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7943B - 移植机 - Google Patents

移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7943B
CN103797943B CN201310566426.9A CN201310566426A CN103797943B CN 103797943 B CN103797943 B CN 103797943B CN 201310566426 A CN201310566426 A CN 201310566426A CN 103797943 B CN103797943 B CN 1037979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lanting
transplanting device
seedling
supply position
hos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64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7943A (zh
Inventor
村并昌实
大久保嘉彦
山根畅宏
东幸太
田崎昭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502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082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510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5245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172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14731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311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5267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392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789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866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79379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97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7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7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7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植机,其插植3行以上的移植对象物,能够在直线状部分配置所有的苗落下供给位置,并以期望的插植行间间隔插植苗。所述移植机构成为: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配置在环绕移动路径的直线状部分(28),在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当插植器到达上死点或上死点附近时,使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插植器,在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在插植器朝向上死点向上移动的时刻,使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插植器,在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在插植器经过上死点向下移动的时刻,使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插植器。

Description

移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洋葱或莴苣等的蔬菜苗或种薯等移植到田地的移植机。
背景技术
在过去,已知有这样的苗移植机:对从多个苗收容体进行环绕移动的苗供给装置供给来的苗进行插植,该苗移植机的苗供给装置是比较小型且轻量的结构,并且该苗移植机插植3行以上的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苗移植机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4个)苗插植器,并且具备向这些多个苗插植器供给苗的苗供给装置,所述苗插植器借助上下移动机构以预定的动作轨迹上下移动而将苗插植于田地。
该苗供给装置具备:多个苗收容体,它们收容苗;移动机构,其使以预定的排列间距呈环状配置的所述多个苗收容体以依次通过各苗插植器的上方的结构环绕移动;以及苗落下供给机构,当苗收容体借助移动机构移动到成为苗插植器的上方位置的落下供给位置时,使苗收容体所收容的苗落下而供给到借助上下移动机构向上移动的苗插植器。
该苗落下供给机构在与各苗插植器对应的各落下供给位置使苗落下而供给苗。与各落下供给位置对应地分别设置有收容落下而供给的苗的苗收容体,并构成苗收容单元,该苗收容单元由在环绕移动路径中相邻的多个(4个)苗收容体构成,并各包括一个与各落下供给位置对应的所述各个苗收容体。形成利用移动机构使多组苗收容单元在同一环绕移动路径中环绕移动的结构,并且苗收容体的环绕移动路径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长圆形的结构,该长圆形结构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状部分、和从该直线状部分向前侧或后侧呈圆弧状弯曲的圆弧状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86207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苗移植机中,无法在直线状部分配置与各行对应的所有(4个)的苗落下供给位置,从而无法以等间隔的插植行间间隔对苗进行插植。
即,在上述的现有的苗移植机中,构成为当苗插植器到达上死点位置,苗收容体到达苗插植器的正上方的苗落下供给位置时,使苗从苗收容体落下而供给到苗插植器,并使苗收容体分别与各行对应,因此,苗收容体的环绕路径上的各行的落下供给位置之间的间隔无法成为等间隔。
为了使第1行和第2行间的第1插植行间间隔、第2行和第3行间的第2插植行间间隔、以及第3行和第4行间的第3插植行间间隔为等间隔,在现有的苗移植机中通过下述方法应对:在直线状部分设定内侧2行的第2落下供给位置和第3落下供给位置,在与直线状部分相连的圆弧状部分设定外侧2行的第1落下供给位置和第4落下供给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考虑到上述的现有的苗移植机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植机,其插植3行以上的移植对象物,能够在直线状部分配置所有的苗落下供给位置,并以期望的插植行间间隔插植苗。
采用下述解决手段解决本发明的上述课题。
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为一种移植机,其具备:插植器(20),其在左右方向排列有3个以上,用于将移植对象物插植于田地;上下移动机构(21),其使所述插植器(20)以预定的动作轨迹上下移动;多个收容体(22),它们收容所述移植对象物;以及移动机构(23),其使以预定的排列间距呈环状配置的所述多个收容体(22)以依次通过所述各插植器(20)的上方的方式环绕移动,所述多个收容体(22)分别被分配给所述多个插植器(20)中的某一个,所述移植机插植3行以上的移植对象物,所述移植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移植机具备移植物落下机构,当所述收容体(22)借助所述移动机构(23)移动到成为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上方位置的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或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时,所述移植物落下机构使所述收容体(22)所收容的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借助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向上移动的所述插植器(20),呈所述环状配置的所述多个收容体(22)被划分成多个区段(25),属于各所述区段(25)的所述收容体(22)的数量与所述插植器(20)的数量相同,属于所述区段(25)的所述收容体(22)被分别分配给彼此不同的所述插植器(20),各所述区段(25)中的被分配给同一所述插植器(20)的各个所述收容体(22)在各所述区段(25)内的次序相同,在俯视观察下,所述多个收容体(22)的所述环状的环绕移动路径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直线状部分(28)、和左右两个将所述两个直线状部分(28)连接起来的圆弧状部分(29),与相邻的各行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左右的间隔为等间隔,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配置在所述环绕移动路径的所述直线状部分(28),在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当所述插植器(20)到达上死点或上死点附近时,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在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在所述插植器(20)朝向上死点向上移动的时刻,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在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在所述插植器(20)经过上死点向下移动的时刻,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从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正上方位置向左右方向偏移,以便在移动到了更靠近上死点的位置的状态下对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进行落下供给,在与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上部设置有移植对象物供给引导件(32a、32d),该移植对象物供给引导件(32a、32d)将被落下供给的所述移植对象物引导至所述插植器(20)的内部。
