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2739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2739B
CN103802739B CN201310491913.3A CN201310491913A CN103802739B CN 103802739 B CN103802739 B CN 103802739B CN 201310491913 A CN201310491913 A CN 201310491913A CN 103802739 B CN103802739 B CN 1038027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ramework
housing
display device
a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19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2739A (zh
Inventor
藤田源树
木田忍
大峰胜太郎
八重畑浩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ine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02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2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2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2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简单且可靠地防止尘埃类向夹在显示面板和罩之间的空间部侵入及由结露引起的雾化的发生。车载用显示装置(1)在封盖外壳主体(2)的第1开口(2a)的罩(3)和在外壳主体的背面侧安装的显示单元(4)的液晶面板(5)之间确保空间部(S),在作为显示单元的构成部件的壳体(6)的除了前面以外的部位,设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开口(突起(8b)的周围的间隙及贯通孔(8e)),并且在壳体的前壁内表面设有分别部分地对液晶面板的前面外缘部进行支撑的多个突出部(7b)。其结果,在液晶面板的周围通过各突出部来确保长且复杂的空气路线,空间部(S)和外部空间经由该空气路线成为连通的状态。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壳主体上安装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被透明的罩覆盖的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防止尘埃类向夹在显示面板和罩之间的空间部侵入及由于结露引起的雾化的发生的防尘防雾对策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内的仪表(cluster)面板等配设的车载用显示装置中,在具有开口的外壳主体的背面侧安装显示单元,使作为该显示单元的构成部件的显示面板(液晶面板)在外壳主体的开口内露出,但通常用透明的罩将外壳主体的开口覆盖以不损伤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此时,若在罩和显示画面之间不能确保大的空间部,则在通过搭乘者的手指等将罩押入而弯曲时,罩的变形直接作用到显示面板,使显示画面受到损伤,因此希望在罩和显示画面之间确保具有某种程度的宽敞的空间部。
在这样的车载用显示装置中,若空间部不密闭而为开放状态,则尘埃等的异物容易从外部侵入到空间部内,其相反,若设为使空间部完全密闭的状态,则在低温环境下空间部所含的水蒸气容易结露到罩和/或显示画面上,所以产生显示画面雾化而难以观察的问题。因此,提出了这样的车载用显示装置,与以往相比通过在罩的外周部形成多个通气孔并且将具有通气性的框状的防尘密封件贴附在罩的外周部而覆盖通气孔、隔着这些罩和防尘密封件的层叠体而在外壳主体的背面侧安装显示单元、从而使空间部和进行重叠的罩的通气孔经由外壳主体的凹处而与外部空间连通(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以往例中,夹在罩和显示单元之间的空间部被框状的防尘密封件包围,所以能够通过防尘密封件来防止尘埃类向空间部内侵入,并且由于罩的通气孔经由设置于外壳主体的凹处而与外部空间连通,因此在空间部内不易发生结露,能够期待良好的雾化消除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3783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车载用显示装置中,在将无纺布等冲切为框状而形成防尘密封件后,需要使用双面胶带等将该防尘密封件粘接在罩的外周部,因此包含防尘密封件和双面胶带而使部件成本飞涨,还有将防尘密封件粘接在罩上的组装作业性差的问题。并且,通过将显示单元安装于外壳主体的背面侧而与防尘密封件的背面压接,以在罩的背面和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之间确保空间部,因此不能将空间部的进深寸法设定得足够大,有可能由于罩的弯曲变形而损伤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防止尘埃类向夹在显示面板和罩之间的空间部侵入及由结露引起的雾化的发生的显示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构成为,具备设有第1开口的外壳主体、以将上述第1开口封盖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壳主体的透明的罩、及安装于上述外壳主体的背面侧的显示单元,上述显示单元具有使前面的显示区域经由空间部而与上述罩对置的矩形状的显示面板、及收纳该显示面板并设有使上述显示区域露出的第2开口的壳体,在上述壳体的除了前面以外的部位设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开口,并且在上述壳体的前壁内表面设有分别部分地对上述显示面板的前面外缘部进行支撑的多个突出部,并且,上述壳体的前壁外表面遍及上述第2开口的全周而密接在上述外壳主体的背面侧。
