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68335U - 移植机 - Google Patents

移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68335U
CN202168335U CN2011202258005U CN201120225800U CN202168335U CN 202168335 U CN202168335 U CN 202168335U CN 2011202258005 U CN2011202258005 U CN 2011202258005U CN 201120225800 U CN201120225800 U CN 201120225800U CN 202168335 U CN202168335 U CN 202168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right sides
suppression
cup
seed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258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并昌实
大久保嘉彦
山根畅宏
东幸太
田崎昭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68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683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植机,该移植机结构简单且廉价,并且即使是在移植多行苗时也能够使各行苗的种植深度均匀,能够进行适当的多行种植作业。该移植机装备有:沿机体左右方向设有多个、并且将苗种植于田地的植苗装置(23);以及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并且镇压基于所述多个植苗装置(23)的各植苗位置的镇压装置(110),将所述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的镇压装置(110)分别构成为与田地相接并上下动作,并且从左右镇压装置(110)分别朝向机体上方设置能够识别至少左右两个镇压装置(110)的接地高度的左右指示器(78),将左右指示器(78)的基部分别与左右镇压装置(110)连结,并且构成为由设于机体的各个引导支承体引导支承左右指示器(78)的中途部。

Description

移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设于机体左右的多个植苗体将多行苗移植至田地的移植机。 
背景技术
在通过设于机体左右的多个植苗体将多行苗移植至田地的移植机中,存在着具有与田地的倾斜对应地自动控制机体的左右倾斜的结构的移植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2208号公报 
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移植机与田地的倾斜对应地自动控制机体的左右倾斜,因此即使是在移植多行苗时也能够使各行苗的种植深度均匀,能够进行适当的多行种植作业。然而,由于要检测田地的倾斜并通过自动控制来控制机体的左右倾斜,因此是结构复杂且价格高昂的移植机。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移植机,该移植机结构简单且廉价,并且即使是在移植多行苗的过程中也能够使各行苗的种植深度均匀,能够进行适当的多行种植作业。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具备下述技术手段。 
第一方面涉及的实用新型为一种移植机,该移植机装备有:植苗装置(23),所述植苗装置(23)沿机体左右方向设有多个,并且所述植苗装置(23)将苗种植于田地;以及镇压装置(110),所述镇压装置(110)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并且所述镇压装置(110)镇压基于所述多个植苗装置(23)的各植苗位置,该移植机的特征在于,将所述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的镇压装置(110)分别构成为与田地相接触并上下动作,并且从左右镇压装置(110)分别朝向机体上方设置左右指示器(78),所述左右指示器(78)能够识别至少左右两个镇压装置(110)的接地高度,将左右指示器(78)的基部分别与左右镇压装置(110)连结,并且构成为由设于机体的各个引导 支承体引导支承左右指示器(78)的中途部。 
因此,第一方面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在移植作业时使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的镇压装置(110)分别与垄(U)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与垄(U)的上表面的高低对应地进行跟随并上下移动,从而左右镇压装置(110)的左右指示器(78)也分别上下移动。例如,在朝向机体的行进方向以垄U上表面的右侧较高而左侧较低的方式倾斜的时候,右指示器(78)位于比左指示器(78)高的位置,作业者能够立即识别出垄U上表面的右侧高而左侧低地倾斜的情况。 
因而,在作业者进行移植作业时,作业者能够观察左右指示器(78),并根据它们的高度差立即识别出垄(U)的左右倾斜,因此当使机体倾斜以使左右指示器(78)的高度相同时,机体与垄(U)的倾斜平行,因此由沿机体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的植苗装置(23)种植的苗的种植深度相同,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在第一方面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第二方面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移植机装备有:摇摆致动器(11),所述摇摆致动器(11)改变左右行驶装置(7)的相对高度来调节机体的左右倾斜;以及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所述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操作所述摇摆致动器(11)工作,所述植苗装置(23)构成为进行上下动作从而将苗植于田地。 
因此,当操作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使摇摆致动器(11)工作,从而使机体倾斜以使左右指示器(78)的高度相同时,机体与垄(U)的倾斜平行,因此由沿机体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的植苗装置(23)种植的苗的种植深度相同,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第三方面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引导支承体由上引导支承体(92b)和下引导支承体(92d)构成,在上引导支承体(92b)和下引导支承体(92d)中的一方设有圆形的贯通孔(92a),所述贯通孔(92a)分别引导支承指示器(78)的中途部,在上引导支承体(92b)和下引导支承体(92d)中的另一方设有在机体前后方向较长的长孔形的贯通孔(92c),所述贯通孔(92c)分别引导支承指示器(78)的中途部,圆形的贯通孔(92a)与长孔形的贯通孔(92c)在机体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且左右的圆形的贯通孔(92a)和左右的长孔形的贯通孔(92c)设于从机体左右中心向左右方向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 
因此,第三方面记载的实用新型除了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记载的实用新型的作用 之外,由于左右指示器(78)的中途部分别贯通圆形的贯通孔(92a)和长孔形的贯通孔(92c)地配置,因此在左右镇压装置(110)上下移动时,左右指示器(78)在正面观察处于平行的状态下保持平行地上下移动,因此作业者很容易观察到左右指示器(78)的左右高度差。 
因而,在作业者进行移植作业时,作业者能够观察在处于平行的状态下保持平行地上下移动的左右指示器(78),并容易地发现它们的高度差而立即识别出垄(U)的左右倾斜,因此当使机体倾斜以使左右指示器(78)的高度相同时,机体与垄(U)的倾斜平行,因此由沿机体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的植苗装置(23)种植的苗的种植深度相同,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第四方面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将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部弯曲成L字状而成的基部经由支承销(75j)以向左右方向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左右各个镇压装置(110)。 
因此,除了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记载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之外,第四方面记载的实用新型构成为将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部弯曲成L字状而成的基部经由支承销(75j)以向左右方向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左右各个镇压装置(110),因此,在调节左右镇压装置(110)的左右位置而进行行间间隔调节时,将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部弯曲成L字状而成的基部与所述行间间隔调节对应地绕支承销(75j)转动,因此能够维持左右指示器(78)的正面观察处于平行的状态,很容易观察到左右指示器(78)的左右高度差而与行间间隔调节无关。 
因而,在作业者进行移植作业时,即使对左右镇压装置(110)进行左右位置调节来进行行间间隔调节,作业者也能够观察在处于平行的状态下保持平行地上下移动的左右指示器(78),并容易地发现它们的高度差而立即识别出垄(U)的左右倾斜,因此当使机体倾斜以使左右指示器(78)的高度相同时,机体与垄(U)的倾斜平行,因此由沿机体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的植苗装置(23)种植的苗的种植深度相同,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第五方面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左右指示器(78)的上端部分别设有作为指标的标识器(78d)。 
因此,除了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记载的实用新型的作用之外,第五方面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观察在左右指示器(78)的上端部分别设置的作为指标的标识器(78d), 能够容易地识别左右指示器(78)的左右高度差,作业性良好。 
在第二方面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第六方面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镇压装置(110)由镇压臂(75)和左右的镇压轮(73)构成,所述镇压臂(75)的后部以镇压臂轴(74c)为转动支点自由地上下转动,所述左右的镇压轮(73)分别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镇压臂(75)的后部,在镇压臂(75)设有施加镇压力的配重(75h),设置绕转动轴(77f)转动的停车架(77a),在该停车架(77a)设有固定用轴(77i)和拉伸弹簧(77k),在借助该拉伸弹簧(77k)的拉力将固定用轴(77i)嵌于停车用切口槽(77g)的状态下,停车架(77a)的末端朝向下方而成为支承机体的支承状态,在借助该拉伸弹簧(77k)的拉力将固定用轴(77i)嵌于收纳用切口槽(77h)的状态下,停车架(77a)处于被收纳于上方的收纳状态。 