此外,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为一种移植机,其具备:插植器(20),其在左右方向排列有3个以上,用于将移植对象物插植于田地;上下移动机构(21),其使所述插植器(20)以预定的动作轨迹上下移动;多个收容体(22),它们收容所述移植对象物;以及移动机构(23),其使以预定的排列间距呈环状配置的所述多个收容体(22)以依次通过所述各插植器(20)的上方的方式环绕移动,所述多个收容体(22)分别被分配给所述多个插植器(20)中的某一个,所述移植机插植3行以上的移植对象物,所述移植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移植机具备移植物落下机构,当所述收容体(22)借助所述移动机构(23)移动到成为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上方位置的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或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时,所述移植物落下机构使所述收容体(22)所收容的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借助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向上移动的所述插植器(20),呈所述环状配置的所述多个收容体(22)被划分成多个区段(25),属于各所述区段(25)的所述收容体(22)的数量与所述插植器(20)的数量相同,属于所述区段(25)的所述收容体(22)被分别分配给彼此不同的所述插植器(20),各所述区段(25)中的被分配给同一所述插植器(20)的各个所述收容体(22)在各所述区段(25)内的次序相同,在俯视观察下,所述多个收容体(22)的所述环状的环绕移动路径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直线状部分(28)、和左右两个将所述两个直线状部分(28)连接起来的圆弧状部分(29),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配置在所述环绕移动路径的所述直线状部分(28),在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当所述插植器(20)到达上死点或上死点附近时,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在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在所述插植器(20)朝向上死点向上移动的时刻,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在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在所述插植器(20)经过上死点向下移动的时刻,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与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中的至少一方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能够在左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变更插植行间隔。
此外,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中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中的至少一方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能够变更左右方向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变更插植行间隔。
此外,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中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被配置在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的左右方向的排列中的左右两端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或2涉及的发明,能够将3行以上设定为等间隔,并使直线状部分(28)较长,因此,能够在3行以上使用共同的环绕移动路径且在该环绕移动路径配置多个收容体(22),提高了补给作业性。
并且,由于能够使直线状部分(28)较长,所以能够减小苗供给装置(43)的前后宽度,实现机体的紧凑化。
根据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能够使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处的落下时刻尽量靠近上死点,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落下供给。或者,能够抑制移植对象物供给引导件(32a、32d)造成的移植对象物的左右移动量,能够顺畅地进行落下供给。
根据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变更插植行间间隔。
根据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能够可靠地维持从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向对应的插植器(20b、20c)内的移植对象物的供给。
并且,能够在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或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这样的落下位置,使插植器(20)的左右倾斜角度靠近斜着的落下供给方向,从而能够使落下供给顺畅。
根据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在存在落下供给的不稳定因素的落下位置,落下供给状态的确认变得容易。而且,在构成为能够变更插植行间间隔的情况下,插植行间间隔的变更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苗移植机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苗移植机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苗移植机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苗移植机的容器支承部的放大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容器支承部的底面保持部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图1的苗移植机的摇摆用致动器周围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插植部周围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8中,(a)是刮具的俯视图,(b)是刮具的侧视图,(c)是刮具的后视图。
图9中,(a)是刮具臂的中间部位置的剖视图,(b)是刮具臂的端部位置的剖视图。
图10是插植器的环状轨迹的侧视图。
图11是其它结构例1的刮具的俯视图。
图12中,(a)是枢毂的前支承的放大立体图,(b)是枢毂的后支承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4行结构的情况下的刮具的俯视图。
图14中,(a)是外侧行的刮具的侧视图,(b)是内侧行的刮具的侧视图。
图15是其它结构例2的刮具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后视图。
图16是其它结构例3的刮具的图,(a)是侧视图,(b)是关闭时的剖视图,(c)是打开时的剖视图。
图17中,(a)是其它结构例4的刮具的侧视图,(b)是其它结构例5的刮具的侧视图。
图18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由落下供给机构24执行的苗的供给动作的图,是从上方观察苗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图19中,(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与用号码1区别的苗收容体对应的底盖的俯视图和侧视图,(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与用号码2区别的苗收容体对应的底盖的俯视图和侧视图,(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与用号码3区别的苗收容体对应的底盖的俯视图和侧视图,(d)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与用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对应的底盖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20是从上方观察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苗供给装置中环绕移动的苗收容体的进行支承的支承结构的图。
图21中,(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各落下供给位置和对应的插植器的位置关系的图,(b)是第1苗引导件的左侧视图,(c)是第2苗引导件和第3苗引导件的左侧视图,(d)是第4苗引导件的左侧视图。
图22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从上方观察将苗供给到第3插植器时的苗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图23中,(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覆土轮压轮的刮具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刮具的结构的概略左侧视图。
图24是示出支架的立体图。
图25是易于理解地示出镇压轮支承架和收纳状态的支架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26是从上方观察3行插植的苗移植机的苗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图27中,(a)是插植部周围的分解立体图,(b)是连结部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基于上述技术思想而具体构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配置有操纵手柄2的一侧作为后,将其相反侧、即配置有发动机3的一侧作为前。并且,将从机体后侧朝向机体前侧时的右手侧作为右,将左手侧作为左。
图1中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移植机(苗移植机)的侧视图,图2中示出图1的苗移植机的俯视图,图3中示出图1的苗移植机的主视图。在图3中,省略了操纵手柄2等位于行走车体4后方的部件。
该苗移植机1是主要对洋葱等的苗进行移植的结构,其具备:行走车体4,其使机体能够前进行走;步行操纵用的操纵手柄2,其设置在该行走车体4的后部;苗插植装置5,其将苗插植于田地;以及苗供给装置6,其将苗供给到该苗插植装置5。
在图示例中,行走车体4具备:发动机3;左右一对的驱动车轮即后轮7,该发动机3的动力被传递到该后轮7从而驱动该后轮7旋转;以及左右一对的前轮8,它们滚动自如地支承于该后轮7的前方。
在发动机3的后侧配置有变速箱9,该变速箱9具有箱体部分,该箱体部分从变速箱9的左侧部向发动机3的左侧延伸,并与发动机3的左侧部连结。构成为,发动机3的输出轴进入该箱体部分并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箱9内的传动机构。前后较长的行走用的传动箱10的前部以能够自如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变速箱9的左右两侧部。具体来说,在行走用的传动箱10的前部的机体内侧部设置有车轴箱11,将该车轴箱11设置成能够与该传动箱10一体旋转,该车轴箱11以能够自如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变速箱9的左右两侧部,从而行走用的传动箱10以能够自如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变速箱9的左右两侧部。车轴箱11设置成能够与垄宽对应地左右伸缩调节。而且,在向该行走用的传动箱10的后部侧方突出的车轴12装配有后轮7。从变速箱9向左右两外侧方伸出的车轮驱动轴的末端进入到传动箱10的前部的转动轴心位置,将经由变速箱9内的行走部系统变速传动部的行走用的动力传递至传动箱10内的传动机构。而且,行走用的动力经由传动箱10内的传动机构传动至传动箱10的后端侧的车轴12,从而驱动后轮7旋转。
另外,利用在变速箱9内设置的左右各个侧离合器(未图示),形成能够切断左右各个后轮7的驱动的结构。因此,当使机体回转时,能够利用所述侧离合器使成为回转内侧的左右一方的后轮7成为非驱动状态而顺畅地回转。
在行走用的传动箱10连结有驱动构件,该驱动构件使后轮7以该传动箱10的前部侧为转动支点上下转动,从而使后轮7上下移动。具体来说,在传动箱10的向变速箱9安装的安装部一体地安装有向上方延伸的臂13,该臂13与连结体的左右两侧部连结,该连结体安装于在变速箱9固定的升降用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左右一侧(右侧)通过杆连结,另一侧(左侧)通过摇摆用致动器(actuatorforrolling)110连结,该摇摆用致动器110是能够随着机体的倾斜而进行伸缩动作的左右水平控制用的液压缸。