这样构成的显示装置确保在封盖外壳主体的第1开口的罩和安装在外壳主体的背面侧的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之间的空间部,在显示单元的壳体的除了前面以外的部位设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开口,并且在壳体的前壁内表面设有分别部分地对显示面板的前面外缘部进行支撑的多个突出部,因此成为从显示面板的前方起遍及周围、经由形成的长且复杂的空气路线、空间部和外部空间连通的状态。从而,即使不特意增加防尘密封件等的独立部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尘埃类向空间部内的侵入,并且能够在外部空间和空间部之间,空气的流通平滑地进行而发挥良好的雾化消除效果。
在上述的构成中,若在壳体上设有使显示面板的前面外缘部压接到各突出部的弹性部件,则显示面板在壳体的内部被不晃动地收纳,因此能够谋求实现噪音的降低而被优选。
并且,在上述的构成中,若在壳体的侧壁内表面设有与显示面板的侧端面抵接的突起,并且在壳体的底壁内表面设有与显示面板的下端面抵接的多个突起,则不只是显示面板的前面外缘部、在周围也确保空气的流通路线,因此在外部空间和空间部之间,空气的流通更加平滑地进行而被优选。
在该情况下,若在壳体上设有使显示面板的侧端面和下端面压接到对应的突起上的弹性部件,则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显示面板的晃动。
并且,优选在上述的构成中,壳体由使周壁从具有第2开口的前壁的周围朝向后方突出的前部框体和封堵该前部框体的后端开口部的后部框体构成,这些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是夹着显示面板而进行接合并一体化的构成。
此时,若通气开口设置于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的接合处,则能够在将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一体化的时刻,在两者的接合处形成通气开口。
并且,在该情况下,若后部框体具有与前部框体的周壁嵌合的卡合壁,在该卡合壁和前部框体的周壁的至少一方设有划分成通气开口的突起,则通过将后部框体的卡合壁嵌合到前部框体的周壁而在两者的接合处形成与突起的高度相当的间隙,因此能够将该间隙作为通气开口而利用。特别是,若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都是将金属板弯折加工后得到的板金制托架,则能够便宜地制造这样的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而被优选。
并且,在上述的构成中,突出部对显示面板的前面外缘部进行点支撑,若将该突出部设置于对前部框体的第2开口包围的3处,通过这些各突出部来对显示面板的前面外缘部进行3点支撑,则即使在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上施加了扭转应力,也维持将各突出部用3点连结的假想平面的平坦度,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显示面板产生应变而被优选。
此时,作为显示面板也可以使用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方式或VA(Vi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方式的液晶面板,但在使用不仅视角广而且色度变换/色调变化少的IPS(In-Place-Switching,平面转换)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即,IPS方式的液晶面板由于是通过使水平放置的液晶分子旋转来控制背光光量的驱动方式,因此虽然通过微小的扭转应力而产生背光的亮度不均(黑色不均),但通过对IPS液晶面板的前面外缘部进行3点支撑而能够防止亮度不均的发生。从而,在收纳IPS液晶面板的壳体由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的组合体构成的情况下,不需要将这些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特意利用刚性高的材料(例如压铸铝合金或硬质树脂等)来制造,而是能够使用便宜且轻量的板金制的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封盖外壳主体的第1开口的罩和在外壳主体的背面侧上安装的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之间确保空间部,在显示单元的壳体的除了前面以外的部位设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开口,并且在壳体的前壁内表面设有分别部分地对显示面板的前面外缘部进行支撑的多个突出部,
因此成为从显示面板的前面起遍及周围、经由形成的长且复杂的空气路线空间部和外部空间连通的状态。从而,即使不特意增加防尘密封件等的独立部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尘埃类向空间部内的侵入,并且能够在外部空间和空间部之间,空气的流通平滑地进行而发挥良好的雾化消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车载用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从前方侧观察该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后方侧观察该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4的B部细节图。
图6是装备于该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的主视图。
图7是从前方侧观察该显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图7的另一侧观察该显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后方侧观察该显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沿着图6的C-C线的剖面图。
图11是沿着图6的D-D线的剖面图。
图12是沿着图6的E-E线的剖面图。
