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1606B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1606B
CN104071606B CN201410115445.4A CN201410115445A CN104071606B CN 104071606 B CN104071606 B CN 104071606B CN 201410115445 A CN201410115445 A CN 201410115445A CN 104071606 B CN104071606 B CN 104071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paper
main body
path
tape d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54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1606A (zh
Inventor
隐岐成弘
田村哲也
白根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71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1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1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1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3Framework with reduce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具备装置主体和双面单元,该装置主体具备记录头,该双面单元形成使从记录头侧送来的用纸反转的反转输送通路(R2)并且构成为相对于装置主体(1A)能够装拆。在双面单元安装于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对双面单元内的用纸进行检测的光学传感器经由在双面单元的上部设置的开口部,对双面单元内的用纸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传真机和/或打印机等所代表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由传真机和/或打印机等所代表的记录装置中,有的具有使作为介质之一例的记录用纸反转的反转输送通路,并使进行过了记录的记录用纸反转,除了在第1面(正面)以外还能够在第2面(背面)上进行记录。并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构成为,形成使记录用纸反转的反转路径的反转辊设置于相对于记录装置主体能够装拆的弯曲反转单元,通过取下该弯曲反转单元,装置内部的用纸输送通路显露出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0813号公报
可是,从对记录用纸的输送进行控制的观点来看,以往一来在用纸输送通路的适当位置设置对用纸前端或者后端的通过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而且,有时需要检测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记录装置所公开的弯曲反转单元中用纸是否通过。
该情况下,若将检测单元设置于弯曲反转单元,则为了在记录装置主体侧的控制单元与检测单元之间进行电信号的交换,必需在装拆自如的弯曲反转单元和装置主体之间设置电接点。可是,随着反复装拆弯曲反转单元,所述接点可能会产生劣化,在记录装置主体侧的控制单元与检测单元之间电信号无法正确地接收发送。
并且,在弯曲反转单元的上部设置检测单元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检测单元,优选设置覆盖检测单元的盖,但是若设置如此的盖,则在装置主体中的弯曲反转单元的安装区域上部需要有收置盖的区域。另一方面,就记录装置而言有的在具备记录机构的装置主体的上部设置有扫描器即构成为所谓复合机,但是在如此的情况下收置上述盖的区域与扫描器设置区域会相互干扰,并导致装置大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如此的状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装拆自如的单元体上形成用纸输送通路并在所述用纸输送通路中进行用纸的检测的构成中,谋求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并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其具备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单元体,其形成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通路并且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装拆;和第1检测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在所述单元体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经由设置于所述单元体的开口部对通过所述介质输送通路的介质进行检测。
根据本方式,因为在形成介质输送通路并且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记录装置的主体装拆的单元体上设置有开口部,在记录装置的主体上设置有对介质的通过进行检测的第1检测单元,该第1检测单元对经由上述开口部对通过上述介质输送通路的介质进行检测,所以不必在上述单元体与上述装置主体之间设置电接点,能够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而且,因为第1检测单元设置于装置主体侧,所以在单元体侧无需用于设置第1检测单元的空间。因此,尤其是与在单元体的上部设置第1检测单元的结构相比,能够避免装置主体侧的高度方向尺寸变大。
本发明的第2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中,所述介质输送通路包括使从所述记录头侧送来的介质反转的反转输送通路,所述开口部设置于所述单元体的上部。
