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4932A - 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4932A
CN103764932A CN201280042273.1A CN201280042273A CN103764932A CN 103764932 A CN103764932 A CN 103764932A CN 201280042273 A CN201280042273 A CN 201280042273A CN 103764932 A CN103764932 A CN 103764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rtion
oblique line
roller
diagonal
or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22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赫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4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4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3/00Accessories for sliding or lifting wings, e.g. pulleys, safety catc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1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vertic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165Details, e.g. sliding or rolling gui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04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allowing an additional movement
    • E05D15/0608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allowing an additional movement caused by track lay-ou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21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 E05D15/0626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 E05D15/063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on wheels with fixed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21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 E05D15/0626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 E05D15/0652Tra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21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 E05D15/0626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spended at the top
    • E05D15/0656Bottom gui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42Sliding wings; Details of frames with respect to guiding
    • E06B3/44Vertically-slid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42Sliding wings; Details of frames with respect to guiding
    • E06B3/46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1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 E05D15/1042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with transversely moving carriage
    • E05D2015/1055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with transversely moving carriage with slanted or curved track sections or ca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28Bearings
    • E05Y2201/63Ra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28Bearings
    • E05Y2201/636Universal or ball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88Rollers
    • E05Y2201/69Rollers having inclined ax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88Rollers
    • E05Y2201/692Rollers having vertical ax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32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48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其设置于窗框上端,向下开口,使得能够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且具有竖直轴(3a)或斜线轴(3b)的滚轮(3),并在两侧形成有以竖直或斜线构成的引导部(4),从而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一个以上的上部斜行轨道部(2),其以斜线或曲线引导在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直线行走的上部滚轮(3),使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并且以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引导部(4)以相同的截面联接的方式连接设置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一侧端,并以斜线或曲线延长形成有引导部(4)。

Description

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滑动形态的窗户中,使窗或窗扇运动,使得当门或窗扇行走时自由行走,当门或窗扇关闭时贴紧窗框的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窗户是从门框或窗框向侧方推动门或窗扇进行打开、关闭的构成,在门或窗扇的一侧具备滚轮单元。
所述滚轮单元由于门或窗扇的负重作用,因而具有需能够在支撑门或窗扇负重的同时进行顺畅滑行的要求条件。
如果考查以往的滚轮单元的构成和作用,其在形成于门框或窗框的轨道的上面进行滚动接触,由于滚轮单元中具备的轮的轴线沿水平方向配置,因而具有滚轮单元的高度(大小)增高的结构上的特性。
因此,就以往具备滚轮单元的窗户系统而言,确保窗户实质性功能所需的材料消耗过大,进而成为隔热效果低下、防风效果低下等问题的直接原因。
例如,从材料的消耗量方面来看,就滚轮单元的轮而言,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配置,因而轮的高度方向的大小增大,为了使滚轮单元隐藏而不为外部所见,应沿高度方向增大提供较大的隐藏部。
另外,为了防止门或窗扇与轨道间脱离,延长滚轮单元的隐藏部形成裙边(skirt),使得门或窗扇能够包围轨道的侧面两端的一部分,因而存在所需材料量增加的问题。
另外,滚轮单元设置于门或窗扇后,在滚轮单元的两侧形成空间,这种空间与外部相通,因而存在降低保温隔热、防风、隔音等效果的问题。
另外,在门或窗扇为大型的情况下,门或窗扇的负重增加,因而要求耐久性更强的滚轮单元,由此,就滚轮单元的轮而言,直径进一步加大,与滚轮单元占有的空间相应地,存在隐藏滚轮单元所需的材料消耗量进一步增加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窗户系统的隔音、防风等效果,提出了一种技术,使得在门或窗扇关闭的状态下,使门或窗扇运动,使门或窗扇与门框或窗框贴紧。
此时,就滚轮单元的轮而言,与高度方向大小增加相应,隐藏部整体上更加庞大,特别是向左右方向加宽,由此,随着隐藏部加宽,为了确保轨道与门或窗扇的重叠的部分,轨道的宽度也加宽,结果,在门框或窗框的构成方面,存在材料需求增多的问题。
再一方面,在门或窗扇关闭的状态下,为与门框或窗框贴紧,门或窗扇应沿左右侧方向运动,但是,如上所述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配置的滚轮单元的构成却存在门或窗扇向左右侧方向的运动受限的问题。
即,为隐藏滚轮单元或防止门或窗扇从门框或窗框的轨道脱离而形成的裙边,与窗户系统的本质上的防风性能与无关地形成,因而存在反而使防风及隔音等效果降低,使材料的消耗量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要实现的技术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户系统的上、下部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扇运动装置,使得能够实现门或窗扇的线性移动及左右运动导致的斜行移动,在使门或窗扇开闭时,不妨碍门或窗扇的行走,在封闭门或窗扇时,使门或窗扇与门框或窗框贴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户系统的上、下部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扇运动装置,使得能够降低为了门或窗扇的滑行而提供的滚轮单元的高度,显著减少为了隐藏滚轮单元而需要的材料的消耗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户系统的上、下部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扇运动装置,使得在门或窗扇关闭时,能够确保门或窗扇的能运动的距离,提高门或窗扇与门框或窗框间的贴紧力,提高防风及隔音等的效果。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滚动轮的多种形态,提供与之相符的轨道。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轨道单元和滚轮单元应用于所有开闭门、折叠门、悬挂式门、窗扇、固定窗扇、推拉门或窗扇,并且不受门或窗扇的负重影响,实现柔顺滑动。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其设置于窗框上端,向下开口,使得能够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且具有竖直轴3a或斜线轴3b的滚轮3,并在两侧形成有以竖直或斜线构成的引导部4,从而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一个以上的上部斜行轨道部2,其以斜线或曲线引导在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直线行走的上部滚轮3,使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并且以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引导部4以相同的截面联接的方式连接设置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一侧端,并以斜线或曲线延长形成有引导部4。
其中,优选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在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末端还配备直线部,使得以斜线或曲线行走后,能够直线行走既定距离。
而且,所述斜行轨道部2以与两侧的引导部4间既定地缩窄的宽度和加宽的宽度相同的宽度中的某一种构成,使得能够沿着上部滚轮3的行走进行方向引导上部滚轮3。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其设置于窗框上端,向下开口,使得能够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的上部滚轮(3),并在两侧形成有以斜线或直线构成的引导部4,从而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上部斜行轨道部2,其以斜线或曲线引导在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直线行走的上部滚轮3,使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并且以与上部线性轨道部(1)以相同的截面连接的方式联接设置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一侧端,并包括多个凸出部13和槽部14,所述凸出部13凸出形成于两侧的引导部4中的某一个的一侧面既定位置,使得能够向另一侧面引导上部滚轮3,所述槽部14形成于另一个引导部4内侧面,使得与该引导部4滚动接触并行走的上部滚轮3在借助于凸出部13而向另一侧面被引导时能够插入所述槽部14。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线性轨道部1,其设置于窗框上端,向下凸出,使得能够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的上部滚轮3,并形成有竖直两侧面与上部滚轮具有接点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4,且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上部斜行轨道部2,其以斜线或曲线延长形成,连接设置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以斜线或曲线对接触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竖直两侧面并直线行走的上部滚轮3进行引导,使得窗扇框架能够水平运动,形成有引导部4,所述引导部4向下凸出,且竖直两侧面与上部滚轮3具有接点地进行引导。
而且,优选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在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末端还配备直线部,使得以斜线或曲线行走后,能够直线行走既定距离。
其中,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以使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4两侧面的曲线或斜线的开始位置不同的方式延长形成,使得当所述上部滚轮3将方向转换为曲线或斜线时,滚动接触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4两侧面中的某一个的某一个上部滚轮3与另一个上部滚轮3相比,直线行走距离更长,在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4中的斜线面或曲线面上,在斜线面或曲线面的引导部4两侧面中的某一个上形成引导槽4c,使得上部滚轮3在斜行行走的同时,能够在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斜线面或曲线面的引导部4两侧面滚动接触。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在一个竖直轴3a或斜线轴3b上具备2个以上的滑轮3d、3e,该滑轮3d、3e当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上行走时,在保持分别与各个不同的引导部4a、4b滚动接触的状态下,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
