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5310A - 电动机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5310A
CN104065310A CN201310573237.4A CN201310573237A CN104065310A CN 104065310 A CN104065310 A CN 104065310A CN 201310573237 A CN201310573237 A CN 201310573237A CN 104065310 A CN104065310 A CN 104065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drive
electric motor
drive unit
framework
circui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32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5310B (zh
Inventor
丸山理
仓本雅哉
高木元
林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Electronics Donggua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65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5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5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5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无论是电动机驱动装置仅具有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还是电动机驱动装置具有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都能使装置小型化。在包括至少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中,电动机驱动单元包括:安装有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基板;以及固定有驱动电路基板的框架。能在框架的X2方向侧安装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7),在所述电源电路基板上安装有用于朝驱动电路基板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所述盖构件覆盖电源电路基板,在从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拆下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的状态下,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的X2方向端能与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框架的X1方向端接触。

Description

电动机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一种通过使具有相同功能的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连接而构成的多轴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除了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之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机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电源单元,从一个电源单元朝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供给电力。另外,在该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各电动机驱动单元包括控制电路基板和固定控制电路基板的壳体。同样地,电源单元也包括电源电路基板和固定电源电路基板的壳体。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16829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从一个电源单元朝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供给电力,因此,无需将电源电路基板安装于各个电动机驱动单元。因此,在该电动机驱动装置中,与电源电路基板安装于各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相比较,能简化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结构,从而能使装置小型化。此处,在利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对一台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只要由一个电源单元和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即可。然而,在该情况下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需要电动机驱动单元用的壳体和电源单元用的壳体,因此,使电动机驱动装置大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无论是在电动机驱动装置仅具有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下,还是在电动机驱动装置具有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下,都能使装置小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规定台数的电动机进行驱动及控制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其特征是,电动机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路基板,在该驱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以及框架,在该框架上形成有散热部并固定有驱动电路基板,当将固定于框架的驱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在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能安装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其中,在上述电源电路基板上安装有用于朝驱动电路基板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上述盖构件覆盖电源电路基板,在从某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框架至少拆下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的状态下,该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端能与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接触,在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在框架上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在由两个以上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安装于框架的状态下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即一个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和配置于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从框架拆下的状态下的其余电动机驱动单元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触。
在本发明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能在供驱动电路基板固定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安装电源电路基板和覆盖电源电路基板的盖构件,在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安装于框架。因此,在本发明中,在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无需另行设置用于安装电源电路基板的框架。因此,在本发明中,在电动机驱动装置仅具有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下,能使电动机驱动装置小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在由两个以上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安装于框架的状态下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即一个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和配置于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从框架拆下的状态下的其余电动机驱动单元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触。因此,在本发明中,能从设于一个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电源电路基板朝设于其余电动机驱动单元的驱动电路基板供给电力,无需将电源电路基板安装于各个电动机驱动单元。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从某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框架至少拆下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的状态下,该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端与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接触,因此,当将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和其余电动机驱动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触时,能使电动机驱动单元彼此在第一方向上靠近。
