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1944A - 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1944A
CN103881944A CN201310558517.8A CN201310558517A CN103881944A CN 103881944 A CN103881944 A CN 103881944A CN 201310558517 A CN201310558517 A CN 201310558517A CN 103881944 A CN103881944 A CN 103881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g12
micro
feed
microbial inoculum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85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1944B (zh
Inventor
郭春华
彭忠利
罗璠
柏雪
王永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New Tongda Biological Fee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New Tongda Biological Fee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New Tongda Biological Fee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New Tongda Biological Fee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585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1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1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1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1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19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属于生物菌在饲料中应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株优选的LAg12-7嗜酸乳杆菌,特别涉及含有该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以及该复合发酵菌剂用于将食品工业废弃物、饲料原料和辅料发酵后,制备成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方法。LAg12-7嗜酸乳杆菌的产酸、耐酸和抑菌性能好,并能与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菌有很好的配伍,使发酵饲料中pH值迅速降至4.0以下,快速抑制有害微生物,并使有益菌始终处于优势状态,可使发酵饲料能长期保质。本发明制备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饲喂方便、保质期长,而且可提高日粮纤维素等的消化率、经济效益好。

Description

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为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99518.8)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有益菌在饲料中应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株优选的嗜酸乳杆菌,特别涉及含有该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该复合发酵菌剂用于将食品工业废弃物作为饲料原料与辅料混合后发酵,制备成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态功能饲料是由多种有益微生物对有关饲料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后的饲料,其中的微生物和代谢产物与相关动物体内的自然微生态体系相吻合和营养互补。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微生态功能饲料,对于开发利用饲料资源,提高饲料利用率,调节动物体内微生态平均,替代抗生素,防治某些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用于生产发酵饲料的原料十分广泛,从早期的石油、甲醇、乙醇等碳氢化合物到目前的食品加工副产物、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其中对利用饼粕作为原料生产发酵蛋白饲料的研究报道较多,该类发酵的目的是去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以提高加工副产物在配合饲料中的用量比例。而对食品加工废弃物,如玉米黄浆水、玉米喷浆纤维、酱糟、木薯渣等,因其酸碱性和含盐量不适合现有发酵菌的发酵工作,而未用发酵菌将玉米黄浆水、玉米喷浆纤维、酱糟、木薯渣等进行发酵制造饲料。 
下面是现在玉米黄浆水、玉米喷浆纤维、酱糟、木薯渣在饲料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玉米黄浆水是指在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悬浊液,其中BOD值高达1.5mg/g,富含有机物质,一股工厂均排放入江、河、湖泊,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测定,玉米黄浆水的水分含量达90.01%(许剑秋,2002),将玉米黄浆水浓缩成含水60%左右的浓缩液称为玉米黄浆液,其粗蛋白可达含量10~15%。 
喷浆玉米纤维是玉米黄浆水与玉米皮的混合干燥物,水分含量10%左右,粗蛋白22~24%,粗纤维11~13%左右。对于利用喷浆玉米纤维生产发酵饲料的尚未见文献报道。 
酱糟是指用大豆、大米、麸皮等酿造酱油以后剩下的糟渣,含干物质41.47%,粗蛋白质12.72%,粗脂肪5.31%,粗纤维21.43%,无氮浸出物0.62%,灰分4.12%,钙0.08%,磷0.04%(苏玉贤,2001)。目前多数企业将酱糟烘干以后制成酱糟粉作饲料利用, 但干燥过程能耗高。 
木薯渣是用木薯生产淀粉或酒精后的废料,新鲜木薯渣的水分含量85.0%以上,烘干后的木薯渣的水分含量10.0~12.0%,蛋白含量4.0%左右,粗纤维含量12%.0,适口性较差,直接用作饲料的价值较低。 
国内外对利用食品工业废弃物生产发酵饲料已有一些报道。许剑秋2002年报道了利用白地霉发酵玉米黄浆水生产饲料蛋白粉,但需要压滤后再烘干,设备投资大,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许剑秋,玉米淀粉废水生产饲料蛋白,粮食与饲料工业2002年第4期)。