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3304B - 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3304B
CN1943304B CN2006101446034A CN200610144603A CN1943304B CN 1943304 B CN1943304 B CN 1943304B CN 2006101446034 A CN2006101446034 A CN 2006101446034A CN 200610144603 A CN200610144603 A CN 200610144603A CN 1943304 B CN1943304 B CN 1943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aping part
spring
framework
balanc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46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3304A (zh
Inventor
西田和彦
高原一浩
土井久
松林智也
河濑宗之
寺尾外和
迁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162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5037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636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5188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43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3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3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3304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Outside Dividers And 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收割机包括:收割部(10),升降自如地连接在行进机体上;液压缸(8),随着压力油的供给使上述收割部(10)克服重量而上升,并且随着压力油的排出而容许上述收割部(10)下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行进机体和上述收割部(10)之间加装有平衡弹簧(83),该平衡弹簧(83)在上述收割部(10)的升降范围中的设定基准下方的收割作业范围内弹性支持上述收割部(10),使上述收割部(10)的接地压力减小,并且在上述设定基准上方的非收割作业范围内解除上述弹性支持。

Description

收割机
本申请为在先申请(申请日:2003年12月29日,申请号:200310124232.X,发明名称:收割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拜因等的收割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收割部和液压缸的收割机,所述收割部升降自如地连接在行进机体上,所述液压缸随着压力油的供给使上述收割部克服重量而上升,并且随着压力油的排出而容许上述收割部下降。
背景技术
收割机中设有对收割部的对地高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如果由该对地高度检测装置所得的检测高度是设定高度以下,则对收割部进行控制、使它相对于行进机体而自动地上升。还根据对地检测装置所得的检测结果对收割部进行控制、使它相对于行进机体而自动地升降,以使收割部的对地高度处在设定范围内。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因而行进机体即使处在前后倾斜的场合下,也能避免收割部的分草工具插入到地面里,而且能在将收割装置确定的收割高度维持在设定高度的同时进行作业。
作为以前的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有如日本国实公昭60-5778号公报所示的装置(特别参照该报告的第2页和图2~图3)。这种现有技术中的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的结构是:设有能相对于分草构架上下自由摆动的接地传感器和根据该接地传感器的摆动角检测收割部的对地高度的检测部;由接地传感器检测收割部的对地高度。其中,铁锹状的对地接触构件(相当于接地传感器)是相对于分草支持杆(相当于分草构架)、能围绕着横轴轴心而上下自由摆动地安装的。而且设有两种开关,分别检测对地接触构件朝下方或朝上方进行一定以上的摆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收割机在收割时一边以设定的收割高度进行收割一边以稳定的状态进行移动行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收割机的特征结构是:收割机包括:收割部,升降自如地连接在行进机体上;液压缸,随着压力油的供给使上述收割部克服重量而上升,并且随着压力油的排出而容许上述收割部下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行进机体和上述收割部之间加装有平衡弹簧,该平衡弹簧在上述收割部的升降范围中的设定基准下方的收割作业范围内弹性支持上述收割部,使上述收割部的接地压力减小,并且在上述设定基准上方的非收割作业范围内解除上述弹性支持。
