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0524A -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0524A
CN104390524A CN201410619824.7A CN201410619824A CN104390524A CN 104390524 A CN104390524 A CN 104390524A CN 201410619824 A CN201410619824 A CN 201410619824A CN 104390524 A CN104390524 A CN 104390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ar
rope body
length
wi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98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0524B (zh
Inventor
王敬雷
孙志亮
刘克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WANTE TRAIN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WANTE TRAIN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WANTE TRAIN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WANTE TRAIN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198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90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90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0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0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0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活动冲撞靶车包括车体;靶架;一对导向轮和一对驱动轮,驱动轮设置有刹车件,每个驱动轮分别连接有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用于对车体位置进行限定的安全限位装置,其包括固定桩、绳体和长度控制器;绳体的一端与车体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桩连接;绳体的其中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当绳体的长度达到设定值时,长度控制器控制绳体自由端停止动作,绳体向车体提供停止前行的拉力,车体停止运动。通过本发明可模拟更为真实的直面向训练人员进行冲撞的靶标场景,通过控制系统对靶车驱动轮进行刹车和安全限位装置限定靶车位置的双重有效保障,有效控制靶车到人的安全距离,对射击者的训练提供安全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击培训领域,尤指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靶是射击练习中常使用的一种工具。在射击场上,常见的靶有固定式和可移动式,其中可移动靶又可分为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两种。
固定式靶是在固定位置设置靶位,与射击者之间的距离固定,常作为初学者练习使用。而对于较资深的射击爱好者,或专业的射击培训来说,更倾向于选择可移动式靶,以提高射击难度,满足更高的挑战和训练要求。在可移动靶中,横向移动式通过改变靶位的横向位置,进而间接改变靶位与射击者之间的距离;纵向移动式通过改变靶位的纵向位置,以使靶位相对于射击者靠近或远离。
但是,上述的可移动靶只是简单地改变了靶位的运动距离,无法模拟真实场景中“靶”的活动,例如尤其是犯罪分子在近距离时向警察靠近冲撞的活动情况。而且这种冲撞情况在犯罪活动中很常见,对警察或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存在非常大的威胁。如果能够对这种冲撞情况进行模拟训练,则能够极大地提高在现实的这种冲撞情况下对目标的命中率。
而且现有的可移动靶还需设置特定的横向或纵向移动轨道,前期投入成本大,而且不便于因地实时开展射击培训。不仅如此,现有技术的可移动靶在运动后停下时仍会因惯性力而继续冲出一段距离,如果与射击者的距离较近,则存在射击者被冲撞的危险,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冲撞靶车,能够模拟更为真实的冲撞射击场景,并能够有效保障射击者的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活动冲撞靶车的训练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包括:
车体;
靶架,其设置于所述车体上;
一对导向轮和一对驱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上,且每个驱动轮分别连接有一个动力装置,所述驱动轮处设有刹车件;
控制系统,其与所述动力装置通信连接;
用于对所述车体的位置进行限定的安全限位装置,其包括固定桩、绳体和用于控制绳体长度的长度控制器;所述绳体的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桩连接;
其中,所述绳体的其中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长度控制器控制所述绳体的自由端动作,直至所述绳体的长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所述绳体的长度达到设定值时,所述长度控制器控制所述绳体的自由端停止动作,所述绳体向所述车体提供一停止前行的拉力,所述车体停止运动;所述绳体的长度与所述车体的位移相等。