图13是沿着图6的F-F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载用显示装置;2:外壳主体;2a:第1开口;2b:遮蔽壁;2c:框状肋部;3:罩;4:显示单元;5:液晶面板(显示面板);6:壳体;7:前部框体;7a:第2开口;7b:突出部;7c,7d:突起;7e:过孔;7f:安装片;8:后部框体;8a:卡合壁;8b:突起;8c:安装片;8d:支撑片;8e:贯通孔;9、11、12:弹性部件;S:空间部。
具体实施方式
若参照附图对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本实施方式例的车载用显示装置1在车内的仪表面板等设置而使用。如图1~图5所示,该车载用显示装置1主要构成有:设置有矩形状的第1开口2a的合成树脂制的外壳主体2、由安装在外壳主体2上的有色透明或无色透明的合成树脂板构成的罩3、安装在外壳主体2的背面侧的显示单元4,显示单元4的后述的液晶面板5能够透过第1开口2a从外部观察。
在外壳主体2的前面周缘部一体地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遮蔽壁2b,在外壳主体2的背面侧以包围第1开口2a的方式形成有框状肋部2c。遮蔽壁2b以作为帽遮发挥作用的方式使上表面侧向前方较大地突出,在该遮蔽壁2b的前端使用双面胶带(未图示)等固定有罩3。由此,第1开口2a的前方的空间被罩3封盖。
显示单元4是将长方体形状的液晶面板5收纳于壳体6的内部后得到的组装构造体,壳体6由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构成。液晶面板5采用被称为IPS(In-Place-Switching,平面转换)方式的驱动方式,该IPS方式是通过使水平放置的液晶分子旋转来控制背光光量的驱动方式,因此不发生液晶分子的垂直方向的倾斜,除了视角广以外还有色度变换/色调变化少的优点。
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是将金属平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制造的板金制托架,这些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夹着液晶面板5并接合成为一体化。如图6~图13所示,在前部框体7的前壁设有使液晶面板5的显示区域5a露出的矩形状的第2开口7a,在该前壁的周围4边弯折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周壁。在前部框体7的前壁内表面形成有3个半球状的突出部7b,这些突出部7b的形成位置被设定为从正面观察时与液晶面板5相互的重心大致一致的等腰三角形的各顶点。具体来讲,在前部框体7的前壁内表面的上侧的中央部1个,在左右两侧的下部各1个,合计3个突出部7b形成于包围第2开口7a的3处。并且,从正面观察时在前部框体7的周壁中的左方的侧壁内表面形成有1个突起7c,在底壁内表面的左右两侧部形成有2个突起7d,在上壁内表面的中央部使用双面胶带等固定有由合成橡胶构成的弹性部件9。进而,在前部框体7的周壁四角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安装片7f,从正面观察时形成有跨过右下侧的安装片7f和周壁的过孔7e。另外,各突出部7b和突起7c、7d在前部框体7的冲压加工时被同时形成,3个突出部7b的向后方的突出量全部设定为相同,2个突起7d的向上方的突出量也设定为相同。
后部框体8具有比前部框体7的第2开口7a稍大的后壁,在该后壁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8e。在后部框体8的后壁的周缘部弯折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多个卡合壁8a,并且在上边侧和下边侧的各卡合壁8a的内表面形成有突起8b。并且,在后部框体8的后壁四角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安装片8c,从正面观察时在后壁的右下角部弯折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支撑片8d。在该支撑片8d的内表面使用双面胶带等固定有由合成橡胶构成的弹性部件11,在后部框体8的后壁内表面的3处也使用双面胶带等固定有由合成橡胶构成的弹性部件12。与上述的前部框体7的各突出部7b同样,这些弹性部件12的配置位置被设定为从正面观察时与液晶面板5相互的重心大致一致的等腰三角形的各顶点,具体来讲,在后部框体8的后壁内表面的上侧的中央部1个、在左右两侧的下部各1个地配置弹性部件12。另外,作为弹性部件12的材料优选为在硅类或氨基甲酸乙酯类等的合成橡胶中硬度较高的材料,例如优选将聚氨基甲酸乙酯等的合成树脂发泡成形后的合成海绵。
若对显示单元4的组装作业进行简单地说明,则首先将液晶面板5从前部框体7的后端开口部插入到内部,将该液晶面板5的前面外缘部碰触各突出部7b,并且将液晶面板5的左侧端面和下端面分别碰触突起7c、7d。由此,液晶面板5的前面的显示区域5a从前部框体7的第2开口7a露出而能够观察。此时,液晶面板5的上端面与固定在前部框体7的上壁内表面的弹性部件9弹性接触,通过其反作用力将液晶面板5的下端面压接到前部框体7的底壁内表面的2个突起7d上,由此防止液晶面板5相对于前部框体7在上下方向上晃动(参照图13)。
然后,若一边将后部框体8的支撑片8d插入到前部框体7的过孔7e一边将后部框体8的各卡合壁8a嵌入到前部框体7的周壁外表面,则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的各安装片7f、8c重合,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被接合并一体化而成为壳体6。由此,液晶面板5的背面与固定在后部框体8的后壁内表面的3个弹性部件12弹性接触,通过其反作用力使液晶面板5的前面外缘部压接到前部框体7的各突出部7b,由此液晶面板5通过成对的突出部7b和弹性部件12而在壳体6内成为3点支撑的状态,防止液晶面板5在壳体6内的前后方向(厚度方向)的晃动,并且在前部框体7的内表面和液晶面板5的周缘部之间确保空气的流通路线(参照图10和图13)。并且,液晶面板5的右侧端面与固定在支撑片8d上的弹性部件11弹性接触,通过其反作用力使液晶面板5的左侧端面压接到前部框体7的突起7c,因此防止液晶面板5相对于前部框体7在左右方向上晃动(参照图10)。