根据本方式,在上述单元体形成使从上述记录头侧送来的介质反转的反转输送通路且上述开口部设置于上述单元体的上部的结构中,可得到上述第1方式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3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式中,所述单元体具备对供给前的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支持的介质支持面,所述单元体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形成经由所述介质支持面向所述记录头侧供给的介质的供给路径。
根据本方式,因为上述单元体具备对供给前的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支持的介质支持面,上述单元体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形成经由上述介质支持面向上述记录头侧供给的介质的供给路径,所以通过取下所述单元体、该介质的供给路径也会显露出来,并且卡纸处理作业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第4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第3方式中,所述供给路径形成为合流于所述反转输送通路,所述第1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反转输送通路的合流点的下游侧。
根据本方式,能够利用反转输送通路作为从介质支持面插入的用纸的供给路径,能够防止记录装置的大型化。另外,第1检测单元也能够对来自供给路径的介质的通过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第5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第3或第4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1检测单元,在相对于在经由所述介质支持面供给的介质的供给路径中位于最上游侧的夹持介质的辊对而言处于介质供给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对介质进行检测。
根据本方式,因为上述第1检测单元在相对于在经由所述介质支持面供给的介质的供给路径中位于最上游侧的夹持介质的辊对而言处于介质供给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对介质进行检测,所以即使在供给挺阔性差的厚度薄的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检测。即,虽然挺阔性差的厚度薄的介质无法通过由辊对夹持的夹持位置,其结果恐怕无法供给介质,但是根据本方式,却不会如此。而且,例如,如果在检测到了介质的通过的情况下对上述辊对进行驱动,则即使是挺阔性差的厚度薄的介质也能够可靠地送到记录位置。
本发明的第6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5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1检测单元的构成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装置主体中安装所述单元体的安装区域突出;在所述单元体的上部,沿着该单元体的装拆方向形成有收置所述第1检测单元的所述突出的部位的槽。
根据本方式,因为上述第1检测单元的构成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上述单元体的安装区域突出,在上述单元体的上部形成有收置上述突出的部位的槽,所以在安装上述单元体时,上述突出的部位和上述槽的卡合对上述单元体的安装起到引导的作用。由此,能够将上述单元体安装于恰当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7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6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图像读取装置,所述第1检测单元的信号线利用电连接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和所述装置主体的连接电缆的布线路径而布线。
根据本方式,因为上述第1检测单元的信号线利用电连接上述图像读取装置和上述装置主体的连接电缆的布线路径而布线,所以不必设置用于对上述第1检测单元的信号线进行布线的专用路径,能够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并且提高装置的组装作业性。
本发明的第8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7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1检测单元为具备对所述开口部放射检测光的发光部及受光来自所述开口部内的反射光的受光部的光学传感器。
根据本方式,因为上述第1检测单元为具备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光学传感器即非接触式的第1检测单元,所以在上述单元体的装拆时不会使上述第1检测单元破损。
本发明的第9方式,其特征在于,在记载于第1~第8中的任一项的记录装置中,在比所述反转输送通路与所述供给路径的合流点靠所述供给路径的上游侧处,在装置主体具备对通过所述供给路径的介质进行检测的第2检测单元。
根据本方式,在从托架供给的用纸被输送向下游侧时,在用户误从手动供给路径插入用纸的情况下,能够提示用户注意、或停止构成反转输送通路的中间辊的旋转或者执行这两方。其结果,能够防止由于两张用纸碰撞所引起的卡纸,防止重叠送纸。此外,不必在上述单元体和上述装置主体之间设置电接点,能够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10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9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对通过所述开口部的介质朝向所述开口部外侧施力的施力部。