这样,在本发明中,无需将电源电路基板安装于各个电动机驱动单元,且当将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和其余电动机驱动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触时,能使电动机驱动单元彼此在第一方向上靠近。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便在电动机驱动装置具有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下,也能使电动机驱动装置小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在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安装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因此,无论是在电动机驱动装置仅具有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下,还是在电动机驱动装置具有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下,都能使用相同的框架。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减少电动机驱动装置1中使用的零件的种类,从而能容易地进行零件的库存管理等。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驱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能与电力供给用电缆连接的电力供给用连接器端子。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使用电力供给用电缆,容易地将设于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电源电路基板和设于其余电动机驱动单元的驱动电路基板电连接或分离。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驱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输入用连接器端子和输出用连接器端子以作为电力供给用连接器端子。另外,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电动机驱动装置由三个以上的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力供给用电缆的一端与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中的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输出用连接器端子连接,电力供给用电缆的另一端与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中的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输入用连接器端子连接。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缩短电力供给用电缆的长度。因此,能整齐地拉绕电力供给用电缆。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电力供给用连接器端子以使电力供给用电缆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底面侧插入的方式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一般而言,在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正面配置有操作按钮、显示器等,因此,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防止因电力供给用电缆而损害操作按钮的操作性等。另外,一般而言,与电动机等连接的电缆被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正面引出,因此,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防止电力供给用电缆对与电动机等连接的电缆的拉绕产生阻碍。另外,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防止尘埃进入电力供给用连接器端子的内部。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驱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能与通信用电缆连接的通信用连接器端子。若采用上述结构,则例如在电源电路基板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使用经由通信用电缆进行传输的信号,即便是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以外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也能把握电源电路基板的异常。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通信用连接器端子以使通信用电缆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底面侧插入的方式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一般而言,在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正面配置有操作按钮、显示器等,因此,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防止因通信用电缆而损害操作按钮的操作性等。另外,一般而言,与电动机等连接的电缆被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正面引出,因此,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防止通信用电缆对与电动机等连接的电缆的拉绕产生阻碍。另外,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防止尘埃进入通信用连接器端子的内部。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框架的背面侧形成有两个供螺钉插通的插通孔,所述螺钉用于将电动机驱动单元固定于供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的驱动装置设置构件,两个插通孔分别形成于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正面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框架的一条对角线上的各个角部,框架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有两个插通孔中的一个插通孔,并至少在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被拆下的状态下朝第一方向的一侧突出,在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有缺口部,该缺口部能供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另一个框架的突出部配置。
若采用上述结构,则可利用插通形成于框架的对角线上的各个角部的两个插通孔的螺钉将电动机驱动单元固定于驱动装置设置构件,因此,能提高电动机驱动单元固定于驱动装置设置构件的固定强度。另外,若采用上述结构,则两个插通孔中的一个插通孔形成于突出部,因此,能确保插通孔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因此,能有效地提高电动机驱动单元固定于驱动装置设置构件的固定强度。另外,当电源电路基板、盖构件等被拆下时,形成两个插通孔中的一个插通孔的突出部朝第一方向的一侧突出,但若采用上述结构,则在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有缺口部,该缺口部能供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另一个框架的突出部配置,因此,即便突出部形成于框架,当将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触时,突出部也不会产生障碍。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突出部形成于框架的背面侧的上端侧,并在突出部上形成有圆孔状的插通孔,在框架的背面侧的下端侧形成有下端开口的U槽状的插通孔。若采用上述结构,则在要将第一方向的两侧以接触的方式配置有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电动机驱动单元拆下的情况下,只要将插通于要拆下的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插通孔的螺钉拆下,然后使该电动机驱动单元朝上侧偏移,或者使该电动机驱动单元在朝上侧偏移之后朝正面侧偏移,就能拆下该电动机驱动单元。因此,即便是第一方向的两侧以接触的方式配置有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也能以不拆下配置于第一方向的两侧的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方式拆下该电动机驱动单元。其结果是,可容易地进行将第一方向的两侧以接触的方式配置有电动机驱动单元的电动机驱动单元拆下的情况下的作业。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缺口部被从框架的上端朝向下侧切开,缺口部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随着朝向框架的背面而朝下侧倾斜的倾斜面。若采用上述结构,则即便在由两个以上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容易地将螺钉从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正面侧插通形成于突出部的插通孔,且能容易地从插通孔中拆下螺钉。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框架包括能装拆的支柱,该支柱用于对电源电路基板进行支承和固定,在由两个以上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的、除了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以外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中,拆下了支柱。若采用上述结构,则在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中,能利用支柱来确保电源电路基板与驱动电路基板之间的间隙,其结果是,能确保安装于电源电路基板、驱动电路基板的电子零件的配置空间。另外,若采用上述结构,则在由两个以上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的、除了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以外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中,拆下了支柱,因此,即便框架包括支柱,当将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和其余电动机驱动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触时,也能使电动机驱动单元彼此在第一方向上靠近。
