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7434A - 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7434A
CN104237434A CN201410438232.5A CN201410438232A CN104237434A CN 104237434 A CN104237434 A CN 104237434A CN 201410438232 A CN201410438232 A CN 201410438232A CN 104237434 A CN104237434 A CN 104237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cpd
solution
add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82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7434B (zh
Inventor
王强
石爱民
焦博
刘红芝
胡晖
刘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4104382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7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7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7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7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7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3-MCPD)酯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样品预处理、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净化、衍生化和检测。本发明采用稳定同位素内标,结合酸催化酯交换和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化应用单四级杆GC-MS间接定量分析3-MCPD酯,减少了预处理时间增加了分析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有机溶剂的用量避免对环境污染的同时降低了分析的成本,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后样品质谱碎片信息丰富,且几乎不对气质联用仪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3-氯-1,2-丙二醇(3-monochloropropanol-1,2-diol,3-MCPD)以脂肪酸酯的形式(以下称3-MCPD酯)广泛存在于油炸、焙烤等食品中,且其主要来源于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精炼食用油。
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是3-氯丙醇与脂肪酸的酯化物,是油脂精炼过程中引入的又一潜在危害因子,1983年西班牙首次在盐酸精炼苯胺污染的菜籽油中检出3-MCPD酯,但是20余年未受到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3-MCPD酯越来越引起科学家及政府的重视。已有研究表明,3-MCPD酯在胰酯酶作用下会释放出3-MCPD,而3-MCPD是公认的食品污染物,具有潜在致癌性。有文献报道,未加热和未精炼的油脂中,没有或只有微量的3-MCPD酯,而几乎所有精炼油中3-MCPD酯的含量为0.2-20mg/kg。
3-MCPD酯在人体中会被降解为游离态的3-MCPD,继而表现出游离态3-MCPD所具有的肾脏毒性、强致癌性及致突变性等危害。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机构(BfR)假设3-MCPD酯在人体中会完全水解为游离态的3-MCPD,再根据3-MCPD的限量进行评估,报告显示:婴儿配方乳品干基油脂中3-MCPD含量在1210-4169μg/kg之间,已经超过了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JECFA)的TDI(2μg/kg bw)的3.6-12.5倍,对高脂肪摄入群体而言,3-MCPD的摄入量已超过了TDI的5倍。
常用的检测食用油中3-MCPD酯的方法为间接测定法。
其理论为:3-MCPD酯有3类化合物,分别为sn1-3-MCPD单酯、sn2-3-MCPD单酯和3-MCPD双酯,间接法不测定上述成分的含量,而是通过酯交换将油脂中存在的3-MCPD酯转化为游离态的3-MCPD,测定3-MCPD的含量,即以3-MCPD的含量表示3-MCPD酯的总量。
具体步骤为:①首先将油溶解于溶剂中,添加适量氘代同位素内标;②在催化剂作用下,油中存在的各种3-MCPD酯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转化为3-MCPD;③中和反应物,盐析,提取纯化3-MCPD;④将释放的3-MCPD在衍生剂作用下衍生化;⑤用GC-MS检测3-MCPD的含量。
间接法中催化剂主要为酸催化剂(硫酸)或碱催化剂(NaOH、NaOCH3),具体为:
碱催化间接法,优势是酯交换反应时间短,但是若不严格控制关键操作点,可能产生额外或消除一部分3-MCPD,从而造成过高或过低评估3-MCPD酯总量,影响结果。采用碱催化酯交换将3-MCPD酯降解为3-MCPD,经过苯硼酸衍生化后进行定量分析,碱催化酯交换会降解3-MCPD,使得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大大降低,且过量衍生的苯硼酸的低聚物会污染气质联用仪,增加了维护的负担。
酸催化间接法,其优势是耐用性好,能提供可靠的3-MCPD酯总量的测量值,但常规酸催化酯交换反应往往需要16h,比较耗时。相关酸催化剂组合为硫酸/甲醇。(以上关于酸、碱催化间接法的评价见张蕊等在“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的论述,公开于《中国粮油学报》2012年12月第27卷第12期,122-127),目前国际上存在的酸催化酯交换前处理步骤非常繁琐,且酯交换时间长达16h,严重影响了分析效率。
