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9373B - 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9373B
CN104039373B CN201180074649.2A CN201180074649A CN104039373B CN 104039373 B CN104039373 B CN 104039373B CN 201180074649 A CN201180074649 A CN 201180074649A CN 104039373 B CN104039373 B CN 104039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re bundle
package panel
bundle body
hollow fiber
fiber bu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46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9373A (zh
Inventor
米田淳
小寺英由
土井光
土井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r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r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ro Corp filed Critical Nipr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39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9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2Hollow fibre modules
    • B01D63/021Manufacturing thereof
    • B01D63/0233Manufacturing thereof forming the bu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2Hollow fibre modules
    • B01D63/021Manufactur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preparation
    • B01D2323/42Details of membrane preparation apparatu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该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及包装装置,用于将包装片卷绕在捆扎多根纤维而成的纤维束体,能够使卷绕有包装片的纤维束体的包装片超出一圈的重叠部分增加。对于纤维束体(Bd)的包装方法及包装装置(200)而言,将包装片(S)卷绕在捆扎多根纤维(Ba)而成的纤维束体(Bb)的周围,在将包装片(S)覆盖在纤维束体(Bd)的周围的状态下,一边使纤维束体(Bd)与包装片(S)一同在预先规定的旋转方向(A2)旋转,一边将包装片(S)卷绕在纤维束体(Bd)的周围。

Description

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 和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尤其涉及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例如,用于血液透析、血液过滤、血液透析过滤、血浆成分分化、血浆分离等用途的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用的中空纤维束的制造。
背景技术
以往,捆扎多根纤维而成的纤维束,例如作为捆扎预先规定的多根(具体为1万根左右)的中空纤维而成的中空纤维束被用于进行血液透析、血液过滤、血液透析过滤、血浆成分划分、血浆分离等的血液处理的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中。
捆扎多根中空纤维而成的中空纤维束通过以下方式制作而成:将集合多根(具体为500根~800根左右)连续的中空纤维而成的中空集合纤维束切断成预先设定的规定长度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将切断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多次汇集捆扎成规定长度的中空纤维束体,进一步,将捆扎而成的规定长度的中空纤维束体切断成更短的预先规定的规定长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集束装置:一边将由多根连续的纤维集合而成的集合纤维束在长度方向输送,一边将其按顺序依次切断成规定长度的纤维束切断体,然后,按顺序依次将切断的上述纤维束切断体汇集捆扎成纤维束体。
而且,在将规定长度的纤维束体切断成更短的预先规定的规定长度以制作纤维束时,为了避免出现纤维束体破损或被污染等现象,通常,会在纤维束体的周围卷绕包装片可以从外部进行保护。这样,卷绕有包装片的纤维束,例如,在被装入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的筒状容器(所谓的透析器)内时,包装片被除去。
作为将包装片卷绕在纤维束体周围的包装方法及包装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提出了如下包装方法及包装装置:纤维束(纤维束体),在载置在膜(包装片)上的状态下,进入到由第一及第二侧部元件、和固定在第一及第二侧部元件之间的柔软槽部构成的接收部,然后,通过横穿槽部能够移动的弯曲机将膜的未固定且处于自由状态下的较长侧部,配置在纤维束的周围,同时,通过控制驱动部使两侧部元件中至少一个移动,以使其互相接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7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11446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包装方法及包装装置中,卷绕在纤维束体的包装片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是有界限的,不能将卷绕有包装片的纤维束体的包装片超出一圈且重叠的部分设置成规定长度以上的长度,超出一圈的重叠部分变成比较短的状态。这样,如果卷绕有包装片的纤维束体的包装片超出一圈的重叠部分比较短,就会出现包装片易于从纤维束体脱离的缺点。
发明内容
此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其是将包装片卷绕在由多根纤维捆扎而成的纤维束体周围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能够使卷绕有上述包装片的上述纤维束体的上述包装片超出一圈的重叠部分的长度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将包装片卷绕在由多根纤维捆扎而成的纤维束体的周围,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包装片覆盖在上述纤维束体的周围的状态下,一边使上述纤维束体与上述包装片一同向预先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一边将上述包装片卷绕在上述纤维束体的周围。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在将上述包装片覆盖在上述纤维束体的周围的状态下,一边使上述纤维束体与上述包装片一同向预先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一边将上述包装片卷绕在上述纤维束体的周围,因此,卷绕有上述包装片的上述纤维束体的上述包装片超出一圈的重叠部分的长度不受到限制,能够增加该部分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的具体方式,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该包装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上述包装片配置于沿上述纤维束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包装用槽部上的工序;将上述纤维束体介由上述包装片载置于上述包装用槽部的工序;将上述包装片的相对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覆盖在上述纤维束体上的工序;以及,使上述纤维束体与上述包装片一同在上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工序。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用于将包装片卷绕在由多根纤维捆扎而成的纤维束体,其特征在于,具备:沿上述纤维束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包装用槽部;将上述包装片配置在上述包装用槽部上的片配置装置;将上述纤维束体介由上述包装片载置在上述包装用槽部的纤维束体载置装置;将上述包装片的相对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覆盖在上述纤维束体上的覆盖装置;以及使上述纤维束体与上述包装片一同在上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旋转装置。
在该特定事项中,通过使用在上述纤维束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上述包装用槽部这一所谓的简单结构,能够使卷绕有上述包装片的上述纤维束体的上述包装片超出一圈的重叠部分的增长。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装置中,能够举例示出以下方式:上述旋转装置具备沿上述长度方向配设在上述包装用槽部的底部的旋转辊。
在该特定事项中,通过沿上述长度方向配设在上述包装用槽部的底部的上述旋转辊,能够简单且容易地使上述纤维束体与上述包装片一同旋转。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的具体方式,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在将上述包装片配置于上述包装用槽部上的工序中,配置在上述包装用槽部上且载置有上述纤维束体的上述包装片的以上述包装用槽部为基准的上述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的长度长于下游侧的长度;在将上述包装片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侧覆盖在上述纤维束体上的工序中,将上述包装片的较短的上述下游侧覆盖在上述纤维束体上之后,将其较长的上述上游侧覆盖在上述下游侧上。
而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中,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上述覆盖装置具备:第一覆盖部,其将通过上述片配置装置配置在上述包装用槽部上、通过上述纤维束体载置装置载置了上述纤维束体的上述包装片的、以上述包装用槽部为基准的上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覆盖在上述纤维束体上;第二覆盖部,其将上述包装片的以上述包装用槽部为基准的上述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覆盖在上述下游侧上。
在该特定事项中,例如,在上述片配置装置将上述包装片配置在上述包装用槽部上时,将上述包装片配置成使通过上述片配置装置配置在上述包装用槽部上、通过上述纤维束体载置装置载置了上述纤维束体的上述包装片的、以上述包装用槽部为基准的上述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的长度长于下游侧的长度,在此情况下,将上述包装片的较短的上述下游侧覆盖在上述纤维束体上之后,能够将上述包装片的较长的上述上游侧覆盖在上述下游侧上。据此,在使上述纤维束体与上述包装片一同旋转的同时,能够容易地将上述包装片卷绕在上述纤维束体的周围。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的具体方式,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在将上述纤维束体介由上述包装片载置于上述包装用槽部的工序之前,该包装方法进一步包括使上述包装片向上述包装用槽部的内侧凹陷成凹条的工序。
而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中,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该包装装置进一步具备使上述包装片向上述包装用槽部的内侧凹陷成凹条的凹条形成装置。
在该特定事项中,能够将上述纤维束体介由上述包装片确实地载置在上述包装用槽部。
而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中,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该包装装置进一步具备对上述包装片的上述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装置。
在该特定事项中,上述保持装置对上述包装片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进行保持,并且介由上述包装片能够将上述纤维束体进一步确实地载置在上述包装用槽部。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的具体方式,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在使上述纤维束体与上述包装片一同在上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工序中,在上述包装片的周方向的多个部位上对上述纤维束体进行逐渐挤压。
而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中,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该包装装置进一步具备第一挤压装置,该第一挤压装置在与上述纤维束体一同在上述旋转方向旋转的上述包装片的周方向的多个部位,对上述纤维束体进行逐渐挤压。
在此特定事项中,能够对周围卷绕有上述包装片的上述纤维束体进行均匀地挤压。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的具体方式,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在使上述纤维束体与上述包装片一同在上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工序中,在上述包装片的周方向的一个部位对上述纤维束体进行间歇且逐渐地挤压。
而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中,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该包装装置进一步具备第二挤压装置,其在与上述纤维束体一同在上述旋转方向旋转的上述包装片的周方向的一个部位,对上述纤维束体进行间歇且逐渐地挤压。
在该特定事项中,能够将周围卷绕有上述包装片的上述纤维束体进行可靠地挤压。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的具体方式,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将上述纤维束体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向外侧拉伸,并且一边使其与上述包装片一同在上述旋转方向旋转,一边将上述包装片卷绕在上述纤维束体的周围。
而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中,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该包装装置进一步具备拉伸装置,该拉伸装置在周围覆盖有上述包装片的状态下,将在上述旋转方向旋转的上述纤维束体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向两外侧拉伸。
在该特定事项中,能够使上述纤维束体不松弛保持上述纤维束体的张力,并且使上述纤维束体与上述包装片一同旋转。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的具体方式,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该包装方法进一步包含以下工序,即,使卷绕有上述包装片的上述纤维束体旋转,按顺序依次对上述包装片的周围的多处部位依次进行熔接的工序。
而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中,能够举例示出下述方式:该包装装置进一步具备熔接装置,该熔接装置对在卷绕有所述包装片的所述纤维束体的所述包装片的周围的多个部位进行熔接。
在该特定事项中,能够相对上述纤维束体稳定地保持上述包装片。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将上述纤维束体包装作为捆扎多根中空纤维而成的中空纤维束体,使用包装了的上述中空纤维束体来制造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用的中空纤维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束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上述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将上述纤维束体包装作为捆扎多根中空纤维而成的中空纤维束体,使用包装了的上述中空纤维束体来制造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用中空纤维束。
在该特定事项中,能够使用将包装有上述包装片的上述中空纤维束的上述包装片超过一圈的重叠部分增长所得到的上述中空纤维束体,制造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用的中空纤维束。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能够将包装有上述包装片的上述中空纤维束的上述包装片超过一圈的重叠部分增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空纤维束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要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制造装置中的中空纤维束体的集束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要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集束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的概要结构图,图4(a)是从上下方向的上方观看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所得的俯视图,图4(b)是从移动方向观看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所得的侧视图,图4(c)是从宽度方向上观看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所得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中的第一至第四夹持部件夹持有中空集合纤维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一对夹持部件中一方的夹持部件的概要结构图,图6(a)是从移动方向观看一方的夹持部件所得的侧视图,图6(b)是从宽度方向观看一方的夹持部件所得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一对夹持部件中另一方的夹持部件的概要结构图,图7(a)是从移动方向观看另一方的夹持部件所得的侧视图,图7(b)是从宽度方向观看另一方的夹持部件所得的侧视图,图7(c)是从下方观看另一方的夹持部件所得的仰视图。
图8是模式化显示相对于中空集合纤维束的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的夹持状态,以及第一和第二切断机构的切断状态的状态转换图,图8(a)是示出第一夹持机构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的状态图,图8(b)是示出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的状态图,图8(c)是示出第一、第二及第三夹持机构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的状态图,图8(d)是示出切断第二夹持位置和第三夹持位置之间的间隔、且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返回的状态图。
图9是模式化显示相对于中空集合纤维束的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的夹持状态,以及第一和第二切断机构的切断状态的状态转换图,图9(a)是示出第三夹持机构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的状态图,图9(b)是示出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的状态图,图9(c)是示出第三、第四及第一夹持机构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的状态图,图9(d)是示出切断第二夹持位置和第三夹持位置之间的间隔,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返回的状态图。
图10是从上下方向的上方观看收容装置所得的概要俯视图。
图11是从宽度方向观看收容装置所得的概要截面图。
图12是从上下方向的上方观看按压装置所得的概要俯视图。
图13是从宽度方向观看按压装置所得的概要截面图。
图14是从上下方向的上方观看输送装置所得的概要俯视图。
图15是从移动方向观看输送装置所得的概要截面图。
图16是从上下方向的上方观看图1所示的制造装置中的中空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的一个例子所得的概要俯视图。
图17是从移动方向观看图16所示的包装装置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图18是从长度方向观看包装装置的凹条形成装置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图19是从长度方向观看包装装置的保持装置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图20是从上下方向的上方观看包装装置的保持装置部分所得的概要俯视图。
图21是从长度方向观看将包装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上的覆盖装置所得的概要侧视图,该包装片通过包装装置的片配置装置被配置在包装用槽部上且介由该包装片利用纤维束体载置装置来配置中空纤维束体,图21(a)是示出将包装片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之前的状态图,图21(b)是示出将配置在一方的片载置台上的包装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上的状态图,图21(c)示出在将包装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上的状态下,将配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上的包装片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上的状态图。
图22是从长度方向上观看旋转装置中第一旋转机构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该旋转装置在利用包装装置的覆盖装置覆盖包装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状态下使中空纤维束体旋转。
