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7807B - 树脂前端部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树脂前端部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7807B
CN103847807B CN201310533759.1A CN201310533759A CN103847807B CN 103847807 B CN103847807 B CN 103847807B CN 201310533759 A CN201310533759 A CN 201310533759A CN 103847807 B CN103847807 B CN 1038478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upport
resin
lateral bracket
top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37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7807A (zh
Inventor
臼田嘉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47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7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7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78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0408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built into the vehicle body, e.g. details concerning the mounting of the headlamps on the vehicle body
    • B60Q1/0433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built into the vehicle body, e.g. details concerning the mounting of the headlamps on the vehicle body the housing being fastened onto the vehicle body using scre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树脂前端部的结构。本发明提供通过利用具有形状自由度的树脂材料的特性在确保悬挂刚性的情况下重量轻且不占据大空间的树脂前端部,该树脂前端部能够可靠地悬挂于前纵梁并且能够可靠地固定前照灯使得前照灯的光轴稳定且不偏移。树脂前端部(3)由具有左右的侧托架部(10)等的方形框结构形成,在各侧托架部(10)上安装有增强支架(15),侧托架部(10)通过增强支架(15)悬挂于前纵梁(2),增强支架(15)在高于前纵梁(2)的前端部(2a)的上端(2a1)的位置和低于前端部(2a)的下端(2a2)的位置紧固至侧托架部(10),上部块部(13)设置成在侧托架部(10)的上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增强支架(15)和上部块部(13)在沿车辆前后方向使其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被紧固。

Description

树脂前端部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中的树脂前端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车辆的前部配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两侧的前纵梁、具有框结构的支撑梁、发动机组件、保险杠梁等,诸如散热器、冷凝器等热交换器悬挂于支撑梁的上下部(例如,见专利文献1)。在具有该框结构的支撑梁中,框由具有刚性的金属板构件形成,并且执行承受重量相当重的诸如散热器等热交换器的悬挂载荷和维持前照灯等的安装精度的功能。
近年来,为了实现轻量化和高机能化,倾向于采用由树脂材料制造的树脂前端部取代具有金属板结构的支撑梁。该树脂前端部形成有具有上梁部、左右两侧的侧托架部以及下梁部的方形框结构,以便确保与具有金属板结构的支撑梁的刚性性能和组件安装性能同样的刚性性能和组件安装性能。左右两侧的侧托架部悬挂于前纵梁的前端部,热交换器的上下部悬挂于树脂前端部。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88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与具有金属板结构的支撑梁相比,上述具有传统结构的树脂前端部倾向于具有低刚性,因此需要通过形成树脂前端部的大截面面积来确保刚 性。然而,如果为了确保刚性而将树脂前端部的截面面积形成得大,则该结构的外侧端部向车辆外侧突出相应的程度,并且待安装在该结构的外侧的诸如前照灯等周边组件需要布设在车辆外侧,这可能导致车辆的大型化。
另一方面,特别是在紧凑的车辆中,要求用于悬挂热交换器的结构不大并且能够像具有金属板结构的支撑梁那样利用车辆前部的空间,因而将传统的树脂前端部用于热交换器的悬挂结构是不合适的。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前端部的结构,该树脂前端部的结构通过利用具有形状自由度的树脂材料的特性在确保悬挂刚性的情况下实现重量轻且不占据大空间的树脂前端部,该树脂前端部的结构能够可靠地悬挂于前纵梁并且能够可靠地固定前照灯使得前照灯的光轴稳定且不偏移。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技术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在树脂前端部的结构中,所述树脂前端部和前纵梁配置在车辆前部,所述树脂前端部由具有上梁部、左右的侧托架部和下梁部的方形框结构形成,所述前纵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并相互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悬挂于所述前纵梁,在所述树脂前端部的结构中,在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均安装有增强支架,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通过所述增强支架悬挂于所述前纵梁,所述增强支架在高于所述前纵梁的上端的位置和低于所述前纵梁的下端的位置紧固至所述侧托架部;并且在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的上部,上部块部设置成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所述增强支架和所述上部块部在沿车辆前后方向使其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被紧固。