而且,在这样将后部框体8的各卡合壁8a嵌合到前部框体7的周壁外表面而使两者接合并一体化的时刻,不只通过后部框体8的后壁的各贯通孔8e将壳体6的内部和外部空间连通,还在具有突起8b的卡合壁8a和前部框体7的周壁外表面之间划分出间隙,因此经由该间隙壳体6的内部和外部空间成为连通的状态。即,在夹着液晶面板5而将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接合并一体化的时刻,在突起8b的周围形成的间隙和事先在后部框体8上形成的贯通孔8e这两方成为通气开口,经由与这些通气开口连通的壳体6内的上述的流通路线,将设置在前部框体7的前壁的第2开口7a和后部框体8的外侧的外部空间连通。
通过将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的各安装片7f、8c螺纹固定(日语:ねじ止めする)到外壳主体2的背面侧,从而在使前部框体7的前壁外表面密接到外壳主体2的框状肋部2c的状态下,将这样组装后的显示单元4安装到外壳主体2。其结果,如图4所示,在固定在外壳主体2的遮蔽壁2b上的罩3和液晶面板5的前面的显示区域5a之间确保大的空间部S,成为前部框体7的外侧的空间和空间部S之间被框状肋部2c阻挡的状态。
这里,液晶面板5的显示区域5a在与空间部S对峙的第2开口7a内露出,如上述那样,第2开口7a和显示单元4的外侧的外部空间经由在前部框体7的内表面和液晶面板5的周围划分出的空气的流通路线而与显示单元4的外侧的外部空间连通。即,虽然空间部S被框状肋部2c阻挡,但不成为完全密闭的状态,与前部框体7内的空气路线经由后部框体8的通气开口而连通到外部空间,因此如图5的箭头(虚线)所示,空气能够在壳体6的内部仅经过液晶面板5的周围。从而,即使不特意添加防尘密封件等的独立部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尘埃类向空间部S内侵入,并且在外部空间和空间部S之间,空气的流通能够平滑地进行而发挥良好的雾化消除效果。
并且,在前部框体7的侧壁内表面和底壁内表面分别形成有突起7c、7d,通过使液晶面板5的侧端面和下端面抵接在这些突起7c、7d上,不仅是在液晶面板5的厚度方向,还在面内方向的周围也确保空气的流通路线,因此外部空间和空间部S之间的空气的流通变得更加平滑。而且,液晶面板5的前面外缘部通过弹性部件12被压接于突出部7b,液晶面板5的侧端面通过弹性部件11被压接于突起7c,并且液晶面板5的下端面也通过弹性部件9被压接于突起7d,因此液晶面板5在壳体6内在前后方向(厚度方向)和上下左右方向(面内方向)上不晃动地被收纳,能够抑制嘎嘎噪音(rattle noise)的发生而谋求实现噪音的降低。
并且,液晶面板5的前面外缘部通过成对的突出部7b和弹性部件12而在壳体6内被3点支撑,这些3个突出部7b形成在将第2开口7a包围的前部框体7的前壁内表面,因此在向构成壳体6的前部框体7及后部框体8施加了扭转应力的情况下,液晶面板5以连结3个突出部7b中的2个的直线作为轴进行变位。从而,即使在前部框体7及后部框体8施加了扭转应力,也维持用3点将各突出部7b连结的假想平面的平坦度,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液晶面板5中产生应变。而且,由于设定为从正面观察时连结3个突出部7b的各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的重心和收纳在壳体6内的矩形状的液晶面板5的重心大致一致,因此即使在向液晶面板5施加了前后方向的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各突出部7b使支撑液晶面板5的力均匀地分散,能够更可靠地降低作用于液晶面板5的弯曲应力及扭转应力。
特别是,该车载用显示装置1所使用的IPS方式的液晶面板5不仅视角广而且具有色度变换/色调变化少的优点,相反,存在通过微小的扭转力而产生背光的亮度不均(黑色不均)的难点,但由于能够将该IPS方式的液晶面板5从外部应力可靠地进行保护,因此作为收纳液晶面板5的壳体6,能够使用便宜且轻量的板金制的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与此相对,在未采用将液晶面板5用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来进行3点支撑的支撑构造的情况下,由于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的变形被原样传达到内部的液晶面板5,因此需要使用压铸铝合金或硬质树脂等的刚性高的材料来制造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造成包含材料费和模具费等的部件成本飞涨,显示单元4的总重量也变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例的车载用显示装置1确保在封盖外壳主体2的第1开口2a的罩3和安装在外壳主体2的背面侧的显示单元4的液晶面板5之间有空间部S,在除了显示单元4的壳体6的前面以外的部位设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开口(突起8b的周围的间隙及贯通孔8e),并且在壳体6的前壁内表面设有分别部分地支撑液晶面板5的前面外缘部的多个突出部7b,因此确保从液晶面板5的前面遍及周围的长且复杂的空气路线,空间部S和外部空间经由该空气路线而成为连通的状态。从而,即使不特意增加防尘密封件等的独立部件,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尘埃类向空间部S内侵入,并且在外部空间和空间部S之间,空气的流通能够平滑地进行而发挥良好的雾化消除效果。
并且,在壳体6设有使液晶面板5的前面外缘部压接到各突出部7b的弹性部件12,通过该弹性部件12来抑制壳体6内的液晶面板5在前后方向(厚度方向)上的晃动,因此能够谋求实现噪音的降低。
并且,在壳体6的侧壁内表面形成有与液晶面板5的侧端面抵接的突起7c,并且在壳体6的底壁内表面形成有多个与液晶面板5的下端面抵接的突起7d,因此不仅是在液晶面板5的前面外缘部,还在上下左右方向的周围也确保空气的流通路线,能够使外部空间和空间部S之间的空气的流通更加平滑地进行。
而且,在壳体6设有使液晶面板5的侧端面和下端面压接到对应的突起7c、7d上的弹性部件9、11,因此液晶面板5在壳体6内不仅是在前后方向、在上下左右方向(面内方向)上也不晃动地被收纳,能够更有效地谋求实现噪音的降低。
并且,壳体6具有由板金制的托架构成的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的组装构造体,通过将这些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夹着液晶面板5而进行接合并一体化,组装成显示单元4,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显示单元4的组装作业,并且能够便宜地制造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而谋求显示单元4的轻量化。