当升降用液压缸工作而其活塞杆向机体后方突出时,左右的所述臂13向前方转动,传动箱10随之向下方转动,机体上升。反之,当升降用液压缸的活塞杆向机体前方移动而拉入缸内时,左右的所述臂13向前方转动,传动箱10随之向上方转动,机体下降。该升降用液压缸利用传感器14进行工作,该传感器14接触垄面并随着机体和垄面的上下间隔的变动而动作。传感器14的动作是检测垄上表面相对于机体的高度的动作,构成为根据该传感器14的检测动作使升降用液压缸工作,以使机体相对于垄上表面高度成为设定高度。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利用在操纵手柄2附近配置的插植和升降操作器15的人为操作使升降用液压缸工作,以使机体上升或下降。另外,该插植和升降操作器15构成为还能够进行苗插植装置5和苗供给装置6的驱动的接入和切断。
当所述摇摆用致动器110进行伸缩动作时,与该摇摆用致动器110连结的左侧的臂13转动,仅使左侧的后轮7上下移动,从而使机体左右倾斜。该摇摆用致动器110构成为,根据传感器对机体的相对于左右水平的左右倾斜进行检测的检测结果进行工作,以使机体成为左右水平。
所述左右前轮8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轴18,该车轴18固定安装于上下较长的纵框架17的下端部侧方,该纵框架17安装于横框架16的左右两侧部,该横框架16被安装成在发动机3下方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能够绕前后方向的轴心自如转动。因此,左右前轮8绕机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处的前后方向的轴心摇摆自如。纵框架17相对于横框架16的左右两侧部设置成能够上下调节,从而能够调节前轮8的高度。
所述操纵手柄2设置在机体后部,位于比后轮7的车轴12靠机体后侧的位置。具体来说,安装于机体框架19的后端部,该机体框架19的前端部固定于变速箱9。机体框架19在机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向后方延伸,并且从前后中间部向斜后上方延伸。操纵手柄2从机体框架19的后端部向左右并向后方延伸,并且将其各后端部作为操纵手柄2的把手部2a。操纵手柄2的左右的把手部2a设定为适当高度以供作业人员能够轻松地用手握住该把手部2a。另外,在图示例中,把手部2a构成为分为左右把手,但也可以将操纵手柄2的左右的后端部彼此左右连结并将该连结部分作为把手部。
上述行走车体4的着地并驱动旋转的行走驱动部是具备前后车轮的四轮式的行走驱动部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履带式的行走驱动部的结构。
(苗插植装置)
苗插植装置5具备:作为移植器的插植器20,其为末端朝向下方的喙状;上下移动机构21,其使该插植器20在插植器20的下端部比田地面靠上方的位置和插植器20的下端部比田地面靠下方的位置之间上下移动;以及开闭机构,其使插植器20开闭为关闭状态和开放状态,该关闭状态是喙状的插植器20的下端部关闭并从上方接收苗而将苗收容在内侧的状态,该开放状态是插植器20的下端部左右打开而将在内侧收容的苗放出到下方的状态,苗供给装置6具备:多个苗收容体22,它们从上方接收苗并将苗收容在内侧;移动机构23,其使该苗收容体22以通过插植器20的上方的方式环绕移动;以及苗落下供给机构,其在插植器20的上方位置将苗收容体22的底部打开而使在内侧收容的苗落下,从而将苗供给到插植器20。
(插植器)
插植器20装配于上下移动机构21。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具备后部与插植器20连结的上侧和下侧的升降连杆。而且,构成为:利用来自另外设置的驱动机构的动力使上下的升降连杆上下移动,从而左右的插植器20上下移动。当处于该上下移动的上升位置时,插植器20的下端部位于比田地面靠上方的位置,当处于下降位置时,插植器20的下端部位于比田地面靠下方的位置。插植器20的开闭机构构成为:与上下移动机构21的动作联动地,当插植器20到达下降下端位置时将该插植器20的下部侧左右打开而成为朝下方的打开状态,当插植器20到达上升上端位置时,关闭该插植器20的下部侧而成为闭塞状态。
苗供给装置6构成为设置有:多个苗收容体22,它们具有上下开口的筒状体和开闭该筒状体的下侧的开口部的底盖,该多个苗收容体22相互连结成环状;移动机构23,其使该苗收容体22在通过所述插植器20的上方附近的状态下以俯视观察机体时左右较长的长圆形状的环状轨迹左旋环绕移动;以及打开机构,其使所述苗收容体22的底盖在插植器20的上方位置打开。在该苗供给装置6的所述苗收容体22的外周形成圆筒外周部,并且该苗供给装置6设置有多个将两个苗收容体22连结起来的连结体,该连结体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从外侧转动自如地与卡合于该圆筒外周部,该苗供给装置6构成为,将该连结体的卡合部转动自如地卡合于苗收容体22的圆筒外周部,从而成为相邻的苗收容体22以该圆筒外周部为转动轴转动自如地连结的状态地将多个苗收容体22相互连结起来。即,构成为利用苗收容体22和连结体连结成环链状。由此,苗收容体22无论是在直线移动的部分28还是在圆弧状移动的部分29,相邻的苗收容体22间的间隔都不会变,因此,在将苗从苗收容体22供给到插植器20的部位,苗收容体22相对于插植器20不易产生位置偏移,能够恰当地进行苗供给,进行可靠的苗的移植。在设定了苗收容体22的个数和环绕移动的范围的基础上,能够将苗收容体22的上侧开口部尽量形成得宽阔,从而能够实现机体的紧凑化并使向苗收容体22的苗补给作业尽量容易进行。
苗供给装置6的旋转构成为:使相互连结成环链的苗收容体22卡合并绕挂于在左右设置的链轮外周的圆弧状缺口部,驱动该左右的链轮旋转,由此使各苗收容体22环绕移动。
在俯视观察下,苗收容体22所环绕的环绕移动路径为具备直线状部分28和圆弧状部分29的长圆状,并配置在比左右的后轮7靠机体内侧的位置,该直线状部分28沿左右方向延伸,该圆弧状部分29借助链轮从所述直线状部分28向前侧或后侧弯曲成圆弧状。并且,插植器20配置在比后轮7的车轴12的位置靠后侧的位置。
苗收容体22的底盖打开的时刻调节成插植器20上升至苗收容体22的正下方的时刻。此外,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来代替上述结构,当插植器20上升至苗收容体22的正下方时,在插植器20设置的开放动作部件使限制构件进行限制解除动作,该限制构件对位于插植器20的上方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的打开进行限制。
(覆土器)
并且,在苗移植机中,将覆土镇压轮37设置在各插植器20的苗插植部位的后方左右两侧附近位置,该覆土镇压轮37是用于对插植器20所插植的苗进行覆土镇压的覆土器。该覆土镇压轮37是滚动轮,并被安装在覆土器架39的转动末端侧(后侧),该覆土器架39以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转动支点轴38上下自如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部件25,安装部件25固定在机体上。适当弯曲管架而构成所述覆土器架39。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杆40的下端连结于该覆土器架39的后端部。
在苗移植机1中,在4个插植器20的苗插植部位的后方的左右两侧附近位置设置有4组成对的覆土镇压轮37,该一对的覆土镇压轮37对准4个插植器20所插植的苗进行覆土镇压。
并且,第1框架191a在一端侧将在左端的插植器20的后方配置的一对覆土镇压轮37保持成能够自如旋转,第2框架191b在一端侧将在左数第2个插植器20的后方配置的一对覆土镇压轮37保持成能够自如旋转,第3框架191c在一端侧将在右数第2个插植器20的后方配置的一对覆土镇压轮37保持成能够上下摆动,第4框架191d在一端侧将在右端的插植器20的后方配置的一对覆土镇压轮37保持成能够自如旋转,该第1框架191a、第2框架191b、第3框架191c和第4框架191d在各自的另一端被左右方向的转动支点轴38支承成能够转动。另外,第1框架191a、第2框架191b、第3框架191c和第4框架191d分别为覆土器架39。
接下来,对在各覆土镇压轮设置的第1刮具195a、第2刮具195b、第3刮具195c和第4刮具195d进行说明。第1刮具195a、第2刮具195b、第3刮具195c和第4刮具195d用于剥落在各个覆土镇压轮37的两侧面上附着的土,并构成为:它们的第1两端部195a1、第2两端部195b1、第3两端部195c1和第4两端部195d1被分别固定在将各个覆土镇压轮37支承成旋转自如的第1车轴部196a、第2车轴部196b、第3车轴部196c和第4车轴部196d,第1刮具195a、第2刮具195b、第3刮具195c和第4刮具195d的中央部在各个覆土镇压轮37的后端侧迂回,俯视观察呈大致U字形状。
并且,第1刮具195a、第2刮具195b、第3刮具195c和第4刮具195d构成为:由弹性体线形成,因此,土不易附着在刮具本身,并且,还能够防止作业人员的脚碰到各个覆土镇压轮37。
另一方面,构成为在上下弯曲的机体框架19的大致最下部固定安装地设置有支架支承臂74e,利用支架支承臂74e来支承支架77a。关于支架77a,在设置于末端部的成为着地部的着地杆77c焊接固定左右支承杆77d的末端部,将以跨过左右支架支承部77b间的方式设置的左右方向的转动轴77f嵌入在该左右支承杆77d的基部设置的长孔77e中,从而将支架77a设置成能够绕转动轴77f自如转动。而且,在左右支架支承部77b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支承用卡合缺口槽77g,在左右支架支承部77b的后方位置设置收纳用卡合缺口槽77h,在比设置于支架77a上部的所述长孔77e靠末端侧的位置设置有卡合轴77i,该卡合轴77i与该支承用卡合缺口槽77g和收纳用卡合缺口槽77h卡合,在弹簧支承轴77j和卡合轴77i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77k,该弹簧支承轴77j设置在比转动轴77f靠上方的位置,借助该拉伸弹簧77k的拉伸力能够维持卡合轴77i与支承用卡合缺口槽77g卡合的状态以及卡合轴77i与收纳用卡合缺口槽77h卡合的状态。
而且,在卡合轴77i与支承用卡合缺口槽77g卡合的状态下,支架77a的末端朝向机体下方,着地杆77c着地而成为支承机体的作用状态。在该作用状态下,若对插植和升降操作器15进行操作,使升降用液压缸工作,从而使左右的后轮7上升至不着地的位置,则能够容易进行后轮7的轮距调节。并且,即使在将机体载置于卡车的载物台等来移动机体的情况下,若使支架77a成为作用状态,则能够防止升降用液压缸的液压泄露导致的机体的下降,能够稳定地利用支架77a支承机体。另一方面,克服拉伸弹簧77k的拉伸力,握住支架77a进行牵拉使其向后上方转动,直到卡合轴77i从支承用卡合缺口槽77g脱开时放手,这时,卡合轴77i借助拉伸弹簧77k的拉伸力与收纳用卡合缺口槽77h卡合,支架77a成为对地浮起并收纳于机体上方的收纳状态。在该收纳状态下,由于支架77a收纳于机体上方,所以不会妨碍移植作业而能够进行良好的移植作业。这样,通过一次操作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支架77a的作用状态和收纳状态的切换,作业性良好。
而且,在支架77a的收纳状态下,着地杆77c构成为:右端位于左右方向中央的右侧行的覆土器架39(覆土器架39的左侧部分)的下方,左端位于左侧最外行的覆土器架39(覆土器架39的右侧部分)的下方,着地杆77c是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结构。因此,着地杆77c构成为不位于右侧最外行的覆土器架39的下方。另外,示出了将左右外侧行的覆土镇压轮37的位置变更调节到比左右方向中央行的覆土镇压轮37的位置靠前侧的位置的图示例,但通常将所有行的覆土镇压轮37调节成位于相同的前后位置。
根据上述内容,在该移植机中,在左右排列3行以上的多行的用于将移植物插植于田地的插植器20,并且与插植器20对应地分别排列多行镇压器37和覆土器架39,该镇压器37用于镇压由插植器20插植的移植物的周围的土壤,该覆土器架39将镇压器37支承成能够上下自如移动,该移植机设置有能够切换成作用状态和收纳状态的支架77a,在作用状态下,使着地部77c下降着地并对机体进行支承,在收纳状态下,使着地部77c上升而对地浮起,并且,着地部77c为在所述收纳状态下从左右方向中央行的覆土器架39的下方位置到左右一方的最外行的覆土器架39的下方位置的沿左右方向长的结构。
由此,构成为通过将着地部77c至少配置在左右方向中央行的位置,能够由支架77a在机体的重心附近的左右位置可靠地支承机体,并且,在支架77a的收纳状态下着地部77c处于左右一方的最外行的覆土器架39的下方位置,因此,作业人员能够从机体的所述左右一方侧操作着地部77c从而容易地将支架77a切换成作用状态,实现了作业效率的提高。