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增强支架与所述上部块部的紧固部构成为前照灯的第一固定部,所述增强支架和所述前照灯在所述紧固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结合至所述上部块部。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所述侧托架部的与所述上部块部的上部相邻的位置处,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开地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前照灯的第二固定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增强支架构造成使其在与所述侧托架部的侧面重叠的状态下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紧固。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前端部的结构中,所述树脂前端部和前纵梁配置在车辆前部,所述树脂前端部由具有上梁部、左右的侧托架部和下梁部的方形框结构形成,所述前纵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并相互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悬挂于所述前纵梁。在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均安装有增强支架,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通过所述增强支架悬挂于所述前纵梁,所述增强支架在高于所述前纵梁的上端的位置和低于所述前纵梁的下端的位置紧固至所述侧托架部,因此,能够经由增强支架将在上下方向上的整个左右侧托架部悬挂于前纵梁,由此能够提高悬挂刚性,并且能够改善树脂端部的轻量化和车辆的燃料消耗。
此外,在本发明的树脂前端部的结构中,在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的上部,上部块部设置成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所述增强支架和所述上部块部在沿车辆前后方向使其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被紧固,因此,通过重叠部分的紧固能够显著提高增强支架与上部块部之间的紧固刚性,并且能够将增强支架和上部块部牢固地固定。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增强支架与所述上部块部的紧固部构成为前照灯的第一固定部,所述增强支架和所述前照灯在所述紧固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结合至所述上部块部,因此,能够将前照灯可靠地固定至上部块部,并且能够改善紧固作业。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所述侧托架部的与所述上部块部的上部相邻的位置处,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开地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前照灯的第二固定部, 因此,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配置成跨越上部块部,并且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用于使光轴稳定的所需安装刚性的前照灯的固定。
在本发明中,所述增强支架构造成使其在与所述侧托架部的侧面重叠的状态下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紧固,因此,增强支架和前照灯从车辆的前后方向接合至上部块部,并且增强支架和侧托架部从车辆宽度方向紧固在面对车辆宽度方向的平面上,并且增强支架能够在两个不同方向、即车辆的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进行固定。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前端部的结构,能够在平面上接收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和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载荷以及围绕这些方向上的轴线的载荷,并且能够抑制由外部载荷引起的树脂前端部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从车辆前方的斜上方看到的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树脂前端部和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树脂前端部和热交换器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从车辆前方的斜上方看到的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树脂前端部的侧托架部组装至前纵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从车辆前方看到的前照灯固定至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树脂前端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辆前部
2 前纵梁
2a 前端部
2a1 上端
2a2 下端
3 树脂前端部
4 热交换器
9 上梁部
10 侧托架部
10a 侧面
11 下梁部
13 上部块部
13b 前方侧的竖直面
15 增强支架
15a、15b、15c 安装面
16 紧固部
17 前照灯
18 第一固定部
19 第二固定部