图23是从上下方向Z的上方观看旋转装置中第二旋转机构部分所得的概要俯视图,该旋转装置在利用包装装置的覆盖装置覆盖包装片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状态下使中空纤维束体旋转。
图24是从长度方向观看包装装置中第一挤压装置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图25是从长度方向观看包装装置中第二挤压装置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图26是从长度方向观看包装装置中熔接装置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图27是从长度方向观看包装装置中输送装置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图27(a)示出在中间台位于上部位置时的两个旋转辊上配置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的状态图,图27(b)示出在中间台位于下部位置时的两个旋转辊上配置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的状态图,图27(c)示出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从两个旋转辊上取出以放置在输送装置上的状态图。
图28是从上下方向的上方观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空纤维束的制造装置的切断装置所得的概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例子,并不具备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的性质。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空纤维束Bg的制造装置10的一个例子的概要结构框图。
中空纤维束Bg的制造装置10为利用干燥的中空纤维Ba制造中空纤维束Bg的干式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10具备集束装置100、包装装置200、切断装置300和对制造装置10的整体控制进行管理的控制部400。
在制造装置10中,基于控制部400的指令,利用集束装置100将从纺丝部20输送而来的几百根(具体为512根~768根)干燥的中空纤维Ba汇集成中空集合纤维束Bb,并将中空集合纤维束Bb按顺序依次切断为预先规定的规定长度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对按顺序依次切断后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进行捆扎而集束为具有多根(具体为1万根左右)纤维的中空纤维束体Bd,利用包装装置200使中空纤维束体Bd形成为圆柱状、且在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围卷绕有包装片S,对卷绕有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以下称为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包装片S进行熔接,利用切断装置300将包装片S被熔接后的中空纤维束体(以下,称作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切断为预先规定的规定长度的中空纤维束Bg,进而将中空纤维束Bg向检查工序转移。
控制部40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处理部410;以及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存储器的存储部420。详细而言,在制造装置10中,控制部400的处理部410将预先存储于存储器420的ROM的控制程序加载至存储部420的RAM上并执行该控制程序,由此对各种结构单元进行控制。
(关于集束装置)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制造装置10中的中空纤维束体Bd的集束装置100的一个例子的概要俯视图。而且,在图2中,省略了后述收容装置170等的图示。另外,图3是示出图2所示集束装置100的概要侧视图。而且,在图3中,省略了后述第一至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1、132、133和134等的图示。
集束装置100形成为如下装置:一边将由来自纺丝部20的数百根连续的中空纤维Ba,…汇集而成的中空集合纤束体Bb在长度方向(图2及图3的箭头W方向)上输送,一边按顺序依次将其切断成规定长度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参照图3),进而按顺序依次将切断后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汇集而捆扎成中空纤维束体Bd。
集束装置100具备:给丝部110,其用于沿长度方向W而汇集数百根的中空纤维Ba以形成中空集合纤维束Bb;分别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第一至第四保持机构的一个例子)121、122、123、124;使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分别独立地在沿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长度方向W的移动方向(图2及图3的箭头X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至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1、132、133、134(在图3中省略图示);分别独立切断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一及第二切断机构141、142,利用控制部400(参照图1)对给丝部110、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第一至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1、132、133、134、以及第一和第二切断机构141、142的工作进行控制。另外,集束装置100可以具备对集束装置100的整体控制进行管理的控制部。
(给丝部)
给丝部110具备:纤维分割引导部件111,其对来自纺丝部20、以预先规定的固定的输送速度在长度方向W上输送而来的连续数百根中空纤维Ba进行非交错分割(具体为每数十根地进行分割);集合部112,其对利用纤维分割引导部件111分割后的中空纤维Ba进行集合;位置确定引导部件113,其对正交于利用集合部112集合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移动方向X的宽度方向(水平方向,图2及图3的箭头Y方向)以及正交于移动方向X的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图2及图3的箭头Z方向)的双方位置进行确定。给丝部110使数百根中空纤维Ba从纤维分割引导部件111通过,一边将数百根中空纤维Ba以数十根为单位进行分割一边使其经集合部112集合,由此形成中空集合纤维束Bb。对于中空纤维束Bb的输送速度,在此不予限定,例如可以举例示出为15m/分钟~50m/分钟左右,更优选为15m/分钟~30m/分钟左右。
此处,纤维分割引导部件111为格子状部件,由不锈钢制成。具体而言,纤维分割引导部件111为如下结构:在长度方向W上接近或接触地并排设置纵向棒部件和横向棒部件,其中,上述纵向棒部件的沿上下方向Z的多个引导棒在宽度方向Y上隔开间隔地并排设置,上述横向棒部件的沿宽度方向Y的多个引导棒在上下方向Z上隔开间隔地并排设置。然后,使数百根中空纤维Ba,例如以每数十根为单位均等地通过纤维分割引导部件111的各个格子。集合部112具备:集合辊112a,其集合来自纤维分割引导部件111的中空纤维Ba并改变其输送方向;圆筒部件112b,其使利用集合辊112a集合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通过。此处,位置确定引导部件113形成为在旋转轴113a的两端部设置有一对圆板113b、113b,以旋转轴113a的周面的周速度与中空纤维Ba的长度方向W的移动速度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方式使其进行旋转驱动。
此外,作为能够用于中空纤维Ba材料,可以举例示出二醋酸纤维素(cellulosediacetate)、聚缩醛纤维素(cellulose polyacetate)、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和三醋酸等的树脂材料,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往复移动机构)
第一及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1、132(参照图2)具备:分别支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的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件131a、132a;分别独立使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件131a、132a在移动方向X的一侧即第一方向X1以及另一侧即第二方向X2(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及第二移动用致动器131b、132b。第三及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3、134(参照图2)具备:分别支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的第三及第四支承部件133a、134a;分别独立使第三及第四支承部件133a、134a在移动方向X的第一方向X1以及第二方向X2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三及第四移动用致动器133b、134b。
第一至第四支承部件131a、132a、133a、134a支承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另外第一至第四支承部件131a、132a、133a、134a分别被第一至第四移动用致动器131b、132b、133b、134b支承。
详细而言,集束装置100进一步具备:一对固定台135a、135b,该一对固定台135a、135b沿移动方向X延伸;一对往复移动装置130a、130b,该一对往复移动装置130a、130b由具备第一及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1、132的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a和具备第三及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3、134的另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b构成。
一对固定台135a、135b在宽度方向Y上隔开间隔地且在移动方向X上相互平行地配置(参照图2)。
一对往复移动装置130a、130b具备沿X方向分别配设在一对固定台135a、135b上的一对滑动机构136a、136b。
一方的滑动机构136a形成为如下结构:使第一及第二移动用致动器131b、132b在移动方向X移动自如且分别独立地滑动。另一方的滑动机构136b形成为如下结构:使第三及第四移动用致动器133b、134b在移动方向X移动自如且分别独立地滑动。
第一至第四移动用致动器131b、132b、133b、134b,具备使第一至第四支承部件131a、132a、133a、134a在移动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的滑动驱动部137、137、137、137。作为滑动驱动部137、137、137、137,可以采用使线性电机、旋转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致动器等。
另外,在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a中,用于驱动各种驱动部的线路等容纳在随着向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的移动方向X的往复移动、顺着移动方向X弯曲的链状容纳部件138、138内。在另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b中,同样地,用于驱动各种驱动部的线路等容纳在随着向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的移动方向X的往复移动、顺着移动方向X弯曲的链状收容部件138、138内。
第一及第二移动用致动器131b、132b分别按照以下进行配设: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件131a、132a沿宽度方向Y且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朝向另一方的固定台135b侧。第三及第四移动用致动器133b、134b分别按照以下进行配设:第三及第四支承部件133a、134a沿宽度方向Y且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朝向一方的固定台135a侧。
并且,第一及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1、132、133、134形成为如下结构:使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移动,以使利用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所夹持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和利用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所夹持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能够在同一纱线输送路经上输送。
(切断机构)
第一及第二切断机构141、142具备:第一及第二刀具141a、142a,该第一及第二刀具141a、142a分别切断中空集合纤维束Bb;第一及第二切断用致动器141b、142b,该第一及第二切断用致动器141b、142b包括使第一及第二刀具141a、142a分别独立地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140。作为移动驱动部140,能够使用将缸体、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等。从构造简单、且容易维护的观点考量,此处,移动驱动部140为气缸。对于后述的各移动驱动部也采用同样的结构。
详细而言,第一及第二刀具141a、142a,具有从正交于移动方向X的一侧(此处是上下方向Z的上方)向另一侧(此处是下方)切断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尖锐状的前端刃。
具体而言,第一切断机构141,其设置在第二夹持机构122上,通过第一刀具141a切断第二夹持机构122的第一方向X1的上游侧附近。第二切断机构142,其设置在第四夹持机构124上,通过第二刀具142a切断第四夹持机构124的第一方向X1的上游侧附近。
另外,将在后面描述关于图2及图3所示的第一至第四夹持部件151、152、153、154、第一及第二位移机构165、166、图3所示的第一至第四夹持用致动器155、156、157、158、除电装置190和收容装置170。
(夹持机构)
图4是示出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的概要结构图。图4(a)示出从上下方向Z的上方观看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所得的俯视图。图4(b)示出从移动方向X观看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所得的侧视图。图4(c)示出从宽度方向Y观看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所得的侧视图。另外,由于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结构的部件,故图4通过一个图进行表示。这同样也适用于后述图5至图7中的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
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具备:分别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一至第四夹持部件151、152、153、154;分别独立使第一至第四夹持部件151、152、153、154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至第四夹持用致动器155、156、157、158。
第一至第四夹持部件151、152、153、154中均是从上下方向Z的相互对置的侧方来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
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通过第一至第四夹持用致动器155、156、157、158向夹持方向工作,相对一方的夹持部件的另一方夹持部件向在上下方向Z上相对接近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至第四夹持用致动器155、156、157、158向夹持解除方向工作,相对一方的夹持部件的另一方的夹持部件向在上下方向Z上的相对分离的方向移动。
第一至第四夹持用致动器155、156、157、158分别具备使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在上下方向Z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150c。
然而,在一对夹持部件中,一方的夹持部件与另一方的夹持部件,可以考虑均使用金属部件构成、均使用橡胶部件构成、分别用橡胶部件和金属部件构成。详细而言,在一对夹持部件均使用金属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会出现在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时中空集合纤维束容易滑动,不能可靠地保持中空集合纤维束的情况。因此,从在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时中空结合纤维束难以滑动的观点来考量,在一对夹持部件均使用橡胶部件构成、或分别用橡胶部件和金属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会出现在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时橡胶部件和中空集合纤维束之间容易紧贴,不能使中空集合纤维束确实地脱落。
在这一点,通过一对夹持部件分别使用橡胶部件(例如合成橡胶,具体为乙烯-丙烯橡胶)和金属部件(例如不锈钢,具体为SUS304)构成,并且用树脂膜(具体为聚丙烯薄膜)覆盖在橡胶部件的表面上,由此在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时,中空集合纤维束难以滑动,并且能够降低橡胶部件和中空集合纤维束的密着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中,一方的夹持部件150a由金属部件构成,另一方的夹持部件150b具备由金属(例如不锈钢,具体为SUS304)构成的基台E,以及设置在基台E的与一方的夹持部件150a相对的位置上的橡胶部件G。
而且,在另一方的夹持部件150b的表面(具体为橡胶部件G的表面)上,贴付有树脂膜(例如,由聚丙烯构成的树脂膜,更具体的是在一面上设置了粘着层的粘着胶带)F。
(夹持部件)
图5是示出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中第一至第四夹持部件151、152、153、154夹持有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状态立体图。图6示出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中一方的夹持部件150a的概要结构图。图6(a)示出从移动方向X观看一方的夹持部件150a所得的侧视图。图6(b)示出从宽度方向Y观看一方的夹持部件150a所得的侧视图。而且,图7是示出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中另一方的夹持部件150b的概要结构图。图7(a)示出从移动方向X观看另一方的夹持部件150b所得的侧视图。图7(b)示出从宽度方向Y观看另一方的夹持部件150b所得的侧视图。图7(c)是从下方观看另一方的夹持部件150b所得的仰视图。
由金属部件构成的一方的夹持部件150a,其与另一方夹持部件150b的橡胶部件G相对的侧方凸出形成山形形状(参照图5和图6),具有基台E和橡胶部件G的另一方夹持部件150b,其与橡胶部件G的一方的夹持部件150a相对的侧方形成平面形状(参照图5及图7)。
详细而言,一方的夹持部件150a为在六面体形状的部件的另一方的夹持部件150b侧呈半圆柱状的部件。另一方的夹持部件150b通过橡胶部件G和基台E构成六面体形状,橡胶部件G面对一方的夹持部件150a,基台E支承橡胶部件G的一方夹持部件150a的相反侧。
具体而言,在基台E的设置橡胶部件G的侧面上,形成沿宽度方向Y延伸的凹槽E1。在橡胶部件G的被设置在基台E上的侧面上,形成沿宽度方向Y延伸的凸部G1。而且,另一方的夹持部件150b,相对于基台E的凹槽E1嵌入橡胶部件G的凸部G1。
另外,对于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夹持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宽度d1(参照图5),能够举例示出为35mm左右,但对此不进行限定。而且,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的宽度为比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宽度d1稍大的宽度。