闫琦涛等(2000年)利用光合菌(PSB)发酵玉米黄浆水生产PSB菌泥(闰琦涛等,玉米淀粉黄浆水PSB法资源化开发的应用前景,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该技术需要将发酵液进行菌液分离,使液体达标排放,但同样也是设备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嗜酸乳杆菌,以及适合以玉米黄浆液、玉米喷浆纤维、酱糟和木薯渣为主要原料的复合发酵菌剂和可以替代反刍动物精料的微生态功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可以降低反刍动物饲料成本,增加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日粮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反刍动物发病率,增加反刍动物养殖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酸耐胆盐的嗜酸乳杆菌即LAg12-7嗜酸乳杆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含LAg12-7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将复合发酵菌剂制备成复合发酵菌液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含复合发酵菌液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根据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和日粮配制特点,以食品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发酵辅料,经LAg12-7嗜酸乳杆菌和其它多种微生物发酵后,成为可以直接替代反刍动物精料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含复合发酵菌液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指的LAg12-7菌株,或LAg12-7嗜酸乳杆菌是:LAg12-7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g12-7。本发明所提供的LAg12-7菌株分离自牦牛胃肠道粘膜,经鉴定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g12-7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g12-7嗜酸乳杆菌保藏日期:2012年8日3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电话027-68754052),存活检测日期2012年8月7日:保藏号为:CCTCCNO:M2012305;该嗜酸乳杆菌具有以下特性: 
(1)该菌接种于MAS液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培养22小时达到最高生长浓度,OD600值为2.86(见图1); 
(2)该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培养36小时以后,培养液的pH值低于3.50(见图2); 
(3)该菌在pH2.0条件下处理2小时之后的存活率为69.32%(见表1); 
(4)该菌在重量比为0.4%浓度的胆盐条件处理2小时之后,菌的存活率为53.60%(见表2); 
(5)该菌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抑菌圈分别是:12.14~17.30mm(见表3)。 
本发明所提供含LAg12-7嗜酸乳杆菌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至少具有以下一种功能: 
(1)增强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对日粮纤维的消化率:对酒糟的采食量提高4.46%~13.24%(见表6),粗纤维消化率提高9.73%~19.02%(见表8); 
(2)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日增重提高7.89%~8.77%(见表7),毛利润增加42.94%~76.69%(见表11); 
(3)具有调节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平衡的功能,增加瘤胃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对黄色瘤胃球菌等、白色瘤胃球菌、嗜酸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的数量极显著提高(见表9); 
(4)保护反刍动物机体抗氧化系统、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对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三种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各指标的浓度明显提高,对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见表10)。 
本发明涉及菌、菌剂、活化方法、饲料配方和饲料制作方法的技术内容如下: 
1、LAg12-7嗜酸乳杆菌的获得 
采用常规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方法,从牦牛胃肠道粘膜中分离得到108株乳酸菌,通过生理生化性能测定,产酸、耐酸耐盐实验等,从中筛选出一株性能优良的嗜酸乳杆菌,命名为LAg12-7嗜酸乳杆菌,经冷冻干燥制作成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该菌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藏,其编号为CCTCC M2012305,该菌冻干粉的活菌数可达200亿/克。 
2、复合发酵菌剂的配方和复合发酵菌液的制作 
复合发酵菌剂组份按重量比组成为: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30.0~60.0%、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20.0~50.0%、啤酒酵母菌冻干粉10.0~30.0%。 
上述LAg12-7嗜酸乳杆菌同于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 藏,其编号为CCTCC M2012305的LAg12-7嗜酸乳杆菌,其冰干粉活菌数为2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购自华辰兴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其活菌数为200亿/克;啤酒酵母菌冻干粉购自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其活菌数为200亿/克。 
使用复合发酵菌剂对底物进行发酵前,需将复合发酵菌剂先活化制成合发酵菌液。制备合发酵菌液的方法是:按重量比称取5.0~15.0%的红糖加入80.0~90.0%的清洁水,待红糖溶化后,加入复合发酵菌剂0.3~1.0%、维生素C0.1~0.4%、尿素2.0~5.0%和磷酸二氢钾0.1~0.5%,搅拌均匀;保持温度和时间为:32℃条件下保温2~3天,保温期间每天搅拌一次,溶液pH值即能降到4.0以下,获得活化好的复合发酵菌液。 
3、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组成配方和制作方法 
根据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和饲喂特点,先用重量比为75.0~85.0%的发酵主料与10.0~20.0%的发酵辅料进行混合,再加入2.0~6.0%的复合发酵菌液进行充分混合制成发酵原料,然后将发酵原料装入发酵塑料袋中,密封发酵塑料袋使发酵原料在发酵塑料袋中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在环境温度15~30℃条件下发酵2~3天,获得成品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或在环境温度6~15℃条件下发酵5~7天,获得成品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 
以上发酵主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按重量比称取玉米黄浆液20.0~35.0%、喷浆玉米纤维25.0~45.0%、酱糟20.0~40.0%和木薯渣5.0~15.0%直接混合。 
发酵辅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按重量比称取麦麸50.0~65.0%,啤酒酵母粉20.0~35.0%,碳酸钙4.0~8.0%、碳酸氢钠4.0~8.0%、氯化镁1.0~4.0%直接混合。 
复合发酵菌液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红糖5.0~15.0%、清洁水80.0~90.0%、复合发酵菌剂0.3~1.0%、维生素C0.1~0.4%、尿素2.0~5.0%和磷酸二氢钾0.1~0.5%。 
