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5421A - 表面保护膜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5421A
CN103865421A CN201410106432.0A CN201410106432A CN103865421A CN 103865421 A CN103865421 A CN 103865421A CN 201410106432 A CN201410106432 A CN 201410106432A CN 103865421 A CN103865421 A CN 103865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resin
back layer
bonding coat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64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荣克和
佐藤淳也
今井史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65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5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8L9/06Copolymers with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2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9D1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9D1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41Polyolefin, e.g.rubber
    • C09J7/243Ethylene or propyl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7Block-copoly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rier layer
    • C09J2301/16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rier layer the carrier being a laminate constituted by plastic layers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006Presence of polyolefin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10Presence of homo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9J2423/106Presence of homo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7/00Presence of halogenated polymer
    • C09J2427/006Presence of halogenated polymer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53/00Presence of block co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48Three or more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52Adhesive compositions
    • Y10T428/2878Adhesiv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膜,其即便对表面为粗糙面的被粘物也具有适当的粘合特性,并且,背面的滑动性优异,耐粘连性、放卷特性也优异。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包括至少由粘合层与背面层形成的层合形态,该粘合层主要由苯乙烯类弹性体形成,该背面层主要由丙烯类树脂形成,该丙烯类树脂含有0.5重量%~10重量%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并且,该背面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十点平均粗糙度(Rz)计为3μm以上,其中,将卷成辊状的膜放卷时的放卷力为0.5N/25mm以下。

Description

表面保护膜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3月10日、申请号为201180017739.8(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55625)、发明名称为“表面保护膜”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防止对被粘物表面的污渍附着、或划伤而使用的表面保护膜。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表面保护膜,其即便对以尤其是光学用领域中使用的扩散板、扩散膜、或者棱镜片(prismsheet)等为首的表面为粗糙面的被粘物也具有适当的粘合特性,并且,背面的滑动性优异,耐粘连性、放卷特性等处理性也优异。
背景技术
在合成树脂板、金属板、包覆涂装钢板、各种标牌等的加工时和搬运时,为了防止污渍附着或划伤这些产品的表面,使用表面保护膜。
尤其是,近年来,液晶显示器等超薄显示器常被用作个人电脑、超薄电视机等的显示装置,该超薄显示器由包含合成树脂的多个光学膜、或光学用树脂板构成。这样的光学膜、或光学用树脂板由于需要极力减少光学变形等缺点,因而为了在加工时和搬运时防止这些的表面的污渍、或划伤,广泛使用表面保护膜。
作为这样的表面保护膜,使用在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一面将粘合层层合一体化而成的膜,在使用时通过该粘合层与被粘物表面粘贴,在不需要时被剥离除去,因此,要求具有用于粘贴到该被粘物表面上的适当的粘合特性,同时在剥离时容易剥离,而且不污染该被粘物表面等。
此外,这些表面保护膜通常被卷成辊状而成为卷绕体,这些卷绕体具有如下问题:由于基材层与粘合层被较强的粘合力压接,因而膜之间易粘连,在使用时放卷表面保护膜时,难以进行揭下之类的操作。尤其是,在扩散板、扩散膜、或者棱镜片等被粘物表面为粗糙面且要求更高的粘合特性时,成为更显著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了减少用于放卷表面保护膜所必需的力(以下,称为“放卷力”),通常对与粘合层相反一侧的层(以下,称为“背面层”)实施脱模处理。作为这样的脱模处理,以往使用对背面层预先涂布脱模剂的方法,但难以实现使脱模剂与背面层牢固粘接、且使其与粘合层适当地容易分离,因此,使用底涂特殊的脱模剂、或在涂布脱模剂之前对背面层进行电晕处理的方法。但具有如下问题:这样的脱模处理的涂布工序变复杂,进而成品率降低、且成本提高。
另一方面,考虑到作业环境,为了维持基材层与粘合层的密合性并实现粘合材层的无溶剂化,提出了通过共挤出法形成基材层和粘合层、并同时层合的方法(专利文献1)。
但是,即便在共挤出法中也必须对基材层背面进行一些脱模处理,可是无法预先脱模处理,处理的时机受到制约。于是,提出了用辊、布等对经共挤出法得到的层合体的基材层背面进行摩擦处理的方法(专利文献2)。但是,摩擦处理的效果因基材层的组成而有好有坏,有时无法将放卷力减小至满意,此外有时基材表面因摩擦而削薄,在膜中卷入异物,在膜中产生缺陷。