20、21 支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至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前端部的结构。在图1至图3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车辆前部1中设置有:左右一对前纵梁2,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并相互之间留有间隔;树脂前端部3,其配置在前纵梁2的车辆前方侧;热交换器(散热器、冷凝器、中间冷却器等)4,其在车辆的前视图中为平面形状并且悬挂于树脂前端部3;保险杠梁5,其配置在树脂前端部3 的车辆前方;底托架6和底梁7;未示出的发动机组件(发动机、变速器、发动机辅机等),其配置在树脂前端部3的车辆后方;等等。前纵梁2是构成车辆前部1的主骨架的刚性构件,并且在前纵梁2的前端部2a与保险杠梁5之间布置有吸能盒8。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前端部3由具有上梁部(灯支撑梁)9、左右两侧的侧托架部(灯支撑托架)10和下梁部(散热器支撑梁)11的方框结构构成,树脂前端部3通过将左右两侧的侧托架部10安装在前纵梁2的前端部2a而悬挂于前纵梁2。上梁部9配置于树脂前端部3的上部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此外,下梁部11配置于树脂前端部3的下部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此外,侧托架部10配置于树脂前端部3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上梁部9和下梁部11由侧托架部10连接。
在树脂前端部3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附近配置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央托架部12,中央托架部1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连接至上梁部9和下梁部11。
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4在配置于由上梁部9、左侧的侧托架部10、下梁部11和中央托架部12围成的空间区域内的状态下分别悬挂支撑于上梁部9的位于左右两侧的上悬挂位置和下梁部11的位于左右两侧的下悬挂位置。即,以如下方式进行构造:通过安装在热交换器4的上部的上部热交换器保持构件(未示出)与设置在上梁部9的下表面侧的上部热交换器保持部(未示出)之间的接合而悬挂于上梁部9。此外,以如下方式进行构造:通过设置在热交换器4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下部热交换器保持部(未示出)与下梁部11的下部热交换器保持部(未示出)之间的接合而悬挂于下梁部1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前端部3的结构中,在左右两侧的各侧托架部10的外侧面10a的上部,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车辆的侧视图为梯形形状的上部块部13分别设置成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即,上部块部13的外周壁 形成为壁的前后部分平行地大致竖直地向下延伸并且壁的上下部分倾斜地延伸的横向配置的梯形形状,外周壁围成的内部通过布置多个平面状肋23而划分成沿上下方向并置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室,因此提高了刚性。
因此,朝向车辆的后方斜向下延伸的倾斜面13a形成于上部块部13的上端部,并且以如下方式进行构造:在将诸如树脂前端部3等组件组装到车体时,倾斜面13a与前纵梁2的前端部2a接触,并且诸如树脂前端部3等组件的上部朝向车辆前方倾斜。因此,上部块部13起到引导部的功能,通过举升待安装组件以使得上部块部13的倾斜面13a与前纵梁2的前端部2a的下侧接触,并且通过将处于以上状态的组件进一步向上举升,组件的上部沿着上部块部13的倾斜面13a逐渐朝向车辆前侧倾斜,从而能够避免与配置在组件周围的周边组件发生干涉。
在左右两侧的各侧托架部10的外侧面的下部,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车辆的侧视图中为方形的下部块部14设置成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左右两侧的各侧托架部10,如图2至图4所示,分别安装有增强支架15,左右两侧的各侧托架部10经由增强支架15悬挂于前纵梁2。增强支架15在配置于上部块部13的车辆前侧的状态下安装于侧托架部10的侧面10a。增强支架是在车辆完成时用于提高树脂前端部3的组装刚性的刚性构件。结果,在上部块部13设置有用于和增强支架15一起将树脂前端部3的侧托架部10紧固至前纵梁2的前端部2a的紧固部16以及前照灯17的第一固定部18。
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增强支架15具有从上部块部13的下半部的位置延伸到下部块部14的上方位置的上下方向长度,并且增强支架15在高于前纵梁2的前端部2a的上端2a1的位置以及低于前纵梁2的前端部2a的下端2a2的位置处紧固至侧托架部10。此外,增强支架15弯折形成为具有大致L状的截面,从而能够具有如下安装面:侧托架部10的侧面10a、上部块部13的前侧的竖直 面13b和前纵梁2的前端部2a的面能够重叠在该安装面上。
即,增强支架15的上安装面15a和下安装面15b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具有大的长度,并且以如下方式进行构造:面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平面在与侧托架部10的侧面10a重叠的状态下由螺栓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固定。此外,增强支架15的上部后方侧安装面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大的长度,并且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重叠的状态下由螺栓固定至上部块部13的上侧的作为紧固部16的竖直面13b。此外,增强支架15的中间安装面15c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具有大的长度,并且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重叠的状态下由螺栓固定至前纵梁2的前端部2a的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紧固部16和第一固定部18被构造为同一部分,增强支架15和前照灯17在紧固部16和第一固定部18处接合至上部块部13的前方侧的竖直面13b。因此,前照灯17经由增强支架15可靠地固定至上部块部13的前侧的竖直面13b,并且能够提高紧固作业性。