复合发酵菌液的制备方法:按重量比称取5.0~15.0%的红糖加入80.0~90.0%的清洁水,待红糖溶化后,加入复合发酵菌剂0.3~1.0%、维生素C0.1~0.4%、尿素2.0~5.0%和磷酸二氢钾0.1~0.5%,搅拌均匀;保持温度和时间为:32℃条件下保温2~3天,保温期间每天搅拌一次,溶液pH值即能降到4.0以下,获得活化好的复合发酵菌液。 
本发明中: 
玉米黄浆液的含水量为58~60%; 
喷浆玉米纤维的含水量为10~12%; 
酱糟的含水量为10~12%; 
木薯渣的含水量为10~12%。 
上述发酵原料:玉米黄浆液为玉米黄浆水浓缩为含水58~60%的浓缩液,购自鲁州生物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喷浆玉米纤维是玉米黄浆水与玉米皮的混合干燥物,水分含量10~12%,购自鲁州生物科技(四川)有限公司;酱糟是生产酱油的余渣经干燥而成,水份含量10~12%,购自成都国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木薯渣的水份含量为10~12%,购自四川金盛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啤酒酵母粉是在生产啤酒过程中,啤酒发酵液过滤后的余渣经干燥而成,水份含量为10%,购自金威啤酒(成都)有限公司。 
本发明的优点:针对目前国内对食品加工废弃物玉米黄浆液、喷浆玉米纤维、酱糟以及木薯渣开发饲料产品的方法单一、设备复杂、能耗较高的现状,本发明综合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和动物营养原理,以食品工业废弃物——玉米黄浆液、玉米喷浆纤维、酱糟和木薯渣为发酵主料,再根据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添加发酵辅料,再加入活化后的复合发酵菌液(含LAg12-7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菌)后,直接装入发酵塑料袋中进行固态发酵。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优良的LAg12-7嗜酸乳杆菌株 
本发明从牦牛胃肠道粘膜中分离的108株乳酸菌中,经反复筛选得到一株性能优良的嗜酸乳杆菌,命名为LAg12-7嗜酸乳杆菌(微生物保藏编号:CCTCC M2012305)。该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7℃培养22小时即达到最高生长浓度,OD600值为2.86,在MRS液体培养基中37℃条件下培养36小时,培养液的pH值即低于3.50;在pH2.0处理2小时之后的存活率为69.32%;在0.7%%胆盐浓度处理2小时之后的存活率为53.60%;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均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冷冻干燥制作成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冻干粉的活菌数为200亿/克。 
由于LAg12-7嗜酸乳杆菌的产酸、耐酸和抑菌性能好,并能与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菌有很好的配伍,使发酵饲料中pH值在24小时以内迅速降至4.0以下,快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有益菌始终处于优势状态,可使发酵饲料能长期保质。 
2、制备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工艺简单易行 
本发酵饲料改变一股固态发酵模式,通过菌种组合,将配制好的发酵原料放入发酵塑料袋中,进行好氧与厌氧相结合的立体式节能发酵:前期主要由好氧菌(酵母菌)发酵,消耗掉发酵原料中的氧气,后期主要由厌氧菌(嗜酸乳杆菌)发酵,使发酵饲料中pH值24小时以内迅速降低至4.0以下,快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枯草芽孢杆菌繁殖产生大量纤维素酶、蛋白酶等消化酶。经7~20天发酵即得成品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可装载质量40kg发酵原料的塑料袋即是发酵容器,也是成品包装、贮藏袋和运输袋,无须再包装、无 须再干燥,直接运送到用户。 
3、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以低价的食品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同时对弃物原料采用无须烘干的节能发酵工艺,使饲料的生产成本低。由于通过添加适当发酵辅料和和含LAg12-7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后,成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在反刍动物精料中添加20~60%的本发明微生态功能饲料,在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同时,可降低反刍动物饲料成本4%左右。 
4、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使用方便 
本发明根据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和使用特点设计,使发酵后的微生态功能饲料的营养指标基本达到反刍动物精料的营养指标,用户在使用时可直接以20~60%的重量比替代反刍动物精料,无须改变或调整原有反刍动物精料配方,使用方便。 
5、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具有多种功能 
本发明的功能饲料含有多种具有活性的有益菌及其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具有增强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对日粮纤维的消化率、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增加瘤胃纤维分解菌的数量、保护机体抗氧化系统、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等多种功能。 
6、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保质期长 
本发明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在环境温度30℃~40℃条件下保质70~90天;或在环境温度0~30℃条件下保质150~180天。而现有含嗜酸乳杆菌发酵的饲料在环境温度30℃~40℃条件下保质15~20天;或在环境温度0~30℃条件下保质30~40天。 
图1是LAg12-7嗜酸乳杆菌的生长曲线; 
图2是LAg12-7嗜酸乳杆菌的产酸能力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乳酸菌的筛选及性能测定 
1.1、筛选牦牛胃肠乳酸菌获得LAg12-7嗜酸乳杆菌 
MRS培养基:蛋白胨10.00g、酵母膏5.00g、牛肉膏10.00g、葡萄糖20.00g、磷酸氢二钾2.00g、柠檬酸三氨1.00g、乙酸钠5.00g、硫酸镁0.80g、硫酸锰0.25g、吐温801ml,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6.2~6.4,115℃灭菌30min。 
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从牦牛胃肠道粘膜中分离得到108株乳酸菌,通过产酸、耐酸耐盐实验等,从中筛选出一株性能优良的菌株。该菌株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分子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嗜酸乳杆菌,命名为嗜酸乳杆菌LAg12-7,菌株经冷冻干燥制作成冻 干粉,冻干粉的活菌数为200亿/克。该菌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藏,其编号为CCTCC M2012305。 
1.2、LAg12-7嗜酸乳杆菌生长试验 
