝网印刷法等液相工艺涂布。涂布后,进行干燥、烧制使其成膜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液滴喷出法(喷墨法)作为液相工艺,所以高分子材料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万~30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低分子材料与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空穴输送层形成材料)首先分散于不良溶剂后加入良溶剂,使上述混合物溶解于不良溶剂和良溶剂的混合溶剂而形成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详细内容后述。由此,与使上述混合物仅溶于良溶剂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因分子间力凝聚而凝胶化,能够使上述混合物迅速溶解于上述混合溶剂。如果使用这样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则由于上述混合物已充分溶解,不含有凝胶状的上述混合物,所以利用液滴喷出法(喷墨法),能够进行稳定的成膜。空穴输送层132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nm~100nm左右,更优选为10nm~50nm左右。 
[发光层] 
发光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含有可得到红色、绿色、蓝色的发光的发光材料(客体材料)和能够有效促进注入的空穴与电子的再结合的主体材料。 
作为客体材料,例如可以使用Ir(ppy)3(面式-三(2-苯基吡啶)铱)、Ppy2Ir(acac)(双(2-苯基-吡啶-N,C2)(乙酰丙酮)合铱)、Bt2Ir(acac)(双(2-苯基苯并噻唑-N,C2’)(乙酰丙酮)合铱(III))、Btp2Ir(acac)(双(2,2’-苯并噻吩)-吡啶-N,C3)(乙酰丙酮)合铱、FIrpic(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Ir(pmb)3(三(1-苯基-3-甲基苯并咪唑啉-2-吡啶-C,C(2)’)合铱)、FIrN4(双(4,6-二氟苯基吡啶)(5-(吡啶-2-基)-四唑合铱(III))、Firtaz(双(4,6-二氟苯基吡啶)(5-(吡啶-2-基)-1,2,4-三唑合铱(III))、PtOEP(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啉铂(II))这类的磷光材料,Alq3(8-羟基喹啉)铝、红荧烯、苝、9,10-二苯基蒽、四苯基丁二烯、尼罗红、香豆素6、喹吖啶酮这类的荧光材料。 
作为主体材料,例如可以使用CBP(4,4’-双(9-二咔唑基)-2,2’-联苯)、BAlq(双-(2-甲基-8-羟基喹啉)-4-(苯基苯酚)铝)、mCP(N,N-二咔唑基-3,5-苯:CBP衍生物)、CDBP(4,4’-双(9-咔唑基)-2,2’-二甲基-联苯)、DCB(N,N’-二咔唑基-1,4-二亚甲基-苯)、P06(2,7-双(二苯基氧化膦)-9,9-二甲基芴)、SimCP(3,5-双(9-咔唑基)四苯基硅烷)、UGH3(w-双(三苯基甲硅烷基)苯)等。 
如果使用这样的客体材料和主体材料,则不仅可以利用液相工艺,也可以利用气相工艺形成发光层132c。发光层132c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nm~100nm左右。 
[电子输送层] 
电子输送层132d具有将从对置电极134注入到电子输送层132d的电子输送到发光层132c的功能。另外,电子输送层132d有时也具有阻挡将要从发光层132c通过电子输送层132d的空穴的功能。作为这样的电子输送层132d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为了能够使用气相工艺形成,例如,优选使用以三(8-羟基喹啉)铝(Alq3)、8-羟基喹啉锂(Liq)等8-羟基喹啉或其衍生物为配体的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等喹啉衍生物,2-(4-叔丁基苯基)-5-(4-联苯基)-1,3,4-二唑(tBu-PBD)、2,5-双(1-萘基)-1,3,4-二唑(BND)这类的二唑衍生物,噻咯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咪唑衍生物等。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2种以上。 
电子输送层132d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nm~100nm左右,更优选为5nm~50nm左右。 
[电子注入层] 
电子注入层132e具有提高电子从对置电极134向电子输送层132d的注入效率的功能。作为这样的电子注入层132e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为了能够使用气相工艺形成,例如,可以使用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碱金属盐(氧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等)、碱土金属盐(氧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等)、稀土金属盐(氧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等)。电子注入层132e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nm~100nm左右,更优选为0.1nm~10nm左右。 
应予说明,功能层132不限于上述构成,也可以包含用于控制载流子(空穴、电子)的流动的有机层、无机层。 
[对置电极] 
对置电极134是用于向功能层132注入电子的电极,优选使用功函数小的材料。另外,在后述的阴极形成工序中,为了能够使用气相工艺形成,例如,可以使用Li、Mg、Ca、Sr、La、Ce、Er、Eu、Sc、Y、Yb、Ag、Cu、Al、Cs、Rb、Au或者含有它们的合金等。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2种以上(例如,多层的层叠体等)。对置电极134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0nm~1000nm。 
应予说明,有机EL元件130中的功能层132包含空穴注入层132a、空穴输送层132b和发光层132c即可。为了改善发光效率、发光寿命,例如也可以包含改善作为载流子的空穴、电子的注入性、输送性,防止空穴、电子漏到发光层132c以外的中间层。 
接下来,参照图5~图7对更具体的有机EL元件13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6(a)~(e)和图7(f)~(h)是表示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简要截面图。应予说明,以下的有机EL元件130的制造方法的说明是从形成像素电极131后的工序依次说明的。另外,设置在元件基板101的像素电极131和连接有像素电极131的像素电路111等可以使用如上所述公知的方法形 成。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130的制造方法具有隔壁形成工序(步骤S1)、空穴注入层形成工序(步骤S2)、空穴输送层形成工序(步骤S3)、发光层形成工序(步骤S4)、电子输送层形成工序(步骤S5)、电子注入层形成工序(步骤S6)和阴极形成工序(步骤S7)。 
在图5的步骤S1中,如图6(a)所示,首先,以覆盖像素电极131的外缘而分隔像素电极131的方式形成下层堤133a。对于下层堤133a的形成方法,可举出如下方法,即,利用蒸镀法、溅射法等气相工艺将无机绝缘材料例如氧化硅在形成有像素电极131的元件基板101的整面成膜。然后,利用光刻法以像素电极131的表面露出的方式对成膜的无机绝缘膜刻画图案。下层堤133a的厚度约为100nm~200nm。接下来,在下层堤133a上形成上层堤133b。上层堤133b的形成方法如下:例如,在形成有下层堤133a的元件基板101的表面以约1μm~3μm左右的厚度涂布多官能丙烯酸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感光性树脂材料并干燥,由此形成感光性树脂层。作为感光性树脂材料的涂布方法,可举出转印法、狭缝涂布法等。然后,使用与发光像素107(参照图2)的形状对应的曝光用掩模对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曝光、显影而形成截面为台形的上层堤133b。上层堤133b以覆盖像素电极131的外缘的下层堤133a的部分露出的方式形成。 
另外,为了使像素电极131的表面和露出的下层堤133a的部分对后述的作为含有功能层形成材料的溶液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显示适当的亲液性,而且使上层堤133b的表面同样对功能层形成用油墨显示拒液性,对元件基板101实施表面处理。具体而言,首先,实施以氧(O2)气为处理气体的等离子体处理使像素电极131的表面和露出的下层堤133a的部分亲液化。接着,实施利用了例如CF4等氟系处理气体的等离子体处理使上层堤133b的表面拒液化。应予说明,也可以涂布含有氟系化合物等拒液材料的感光性树脂材料形成上层堤133b。使用含有拒液材料的感光性树脂材料时,在形成上层堤133b后,为了除去像素电极131上的残渣,优选实施UV臭氧处理。以下,将由隔壁133分隔的包含像素电极131的区域称为膜形成区域。然后,进入步骤S2。 
在图5的步骤S2中,利用液相工艺形成空穴注入层132a。具体而言,首先,如图6(b)所示,将作为含有上述空穴注入材料和例如水等溶剂的溶液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60从例如喷墨头50的喷嘴喷出到膜形成区域。通过使用喷墨头50,能够将规定量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60以液滴的形式高精度地喷出到膜形成区域。被喷出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60在亲液化的像素电极131的表面润湿扩散,同时在由拒液化的隔壁133围起的膜形成区域因表面张力而隆起。通过将涂布有功能层形成用油墨60的元件基板101在例如大气气氛下加热干燥,如图6(c)所示,在像素电极131上形成空穴注入层132a。由于露出的像素电极131的表面和下层堤133a的部分亲液化,所以在膜形成区域均匀地形成空穴注入层132a。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元件基板101上的各膜形成区域形成由相同材料构成的空穴注入层132a,但也可以与之后要形成的发光层132c对应地根据各发光色改变空穴注入层132a的材料。然后进入步骤S3。 