在本发明中,例如,电动机驱动装置由两个以上的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所有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框架共用。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采用以下结构:电动机驱动装置由两个以上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在两个以上电动机驱动单元中,包括有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宽度与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宽度不同的电动机驱动单元。
在该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当将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并将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有框架的第二方向的宽度彼此相等,所有框架的第三方向的宽度彼此相等。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容易地对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设置部位进行设计。另外,当框架的第二方向的宽度、第三方向的宽度根据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宽度不同而不同时,无用的空间会增加,但若采用上述结构,则不会增加无用的空间。此外,若采用上述结构,则能实现驱动电路基板的共用化、伴随着驱动电路基板的共用化的连接器端子位置的共用化。因此,能将连接器端子位置设为相同的位置,其结果是,与电动机驱动装置连接的电缆的配线不会变得杂乱而容易观察。
如上述,在本发明中,无论是在电动机驱动装置仅具有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下,还是在电动机驱动装置具有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情况下,都能使电动机驱动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即由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的情况下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从正面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即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的情况下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3所示的电动机驱动装置拆下盖构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其中,图4(A)是不在框架上安装风扇时的图,图4(B)是在框架上安装风扇时的图。
图5是从另一方向表示从图3所示的电动机驱动装置拆下盖构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框架的主视图。
图8是用于对图6所示的两个框架被配置成彼此接触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后视图。
图9是从正面侧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即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的情况下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图9所示的电动机驱动装置拆下盖构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电机驱动装置
2、2B 电动机驱动单元
2A 电动机驱动单元
3 驱动电路基板
4 框架
4e 散热部
4h 突出部
4k、4m 插通孔
4n 缺口部
4p 倾斜面
6 电源电路基板
7 盖构件
12 支柱
13 螺钉
15 连接器端子
16 连接器端子
17 连接器端子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Z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结构)
图1是从正面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即由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的情况下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仰视图。图3是从正面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即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的情况下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立体图。图4是从图3所示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拆下盖构件8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是从另一方向表示自图3所示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拆下盖构件7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图1所示的框架4的立体图。图7是图1所示的框架4的主视图。图8是用于对图6所示的两个框架4被配置成彼此接触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后视图。
在以下说明中,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另外,将X方向作为左右方向,Y方向作为前后方向,Z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另外,将X1方向侧设为“右”侧,将X2方向侧设为“左”侧,将Y1方向侧设为“前”侧,将Y2方向侧设为“后(后方)”侧,将Z1方向侧设为“上”侧,将Z2方向侧设为“下”侧。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是用于对工业用的伺服电动机(未图示)进行驱动及控制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一台伺服电动机进行驱动及控制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例如,如图1、图2所示,电动机驱动装置1由以左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配置的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或者,如图3~图5所示,电动机驱动装置1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该电动机驱动装置1安装于供电动机驱动装置1装设的上位装置(未图示)的控制盘等而被加以使用。具体而言,电动机驱动装置1是安装于构成控制盘等的一部分的驱动装置设置构件而被加以使用的。
电动机驱动单元2包括:驱动电路基板3,在该驱动电路基板3上安装伺服电动机的驱动电路(逆变器电路)和控制电路;框架4,在该框架4上固定驱动电路基板3;以及面板5,该面板5固定于框架4的前端。能在框架4的左端侧安装电源电路基板6和盖构件7,其中,在上述电源电路基板6上安装用于朝驱动电路基板3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上述盖构件7覆盖电源电路基板6。另外,能在框架4的右端侧安装覆盖框架4的右侧面的盖构件8。驱动电路基板3及电源电路基板6是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的平板状的刚性基板。
框架4是由铝合金等具有散热性的散热性材料形成的。该框架4包括:底座部4a,该底座部4a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并被配置成与左右方向正交;背面部4b,该背面部4b呈大致平板状,且构成框架4的背面;以及上表面部4c,该上表面部4c呈大致平板状,且构成框架4的上端面。背面部4b被配置成与前后方向正交,上表面部4c被配置成与上下方向正交。另外,背面部4b从底座部4a的后端朝左侧突出,上表面部4c从底座部4a的上端朝左侧突出。如图7所示,框架4从正面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长方形。
在底座部4a的右侧面形成有由散热用的多个翅片构成的散热部4e。如图4(B)所示,能在散热部4e(即底座部4a的右侧面)上安装冷却用的风扇11。底座部4a的左侧面为固定驱动电路基板3的基板固定部4f。另外,在底座部4a的左侧面的前下端以朝左前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块状的支柱安装部4g。
在支柱安装部4g上以朝左侧突出的方式固定有用于对电源电路基板6进行支承和固定的支柱(螺柱销)12。支柱12例如形成为六棱柱状。在支柱12的右端侧形成有阳螺纹。利用该阳螺纹和形成于支柱安装部4g的阴螺纹将支柱12固定于支柱安装部4g,支柱12能相对于支柱安装部4g进行装拆。
在背面部4b的上端侧形成有朝左侧突出的突出部4h。即,在背面部4b的上端侧形成有比背面部4b的除了突出部4h之外的其它部分更朝左侧突出的突出部4h。突出部4h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的平板状。在背面部4b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朝右侧切开的缺口部4j。另外,在背面部4b上形成有两个插通孔4k、4m。用于将电动机驱动单元2固定于安装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驱动装置设置构件的螺钉13插通于插通孔4k、4m。
两个插通孔4k、4m分别形成于从正面观察时的形状呈大致长方形的框架4的一条对角线上的各个角部。具体而言,插通孔4k形成于突出部4h。即,插通孔4k形成于背面部4b的左上端侧的角部。另外,插通孔4m形成于背面部4b的右下端侧的角部。插通孔4k形成为圆孔状。另一方面,插通孔4m形成为下端开口的U槽状。
在上表面部4c上形成有散热用的多个通孔。在底座部4a与上表面部4c间的边界部分(即底座部4a的上端侧)形成有缺口部4n。具体而言,在底座部4a的后方上端侧形成有缺口部4n。缺口部4n从底座部4a的上端朝下侧被切开。缺口部4n的底面由随着朝向后方侧(即,随着朝向框架4的背面)而朝下侧倾斜的倾斜面4p和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水平面4q构成。水平面4q与倾斜面4p的后端相连。
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4采用以下结构:当支柱12被从两个框架4中的一个框架4的支柱安装部4g拆下时,如图8所示,一个框架4的左端与另一个框架4的右端接触。具体而言,框架4采用以下结构:当支柱12被从一个框架4的支柱安装部4g拆下时,一个框架4的背面部4b的左端面及上表面部4c的左端面与另一个框架4的底座部4a的右侧面紧贴。
