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6333B - 印刷装置、印刷头控制装置以及印刷头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印刷头控制装置以及印刷头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6333B
CN104166333B CN201410205720.1A CN201410205720A CN104166333B CN 104166333 B CN104166333 B CN 104166333B CN 201410205720 A CN201410205720 A CN 201410205720A CN 104166333 B CN104166333 B CN 104166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lubricant
region
print head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57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6333A (zh
Inventor
桥本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66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6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6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63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94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atigue treatment of the photoconduct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11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lade; Details of cleaning blades, e.g. blade shape, layer for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41J2/2054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by the variation of dot disposition or characteristics, e.g. dot number density, dot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41J2/2056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by ink density chan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像担载体;印刷控制部,控制印刷头根据印刷数据并经由像担载体向印刷用的记录介质执行的印刷;判定部,根据基于印刷数据的覆盖率,判定是否应该向像担载体的表面供给润滑剂;以及润滑剂控制部,当由判定部判定为应向表面供给润滑剂时,控制润滑剂向表面的供给。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印刷头控制装置以及印刷头控制方法
本申请主张以2013年5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102788为基础的优先权,该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包含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印刷头控制装置以及印刷头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打印机等印刷装置中,周知一种将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直接或者经由中间转印介质转印在印刷输出用的记录介质上的方式。在这种方式的印刷装置中,在感光鼓或作为中间转印介质起作用的转印带那样的担载调色剂像的像担载体的表面上,在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之后有时也会有调色剂残留的情况发生。因此,在有的印刷装置中,具备通过与感光鼓或转印带的表面抵接的清洁刮板(cleaning blade)来除去残留调色剂的清洁机构。
在这种清洁机构中,当清洁刮板的前端部的调色剂通过伴随印刷处理在清洁刮板与抵接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减少时,存在引起前端部卷缩而破损、产生哔哔音等异音、调色剂挤过去的情况。因此,过去需要向清洁刮板的前端部供给调色剂来作为润滑剂,保护清洁刮板。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090134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即,通过向清洁刮板的前端部充分供给调色剂作为润滑剂,能够防止前端部的卷缩、劣化,防止异常音的产生,从而发挥清洁刮板安定的清洁性能。
但是,用于使感光鼓或中间转印带这样的像担载体的表面润滑所需的润滑剂的量根据印刷状况而变化。例如,在进行了覆盖率(coverage rate)高的印刷之后,使用的调色剂的量变多,残留在感光鼓或中间转印带这样的像担载体上的调色剂的量也变多,因此所需的润滑剂的量比进行了覆盖率低的印刷之后少即可。因此,当与印刷状况无关而一律使用相同量的润滑剂时,润滑剂的消耗量变多,印刷装置的运行成本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印刷头;像担载体;印刷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头根据印刷数据并经由所述像担载体向印刷用的记录介质执行的印刷;判定部,根据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覆盖率,判定是否应向所述像担载体的表面供给润滑剂;以及润滑剂控制部,当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应向所述表面供给所述润滑剂时,控制所述润滑剂向所述表面的供给。
并且,本发明的印刷头控制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印刷控制部,控制印刷头根据印刷数据并经由像担载体向印刷用的记录介质执行的印刷;判定部,根据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覆盖率,判定是否应向所述像担载体的表面供给润滑剂;以及润滑剂控制部,当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应向所述表面供给所述润滑剂时,控制所述润滑剂向所述表面的供给。
