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5538A - 板状体收纳容器 - Google Patents

板状体收纳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5538A
CN104245538A CN201380021460.6A CN201380021460A CN104245538A CN 104245538 A CN104245538 A CN 104245538A CN 201380021460 A CN201380021460 A CN 201380021460A CN 104245538 A CN104245538 A CN 104245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open area
plate
head
mobile rest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14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布施裕儿
青木每祖
左高雅和
石井义忠
细川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45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55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9/00Pallets or like platforms, with or without side walls, for supporting loads to be lifted or lowered
    • B65D19/38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65D19/385Frames, corner posts or pallet conver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stacking of charged pal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9/00Pallets or like platforms, with or without side walls, for supporting loads to be lifted or lowered
    • B65D19/38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65D19/44Elements or devices for locating articles on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3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article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damage by shock or pressure
    • B65D85/4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article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damage by shock or pressure for glass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状体收纳容器,其具备:板状体载置构件,载置板状体;底座,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移动限制构件,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以及连结机构,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所述连结机构能够进退,所述连结机构具有:扣合构件,具备头部且设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及进退机构,使所述扣合构件相对于所述侧板进退,所述侧板具备: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的开口部;以及台阶,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所述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且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所述台阶限制所述头部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向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移动。

Description

板状体收纳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状体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为了将玻璃板等板状体包装而搬运,使用板状体收纳容器。切断或加工后的玻璃板通过机器人、专用机等被逐张地吸附保持而搬运,载置(收纳)于板状体收纳容器(货盘)。然后,板状体收纳容器由叉车等搬运,将玻璃板取出(选板),向下一工序投入(供给)。
有时需要限制板状体在板状体收纳容器上的移动。公开了一种利用按压构件对装载于板状体收纳容器的玻璃板进行按压来防止移动(错动)的技术。而且,公开了一种实现了防止向限制板状体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的冲击所造成的损伤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注册实用新型第31663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以输送中的振动等为起因,移动限制构件可能会从板状体收纳容器脱落。这种情况下,存在板状体的移动的限制变得困难的可能性。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提高对板状体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移动限制构件的固定的可靠性的板状体收纳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具备:板状体载置构件,载置板状体;底座,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移动限制构件,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以及连结机构,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所述连结机构能够进退,所述连结机构具有:扣合构件,具备头部且设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及进退机构,使所述扣合构件相对于所述侧板进退,所述侧板具备: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的开口部;及台阶,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所述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且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所述台阶限制所述头部的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向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移动。