当一个框架4的左端与另一个框架4的右端紧贴时,如图8所示,一个框架4的突出部4h配置于另一个框架4的缺口部4n,从而不会产生突出部4h与另一个框架4的底座部4a的左侧面接触而不能使一个框架4的左端与另一个框架4的右端紧贴这样的现象。另外,在电源电路基板6及盖构件7被从框架4拆下后的框架4单体的状态下,突出部4h朝比背面部4b的除了突出部4h之外的其它部分更靠左侧的位置突出,但在电源电路基板6及盖构件7安装于框架4的状态下,突出部4h的左端面与盖构件7的左侧面在左右方向上大致一致。
驱动电路基板3以其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固定于底座部4a的基板固定部4f。如图2所示,在驱动电路基板3的下端侧安装有能与未图示的电力供给用的电缆(电力供给用电缆)连接的作为电力供给用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端子15、16。连接器端子15是用于朝驱动电路基板3输入电力的输入用连接器端子,连接器端子16是用于从驱动电路基板3输出电力的输出用连接器端子。另外,在驱动电路基板3的下端侧安装有能与未图示的通信用的电缆(通信用电缆)连接的作为通信用连接器端子的两个连接器端子17。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X方向)是驱动电路基板3的厚度方向即第一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是第一方向的一侧,右侧是第一方向的另一侧。
连接器端子15~17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3的前端侧。连接器端子15、16以从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底面侧插入电力供给用电缆的方式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3。同样地,两个连接器端子17以从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底面侧插入通信用电缆的方式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3。即,连接器端子15~17以它们的插入口朝向下侧的方式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3。另外,在驱动电路基板3上安装有各种电子零件。另外,在驱动电路基板3的前端侧安装有与从伺服电动机引出的电缆等连接的各种连接器端子。
电源电路基板6能用螺钉等安装于支柱12的左端面。在支柱12的左端面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状态下,电源电路基板6的厚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大致一致。在电源电路基板6上安装有各种电子零件。另外,在驱动电路基板6的前端侧安装有与从交流电源引出的电缆连接的连接器端子。本实施方式的电源电路基板6例如是800W用的基板。
如图5所示,在电源电路基板6的右侧面固定有用于对安装于支柱12的左端面的电源电路基板6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20。支承构件20包括当在支柱12的左端面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时、与底座部4a的左侧面抵接的脚部(未图示)等,通过该脚部等与底座部4a抵接,可利用支承构件20支承电源电路基板6。另外,在驱动电路基板3上形成有供该脚部插通的插通孔(未图示)。
在盖构件7的上表面部形成有与形成于框架4的上表面部4c的卡合爪部4s卡合的卡合孔7a,在盖构件7的下表面部形成有与形成于框架4的底座部4a的下端的卡合爪部4t(参照图2)卡合的卡合孔7b。当卡合爪部4s与卡合孔7a卡合、卡合爪部4t与卡合孔7b卡合时,可将盖构件7固定于框架4。固定于框架4的盖构件7从左侧覆盖电源电路基板6。
盖构件8能利用未图示的螺钉固定于底座部4a的右侧面。当在散热部4e上安装有风扇11时,盖构件8覆盖风扇11。如图3所示,在盖构件8的与风扇11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用于确保空气流路的通孔8a。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盖构件8的作用使从风扇11送出的空气沿着散热部4e的翅片高效地流动,因此,可高效地对散热部4e进行冷却。
在面板5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框架4的上表面部4c卡合的卡合爪部5a,在面板5的下表面部形成有与框架4的支柱安装部4g卡合的卡合爪部5b(参照图2),通过卡合爪部5a、5b与框架4卡合,将面板5固定于框架4。在面板5上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供固定于驱动电路基板3的前端侧的连接器端子以及固定于电源电路基板6的前端侧的连接器端子露出。另外,在面板5的上端侧配置有操纵台21。
另外,如下所述,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存在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和未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例如图1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面板5和未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例如图1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面板5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及操纵台21的结构等方面不同。在以下说明中,在要将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面板5和未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面板5区别表示的情况下,将前一面板5记作“面板5A”,并将后一面板5记作“面板5B”。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在支柱安装部4g上固定支柱12,并如图3~图5所示将电源电路基板6及盖构件7安装于框架4。另外,将面板5A及盖构件8安装于框架4。在该情况下,根据驱动电路基板3及电源电路基板6的发热量不同,不在框架4上安装风扇11(参照图4(A))或在框架4上安装风扇11(参照图4(B))。另外,在该情况下,以从电源电路基板6朝驱动电路基板3供给电力的方式,利用未图示的电缆等将驱动电路基板3与电源电路基板6电连接。
另一方面,例如,在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电动机驱动装置1由电源电路基板6及盖构件7安装于框架4的状态下的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和将电源电路基板6及盖构件7拆下后的状态下的其余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在以下说明中,在要将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和除此以外的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区别表示的情况下,将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记作“电动机驱动单元2A”,并将电源电路基板6及盖构件被拆下后的状态下的其余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记作“电动机驱动单元2B”。
如图1所示,电动机驱动单元2A配置于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左端。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A中,支柱12固定于支柱安装部4g。另外,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A中,在框架4上安装面板5A,但未在框架4上安装盖构件8。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配置于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右侧。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B中,从支柱安装部4g拆下支柱12。另外,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B中,在框架4上安装面板5B,但未在框架4上安装盖构件8。另外,在配置于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中,也可在框架4上安装盖构件8。另外,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A、2B中,既可以在框架4上安装风扇11,也可以不在框架4上安装风扇11。
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被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触。具体而言,以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紧贴、且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紧贴的方式,配置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
另外,即便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框架4上安装有风扇11,也以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紧贴的方式配置驱动电路基板3、风扇11。同样地,即便在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上安装有风扇11,也以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紧贴的方式配置驱动电路基板3、风扇11。
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A中,以从电源电路基板6朝驱动电路基板3供给电力的方式,利用未图示的电缆等将驱动电路基板3与电源电路基板6电连接。另外,在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电动机驱动装置1包括两根电力供给用电缆。两根中的一根电力供给用电缆的一端与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连接器端子16连接,该电力供给用电缆的另一端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连接器端子15连接。其余的一根电力供给用电缆的一端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连接器端子16连接,该电力供给用电缆的另一端与配置于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连接器端子15连接。即,电力供给用电缆的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5连接,电力供给用电缆的另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6连接。