将嗜酸乳杆菌LAg12-7转入MRS液体培养基中37℃活化15~18小。将活化好的菌株以2%(V/V)的接种量转入MRS液体培养基中厌氧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OD600值,以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结果可见前20小时LAg12-7嗜酸乳杆菌繁殖迅速,OD600值持续上升;从20~48小时,菌体密度基本趋于平衡,OD600值稳定在2.86左右,处于生长稳定期,见图1。 
1.3、LAg12-7嗜酸乳杆菌产酸试验 
将LAg12-7嗜酸乳杆菌活化后,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pH值,以未接种的MRS液体培养基的pH为初始pH。结果见图2,可见培养36小时以后,LAg12-7嗜酸乳杆菌培养液的pH值低于3.50。 
LAg12-7嗜酸乳杆菌活化后,接种MRS液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培养,培养一定时间后测定发酵液pH,以未接种的MRS液体培养基的pH为初始pH。结果表明,该菌种培养后pH快速下降,培养到36h以后pH下降趋势趋缓,培养到60h时pH达到3.45.可见培养36小时以后,LAg12-7嗜酸乳杆菌培养液的pH值低于3.50,见图2。 
1.4、LAg12-7嗜酸乳杆菌耐酸试验 
将菌种接种在MRS液体培养基上活化2次,以2%(V/V)的接种量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培养24h小时,8000rpm/min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将菌体用pbs(pH6.0)缓冲液洗涤1次,重新悬浮于pbs(pH6.0)缓冲液中。将悬浮液平均分成5分,再次离心收集菌体。将得到的菌体分别悬浮于pH2.0、3.0、4.0、5.0和6.0的pbs缓冲液中,所得到的5份不同pH的pbs菌液,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进行活菌计数,以pH6.0条件下的活菌数为100%,计算其存活率。 
LAg12-7嗜酸乳杆菌耐酸试验结果见表1,表明LAg12-7嗜酸乳杆菌在pH2.0条件下放置2小时后的存活率为69.32%。 
表1LAg12-7嗜酸乳杆菌在不同pH值下的存活率    (单位:%) 
Figure 696285DEST_PATH_BDA0000495106400000081
1.5、LAg12-7嗜酸乳杆菌耐胆盐试验 
胆盐加入量设4个梯度:0.1%、0.3%、0.5%和0.7%,以不加胆盐的培养基为对照。将菌种接种在MRS液体培养基上活化2次,以2%接种量接种于处理样与对照样中,在37℃条件下静置培养2小时后进行活菌计数。 
LAg12-7嗜酸乳杆菌耐胆盐试验结果见表2,表明LAg12-7嗜酸乳杆菌在0.7%胆盐条件下培养2小时后的存活率为53.60%。 
表2乳酸菌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存活率   (单位:%) 
Figure DEST_PATH_BDA0000495106400000082
1.6、LAg12-7嗜酸乳杆菌抑菌试验 
选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作为指示菌。抑菌活性分析方法:在600入的入射光条件下,将指示菌菌悬液的光密度值调为0.10,倾注于15mL LB固体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放置直径为7mm的牛津杯,加入嗜酸乳杆菌LAg12-7的发酵上清液,在室温下扩散30min,在37℃条件下培养16-18小时,观察抑菌圈。结果如表3所示。 
表3LAg12-7嗜酸乳杆菌的抑菌圈直径  (单位:mm) 
Figure DEST_PATH_BDA0000495106400000083
实施例2、制备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用的复合发酵菌剂的方法 
该复合发酵菌剂的组成和重量比为: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30.0%、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50.0%、啤酒酵母菌冻干粉20.0%。将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和啤酒酵母菌冻干粉在常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就制成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用的复合发酵菌剂。 
实施例3、制备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用的复合发酵菌剂的方法 
该复合发酵菌剂的组成和重量比为: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60.0%、枯草芽孢杆菌冻干 粉20.0%、啤酒酵母菌冻干粉20.0%。将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和啤酒酵母菌冻干粉在常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就制成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用的复合发酵菌剂。 
实施例4、制备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用的复合发酵菌剂的方法 
该复合发酵菌剂的组成和重量比为: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45.0%、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45.0%、啤酒酵母菌冻干粉10.0%。将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和啤酒酵母菌冻干粉在常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就制成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用的复合发酵菌剂。 
实施例5、制备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用的复合发酵菌剂的方法 
该复合发酵菌剂的组成和重量比为: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40.0%、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30.0%、啤酒酵母菌冻干粉30.0%。将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和啤酒酵母菌冻干粉在常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就制成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用的复合发酵菌剂。 
实施例6、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成复合发酵菌液的方法 
复合发酵菌液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红糖5.0%、复合发酵菌剂1.0%、维生素C0.4%、尿素3.1%、磷酸二氢钾0.5%和清洁水90.0%。 
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的步骤:按上述配方称取红糖加入清洁水,待红糖溶化后,加入复合发酵菌剂、维生素C、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搅拌均匀;保持温度和时间为:32℃条件下保温2~3天,保温期间每天搅拌一次,溶液pH值即能降到4.0以下,获得活化好的复合发酵菌液。 
实施例7、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成复合发酵菌液的方法 
复合发酵菌液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红糖15.0%、复合发酵菌剂0.3%、维生素C0.1%、尿素2.0%、磷酸二氢钾0.1%和清洁水82.5%。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的步骤同于实施例6。 