并且,本发明的印刷头控制方法的一个方式包含:印刷控制步骤,控制印刷头根据印刷数据并经由像担载体向印刷用的记录介质执行的印刷;判定步骤,根据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覆盖率,判定是否应向所述像担载体的表面供给润滑剂;以及润滑剂控制步骤,当由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应向所述表面供给所述润滑剂时,控制所述润滑剂向所述表面的供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和优点将在随后的描述中说明,并在后面的描述中更加清楚,或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被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各个要件或其组合来理解及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上面的概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相结合,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包含印刷头控制装置的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说明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图。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头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分割影像数据的多个区域的设定例的图。
图5是表示用于分割影像数据的多个区域的其他设定例的图。
图6是表示用于分割影像数据的多个区域的其他设定例的图。
图7是表示对应于覆盖率的喷出行数以及喷出点数的设定例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生成喷出图案的扫描行单位的输出图像的例的图。
图9是表示根据喷出图案而喷出到感光鼓上是润滑用调色剂的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头控制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覆盖率的计算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对图中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的,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区域技术人员能够将下述的各结构要素置换为均等的各结构要素,但这样所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将省略有关不重要的公知的技术事项的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含印刷头控制装置的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以下,以电子照片式的二次转印方式的串联(tandem)型彩色打印机作为印刷装置1为例进行说明。印刷装置1具备图像形成部2、中间转印部3、供纸部4和定影部5。
图像形成部2具有将4个图像形成单元7(7k、7c、7m、7y)串联设置的结构。该4个图像形成单元7中的上游侧(图1的右侧)的3个图像形成单元7c、7m、7y分别形成基于减法混色的三原色即青绿色(C)、品红(M)、黄色(Y)的彩色调色剂的彩色图像。另一方面,下游侧(图1的左侧)的图像形成单元7k主要形成基于图案(包含文字、记号)及图像的黑暗部分等所使用的黑色(K)调色剂的单色图像。
各图像形成单元7在最下部具备感光鼓8。该感光鼓8的周面例如由有机光导电性材料构成,在其表面担载用于经由后述的转印带13而转印到从供纸部4供给的作为印刷用的记录介质的印刷用纸上的调色剂像。
各图像形成单元7进一步以围绕感光鼓8的周围的方式具备:使感光鼓8的表面带电的带电器9、将基于请求印刷的印刷数据的图像光在感光鼓8上曝光的印刷头10、以及通过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将由印刷头10的曝光而形成在感光鼓8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辊11。
这里,印刷头10具备LED阵列,由很多个微小尺寸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沿主扫描方向(感光鼓8的轴方向)在直线上排列而成。该LED元件基于印刷数据在个别的驱动定时驱动,对通过来自LED元件的光照射而均匀带电的感光鼓8曝光,并使感光鼓8的表面的电荷放电。由此,与曝光像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8上,通过由显影辊11根据静电力而吸附的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从而进行像的可视化。
而且,各图像形成单元7具有作为感光鼓8的清洁机构起作用的感光体清洁器12。该感光体清洁器12具有清洁刮板,该清洁刮板以与旋转驱动的感光鼓8的表面抵接的方式沿着感光鼓8的主扫描方向配置,通过清洁刮板将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转印带13之后的残留调色剂等附着物扒拢除去。
另外,图1中仅对黑色(K)用的图像形成单元7k的结构标注了符号,各图像形成单元7除了调色剂容器所收纳的调色剂的颜色不同之外具有相同的结构。
中间转印部3具备:在印刷装置1的内部的大致中央,从图1的左右的大致端部到端部延伸为扁平的环状的无端状的转印带13;架挂该转印带13并使转印带13沿图1的逆时针方向循环移动的驱动辊14;与4个图像形成单元7k、7c、7m、7y对应的4个一次转印辊15;以及配设为经由转印带13与驱动辊14压接的二次转印辊16。
一次转印辊15由用于经由转印带13按压感光鼓8的下部周面的导电性发泡海绵构成,为了将感光鼓8上显影的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像形成为合成图像而将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带13上。
转印带13通过一次转印辊15将从感光鼓8一次转印来的调色剂像担载到其表面上,并为了向由供纸部4供给的作为印刷用的记录介质的印刷用纸进行二次转印,而移动搬送到二次转印辊16的位置。二次转印辊16将移动搬送到二次转印辊16的位置的转印带13上的调色剂像向从供纸部4搬送来的印刷用纸上进行二次转印。
而且,中间转印部3具备作为转印带13的清洁机构起作用的转印带清洁器17。该转印带清洁器17具有清洁刮板,该清洁刮板以与循环移动的转印带13的表面抵接的方式沿着与转印带13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配置,通过清洁刮板将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印刷用纸上之后的残留调色剂等附着物扒拢除去。
供纸部4是用于收容供印刷输出的印刷用纸等记录介质(以下,称为印刷用纸)的收容部件。供纸部4所收容的印刷用纸在印刷输出时依次通过搬送辊搬送到二次转印的位置,在其表面上转印被请求输出的调色剂像。
定影部5配置在二次转印辊15的下游(图1中的上方)。定影部5具备内置有加热器的加热辊、和与该加热辊压接的加压辊,对二次转印后的印刷用纸的调色剂像进行热定影。调色剂像热定影后的印刷用纸被排出到排扺盘。
接着,参照图2对印刷装置1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具备:接口控制辊(以下,用I/F(Interface)控制辊表示)20、和引擎控制部30,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以及USB(Universal Serial Bus)与PC(PersonalComputer)及打印机服务器等的主机设备50相互连接。
在PC中,当例如用户通过应用进行印刷对象的印刷指示时,PC将印刷对象的印刷数据变换为指令数据,暂时保存在假脱机程序(spooler)中。PC和印刷装置1由USB连接的情况下,假脱机程序中保存的指令数据从假脱机程序直接发送给印刷装置1。另一方面,在经由与PC通过网络连接的打印机服务器而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在PC中被保存在假脱机程序中的指令数据被传送给打印机服务器内的假脱机程序,并从打印机服务器内的假脱机程序发送给印刷装置1。