如果这样地构成,当使收割部位于升降范围中设定基准下方的范围内进行收割作业时,是以经由平衡弹簧弹性支持收割部的状态接地。而且,通过使收割部随着凹凸自动地升降,能够将收割高度保持为设定值。另一方面,在使收割部位于上述上方的范围时,通过解除平衡弹簧相对于收割部的作用而固定保持收割部,即使是使收割部位于上方的范围进行不平整土地等上的行进,也能够防止收割部相对于行进机体的上下移动。
因此,在收割时,一边以设定的收割高度进行收割,一边以稳定的状态进行移动行进。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在上述收割部上设置接地铁锹。
这样一来,通过以接地铁锹的接地反作用力使收割部随着凹凸而自动升降,能够将收割高度保持为设定值。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是上述平衡弹簧的动作位置设定在上述液压缸的动作位置附近。
附图说明
图1是康拜因收割机前部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收割部的主构架和对地高度检测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卷绕弹簧的弹力作用的说明图。
图6是齿轮联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7是支持体的一部分剖面状态下的的正视图。
图8(a)是卡合部的正面图、图8(b)是接地传感器的接地作用部的剖面图。
图9是方框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收割部的侧视图。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齿轮机构的纵剖正视图。
图12是图11的齿轮外壳的止挡配设部的剖面图。
图13是第4实施方式的收割部的主要部分正视图。
图14是第4实施方式的收割部的主要部分的切口侧视图。
图15是使第4实施方式的收割部位于下方的范围时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面图。
图16是使第4实施方式的收割部位于上方的范围时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同时根据作为收割机的一个例子的康拜因收割机,对本发明收割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康拜因收割机由在通过履带式行进装置1进行自动行进的自动行进机体上搭载装有驾驶座位2的搭乘式驾驶部以及具有位于驾驶座位2的下方的发动机(图中没有表示)的原动部而构成。在位于机体构架3前部的支持部4上、能围绕着横向的轴心而自由回转地连接着收割部10的前处理部构架11的基端部。在机体构架3的后端侧、设置着脱粒装置5和用于储存脱粒后的稻子·麦子等谷粒的谷粒槽缸6。
在上述前处理部构架11上连接着液压式的起重油缸(相当于油压缸)8的活塞杆。借助伸缩操作该起重油缸8而使前处理部构架11沿着上下方向进行摆动,由此在该收割部10下降到接近地面上的作业位置和使收割部10从地面向上提高的上升非作业位置之间、使收割部10进行升降动作。具体地说,该起重油缸8的结构为:随着压力油的供给使收割部10克服重量而上升,随着压力油的排放而容许收割部10下降。
在使收割部10处于下降作业位置的状态下、使自动行进机体行进时,收割部10由沿着机体横向排列的多个分草构件12对作为收割对象的多个培植条等装定的茎杆进行分草之后、将其导引到沿着机体横向排列的多个提起装置13中的对应部分,由各个提起装置13的上升移动提起爪(图中没有表示)进行提起处理、而且由理发推子式的收割装置14收割;由作用于根株侧的夹持输送装置和作用于穗梢侧的卡止输送装置构成的输送装置17将收割的谷物茎杆输送到机体后方侧;脱粒装置5是由脱粒进料链5a将输送装置17输出的收割了的谷物茎杆朝机体后方输送,同时将穗梢侧供给操作室(图中没有表示)而进行脱粒处理;谷粒槽缸6将脱粒装置5输出的脱粒了的谷物颗粒回收并加以储存。
下面,对收割部1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收割部10的结构如图1、图2等所示地构成。
即、上述前处理部构架11由主构架11a和机体横向的传动架15等构成,上述主构架11由基端侧能自由回转地连接在机体构架3的上述支持部4上的机体前后向的传动架构成;而上述机体横向的传动架15是中间部与上述主构架11a前端部相连接。从设有上述横向的传动架15的支持构件15a的机体横向上的多个部位、向机体前方伸出分草构架16,由相互邻接的一对分草构架16形成谷物茎杆提起通路18,在各个分草构架16的前端部固定着上述分草构件12,在各个谷物茎杆提起通路18的横向侧配置着上述提起装置13,沿上述多个分草构架16的基端部安装着上述收割装置14。
如图2等所示,在收割部10的上述多个分草构件12中、位于机体横向最外侧的分草构件12的稍稍后侧上设有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它是利用接地传感器21检测收割部10的对地高度;如图9所示,在与上述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的检测部22相连接的控制机构30上、连接着上述起重油缸8的控制阀31的电磁操作部和设置在驾驶部上的收割高度设定机构32。
收割高度设定机构32是由能够人为地自由操作的电位计构成,能自由变更地设定由收割高度控制应该保持的收割装置14的收割高度,将该设定的收割高度形成电气信号之后、输出到控制机构30。