在图5的步骤S3中,利用液相工艺形成空穴输送层132b。具体而言,首先,使含有作为低分子材料的空穴输送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分散于不良溶剂。然后,向分散有上述混合物的不良溶剂加入良溶剂进行搅拌,使上述混合物溶解于不良溶剂和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将由此溶解上述混合物而成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如图6(d)所示从喷墨头50的喷嘴喷出到膜形成区域。以液滴形式喷出的规定量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在由隔壁133围起的膜形成区域因表面张力而隆起。通过将涂布有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的元件基板101在例如氮气氛下加热·干燥,从而如图6(e)所示在空穴注入层132a上形成空穴输送层132b。由于使用了含有作为低分子材料的空穴输送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上述混合物溶解而成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所以能够抑制上述混合物的凝胶化。另外,在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即便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的粘度上升使含有高分子材料的空穴注入层132a的表面对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不显示亲液性,也能够在膜形成区域均匀地形成空穴输送层132b。然后,进行步骤S4。 
应予说明,作为使上述混合物分散的不良溶剂,可举出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直链烷烃系溶剂,己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等脂肪族醇系溶剂,二丁醚、二戊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甲乙醚、 二乙二醇异丙基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丁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甲丙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甲乙醚、三乙二醇甲丁醚、三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等脂肪族醚系溶剂,1,3-二异丙基苯、1,4-二异丙基苯、三异丙基苯、戊基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等芳香族烃系溶剂。 
另外,作为可溶解0.1g/L以上的上述混合物的良溶剂,可举出3-苯氧基甲苯、2-异丙基萘、二苄醚、异丙基联苯、双二甲基苯基乙烷等。应予说明,从上述良溶剂中选择可与分散有上述混合物的不良溶剂混合的良溶剂。良溶剂更优选能够溶解20g/L以上的上述混合物。另外,从能够迅速进行上述混合物的溶解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不良溶剂和良溶剂的总容积,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容积比)优选为10%~70%的范围。另外,为了使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从喷墨头50的喷嘴以液滴的形式稳定喷出,上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的粘度优选低于20cp,更优选为10cp以下。另外,从防止上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的干燥所致的喷嘴堵塞的观点考虑,优选不良溶剂的沸点(bp)为150℃以上,良溶剂的沸点(bp)为250℃以上。并且,如果考虑到在膜形成区域涂布的上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的干燥性,则不良溶剂和良溶剂的沸点(bp)优选为300℃以下。 
在图5的步骤S4中,利用液相工艺形成发光层132c。具体而言,首先,如图7(f)所示,将含有上述发光层形成材料和例如环己基苯等溶剂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80从喷墨头50的喷嘴喷出到膜形成区域。以液滴形式喷出的规定量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80在由隔壁133围起的膜形成区域因表面张力而隆起。作为涂布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80的干燥方法,优选使用与一般的加热干燥相比能够使溶剂成分比较均匀地干燥的减压干燥法。在膜形成区域均匀地涂上规定量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80。因此,如图7(g)所示,干燥后形成的发光层132c在膜形成区域具有几乎一定的膜厚和稳定的膜形状(截面形状)。然后,进行步骤S5~步骤S7。 
在图5的步骤S5~步骤S7中,利用气相工艺形成电子输送层132d、电子注入层132e和作为阴极的对置电极134。具体而言,将上述各层的材料利用例如真空蒸镀法依次成膜,如图7(h)所示层叠形成各层。 特别是从能够防止功能层132的因热引起的损伤这样的观点考虑,优选用真空蒸镀法形成对置电极134。另外,为了防止水分、氧等气体从外部渗入功能层132而降低功能层132的发光功能、发光寿命,可以以覆盖对置电极134的表面的方式将具有阻气性的例如硅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硅的氮氧化物等无机材料成膜。由此制成有机EL元件130。 
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下。 
(1)根据上述有机EL元件130及其制造方法,用液相工艺(液滴喷出法;喷墨法)形成功能层132中空穴注入层132a、空穴输送层132b、发光层132c,用气相工艺(真空蒸镀法)形成电子输送层132d、电子注入层132e。因此,由于发光层132c等需要另外分开涂布的层使用液相工艺,所以与功能层132所含的各薄膜层全部使用气相工艺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高效地制造有机EL元件130。 
(2)在空穴注入层132a上形成的空穴输送层132b是使用如下制得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形成的,该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是使含有作为低分子材料的空穴输送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分散于不良溶剂后向其中添加良溶剂进行搅拌而使上述混合物充分溶解于含有不良溶剂和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而成的。因此,能够抑制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的凝胶化,在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即便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的粘度上升使含有高分子材料的空穴注入层132a的表面对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不显示亲液性,也能够均匀地将空穴输送层132b成膜。因此,具备这样的功能层132的有机EL元件130能够实现所希望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 
(3)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是使低分子材料(空穴输送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的混合物首先分散于不良溶剂后再加入良溶剂。良溶剂从能够与不良溶剂进行混合的溶剂中选择,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为10%~70%的范围。因此,能够抑制混合溶剂中的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的凝胶化,能够将分散于不良溶剂的状态的上述混合物迅速溶解于混合溶剂。即,从生产率上考虑能够高效地制造有机EL元件130。 
(4)通过使发光像素107具备上述有机EL元件130,能够提供兼 得优异的显示品质(发光特性)和可靠性品质(发光寿命)的有机EL装置10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130的制造方法中,使用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溶解而成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70形成空穴输送层132b,但空穴注入层132a和发光层132c也可以使用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溶解而成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来形成。 