较佳地,所述靶架为活动靶架;
所述活动冲撞靶车进一步包括一靶架动力机构,其与所述靶架连接,并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靶架动力机构带动所述靶架在竖起和倒下的状态之间转换。
较佳地,所述靶架上设有靶板;
所述靶板上设有用于监测所述靶板是否被击穿的传感器。
较佳地,所述传感器为导电型传感器,当所述靶板被击穿时,所述传感器导电;
较佳地,所述传感器为多个,且分设于所述靶板的不同位置。
较佳地,当所述靶板上分设有多个所述传感器时,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设置于靶板上的第一预设区和第二预设区;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通信电路和第二通信电路,且二者分别与所述靶架动力机构连接;
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区的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连接,当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接收到设于所述第一预设区的传感器发送的所述靶板被击穿一次的信号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控制所述靶架动力机构带动所述靶架倒下;
设置于所述第二预设区的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连接,当所述第二通信电路接收到设于所述第二预设区的传感器发送的所述靶板被击穿多次的信号后,所述第二通信电路控制所述靶架动力机构带动所述靶架倒下。
较佳地,所述长度控制器包括控制机构、用于监测绳体长度的位移传感器、用于缠绕所述绳体的绞车、用于为所述绞车提供转动动力的电机、用于为所述绞车提供刹车动力以及传递或切断转动动力的开关;
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所述绞车与所述电机连接;
当所述位移传感器监测到的绳体长度未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开关切断所述电机与所述绞车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所述绞车随着所述靶车的前进而被绳体拉动进行自动放线,所述绳体的长度随着靶车的前进而增加,当所述位移传感器监测到的绳体长度达到设定值时,所述开关为所述绞车提供刹车动力,所述绳体的长度停止增加,所述车体停止前进;
当所述车体停止前进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开关解除刹车动力并保持传递转动动力状态,所述电机持续为绞车提供转动动力,所述绞车反向转动并进行收线操作,所述绳体长度缩短,并将所述车体回收至出发位置为止。
较佳地,所述长度控制器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绳体的自由端与所述绞车连接,所述绳体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桩;
较佳地,所述长度控制器设于所述固定桩处,所述绞车固定于所述固定桩处,所述绳体的自由端与所述绞车连接,所述绳体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较佳地,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进一步包括:调速系统,其包括车体调速开关、以及分别调节两个驱动轮的轮速微调开关;
较佳地,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进一步包括:防护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车体朝向射击者的一侧,且包括前层护板和后层护板,且所述前层护板和所述后层护板之间形成腔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活动冲撞靶车的训练方法,其采用如前述的活动冲撞靶车,包括以下步骤:
靶车向射击者的方向前进,且运动路线由一对驱动轮的轮速偏差决定;
当射击者未击中靶时,靶车持续前进,或者,当射击者击中靶后,靶车停止前进;
当靶车运动至设定的距离后,所述安全限位装置通过绳体拉动并控制靶车停止前进。
较佳地,在靶车前进之前,所述靶架从倒下状态变为竖起状态;
较佳地,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进一步包括:当射击者击中靶后,所述靶架从竖起状态变为倒下状态;
较佳地,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进一步包括:当射击者击中所述靶板上的所述第一预设区一次后,靶车停止前进,所述靶架从竖起状态变为倒下状态;
较佳地,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进一步包括:当射击者击中所述靶板上的所述第二预设区一次后,靶车持续前进,而当击中所述第二预设区多次后,靶车停止前进,所述靶架从竖起状态变为倒下状态。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能够模拟更为真实的冲撞射击场景。本发明的活动冲撞靶车为一对驱动轮分别设置了相互独立的动力装置,这样每个驱动轮在运动时分别被各自的动力装置所驱动。而由于两个动力装置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转速差,从而使得一对驱动轮也存在一定的轮速差,这样就无法准确判断靶车的运动路线,进而有效避免现有靶车只能沿预定轨道前行的弊端,使射击场景更为真实。同时,通过对靶车运动速度的调节,例如高速前进的情况,则能够模拟现实的冲撞场景,提高训练难度。