根据本方式,因为具备对通过上述开口部的介质朝向上述开口部外侧施力的施力部,所以介质相对于上述开口部通过的通过位置难以变动,能够通过上述第1检测单元准确地对通过上述开口部的位置的介质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侧看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前方侧看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用纸输送路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用纸输送路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用纸输送路径的侧视图。
图6是从后方侧看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取下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的双面单元而从后方侧看到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光学传感器安装部位的立体图。
图9是光学传感器安装部位的立体图。
图10是取下扫描器的上部壳体而从上方看电缆的布线路径的立体图。
图11是双面单元的立体图。
图12是形成于双面单元上的槽部及开口部的立体图。
图13是形成于双面单元上的槽部及开口部的立体图。
图14是双面单元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16是形成于双面单元上的槽部及开口部的立体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的用纸输送路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下面将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以这些变形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为前提,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及图2是从前方侧看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机1的外观立体图,图3~图5是表示打印机1的用纸输送路径的侧剖图,图6是从后方侧看打印机1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拆下打印机1的双面单元12而从后方侧看到的外观立体图。
并且,图8及图9是光学传感器安装部位的立体图,图10是拆下扫描单元3的上部壳体3a而从上方看电缆的布线路径的立体图。而且,图11是双面单元12的立体图,图12及图13是形成于双面单元12上的槽部17a及开口部17b的立体图,图14是双面单元12的侧剖图,图15是表示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框图。
以下,一边参照图1~图5一边关于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即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在图1及图2中,打印机1在向作为介质之一例的记录用纸进行喷墨记录的记录部2上部具备扫描单元3,即构成为除了喷墨记录功能之外还具备扫描功能的复合机。
扫描单元3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记录部2转动,通过转动可取得闭合状态(图1)和打开状态(未图示)。
在扫描单元3中上部的盖4为可开闭的原稿盖,通过掀开该盖4,扫描单元3的原稿台3a(在图3~图5中进行图示)显露出来。
在装置正面,符号5为具备电源按钮和/或进行各种印刷设定·记录执行的操作按钮、进行印刷设定内容和/或印刷图像的预览显示等的显示部等的操作面板。
在记录部2的后方上部,符号6为能够开闭的手动盖,如图2所示通过打开该手动盖6,能够进行利用手动供给通路(后述)的记录用纸的手动供纸。若打开手动盖6,则后述的用纸支持部13a、13b能够展开。手动盖6设置为能够以转动轴6a(图6)为中心相对于后述的双面单元12转动。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3~图5一边关于打印机1的用纸输送路径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1,在装置底部具备下层侧托架40及上层侧托架45,从该下层侧托架40或者上层侧托架45每次1张地供给记录用纸。
能够收置多张记录用纸的下层侧托架40及上层侧托架45构成收置介质的介质收置部,即打印机1的介质收置部由多个介质收置托架构成。下层侧托架40和设置于其上部的上层侧托架45分别独立且相对于记录部2能够装拆。并且,即使一方侧为未安装状态,只要另一方侧安装了就能够从该安装了的托架输出记录用纸。
在图3~图5中,分别以符号P1和符号P2表示收置于下层侧托架40的用纸和收置于上层侧托架45的用纸(以下,在不必特别加以区分的情况下称为“用纸P”)。
还有,上层侧托架45在触碰位置(突き当たり位置)即可供给位置(图3~图5)与退避位置(未图示)之间滑动(位移)。在上述可供给位置能够从上层侧托架45供给用纸P2。在上述退避位置能够从下层侧托架40供给用纸P1。
符号44为设置于下层侧托架40的能够开闭的盖。如图3~图5所示,构成为,通过打开该盖44,这些下层侧托架40、上层侧托架45及接纸托架8在装置正面侧露出。还有,在图1中盖44省略图示(取下下层侧托架40后的状态)。
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旋转驱动且构成供给单元的供给辊(也称为捡取辊)9,设置在以转动轴11为中心摇动的辊支持部件10上,在上层侧托架45位于所述退避位置时,通过与收置于下层侧托架40中的最上方的用纸P1接触并旋转,从而将该最上方的用纸P从下层侧托架40输出。
另外,在上层侧托架45位于触碰位置(可供给位置:图3)时,供给辊9通过与收置于上层侧托架45中的最上方的用纸P2接触并旋转,从而将该最上方的用纸P2从上层侧托架45输出。
接下来,在记录部2中在与下层侧托架40及上层侧托架45的前端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分离斜面23,在安装了下层侧托架40的状态下,设置于下层侧托架40前端的停止器43进入分离斜面23的里侧,收置于下层侧托架40中的用纸前端成为能够与分离斜面23抵接的状态。
另外,在上层侧托架45中,在该上层侧托架45定位于可供给位置的状态下,设置于上层侧托架45前端的停止器(未图示)进入分离斜面23的里侧,收置于上层侧托架45的用纸前端成为能够与分离斜面23抵接的状态。
而且,从下层侧托架40或者上层侧托架45输出的用纸P,其前端一边接触分离斜面23一边进到下游侧,从而进行应当被供给的最上方的用纸P与后续用纸P的分离。