因此,能够借助配重(75h)得到左右的镇压轮(73)的镇压力。此外,停车架(77a)的停车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的切换能够通过一次操作容易地进行,作业性良好。 
在第二方面记载的移植机的基础上,第七方面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移植机设有向植苗装置(23)供给苗的苗供给装置(24),朝向苗供给装置(24)侧向后地设有座位(79),向该苗供给装置(24)供给苗的作业者就坐于该座位(79),并且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设在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能够操作的位置。 
因此,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能够观察在处于平行的状态下保持平行地上下移动的左右指示器(78),并容易地发现它们的高度差而立即识别出垄(U)的左右倾斜,因此当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操作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使摇摆致动器(11)工作、从而使机体倾斜以使左右指示器(78)的高度相同时,机体与垄(U)的倾斜平行,因此由沿机体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的植苗装置(23)种植的苗的种植深度相同,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移植机结构简单且廉价,同时,即使是在移植多行苗时也能够容易地使各行苗的种植深度均匀,能够进行适当的多行种植作业,能够恰当地解决实用新型的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移植机的侧视图。 
图2是移植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绕挂链轮和其周边的图(a:俯视图、b:立体图)。 
图4是表示植苗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30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6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30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7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35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8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35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9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40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10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40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11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45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12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45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13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50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14是表示设定为行间间隔500mm时的苗供给装置及植苗装置的作用的作用说明图(a:作用说明用俯视图、b:作用说明用背视图)。 
图15是表示后轮、植苗装置、镇压轮的配置关系的作用说明用俯视图。 
图16是使左右后轮上下运动的液压回路图。 
图17是表示镇压轮的上下动作机构的作用说明用立体图。 
图18是表示镇压轮的上下动作机构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镇压轮的上下动作机构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镇压轮和指示器的背视图。 
图21是表示停车架的作用说明用立体图。 
图22是示出指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移植机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指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移植机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7:行驶装置(后轮);11:摇摆致动器(摇摆气缸);15: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23:植苗装置;73:镇压轮;75j:支承销;78:指示器;78a:孔;78d:标识器;92a:圆形的贯通孔;92b:上引导支承体(引导支承体);92c:长孔形的贯通孔;92d:下引导支承体(引导支承体);110:镇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植机1。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实施的一个方式,不限制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配置了操纵手柄2的一侧为后、设其相反侧即配置了发动机3的一侧为前。并且,设在机体后部朝向机体前部侧站立的作业者的右手侧为右、左手侧为左。 
移植机1具备两个可开闭的喙状的植苗体5,该植苗体5在具有操纵手柄2的机体上通过进行升降驱动的上下动机构4进行升降动作,并且移植机1具备:滚动自如地支承的左右一对前轮6;和通过被传递发动机3的动力来进行驱动旋转的、作为行驶装置的左右一对后轮7。将该前轮6及后轮7引导至垄槽,从而能够使机体在垄U上方行驶。 
在发动机3的后部配置有变速箱8,发动机3的输出轴进入该变速箱8内,构成为从发动机3的输出轴向变速箱8内的传动机构传递发动机动力。将传动箱9以转动支点9a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变速箱8的左右两侧部,从变速箱8向左右两外侧方延伸的车轮驱动轴的末端进入到该传动箱9的转动支点9a,从而向传动箱9内的传动机构传递行驶用的动力。并且,行驶用的动力经由传动箱9内的传动机构传动至车轴10,以驱动后轮7旋转,该车轴10向机体后方侧延伸后向其后端侧的侧方突出。 
作为机体左右倾斜调节用的摇摆致动器的、可伸缩动作的液压式的摇摆气缸11设置在机体的左侧,在该摇摆气缸11的活塞杆11a末端安装横梁杆12的左侧端部,所述横梁杆12在后述的升降用液压缸14上绕上下轴心转动自如地设置。另外,横梁杆12的右侧端部与杆13连接。 
设置于机体中央部的升降用液压缸14基于垄高度检测传感器S的检测结果切换升降控制阀B1,在其活塞杆14a向机体后方突出时,杆13、摇摆气缸11也向后方移动,与所述杆13及摇摆气缸11各自的基部分别连接的左右臂16a从机体侧面观察向后方转动,与此相伴地左右臂16a的基部分别所固定的左右传动箱9以转动支点9a为中心向下方转动,从而左右后轮7下降,机体上升。与此相反,升降用液压缸14的活塞杆14a向机体前方牵引时,左右臂16a向前方转动,与之相伴地左右传动箱9以转动支点9a为中心向上方转动,从而左右后轮7上升,机体下降。 
在此,详述通过升降用液压缸14经由左右臂16a使左右传动箱9以转动支点9a为中心转动从而使得左右后轮7上下运动的部分的结构。在变速箱8的两侧设置左右转动筒部16b,所述左右转动筒部16b为分别绕向机体左右外侧方伸出而设置的左右桥壳(axle housing)8a转动的六边筒状的转动筒部,在该左右转动筒部16b分别固定设置左右臂16a的基部,该左右转动筒部16b构成为分别被左右支承体20a的末端部支承成转动自如,所述左右支承体20a的基部固定于机体。并且,分别设置六边筒状的左右内部转动筒部16c,所述左右内部转动筒部16c对照左右转动筒部16b的内部六边能够沿机体左右方向伸缩自如地移动,在该左右内部转动筒部16c的外侧端固定分别上下摆动的左右传动箱9的基部。另外,在左右内部转动筒部16c的内部,与转动支点9a一致地设置有从变速箱8向左右传动箱9分别传递动力的左右驱动轴。 
并且,嵌入到左右转动筒部16b的内部的左右内部转动筒部16c构成为通过左右带手柄螺栓16d固定其左右移动,所述左右带手柄螺栓16d从左右转动筒部16b外周贯穿并且末端分别与左右内部转动筒部16c外周接触。即,为了对应垄U的宽度而进行左右后轮7的左右位置调节(轮距调节)时,旋松左右带手柄螺栓16d,以左右转动筒部16b为基准使左右内部转动筒部16c沿机体左右方向移动而进行左右后轮7的位置调节,再次拧紧左右带手柄螺栓16d从而将左右内部转动筒部16c固定于左右转动筒部16b。根据该结构,左右后轮7能够自由地进行其左右位置调节(轮距调节)。 
此外,所述摇摆气缸11进行伸缩动作时,仅使左侧的传动箱9上下运动从而仅使左侧的后轮7升降,使机体左右倾斜。并且,通过在就坐于后述的座位79进行移植作业的作业者的脚底附近设置的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的机体左右方向的操作,使摇摆控制阀B2动作,从而作业者能够任意地使摇摆气缸11进行伸缩动作。即,作业者能够根据田地的条件任意地左右操作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以使机体左右倾 斜。例如,在处于山间地的倾斜的斜面的田地中,在垄U的左右槽的高度不同的时候等,若机体沿垄U行驶,则成为机体向谷侧倾斜的状态,但这个时候,若为了使谷侧的后轮7向下运动至比山侧的后轮7靠机体下方的位置而操作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使摇摆气缸11伸缩动作,则能够将机体校正为水平状态,可对垄U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一对前轮6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车轴19上,所述车轴19固定在前轮支承架17的左右两侧部的向下方延伸的臂部分18的下端部侧方,所述前轮支承架17从发动机3的下方的左右中央位置向左右延伸。 
操纵手柄2安装于机体架20的后端部,该机体架20的前端部固定于变速箱8。机体架20配置在机体的左右中央并向后方延伸,并且,从前后中间部向斜后上方延伸。操纵手柄2从机体架20的后端部沿左右向后方延伸从而将其各后端部作为操纵手柄2的把手部2a、2a。操纵手柄2的左右把手部2a设定为作业者容易用手握持该把手部2a、2a的适当高度。另外,在图例中构成为使把手部2a、2a左右分开,但也可以使操纵手柄2的左右后端部彼此左右连接从而将该连接部分作为把手部2a。 
植苗体5动作用的上下动机构4安装于种植传动箱22,动力从变速箱8内经由传动轴21被传递给该种植传动箱22。在种植传动箱22中内置有传递用于驱动植苗体上下动机构4升降的动力的传动机构。 
另外,在种植传动箱22内的传动机构中具备:间歇驱动机构,其使上下动机构4及左右一对的植苗体5在其升降运动最上方的位置或其附近位置以设定时间停止;及离合器机构,其使上下动机构4及植苗体5的升降运动停止。构成为,通过该间歇驱动机构所具备的变速机构来调节由间歇驱动机构停止的时间,并通过该调节来变更调节植苗体5的植苗株距(株間)。 