2.能够有效保障射击者的安全。本发明的活动冲撞靶车还进一步设置了用于对车体位置进行限定的安全限位装置,通过长度可控的绳体实现。绳体的一端与车体连接,绳体的另一端与固定桩连接。在靶车运动前,预先设定其运动位移,该运动位移同时为绳体的最终长度。当靶车运动时,绳体也随之不断增加长度,靶车持续运动状态,当达到预设位移时,绳体的长度被长度控制器限制锁定,进而绳体会对车体产生一停止前行的拉力,使车体停止运动。这样就有效避免靶车在接收到停止前行的命令后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冲出一段距离的情况,特别是当距离射击者较近时,靶车急停就可以有效避免射击者被冲撞的危险,提高使用安全。进一步地,上述安全限位装置还可在射击结束后通过控制绳体的长度缩短来带动靶车实现收回功能。在一次训练结束后,安全限位装置根据长度控制器数据自动进行收绳工作,将靶车退回到出发处。
3.使用灵活,更符合真实场景。本发明将传感器分别设置在靶板的第一预设区和第二预设区,其中,第一预设区可以是致命区,例如当靶板为人形板时的头、胸部位;第二预设区可以是非致命区。当传感器监测到第一预设区被击中一次后,控制器控制此次射击结束,可以通过设置靶架倒下进行显示;而当传感器监测到第二预设区被击中一次后,控制器控制此次射击继续进行,靶车继续前行,而当传感器监测到第二预设区被击中多次(可以是预设的次数,例如两次或三次)后,控制器控制此次射击结束,可以通过设置靶架倒下进行显示。上述的过程更为符合真实的场景。
4.调速功能更为多样。本发明的调速系统包括两级调速功能开关,分别为车体调速开关和分别调节两个驱动轮的轮速微调开关。其中,车体调速开关可以包括开关档、低速档、中速档和高速档,可以对车体进行整体调速;轮速微调开关包括左轮轮速微调开关和右轮轮速微调开关,分别对一对驱动轮的轮速进行微调,进一步满足速度要求。
5.能够对车体和射击者分别进行保护。本发明的防护机构由两层护板组成,且两层护板之间构成有腔体。防护机构设置于车体前侧(即朝向射击者的一侧),能够对车体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子弹穿透防护机构对车体造成破坏,尤其是两层护板可以起到加强防护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子弹打中防护板后反弹对射击者造成的危险,可将前层护板设置的较薄些,使子弹易于穿透,而后层护板较厚些,子弹不易穿透,特别是子弹已被前层护板阻挡一次,穿透力已极大地减弱,更不易于穿透后层护板。当子弹穿透前层护板后,且并未穿透后层护板时,会落入两层护板之间的腔体,有效避免子弹的反弹,很好地保护了射击者。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活动冲撞靶车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安全限位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安全限位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车体;201-靶架;202-靶架动力机构;301-导向轮;302-驱动轮;4-控制系统;5-安全限位装置;501-绳体;502-绞车;503-固定桩;504-控制机构;505a-电阻式位移传感器;505b-光栅式传感器;506-电机;507-离合器;6-导电型传感器;7-控制面板;801-车体调速开关;802-左轮轮速微调开关;803-右轮轮速微调开关;9-防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的活动冲撞靶车,主要包括以下结构:车体1、设置于车体上的靶架201、一对导向轮301和一对驱动轮302、控制系统4、安全限位装置5。其中,车体1可以认为是一个架体,用于安装其他结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靶架201是用于安装靶板或靶盘使用的。
其中,一对导向轮和一对驱动轮分设于车体的前部和后部,驱动轮作为主动轮驱动导向轮运动,且一对驱动轮分别连接独立的动力装置(例如每个驱动轮都内设一个电机)。其中,控制系统4用于控制靶车的行进和停止,例如根据靶被击中的信号控制靶车停止前进,例如控制靶车进行后退。安全限位装置5用于对车体的位置进行限定,其主要通过控制连接于车体的绳体长度实现。安全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桩、绳体和用于控制绳体长度的长度控制器,绳体的一端与车体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桩连接。绳体的其中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为绳体的放线端,长度控制器控制绳体的自由端动作(持续放线),直至绳体的长度达到设定值,该设定值为设定的靶车位移。在具体的操作时,当绳体的长度达到设定值,长度控制器控制绳体的自由端停止动作,绳体向车体提供一停止前行的拉力,车体停止运动,即对车体实现限位功能;在整个过程中,绳体的长度与车体的位移相等。
上述实施例中的安全限位装置还可以反向作用,通过反向收回绳体,缩短绳体的长度,并将靶车拉回实现靶车的自动回收功能。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1,靶架201为活动靶架;同时活动冲撞靶车进一步设置一靶架动力机构202,其与靶架连接,并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根据控制系统的信号带动靶架201在竖起和倒下的状态之间转换。靶架动力机构用于出靶动作,可在靶车向前运动的同时,提供一个突然出现的射击靶标,靶标上有中弹感应装置(传感器),在受到中弹时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并产生倒靶动作,控制箱同时也会控制切断驱动轮的电源并进行驱动轮刹车。例如,靶车未启动时,靶架为倒下状态,当靶车将要启动时,控制系统发送靶架竖起的信号后,靶架动力机构带动靶架竖起,对于射击者来说更有真实场景的紧迫感受。而当靶被击中时,控制系统发送靶架倒下的信号,靶架动力机构带动靶架倒下,给射击者以更形象的感观。其中,靶架动力机构可以是能够接受控制系统的信号并能根据该信号通过电动或机械结构带动靶架改变状态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1,靶架201上设有靶板(图中的人形靶板),靶板可随着靶架的竖起和倒下进行相应动作。同时,靶板上设有用于监测该靶板是否被击穿的传感器,从而判断靶板是否被击中。上述传感器可以是导电型传感器6,当靶板被击穿时,该传感器导电一次。优选地,靶板上设定多个不同的位置,并分别在各位置设置传感器,以分别监测靶板上的不同区域被击穿的情况。优选地,传感器所在的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再进行设置。