并且,使周壁从前部框体7的前壁周缘部朝向后方突出,并且使多个卡合壁8a从后部框体8的后壁周缘部朝向前方突出,在将这些卡合壁8a嵌合到前部框体7的前壁外表面时,在两者的嵌合位置确保将壳体6的内部和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开口。具体来讲,在任意的卡合壁8a的内表面形成突起8b,通过使该突起8b压接到前部框体7的周壁外表面,从而在具有突起8b的卡合壁8a和前部框体7的周壁外表面之间确保间隙,将该间隙作为通气开口而将壳体6的内部和外部空间连通。在这样将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接合并一体化而组装成显示单元4的时刻,若使得在两者的嵌合位置确保通气开口,则能够在外部空间和空间部S之间划分出长且复杂的空气的流通路线。另外,突起8b只要设置于后部框体8的卡合壁8a和前部框体7的周壁外表面的至少一方即可,也能够在前部框体7的周壁外表面形成突起来代替卡合壁8a。
并且,将上述的半球状的突出部7b形成在包围前部框体7的第2开口7a的3处,通过这些各突出部7b来对液晶面板5的前面外缘部进行3点支撑,因此即使对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施加了扭转应力,也能够维持用3点连结各突出部7b的假想平面的平坦度,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液晶面板5产生应变。即,即使将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用便宜且轻量的板金制的托架来构成,也能够针对这些前部框体7和后部框体8的扭转变形而可靠地保护液晶面板5,因此能够使用具有显示品质高但不耐扭转应力的特性的IPS方式的液晶面板5,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该IPS方式的液晶面板5上发生背光的亮度不均(黑色不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在包围前部框体7的第2开口7a的3处形成突出部7b,使连结这些各突出部7b的顶部的等腰三角形的重心与液晶面板5的重心从正面观察大致一致,但各突出部7b的形成位置并不一定限定于此,重要的是,只要突出部7b分别形成在包围第2开口7a的3处即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3个突出部7b全部形成为相同形状的半球状,使液晶面板5的前面外缘部在这些半球状的突出部7b的各球面被点支撑,但也能够将3个突出部7b全部形成为剖面为V字状的圆锥或棱锥形状的突起或者形成为突条,或者将半球状和剖面为V字状的突出部7b进行组合。同样,突起7c、7d的形状也不限定于半球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对作为显示面板而使用了IPS方式的液晶面板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使用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方式或VA(VirticalAlignment,垂直配向)方式的液晶面板。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车载用显示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可搬型电子设备等的其他各种显示装置。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外壳主体,该外壳主体设有第1开口;
透明的罩,以将上述第1开口封盖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壳主体;以及
显示单元,安装于上述外壳主体的背面侧;
上述显示单元具有使前表面的显示区域经由空间部而与上述罩对置的矩形状的显示面板、及收纳该显示面板并设置有使上述显示区域露出的第2开口的壳体,
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除了前表面以外的部位设置有与上述显示单元的外侧的外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开口,并且在上述壳体的前壁内表面设置有分别部分地对上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外缘部进行支撑的多个突出部,以使得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外缘部与上述壳体的前壁内表面之间确保空气的流通路线,并且,上述壳体的前壁外表面遍及上述第2开口的全周而密接在上述外壳主体的背面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设置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使上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外缘部压接到上述各突出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的侧端面抵接的突起,并且在上述壳体的底壁内表面设置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的下端面抵接的多个突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设置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使上述显示面板的侧端面和下端面压接到对应的上述突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由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构成,该前部框体使周壁从具有上述第2开口的前壁的周围朝向后方突出,该后部框体将该前部框体的后端开口部封堵,这些前部框体和后部框体夹着上述显示面板而进行接合并一体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气开口设置于上述前部框体和上述后部框体的接合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部框体具有与上述前部框体的周壁嵌合的卡合壁,在该卡合壁和上述前部框体的周壁的至少一方上设有划分成上述通气开口的突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部框体和上述后部框体都是将金属板弯折加工后的板金制托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出部设置于将上述前部框体的上述第2开口进行包围的3处,上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外缘部通过这些各突出部被3点支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面板是IPS方式即平面转换方式的液晶面板。