I/F控制辊20具备:接收控制部21、ROM(Read Only Memory)22、字体ROM23、显示控制部24、影像I/F控制部25、存储器26(标准RAM(Random Access Memory)26a以及扩展RAM26b)、压缩/解压缩控制部27、和MPU(Micro Processing Unit)28。
接收控制部21接收来自主机设备50的指令数据,并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访问)传送给作为接收缓存起作用的存储器26。被传送给存储器26并由其保存的指令数据根据MPU28的控制而被解析,变换为影像数据(位图数据),并被描绘在存储器26的描绘区域中。
当影像数据的描绘完成了1页时,影像I/F控制部25向引擎控制部30指定印刷的开始。于是,描绘区域的影像数据由压缩/解压缩控制部27进行压缩以及解压缩,并与来自引擎控制部30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同步地按照每一个扫描行从影像I/F控制部25向引擎控制部30进行DMA传送。
并且,影像I/F控制部25还进行供纸口的选择及解析度的指定等所谓的引擎的指定、以及干扰等的引擎状态的接收。接收到的引擎状态由接收控制部21通知给主机设备50。
显示控制部24将各种图案(包含文字及记号)和图像例如显示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等的显示面板上。显示控制部24将表示例如印刷装置1的状态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并将调色剂、印刷用纸的残量、干扰等这样的印刷装置1的状态通报给用户。
MPU28经由系统总线与I/F控制辊20的各部连接,控制各部的动作。MPU28在将存储器26用作工作存储器的同时,读出并适当执行存储在ROM22中的控制程序及存储在字体ROM23中的打印机字体等。
另一方面,引擎控制部30具备:印刷头控制装置100、马达控制部31、MPU32、定影控制部33、和高圧控制部34。
马达控制部31向多个主马达41输出驱动信号并使主马达41旋转,并使印刷用纸从供纸部4开始搬送。并且,当印刷用纸的前端到达图像能够形成的位置上时,马达控制部31将该情况通知给I/F控制辊20。
并且,引擎控制部30控制供纸螺线管及待机联轴器等各种负载42的驱动。此外,引擎控制部30还取得基于各种传感器43的检测信号,并使其反映到印刷头10及主马达41的控制中,该各种传感器43用于检测印刷用纸的有无、印刷用纸的尺寸、盘的开闭等。
MPU32从配设在上述定影部5上的定影热敏电阻44取得未图示的定影辊的检测温度的信息,定影控制部33在参照所取得的检测温度的同时,向配设在定影辊上的定影加热器45输出温度控制信号。而且,高圧控制部34向高圧部46输出高電圧控制信号。
印刷头控制装置100作为印刷控制部对4个颜色的调色剂用的图像形成单元7(7k、7c、7m、7y)各自具有的印刷头10进行控制,并执行所请求的印刷处理。具体来说,当被请求向印刷用纸输出时,印刷头控制装置100通过在控制扫描行的定时的同时将应当输出的影像数据发送给印刷头10并在感光鼓8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此执行对应于请求的印刷输出处理。
而且,印刷头控制装置100作为润滑剂控制部执行作为润滑剂的调色剂(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处理,该润滑剂减轻清洁刮板朝向印刷输出时作为像担载体起作用的感光鼓8和转印带13各自的表面的、该清洁刮板的抵接部上产生的摩擦,并保护清洁刮板。具体来说,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在未执行对印刷用纸的印刷输出处理的定时控制印刷头10,在感光鼓8上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向像担载体的表面供给润滑用调色剂,而向清洁刮板的抵接部提供润滑用调色剂。
参照图3,进一步详细说明印刷头控制装置100的结构。
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具备:影像I/F控制部101、影像RAM102、基本定时生成部103、PUI/F部104、和印刷头I/F控制部110,这些各部经由CPU总线而相互连接。
影像I/F控制部101在与上述I/F控制辊20之间进行垂直同步信号(VH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影像数据(Video[3:0])、以及影像时钟信号(VCLK)的交接。例如,影像I/F控制部101对I/F控制辊20输出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于是,根据该输出,I/F控制辊20与影像时钟信号同步地将与解析度对应的规定的点数的影像数据发送给影像I/F控制部101。
影像I/F控制部101与影像RAM102连接,将从I/F控制辊20接收到的影像数据存储到影像RAM102中,并根据点图案生成部111的请求依次将影像数据传送给点图案生成部111。
基本定时生成部103根据预先设定的信息将应印刷的影像数据沿副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割,按照每个颜色生成与印刷头10的生产量对应的基本定时。根据该各种定时信号,生成上述水平同步信号以及后述的点时钟信号(DCLK)等信号。
CPUI/F控制部104进行地址解码以及各模块的寄存器组以及I/O端口的读/写。并且,CPUI/F控制部104从印刷头10内的印刷头信息ROM10a取得用于印刷头10的控制的各种信息。
印刷头I/F控制部110具备:点图案生成部111、印刷头数据送信部112、印刷头控制信号生成部113、选通脉冲信号生成部114、点计数器部115、喷出控制部116和喷出图案生成部117。
点图案生成部111根据灰度值将从影像I/F控制部101提供的影像数据的各点(各像素)展开为多个微像素,生成点图案数据。
所谓微像素,是为了表现颜色的浓淡而将1个像素进一步细分的单位。例如,在将各个颜色的浓淡用4个灰度表现的情况下,影像数据的各像素沿副扫描方向被分割为3个微像素。这时,点图案生成部111以如下方式生成点图案数据,即,对影像数据具有的像素中的灰度值为3的像素、即以最大浓度进行印刷的像素,向全部3个微像素涂覆调色剂,对灰度值为2的像素,向2个微像素涂覆调色剂,对灰度值为1的像素,向1个微像素涂覆调色剂,对灰度值为0的像素、即对不进行印刷的像素,不向全部3个微像素涂覆调色剂。
印刷头数据送信部112根据印刷头控制信号生成部113的点时钟信号的指示将点图案生成部111生成的点图案数据依次向印刷头10传送。
印刷头控制信号生成部113根据由基本定时生成部103生成的各种定时信号,生成水平同步信号、点时钟信号等印刷头控制信号。
选通脉冲信号生成部114为了执行基于由点图案生成部111生成的点图案数据的印刷,生成用于指示印刷头10的曝光定时的选通脉冲信号(STROBE-N)。印刷头10通过根据该选通脉冲信号在规定时间的期间内对印刷头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鼓8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例如,在将1个像素沿副扫描方向分割为2个而生成点图案数据的情况下,为了形成1点长的扫描行的图像而需要相对于副扫描方向错开2次时期地进行曝光,因此选通脉冲信号生成部114生成与子行(1/2)和子行(2/2)这两种定时对应的选通脉冲信号。同样,在将1个像素沿副扫描方向分割为3个来生成点图案数据的情况下,选通脉冲信号生成部114生成与子行(1/3)、子行(2/3)、子行(3/3)这3种定时对应的选通脉冲信号。
点计数器部115根据微像素单位、即灰度值单位对从影像I/F控制部101接收到的影像数据的按颜色分的印刷总点数进行计数。即,当从影像I/F控制部101接收影像数据时,点计数器部115将接收到的影像数据的灰度值针对各个颜色依次加入到行计数器中,并按照每个扫描行进行计数。而且,当1行的处理结束时,使计数值1行与水平同步信号(HSYNC)同步地加入到页计数器中,由此对影像数据中的按颜色分的灰度值进行累积。