因此,需要提供克服现有技术中常用方法分析效率低、灵敏度低、污染气质联用仪等难题,在保证方法真实性的基础上的一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的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样品预处理、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净化、衍生化和检测。
所述样品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均质的食用油溶解,然后加入四氢呋喃,并加入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涡旋混匀。
优选地,所述样品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均质的食用油0.1-0.2g在30-50℃下溶解,然后加入1ml的四氢呋喃,并加入0.187-0.5μg 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涡旋混匀。
所述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包括以下步骤:混合物中加入0.5-1mL浓度为0.1%(v/v)硫酸-甲醇溶液,于40-55℃下恒温、密闭反应0.5-2h,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pH为6-8,加入2mL 20%(v/v)硫酸钠水溶液,并用2mL正庚烷溶液萃取,弃去上层含有脂肪酸甲酯的有机相,得到含有3-MCPD的水相。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
将均质的食用油0.1-0.2g在30-50℃溶解,然后加入1ml四氢呋喃,并加入0.187-0.5μg的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涡旋混匀;
2)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
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1mL体积浓度为0.1%的硫酸-甲醇溶液,于40-55℃下恒温、密闭反应0.5-2h,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至pH为6-8,加入2mL体积浓度为20%硫酸钠水溶液,并用2mL正庚烷溶液萃取,弃去上层含有脂肪酸甲酯的有机相,得到含有3-MCPD的水相;
3)净化
向步骤2)得到的水相中倒入3-6g硅藻土,静置10分钟并使其充分分散,再全部倒入装有3-6g硅藻土的聚丙烯固相萃取柱,先用30mL正己烷溶液淋洗,弃去淋洗液,用30-90mL甲基叔丁基醚或乙醚洗脱,收集洗脱液,收集时间为15-40min,加入10g无水硫酸钠,用10mL正己烷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35-55℃下旋转蒸发浓缩至0.5mL,浓缩液用少量正己烷溶液润洗;
4)衍生化
将步骤3)得到的溶液于氮气下浓缩至1mL,用200μL气密针迅速加入七氟丁酰基咪唑40μL,密闭下于70℃下衍生化20min,冷却,加入3mL超纯水,充分涡旋混匀使下层液体澄清,下层水相弃除,上层有机相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静置,即得样品,备用;
5)仪器分析
将步骤4)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检测,仪器条件如下:
气相条件:
色谱柱: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升温程序:60℃保持1min,以2℃/min升至90℃,最后以45℃/min的速度升至290℃,保持10min。载气:高纯氦。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μL;
质谱条件:
四级杆质谱仪,电离模式:电子轰击源EI,70eV;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60℃。溶剂延迟时间:7min;扫描方式:选择离子扫描,定量离子253或289或453(3-MCPD),257或294或456(d5-3-MCPD),定性离子253、289、453(3-MCPD),257、294、456(d5-3-MCPD);
6)定量检测。
所述定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校准曲线法,包括校准曲线的准备:以标准溶液与内标溶液的浓度比为X轴,峰面积比为Y轴绘制曲线,计算线性回归如下:
y=ax+b
确保线性关系良好(R2>0.99);
用下公式计算油样中3-MCPD酯的浓度(mg/kg):
c=[(A3-MCPD/A3-MCPD-d5)–b]×IS×1/a×1/W
其中:
c=油样中3-MCPD酯的浓度(以等同的游离态的3-MCPD表示,mg/kg油)
A3-MCPD=3-MCPD衍生物的峰面积
IS=内标物的绝对用量(纯度校正后,μg)
A3-MCPD-d5=3-MCPD-d5衍生物的峰面积
a=斜率
W=样品重量(g)
b=截距。
上述方法中:
所述食用油为植物油,进一步优选为花生油、玉米油、棉子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米糠油、红花油、芝麻油、椰子油、核桃油、棕榈油、紫苏油及各类食用调和油等。
所述食用油溶解时的温度为30-50℃,优选为40-50℃。
所述硫酸-甲醇溶液、硫酸钠水溶液的浓度均为体积比。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
1)现有方法已经有使用硫酸、甲醇作为催化剂进行前处理,只不过时间较本发明时间长,本发明时间短,而缩短反应时间可能会导致3-MCPD酯酯交换不完全,但运用了与3-MCPD酯性质非常接近的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内标后,这种稳定同位素稀释法能够有效避免3-MCPD酯交换不完全带来的对结果的影响。经过实验,反应0.5-20h得到的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对食用油处理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酯交换的条件更加温和,避免了游离态3-MCPD的损失,在净化方面,相对于国标GB/T-5009.191-2006对于游离态3-MCPD的检测,大大降低了有机溶剂、硅藻土的用量,一次性固相萃取柱的应用简化了层析柱的装填步骤,同时避免了因层析柱清洗不当带来的交叉污染。