CN201310491913.3A 2012-11-06 2013-10-18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8027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4477 2012-11-06
JP2012244477A JP5938333B2 (ja) 2012-11-06 2012-11-06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2739A CN103802739A (zh) 2014-05-21
CN103802739B true CN103802739B (zh) 2017-05-10

Family

ID=5062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1913.3A Active CN103802739B (zh) 2012-11-06 2013-10-1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38408B2 (zh)
JP (1) JP5938333B2 (zh)
CN (1) CN1038027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98195A (ja) * 2013-11-18 2015-05-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6473579B2 (ja) * 2014-06-24 2019-02-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筐体、表示装置、及び浴室
CN106322052A (zh) * 2016-11-01 2017-01-11 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显示器容纳装置
US10317719B2 (en) * 2017-08-01 2019-06-1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n air flow system
DE102018202015A1 (de) * 2018-02-08 2019-08-08 Wirtgen Gmbh Vandalismusresistente Informationsschnittstellenvorrichtung für eine Bodenbearbeitungsmaschine
JP7055673B2 (ja) * 2018-03-15 2022-04-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US11988914B2 (en) * 2020-02-24 2024-05-21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JP7436414B2 (ja) * 2021-03-26 2024-0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7822U (zh) * 2010-01-04 2010-12-22 鸿际数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保护罩的显示器固定装置及其与液晶显示器的组合
CN102015372A (zh) * 2008-05-14 2011-04-13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显示装置
CN102079275A (zh) * 2009-11-30 2011-06-0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车辆用显示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1173A (ja) * 1995-12-20 1997-06-30 Hitachi Ltd 液晶パネルの防塵装置
TW534424U (en) * 2002-07-05 2003-05-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hidden type air hole
JP3620840B2 (ja) * 2002-07-17 2005-02-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91152A (ja) * 2005-09-30 2007-04-12 Seiko Epson Corp 表示パネル、表示モジュール、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DE602007010964D1 (de) * 2006-09-27 2011-01-13 Sharp Kk Flüssigkristallanzeigegerät mit mikrolinsenarray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KR101339939B1 (ko) * 2007-03-02 2013-12-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압력보상방법
TWI339304B (en) * 2007-10-16 2011-03-2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pixel array structure