而且,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在具有斜线或竖直形态的2个以上的轴3a、3b上分别具备滑轮3e,各滑轮3e当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上行走时,在保持分别与各个不同的竖直引导部4a或斜线引导部4b滚动接触的状态下,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
其中,所述轴3a、3b向侧面隔开既定距离,使得滑轮3e相互不干扰。
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多个上部滚轮3在一侧的一直线上隔开既定距离而设置,在所述多个上部滚轮3之间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上部滚轮3,构成当一侧的上部滚轮3借助于凸出部13而被向另一侧被引导时,另一侧的上部滚轮3能够插入槽部14。
而且,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线性轨道部21,其设置于窗框的下端,向上开口,使得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下端的具有竖直轴3a或斜线轴3b的多个下部滚轮20;下部斜行轨道部22,其以斜线或曲线构成,使得以斜线或曲线引导所述滚轮20,并与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以相同的截面联接的方式向上开口,且连接设置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的一侧端;引导部23,其分别一体或独立地设置于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内部两侧面,分别在多个下部滚轮20上形成滚动接点进行滑行。
而且,优选所述下部斜行轨道部22在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末端还配备直线部,使得在以斜线或曲线行走后,还能够直线行走既定距离。
其中,所述斜行轨道部22以与两侧的引导部23间既定地缩窄的宽度和加宽的宽度相同的宽度中的某一种构成,使得能够沿着下部滚轮20的行走进行方向引导下部滚轮20。
而且,优选所述引导部23中的某一个是能够在斜线面形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斜线形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或是能够在竖直面形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竖直形成型的竖直引导部23b。
而且,从所述斜线引导部23a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卡定引导部23c,使得下部滚轮20同时与斜线引导部23a及卡定引导部23c滚动接触而进行滑动。
另外,所述引导部23将以在斜线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斜线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以在竖直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竖直构成的竖直引导部23b组成一组,或将所述的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组成一组,所述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比另一个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相对成型得更长,使得下部滚轮20的行走距离更长。
而且,所述引导部23的以能够一体地延长设置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方式一体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一体组装或附着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使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连接部位能够不间断地连续。
另外,当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成型或组装成一组时,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设置成高度相互相同或某一个相对较高。
另外,优选在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上,隔开既定间隔地形成多个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引导槽24;在所述引导槽24中插入固定凸出引导部25,所述凸出引导部25以圆形或多边形截面构成,沿长度方向连续成一个地形成;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一侧面向内侧凸出一部分,形成不间断连续的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使得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以线或面的形态构成。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下部线性轨道部21,其设置于窗框下端,向上开口,使得能够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下端的下部滚轮20,并在两侧形成有以斜线或直线构成的引导部23,从而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下部斜行轨道部22,其以斜线或曲线引导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1直线行走的下部滚轮20,使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并且以与下部线性轨道部21相同的截面联接的方式连接设置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的一侧端,且包括多个凸出部13和槽部14,所述凸出部13凸出形成于两侧的引导部23中的某一个的一侧面既定位置,使得能够向另一侧面引导下部滚轮21,所述槽部14形成于另一个引导部23内侧面,使得与该引导部23滚动接触并行走的下部滚轮21在借助于凸出部13而向另一侧面被引导时能够插入所述槽部14。
而且,优选所述引导部23中的某一个是能够在斜线面形成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的斜线形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或是能够在竖直面形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竖直形成型的竖直引导部23b。
另外,优选还包括从所述斜线引导部23a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的卡定引导部23c。
而且,所述引导部23的以在斜线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斜线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以在竖直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竖直构成的竖直引导部23b组成一组,或使所述的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组成一组。
其中,所述引导部23的以能够一体地延长设置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方式一体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和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一体组装或附着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使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连接部位能够不间断地连续。
而且,优选当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成型或组装成一组时,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设置成高度相互相同或某一个相对较高。
另外,优选在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上,隔开既定间隔地形成多个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引导槽24;在所述引导槽24中插入固定凸出引导部25,所述凸出引导部25以圆形或多边形截面构成,沿长度方向连续成一个地形成;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一侧面向内侧凸出一部分,形成不间断连续的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使得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以线或面的形态构成。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下部线性轨道部21,其设置于窗框下端,向上凸出,使得能够滚动接触并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下端的具有竖直轴21a或斜线轴21b的下部滚轮20,并形成有两侧以竖直面或斜线面构成的引导部23,从而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下部斜行轨道部22,其以斜线或曲线引导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直线行走的下部滚轮20,使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并且以与下部线性轨道部21相同的截面联接的方式连接设置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引导部23以斜线或曲线延长形成后,延长形成有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的直线部22a。
而且,优选所述下部斜行轨道部22在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末端还配备直线部,使得在以斜线或曲线行走后,还能够直线行走既定距离。
其中,所述下部斜行轨道部22以使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引导部23两侧面的曲线或斜线的开始位置不同的方式延长形成,使得当所述下部滚轮20将方向转换为曲线或斜线时,滚动接触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某一个引导部23侧面的某一个下部滚轮20的直线行走距离能够比另一个下部滚轮20更长,在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引导部23斜线面或曲线面上,在斜线面或曲线面的内、外侧面中的某一个上形成引导槽24,使得下部滚轮20在斜行行走的同时,能够滚动接触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引导部23斜线面或曲线面的内、外侧面。
而且,优选所述引导部23中某一侧面是能够在斜线面上构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斜线形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或是能够在竖直面上构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竖直形成型的竖直引导部23b。
另外,优选从所述斜线引导部23a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卡定引导部23c,使得下部滚轮20同时与斜线引导部23a及卡定引导部23c滚动接触而进行滑动。
而且,所述引导部23将以在斜线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斜线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以在竖直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竖直构成的竖直引导部23b组成一组,或将所述的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组成一组,所述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成型得比另一个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相对更长,使得下部滚轮20的行走距离更长。
另外,所述引导部23的以能够一体地延长设置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方式一体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一体组装或附着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使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连接部位能够不间断地连续。
而且,当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成型或组装成一组时,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设置成高度相互相同或某一个相对较高。
另外,在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上,隔开既定间隔地形成多个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引导槽24;在所述引导槽24中插入固定凸出引导部25,所述凸出引导部25以圆形或多边形截面构成,沿长度方向连续成一个地形成;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一侧面向外侧凸出一部分,形成不间断连续的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使得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以线或面的形态构成。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轴35,其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下端,并配备为直线或斜线中的某一种;轴结合于所述轴35的轴承26;以及滚动轮51,所述滚动轮51以包围轴承26外周部的方式与轴承26结合,在外径面上形成有斜线接触面;卡定支撑部51a,其从所述滚动轮51的斜线接触面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轴35,其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下端,并配备为以直线或斜线中的某一种;滚动轮51,其在所述轴35上下轴结合2个以上的以一列或多列构成的轴承26,以包围轴承26或轴承26外周部的方式与轴承26结合,在外径面上形成有斜线接触面。