图8以及图9示意性地示出相对于中空集合纤维束Bb而言,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的夹持状态,以及第一及第二切断机构141、142的切断状态的状态转换图。图8(a)示出第一夹持机构121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状态。图8(b)示出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状态。图8(c)示出第一、第二及第三夹持机构121、122、123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状态。图8(d)示出切断第二夹持位置P2和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返回的状态。另外,图9(a)示出第三夹持机构123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状态。图9(b)示出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状态。图9(c)示出第三、第四及第一夹持机构123、124、121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状态。图9(d)示出切断第二夹持位置P2和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返回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参照图1)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一往复移动机构131(参照图2)使第一夹持机构121相对于第二夹持机构122从预先规定的第一停止位置Q1以一定的速度向第一方向X1分离,在仅移动预先规定的距离之后(参照图8(a)),利用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2(参照图2)使第二夹持机构122从接近第一停止位置Q1的预先规定的第二停止位置Q2向第一方向X1以与第一夹持机构121相同的速度移动,利用第二夹持机构122在一定位置即第一夹持动作位置R1上执行第二夹持机构122的夹持动作而夹持第二夹持位置P2(参照图8(b)),该第二夹持位置P2在相对于第一夹持机构121所夹持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一夹持位置P1的上游侧。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三往复移动机构133(参照图2)使第三夹持机构123从预先规定的第三停止位置Q3以与第二夹持机构122相同的速度在第一方向X1上移动,且利用第三夹持机构123夹持第三夹持位置P3(参照图8(c)),该第三夹持位置P3在相对于第二夹持机构122所夹持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二夹持位置P2的上游侧且靠近第二夹持位置P2(接近第二夹持位置P2的位置)。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一切断机构141在第二夹持位置P2和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处切断中空集合纤维束Bb,将第三夹持位置P3作为第一夹持位置P1(参照图8(d))。此时,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形成为对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进行夹持的一对夹持机构,该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是通过切断第二夹持机构122的第二夹持位置P2和第三夹持机构123的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而得到的。进而,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解除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对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夹持动作,利用第一以及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1、13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向第二方向X2移动(参照图8(d))。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参照图1)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三往复移动机构133(参照图2),使第三夹持机构123相对于第四夹持机构124从第三停止位置Q3以与第二夹持机构122相同的速度向第一方向X1分离,在仅移动预先规定的距离之后(参照图9(a)),利用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4(参照图2)将第四夹持机构124从接近第三停止位置Q3的预先规定的第四停止位置Q4向第一方向X1以与第三夹持机构123相同的速度移动,利用第四夹持机构124在一定位置即第二夹持动作位置R2上进行第四夹持机构124的夹持动作以夹持第二夹持位置P2(参照图9(b)),该第二夹持位置P2在相对于利用第三夹持机构123夹持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一夹持位置P1的上游侧。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一往复移动机构131(参照图2)使第一夹持机构121从第一停止位置Q1以与第四夹持机构124相同的速度向第一方向X1移动,利用第一夹持机构121夹持第三夹持位置P3(参照图9(c)),该第三夹持位置P3在相对于利用第四夹持机构124所夹持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二夹持位置P2的上游侧且靠近第二夹持位置P2(接近第二夹持位置P2的位置)。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二切断机构142切断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二夹持位置P2和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将第三夹持位置P3作为第一夹持位置P1(参照图9(d))。此时,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形成为对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进行夹持的一对夹持机构,该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是在第四夹持机构124的第二夹持位置P2和第一夹持机构121的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切断而得到的。进而,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解除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对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夹持动作,利用第三及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3、13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向第二方向X2移动(参照图9(d))。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停止位置Q1和第三停止位置Q3在移动方向X上处于同一位置,第二停止位置Q2和第四停止位置Q4在移动方向X上处于同一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0对第一至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1、132、133、134的工作进行控制,使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31、132、133、134向第二方向X2的移动速度比向第一方向X1的移动速度更快。
(除电装置)
然而,中空纤维束Bb通过与纤维分割引导部件111、集合辊112a等接触,容易产生摩擦引起的静电。这样,就会出现中空集合纤维束Bb便会杂乱且纤维的线性降低,不能很好地集束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情况。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装置100进一步具备除去中空集合纤维束Bb中静电的除电装置190(参照图3),且控制部400对除电装置190的工作进行控制。
除电装置190优选为非接触型的除电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为向中空纤维束Bb照射离子束的装置。另外,除电装置190只要能够除去中空集合纤维束Bb中的静电,可以配设在任何位置。此处,除电装置190被配设在集合筒112b的上游侧附近的上方,以及第一至第四夹持机构121、122、123、124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纱线输送路径的上方。
(位移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装置100进一步具备第一及第二位移机构165、166(参照图2及图3),控制部400对第一及第二位移机构165、166的工作进行控制。
详细而言,第一位移机构165为一对第一位移机构161、162,第二位移机构166为一对第二位移机构163、164。
一对第一位移机构161、16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分别在与移动方向X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移位。一对第二位移机构163、16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分别在与移动方向X正交的正交方向移位。
此处,一对第一位移机构161、16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后退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以及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的外侧(具体为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a侧)的双方向上。而且,此处,一对第二位移机构163、16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后退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以及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的外侧(具体为另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b侧)的双方向上。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一切断机构141切断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二夹持位置P2和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之后,利用一对第一位移机构161、162使夹持了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移位到上下方向Z的下方。进一步,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二切断机构142切断中空纤维束Bb的第二夹持位置P2和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之后,利用一对第二位移机构163、164使夹持了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移位到上下方向Z的下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将夹持了中空集合纤维束切断体Bc并利用一对第一位移机构161、162移位到上下方向Z的下方的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中第一及第二夹持部件151、152的夹持动作解除,且利用一对第一位移机构161、16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后退到宽度方向Y的外侧处,之后,利用第一及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1、13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向第二方向X2移动。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利用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时,利用一对第一位移机构161、16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向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上移动。进一步,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将夹持了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且利用一对第二位移机构163、164移位到上下方向Z的下方的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中第三及第四夹持部件153、154的夹持动作解除,且利用一对第二位移机构163、16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后退移位至宽度方向Y,之后,利用第三及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3、13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向第二方向X2移动。并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利用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时,利用一对第二位移机构163、16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向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上移动。
一对第一位移机构161、162具备:支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的第一及第二位移用支承部件161a、162a;使第一及第二位移用支承部件161a、162a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及第二位移用致动器161b、162b。
一对第二位移机构163、164具备:支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的第三及第四位移用支承部件163a、164a;使第三及第四位移用支承部件163a、164a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三及第四位移用致动器163b、164b。
第一至第四位移用致动器161b、162b、163b、164b具备:使第一至第四位移用支承部件161a、162a、163a、164a分别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部160a;使第一至第四位移用支承部件161a、162a、163a、164a分别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部160b。
(收容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装置100进一步具备收容装置170(参照图3),该收容装置170按顺序依次将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所夹持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和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所夹持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叠加集束成中空纤维束体Bd,控制部400对收容装置170的工作进行控制。
图10是从上下方向Z的上方观看收容装置170所得的概要俯视图,图11是从宽度方向Y观看收容装置170所得的概要截面图。
收容装置170具备:长的收容容器(收容部的一个例子)170a,其沿移动方向X延伸;第一收容机构175,其将由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参照图2及图3)所夹持、由第一位移机构165(参照图2及图3)所移位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中;第二收容机构176,其将由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参照图2及图3)所夹持、由第二位移机构166(参照图2及图3)所移位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中。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一及第二收容机构175、176将由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所夹持、由第一位移机构165所移位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以及由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所夹持、由第二位移机构166所移位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交互地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中。
详细而言,第一收容机构175为一对第一收容机构171、172,第二收容机构176为一对第二收容机构173、174。
收容容器170a形成为上方及移动方向X的两侧方为敞开的箱形形状,且具有:载置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底板170b,自底部170b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部向上方竖直设置的两个侧板170c、170c。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一对第一收容机构171、172将由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所夹持、由第一位移机构165移位到上下方向Z的下方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中。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一对第二收容机构173、174将由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所夹持、由第二位移机构166移位到上下方向Z的下方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中。
一对第一收容机构171、172具备: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该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将由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的第一及第二夹持部件151、152(参照图2和图3)所夹持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夹持在第一及第二夹持部件151、152的内侧附近;一对第一收容用位移机构171c、172c,该一对第一收容用位移机构171c、172c使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分别移位至正交于移动方向X的正交方向上。
一对第二收容机构173、174具备: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该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将由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的第三及第四夹持部件153、154(参照图2和图3)所夹持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夹持在第三及第四夹持部件153、154的内侧附近;一对第二收容用位移机构173c、174c,该一对第二收容用位移机构173c、174c使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分别移位至正交于移动方向X的正交方向上。
第一至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173a、174a均形成为从上下方向Z的相互对置的侧方来夹持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参照图11)。一对第一收容机构171、172以及一对第二收容机构173、174进一步具备使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分别动作的收容用夹持机构177c。
此处,一对第一收容用位移机构171c、172c使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后退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及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的外侧(具体为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a侧)的双方向上。另外,在此,一对第二收容用位移机构173c、174c使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后退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及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的外侧(具体为另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b侧)的双方向上。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收容用夹持机构177c使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的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移动至接近上下方向Z的方向上、而夹持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利用一对第一收容用位移机构171c、172c使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移动、而将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中。进一步,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收容用夹持机构177c使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的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移动至接近上下方向Z的方向上、而夹持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利用一对第二收容用位移机构173c、174c将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移动、而将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收容用夹持机构177c解除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的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的夹持动作,利用一对第一收容用位移机构171c、172c使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后退至宽度方向Y的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a侧。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利用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时,利用一对第一收容用位移机构171c、172c使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向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上移动。进一步,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收容用夹持机构177c解除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的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的夹持动作,利用一对第二收容用位移机构173c、174c使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后退至宽度方向Y的另一方的往复移动装置130b侧。另外,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利用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时,利用一对第二收容用位移机构173c、174c使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向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移动。
