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5016B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5016B
CN103975016B CN201280060927.3A CN201280060927A CN103975016B CN 103975016 B CN103975016 B CN 103975016B CN 201280060927 A CN201280060927 A CN 201280060927A CN 103975016 B CN103975016 B CN 1039750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mass parts
copolycarbo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09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5016A (zh
Inventor
泷本正己
山崎康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75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5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5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5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 C08K5/15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oxy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1515Thre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7Cyclic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08L69/005Polyester-carbon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5Light gu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含有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05~0.5质量份的下述通式(I)所示的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以及0.001~0.5质量份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式(I)中,R1、R2、R4、R5、R7、R8、R10和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等,R3、R6、R9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芳基和芳烷基等,m分别独立地表示0~3的整数。)

Description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更详细地说,涉及透光率、亮度以及高温成型时的热稳定性优异、而且能够得到即使长时间曝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不会产生变色和劣化、且透光性优异的成型体的树脂组合物、以及光学成型品,特别是作为导光板有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使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的光学成型品。
背景技术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透明性、机械性质、热性质、电性质及耐候性等优异,活用该特性可以将其用于导光板、透镜、光纤等光学成型品。由于光学成型品的材料需要高导光性能,因此一直在进行提高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开发、利用各种添加剂的性能改良。
例如已公开的方法有:通过配合珠粒状交联丙烯酸树脂和荧光增白剂,从而减少亮度不均,使色调和面发光性优异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配合特定分子量的丙烯酸系树脂、或者通过配合聚亚烷基二醇或其脂肪酸酯,从而在保持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的状态下提高总透光率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和3);通过使用具有特定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共聚物,并使共聚物中的锡含量为一定量以下,或者配合光扩散剂或特定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从而提高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同时减少高温成型时的变色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6);通过配合硅酮交联粒子和特定亚磷酸酯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从而将热稳定性优化至能使大型注射成型品成型的程度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
进而,由于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PC等与以往产品相比大画面薄型的显示商品得到普及,因此高流动材料的要求增强。
已知:为了提高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而降低分子量 的方法、或者如专利文献4~6所公开的那样与共聚了聚四亚甲基二醇等聚醚二醇的聚碳酸酯共聚物组合而提高流动性的方法等。另外,已知:为了应对高温成型时的劣化、黄变而如专利文献6和7所公开的那样向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添加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58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069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9899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1607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4084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9-1117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通过降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或通过高流动的聚碳酸酯共聚物来提高流动性的情况下,产生耐湿性能降低的问题。另外,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易水解,在加工成导光板后,也会在以一定以上的温度、湿度条件进行的耐湿热试验中水解,产生导光板变色或白浊而降低导光板的导光性能的问题。
进而,使用提高了流动性的低分子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导光板存在如下问题:在评价导光板性能的耐湿热试验后,导光板内部容易产生裂纹,容易造成内部缺陷。湿度、温度的条件越严酷,该内部裂纹越严重,而且,分子量越低,该内部裂纹越剧烈发生。例如,在通常的耐湿热条件即60℃、90%RH的恒温恒湿槽内进行1000小时左右的试验时,若分子量为13000以上,则不过就是产生无问题程度的裂纹而已,但若分子量为13000以下,则即使在该条件下也会产生大量的裂纹。另外,有时虽然产生裂纹,但裂纹会随着时间闭合而消失,但在分子量低的情况下,有时裂纹不会消除而以伤痕的形式残留,完全无法作为导光板而发挥 作用。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高温成型时的热稳定性优异、并且能够得到透光率和亮度优异且在耐湿热试验后不会发生变色和内部裂纹的成型品的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配合特定量的特定二亚磷酸酯化合物和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即,本发明为下述的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
1.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05~0.5质量份的下述通式(I)所示的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以及0.001~0.5质量份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
(式(I)中,R1、R2、R4、R5、R7、R8、R10和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4的烷基,R3、R6、R9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碳数1~4的烷基、碳数6~12的芳基以及碳数7~12的芳烷基中的基团,m分别独立地表示0~3的整数。)
2.如上述1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含有相对于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为0~15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具有下述通式(a-1)和(a-2)所示的重复单元。