而且,从所述滚动轮51的中心向下部方向一体或独立地凸出成型另一轴35,使轴承26或滚动轮5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向下部凸出的轴35的下端。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动轮51,其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下端,外径面以斜线形成;轴35,其从所述滚动轮51的旋转中心向上一体凸出形成;轴承26,其结合于所述轴35和窗扇框架。
而且,优选包括支撑部58,其从所述滚动轮51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滚动轮51a,其形成有以既定高度的圆柱形成型的轮部54、从该轮部54的中心部上、下端一体地凸出成型的上部轴55和下部轴56;上部轴承52,其轴结合于上部轴55的外径而固定于窗扇框架,使得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与上部轴55顺利实现旋转;下部滚动轮51b,其使所述下部轴56顺利实现旋转,并且与结合于窗框的下部轨道单元的引导部23滚动接触。
而且,包括滑行部40,其从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与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既定位置向下部以既定角度的倾斜面形成。
另外,还包括支撑部58,其从形成有所述滑行部40的上部滚动轮51a与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滑行部40末端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竖直或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
另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以下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滚动轮51b,其形成有以既定高度的圆柱形成型的轮部54、从所述轮部54的旋转中心向上部一体地凸出成型的轴35;上部滚动轮51a,其旋转自如地轴结合于所述轴35上,且与结合于窗框的下部轨道单元的引导部23滚动接触;轴承26,其在所述上部滚动轮51a的上部位置与所述轴35轴结合,且固定于窗扇,使得轴35顺利实现旋转。
而且,包括滑行部40,其从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与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既定位置向上、下部中的某一方向形成既定角度的倾斜面而构成。
另外,还包括支撑部58,其从在所述上、下部滚动轮51a、51b中的某一个上形成的斜线面的滑行部40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竖直或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
而且,包括旋转环57,其结合于所述上部滚动轮51a或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且由软质材质构成。
发明效果
设置于滚轮单元的轮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或斜线方向配置,从而在窗扇姿态保持与窗框平行的状态的同时,行走运动方向能够自由地体现线性运动与斜行运动等复杂的运动,从而在使窗扇开闭时进行线性运动,不妨碍窗扇的行走,在封闭窗扇时进行斜行运动,能够使窗扇与窗框贴紧。
另外,就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窗扇运动装置而言,设置于滚轮单元的轮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或斜线方向配置,从而能够降低滚轮单元的高度(大小),从而能够使窗框与窗扇间的空间实现最小化,从而不需要用于隐藏滚轮单元的裙边等的构成,能够显著减少构成窗户的材料的消耗量。
另外,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窗扇运动装置能够提供较大的进行斜行运动的偏向变位,从而能够充分确保窗扇进行左右运动的距离,因而能够提高窗扇与窗框间的贴紧力,提高防风及隔音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图示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窗扇运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和图4是图示本发明的上部轨道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5是图示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窗扇运动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图。
图6和图7是图示图5的作用状态的图。
图8至图11是图示在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窗扇运动装置中,滑轮设置于多个轴的状态的结构及作用状态的图。
图12是图示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窗扇运动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图。
图13和图14是图示本发明的下部轨道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15至图18是图示本发明的下部轨道单元中滚轮进行直线行走和曲线或斜线行走的作用状态的图。
图19是与滚轮的组装结构一同图示本发明的下部轨道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21至图25是图示在本发明的下部轨道单元中,在多个轴上设置有滑轮的滚轮及轨道的结构和作用状态的图。
图26是图示本发明下部滚轮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滚轮结构的部分切开分解立体图。
图27是图示本发明下部滚轮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滚轮结构的剖面图。
图28是图示本发明下部滚轮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的滚轮结构的部分切开分解立体图。
图29是图示本发明下部滚轮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的滚轮结构的剖面图。
图30是图示本发明下部滚轮单元的第三实施例的滚轮的俯视图。
图31是图30的A-A线剖面图。
图32是图30的B-B线剖面图。
图33是图示本发明的滚轮单元与下部轨道的组装状态的图。
图34是图示本发明的滚轮单元与下部轨道的组装状态的图。
图35是图示图34的滚轮单元与下部轨道的作用状态的图。
图36是图示图33的滚轮单元与下部轨道的作用状态的图。
图37至图43是图示本发明的滚轮单元的结构及与下部轨道的组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4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窗户系统的窗扇运动装置的图。
图45是抽取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窗户系统的窗扇运动装置的主要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46及图4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窗户系统的窗扇运动装置的作用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4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窗户系统的窗扇运动装置中的窗框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符号说明
1-上部线性轨道部,2-上部斜行轨道部,3-上部滚轮,4-引导部,11-上部线性轨道部,12-上部斜行轨道部,13-凸出部,14-槽部,20-下部滚轮,21-下部线性轨道部,22-下部斜行轨道部,23-引导部,24-引导槽,25-凸出引导部,26-轴承,31-上板,32-下板,33-轮,34-滚珠,35-轴,36-第一通孔,37-第二通孔,38-螺纹部,39-螺母部,40-滑行部,41-弹性滑行部,42-结合孔,43-固定构件,44-联结构件,50-轨道,51-滚动轮,52-上部轴承,53-下部轴承,54-轮部,55-上部轴,56-下部轴,57-旋转环,58-支撑部,60-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窗户系统的上部窗扇运动装置、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窗户系统的下部窗扇运动装置,下面在依次说明上部窗扇的单元和运动装置及上部下部窗扇的单元和运动装置的同时,按各单元说明实施例。
而且,所述窗户系统应用于全部开闭门、折叠门、合叶式门、推拉门、对开门、固定窗等多样地提出的门和窗扇,因此下面将它们统称为窗扇进行说明,但其实施应应用于全部门和窗扇。
首先,参照图1至图5,说明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如下。
<第一实施例>
首先,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设置于窗框的上端,以直线、曲线、斜线中的某一种方向,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的上部滚轮3。
所述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由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构成。
所述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如图1a所示,是以如
Figure BDA0000471031040000121
字的形态向下开口的结构,沿长度方向以直线形成,沿直线引导上部滚轮3。
其中,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向下开口,在两侧分别形成有引导部4,此时,所述引导部4的形状如图1b、图1c、图1d所示,其结构应根据与引导部4滚动接触的上部滚轮3的结构而设计。
即,所述上部滚轮3具备多个,该上部滚轮3的旋转轴根据其功能和可靠性,配备竖直轴3a或斜线轴3b中的一个以上,因而轴结合于此的上部滚轮3的滚动轮3c与引导部4如要形成滚动接点,则两侧引导部4的形状也应以竖直和竖直或竖直与斜线或斜线与斜线的形状构成,以便与竖直轴3a和斜线轴3b对应。
另一方面,上部斜行轨道部2担负以曲线或斜线对在上部线性轨道部1中被引导移动的上部滚轮3进行引导的作用。
因此,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设置得连接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一端,此时,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剖面结构只有以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截面形状相同的结构构成,沿着上部线性轨道部1移动的上部滚轮3才能自然地进入上部斜行轨道部2并被引导。
其中,所述斜行轨道部2用于以斜线或曲线诱导上部滚轮3并同时进行引导,因而如图11、图15、图16所示,两侧引导部4的间隔应以与既定地缩窄的宽度和加宽的宽度相同的宽度中的某一个构成,使得上部滚轮3能够根据以多个构成的上部滚轮3的配置与结构及上部滚轮3的行走进行方向,自然地被以斜线或曲线进行引导。
而且,优选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在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末端还配备直线部,使得以斜线或曲线行走后,还能够直线行走既定距离。
因此,推门或窗扇在开放状态下是相互折叠的结构,但在封闭状态下,两侧窗扇构成“一”字形,能够使其外观显得美丽。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像第一实施例一样,向下开口的既定长度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设置于窗框上端。
其中,第二实施例的上部斜行轨道部2设置于所述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行走区间内。
即,使得在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内部一侧面凸出形成多个凸出部13,借助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而引导并移动的移动方向受到凸出部13干扰,移动方向转换到另一侧方向。
其中,优选所述凸出部13以斜线或曲线形成,使得上部滚轮3被以斜线或曲线引导,使力的移动方向能够自动转换到凸出部13的相反方向并进行移动。
在所述的多个凸出部13之间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另一侧面具备槽部14,使得沿上部线性轨道部1行走的上部滚轮3中的某一个能够插入。
其中,受到所述凸出部13干扰而凸出移动的上部滚轮3如图2的a、b、c所示,应在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一侧面保持接点,插入槽部14的上部滚轮3如图2所示,应在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另一侧面保持接点。
即,在所述的两侧引导部4,在多个上部滚轮3中,必须分别形成两个以上的接点,上部滚轮3才能不晃动地实现直线移动或斜线及曲线移动。
因此,所述上部滚轮3设置于所述窗扇框架的上端,多个上部滚轮3在一侧的一直线上离开既定距离设置,如图12所示,多个上部滚轮3设置与凸出部13对应的隔开距离进行设置,其之间设置的上部滚轮3应设置于当上部滚轮3被凸出部13向另一侧方向引导时(或水平运动时)能够插入槽部14的位置。
其中,凸出部13的凸出长度和上部滚轮3的外径大小应设计成,当插入所述槽部14的上部滚轮3直线行走时,如图1的b所示,不会受到所述凸出部13干扰。
而且,所述凸出部13可以在上部线性轨道部1与上部斜行轨道部2一体成型,或独立成型并组装或附着。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应用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像第一实施例一样连接设置于窗框上端,但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的上部滚轮3的轴如图3所示由一对竖直轴3a构成的情形,如图3所示,上部线性轨道部1与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4向下凸出,上部滚轮3在该引导部4的竖直两侧面保持接点的状态下,在上部线性轨道部1中直线移动,在连接设置的上部斜行轨道部2中,以斜线或曲线进行引导。
其中,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如图4所示,不同地延长形成上部斜行轨道部2两侧面的曲线或斜线的开始位置,使得当所述上部滚轮3将方向转换为曲线或斜线时,滚动接触在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4两侧面形成的引导部4中的某一个的上部滚轮3能够比另一个上部滚轮3的直线行走距离更长。
即,“口”形窗扇框架应进行水平运动,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上端的多个上部滚轮3在引导部4两侧面相互保持接点,使该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因此,当上部滚轮3被以斜线或曲线引导时,该一对上部滚轮3中的某一个与引导部4的接点会离开,与此相反,另一个上部滚轮3无法进一步加压贴紧引导部23并保持最佳滚动接触状态,使上部滚轮3的滑动无法容易实现。
因此,如图4、图5所示,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斜线面或曲线面引导部4的两侧面中的某一个侧面,其曲线或斜线比另一个侧面先开始,使曲线或斜线的长度相同,先斜行的上部滚轮3先于另一上部滚轮3与直线部4d相遇。