进一步详细来说,点计数器部115包含计数器A~计数器E这5个计数器,并按照颜色对影像数据内的5个区域A~区域E各自的印刷总点数进行计数。
如图4~图6所示,例如设定为将印刷头10的输出宽度的内侧分割为5个区域,即,区域A~区域E。即,点计数器部115当从影像I/F控制部101接收作为印刷输出的对象的影像数据时,通过被设定为与基于印刷头10的影像数据的扫描行方向正交的边界,将接收到的影像数据分割到5个区域中,即,区域A~区域E。以下,参照图4~图6对区域A~区域E的设定进行说明。另外,点计数器部115作为分割部起作用。
在图4~图6中,分别将印刷头10的输出宽度划分为能够印刷区域和非印刷区域。所谓能够印刷区域是能够执行所指示的印刷的区域,与作为影像数据的输出目的地的印刷用纸的横向宽度相当。另一方面,所谓非印刷区域,是印刷头10的输出宽度之中的能够印刷区域以外的部分,由于是印刷用纸的横向宽度的外侧,所以相当于不能输出影像数据的区域。
例如图4表示如下情况:横向宽度为7008点(例如A4尺寸)的印刷用纸被设定为X修正值为0,即印刷用纸被设定为位于印刷头10的输出宽度的中央时设定区域A~区域E的情况。该情况下,与印刷用纸的横向宽度相当的7008点的能够印刷区域被设定在输出宽度的中央,并且80点的非印刷区域设定在输出宽度内的左右的端部。
该能够印刷区域进一步被划分为印刷区域和留白区域。所谓留白区域是印刷用纸的横向宽度中的、被预先设定为不进行印刷输出的区域的区域,图4的例子中,共同设定了120点的左留白区域和右留白区域。另一方面,所谓印刷区域是能够印刷区域中的除了留白区域的区域,是点图案生成部111生成的点图案数据实际被印刷的区域。图4的例子中,将遍及6768点的区域设定为印刷区域。
这样,在印刷头10的输出宽度内沿主扫描方向划分的区域之中,点计数器部115将图4中合并了左侧的非印刷区域和左留白区域的200点的区域设定为区域A,将印刷区域三等分后的2256点的区域分别设定为区域B、区域C、区域D,将合并了右侧的非印刷区域和右留白区域的200点的区域设定为区域E。
另一方面,图5表示如下情况:将应印刷输出的印刷用纸的位置从印刷头10的输出宽度的中央错开配置时设定区域A~区域E的情况。具体来说,图5中表示了如下情况:X修正值被设定为-80点,将应印刷输出的印刷用纸靠近印刷头10的输出宽度的左端而配置时的情况。
图5的情况下,由于印刷用纸靠近输出宽度的左端,所以在左侧不存在非印刷区域,160点的非印刷区域仅出现在输出宽度内的右端部。因此,点计数器部115仅将左留白区域的120点的区域设定为区域A,将合并了形成在右端部的非印刷区域和右留白区域的280点的区域设定为区域E。另外,区域B~区域D与图4同样,通过将印刷区域三等分而被设定。
而且,图6表示如下情况:在应印刷输出的印刷用纸的尺寸(横向宽度为3484点、例如A5尺寸)比图4以及图5的印刷用纸的尺寸小时设定区域A~区域E的情况。
图6中,由于印刷用纸的尺寸小,遍及1842点的较大的非印刷区域出现在印刷头10的输出宽度内的左右。因此,点计数器部115将合并了非印刷区域和留白区域的1962点的区域分别设定为区域A以及区域E,将印刷区域三等分后的1081点或1082点的区域分别设定为区域B~区域D。
这样,点计数器部115当接收作为印刷输出的对象的影像数据时,取得作为输出目的地的印刷用纸的尺寸的信息和X修正值的信息,并根据取得的信息在接收到的影像数据内设定非印刷区域、留白区域、印刷区域。而且,点计数器部115根据设定的非印刷区域、留白区域、印刷区域,将接收的影像数据分割到5个区域A~区域E中。通过区分合并了非印刷区域和留白区域的区域(区域A、区域E)、印刷区域(区域B、区域C、区域D),能够提高按每个区域执行的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效率。
当将影像数据分割到5个区域时,点计数器部115根据由计数器控制部生成的使能信号来切换区域A~区域E中的应计数的区域,按照各个颜色,并按灰度值单位对影像数据内的区域A~区域E各自的印刷总点数进行计数,并计算与各区域以及各个颜色有关的灰度值的合计值。另外,点计数器部115作为计数部起作用。
回到图3的说明中,印刷头I/F控制部110具有的喷出控制部116具备覆盖率计算部116a和喷出判定部116b,控制作为感光鼓8以及转印带13的润滑剂而供给的调色剂的量。
覆盖率计算部116a从点计数器部115读出在区域A~区域E各自中计数得到的按颜色分的灰度值的合计值,并按照各个区域且按照各个颜色计算覆盖率。另外,覆盖率计算部116a作为计算部起作用。所谓覆盖率,是表示各区域中的印刷的密度(调色剂像的密度)的指标。例如,遍及区域全体印刷时(所谓的全面印刷(solid printing)时)的覆盖率是100%,全部不印刷的区域的覆盖率是0%。覆盖率具体是按照以下的式子得出的,即通过将各区域的印刷总点数用各区域的总点数去除而得到。
覆盖率=印刷总点数/区域的总点数
这里,各区域的总点数是根据各区域的尺寸和解析度而确定的区域全体所具有的点数。例如,横向宽度是2256点(相当于图4所示的区域B~区域D中的各个区域),纵宽度是4964点的区域的总点数为11198784(=2256×4964)。另一方面,印刷总点数是将该区域中点计数器部115计数得到的灰度值的合计值用对每1个像素设定的最大灰度数减1得到的值(4个灰度时为3)去除而获得的。例如,当用N个灰度表现各个颜色的浓淡时,印刷总点数用以下的式子表示。
印刷总点数=灰度值的合计值/(N-1)
喷出判定部116b根据由覆盖率计算部116a计算出的覆盖率,判定是否应该将润滑用调色剂向担载调色剂像的像担载体即感光鼓8和转印带13供给。另外,喷出判定部116b作为判定部起作用。因此,喷出判定部116b对由覆盖率计算部116a计算的覆盖率和预先设定在阈值寄存器中的覆盖率的阈值进行比较,按照各个颜色来对区域A~区域E分别判定覆盖率是否小于阈值。而且,喷出控制部116b以喷出与覆盖率被判定为小于阈值的区域对应的颜色的润滑用调色剂的方式,将喷出ON信号发送给喷出图案生成部117。
喷出图案生成部117从喷出判定部116b接收喷出ON信号时,根据覆盖率计算部116a计算出的覆盖率,按照喷出行数来决定润滑用调色剂的喷出量,并生成喷出所决定的喷出行数的调色剂时的喷出图案。例如,喷出图案生成部117将区域A~区域E各自的喷出图案生成为图案A~图案E。另外,喷出图案生成部117作为生成部起作用。
图7表示在横向宽度为2256点而纵宽度为4964点的区域中,与根据印刷点数计算出的覆盖率对应的喷出行数以及对应的喷出点数的设定例。当由喷出判定部116b判定为某个区域的某个颜色的覆盖率小于作为阈值的7%时,喷出图案生成部117例如根据图7所示的对应关系决定喷出行数,以使覆盖率越小则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量就越多。另外,这样的覆盖率与喷出行数的对应关系被预先存储在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内的喷出行数寄存器中。
具体来说,由于考虑到在覆盖率虽然小于7%但还是比较大的情况下,印刷后的残留调色剂的量比较多,所以喷出图案生成部117限制喷出行数。由此,限制用作润滑剂的调色剂的消耗量。另一方面,由于考虑到当覆盖率变小时,印刷后的残留调色剂的量变少,所以喷出图案生成部117增大喷出行数,提高用作润滑剂的调色剂的消耗量。例如,当某个区域的覆盖率为0,即印刷总点数为0时,喷出图案生成部117将调色剂向该区域的喷出行数设定为最大数即256。
喷出图案生成部117对区域A~区域E中的各个区域、且对4个颜色的调色剂中的各个调色剂分别执行这样的润滑用调色剂的喷出行数的决定处理。即,对区域A~区域E中的覆盖率越小的区域,向与该区域对应的感光鼓8上的区域供给的润滑用调色剂的量就越多,因此,能够有效率地供给润滑用调色剂。
当这样决定喷出行数时,喷出图案生成部117按照每个区域并按照每个颜色生成喷出图案,该喷出图案是将与决定的行数相当的量的润滑用调色剂向作为像担载体的感光鼓8和转印带13的表面喷出时的喷出图案。
图8通过基于印刷头10的每个扫描行的输出图像和其覆盖率来表示喷出图案生成部117的喷出图案的设定例。喷出图案生成部117从例如图8所示的多个输出图像中选择并生成喷出图案。另外,这种喷出图案被预先存储在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内的喷出图案寄存器中。