还有,在用纸供给路径中在分离斜面23的位置设置了用纸检测传感器38,能够在该位置中对从下层侧托架40及上层侧托架45输出的用纸P的前端进行检测。从而,不管由供给时的托架的差异导致的供给路径长度的差异和/或由收置的用纸张数的多少导致的供给路径长度的差异多大,即不管因条件而异的供给路径长度怎样,只要能够掌握用纸前端位置,都能由此进行适当的供给控制。还有,在图3~图5中光学传感器38和后述的光学传感器21、39为了图示的方便,描绘为表示配置位置的三角符号。
在分离斜面23的前头,设置了由未图示的电动机旋转驱动的中间辊24,通过该中间辊24使用纸P弯曲反转,朝向装置前方侧。还有,符号25A、25B、25C为能够从动旋转的从动辊,至少用纸P由从动辊25A和中间辊24夹持,并且由从动辊25B和中间辊24夹持地送向下游侧。
在中间辊24的前头,设置有:由未图示的电动机旋转驱动的输送驱动辊26;和输送从动辊27,其与该输送驱动辊26接触而从动旋转并由辊支持部件36支持,通过这些辊将用纸P送向构成记录单元的记录头30之下。
还有,在中间辊24下方设置以符号33表示的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33形成中间辊24与输送驱动辊26之间的用纸输送路径。并且,符号34为形成引导部件33与输送驱动辊26之间的用纸输送路径的引导部件。并且,符号25D为从动辊,在其与中间辊24之间夹持为了双面印刷而从输送驱动辊26转向上游侧(在图2~图5中左侧)的用纸P。
并且,在用纸输送路径中在辊支持部件的位置、具体地在由输送驱动辊26和输送从动辊27确定的用纸夹持位置的上游侧附近,设置有用纸检测传感器39,能够检测用纸P的前端或者后端在该位置通过。
接下来,排出墨水的作为记录单元的记录头30设置于滑架29的底部,该滑架29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在主扫描方向(在图3~图5中纸面表里方向)上往返移动。
在与记录头30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支持部件28,通过该支持部件28来限定用纸P与记录头30之间的间隔。而且,在支持部件28的下游侧设置有由未图示的电动机旋转驱动的排出驱动辊31和与该排出驱动辊31接触而从动旋转的排出从动辊32。通过记录头30进行了记录的用纸P通过这些辊被向接纸托架8排出。
位于上层侧托架45上部的接纸托架8设置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获取被收置于记录部2的状态(未图示)和突出到记录部2的前方侧的状态(图3~图5),通过成为突出到记录部2的前方侧的状态从而能够接受进行了记录并被排出的记录用纸。
上述供给辊9、中间辊24、输送驱动辊26、滑架29、记录头30和排出驱动辊31这些控制对象构成图5所述的受控制部50控制的记录机构部51。控制部50基于从在用纸输送路径的各处配置的用纸检测传感器38、21、39各检测单元接受的检测信号,能够掌握用纸位置和/或用纸尺寸。并且,在产生卡纸的情况下,能够掌握是否在哪个用纸检测传感器间产生了卡纸。从而,能够对用户发出适当的告警。
还有,这些用纸检测传感器38、21、39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光学传感器。若一边参照图15一边作为一例对用纸检测传感器21的结构进行说明,则光学传感器21具备发光部21a和收光部21b,发光部21a对用纸放射检测光,并且受光部21b受光该放射光之中的从用纸或用纸输送路径反射了的分量。
打印机1的控制部50通过从光学传感器21接受表示受光部21b中的光强度的信号,能够对用纸前端或者后端的通过进行检测。因此,在用纸输送路径中与光学传感器21相对的部分例如呈黑色,使得反射率与用纸大为不同。
虽然以上为用纸输送路径上的主要的构成要件,但是用纸输送路径除了输送从下层侧托架40或者上层侧托架45输出的用纸P的用纸输送路径(在图3中虚线R1)之外,还具有使在第1面(表面)进行了记录的用纸反转的反转输送通路(在图4中虚线R2)和经由手动引导部7进行手动供给的手动供给通路(在图5中虚线R3)。
反转输送通路R2为对输送驱动辊26进行反转驱动,并将在记录时为用纸后端的一侧作为前端并朝向中间辊24与从动辊25D之间输送,而且通过使中间辊24反转,再次送往输送驱动辊26与输送从动辊27之间时的输送通路。
手动供给通路R3为由手动引导部7和用纸支持部13a、13b这些部件形成的供给通路,该手动引导部7通过掀开后方上部的手动盖6而显露出来,该用纸支持部13a、13b对由该手动引导部7引导的用纸P进行支持。
手动供给通路R3的一部分由作为单元体的双面单元12形成。并且,双面单元12中也形成反转输送通路R2。下面,关于双面单元12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双面单元1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具备记录部2及扫描单元3的装置主体1A装拆。因此,在用纸在双面单元12中卡住了时,能够容易地去除用纸。如图6及图7所示,双面单元12设置于装置主体1A的背面侧,在安装状态下构成装置主体1A的背面。
在构成装置主体1A的背面的背面板15的上部两侧设有锁定解除旋钮14。通过使该2个锁定解除旋钮14沿相互接近的方向滑动,能够解除由省略图示的锁定机构即将双面单元12锁定于装置主体1A的机构所实现的锁定,如图7所示将其取下。
在图7中,符号2a为在装置主体1A中用于安装双面单元12的安装区域。通过取下双面单元12,使上述引导部件33显露出来。即,用纸输送路径显露出来。因为引导部件33构成上述全部3个用纸输送路径,所以通过取下双面单元,在上述3个用纸输送路径共用的输送路径局部显露出来。
双面单元12具备上述手动盖6、中间辊24、从动辊25A~25D、手动引导部7、背面板15和用纸支持部13a、13b。用纸支持部13a、13b收置于背面板15的内侧,并能够沿垂直方向拉出。用纸支持部13b收置于用纸支持部13a的内部,并能够沿垂直方向拉出。用纸支持部13a在拉出的状态下呈现图2及图4所示的倾斜姿势,并对手动供给的用纸P进行支持。
如图11所示,在手动引导部7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边缘导部16a、16b,由这些手动引导部7、用纸支持部13a、13b支持的用纸的两侧边缘由边缘导部16a、16b引导。
接下来,关于安装双面单元12的安装区域2a进行说明。安装区域2a的入口上部由扫描单元3构成,在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有安装光学传感器21的传感器安装部件20。