作为空穴注入层132a的形成中使用的低分子材料,可举出4,4,N,N’-二苯基咔唑、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等。同样作为空穴注入层132a的形成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可举出聚乙烯基咔唑、聚[N,N’-双(4-丁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等。应予说明,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组合优选具有彼此相同的基本骨架。 
作为可得到红色发光的发光层132c的形成中使用的低分子材料,可举出双(2-(2’-苯并噻吩)吡啶-N,C3’)(乙酰丙酮)合铱(III)。同样作为可得到红色发光的发光层132c的形成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可举出聚[{9,9-二己基-2,7-双(1-氰基亚乙烯基)亚芴基}-交替共聚-{2,5-双(N,N’-二苯基氨基)-1,4-亚苯基}]。 
作为可得到绿色发光的发光层132c的形成中使用的低分子材料,可举出Alq3(三(8-羟基喹啉)铝(III))。同样作为可得到绿色发光的发光层132c的形成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可举出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聚-(N,N’-二苯基)-N,N’-二(对丁基苯基)-1,4-二氨基苯)]。 
作为可得到蓝色发光的发光层132c的形成中使用的低分子材料,可举出双(2-(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III)。同样作为可得到蓝色发光的发光层132c的形成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可举出用聚(9,9-二己基芴基-2,7-二基)-封端的高分子材料。 
接下来,举出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溶解而成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更具体的实施例,对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 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图10是表示实施例3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图11是表示实施例4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2是表示实施例5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图13是表示实施例6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图14是表示实施例7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图15是表示实施例8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图16是表示实施例9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图17是表示实施例10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图18是表示实施例11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图19是表示实施例12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构成与溶解时间的评价结果的表。 
应予说明,各实施例中的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的评价是以将该混合物仅溶解于该实施例的良溶剂而成的比较例中的该混合物的溶解时间作为“1”进行比较而数值化的。 
实施例1 
对于实施例1的作为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使作为低分子材料的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和作为高分子材料的聚[N,N’-双(4-丁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的混合物分散于10L(升)的不良溶剂后添加90L(升)良溶剂进行搅拌,测定其在混合溶剂(100L)中的溶解时间。另外,使上述混合物与上述混合溶剂的重量比为5wt%。换言之,测定相当于5wt%的上述混合物从添加良溶剂开始到完全溶解于上述混合溶剂的时间。 
作为实施例1中的不良溶剂,使用4种直链烷烃系溶剂(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5种脂肪族醇系溶剂(己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14种脂肪族醚系溶剂(二戊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异丙基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丁醚、二乙 二醇二丁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甲丙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甲乙醚、三乙二醇甲丁醚、三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8种芳香族烃系溶剂(1,3-二异丙基苯、1,4-二异丙基苯、三异丙基苯、戊基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总计31种。作为与这些不良溶剂组合的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72℃的3-苯氧基甲苯。换言之,实施例1表示上述混合物在31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 
如图8所示,根据实施例1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与比较例(溶解时间的指数1.0)相比能够以0.1(1/10)以下的时间将上述混合物溶解于上述混合溶剂。溶解时间根据不良溶剂的选择而不同,大体上按直链烷烃系溶剂=脂肪属醇系溶剂>脂肪族醚系溶剂>芳香族烃系溶剂的顺序。具体而言,使用直链烷烃系溶剂或脂肪属醇系溶剂时,与比较例(1.0)相比能够缩短到0.02(1/50)。使用脂肪族醚系溶剂时,大体能够缩短到0.06。使用芳香族烃系溶剂时,能够缩短到0.1(1/10)以下。芳香族烃系溶剂中选择三异丙基苯、壬基苯时,得到与选择直链烷烃系溶剂、脂肪属醇系溶剂的情况几乎同等的溶解时间。 
实施例2~实施例4的作为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与实施例1相比,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容积比)以及良溶剂不同,其它构成要素和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而言如下。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是混合30L的不良溶剂和70L的良溶剂而构成100L的混合溶剂。换言之,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相对于实施例1为10%,实施例2为30%。另外,作为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68℃的2-异丙基萘。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是混合50L的不良溶剂和50L的良溶剂而构成100L的混合溶剂。换言之,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为50%。另外,作为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98℃的二苄醚。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是混合70L的不良溶剂和30L的良溶剂而构成100L的混合溶剂。换言之,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为70%。另外,作为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91℃的异丙基联苯。 
如图9、图10、图11所示,根据实施例2~实施例4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同样,能够以与比较例相比为其10分之1以下的时间将上述混合物溶解于上述混合溶剂。另外,由不良溶剂的选择而带来的溶解时间的趋势也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对于实施例5的作为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使作为低分子材料的4,4’,4”-三(N,N’-苯基-3-甲基苯基氨基)三苯胺和作为高分子材料的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聚-(4,4’-(N-(4-仲丁基苯基))二苯胺)]的混合物分散于10L(升)的不良溶剂后添加90L(升)的良溶剂进行搅拌,测定其在混合溶剂(100L)中的溶解时间。另外,上述混合物与上述混合溶剂的重量比为5wt%。换言之,测定相当于5wt%的上述混合物从添加良溶剂开始到完全溶解于上述混合溶剂中的时间。不良溶剂从与实施例1相同的31种溶剂中选择,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72℃的3-苯氧基甲苯。 