此时,为了沿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斜线面或曲线面引导部4行走的上部滚轮3能够在上部斜行轨道部4中始终保持滚动接触状态,优选在所述引导部4两侧面中的某一个上,如图4、图5的a所示形成引导槽4c,使得即使当一对上部滚轮3沿上部斜行轨道部2行走时,也始终保持滚动接触状态。
而且,优选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在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末端还配备直线部,使得以斜线或曲线行走后,能够直线行走既定距离。
因此,推门或窗扇在开放状态下是相互折叠的结构,但在封闭状态下,两侧窗扇构成“一”字形,能够使其外观显得美丽。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是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在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以下简称上部轨道单元)中被引导,以直线或线性移动,或以斜线或曲线进行斜行移动的单元。
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如图7所示,在一个竖直轴3a或斜线轴3b上具备2个以上的滑轮3d、3e,该滑轮3d、3e在沿着上部轨道单元<第一实施例>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行走时,如图1a所示,在保持分别滚动接触两侧引导部4a、4b的状态下,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
在图1a中显示了上部滚轮3的滑轮3d、3e中的上部滑轮3d外径比下部滑轮3d小,但这只是实施例而已,根据设计者的意图,上部滑轮3d可以构成得外径比下部滑轮3d更大。
因此,所述上部滚轮3如果移动,则某一个滑轮3d顺时针方向旋转,另一个滑轮3e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这些滑轮3d、3e在相互隔开的状态下各自独立旋转,从而当上部滚轮3行走时,使滑轮3d、3e的旋转方向相互不干扰。
所述的行走如图11所示,在经过上部线性轨道部1进入上部斜行轨道部2时也持续,此时,所述上部滚轮3借助于上部斜行轨道部2,如图12所示,被以斜线或曲线方向引导并行走,如果上部滚轮3进入上部斜行轨道部2,也如图12所示地收纳于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末端后,则意味着窗扇框架水平运动的状态。
其中,当所述窗扇框架水平运动时,所述上部滚轮3的滑轮3d、3e处于分别贴紧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状态,因此,窗扇框架的侧面能够紧密地贴紧在窗框上形成的遮挡板(图47所示的附图符号120、130)。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是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在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以下简称上部轨道单元)中被引导,以直线或线性移动,或以斜线或曲线斜行移动的单元。
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如图1b、图1d所示,在具有斜线或竖直形态的2个以上的轴3a、3b上具备各个滑轮3f,各滑轮3f在沿着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行走时,在分别保持滚动接触其它竖直引导部4a、4b的状态下,或如图7、图8、图9所示,在保持滚动接触斜线引导部4c的状态下,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
其中,优选所述轴3a、3b如图14、图15、图16所示,向侧面隔开既定距离进行设置,使得滑轮3f相互不干扰。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是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在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以下简称上部轨道单元)中被引导,以直线或线性移动,或以斜线或曲线进行斜行移动的单元。
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构成为如图3的b所示,多个上部滚轮3在上部轨道单元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引导部一侧一直线上隔开既定距离设置,在这些多个上部滚轮3之间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上部滚轮3,一侧的上部滚轮3借助于凸出部13而被向另一侧引导时,使另一侧的上部滚轮3能够插入槽部14。
即,用于使得能够在所述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的<第二实施例>提出的轨道单元中滑动移动,被所述的上部轨道单元的<第二实施例>凸出部13干扰而凸出并移动的上部滚轮3如图2的a、b、c所示,在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一侧面保持接点,相互隔开既定距离设置,插入槽部14的上部滚轮3如图2所示,应在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另一侧面保持接点。
即,只有所述多个上部滚轮3中的两个以上分别在两侧引导部4形成接点,才能在滑动移动中不晃动地实现直线移动或斜线及曲线移动。
因此,所述上部滚轮单元设置于所述窗扇框架的上端,多个上部滚轮3在一侧的一直线上隔开既定距离设置,如图3a、b、c所示,使得多个上部滚轮3设置与凸出部13对应的隔开距离进行设置,在其之间设置的上部滚轮3应设置于当上部滚轮3因凸出部13向另一侧方向被引导时(或水平运动时)能够插入槽部14的位置。
因此,如以上所作的说明,本发明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和上部滚轮单元由上部线性轨道部1、上部斜行轨道部2及上部滚轮3构成,上部线性轨道部1设置于窗框的上端,如图1a及图7所示,具有向下开口的结构,或如图2至图6所示,具有引导部4向下凸出的结构,使得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的上部滚轮3能够插入并被引导。
另外,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如图6所示,以一直线成型为既定长度,使得上部滚轮3能够与既定区间或长度相应地直线行走。
而且,优选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具有与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相同的剖面结构,如图9和图10所示,其截面是以曲线或斜线连续的结构,使得沿上部线性轨道部1行走的上部滚轮3在以曲线或斜线被引导并行走后能够被收纳。
另一方面,所述上部滚轮3如图1a、图7、图10所示,在一个轴3a上具备具有互不相同外径的2个以上的滑轮3d、3e,该滑轮3d、3e在沿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行走时,分别形成互不相同的滚动接点,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
即,如图1所示,如果上部滚轮3插入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则轴设于一个轴3a的上、下部滑轮3d、3e中的某一个滑轮3d在一侧面上具有滚动接点,另一个滑轮3e在另一侧面上具有滚动接点。
因此,如果所述上部滚轮3移动,则某一个滑轮3d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另一个滑轮3e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这些滑轮3d、3e在相互隔开的状态下分别独立旋转,从而当上部滚轮3行走时,滑轮3d、3e的旋转方向相互不干扰。
所述的行走如图11所示,即使在经过上部线性轨道部1进入上部斜行轨道部2时也持续,此时,所述上部滚轮3借助于上部斜行轨道部2,如图11所示,向斜线或曲线方向引导并行走,如果上部滚轮3进入上部斜行轨道部2,也如图11所示地收纳于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末端,则意味着窗扇框架水平运动的状态。
其中,当所述窗扇框架水平运动时,所述上部滚轮3的滑轮3d、3e分别处于贴紧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状态,因此,窗扇框架的侧面能够紧密地贴紧在窗框上形成的遮挡板(图52所示附图符号120、130)。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滚轮既可以如图1至图7所示,在1个轴3a上设置多个滑轮3d、3e,也可以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2个以上的轴上分别配备滑轮3d。
对所述遮挡板与窗扇框架的贴紧动作的作用说明,将在下述的窗户系统的窗扇运动装置中说明,省略其详细说明。
换而言之,所述各个滑轮3d在沿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行走时,各自独立形成滚动接点,因此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此时,所述的滑轮3d如图13至图15所示隔开设置,因此,相互的旋转不干扰其它滑轮3d,实现自然的行走,即使在进入上部斜行轨道部2并被收纳时,各个滑轮3d也在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中相互保持接点,因此使得能够产生窗扇框架能够紧密贴紧遮挡板的加压力。
如上所述,把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和上部滚轮单元作为窗扇运动装置,对其有机的结合结构考查如下。
即,在上部线性轨道部1与上部斜行轨道部2上,既可以如图2和图7所示,一体地成型有可供上部滚轮3的滑轮3d、3e进行滚动接触的引导部4,也可以如图4所示,使引导部4独立成型并组装或附着。
而且,可以只有在所述滑轮3d、3e的外径面为竖直的状态下,才形成滚动接触,不过,优选如图7所示,外径面中的一部分或全体以斜线成型,引导部4也如图8所示以斜线成型,使得斜线之间或竖直面与斜线面能够相互滚动接触,当窗扇框架水平运动时,使向窗扇框架要水平运动的方向对窗扇框架进行加压的力能够均匀传递。
而且,优选在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与上部斜行轨道部2不是一体成型,而是独立地成型并如图9所示相互组装的情况下,所述的引导部4根据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形状一体成型后,使成型为一个的引导部4一次组装或附着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从而使得在上部滚轮3通过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时,在保持滚动接触由一个主体构成的引导部4的状态下通过,由此使得能够解决交界点造成的颤动或颠簸的问题。
而且,也可以应用在一个轴3a上具备两个滑轮3d、3e的上部滚轮3,但优选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多个轴3a上分别加装滑轮,在各个上部滚轮3在引导部4上保持互不相同的滚动接点的状态下,使得能够进行直线行走或斜线行走。
其中,在所述上部滚轮3间,既可以如图15所示,向一侧后面隔开既定距离地设置,也可以如图16所示,以向水平方向隔开既定距离的状态设置,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多样地变更采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由设置于窗框下端的下部线性轨道部2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构成,下面按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设置于窗框的下端,如图17所示,向上开口,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下端的多个下部滚轮20。
即,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在与设置于窗扇框架下端的多个下部滚轮20保持两个以上滚动接点的状态下,如图15所示直线引导下部滚轮20,下部斜行轨道部22连接设置于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的一端,此时,所述下部斜行轨道部22需确实地引导经过下部滚轮20进行移动的下部滚轮20,因此,优选成型为与下部线性轨道部21的截面相同的截面,所述下部滚轮20如图19至图23所示,以斜线或曲线构成,使得以斜线或曲线进行引导。
而且,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内部两侧面,引导部23如图17和图18a所示,分别一体或独立地设置,多个下部滚轮20分别沿该引导部23滚动接触并滑动。
其中,所述两侧的引导部23中的某一个必须成型为以斜线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使得在斜线面上形成接点,另一个则相同或以根据下部滚轮20结构而采用不同结构的斜线引导部23a构成,或是为了在竖直面上形成接点而竖直构成的竖直引导部23b,如图17和图18所示组成一组,使下部滚轮20与两侧引导部23一起分别具有2个接点。
即,所述引导部23以斜线引导部23a和竖直引导部23b以相互混合的形态组成一组,既可以如图17和图18a所示,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组成一组,也可以如图24a、图25、图26及图27、图29、图29所示,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组成一组,形成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
特别是优选所述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如图19至图23及图27至图29所示,成型为比另一个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相对更长,使得下部滚轮20的行走距离更长,使得沿着引导部23而引导的下部滚轮20从下部线性轨道部21进入下部斜行轨道部22后,能够以曲线或斜线移动。
其中,就所述引导部23而言,一体构成的一个引导部23如图18a所示,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连续地组装或附着,使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连接部位具有一体感。
因此,当所述下部滚轮20从下部线性轨道部21进入下部斜行轨道部22时,不发生在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相互独立成型并连接的情况下因连接处而造成的颤动现象或颠簸现象,能够解决下部滚轮20或引导部23磨损或破损而缩短寿命的问题。
即,如图18b所示,所述引导部23在所述斜线引导部23a和竖直引导部23b上,以既定间隔,沿长度方向长长地延长形成引导槽24,在所述引导槽24中,如图所示插入固定以圆形或多边形截面构成的凸出引导部25,凸出引导部25的一侧面如图所示地凸出,在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中,使凸出引导部25能够连续,因此,下部滚轮20保持滚动接触所述凸出引导部25并滑动,当经过竖直引导部23b通过斜线引导部23a时,不间断地连续,从而不发生颠簸等振动。
而且,如图17和图18a所示,在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成型或组装为一组的情况下,优选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以相互相同的高度成型,或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如图18a所示,以相对较低的高度设置,从而防止在一个轴上组装多个滑轮时,下部的滑轮倾斜、脱轨。