另外,在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电动机驱动装置1包括两根通信用电缆。两根中的一根通信用电缆的一端与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连接器端子17连接,该通信用电缆的另一端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两个连接器端子17中的一个连接器端子17连接。其余的一根通信用电缆的一端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另一个连接器端子17连接,该通信用电缆的另一端与配置于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连接器端子17连接。即,通信用电缆的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7连接,通信用电缆的另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7连接。在实施方式中,在电源电路基板6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从电源电路基板6产生错误信号,并经由通信用电缆在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之间进行该错误信号的通信。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在固定驱动电路基板3的框架4的左端侧安装电源电路基板6和盖构件7,在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电源电路基板6及盖构件7安装于框架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框架4之外,无需另行设置用于安装电源电路基板6及盖构件7的框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驱动装置1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的情况下,能使电动机驱动装置1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未安装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被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触。另外,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用电力供给用电缆连接,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和配置于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用电力供给用电缆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从设于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电源电路基板6朝设于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驱动电路基板3供给电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将电源电路基板6安装于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各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4采用以下结构:当支柱12被从两个框架4中的一个框架4的支柱安装部4g拆下时,一个框架4的背面部4b的左端面及上表面部4c的左端面与另一个框架4的底座部4a的右侧面紧贴;在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紧贴,且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紧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触时,能使电动机驱动单元2彼此在左右方向上靠近。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将电源电路基板6安装于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各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且当将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触时,能使电动机驱动单元2彼此在左右方向上靠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在电动机驱动装置1由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的情况下,也能使电动机驱动装置1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在框架4的左端侧安装电源电路基板6和盖构件7,因此,无论是在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还是在由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都能使用相同的框架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减少电动机驱动装置1中使用的零件的种类,从而能容易地进行零件的库存管理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供给用电缆的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5连接,电力供给用电缆的另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6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分别用电力供给用电缆连接的情况相比较,能缩短将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连接的电力供给用电缆的长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整齐地拉绕电力供给用电缆。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用电缆的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7连接,通信用电缆的另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7连接,因此,与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分别用通信用电缆连接的情况相比较,能缩短将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连接的通信用电缆的长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整齐地拉绕通信用电缆。
在实施方式中,在电源电路基板6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从电源电路基板6产生错误信号,并经由通信用电缆在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之间进行该错误信号的通信。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源电路基板6产生异常的情况下,即便是电动机驱动单元2A以外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也能把握电源电路基板6的异常。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端子15~17以其插入口朝向下侧的方式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3的下端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防止配置于面板5的操纵台21的操作性等因电力供给用电缆、通信用电缆而受到影响。另外,能防止电力供给用电缆和通信用电缆对从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正面侧引出的各种电缆的拉绕产生阻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防止尘埃进入连接器端子15~17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用于将电动机驱动单元2固定于驱动装置设置构件的螺钉13插通的插通孔4k、4m分别形成于从正面观察时的形状呈大致长方形的框架4的一条对角线上的各个角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提高电动机驱动单元2固定于驱动装置设置构件的固定强度。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朝左侧突出的突出部4h上形成有插通孔4k,因此,能确保插通孔4k与插通孔4m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其结果是,能有效地提高电动机驱动单元2固定于驱动装置设置构件的固定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架4上形成有缺口部4n,例如,在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突出部4h配置于左侧配置的另一个框架4的缺口4n。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在框架4上形成有突出部4h,也能使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紧贴,且能使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紧贴。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4h形成于背面部4b的上端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要将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从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中拆下的情况下,只要拆下插通于该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插通孔4k、4m的螺钉13,然后使该电动机驱动单元2B朝上侧偏移,或者使该电动机驱动单元2B在朝上侧偏移之后朝前侧偏移,则即便未将电动机驱动单元2A及配置于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从驱动装置设置构件上拆下,也能拆下该电动机驱动单元2B。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容易地进行从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拆下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情况下的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背面部4b上形成有缺口部4j,因此,即便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框架4上安装有风扇11,当使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在朝上侧偏移之后朝前侧偏移来拆下该电动机驱动单元2B时,也能防止安装于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框架4的风扇11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背面部4b的干涉。