对于这样的问题,还提出了如下方法:将在烯烃类树脂中添加·配合有硅类微粒得到的树脂层(背面层)与粘合层直接或间接地层合一体化的方法(专利文献3)。但是,这样的方法中,一部分硅类微粒因粘合层的粘合特性而被粘合层捕获,存在导致被粘物污染、或粘合力降低的问题。
另外,对于通过共挤出法形成基材层和粘合层、并同时进行层合的方法,以上述专利文献为代表提出了多个方案,其中,还提出了一种层合膜,该层合膜作为具有用于粘贴到被粘物表面上的适当的粘合性、且在剥离时容易剥离、而且不污染被粘物表面的粘合层构成,由包括苯乙烯和二烯类烃的无规共聚物形成(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但难以避免上述的放卷时粘连导致放卷困难的问题,具有与上述共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将粘合层与背面层的两表面均进行粗糙面化的方案(专利文献6),但在欲得到更高粘合力时,有时效果不充分。
此外,还提出了背面层由氟类树脂或硅类树脂和聚烯烃构成的方案(专利文献7),但仅使用氟类树脂等则得不到充分的效果,不仅如此,尤其是当在高温下保管时等,有时粘合层与背面层容易粘连。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039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2527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451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241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176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25343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815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表面保护膜,所述表面保护膜即便对表面为粗糙面的扩散板、扩散膜、或者棱镜片等被粘物也具有适当的粘合特性,并且,背面的滑动性优异,耐粘连性、放卷特性(减少放卷力,在与被粘物贴合时也不会起皱、或划伤,可容易且高速地进行贴合加工)也优异。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即,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由粘合层与背面层形成的层合形态,该粘合层主要由苯乙烯类弹性体形成,该背面层主要由丙烯类树脂形成,该丙烯类树脂含有0.5重量%~10重量%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并且,该背面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十点平均粗糙度(Rz)计为3μm以上,其中,对实施了#320拉丝加工处理的SUS304板的初始粘合力为1N/25mm以上,并且,将卷成辊状的膜放卷时的放卷力为0.5N/25mm以下。
此外,优选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层由大于50重量%~94重量%苯乙烯类弹性体、5重量%~49重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1重量%~15重量%赋粘剂形成。
进而优选为,其特征在于,上述背面层至少由含有0.1重量%~10重量%平均粒径为1~20μm的无机颗粒的丙烯类树脂形成。
此外,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粘合层与上述背面层之间具有主要由聚烯烃类树脂形成的中间层。
根据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可再现性良好地提供一种表面保护膜,所述表面保护膜即便对表面为粗糙面的被粘物、尤其是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扩散板、或扩散膜、或者棱镜片等也具有适当的粘合特性,并且,背面的滑动性优异,耐粘连性、放卷特性也优异(减少放卷张力,在与被粘物贴合时也不会起皱、或划伤,此外,可容易且高速地进行贴合加工),在与被粘物贴合后,高温下加工或保管时也不会产生从该被粘物浮起的缺点、或剥离(剥下)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对于上述问题、即即便对表面为粗糙面的被粘物也具有适当的粘合特性,并且,背面的滑动性优异,耐粘连性、放卷特性(减少放卷张力,在与被粘物贴合时也不会起皱、或划伤,可容易且高速地进行贴合加工)也优异的表面保护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通过制成由特定树脂组成形成的粘合层与由特定树脂组成形成的背面层的层合形态,且背面层中含有特定的含氟化合物并将背面层粗糙面化,从而一举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首先,本发明的粘合层的必要条件如下。
作为主要构成本发明的粘合层的苯乙烯类弹性体,优选使用选自如下物质中的1种以上的苯乙烯类弹性体:苯乙烯类聚合物嵌段与烯烃(olefin)类聚合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苯乙烯类聚合物嵌段与苯乙烯类单体和烯烃类单体的无规共聚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或者苯乙烯与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它们的加氢物。苯乙烯类弹性体具有源自烯烃的不饱和双键时,从提高耐热性的观点出发,该不饱和双键优选根据需要加氢。
其中,优选苯乙烯类聚合物嵌段与苯乙烯类单体和烯烃类单体的无规共聚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或者苯乙烯与烯烃的无规共聚物,进而,优选苯乙烯含量为5~30重量%且丁二烯含量为95~70重量%。
苯乙烯类弹性体的重均分子量使用10万~60万、更优选为20万~50万左右。
对于上述苯乙烯含量,较多时则对被粘物的粘合性不足,此外较少时则作为粘合层的凝聚力降低,且剥离时产生残胶,有可能污染被粘物,因此,优选5~30重量%的范围、更优选8~20重量%的范围。
另一方面,上述丁二烯含量与上述相反,较多时则作为粘合层的凝聚力降低,且剥离时产生残胶、污染被粘物,此外较少时则对被粘物的粘合性不足,因此,优选为95~70重量%,更优选为92~80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该苯乙烯类弹性体在230℃下的MFR为1~20g/10分钟的范围,该MFR为5~15g/10分钟的范围的情形,在与后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混合并熔融挤出时不易产生厚度不均或条纹状不均,是尤其优选的。
此外,上述粘合层以上述苯乙烯类弹性体为主要成分,优选在该粘合层构成成分中苯乙烯类弹性体成分为大于50重量%~94重量%的比例。苯乙烯类弹性体成分的比例为55~85重量%是尤其优选的。
作为该粘合层的其它成分,除了上述苯乙烯类弹性体成分以外,为了控制对被粘物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最适粘合力,必须适当配合乙烯-α-烯烃共聚物即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以及赋粘剂。
作为构成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该共聚单体即α-烯烃,可列举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等,其中优选己烯共聚聚乙烯。