即,若在把窗扇设置于窗框时或设置后,原来支撑窗扇的下部滚轮20的滑轮旋转半径中心升高,下部滚轮20在下部线性轨道部21或下部斜行轨道部22中倾斜,会发生窗扇最终倾倒的问题,因此,这种问题可以通过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的高度差或同等的高度设计来克服。
另一方面,如所述的图17所示,还包括从所述斜线引导部23a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的卡定引导部23c,图17图示了从斜线引导部23a的上、下端竖直延长的卡定引导部23c,但该卡定引导部23c的角度可以根据下部滚轮20的结构及设计者的意图而多样变更采用,因而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可以多样地变更采用。
而且,优选所述下部斜行轨道部2在下部斜行轨道部2的末端还配备直线部,使得以斜线或曲线行走后,能够直线行走既定距离。
因此,推门或窗扇在开放状态下是相互折叠的结构,但在封闭状态下,两侧窗扇构成“一”字形,能够使其外观显得美丽。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23,对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说明如下。
当然,如第一实施例所示,向下开口的既定长度的下部线性轨道部1设置于窗框下端,其中,第二实施例的下部斜行轨道部22设置于所述的上部线性轨道部21的行走区间内。
即,使得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的内部一侧面凸出形成多个凸出部13,借助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而引导并移动的移动方向受到凸出部13干扰,移动方向转换到另一侧方向。
其中,优选所述凸出部13以斜线或曲线形成,使得下部滚轮20被以斜线或曲线引导,使力的移动方向能够自动转换到凸出部13的相反方向并进行移动。
在所述的多个凸出部13之间的下部线性轨道部21另一侧面具备槽部14,使得沿下部线性轨道部21行走的下部滚轮20中的某一个能够插入。
其中,受到所述凸出部13干扰而凸出移动的下部滚轮20如图23的a、b、c所示,应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的一侧面保持接点,插入槽部14的下部滚轮20如图23所示,应在下部线性轨道部21的另一侧面保持接点。
即,在所述的两侧引导部23,在多个下部滚轮20中,必须分别形成两个以上的接点,下部滚轮20才能不晃动地实现直线移动或斜线及曲线移动。
因此,所述下部滚轮20设置于所述窗扇框架的上端,多个下部滚轮3在一侧的一直线上离开既定距离设置,如图23所示,多个下部滚轮20设置与凸出部13对应的隔开距离进行设置,其之间设置的下部滚轮20应设置于当下部滚轮20被凸出部13向另一侧方向引导时(或水平运动时)能够插入槽部14的位置。
其中,凸出部13的凸出长度和下部滚轮20的外径大小应设计成,当插入所述槽部14的下部滚轮20直线行走时,如图23的b所示,不会受到所述凸出部13的干扰。
而且,所述凸出部13可以在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一体成型,或独立成型并组装或附着。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的所有实施例中,如第一实施例中所作的说明,引导部23中的某一个可以是以斜线形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使得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能够在斜线面上形成,或是以竖直形成型的竖直引导部23b,使得与滚轮20的接点能够在竖直面上形成,特别是从所述斜线引导部23a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上,向上、下中的某一方向,如图17与图18所示,以既定角度形成卡定引导部23c,使得与下部滚轮30的滚动接触面积最大化,此时,卡定引导部23c以多种角度成型,从而,从窗扇框架
而且,所述引导部23如第一实施例所示,斜线引导部23a以斜线成型,使得在斜线面上形成接点,竖直引导部23b竖直构成,使得在竖直面上形成接点,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可以组成一组,或把所述的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组成一组。
而且,优选所述引导部23的斜线引导部23a和竖直引导部23b一体成型,使得能够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一体延长设置,斜线引导部23a和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一体组装或附着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使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连接部位能够不间断地连续,当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成型或组装成一组时,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设置得高度相互相同或某一个相对较高,使得能够与窗扇框架的负重相对应,实现多样的设计,而且,在窗扇框架倾斜或窗扇框架水平移动时,能够在窗扇框架中产生均一的操作力。
而且,优选如图18b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的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也按既定间隔形成多个引导槽24,在引导槽24中插入固定由圆形或多边形截面构成的凸出引导部25,与此同时,一侧面向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内侧凸出一部分,形成不间断连续的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从而使得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以线或面的形态构成。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像第一实施例一样应用于下部线性轨道部1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连接设置于窗框下端,但设置于窗扇框架下端的下部滚轮20是如图24b所示隔开地设置有一对下部滚轮20的情况,如图24b所示,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引导部23向上凸出,下部滚轮3在该引导部23的竖直两侧面23b保持接点的状态下,在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中直线移动,在连接设置的下部斜行轨道部22中,以斜线或曲线进行引导。
其中,所述下部斜行轨道部22,使下部斜行轨道部22两侧面的曲线或斜线的开始位置不同,如图4所示地延长形成,使得当所述下部滚轮20将方向转换为曲线或斜线时,滚动接触在下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23两侧面形成的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的下部滚轮20,能够比另一个下部滚轮20的直线行走距离更长。
即,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下端的多个下部滚轮20在引导部23两侧面相互保持接点,使该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因此,当下部滚轮20被以斜线或曲线引导时,该一对下部滚轮20中的某一个与引导部23的接点会分开,与此相反,另一个上部滚轮20无法进一步加压贴紧引导部23而保持最佳滚动接触状态,使上部滚轮3的滑动无法容易实现。
因此,如图24c、图24d所示,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斜线面或曲线面引导部23的两侧面中的某一个侧面,其曲线或斜线比另一个侧面先开始,使曲线或斜线的长度相同,先斜行的下部滚轮20先于另一下部滚轮20与直线部相遇。
此时,为了沿所述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斜线面或曲线面引导部23行走的下部滚轮3能够在下部斜行轨道部22中始终保持滚动接触状态,优选在所述引导部23两侧面中的某一个上,如图24a、图24b所示形成引导槽23c,使得即使当一对下部滚轮20沿下部斜行轨道部22行走时,也始终保持滚动接触状态。
如上所述,如要综合说明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的各实施例,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既可以一同构成,也可以如图24a所示,在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中,一对引导部23均由斜线引导部23a构成。
如上所述,只由斜线引导部23a构成的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既可以根据后述的下部滚轮20,其宽度如图25至图28所示进行缩窄,也可以如图29所示进行加宽。
换而言之,就图24a而言,由于需对在一个轴上设置有上、下部滑轮20a、20b的下部滚轮20进行引导,因此应设计成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宽度小,斜线引导部23a也能够滚动接触上部滑轮20a与下部滑轮20b,因此,滑轮20a、20b与引导部23的滚动接触高度只能相互不同,这属于可根据下部滚轮20结构而略作变更设计的范围,因而可以说完全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而且,如图25、图26、图27、图28、图29所示,在多个轴3上分别设置有滑轮20d与引导部23滚动接触的情况下,根据滑轮20d的设置间隔,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上具备的引导部23的间隔可以如图所示设计成互不相同。
而且,所述引导部23如图所示,下部线性轨道部21既可以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一同一体形成,但优选分别独立地成型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和引导部23,组装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后,使一个引导部23组装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从而当下部滚轮20经过下部线性轨道部21进入下部斜行轨道部22时,防止在界线处发生的细微颤动或振动等,抑制噪声的发生,预先防止制品因此时发生的振动而损伤。
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的构成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是一个以上的下部滚轮20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下端,在被设置于窗框下端的轨道单元引导的同时,使得窗扇框架能够滑动移动。
所述的下部滚轮单元在以直线或斜线中的某一种配备的轴35上,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滚动轮51,在结合于所述以斜线构成的轴35的滚动轮51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上,向上、下方向,如图30a所示地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卡定支撑部51a。
其中,所述滚动轮51与轴35也可以一体成型,此时,优选在所述轴35的上端或下端结合轴承26。
所述支撑部51a如图30a所示,保持滚动接触向下部轨道单元的引导部23的斜线引导部23a的下部延长形成的卡定引导部23c,因此,即使在窗扇框架的负重作用于下部滚轮20的状态下长时间使用,也能够防止在轴35与滚动轮51之间发生间隙现象。
即,窗扇框架的负重集中于斜线的轴35,因而轴与滚动轮之间会发生间隙,此时,所述的负重造成的扭曲现象被支撑部51a与竖直的卡定支撑部23c支撑而阻止,因而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发生间隙问题。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下部滚轮20或滚轮单元(以下简称下部滚轮20),其设置于窗扇框架下部或上部,使窗扇框架能够线性移动,另一方面,利用所述的下部滚轮20,使窗扇框架在从窗框线性移动到关闭状态后,或在线性移动到关闭状态的同时,能够向水平方向或斜行方向运动。
如图31至图34所示,本发明的下部滚轮20的第二实施例由上板31和下板32、配置于上板31与下板32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轮33以及使配置于所述上板31与下板32之间的轮33能够顺利旋转的结构结合的结合结构构成。
上板31如图31所示,由具有既定幅度或宽度的板状构成,其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四边形,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而且,在所述上板31的下部面成型有可供多个滚珠34插入的插入槽31a,如图所示,以某一点为基准,呈放射状连接形成,具有圆环形态。
结合于所述上板31下部的轮33与上板31下部的插入槽31a对应地形成有插入槽33a,在上板31与轮33之间的插入槽31a、33a中,如图31与图32所示,插入多个滚珠34,从而使上板31与轮33滚动接触多个滚珠34,实现顺利旋转。
另一方面,在所述轮33的下部也形成有圆环形态的插入槽33a,使得能够插入所述的多个滚珠34,在配置于轮33下部的下板32的上部面,形成有与在所述轮33的下部面上形成的插入槽33a对应的插入槽32a,多个滚珠34插入轮33下部的插入槽33a与下板32上部面的插入槽32a之间的空间,使轮33与下板32滚动接触于多个滚珠34,实现顺利旋转。
其中,在本发明的下部滚轮20的第二实施例中,用于使所述上板31、轮33、下板32中尤其是轮33顺利旋转,为使其具有有机的结合结构,在上板31的下部面或下板32的上部面,向下或向上凸出成型圆柱形的轴35。
而且,在所述轮33的中央形成第一通孔36,使得所述轴35能够插入,在轴35形成于上板31的情况下,在下板32上形成第二通孔37,在轴35形成于下板32的情况下,在上板31形成第二通孔37,使轴35贯通第一通孔36和第二通孔37。
另一方面,在贯通所述第二通孔37的轴35的末端形成螺纹部38,将螺母部39联结于该螺纹部38,螺母部39与形成有轴35的上板31或下板32在两侧利用夹紧力紧固,从而使得位于中间的轮33与上、下板31、32向以轴35为轴心呈放射状配置的多个滚珠34施加均一的力而贴紧,在保持坚固的结合状态的同时,使得轮33能够实现顺利旋转。
因此,即使负重偏重地作用于所述轮33,上板31与下板32也处于对配置于轮33的插入槽33a的多个滚珠34均匀加压的状态,因而偏重的负重被均匀分散,使得能够减小负重的负担。
在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的第二实施例中,既可以如图31和图33所示,结合一个轮33,也可以如图32和图34的所示,连续结合多个轮22。
如上所述连续结合的多个轮22各自能够相互自由旋转。
另一方面,虽然可以采用在所述轴35的末端形成螺纹部38,使螺母部39能够联结的方法,但在贯通第二通孔37的轴35上形成键槽部(图中未示出),使得键部能够以过盈配合式结合于该键槽部,也可以使上板31、下板32及轮33能够在滚动接触多个滚珠34的同时保持坚固的结合状态,这种方法可以提出多种,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可以多样地变更采用。
另一方面,如图31与图32、图33与图34所示,在所述轮33的外径面形成滑行部40,该滑行部40以从轮33的上部面或下部面中的某一个向外径面倾斜地过渡的倾斜面形成,或以由弯曲的曲面构成的圆形面形成,使得该滑行部40能够与下述的轨道的滑行面滚动接触并滑动。
另外,在所述滑行部40直接与轨道的滑行面滚动接触的情况下,会因摩擦而发生磨损或损伤及噪声,因此,如图31与图32、图33、图34所示,形成弹性滑行部41,使得能够插入到轮33的外径,当弹性滑行部41因长期使用而损伤时,只更换相应弹性滑行部41,便能够像新的一样使用,能够经济、便利地使用。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下部滚轮20的第三实施例由上板31、一个以上的轮33、下板32及多个滚珠34构成,这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另一方面,如图35、图36和图37所示,这些构成要素间的结合结构不同于第二实施例,因而只说明该结合结构。