并且,着地部77c构成为在所述收纳状态下不位于左右另一方的最外行的覆土器架39的下方。由此,着地部77c不会在左右方向过长,因此,能够防止支架77a对机体的支承由于地面的凹凸等反而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在该苗移植机1设置有供作业人员落座的作业人员用座席46,以便使向苗供给装置6补给苗的作业人员能够乘车进行苗补给作业。具体来说,在成为苗供给装置6的前侧的机体左右方向中央位置以朝向后方的方式配置作业人员用座席46。落座于该座席46的作业人员面向苗供给装置6的前侧部以朝后侧的姿势落座,对苗供给装置6的前侧部、特别是苗收容体22的环绕移动路径中的前侧的直线状部分28进行苗补给作业。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中,在垄沟中行走的后轮7的后侧、且在设置于机体后部的操纵手柄2的左右方向外侧形成有作业空间W,该作业空间W能够供作业人员一边站立着向前走一边进行将苗补给到苗供给装置6的后侧部的作业,还能够由站立在该作业空间W的作业人员对苗供给装置6的后侧部进行苗补给作业。另外,设置有座席架47,该座席架47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用于载置支承座席46,座席46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座席架47绕后侧的转动支点轴向后方转动,燃料箱位于座席架47附近的位置,该燃料箱的油箱盖48位于比所述座席架47低的位置。由此,当向燃料箱补给燃料时,使座席46向后方转动,将收容燃料的补给箱等放置在座席架47,从而能够利用手动泵等容易地向燃料箱补给燃料。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苗移植机中,以隔着苗供给装置6的方式,在座席46所处一侧的相反侧、而且是与踏板49相同的左右位置或比踏板49靠机体左右方向的外侧位置,设置落座于座席46的作业人员用的反射镜111。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苗移植机形成紧凑的结构,并且通过座席46侧方的后述踏板49的上方空间在反射镜111中映出机体前方的情况,从而落座于座席46的作业人员能够看到机体前方的情况,能够使作业人员的视野良好。由此,能够省略作业人员回头确认背后的动作,作业效率得以提高。
在作业人员用座席46的后侧和左右两侧设置有踏板49。从机体侧面观察,该踏板49从作业人员用座席46的下方位置延伸设置到前轮8的上方位置即机体前端附近。因此,作业人员能够从机体前方上下该踏板49。后轮7是大径车轮,前轮8是小径车轮,从机体侧面观察,设置成踏板49的前侧部分位于为该小径车轮的前轮8的上方。
在踏板49的机体外侧设置有箱载置台105,该箱载置台105具备向苗插植装置5供给的液剂的箱T。液剂主要是苗插植装置5插植苗时供给的灌水,但包括液体肥料等。可以在左右各载置2个箱T,箱载置台105和后述的容器支承部101被配置成俯视观察是重叠的。俯视观察是重叠的包括局部重叠的情况。
在苗移植机的行走车体4,使座席46和苗供给装置6位于前后位置,在座席46的左右侧方依次设置有踏板49和箱载置台105,该箱载置台105和容器支承部101构成为俯视观察是重叠的,由此,能够装配多个液剂用的箱T并紧凑地构成苗移植机。并且,通过设置从苗供给装置6至行走车体4的前后端部的前后方向的踏板49,使作业人员的乘降性变好。
(容器支承部)
图4中示出苗移植机的容器支承部101的放大的主视图。图4中示出了在行走机体的左侧具备的容器支承部101。
在插植洋葱等叶茎蔬菜类的裸苗的苗移植机中,在插植准备阶段将苗放入收容器等苗收容用的容器C中,将该容器直接装备到苗移植机的容器支承部101,作业人员直接将苗从该容器供给到苗供给装置6。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容器支承部101设置在座席46的外侧方。容器支承部101由保持容器C的侧面的侧面保持部102、和保持容器的底面的底面保持部103构成。侧面保持部102和底面保持部103从正面观察构成为大致垂直。而且,通过将底面保持部103构成为朝向作业人员侧向下倾斜姿态的平板形状,上方开口的长方体状的容器C的开口部成为朝向作业人员侧的倾斜姿态。
由保持容器C的侧面的侧面保持部102、和保持容器C的底面的底面保持部103构成容器支承部101,由此,成为利用平板状的底面保持部103承受容器C的重量的结构,从而容器重量作用在容器C的侧面孔的比例减少。由此,容器C破损的情况减少。并且,由于容器重量所作用的底面保持部103成为容器支承部101的下部,所以能够使容器支承部101成为更坚固的结构。而且,由于容器C以倾斜姿态被保持,所以作业人员很容易将苗取出。
将一根管架弯曲,以形成侧视观察的倒U字型的方式构成侧面保持部102(参照图1)。将由该管架构成的侧面保持部102在中途向作业人员侧弯折,将比弯折的部位靠下的部分作为沿容器C的侧面向上方延伸的外侧部分102a,将比弯折的部位靠上的部分作为从外侧部分102a延伸的侧面孔插入部分102b。在弯折前,外侧部分102a和侧面孔插入部分102b所成的角θ为180度,但通过弯折,侧面孔插入部分102b构成为与外侧部分102a所成的角度θ为钝角。该侧面孔插入部分102b是能够插入到收容器等容器C的为搬运用而设的侧面孔中的形状。
图5示出了容器支承部101的底面保持部103的放大的立体图。底面保持部103为平板状,由上表面平坦的容器底面接触部103a、和与容器C的底面凹部卡合的凸形状部103b构成。另外,所述底面凹部也可以由贯通容器C的底板部的孔构成。利用该凸形状部103b防止容器C向下侧偏移。底面保持部103和侧面保持部102通过在设置于容器底面接触部103a的缺口插入管架并进行焊接而固定。在第1实施方式中,凸形状部103b由螺栓和螺母构成,将螺栓插入至在容器底面接触部103a设置的长孔并用螺母固定。对于容器C,从容器底面接触部103a突出的螺栓螺纹部嵌入到在容器C的底面设置的孔中,从而将容器C固定。该情况下,使凸形状部103b与容器C的底面凹部的形状吻合,能够自如地变更到与底面凹部卡合的位置。
侧面保持部102的侧面孔插入部分102b以与外侧部分102a所成的角度为钝角的方式向容器C侧倾斜,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侧面孔插入部分插入到容器C的侧面上部的孔中,容器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
并且,底面保持部103由具有平坦的上表面的容器底面接触部103a、和与容器C的底面凹部卡合的凸形状部103b构成,由此,容器C在容器支承部101上的固定变得坚固,在苗移植机的移动时等容器C稳定。
而且凸形状部103b的位置可变,由此能够应对不同形态的容器C。
在容器支承部101的下方设置有对容器支承部101的管架进行固定的水平转动条113,该水平回转条113是能够以铅直的上下方向的容器转动轴104为中心转动的结构。容器支承部101在作业人员将苗供给到苗供给装置6的情况下的作业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和将容器C装备到苗移植机的装备位置之间转动。这里,装备位置是指从图2所示的位置以容器转动轴104为中心旋转180度的位置,当使容器支承部101转动到该位置时,作业人员的乘降变得容易。并且,这时容器支承部101的底面保持部103成为朝向机体外侧向下倾斜姿态。
当容器支承部101位于容器C的装备位置时,容器支承部101的底面保持部103为朝向机体外侧向下倾斜姿态,由此,将容器C装配到容器支承部101的作业变得容易,作业效率提高。
(摇摆致动器)
在图6中示出了图1的苗移植机的摇摆致动器110周围的放大俯视图。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苗移植机中,主离合器踏板106在踏板49上以向行走机体的左右一个方向偏置的方式设置,借助该主离合器踏板106,落座于座席的作业人员能够操作进行苗移植机的动力的接入和切断的离合器。这时在踏板49的踏板孔107和主离合器踏板106之间设置有衬垫108,在踩下主离合器踏板106时,该衬垫108缓和主离合器踏板106的上下操作速度。
通过在主离合器踏板106和踏板孔107之间设置缓和该主离合器踏板106的上下操作速度的衬垫108,能够适当地获得主离合器踏板106的操作负荷,能够以适当的速度操作主离合器踏板106。
并且,通过将主离合器踏板106在踏板49上设置成偏向行走机体的左右一个方向,落座于在行走车体中央设置的座席46的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用脚操作主离合器踏板106。
主离合器踏板106在踏板49的下方通过金属线即连接机构109与离合器操作部112连接,离合器操作部112设置在比主离合器踏板106靠行走车体4的中央的位置,因此,连接机构109相对于行走车体4的前后轴斜着配置。使该连接机构109位于摇摆用致动器110的上方。摇摆致动器110配置在行走车体4中央附近,通过这样地配置能够避免连接机构109和摇摆用致动器110的干涉,能够紧凑地构成苗移植机。
作为苗移植机的其它实施方式,发动机3的端部的反冲器箱(收纳反冲器和冷却风扇的箱体)能够使用为穿孔金属等且具有直径2mm左右的孔且开口率为50%左右的部件。由此,能够维持向反冲器箱内的进气性,并且能够防止包括枯苗和苗的表皮的草芥侵入到反冲器箱内,还能够维持预期的发动机3的冷却效果。并且,也可以在反冲器箱的外侧(或上侧)设置过滤器。通过设置比进气缝隙细的过滤器能够防止尘埃的侵入。另外,过滤器以设置成能够装拆为宜。
(刮具)
接下来,对在插植器20附带的刮具121进行说明。
如图7中所示的插植部周围的主要部分侧视图那样,刮具121由对置配置的左右的刮板122、122、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刮具臂123、123、以及纵支承轴124构成,该纵支承轴124对刮具臂123、123的一端(图示例为前端)共同进行轴支承。将该刮具121安装于安装架125,该安装架125经由从插植传动箱9a向下方延伸的撑条125a…沿机体的左右方向延伸,以便能够沿机体的左右方向调节该刮具121的位置、且将该刮具121保持在比覆土器架39高的位置。
详细来说,如图8中的刮具的俯视图(a)、侧视图(b)和后视图(c)所示,构成为:利用弹性板材构成刮板122、122,并设置有左右的刮具臂123、123,该刮具臂123、123将该刮板122、122支承成左右可动,将各个刮具臂123、123的一端轴支承于纵支承轴124并作为连结端,将另一端作为能够开闭的可动端,并且,利用弹簧126连结并施力以使左右之间闭合。并且,在左右的刮具臂123、123,以从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和可动端的位置的下侧向内侧弯曲的方式分别设置有两个支臂123a、123b。
关于左右的刮板122、122的安装,将各自的上半部122a、122a以一部分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可动端突出的方式固定,刮板122、122在中段以沿着各自的两个支臂123a、123b的方式弯曲而形成倾斜部122b、122b,使刮板122、122下部相互接触而连续地形成接触部122c、122c。倾斜部122b、122b向左右之间的中央侧下降倾斜,如图9中的刮具臂123、123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置(a)和可动端位置(b)的剖视图所示,其倾斜角度形成为与距纵支承轴124的距离对应地越是远离纵支承轴124的一侧(后侧)越接近上下铅直方向的急剧倾斜。并且,可动端侧的支臂123b形成为伸出至能够保持刮板122的长的倾斜部122b的长度。
这样,在构成有刮具121的苗移植机1的插植行走中,从机体侧面观察,接收了洋葱等蔬菜苗的喙状的插植器20沿环状的下端轨迹(插植器20的下端的移动轨迹)A升降,同时进行开闭动作,将蔬菜苗插植于田地,这时,由于刮具121以夹着插植器20的方式配置有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左右的刮板122、122,并构成了所述两刮板相互对置且接触的接触部122c、122c,所以在左右的刮板122、122之间插植器20以进入到两接触部122c、122c之间的方式进行下降动作。
其结果是,左右的刮板122、122分别作用于插植器20的对应的侧面而刮削附着泥土,在接下来的上升动作时,插植器20在将接触部122c、122c左右切分开的状态下上升,由此能够将附着泥土和随着插植而新附着的泥土一起刮削掉。该刮削作用涉及上升和下降两个行程,并且,两刮板122、122的作用点在环状轨迹的前后方向范围内总是移动,因此,能够在不引起刮削泥土的再附着的情况下维持刮削作用。
并且,由于设置有分别支承左右的刮板122、122的左右的刮具臂123、123,并且将这些左右的刮具臂构成为在将刮具臂支承成能够活动的基础上向内侧方向对刮具臂施力,所以与插植器20的外形尺寸无关,刮板122、122的接触部122c、122c以恒定的力发挥刮削作用,因此能够可靠地刮削附着泥土。
并且,由于利用共同的纵支承轴124来轴支承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一端,所以即使插植器20和刮具121的左右的位置偏移,在插植器20的两侧刮削力也会平衡地发挥作用,而且,倾斜方向的反力通过接触部122c、122c从其上方的倾斜部122b、122b作用于插植器20,所以能够有效地对带着插植时附着的泥土向上移动的插植器20作用刮削力,并且来自随着距纵支承轴124的轴线的距离增大而角度变陡的倾斜部122b、122b的作用力作用于插植器20,因此利用相对于以环状轨迹升降的插植器20的作用位置的前后移动也能够确保均匀的刮削作用。