收容用夹持机构177c具备收容用夹持致动器177d,其包括使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在上下方向Z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178a。
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通过收容用夹持致动器177d向夹持方向动作,相对一方夹持部件的另一方的夹持部件在上下方向Z上向相对接近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通过收容用夹持致动器177d向夹持解除方向动作,相对一方夹持部件的另一方夹持部件在上下方向Z上向相对分离的方向移动。
一对第一收容用位移机构171c、172c进一步具备使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进行往复移动的收容用致动器171b、172b。一对第二收容用位移机构173c、174c进一步具备使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进行往复移动的收容用致动器173b、174b。
第一至第四收容用致动器171b、172b、173b、174b分别具备:使第一移动驱动部178a向宽度方向Y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部178b;使第二移动驱动部178b在上下方向Z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部178c。
另外,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可以形成为与上述一对夹持部件150a、150b(参照图5)相同的结构。
(按压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装置100进一步具备按压装置180(参照后述的图12和图13),其对收容在收容容器170a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进行按压,控制部400对按压装置180的工作进行控制。
图12是从上下方向Z的上方观看按压装置180所得的概要俯视图,图13是从宽度方向Y观看按压装置180所得的概要截面图。
按压装置180具备按压机构180,其对收容在收容容器170a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进行按压、以维持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针对收容容器170a的收容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每次利用一对收容用夹持部件177a、177b将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中时,利用按压机构180对收容在容器170a中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进行按压。
详细而言,按压机构180具备:按压部181、181,该按压部181、181分别设置在收容容器170a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的外侧;按压用致动器182、182,该按压用致动器182、182使按压部181、181分别进行往复移动;按压板183、183,该按压板183、183对在按压部181、181之间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分别进行夹持。
按压用致动器182、182分别具备:使按压部181、181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部182a、182a;使第一移动驱动部182a在移动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部182b、182b。
按压板183、183在收容容器170a的移动方向X的外侧被集束装置100主体的支承框架(省略图示)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通过第二移动驱动部182b、182b,使按压部181、181后退至移动方向X的两外侧,通过第一移动驱动部182a、182a使按压部181、181向上下方向Z的上方上升后,通过第二移动驱动部182b、182b使按压部181、181位于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上方,该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被移动到移动方向X的两内侧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中,进一步,通过第一移动驱动部182a、182a使按压部181、181下降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由此,将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朝向下方的按压板183、183从上方对其进行按压。
(输送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束装置100进一步具备对收容在收容容器170a中且集束而成的中空纤维束体Bd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179(参照后述的图14及图15),控制部400对输送装置179的工作进行控制。
图14是从上下方向Z的上方观看输送装置179所得的概要俯视图,图15是从移动方向X的方向观看输送装置179所得的概要截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输送装置179将收容在收容容器170a且集束而成的中空纤维束体Bd向下一工序输送。
输送装置179形成为如下结构:将在收容容器170a中经多次叠加中空纤维切断体Bc(参照图10至图13)集束而成的中空纤维束体Bd向包装装置200(参照后述图16以及图17)输送。此处,对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汇集的次数为使中空纤维达到规定根数(具体为1万根左右)的次数,例如,在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中空纤维的数量为512根~768根时,例如约为10次~20次。
详细而言,输送装置179具备:一个或多个(此处为复数个)环带179a,…,该一个或多个(此处为复数个)环带179,…,将在收容容器170a中汇集中空纤维切断体Bc而集束成的中空纤维束体Bd输送到宽度方向Y的一侧(图14以及图15的Y1方向);用于卷绕了环带179a,…的驱动辊179b以及从动辊179c(参照图15);使驱动辊179b旋转驱动的辊驱动部179d(参照图15)。
多个环带179a,…,在移动方向X以隔开预先规定的规定间隔均等地配设。在多个环带179a,…的外周面,多个收容容器170a,…在皮带的周方向以隔开预先规定的规定间隔均匀地配设。辊驱动部179d,使驱动辊179b以预先规定的旋转方向(图15的A1方向)旋转,由此使从动辊179c在A1方向从动旋转且使多个环带179a,…绕着宽度方向Y的一侧Y1旋转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束装置100中,控制部400为如下结构:在每次将收容容器170a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多次叠加形成中空纤维束体Bd时,使空的收容容器170a位于收容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收容位置Q5(参照图14)上,并且,利用包装装置200的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30(参照后述图16以及图17)使收容了中空纤维束体Bd的收容容器170a位于所输送的输送位置Q6(参照图14),这样,利用辊驱动部179d间歇地对驱动辊179b进行驱动,使环带179a,…间歇地向宽度方向Y的一侧Y1移动。
(关于集束装置的集束动作)
在以上说明的集束装置100中,中空纤维Ba由纤维分割引导部111分割且由集合部112集合,进一步,将位置确定引导部件113引导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一边在长度方向W输送一边按顺序依次将其切断成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进而在按顺序依次将切断后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汇集而集束成中空纤维束体Bd时进行下一个动作。即:
(1)第1停止工序
首先,利用第二夹持用致动器156(参照图2以及图3)使第二夹持部件152的夹持动作解除,利用第二位移机构162使第二夹持机构122后退到纱线输送路径的外侧的后退位置上,在上述状态下,利用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2使第二夹持机构122停止在第二停止位置Q2(参照图8(b)),该第二停止位置Q2在相对于位置确定引导部件113的第一方向X1的下游侧附近。另外,利用第一夹持用致动器155(参照图2以及图3)将第一夹持部件151的夹持动作解除,利用第一位移机构161使第一夹持机构121后退到纱线输送路径的外侧的后退位置,在此状态下,利用第一往复移动机构131使第一夹持机构121停止在第一停止位置Q1(与第二停止位置Q2接近的位置,参照图8(a)),该第一停止位置Q1在相对于第二夹持机构122的第一方向X1的下游侧附近。
(2)第一夹持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一及第二位移机构161、16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从后退位置向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上移动,利用第一往复移动机构131使第一夹持机构121从第一停止位置Q1向第一方向X1移动,利用第一夹持机构121夹持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一夹持位置P1,且利用第一往复移动机构131进一步使夹持有中空纤维束Bb的第一夹持机构121和中空集合纤维束Bb一同向第一方向X1移动(参照图8(a))。
(3)第二夹持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一往复移动机构131将第一夹持机构121从第一夹持动作位置R1(在第二停止位置Q2的下游侧的接近第二停止位置Q2的位置,参照图8(b))向第一方向X1仅移动了预先规定的规定移动距离H之后,利用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2使第二夹持机构122从第二停止位置Q2向第一方向X1移动,利用第二夹持机构122将第一夹持机构121夹持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二夹持位置P2夹持在第一夹持动作位置R1,利用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2进一步使夹持了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二夹持机构122和中空纤维束Bb一同向第一方向X1移动。另外,能够变更设定移动距离H。这样,能够形成任意长度的中空纤维束体Bd。
(4)第二停止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四夹持用致动器158(参照图2以及图3)使第四夹持部件154的夹持动作解除,利用第四位移机构164使第四夹持机构124后退至纱线输送路径外侧的后退位置,在此状态下,利用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4使第四夹持机构124停止在第四停止位置Q4上(参照图9(b))。另外,利用第三夹持用致动器157(参照图2以及图3)使第三夹持部件153的夹持动作解除,利用第三位移机构163使第三夹持机构123后退至纱线输送路径的外侧的后退位置,在此状态下,利用第三往复移动机构133使第三夹持机构123停止在第三停止位置Q3上(靠近第四停止位置的位置,参照图9(b)),该第三停止位置Q3在相对于第四夹持机构124的第一方向X1的下游侧的附近。
(5)第三夹持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三及第四位移机构163、16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从后退位置移动至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经上,利用第三往复移动机构133使第三夹持机构123从第三停止位置Q3向第一方向X1移动,利用第三夹持机构123夹持第三夹持位置P3(接近第二夹持位置P2的位置),该第三夹持位置P3为相对于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二夹持机构122的第二夹持位置P2的上游侧的第二夹持位置P2的附近,利用第三往复移动机构133进一步使夹持了中空纤维束Bb的第三夹持机构123和中空集合纤维束Bb一同向第一方向X1移动(参照图8(c))。
(6)第一切断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一切断机构141切断第二夹持机构122的第二夹持位置P2与第三夹持机构123的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将第三夹持位置P3作为第一夹持位置P1之后(参照图8(d)),利用第一及第二位移机构161、16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下降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利用第一及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1、13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停止在、位于收容容器170a(参照图3)上方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在收容容器170a的移动方向X的外侧露出的位置。
(7)第一收容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一及第二收容机构171、172(参照图10以及图11)的第一及第二收容用夹持部件171a、172a,将中空集合纤维束Bb夹持在位于收容容器170a的上方的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的第一及第二夹持部件151、152的内侧附近之后,利用第一及第二夹持用致动器155、156解除第一及第二夹持部件151、152的夹持动作,利用第一及第二收容机构171、172将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收容在收容容器170a中。
(8)第一按压工序
接下来,使按压机构180中一对按压部181、182(参照图12及图13)向相对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的上方上升之后,利用一对按压部181、182从上部按压收容在收容容器170a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两端部。
(9)第一返回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一及第二位移机构161、16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向宽度方向Y的外侧后退之后,利用第一及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1、132将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向相对于第二方向X2的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的上游侧的第一及第二停止位置Q1、Q2(参照图8(a)和图8(b))返回(参照图8(d))。
(10)第二夹持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三往复移动机构133使第三夹持机构123从第二夹持动作位置R2(在第四停止位置Q4的下游侧的接近第四停止位置Q4的位置,参照图9(b))向第一方向X1仅移动了移动距离H之后,利用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4使第四夹持机构124从第四停止位置Q4移动至第一方向X1上,利用第四夹持机构124将第三夹持机构123所夹持的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二夹持位置P2夹持在第二夹持动作位置R2,利用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4进一步使夹持了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四夹持机构124和中空集合纤维束Bb一同向第一方向X1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动作位置R1和第二保持动作位置R2在移动方向X上为同一个位置。
(11)第一停止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二夹持用致动器156(参照图2及图3)解除第二夹持部件152的夹持动作,利用第二位移机构162使第二夹持机构122后退到纱线输送路径的外侧的后退位置,在此状态下,利用第二往复移动机构132使第二夹持机构122停止在第二停止位置Q2。另外,利用第一夹持用致动器155(参照图2及图3)解除第一夹持部件151的夹持动作,利用第一位移机构161使第一夹持机构121后退到纱线输送路径的外侧的后退位置,在此状态下,第一往复移动机构131使第一夹持机构121停止在相对第一方向X1在下游侧附近的第一停止位置Q1。
(12)第三夹持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一及第二位移机构161、162使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从后退位置移动到宽度方向Y的纱线输送路径上,利用第一往复移动机构131使第一夹持机构121从第一停止位置Q1向第一方向X1移动,利用第一夹持机构121夹持在相对中空集合纤维束Bb的第四夹持机构124的第二夹持位置P2位于上游侧的第二夹持位置P2附近的第三夹持位置P3(接近第二夹持位置P2的位置),利用第一往复移动机构131进一步使夹持了中空纤维束Bb的第一夹持机构121和中空集合纤维束Bb一起向第一方向X1移动(参照图9(c))。
(13)第二切断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二切断机构142切断第四夹持机构124的第二夹持位置P2和第一夹持机构121的第三夹持位置P3之间的间隔,将第三夹持位置P3作为第一夹持位置P1(参照图9(d)),之后,利用第三及第四位移机构163、16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下降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利用第三及第四往复移动动机构133、13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停止在、位于收容容器170a(参照图3)上方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向收容容器170a的移动方向X的外侧露出的位置。
(14)第二收容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三及第四收容机构173、174(参照图10及图11)的第三及第四收容用夹持部件173a、174a将位于收容容器170a的上方的中空纤维束Bb夹持在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的第三及第四夹持部件153、154的内侧附近之后,利用第三及第四夹持用致动器157、158解除第三及第四夹持部件153、154的夹持动作,利用第三及第四收容机构173、174将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收容至收容容器170a。
(15)第二按压工序
接下来,在使按压机构180中的一对按压部181、182(参照图12及图13)向相对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移动方向X的两端部的上方上升之后,利用一对按压部181、182从上方对收容在收容容器170a的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的两端部按压。
(16)第二返回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三及第四位移机构163、164使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后退至宽度方向Y的外侧,之后,利用第三及第四往复移动机构133、134将第三及第四夹持机构123、124向相对第二方向X2的第一及第二夹持机构121、122位于上游侧的第三及第四停止位置Q3、Q4(参照图9(a)及图9(b))返回(参照图9(d))。
以后,按顺序依次重复上述的(3)至(16)的一系列工序,直至接收到结束操作的指示。
并且,在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c多次(例如约10次~20次)被收容汇集在收容容器170a时,集束而成的中空纤维束体Bd通过输送装置179向输送位置Q6(参照图14)输送。
(关于包装装置)
接下来,以下将参照图16至图27对制造装置10的包装装置200进行说明。
图16是从上下方向Z的上方观看图1所示的制造装置10的中空纤维束体Bd的包装装置200的一个例子所得的概要俯视图。另外,图17是从移动方向X观看图16所示的包装装置200所得的概要侧视图。另外,在图16及图17中,省略了凹条形成装置224、保持装置225、第一挤压装置271、第二挤压装置272以及熔接装置290等的图示。
包装装置200为将包装片S卷绕在利用集束装置100集束的中空纤维束体Bd周围的装置。
详细而言,包装装置200具备:长的包装用槽部210,其沿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延伸;片配置装置220,其将沿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延伸的长的包装片S配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30,其介由包装片S将中空纤维束体Bd载置于包装用槽部210上;覆盖装置240,其将正交于长度方向W的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向相对侧方折回以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旋转装置250,其使中空纤维束体Bd和包装片S一起在预先规定的旋转方向(图17的箭头A2方向)上旋转;熔接装置290(参照后述图26),其对卷绕有包装片S的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进行熔接;以及传输装置260,其将熔接有包装片S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进行输送,控制部400对片配置装置220、纤维束载置装置230、覆盖装置240、旋转装置250、熔接装置290以及输送装置260的工作进行控制。另外,包装装置200可以具备对包装装置200整体的控制进行管理的控制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片配置装置220将包装片S配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利用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30介由包装片S将中空纤维束体Bd载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利用覆盖装置240将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利用旋转装置250使中空纤维束体Bd和包装片S一起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进一步,利用熔接装置290对卷绕有包装片S的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包装片S进行熔接,利用输送装置260将熔接有包装片S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向下一工序输送。