根据上述对靶板分区可将靶板分为多个预设区,常用的为将其分为致命区(第一预设区)和非致命区(第二预设区),控制系统针对该两部分预设区分别设置第一通信电路和第二通信电路。(1)设置于第一预设区的传感器与第一通信电路连接,当第一通信电路接收到设于第一预设区的传感器发送的靶板被击穿一次的信号后,控制系统即判断此次射击结束,可以进一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控制靶架动力机构带动靶架和靶板倒下。在实际的操作中,第一预设区可以是人形板上的头、胸等致命位置,当该位置被击中一次后即表示靶已被命中,完成该次射击过程。(2)设置于第二预设区的传感器与第二通信电路连接,当第二通信电路接收到设于第二预设区的传感器发送的靶板的该区域被击穿一次的信号后,控制系统判断此次射击并未结束,靶车继续前进,而当第二通信电路接收到设于第二预设区的传感器发送的该区域的靶板被击穿多次的信号后,控制系统判断此次射击结束,可进一步通过第二通信电路控制靶架动力机构带动靶架和靶板倒下。在实际的操作中,第二预设区可以是人形板上的腿或手臂等非致命部位,当该位置被击中多次后才可表示靶已被命中,结束该次射击过程,更加符合现实情况。其中,第二预设区被击中的次数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例如为两次或三次。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示的长度控制器,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如下:控制机构504、用于监测绳体501长度的位移传感器(图2中的电阻式位移传感器505a和图3中的光栅式传感器505b)、用于缠绕绳体501的绞车502、用于为绞车502提供转动动力的电机506、用于为绞车提供刹车动力以及用于为绞车传递或切断动力的开关(例如图中的离合器507)。其中,位移传感器与控制机构504通信连接;绞车502与电机506连接。当位移传感器监测到的绳体501长度未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机构504控制开关切断电机506与绞车502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绞车502随着靶车的前进而被绳体501拉动进行自动放线(此时电机不为绞车提供转动动力,靶车在前进时拉动绳体,由于绞车并未被其他结构限制转动,因而会实现自动放线的状态),绳体501的长度随着靶车的前进而增加,当位移传感器监测到的绳体长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关为绞车502提供刹车动力(例如可以通过在离合器和绞车上分别设置磁性件,当绳体长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机构控制离合器和绞车上的磁性件相吸,即可为绞车提供刹车动力),绳体的长度停止增加,车体停止前进;(2)当车体停止前进后,控制机构504控制开关解除刹车动力并保持传递转动动力状态,电机506持续为绞车502提供转动动力,并控制绞车502反向转动进行收线操作,绳体501长度缩短,并将车体回收至出发位置为止,实现了自动回收功能。优选地,控制机构504上设置有用于输入车体位移(即绳体长度)的操作面板;优选地,该控制机构也可优化为遥控装置,方便使用。优选地,控制机构504可以与控制系统4通信连接,也可以相互独立。
上述长度控制器可以是设置在车体上的,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设置在固定桩位置的。当长度控制器设置于车体上时,如图1和图2所示,绳体501的自由端与绞车502连接,绳体501的固定端固定于固定桩503处;当长度控制器设于固定桩处时,绞车固定于固定桩处,绳体的自由端与绞车连接,绳体的固定端固定于车体上。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1,活动冲撞靶车还进一步设置有调速系统,该调速系统设置于控制面板7上,并包括车体调速开关801、以及分别调节两个驱动轮的左轮轮速微调开关802和右轮轮速微调开关803。其中,车体调速开关可以包括开关档、低速档、中速档和高速档,可以对车体进行整体调速;左轮轮速微调开关和右轮轮速微调开关,可以在整体车速的基础上分别对一对驱动轮的轮速进行微调,进一步满足速度要求。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1,为了对靶车车体和射击者同时进行保护,还在车体朝向射击者的一侧包覆有防护机构9,其包括前层护板和后层护板,且两层护板件形成腔体。前层护板和后层护板均为钢板,前层的厚度较薄,子弹易于穿透,后层的厚度较厚,子弹不易于穿透。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训练方法,其采用上述活动冲撞靶车进行训练,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靶车向射击者的方向前进,且运动路线由一对驱动轮的轮速偏差决定;
当射击者未击中靶时,靶车持续前进,或者,当射击者击中靶后,靶车停止前进;
当靶车运动至设定的距离后,安全限位装置通过绳体拉动并控制靶车停止前进。
在训练方法的一个完整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在靶车启动前,设定其运动距离为3m;
靶车启动后,靶架带动靶板从倒下状态变为竖起状态;
靶车以一定速度向射击者靠近,该速度可以通过调速系统进行调节,同时,靶车的一对驱动轮之间存在轮速差,导致靶车的运动路线不确定;
随着靶车的前进,绳体的长度也随之增加;
射击者对靶车进行射击,当击中第一预设区(致命区)一次后,传感器监测到该区域被击中穿透,并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靶车停止运动,靶架带动靶板变为倒下状态;同时,绳体的长度不再增加,且控制系统控制绞车收线带动车体收回并回位;