3)定量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能够实现样品的批量处理,批量分析,样品纯净对仪器污染程度低。避免了苯硼酸衍生法所带来的频繁的仪器维护。
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预处理过程中采用酸法酯交换,避免了3-MCPD在碱性条件下的损失,同时HFBI衍生产物拥有更大的分子量,提供了丰富的质谱信息和定量离子的选择。实验表明,采用相对丰度最高的特征离子253(3-MCPD)和257(d5-3-MCPD)进行定量时,目标峰与基质中的杂质峰分离良好,最低检出限和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0.36μg/kg(S/N=3)和67.87μg/kg(S/N=10),远低于大多数现有方法。
3、本发明采用稳定同位素内标,结合酸催化酯交换和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化应用单四级杆GC-MS间接定量分析3-MCPD酯,减少了预处理时间增加了分析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有机溶剂的用量避免对环境污染的同时降低了分析的成本,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后样品质谱碎片信息丰富,且几乎不对气质联用仪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样品预处理
称取0.100g均质后的花生油于带盖离心管中,40℃微微加热使脂全部溶解,加入样品1mL四氢呋喃溶液,并加入80μL 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内标液(4.675μg/mL,以游离态计),涡旋混匀。
2、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
向离心管中加入0.5mL 0.1%硫酸-甲醇溶液,旋紧后置于40℃下恒温反应2h,待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涡旋,使中和后pH为6.7。向离心管中加入2mL 20%(v/v)硫酸钠水溶液,并用2mL正庚烷溶液萃取,弃去上层含有脂肪酸甲酯的有机相,得到含有3-MCPD的水相。
3、净化
向上述水相中倒入3g Hydromatrix硅藻土,静置10分钟敲击离心管使硅藻土充分分散,全部倒入预先装有3g硅藻土的聚丙烯固相萃取柱(柱底和填料上层各装有一个0.2μm筛板),先用30mL正己烷溶剂淋洗,弃去淋洗液,再用30mL乙醚溶剂洗脱,用装有10g无水硫酸钠的三角瓶收集洗脱液,收集时间为15min,收集完毕后将洗脱液转入蒸馏烧瓶中,并用10mL正己烷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一并转入蒸馏烧瓶中,35℃下旋转蒸发浓缩至0.5mL,浓缩液转入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并用少量正己烷溶液润洗蒸馏烧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上述试管中。
4、衍生化
将上述试管中的液体于氮气下浓缩至1mL,用200μL气密针迅速加入衍生化试剂40μL,将盖子盖紧后于70℃下衍生化20min。冷却后向试管中加入3mL超纯水,充分涡旋混匀使下层液体澄清。用巴氏吸管吸出下层水相并弃除,上层有机相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静置10分钟后转入气相进样瓶中以备进样分析。
5、仪器分析
将4中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检测,仪器条件如下:
气相条件:
色谱柱: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升温程序:60℃保持1min,以2℃/min升至90℃,最后以45℃/min的速度升至290℃,保持10min。载气:高纯氦。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2μL。
质谱条件:
本方法所用质谱为四级杆质谱仪,电离模式:电子轰击源(EI),70eV;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60℃。溶剂延迟时间:7min;扫描方式:选择离子扫描,定量离子253(3-MCPD),257(d5-3-MCPD),定性离子253、289、453(3-MCPD),257、294、456(d5-3-MCPD)
定量方法采用校准曲线法,包括校准曲线的准备:以标准溶液与内标溶液的浓度比为X轴,峰面积比为Y轴绘制曲线。计算线性回归如下:
y=ax+b
用下公式计算油样中3-MCPD酯的浓度(mg/kg):
c=[(A3-MCPD/A3-MCPD-d5)–b]×IS×1/a×1/W
其中:
c=油样中3-MCPD酯的浓度(以等同的游离态的3-MCPD表示,mg/kg油)
A3-MCPD=3-MCPD衍生物的峰面积
IS=内标物的绝对用量(纯度校正后,μg)
A3-MCPD-d5=3-MCPD-d5衍生物的峰面积
a=斜率
W=样品重量(g)
b=截距
得到线性公式y=0.003x+0.037,R2=0.9990
计算得到花生油样品中3-MCPD酯的含量为0.301mg/kg
实施例2:
1、样品预处理
称取0.150g均质后的紫苏油于带盖离心管中,45℃微微加热使脂全部溶解。加入样品1mL四氢呋喃溶液,并加入80μL 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内标液(4.675μg/mL,以游离态计),涡旋混匀。
2、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
向离心管中加入0.5mL 0.1(v/v)硫酸-甲醇溶液,旋紧后置于45℃下恒温反应1h。待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涡旋,使中和后pH为7.6。向离心管中加入2mL 20%(v/v)硫酸钠水溶液,并用2mL正庚烷溶液萃取,弃去上层含有脂肪酸甲酯的有机相,得到含有3-MCPD的水相。
3、净化