进一步详细来说,喷出图案生成部117以如下方式生成喷出图案,即,在感光鼓8上预先设定的能够喷出润滑用调色剂的区域中,为了尽可能没有遗漏地涂覆润滑用调色剂,使能够喷出的区域的尺寸越大则每个扫描行的润滑用调色剂的喷出量就越小。
因此,为了将与决定的喷出行数相当的量的润滑用调色剂收纳在预先设定的能够喷出区域中,喷出图案生成部117从图8所示的输出图像的候选中确定满足以下式子的输出图像,即,每个扫描行的覆盖率达到将喷出行数用能够喷出区域的行数去除而得到的值以上的输出图像。
输出图像的覆盖率≧喷出行数/能够喷出区域的行数
而且,为了使润滑用调色剂在能够喷出区域中尽可能均匀分布,喷出图案生成部117将所确定出的输出图像中每个扫描行的覆盖率最小的输出图像选择为构成喷出图案的输出图像。
图9表示根据由喷出图案生成部117生成的喷出图案向感光鼓8上喷出的润滑用调色剂的示例。图9作为一例表示了在具有2256点的横向宽度的图4所示的区域B中,在向印刷用纸输出的2个调色剂像1以及调色剂像2所形成于的区域之间设定了512行的能够喷出区域的情况。例如图9的例子所示,喷出图案生成部117以如下方式生成根据覆盖率而决定的喷出行数达到256行的喷出图案,即,以通过将图8所示的每1行的覆盖率为50%的第4和第5的输出图像组合而将长度收纳在512行的能够喷出区域中的方式,生成上述256行的喷出图案。并且,这样,通过将具有同一覆盖率的多个喷出图案组合,能够减少当一个喷出图案连续时所产生的感光鼓8的存储器现象(烧粘)。
参照图10所示的流程图对如上所述的印刷头控制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10所示的流程图中,印刷头控制装置100通过判别影像I/F控制部101是否从I/F控制辊20接收到应与影像时钟信号同步地印刷输出的影像数据,来判别是否有向印刷用纸印刷输出的请求(步骤S1)。
在未请求印刷输出的情况下(步骤S1;否),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待机直到在步骤S1中有请求印刷输出。
当请求印刷输出时(步骤S1;是),印刷头控制装置100根据请求控制4个颜色的调色剂用的图像形成单元7(7k、7c、7m、7y)各自具有的印刷头10,并向由供纸部4供给的印刷用纸进行输出(步骤S2)。即,点图案生成部111根据接收到的影像数据生成点图案数据,并将生成的点图案数据与点时钟信号同步地从印刷头数据控制部112依次向印刷头10传送。
在进行向印刷用纸的输出时,另一方面,印刷头控制装置100计算该印刷输出的覆盖率(步骤S3)。参照图11的流程图说明覆盖率的计算处理的具体内容。
在图11的流程图中,点计数器部115取得印刷输出时的印刷用纸的尺寸和X修正值(步骤S31),将接收到的影像数据分割到多个区域(步骤S32)。例如,如上述的图4~图6所示,印刷头控制装置100根据印刷用纸的尺寸和X修正值设定非印刷区域、留白区域、印刷区域,并将影像数据分割到5个区域A~区域E。
当将影像数据分割到多个区域时,对点计数器部115分割的区域各自的按颜色分的印刷总点数进行计数,根据计数得到的印刷总点数,覆盖率计算部116a按照每个颜色计算在各区域中的覆盖率(步骤S33)。然后,结束图11所示的覆盖率的计算处理。
返回到图10的流程图中,当计算印刷输出时的覆盖率时,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判定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定时是否到来了(步骤S4)。
所谓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定时,是为了保护清洁刮板而设定的应向感光鼓8和转印带13供给润滑用调色剂的定时。作为该供给定时,例如设定向印刷用纸的输出处理每当进行1页或者几页时的向印刷用纸的输出处理的间歇的定时,以使向印刷用纸输出的调色剂像和润滑用调色剂在感光鼓8上不重合。
当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定时到来时(步骤S4;是),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向感光鼓8和转印带13供给润滑用调色剂(步骤S5)。参照图12的流程图对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处理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在图12的流程图中,喷出判定部116b选择1个覆盖率(步骤S51),该覆盖率是对分割的多个区域的各个区域按照每个颜色计算出的覆盖率,判定所选择的覆盖率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该阈值被预先设定为用于供给润滑用调色剂的基准值(步骤S52)。
选择的覆盖率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52;是),喷出图案生成部117决定被判定为是该覆盖率的区域中的相应颜色的润滑用调色剂用于喷出到感光鼓8上的喷出行数(步骤S53)。即,印刷头控制装置100根据上述图7所示的对应关系,以覆盖率越小则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量就越多的方式决定润滑用调色剂的喷出行数。
当决定润滑用调色剂的喷出行数时,喷出图案生成部117生成喷出所决定的喷出行数的润滑用调色剂时的喷出图案(步骤S54)。即,喷出图案生成部117以使所决定的喷出行数的润滑用调色剂收纳在感光鼓8上的能够喷出区域中的方式,从上述图8所示的喷出图案的中选择并生成喷出图案。
另一方面,在选择的覆盖率小于阈值时(步骤S52;否),不执行喷出图案生成部117的步骤S53和S54的处理。即,为了限制润滑用调色剂的消耗量,印刷头控制装置100不执行覆盖率被判定为阈值以上的区域中的相应颜色的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处理。
当执行步骤S52~S54中选择的覆盖率的处理时,喷出判定部116a判定全部区域中的全部颜色的覆盖率的判定是否结束(步骤S55)。
如果全部区域的全部颜色的覆盖率的判定未结束(步骤S55;否),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51中从对多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按照各个颜色计算的覆盖率之中选择另外1个覆盖率,对选择出的覆盖率执行步骤S52~S54的处理。这样,印刷头控制装置100执行全部区域的全部颜色的覆盖率的判定处理,并反复步骤S51~S54的处理,直到针对覆盖率被判定为小于阈值的全部区域中的相应颜色的喷出图案的生成结束。
当最终全部区域的全部颜色的覆盖率的判定结束时(步骤S55;是),印刷头控制装置100根据生成的喷出图案供给润滑用调色剂(步骤S56)。然后,图12所示的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处理结束。
返回到图10的流程图中,当供给润滑用调色剂时,或者在步骤S4中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定时未到来的情况下(步骤S4;否),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判定所请求的印刷输出是否结束(步骤S6)。