如图8、图9所示,传感器安装部件20安装于扫描单元3的下部壳体3b,在其前端部a安装有光学传感器21。光学传感器21经由形成于传感器安装部件20的前端部20a的开口部,对于处于安装状态的双面单元12放射检测光、并受光反射光。传感器安装部件20的前端部20a朝向双面单元12的安装区域2a突出,即光学传感器21的构成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安装区域2a突出。
图9表示从图8所示的状态下将扫描单元3的原稿盖4和上部壳体3a取下后的状态,作为信号线的柔性扁平电缆(以下为“FFC”)22从光学传感器21的安装位置起布线于图9的右方。在图10中符号3c为沿扫描方向驱动扫描单元3的图像传感器(未图示)的电动机。用于发送用于驱动该电动机3c的电信号及从图像传感器(未图示)向控制部50发送的读取数据的柔性扁平电缆(以下为“FFC”)3d,从扫描单元3向下方延伸并向设置于装置主体1A内部的电路基板(构成控制部50)布线。还有,在图10中仅示出扫描单元3的一部分而并未图示装置主体1A。
从光学传感器21的安装位置起布线的FFC22与FFC3d合流,并与该FFC3d一起连接于装置主体1A内部的控制部50。即,因为利用对扫描单元3和装置主体1A进行电连接的FFC3d的布线路径来布线FFC22,所以不必设置用于对光学传感器21的信号线进行布线的专用路径,能够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并且提高了装置的组装操作性。
而且,如图11~图14所示,在设置于双面单元12的上部的上部盖17上设置有槽部17a和开口部17b。
开口部17b为在双面单元12安装于装置主体1A时与光学传感器21相对的开口部,光学传感器21能够经由该开口部17b对通过双面单元12内的用纸输送路径的用纸P进行检测。
即,因为是将作为对在双面单元12内输送的用纸进行检测的第1检测单元的光学传感器21设置于设置于装置主体1A而不是双面单元12的结构,所以不必在双面单元12与装置主体1A之间设置电接点,能够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而且,因为光学传感器21设置于装置主体1A侧,所以在双面单元12侧不需要用于设置光学传感器21的空间。因此,尤其是相比于在双面单元12的上部设置光学传感器21的结构,能够避免装置主体1A侧的高度方向尺寸变大。
即,在光学传感器21设置在双面单元12上部的情况下,虽然说为了保护光学传感器21,优选设置覆盖光学传感器21的盖,但是若设置如此的盖,则在装置主体1A中的双面单元12的安装区域2a的上部需要收置盖的区域。另一方面,因为在装置主体1A上部设置扫描单元3,所以收置上述盖的区域和扫描单元3的占据区域会干扰,并招致装置的大型化。可是,如上所述,因为光学传感器21设置于装置主体1A侧,所以能够避免如此的装置的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双面单元12具备作为对供给前的用纸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支持的介质支持面的手动引导部7,在双面单元12已安装于装置主体1A的状态下,形成经由手动引导部7向记录头30一侧供给的用纸的手动供给通路R3。从而,通过取下双面单元12、手动供给通路R3也显露出来,并且卡纸处理作业变得容易。
并且,在装置主体1A中传感器安装部件20的前端部20a,虽然朝向安装双面单元12的安装区域2a突出,但是在双面单元12的上部沿着该双面单元12的装拆方向形成有收置传感器安装部件20的前端部20a的槽部17a。图13和图14中上为了说明的方便与双面单元12一起描绘出实际上安装于装置主体1A侧的传感器安装部件20,而示出了双面单元12安装于装置主体1A时二者的位置关系。
如图13、图14所示,在双面单元12安装于装置主体1A时,传感器安装部件20的前端部20a通过槽部17a内,在双面单元12的安装状态下设置于前端部20a的光学传感器21成为面向双面单元12的开口部17b的状态。
通过传感器安装部件20的前端部20a与槽部17a的关系,在安装双面单元12时,前端部20a与槽部17a的卡合起到对双面单元12的安装进行引导的作用。由此,能够将双面单元12安装于恰当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双面单元12内的用纸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为光学传感器21即为非接触式的检测单元,其中有相对于开口部17b放射检测光的发光部21a及受光来自开口部17b内的反射光的受光部21b,因为并非经由开口部17b使检测杠杆在用纸输送路径中下垂的构成,所以在双面单元12的装拆时不会使光学传感器21损坏。
接下来,关于通过光学传感器21产生的用纸检测位置进行说明。光学传感器21相对于在经由手动引导部7进行供给的手动供给通路R3中位于最上游侧的夹持用纸的辊对即中间辊24和从动辊25B而言,在供给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对用纸进行检测。在图14中线S表示通过光学传感器21产生的用纸检测位置。
由此,可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即,挺阔性差的厚度薄的用纸可能无法通过有辊对进行夹持的夹持位置,其结果可能无法供给用纸。可是,因为光学传感器21相对于在经由手动引导部7进行供给的手动供给通路R3中位于最上游侧的辊对而言位于供给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对用纸进行检测,所以即使在供给挺阔性差的厚度薄的用纸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对其进行检测。
而且,因为如果基于用纸检测对中间辊24进行驱动,则用纸可靠地被送往下游侧,所以即使是挺阔性差的厚度薄用纸也能够可靠地供给。
还有,在光学传感器21检测到了手动供给通路R3上的用纸时,控制部50也能够利用光、声或者其他用户接口(在计算机上工作的打印机驱动器、或者在操作面板5设置的显示面板),使用户知晓装置侧已检测到用纸这一情况。由此,能够给用户带去用纸已无问题地放入这一意思的安心感。
另外,例如在不适合从手动供给通路R3放入用纸的情况下,例如在记录执行(而且记录执行期间的用纸后端已通过光学传感器21)期间,在经由手动供给通路R3放入用纸且光学传感器21检测到该用纸的情况下,控制部50能够中止用纸输送工作。由此,能够防止被放入的用纸经由中间辊24的旋转而被供给到输送路径内。