实施例8、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成复合发酵菌液的方法 
复合发酵菌液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红糖8.70%、复合发酵菌剂0.52%、维生素C0.17%、尿素5.00%、磷酸二氢钾0.17%和清洁水85.43%。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的步骤同于实施例6。 
实施例9、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成复合发酵菌液的方法 
复合发酵菌液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红糖13.1%、复合发酵菌剂1.0%、维生素C0.4%、尿素5.0%、磷酸二氢钾0.5%和清洁水80.0%。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的步骤同于实施例6。 
实施例10、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制作方法 
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中各原料的配方如下: 
发酵主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玉米黄浆液20.0%、喷浆玉米纤维45.0%、酱糟20.0%和木薯渣15.0%; 
发酵辅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麦麸50.0%,啤酒酵母粉35.0%,碳酸钙8.0%、6.0%、氯化镁1.0%; 
复合发酵菌液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红糖5.0%、复合发酵菌剂1.0%、维生素C0.4%、尿素3.1%、磷酸二氢钾0.5%和清洁水90.0%; 
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原料组成和重量比为:发酵主料75.0%、发酵辅料20.0%、复合发酵菌液5.0%; 
其中部分原料的含水量为:玉米黄浆液的含水量为58~60%;喷浆玉米纤维的含水量为10~12%;酱糟的含水量为10~12%;木薯渣的含水量为10~12%。 
用上述原料制作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步骤如下: 
(1)制作发酵主料:按重量比称取玉米黄浆液、喷浆玉米纤维、酱糟和木薯渣直接混合; 
(2)制作发酵辅料:按重量比称取麦麸,啤酒酵母粉,碳酸钙、碳酸氢钠、氯化镁直接混合; 
(3)制作复合发酵菌液:按重量比称取红糖加入清洁水80.0~90.0%,待红糖溶化后,加入复合发酵菌剂、维生素C、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搅拌均匀;保持温度和时间为:2℃条件下保温2~3天,保温期间每天搅拌一次,溶液pH值即能降到4.0以下,获得活化好的复合发酵菌液; 
(4)制作功能饲料:先用重量比为发酵主料与发酵辅料进行混合,再加入复合发酵菌液进行充分混合制成发酵原料,然后将发酵原料装入发酵塑料袋中,密封发酵塑料袋使发酵原料在发酵塑料袋中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在环境温度15~30℃条件下发酵2~3天,获得成品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或在环境温度6~15℃条件下发酵5~7天,获得成品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 
实施例11、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制作方法 
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中各原料的配方如下: 
发酵主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玉米黄浆液35.0%、喷浆玉米纤维25.0%、酱糟35.0%和木薯渣5.0%; 
发酵辅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麦麸65.0%,啤酒酵母粉20.0%,碳酸钙4.0%、碳酸氢钠8.0%、氯化镁3.0%; 
复合发酵菌液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红糖15.0%、复合发酵菌剂0.3%、维生素C0.1%、尿素2.0%、磷酸二氢钾0.1%和清洁水82.5%; 
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原料组成和重量比为:发酵主料85.0%、发酵辅料11.0%、复合发酵菌液4.0%; 
其中部分原料的含水量同于实施例10。 
用上述原料制作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步骤同于实施例10。 
实施例12、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制作方法 
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中各原料的配方如下: 
发酵主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玉米黄浆液25.0%、喷浆玉米纤维30.0%、酱糟40.0%和木薯渣5.0%; 
发酵辅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麦麸60.0%,啤酒酵母粉26.0%,碳酸钙6.0%、碳酸氢钠4.0%、氯化镁4.0%; 
复合发酵菌液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红糖8.70%、复合发酵菌剂0.52%、维生素C0.17%、尿素5.00%、磷酸二氢钾0.17%和清洁水85.43%。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的步骤同于实施例6; 
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原料组成和重量比为:发酵主料88.0%、发酵辅料10.0%、复合发酵菌液2.0%; 
其中部分原料的含水量同于实施例10。 
用上述原料制作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步骤同于实施例10。 
实施例13、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制作方法 
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中各原料的配方如下: 
发酵主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玉米黄浆液25.0%、喷浆玉米纤维30.0%、酱糟40.0%和木薯渣5.0%; 
发酵辅料的组成及重量比为:麦麸60.0%,啤酒酵母粉26.0%,碳酸钙6.0%、碳酸氢钠 4.0%、氯化镁4.0%; 
复合发酵菌液的组成及重量比为:红糖13.1%、复合发酵菌剂1.0%、维生素C0.4%、尿素5.00%、磷酸二氢钾0.5%和清洁水8.0%。将复合发酵菌剂活化的步骤同于实施例6; 
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原料组成和重量比为:发酵主料79%、发酵辅料15.0%、复合发酵菌液6.0%; 
其中部分原料的含水量同于实施例10。 
用上述原料制作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步骤同于实施例10。 
实施例14、肉牛微生态功能饲料饲喂试验 
本实施例在育肥肉牛精料中添加25%或40%的本发明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可以增加肉牛对粗料的采食量4.46%~13.24%,提高日增重7.89%~8.77%,提高粗纤维消化率9.73%~19.02%,增加瘤胃纤维分解菌和乳酸菌的数量1.28%~74.48%,提高肉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毛利润)42.94%~76.69%。从本实例结果来看,以基础精料中添加40%的微生态功能饲料的效果为佳。下面是具体的饲喂试验和对试验肉牛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瘤胃微生物、生理生化及免疫等指标的测定: 