另外,向具备植苗体5的植苗装置23供给苗的苗供给装置24具备:苗供给杯25,其作为从上方接受苗而将苗收容于内侧的多个(32个)苗收容体;移动机构26,其使该苗供给杯25进行回转(周回)移动以通过植苗体5的上方;及开放机构27,其作为在植苗体5的上方位置开放苗供给杯25的底部而使在内侧收容的苗落下从而向植苗体5供给苗的苗落下供给机构。所述苗供给杯25具有上下开口的筒状体、及对该筒状体的下侧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底盖25a,并且所述苗供给杯25相互连接成环状。所述移动机构26构成为以俯视观察机体时左右长的长圆形状的环状的轨迹进 行回转运动。所述开放机构27构成为,使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植苗体5的上方位置开放。另外,该苗供给装置24构成为,苗供给杯25回转移动一周对应于两个植苗体5来供给苗。 
构成为,在所述苗供给杯25的外周形成圆筒外周部,设置多个连接体28,所述连接体28具有从外侧转动自如地与该圆筒外周部连接的连接部(圆孔)从而将两个苗供给杯25连接起来,以如下状态将多个苗供给杯25彼此连接:使该连接体28的连接部与苗供给杯25的圆筒外周部转动自如地连接并以该圆筒外周部为转动轴而与相邻的苗供给杯25转动自如地连接。即,构成为利用苗供给杯25和连接体28如环状链那样连接。由此,对于苗供给杯25,无论是直线地移动的部分还是圆弧状移动的部分,其与相邻的苗供给杯25之间的间隔都不变,因此在从苗供给杯25向植苗体5供给苗的部位,苗供给杯25不易以植苗体5为基准产生位置偏移,能够适当地进行苗供给从而进行准确的苗的移植。 
移动机构26构成为,将如环状链那样彼此连接的苗供给杯25连接在左右设置的绕挂用的链轮29的外周的圆弧状切口部而进行绕挂,以从种植传动箱22内得到的动力驱动该左右绕挂链轮29旋转,由此使苗供给杯25在俯视观察机体时向逆时针方向进行回转运动。将用于以可驱动旋转的方式安装绕挂链轮29的各转动轴30可转动地安装于从种植传动箱22向左右延伸的支承架,构成为从输出轴经由各驱动链轮33、链34及从动链轮35向与该从动链轮35一体旋转的所述转动轴30进行传动,所述输出轴从种植传动箱22上部向上方突出。另外,从动链轮35和绕挂链轮29通过螺栓36结合,并构成为两者一体旋转。因此,在苗供给杯25的回转移动路径上具有左右的分别呈半圆状的圆弧状部分37、以及与该圆弧状部分37相连的前后的直线状部分38。并且,苗供给杯25构成为在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向右方移动而通过左右植苗体5的上方,在该直线状部分38设定有使苗向植苗体5落下来进行供给的左右落下供给位置39、40。用于使苗供给杯25进行回转的左右转动轴30配置成比左右后轮7靠机体内侧、且比后轮7的车轴10的位置靠后侧。另外,植苗体5配置成比后轮7的车轴10的位置靠后侧。 
所述螺栓36穿过在绕挂链轮29上设置的在旋转方向上较长的圆弧状长孔29a而从下侧与从动链轮35的螺纹孔螺合。因此,构成为,通过旋松所述螺栓36,从而能够在所述圆弧状长孔29a的范围内变更从动链轮35和绕挂链轮29之间的旋转相位来 进行调节。另外,所述圆弧状长孔29a形成的调节范围在绕挂链轮29中被设定为苗供给杯25的排列间距量(后述的第一苗供给杯25b及第二苗供给杯25c的排列间距的二分之一)。成为了如下的回转时刻变更机构C:通过该圆弧状长孔29a及螺栓36等,与左右落下供给位置39、40的变更相应地变更相对于上下动机构4的动作的、苗供给杯25的回转位置,以使在左右各植苗体5向上运动时用于收容向该植苗体5落下供给的苗的苗供给杯25到达该落下供给位置39、40。 
多个(合计32个)苗供给杯25具备分别合计为16个的如下部件:第一苗供给杯25b,其主要收容在一方(左侧)的落下供给位置39落下供给的苗;及第二苗供给杯25c,其主要收容在另一方(右侧)的落下供给位置40落下供给的苗,并且构成为第一苗供给杯25b和第二苗供给杯25c交替地连接。并且设定成:在第一苗供给杯25b位于一方的落下供给位置39时,第二苗供给杯25c位于另一方的落下供给位置40。因此,所述第一苗供给杯25b及第二苗供给杯25c通过移动机构26在环状的一路径上彼此以相同移动量回转移动,所以构成为,通过基于移动机构26的回转移动在相同时间以相同次数到达各落下供给位置39、40。并且,在用于收容向左侧的植苗体5落下供给的苗的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朝向回转方向在右侧端(回转的外侧端)设置有突起41。另一方面,在用于收容向右侧的植苗体5落下供给的苗的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朝向回转方向在左侧端(回转的内侧端)设置有突起41。 
开放机构27构成为,在苗供给杯25的回转轨迹下方设置支承体42,该支承体42以使底盖25a不向下方转动的方式从下方与底盖25a接触而进行支承,该支承体42不设置在植苗体5的上方位置,从而在苗供给杯25通过植苗体5的上方位置(所述落下供给位置39、40)时,底盖25a解除基于支承体42的支承状态而在其自重及苗的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方转动,开放苗供给杯25的下部以使苗向下方落下。另外,底盖25a的转动支点设置在苗供给杯25的回转下游侧部分,底盖25a构成为从苗供给杯25的回转上游侧打开。 
所述支承体42由固定于机体的固定支承体42a、42b、42c、42d和能够以机体为基准改变位置的移动支承体42e、42f构成。所述固定支承体42a、42b、42c、42d包括:遍及苗供给杯25的回转轨迹中的左右圆弧状部分37以及前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整个区域的主固定支承体42a;和在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一部分设置的第一、 第二及第三副固定支承体42b、42c、42d。这些主固定支承体42a及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副固定支承体42b、42c、42d由杆材构成。所述主固定支承体42a为了与底盖25a的中央接触而沿苗供给杯25的回转轨迹延伸设置,并支承第一以及第二苗供给杯25b、25c的底盖25a以使其不打开。第一副固定支承体42b为了与在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的回转外侧端设置的突起41接触而沿苗供给杯25的回转轨迹呈直线状地设置,并支承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以使其不打开。该第一副固定支承体42b设置在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靠右的位置且主固定支承体42a的底盖回转上游侧,以在苗供给杯25的回转中从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中途仅关闭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进行支承并将对该底盖25a的支承延续至后续的主固定支承体42a。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为了与在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的回转内侧端设置的突起41接触而沿苗供给杯25的回转轨迹呈直线状地设置,并支承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以使其不打开。该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设置在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靠左的位置且主固定支承体42a的底盖回转下游侧,以在苗供给杯25的回转中继承主固定支承体42a对底盖25a的支承而仅支承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第三副固定支承体42d为与底盖25a的中央接触的结构,且具有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越靠回转上游侧越向下倾斜,以在苗供给杯25的回转中从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中途关闭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从而构成为利用该倾斜部分将打开着的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边向上侧引导边关闭,该第三副固定支承体42d设置在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大致中央的位置且与第一副固定支承体42b的底盖回转的始端部(左端部)并行设置。另外,第三副固定支承体42d的底盖回转的终端(右端)位于比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的底盖回转的终端(右端)靠底盖回转的上游侧(左侧)的位置。另外,主固定支承体42a的底盖回转的始端部具备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越靠回转上游侧越向下倾斜以关闭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从而构成为利用该倾斜部分将打开着的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边向上侧引导边关闭。 
另外,第一副固定支承体42b的右端固定设置在从支承架向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右端部延伸的第一支承部件43。此外,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的左端固定在从支承架向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左端部延伸的第二支承部件44,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的右端部固定设置在从种植传动箱22向后方延伸的第三支承部件45上。并且,第三副固定支承体42d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承部件45上。另外,主固定支承体42a 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件43及第二支承部件44的上表面。 
所述移动支承体42e、42f由在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一部分设置的第一移动支承体42e和第二移动支承体42f构成。另外,这些第一移动支承体42e及第二移动支承体42f由板材构成。所述第一移动支承体42e沿苗供给杯25的回转轨迹呈直线状地设置以与在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的回转外侧端设置的突起41接触,并支承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以使其不打开,并且所述第一移动支承体42e设置于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靠左的位置且主固定支承体42a的底盖回转下游侧,以在苗供给杯25的回转中继承主固定支承体42a对底盖25a的支承而仅支承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通过贯穿在第一移动支承体42e上设置的左右方向长的长孔46而设置的安装螺栓47,该第一移动支承体42e沿左右方向移动自如地经由碟形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承部件44上,该第一移动支承体42e能够通过所述长孔46来变更左右方向的位置,并且构成为在该位置通过碟形弹簧的弹性力被固定住。另外,所述安装螺栓47位于比苗供给杯25的回转区域靠外侧(后侧),并设置在不被苗供给杯25妨碍的位置。另外,通过第一移动支承体42e、设置于第一移动支承体42e上的左右方向长的长孔46和安装螺栓47等构成了落下位置变更机构B。 