另外,此时除了用纸输送工作的中止之外,还能够利用上述用户接口,对于用户发出错误消息和/或尽快取出放入的用纸这一意思的消息。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其他各种变形。例如,上述开口部17b虽然为孔形状,但是除此之外也可以为切口形状(至少一边敞开)。或者,也可以为透明窗部。只要是光学传感器21能够对位于透明窗部的下部的用纸进行检测即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双面单元12内的用纸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也可以采用通过用纸的插入而转动的杠杆式检测单元以代替光学传感器21。根据该构成,传感器部分不会弄脏、检测性能也不会下降。
并且,双面单元12也能够如图16所示那样构成。在图16中,符号18表示对通过开口部17b之下的记录用纸朝向开口部17b外侧施力的施力部18。因为如此地通过施力部18对通过开口部17b之下的记录用纸朝向开口部17b外侧施力,所以记录用纸相对于开口部17b的通过位置难以变动、即光学传感器21与记录用纸的距离难以变动,因此能够通过光学传感器21准确地检测通过开口部17b的位置的记录用纸。
而且,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并非通过滑架而往复移动的类型,可以采用固定类型所谓行式记录头型。
并且,从记录头排出的液体即墨水的供给源,既可以是安装于滑架的墨盒,也可以是设置于滑架外部的墨水收置体。滑架外部的墨水收置体,既可以设置于构成记录装置外观的壳体的内部,也可以设置于壳体的外部。虽然若是在滑架上安装墨盒的类型,则在滑架内的墨水容量受限制,但是通过在滑架外部设置墨水收置体,墨水容量进一步变多,能够进行更多次的记录。
还有,在从壳体外部向记录头供给墨水时,需要将用于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管引绕到壳体内部。因而,在壳体上设置孔和/或切口,墨水供给管通过该孔和/或切口即可。或者,也可以设立凸起部等使得在壳体上能够开闭地设置的扫描单元和/或盖等开闭体相对于壳体无法完全闭合,利用通过凸起部形成的间隙将软管引绕到壳体内部。如此一来,能够确保墨水供给管的流路中的墨水的供给。
图17为其一例,是示意性地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的立体图。在图17中,符号100表示喷墨打印机,符号102表示记录部,符号103表示相对于记录部102能够开闭的扫描单元,符号105表示操作部(成为装置正面侧),符号106表示墨水收置体,符号107表示从墨水收置体106向记录头(在图17中未图示)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管。在记录部102的上部设置有凸起部(突起)109,由于该凸起部109,扫描单元103相对于记录部102不会成为完全闭合的状态,成为形成有间隙108的状态。
墨水供给管107从间隙108进入打印机内部,由此构成为扫描单元103不会遮断墨水供给管107的墨水流路。如此地通过利用设置于滑架外部的墨水收置体106,墨水量进一步变多,能够进行更多次的记录。
并且,也可以如图18所示,在手动供给通路R3中,在比与中间辊24合流的部位靠上游侧处设置与光学传感器21不同的光学传感器121。光学传感器121与光学传感器21同样地设置于装置主体1A上。为了方便,光学传感器121描绘为表示配置位置的三角标记。
通过该构成,在从下层侧托架40或者上层侧托架45供给的用纸P被向下游侧输送时,在用户误从手动供给通路R3插入用纸P的情况下,在用纸P的前端通过了光学传感器121时,能够提示用户注意、或者将中间辊24的旋转停止或者执行这双方。其结果,能够防止由于用纸P与用纸Q碰撞所引起的卡纸,防止重叠送纸。还有,传感器121并不限于光学传感器,只要是能够对用纸的通过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即可,也可以采用转动的杠杆式检测单元等。
并且,作为提示用户注意的方法,可以是声音、告警音、在监视器上显示消息、或者使LED等灯点亮的方法和/或振动等,只要是引起注意的方法即可。例如,在提示了用户注意将用纸Q的后端再次拉出到跟前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用纸Q的后端再次通过光学传感器121时再次对中间辊24进行驱动,开始用纸P的输送及印刷。
并且,双面单元12并不限于设置于装置主体1A的背面侧且在安装状态下构成装置主体1A的背面的方式。例如,能够开闭地安装于装置主体侧的盖构成装置主体1A的背面并且该盖在闭合状态下构成反转输送通路的外侧。而且,也可以:在该盖为打开状态时,双面单元相对于装置主体1A装拆自如地构成,在双面单元安装于装置主体1A时,该双面单元构成反转输送通路内侧的路径。于是,在盖闭合状态下,双面单元在安装于装置主体1A的状态下构成反转输送通路,使记录用纸能够通过反转输送通路。
通过如此地构成,使双面单元止步于仅具有构成反转输送通路内侧的路径的功能,即使装置主体1A大型化也能够抑制相对于装置主体1A装拆的部件大型化。

Claims (9)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主体,其具备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
单元体,其形成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通路并且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装拆;和
第1检测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在所述单元体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经由设置于所述单元体的开口部对通过所述介质输送通路的介质进行检测;
所述介质输送通路包括使从所述记录头侧送来的介质反转的反转输送通路,
所述开口部设置于所述单元体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体具备对供给前的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支持的介质支持面,
所述单元体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形成经由所述介质支持面向所述记录头侧供给的介质的供给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路径形成为合流于所述反转输送通路,