如图12所示,根据实施例5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与比较例(溶解时间的指数1.0)相比,上述混合物在上述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能够缩短20%以上。具体而言,溶解时间根据不良溶剂的选择而不同,使用直链烷烃系溶剂或脂肪属醇系溶剂时,与比较例相比缩短到0.02(1/50)。使用脂肪族醚系溶剂时,大体能够缩短到0.1(1/10)以下。使用芳香族烃系溶剂时,能够缩短到0.8(4/5)~0.1(1/10)左右。芳香族烃系溶剂中选择三异丙基苯时,得到与选择直链烷烃系溶剂、脂肪属醇系溶剂的情况几乎同等的溶解时间。 
实施例6~实施例8的作为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与实施例5相比,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容积比)以及良溶剂不同,其它构成要素和制造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具体而言如下。 
实施例6 
实施例6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是混合30L的不良溶剂和70L的良溶剂而构成100L的混合溶剂。换言之,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是实施例5为10%,与此相对实施例6为30%。另外,作为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68℃的2-异丙基萘。 
实施例7 
实施例7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是混合50L的不良溶剂和50L的良溶剂而构成100L的混合溶剂。换言之,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为50%。另外,作为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98℃的二苄醚。 
实施例8 
实施例8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是混合70L的不良溶剂和30L的良溶剂而构成100L的混合溶剂。换言之,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为70%。另外,作为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91℃的异丙基联苯。 
如图13、图14、图15所示,根据实施例6~实施例8的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5同样,上述混合物在上述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相对于比较例(1.0)能够缩短到0.02~0.8左右。另外,与不良溶剂的种类相应的溶解时间的缩短程度也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9 
对于实施例9的作为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使作为低分子材料的三(8-羟基喹啉)铝(III)和作为高分子材料的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聚-(N,N’-二苯基)-N,N’-二(对丁基苯基)-1,4-二氨基苯]的混合物分散于10L(升)的不良溶剂后添加90L(升)的良溶剂进行搅拌,测定其在混合溶剂(100L)中的溶解时间。另外,上述混合物与上述混合溶剂的重量比为5wt%。换言之,测定相当于5wt%的上述混合物从添加良溶剂开始到完全溶解于上述混合溶剂的时间。不良溶剂从与实施例1相同的31种溶剂中选择,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72℃的3-苯氧基甲苯。 
如图16所示,根据实施例9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与比较例(溶解时间的指数1.0)相比,上述混合物在上述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能够缩短20%以上。具体而言,溶解时间根据不良溶剂的选择而不同,使用直链烷烃系溶剂或脂肪属醇系溶剂时,相对于比较例(1.0)能够缩短到0.02(1/50)。使用脂肪族醚系溶剂时,大概能够缩短到0.04~0.2(1/5)。使用芳香族烃系溶剂时,能够缩短到0.1~0.8左右。芳香族烃系溶剂中选择三异丙基苯时,得到与选择直链烷烃系溶剂、脂肪属醇系溶剂的情况几乎同等的溶解时间。 
实施例10~实施例12的作为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与实施例9相比,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容积比)以及良溶剂不同,其它构成要素和制造方法与实施例9相同。具体而言如下。 
实施例10 
实施例10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是混合30L的不良溶剂和70L的良溶剂而构成100L的混合溶剂。换言之,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是实施例9为10%,与此相对实施例10为30%。另外,作为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68℃的2-异丙基萘。 
实施例11 
实施例11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是混合50L的不良溶剂和50L的良溶剂而构成100L的混合溶剂。换言之,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为50%。另外,作为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98℃的二苄醚。 
实施例12 
实施例12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是混合70L的不良溶剂和30L的良溶剂而构成100L的混合溶剂。换言之,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为70%。另外,作为良溶剂,使用沸点(bp)为291℃的异丙基联苯。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根据实施例10~实施例12的发光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9同样,上述混合物在上述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相对于比较例(1.0)能够缩短到0.02~0.8左右。另外,与 不良溶剂的种类相应的溶解时间的缩短程度也与实施例9相同。 
应予说明,在上述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中,在使用4,4’,N,N’-二苯基咔唑作为低分子材料、使用聚乙烯基咔唑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情况下,也得到与实施例1~实施例4相同的评价结果。 
另外,在上述发光层形成用油墨中,在使用双(2-(2’-苯并噻吩)吡啶-N,C3’)(乙酰丙酮)合铱(III)作为低分子材料、使用聚[{9,9-二己基-2,7-双(1-氰基亚乙烯基)亚芴基}-交替共聚-{2,5-双(N,N’-二苯基氨基)-1,4-亚苯基}]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情况,或者使用双(2-(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III)作为低分子材料、使用聚(9,9-二己基芴-2,7-二基)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情况下,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9~实施例12相同的评价结果。 
并且,在上述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油墨、上述空穴输送层形成用油墨、上述发光层形成用油墨中,如果混合溶剂中的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容积比)是超过70%的值,例如90%,则由于良溶剂的容积比例下降,所以无法充分溶解5wt%的混合物,发生上述混合物的凝胶化使各油墨变得悬浊。 
对实施例1~实施例12的评价结果进行概括,如下。 
使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首先分散于不良溶剂后加入良溶剂,为了使上述混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与比较例(溶解时间的指数1.0)相比缩短,优选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例(容积比)为10%~70%。 
另外,无论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各自中选择何种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从3-苯氧基甲苯、2-异丙基萘、二苄醚、异丙基联苯中选择良溶剂时,作为不良溶剂,优选直链烷烃系溶剂或脂肪族醇系溶剂或三异丙基苯。由此,能够使上述混合物在上述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时间相对于比较例缩短到1/50左右。 
另外,无论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各自中选择何种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从芳香族烃系溶剂中选择不良溶剂时,由于能够使不良溶剂的沸点(bp)为200℃以上,所以使用液滴喷出法(喷墨 法)时,能够形成更适合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 