此外,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在190℃下的MFR优选3~30g/10分钟的范围。该MFR更优选5~20g/10分钟的范围,尤其是优选该MFR为10~20g/10分钟。该MFR为10~20g/10分钟的范围的情形、另外MFR的测定温度虽不同但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MFR大于苯乙烯类弹性体的该MFR的情形,由于尤其是在与上述苯乙烯类弹性体成分混合并熔融挤出时不易产生厚度不均或条纹不均等缺点,因此是尤其优选的。
此外,作为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从粘合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0.87~0.935g/cm3的范围。尤其是,从粘合力的温度依赖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0.91~0.93g/cm3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在粘合层中的比例优选5重量%~49重量%的范围。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比例变多时,在被粘物的面粗糙度高的棱镜片等情形中,密合性降低,得不到适当的粘合力。反之比例变少时,则膜之间易粘连,放卷特性差。这样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在粘合层中的比例更优选20~40重量%的范围。
此外,作为粘合层的构成要件之一即赋粘剂,可列举玻璃化温度为30~100℃、软化温度为30~150℃的聚萜烯等。作为聚萜烯的结构单元,有α-蒎烯、β-蒎烯、二聚戊烯,此外,有加氢化物(加氢萜烯树脂)。作为改性物,有萜烯苯乙烯树脂、萜烯酚醛树脂。此外,作为松香类,可列举松香、聚合松香、加氢松香、松香改性物、作为衍生物的松香或者加氢松香的丙三醇酯、季戊四醇酯。其中,从与苯乙烯类弹性体的均匀混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萜烯酚醛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赋粘剂在粘合层中比例优选1重量%~15重量%。该含量不足1重量%则在与棱镜片等贴合时,容易随时间推移而产生浮起(缺少与被粘物即棱镜片等的密合性、部分地剥下之类的)。此外,反之超过15重量%时具有如下问题:污染被粘物,或在与被粘物贴合后,在50℃以上的高温下保管时等粘合力增大(粘合亢进)。
通过由这样的3成分构成粘合层,即便对以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棱镜片为首的表面为粗糙面的光学膜等也可具有适当的粘合特性,作为一般的表示粘合力的方法,可将对实施了#320拉丝加工处理的SUS304板(作为表面粗糙度,以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计为0.3μm、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3.6λm)的初始粘合力保持为1N/25mm以上。
接着,本发明的背面层的必要条件如下。
本发明的背面层主要由丙烯类树脂构成,该丙烯类树脂含有0.5重量%~10重量%同时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作为这样的丙烯类树脂,可优选例示均聚丙烯、以及与乙烯和/或α-烯烃的共聚物。丙烯类树脂为与乙烯和/或α-烯烃的共聚物时,共聚单体含量越多,则越可使该共聚物的熔点降低,从共挤出的容易程度、可低温挤出出发,作为共聚单体含量更优选3~7重量%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欲对背面层赋予耐热性时,还可减小这样的共聚单体含量并为了得到所期望的耐热性而适当选择含量。
此外,上述丙烯类树脂在230℃下的MFR优选3~40g/10分钟的范围。尤其是,从可低温挤出、且通过与后述的低密度聚乙烯组合而容易将背面层粗糙面化出发,更优选MFR为5~30g/10分钟的范围。
此外,上述背面层主要由丙烯类树脂构成,该丙烯类树脂含有0.5重量%~10重量%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含氟化合物,这样的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含氟化合物可以如下得到:例如,作为单体(a)可以列举具有碳原子数为1~18的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将单体(a)与后述的单体(b)、(c)即具有聚氧亚乙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共聚而得到。
作为上述单体(a)的全氟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18、尤其更优选1~6。这样的全氟烷基为直链状和支链状中任一者均无妨。它们可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具有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由共荣社化学(株)等市售,或者还可以以市售的含氟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已知的方法合成。
作为含有聚氧亚乙基的单体(b),优选具有链接有1~30个氧亚乙基单元(-CH2-CH2-O-)的结构,尤其是更优选该单元为1~20个。需要说明的是,该链接中可含有氧亚丙基单元(-CH2-CH(CH3)-O-)。作为优选的例子,可例示氧亚乙基单元为8个的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b)可仅单独为1种,或还可组合2种以上。
此外,作为含有聚氧亚乙基的另一其它单体(c),可例示具有链接有1~30个氧亚乙基单元的结构且在两末端具有双键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优选的具体例子,可例示链接数为8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所述单体(c)可单独仅使用1种,或也可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所述单体(a)、(b)、(c)各自的比例,优选单体(a)为1~80重量%、单体(b)为1~80重量%、单体(c)为1~50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上述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除了上述3种单体以外,也可共聚不足50重量%范围的能与这些单体共聚的单体。作为这样的单体,可列举亚甲基(methylene)、乙酸乙烯酯、氯乙烯、氟代乙烯、卤代乙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甲基)丙烯酰胺单体、(甲基)烯丙基单体等。
用于使用上述单体得到上述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的聚合方式可以是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中的任一种,另外除了热聚合以外还可采用光聚合、能量射线聚合。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使用已有的有机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过硫酸盐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该含氟化合物的分子量优选1,000~100,000,尤其优选5,000~20,000。分子量的调节可通过硫醇(thiol)、硫醇(mercaptan)、α-甲基苯乙烯等聚合链转移剂来调节。