所述第1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反转输送通路的合流点的下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检测单元,在相对于在经由所述介质支持面供给的介质的供给路径中位于最上游侧的夹持介质的辊对而言处于介质供给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对介质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检测单元的构成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装置主体中安装所述单元体的安装区域突出;
在所述单元体的上部,沿着该单元体的装拆方向形成有收置所述第1检测单元的所述突出的部位的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图像读取装置,
所述第1检测单元的信号线利用电连接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和所述装置主体的连接电缆的布线路径而布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反转输送通路与所述供给路径的合流点靠所述供给路径的上游侧处,在装置主体具备对通过所述供给路径的介质进行检测的第2检测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检测单元为具备对所述开口部放射检测光的发光部及受光来自所述开口部内的反射光的受光部的光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通过所述开口部的介质朝向所述开口部外侧施力的施力部。
CN201410115445.4A 2013-03-29 2014-03-26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4071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1600 2013-03-29
JP2013-071600 2013-03-29
JP2013190195A JP6167783B2 (ja) 2013-03-29 2013-09-13 記録装置
JP2013-190195 2013-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1606A CN104071606A (zh) 2014-10-01
CN104071606B true CN104071606B (zh) 2017-08-29

Family

ID=51593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5445.4A Active CN104071606B (zh) 2013-03-29 2014-03-26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45005B2 (zh)
JP (1) JP6167783B2 (zh)
CN (1) CN104071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30657B2 (ja) * 2016-02-01 2020-07-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772555B2 (ja) 2016-05-27 2020-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882712B2 (ja) * 2016-06-17 2021-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10142503B2 (en) * 2016-06-28 2018-11-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10498913B2 (en) * 2016-07-29 2019-12-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19073996A1 (ja) 2017-10-13 2019-04-18 株式会社タムラテコ 有害物処理方法およびオゾン発生装置
JP7159824B2 (ja) * 2018-11-30 2022-10-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172653B2 (ja) * 2019-01-25 2022-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380135B2 (ja) * 2019-11-27 2023-1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処理装置
JP7417186B2 (ja) 2019-12-23 2024-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送り装置、記録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7447A (ja) * 2001-11-02 2003-05-14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とこ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576033A (zh) * 2003-07-21 2005-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除卡纸装置的多功能机器及除卡纸方法
JP2011158510A (ja) * 2010-01-29 2011-08-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70509A (zh) * 2010-01-29 2011-08-3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1756A (ja) * 1991-05-27 1995-07-21 Ricoh Co Ltd 記録紙の種類検知機能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12549A (ja) * 1993-04-30 1994-11-08 Daiwa Seiko Inc 用紙反転装置
JP3742997B2 (ja) * 1996-11-13 2006-0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像形成装置