此处,考虑到集束装置100和包装装置200对中空纤维束体Bd在单位时间的生产力,可以在每台集束装置100上设置多台包装装置200。在本实施方式中,每台集束装置100上的包装装置200的两个包装用槽部210、210、两台覆盖装置240、240以及两台旋转装置250、250相对于后述的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侧并排设置,在两个包装用槽部210、210,两台覆盖装置240、240以及两台旋转装置250、250之间,输送装置260是通用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装装置200中,使得包装用槽部210、覆盖装置240以及旋转装置250分别以沿着上下方向Z的轴为对称轴,且相互轴对称地配设了两个包装用槽部210、210、两台覆盖装置240、240以及两台旋转装置250、250,对于两个包装用槽部210、210、两台覆盖装置240、240以及两台旋转装置250、250,使用起作为通用装置作用的片配置装置220、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30以及传输装置260。另外,由于两个包装用槽部210、210、两台覆盖装置240、240以及两台旋转装置250、250各自之间为相同结构,因此,以下将对这两方的装置进行总结说明。
在包装装置200中,基于控制部400的片配置装置220将包装片S配置到包装用槽部210的配置时间、基于控制部400的纤维束载置装置230将中空纤维束体Bd载置到包装用槽部210的载置时间、基于控制部400的覆盖装置240将包装片S覆盖到中空纤维束体Bd上的覆盖时间、以及基于控制部400的传输装置260输送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输送时间,通过来自配设在包装装置200主体上的光传感器等多个检测部(省略图示)的检测信号来执行。
(包装用槽部)
沿长度方向W延伸的长的包装用槽部210形成在一对片载置台201、202之间。
详细而言,包装装置200进一步具备:一对片载置台201、202;配置在一对片载置台201、202之间的中间台203;以及使中间台203动作的中间台移动机构204,利用控制部400对中间台移动机构204的动作进行控制。
一对片载置台201、202为沿长度方向W延伸的长的载置台,该一对片载置台201、202在宽度方向Y隔开间隔地在长度方向W上相互平行地配置。中间台203将旋转装置250的后述两个旋转辊251a、251b支承在相对于第一及第二片载置台201、202的上面(片载置面)更低的位置。而且,两个旋转辊251a、251b的上部构成包装用槽部210的底部。
一对片载置台201、202的长度方向W的长度,为比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的长度短的预先规定的长度。中间台203的长度方向W的长度,为比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短的预先规定的长度(此处约为一对片载置台201、202的长度)。
在包装装置200中,在对中空纤维束体Bd卷绕包装片S时,控制部400利用中间台移动机构204使中间台203位于上部位置,在将卷绕有包装片S的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向下一工序输送时,控制部400利用中间台移动机构204使中间台203位于下部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台移动机构204具备中间台用致动器204a,其包括使中间台203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204b。
此处,包装片S的厚度为0.12mm。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为对中空纤维束体Bd卷绕大约三层~四层的长度(例如30cm~38cm)。据此,能够使包装片S的熔接稳定化。另外,若对中空纤维束体Bd卷绕两层,则容易产生包装片S的熔接度上的偏差。作为能够用于包装片S的材料,只要具有适当的柔软性和滑动性以便能够可靠地卷绕于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面,能够采用任何材料。作为能够用于包装片S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等的树脂材料,从成本以及成形性的观点考量,特别优选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塑料。此处,包装片S由高密度的聚乙烯构成。
(片配置装置)
片配置装置220形成为如下结构:越过包装用槽部210将包装片S配置在一对片载置台201、202上。
详细而言,片配置装置220具备:收容包装片S的片收容部221(参照图16);第一片配置装置222,其将片收容部221收容的包装片S配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第二片配置装置223,其将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配置的包装片S配置在一方的片载置台201以及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这双方的片载置台上。
片收容部221为收容卷成卷状的卷片(省略图示)的收容部。
第一片配置装置222具备:片切断机构222a(参照图16),其在宽度方向Y上将收容在片收容部221中的卷片切断;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该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保持包装片S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片夹持用致动器222d、222d;以及片移动用致动器222h(参照图17)。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片夹持用致动器222d使一方的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动作,以将收容在片收容部221的卷片的长度方向W的一端部保持,利用片移动致动器222h将保持的卷片在长度方向W的一侧(参照图16的W1)陆续放出以使其成为在长度方向W上为预先规定长度的包装片S。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片夹持用致动器222d使另一方的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动作,以将该卷片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保持,利用片切断机构222a在宽度方向上切断该卷片。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片移动用致动器222h使对切断后的包装片S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进行保持的两个第1片保持部件222b、222b移动到长度方向W的一侧W1的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并停止,利用片夹持用致动器222d、222d解除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的保持动作。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片移动用致动器222h将解除了保持动作的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返回至长度方向W的另一侧W2的片收容部221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分别从两侧夹持包装片S的一个面和另一个面。
片夹持用致动器222d、222d具备使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部(222c,222c)、(222c,222c)。
片移动用致动器222h具备:使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部(222e,222e)、(222e,222e);使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在长度方向W上移动自如地滑动的滑轨222f(参照图17);使在滑轨222f上的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在长度方向W上相互独立地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三移动驱动部222g、222g(参照图17)。另外,滑轨222f以及第三移动驱动部222g、222g被设置在设置面M的支柱支承(省略图示)。
包装片S的长度方向W的长度为预先规定的长度(具体为比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略短的长度),此处约为一对片载置台201、202的长度方向W的长度d1(参照图16)。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第二片配置装置223将配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的包装片S配置成、以包装用槽部210为基准的旋转方向A2上包装片S的上游侧S2的长度比下游侧S1的长度长的结构(参照后述图18)。此处,包装用槽部210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约为中空纤维束体Bd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包装片S的下游侧S1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短侧的长度)约为中空纤维束体Bd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即包装用槽部210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
第二片配置装置223具备:对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一端部进行保持的第二片保持部件223a、223a;使第二片保持部件223a、223a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片保持用致动器223b、223b(参照图17)。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片保持部件223a、223a具备用空气吸附包装片S上面的多个空气吸盘机构223c,…。第二片保持用致动器223b、223b具备:使第二片保持部件223a、223a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部223d、223d;使第一移动驱动部223d、223d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部223e(参照图17)。此处,第二移动驱动部223e设置在支承第一移动驱动部223d的第一支承部件223f和支承设置在设置面M上的支柱(省略图示)的第二支承部件223g之间。
(凹条形成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装装置200进一步具备凹条形成装置224(参照后述图18),其使配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的包装片S向包装用槽部210的内侧凹陷形成凹条,利用控制部400进一步对凹条形成装置224的动作进行控制。
图18是从长度方向W观看包装装置200的凹条形成装置224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凹条形成装置224进一步具备:沿长度方向W延伸的长的棒状部件224a;使棒状部件224a在包装用槽部210的内侧以及外侧进行往复移动的凹条形成用致动器224b。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介由包装片S将中空纤维束体Bb载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之前,利用凹条形成用致动器224b使棒状部件224a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下降,由此使包装片S向包装用槽部210的内侧凹陷成凹条。
此处,棒状部件224a是直径比包装用槽部210的宽度略小的圆柱状部件。
凹条形成用致动器224b具备使棒状部件224a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224c。移动驱动部224c由第1支承部件223f(参照图17)支承。
另外,在图18的一方的片载置台201上的部件为覆盖板241a,为后述覆盖装置240的构成部件。这同样也适用于后述图19以及图20。
(保持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装装置200进一步具备保持装置225(参照后述图19以及图20),其对配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的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至少一端部进行保持。
图19是从长度方向W观看包装装置200的保持装置225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图20是从上下方向Z的上方观看包装装置200的保持装置225部分所得的概要俯视图。
保持装置225具备:下游侧保持装置226,其对包装片S的下游侧S1的端部进行保持;上游侧保持装置227,其对以包装用槽部210为基准在旋转方向A2的包装片S的上游侧的端部进行保持。
(下游侧保持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利用棒状部件224a使包装片S向包装用槽部210的内侧凹陷时,利用下游侧保持装置226对载置在一方的片载置台201上的包装片S的下游侧S1的端部进行保持。
具体而言,下游侧保持装置226具备:设置在包装用槽部210的宽度方向Y的一外侧附近的多个下游侧保持部226a,…;使多个下游侧保持部226a,…工作的下游侧保持用致动器226b。下游侧保持用致动器226b具备:分别支承在上下方向Z上运动自如的多个下游侧保持部226a,…的多个支承臂226c,…;使多个支承臂226c,…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226d。
而且,在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利用棒状部件224a使包装片S向包装用槽部210的内侧凹陷时,利用下游侧保持用致动器226b使多个下游侧保持部226a,…向上下方向Z的上方上升,在此状态下,利用第二片配置装置223(参照图16以及图17)使包装片S的下游侧S1向一方的片载置台201(具体为覆盖板241a)上移动,进而通过使多个下游侧保持部226a,…向下方下降,将载置在一方的片载置台201上的包装片S的下游侧S1的端部上面从上方朝向一方的片载置台201(具体为覆盖板241a)按压保持(参照图19)。另外,图19示出棒状部件224a使包装片S向包装用槽部210的内侧凹陷过程中的状态。
(上游侧保持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利用棒状部件224a使包装片S向包装用槽部210的内侧凹陷时,利用上游侧保持装置227对配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的包装片S的上游侧S2的端部进行保持。
具体而言,上游侧保持装置227具备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参照图17以及图20)上的一对上游侧保持部227a、227a。此处,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部兼作一对上游侧保持部227a、227a。
而且,在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利用棒状部件224a使包装片S向包装用槽部210的内侧凹陷时,利用第三移动驱动部222g、222g(参照图17)使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在长度方向W的一侧移动并定位在沿长度方向W隔开设定间隔的位置上,利用第一移动驱动部(222e,222e)、(222e,222e)使两个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下降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使一对上游侧保持部227a、227a与载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的包装片S的上游侧S2的端部上面接触保持。
另外,基于上游侧保持部227a、227a的对包装片S的上游侧S2的端部的按压力,相对于基于下游侧保持部226a,…的对包装片S的下游侧S1的端部的按压力变小。详细而言,在利用棒状部件224a使包装片S沿包装用槽部210的内周面凹陷时,包装片S的下游侧S1的端部通过下游侧保持部226a,…来维持,在此状态下,基于上游侧保持部227a、227a的对包装片S的上游侧S2的端部的按压力,约为上游侧S2的端部从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和上游侧保持部227a、227a之间擦行的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保持装置227进一步具备按压部件227b、227b,该按压部件227b、227b在一对上游侧保持部227a、227a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部,沿宽度方向Y延伸并且相对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在上下方向Z上以隔开预先规定的间隔分离设置。按压部件227b、227b具有如下功能:在利用棒状部件224a使包装片S向包装用槽部210的内侧凹陷之后,在利用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30介由包装片S将中空纤维束体Bd载置在包装用槽部210时,防止从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和上游侧保持部227a、227a之间擦行的包装片S的上流侧S2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b上。
(纤维束体载置装置)
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30(参考图16以及图17),其将中空纤维束体Bd载置到包装片S上的包装用槽部210部分,该包装片S在宽度方向Y上越过包装用槽部210且配置在一对片载置台201、202上。
详细而言,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30具备纤维束保持机构231、231以及起重机装置232,该纤维束保持机构231、231对由集束装置100的输送装置179(参照图15)所输送的中空纤维束体Bd进行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纤维束体保持机构231、231保持中空纤维束体Bd,利用起重机装置232将保持了中空纤维束体Bd的纤维束体保持机构231、231向上下方向Z的上方吊起,以将中空纤维束体Bd向宽度方向Y的一侧Y1输送,使纤维束保持机构231、231停止以将中空纤维束体Bd定位在与一方的包装用槽部210相对应的第一载置位置K1或与另一方的包装用槽部210相对应的第二载置位置K2(参照图17)上。而且,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起重机装置232使纤维束体保持机构231、231下降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将位于第一载置位置K1或第二载置位置K2的中空纤维束体Bd介由包装片S载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
纤维束保持机构231、231具备:对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进行夹持的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使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分别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一对纤维束体夹持用致动器231b、231b。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具备从两侧夹持中空纤维束体Bd的上侧和下侧的夹持部231c、231d(参照图17)。此处,夹持部231c、231d形成为:一方(此处为上侧)的夹持部231c和另一方(此处为下侧)的夹持部231d相互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自如。一对纤维束夹持用致动器231b、231b分别具备:第一移动驱动部231e,其使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的一方(此处为上侧)的夹持部231c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第二移动驱动部231f,其使一对纤维束夹持部件231a、231a的另一方(此处为下侧)的夹持部231d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
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形成为如下结构:通过一对纤维束体夹持用致动器231b、231b向夹持方向作动作,相对一方夹持部件的另一方夹持部件在上下方向Z向相对靠近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通过一对纤维束体夹持用致动器231b、231b向夹持解除方向作动作,相对一方夹持部件的另一方夹持部件在上下方向Z上向相对分离的方向移动。
起重机装置232具备:使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一对上下方向移动机构233、233;使一对上下方向移动机构233、233在长度方向W上进行往复移动的一对长度方向移动机构234、234;使一对长度方向移动机构234、234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的一对宽度方向移动机构235、235。
一对上下方向移动机构233、233具备一对上下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3a、233a,这对上下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3a、233a包括使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分别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滑动驱动部233b、233b。一对长度方向移动机构234、234具备一对长度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4a、234a,该对长度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4a、234a包括使一对上下方向移动机构233、233分别在长度方向W上进行往复移动的滑动驱动部234b、234b。一对宽度方向移动机构235、235具备一对宽度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5a、235a,该对宽度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5a、235a包括使一对长度方向移动机构234、234分别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的滑动驱动部235b、235b。
作为滑动驱动部(233b,233b)、(234b,234b)、(235b,235b),可以采用将线性电机、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致动器等。