此外,本发明的背面层中的该含氟化合物的比例优选0.5重量%~10重量%。不足0.5重量%则易产生与粘合层的粘连、难以得到所期望的放卷力。此外,含有10重量%以上时,对树脂的溶解度低,因此,难以均匀混合,且在熔融挤出时背面层构成用的丙烯类树脂受到该含氟化合物的影响,在挤出螺杆部打滑,难以均匀吐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背面层除了这样的含氟化合物以外更优选同时含有0.1重量%~10重量%平均粒径为1~20μm的无机颗粒。从滑动性和防粘连性的观点出发,这样的无机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15μm这样具有比较大的粒径的无机颗粒是尤其优选的。
作为这样的无机颗粒,除了二氧化硅以外,还可列举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钛、粘土、滑石、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沸石等,其中,优选二氧化硅。
通过上述含氟化合物、无机颗粒与后述的背面层的表面粗糙度的协同效果,从而不易粘连、容易得到所期望的放卷力为0.5N/25mm以下。
本发明的背面层的表面粗糙度优选以十点平均粗糙度(Rz)计为3μm以上。(Rz)不足3μm时,在保护膜的制造工序中卷成辊状时易发生起皱,使品质劣化。这样的表面粗糙度可通过少量混合添加对成为主体的丙烯类树脂缺乏相容性的乙烯类树脂的方法等来实现。
接着,本发明的层合形态如下。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包括至少由上述粘合层与背面层形成的层合形态,可以是该粘合层与该背面层的2层层合膜,这样的情形中,该背面层改称为基材层也无妨。更优选的层合形态是在上述粘合层与背面层之间具有主要由聚烯烃类树脂形成的中间层的3层层合膜。
作为主要构成这样的中间层的聚烯烃类树脂,可列举例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低结晶性或者非晶性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或嵌段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使用。
另外,作为上述α-烯烃,只要可与丙烯、乙烯共聚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戊烯、1-庚烯等。其中,更优选能够得到高刚性的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或嵌段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等丙烯类树脂。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中,上述中间层可在上述聚烯烃类树脂中添加·混合粘合层构成树脂和/或背面层构成树脂来使用。此时的添加·混合量以两构成树脂的总量计优选至不足40重量%。通常在通过熔融共挤出法制膜时,端部的厚度不均匀的部分通过切割工序等切割、除去,将这样的部分用于中间层则可降低使用原料的量,是优选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中间层中在不阻碍其物性的范围内可适当添加滑石、硬脂酰胺、硬脂酸钙等填充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颜料、防静电剂、或成核剂等。此外,上述物质可单独添加进行使用,或添加2种以上进行使用。
此外,还可对背面实施压花加工等,或通过颜料添加来实施着色,或者实施电晕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印刷。
那么,接着,对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如下方法等:将背面层构成树脂、粘合层构成树脂和更优选的中间层构成树脂分别从各自的挤出机熔融挤出,并使其在喷嘴内层合一体化,在通过所谓的3层共挤出将背面层、中间层与粘合层层合一体化而成型后,卷成辊状,从而制造表面保护膜的方法;在将上述背面层、中间层、粘合层分别各自熔融挤出后,通过层压法将上述粘合层与背面层和/或中间层层合一体化的方法等,其中,作为背面层构成树脂,为混合60~95.4重量%丙烯类树脂、0.5重量%~10重量%同时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和0.1重量%~10重量%粒径为1~20μm的作为无机颗粒的二氧化硅、以及4重量%~20重量%作为乙烯类树脂的粘度较高的低密度聚乙烯而成的混合树脂组合物;作为粘合层构成树脂,例如为由大于50重量%~94重量%作为苯乙烯类弹性体的加氢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5重量%~49重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1重量%~15重量%赋粘剂形成的混合树脂组合物;作为更优选的中间层构成树脂,为主要由聚烯烃类树脂形成的树脂组合物。
此处,赋粘剂预先与苯乙烯类弹性体和/或乙烯-α-烯烃共聚物均匀混合,进行母粒(master pellet)化,使用该母粒化的赋粘剂时,在将该粘合层树脂组合物熔融挤出时容易得到均匀的粘合层,故优选。
另外,在所谓的3层共挤出法中,使用吹胀法、T模法等公知的方法,在层合一体化法中,可使用干式层压或基于T模的熔融挤出法或者挤出涂覆法,从厚度精度优异和表面形状的控制方面出发,基于T模法的热熔融共挤出法在品质上、经济上方面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厚度因被粘物的厚度和被粘物的要求品质水平而不同,通常从成型性、使用容易性的观点出发可在20~100μm的范围适当选择。
另外,如上述记载,粘合层、中间层、背面层、各个层的厚度也根据要求水平来适当调节即可,举一例:在由2层形成的层合膜中,背面层调节至16~90μm,粘合剂层调节至4~10μm左右。此外,在优选的方式即3层层合膜时,背面层调节至2~10μm,中间层调节至14~80μm,粘合剂层调节至4~10μm。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比较例的“份”和“%”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则为质量基准。此外,以下示出各种物性值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
(1)试样样品的粘贴
作为被粘物使用厚度为2mm的实施了#320拉丝加工处理的(株)渡边义一制的SUS304板和厚度160μm、以表面粗糙度(Rz)计为27λm的棱镜片,使用辊压机((株)安田精机制作所制的特殊压接圆筒),粘贴压力在SUS304板时为1.0MPa,在棱镜片时为了不损坏棱镜前端,使其为低压0.35MPa,以粘贴速度300cm/分钟粘贴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保管·调节24小时得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试样样品。然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条件下保管24小时后,用于各测定和评价。
(2)粘合力
使用拉伸试验机(ORIENTEC Co.,Ltd.“Tensilon”万能试验机),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度180°下测定粘合力。