当射击者击中第二预设区(非致命区)一次后,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发送的信息次数判断该次射击并未结束,车体继续前进;当射击者击中第二预设区(非致命区)三次后,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发送的信息次数已达到预设的次数,并判断该次射击结束,靶车停止运动,靶架带动靶板变为倒下状态;同时,绳体的长度不再增加,且控制系统控制绞车收线带动车体收回并回位;
在上述射击过程中,如果射击者并未在设定的3m距离内击中目标,则靶车会持续前进,直至运动至3m距离时,控制系统发送停止前进的指令,同时,控制机构通过离合器为绞车的转动提供刹车动力,绳体的长度也限制在3m,并对车体产生一后拉力,防止靶车继续前行对射击者造成冲撞。
通过本发明可模拟更为真实的直面向训练人员进行冲撞的靶标场景,通过控制系统对靶车驱动轮进行刹车和安全限位装置限定靶车位置的双重有效保障,有效控制靶车到人的安全距离,对射击者的训练提供安全保障。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靶架,其设置于所述车体上;
一对导向轮和一对驱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上,且每个驱动轮分别连接有一个动力装置,所述驱动轮处设有刹车件;
控制系统,其与所述动力装置通信连接;
用于对所述车体的位置进行限定的安全限位装置,其包括固定桩、绳体和用于控制绳体长度的长度控制器;所述绳体的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桩连接;
其中,所述绳体的其中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长度控制器控制所述绳体的自由端动作,直至所述绳体的长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所述绳体的长度达到设定值时,所述长度控制器控制所述绳体的自由端停止动作,所述绳体向所述车体提供一停止前行的拉力,所述车体停止运动;所述绳体的长度与所述车体的位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靶架为活动靶架;
所述活动冲撞靶车进一步包括一靶架动力机构,其与所述靶架连接,并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靶架动力机构带动所述靶架在竖起和倒下的状态之间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靶架上设有靶板;
所述靶板上设有用于监测所述靶板是否被击穿的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为导电型传感器,当所述靶板被击穿时,所述传感器导电;
和/或;
所述传感器为多个,且分设于所述靶板的不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靶板上分设有多个所述传感器时,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设置于靶板上的第一预设区和第二预设区;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通信电路和第二通信电路,且二者分别与所述靶架动力机构连接;
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区的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连接,当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接收到设于所述第一预设区的传感器发送的所述靶板被击穿一次的信号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控制所述靶架动力机构带动所述靶架倒下;
设置于所述第二预设区的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连接,当所述第二通信电路接收到设于所述第二预设区的传感器发送的所述靶板被击穿多次的信号后,所述第二通信电路控制所述靶架动力机构带动所述靶架倒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度控制器包括控制机构、用于监测绳体长度的位移传感器、用于缠绕所述绳体的绞车、用于为所述绞车提供转动动力的电机、用于为所述绞车提供刹车动力以及传递或切断转动动力的开关;
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所述绞车与所述电机连接;
当所述位移传感器监测到的绳体长度未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开关切断所述电机与所述绞车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所述绞车随着所述靶车的前进而被绳体拉动进行自动放线,所述绳体的长度随着靶车的前进而增加,当所述位移传感器监测到的绳体长度达到设定值时,所述开关为所述绞车提供刹车动力,所述绳体的长度停止增加,所述车体停止前进;
当所述车体停止前进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开关解除刹车动力并保持传递转动动力状态,所述电机持续为绞车提供转动动力,所述绞车反向转动并进行收线操作,所述绳体长度缩短,并将所述车体回收至出发位置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度控制器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绳体的自由端与所述绞车连接,所述绳体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桩;
或者;
所述长度控制器设于所述固定桩处,所述绞车固定于所述固定桩处,所述绳体的自由端与所述绞车连接,所述绳体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调速系统,其包括车体调速开关、以及分别调节两个驱动轮的轮速微调开关;
和/或;