(覆盖装置)
图21是从长度方向W观看将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的覆盖装置240所得的概要侧视图,该包装片S通过包装装置200的片配置装置220被载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该中空纤维束体Bd通过的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30被载置在包装片S上。图21(a)示出将包装片S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之前的状态,图21(b)示出将配置在一方的片载置台201上的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一侧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的状态,图21(c)示出在将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一侧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的状态下,将配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的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的状态。另外,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2台覆盖装置240、240中,在图21中仅示出一方的覆盖装置240。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覆盖装置240将配置在一方的片载置台201的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一侧(具体为以包装用槽部210为基准的旋转方向A2的下游侧S1)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之后,利用覆盖装置240将配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的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具体为以包装用槽部210为基准的旋转方向A2的上游侧S2)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
详细而言,覆盖装置240具备:第一覆盖部241,其将包装片S的下游侧S1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第二覆盖部242,其将包装片S的上游侧S2覆盖在由第一覆盖部241所覆盖的包装片S的下游侧S1上。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包装片S的下游侧S1配置在一方的片载置台201上,包装片S的上游侧S2配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中空纤维束体Bd载置在包装用槽部210内的包装片S上的状态下(参照图21(a)),利用第一覆盖部241将包装片S的较短一方的下游侧S1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之后(参照图21(b)),利用第二覆盖部242将包装片S的较长一方的上游侧S2覆盖在较短一方的下游侧S1上(参照图21(c))。
第一覆盖部241具备:覆盖板241a,其在宽度方向Y上滑动自如地配设在一方的片载置台201上;移动驱动部241b,其使覆盖板241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
第二覆盖部242具备: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沿宽度方向Y一边移动一边从动旋转的多个覆盖辊242a,…;使多个覆盖辊242a,…进行往复移动的覆盖辊用致动器242b(参照图17)。
覆盖辊用致动器242b具备:使多个覆盖辊242a,…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部242c;使第一移动驱动部242c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部242d(参照图17)。
另外,如图17所示,第一移动驱动部242c由第一支承部件223f支承。而且,第二移动驱动部242d和上述的片配置装置220的第二移动驱动部223e,一方兼作另一方形成通用的驱动部。
(旋转装置)
(第一旋转机构)
旋转装置250具备第一旋转机构251(参照后述图22),以包装片S为间隔使中空纤维束体Bd以旋转方向A2旋转。
图22示出从长度方向W观看旋转装置250中的第一旋转机构251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该第一旋转机构251在包装装置200的覆盖装置240覆盖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的状态下使中空纤维束体Bd旋转。另外,在图22中,省略了中间台203的图示。另外,在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两台旋转装置250、250中,在图22中仅显示了一方的旋转装置250的第一旋转机构251。
第一旋转机构251具备:1个或多个(此处为2个)旋转辊251a、251b,这1个或多个(此处为2个)旋转辊251a、251b在旋转中心以中空纤维束体Bd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虚拟圆弧上并排配设;第一旋转驱动部251c,其使旋转辊251a、251b分别在与旋转方向A2反向的旋转方向A3上旋转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将包装片S卷绕在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围时,通过利用第一旋转驱动部251c使旋转辊251a、251b以相同的周速度在同一反向旋转方向A3旋转,其中该旋转辊251a、251b上承载有被包装片S的下游侧S1及上游侧S2所覆盖的中空纤维束体Bd,由此将包装片S的下游侧S1以及上游侧S2覆盖的中空纤维束体Bd以旋转方向A2旋转。此处,旋转辊251a,251b通过第一旋转驱动部251c以自旋转开始逐渐变快的周速度旋转,最终以预先规定的周速度(具体为60mm/S)旋转。
详细而言,两个旋转辊251a、251b设置在靠近包装用槽部210的底部。具体而言,两个旋转辊251a、251b,在宽度方向Y上以隔开预先规定间隔相对着配设在中间台203上,通过旋转驱动部251c分别以相同的周速度向反向旋转方向A3旋转驱动。从增大与包装片S的摩擦阻力的观点来考量,在两个旋转辊251a、251b的表面上覆盖由聚氨酯等合成橡胶型的材料制成的膜。此处,两个旋转辊251a、251b的表面镀有聚氨酯橡胶。
第一旋转驱动部251c具备:驱动电机251d;使两个旋转辊251a、251b在相同方向旋转的旋转机构251e;将来自驱动电机251d的旋转驱动向旋转机构251e传递的驱动传递机构251f。具体而言,旋转机构251e具备:设置在一方的旋转辊251a的旋转轴上的第一齿轮251g;以及设置在另一方旋转辊251b的旋转轴上的第二齿轮251h。驱动传递机构251f具备:与第一及第二齿轮251g、251h啮合的第三齿轮251i;设置在第三齿轮251i的旋转轴上的第四齿轮251j;设置在驱动电机251d的旋转轴上的第五齿轮251k;缠挂在第四齿轮251j和第五齿轮251k的齿轮带251l。另外,两个旋转辊251a、251b互相为相同的形状,第一及第二齿轮251g、251h互相为相同的形状。
而且,第一旋转驱动部251c,通过使驱动电机251d以旋转轴为旋转方向A2来旋转,介由第五齿轮251k、齿轮皮带251l以及第四齿轮251j,使第三齿轮251i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据此,通过第一以及第二齿轮251g、251h这双方在反向旋转方向A3上旋转,使两个旋转辊251a、251b这双方在反向旋转方向A3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驱动传递机构251f将来自驱动电机251d的旋转驱动介由第五齿轮251k、齿轮皮带251l、第四齿轮251j以及第三齿轮251i传递到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但是,通过去掉第三齿轮251i以及第四齿轮251j,将齿轮皮带251l直接卷挂在两个旋转辊251a、251b的第一以及第二齿轮251g、251h,也可以将来自驱动电机251d的旋转驱动,介由第五齿轮251k以及齿轮皮带251l传递至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
(第二旋转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装置250进一步具备第二旋转机构252、252(参照后述的图23),该第二旋转机构252、252保持中空纤维束Bd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并在该两端部处使中空纤维束体Bd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
图23示出从上下方向Z的上方观看旋转装置250的第二旋转机构252、252部分所得的概要俯视图,该第二旋转机构在包装装置200的覆盖装置240覆盖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的状态下使中空纤维束体Bd旋转。另外,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两台旋转装置250、250,在图23中仅显示一方的旋转装置250的第二旋转机构252、252。
第二旋转机构252、252具备:分别夹持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的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分别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驱动的一对第二旋转驱动部252b、252b;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分别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的一对旋转用夹持致动器252g、252g;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分别在长度方向W上进行往复移动的一对旋转用移动致动器252i、252i。
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形成如下结构:通过一对旋转用夹持致动器252g、252g向夹持方向动作,相对一方夹持部件的另一方夹持部件在宽度方向Y上向相对靠近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通过一对旋转用夹持致动器252g、252g向夹持解除方向动作,相对一方夹持部件的另一方夹持部件在宽度方向Y上向相对分离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在将包装片S卷绕在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围时,通过一对旋转用移动致动器252i、252i分别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向长度方向W的内侧移动,通过一对旋转用夹持致动器252g、252g分别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向接近中空纤维束体Bd的径向V的方向移动,利用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将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夹持之后,一对第二旋转驱动部252b、252b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此处,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通过第二旋转驱动部251c以自旋转开始逐渐加快的旋转速度旋转,最终以使包装片S所卷绕而成的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周速度达到预先规定的周速度(具体为600mm/S)的旋转速度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具备夹持机构252c、252e,该夹持机构252c、252e从两侧对中空纤维束体Bd的宽度方向Y的一侧和另一侧进行夹持。此处,夹持机构252c、252e中,一方(此处为宽度方向Y的一侧)的夹持部件252c与另一方(此处为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的夹持机构252e能够互相在宽度方向Y上自由移动。
一对旋转用夹持致动器252g、252g分别具备:第一移动驱动部252d,其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的一方(此处为宽度方向Y的一侧)的夹持机构252c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第二移动驱动部252f,其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的一方(此处为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的夹持机构252e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
一对旋转用移动致动器252i、252i分别具备:一对第三移动驱动部252h、252h,该一对第三移动驱动部252h、252h使一对第二旋转驱动部252b、252b在长度方向W上进行往复移动。
(拉伸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进一步具备拉伸装置280,其在周围覆盖有包装片S的状态下,将在旋转方向A2旋转的中空纤维束体Bd在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向两外侧拉伸,控制部400进一步对拉伸装置280的动作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通过拉伸装置280将中空纤维束体Bd在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向两外侧拉伸,利用第二旋转机构252、252的一对第二旋转驱动部252b、252b一边使中空纤维束体Bd与包装片S一同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一边在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围卷绕包装片S。
拉伸装置280具备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分别在长度方向W的两外侧移动的一对移动驱动部281、28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移动驱动部281、281和上述的一对第三移动驱动部252h、252h为彼此一方兼作另一方的通用的移动驱动部。
(第一挤压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进一步具备第一挤压装置271(参照后述的图24),该第一挤压装置271在与中空纤维束体Bd一起在旋转方向A2旋转的包装片S的周方向的多处部位(此处为两处部位),将中空纤维束体Bd向径向的内侧逐渐地挤压,利用控制部400进一步对第一挤压装置271的动作进行控制。
图24为从长度方向W观看包装装置200的第一挤压装置271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第一挤压装置271具备:第一挤压部件271a、271a,该第一挤压部件271a、271a配设在载置了中空纤维束体Bd的包装片S的周方向的多处部位(此处为宽度方向Y的两侧的两处部位),且在该周方向的多处部位将周围卷绕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Bd进行挤压;第一挤压用致动器271b、271b,该第一挤压用致动器271b、271b包括使第一挤压部件271a、271a在包装片S的径向V(此处为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271c、271c。而且,第一挤压部件271a、271a的与包装片S接触的侧面构成包装用槽部210的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旋转装置250使中空纤维束体Bd与包装片S一起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并且,在包装片S的外周面的周方向的多处部位,利用移动驱动部271c、271c使第一挤压部件271a、271a向径向V的内侧逐渐地移动,由此将周围卷绕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Bd向径向的内侧逐渐地挤压(即包装片S的直径逐渐地减小)。
(第二挤压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进一步具备第二挤压装置272(参照后述图25),该第二挤压装置272在包装片S的周方向的一处部位间歇且逐渐地挤压包装片S,利用控制部400进一步对第二挤压装置272的动作进行控制。
图25为从长度方向W观看包装装置200的第二挤压装置272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第二挤压装置272具备:第二挤压部件272a,其配置于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周围的包装片S的周方向的一处部位,并且在该周方向的一处部位(此处为上下方向Z的上侧),对周围卷绕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Bd进行挤压;第二挤压用致动器272b,该第二挤压用致动器272b包括使第二挤压部件272a在包装片S的径向V(此处为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并且使其在径向V上振动(例如大约每一秒往复4次)的移动驱动部272c。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旋转装置250使中空纤维束体Bd和包装片S一起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并且,在包装片S周围的一处部位,利用移动驱动部272c使第二挤压部件272a一边在径向V上振动一边向径向V的内侧移动,由此将周围卷绕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Bd在径向的内侧间歇且逐渐地挤压(即包装片S的直径逐渐地减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挤压部件272a和上述棒状部件224a形成为彼此一方兼作另一方的通用的部件,移动驱动部272c和上述移动驱动部224c形成为彼此一方兼作另一方的通用的移动驱动部。换言之,在通用的移动驱动部作为凹条形成装置224的移动驱动部224c发挥作用时,使棒状部件224a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下降,另一方面,在通用的移动驱动部作为第二挤压装置272的移动驱动部272c发挥作用时,使第二挤压部件272a一边在径向方向V振动一边向径向V的内侧移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第二挤压部件272a一边在径向V上振动一边向径向V的内侧移动,但是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可以将第二挤压部件272a作为在轴线周围作自由旋转的挤压辊272a,第二挤压装置272进一步具备驱动挤压辊272a在反向旋转方向A3(参照图25的虚线)旋转的旋转驱动部(省略图示),也可以一边通过该旋转驱动部使挤压辊272a在反向旋转方向A3旋转驱动,一边通过移动驱动部272c使第二挤压部件272a不在径向V上振动而向径向V的内侧移动(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该旋转驱动部,挤压辊272a以从旋转开始逐渐加速的周速度旋转,最终以预先规定的周速度(具体为600mm/S)旋转。
(熔接装置)
熔接装置290对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包装片S外周面的周方向的多处部位(此处为4处)进行熔接。
图26是从长度方向W观看包装装置200的熔接装置290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一边利用旋转装置250使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旋转,一边利用熔接装置290对于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包装片S进行间歇加热且加压的热熔接。
熔接装置290具备:加热部291,其沿长度方向W延伸;按压部292,其相对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包装片S对加热部291进行按压;熔接用致动器293,其包括使按压部292在径向V(此处为上下方向Z)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293a。而且,加热部291在长度方向W上对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包装片S的周方向的一部分进行整体加热,或在长度方向W上进行部分的多处部位加热。另外,作为利用加热部291在长度方向W上对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包装片S的周方向的一部分进行部分的多处部位加热的实施方式,可以举例示出:最终得到的各个中空纤维束Bg(利用后述的切断装置300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分断成多个的各个中空纤维束Bg)中所熔接的长度方向W的部位至少包括一处部位,如此,可以对长度方向W的多处部位(优选均等地)进行熔接。
具体而言,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旋转装置250使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每次以预先规定的规定旋转角度((360°)/(熔接处数量),此处旋转方向A2为90°)间歇地旋转,在中空纤维束Be每次旋转时,利用按压部292将熔接部291按压在中空纤维束体Be上,由此按顺序依次对包装片S的外周面的周方向的多处部位(此处为四处部位)进行熔接。
另外,作为熔接装置290的对包装片S进行熔接的方法,除了通过对包装片S的熔接面进行加热且加压的热熔接的方法以外,还能够举出通过对包装片S的熔接面照射超音波而对其进行超音波熔接的方法等。
而且,虽然本实施方式被形成为如下结构:使熔接装置290处于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上方,使加热部291从上方下降以熔接包装片S,亦可以形成为以下结构:使熔接装置290处于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下方,使加热部291从下方上升以熔接包装片S。
(输送装置)
输送装置260将利用熔接装置290熔接了包装片S后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向切断装置300(参照后述图28)输送。
图27是从长度方向W观看包装装置200的输送装置260部分所得的概要侧视图。图27(a)示出在中间台203上部位置的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配置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的状态。图27(b)示出在中间台203下部位置的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配置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的状态。图27(c)示出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从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取出放置在输送装置260上的状态。另外,在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两台输送装置260、260中,图27中仅示出一方的输送装置260。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输送装置260使配置在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从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取出输送至长度方向W的另一侧的切断装置300上。