(上述通式(a-1)中,R13和R1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1~6的烷基,X表示单键、碳数1~8的亚烷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亚环烷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S-、-SO-、-SO2-、-O-、-CO-。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并且,上述(a-2)中,R15和R16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1~3的烷基,Y表示碳数2~15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c和d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n表示2~200的整数。)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为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4.如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中含有的残留钠成分为3质量ppm以下。
5.如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为3,4-环氧环己烯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烯甲酸酯和/或2,2-双(羟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基)环己烷加成物。
6.如上述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相对于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1~1质量份的改性硅酮化合物。
7.如上述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在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经过熔融混炼后的颗粒100g中,1片50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为5个以下,1片20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个以下,并且1片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0个 以下。
8.如上述7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颗粒的粘均分子量按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换算为13000以下。
9.一种光学成型品,其通过使上述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在高温成型时的热稳定性优异,并且通过使用该树脂组合物,可以制成透光率和亮度优异、而且在耐湿热试验后不会产生变色和内部裂纹的透光性优异的光学成型品。
而且,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例如以分子量为13000以下的低分子量可以制成即使长时间曝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不会产生裂纹的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
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以下有时称为芳香族PC树脂),可以使用利用公知的制造方法、即使二元酚与碳酰氯或碳酸酯化合物等碳酸酯前体反应而制造的物质。
具体来说,例如为:在公知的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根据需要在二氯甲烷等非活性溶剂中进一步添加支化剂,利用二元酚与如碳酰氯之类的碳酸酯前体的反应,或者利用二元酚与如碳酸酯化合物之类的碳酸酯前体的酯交换反应等而制造的物质。
作为上述二元酚,包括各种各样的物质,特别优选2,2-双(4-羟苯基)丙烷〔俗称:双酚A〕。
作为除双酚A以外的双酚,可以举出例如:双(4-羟苯基)甲烷、1,1-双(4-羟苯基)乙烷、2,2-双(4-羟苯基)丁烷、2,2-双(4-羟苯基)辛烷、2,2-双(4-羟苯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1-甲基苯基)丙烷、双(4-羟苯基)萘基甲烷、1,1-双(4-羟基叔丁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溴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氯苯基)丙烷、2,2- 双(4-羟基-3,5-二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等双(羟基芳基)烷烃类;1,1-双(4-羟苯基)环戊烷、1,1-双(4-羟苯基)环己烷、1,1-双(4-羟苯基)-3,5,5-三甲基环己烷等双(羟基芳基)环烷烃类;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苯基醚等二羟基芳基醚类;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醚等二羟基二芳基硫醚类;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等二羟基二芳基亚砜类;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砜等二羟基二芳基砜类;4,4′-二羟基联苯等二羟基联苯类;9,9-双(4-羟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等二羟基二芳基芴类;1,3-双(4-羟苯基)金刚烷、2,2-双(4-羟苯基)金刚烷、1,3-双(4-羟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等二羟基二芳基金刚烷类;双(4-羟苯基)二苯基甲烷、4,4’-[1,3-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酚、10,10-双(4-羟苯基)-9-蒽酮、1,5-双(4-羟苯基硫代)-2,3-二氧杂戊烯、α,ω-双羟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化合物等。这些二元酚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只要是通常用于聚碳酸酯树脂的聚合的物质,则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体来说,作为一元酚,可以举出例如苯酚、邻正丁基苯酚、间正丁基苯酚、对正丁基苯酚、邻异丁基苯酚、间异丁基苯酚、对异丁基苯酚、邻叔丁基苯酚、间叔丁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邻正戊基苯酚、间正戊基苯酚、对正戊基苯酚、邻正己基苯酚、间正己基苯酚、对正己基苯酚、对叔辛基苯酚、邻环己基苯酚、间环己基苯酚、对环己基苯酚、邻苯基苯酚、间苯基苯酚、对苯基苯酚、邻正壬基苯酚、间壬基苯酚、对正壬基苯酚、邻枯基苯酚、间枯基苯酚、对枯基苯酚、邻萘基苯酚、间萘基苯酚、对萘基苯酚、2,5-二叔丁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3,5-二叔丁基苯酚、2,5-二枯基苯酚、3,5-二枯基苯酚、对甲酚、溴苯酚、三溴苯酚、在邻位、间位或对位具有平均碳数12~35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的单烷基苯酚、9-(4-羟苯基)-9-(4-甲氧基苯基)芴、9-(4-羟基-3-甲基苯基)-9-(4-甲氧基-3-甲基苯基)芴、4-(1-金刚烷基)苯酚等。这些一元酚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 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碳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碳酸二苯酯等碳酸二芳基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碳酸二烷基酯等。这些碳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支化剂,例如可以使用1,1,1-三(4-羟苯基)乙烷、α,α′,α″-三(4-羟苯基)-1,3,5-三异丙基苯、1-〔α-甲基-α-(4′-羟苯基)乙基〕-4-〔α′,α′-双(4″-羟苯基)乙基〕苯、间苯三酚、偏苯三酸、靛红双(邻甲酚)等具有3个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这些支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非活性有机溶剂,可以举出例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五氯乙烷、氯苯等氯化烃;甲苯、苯乙酮等。其中,特别优选二氯甲烷。这些非活性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聚碳酸酯共聚物)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单独使用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但从在不降低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的情况下提高流动性的观点出发,也可以使用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与具有下述通式(a-1)和(a-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共聚物(以下有时称为PC共聚物)的混合物。
上述式(a-1)中,R13和R1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1~6的烷基。X表 示单键、碳数1~8的亚烷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亚环烷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S-、-SO-、-SO2-、-O-、-CO-。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
另外,上述(a-2)中,R15和R16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1~3的烷基,Y表示碳数2~15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c和d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n表示2~200的整数。