上述控制机构30是用微型计算器构成,根据由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作出的检测信息、以及由收割高度设定机构32作出的设定信息而自动地操作起重油缸8来进行收割高度控制。即、当由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作出的检测高度偏离由收割高度设定机构32作出的设定高度时,将应该操作起重油缸8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阀31,由此将起重油缸8向收割部10的上升侧或下降侧操作,从而使收割部10上升或下降,由此,当收割部10上升或下降、而且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检测到收割部10处于与收割高度设定机构32所设定的收割高度相对应的对地高度的状态时,就把应该使起重油缸8停止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阀31,由此进行使起重油缸8停止的操作,从而停止收割部10的上升或下降。
由此,在进行收割作业时,将控制机构30进行的收割高度控制转换成ON状态。随即、自动地进行使收割部10升降操作的收割高度控制,以便使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所得的检测高度成为由收割高度设定机构32确定的设定收割高度,这时、即使自动行进的机体因行进地面的凹凸或倾斜而向前后方向倾斜,也能将收割装置14的对地高度保持成设定高度或接近于设定高度,能在切割谷物茎杆的高度是在设定收割高度或接近于设定收割高度的状态下进行作业。
图9所示的升降杆34能人为操作地设置在驾驶部上,当操作该升降杆34时,就把使收割部10上升或下降的指令输出到控制机构30,由此进行使收割部10上升或下降的操作。即、升降杆34是以人工方式、对收割部10进行升降操作的。在操作上述升降杆34而输入上升或下降指令的场合下,控制机构30是用于比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确定的检测结果优先地对控制阀31进行转换操作,将起重油缸8操作到收割部10的上升侧或下降侧。
如图2、图3等所示,上述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的结构是设有支持体25、上述接地传感器21和上述检测部22;上述支持体25在上述多个分草构件12中、位于与运转部所处侧相反的机体横向最外侧的分草构件12的后侧、安装在用于支持该分草构件12的上述分草构架16的前端附近;上述接地传感器21基端侧连接在上述支持体25下部的横侧面周围;上述检测部22安装在上述支持体25上部的横侧面周围。
如图3、图4所示,支持体25是由安装构件50和齿轮箱40构成,上述安装构件50是前后侧附设有销形安装部51、52的板金加工制成的,上述齿轮箱40一个侧面的周围由螺钉紧固地连接在上述安装构件50的上述两个销形安装部51、52之间;而且,支持体25是借助将弯曲的圆形棒材与构成分草构架16的基端侧部分16a的圆形管件前端部相连接、而由上述两个安装部51、52与设置在分草构架16弯曲部16b连接。即、在安装设置有筒体的弯曲部16b前端侧的机体上下方向部分的下部的前支持部16c的安装孔上、能自由转动地装着上述前侧的安装部51,在将托架安装设置于弯曲部16b前端侧的机体上下方向部分的下部的后支持部16d的安装孔上、能自由转动地装着上述后侧的安装部52,由此使支持体25与弯曲部16b相连接。这样,支持体25就能围绕着位于两个安装部51、52的轴心上的机体前后方向的轴心Y而相对于分草构架16进行转动,分草构架16的上述弯曲部16b就使支持体25迂回到机体上方侧。
接地传感器21由弯曲成形的带状弹簧构成,其弯曲成前端侧设有安装片部21c、中间部设有比前端部21b和后端侧更向机体下方突出的接地作用部21a,还借助使安装片部21c能与支持体25的上述齿轮箱40的输入轴41成一体自由转动地连接,使其支持在支持体25上。由此,接地传感器21就能围绕着与上述输入轴41的支持体25的上述转动轴心Y相互垂直的轴心X、相对于支持体25而进行摆动,而且与支持体25一起围绕着上述轴心Y、相对于分草构架16,朝着如图5(b)所示的正回转方向A、或朝着如5(c)所示的反回转方向B而转动。
如图3、图5所示,在分草构架16的弯曲部16b上设有弹簧制动部16e,它是以进入螺旋弹簧(施力机构的一个例子)60的两端部61、62的相互间的方式配置,而该螺旋弹簧60的螺旋部是外嵌在上述前侧的安装销51上的;在比上述弹簧制动部16e更靠近螺旋弹簧60的螺旋部侧的位置上,处于上述两个弹簧端部61、62相互间地配置的弹簧操作销53固定地设置在支持体25的上述安装构件50上;支持体25由上述螺旋弹簧60的作用而如下转动受力。即、在将支持体25围绕着相对于分草构架16的转动轴心Y的转动位置中、如图5(a)所示、接地传感器21的相对于支持体25的摆动轴心X成为机体横向、使接地传感器21相对于分草构架16、围绕着轴心X进行上下摆动所形成的转动位置作为基准转动位置N;即使从该基准转动位置N将支持体25向正回转方向A或反回转方向B中的任意一个回转方向进行转动操作,在该转动操作力被解除时、都以自动地转动回归到基准转动位置的方式转动受力。