JP4876063B2 (ja) * 2007-12-07 2012-02-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US8823916B2 (en) * 2008-03-03 2014-09-02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image assembly with a heat exchanger having internal fans
JP2009294520A (ja) * 2008-06-06 2009-12-17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5419438B2 (ja) * 2008-12-17 2014-02-19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接合構造
US8749749B2 (en) * 2008-12-18 2014-06-10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image assembly with manifolds and ambient gas
JP2010266735A (ja) * 2009-05-15 2010-1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311048B2 (ja) * 2009-09-16 2013-10-09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133545A (ja) * 2009-12-22 2011-07-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モジュール
JP5493825B2 (ja) * 2009-12-22 2014-05-1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のベゼル取付け構造
JP2011133783A (ja) 2009-12-25 2011-07-07 Alpine Electronics Inc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70985B1 (ko) * 2010-01-07 2016-10-3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712100B1 (ko) * 2010-01-12 2017-03-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WO2012018481A1 (en) * 2010-07-09 2012-02-09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engaging cooling fans within an electronic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5372A (zh) * 2008-05-14 2011-04-13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显示装置
CN102079275A (zh) * 2009-11-30 2011-06-0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车辆用显示器装置
CN201677822U (zh) * 2010-01-04 2010-12-22 鸿际数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保护罩的显示器固定装置及其与液晶显示器的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38333B2 (ja) 2016-06-22
US9238408B2 (en) 2016-01-19
US20140125914A1 (en) 2014-05-08
CN103802739A (zh) 2014-05-21
JP2014092735A (ja) 2014-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2739B (zh) 显示装置
JP5543948B2 (ja) 電子制御装置のシール構造
US7787071B2 (en) Display device
RU264501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CN105223715B (zh) 显示装置
US11662767B2 (en) Computing device display bonding
JP2001033761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取付け構造
JPH09113880A (ja) 表示装置
US20020159227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housing fitted with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display device
JP5890249B2 (ja) 表示装置保持構造
US20070091215A1 (en) Fold-down monitoring apparatus
JP2008168715A (ja) 車両用カメラの防水取付構造
CN205880451U (zh) 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7155875B2 (ja) 電子装置
JP6483767B2 (ja) 筐体構造、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H04331644A (ja) バッテリ固定構造
JP4945666B2 (ja)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5565261B2 (ja) 車載表示装置
JP3916367B2 (ja) 表示装置のアース板取付構造
JP4158172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の保持装置
JPH0832257A (ja) 液晶表示器の保持構造
TWI678581B (zh) 顯示裝置
JP2024060121A (ja) 表示装置
JP2020063999A (ja) 表示装置
KR2015013757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