所述第二移动支承体42f具备沿着苗供给杯25的回转轨迹的直线状部分以与在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的回转内侧端设置的突起41接触,并支承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以使其不打开,所述第二移动支承体42f设置在后侧的直线状部分38的靠右的位置处且与主固定支承体42a的底盖回转上游侧的端部(回转轨迹中的右侧的圆弧状部分37的始端部)之间隔开间隔地设置,以在苗供给杯25的回转中继承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对底盖25a的支承而支承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通过贯穿该第二移动支承体42f所具备的左右方向长的长孔48的安装螺栓49,该第二移动支承体42f沿左右方向移动自如地经由碟形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承部件45上,该第二移动支承体42f能够通过所述长孔48变更左右方向的位置,并且,构成为在该位置通过碟形弹簧的弹性力被固定住。另外,第二移动支承体42f成为以设置有长孔48的位置调整用部分和支承底盖25a的底盖支承部分分成2股的俯视观察U字型的形状,在该位置调整用部分和底盖支承部分之间配置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构成为继承该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而能够可靠地支承底盖25a。此外,在通过长孔48使第二移动支承体42f的位置为最靠底盖回转上游侧的位置(左端位置)时,所述底 盖支承部分构成为位于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和第三副固定支承体42d之间,将这些第二移动支承体42f及第二以及第三副固定支承体42c、42d紧凑配置。另外,所述安装螺栓49位于苗供给杯25的回转区域的内侧(前侧),设置于不被苗供给杯25妨碍的位置。另外,通过第二移动支承体42f、第二移动支承体42f所具备的左右方向长的长孔48、和安装螺栓49等构成了落下位置变更机构B。 
另外,若在第一移动支承体42e、第二移动支承体42f的右端部(解除通过第一移动支承体42e或第二移动支承体42f从下方支承底盖25a的突起41的情况,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向下方打开而将苗供给到植苗体5内的部位)设置将苗适当供给至植苗体5内的苗导向体,则苗供给杯25内的苗在落下供给位置39、40被适当供给至植苗体5内,防止了从苗供给杯25向植苗体5的苗供给的错误从而防止了缺株,并且植苗体5能够将苗以适当的姿势种植,苗的种植姿势改善。 
另外,以改变第一移动支承体42e及第二移动支承体42f的位置为目的的长孔46、48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螺栓47、49分别在左右各设置有两个,构成为能够使第一移动支承体42e及第二移动支承体42f沿左右笔直方向移动。此外,第一移动支承体42e及第二移动支承体42f的位置变更量通过所述长孔46、48而被限制为苗供给杯25的排列间距量,构成为通过该限制单元来避免因后述的种植位置的变更而将落下供给位置39、40调节为错误的位置。因此,当第一苗供给杯25b移动至该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不再被第一移动支承体42e的底盖回转下游侧的端部(右端部)支承的位置时,第一苗供给杯25b的底盖25a开放。即,第一移动支承体42e的底盖回转下游侧的端部(右端部)成为第一(左侧)落下供给位置39。另外,第二苗供给杯25c移动至该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不再被第二移动支承体42f的底盖回转下游侧的端部(右端部)支承的位置时,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开放。即,第二移动支承体42f的底盖回转下游侧的端部(右端部)成为第二(右侧)落下供给位置40。另外,通过第二副固定支承体42c构成了使第二苗供给杯25c的底盖25a在回转上游侧的第一落下供给位置39不开放的开放限制单元。 
因此,在通过长孔46使第一移动支承体42e位于最靠回转下游侧(右侧)的位置、且通过长孔48使第二移动支承体42f位于最靠回转上游侧(左侧)的位置时,第一落下供给位置39和第二落下供给位置40彼此的间隔最窄,成为种植行间间隔最窄的状态。此时,左右落下供给位置39、40的间隔为苗供给杯25的排列间距的3 倍即第一及第二苗供给杯25b、25c的排列间距的1.5倍。相反,在通过长孔46使第一移动支承体42e位于最靠回转上游侧(左侧)的位置、且通过长孔48使第二移动支承体42f位于最靠回转下游侧(右侧)的位置时,第一落下供给位置39和第二落下供给位置40彼此的间隔最宽,成为种植行间间隔最宽的状态。此时,左右落下供给位置39、40的间隔为苗供给杯25的排列间距的5倍即第一及第二苗供给杯25b、25c的排列间距的2.5倍。因此,各落下供给位置39、40构成为能够位置变更苗供给杯25的排列间距量,左右落下供给位置39、40彼此的间隔构成为可变化第一及第二苗供给杯25b、25c的排列间距的整数倍(1倍)(苗供给杯25的排列间距的偶数倍(2倍))的距离量。 
植苗装置23具备:前端朝向下方的喙状的植苗体5;上下动机构4,其使植苗体5上下运动,以使该植苗体5的下端部升降至比田地面靠上方的位置和比田地面靠下方的位置;及开闭机构50,其在开状态及闭状态之间开闭植苗体5,所述闭状态为喙状的植苗体5的下端部关闭并从上方接收苗从而可将苗收容在内侧的状态,所述开状态为植苗体5的下端部左右打开而可将在内侧收容的苗向下方放出的状态。 
另外,在与机体架20连接的加强架92与上述左右植苗体5之间分别装配有拉伸弹簧23a。因此,在利用上下动机构4使植苗体5向下移动时,通过拉伸弹簧23a对植苗体5向上方施力,来抵消由植苗体5的重量使下降移动惯性力增大而比预定的动作速度更快地下降的作用,从而植苗体5以预定的速度顺畅地下降,相反地,在利用上下动机构4使植苗体5上升时,通过拉伸弹簧23a对植苗体5向上方施力,来对由植苗体5的重量使上升移动比预定的动作速度更慢的情况附加上升力,从而植苗体5以预定的速度顺畅地上升。因此,左右植苗体5顺畅地上下动作,以适当的动作速度沿预定的动作轨迹进行动作,能够进行良好的苗的移植作业。 
该移植机1为在左右以设定间隔排列多根植苗体5而配备成的多行种植的结构。在本例中,形成为在左右以设定间隔排列两根植苗体5而配备成的双行种植的结构。 
两根植苗体5一根一根地安装在设置于种植传动箱22的左右两侧部的上下动机构4。构成为:由左侧植苗体5L和右侧植苗体5R构成前端朝向下方的喙状的植苗体5并且左侧植苗体5L和右侧植苗体5R左右分开,通过后述的开闭机构50使左侧植苗体5L和右侧植苗体5R向左右方向转动而打开下端部。另外,左右植苗体5通过上下动机构4及开闭机构50,左右交替地上下运动和进行开闭,在田地中交错状地 种植两行苗。 
苗导向件51设置在植苗体5的上方,为将从苗供给装置24供给的苗向植苗体5内引导的筒状体,能够将从苗供给装置24落下供给的苗准确地供给至植苗体5内。该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构成为比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的间距P的2倍还宽的宽度(即比排列的两个苗供给杯25的底的两端部的间隔L2还宽的宽度)。 
植苗体5的上下动机构4设置在种植传动箱22的左右两侧部。具体而言,由如下构件构成:上侧升降连杆52及下侧升降连杆53,它们将前部上下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向种植传动箱22的左右侧方突出的轴上且将后部与植苗体5连接;从种植传动箱22的侧部突出的、进行驱动旋转的驱动轴54;为了与该驱动轴54一体旋转而安装的驱动臂55;及连动臂56,其转动自如地与该驱动臂55的旋转外周侧端部和所述上侧升降连杆52连接。并且,将上侧升降连杆52及下侧升降连杆53各自的后端部(转动前端部)转动自如地连接于连接部件57。植苗体5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件57上。 
因此,驱动臂55通过驱动轴54的旋转而进行驱动旋转时,升降连杆52、53上下运动,从而左右植苗体5上下运动。在该上下运动的上升位置,植苗体5的下端部位于比田地面靠上方的位置,在该上下运动的下降位置,植苗体5的下端部位于比田地面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上侧升降连杆52的转动支点轴58在从种植传动箱22突出而进行旋转驱动的种植输出轴59的前端部设置于相对于该输出轴59的中心轴心偏心的位置,构成为通过该种植输出轴59的旋转以种植输出轴59的轴芯为中心以偏心量(转动支点轴58和种植输出轴59的轴芯之间的间隔)为半径旋转并移动,在上侧升降连杆52上下运动过程中转动支点轴58前后移动,从而使植苗体5在该升降运动中向前后倾斜,使植苗体5以侧面观察呈环状的动作轨迹上下运动。 
接着,对植苗体5的开闭机构50进行说明。在设置于左侧植苗体5L的上部的左侧开闭用臂部60的末端部连接开闭用线缆61的内部导线的端部,在设置于右侧植苗体5R的上部的右侧开闭用臂部的末端部连接开闭用线缆61的外部线缆的端部,在枢轴支承下侧升降连杆53的基部的、转动支点轴63上设置有转动自如地安装的动作臂64,在该动作臂64的末端部连接所述开闭用线缆61的内部导线的另一端,在机体侧固定安装开闭用线缆61的外部线缆的另一端。另外,图4表示左侧的植苗装置 23,右侧的植苗装置23与左侧的植苗装置23左右对称,因此构成为在左侧开闭用臂部的末端部连接开闭用线缆的外部线缆的端部,在右侧开闭用臂部的末端部连接开闭用线缆的内部导线的端部。并且,动作臂64构成为,受到为了与使枢轴支承上侧升降连杆52的基部的转动支点轴58旋转移动的种植输出轴59一体旋转而安装的凸轮的作用,以设定的时间向前侧转动。由此,当通过驱动轴54的驱动旋转,植苗体5上下运动而到达下降下端位置时,随着凸轮的作用位置的变化,动作臂64向前侧转动,内部导线以开闭用线缆61的外部线缆为基准被向右侧牵引,从而左侧开闭用臂部60和右侧开闭用臂部向彼此靠近的一侧转动,右侧植苗体5R向右方转动,与之连动地左侧植苗体5L向左方转动,植苗体5的下部侧向左右张开从而成为向下方开放的开放状态。然后,植苗体5上升,通过凸轮的作用位置的变化使动作臂64以植苗体5为基准向原位置(后侧)转动,从而开闭用线缆61的内部导线松驰,向左右张开的植苗体5的下部关闭。由此,构成为利用开闭用线缆61进行植苗体5的开闭,因此与以往的基于杆或连杆的开闭机构进行比较,由于开闭用线缆61的连接的自由度高,因此能够通过向前后动作的动作臂64使左侧植苗体5L及右侧植苗体5R向不同的方向(左右方向)转动,并且能够构成为通过动作臂64的少量的动作量获得植苗体5的希望的开闭量。另外,左侧植苗体5L和右侧植苗体5R被弹簧65向使植苗体5的下部关闭的一侧转动施力。 
上下动机构4的上侧升降连杆52及下侧升降连杆53各自的转动末端部(后端部)分别经由上下连接轴66、67与连接部件57连接。所述连接部件57构成为,在左右具备侧面观察呈三角形状的板68,通过该左右板68夹持上侧升降连杆52及下侧升降连杆53的末端部,在所述连接部件57的后部设置横跨左右板68的、左右方向的轴套(boss)69。另外,侧面观察在所述板68的三角形状的各顶点附近配置所述连接轴66、67及轴套69,将轴套69配置在上下的连接轴66、67的后侧,因此在使后述的位置调节轴70以轴套69为基准滑动时,上下的连接轴66、67以及上下的升降连杆52、53不会成为妨碍。另外,左右板68为大致正三角形状,也可以构成为使上下的连接轴66、67部分上下颠倒地安装连接部件57。所述轴套69的轴套孔为六边形状(多边形状)。另一方面,在植苗体5的基部固定设置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六边形状(多边形状)的位置调节轴70。因此,将位置调节轴70插入所述轴套69从而将植苗体5支承于连接部件57,使位置调节轴70以轴套69为基准滑动地向左右方向 移动,从而能够变更植苗体5的左右位置。另外,由轴套69、位置调节轴70和固定螺栓71等构成了种植位置变更机构A。 
对于该植苗体5的左右位置的变更,为了按照落下供给位置39、40的变更使植苗体5位于该落下供给位置39、40的下方及为了能够变更苗供给杯25的排列间距量的距离,设定位置调节轴70的长度。即,能够使左右植苗体5彼此的间隔改变第一及第二苗供给杯25b、25c的排列间距的整数倍(例如1倍),构成了能够通过轴套69及位置调节轴70等使植苗体5移动的种植位置变更机构。另外,位置调节轴70能够构成为利用设置于轴套69的固定螺栓71固定于轴套69而不左右移动,在使位置调节轴70向左右移动时,松开所述固定螺栓71而来使位置调节轴70移动。该固定螺栓71设置于轴套69及位置调节轴70的后侧,能够使升降连杆52、53不成为妨碍地从后侧容易地紧固或松开。并且,构成为位置调节轴70的截面的六边形状(多边形状)的相对置的顶点位于上下的位置,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弯曲的截面系数提高,因此能够通过该位置调节轴70获得单臂支承植苗体5所必需的强度。另外,在位置调节轴70的适宜位置的外周设置5处作为植苗体5的左右位置的目标的槽72,构成为通过使该槽72与轴套69的一端对齐而能够将植苗体5的左右位置调节为300mm行间间隔、350mm行间间隔、400mm行间间隔、450mm行间间隔、500mm行间间隔,构成为能够容易地进行植苗体5的位置变更。另外植苗体5的左右位置不限于所述5处,可以将植苗体5的左右位置以任意的位置固定于位置调节轴70上,从300mm至500mm无级地进行行间间隔调节。 