所述台阶限制所述扣合构件的头部的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向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移动。其结果是,防止所述扣合构件的头部通过第一开口区域而所述扣合构件从侧板脱落的情况,能够提高所述移动限制构件的固定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板状体收纳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侧板具有凹部,由所述凹部形成所述台阶。
在本发明的板状体收纳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台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两侧。
所述台阶能够从两侧保持所述扣合构件的头部,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所述扣合构件从所述侧板的脱落。
在本发明的板状体收纳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台阶具有与所述头部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
所述台阶具有与所述头部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由此所述扣合构件的保持变得可靠。在此,对应的形状是指例如大致相同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的板状体收纳容器中,所述进退机构也可以具备偏心凸轮,该偏心凸轮安装于轴部且以与所述扣合构件的轴向不同的方向为旋转轴而偏心旋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实现了提高对板状体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移动限制构件的固定的可靠性的板状体收纳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板状体收纳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体载置构件的连结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表示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体载置构件的连结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体载置构件的连结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贯通孔和凹部的主视图。
图6是变形例1的贯通孔和凹部的主视图。
图7是变形例2的贯通孔和凹部的主视图。
图8是比较例的贯通孔和凹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上方”是指铅垂上方,“下方”是指铅垂下方。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板状体收纳容器100的立体图。
板状体收纳容器100具有板状体载置构件10、底座20、支柱30、移动限制构件40及进退机构50,载置有板状体,尤其是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FPD)所使用的玻璃板。
板状体载置构件10具有箱形形状(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上表面(上板12上)将大致水平状态的矩形形状的板状体G沿厚度方向层叠并载置。板状体载置构件10具有侧板11及上板12。如后述那样,侧板11具有与移动限制构件40的扣合构件60对应的贯通孔15及凹部18。
底座20具有箱形形状(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上表面载置并保持板状体载置构件10。底座20可以由将棒状棱柱、方管或型钢等框材纵横地组装多个而制造的格子状的框体构成。
底座20在其下表面的4角具有与支柱30的前端嵌合的支柱承受件25。
根据需要,在板状体载置构件10与底座20之间能够配置吸收振动的缓冲构件。
支柱30配置在底座20的上表面的4角。如已述那样,该支柱30的前端是与底座20的支柱承受件25能够嵌合的形状。利用该嵌合,能够将多个板状体收纳容器100层叠。即,在下段的板状体收纳容器100的4角的支柱30上,使上段的板状体收纳容器100的4角的支柱承受件25进行位置对合,将多个板状体收纳容器100层叠多段,从而能够有效地收纳板状体。
移动限制构件40是用于限制板状体载置构件10上的板状体G的移动的构件,在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4个侧板11分别配置各2个。
移动限制构件40具有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及移动限制构件上板42。通过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来防止板状体G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上表面落下。移动限制构件上板42能够用于向下方按压层叠的最上层的板状体G的上表面。
移动限制构件40通过后述的扣合构件60而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连结。
进退机构50使后述的扣合构件60相对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进退。需要说明的是,其详细情况在后文叙述。
图2是表示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连结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3及图4是表示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连结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及图4分别表示从移动限制构件40侧及板状体载置构件10侧观察到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解释,在图2中,省略后述的进退机构50的杆53的图示。而且,在图3及图4中,省略一方的进退机构50的偏心凸轮52及杆53的图示。
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具有贯通孔15及凹部18。贯通孔15的开口部具有纵长的形状,区分成连通而上下配置的第一开口区域A1及第二开口区域A2。