1、试验方案 
1.1、肉牛微生态功能饲料:用本发明的含嗜酸乳杆菌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 
1.2、试验设计 
试验在某大型肉牛养殖场进行。选择体重373.40±42.53kg、体况毛色一致的西杂牛90头,采用5×3随机区组设计,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将90头牛分为5个区组,每个区组18头,将同一区组的18头牛随机地分为到个处理(对照组、试验I组和II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精料,试验I组和II组分别用微生态功能饲料以25%和40%的比例替代基础精料,各组每头每天饲喂相同重量的精料(4kg)和玉米秸秆颗粒(2.7kg),酒糟自由采食,拴系饲喂,自由饮水;试验时间:预饲期10天,正试期48天;每天记录采食量,试验开始和结束的早晨每头牛空腹称重,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择接近该重复平均体重的3头牛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肉质指标,取瘤胃液测定瘤胃微生物的数量,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 
1.3、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 
对照组(基础精料)为场里原有精料,试验I组用本发明的含嗜酸乳杆菌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替代基础精料重量的25%,试验II组代基础精料重量的40%。各处理组精料的重 量比配方见表4。 
表4各处理组精料的组成及营养成分重量比(%) 
Figure BDA0000412382060000131
1.4、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1.4.1、生产性能 
每头肉牛每天饲喂4kg精料和1.7kg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酒精自由采食,每天记录每个重复的酒糟采食量,计算每头肉牛全期平均采食量;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每头肉牛早晨空腹称重,计算每头肉牛的平均日增重。 
1.4.2、养分消化率 
试验结束前三天采集饲料样品和粪样,采用4N HCl酸不溶灰分(AIA)法测定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AIA法消化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0412382060000132
1.4.3、瘤胃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肉牛屠宰后取瘤胃液,采用RT-PCR绝对定量方法测定瘤胃微生物的数量,所测定的四种微生物及其16Sr DNA片段引物序列如表5。 
表5扩增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菌和牛链球菌的16Sr DNA片段引物序列 
1.4.3、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颈静脉血液20ml,室温下静置半小时后3000prm离心15分钟,制得血清-20℃冰箱保荐待用。血清总蛋白(BCA法)、白蛋白(溴甲酚绿法)、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赖氏法)、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浓度均采用试剂盒测定。所用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进行。 
2、功能饲料的饲养试验结果 
2.1、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2.1.1、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对肉牛采食量的影响 
每个处理每头牛每天饲喂精料4kg/头.天、玉米秸秆颗粒2.7kg/头,酒糟自由采食。各组采食量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试验I组和II组分别比对照组多采食酒糟0.89kg和0.30kg,分别提高13.24%和4.46%,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6微生态功能饲料对肉牛采食量的影响 
Figure DEST_PATH_RE-BDA0000495106400000151
2.1.2、日增重 
各处理组的日增重见表7。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试验I组和II组每头肉牛分别比多对照组多增重4.59kg和4.91kg,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7.89%和8.77%,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表7微生态功能饲料对肉牛日增重的影响 
2.2、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对对肉牛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各处理组的养分消化率变化见表8。结果表明,精料中添加微生态功能饲料,有增加粗蛋白消化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极显著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P<0.01)。 
表8微生态功能饲料对肉牛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单位:%) 
Figure 2
2.3、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黄色瘤胃球菌和白色瘤胃球菌是瘤胃中主要的纤维分解菌,嗜酸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是瘤胃中主要的乳酸产生菌。从表9可以看出,微生态功能饲料增加瘤胃纤维分解菌(黄色瘤胃球菌和白色瘤胃球菌)和乳酸产生菌(嗜酸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的数量,并随微生态功能饲料添加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表9微生态功能饲料对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单位:×108拷贝数/μ1,%) 
Figure 4
2.4、对肉牛血清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微生态功能饲料对肉牛血清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见表10。 
血清生化指标中,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P<0.05)和谷丙转氨酶(P<0.01)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两个试验组之间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 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微生态功能饲料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试验组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10微生态功能饲料对肉牛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Figure 5