此外,为了评价高温保管时的粘合力增加的程度,也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如下的粘合力,即,在将试样样品贴合到棱镜片上之后,在50℃的热风干燥机内保管1周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气氛下保持24小时后的粘合力。
(3)污染性
在温度23℃、50℃下分别保管一定时间后,用肉眼观察对作为被粘物使用的上述棱镜片、和作为被粘物使用的上述SUS304板的污染性,并进行如下判定。
A:完全看不到污染
B:看到仅一部分污染
C:明显看到污染。
(4)放卷力
在将膜卷成辊状后,在23℃、相对湿度50%RH下保管24小时后,从辊的最外层起向内侧10层的位置,沿宽度方向在3个位置取样试验片,同时取2层。试验片的尺寸为宽25mm、长100mm以上。
稍微用手揭开该2层试验片的端部(至能用卡盘夹住程度的长度),将各端部夹在拉伸试验机(ORIENTEC Co.,Ltd.“Tensilon”万能试验机)的卡盘部分,在宽度方向3点处测定以200mm/分钟的速度剥离时的剥离力,将其平均值作为放卷力。
(5)表面粗糙度
对于表面粗糙度,使用(株)小坂研究所制的高精度微小形状测定器(SURFCORDER ET4000A),基于JIS B0601-1994,在膜宽度方向间隔2mm、长度方向(机器方向)间隔10μm测定21次并进行3维分析,分别求出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十点平均粗糙度(Rz)(单元为μm)。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触针尖端半径为2.0μm的金刚石触针,在测定力100μN、截止值(cutoff)0.8mm下测定。
(实施例1)
如下准备各层的构成树脂。
粘合层树脂:用亨舍尔混合机均匀混合由如下物质组成的树脂组合物:作为苯乙烯类弹性体,含有10重量%苯乙烯成分的、230℃下MFR为10g/10分钟的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60重量%;作为乙烯-α-烯烃共聚物,密度为0.921kg/m3且190℃下MFR为5g/10分钟的己烯共聚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20重量%;和作为赋粘剂,加氢萜烯苯酚为40重量%的母粒20重量%。
这里,该加氢萜烯苯酚为40重量%的母粒使用预先用双螺杆挤出机将该加氢萜烯苯酚40重量%和上述己烯共聚聚乙烯60重量%母粒化的物质。
背面层树脂:用亨舍尔混合机均匀形成230℃下MFR为5g/10分钟的均聚丙烯45重量%、230℃下MFR为35g/10分钟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24重量%(乙烯含量5重量%)、190℃下MFR为2g/10分钟的密度为0.9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6重量%,及预先作为母料准备的下述混合组合物25重量%,所述混合组合物是在上述均聚丙烯90重量%中加入平均粒径11μm的二氧化硅4重量%、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6重量%。
这里,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使用如下得到的物质:以作为单体(a)的C6F13的全氟烷基丙烯酸酯(CH2=CHCOOC2H4C6F13)为25重量%、作为单体(b)的8个氧亚乙基重复单元的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CH2=CHCOO(CH2CH2O)8H}为50重量%、和作为单体(c)的8个氧亚乙基重复单元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H2=C(CH3)COO(CH2CH2O)8COC(CH3)=CH2}为25重量%的比例,溶剂使用三氟甲苯,作为聚合引发剂使用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且作为链转移剂使用月桂硫醇,在氮气气流下边搅拌边在60℃下聚合5小时,然后,在甲醇中沉淀·过滤后,减压干燥而成。
中间层树脂:使用与背面层中使用的物质相同的均聚丙烯。
接着,使用上述准备的各层用树脂,使用具有包括φ90mm(粘合层用)、φ65mm(背面层用)和φ115mm(中间层用)这3台挤出机的喷嘴宽度为2400mm的多歧管的T模型复合制膜机,将上述准备的树脂组合物导入到各自的挤出机,调节各挤出机的吐出量使粘合层厚度比率为12.5%,背面层厚度比率为8.5%,中间层厚度比率为79%,在挤出温度200℃下分别从复合T模挤出,制作膜厚度40μm的3层层合膜,暂时卷成辊状。
接着,将卷成辊状的膜放在切割机上,切成宽1400mm、长2000m的尺寸,得到实施例1的卷成辊状的膜样品。
这样得到的实施例1的膜在通过切割机得到规定宽度的产品时,也可无任何阻碍地容易送向切割机(放卷),完全看不到粘连。若产生粘连,则在粘合层与背面层剥离时,有咯吱咯吱这样的较大噪音,但也没有剥离声,确认到非常顺畅地放卷。
此外,为了评价所得实施例1的膜的特性,在23℃、相对湿度50%RH下保管24小时后,即便为了采样而将膜卷回,也与上述同样完全看不到粘连,可顺畅地卷回,可得到采集的样品。
然后,使用该试样样品,在表1中示出评价各种特性的结果以及各层的构成树脂组成。
(比较例1)
使背面层的组成为:230℃下MFR为30g/10分钟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80重量%(乙烯含量5重量%),以及190℃下MFR为2g/10分钟的密度为0.9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20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分别通过共挤出制造40μm层合膜,卷成辊状。
然后,在为了放在切割机上而将暂时卷成的膜放卷时,比较例的膜的粘合层与背面层牢固地密合·粘连,难以放卷,感觉到了咯吱咯吱的剥离声,且粘合层树脂被一部分背面层粘住,不仅如此,放卷张力过高,膜伸展后无法规整地卷回。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粘合层被一部分背面层粘住,因而对部分正常的位置取样,并实施表面粗糙度和粘合特性的评价。
与其它实施例和比较例一并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3)
作为实施例2的粘合层树脂,使用如下得到的物质:使用亨舍尔混合机将含有10重量%苯乙烯成分的、230℃下MFR为10g/10分钟的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90重量%、与如下得到的母粒化的产物10重量%的树脂组合物均匀混合所得的物质,所述母粒化的产物是将密度0.91kg/m3且190℃下MFR为15g/10分钟的己烯共聚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60重量%、和作为赋粘剂的加氢萜烯苯酚40重量%预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母粒化而得到的。
此外,作为实施例3的粘合层树脂,使用用亨舍尔混合机均匀混合由如下物质组成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物质:含有10重量%苯乙烯成分的、230℃下MFR为10g/10分钟的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75重量%,和实施例2中使用的赋粘剂为40重量%的母粒25重量%。除此以外,作为与实施例1同样的树脂构成,制作实施例2、3的膜。
实施例2、3中均为了切割成规定宽度而将其放在切割机上、卷成产品辊,均可顺畅地得到试样膜。所得膜的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4)