详细而言,输送装置260具备:皮带输送机装置261,其与相对中间台203的宽度方向Y的一侧相邻设置;推出装置262,其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向皮带输送机装置261推出,该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载置在位于下部位置的中间台203上的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引导部件263,其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向皮带输送机装置261引导,该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Bf载置在位于下部位置的中间台203上的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
具体而言,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向切断装置300输送(参照图27(a))时,利用中间台移动机构204使中间台203位于下部位置(参照图27(b)),利用推出装置262将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向皮带输送机装置261上推出使其在皮带输送机装置261上移行(参照图27(c)),利用皮带输送机装置261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向长度方向W的另一侧的切断装置300输送。
推出装置262具备移动驱动部262a,其使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移动至宽度方向Y的皮带输送机装置261侧。
引导部件263被设计为:在中间台203位于下部位置时,引导部件263的前端侧自中间台203面对皮带输送机装置261的宽度方向Y上的中间台203侧的端部,且该引导部件263与中间台203的宽度方向Y上的皮带输送机装置261侧的端部为一体。
(关于包装装置的包装动作)
以上所说明的包装装置200,在将包装片S卷绕在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围时,其进行以下动作。即:
(1)片配置工序
首先,利用中间台移动机构204的中间台用致动器204a使中间台203位于上部位置(参照图17),利用第一片配置装置222的一方的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夹持包装片S的长度方向W的一方端部,利用片移动用致动器222h的第三移动驱动部222g、222g使一方的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向长度方向W的一侧W1移动,进而利用第二移动驱动部(222e,222e)、(222e,222e)使其下降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的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而且,利用第三移动驱动部222g、222g将一方的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暂时停止在包装片S的长度方向W的长度为预先规定的长度的位置。
接下来,利用第一片配置装置222的另一方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夹持包装片S的长度方向W的另一端部,利用片切断机构222a在宽度方向Y上切断包装片S的长度方向W的上游侧,利用第三移动驱动部222g、222g使一方以及另一方的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这双方向长度方向W的一侧W1移动,进而利用第二移动驱动部222e使另一方的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的另一方片载置台202上下降。
接下来,利用第三移动驱动部222g、222g使一方及另一方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这双方停止在、包装片S整体被载置在另一方片载置台202、202的位置之后,利用片夹持用致动器222d、222d解除一方以及另一方的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这双方对包装片S的夹持动作,利用第三移动驱动部222g、222g使一方及另一方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这双方向长度方向W的两外侧后退。
接下来,利用第二片配置装置223的第二片保持用致动器223b、223b的第二移动驱动部223e使第二片保持部件223a、223a向宽度方向Y的一侧Y1移动、在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一端部的上方停止,进而利用第一移动驱动部223d、223d使第二片保持部件223a、223a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下降、停止在另一片载置台202的包装片S的一端部。而且,利用第二片保持部件223a、223a的多个空气卡盘机构223c,…吸附包装片S的宽度方向Y的一端部。
接下来,利用第一移动驱动部223d、223d使第二片保持部件223a、223a向上下方向Z的上方上升,进而利用第二移动驱动部223e使第二片保持部件223a、223a经由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图16以及图17的Y2方向)的包装用槽部210移动到一方的片载置台201上,将以包装用槽部210为基准的旋转方向A2的包装片S的下游侧S1载置在一方的片载置台201上,将包装片S的上游侧S2载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参照图18)。此时,将包装片S配置成包装片S的上游侧S2的长度比下游侧S1的长度略长。
接下来,利用下游侧保持装置226的下游侧保持用致动器226b的移动驱动部226d使多个下游侧保持部226a,…移动至下方,从上方按压包装片S的下游侧S1的上面,利用片移动用致动器222h的第一移动驱动部(222e,222e)、(222e,222e)使一对上游侧保持部227a、227a移动至下方,从上方接触包装片S的上游侧S2的上面(参照图19以及图20)。
接下来,利用第二片保持用致动器223b、223b的第一移动驱动部223d、223d使棒状部件224a(此处为与第二挤压部件272a的通用部件)向宽度方向Y的一侧Y1移动、停止在包装用槽部210的上方,进而,利用凹条形成用致动器224b使棒状部件224a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的包装用槽部210内下降,使棒状部件224a推入至包装用槽部210中且使包装片S的上游侧S2推入至包装用槽部210内,使包装片S沿包装用槽部210的内周面凹陷(参照图19)。
而且,利用凹条形成用致动器224b使棒状部件224a向上下方向Z的上方上升,利用第二片保持用致动器223b、223b的第一移动驱动部223d、223d使棒状部件224a向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Y2移动。
(2)纤维束体载置工序
接下来,利用一对长度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4a、234a使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向着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移动至长度方向W的内侧,其中,该中空纤维束体Bd通过集束装置100的输送装置179被输送到输送位置Q6(参照图17)。利用一对纤维束体夹持用致动器231b、231b的第一以及第二移动驱动部231e、231f使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向接近上下方向Z的方向移动,进而保持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利用一对上下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3a、233a,将保持了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的纤维束体保持机构231、231向上下方向Z的上方吊起,利用宽度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5a、235a将其向宽度方向Y的一侧Y1输送,进而,利用一对上下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3a、233a将其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下降,介由包装片S将中空纤维束体Bd载置到包装用槽部210内。此时,利用一对旋转用移动致动器252i、252i使旋转装置250的第二旋转机构252、252(参照图23)的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向长度方向W的内侧移动,进而,利用一对旋转用夹持致动器252g、252g的第一以及第二移动驱动部252d、252f使其向靠近中空纤维束体Bd的径向V的方向移动,利用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夹持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
而且,利用一对纤维束体夹持用致动器231b、231b的第一以及第二移动驱动部231e、231f使一对纤维束体夹持部件231a、231a向上下方向Z的分离方向移动以解除夹持动作,之后,利用一对长度方向移动用致动器234a、234a使其向长度方向W的外侧移动,返回至输送位置Q6以用于输送下一个中空纤维束体Bd。
(3)覆盖工序
接下来,利用片移动用致动器222h的第三移动驱动部222g、222g使一方及另一方的第一片保持部件222b、222b这双方向长度方向W的另一侧W2移动(参照图16以及图17),利用下游侧保持用致动器226b的移动驱动部226d解除对多个下游侧保持部226a,…的包装片S的下游侧S1的按压,利用第二片保持用致动器223b、223b的第二移动驱动部223e使第二覆盖部242向宽度方向Y的一侧Y1的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上移动(参照图21(a))。
接下来,利用第一覆盖部241的移动驱动部241b使覆盖板241a向宽度方向Y的一侧Y1移动、将包装片S的较短的下游侧S1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之后(参照图21(b)),利用覆盖辊用致动器242b的第二移动驱动部242d(此处为与第二移动驱动部223e通用的驱动部)使多个覆盖辊242a,…向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Y2移动、将包装片S的较长的上游侧S2覆盖在较短的下游侧S1上(参照图21(c))。而且,包装片S的较长的上游侧S2的整体大约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围,利用第二旋转机构252、252的一对第二旋转驱动部252b、252b使夹持了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的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同时,利用第一旋转机构251的第一旋转驱动部251c使两个旋转辊251a、251b在反向旋转方向A3上旋转(参照图22以及图23)。此刻,利用第一覆盖部241的移动驱动部241b使覆盖板241a向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Y2的一方片载置台201上移动。
(4)旋转工序
接下来,一旦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的旋转暂停后,利用凹条形成用致动器224b使第二挤压装置272的第二挤压部件272a位于覆盖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Bd的上方,利用第二挤压用致动器272b使第二挤压部件272a下降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利用第一旋转机构251的第一旋转驱动部251c使两个旋转辊251a、251b逐渐加速地在反向旋转方向A3上旋转。这样,使以包装片S为间隔配置在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的中空纤维束体Bd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与此同步地,利用第二旋转机构252、252的一对第二旋转驱动部252b、252b使夹持了中空纤维束体Bd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的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逐步加速地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此刻,为了使另一包装用槽部210将包装片S卷绕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利用第一片配置装置222将包装片S载置在另一方的片载置台202、202上。
而且,利用两个旋转辊251a、251b以及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使中空纤维束体Bd与包装片S一同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并且,利用第一挤压用致动器271b、271b使第一挤压部件271a、271a向径向V的内侧移动,由此,通过第一挤压部件271a、271a在宽度方向Y的两侧的两处逐渐挤压周围卷绕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Bd(参照图24),进而,利用第二挤压用致动器272b的移动驱动部272c(此处与凹条形成用致动器224b的移动驱动部224c为通用的驱动部)使第二挤压部件272a(此处与棒状部件224a为通用的部件)一边在径向V上振动,一边向径向V的内侧移动,由此,通过第二挤压部件272a对周围卷绕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Bd从上下方向Z的上侧间歇且逐渐地进行挤压(参照图25)。此刻,利用拉伸装置280中的一对移动驱动部281、281(此处与一对旋转用移动致动器252i、252i的一对第三移动驱动部252h、252h为通用的驱动部)将中空纤维束体Bd介由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在长度方向W的两端部向两外侧拉伸,并且使中空纤维束体Bd与包装片S一同旋转。
接下来,在使两个旋转辊251a、251a以及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的旋转停止后,利用一对旋转用夹持致动器252g、252g的第一以及第二移动驱动部252d、252f使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向径向V的分离方向移动,以将一对旋转用夹持部件252a、252a对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夹持动作解除,利用一对旋转用移动致动器252i、252i的一对第三移动驱动部252h、252h将其向长度方向W的外侧移动,进而,利用第一旋转机构251的第一旋转驱动部251c使两个旋转辊251a、251b在反向旋转方向A3上旋转,进一步使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
接下来,在使两个旋转辊251a、251b的旋转停止后,利用第二挤压用致动器272b使第二挤压部件272a(棒状部件224a)向上下方向Z的上方移动,利用覆盖辊用致动器242b的第二移动驱动部242d使其向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Y2、不干扰熔接装置290的位置后退。
(5)熔接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一旋转机构251的第一旋转驱动部251c使两个旋转辊251a、251b在反向旋转方向A3上旋转,以将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在旋转方向A2每次仅以预先规定的旋转角度((360°)/(熔接处数量),例如熔接部位为四处时,为90°)旋转,利用熔接用致动器293使熔接部291下降至上下方向Z的下方的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上,并且对包装片S周围的一处部位进行热熔接,之后,利用熔接用致动器293使加热了的熔接部291向上下方向Z的上方上升并按压,由此,按顺序依次对中空纤维束体Bd的包装片S外周面的周方向的多处部位(例如四处部位)进行加压、加热以熔接(参照图26)。
(6)输送工序
接下来,利用第一挤压用致动器271b、271b使第一挤压部件271a向径向V的两外侧后退,利用中间台用致动器204a使中间台203位于下部位置之后,利用推出装置262的移动驱动部262a将载置在中间台203的两个旋转辊251a、251b上的熔接有包装片S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向皮带输送机装置261推出(参照图27)。
以后,按顺序依次地重复上述(1)至(6)的一系列工序,直至接收到结束操作的指示。
而且,熔接有包装片S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被输送装置260的皮带输送机装置261输送至切断装置300处。
(切断装置)
图28是从上下方向Z的上方来观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空纤维束Bg的制造装置10中切断装置300所得的概要俯视图。
如图28所示,切断装置300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切断成更短预先规定长度的中空纤维束Bg。
详细而言,切断装置300具备:输送部310,其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输送到长度方向W的另一侧W2处;切断部320,其按顺序依次将输送部310输送到长度方向W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切断成预先规定的规定长度的中空纤维束Bg,利用控制部400对输送部310以及切断部320的动作进行控制。另外,切断装置300可以具备对切断装置300的整体控制进行管理的控制部。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切断装置300中,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输送部310使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在长度方向W上以每一个预先规定的长度间歇地行进,并且利用切断部320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切断。
输送部310具备:对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311;以及使夹持结构311在长度方向W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312。
具体而言,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在初始位置的夹持机构311对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进行夹持,利用第一移动机构312使夹持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的夹持机构311在长度方向W的另一侧W2上仅以规定长度行进,并且利用夹持机构311解除对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的夹持动作,利用第一移动机构312将解除了的夹持机构311返回至长度方向W的一侧W1的初始位置,反复进行上述操作。
夹持机构311具备:一对切断用夹持部件311a、311a,该一对切断用夹持部件311a、311a从径向V(此处为宽度方向Y)上的互相对置的侧方对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进行夹持;切断用夹持致动器311b,其包括使一对切断用夹持部件311a、311a分别在径向V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部311c、311c。第一移动机构312具备夹持用致动器312a,该夹持用致动器312a包括使夹持机构311在长度方向W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部312b。
一对切断用夹持部件311a、311a构成为:通过切断用夹持致动器311b向夹持方向动作,相对一方夹持部件的另一方夹持部件在宽度方向Y上向相对靠近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通过切断用夹持致动器311b向夹持解除方向动作,相对一方夹持部件的另一方夹持部件向宽度方向Y的相对分离的方向移动。
切断部320具备旋转刃321;驱动旋转刃321旋转的旋转驱动部322;以及使旋转驱动部322在与长度方向W正交的方向(此处为宽度方向Y)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323。
具体而言,控制部400形成为如下结构:每当利用第一移动机构312使夹持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的夹持机构311在长度方向W的另一侧W2上仅以规定长度行进,一边利用旋转驱动部322使旋转刃321旋转,一边利用第二移动机构323使旋转刃321向宽度方向Y的一侧移动,之后,使其后退、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按顺序依次切断成规定长度的中空纤维束Bg。
旋转刃321的刃锋321a形成尖锐状。旋转驱动部322使旋转刃321绕旋转轴旋转。第二移动机构323具备收容用致动器323a,该收容用致动器323a包括使旋转驱动部322在宽度方向Y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驱动部323b。
而且,切断装置300所切断的中空纤维束Bg被省略图示的输送装置(例如皮带输送机装置)传输至下一工序(具体为检查工序)。
另外,在利用切断部320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切断成中空纤维束Bg之前,从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的包装片S露出的长度方向W的两侧的露出纤维中,将一方的露出纤维的长度方向W的一部分切断,可以从将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的露出纤维的一侧切取中空纤维束Bg。