向上述水相中倒入4g Hydromatrix硅藻土,静置10分钟敲击离心管使硅藻土充分分散,全部倒入预先装有4g硅藻土的聚丙烯固相萃取柱(柱底和填料上层各装有一个0.2μm筛板),先用30mL正己烷溶液淋洗,弃去淋洗液,再用60mL甲基叔丁基醚洗脱,用装有10g无水硫酸钠的三角瓶收集洗脱液,收集时间为40min,收集完毕后将洗脱液转入蒸馏烧瓶中,并用10mL正己烷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一并转入蒸馏烧瓶中,50℃下旋转蒸发浓缩至0.5mL,浓缩液转入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并用少量正己烷溶液润洗蒸馏烧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上述试管中。
衍生化、仪器分析步骤同实例1。
计算得到玉米油样品中3-MCPD酯含量为:0.071mg/kg
实施例3:
1、样品预处理
称取0.200g均质后的玉米油于带盖离心管中,50℃微微加热使脂全部溶解。加入样品1mL四氢呋喃溶液,并加入80μL 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内标液(4.675μg/mL,以游离态计),涡旋混匀。
2、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
向离心管中加入0.5mL 0.1(v/v)硫酸-甲醇溶液,旋紧后置于55℃下恒温反应30min。待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涡旋,使中和后pH为8.0。向离心管中加入2mL 20%(v/v)硫酸钠水溶液,并用2mL正庚烷溶液萃取,弃去上层含有脂肪酸甲酯的有机相,得到含有3-MCPD的水相。
3、净化
向上述水相中倒入6g Hydromatrix硅藻土,静置10分钟敲击离心管使硅藻土充分分散,全部倒入预先装有6g硅藻土的聚丙烯固相萃取柱(柱底和填料上层各装有一个0.2μm筛板),先用30mL正己烷溶液淋洗,弃去淋洗液,再用90mL甲基叔丁基醚溶液洗脱,用装有10g无水硫酸钠的三角瓶收集洗脱液,收集时间为40min,收集完毕后将洗脱液转入蒸馏烧瓶中,并用10mL正己烷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一并转入蒸馏烧瓶中,55℃下旋转蒸发浓缩至0.5mL,浓缩液转入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并用少量正己烷溶液润洗蒸馏烧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上述试管中。
衍生化、仪器分析、数据处理步骤同实例1。
计算得到玉米油样品中3-MCPD酯含量为:0.679mg/kg。
实验例: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实验
准确度实验:在低温压榨花生油(3-MCPD酯未检出)基质中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度。
具体实验方法为:在0.1g冷榨花生油中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实验共进行三个水平,加入标准物质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的浓度502.25μg/kg、1004.50μg/kg、2009.00μg/kg,再加入1.87μg的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涡旋混匀。
其余同步骤(2)到(6)。
实验得到的加标回收率及RSD如下表所示:
方法表现出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满足分析要求。
在实际分析样品时,连续6次重复测定某品牌中花生油3-MCPD酯含量,其RSD值为3.52%,方法在实际分析油样品时表现出非常好的重复性。
对比例1:
Divinova,V.等人在2004年发表了《Determination of free and bound3-chloropropane-1,2-diol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icdetection using deuterated 3-chloropropane-1,2-diol as internal standard》,此文章主要采用酸水解结合PBA衍生化的预处理方法,运用GC/MS检测3-MCPD酯,其酸水解条件采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将3-MCPD酯水解,实验结果表明16小时时,3-MCPD酯的回收率最高。
这是因为Divinova,V.运用了d5-3-MCPD作为内标,这种游离态的内标与结合态的目标物性质相异,不能在最初步骤就开始矫正实验处理中带来的损失和变化,因而需要使目标物3-MCPD酯完全水解且目标物和内标物都没有损失的情况下进行定量分析,加之造成预处理时间长(16小时),定量分析灵敏度低(LOD=1100μg/kg,LOQ=3300μg/kg),导致日常分析效率低。
而本方法采用了结合态的酯作为内标,经同位素稀释后,能够完全避免预处理过程中的损失带来的结果上的差异。
此外,该文章所用PBA作为衍生化试剂,实际分析过程中,PBA会在水系中易产生三分子低聚体,这种低聚体会严重污染GC/MS系统,使得背景值大大提高,维护次数频繁,国外使用此衍生剂的文献或者标准中,通常采用PTV进样器减少这种污染,而这种进样器在我国的普及率非常低。
本发明人在结合了HFBI进行衍生化后,对GC/MS污染较小,且由于HFBI衍生化后特征离子碎片质量大、灵敏度高,致使整个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相比文献大大提高。
对比例2:
Colin G.等在2011年发表了《Single-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a method toquantify bound 2-chloropropane-1,3-diol and 3-chloropropane-1,2-diol infoodstuffs using acid catalysed transesterification,HFBI derivatisation andGC/MS detection》,该文章采用酸水解酯交换结合HFBI衍生化的预处理方法,运用GC/MS/MS进行了测定。但其预处理过程中净化方法采用了层析柱进行纯化脱水,其填柱步骤繁琐耗时,硅藻土消耗量大(多至40g),且层析柱难以高温烘烤易出现交叉污染,此外洗脱溶剂乙酸乙酯消耗量大(多至150mL),使得预处理成本高,且乙酸乙酯不在洗脱过程中3-MCPD酯的损失较大,导致最终灵敏度较低。且分析仪器采用的是GC/MS/MS进行分析,对仪器条件要求高,不适用于普通实验室分析。而本方法采用了一次性固相萃取小柱进行了纯化脱水,不仅装填时间短(每柱装填时间小于1分钟),能够避免交叉污染,且硅藻土用料少、有机溶剂用量少,大大降低了分析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完全可以在GC/MS上实现定量分析,不用受三重四级杆质谱所限。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样品预处理、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净化、衍生化和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均质的食用油溶解,然后加入四氢呋喃,并加入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涡旋混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均质的食用油0.1-0.2g溶解,然后加入1mL的四氢呋喃,并加入0.187-0.5μg 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涡旋混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包括以下步骤:混合物中加入0.5-1mL浓度为0.1%硫酸-甲醇溶液,于40-55℃下恒温、密闭反应0.5-2h,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pH为6-8,加入2mL浓度为20%硫酸钠水溶液,并用2mL正庚烷溶液萃取,弃去上层含有脂肪酸甲酯的有机相,得到含有3-MCPD的水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预处理
将均质的食用油0.1-0.2g在30-50℃溶解,然后加入1mL四氢呋喃,并加入0.187-0.5μg的d5-3-氯-1,2-丙二醇棕榈酸双酯,涡旋混匀;
2)酸催化酯交换、盐析、萃取
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1mL体积浓度为0.1%的硫酸-甲醇溶液,于40-55℃下恒温、密闭反应0.5-2h,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至pH为6-8,加入2mL体积浓度为20%硫酸钠水溶液,并用2mL正庚烷溶液萃取,弃去上层含有脂肪酸甲酯的有机相,得到含有3-MCPD的水相;
3)净化
向步骤2)得到的水相中倒入3-6g硅藻土,静置10分钟并使其充分分散,再全部倒入装有3-6g硅藻土的聚丙烯固相萃取柱,先用30mL正己烷溶液淋洗,弃去淋洗液,用30-90mL乙醚或甲基叔丁基醚洗脱,收集洗脱液,收集时间为15-40min,加入10g无水硫酸钠,用10mL正己烷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35-55℃下旋转蒸发浓缩至0.5mL,浓缩液用少量正己烷溶液润洗;
4)衍生化
将步骤3)得到的溶液于氮气下浓缩至1mL,用200μL气密针迅速加入七氟丁酰基咪唑40μL,密闭下于70℃下衍生化20min,冷却,加入3mL超纯水,充分涡旋混匀使下层液体澄清,下层水相弃除,上层有机相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静置,即得样品,备用;
5)仪器分析
将步骤4)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检测,仪器条件如下:
气相条件:
色谱柱: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升温程序:60℃保持1min,以2℃/min升至90℃,最后以45℃/min的速度升至290℃,保持10min。载气:高纯氦。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μL;
质谱条件:
四级杆质谱仪,电离模式:电子轰击源EI,70eV;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60℃;溶剂延迟时间:7min;扫描方式:选择离子扫描,定量离子253或289或453(3-MCPD),257或294或456(d5-3-MCPD),定性离子253、289、453(3-MCPD),257、294、456(d5-3-MCPD);
6)定量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校准曲线法,包括校准曲线的准备:以标准溶液与内标溶液的浓度比为X轴,峰面积比为Y轴绘制曲线,计算线性回归如下:
y=ax+b
确保线性关系良好(R2>0.99);
用下公式计算油样中3-MCPD酯的浓度(mg/kg):
c=[(A3-MCPD/A3-MCPD-d5)–b]×IS×1/a×1/W
其中:
c=油样中3-MCPD酯的浓度(以等同的游离态的3-MCPD表示,mg/kg油)
A3-MCPD=3-MCPD衍生物的峰面积
IS=内标物的绝对用量(纯度校正后,μg)
A3-MCPD-d5=3-MCPD-d5衍生物的峰面积
a=斜率
W=样品重量(g)
b=截距。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植物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溶解温度为30-50℃的食用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花生油、玉米油、棉子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米糠油、红花油、芝麻油、椰子油、核桃油、棕榈油、紫苏油及各类食用调和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溶解时的温度为30-50℃。
CN201410438232.5A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Active CN104237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8232.5A CN104237434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8232.5A CN104237434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7434A true CN104237434A (zh) 2014-12-24