当所请求的印刷输出未结束时(步骤S6;否),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再次执行步骤S2~S5的处理,直到所请求的印刷输出结束。另一方面,当所请求的印刷输出结束时(步骤S6;是),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待机直到步骤S1中受理了新的印刷输出的请求。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头控制装置100计算印刷输出时的覆盖率,并根据计算出的覆盖率,控制为了保护设置在感光鼓8及转印带13上的清洁刮板而供给的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量。结果是,在通过防止作为润滑剂起作用的调色剂的不需要的喷出而抑制印刷装置1的运行成本的同时,能够向所需的部分效率良好地供给润滑用调色剂。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自由组合。并且,上述实施方式是一个例子,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限于此。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多种应用,所有实施方式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感光鼓8和转印带13上都设置清洁刮板。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印刷头控制装置100对感光鼓8和转印带13中都供给润滑用调色剂。但是,本发明中,也可以仅在感光鼓8和转印带13中的某一方上设置清洁刮板,作为印刷头控制装置100的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目的地的部件可以是感光鼓8和转印带13中的某一方。将感光鼓8和转印带13中的哪一方作为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目的地,例如可以通过切换一次转印偏压的开启和关断来切换一次转印辊15的一次转印的执行和停止,由此进行控制。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1是具有与青绿色(C)、品红(M)、黄色(Y)、黑色(K)的4个颜色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7(7k、7c、7m、7y)的彩色打印机。因此,上述实施方式是印刷头控制装置100按照颜色来计算覆盖率,根据按照颜色的覆盖率来按照每个颜色控制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量。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具有仅与1个颜色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的单色打印机。单色打印机中,由于不需要按照每个颜色控制润滑用调色剂的供给量,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获得上述效果。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由点计数器部115计算灰度值的合计值,而设定区域A~区域E的这5个区域。但是,本发明中不限于此,怎么设定区域都可以。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印刷区域三等分而设定了区域B~区域D,但考虑到印刷用纸的特征,也可以设定为将覆盖率被预计较高的区域进一步细分。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将覆盖率的阈值设定为例如7%时,对各区域以及各个颜色设定了一定的阈值,但覆盖率的阈值也可以按照每个区域并按照每个颜色设定。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护清洁刮板的润滑剂,使用了调色剂(润滑用调色剂),但润滑剂不限于调色剂(润滑用调色剂),也可以使用其他润滑剂。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包含与请求范围中记载的发明均等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印刷装置,具备:
印刷头;
像担载体;
印刷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头根据印刷数据并经由所述像担载体向印刷用的记录介质执行的印刷;
判定部,根据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覆盖率,判定是否应向所述像担载体的表面供给润滑剂;
润滑剂控制部,当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应向所述表面供给所述润滑剂时,控制所述润滑剂向所述表面的供给;以及
生成部,生成所述润滑剂向所述像担载体的所述表面的喷出图案,
当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应向所述表面供给所述润滑剂时,
所述润滑剂控制部控制所述润滑剂的供给,以便使所述印刷头按照由所述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喷出图案将所述润滑剂向所述像担载体的所述表面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所述润滑剂控制部以所述覆盖率越高则向所述表面供给的所述润滑剂的量就越多的方式,控制所述润滑剂的供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还具备:
计算部,计算所述印刷数据的所述覆盖率;以及
分割部,通过与所述印刷头的扫描行的方向正交的边界而将所述印刷数据分割为与多个区域分别对应,
所述计算部对所述多个区域分别计算所述覆盖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还具备计数部,该计数部对与所述多个区域分别对应而被分割得到的所述印刷数据各自的各印刷点数进行计数,
所述计算部通过将所述计数部计数得到的所述各印刷点数用所述多个区域各自的点数去除,由此对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一个计算所述覆盖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所述分割部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和与所述扫描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设定位置来设定非印刷区域、留白区域和印刷区域,并将所设定的该印刷区域作为所述多个区域来分割所述印刷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所述生成部以所述润滑剂在所述像担载体上的能够喷出区域越大则所述印刷头的每个扫描行的所述润滑剂的喷出量就越小的方式,生成所述喷出图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所述润滑剂控制部在所述印刷控制部不进行所述印刷时控制所述印刷头,并控制所述润滑剂向所述表面的供给。
8.一种印刷头控制装置,具备:
印刷控制部,控制印刷头根据印刷数据并经由像担载体向印刷用的记录介质执行的印刷;
判定部,根据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覆盖率,判定是否应向所述像担载体的表面供给润滑剂;
润滑剂控制部,当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应向所述表面供给所述润滑剂时,控制所述润滑剂向所述表面的供给;以及
生成部,生成所述润滑剂向所述像担载体的所述表面的喷出图案,
当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应向所述表面供给所述润滑剂时,
所述润滑剂控制部控制所述润滑剂的供给,以便使所述印刷头按照由所述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喷出图案将所述润滑剂向所述像担载体的所述表面喷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头控制装置,所述润滑剂控制部以所述覆盖率越高则向所述表面供给的所述润滑剂的量就越多的方式,控制所述润滑剂的供给。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头控制装置,还具备:
计算部,计算所述印刷数据的所述覆盖率;以及
分割部,通过与所述印刷头的扫描行的方向正交的边界而将所述印刷数据分割为与多个区域分别对应,
所述计算部对所述多个区域分别计算所述覆盖率。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头控制装置,所述润滑剂控制部在所述印刷控制部不进行所述印刷时控制所述印刷头,并控制所述润滑剂向所述表面的供给。
12.一种印刷头控制方法,包含:
印刷控制步骤,控制印刷头根据印刷数据并经由像担载体向印刷用的记录介质执行的印刷;
判定步骤,根据基于所述印刷数据的覆盖率,判定是否应向所述像担载体的表面供给润滑剂;
润滑剂控制步骤,当由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应向所述表面供给所述润滑剂时,控制所述润滑剂向所述表面的供给;以及
生成步骤,生成所述润滑剂向所述像担载体的所述表面的喷出图案,
当由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应向所述表面供给所述润滑剂时,
在所述润滑剂控制步骤中控制所述润滑剂的供给,以便使所述印刷头按照由所述生成步骤生成的所述喷出图案将所述润滑剂向所述像担载体的所述表面喷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刷头控制方法,所述润滑剂控制步骤中,以所述覆盖率越高则向所述表面供给的所述润滑剂的量就越多的方式,控制所述润滑剂的供给。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刷头控制方法,还包含:
计算步骤,计算所述印刷数据的所述覆盖率;以及
分割步骤,通过与所述印刷头的扫描行的方向正交的边界而将所述印刷数据分割为与多个区域分别对应,
在所述计算步骤中,对所述多个区域分别计算所述覆盖率。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刷头控制方法,在所述润滑剂控制步骤中,在所述印刷控制步骤不进行所述印刷时控制所述印刷头,并控制所述润滑剂向所述表面的供给。
CN201410205720.1A 2013-05-15 2014-05-15 印刷装置、印刷头控制装置以及印刷头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63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2788 2013-05-15
JP2013102788A JP5928409B2 (ja) 2013-05-15 2013-05-15 印刷装置および潤滑剤供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6333A CN104166333A (zh) 2014-11-26
CN104166333B true CN104166333B (zh) 2017-04-12

Family

ID=51895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572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66333B (zh) 2013-05-15 2014-05-15 印刷装置、印刷头控制装置以及印刷头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91998B2 (zh)
JP (1) JP5928409B2 (zh)
CN (1) CN1041663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0595B2 (ja) * 2014-10-29 2017-07-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388404B2 (ja) * 2014-12-25 2018-09-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分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485138B2 (ja) * 2015-03-13 2019-03-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書込み処理装置、書込み処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68117B2 (ja) * 2015-08-07 2019-02-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988109B2 (ja) * 2016-03-31 2022-01-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36333B2 (ja) * 2016-04-22 2021-0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185240B2 (en) * 2016-08-02 2019-0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torage of cleaning blade contact pressure
JP6817785B2 (ja) * 2016-11-02 2021-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120324B2 (en) * 2016-12-07 2018-11-0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Lubricant metering for photoconductor in imaging device
JP6769398B2 (ja) * 2017-06-15 2020-10-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831120B2 (en) * 2017-09-26 2020-1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69635B2 (ja) * 2017-10-20 2022-05-1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24248A (ja) 2018-08-06 2020-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52347A (ja) * 2020-09-23 202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470220B1 (en) 2021-03-26 2022-10-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system including lateral translations to reduce burn-in artifacts
US11470221B1 (en) 2021-03-26 2022-10-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system including page rotations to reduce burn-in artifacts
US11868070B2 (en) 2021-06-25 2024-01-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Artifact reduction using a compensation image