作为粘合层树脂和中间层树脂,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树脂构成的树脂。作为背面层树脂,将230℃下MFR为5g/10分钟的均聚丙烯20重量%、230℃下MFR为30g/10分钟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24重量%(乙烯含量5重量%)、190℃下MFR为2g/10分钟的密度为0.9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6重量%、以及作为母料预先准备的下述混合组合物50重量%使用亨舍尔混合机均匀混合进行使用,所述混合组合物由上述均聚丙烯90重量%、平均粒径11μm的二氧化硅4重量%、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6重量%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试样膜。所得膜的各特性示于表1。
(实施例5)
粘合层树脂:用亨舍尔混合机均匀混合含有苯乙烯成分15重量%的、230℃下MFR为3.5g/10分钟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嵌段共聚物(加氢聚合物)75重量%和实施例2中使用的赋粘剂为40重量%的母粒25重量%。
背面层树脂:使用预先作为母料准备的由如下物质组成的混合组合物:230℃下MFR为35g/10分钟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66重量%(乙烯含量5重量%),190℃下MFR为2g/10分钟的密度为0.9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18重量%,平均粒径5μm的二氧化硅4重量%,平均粒径5μm的滑石4重量%,和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物质同样的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8重量%。
中间层树脂:使用230℃下MFR为6g/10分钟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含量4重量%)。
接着,使用上述准备的各层用树脂,使用具有包括φ90mm(粘合层用)、φ65mm(背面层用)和φ115mm(中间层用)这3台挤出机的喷嘴宽度为2400mm的多歧管的T模型复合制膜机,将上述准备的树脂组合物导入到各自的挤出机,调节各挤出机的吐出量使粘合层厚度比率为12%,背面层厚度比率为8%,中间层厚度比率为80%,在挤出温度分别为200℃下从复合T模挤出,制成膜厚度45μm的3层层合膜,暂时卷成辊状。
接着,将卷成辊状的膜放在切割机上,切成宽1400mm、长1000m的尺寸,得到实施例1的卷成辊状的膜样品。
用切割机得到规定宽度的产品时,也可无任何阻碍地容易送向切割机(放卷),也没有剥离声、完全看不到粘连。
(实施例6)
作为粘合层树脂和中间层树脂,使用与实施例5同样的树脂构成的树脂。作为背面层树脂,使用预先作为母料准备的由如下物质组成的混合组合物:230℃下MFR为35g/10分钟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75重量%(乙烯含量5重量%),190℃下MFR为2g/10分钟的密度为0.9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15重量%,以及通过如下方法聚合而成的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10重量%。
这里,作为含氟化合物,采用作为单体(a)的全氟烷基丙烯酸酯的CH2=CHCOOC2H4C8F17为10重量%、作为单体(b)的氧基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的CH2=CHCOO(CH2CH2O)8H为80重量%、和作为单体(c)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H2=C(CH3)COO(CH2CH2O)8COC(CH3)=CH2为10重量%的比例,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聚合得到目标的含氟化合物。
接着,使用上述准备的各层用树脂,使用具有包括φ90mm(粘合层用)、φ65mm(背面层用)和φ115mm(中间层用)这3台挤出机的喷嘴宽度为2400mm的多歧管的T模型复合制膜机,将上述准备的树脂组合物导入到各自的挤出机,调节各挤出机的吐出量使粘合层厚度比率为12%,背面层厚度比率为8%,中间层厚度比率为80%,在挤出温度分别为200℃下从复合T模挤出,制成膜厚度45μm的3层层合膜,暂时卷成辊状。
接着,将卷成辊状的膜放在切割机上,切成宽1400mm、长1000m的尺寸,得到实施例6的卷成辊状的膜样品。
用切割机得到规定宽度的产品时,也可无任何阻碍地容易送向切割机(放卷),也没有剥离声,完全看不到粘连。
(比较例2、3)
作为背面层树脂,将230℃下MFR为5g/10分钟的均聚丙烯45重量%、230℃下MFR为30g/10分钟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4重量%(乙烯含量5重量%)、190℃下MFR为2g/10分钟的密度为0.9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1重量%、以及预先作为母料准备的下述混合组合物50重量%使用亨舍尔混合机均匀混合进行使用,所述混合组合物由上述均聚丙烯90重量%、平均粒径11μm的二氧化硅4重量%、和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6重量%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比较例2的膜。在将所得膜放在切割机上、切成规定宽度时,放卷时,发出较大的咯吱咯吱的剥离声。所得膜的各特性示于表1。
此外,作为比较例3,背面层树脂使用将由230℃下MFR为30g/10分钟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80.3重量%(乙烯含量5重量%)、190℃下MFR为2g/10分钟的密度为0.9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19.6重量%、以及作为润滑剂的芥酰胺0.1重量%组成的混合组合物用亨舍尔混合机均匀混合所得的产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比较例3的膜。在将所得膜放在切割机上、切成规定宽度时、放卷时有剥离声,但可得到产品辊。特性示于表1。
但是,比较例3的膜中润滑剂渗出,且污染性不良。
Figure BSA0000102186290000191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不仅防止了合成树脂板、金属板、包覆涂装钢板、各种标牌等的加工时和搬运时的污渍附着,防止划伤,而且防止了近年来多用于液晶显示器等超薄显示器使用的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各种光学膜、或光学用树脂板的加工时和搬运时的表面污渍、或划伤,因此,可优选用作表面保护膜。

Claims (4)

1.一种表面保护膜,包括至少具有粘合层和背面层的层合结构,所述粘合层含有苯乙烯类弹性体,所述背面层主要由丙烯类树脂形成,所述丙烯类树脂含有0.5重量%~10重量%具有多氟烃基和聚氧亚乙基的含氟化合物,并且,所述背面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十点平均粗糙度(Rz)计为3μm以上,其中,将卷成辊状的膜放卷时的放卷力为0.5N/25m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所述粘合层含有超过50重量%且为94重量%以下的苯乙烯类弹性体、5重量%~49重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1重量%~15重量%赋粘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保护膜,所述背面层含有0.1重量%~10重量%平均粒径为1~20μm的无机颗粒。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在所述粘合层与所述背面层之间具有由聚烯烃类树脂形成的中间层。