防护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车体朝向射击者的一侧,且包括前层护板和后层护板,且所述前层护板和所述后层护板之间形成腔体。
9.一种活动冲撞靶车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活动冲撞靶车,包括以下步骤:
靶车向射击者的方向前进,且运动路线由一对驱动轮的轮速偏差决定;
当射击者未击中靶时,靶车持续前进,或者,当射击者击中靶后,靶车停止前进;
当靶车运动至设定的距离后,所述安全限位装置通过绳体拉动并控制靶车停止前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靶车前进之前,所述靶架从倒下状态变为竖起状态;
和/或;
当射击者击中靶后,所述靶架从竖起状态变为倒下状态;
和/或;
当射击者击中所述靶板上的所述第一预设区一次后,靶车停止前进,所述靶架从竖起状态变为倒下状态;
和/或;
当射击者击中所述靶板上的所述第二预设区一次后,靶车持续前进,而当击中所述第二预设区多次后,靶车停止前进,所述靶架从竖起状态变为倒下状态。
CN201410619824.7A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 Active CN104390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9824.7A CN104390524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9824.7A CN104390524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0524A true CN104390524A (zh) 2015-03-04
CN104390524B CN104390524B (zh) 2015-12-16

Family

ID=52608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9824.7A Active CN104390524B (zh) 2014-11-06 2014-11-06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9052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9820A (zh) * 2017-05-19 2017-10-24 上海保瑞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立体多部位导电服装靶机及打靶箱、靶车
CN107941094A (zh) * 2017-12-26 2018-04-20 成都高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折叠式升降靶
CN113188377A (zh) * 2021-05-25 2021-07-30 厦门汇博龙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战术轨道靶
CN113916061A (zh) * 2021-09-10 2022-01-1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无人驾驶靶标车
CN117870466A (zh) * 2024-03-13 2024-04-12 泉州市武荣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靶标牵引输送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6794Y (zh) * 2004-09-10 2005-08-10 陕西老枪靶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靶车
CN2718502Y (zh) * 2004-03-19 2005-08-17 吴学礼 一种无轨运动靶车
DE10241524B4 (de) * 2002-09-07 2007-06-06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vertreten durch das Bundesministerium der Verteidigung, dieses vertreten durch das Bundesamt für Wehrtechnik und Beschaffung Dreidimensionales, mobiles Ziel
US20080088089A1 (en) * 2005-04-18 2008-04-17 James Carl Bliehall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target positioning system for training in marksmanship and target identification
CN201289343Y (zh) * 2008-09-28 2009-08-12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72部队 无线多功能自动靶车
CN102706221A (zh) * 2012-06-18 2012-10-03 北京方格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靶车
CN204214346U (zh) * 2014-11-06 2015-03-18 上海亿湾特训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1524B4 (de) * 2002-09-07 2007-06-06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vertreten durch das Bundesministerium der Verteidigung, dieses vertreten durch das Bundesamt für Wehrtechnik und Beschaffung Dreidimensionales, mobiles Ziel
CN2718502Y (zh) * 2004-03-19 2005-08-17 吴学礼 一种无轨运动靶车