即,第三实施例如图35所示,在所述上、下板31、32形成多个结合孔42,从上板31、轮33、下板32的旋转中心起,在比这些上板31、轮33、下板32的外径范围大的位置分别形成多个结合孔42。
而且,在所述结合孔42中,可以贯通具有比结合孔42更大外径的头部43b和结合孔42,使由在末端形成有螺纹的螺纹部43a构成的固定构件43插入上板31的结合孔42或下板32的结合孔42,贯通下板32的结合孔42或上板31的结合孔42后,在贯通了结合孔42的螺纹部43a的末端联结联结构件44,在竖直方向相互紧固上、下板31(32),从而使得结合于上、下板31(32)之间的一个以上的轮33全部固定。
此时,所述轮33处于在上、下板31(32)的插入槽31a、32a与在轮33的上、下部面形成插入槽33a之间插入有多个滚珠34的状态,所以保持滚珠34在插入槽31a、33a、32a的内周面沿水平方向被固定的状态,从而向水平方向的移动被阻止,使得能够向旋转方向滚动接触。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也优选在轮33的外径上形成滑行部40,优选使弹性滑行部41插入到滑行部40的外径。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第二实施例中的轮33设置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具有相同外径大小的轮33,即使设置具有不同外径的轮33,在轮33的滑行部40或弹性滑行部41与轨道的滑行面212滚动接触并滑动的运转状态下,也完全没有妨碍,如图38与图39所示,这可以通过变更设计本发明的轨道结构来实现,因而可以多样地变更采用。
本发明的下部滚轮20如图38至图41所示,有使用一个下部滚轮20的情形和使用两个下部滚轮20的情形,两者均是轮33的一侧滑行部40进行滚动接触,从而承受作为重量体的窗扇框架的负重。
此时,在偏重的负重下,承受负重的轮33因窗扇框架的竖直负重而导致接点的相反一侧向下部倾斜,与倾斜相应,导致窗扇下垂现象。
因此,优选使得所述轮33的外径面能够同时在引导部4的斜线面与竖直面具有接点,或在斜线面或直线面具有接点。
其中,当所述轮33只在斜线面具有接点时,优选该轮33形成两个以上的层。
但是,本发明的下部滚轮20如图32和图34所示,在轮33的下部,下板32借助于滚珠34而保持滚动接触状态,在轮33的上部,上板31也借助于滚珠34而保持滚动接触状态,上、下板31(32)在轮33的上、下部,对与轮33一起设置的多个滚珠34进行紧固、支撑,从而能够对偏重的负重进行支撑,因此,能够极大地减少因窗扇框架负重而在滚轮20中发生空隙或间隙。
当然,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也优选为了从根本上切断间隙及空隙的发生,如上所述地向轮33的滑行部40或弹性滑行部41的下端延长形成支撑部58,使得接点在斜线和竖直线上延长形成。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20单元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下端,带有以直线或斜线中的某一种配备的轴35,使轴承26轴结合于该轴35,使在外径面上形成有斜线接触面的滚动轮51结合于轴承26外周部,使得滚动轮51能够顺利旋转。
而且,从所述滚动轮51的斜线接触面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卡定支撑部51a。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20单元在滚动轮51的外径面形成有斜线接触面,从所述滚动轮51的旋转中心向上一体凸出成型有轴55。
而且,在所述轴55上结合有轴承52,从所述滚动轮51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有支撑部58。
<第六实施例>
如图42和图43所示,所述滚动轮51由轮部54和上部轴55、下部轴56构成,轮部54成型为既定高度的圆柱形,如图42所示,在外径面的下端,在外径向下部逐渐减小的同时形成倾斜面54a。
在所述轮部54的上部面与下部面的中心部,如图所示凸出成型有构成滚轮20的旋转轴线的上部轴55与下部轴56。
而且,所述上部轴承52够旋转地轴设于上部轴55的外径,下部轴承53够旋转地轴设于下部轴56的外径。
其中,所述上部轴承52和下部轴承53轴设于上部轴55与下部轴56的结合结构是公知技术,因而在本发明中省略对该具体的结合结构的说明。
其中,所述下部轴承53形成为具有比滚动轮51的下端外径(即,指形成有倾斜面54a而使外径逐渐减小的滚动轮51的最下端外径)小的外径,如图37的所示,滚动轮51的倾斜面54a滚动接触所述的本发明轨道50的斜线引导部4b,使下部轴承53的外径面在隔开既定距离的对面,能够贴紧未形成斜线引导部4b的竖直部4a的内侧面进行滚动接触。
而且,优选在所述滚动轮51或下部轴承53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结合(缠绕或被覆)以软质性材质构成的旋转环57,使得在滚动接触并滑动时,能够使摩擦噪声实现最小化。
另外,如图43、图44所示,从所述滚动轮51或旋转环57的下部沿竖直方向延长形成支撑部58,使得支撑部58贴紧引导部4下部的竖直部4a进行滚动接触,从而在只有滚动轮51的一侧倾斜面54a滚动接触引导部4时,虽然窗扇框架的负重会偏重地作用于上部轴承52,但所述支撑部58能够预先防止因偏重的负重而在上部轴承52与上部轴55之间发生间隙。
即,能够防止因窗扇框架负重作用的偏心的现象,在上部轴承52与旋转轴一体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此时,下部轴承53使得如上所述构成斜线及直线接点,或者构成斜线或直线接点。
<第七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20单元包括以既定高度的圆柱形成型为轴60,如图46所示,在所述轴60的上部外径面结合有自由旋转的上部轴承52。
而且,在从所述上部轴承52向下部隔开既定距离的轴60的下部外径面,如图46所示,能自由旋转地结合有下部轴承53。
在所述上部轴承52的外径上,结合与引导部4形状对应的上部旋转环57a,使得能够滚动接触所述的轨道50的倾斜的斜线引导部4b,所述上部旋转环57a的下部如图46所示,与斜线引导部4b的倾斜角对应,成型有外径向下端逐渐减小的倾斜面,使得该倾斜面能够接触斜线引导部4b。
而且,在所述上部旋转环57a的下部,沿竖直方向延长形成支撑部58,使得支撑部58贴紧斜线引导部4b下部的竖直部4a进行滚动接触,从而如上所述,即使窗扇框架的负重向引导部4偏重地进行作用,由于支撑部58处于支撑于竖直部4a的状态,因而能够预先防止轴60与上部轴承52之间发生间隙。
而且,优选使得在所述下部轴承53的外径上也能够结合由软质性材质构成的下部旋转环57b,使滚动接触时发生的摩擦噪声实现最小化。
本发明既可以如图46和图47所示,斜线引导部4b在一侧与另一侧中的某一处进行滚动接触,也可以如图48所示,在两侧进行滚动接触,因此,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该滚动接触,可以以多样的模式实施。
<第八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20单元在以直线或斜线中的某一个配备的轴35上,上下地结合多个轴承26,该轴承26是以一列或多列构成的轴承26。
而且,在所述轴承26或轴承26外周部,结合在外径面上形成有斜线接触面的滚动轮51,使得滚动轮51实现顺利旋转。
而且,从所述滚动轮51的中心向下部方向,一体或独立地凸出成型另一轴35,在向下部凸出的轴35的下端,也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轴承26,在该轴承26的外周部结合滚动轮51。
<第九实施例>
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20单元的外径面,从形成有斜线或斜线接触面的滚动轮51的旋转中心向上一体凸出形成轴35,将轴承26轴结合于所述轴35,使该轴承26结合于窗扇框架,使轴35顺利实现旋转。
而且,从所述滚动轮51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支撑部58。
<第十实施例>
带有轮部54和上部滚动轮51a,所述轮部54成型为既定高度的圆柱形,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从该轮部54的中心部上、下端,一体地凸出成型有上部轴55和下部轴56,使轴承52轴结合于上部轴55的外径,固定于窗扇框架,使得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与上部轴55实现顺利旋转。
而且,轴结合轴承52,使得所述下部轴56实现顺利旋转,在该轴承52上结合下部滚动轮51b,使得与结合于窗框的下部轨道单元的引导部23滚动接触。
而且,从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与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既定位置向下部以既定角度的倾斜面形成滑行部40。
另外,从形成有所述滑行部40的上部滚动轮51a与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滑行部40末端,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竖直或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支撑部58。
<第十一实施例>
带有轮部54和下部滚动轮51b,所述轮部54成型为既定高度的圆柱形,所述下部滚动轮51b从所述轮部54的旋转中心,向上部一体地凸出成型有轴35,在所述轴35上,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轴结合轴承26,在该轴承26上结合上部滚动轮51a,使得与结合于窗框的下部轨道单元的引导部23滚动接触。
在位于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上部的所述轴35上轴结合轴承26,使得固定于窗扇,顺利实现轴35的旋转。
另外,从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与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既定位置,向上、下部中的某一方向,形成滑行部40,所述滑行部40形成有既定角度的倾斜面。
而且,从在所述上、下部滚动轮51a、51b中的某一个上形成的斜线面的滑行部40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竖直或以既定角度形成支撑部58。
而且,在所述上部滚动轮51a或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上,结合以软质性材质构成的旋转环57。
如以上所作的说明,本发明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上部滚轮单元、下部轨道单元、下部滚轮单元,均是能够应用于所有窗户系统的进步性技术,能够应用于折叠窗户、旋转门、推门、拉门等。
换而言之,由于轨道与滚轮以相互贴紧的状态移动,因而能够以显著降低振动与颤动的发生的状态操作窗户,特别是在原来因窗扇框架的负重而无法自由进行滑动和操作的悬轴(hanger)式窗户中,本发明的轨道单元和滚轮单元提出了能够消除这种负重问题或振动问题的机制,因而本发明能够全面应用于使用窗户、开闭门的所有产业。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本发明不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须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具体形态实施。
因此,以上记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应理解为只是示例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所述详细说明,而是由后述的权利要求书代表,从权利要求书的意义及范围以及其等价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应解释为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构成窗户系统。

Claims (44)

1.一种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以上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其设置于窗框上端,向下开口,使得能够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且具有竖直轴(3a)或斜线轴(3b)的滚轮(3),并在两侧形成有以竖直或斜线构成的引导部(4),从而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
一个以上的上部斜行轨道部(2),其以斜线或曲线引导在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直线行走的上部滚轮(3),使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并且以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引导部(4)以相同的截面联接的方式连接设置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一侧端,并以斜线或曲线延长形成有引导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行轨道部(2)以与两侧的引导部(4)间既定地缩窄的宽度和加宽的宽度相同的宽度中的某一种构成,使得能够沿着上部滚轮(3)的行走进行方向引导上部滚轮(3)。
3.一种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以上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其设置于窗框上端,向下开口,使得能够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的上部滚轮(3),并在两侧形成有以斜线或直线构成的引导部(4),从而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
上部斜行轨道部(2),其以斜线或曲线引导在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直线行走的上部滚轮(3),使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并且以与上部线性轨道部(1)以相同的截面连接的方式联接设置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的一侧端,并包括多个凸出部(13)和槽部(14),所述凸出部(13)凸出形成于两侧的引导部(4)中的某一个的一侧面既定位置,使得能够向另一侧面引导上部滚轮(3),所述槽部(14)形成于另一个引导部(4)内侧面,使得与该引导部(4)滚动接触并行走的上部滚轮(3)在借助于凸出部(13)而向另一侧面被引导时能够插入所述槽部(14)。
4.一种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以上的线性轨道部(1),其设置于窗框上端,向下凸出,使得能够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的上部滚轮(3),并形成有竖直两侧面与上部滚轮具有接点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4),且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