第一开口区域A1具有后述的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能够通过的形状,例如大致圆形的形状。第二开口区域A2具有后述的扣合构件60的轴部61能够通过的形状,例如将大致矩形与大致半圆形组合而成的上下较长的形状。第二开口区域A2具有上下较长的形状是为了在第二开口区域A2内能够进行轴部61的向上下方向的移动。
第一开口区域A1的宽度d1大于第二开口区域A2的宽度d2。其结果是,如后述那样,第二开口区域A2不能使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通过。即,第二开口区域A2能够仅使扣合构件60的轴部61通过。另一方面,第一开口区域A1能够使扣合构件60的轴部61、头部62这双方通过。
第一开口区域A1的宽度d1、第二开口区域A2的宽度d2、及后述的凹部18的宽度d3被规定为与轴部61的能够移动的方向(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
凹部18具有底面21。凹部18具有能够使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插入的形状,例如将大致矩形与大致半圆形组合而成的上下较长的形状。凹部18具有与第一开口区域A1的宽度d1对应的宽度d3。在此,宽度d1、d3大致相同,但只要能够使头部62通过即可,也可以使它们不同。
在图4的右侧的扣合构件60中,其轴部61配置在第二开口区域A2的最下部。此时,能够将头部62向凹部18插入并保持在凹部18的底面21。在图4的左侧的扣合构件60中,其轴部61(头部62)配置在第一开口区域A1。此时,头部62不会与凹部18扣合,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1。在头部62处于它们的中间的位置时,头部62存在无法向凹部18插入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后述的台阶19与头部62的底面62a对应配置。
凹部18在贯通孔15的第二开口区域A2的两侧具备一对台阶19,所述一对台阶19具有与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的上部对应的形状。该台阶19限制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从第二开口区域A2向第一开口区域A1的移动。如后述那样,在扣合构件60的卡定时,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保持在凹部18内。其结果是,即使因振动等而向上的力施加于扣合构件60,也能防止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1而从侧板11脱落的情况。
如图4及图5所示,台阶19的形状是与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的上部的形状对应的大致圆弧形状。由于台阶19和头部62的上部具有对应的形状,因此在扣合构件60向第二开口区域A2插入的状态下,在限制头部62的向上方的移动时,确保从头部62向台阶19施加的力的均一性,台阶19难以被破坏(耐久性提高)。但是,只要能够限制头部62的移动,台阶19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其他的形状(例如图5那样的主视观察下的直线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台阶19设为一对(配置在第二开口区域A2的两侧),但也可以设为仅单侧的配置。
图5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从正面观察凹部18的状态下的凹部18与贯通孔15的关系。如本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19配置在贯通孔15的第一开口区域A1与第二开口区域A2的交界。
图6及图7分别是表示在变形例1及变形例2的板状体收纳容器100a、100b中,从正面观察凹部18的状态下的凹部18a、18b和贯通孔15的图。在图6及图7中,将扣合构件60在第一开口区域A1侧及第二开口区域A2侧(的下端)分别配置时的头部62由双点划线表示。
分别在变形例1及变形例2中,凹部18a、18b与贯通孔15的位置关系不同。在变形例1中,轴部61配置在第二开口区域A2的最下部时,头部62的上部成为与台阶19a接近的状态。其结果是,在变形例1中,台阶19a配置在第二开口区域A2侧。另一方面,在变形例2中,台阶19b配置在第一开口区域A1侧。如此,台阶19b的位置不仅是第一开口区域A1与第二开口区域A2的交界,也可以从交界附近向第一开口区域A1侧及第二开口区域A2侧中的任一方移动。
根据凹部18的位置或形状,也有台阶19不存在的情况。图8是表示在比较例的板状体收纳容器100x中,从正面观察凹部18x的状态下的凹部18x与贯通孔15的关系的图。这种情况下,凹部18x在保持宽度d3的状态下到达第一开口区域A1。因此,在凹部18x不存在台阶19(与头部62的上部扣合的部位),难以阻止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从第二开口区域A2向第一开口区域A1移动。
在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安装有扣合构件60。
扣合构件60具有轴部61和头部62,且与进退机构50连接。轴部6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通过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的贯通孔45,轴部61的一端固定于进退机构50。轴部61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1、第二开口区域A2这双方。头部62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固定在轴部61的另一端。头部62的直径比轴部61的直径大,比第一开口区域A1的宽度d1小,比第二开口区域A2的宽度d2大。而且,轴部61比第二开口区域A2的宽度d2小。因此,头部62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1,但不能通过第二开口区域A2。而且,头部62能够向凹部18插入。头部62具有底面62a、上表面62b、侧面62c。
进退机构50使扣合构件60相对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进退(使扣合构件60从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突出的突出量变化),具有支承轴51、一对偏心凸轮52及杆53。进退机构50及扣合构件60的组合作为将移动限制构件4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连结且能够进退的连结机构发挥作用。
支承轴51为大致圆柱形状,以其中心轴C为旋转轴,将偏心凸轮52支承为能够旋转,且与扣合构件60的轴部61连接。
偏心凸轮52为大致圆柱形状,经由支承轴51而安装于轴部61。偏心凸轮52以与扣合构件60的轴向不同的方向、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是与扣合构件6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为旋转轴,相对于轴部61及支承轴51旋转。