应予说明,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12中,使上述混合溶剂所含的上述混合物的含量为5wt%,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上述混合溶剂中每单位容积的上述混合物的溶解度设定含量即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违反从要求保护的范围及说明书整体理解的发明主旨或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地变更,使用伴随该变更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和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有机EL元件、应用该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除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考虑了各种变形例。以下,举出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1 
不良溶剂、良溶剂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溶剂,也可以使用其它衍生物。 
作为具体例,可举出卤化溶剂、烃溶剂、芳香族烃溶剂、醚溶剂、醇溶剂、酮溶剂、腈溶剂、亚砜溶剂、酰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卤化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四氯乙烯、氯苯、双(2-氯乙基)醚、氯甲基乙醚、氯甲基甲醚、2-氯乙基乙醚、2-氯乙基甲醚。 
作为烃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辛烷、十氢萘、石油醚、挥发油(ligroin)、二环己烷。 
作为芳香族烃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偏三甲苯、均三甲苯、丁基苯、四甲基苯、叔丁基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癸基苯、四氢萘、环己基苯、萘烷、甲基萘。 
作为醚溶剂,可举出二乙醚、乙基丙基醚、二丙醚、二异丙基醚、二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甲基苯甲醚、二苯醚、苯氧基甲苯、苯氧基二甲苯、二甲苯基醚、四氢呋喃、二氢呋喃、二烷、四氢吡喃、4-甲基-1,3-二烷、4-苯基-1,3-二烷。 
作为醇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2-甲基-2-丙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2-二甲基-1-丙醇、1-己醇、环戊醇、3-甲基-1-丁醇、3-甲基-2-丁醇、2-甲基-1-丁醇、2,2-二甲基-1-丙醇、3-己醇、2-己醇、4-甲基-2-戊醇、2-甲基-1-戊醇、2-乙基丁醇、2,4-二甲基-3-戊醇、3-庚醇、4-庚醇、2-庚醇、1-庚醇、2-乙基-1-己醇、2,6-二甲基-4-庚醇、2-甲基环己醇、3-甲基环己醇、4-甲基环己醇。 
作为酮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甲基异丙基酮、2-戊酮、3-戊酮、3-己酮、二异丙基酮、2-己酮、环戊酮、4-庚酮、甲基异戊基酮、3-庚酮、2-庚酮、4-甲氧基-4-甲基-2-戊酮、5-甲基-3-庚酮、2-甲基环己酮、二异丁基酮、5-甲基-2-辛酮、3-甲基环己酮、2-环己烯-1-酮、4-甲基环己酮、环庚酮、4-叔丁基环己酮、苄基丙酮。 
作为腈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乙腈、丙烯腈、三氯乙腈、丙腈、新戊腈、异丁腈、正丁腈、甲氧基乙腈、2-甲基丁腈、异戊腈、N-戊腈、正己腈、3-甲氧基丙腈、3-乙氧基丙腈、3,3’-氧二丙腈、正庚腈、羟基乙腈(glycolonitrile)、苯甲腈、3-羟基丙腈、丁二腈、2-羟基异丁腈、3-正丁氧基丙腈。 
作为亚砜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二甲基亚砜、二正丁基亚砜、四亚甲基亚砜、甲基苯基亚砜。 
作为酰胺溶剂的具体例,可举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酰基酰胺、N-乙酰乙醇胺、N,N-二甲基间甲苯酰胺、三氟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月桂酰胺、ε-己内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N-叔丁基甲酰胺、甲酰胺、新戊酰胺、N-丁基酰胺、N,N-二甲基乙酰基乙酰胺、N-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乙基甲酰胺、乙酰胺、N,N-二异丙基甲酰胺、1-甲酰基哌啶、N-甲基甲酰苯胺。 
应予说明,不良溶剂和良溶剂优选即便混合也不分离的容易混合的溶剂。 
变形例2 
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所含的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使用的材料。 
例如,作为空穴注入层形成材料,可举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聚吡咯及其衍生物、N,N,N’,N’-四苯基-对二氨基苯及其衍生物等,可以使用其中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作为空穴输送层形成材料,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各种p型高分子材料、各种p型低分子材料。 
作为p型高分子材料(有机聚合物),例如可举出聚(2,7-(9,9-二正辛基芴)-(1,4-亚苯基-((4-仲丁基苯基)亚氨基)-1,4-亚苯基(TFB)等聚芳基胺这种具有芳基胺骨架的聚合物、芴-联噻吩共聚物这种具有芴骨架的聚合物、芴-芳基胺共聚物这种具有芳基胺骨架和芴骨架这两者的聚合物、聚(N-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芘、聚乙烯基蒽、聚噻吩、聚烷基噻吩、聚己基噻吩、聚对苯撑乙炔、聚噻吩乙炔、芘甲醛树脂、乙基咔唑甲醛树脂或其衍生物等。 
这种p型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作为与其它化合物的混合物来使用。作为一个例子,作为含有聚噻吩的混合物,可举出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苯乙烯磺酸)(PEDOT/PSS)等。 
另一方面,作为p型低分子材料,例如可举出1,1-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1,1’-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4-苯基-环己烷这种芳基环烷烃系化合物,4,4’,4”-三甲基三苯胺、N,N,N’,N’-四苯基-1,1’-联苯-4,4’-二胺、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1)、N,N’-二苯基-N,N’-双(4-甲氧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2)、N,N,N’,N’-四(4-甲氧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3)、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α-NPD)、TPTE这种的芳基胺系化合物,N,N,N’,N’-四苯基对苯二胺、N,N,N’,N’-四(对甲苯基)对苯二胺、N,N,N’,N’-四(间甲苯基)间苯二胺(PDA)这种苯二胺系化合物,咔唑、N-异丙基咔唑、N-苯基咔唑这种咔唑系化合物,茋、4-二对甲苯基氨基茋这种茋系化合物,OxZ这种唑系化合物,三苯甲烷、m-MTDATA这种三苯甲烷系化合物,1-苯基-3-(对二甲氨基苯基)吡唑啉这种吡唑啉系化合物,苯炔(环己二烯)系化合物, 三唑这种三唑系化合物,咪唑这种咪唑系化合物,1,3,4-二唑、2,5-二(4-二甲氨基苯基)-1,3,4-二唑这种二唑系化合物,蒽、9-(4-二乙氨基苯乙烯基)蒽这种蒽系化合物,芴酮、2,4,7,-三硝基-9-芴酮、2,7-双(2-羟基-3-(2-氯苯基氨基甲酰基)-1-萘基偶氮)芴酮这种芴酮系化合物,聚苯胺这种苯胺系化合物,硅烷系化合物,1,4-二硫酮-3,6-二苯基-吡咯并(3,4-c)吡咯这种吡咯系化合物,芴这种芴系化合物,卟啉、金属四苯基卟啉这种卟啉系化合物,喹吖啶酮这种喹吖啶酮系化合物,酞菁、铜酞菁、四(叔丁基)铜酞菁、铁酞菁这种金属或非金属的酞菁系化合物,萘酞菁铜、萘酞菁氧钒、氯代萘酞菁镓这种金属或非金属的萘酞菁系化合物,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N,N,N’,N’-四苯基联苯胺这种联苯胺系化合物等。 
另外,作为可得到红色发光的发光材料(以下,称为红色发光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得到红色发光的荧光材料、磷光材料的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荧光材料,只要发出红色的荧光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苝衍生物、铕配位化合物、苯并吡喃衍生物、罗丹明衍生物、苯并噻吨衍生物、卟啉衍生物、尼罗红、2-(1,1-二甲基乙基)-6-(2-(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H-亚基)丙二腈(DCJTB)、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DCM)、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1-氰基亚乙烯基亚苯基)]、聚[{9,9-二己基-2,7-双(1-氰基亚乙烯基)亚芴基}-邻位共聚-{2,5-双(N,N’-二苯基氨基)-1,4-亚苯基}]、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1-氰基亚乙烯基亚苯基)}-共聚-{2,5-双(N,N’-二苯基氨基)-1,4-亚苯基}]等。 