上述PC共聚物可以利用被称为界面聚合法的惯用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即,可以利用使二元酚、酚改性二醇与碳酰氯等碳酸酯前体反应的方法来制造。具体来说,例如在公知的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根据需要在二氯甲烷等不活性溶剂中进一步添加催化剂、支化剂,使二元酚、酚改性二醇与碳酰氯等碳酸酯前体反应。
<二元酚>
作为二元酚、可以举出下述通式(a-1a)所示的化合物。
上述通式(a-1a)中,R13和R1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1~6的烷基,烷基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和环状中的任意一种。作为碳数1~6的烷基,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异己基、环戊基、环己基等。
a和b分别表示R13和R14的取代数,且a和b为0~4的整数。予以说明,在存在多个R13的情况下,多个R13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存在多个R14的情况下,多个R14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
X表示单键、碳数1~8的亚烷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亚环烷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S-、-SO-、-SO2-、-O-、-CO-键。
作为碳数1~8的亚烷基,可以举出例如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等,作为碳数2~8的烷叉基,可以举出例如乙叉基、异丙叉基等,作为碳数5~15的亚环烷基,可以举出例如亚环戊基、亚环己基等,作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可以举出例如环戊叉基、环己叉基等。
作为上述通式(a-1a)所示的二元酚,包括多种物质,但特别优选2,2-双(4-羟苯基)丙烷[俗称:双酚A]。作为除双酚A以外的双酚,可以使用在用于制造上述的芳香族PC树脂的二元酚中例示的物质。
作为非活性有机溶剂、分子量调节剂和支化剂,只要是通常用于PC树脂的聚合的物质,则可以使用各种物质。具体来说,可以使用在用于制造上述芳香族PC树脂的非活性有机溶剂、分子量调节剂和支化剂中例示的物质。
作为催化剂,可以优选使用相转移催化剂,例如叔胺或其盐、季铵盐、季鏻盐等。作为叔胺,可以举出例如三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环己胺、吡啶、二甲基苯胺等,另外,作为叔胺盐,可以举出例如这些叔胺的盐酸盐、溴酸盐等。作为季铵盐,可以举出例如三甲基苯甲基氯化铵、三乙基苯甲基氯化铵、三丁基苯甲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等,作为季鏻盐,可以举出例如四丁基氯化鏻、四丁基溴化鏻等。这些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酚改性二醇>
酚改性二醇为下述通式(a-2a)所示的化合物。
上述通式(a-2a)中,R15和R16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1~3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和异丙基。
Y表示碳数2~15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可以举出例如: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异丁基、亚戊基和亚异戊基等直链的亚烷基;乙叉基、 丙叉基、异丙叉基、丁叉基、异丁叉基、戊叉基和异戊叉基等烷叉基。
c和d分别表示R15和R16的取代数,且c和d为0~4的整数。予以说明,在存在多个R15的情况下,多个R15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存在多个R16的情况下,多个R16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n表示-Y-O-的重复单元数,且n为2~200的整数。
上述通式(a-2a)所示的酚改性二醇为羟基苯甲酸或其烷基酯、由酰基氯和聚醚二醇衍生的化合物等。酚改性二醇可以按照日本特开昭62-79222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7907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173465号公报等提出的方法来合成,但需要对利用这些方法得到的酚改性二醇进行适当纯化。作为纯化方法,例如理想的是:在反应后段使体系内减压,将过量的原料(例如对羟基苯甲酸)蒸馏除去的方法;用水或碱水溶液(例如碳酸氢钠水溶液)等洗涤酚改性二醇的方法等。
作为羟基苯甲酸烷基酯的代表例,包括羟基苯甲酸甲酯、羟基苯甲酸乙酯等。聚醚二醇以HO-(Y-O)n-H(Y和n与上述同义。)来表示并且具有包含碳数2~15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氧基亚烷基的重复单元。具体来说,可以举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从获得性和疏水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聚四亚甲基二醇。聚醚二醇的氧基亚烷基的重复数n为2~200,优选6~70。若n为2以上,则使酚改性二醇共聚时的效率良好;若n为200以下,则存在使PC共聚物的耐热性的降低幅度小的优点。
作为酰基氯的代表例,包括由羟基苯甲酸和碳酰氯得到的物质。更具体来说,其可以利用日本专利265270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来获得。羟基苯甲酸或其烷基酯可以是对位体、间位体、邻位体中的任意一种,但从共聚反应方面出发,优选对位体。邻位体因对羟基的位阻而可能使共聚的反应性变差。
在PC共聚物的制造工序中,对于酚改性二醇而言,为了防止其变质等,而优选尽可能将其制成二氯甲烷溶液再使用。在无法制成二氯甲烷溶液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制成NaOH等碱水溶液再使用。
在PC共聚物中,若增加酚改性二醇的共聚量,则流动性得到改善,但耐热性降低。因此,酚改性二醇的共聚量优选根据所需要的流动性和耐 热性的平衡来选择。若酚改性二醇共聚量过多,则如日本特开昭62-79222号公报所示那样可能会成为弹性体状而无法应用在与通常的PC树脂同样的用途中。为了保持100℃以上的耐热性,PC共聚物中含有的酚改性二醇残基的量在本发明中优选为1~15质量%,更优选为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
(混合比例)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可以相对于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而混合0~150质量份聚碳酸酯共聚物来使用。
在并用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聚碳酸酯共聚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使聚碳酸酯共聚物为10~150质量份,更优选10~1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25~60质量份。
通过相对于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而混合10质量份以上的聚碳酸酯共聚物,从而可以在不使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按照芳香族PC树脂换算,以下有时仅称为分子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提高流动性,通过使所混合的量为150质量份以下,可以防止耐热性的降低。
另外,例如在向分子量为15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中混合将4质量%共聚单体量共聚而成的分子量14000的聚碳酸酯共聚物50质量份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与分子量为13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相当或其以下的流动性。通过像这样任意改变聚碳酸酯共聚物的混合量,可以容易地调整流动性。进而,由于能够使任意的共聚单体量、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共聚物聚合,因此还可以得到具有与一般来说难以聚合的分子量为10000以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相当的流动性的树脂组合物。
[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
本发明中,从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及耐湿热性的观点出发,作为(B)成分的二亚磷酸酯化合物,使用下述通式(I)所示的抗氧化剂。
上述式(I)中,R1、R2、R4、R5、R7、R8、R10和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4的烷基。
R3、R6、R9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碳数1~4的烷基、碳数6~12的芳基和碳数7~12的芳烷基中的基团。
m表示R3、R6、R9和R12的取代数,且m分别独立地表示0~3的整数。
作为碳数1~4的烷基、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等;作为碳数6~12的芳基,可以举出例如苯基、甲苯基、苯乙烯基、对硝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乙氧基苯基、联苯基、萘基等;作为碳数7~12的芳烷基,可以举出例如苯甲基、1-苯基乙基、2-苯基乙基、1-苯基异丙基、2-苯基异丙基、苯基叔丁基、α-萘基甲基、1-α-萘基乙基、2-α-萘基乙基等。