CN104237434B CN104237434B (zh) 2016-01-20

Family

ID=52225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8232.5A Active CN104237434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743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194A (zh) * 2015-01-15 2015-05-06 武汉轻工大学 3-氯-1,2-丙二醇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
CN105259293A (zh) * 2015-11-13 2016-01-20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基于同位素质谱技术鉴别橄榄油产地的方法
CN106338552A (zh) * 2015-07-07 2017-01-18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油制品中的3-氯丙醇酯的方法
CN108732283A (zh) * 2018-05-04 2018-11-02 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玉米油中三氯丙醇的方法
CN108982705A (zh) * 2018-09-03 2018-12-11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氯丙醇脂肪酸酯的定量方法
CN109061000A (zh) * 2018-09-13 2018-12-2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衍生化处理植物油脂的混合液及其衍生化方法和应用
CN109254088A (zh) * 2018-06-14 2019-01-22 大连市食品检验所 一种测定调味品中3-氯-1,2-丙二醇的方法
CN110174479A (zh) * 2019-06-20 2019-08-27 劲牌有限公司 一种酒类产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10596256A (zh) * 2019-04-28 2019-12-20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福建省卫生检验检测中心) 一种同时检测食品中缩水甘油酯和氯丙醇酯的方法
CN111103277A (zh) * 2020-01-21 2020-05-05 滁州学院 一种氯丙醇敏感型气体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含有该传感器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9855A1 (en) * 2004-04-07 2005-10-27 Waters Investments Limite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enantiomers
CN103575833A (zh) * 2013-11-19 2014-02-12 江南大学 一种油脂中游离型及结合型3-氯-1,2-丙二醇检测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9855A1 (en) * 2004-04-07 2005-10-27 Waters Investments Limite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enantiomers
CN103575833A (zh) * 2013-11-19 2014-02-12 江南大学 一种油脂中游离型及结合型3-氯-1,2-丙二醇检测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ESSIA ERMACORA等: "Evaluation of an Improved Indirect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3-MCPD Esters Based on Acid Transesterification", 《J AM OIL CHEM SOC》, vol. 89, 29 July 2012 (2012-07-29), pages 211 - 217, XP035006892, DOI: doi:10.1007/s11746-011-1911-z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009.191-2006》", 14 September 2006, articl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009.191-2006 食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194B (zh) * 2015-01-15 2016-07-06 武汉轻工大学 3-氯-1,2-丙二醇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
CN104597194A (zh) * 2015-01-15 2015-05-06 武汉轻工大学 3-氯-1,2-丙二醇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
CN106338552A (zh) * 2015-07-07 2017-01-18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油制品中的3-氯丙醇酯的方法
CN106338552B (zh) * 2015-07-07 2018-10-16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油制品中的3-氯丙醇酯的方法
CN105259293A (zh) * 2015-11-13 2016-01-20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基于同位素质谱技术鉴别橄榄油产地的方法