血清中总蛋白由白蛋白与球蛋白组成。白蛋白不仅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体,也是血液中水溶性较低物质的运输载体。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脏和心脏功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活性过高就意味着肝脏和心脏可能有损害。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丙二醛是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所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在机体内代谢的终产物,能够间接地反映机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状况、机体组织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程度及脂质过氧化程度。 
本研究表明,两个试验组均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的浓度;降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丙二醛浓度;并且增强总抗氧化能力、提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说明微生态功能饲料能保护肉牛机体抗氧化系统,提高肉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5、经济效益核算及分析 
对照组、试验I组和II组的精料成本分别为2.29元/kg、2.31元/kg和2.26元/kg,玉米秸秆颗粒的成本以0.98元、酒糟的成本以0.80元计,根据表6的采食量,计算出各处理组每头每日的饲料成本分别为17.18元、17.97元和17.58元。活牛出售价格以16.5元kg计,根 据表7的日增重,计算出各处理组每头每日的收入分别为18.81元、20.30元和20.46元。比对照组1.63元/天.头的毛利润多增收0.70元和1.25元(表11)。 
表11经济效益核算表 
Figure 457588DEST_PATH_BDA0000495106400000191

Claims (2)

1.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发酵菌剂的组成和重量比为:LAg12-7嗜酸乳杆菌冻干粉30.0~60.0%、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20.0~50.0%、啤酒酵母菌冻干粉10.0~30.0%;所述LAg12-7嗜酸乳杆菌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2305。
2.将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发酵菌剂制备复合发酵菌液的方法:按重量比称取5.0~15.0%的红糖加入80.0~90.0%的清洁水,待红糖溶化后,加入复合发酵菌剂0.3~1.0%、维生素C 0.1~0.4%、尿素2.0~5.0%和磷酸二氢钾0.1~0.5%,搅拌均匀;保持温度和时间为:32℃条件下保温2~3天,保温期间每天搅拌一次,溶液pH值即能降到4.0以下,获得活化好的复合发酵菌液。
CN201310558517.8A 2012-10-19 2012-10-19 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1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8517.8A CN103881944B (zh) 2012-10-19 2012-10-19 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8517.8A CN103881944B (zh) 2012-10-19 2012-10-19 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
CN2012103995188A CN102943053A (zh) 2012-10-19 2012-10-19 含嗜酸乳杆菌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95188A Division CN102943053A (zh) 2012-10-19 2012-10-19 含嗜酸乳杆菌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1944A true CN103881944A (zh) 2014-06-25
CN103881944B CN103881944B (zh) 2016-03-30

Family

ID=4772604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95188A Pending CN102943053A (zh) 2012-10-19 2012-10-19 含嗜酸乳杆菌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20131055851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1944B (zh) 2012-10-19 2012-10-19 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
CN20131055750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8503B (zh) 2012-10-19 2012-10-19 复合发酵菌液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以及制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95188A Pending CN102943053A (zh) 2012-10-19 2012-10-19 含嗜酸乳杆菌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750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8503B (zh) 2012-10-19 2012-10-19 复合发酵菌液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以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294305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7308A (zh) * 2018-08-10 2018-12-18 山东泽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态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39798A (zh) * 2021-05-28 2021-09-28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酶与微生态制剂复合组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9615B (zh) * 2015-01-25 2019-09-10 长春博瑞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乳酸菌瘤胃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1568A (zh) * 2017-10-31 2018-03-06 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 一种互花米草生物发酵制备草食家畜饲料的方法
CN108185112A (zh) * 2017-12-27 2018-06-22 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蛋白饲料的生产工艺
CN108634111A (zh) * 2018-04-12 2018-10-12 西南民族大学 成年牦牛暖季专用舔砖的制备方法