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4的缺口部4n的底面由随着朝向后方侧而朝下侧倾斜的倾斜面4p和与倾斜面4p的后端相连并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水平面4q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在由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也能使螺钉13容易地从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正面侧插通形成于突出部4h的插通孔4k,且能容易地从插通孔4k拆下螺钉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架4上固定有支柱1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能利用支柱12来确保驱动电路基板3与电源电路基板6之间的间隙,其结果是,能确保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3、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子零件的配置空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B中从框架4拆下支柱12,因此,即便支柱12能安装于框架4,当将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触时,也能使电动机驱动单元2彼此在左右方向上靠近。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一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在不改变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基板6例如是800W用的基板,但电源电路基板6也可以是与比800W更大的容量相对应的基板。例如,电源电路基板6也可以是2kW用的基板。在该情况下,如图9、图10所示,框架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面板5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盖构件7、8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分别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框架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面板5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盖构件7、8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另外,固定于框架7的支柱12的固定位置和支柱12的根数在图9、图10所示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和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不同。
另一方面,图9、图10所示的框架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面板5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盖构件7、8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分别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框架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面板5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盖构件7、8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相同。在该情况下,容易对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设置部位进行设计。另外,当框架4等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因所对应的容量不同而不同时,无用的空间会增加,但在上述情况下,不会增加无用的空间。此外,在上述情况下,能实现驱动电路基板3的共用化、伴随着驱动电路基板3的共用化的连接器端子位置的共用化。因此,能将连接器端子位置设为相同的位置,其结果是,与电动机驱动装置1连接的电缆的配线不会变得杂乱而容易观察。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前后方向为第二方向,上下方向为第三方向。
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在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或由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的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即电动机驱动单元2A)中,在框架4的背面部4b的左侧安装有背板25。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在由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的除了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以外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即电动机驱动单元2B)中,拆下了背板2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多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构成。除此之外,例如,电动机驱动装置1既可以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构成,也可以由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三个以上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构成。
另外,电动机驱动装置1也可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与图9、图10所示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组合而构成。即,也可通过框架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等不同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组合来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框架4和图9、图10所示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框架4这两个框架4中,也以当从两个框架4中的一个框架4上拆下支柱12时、一个框架4的左端与另一个框架4的右端接触的方式,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框架4以及图9、图10所示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框架4。另外,也可通过框架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等不同的三种以上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组合来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B中,从支柱安装部4g拆下了支柱12,但也可在电动机驱动单元2B中将支柱12安装于支柱安装部4g。在该情况下,在由三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构成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情况下,电动机驱动单元2A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支柱12的左端接触,且配置于正中间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框架4的右端与配置于右端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B的支柱12的左端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力供给用电缆的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5连接,电力供给用电缆的另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6连接。除此之外,例如也可采用以下结构:具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A与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中的各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用电力供给用电缆连接。同样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信用电缆的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7连接,通信用电缆的另一端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中的另一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的连接器端子17连接,但也可采用以下结构:具有电源电路基板6的电动机驱动单元2A和两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中的各个电动机驱动单元2B用通信用电缆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端子15~17以其插入口朝向下侧的方式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3的下端侧。除此之外,例如也可采用以下结构:连接器端子15~17以其插入口朝向上侧的方式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3的上端侧。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出部4h形成于背面部4b的上端侧,但突出部4h也可形成于背面部4b的下端侧。另外,也可在背面部4b不形成突出部4h。在该情况下,也可在框架4上不形成缺口部4n。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机驱动单元2对一台伺服电动机进行驱动及控制,但电动机驱动单元2例如也可对两台或三台等多台伺服电动机进行驱动及控制。