上述R1、R2、R4、R5、R7、R8、R10和R11分别独立地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上述R3、R6、R9和R12分别独立地优选为甲基。上述m分别独立地优选为0或1。
另外,通式(I)所示的二亚磷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使用通式(I)所示的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的原因在于如下理由。
例如,分子量低于13000的低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通常在高温成型时容易发生黄变。另一方面,由于导光板不断地薄壁化,因此即使是高流动的树脂组合物,有时在340℃以上、根据情况在超过360℃的温度下成型。因此,需要防止低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在高温成型时发生黄变的对策。
在对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成为黄 变原因的氧化作用,最有效的是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内所加入的抗氧化剂在注射料筒内发挥树脂的抗氧化作用,但若抗氧化剂对注射料筒温度的耐热性不充分,则不仅不会发挥抗氧化作用,还会在注射料筒内分解、气化而成为产生银纹(日文原文:シルバ一)的原因。为了应用在此种高温成型中,可以通过使用具有高耐热性的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来应对,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使用下述式所示的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结构的抗氧化剂来应对。
作为具有上述式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已知例如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作为市售品,例如株式会社ADEKA制的商品名Adeka Stab PEP36)。该抗氧化剂即使在超过340℃的高温成型中也不会气化,并且发挥充分的抗氧化作用。
另一方面,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大多易水解,在导光板的耐湿热试验中,容易产生如下问题:导光板内的抗氧化剂水解,在其分解物的影响下使导光板变色、或者由于白浊而使导光性能降低。作为难以水解的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已知下述式所示的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作为市售品,例如为BASF Japan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Irgafos168),但由于其耐热性低而在导光板的高温成型时会分解,不能发挥抗氧化功能,因此不适于导光板的高温成型。
经过深入研究和探索能够满足耐热性和耐水解性这两个要求特性的抗氧化剂,结果发现:本发明中使用的上述通式(I)所示的(B)成分具有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以上的耐热性,并且具有与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相当的耐水解性。
在上述通式(I)所示的二亚磷酸酯化合物之中,从能够对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赋予良好的耐热性和耐水解性、并且容易获得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下述式(I-1)所示的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作市售品,例如为Dover Chemical公司制的商品名Doverphos S-9228PC)。
进而判定:抗氧化剂的水解受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内残留的钠成分的影响,并且还受到制造抗氧化剂的过程中残留的钠成分的影响。
另外,抗氧化剂中残留的钠成分的活性较高,与聚碳酸酯树脂作用 而促进水解,成为变色、劣化的原因。
基于上述情况,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中含有的残留钠成分优选为3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ppm以下。若残留钠成分为3质量ppm以下,则残留钠不会对(B)成分的水解造成影响。
此处残留的钠成分(残留钠成分)是指在抗氧化剂的制造中经过使用含钠原子化合物的工序而残留的钠成分。
残留钠成分为3质量ppm以下的(B)成分例如可以通过不包括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洗涤的工序的工艺来制造。
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的含量为0.005~0.5质量份,优选0.01~0.2质量份,更优选0.02~0.1质量份。若二亚磷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低于0.005质量份,则不能作为抗氧化剂发挥作用,若二亚磷酸酯化合物的含量超过0.5质量份,则使流动性降低,因而不优选。
在使用上述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且例如相对于粘均分子量13000~15000左右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而配合0.05质量份(B)成分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即使在360℃的成型中也不会发生黄变、且透明性高的导光板。
另外,即使从将上述导光板在通常的耐湿热条件即60℃、90%RH的恒温恒湿槽内放置1000小时后的状态取出该导光板,也可以形成没有变色的导光板,进而即使在更严酷的条件(在60℃、95%RH的恒温恒湿槽内放置1000小时;在85℃、85%RH的恒温恒湿槽内放置500小时;在85℃、95%RH的恒温恒湿槽内放置500小时)下,也可以形成虽然有若干的变色但在作为导光板使用的方面并不会产生问题的导光板。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
本发明中,从进一步提高树脂组合物的耐湿热性的观点出发,使用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
例如,在作为(A)成分的分子量13000以下的低分子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或者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混合了具有上述通式(A-1)和(A-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13000以下的(A)成分100质量份中添加0.05~0.1质量份的(B)二亚磷酸酯化合物的情 况下,在通常的耐湿热条件即60℃、90%RH耐湿热试验中,不会产生变色的问题,但在超过60℃、90%RH的耐湿热试验中出现若干的变色。由于导光板的耐湿热试验条件没有统一标准,并且大多在比标准条件更严酷的条件下进行评价,因此使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含有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以便能够应对如上述那样的严酷耐湿热条件。由此,可以对树脂组合物赋予在分子量为13000以下的低分子量的(A)成分中仅配合(B)成分时所不能得到的优异耐湿热性。
本发明中,脂环式环氧化合物是指在脂肪族环内的烯键上加成1个氧原子而具有环氧基的环状脂肪族化合物,具体来说,可以使用下述式(1)~式(10)中例示的化合物。另外,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R为H或CH3)
(R为H或CH3)
(a+b=1或2)
(a+b+c+d=1~3)
(a+b+c=n(整数),R为烃基)
(n:整数)
(R:烃基)
(R:烃基,n:整数)
在上述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中,优选式(1)、式(7)和式(10)所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3,4-环氧环己烯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烯甲酸酯(作为市售品,例如为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Celloxide2021P)、2,2-双(羟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基)环己烷加成物(作为市售品,例如为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EHPE3150)、以及这些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作为市售品,例如为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EHPE3150CE)。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的含量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01~0.5质量份,优选0.005~0.1质量份,更优选0.01~0.05质量份。若(C)的含量低于0.001质量份,则没有抑制抗氧化剂水解的效果;若(C)的含量超过0.5质量份,则将树脂组合物成型加工时气体的产生增多,产生银纹。另外,还会引起所成型的导光板的刚性降低。
例如,通过仅配合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2质量份的(C)成分,从而即使在最严酷的85℃、95%RH、500小时的耐湿热条件下,也可以形成完全没有变色的导光板。
(改性硅酮化合物)
可以根据需要使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含有改性硅酮化合物。
作为上述改性硅酮化合物,优选具有选自烷氧基、乙烯基和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改性硅酮化合物,例如为向硅酮化合物导入了甲氧基、乙烯基、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含官能团的改性硅酮化合物(有机硅氧烷等)等。