另外,在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进行回转移动的中央部的上方位置设置有置苗台90。置苗台90形成为俯视观察呈椭圆形的盘状,构成为能够在内部空间收纳用于向苗供给杯25供给的苗。并且,在该置苗台90的上部装卸自如地固定有两个杆体91a,所述两个杆体91a向座位79侧变低的一侧倾斜且朝向机体前后方向,从而构成了单元盘载置部91。 
详述该单元盘载置部91的结构,在置苗台90的前壁90a并排设置两个贯通孔90b,在后壁90c从上端并排设置两个切口槽90d,使杆体91a的前端插入前壁90a的贯通孔90b,使杆体91a的中途部从上方嵌入后壁90c的切口槽90d,使焊接固定在杆体91a的中途部上的安装板91b通过螺栓91c固定在后壁90c。因此,卸下螺栓91c,就能够从置苗台90卸下两个杆体91a(即,单元盘载置部91)。 
即,在移植被放入纸板等的收纳器中而出售的裸状态的苗(以下称为裸苗)时,从置苗台90卸下单元盘载置部91,将裸苗收纳在置苗台90的内部空间,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将置苗台90的内部空间中收纳的裸苗依次取出而向各苗供给杯25供给来进行移植作业。 
另一方面,对在单元盘成长并放入单元盘的苗进行移植时,将单元盘载置部91安装在置苗台90上,以在放入有苗的单元盘的各筒部间形成的底面侧凹部从上方嵌合于单元盘载置部91的两个杆体91a的状态,将单元盘载置于置苗台90,此时,单元盘的苗所进入的上表面成为朝向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一方的状态,从而稳定性良好地载置。因此,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能够容易地从单元盘取出苗而向各苗供给杯25进行供给,能够高效率且容易地进行移植作业。 
另外,构成为,通过加强架92将苗供给装置24的架部与机体架20连接,使苗供给装置24的支承合适,能够准确地进行苗供给装置24对各植苗体5的苗供给。 
另外,在设置于苗供给装置24的右端部前方位置的种植深度调节杆93a的杆定位导向件93b安装转动调节自如(视野方向调节自如)的反射镜93c,朝向机体行进方向的后方地就坐于座位79进行移植作业的作业者通过反射镜93c能够观察行进方向前方,能够确认机体靠近垄终端附近及行进方向的状态从而能够安全地进行移植作业。另外,种植深度调节杆93a设置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变更在所述的垄高度检测传感器S和升降控制阀B1的连动机构中与升降控制阀B1的中立位置对应的垄高度检测传感器S的上下位置,通过种植深度调节杆93a操作该调节部来变更与升降控制阀B1的中立位置对应的垄高度检测传感器S的上下位置,从而能够调节种植深度。 
并且,在通过上下动机构4使植苗体5的上下运动动作一周期的期间,第一及第二苗供给杯25b、25c回转移动各自的排列间距量(一列状的苗供给杯25的两个量:由于相邻的杯25的中心间的距离即间距P为80mm,因此为160mm)。并且,例如设定为如图5和图6所示的300mm的行间间隔时,将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落下供给位置39、40打开的时刻设定为植苗体5最终上升至苗供给杯25的紧下方的时候。此时,决定左侧的落下供给位置39的第一移动支承体42e设定在刻印为行间间隔300mm的位置,决定右侧的落下供给位置40的第二移动支承体42f也设定在刻印为行间间隔300mm的位置。由此,苗供给杯25能够串联地通过两个植苗体5的上方并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不产生苗供给遗漏地同时供给苗,且不产生在通过两个植苗体 5的上方后未供给苗的苗供给杯25,能够没有剩余地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供给苗,苗供给作业可有富余地进行,且能够向两个植苗体5可靠地供给苗。此时,与左侧的植苗体5相对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打开,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供给和种植。与右侧的植苗体5相对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比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稍靠近前的位置打开,但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构成为比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的间距P的2倍要宽的宽度(即,比排列的两个苗供给杯25的底的两端部的间隔L2要宽的宽度),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苗的供给和种植。 
接着,在设定为图7和图8所示的350mm的行间间隔时,将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落下供给位置39、40打开的时刻设定为植苗体5最终上升至苗供给杯25的紧下方的时候。此时,决定左侧的落下供给位置39的第一移动支承体42e设定在刻印为行间间隔350mm的位置,决定右侧的落下供给位置40的第二移动支承体42f也设定在刻印为行间间隔350mm的位置。由此,苗供给杯25能够串联地通过两个植苗体5的上方并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不产生苗供给遗漏地同时供给苗,且不产生在通过两个植苗体5的上方后未供给苗的苗供给杯25,能够没有剩余地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供给苗,苗供给作业可有富余地进行,且能够向两个植苗体5可靠地供给苗。此时,与左侧的植苗体5相对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稍超过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的位置打开,但由于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构成为比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的间距P的2倍要宽的宽度(即,比排列的两个苗供给杯25的底的两端部的间隔L2要宽的宽度),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苗的供给和种植。与右侧的植苗体5相对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比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稍靠近前的位置打开,但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构成为比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的间距P的2倍要宽的宽度(即,比排列的两个苗供给杯25的底的两端部的间隔L2要宽的宽度),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苗的供给和种植。 
接着,设定为图9和图10所示的400mm的行间间隔时,将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落下供给位置39、40打开的时刻设定为植苗体5最终上升至苗供给杯25的紧下方的时候。此时,决定左侧的落下供给位置39的第一移动支承体42e设定在刻印为行间间隔400mm的位置,决定右侧的落下供给位置40的第二移动支承体42f也设 定在刻印为行间间隔400mm的位置。由此,苗供给杯25能够串联地通过两个植苗体5的上方并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不产生苗供给遗漏地同时供给苗,且不产生在通过两个植苗体5的上方后未供给苗的苗供给杯25,能够没有剩余地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供给苗,苗供给作业可有富余地进行,且能够向两个植苗体5可靠地供给苗。此时,与左侧的植苗体5相对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比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稍靠近前的位置打开,但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构成为比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的间距P的2倍要宽的宽度(即,比并列的两个苗供给杯25的底的两端部的间隔L2要宽的宽度),因此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供给和种植。向右侧的植苗体5供给苗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打开,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供给和种植。 
接着,设定为图11和图12所示的450mm的行间间隔时,将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落下供给位置39、40打开的时刻设定为植苗体5最终上升至苗供给杯25的紧下方的时候。此时,决定左侧的落下供给位置39的第一移动支承体42e设定在刻印为行间间隔450mm的位置,决定右侧的落下供给位置40的第二移动支承体42f也设定在刻印为行间间隔450mm的位置。由此,苗供给杯25能够串联地通过两个植苗体5的上方并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不产生苗供给遗漏地同时供给苗,且不产生在通过两个植苗体5的上方后未供给苗的苗供给杯25,能够没有剩余地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供给苗,苗供给作业可有富余地进行,且能够向两个植苗体5可靠地供给苗。此时,与左侧的植苗体5相对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打开,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供给和种植。与右侧的植苗体5相对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比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稍靠近前的位置打开,但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构成为比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的间距P的2倍要宽的宽度(即,比排列的两个苗供给杯25的底的两端部的间隔L2要宽的宽度),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苗的供给和种植。 