在该情况下,显而易见的是使纵支承轴124为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后端位置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因此,刮具121不限于图示例,也可以构成为朝向前后任意方向。
并且,通过设置将纵支承轴124支承成能够在左右方向调节位置的左右方向的安装架125,能够应对插植器20的插植行间间隔调节,该安装架125配置在插植器20的前方,以便不会影响到插植好的苗。而且,通过纵支承轴124的安装长度和安装方向的设定,能够在涉及安装架125的前后的范围内与插植器20的位置对应构成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连结端位置。
并且,如图10的插植器20的环状轨迹A的侧视图所示,刮具121配置在这样的高度位置:刮板122、122达到比处于最上升位置的插植器20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从而将插植器20的升降范围限制在左右的刮板122、122之间,由此,能够防止插植器20脱离到左右的刮板122、122的左右外侧,能够可靠地去除附着泥土。
对于与覆土器37的关联,支承覆土器37的覆土器架39朝向前后方向配置,覆土器架39的一端轴支承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支点轴38,覆土器架39构成为能够在预定的范围转动升降并且支承成能够沿所述转动支点轴38调节位置,将所述刮具臂123、123配置在比该覆土器架39的转动上限高的位置,由此,不会引起刮具121与接近的覆土器架39的干涉,在插植器20向上移动时,能够提高附着在插植器20的泥土的去除作用。
(刮具其它例)
接下来,对其它结构例1的刮具进行说明。
如图11的(a)的刮具121的俯视图所示,刮具121由以下部件构成: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左右的刮板122、122,它们用于从两侧刮削随着插植器20的插植动作而附着的附着泥土;左右的刮具臂123、123及其支承轴124,该刮具臂123、123将所述左右的刮板122、122支承成能够左右进行开闭动作;弹簧126,其对所述左右的刮具臂123、123向闭合侧施力;以及枢毂131,其将刮具121安装于安装架125。在各个枢毂131设置有左右的限制器132、132,该限制器132、132限定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闭合侧的极限位置,在由该限制器132,132限制的闭合侧的极限位置,将左右的刮板122、122的后半侧之间打开,同时将前半侧作为接触部122c、122c使其相互接触。并且,如图11的(b)的刮具121的俯视图所示,枢毂131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安装架125对支承位置进行前后调换。另外,将左右各个刮板122、122固定安装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固定安装部件(安装螺栓)构成为:向左右的刮具臂123、123和左右的刮板122、122的左右外侧突出(为安装螺栓的头部位于左右外侧的结构),并构成为不与插植器20干涉。
对枢毂131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的前支承(a)和后支承(b)的放大立体图所示,在纵支承轴124的附近分别设置左右的限制器132、132,该限制器132、132形成为能够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干涉。
左右的限制器132、132各自的末端相互打开,将各自的内侧缘132a、132a形成在能够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外侧面干涉的范围,并且,将各自的外侧缘132b、132b形成在能够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内侧面干涉的范围。
在前支承的情况下,以相对于安装架125使纵支承轴124在前侧的方式安装枢毂131来支承刮具121,由此,由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闭合动作,左右的限制器132、132各自的内侧缘132a、132a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外侧面干涉。此外,在后支承的情况下,以相对于安装架125使纵支承轴124在后侧的方式安装枢毂131来支承刮具121,由此,由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闭合动作,左右的限制器132、132各自的外侧缘132b、132b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的内侧面干涉。
利用该干涉动作能够限定闭合侧的极限位置,从而能够在左右的刮板122、122之间留出预定的间隙来防止由对插植株的干涉导致的夹起等。
如图13的4行结构的情况下的刮具的俯视图所示、以及图14的外侧行(a)和内侧行(b)的刮具的侧视图所示,借助各自的枢毂131…使内侧行为后支承、外侧行为前支承,来使前后位置错开,由此与插植器20…的位置对应地配置各行的刮具121,所述插植器20…与后述的落下供给时刻的不同是对应的。另外,在安装枢毂131时,形成使该枢毂131的方向前后相反而与外侧行和内侧行的前后位置的错开对应的结构,因此,能够将枢毂兼用于外侧行和内侧行,实现了成本降低。
此外,如图15的其它结构例2的刮具的俯视图(a)、侧视图(b)、后视图(c)所示,构成为将左右的止挡件141、141与左右的刮具臂123、123设置成一体以使左右的刮板122、122不会闭合,由此,防止插植株的夹起,并且,插植器20配置在处于上升端位置时不会碰到左右的刮板122、122的位置。
此外,如图16的(a)的其它结构例3的刮具的侧视图所示,插植器20借助下端侧能够开闭的一对分割体20h、20h而构成为喙状,插植器20构成为从上端侧将移植物收容在其内部,并且通过下端侧的开放能够使移植物落下到田地进行插植,插植器20在内侧利用弹簧153吊挂左右的内刮板152、152并将内刮板152、152设成能够上下移动,该内刮板152、152利用线151等连结部件连接,该线151经由在分割体20h、20h的外侧(最外侧位置或其附近位置)焊接的引导件151a、151a延伸。当插植器20闭合时(b),内刮板152在弹簧153作用下处于上位置,当插植器20打开时(c),分割体20h、20h的外侧的线151同时被拉拽,内刮板152、152向下方移动,由此,使内周面的泥落下并促使移植株落下。
此外,如图17的(a)的其它结构例4的刮具的侧视图所示,借助弹簧154b线154a与插植器20的外表面接触,从而构成环状的落泥线154,将落泥线154与向上方拉升的弹簧155、155连结并通过手动操作下拉落泥线154,由此能够使外周面的泥掉落。并且,利用绳156a和弹簧156b将落泥线154连结于覆土器架39等机体下部部件,由此,能够在插植器20下降并打开、并随后上升时,下拉落泥线154而使外周面的泥自动地落下。
此外,如图17的(b)的其它结构例5的刮具的侧视图所示,借助弹簧钢等将能够弹性变形的环157配置在插植器20的内部,并利用绳156a和弹簧156b将环157连结到镇压轮框架36等机体下部,形成能够下拉环的结构,由此能够使内部的泥自动地落下。
(苗供给装置)
接下来,以苗供给装置6为中心进行说明(参照图1、图2、图18、图19)。即,苗供给装置6具备:多个苗收容体22,它们从上方接收苗并将苗收容在内侧;移动机构23(参照图1),其使苗收容体22以在成为4行用的各个插植器20的第1插植器、第2插植器、第3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的上方通过的方式进行环绕移动;以及苗落下供给机构24(参照图18、图20),其使苗收容体22的底部在第1插植器、第2插植器、第3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的上方位置开放使收容在内侧的苗落下,从而将苗供给到各个插植器20的某一个。另外,对于苗落下供给机构24在后面进一步叙述。
各苗收容体22具有上下开口的筒状体、和开闭该筒状体的下侧的开口部的底盖27(参照图19),各苗收容体22相互连结成环状。
移动机构23在连结起来的各苗收容体22通过各插植器20的上方附近的状态下,以俯视观察机体时左右较长的长圆形状的环状的轨迹,使连结起来的苗收容体22左旋环绕移动(参照图18)。
苗落下供给机构24使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在与该苗收容体22对应的各个插植器20中的某一个的上方位置开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苗收容体22的外周形成圆筒外周部,并且形成有多个将两个苗收容体22连结起来的连结体,在该连结体设置有卡合部(圆孔),该卡合部从外侧旋转自如地连接于该圆筒外周部外侧。而且,构成为,将该连结体的卡合部转动自如地连接于苗收容体22的圆筒外周部,从而成为相邻的苗收容体22以该圆筒外周部为转动轴转动自如地连结的状态地将多个苗收容体22相互连结起来。即,为利用苗收容体22和连结体连结成环链的结构。
由此,苗收容体22无论是在直线移动的直线状部分28还是圆弧状移动的圆弧状部分29,相邻的苗收容体22间的间隔都不会变,因此,在将苗从苗收容体22供给到各插植器20的部位,不易产生苗收容体22相对于各插植器20的位置偏移,能够恰当地进行苗供给,进行可靠的苗的插植。
在设定了苗收容体22的个数和环绕移动的范围的基础上,能够将苗收容体22的上侧开口部尽量形成得宽阔,从而能够实现机体的紧凑化并尽量容易地进行向苗收容体22的苗补给作业。
苗供给装置6的移动机构23构成为:使相互连结成环链的苗收容体22绕挂于在左右设置的链轮的外周的圆弧状缺口部,利用从插植驱动传动箱内传出的动力来驱动该左右的链轮旋转,由此使各苗收容体22环绕移动。
在俯视观察下,苗收容体22所环绕的环绕移动路径为具备直线状部分28和圆弧状部分29的长圆状,该直线状部分28沿左右方向延伸,该圆弧状部分29借助链轮从直线状部分28向前侧或后侧弯曲成圆弧状,苗收容体22所环绕的环绕移动路径配置在比左右的后轮44靠机体内侧的位置。
并且,插植器20配置在比后轮车轴12的位置靠后侧的位置。
苗供给装置6构成为,苗收容体22以与4个插植器20分别配合的方式环绕移动一圈并供给苗。
(供给动作)
接下来,使用图18~图20对由苗落下供给机构24执行的向各插植器20供给苗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8是说明由落下供给机构24执行的苗的供给动作的图,是从上方观察苗供给装置6的示意图。
分别与各插植器20对应地设置对落下供给的苗进行收容的苗收容体22。另外,图18示出从苗收容体22使苗落下而供给到与左数第2行对应的第2插植器时的状态。
图18的各苗收容体22上记载的数字1~4表示落下而供给苗的与各插植器20对应的苗收容体22的区别。
分别在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第3落下供给位置31c和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使苗从苗收容体22落下而供给到各插植器20。
号码1的苗收容体22在环绕路径上最先通过的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使底盖27(参照图19)打开,在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在内侧收容的苗落下而被供给到第1插植器。
号码2的苗收容体22在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不使底盖27,在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使底盖27打开,在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在内侧收容的苗落下而被供给到第2插植器。
号码3的苗收容体22在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和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不使底盖27打开,在第3落下供给位置31c使底盖27打开,在第3落下供给位置31c,在内侧收容的苗落下而被供给到第3插植器。