偏心凸轮52的旋转是偏心的旋转。即,偏心凸轮52的旋转轴(支承轴51的中心轴C)设定在从偏心凸轮52自身的中心轴偏移(位移)的位置。其结果是,通过偏心凸轮52的旋转,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与支承轴51的距离能够变动。该距离的变动能够使扣合构件60从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突出的突出量变化,进而能够使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与头部62的距离变化。
杆53与偏心凸轮52连接,由人手操作,向偏心凸轮52施加用于旋转的力。
(移动限制构件40的安装)
如下那样,将移动限制构件40安装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此时,进退机构50的偏心凸轮52(杆53)朝向扣合构件60成为最突出的状态的方向。
(1)扣合构件60的定位
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配置在与贯通孔15的第一开口区域A1对应的位置。
(2)扣合构件60向贯通孔15的插入
使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向贯通孔15的第一开口区域A1通过。头部62具有与第一开口区域A1对应的形状,通过使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的距离接近、接触,而头部62通过第一开口区域A1,从贯通孔15飞出。即,在贯通孔15内配置轴部61。
(3)扣合构件60的卡定
在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接触的状态下,使移动限制构件40向下方移动。其结果是,扣合构件60的轴部61从开口区域A1向开口区域A2移动。即,扣合构件60的轴部61的侧面与贯通孔15的下端的内壁接触而被卡定。然后,通过移动限制构件40的自重,将扣合构件60的轴部61维持成被保持在贯通孔15的下端的状态。由于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无法通过开口区域A2,因此移动限制构件40不会从板状体载置构件10脱落。此时,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成为与凹部18相对的状态(或插入后的状态)。
(4)基于进退机构50的固定
通过使进退机构50动作,而使扣合构件60进退,对移动限制构件40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连结进行强化。即,对杆53进行操作而使偏心凸轮52旋转,减小移动限制构件侧板41与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的距离。其结果是,头部62向凹部18插入,与其底部接触,被牢固地固定。
通过以上的次序(1)~(4),能够简便地将移动限制构件40安装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而且,通过相反地执行次序(1)~(4),能够简便地将移动限制构件40从板状体载置构件10拆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轴部61及头部62的扣合构件60、和具有与头部62及轴部61分别对应的第一开口区域及第二开口区域的贯通孔15,能够将移动限制构件40向板状体载置构件10简便地拆装。此时,扣合构件60的头部62向凹部18插入。其结果是,即使振动等使头部62朝向上方的力作用,头部62也不会越过台阶19,而保持在开口区域A2侧。因此,防止扣合构件60从侧板11的脱落。
通过进退机构50,使扣合构件60相对于板状体载置构件10的侧板11进退,从而容易地进行移动限制构件40的固定及其解除。
另外,利用进退机构50而扣合构件60能够进退,由此能够缓和向移动限制构件40的冲击,防止扣合构件60、贯通孔15的损伤。例如,以输送中的振动等为起因,板状体G在板状体载置构件10上移动,存在与移动限制构件40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碰撞产生的力向扣合构件60施加,通过该力,偏心凸轮52旋转,扣合构件60的突出量变化,从而缓和冲击。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扩张、变更,扩张、变更后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1个移动限制构件40使用2个扣合构件60。相对于此,也可以将扣合构件60的个数仅设为1个或3个以上。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利用凹部18形成台阶19。即使取代凹部而使用凸部,也能够形成台阶。例如,当在与台阶19对应的部位形成凸部时,该凸部作为台阶19发挥作用,能够限制头部62的从第二开口区域A2向第一开口区域A1的移动。
详细地而且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宗旨而能够施加各种修正或变更的情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言自明。
本申请基于2012年4月2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097889,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而援引于此。
【标号说明】
100 板状体收纳容器
10 板状体载置构件
11 侧板
12 上板
15 贯通孔
18 凹部
19 台阶
20 底座
21 底面
25 支柱承受件
30 支柱
40 移动限制构件
41 移动限制构件侧板
42 移动限制构件上板
45 贯通孔
50 进退机构
51 支承轴
52 偏心凸轮
53 杆
60 扣合构件
61 轴部
62 头部

Claims (5)

1.一种板状体收纳容器,具备:
板状体载置构件,载置板状体;
底座,载置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
移动限制构件,限制所述板状体的移动;以及
连结机构,将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板状体载置构件的侧板连结且所述连结机构能够进退,
所述连结机构具有:
扣合构件,具备头部且设置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以及
进退机构,使所述扣合构件相对于所述侧板进退,
所述侧板具备:具有连通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的开口部;及台阶,
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宽度窄,所述头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区域且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区域,
所述台阶限制所述头部的从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向所述第一开口区域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侧板具有凹部,由所述凹部形成所述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台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台阶具有与所述头部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状体收纳容器,其中,