接着,设定为图13和图14所示的500mm的行间间隔时,将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落下供给位置39、40打开的时刻设定为植苗体5最终上升至苗供给杯25的紧下方的时候。此时,决定左侧的落下供给位置39的第一移动支承体42e设定在刻印 为行间间隔500mm的位置,决定右侧的落下供给位置40的第二移动支承体42f也设定在刻印为行间间隔500mm的位置。由此,苗供给杯25能够串联地通过两个植苗体5的上方并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不产生苗供给遗漏地同时供给苗,且不产生在通过两个植苗体5的上方后未供给苗的苗供给杯25,能够没有剩余地与两个植苗体5对应地供给苗,苗供给作业可有富余地进行,且能够向两个植苗体5可靠地供给苗。此时,与左侧的植苗体5相对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稍超过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的位置打开,但由于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构成为比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的间距P的2倍要宽的宽度(即,比排列的两个苗供给杯25的底的两端部的间隔L2要宽的宽度),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苗的供给和种植。向右侧的植苗体5供给苗的苗供给杯25的底盖25a在比植苗体5的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的中央位置稍靠近前的位置打开,但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构成为比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的间距P的2倍要宽的宽度(即,比排列的两个苗供给杯25的底的两端部的间隔L2要宽的宽度),因此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供给和种植。 
即使如上所述地变更种植行间间隔,由于苗导向件51的上端开口部的宽度L1构成为比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的间距P的2倍要宽的宽度(即,比排列的两个苗供给杯25的底的两端部的间隔L2要宽的宽度),因此也能够适当地进行从苗供给装置24的苗供给杯25向植苗体5的苗的供给,能够维持苗的种植精度。另外,通过植苗体5的左右方向移动和落下供给位置39、40的变更,能够简单地变更种植行间间隔。特别是即使变更种植行间间隔,也能够以第一移动支承体42e及第二移动支承体42f的位置变更这一简单的结构来进行左右落下供给位置39、40的变更,进而能够以绕挂链轮29相对于从动链轮35的旋转相位的变更这一简单的结构使链34及苗供给杯25的卷绕不脱落地就可进行基于回转时刻变更机构的苗收容体25的回转位置(相位)的变更,种植行间间隔的变更变得容易。另外,由于仅使位置调节轴70及镇压臂75b的臂轴套75a滑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植苗体5及装备有左右镇压轮73的左右镇压装置110的位置变更。 
另外,边在种植的苗的周围覆盖土边镇压苗周围的土壤的、左右镇压轮73如附图所示,设置成分别配置在左右植苗体5的紧后侧,从左右两侧对在垄上完成种植的苗的根部进行镇压以促进成活。 
在此,对左右镇压装置110各自的左右镇压轮73的支承结构进行说明。在从沿机体横向固定设置在机体架20上的镇压架74a向机体后方延伸设置的左右支承臂74b上,自由转动地设置沿横方向的正六边轴结构的镇压臂轴74c。并且,在左右镇压臂75的后部分别自由旋转地设置左右镇压轮73,在左右镇压臂75的前部分别构成俯视观察コ字状的转动基端部75a,构成为使所述镇压臂轴74c贯穿被设置于该转动基端部75a的前端部的圆形的贯通孔75b,从而构成为左右镇压臂75以镇压臂轴74c为转动支点而后部自由地上下转动。 
另一方面,沿左右方向贯穿正六边孔75c的滑动轴套75d配置在转动基端部75a的俯视观察コ字状内侧,且以仅能够左右移动的状态外嵌配置于镇压臂轴74c。即,构成为沿左右方向贯穿滑动轴套75d而形成的正六边孔75c外嵌于正六边轴的镇压臂轴74c,通过固定螺栓75e的紧固而能够将镇压臂轴74c的轴方向的移动固定住。因此,紧固固定螺栓75e从而将配置于镇压臂75的转动基端部75a的俯视观察コ字状内侧的滑动轴套75d固定于镇压臂轴74c,由此镇压臂75向左右方向的移动被阻止而成为后部的左右镇压轮73仅上下运动的状态,能够向左右移动调节左右镇压轮73的镇压位置。 
使各镇压臂75的后端部形成为后视观察呈门形状的后部架75f,在该后部架75f的左右两侧部配置所述左右一对的镇压轮73,通过支承轴73a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镇压轮73。该后部架75f构成为能够左右地跨过种植于垄U上的苗的上部而向前进方向移动。此外,构成为通过从该后部架75f朝向上方设置的重量安装臂75g嵌合支承多个配重75h,从而能够改变配重75h的安装数量来调整镇压压力。 
另外,在滑动轴套75d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止挡臂75i,该止挡臂75i在转动基端部75a的下侧向机体后方延伸,该止挡臂75i的末端部与转动基端部75a的俯视观察コ字状后部下侧接触,从而构成为限制镇压臂75向下运动超过预定量。即,镇压臂75相对于转动基端部75a的下侧与止挡臂75i接触的位置在上方上下转动,从而左右镇压轮73上下运动。 
在所述镇压臂轴74c的右端部设置一体转动的提升用臂74d,所述提升用臂74d通过强制上升杆76与右臂16a连接,所述右臂16a设置于作为使所述左右后轮7上下运动的机构的一部分的、右转动筒部16b(不通过摇摆气缸11的伸缩动作而转动的一侧)。另外,强制上升杆76的前端和右臂16a相连接的连接部构成为,在强制上 升杆76的前端设置由长孔构成的融通部76a,并在该融通部76a连结有将基部固定在右臂16a上的销76b,在基于通常的苗移植时的升降控制进行右后轮7的上下运动时,强制上升杆76不被推拉,仅在使机体转弯时的左右后轮7较大地向下运动时推压强制上升杆76而使提升用臂74d向箭头亻方向转动,使镇压臂轴74c向箭头亻方向转动,因此与镇压臂轴74c一体转动的左右的滑动轴套75d的止挡臂75i也向箭头亻方向转动,通过该止挡臂75i,左右镇压臂75向上方运动方向转动,从而构成为左右镇压轮73自动地向上方收纳转动。因此,若在垄U终端位置的机体转弯作业时或机体的移动时使左右后轮7向下运动而使机体上升,则左右镇压轮73自动地向上方收纳转动,因此能够使机体的转弯及移动容易进行且作业性良好。 
另外,用于使左右镇压轮73向上方收纳转动的机构与不通过摇摆气缸11的伸缩动作而上下动作的一侧的后轮7连结,因此不受摇摆气缸11的伸缩动作的影响,能够适当地使左右镇压轮73向上方收纳。 
另一方面,构成为从所述镇压架74a向机体下方延伸设置架支承臂74e来支承停车架77a。左右支承杆77d的末端部焊接固定在设于停车架77a的末端部的接地杆77c,使在左右架支承臂74e间设置的转动轴77f嵌入被设置于该左右支承杆77d的基部的长孔77e,将停车架77a设置成绕转动轴77f转动自如。并且,在左右架支承臂74e的下方位置设置停车用切口槽77g,在左右架支承臂74e的后方位置设置收纳用切口槽77h,在比设于停车架77a上部的所述长孔77e靠末端侧设置钩挂于该停车用切口槽77g及收纳用切口槽77h的固定用轴77i,在设置于转动轴77f上方的弹簧支承轴77j与固定用轴77i之间设置拉伸弹簧77k,构成为能够通过该拉伸弹簧77k的拉力来维持固定用轴77i钩挂于停车用切口槽77g及收纳用切口槽77h的状态。 
并且,在固定用轴77i钩挂于停车用切口槽77g的状态下,停车架77a的末端朝向机体下方,成为接地杆77c接地并支承机体的停车状态。在该停车状态下,若操作种植操作杆88使升降用液压缸14动作从而使左右后轮7上升至不接触地面的位置,则左右后轮7的所述轮距调节能够容易地进行。另外,在将机体载置于卡车的货箱等而移动的时候,使停车架77a成为停车状态,则即使升降用液压缸14的液压降低而使得左右后轮7向上运动,也能够稳定地通过停车架77a支承机体。 
接着,克服拉伸弹簧77k的拉力,把持停车架77a进行牵拉而使其向后上方转动直至固定用轴77i从停车用切口槽77g脱离为止然后放手,固定用轴77i借助拉伸弹 簧77k的拉力而钩挂于收纳用切口槽77h,成为停车架77a收纳于机体上方的收纳状态。在该收纳状态下,停车架77a收纳在机体上方,因此不会妨碍移植作业,能够进行良好的移植作业。 
因此,停车架77a的停车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的切换能够通过一次操作容易地进行,因而作业性良好。 
在左右镇压臂75上分别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杆状的左右指示器78,所述镇压臂75在后部分别设置有左右镇压轮73。在此,对左右指示器78的结构及作用进行说明。 
在左右镇压臂75后端部的各个门形状的后部架75f上,在所述朝向上方设置的重量安装臂75g的机体内侧方位置分别设有朝向上方设置的支承销75j。 
另一方面,在将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部弯曲成L字状而成的基部分别焊接固定有设有圆孔78a的板体78b。并且,该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基部的各圆孔78a被设置成由左右镇压臂75后端部的门形状的后部架75f上的左右的支承销75j分别贯通的状态,通过在设于左右的支承销75j的上端部的贯通孔装配开尾销78c,从而将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基部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左右镇压臂75后端部的支承销75j。 
此外,在将苗供给装置24的支架部与机体架20连结的加强架92,固定连接有上引导支承体92b和下引导支承体92d,所述上引导支承体92b设有分别引导支承左右指示器78的中途部的圆形的贯通孔92a,所述下引导支承体92d设有分别引导支承左右指示器78的中途部的、在机体前后方向较长的长孔形的贯通孔92c。 
并且,上引导支承体92b的左右圆形的贯通孔92a与下引导支承体92d的左右长孔形的贯通孔92c分别配置于机体左右方向的相同位置,且左贯通孔92a、92c和右贯通孔92a、92c构成为设置在从机体左右中心向左右方向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并且,左右指示器78的中途部分别贯通上引导支承体92b的左右圆形的贯通孔92a和下引导支承体92d的左右长孔形的贯通孔92c地配置,由此在左右镇压轮73上下移动而使得左右镇压臂75上下移动时,左右指示器78在正面观察处于平行的状态下保持平行地上下移动,因此作业者很容易观察到左右指示器78的左右高度差。 
此外,将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部弯曲成L字状而成的基部构成为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左右镇压臂75后端部的支承销75j,因此在对左右镇压臂75进行左右位置调节而变更左右镇压轮73的机体左右位置来进行行间间隔调节时,根据该行间间隔 调节,将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部弯曲成L字状而成的基部绕支承销75j转动,因此维持了左右指示器78的正面观察处于平行的状态,很容易观察到左右指示器78的左右高度差而与行间间隔调节无关。 
另外,在左右指示器78的上端部安装有作为指标的醒目颜色(例如黄色)的标识器78d。 
因此,在移植作业时,镇压轮73追随垄U面而上下运动,从而使设置有分别镇压左右种植位置的镇压轮73的左右镇压臂75也上下运动,左右指示器78各自的标识器78d也与该左右镇压臂75的上下运动连动地上下运动。即,在朝向机体的行进方向以垄U上表面的右侧高而左侧低的方式倾斜时,右指示器78的标识器78d位于比左指示器78的标识器78d高的位置,作业者能够立即识别出垄U上表面以右侧高而左侧低的方式倾斜的情况。 
因此,作业者就坐于座位79而进行移植作业时,观察左右指示器78的标识器78d,作业者根据左右标识器78d的高度差能够立即识别垄U的左右倾斜,因此通过所述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的机体左右方向的操作使摇摆控制阀B2动作,使摇摆气缸11伸缩动作,从而使机体倾斜以使左右指示器78的标识器78d的高度相同。这样,机体与垄U的倾斜平行,因此基于左右种植位置的左右植苗体5的苗的种植深度相同,能够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另外,在左右镇压臂75后端部的各个门形状的后部架75f上的位于左右中央的重量安装臂75g的机体内侧方位置,分别设有朝向上方设置的支承销75j,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基部支承于所述左右支承销75j,并且从机体前面观察将左右指示器78设置成平行,因此左右指示器78的左右标识器78d处于左右接近的位置,因此容易分辨左右标识器78d的高度差,能够准确且容易地进行上述的机体的倾斜操作,作业性良好。 