CN201410106432.0A 2010-03-31 2011-03-10 表面保护膜 Pending CN1038654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0447 2010-03-31
JP2010-080447 2010-03-3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7739.8A Division CN102844392B (zh) 2010-03-31 2011-03-10 表面保护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5421A true CN103865421A (zh) 2014-06-18

Family

ID=447120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6432.0A Pending CN103865421A (zh) 2010-03-31 2011-03-10 表面保护膜
CN2011800177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4392B (zh) 2010-03-31 2011-03-10 表面保护膜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77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4392B (zh) 2010-03-31 2011-03-10 表面保护膜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49525A1 (zh)
EP (1) EP2554614A1 (zh)
JP (2) JP5765578B2 (zh)
KR (2) KR101835443B1 (zh)
CN (2) CN103865421A (zh)
TW (1) TWI487766B (zh)
WO (1) WO201112228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0859A (zh) * 2015-06-26 2016-04-20 宝丽菲姆保护膜(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自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508A (zh) * 2015-12-18 2017-06-27 佛山新长盛塑料薄膜有限公司 表面保护膜
CN109422952A (zh) * 2017-07-07 2019-03-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和表面保护膜
CN111944450A (zh) * 2014-09-25 2020-11-17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物及层叠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5579A1 (ja) * 2011-10-31 2013-05-10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フィルム
KR101990159B1 (ko) * 2011-12-22 2019-06-17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표면 보호 필름
CN104220548A (zh) * 2012-04-10 2014-12-17 东洋纺株式会社 自粘合性表面保护薄膜
KR102110863B1 (ko) * 2012-10-05 2020-05-14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자기 점착성 표면 보호 필름
WO2014054701A1 (ja) * 2012-10-05 2014-04-10 東洋紡株式会社 自己粘着性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127562B2 (ja) * 2013-02-13 2017-05-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封止材ロール
JP6323033B2 (ja) * 2014-01-27 2018-05-1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WO2016063673A1 (ja) * 2014-10-20 2017-08-03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組成物および積層体
JP6434281B2 (ja) * 2014-11-18 2018-12-05 株式会社サンエー化研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434282B2 (ja) * 2014-11-18 2018-12-05 株式会社サンエー化研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6169264A (ja) * 2015-03-11 2016-09-23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JP6061995B1 (ja) * 2015-07-04 2017-01-18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JP6828437B2 (ja) * 2015-08-06 2021-02-10 東レ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粘着フィルムロール
WO2017169451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7441185B2 (ja) 2019-01-24 2024-02-29 ニチバン株式会社 自着性粘着テープロール体
WO2021167947A1 (en) * 2020-02-19 2021-08-26 Tredegar Surface Protection, Llc Masking film with improved adhesion stability
EP4306317A1 (en) * 2021-03-12 2024-01-17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Laminated film and film roll
CN115851158A (zh) * 2022-11-30 2023-03-28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小曲率半径曲面保护的自粘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6410B2 (ja) 1984-10-27 1995-12-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用接着フィルム
US4564561A (en) * 1985-03-27 1986-01-1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luorine-containing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their preparation