即,如图5(b)所示,当将支持体25从基准转动位置N向正回转方向A转动操作时,螺旋弹簧60的一方的第1弹簧端部61与弹簧制动部16e对接而被支持,与此同时、另一方的第2弹簧端部62由弹簧操作销53的作用而向正回转方向A进行推压操作,由此使螺旋弹簧60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弹力作用,以便使支持体25回归到基准转动位置N。如图5(c)所示,当将支持体25从基准转动位置N向反回转方向B进行转动操作时,螺旋弹簧60的第2弹簧端部62与弹簧制动部16e对接而被支持,与此同时、第1弹簧端部61由弹簧操作销53的作用而向反回转方向B进行推压操作,由此使螺旋弹簧60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弹力作用,以便使支持体25回归到基准转动位置N。
如图7等所示,检测部22是由回转式电位计构成,即、本体固定在上述齿轮箱40的侧面一边,输入轴22a能与上述齿轮箱40的如图6所示的输出轴45成一体自由转动地相连接。
如图6所示,在齿轮箱40的内部设置着齿轮联动机构44,它是由安装部42a外嵌在齿轮箱40的上述输入轴41上、而且由输入轴41的非圆形形状而能成一体自由转动地卡合的扇形齿轮42,以及在与该扇形齿轮42相啮合的状态外嵌在上述输出轴45上、而且由输出轴45的非圆形形状而能成一体自由转动地卡合的圆形齿轮43构成。该齿轮联动机构44由于使输入轴41与输出轴45联动,而且由于扇形齿轮42的节圆直径比圆形齿轮43的节圆直径大,因而以使输入轴41的回转加速并传递到检测部22的输入轴22a的方式使齿轮箱40的输入轴41与检测部22的输入轴22a联动。上述输入轴41是作为使支持体25的接地传感器21能上下自由摆动地支持的回转支轴。
上述齿轮箱40的内部设有传感器弹簧46,它是由螺旋部外嵌在上述输入轴41上的螺旋弹簧构成的;由该传感器弹簧46的弹性使扇形齿轮42转动,由此使接地传感器21向下降侧摆动地对其施力,从而使接地传感器21的接地作用部21a可靠地产生接地作用。
由此,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就如下地进行动作。
即、通常、由于螺旋弹簧60的作用,在使支持体25处在上述基准转动位置N的状态下,使接地传感器21围绕着轴心X、相对于分草构架16进行上下摆动;当收割部10的对地高度发生变化而使分草构架16的对地高度发生变化时,由于作用于接地传感器的接地作用部21a上的接地反作用力、接地传感器21的弹性复原力或上述传感器弹簧46形成的下降力的作用,使接地传感器21围绕着轴心X、相对于分草构架16而进行上升摆动或下降摆动。于是接地传感器21的回转由齿轮联动机构44增速并传递到检测部22的输入轴22a、使检测部22动作。这样,由检测部22根据接地传感器21的相对于支持体25的摆动角度检测收割部10的对地高度,根据该检测结果、检测收割装置14的对地高度并将该检测结果作成电气信号而输入到控制机构30。
在对自动行进机体进行转向操作、使收割部10进行横向偏转时,接地传感器21在地面上横向滑移,这时,接地传感器21钩在土块上时,则由此会有移动阻力作用于接地传感器21上,因而接地传感器21与支持体25一起围绕着轴心Y、克服螺旋弹簧60的作用而进行滚动,同时检测部22也进行滚动,就不会有比螺旋弹簧60的弹力确定的强度更强的不合适的弯曲力等操作力作用在接地传感器21或输入轴41或检测部22上。
如图2等所示,在分草构架16的上述基端侧部分16a上、安装着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圆形棒材、设置着相对于接地传感器21的卡合部65。如图8(a)所示,在该卡合部65中能自由滑动地插入卡止部21d,该卡合部21d是设置在接地传感器21的后端侧、使它的横向幅度W1比图8(b)所示的接地作用部21a的横向幅度W2还狭窄,卡合部65作成如下所述的结构:即使接地传感器21的游动端要相对于分草构架16而横向偏离,也能由机体上下方向的左右一对纵向边部65a与卡止部21d进行卡合作用,这是因为纵向边部65a彼此之间的间隔比卡止部21d的横向幅度W1大,而将该横向偏离限制成传感器游动端不能进行偏离移动行程以上的偏离移动。而由于卡合部65的纵向边部65a彼此之间的间隔比卡止部21d的横向幅度W1大、卡止部21d能相对于卡合部65进行转动,因而容许接地传感器21围绕着轴心Y而相对于分草构架16进行转动。
即、在转动操作力作用于接地传感器21上时,由卡止部21d的横向幅度W1和纵向边部的间隔之差,卡合部65容许接地传感器21围绕着轴心Y而进行滚动,与此同时、接地传感器21的游动端相对于分草构架16进行较大位置偏离,在接地传感器21上发生扭转,由此,能防止不合适的弯曲力等作用到接地传感器21和输入轴41等上。
(第2实施方式)
图10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康拜因收割机的收割部10。在该收割部10中、除了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的设置部位和设置个数以外,其余的结构都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康拜应收割机同样的,下面,只说明不同点。
即、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是设置在机体横向上排列的多个分草构架16中,比位于机体横向的两个最外侧的分草构架16还靠机体内侧的多个分草构架16的前端部上。
这样,如果设置多个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即使发生接地传感器21临时陷入到沟槽中并引起一部分检测装置20动作不良的状况,还是可以用其他检测装置20继续进行收割部升降控制。
(第3实施方式)
图11、图12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康拜因收割机中的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的主要部分。其中,上述齿轮箱40的支持着上述输入轴41的一端侧的轴承部40a上安装着制动螺栓(止挡的一个例子)55。该制动螺栓55在齿轮箱40的内部相对于输入轴41的端部所设置平坦部41a起卡挡作用。由此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可将接地传感器21的下降界限界自由调节地设定成检测部22就要到达操作界限时,接地传感器21成为下降界限。