作为上述磷光材料,只要发出红色的磷光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铱、钌、铂、锇、铼、钯等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可举出上述金属配位化合物的配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苯基吡啶骨架、联吡啶骨架、卟啉骨架等的金属配位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举出三(1-苯基异喹啉)铱、双[2-(2’-苯并[4,5-α]噻吩基)吡啶-N,C3’](乙酰丙酮)合铱(btp2Ir(acac))、2,3,7,8,12,13,17,18-八乙基-12H,23H-卟啉-铂(II)、双[2-(2’-苯并[4,5-α]噻吩基)吡啶-N,C3’]铱、双(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 合铱。 
另外,除上述红色发光材料之外,可以含有将红色发光材料作为客体材料添加的主体材料。 
主体材料具有与空穴和电子再结合生成激子的同时,使该激子的能量迁移(Forster迁移或Dexter迁移)至红色发光材料,激发红色发光材料的功能。使用这种主体材料时,例如可将作为客体材料的红色发光材料作为掺杂剂掺杂到主体材料中来使用。 
作为这种主体材料,只要对使用的红色发光材料发挥如上所述的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定,红色发光材料含有红色荧光材料时,例如可举出萘并萘衍生物、萘衍生物、蒽衍生物这种并苯衍生物(并苯系材料)、二苯乙烯基芳撑衍生物、苝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生物、三(8-羟基喹啉)铝配位化合物(Alq3)等羟基喹啉系金属配位化合物、三苯胺的四聚体等三芳基胺衍生物、二唑衍生物、噻咯衍生物、二咔唑衍生物、低聚噻吩衍生物、苯并吡喃衍生物、三唑衍生物、苯并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喹啉衍生物、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联苯(DPVBi)等,可以单独使用其中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使用如上所述的红色发光材料(客体材料)和主体材料时,红色发光层中的红色发光材料的含量(掺杂量)优选为0.01wt%~10wt%,更优选为0.1wt%~5wt%。通过使红色发光材料的含量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够使发光效率最优化。 
另外,作为可得到绿色发光的发光材料(以下,称为绿色发光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各种得到绿色发光的荧光材料、磷光材料,可以使用其中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荧光材料,只要发出绿色荧光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香豆素衍生物、喹吖啶酮及其衍生物、9,10-双[(9-乙基-3-咔唑)-亚乙烯基]-蒽、聚(9,9-二己基-2,7-亚乙烯基亚芴基)、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聚-(1,4-二亚苯基-亚乙烯基-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苯)]、聚[(9,9-二辛基-2,7-二亚乙烯基亚芴基)-邻位共聚-(2-甲 氧基-5-(2-乙氧基己氧基)-1,4-亚苯基)]等。 
作为上述磷光材料,只要发出绿色荧光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铱、钌、铂、锇、铼、钯等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面式-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双(2-苯基吡啶-N,C2’)(乙酰丙酮)合铱、面式-三[5-氟-2-(5-三氟甲基-2-吡啶)苯基-C,N]铱等。 
另外,绿色发光层9中除含有上述绿色发光材料之外,还可以含有将绿色发光材料作为客体材料添加的主体材料。 
作为这种主体材料,可以使用与上述红色发光层中说明的主体材料同样的材料。 
另外,作为可得到蓝色发光的发光材料(以下,称为蓝色发光材料),例如,可举出各种得到蓝色发光的荧光材料、磷光材料,可以使用其中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荧光材料,只要发出蓝色的荧光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二苯乙烯基二胺系化合物等二苯乙烯基胺衍生物、荧蒽衍生物、芘衍生物、苝和苝衍生物、蒽衍生物、苯并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衍生物、菲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四苯基丁二烯、4,4’-双(9-乙基-3-咔唑亚乙烯基)-1,1’-联苯(BCzVBi)、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聚-(2,5-二甲氧基苯-1,4-二基)]、聚[(9,9-二己氧基芴-2,7-二基)-邻位共聚-(2-甲氧基-5-{2-乙氧基己氧基}亚苯-1,4-二基)]、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聚-(乙炔基苯)]等。 
作为上述磷光材料,只要发出蓝色的磷光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铱、钌、铂、锇、铼、钯等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三[2-(2,4-二氟苯基)吡啶-N,C2’]铱、双[2-(3,5-三氟甲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乙酰丙酮)合铱等。 
另外,蓝色发光层中除含有上述蓝色发光材料之外,还可以含有将蓝色发光材料作为客体材料添加的主体材料。 
作为这种主体材料,可以使用与上述红色发光层中说明的主体材料 同样的材料。 
变形例3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不限于含有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作为固体成分。该固体成分是低分子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时,也可用于本发明。 
变形例4 
具备本发明使用的有机EL元件130的有机EL装置100不限于用作显示装置。例如,可以用作照明装置、电控调光玻璃、对感光体曝光的曝光装置(打印机头)等。 
符号说明 
70…功能层形成用油墨、100…有机EL装置、130…有机EL元件、131…作为阳极的像素电极、132…功能层、132a…空穴注入层、132b…空穴输送层、132c…发光层、134…作为阴极的对置电极。 

Claims (9)

1.一种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是在形成具有发光功能的功能层时使用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使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混合所述低分子材料与所述高分子材料而成的混合物中的任一种固体成分分散到不良溶剂的工序,和
向分散有所述固体成分的所述不良溶剂中加入良溶剂使所述固体成分溶解的工序,
相对于向所述不良溶剂中加入所述良溶剂后的总容积,所述不良溶剂的容积比为10%~70%,且所述不良溶剂和所述良溶剂能够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溶剂的沸点为150℃~300℃,所述良溶剂的沸点为250℃~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溶剂选自直链烷烃系溶剂、脂肪族醇系溶剂、脂肪族醚系溶剂、芳香族烃系溶剂中的至少1种,
所述良溶剂选自3-苯氧基甲苯、2-异丙基萘、二苄醚、异丙基联苯中的至少1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溶剂选自直链烷烃系溶剂、脂肪族醇系溶剂中的至少1种,
所述良溶剂选自3-苯氧基甲苯、2-异丙基萘、二苄醚、异丙基联苯中的至少1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溶剂选自下述溶剂中的至少1种:4种直链烷烃系溶剂,即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5种脂肪族醇系溶剂,即己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14种脂肪族醚系溶剂,即二戊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异丙基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丁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甲丙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甲乙醚、三乙二醇甲丁醚、三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8种芳香族烃系溶剂,即1,3-二异丙基苯、1,4-二异丙基苯、三异丙基苯、戊基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
所述良溶剂选自3-苯氧基甲苯、2-异丙基萘、二苄醚、异丙基联苯中的至少1种。