号码4的苗收容体22在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和第3落下供给位置31c不使底盖27打开,在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使底盖27打开,在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在内侧收容的苗落下而被供给到第4插植器。
另外,配置于机体的内侧的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和第3落下供给位置31c是本发明的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的一个示例,配置于左端的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是本发明的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的一个示例,配置于右端的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是本发明的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的一个示例。
对在与用号码1~4区别的各苗收容体22对应的落下供给位置使苗落下而进行供给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19的(a)~(d)中示出了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部分的结构。图19的(a)~(d)分别示出与图18所示的号码1~4的苗收容体22对应的底盖27部分。图19的(a)~(d)中,分别面向图将上侧记载为苗收容体22的环绕移动路径的内侧方向,在左侧示出俯视图,在右侧示出侧视图。
如图19的(b)~(d)所示,在号码2~4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设置有开闭限制板部,该开闭限制板部向环绕移动路径的内侧或外侧突出。
如图19的(b)所示,在用号码2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设置有第2开闭限制板部54b,该第2开闭限制板部54b朝向环绕移动路径的外侧突出。并且,如图19的(c)所示,在用号码3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设置有第3开闭限制板部54c,该第3开闭限制板部54c朝向环绕移动路径的内侧突出。并且,如图19的(d)所示,在用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设置有第4开闭限制板部54d,该第4开闭限制板部54d朝向环绕移动路径的内侧和外侧两侧突出。另一方面,如图19的(a)所示,在用号码1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没有设置开闭限制板部。
在图20中示出从上方观察对在苗供给装置6中环绕移动的苗收容体22进行支承的支承结构的图。
在各苗收容体22的下方配置有沿着环绕路径的收容体支承轴52,该收容体支承轴52是与底盖27的中央部分接触的结构。
如图20所示,收容体支承轴52在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第3落下供给位置31c和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的部分局部地中断。在收容体支承轴52局部地中断而缺少的部分的一部分,在环绕路径的内侧部分配置有内侧支承轴51,在环绕路径的外侧部分配置有外侧支承轴53。
关于用号码2和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即使在通过环绕路径上的收容体支承轴52缺欠的部分时,第2开闭限制板部54b或第4开闭限制板部54d也会被外侧支承轴53支承,因此,在配置有外侧支承轴53的部分,底盖27关闭着在环绕路径中移动。
同样,关于用号码3和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即使在通过环绕路径上的收容体支承轴52缺少的部分时,第3开闭限制板部54c或第4开闭限制板部54d也会被内侧支承轴51支承,因此,在配置有内侧支承轴51的部分,底盖27关闭着在环绕路径中移动。
根据该结构,各苗收容体22在通过对应的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第3落下供给位置31c或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时使底盖27打开,使得收容的苗落下。
即,在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虽然缺少收容体支承轴52,但配置有内侧支承轴51和外侧支承轴53,因此用号码2~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关闭着通过,只有用号码1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打开,使苗落下。并且,在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由于配置有内侧支承轴51而没有外侧支承轴53,所以用号码3和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关闭着通过,用号码2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打开,使苗落下。并且,在第3落下供给位置31c,由于没有内侧支承轴51,所以用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关闭着通过,用号码3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打开,使苗落下。而且,在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缺少收容体支承轴52,并且内侧支承轴51和外侧支承轴53均未配置,用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也打开,使苗落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在苗收容体22中构成了苗收容单元25,该苗收容单元25由在环绕移动路径中相邻的4个苗收容体22组成,并且该收容单元25中,用号码1~4区别开的单独的苗收容体22各具有一个,形成利用移动机构23使多组(8组)苗收容单元25在同一环绕移动路径中环绕移动的结构,使共计32个苗收容体22环绕移动。而且,将与各插植器20分别对应的4处的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第2落下供给位置31b、第3落下供给位置31c和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设定在苗收容体22的环绕移动路径上的同一直线状部分28。
另外,在上述中,由底盖27、内侧支承轴51、收容体支承轴52、外侧支承轴53、第2开闭限制板部54b、第3开闭限制板部54c和第4开闭限制板部54d构成的苗落下供给机构24是本发明的移植物落下供给机构的一个示例。
并且,苗收容体22是本发明的收容体的一个示例,苗收容单元25是本发明的区段的一例。
接下来,对从本实施方式的苗供给装置6向各插植器20供给苗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21的(a)中示出各落下供给位置31a~31d、和与它们分别对应的插植器20之间的位置关系,图21的(b)中示出第1苗引导件32a的左侧视图,图21的(c)中示出第2苗引导件32b和第3苗引导件32c的左侧视图,图20的(d)中示出第4苗引导件32d的左侧视图。
为了使从苗收容体22落下而供给的苗被可靠地供给,在各插植器20的上部安装有朝向上方的开口侧扩展的形状的苗引导件32a~32d。在图21的(a)中,省略各插植器20的主体部分的图示,而记载了在各插植器20各自的上部安装的第1苗引导件32a、第2苗引导件32b、第3苗引导件32c和第4苗引导件32d的部分。
并且,如图21的(a)~图21的(d)所示,将第1苗引导件32a的上端侧的开口作为第1苗投入口32a1,将第2苗引导件32b的上端侧的开口作为第2苗投入口32b1,将第3苗引导件32c的上端侧的开口作为第3苗投入口32c1,将第4苗引导件32d的上端侧的开口作为第4苗投入口32d1。并且,将第1苗引导件32a的下端侧的开口作为第1苗供给口32a2,将第2苗引导件32b的下端侧的开口作为第2苗供给口32b2,将第3苗引导件32c的下端侧的开口作为第3苗供给口32c2,将第4苗引导件32d的下端侧的开口作为第4苗供给口32d2。
另外,对于各苗引导件的结构在后面进一步叙述。
图18示出使苗从苗收容体22落下而供给到与左数第2行对应的第2插植器时的状态。
这时,上下移动的第2插植器到达上死点附近,与第2插植器同步地上下移动的第1插植器也到达上死点附近。
这时,如图18所示,收容了应向第1插植器供给的苗的用号码1区别的苗收容体22移动到比第1插植器的上方向右侧偏移的位置。因此,这时,即在将苗供给到第2插植器的时刻的同时,即使用号码1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开放,苗也会从第1插植器的第1苗引导件32a落下到向右侧偏离的位置,从而无法将苗供给到第1插植器。
另外,这时,如图18所示,收容了应向第2插植器供给的苗的用号码2区别的苗收容体22位于第2插植器的上方。因此,在该时刻,通过将用号码2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开放,苗落下到第2插植器的第2苗引导件32b的第2苗投入口32b1的位置,进而苗被可靠地从第2苗供给口32b2供给到第2插植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时,为了可靠地使苗落下而供给到第1插植器,而构成为在比苗被供给到第2插植器的时刻早的时刻将苗供给到第1插植器。
即,不是在第1插植器到达上死点附近时使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开放,而是在比到达上死点附近的时刻早的、第1插植器在动作轨迹A上朝向上死点向上移动的时刻,使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开放。
也就是说,在底盖27开放的这个时刻,第1插植器位于动作轨迹A的向上移动区域,且位于动作轨迹A的比上死点向后方侧偏移的位置。因此,为了使苗的落下供给时的第1插植器的前后位置与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的前后位置一致,第1插植器位于以第2插植器和第3插植器为基准向前方侧错开的位置。
另外,具体来说,通过在环绕路径上调节对用序号1区别的苗收容体22进行支承的收容体支承轴52的中断的部分的位置,能够自由地调节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的开放时刻。
根据该结构,当用号码1区别的苗收容体22来到第1插植器的上方时,能够使收容于苗收容体22的苗落下,因此,能够可靠地将苗供给到第1插植器。
并且,在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被开放的时间点,第1插植器的位置比动作轨迹A的上死点向后方侧偏移,对此,通过使第1插植器以第2插植器和第3插植器为基准向前方侧错开,能够可靠地将苗供给到第1插植器。
另一方面,为了可靠地使苗落下而供给到第4插植器,而构成为在比苗被供给到第3插植器的时刻迟的时刻使苗供给到第4插植器。
图22是示出使苗从苗收容体22落下而供给到与左数第3行对应的第3插植器时的状态的、对苗落下供给机构24的苗的供给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是从上方观察苗供给装置6的示意图。
第3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相对于第1插植器和第2插植器以相差180度的相位上下移动,因此,从图18所示的状态起,苗收容体22在环绕路径上移动相当于2个苗收容体22的量时,上下移动的第3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到达上死点附近,成为图22所示的状态。
当从苗收容体22向第3插植器供给苗时,第3插植器到达上死点附近,与第3插植器同步地上下移动的第4插植器也达到上死点附近。
这时,如图22所示,收容了应向第4插植器供给的苗的用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仅移动到比第4插植器的上方向左侧偏移的位置。因此,这时,即在向第3插植器供给苗的时刻的同时,即使用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开放,苗也是从第4插植器的第4苗引导件32d落下到向左侧偏离的位置,无法将苗供给到第4插植器。