也就是说、即使在接地传感器21仍然接地的状态下,使自动行进的机体向后退、使下降摆动的操作力继续作用在接地传感器21上,随着接地传感器21下降摆动,使止挡螺栓55的前端部55a与输入轴41对接,以阻止接地传感器21继续进行下降摆动、就能防止界限以上的操作力作用到检测部22上。
(第4实施方式)
图13~图16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康拜因收割机的收割部10。该实施方式中、中央的分草构架16上安装着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结构的接地传感器21、由此进行收割部10的对地高度检测,另一方面,在分别位于左右两端的2个分草构架16上设置着接地铁锹82。而且,在设置着接地铁锹82的分草构架16上设有平衡弹簧83,它弹性地支持收割部10的前处理部构架11,以便减少上述接地铁锹82的接地压力。该前处理部构架11能围绕着第1左右方向的轴心p1而上下摆动。由起重油缸8的伸缩使臂构件77围绕着第2左右方向的轴心p2的摆动,由此进行上述前处理部构架11的上下摆动。
如图15、图16详细地表示,上述平衡弹簧83作成能相对于安装在机体构架3和臂构件77之间的弹簧座84、随着收割部10的升降而位移。在收割部10的升降范围中的处于设定高度下方的范围D、平衡弹簧83借助对弹簧座84的作用而弹性地支持收割部10。另一方面,由于在处于设定高度上方的范围U、平衡弹簧83对弹簧座84不作用,因而平衡弹簧83对收割部10不进行弹性支持,弹性支持被解除。即、将上方的范围U设定成平衡弹簧83对收割部10不弹性支持的不感应带。
如果在收割部10的整个升降范围中、平衡弹簧83都对收割部10起作用的场合下,在使收割部10上升而在未经整理过的地上移动行进时,由于收割部10相对于机体频繁地上下动作,因而会使机体的前后平衡变差。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上方的范围U中,解除了平衡弹簧83对收割部10的作用,使收割部10固定地支持,因而就能防止这样频繁的上下动作,使移动行进稳定。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无论行进机体是否前后倾斜,均可根据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所作出的检测结果,自动地将起重油缸8操作到收割部10的上升侧或下降侧,以使收割装置14的对地高度成为设定的范围,除此之外,还适用于根据收割部对地高度检测装置20所作出的检测结果、自动地将起重油缸8操作到收割部10的上升侧,以防止分草构件12插入到地面中的结构。
可以采用板弹簧、橡胶等各种弹性机构替代上述螺旋弹簧60来实施本发明,将这些螺旋弹簧60、板弹簧、橡胶等总称为施力机构60。
本发明除了能适用于康拜因收割机,还能适用于将葱头、胡萝卜等各种作物作为收获对象的作业车,对这些作业车和康拜因收割机等总称为收割机。

Claims (6)

1.一种收割机,包括:通过履带式行进装置(1)进行自动行进的自动行进机体;收割部(10),在后部具有前处理部构架(11),围绕设置在该前处理部构架(11)上端部的第1左右方向的轴心(p1)升降自如地连接在上述自动行进机体的前部;液压缸(8),随着压力油的供给使上述收割部(10)克服重量在其升降范围内上升,并且随着压力油的排出而容许上述收割部(10)在上述升降范围内下降,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履带式行进装置(1)的上表面与上述前处理部构架(11)之间加装有平衡弹簧(83)和用于该平衡弹簧的弹簧座(84),
上述收割部(10)的上述绕第1左右方向的轴心(p1)的升降范围区分为设定基准下方的收割作业范围(D)和上述设定基准上方的非收割作业范围(U),
在上述下方的收割作业范围(D)中,通过上述平衡弹簧(83)抵接在上述弹簧座(84)上,弹性支持上述收割部(10),使上述收割部(10)的接地压力减小,
在上述上方的非收割作业范围内(U)中,通过上述平衡弹簧(83)离开上述弹簧座(84),解除上述弹性支持,
在上述液压缸(8)以及平衡弹簧(83)与上述前处理部构架(11)之间加装有臂构件(77),
该臂构件(77)在上述第1左右方向的轴心(p1)与上述履带式行进装置(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2左右方向的轴心(p2),
利用上述液压缸(8)使上述臂构件(77)围绕上述第2左右方向的轴心(p2)摆动,使上述收割部(10)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座(84)设置在上述平衡弹簧(83)与上述臂构件(77)之间,
在上述下方的收割作业范围(D)中,通过上述平衡弹簧(83)抵接在上述弹簧座(84)上,经由上述臂构件(77)弹性支持上述收割部(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处理部构架(11)向上述自动行进机体的前方·向下倾斜,
上述平衡弹簧(83)向上方倾斜,
在上述下方的收割作业范围(D)中,在该上方倾斜的姿势下通过上述平衡弹簧(83)抵接在上述弹簧座(84)上,弹性支持上述收割部(10),使上述收割部(10)的接地压力减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方的非收割作业范围(U)设定为比上述下方的收割作业范围(D)更为宽广的范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上述收割部(10)的左右两端的两个分草构架(16)上分别设有接地铁锹(82),