所述进退机构具备偏心凸轮,该偏心凸轮安装于轴部且以与所述扣合构件的轴向不同的方向为旋转轴而偏心旋转。
CN201380021460.6A 2012-04-23 2013-04-11 板状体收纳容器 Pending CN1042455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7889 2012-04-23
JP2012097889 2012-04-23
PCT/JP2013/060928 WO2013161572A1 (ja) 2012-04-23 2013-04-11 板状体収納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5538A true CN104245538A (zh) 2014-12-24

Family

ID=4948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1460.6A Pending CN104245538A (zh) 2012-04-23 2013-04-11 板状体收纳容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3161572A1 (zh)
KR (1) KR20150002585A (zh)
CN (1) CN104245538A (zh)
TW (1) TW201400382A (zh)
WO (1) WO20131615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79889B1 (ko) * 2015-09-23 2019-05-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용 박스 및 편광판 포장 방법
CN113928702B (zh) * 2021-10-21 2023-04-04 湖南金缆电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线卷存储运输用包装结构
WO2024057797A1 (ja) * 2022-09-14 2024-03-21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梱包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8339A (ja) * 2001-04-12 2002-10-23 Saidetsuku Kk 板状体収納ボックス
CN101616851A (zh) * 2007-02-26 2009-12-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板状体的包装托盘
JP2011143667A (ja) * 2010-01-18 2011-07-2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印刷条件設定方法
JP2011246170A (ja) * 2010-05-27 2011-12-08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板状体の搬送用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3284A (ja) * 2009-09-16 2011-03-31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板搬送用パレット
JP3165973U (ja) * 2010-12-02 2011-02-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板状体収納容器
JP3166374U (ja) * 2010-12-20 2011-03-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板状体収納容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8339A (ja) * 2001-04-12 2002-10-23 Saidetsuku Kk 板状体収納ボックス
CN101616851A (zh) * 2007-02-26 2009-12-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板状体的包装托盘
JP2011143667A (ja) * 2010-01-18 2011-07-2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印刷条件設定方法
JP2011246170A (ja) * 2010-05-27 2011-12-08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板状体の搬送用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61572A1 (ja) 2015-12-24
WO2013161572A1 (ja) 2013-10-31
KR20150002585A (ko) 2015-01-07
TW201400382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0423B (zh) 板状体收纳容器
CN104245538A (zh) 板状体收纳容器
CN103766014A (zh) 框体搭载轨道、盲板以及机架安装系统
WO2011071946A3 (en) Cargo container handling cart and system using same
CN102556522B (zh) 板状体收纳容器
CN104554623A (zh) 船艉部总段运输工装
CN103829626A (zh) 搁架组件
US9038999B2 (en) Fixture assembly for forming prototype parts on an incremental forming machine
CN203581682U (zh) 搬运用托盘
CN203024381U (zh) 空调器
CN213620951U (zh) 一种汽车前门内板料架
CN104276352B (zh) 板状体包装用货盘
CN201016049Y (zh) 基板承载器
CN204587541U (zh) 一种组合式双向托运叉盘
CN110091792B (zh) 多功能切换式运弹机构
CN103480999A (zh) 车厢总拼工装
CN20527197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门挂具
CN202863912U (zh) 用于托盘箱的承载装置和用于托盘箱的运输装置
CN202753792U (zh) 仪表板横梁左下支架
CN215205980U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运输包装箱
CN202864830U (zh) 一种车辆举升机的立柱
KR20130048678A (ko) 컨테이너 운송용 프레임.
JP3965085B2 (ja) 収納用ラック
CN204019514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工位器具
JP2011251609A (ja) 運搬台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