另外,这时,如图22所示,收容了应向第3插植器供给的苗的用号码3区别的苗收容体22位于第3插植器的上方。因此,在该时刻,通过将用号码3区别的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开放,苗落下到第3插植器的第3苗引导件32c的第3苗投入口32c1的位置,进而苗被可靠地从第3苗供给口32c2供给到第3插植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时,为了可靠地使苗落下而供给到第4插植器,而构成为在比苗被供给到第3插植器的时刻迟的时刻使苗供给到第4插植器。
即,不是在第4插植器到达上死点附近时使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开放,而是在第4插植器在动作轨迹A上经过上死点开始向下移动的时刻,使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开放。
也就是说,在底盖27被开放的这个时间点,第4插植器位于动作轨迹A的向下移动区域,且位于动作轨迹A的比上死点向后方侧偏移的位置。因此,为了使苗的落下供给时的第4插植器的前后位置与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的前后位置一致,第4插植器位于以第2插植器和第3插植器为基准向前方侧错开的位置。
另外,具体来说,通过在环绕路径上调节对用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进行支承的收容体支承轴52的中断的部分的位置,能够自由地调节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的开放时刻。
根据该结构,当用号码4区别的苗收容体22来到第4插植器的上方时,能够使收容于苗收容体22的苗落下,因此,能够可靠地将苗供给到第4插植器。
并且,在苗收容体22的底盖27被开放的时间点,第4插植器的位置比动作轨迹A的上死点向后方侧偏移,对此,通过使第4插植器以第2插植器和第3插植器为基准向前方侧错开,能够可靠地将苗供给到第4插植器。
并且,根据该结构,能够将4行设定成等间隔,并使直线状部分28较长,因此能够在4行使用共同的环绕移动路径且将多个苗收容体22配置于该环绕移动路径,补给作业性提高。并且,由于能够使直线状部分28较长,所以能够减小苗供给装置6的前后宽度,实现了机体的紧凑化。
并且,在将苗供给到位于比上死点靠下方的位置的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这一点上,将存在落下供给不稳定因素的本发明的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和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配置在左右两端的位置,由此,这些位置处的苗的落下供给状态的确认变得容易。
如图21的(a)所示,安装于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的第1苗引导件32a和第4苗引导件32d形成为上方比安装于第2插植器和第3插植器的第2苗引导件32b和第3苗引导件32c的上方在左右方向扩展得更大的形状。
并且,如图18、图21的(b)~图21的(d)所示,第1苗引导件32a的第1苗投入口32a1的位置在俯视观察下为与第1苗供给口32a2的位置相同的前后位置。并且,第4苗引导件32d的第4苗投入口32d1的位置在俯视观察下为与第4苗供给口32d2的位置相同的前后位置。并且,第2苗引导件32b的第2苗投入口32b1的位置在俯视观察下与第2苗供给口32b2的位置相同。并且,第3苗引导件32c的第3苗投入口32c1的位置在俯视观察下与第3苗供给口32c2的位置相同。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从比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的正上方向左右方向稍偏移的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和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落下来的苗可靠地供给到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
而且,通过使第1苗引导件32a和第4苗引导件32d为上方在左右方向扩宽的宽度大的形状,能够应对苗落下来的位置的左右方向的偏移,因此,能够将使苗从第1落下供给位置31a和第4落下供给位置31d落下的时刻设定为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来到更靠近上死点的位置时的时刻。通过在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来到更靠近上死点的位置的时刻使苗落下进行供给,能够更可靠地将苗供给到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并且,能够抑制由第1苗引导件32a和第4苗引导件32d引起的被供给的苗的左右移动量,能够顺畅地进行苗的落下供给。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能够在左右方向移动位置,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变更插植行间间隔。
即使在沿左右方向移动了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时,也能够利用上述方法调节苗向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的供给落下时刻,从而使苗可靠地落下而供给到第1插植器和第4插植器。
作为其它例子,对3行插植的苗移植机的苗供给装置进行说明,该苗移植机具有三个插植器以各相差120度的相位上下移动的结构,在图示例中,示出了使苗从苗收容体22落下而供给到与正中行对应的插植器20时的状态。
对于与左侧行对应的插植器20,在上下移动的插植器20经过上死点开始下降的时刻使苗从苗收容体22进行供给,对于与右侧行对应的插植器20,在上下移动插植器20到达上死点的稍靠前的、朝向上死点向上移动的时刻使苗从苗收容体22进行供给,由此,能够将苗可靠地落下而供给到各插植器20。
另外,在3行插植的苗移植机中,使苗落下供给到在正中行进行插植的插植器20的位置为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的一例,使苗落下供给到在左侧行进行插植的插植器20的位置为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的一例,使苗落下供给到在右侧行进行插植的插植器20的位置为本发明的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的一例。
(行间间隔调节)
接下来,对插植部的行间间隔调节对应结构进行说明,如图示例的分解立体图27的(a)所示,对于移植器即插植器20的组装点20a,构成为能够左右倾斜调节,并且在支承左右的覆土镇压轮37的并列框架结构的覆土器架39和杆40之间夹设有由支承部41a和长孔部件41b组成的连结部41。另外,构成为利用杆40引导覆土器架39的上下移动,防止覆土器架39的后端部的左右位置偏移。
如图示例的放大立体图27的(b)所示,支承部41a具备螺栓42a、左右方向的滑动引导件42b和销连结部42c,支承部41a通过销连结于杆40的下端,长孔部件41b具备左右方向的长孔43a并一体固定于覆土器架39的后端的左右连结部39a,使滑动引导件42b沿着长孔部件41b的边缘并使螺栓42a穿过长孔43a进行紧固,由此,将覆土器架39被杆40悬吊支承成能够调节左右位置,并且能够对插植器20和左右的覆土镇压轮37进行左右位置调节而使得行间对齐。

Claims (4)

1.一种移植机,其具备:插植器(20),其在左右方向排列有3个以上,用于将移植对象物插植于田地;上下移动机构(21),其使所述插植器(20)以预定的动作轨迹上下移动;多个收容体(22),它们收容所述移植对象物;以及移动机构(23),其使以预定的排列间距呈环状配置的所述多个收容体(22)以依次通过所述各插植器(20)的上方的方式环绕移动,所述多个收容体(22)分别被分配给所述多个插植器(20)中的某一个,所述移植机插植3行以上的移植对象物,
所述移植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移植机具备移植物落下机构,当所述收容体(22)借助所述移动机构(23)移动到成为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上方位置的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或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时,所述移植物落下机构使所述收容体(22)所收容的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借助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向上移动的所述插植器(20),
呈所述环状配置的所述多个收容体(22)被划分成多个区段(25),属于各所述区段(25)的所述收容体(22)的数量与所述插植器(20)的数量相同,属于所述区段(25)的所述收容体(22)被分别分配给彼此不同的所述插植器(20),各所述区段(25)中的被分配给同一所述插植器(20)的各个所述收容体(22)在各所述区段(25)内的次序相同,
在俯视观察下,所述多个收容体(22)的所述环状的环绕移动路径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直线状部分(28)、和左右两个将所述两个直线状部分(28)连接起来的圆弧状部分(29),
与相邻的各行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左右的间隔为等间隔,
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配置在所述环绕移动路径的所述直线状部分(28),
在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当所述插植器(20)到达上死点或上死点附近时,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
在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在所述插植器(20)朝向上死点向上移动的时刻,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
在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在所述插植器(20)经过上死点向下移动的时刻,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
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从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正上方位置向左右方向偏移,以便在移动到了更靠近上死点的位置的状态下对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进行落下供给,
在与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上部设置有移植对象物供给引导件(32a、32d),该移植对象物供给引导件(32a、32d)将被落下供给的所述移植对象物引导至所述插植器(20)的内部。
2.一种移植机,其具备:插植器(20),其在左右方向排列有3个以上,用于将移植对象物插植于田地;上下移动机构(21),其使所述插植器(20)以预定的动作轨迹上下移动;多个收容体(22),它们收容所述移植对象物;以及移动机构(23),其使以预定的排列间距呈环状配置的所述多个收容体(22)以依次通过所述各插植器(20)的上方的方式环绕移动,所述多个收容体(22)分别被分配给所述多个插植器(20)中的某一个,所述移植机插植3行以上的移植对象物,
所述移植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移植机具备移植物落下机构,当所述收容体(22)借助所述移动机构(23)移动到成为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的上方位置的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或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时,所述移植物落下机构使所述收容体(22)所收容的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借助所述上下移动机构(21)向上移动的所述插植器(20),