JP2647189B2 (ja) 1989-03-27 1997-08-2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もしくはシート
US5286781A (en) * 1991-04-18 1994-02-15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making use of the same
JPH07241960A (ja) 1994-03-08 1995-09-19 Nichiban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H0925466A (ja) * 1995-07-12 1997-01-28 Toray Ind Inc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3560006B2 (ja) * 1995-12-08 2004-09-02 東レ合成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H10176145A (ja) 1996-12-17 1998-06-30 Sekisui Chem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US6589650B1 (en) * 2000-08-07 2003-07-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scope cover slip materials
JPH11307620A (ja) * 1998-04-23 1999-11-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半導体用表面保護テープ
JP2000345125A (ja) 1999-06-08 2000-12-12 Sekisui Chem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02001886A (ja) * 2000-06-09 2002-01-08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被接着可能フッ素系材料シート、接着性フッ素系材料シート、フッ素系材料シートの接着方法および接着構造
JP3734681B2 (ja) * 2000-06-21 2006-01-11 グンゼ株式会社 壁装材表面保護用無延伸積層フィルム
JP3963169B2 (ja) * 2001-06-27 2007-08-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剤組成物
JP4694061B2 (ja) * 2001-08-02 2011-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24329B2 (en) * 2001-11-05 2005-08-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ater- and oil-repellent, antistatic compositions
US20060216524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erfluoropolyether urethane additives having (meth)acryl groups and hard coats
JP4588573B2 (ja) * 2005-08-04 2010-12-01 王子タック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貼着性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シート
JP4941908B2 (ja) 2006-03-23 2012-05-30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060095B2 (ja) * 2006-09-27 2012-10-3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08127447A (ja) * 2006-11-20 2008-06-05 Sekisui Chem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288733B2 (ja) * 2007-05-31 2013-09-11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4450A (zh) * 2014-09-25 2020-11-17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物及层叠体
CN111944450B (zh) * 2014-09-25 2022-07-29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物及层叠体
CN105500859A (zh) * 2015-06-26 2016-04-20 宝丽菲姆保护膜(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自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508A (zh) * 2015-12-18 2017-06-27 佛山新长盛塑料薄膜有限公司 表面保护膜
CN109422952A (zh) * 2017-07-07 2019-03-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和表面保护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54614A1 (en) 2013-02-06
TW201141979A (en) 2011-12-01
CN102844392A (zh) 2012-12-26
JPWO2011122287A1 (ja) 2013-07-08
US20130149525A1 (en) 2013-06-13
JP5975414B2 (ja) 2016-08-23
KR101932000B1 (ko) 2018-12-24
JP2015172203A (ja) 2015-10-01
JP5765578B2 (ja) 2015-08-19
KR20130066573A (ko) 2013-06-20
TWI487766B (zh) 2015-06-11
WO2011122287A1 (ja) 2011-10-06
KR101835443B1 (ko) 2018-03-08
KR20180026559A (ko) 2018-03-12
CN102844392B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4392B (zh) 表面保护膜
CN102834263B (zh) 表面保护膜
CN1942313B (zh) 表面保护片
CN102844393B (zh) 表面保护膜
TWI720949B (zh) 積層體
CN102471646B (zh) 表面保护膜
EP2581425A1 (en) Adhesive sheet and use of same
JPH08323942A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901665B2 (ja) 積層体
CN102933675A (zh) 粘合片
JP2017066395A (ja) 積層体
JP2018001620A (ja) 積層フィルム
TWI665276B (zh) 組成物及積層體
JP5687022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