CN108732283A (zh) * 2018-05-04 2018-11-02 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玉米油中三氯丙醇的方法
CN109254088A (zh) * 2018-06-14 2019-01-22 大连市食品检验所 一种测定调味品中3-氯-1,2-丙二醇的方法
CN108982705A (zh) * 2018-09-03 2018-12-11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氯丙醇脂肪酸酯的定量方法
CN108982705B (zh) * 2018-09-03 2021-07-06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氯丙醇脂肪酸酯的定量方法
CN109061000A (zh) * 2018-09-13 2018-12-2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衍生化处理植物油脂的混合液及其衍生化方法和应用
CN110596256A (zh) * 2019-04-28 2019-12-20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福建省卫生检验检测中心) 一种同时检测食品中缩水甘油酯和氯丙醇酯的方法
CN110174479A (zh) * 2019-06-20 2019-08-27 劲牌有限公司 一种酒类产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11103277A (zh) * 2020-01-21 2020-05-05 滁州学院 一种氯丙醇敏感型气体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含有该传感器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7434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7434B (zh) 一种检测食用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CN102749396B (zh) 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脂肪酸含量的方法
CN102841161B (zh) 一种水产品中辛基酚和壬基酚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
CN102507806B (zh) 一种固相微萃取装置及测定烟叶中挥发性有机酸的方法
Liu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atty acid esters of chloropropanols in edible oil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ith solid-support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CN106338552B (zh) 一种检测油制品中的3-氯丙醇酯的方法
CN103543224A (zh) 一种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CN105181839A (zh) 一种以多拉菌素为内标物使用液质联用仪检测羊肌肉组织中伊维菌素残留量的方法
CN103616466B (zh) 一种羧甲基赖氨酸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Guo et al. Determination of underivatized long chain fatty acids using HPLC with an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or
CN102955008B (zh) 一种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检测鳗鱼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
CN102944636B (zh) 蒸馏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
CN103575833B (zh) 一种油脂中游离型及结合型3-氯-1,2-丙二醇检测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CN112684089A (zh) 基于超高效合相色谱技术的保健食品中肉碱对映体拆分和测定方法
CN108051506A (zh) 一种快速测定鱼肝油中epa和dha含量的方法
CN101718764B (zh)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化妆品中多氯联苯残留的检测方法
CN105866269A (zh) 一种鱼油产品中脂肪酸的检测方法
CN1341855A (zh) 禽蛋中微量有机氯农药及多氯联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CN107677744B (zh) 一种动物组织细胞中形态汞的检测方法
CN104713962B (zh) 用于检测油脂制品中苯并(a)芘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检测油脂制品中苯并(a)芘的方法
CN105092744A (zh) 广金钱草总黄酮提取物的特征图谱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
CN103901140B (zh) 一种用于生物染毒后粪便中四溴双酚a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CN104849372A (zh) 果蔬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4849383A (zh) 快速溶剂萃取-凝胶色谱净化-lc/ms/ms结合测定蜂花粉中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方法
CN103389356A (zh) 饲料中聚醚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