JPH10212042A (ja) * 1997-01-27 1998-08-11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2005239346A (ja) * 2004-02-26 2005-09-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670361B2 (ja) * 2005-01-20 2011-04-1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20070023997A1 (en) * 2005-07-28 2007-02-01 Ertel John P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cally detecting media feeding malfunctions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44353B2 (ja) * 2005-09-30 2011-08-1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4207066B2 (ja) * 2006-08-18 2009-0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216430B2 (ja) * 2008-06-16 2013-06-19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0215376A (ja) * 2009-03-17 2010-09-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8180272B2 (en) * 2009-04-30 2012-05-15 Xerox Corporation Movable trail edge sensor for duplex registration
JP5333059B2 (ja) 2009-08-27 2013-1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2240813A (ja) * 2011-05-23 2012-12-10 Seiko Epson Corp 媒体搬送装置、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7447A (ja) * 2001-11-02 2003-05-14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とこ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576033A (zh) * 2003-07-21 2005-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除卡纸装置的多功能机器及除卡纸方法
JP2011158510A (ja) * 2010-01-29 2011-08-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70509A (zh) * 2010-01-29 2011-08-31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08428A (ja) 2014-11-06
CN104071606A (zh) 2014-10-01
US9145005B2 (en) 2015-09-29
JP6167783B2 (ja) 2017-07-26
US20140292986A1 (en)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1606B (zh) 记录装置
JP445801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33305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482027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ー
JP478846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2774672B (zh) 传送装置
JP20071759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16809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0841443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5234021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132613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07176020A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11707940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8790026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478030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37001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54092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11285747B2 (en) Printing device
JP200720350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3249186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における検出構造
EP4124458A1 (en) Liquid ejecting device and liquid reservoir
JP200620537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472016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7176115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2115458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