Claims (14)

1.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规定台数的电动机进行驱动及控制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电路基板,在该驱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所述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以及
框架,在该框架上形成有散热部并固定有所述驱动电路基板,
当将固定于所述框架的所述驱动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能安装电源电路基板和盖构件,其中,在所述电源电路基板上安装有用于朝所述驱动电路基板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所述盖构件覆盖所述电源电路基板,
在从某个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所述框架至少拆下所述电源电路基板和所述盖构件的状态下,该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能与另一个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接触,
在由一个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在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所述电源电路基板和所述盖构件,
在由两个以上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一个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和其余电动机驱动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触,其中,所述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是指处在所述电源电路基板和所述盖构件安装于所述框架的状态下的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所述其余电动机驱动单元配置于所述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并且处在所述电源电路基板和所述盖构件从所述框架拆下的状态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能与电力供给用电缆连接的电力供给用连接器端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输入用连接器端子和输出用连接器端子以作为所述电力供给用连接器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由三个以上的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
所述电力供给用电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中的一个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所述输出用连接器端子连接,所述电力供给用电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中的另一个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所述输入用连接器端子连接。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供给用连接器端子以使所述电力供给用电缆从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底面侧插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驱动电路基板。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能与通信用电缆连接的通信用连接器端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用连接器端子以使所述通信用电缆从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底面侧插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驱动电路基板。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的背面侧形成有供螺钉插通的两个插通孔,所述螺钉用于将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固定于供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的驱动装置设置构件,
两个所述插通孔分别形成于从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正面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所述框架的一条对角线上的各个角部,
所述框架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有两个所述插通孔中的一个所述插通孔,并至少在所述电源电路基板和所述盖构件被拆下的状态下朝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突出,
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有缺口部,该缺口部能供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框架的所述突出部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框架的背面侧的上端侧,并在所述突出部上形成有圆孔状的所述插通孔,
在所述框架的背面侧的下端侧形成有下端开口的U槽状的所述插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部被从所述框架的上端朝向下侧切开,
所述缺口部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是朝向所述框架的背面朝下侧倾斜的倾斜面。
11.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能装拆的支柱,该支柱用于对所述电源电路基板进行支承和固定,
在由两个以上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的、除了所述带电源的电动机驱动单元以外的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中,拆下了所述支柱。
12.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由两个以上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
所有的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所述框架都是共用的。
13.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由两个以上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
在两个以上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中,包括有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与另一个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不同的所述电动机驱动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将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并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有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彼此相等,所有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三方向的宽度彼此相等。
CN201310573237.4A 2013-03-21 2013-11-15 电动机驱动装置 Active CN1040653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8418A JP6125287B2 (ja) 2013-03-21 2013-03-21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2013-058418 2013-03-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5310A true CN104065310A (zh) 2014-09-24
CN104065310B CN104065310B (zh) 2017-01-11

Family

ID=504723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2450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54337U (zh) 2013-03-21 2013-11-15 电动机驱动装置
CN201310573237.4A Active CN104065310B (zh) 2013-03-21 2013-11-15 电动机驱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2450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54337U (zh) 2013-03-21 2013-11-15 电动机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25287B2 (zh)
KR (1) KR101715993B1 (zh)
CN (2) CN203554337U (zh)
TW (1) TWI61395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097A (zh) * 2014-01-24 2015-07-2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驱动装置