另外,将朝后的座位79设置在覆盖发动机3和变速箱8的上部的机罩Bo的上方以使座位79朝向苗供给装置24侧,在座位79与苗供给装置24之间设置供脚踩踏的平面状的踏板80。所述座位79经由支承架81而支承于机体,该支承架81穿过机罩Bo的左右一方侧(右侧)而向上方延伸。 
所述踏板80由如下部件构成:俯视观察机体时配置在座位79与苗供给装置24之间的主踏板82;和设置于座位79及机罩Bo的左右两侧的副踏板83。所述副踏板 83从机体的前端部至主踏板82附近为止沿前后延伸设置,前部83a在比后部83b低一阶的位置构成,成为作业者可从机体的前端部乘降的结构。在作为该副踏板83的上一阶的后部83b的下方能够配置使后轮7升降的升降机构(臂16a、摇摆气缸11、杆13等),有效利用了机体的空间从而实现了机体的紧凑化。另外,能够根据后轮7的胎面变更,在副踏板83的后部的下方配置上下转动的传动箱9。另外,在主踏板82的前端部设置向上方倾斜地立起的立起部82a,通过该立起部82a形成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的脚不与植苗装置23的上下动机构4接触的结构来进行防护。另外,通过使立起部82a位于苗供给装置24的下方,能够缩短机体的前后长度。另外,主踏板82具备立起部82a,因此强度提高。另外,在立起部82a上设置对左右后轮7和植苗装置23以及苗供给装置24的驱动进行通断操作的乘车用主离合器杆84、及对左右后轮7进行制动的左右侧制动踏板85,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能够进行机体的停止、机体的行进方向的校正。 
在作为左右前轮6之间的机体的前端部上设置通过与垄U的上表面接触而检测该垄U的终端的垄终端传感器86,该垄终端传感器86构成为:通过机体的前进,到达没有垄的位置而无法感知垄上表面,由此检测出到达垄的终端的情况。根据由该垄终端传感器86进行的垄的终端的检测,自动地断开主离合器而使左右后轮7的驱动和植苗装置23及苗供给装置24的驱动停止,使机体停止,并且发出警报(例如蜂鸣器等的警告音)而向作业者告知。由此,由于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朝向机体的行进方向的后方、并专注于苗补给作业,因而不易确认机体的前方,注意不到机体到达垄的终端,有可能产生撞上周围的构造物等事故,但由于通过所述垄终端传感器86在垄的终端使机体自动停止并且通过警报告知到达了垄的终端,因此可安全地进行作业,并且,不用注意机体的前方的状况及垄的终端的位置,可专注地进行向苗供给装置24的苗补给作业,种植作业效率提高。所述垄终端传感器86配置于比机体的左右中央靠右的位置,与基于摇摆气缸11的左侧后轮7的上下运动相伴的机体的上下动作的影响较小,因此能够准确且稳定地检测垄的上表面。 
另外,在操纵手柄2的附近具备:通过手动对左右后轮7、植苗装置23以及苗供给装置24的驱动进行通断的主离合器杆87;以及通过手动仅对植苗装置28以及苗供给装置32的驱动进行通断的种植操作杆88。另外,通过所述种植操作杆88,还能够使升降用液压缸14进行动作从而通过手动对机体进行升降操作。并且,设置用 于检测该种植操作杆88的操作位置的传感器(检测构件),构成为仅在通过该种植操作杆88将植苗装置23以及苗供给装置24操作为驱动状态时,基于所述垄终端传感器86的机体的自动停止控制及警报进行动作。由此,能够仅在种植作业时使机体的自动停止控制及警报产生动作,在移动行驶时或在垄终端的机体转弯(旋回)时,垄终端传感器86不检测垄上表面,从而能够防止不必要地使机体停止,提高操作性。另外,也可以代替或同时使用基于上述种植操作杆88的机体的自动停止控制及警报的动作的通断,设置用于检测作业者就坐于座位79的情况的就坐传感器,构成为仅在作业者就坐于座位79时机体的自动停止控制及警报产生动作。另外,可以构成为:通过由垄终端传感器56检测到垄终端,警报先动作,在其预定时间后(数秒后)机体自动停止。另外,机体的自动停止也可以通过使发动机3停止而进行。 
另外,若构成为在操作种植操作杆88使机体上升而在垄边转弯时使垄终端传感器86向上运动而进行收纳,则垄终端传感器86不会成为转弯时的妨碍,可容易地进行转弯。 
垄终端传感器86构成为:在将基部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在机体上的转动臂86a的下端,旋转自如地设置有旋转辊86b。并且,为了构成为垄终端传感器86(旋转辊86b)不向下方转动必需以上的量,在转动臂86a的下方位置设置下方转动限制杆,通过操作导线使该下方转动限制杆和种植操作杆88连动,从而在操作种植操作杆88以使机体上升时,经由操作导线使下方转动限制杆向上运动而与转动臂86a的下方接触,使转动臂86a向上方转动至收纳位置。 
在机体的左右侧方配置左右载苗台89。该左右载苗台89构成为:分别在苗台支承架100的上部且在机体内侧,设置共3层的上层载苗部101a、中层载苗部101b及下层载苗部101c,该苗台支承架100的基部转动及固定自如地设置在机体上。 
接着,基于图22说明左右指示器78的第二实施例。 
在配置于苗供给装置24的中央部的上方位置的置苗台90焊接固定平板状的固定体94,该固定体94以座位79侧较低的方式倾斜,并且在该固定体94的后部设有左右贯通圆孔94a。并且,左右指示器78本身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但是,左右指示器78的上端部被设置成贯通该固定体94后部的左右贯通圆孔94a并向上方突出的状态。 
并且,固定体94的后端部向上方弯折从而设置成立起壁部94b。该壁部94b的 立起高度H1与突出长度H2相同,所述突出长度H2指当植苗装置23的植苗体5的下端移动的轨迹M的最低位置与田地表面相距的深度(基于植苗体5的苗的种植深度)D为最佳的种植深度时、左右指示器78的上端部从固定体94突出的突出长度。另外,最佳的种植深度是将种植深度调节杆93a调节为标准的种植深度位置时的植苗体5的植苗深度。 
因此,在将种植深度调节杆93a调节至标准的种植深度位置、作业者就坐于座位79进行移植作业时,观察左右指示器78的标识器78d,作业者通过所述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的机体左右方向的操作使摇摆控制阀B2动作,使摇摆气缸11伸缩动作,操作机体倾斜,以使左右标识器78d的突出长度H2与固定体94后端部的立起壁部94b的立起高度H1相同。这样,机体与垄U的倾斜平行,基于左右种植位置的左右植苗体5的苗的种植深度最佳,能够容易地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另外,在种植深度调节杆93a比标准的种植深度位置深或浅的时候,将固定体94后端部的立起壁部94b的立起高度H1作为标记,通过所述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的机体左右方向的操作使摇摆控制阀B2动作,使摇摆气缸11进行伸缩动作,操作机体倾斜,以使左右标识器78d的突出长度H2与该立起高度H1相同。这样,机体与垄U的倾斜平行,基于左右种植位置的左右植苗体5的苗的种植深度相同,能够容易地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此外,由于在左右指示器78贯通固定体94后部的左右贯通圆孔94a向上方突出的上端部的后方具有立起壁部94b,因此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容易观察到左右标识器78d,上述作业性非常好。 
另一方面,平板状的固定体94也作为载置所述单元盘的单元盘载置部,所述单元盘装有大量的向苗供给装置24的各苗供给杯25供给的苗。并且,固定体94为能够横向载置支承单元盘的平板状,而且在其左右中央部沿前后方向设有板状肋94c。 
因此,若在将装有苗的单元盘的各筒部之间形成的底面侧凹部从上方嵌于作为单元盘载置部的平板状的固定体94的板状肋94c的状态下载置单元盘,则单元盘的装有苗的上表面处于朝向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一方的状态并被稳定良好地载置。因此,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能够容易地从单元盘取出苗而向各苗供给杯25供给,能够高效率且容易地进行移植作业。 
并且,该板状肋94c兼用做平板状的固定体94的加强肋,能够轻量且廉价地构 成固定体94。 
进而,在固定体94,在苗供给装置24的各苗供给杯25的上方位置从固定体94的左端到右端为止按照各苗供给杯25的间隔设有大量的苗供给用贯通孔94d。所述各苗供给用贯通孔94d构成为在苗供给装置24的各苗供给杯25不移动而停止时分别位于各苗供给杯25的上方,在作业者停止机体而开始进行作业时,固定体94不会成为障碍,能够将苗从各苗供给用贯通孔94d供给到各苗供给杯25,因此能够容易地向苗供给装置24的各苗供给杯25供给苗,能够在移植作业开始时立即进行苗的移植作业,能够进行有效率的苗的移植作业。 
接着,基于图23说明指示器78的第三实施例。 
指示器78仅在右侧存在,指示器78的中途部由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结构的上引导支承体92b和下引导支承体92d引导支承,但是将其下端部与左右镇压臂75相连的结构以及上端部的结构不同。 
即,在从机体侧面观察比左右植苗体5靠前方的位置且比较靠近作为右镇压臂75的转动支点的镇压臂轴74c的位置处,将左右指示器下部支承板78k的基部焊接固定于右镇压臂75,将指示器78的下部弯曲成L字状,并将该弯曲部78m利用支承销78n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左右指示器下部支承板78k。并且,使指示器78下部的弯曲成L字状的末端部78p成为与焊接固定于左镇压臂75的上部的接触支承体78q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另外,在末端部78p设置重物、或者在末端部78p与接触支承体78q之间设置拉伸弹簧,从而构成为能够维持末端部78p与左镇压臂75上部的接触支承体78q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 
另一方面,指示器78的上部形成为朝向机体内侧弯曲成L字状、且弯曲成的水平部78r位于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的前方位置的状态,并且构成为当左右镇压臂75达到相同高度时水平部78r与苗供给装置24处于水平(与机体水平)。 
因此,作业者就坐于座位79而进行移植作业时,观察指示器78的水平部78r,作业者通过所述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的机体左右方向的操作使摇摆控制阀B2动作,使摇摆气缸11伸缩动作,操作机体倾斜,以使水平部78r与苗供给装置24(机体)水平。这样,机体与垄U的倾斜平行,基于左右种植位置的左右植苗体5的苗的种植深度最佳,能够容易地进行适当的苗的移植作业。 
此外,作为指示器78与右镇压臂75的连结点的支承销78n从机体侧面观察设于 比左右植苗体5靠前方的位置且比较靠近作为右镇压臂75的转动支点的镇压臂轴74c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机体转弯时使左右镇压轮73(左右镇压臂75)上升,指示器78的上升高度也不会太高,因此在机体转弯时能够进行良好的转弯作业而不会成为障碍。 
此外,上文中对两行种植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三行以上的结构。 
另外,上文中对多行交错种植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例如使左右植苗体5的动作时刻相同的结构等的行道树种植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移植机不限于蔬菜苗,可以作为种植其他苗、块根的移植机加以利用。另外,对乘用型的移植机进行了详细叙述,但也可以是步行式移植机。 

Claims (7)