呈所述环状配置的所述多个收容体(22)被划分成多个区段(25),属于各所述区段(25)的所述收容体(22)的数量与所述插植器(20)的数量相同,属于所述区段(25)的所述收容体(22)被分别分配给彼此不同的所述插植器(20),各所述区段(25)中的被分配给同一所述插植器(20)的各个所述收容体(22)在各所述区段(25)内的次序相同,
在俯视观察下,所述多个收容体(22)的所述环状的环绕移动路径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直线状部分(28)、和左右两个将所述两个直线状部分(28)连接起来的圆弧状部分(29),
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配置在所述环绕移动路径的所述直线状部分(28),
在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当所述插植器(20)到达上死点或上死点附近时,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
在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在所述插植器(20)朝向上死点向上移动的时刻,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
在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在所述插植器(20)经过上死点向下移动的时刻,使所述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所述插植器(20),
与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中的至少一方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能够在左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变更插植行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中的至少一方对应的所述插植器(20)能够变更左右方向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变更插植行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被配置在所述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31b、31c)、所述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a)和所述下移动落下供给位置(31d)的左右方向的排列中的左右两端的位置。
CN201310566426.9A 2012-11-14 2013-11-14 移植机 Active CN1037979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0265 2012-11-14
JP2012250265A JP6108205B2 (ja) 2012-11-14 2012-11-14 苗移植機
JP2012-251002 2012-11-15
JP2012251002A JP5652459B2 (ja) 2012-11-15 2012-11-15 移植機
JP2013017289A JP2014147316A (ja) 2013-01-31 2013-01-31 移植機
JP2013-017289 2013-01-31
JP2013-031141 2013-02-20
JP2013031141A JP5652677B2 (ja) 2013-02-20 2013-02-20 移植機
JP2013-039298 2013-02-28
JP2013039298A JP5678973B2 (ja) 2013-02-28 2013-02-28 移植機
JP2013186658A JP5679379B1 (ja) 2013-09-09 2013-09-09 移植機
JP2013-186658 2013-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7943A CN103797943A (zh) 2014-05-21
CN103797943B true CN103797943B (zh) 2016-02-10

Family

ID=5069572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6426.9A Active CN103797943B (zh) 2012-11-14 2013-11-14 移植机
CN201310566168.4A Active CN103797942B (zh) 2012-11-14 2013-11-14 移植机
CN201310566498.3A Active CN103797944B (zh) 2012-11-14 2013-11-14 移植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6168.4A Active CN103797942B (zh) 2012-11-14 2013-11-14 移植机
CN201310566498.3A Active CN103797944B (zh) 2012-11-14 2013-11-14 移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37979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9252B (zh) * 2014-11-17 2016-06-08 杨义华 插葱机
CN105103746B (zh) * 2015-09-02 2017-05-10 张培坤 一种移栽机布苗方法及其装置
CN106550636B (zh) * 2015-09-29 2020-10-13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移植机
CN107711010B (zh) * 2017-10-14 2019-12-31 潘颍芳 小辣椒双行移栽机
CN112385378B (zh) * 2020-11-18 2022-08-09 泉州市同益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小苗移栽机
CN113615363B (zh) * 2021-09-14 2023-01-24 缙云县农业农村局 一种农业种植分苗用均匀播撒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2132A (zh) * 2004-12-24 2006-06-28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植苗机
CN101228819A (zh) * 2007-01-22 2008-07-3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多行播种植苗机
CN102630415A (zh) * 2011-02-09 2012-08-1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栽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1792B2 (ja) * 1992-10-27 2002-08-05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野菜移植機
JP2002125421A (ja) * 2000-10-31 2002-05-08 Kubota Corp 移植機
JP2002125420A (ja) * 2000-10-31 2002-05-08 Kubota Corp 移植機の苗移植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3199408A (ja) * 2002-01-08 2003-07-15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JP2004261089A (ja) * 2003-02-28 2004-09-24 Iseki & Co Ltd 乗用型苗植機
JP4353885B2 (ja) * 2004-11-24 2009-10-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移植機
JP2006320212A (ja) * 2005-05-17 2006-11-30 Iseki & Co Ltd 苗植付機
JP5034415B2 (ja) * 2006-09-29 2012-09-26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植機
JP5359124B2 (ja) * 2008-08-28 2013-12-04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植機
JP2012070691A (ja) * 2010-09-29 2012-04-12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JP5024442B2 (ja) * 2010-10-22 2012-09-12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移植機
JP5024472B2 (ja) * 2011-05-30 2012-09-12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移植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2132A (zh) * 2004-12-24 2006-06-28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植苗机
CN101228819A (zh) * 2007-01-22 2008-07-3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多行播种植苗机
CN102630415A (zh) * 2011-02-09 2012-08-1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栽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7942A (zh) 2014-05-21
CN103797943A (zh) 2014-05-21
CN103797944B (zh) 2016-08-17
CN103797942B (zh) 2016-02-10
CN103797944A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7943B (zh) 移植机
CN202168335U (zh) 移植机
CN103988622B (zh) 苗移植机
EP2984921B1 (en) Pick-up header without external frame
EA200400051A1 (ru) Многосекционный хедер с гибким режущ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уборк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культур
CN202183961U (zh) 移植机
JP2015139438A (ja) 移植機
JP5678973B2 (ja) 移植機
CN103355058A (zh) 荚豆收割机
CN201976462U (zh) 拨禾轮的弹齿安装结构
EP2277376A1 (en) Sprayer for targeted application of phyto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in permanent crops
CN100355329C (zh) 苗移植机
JP5561394B2 (ja) 苗植機
JP5034415B2 (ja) 苗植機
KR101835947B1 (ko) 이앙기
JP2012024106A (ja) 苗植機
CN203261775U (zh) 弹齿安装结构
CN101341820B (zh) 联合收割机
CN206674528U (zh) 玉米收割机
JP5652677B2 (ja) 移植機
CN1943304B (zh) 收割机
JP2013048570A (ja) 移植機
JP4998612B2 (ja) 苗移植機
JP5679379B1 (ja) 移植機
CN218868669U (zh) 一种插秧机双浮板感知控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