CN110506854A (zh) * 2019-09-24 2019-11-29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牛羊用保健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34223A (zh) * 2019-12-31 2020-03-31 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玉米皮固态微生物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工艺
CN111202172B (zh) * 2020-01-17 2023-04-07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利用大豆黄浆水发酵的牧草青储菌剂及在牧草青储中的应用
CN111202177B (zh) * 2020-01-17 2023-05-1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用于猪健康养殖发酵黄浆水生物活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854A (zh) * 2021-02-03 2021-04-06 邵阳学院 一种高耐酸性的酵母菌制备方法
CN113475639A (zh) * 2021-07-09 2021-10-08 山西农业大学 酶和微生态制剂复合组剂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应用及其方法
CN114908026A (zh) * 2022-06-30 2022-08-16 哈尔滨韶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刍专用液态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7678A (zh) * 2012-06-12 2012-09-26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肉鹅生物发酵床及饲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172C (zh) * 2004-02-23 2006-11-08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一种反刍动物专用双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
CN1281147C (zh) * 2004-04-14 2006-10-2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190003B (zh) * 2006-12-01 2010-12-01 北京东方联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效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1690545B (zh) * 2009-09-07 2012-10-17 肇东市日成酶制剂有限公司 一种菌剂与酶复合微生态制剂的生产方法
CN101803682A (zh) * 2009-12-30 2010-08-18 沈阳科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生产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7678A (zh) * 2012-06-12 2012-09-26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肉鹅生物发酵床及饲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宦海琳等: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肠道菌群和消化机能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王玉华等: "2株耐酸及耐胆盐嗜酸乳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罗璠等: "产细菌素的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特性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7308A (zh) * 2018-08-10 2018-12-18 山东泽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态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39798A (zh) * 2021-05-28 2021-09-28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酶与微生态制剂复合组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8503B (zh) 2015-11-18
CN103798503A (zh) 2014-05-21
CN103881944B (zh) 2016-03-30
CN102943053A (zh)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1944B (zh) 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以及制备该菌液的方法
CN107603924B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99196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hew-a490及其应用
CN101485402B (zh) 一种早期断奶肉羊育肥复合生物饲料添加剂
CN102687792B (zh) 一种基于啤酒糟和米糠粕的饲用微生态制剂
CN103907747B (zh) 一种高蛋白饲料制备方法
CN105831394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13248A (zh) 一种猪用发酵纤维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6860B (zh) 基于醋糟和杂粕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微生物饲料蛋白
CN103141666A (zh) 一种利用白酒酒糟生产微生物饲料益生菌剂的方法
CN103911323A (zh) 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制剂及制备
CN108208335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棉粕饲用营养价值的工艺
CN102643864A (zh) 一种酵母培养物的制备方法
CN104106726A (zh) 一种新的益生菌及用其制备的益生菌发酵饲料
CN102334611A (zh) 米糠基质纳豆芽孢杆菌与酵母菌复合菌剂的固态发酵方法
CN103074284A (zh) 发酵菌液、液态白酒糟发酵饲料及其发酵方法
CN105432935A (zh) 一种水产畜禽用功能性氨基酸腐植酸微生态制剂的生产方法
CN105918614A (zh) 高效玉米秸秆生物饲料的集成化加工方法
CN101088362B (zh) 一种发酵产物吸附蛋白生产的鱼虾类诱食剂及制备方法
CN105533140A (zh) 一种乳酸菌和复合酶固态发酵玉米胚芽粕的制作方法
CN105543131A (zh) 复合菌、棉粕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1327A (zh) 地衣芽孢杆菌益生菌制剂及制备
CN109757605A (zh) 一种利用玉米酒精糟和废弃豆渣发酵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
CN102283314A (zh) 微生物处理蕉芋渣制备饲料的方法
CN109486724A (zh) 一种混合益生菌发酵剂的同步制备工艺及其饲料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