上述改性硅酮化合物具有防止由成型时的热劣化所致的黄变、银纹(银条)等外观不良、气泡混入等进一步提高成型时的热稳定性的效果。
改性硅酮化合物的含量可以从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而优选为0.01~1质量份的范围适宜选择。
若改性硅酮化合物的含量为0.01质量份以上,则充分发挥热稳定化效果,若改性硅酮化合物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下,则不会使成型品发生模糊(日文原文:曇り)等。
(添加剂)
另外,除上述各成分之外,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配合各种添加剂。可以举出例如受阻胺类等光稳定剂、阻燃剂、阻燃助剂、脱模剂、防静电剂、着色剂等。
[树脂组合物]
(异物的除去)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是适合于光学成型品、尤其适合于导光板的树脂组合物。导光板在如之前所述的条件下进行耐湿热试验。若取出在耐湿热试验中长时间放置在恒温恒湿槽内的导光板,则有时会在导光板内部产生大量的裂纹。在产生裂纹后有时会随着时间流逝使所产生的裂纹闭合而消失,但大多会残留痕迹。若残留痕迹,则无法作为导光板发挥功能。
发明人等对在耐湿热试验后导光板内部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通过耐湿热试验,查明由于在导光板内吸入的水分量和导光板内部存在的异物的影响而使导光板内部产生裂纹。
即,若将吸水性高的聚碳酸酯制的导光板长时间放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的恒温恒湿槽内,则因吸水而膨润,内部压力增大,在导光板内部产生蠕变应变。在聚碳酸酯树脂吸水时,具有静态弹性模量和蠕变弹性模量降低的性质,因此在恒温恒湿槽内容易产生蠕变应变。但是,判定:不会仅因产生蠕变应变而发展至裂纹,但若此处存在异物,则以此为起点发生裂纹。
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越低,蠕变弹性模量越低,越容易产生蠕变应变。因此,越是低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制的导光板,越容易产生裂纹。另外,恒温恒湿槽的温度越高、湿度越高,聚碳酸酯树脂的吸水率就越高。因此,越严酷的耐湿热条件,越是容易产生裂纹的条件。
若在此处存在成为裂纹的起点的异物,则产生裂纹,根据异物的大 小和数量,裂纹的产生量有所不同。
在异物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混炼机的筛网、过滤器进行过滤而将异物除去,但在通常的筛网、过滤器中漏过的微小异物也较多,若其大小大致超过1片100μm,则即使在分子量超过15000的导光板用树脂组合物中该微小异物也会成为裂纹的起点。
若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是例如分子量13000~15000左右的一般导光板用树脂组合物,则只要是1片100μm以下的异物就不会成裂纹的产生原因,但在分子量为13000以下的低分子量的树脂组合物中,即使是更微小的异物也会产生裂纹。
基于上述情况,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经过熔融混炼后的颗粒100g中,1片50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为5个以下,1片20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个以下,并且1片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0个以下。
即使异物的大小为50μm以上,只要100g颗粒中含有的异物的数量为5个以下,异物进入导光板内部的概率就非常低,因此裂纹发生的危险率低。另外,即使分子量为13000以下,只要在100g颗粒中异物大小小于50μm的异物的个数在上述范围,就不会发生异物凝集,因此即使在严酷的耐湿热条件下也不会产生裂纹。
作为能够以使100g颗粒中50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为5个以下、20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个以下、并且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0个以下的方式除去异物的过滤器,可以举出例如:将多个重叠有几层筛网尺寸为50μm~5μm、更优选20μm~5μm的过滤器并进行烧结,并将所得的褶型(pleats type)过滤器元件设置在钢制外壳的褶-烛型(pleats candle type)熔融过滤器等。
使用将上述过滤器设置在混炼机和挤出模具之间的混炼设备,向洁净设备内挤出线料(strand),进行造粒,由此可以得到异物极少的颗粒。进而,在洁净环境下进行填充、包装,由此可以将没有来自外部的新异物进入、且在100g颗粒中50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为5个以下、20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个以下、并且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0个以下的颗粒进行捆包。
(粘均分子量)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各成分,例如可以如上述方法那样用单轴或双轴的混炼机进行混炼,再利用造粒机进行造粒成适合于注射成型的颗粒状,并利用例如注射成型法等成型方法加工成导光板等光学成型品。
本发明中,造粒出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以使用比浓粘度VN求得的芳香族PC树脂换算的粘均分子量计为10000~20000左右,可以根据导光制品的用途来适宜调整。例如,在要求较高的刚性、耐冲击性、耐光性、耐疲劳性、耐湿热等的情况下,造粒出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为17000~20000左右,在要求一般的刚性的情况下,造粒出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为15000~17000左右。
在将分子量设为15000以下的情况下,可以举出薄壁且画面尺寸大的导光板等的成型。若为普通手机的画面尺寸,则分子量为13000~15000左右,且作为流动性指标的Q值(280℃、160Kg)在20~60×10-2ml/秒的范围。另外,对于面向薄壁且画面尺寸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PC的导光板等而言,加工成分子量为10000~13000左右且Q值(280℃、160Kg)为60×10-2ml/秒以上、优选75×10-2ml/秒以上。
予以说明,若分子量变得低于10000,则材料的刚性不足,冲击性也降低,因而在注射成型时难以取出,因此为了提高流动性而降低平均粘度分子量也是有界限的。
实施例
利用以下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各成分如下。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
·均聚芳香族PC树脂[使用双酚A制造的均聚芳香族PC树脂、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aflon FN1500、分子量14500]
·均聚芳香族PC树脂[使用双酚A制造的均聚芳香族PC树脂、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aflon FN1200、分子量12000]
·PC-PTMG共聚物[聚碳酸酯低聚体与聚四亚甲基二醇双(4-羟基苯甲酸酯)的共聚物、聚四亚甲基二醇双(4-羟基苯甲酸酯)残基量4.0 质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aflon FD1400]
<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
·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Dover Chemical公司制、商品名Doverphos S-9228PC、残留钠成分1质量ppm以下]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
·3,4-环氧环己烯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烯甲酸酯[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EL2021P]
<抗氧化剂>
·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株式会社ADEKA制、商品名Adeka Stab PEP36]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BASF Japa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Irgafos168]
<改性硅酮>
·具有苯基、甲氧基和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KR511]
[实施例1~6和比较例1、3、6、7]
将上述的各成分设定为表1和2所示的配合比例,使用在日本制钢所株式会社制造的型号TEX65α的双轴混炼机和挤出模具之间设置有如下褶-烛型熔融过滤器的混炼设备,向洁净设备内挤出线料,使用线料切割机,进行造粒。在洁净室内通过空转将造粒成的颗粒包装成25Kg袋。该褶-烛型熔融过滤器设置有12个Nihon Pall株式会社制造的孔径为10μm的褶型过滤器元件。
[比较例2、4、5、8、9]
将上述的各成分设定为表2所示的配合比例,在排气型的简易洁净室内,使用在挤出模具中组合设置有50目×3个、100目×2个、150目×1个的石中铁工所株式会社制造的型号HS70的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挤出,并使用线料切割机对所得的的线料进行造粒。通过空转将造粒出的颗粒包装成25Kg袋。
上述各例中得到的颗粒化的树脂组合物的测定和性能试验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1)粘均分子量(Mv)
粘均分子量通过依据ISO1628-4(1999)测定比浓粘度(VN)并由(式)Mv=430.4VN-2001.8来计算。
(2)Q值:流动性
使用悬挂式流变仪(elevated flow tester),依据JISK7210,在280℃、160kg的压力下,测定从直径1mm、长度10mm的喷嘴流出的熔融树脂量(10-2ml/秒)。