1.一种移植机,该移植机装备有:植苗装置(23),所述植苗装置(23)沿机体左右方向设有多个,并且所述植苗装置(23)将苗种植于田地;以及镇压装置(110),所述镇压装置(110)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并且所述镇压装置(110)镇压基于所述多个植苗装置(23)的各植苗位置,该移植机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的镇压装置(110)分别构成为与田地相接触并上下动作,并且从左右镇压装置(110)分别朝向机体上方设置左右指示器(78),所述左右指示器(78)能够识别至少左右两个镇压装置(110)的接地高度,将左右指示器(78)的基部分别与左右镇压装置(110)连结,并且构成为由设于机体的各个引导支承体引导支承左右指示器(78)的中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该移植机装备有:摇摆致动器(11),所述摇摆致动器(11)改变左右行驶装置(7)的相对高度来调节机体的左右倾斜;以及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所述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操作所述摇摆致动器(11)工作,所述植苗装置(23)构成为进行上下动作从而将苗植于田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引导支承体由上引导支承体(92b)和下引导支承体(92d)构成,在上引导支承体(92b)和下引导支承体(92d)中的一方设有圆形的贯通孔(92a),所述贯通孔(92a)分别引导支承指示器(78)的中途部,在上引导支承体(92b)和下引导支承体(92d)中的另一方设有在机体前后方向较长的长孔形的贯通孔(92c),所述贯通孔(92c)分别引导支承指示器(78)的中途部,圆形的贯通孔(92a)与长孔形的贯通孔(92c)在机体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且左右的圆形的贯通孔(92a)和左右的长孔形的贯通孔(92c)设于从机体左右中心向左右方向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将左右指示器(78)的下端部弯曲成L字状而成的基部经由支承销(75j)以向左右方向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左右各个镇压装置(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指示器(78)的上端部分别设有作为指标的标识器(78d)。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镇压装置(110)由镇压臂(75)和左右的镇压轮(73)构成,所述镇压臂(75)的后部以镇压臂轴(74c)为转动支点自由地上下转动,所述左右的镇压轮(73)分别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镇压臂(75)的后部,在镇压臂(75)设有施加镇压力的配重(75h),设置绕转动轴(77f)转动的停车架(77a),在该停车架(77a)设有固定用轴(77i)和拉伸弹簧(77k),在借助该拉伸弹簧(77k)的拉力将固定用轴(77i)嵌于停车用切口槽(77g)的状态下,停车架(77a)的末端朝向下方而成为支承机体的支承状态,在借助该拉伸弹簧(77k)的拉力将固定用轴(77i)嵌于收纳用切口槽(77h)的状态下,停车架(77a)处于被收纳于上方的收纳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该移植机设有向植苗装置(23)供给苗的苗供给装置(24),朝向苗供给装置(24)侧向后地设有座位(79),向该苗供给装置(24)供给苗的作业者就坐于该座位(79),并且手动机体倾斜调节杆(15)设在就坐于座位(79)的作业者能够操作的位置。
CN2011202258005U 2010-08-31 2011-06-29 移植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6833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3710 2010-08-31
JP2010193710A JP5418445B2 (ja) 2010-08-31 2010-08-31 移植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68335U true CN202168335U (zh) 2012-03-21

Family

ID=45826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25800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68335U (zh) 2010-08-31 2011-06-29 移植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18445B2 (zh)
CN (1) CN202168335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1010A (zh) * 2012-04-12 2013-10-30 株式会社久保田 移栽机
CN103650723A (zh) * 2012-09-26 2014-03-26 株式会社久保田 苗移植机
CN103988619A (zh) * 2013-02-19 2014-08-2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苗移植机
CN104838776A (zh) * 2014-02-14 2015-08-19 洋马株式会社 步行式插秧机
CN106258118A (zh) * 2015-06-24 2017-01-04 株式会社久保田 步行式插秧机
CN106550637A (zh) * 2015-09-30 2017-04-05 株式会社久保田 移植作业机以及移植作业机的移植单元
CN106550636A (zh) * 2015-09-29 2017-04-0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移植机
CN106717371A (zh) * 2015-11-19 2017-05-31 株式会社久保田 步行式插秧机
CN107072147A (zh) * 2014-11-06 2017-08-18 洋马株式会社 插秧机
CN108934333A (zh) * 2018-07-24 2018-12-07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秧苗的插秧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8973B2 (ja) * 2013-02-28 2015-03-04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
CN104025784A (zh) * 2014-05-27 2014-09-10 栾连胜 一种插秧机的间歇式插植机构
JP6380586B2 (ja) * 2017-03-13 2018-08-2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移植機
JP6841265B2 (ja) * 2018-05-31 2021-03-1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
JP6791209B2 (ja) * 2018-06-01 2020-11-25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
JP7004414B2 (ja) * 2018-06-26 2022-01-21 株式会社クボタ 移植機
JP6891916B2 (ja) * 2019-04-24 2021-06-18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
CN112753331A (zh) * 2021-01-30 2021-05-07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 一种井窖式烟草移栽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6768B2 (ja) * 2003-07-28 2008-09-10 小橋工業株式会社 畦塗り機及びその作業部位置調整方法
JP2009153471A (ja) * 2007-12-27 2009-07-16 Iseki & Co Ltd 作溝装置
JP2010172208A (ja) * 2009-01-27 2010-08-12 Iseki & Co Ltd 苗植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1010A (zh) * 2012-04-12 2013-10-30 株式会社久保田 移栽机
CN103371010B (zh) * 2012-04-12 2016-09-21 株式会社久保田 移栽机
CN103650723A (zh) * 2012-09-26 2014-03-26 株式会社久保田 苗移植机
CN103650723B (zh) * 2012-09-26 2016-02-03 株式会社久保田 苗移植机
CN103988619A (zh) * 2013-02-19 2014-08-2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苗移植机
CN103988618A (zh) * 2013-02-19 2014-08-20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苗移植机
CN103988619B (zh) * 2013-02-19 2016-08-24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苗移植机
CN104838776A (zh) * 2014-02-14 2015-08-19 洋马株式会社 步行式插秧机
CN107072147A (zh) * 2014-11-06 2017-08-18 洋马株式会社 插秧机
CN106258118A (zh) * 2015-06-24 2017-01-04 株式会社久保田 步行式插秧机
CN109328570A (zh) * 2015-06-24 2019-02-15 株式会社久保田 步行式插秧机
CN109328570B (zh) * 2015-06-24 2021-11-09 株式会社久保田 步行式插秧机
CN106550636A (zh) * 2015-09-29 2017-04-0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移植机
CN106550636B (zh) * 2015-09-29 2020-10-13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移植机
CN106550637A (zh) * 2015-09-30 2017-04-05 株式会社久保田 移植作业机以及移植作业机的移植单元
CN106717371A (zh) * 2015-11-19 2017-05-31 株式会社久保田 步行式插秧机
CN108934333A (zh) * 2018-07-24 2018-12-07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秧苗的插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50352A (ja) 2012-03-15
JP5418445B2 (ja)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8335U (zh) 移植机
CN204272653U (zh) 移植机
CN202183961U (zh) 移植机
TWI539895B (zh) 苗移植機
KR101741606B1 (ko) 이앙기
JP2012050352A5 (zh)
CN101401502A (zh) 植苗机
CN103797944B (zh) 移植机
JP5763482B2 (ja) 水田作業機
CN101228819A (zh) 多行播种植苗机
CN103371011A (zh) 移植机
JP5315926B2 (ja) 播種兼用苗植付機
JP5561394B2 (ja) 苗植機
JP5385642B2 (ja) 田植機
JP5034415B2 (ja) 苗植機
CN205142856U (zh) 水田作业机
CN1973593B (zh) 苗株移植装置
CN205213374U (zh) 步行式插秧机
JP5831664B2 (ja) 播種機
JP3650894B2 (ja) 移植機
JP4009741B2 (ja) 苗移植機
JP3815372B2 (ja) 苗移植機
JP5776732B2 (ja) 播種機
JP5249003B2 (ja) 植付機
CN108496489B (zh) 步行式插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