(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装装置200以及制造装置10)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包装片S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围的状态下,一边使中空纤维束体Bd与包装片S一同在旋转方向A2旋转,一边将包装片S卷绕在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围,因此,可以使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d的包装片S超出一圈的重叠部分的长度不受限制且能够使该部分变长。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地改变包装装置200的机长以与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匹配,因此,能够使包装装置200和中空纤维束体Bd的长度不同的每个种类相对应。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10中,通过切断装置300能够容易地将根据集束装置100及包装装置200所得到的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Bf制造成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用的中空纤维束Bg。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了沿中空纤维束Bd的长度方向W延伸的包装用槽部210这种所谓的简单结构,能够使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包装片S超过一圈的重叠部分变长。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沿长度方向W配设在包装用槽部210的底部的两个旋转辊251a,251b,能够简单且容易地使中空纤维束体Bd与包装片S一同旋转。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装置240具备第一覆盖部241和第二覆盖部242,由此,当片配置装置220将包装片S配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时,即使在以下情况下,即,将包装片S配置成通过片配置装置220配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并且使通过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30载置了中空纤维束体Bd的包装片S的、以包装用槽部210为基准的旋转方向A2的上游侧的长度长于下游侧的长度,也能够通过第一覆盖部241将包装片S的较短的下游侧S1覆盖在中空纤维束体Bd上,之后,通过第二覆盖部242将较长的上游侧S2覆盖在下游侧S1上。这样,可以一边使中空纤维束体Bd与包装片S一同旋转,一边容易地将包装片S卷绕在中空纤维束体Bd的周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备凹条形成装置224,因此能够将中空纤维束体Bd介由包装片S可靠地载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备下游侧保持装置226,下游侧保持装置226能够对包装片S的下游侧S1的端部进行保持,并且将中空纤维束体Bd介由包装片S进一步确实地载置在包装用槽部210。另外,由于具备上游侧保持装置227,因此,上游侧保持装置227能够对包装片S的上游侧S2的端部进行保持,并且将中空纤维束体Bd介由包装片S进一步确实地载置在包装用槽部210上。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一挤压装置271,该第一挤压装置271在与中空纤维束体Bd一同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的包装片S的周方向的多个部位对中空纤维束体Bd进行逐渐挤压,由此能够对周围卷绕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Bd进行均匀地挤压。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二挤压装置272,该第二挤压装置272在与中空纤维束体Bd一同在旋转方向A2上旋转的包装片S的周方向的一个部位对中空纤维束体Bd进行间歇且逐渐地挤压,由此能够对周围卷绕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Bd进行可靠地挤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在周围覆盖包装片S的状态下,将在旋转方向A2旋转的纤维束体Bd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向两外侧拉伸的拉伸装置280,由此可以不松弛地夹持中空纤维束体Bd并保持中空纤维束体Bd的张力(tension),并且能够一边使中空纤维束体Bd与包装片S一同旋转,一边能够进一步对周围卷绕着包装片S的中空纤维束体Bd进行确实地挤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对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e的包装片周围的多处部位进行熔接的熔接装置,由此能够相对中空纤维束体Bd稳定地保持包装片S。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制造装置;200…包装装置;210…包装用槽部;220…片配置装置;224…凹条形成装置;225…保持装置;226…下游侧保持装置;227…上游侧保持装置;230…纤维束体载置装置;240…覆盖装置;241…第一覆盖部;242…第二覆盖部;250…旋转装置;251…第一旋转机构;251a…一方的旋转辊;251b…另一方的旋转辊;252…第二旋转机构;271…第一挤压装置;272…第二挤压装置;280…拉伸装置;290…熔接装置;A2…旋转方向;A3…反向旋转方向;Ba…中空纤维(纤维的一个例子);Bb…中空集合纤维束;Bc…中空纤维束切断体;Bd…中空纤维束体(纤维束体的一个例子);Be…带包装片的中空纤维束体;Bf…包装片熔接完中空纤维束体;S…包装片;S1…包装片的下游侧;S2…包装片的上游侧;W…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Z…上下方向。

Claims (18)

1.一种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将包装片卷绕在由多根纤维捆扎而成的纤维束体的周围上,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工序:
将所述包装片配置于沿所述纤维束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包装用槽部上的工序;
将所述纤维束体介由所述包装片载置于所述包装用槽部上的工序;
将所述包装片的相对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覆盖在所述纤维束体上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纤维束体与所述包装片一同在预先规定的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工序,
在将所述包装片覆盖在所述纤维束体的周围的状态下,一边使所述纤维束体与所述包装片一同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一边将所述包装片卷绕在所述纤维束体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包装片配置于所述包装用槽部上的工序中,使配置在所述包装用槽部上且载置了所述纤维束体的所述包装片的、以所述包装用槽部为基准的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的长度长于下游侧的长度;
在将所述包装片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覆盖在所述纤维束体上的工序中,将所述包装片的较短的所述下游侧覆盖在所述纤维束体上之后,将所述包装片的较长的所述上游侧覆盖在所述下游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纤维束体介由所述包装片载置于所述包装用槽部上的工序之前,进一步包括使所述包装片向所述包装用槽部的内侧凹陷成凹条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纤维束体与所述包装片一同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工序中,在所述包装片的周方向的多个部位上对所述纤维束体进行逐渐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纤维束体与所述包装片一同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工序中,在所述包装片的周方向的一个部位对所述纤维束体进行间歇且逐渐地挤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将所述纤维束体向两外侧拉伸,并且使其与所述包装片一同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一边将所述包装片卷绕在所述纤维束体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使卷绕有所述包装片的所述纤维束体旋转,按顺序依次对所述包装片的周围的多处部位进行熔接的工序。
8.一种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用于将包装片卷绕在由多根纤维捆扎而成的纤维束体的周围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沿所述纤维束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包装用槽部;
将所述包装片配置在所述包装用槽部上的片配置装置;
将所述纤维束体介由所述包装片载置在所述包装用槽部上的纤维束体载置装置;
将所述包装片的相对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覆盖在所述纤维束体上的覆盖装置;以及
使所述纤维束体与所述包装片一同在预先规定的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旋转装置,
该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的构成为:通过所述片配置装置将所述包装片配置于所述包装用槽部上,通过所述纤维束体载置装置将所述纤维束体介由所述包装片载置于所述包装用槽部上,通过所述覆盖装置将所述包装片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覆盖在所述纤维束体上,通过所述旋转装置使所述纤维束体与所述包装片一同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在将所述包装片覆盖在所述纤维束体的周围的状态下,一边使所述纤维束体与所述包装片一同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一边将所述包装片卷绕在所述纤维束体的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具备沿所述长度方向配设在所述包装用槽部的底部的旋转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装置具备:第一覆盖部,其将通过所述片配置装置配置在所述包装用槽部上且通过所述纤维束体载置装置载置了所述纤维束体的所述包装片的、以所述包装用槽部为基准的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覆盖在所述纤维束体上;以及第二覆盖部,其将所述包装片的以所述包装用槽部为基准的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覆盖在所述下游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使所述包装片向所述包装用槽部的内侧凹陷成凹条的凹条形成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对所述包装片的所述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一挤压装置,该第一挤压装置在与所述纤维束体一同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所述包装片的周方向的多个部位,对所述纤维束体进行逐渐挤压。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二挤压装置,该第二挤压装置在与所述纤维束体一同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所述包装片的周方向的一个部位,对所述纤维束体进行间歇且逐渐地挤压。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拉伸装置,该拉伸装置在周围覆盖着所述包装片的状态下,将在所述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纤维束体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向两外侧拉伸。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熔接装置,该熔接装置对在卷绕有所述包装片的所述纤维束体的所述包装片周围的多个部位进行熔接。
17.一种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将所述纤维束体包装成捆扎多根中空纤维而成的中空纤维束体,并使用包装了的所述中空纤维束体来制造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用的中空纤维束。
18.一种中空纤维束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所述纤维束体的包装装置将所述纤维束体包装成捆扎多根中空纤维而成的中空纤维束体,并使用包装了的所述中空纤维束体来制造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用的中空纤维束。
CN201180074649.2A 2011-11-04 2011-11-04 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Active CN1040393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5505 WO2013065193A1 (ja) 2011-11-04 2011-11-04 糸束体の包装方法及び包装装置並びに中空糸束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9373A CN104039373A (zh) 2014-09-10
CN104039373B true CN104039373B (zh) 2017-04-26

Family

ID=4819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4649.2A Active CN104039373B (zh) 2011-11-04 2011-11-04 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76784B2 (zh)
CN (1) CN104039373B (zh)
IN (1) IN2014KN01114A (zh)
WO (1) WO20130651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019506B4 (de) * 2014-12-23 2017-07-13 FilaTech Filament Technology u. Spinnanlagen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adenbündeln
CN111068133B (zh) * 2018-10-22 2022-11-04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空纤维膜缠绕压缩装置
CN109663508A (zh) * 2018-12-27 2019-04-23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避免内衬增强中空纤维浇注后撕裂的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82330A (en) * 1938-02-11 1939-12-05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tubular structures
US2311704A (en) * 1940-09-03 1943-02-23 Owens Corning Fiberglass Corp Method of making parallel fiber units
US4276687A (en) * 1979-05-21 1981-07-07 Baxter Travenol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of winding capillary fiber bundles
CN2060681U (zh) * 1989-12-29 1990-08-2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碳纤维羽毛球拍杆的缠绕装置
CN1101615A (zh) * 1993-08-20 1995-04-19 株式会社日硝 纤维束的包装方法
CN1112456A (zh) * 1993-12-10 1995-11-29 株式会社日硝 用于中空纤维束的缠绕管、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
CN101511454A (zh) * 2006-08-28 2009-08-19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将中空纤维结合成束的方法和用该方法制造的中空纤维束
CN101622184A (zh) * 2006-12-04 2010-01-06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纤维束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1115A (ja) * 1989-01-18 1990-07-27 Nippon Kinsen Kikai Kk 硬貨包装機における包装シートの加締装置
CN2110635U (zh) * 1991-10-22 1992-07-22 毛教国 复合水泥包装袋用的玻璃无捻复合纱
US5598874A (en) * 1995-08-11 1997-02-04 Mg Generon, Inc. Loom processing of hollow fiber membranes
JP2000126286A (ja) * 1998-10-21 2000-05-09 Toray Ind Inc 血液処理装置
EP1031526A3 (de) * 1999-02-24 2001-05-30 Membrana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hüllen von Hohlfadenbündeln
JP2006143235A (ja) * 2004-11-17 2006-06-08 Daicen Membrane Systems Ltd 中空糸膜束の梱包方法
JP4842351B2 (ja) * 2009-07-22 2011-12-21 旭化成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線状物束の包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82330A (en) * 1938-02-11 1939-12-05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tubular structures
US2311704A (en) * 1940-09-03 1943-02-23 Owens Corning Fiberglass Corp Method of making parallel fiber units
US4276687A (en) * 1979-05-21 1981-07-07 Baxter Travenol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of winding capillary fiber bundles
CN2060681U (zh) * 1989-12-29 1990-08-2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碳纤维羽毛球拍杆的缠绕装置
CN1101615A (zh) * 1993-08-20 1995-04-19 株式会社日硝 纤维束的包装方法
CN1112456A (zh) * 1993-12-10 1995-11-29 株式会社日硝 用于中空纤维束的缠绕管、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
CN101511454A (zh) * 2006-08-28 2009-08-19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将中空纤维结合成束的方法和用该方法制造的中空纤维束
CN101622184A (zh) * 2006-12-04 2010-01-06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纤维束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76784B2 (ja) 2015-09-09
IN2014KN01114A (zh) 2015-10-16
JPWO2013065193A1 (ja) 2015-04-02
CN104039373A (zh) 2014-09-10
WO2013065193A1 (ja) 2013-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9373B (zh) 纤维束体的包装方法和包装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RU2725000C2 (ru) Способ и машина для упаковки изделий в растягивающуюся пленку с непрерывной подачей
US7703264B2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groups of products
JP2006224543A (ja) 繊維補強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RU2725840C2 (ru) Способ и машина для упаковки в растягивающуюся пленку изделий, подаваемых блоками
CN105722758B (zh) 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物品的集聚装置及集聚方法
CN1141230C (zh) 用于制造泡制品的过滤袋的机器
CN100506649C (zh) 一种用于对包装件的两侧进行封闭的装置
CN104039374B (zh) 纤维束体的集束方法和集束装置以及中空纤维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203971009U (zh) 夹持部件、具备该夹持部件的纤维束体的集束装置以及中空纤维束的制造装置
JP6737155B2 (ja) 積層型電極体の製造装置
CN206726261U (zh) 纱布理片计数机构和配置该机构的纱布叠块扎带一体机
JP2004216276A (ja) 中空糸膜束の擬似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と中空糸膜束擬似シート状物及び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CN106965245B (zh) 一种电子票证后段加工设备
MXPA04004317A (es) Proceso para enchaquetar placas de baterias.
KR101966115B1 (ko) 역삼투 필터 모듈 제조 장치
KR102342140B1 (ko) 마스크팩 포장장치
KR102575243B1 (ko) 산업용 ro필터 제조용 롤링 장치
CN112135778B (zh) 用于制造组合托盘负载的机器
WO2015167373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viding packages comprising absorbent articles
KR101771940B1 (ko) 다중직경 폴리비닐리덴 플루오라이드 나노섬유를 포함하는 마스크팩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7228037A (zh) 一种石墨烯口罩生产用无菌包装系统及方法
KR20210074086A (ko) 마스크팩용 마스크시트 절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