6.一种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是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具备具有发光功能的功能层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层包括从所述阳极侧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和发光层,
具有功能层形成工序,即,使用含有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混合所述低分子材料与所述高分子材料而成的混合物中的任一种固体成分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输送层、所述发光层中的至少1层,
所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是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形成工序中,使用所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形成所述空穴注入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形成工序中,使用所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形成所述空穴输送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形成工序中,使用所述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形成所述发光层。
CN201410436847.4A 2013-09-03 2014-08-29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419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1894A JP6201538B2 (ja) 2013-09-03 2013-09-03 機能層形成用インクの製造方法、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3-181894 2013-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9257A true CN104419257A (zh) 2015-03-18
CN104419257B CN104419257B (zh) 2019-12-06

Family

ID=5142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6847.4A Active CN104419257B (zh) 2013-09-03 2014-08-29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47211B2 (zh)
EP (1) EP2843015B1 (zh)
JP (1) JP6201538B2 (zh)
CN (1) CN104419257B (zh)
TW (1) TWI63416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5766A (zh) * 2015-11-13 2017-06-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油墨组合物
CN107057454A (zh) * 2017-04-19 2017-08-18 上海幂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发光层的墨水、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09790406A (zh) * 2016-11-23 2019-05-21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印刷电子器件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890939A (zh) * 2016-10-31 2019-06-14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有机功能材料的制剂
TWI699410B (zh) * 2015-03-25 2020-07-21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機能層形成用組合物、機能層形成用組合物之製造方法、有機el元件之製造方法、有機el裝置、電子機器
CN112042275A (zh) * 2018-05-01 2020-12-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组合物和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1349B2 (ja) 2013-11-19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機能層形成用インク、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578629B2 (ja) 2014-03-24 2019-09-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機能層形成用インク、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638186B2 (ja) * 2014-12-02 2020-0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成膜用インクおよび成膜方法
JP6638187B2 (ja) * 2014-12-02 2020-0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成膜用インクおよび成膜方法
JP6507727B2 (ja) * 2015-03-09 2019-05-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機能性インク、吐出検査方法および成膜方法
WO2016186012A1 (ja) * 2015-05-19 2016-11-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素子
KR102643183B1 (ko) * 2015-07-15 2024-03-04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유기 반도전성 화합물들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JP2017203095A (ja) * 2016-05-11 2017-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機能性インク、吐出検査方法、吐出検査装置および成膜方法
JP6897021B2 (ja) * 2016-07-26 2021-06-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有機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有機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2451842B1 (ko) 2016-10-31 2022-10-07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유기 기능성 재료의 제형
JP6933248B2 (ja) * 2017-03-23 2021-09-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膜形成用塗布液、有機膜、有機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有機膜形成用塗布液の製造方法
CN110105812A (zh) * 2018-10-24 2019-08-09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无油墨喷墨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836379A (zh) * 2021-09-14 2024-04-05 株式会社Lg化学 墨组合物、包含其的有机材料层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5846A (zh) * 2001-02-28 2004-06-16 ʾ 供沉积在基材上的材料配方和方法
CN1950959A (zh) * 2004-05-11 2007-04-18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有机半导体的溶液
CN102391715A (zh) * 2010-07-13 2012-03-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喷墨用墨组合物及使用该喷墨用墨组合物的有机薄膜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3708A (ja) 1994-11-16 1996-06-04 Daicel Chem Ind Ltd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溶液およ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3758297B2 (ja) 1997-04-23 2006-03-22 株式会社クレハ ポリフッ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の溶解方法
WO2002069119A1 (en) 2001-02-27 2002-09-06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Formulation for depositing a material on a substrate using ink jet printing