(3)异物的数量
采集成型前的颗粒100g,将其溶解于二氯甲烷溶液后进行过滤,并对异物进行提取,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测定异物的个数和尺寸。
(4)黄色指数(YI):着色性
(4-1)通常成型的试验片
使用40吨注射成型机(型号:EC40N、东芝机械公司制),将实施例或比较例中得到的颗粒以在成型温度350℃下20秒、金属模具温度80℃的条件成型成平板状试验片(40mm×80mm×3.0mm)。
对于上述得到的试验片,使用分光光度计(Hitachi High-Technologies公司制的U-4100分光光度计),在C光源、2度视野的条件下测定YI值。
(4-2)滞留成型的试验片
使用40吨注射成型机(型号:EC40N、东芝机械公司制),在料筒温度350℃、模具温度80℃下,以20秒为周期将实施例或比较例中得到的颗粒进行2次注射成型而成型为平板状试验片(40mm×80mm×3.0mm),之后,变成以150秒为周期,以最初的注射成型为第0次,在第3次(5分钟后)进行取样,并对其与上述(4-1)同样地测定YI值。
(4-3)耐湿热试验后的试验片
对于与上述(4-1)同样地成型而得到的平板状试验片,进行在60℃且湿度90%RH的环境下放置1000小时、或在85℃且湿度95%RH的环境下放置500小时的耐湿热试验,之后对各个试验片与上述(4-1)同样地测定YI值。
(5)耐湿热试验后有无裂纹
对于与上述(4-1)同样地成型而得到的平板状试验片,进行在60℃且湿度90%RH的环境下放置1000小时、或在85℃且湿度95%RH的环境下放置500小时的耐湿热试验,之后对各试验片以目视观察有无内部裂纹,将没有裂纹的情况设为“○”,将有裂纹的情况设为“×”。
由实施例1~6可知,只要是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则可以得到即使长时间放置在改变条件后的恒温恒室槽内也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变色的成型品。特别是,由实施例3~6可知,即使粘均分子量为13000以下,在滞留成型和在85℃且湿度95%RH的环境下放置500小时的严酷耐湿热条件下,也能够发挥本发明的优异效果。
在使用比较例2、4、5、8的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的情况下,在如上述那样的严酷耐湿热条件下产生无法作为导光板使用的程度的变色,另外,在使用比较例9的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的情况下,在340℃左右的高温成型下产生无法作为导光板使用的程度的变色。另外,可知异物的大小和数量会影响裂纹发生。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高温成型时的热稳定性优异、并且可以得到透光率和亮度优异、即使长期曝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下也不会产生变色和内部裂纹的成型品,因此适合用于导光板等光学制品,具体来说适合用于智能手机、平板PC等大画面薄型的显示商品。

Claims (20)

1.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2~0.1质量份的下述通式(I)所示的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以及0.01~0.05质量份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
式(I)中,R1、R2、R4、R5、R7、R8、R10和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4的烷基,R3、R6、R9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碳数1~4的烷基、碳数6~12的芳基、以及碳数7~12的芳烷基中的基团,m分别独立地表示0~3的整数,
造粒出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按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换算为10000~15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造粒出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按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换算为10000~130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含有相对于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为0~15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具有下述通式(a-1)和(a-2)所示的重复单元,
所述通式(a-1)中,R13和R1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1~6的烷基,X表示单键、碳数1~8的亚烷基、碳数2~8的烷叉基、碳数5~15的亚环烷基、碳数5~15的环烷叉基、-S-、-SO-、-SO2-、-O-、-CO-;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并且
所述通式(a-2)中,R15和R16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1~3的烷基,Y表示碳数2~15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c和d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n表示2~200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含有相对于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为10~15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具有上述通式(a-1)和(a-2)所示的重复单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含有相对于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为10~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具有上述通式(a-1)和(a-2)所示的重复单元。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含有相对于均聚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为25~6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所述聚碳酸酯共聚物具有上述通式(a-1)和(a-2)所示的重复单元。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I)中的R1、R2、R4、R5、R7、R8、R10和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I)中的R3、R6、R9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甲基。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I)中的m分别独立地表示0或1。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为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11.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中含有的残留钠成分为3质量ppm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中含有的残留钠成分为1质量ppm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为下述式(1)、式(7)或式(10)表示的化合物,
式(7)中,a+b+c=n,n为整数,R为烃基,
式(10)中,R为烃基,n为整数。
14.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为3,4-环氧环己烯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烯甲酸酯和/或2,2-双(羟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基)环己烷加成物。
15.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相对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为0.01~1质量份的改性硅酮化合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改性硅酮化合物为具有选自烷氧基、乙烯基以及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改性硅酮化合物。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改性硅酮化合物为具有甲氧基、乙烯基以及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改性硅酮化合物。
1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在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经过熔融混炼后的颗粒100g中,1片50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为5个以下,1片20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个以下,并且1片5μm以上且小于20μm的异物的数量为200个以下。
19.一种颗粒,其是使用下述混炼设备将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进行造粒而得到,
所述混炼设备在混炼机和挤出模具之间设置有褶-烛型熔融过滤器,所述褶-烛型熔融过滤器是将多个褶型过滤器元件设置在钢制外壳而获得,所述褶型过滤器元件是将数层筛网尺寸为50μm~5μm的过滤器重叠并进行烧结得到。