上部斜行轨道部(2),其以斜线或曲线延长形成,连接设置于上部线性轨道部(1),以斜线或曲线对接触所述上部线性轨道部(1)竖直两侧面并直线行走的上部滚轮(3)进行引导,使得窗扇框架能够水平运动,形成有引导部(4),所述引导部(4)向下凸出,竖直两侧面与上部滚轮(3)具有接点地进行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斜行轨道部(2)以使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4)两侧面的曲线或斜线的开始位置不同的方式延长形成,使得当所述上部滚轮(3)将方向转换为曲线或斜线时,滚动接触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4)两侧面中的某一个的某一个上部滚轮(3)与另一个上部滚轮(3)相比,直线行走距离更长,在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引导部(4)中的斜线面或曲线面上,在斜线面或曲线面的引导部(4)两侧面中的某一个上形成引导槽(4c),使得上部滚轮(3)在斜行行走的同时,能够在上部斜行轨道部(2)的斜线面或曲线面的引导部(4)两侧面滚动接触。
6.一种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在一个竖直轴(3a)或斜线轴(3b)上具备2个以上的滑轮(3d、3e),该滑轮(3d、3e)当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上行走时,在保持分别与各个不同的引导部(4a、4b)滚动接触的状态下,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
7.一种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在具有斜线或竖直形态的2个以上的轴(3a、3b)上分别具备滑轮(3e),各滑轮(3e)当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线性轨道部(1)和上部斜行轨道部(2)上行走时,在保持分别与各个不同的竖直引导部(4a)或斜线引导部(4b)滚动接触的状态下,向相互相反方向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3a、3b)向侧面隔开既定距离,使得滑轮(3e)相互不干扰。
9.一种窗户系统的上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窗扇框架上端,多个上部滚轮(3)在一侧的一直线上隔开既定距离而设置,在所述多个上部滚轮(3)之间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上部滚轮(3),构成当一侧的上部滚轮(3)借助于凸出部(13)而向另一侧引导时,另一侧的上部滚轮(3)能够插入槽部(14)。
10.一种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线性轨道部(21),其设置于窗框的下端,向上开口,使得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下端的具有竖直轴(3a)或斜线轴(3b)的多个下部滚轮(20);
下部斜行轨道部(22),其以斜线或曲线构成,使得以斜线或曲线引导所述滚轮(20),并与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以相同的截面联接的方式向上开口,且连接设置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的一侧端;
引导部(23),其分别一体或独立地设置于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内部两侧面,分别在多个下部滚轮(20)上形成滚动接点进行滑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行轨道部(22)以与两侧的引导部(23)间既定地缩窄的宽度和加宽的宽度相同的宽度中的某一种构成,使得能够沿着下部滚轮(20)的行走进行方向引导下部滚轮(2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23)中的某一个是能够在斜线面形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斜线形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或是能够在竖直面形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竖直形成型的竖直引导部(23b)。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斜线引导部(23a)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卡定引导部(23c),使得下部滚轮(20)同时与斜线引导部(23a)及卡定引导部(23c)滚动接触而进行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23)将以在斜线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斜线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以在竖直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竖直构成的竖直引导部(23b)组成一组,或将所述的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组成一组,所述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比另一个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相对成型得更长,使得下部滚轮(20)的行走距离更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23)的以能够一体地延长设置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方式一体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一体组装或附着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使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连接部位能够不间断地连续。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成型或组装成一组时,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设置成高度相互相同或某一个相对较高。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上,隔开既定间隔地形成多个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引导槽(24);在所述引导槽(24)中插入固定凸出引导部(25),所述凸出引导部(25)以圆形或多边形截面构成,沿长度方向连续成一个地形成;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一侧面向内侧凸出一部分,形成不间断连续的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使得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以线或面的形态构成。
18.一种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以上的下部线性轨道部(21),其设置于窗框下端,向上开口,使得能够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下端的下部滚轮(20),并在两侧形成有以斜线或直线构成的引导部(23),从而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
下部斜行轨道部(22),其以斜线或曲线引导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1)直线行走的下部滚轮(20),使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并且以与下部线性轨道部(21)相同的截面联接的方式连接设置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的一侧端,且包括多个凸出部(13)和槽部(14),所述凸出部(13)凸出形成于两侧的引导部(23)中的某一个的一侧面既定位置,使得能够向另一侧面引导下部滚轮(21),所述槽部(14)形成于另一个引导部(23)内侧面,使得与该引导部(23)滚动接触并行走的下部滚轮(21)在借助于凸出部(13)而向另一侧面被引导时能够插入所述槽部(14)。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23)中的某一个是能够在斜线面形成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的斜线形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或是能够在竖直面形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竖直形成型的竖直引导部(23b)。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从所述斜线引导部(23a)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的卡定引导部(23c)。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23)的以在斜线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斜线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以在竖直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竖直构成的竖直引导部(23b)组成一组,或使所述的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组成一组。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23)的以能够一体地延长设置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方式一体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和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一体组装或附着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使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连接部位能够不间断地连续。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成型或组装成一组时,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设置成高度相互相同或某一个相对较高。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上,隔开既定间隔地形成多个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引导槽(24);在所述引导槽(24)中插入固定凸出引导部(25),所述凸出引导部(25)以圆形或多边形截面构成,沿长度方向连续成一个地形成;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一侧面向内侧凸出一部分,形成不间断连续的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使得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以线或面的形态构成。
25.一种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以上的下部线性轨道部(21),其设置于窗框下端,向上凸出,使得能够滚动接触并直线引导设置于窗扇框架下端的具有竖直轴(21a)或斜线轴(21b)的下部滚轮(20),并形成有两侧以竖直面或斜线面构成的引导部(23),从而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
下部斜行轨道部(22),其以斜线或曲线引导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直线行走的下部滚轮(20),使窗扇框架水平运动,并且以与下部线性轨道部(21)相同的截面联接的方式连接设置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引导部(23)以斜线或曲线延长形成后,延长形成有以既定长度的直线构成的直线部(22a)。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斜行轨道部(22)以使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引导部(23)两侧面的曲线或斜线的开始位置不同的方式延长形成,使得当所述下部滚轮(20)将方向转换为曲线或斜线时,滚动接触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某一个引导部(23)侧面的某一个下部滚轮(20)的直线行走距离能够比另一个下部滚轮(20)更长,在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引导部(23)斜线面或曲线面上,在斜线面或曲线面的内、外侧面中的某一个上形成引导槽(24),使得下部滚轮(20)在斜行行走的同时,能够滚动接触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引导部(23)斜线面或曲线面的内、外侧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23)中某一侧面是能够在斜线面上构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斜线形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或是能够在竖直面上构成与滚轮(20)的接点的竖直形成型的竖直引导部(23b)。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斜线引导部(23a)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卡定引导部(23c),使得下部滚轮(20)同时与斜线引导部(23a)及卡定引导部(23c)滚动接触而进行滑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23)将以在斜线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斜线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以在竖直面上形成接点的方式竖直构成的竖直引导部(23b)组成一组,或将所述的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组成一组,所述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成型得比另一个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相对更长,使得下部滚轮(20)的行走距离更长。
30.根据权利要求26或28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23)的以能够一体地延长设置在所述下部线性轨道部(21)和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方式一体成型的斜线引导部(23a)和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一体组装或附着于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使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连接部位能够不间断地连续。
31.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成型或组装成一组时,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或斜线引导部(23a)与斜线引导部(23a)设置成高度相互相同或某一个相对较高。