JP2006190759A (ja) 2005-01-05 2006-07-20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07049631A1 (ja) * 2005-10-28 2007-05-03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スプレー又はインクジェット塗布用電荷輸送性ワニス
JP5228341B2 (ja) 2007-03-14 2013-07-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JP5359869B2 (ja) 2007-05-30 2013-12-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5773646B2 (ja) * 2007-06-25 2015-09-02 キユーデイー・ビジヨン・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ナノ材料を被着させることを含む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JP2009224604A (ja) * 2008-03-17 2009-10-01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材料含有溶液、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材料薄膜の形成方法
JP5184938B2 (ja) 2008-03-28 2013-04-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47351B2 (ja) 2008-07-08 2013-1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の記録物、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2590481B1 (en) * 2010-07-01 2021-11-24 Joled Inc. Ink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element
JP6331349B2 (ja) * 2013-11-19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機能層形成用インク、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5846A (zh) * 2001-02-28 2004-06-16 ʾ 供沉积在基材上的材料配方和方法
CN1950959A (zh) * 2004-05-11 2007-04-18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有机半导体的溶液
CN102391715A (zh) * 2010-07-13 2012-03-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喷墨用墨组合物及使用该喷墨用墨组合物的有机薄膜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9410B (zh) * 2015-03-25 2020-07-21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機能層形成用組合物、機能層形成用組合物之製造方法、有機el元件之製造方法、有機el裝置、電子機器
CN106905766A (zh) * 2015-11-13 2017-06-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油墨组合物
CN106905766B (zh) * 2015-11-13 2021-07-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油墨组合物
CN109890939A (zh) * 2016-10-31 2019-06-14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有机功能材料的制剂
CN109890939B (zh) * 2016-10-31 2023-07-11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有机功能材料的制剂
CN109790406A (zh) * 2016-11-23 2019-05-21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印刷电子器件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057454A (zh) * 2017-04-19 2017-08-18 上海幂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发光层的墨水、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07057454B (zh) * 2017-04-19 2021-04-13 上海幂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发光层的墨水、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12042275A (zh) * 2018-05-01 2020-12-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组合物和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47211B2 (en) 2017-05-09
JP6201538B2 (ja) 2017-09-27
EP2843015B1 (en) 2017-04-12
JP2015050095A (ja) 2015-03-16
EP2843015A1 (en) 2015-03-04
TW201512319A (zh) 2015-04-01
TWI634164B (zh) 2018-09-01
CN104419257B (zh) 2019-12-06
US20150064828A1 (en)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9257A (zh)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的制造方法、有机el 元件的制造方法
Karzazi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KR101792445B1 (ko)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소자, 전자 디바이스, 발광 장치 및 발광 재료
CN103360862B (zh)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704842B1 (ko) 유기 el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946006A (zh) 功能层形成用油墨、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电子设备
CN102986052B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el显示装置和有机el照明
CN103154188B (zh) 发光材料
KR102122188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유기 전계 발광 디바이스
CN102255051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1237731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TWI699410B (zh) 機能層形成用組合物、機能層形成用組合物之製造方法、有機el元件之製造方法、有機el裝置、電子機器
CN107001822B (zh) 成膜用油墨、成膜方法、具有膜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683615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02694127A (zh) 有机电场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02376898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698259A (zh) 应用各向异性纳米棒的发光二极管及包括其的发光装置
CN104241539A (zh) 有机发光器件
JP2017143243A (ja) 有機電界発光材料及びデバイス
Dubey et al. Fluorene based amorphous hole transporting materials for solution process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CN103154189B (zh) 发光材料和使用其的有机发光元件、波长变换发光元件、光变换发光元件、有机激光二极管发光元件、色素激光器、显示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Liu et al.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solution-processed blue PhOLEDs based on double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s
WO2017216557A1 (en)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CN104427674B (zh) 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机el元件、有机el装置、电子设备
CN100544057C (zh) 有机白光发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