20.一种光学成型品,其通过使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
CN201280060927.3A 2011-12-13 2012-09-06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 Active CN1039750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2428 2011-12-13
JP2011-272428 2011-12-13
PCT/JP2012/072810 WO2013088796A1 (ja) 2011-12-13 2012-09-06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成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5016A CN103975016A (zh) 2014-08-06
CN103975016B true CN103975016B (zh) 2017-05-31

Family

ID=48612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0927.3A Active CN103975016B (zh) 2011-12-13 2012-09-06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08487B2 (zh)
EP (1) EP2792711B1 (zh)
JP (1) JP5938419B2 (zh)
KR (2) KR20180127518A (zh)
CN (1) CN103975016B (zh)
TW (1) TWI607037B (zh)
WO (1) WO20130887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8760B2 (ja) 2013-11-11 2018-10-1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7106809B2 (ja) 2013-11-11 2022-07-2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体
JP6828954B2 (ja) 2013-11-11 2021-02-1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
JP6397645B2 (ja) * 2014-03-31 2018-09-2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KR102353968B1 (ko) 2014-10-17 2022-01-20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JP6101745B2 (ja) 2015-01-07 2017-03-2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薄肉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薄肉光学部品
WO2016125625A1 (ja) * 2015-02-03 2016-08-11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5991420B2 (ja) * 2015-02-03 2016-09-14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US11034834B2 (en) 2015-05-29 2021-06-15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of same
WO2016199783A1 (ja) * 2015-06-08 2016-12-1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成形品
JP2017002295A (ja) * 2015-06-09 2017-01-05 住化スタイロ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991447B1 (ja) * 2015-06-11 2016-09-14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KR101956832B1 (ko) 2015-06-12 2019-03-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 이루어진 광학 성형품
JP2017088698A (ja) * 2015-11-06 2017-05-2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17088699A (ja) * 2015-11-06 2017-05-2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17088700A (ja) * 2015-11-06 2017-05-2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CN108291081B (zh) * 2015-11-20 2021-03-23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
US11208552B2 (en) 2015-11-20 2021-12-28 Idemitsu Kosan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lycarbonate resin pellets
JP6156561B2 (ja) 2015-11-27 2017-07-0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6642295B2 (ja) * 2016-06-20 2020-02-0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
KR102120397B1 (ko) 2016-08-31 2020-06-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카보네이트 제조 방법
JP6835564B2 (ja) * 2016-12-16 2021-02-24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EP3604441A4 (en) * 2017-03-30 2020-12-23 Idemitsu Kosan Co., Ltd. COMPOSITION OF POLYCARBONATE RESIN AND MOLDED BODY
US11524432B2 (en) 2017-05-17 2022-12-1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Use of a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JPWO2019026784A1 (ja) * 2017-07-31 2020-05-2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成形品
WO2019049563A1 (ja) * 2017-09-06 2019-03-14 住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EP3778773B1 (en) * 2018-03-27 2022-08-31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JP7155593B2 (ja) * 2018-04-27 2022-10-19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照明装置の導光部材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自動車用照明装置の導光部材の製造方法
US11342307B2 (en) * 2019-10-14 2022-05-24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21134286A (ja) 2020-02-27 2021-09-13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4664A (zh) * 1997-06-16 1999-01-1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排气模塑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01213256A (zh) * 2005-07-05 2008-07-02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光扩散性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光扩散板
CN101317106A (zh) * 2005-05-20 2008-12-03 通用电气公司 光散射膜、制备它的方法和使用它的制品
CN101585961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光反射部件
CN101772548A (zh) * 2007-08-01 2010-07-0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光反射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1903A1 (de) 1983-09-03 1985-03-21 Basf Farben + Fasern Ag, 2000 Hamburg Wasserdispergierbare bindemittel fuer kationische elektrotauchlack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4663399A (en) 1985-08-22 1987-05-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carbonate-polyether block copolymers, polymer blends containing same and intermediat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DE58909044D1 (de) 1988-07-28 1995-04-06 Ciba Geigy Ag Flexibilisatorkombinationen für Epoxidharze.