32.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线引导部(23a)与竖直引导部(23b)中的某一个上,隔开既定间隔地形成多个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引导槽(24);在所述引导槽(24)中插入固定凸出引导部(25),所述凸出引导部(25)以圆形或多边形截面构成,沿长度方向连续成一个地形成;下部线性轨道部(21)与下部斜行轨道部(22)的一侧面向外侧凸出一部分,形成不间断连续的斜线引导部(23a)或竖直引导部(23b),使得与下部滚轮(20)的接点以线或面的形态构成。
33.一种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35),其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下端,并配备为直线或斜线中的某一种;
轴结合于所述轴(35)的轴承(26);以及
滚动轮(51),所述滚动轮(51)以包围轴承(26)外周部的方式与轴承(26)结合,在外径面上形成有斜线接触面;
卡定支撑部(51a),其从所述滚动轮(51)的斜线接触面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
34.一种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35),其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下端,并配备为以直线或斜线中的某一种;
滚动轮(51),其在所述轴(35)上下轴结合2个以上的以一列或多列构成的轴承(26),以包围轴承(26)或轴承(26)外周部的方式与轴承(26)结合,在外径面上形成有斜线接触面。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窗扇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滚动轮(51)的中心向下部方向一体或独立地凸出成型另一轴(35),使轴承(26)或滚动轮(5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向下部凸出的轴(35)的下端。
36.一种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滚动轮(51),其设置于窗扇框架的下端,外径面以斜线形成;
轴(35),其从所述滚动轮(51)的旋转中心向上一体凸出形成;
轴承(26),其结合于所述轴(35)和窗扇框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58),其从所述滚动轮(51)的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
38.一种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滚动轮(51a),其形成有以既定高度的圆柱形成型的轮部(54)、从该轮部(54)的中心部上、下端一体地凸出成型的上部轴(55)和下部轴(56);
上部轴承(52),其轴结合于上部轴(55)的外径而固定于窗扇框架,使得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与上部轴(55)顺利实现旋转;
下部滚动轮(51b),其使所述下部轴(56)顺利实现旋转,并且与结合于窗框的下部轨道单元的引导部(23)滚动接触。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行部(40),其从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与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既定位置向下部以既定角度的倾斜面形成。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部(58),其从形成有所述滑行部(40)的上部滚动轮(51a)与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滑行部(40)末端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竖直或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
41.一种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滚动轮(51b),其形成有以既定高度的圆柱形成型的轮部(54)、从所述轮部(54)的旋转中心向上部一体地凸出成型的轴(35);
上部滚动轮(51a),其旋转自如地轴结合于所述轴(35)上,且与结合于窗框的下部轨道单元的引导部(23)滚动接触;
轴承(26),其在所述上部滚动轮(51a)的上部位置与所述轴(35)轴结合,且固定于窗扇,使得轴(35)顺利实现旋转。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行部(40),其从所述上部滚动轮(51a)与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既定位置向上、下部中的某一方向形成既定角度的倾斜面而构成。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部(58),其从在所述上、下部滚动轮(51a、51b)中的某一个上形成的斜线面的滑行部(40)上、下端中的某一个,向上、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竖直或以既定角度延长形成。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窗户系统的下部滚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环(57),其结合于所述上部滚动轮(51a)或下部滚动轮(51b)中的某一个的外径面,且由软质材质构成。
CN201280042273.1A 2011-08-31 2012-05-02 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 Pending CN1037649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87789 2011-08-31
KR1020110087789A KR20130024373A (ko) 2011-08-31 2011-08-31 창호 시스템의 레일과 호차 및 이를 이용한 창호용 창문 거동 장치
PCT/KR2012/003447 WO2013032103A1 (ko) 2011-08-31 2012-05-02 창호 시스템의 레일과 호차 및 이를 이용한 창호용 창문 거동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4932A true CN103764932A (zh) 2014-04-30

Family

ID=4775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2273.1A Pending CN103764932A (zh) 2011-08-31 2012-05-02 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08545A1 (zh)
EP (1) EP2752544A1 (zh)
JP (1) JP2014525526A (zh)
KR (1) KR20130024373A (zh)
CN (1) CN103764932A (zh)
CA (1) CA2846480A1 (zh)
RU (1) RU2014112071A (zh)
SG (1) SG2014009237A (zh)
WO (1) WO201303210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1199A (zh) * 2014-05-08 2017-03-01 张赫洙 辊道
CN114278207A (zh) * 2022-01-04 2022-04-05 岳阳市天正门窗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保温型推拉式铝合金门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5903A1 (en) * 2011-04-05 2012-10-11 Mammoth Industries Pty Ltd Support for a rolling closure
JP6339846B2 (ja) * 2014-04-14 2018-06-06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CN105064867B (zh) * 2015-08-17 2017-03-01 林少忠 一种上下移动式卡置组合式窗体结构
US20180168382A1 (en) 2016-08-31 2018-06-21 Karen Goelst Cubicle Privacy Curtain Assembly
KR101896961B1 (ko) * 2017-02-15 2018-09-10 주식회사 씨에스테크 미세기 구조
KR102256756B1 (ko) * 2019-06-25 2021-05-27 장재연 호차
KR102208502B1 (ko) 2019-12-16 2021-01-26 장재연 사행 구간 통과 구조를 갖도록 바퀴와 레일로 구성하는 장치
KR102208509B1 (ko) 2020-02-27 2021-01-26 장재연 창문짝의 측방 이동 장치
KR102448141B1 (ko) 2020-03-12 2022-09-27 장재연 2축 바퀴 장치
EP3933156A1 (de) * 2020-07-02 2022-01-05 Heinz Dusar Schiebetüranordnung für ein tiefkühlmöbel
KR102478468B1 (ko) 2020-08-28 2022-12-19 장재연 바퀴 장치
US11317753B1 (en) 2021-02-04 2022-05-03 Kleenedge, Llc Partition curtain track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1569A (en) * 1973-08-27 1975-08-26 Yoshida Kogyo Kk Roller thrust bearing
JPH1193553A (ja) * 1997-09-24 1999-04-06 Oiles Ind Co Ltd 案内支持装置
CN2430518Y (zh) * 2000-07-28 2001-05-16 麦德云 多向滑轮
JP2003253949A (ja) * 2002-02-28 2003-09-10 Komatsu Wall Ind Co Ltd 上吊り引戸の開閉機構
JP2004293119A (ja) * 2003-03-26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引き戸の開閉構造
DE202005004059U1 (de) * 2004-10-06 2005-05-25 Edscha Ag Führungssystem für eine Schiebetür
CN2714764Y (zh) * 2004-07-07 2005-08-03 朱进 推拉式门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43421B1 (zh) * 1970-10-26 1974-11-21
JPS5240576Y2 (zh) * 1973-08-27 1977-09-13
JP2793549B2 (ja) * 1996-03-25 1998-09-0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引き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1569A (en) * 1973-08-27 1975-08-26 Yoshida Kogyo Kk Roller thrust bearing
JPH1193553A (ja) * 1997-09-24 1999-04-06 Oiles Ind Co Ltd 案内支持装置
CN2430518Y (zh) * 2000-07-28 2001-05-16 麦德云 多向滑轮
JP2003253949A (ja) * 2002-02-28 2003-09-10 Komatsu Wall Ind Co Ltd 上吊り引戸の開閉機構
JP2004293119A (ja) * 2003-03-26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引き戸の開閉構造
CN2714764Y (zh) * 2004-07-07 2005-08-03 朱进 推拉式门窗
DE202005004059U1 (de) * 2004-10-06 2005-05-25 Edscha Ag Führungssystem für eine Schiebetü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1199A (zh) * 2014-05-08 2017-03-01 张赫洙 辊道
CN106471199B (zh) * 2014-05-08 2018-09-14 张赫洙 辊道
CN114278207A (zh) * 2022-01-04 2022-04-05 岳阳市天正门窗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保温型推拉式铝合金门窗
CN114278207B (zh) * 2022-01-04 2024-03-19 岳阳市天正门窗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保温型推拉式铝合金门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24373A (ko) 2013-03-08
RU2014112071A (ru) 2015-10-10
JP2014525526A (ja) 2014-09-29
SG2014009237A (en) 2014-04-28
EP2752544A1 (en) 2014-07-09
WO2013032103A1 (ko) 2013-03-07
US20140208545A1 (en) 2014-07-31
CA2846480A1 (en) 201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4932A (zh) 窗户系统的轨道和滚轮及利用其的窗户用窗扇运动装置
US9512656B2 (en) Sliding window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door guide frame having separable segment structure
CN101784740B (zh) 滑车和利用滑车的悬挂系统
US20190186196A1 (en) Retractable curtain panel and enhanced stiffeners
CN104929485B (zh) 包含具有“匚”形滚轴支座的平轨的窗/门系统
US11492832B2 (en) Panel system for sliding doors or panels
US10428549B2 (en) Awning apparatus
EP2865300B1 (en) Hanging slider with roller bearings
CN105026663B (zh) 门锁
CN104863460A (zh) 推拉门窗五金系统
CN101734543B (zh) 一种自动扶梯扶手带运转装置
KR20120124172A (ko) 창호의 창문 거동 장치
CN104003125A (zh) 输送用台车系统
JP4802887B2 (ja) 移動式間仕切装置
KR102043814B1 (ko) 플랫 윈도우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폴딩 도어
US8595980B1 (en) Door coordinator
US11136800B2 (en) Gate roller with tapered side wall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0685818U (zh) 一种中置式百叶平推窗
KR20220028575A (ko) 바퀴 장치
CN204691515U (zh) 滑轮结构及设有该滑轮结构的推拉平移门窗
KR102448141B1 (ko) 2축 바퀴 장치
KR20120057379A (ko) 좌우 거동의 제어가 용이한 창호시스템의 창짝 가이드구조
CN111173434A (zh) 侧转门
CN203098567U (zh) 一种大型滑动与滚动组合圆柱滚子轴承
US11519210B2 (en) Sliding window/door system including annular roller device for sliding window/do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