另一方面,在紧固前照灯17时,如图2和图4所示,使用了与第一固定部18分开设置的第二固定部19,第二固定部19位于第一固定部18上方并且在与上部块部13的上部邻近的位置设置于侧托架部10的上部。因此,前照灯17设置有主体部17a和设置在主体部17a的车辆前侧的灯部17b,沿宽度方向水平地延伸的支撑片20和21上下间隔开地布置在主体部17a的侧托架部10侧。因此,通过在这些支撑片20和21的末端部20a和21a定位至相应的第一固定部18和第二固定部19的状态下用螺栓进行紧固,将前照灯17紧固固定至侧托架部10。
此外,第二固定部19和第一固定部18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成跨越上部块部13的一部分,并且以使得上部块部13有利于前照灯17的固定的方式构造。结果,前照灯17在确保光轴稳定化所需的安装刚性的状态下更加可靠地固定于侧托架部10。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上部块部13的上部设置于在车 辆的侧视图中与上梁部9的上水平平面部9a和下水平平面部9b的空间S重叠的位置处。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上部块部13的上部配置在具有框结构的树脂前端部3的角部,并且通过上部块部13的介入提高了树脂前端部3的框刚性。此外,通过提高树脂前端部3的框刚性,抑制了由组装好的发动机组件(未示出)和热交换器4的载荷引起的树脂前端部3的变形,即使组件在安装期间倾斜或转动,全体组件的位置也能够保持稳定并且能够以预定的控制轨道组装至车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前端部3的结构中,增强支架15分别地安装于左右两侧的各侧托架部10,左右两侧的各侧托架部10经由增强支架15悬挂于前纵梁2的前端部2a,由于各增强支架15在高于前纵梁2的前端部2a的上端2a1的位置和低于前纵梁的前端部2a的下端2a2的位置处紧固至侧托架部10的侧面10a,所以能够经由增强支架15将在上下方向上的整个左右侧托架部10悬挂于前纵梁2,能够提高悬挂刚性,同时能够减小树脂前端部3的占用空间,使得能够实现车辆的轻量化和燃料消耗的改善。
此外,在本发明的树脂前端部的结构中,由于上部块部13设置成在左右侧托架部10的上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并且增强支架15的上部后方侧安装面和上部块部13的前方侧的竖直面13b在沿车辆前后方向重叠的状态下被紧固,所以通过紧固重叠部分能够显著提高增强支架15和上部块部13的紧固刚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前端部3的结构中,由于增强支架15构造成在与侧托架部10的侧面10a重叠的状态下从车辆宽度方向紧固,所以增强支架15和前照灯17从车辆的前后方向接合至上部块部13的前方侧的竖直面13b,并且增强支架15和侧托架部10的侧面10a从车辆宽度方向紧固在面对车辆宽度方向的平面上,所以能够沿两个不同方向、即沿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进行固定,能够在平面上接收车辆长度方向上和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载荷以及围绕这些方向上的轴线的载荷,并且能够抑制由外部载荷引起的树脂前 端部3的变形。
以上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紧固部16和第一固定部18被构造成同一部分,增强支架15和前照灯17在紧固部16和第一固定部18处接合至上部块部13的前方侧的竖直面13b,但是紧固部16和第一固定部18可以分开设置,并且可以在分开的位置紧固固定增强支架15和前照灯17。

Claims (2)

1.一种树脂前端部的结构,其中,所述树脂前端部和前纵梁配置在车辆前部,所述树脂前端部由具有上梁部、左右的侧托架部和下梁部的方形框结构形成,所述前纵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并相互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悬挂于所述前纵梁,在所述树脂前端部的结构中,
在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均安装有增强支架,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通过所述增强支架悬挂于所述前纵梁,所述增强支架在高于所述前纵梁的上端的位置和低于所述前纵梁的下端的位置紧固至所述侧托架部;
在所述左右的侧托架部的上部,上部块部设置成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所述增强支架和所述上部块部在沿车辆前后方向使其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被紧固,其中,所述上部块部的上部设置于在车辆的侧视图中与所述上梁部的上水平平面部和下水平平面部的空间重叠的位置处;
所述增强支架与所述上部块部的紧固部构成为前照灯的第一固定部,所述增强支架和所述前照灯在所述紧固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结合至所述上部块部;并且
在所述侧托架部的与所述上部块部的上部相邻的位置处,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开地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前照灯的第二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前端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支架构造成使其在与所述侧托架部的侧面重叠的状态下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紧固。
CN201310533759.1A 2012-12-03 2013-11-01 树脂前端部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47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4398A JP6016106B2 (ja) 2012-12-03 2012-12-03 樹脂フロントエンド部の構造
JP2012-264398 2012-1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7807A CN103847807A (zh) 2014-06-11