JP3103652B2 (ja) * 1992-02-27 2000-10-30 日本ジーイー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3172061B2 (ja) 1995-07-07 2001-06-04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面発光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SG68668A1 (en) * 1997-06-16 1999-11-16 Gen Electr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for vented moldings
JP4104707B2 (ja) 1997-11-27 2008-06-1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導光板
JP2002173465A (ja) 2000-09-29 2002-06-21 Sanyo Chem Ind Ltd 脱水縮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069364B2 (ja) 2002-07-17 2008-04-0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導光板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面光源体
EP1512723B1 (en) 2003-09-02 2007-11-14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pellets for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l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light guide plate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unit using the same
JP4792202B2 (ja) * 2004-03-03 2011-10-1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組成物及びそれらからなる光学成形品
JP4369275B2 (ja) 2004-04-05 2009-11-1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体
JP4808951B2 (ja) 2004-10-14 2011-11-02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成形品
EP1808726B1 (en) * 2004-11-05 2011-11-23 Teijin Chemicals, Ltd. Polycarbonate resin material for molding eyeglass lenses and optical elements
US7297381B2 (en) * 2005-05-20 2007-11-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ght diffusing films,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and articles using the same
US20060263546A1 (en) 2005-05-20 2006-11-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ght Diffusing Films,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And Articles Using The Same
JP2009040843A (ja) 2007-08-07 2009-02-26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光学成形品
JP5084448B2 (ja) 2007-10-30 2012-1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5654727B2 (ja) 2008-06-17 2015-01-1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成形品
JP5411525B2 (ja) 2009-02-18 2014-02-12 株式会社Adeka 耐熱性の改善された紫外線吸収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含有してなる合成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4664A (zh) * 1997-06-16 1999-01-1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排气模塑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01317106A (zh) * 2005-05-20 2008-12-03 通用电气公司 光散射膜、制备它的方法和使用它的制品
CN101213256A (zh) * 2005-07-05 2008-07-02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光扩散性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光扩散板
CN101772548A (zh) * 2007-08-01 2010-07-0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光反射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CN101585961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光反射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88796A1 (ja) 2013-06-20
US9708487B2 (en) 2017-07-18
EP2792711A4 (en) 2015-07-29
TWI607037B (zh) 2017-12-01
CN103975016A (zh) 2014-08-06
US20140350148A1 (en) 2014-11-27
EP2792711B1 (en) 2019-12-11
JPWO2013088796A1 (ja) 2015-04-27
TW201323480A (zh) 2013-06-16
JP5938419B2 (ja) 2016-06-22
EP2792711A1 (en) 2014-10-22
KR20140105464A (ko) 2014-09-01
KR20180127518A (ko) 2018-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5016B (zh)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
EP3141571B1 (en) Copolycarbonate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JP5879124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KR101980406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성형품
EP2770008A1 (en) Polycarbonate-polyorganosiloxane copoly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DE112007001139T5 (de) Lichtzerstreuende Harzzusammensetzung und lichtzerstreuende Platte unter Verwendung selbiger
CN106133026B (zh) 聚有机硅氧烷、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
JP6913028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
EP2522697A1 (en)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s for optical use which are made using same
JP2007070392A (ja) 芳香族−脂肪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共重合体
TWI639655B (zh)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formed body
JPWO2018159788A1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共重合体、それを含む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CN106133058A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JP4088762B2 (ja) 芳香族―脂肪族共重合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20140075520A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제품
CN112689660A (zh) 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
JP2011026475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8059028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2004175947A (ja) 芳香族―脂肪族共重合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TW201827489A (zh) 共聚碳酸酯及含彼的組成物
JP2009040843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光学成形品
DE112022002967T5 (de) Polycarbonat-harzzusammensetzung und formkörper
DE112022002973T5 (de) Polycarbonat-Harzzusammensetzung und Formkörper
DE112022002972T5 (de) Polycarbonat-Harzzusammensetzung und Formkörper
DE112022002984T5 (de) Polycarbonatharz-Zusammensetzung und Formkör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