CN113661645A (zh) * 2019-04-09 2021-11-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背板及电动机驱动装置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5287B2 (ja) * 2013-03-21 2017-05-1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6673546B2 (ja) * 2016-02-29 2020-03-25 Smc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ラ組立体
WO2020217765A1 (ja) * 2019-04-25 2020-10-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サーボアンプ装置、および多軸サーボ制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6505A (ja) * 1991-11-27 1993-06-15 Sharp Corp 輸液ポンプ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JPH08163883A (ja) * 1994-12-05 1996-06-21 Sony Corp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H08168293A (ja) * 1994-12-15 1996-06-25 Japan Servo Co Ltd 多軸モータ駆動装置の連結方法
CN102007682A (zh) * 2008-04-15 2011-04-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机装置、具备该电机装置的电机驱动系统以及集成电路装置
CN203554337U (zh) * 2013-03-21 2014-04-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19396A1 (en) * 1995-11-20 1997-05-29 The Foxboro Company Expandable field controller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JP3510092B2 (ja) * 1997-12-01 2004-03-22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型電気機器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01057487A (ja) * 1999-08-18 2001-0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ユニット
JP2001231211A (ja) * 2000-02-16 2001-08-24 Brother Ind Ltd 回路基板
DE10153748A1 (de) * 2001-10-31 2003-05-22 Siemens Ag Stromrichtereinheit in Modulbauweise
TWM297578U (en) * 2006-03-17 2006-09-11 Chi-Shin Jang Improved structure of motor controller
JP4221436B2 (ja) * 2006-12-13 2009-02-12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電力変換装置
CN101578752B (zh) * 2007-01-22 2012-09-26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马达控制装置
KR100776713B1 (ko) * 2007-05-18 2007-11-19 (주)서전기전 멀티 커넥터형 절연패널이 구비된 모터 컨트롤 센터
TWM334381U (en) * 2007-12-31 2008-06-11 Antec Inc Power supply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heat-dissipation apparatus
CN202815657U (zh) * 2008-10-24 2013-03-20 孔繁忠 箱式计算机
TWM356947U (en) * 2008-11-10 2009-05-11 Advantech Co Ltd Industrial computer module structure
JP2010198807A (ja) * 2009-02-23 2010-09-09 Sharp Corp 照明装置
JP5225221B2 (ja) * 2009-07-03 2013-07-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TWM373605U (en) * 2009-09-30 2010-02-01 Heng-Ming Chen Motor controller
TWI457749B (zh) * 2010-06-21 2014-10-21 Acbel Polytech Inc High power density power supplies for miniaturized servers
KR101058812B1 (ko) * 2011-01-31 2011-08-23 위드시스템 주식회사 직렬 연결되는 확장유닛이 구비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테스트 장치
CN202271081U (zh) * 2011-06-23 2012-06-13 王明伟 一种侧进风mosfet逆变式焊接设备
JP5803327B2 (ja) * 2011-06-27 2015-11-0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の防水カバー
JP2013027282A (ja) * 2011-07-26 2013-02-04 Denso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6505A (ja) * 1991-11-27 1993-06-15 Sharp Corp 輸液ポンプ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JPH08163883A (ja) * 1994-12-05 1996-06-21 Sony Corp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H08168293A (ja) * 1994-12-15 1996-06-25 Japan Servo Co Ltd 多軸モータ駆動装置の連結方法
CN102007682A (zh) * 2008-04-15 2011-04-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机装置、具备该电机装置的电机驱动系统以及集成电路装置
CN203554337U (zh) * 2013-03-21 2014-04-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驱动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097A (zh) * 2014-01-24 2015-07-2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驱动装置
CN104811097B (zh) * 2014-01-24 2017-10-0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驱动装置
CN113661645A (zh) * 2019-04-09 2021-11-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背板及电动机驱动装置单元
CN113661645B (zh) * 2019-04-09 2022-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背板及电动机驱动装置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25287B2 (ja) 2017-05-10
TWI613951B (zh) 2018-02-01
KR20140117261A (ko) 2014-10-07
KR101715993B1 (ko) 2017-03-13
CN104065310B (zh) 2017-01-11
TW201440615A (zh) 2014-10-16
CN203554337U (zh) 2014-04-16
JP2014183711A (ja) 2014-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54337U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
US7428151B2 (en) Cooling arrangement
KR100708749B1 (ko) 회로 기판 고정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TW201740626A (zh) 連接器系統
JP2014207803A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及び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US11705593B2 (en) Rack type power source device
JP2007248011A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667869B1 (ko) 모터 구동 장치
CN104065311A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
JP4104143B2 (ja) ラックシステム
CN102177548B (zh) 安装部件和电子设备
JP2011147265A (ja) 電気接続箱
KR101718201B1 (ko) 모터 구동 장치
JP2005268787A (ja) 水平取り付け式の接続平面を有する電子機器ハウジング
JP2012118595A (ja) 温度調節器、ケーブル装置、および温度調節ユニット
CN210223407U (zh) 一种液晶拼接屏安装结构
CN220586606U (zh) 一种机箱、电梯控制器以及电梯
CN220139980U (zh) 一种控制器及交通工具
KR20050116514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6599077B1 (ja) バックプレーンおよびモータ駆動装置ユニット
JP6657656B2 (ja)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ロボット、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JP2011124414A (ja) 電子装置
JP5188427B2 (ja) 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JP6885128B2 (ja) 端子台およびその端子台を取り付けた空気調和機
JP2003111893A (ja) スロットマ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