在上述下方的收割作业范围(D)中,通过上述平衡弹簧(83)抵接在上述弹簧座(84)上,弹性支持上述前处理部构架(11),使上述各接地铁锹(82)的接地压力减小。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平衡弹簧(83)设定在上述液压缸(8)的动作位置附近。
CN2006101446034A 2002-12-27 2003-12-29 收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43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81064/2002 2002-12-27
JP2002381064A JP3850372B2 (ja) 2002-12-27 2002-12-27 収穫機の刈取り部対地高さ検出装置
JP16215/2003 2003-01-24
JP2003016215A JP3850376B2 (ja) 2003-01-24 2003-01-24 収穫機の刈取り部対地高さ検出装置
JP63656/2003 2003-03-10
JP2003063656A JP3851883B2 (ja) 2003-03-10 2003-03-10 コンバイン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24232XA Division CN1293796C (zh) 2002-12-27 2003-12-29 收割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3304A CN1943304A (zh) 2007-04-11
CN1943304B true CN1943304B (zh) 2012-04-18

Family

ID=32817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460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43304B (zh) 2002-12-27 2003-12-29 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50372B2 (zh)
CN (1) CN1943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9288A (zh) * 2014-12-15 2015-03-25 青岛农业大学 用于胡萝卜收获机的拉齐切秧装置
CN107046928A (zh) * 2017-06-01 2017-08-18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联合收割机割台仿形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7127A (en) * 1961-04-18 1965-03-24 Reinhold Claa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mbine harvester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7127A (en) * 1961-04-18 1965-03-24 Reinhold Claa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mbine harves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3304A (zh) 2007-04-11
JP3850372B2 (ja) 2006-11-29
JP2004208568A (ja) 2004-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18524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3797942B (zh) 移植机
CN1293796C (zh) 收割机
CN1943304B (zh) 收割机
CN102458969B (zh) 行驶车辆
JP4014733B2 (ja) 水田除草機
JP2011045280A (ja) 苗移植機
JP4769212B2 (ja) 水田作業機
CN104853583A (zh) 插秧机
CN1067841C (zh) 水稻插秧机的升降控制装置
CN101466258B (zh) 联合收割机
JP3755355B2 (ja) 芋等の移植機
JP4010043B2 (ja) 苗移植機
JP4899258B2 (ja) 複数条植苗移植機
JP3621964B2 (ja) 水田除草機
JP2006238790A (ja) 水田作業機
JP6223139B2 (ja) 田植機
JP4395011B2 (ja) 移植機
JP4078731B2 (ja) 野菜移植機
JP4107756B2 (ja) 根菜作物収穫機
JP2011139674A (ja) 乗用田植機
JP3697923B2 (ja) 水田用農作業機の作業部昇降制御装置
JP4233488B2 (ja) 乗用型田植機
JP2977455B2 (ja) 植付機における代掻用ローターの支持機構
JPS5943124B2 (ja) 田植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