CN2716794Y (zh) * 2004-09-10 2005-08-10 陕西老枪靶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靶车
US20080088089A1 (en) * 2005-04-18 2008-04-17 James Carl Bliehall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target positioning system for training in marksmanship and target identification
CN201289343Y (zh) * 2008-09-28 2009-08-12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72部队 无线多功能自动靶车
CN102706221A (zh) * 2012-06-18 2012-10-03 北京方格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靶车
CN204214346U (zh) * 2014-11-06 2015-03-18 上海亿湾特训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9820A (zh) * 2017-05-19 2017-10-24 上海保瑞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立体多部位导电服装靶机及打靶箱、靶车
CN107941094A (zh) * 2017-12-26 2018-04-20 成都高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折叠式升降靶
CN107941094B (zh) * 2017-12-26 2023-10-31 成都高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折叠式升降靶
CN113188377A (zh) * 2021-05-25 2021-07-30 厦门汇博龙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战术轨道靶
CN113188377B (zh) * 2021-05-25 2023-01-03 厦门汇博龙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战术轨道靶
CN113916061A (zh) * 2021-09-10 2022-01-1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无人驾驶靶标车
CN113916061B (zh) * 2021-09-10 2023-03-1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无人驾驶靶标车
CN117870466A (zh) * 2024-03-13 2024-04-12 泉州市武荣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靶标牵引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0524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0524B (zh)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及其训练方法
CN107128353B (zh) 车组的行驶控制方法和行驶控制系统
CN105882518B (zh) 防碰撞装置
EP3593876B1 (en) Multi-passenger ride vehicle
DE102015120806B4 (de) Steuern eines Fahrzeugs zum automatischen Verlassen einer Parklücke
JP3976767B2 (ja) アミューズメントパークアトラクション
KR102042390B1 (ko) 타겟
DE102015004087B3 (de) Fahrbarer Roboter mit Kollisionserkennung
CN106515710B (zh) 车辆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
CN204214346U (zh) 一种活动冲撞靶车
DE102010030486B4 (de) Verfahren zum halbautomatischen Einparken eines Kraftfahrzeuges sowie ein Einparksystem
EP2566745B1 (de) Verfahren zum einparken eines kraftfahrzeuges sowie einparksystem
CN109591810A (zh) 一种全自动泊车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EP3353487B1 (en) A target device for use in a live fire training exercis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target device
CN107878507A (zh) 列车的移动授权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JPH05223700A (ja) 自動車事故の結果試験方法及び装置
CN103963585A (zh) 城市有轨兼无轨网络prt小汽车
EP0368458A1 (en) Simulator apparatus
KR101651898B1 (ko) 농업용 트랙터 시뮬레이터의 제어 장치
JP2008190860A (ja) 操舵式標的装置
JP4648886B2 (ja) 操舵式標的装置
CN108731540A (zh) 一种随动对抗射击训练系统和方法
CN114812282A (zh) 一种智能互动的射击训练机器人靶系统
JP2013100958A (ja) 射撃訓練装置
JP7090931B2 (ja) ゴルフプレー支援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