US11644781B2 (en) 2021-06-25 2023-05-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ducing image burn-in artifacts using a compensation imag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9920A (ja) * 1998-07-06 2000-01-21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759877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润滑剂涂布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0438A (ja) 1991-08-07 1993-02-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209699B2 (en) * 2004-02-16 2007-04-24 Ricoh Company, Limited Lubricant apply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679069B2 (ja) 2004-04-28 2011-04-2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486914B2 (en) * 2005-05-30 2009-02-03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wherein lubricant is supplied to a surface of an image bearing member
JP2006330562A (ja) * 2005-05-30 2006-12-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6515A (ja) * 2007-03-02 2008-09-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るトナー
US8247152B2 (en) * 2007-11-07 2012-08-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reducing wear o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drum
JP4591539B2 (ja) * 2008-05-01 2010-12-0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82757B2 (ja) 2009-10-22 2014-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13164B2 (ja) * 2009-12-04 2014-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971761B2 (en) * 2011-07-11 2015-03-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9920A (ja) * 1998-07-06 2000-01-21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759877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润滑剂涂布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28409B2 (ja) 2016-06-01
US9091998B2 (en) 2015-07-28
CN104166333A (zh) 2014-11-26
JP2014224844A (ja) 2014-12-04
US20140340457A1 (en) 2014-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6333B (zh) 印刷装置、印刷头控制装置以及印刷头控制方法
CN102385278B (zh)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
JP54589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89165B (zh) 成像装置以及该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1026846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method
CN102193380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EP2299686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1149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60196A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785490B (zh) 用于清洁定影装置的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43966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カウンタおよ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US870512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905690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用于处理图像的方法
JP55931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JP61158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9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カウンタおよ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JP20091456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質調整方法
JP6517635B2 (ja) データ生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データ生成方法
CN1054677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061540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カウンタおよ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JP45864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カウンタおよ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JP2013222103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98322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JP52359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使用量算出方法及びトナー使用量算出プログラム
JP44242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カウンタおよ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