CN103847807B true CN103847807B (zh) 2017-01-18

Family

ID=50726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375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47807B (zh) 2012-12-03 2013-11-01 树脂前端部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16106B2 (zh)
CN (1) CN103847807B (zh)
DE (1) DE1020132205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9506B2 (ja) * 2013-02-07 2016-09-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樹脂フロントエンドの車体保持構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4689B2 (ja) * 2002-05-30 2008-09-0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における車体前部構造
CN101450684A (zh) * 2007-12-07 2009-06-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的前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8843A (en) 1987-07-14 1989-01-23 Nec Corp Cache memory device
JP3456344B2 (ja) * 1996-06-28 2003-10-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取付構造
JP3283426B2 (ja) * 1996-08-06 2002-05-2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バンパおよびヘッドランプの取付構造
JP4082583B2 (ja) * 2002-12-17 2008-04-30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5329848A (ja) * 2004-05-20 2005-12-02 Calsonic Kansei Corp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メンバ
JP4476708B2 (ja) * 2004-06-16 2010-06-09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JP4742767B2 (ja) * 2005-09-14 2011-08-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及びその組付け方法
WO2012090603A1 (ja) * 2010-12-27 2012-07-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の構造
JP5358600B2 (ja) * 2011-03-07 2013-1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ダク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4689B2 (ja) * 2002-05-30 2008-09-0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における車体前部構造
CN101450684A (zh) * 2007-12-07 2009-06-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的前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7807A (zh) 2014-06-11
JP2014108730A (ja) 2014-06-12
DE102013220536A1 (de) 2014-06-05
JP6016106B2 (ja)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4239B (zh) 一种电动汽车组合式电池框总成
CN104276216B (zh) 翼子板保持件周边构造
CN203093657U (zh) 新型组合支架
CN106427515A (zh) 动力传动系统安装组件
CN103847807B (zh) 树脂前端部的结构
CN209870504U (zh) 一种前伸梁组件及车辆
CN104071225B (zh) 一种自卸车前车
CN208576419U (zh) 纵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结构
CN209739175U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CN103979020A (zh) 树脂前端的车身保持构造
CN103935403B (zh) 树脂前端部的结构
CN204774593U (zh) 一种发动机前支撑梁总成
CN215946640U (zh) 一种叉车动力安装系统
CN212991216U (zh) 一种电池箱及电动车辆
CN202965916U (zh) 汽车动力电池固定结构
CN204713207U (zh) 用于车辆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CN105235748B (zh) 车架、底盘及工程机械
CN211442206U (zh) 车载支架及车辆
CN202508039U (zh) 工程车辆及其保险杠骨架
CN103738152B (zh) 一种汽车用悬置安装点加强结构
CN104369776B (zh) 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
CN208730786U (zh) 一种悬置安装点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纵梁
CN218805070U (zh) 机舱布局结构及机舱
CN206367374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与一种汽车
CN206501918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侧扰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